现代汉语词汇羡余的语用学分析
_羡余_修辞功用论_羡余属性论析
求 索/2005/9157 “羡余”修辞功用论———羡余属性论析易萍萍摘 要:语言是一种传媒形式,“羡余”是一种语形相对于语义有所剩余的语言现象。
对于羡余的属性,还未曾有过专门研究。
各种观点,似乎使羡余的属性扑朔迷离。
羡余属性的定位,对广告的制作、计算机信息处理、对外汉语教学、辞书编纂、言语交际都有很大作用。
故本文就此论题进行探讨,试对羡余属性有个正确认识;提出了“羡余修辞功能论”的观点,即羡余的根本属性,并注意到修辞功用的文化性。
这在语言学界的理论和实践探讨上,无疑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羡余;属性;修辞功用中图分类号:H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90X (2005)9-157-03作 者:易萍萍,江西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厦门大学博士生;厦门,361005引 言“羡余”是指语言形式超过了索绪尔“线条性”理论的一种语形相对于语义有所剩余的语言现象①,即语义内涵涵盖或基本涵盖另一部分的现象。
语义内涵涵盖或基本涵盖另一部分的成分,是本用部分;语义内涵被另一部分涵盖或基本涵盖的成分,是羡余部分,如“凯旋归来”和“进一步贯彻”,“凯旋”和“贯彻”是本用部分,“归来”和“进一步”是羡余部分②。
从这个意义上看,“羡余”应该是语义的层面。
韩陈其先生在《汉语羡余现象研究》(2001.8)的“汉字篇”和“语法篇”中,则似乎把“羡余”等同于“繁化”;主张采用“羡馀”的书写形式(2002)。
施春宏主张采用“叠架”的说法。
从这些意义上说,“羡余”现象则成了语用平面的概念。
本人认为:“馀”字相对生僻,让人见而生畏;“叠架”的概念层面明显,但未必客观,故主张用“羡余”的说法。
对羡余的存在情况分析上,学者们更多地停留于形式方面。
如从存在于音节中,还是存在于词或词组中及句子中去看。
结构上,认为分前后两部分:A1相对于A2羡余,如“这是一个准确无误的消息”;A2相对于A1羡余,如“盯住不放”;A1与A2相等或相对羡余,如“严禁销售假冒伪劣产品”;A1相对中心语H 羡余,如“失去双亲的孤儿、未开垦的处女地”等;A1相对H (中心词)隐性羡余,如“恶意诽谤”;否定A2相对A1羡余,如“差点没翻车”;A 相对其它成分羡余,如“她的男朋友是个男研究生”。
现代汉语羡余否定现象探微
现代汉语羡余否定现象探微现代汉语中,否定是一种常用的语言现象。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用到否定词,比如“不”、“没”、“无”等等。
这些否定词的使用有时是为了表达否定的意思,有时则是为了加强肯定的语气。
本文将探讨现代汉语中的羡余否定现象。
一、羡余否定的定义羡余否定是指通过否定一些事物或状态,来表达自己的不满或不满意的情感。
通常来讲,我们使用否定来表达自己的不满,是因为我们对被否定的事物或状态既有一定的认同,又有一定的否定。
这种认同和否定的混杂,形成了羡余的情感。
例如,当我们说“这个电影还行”,实际上是在表达自己对电影的羡余情感。
我们对这部电影有一定的认同,但又不完全满意,因此使用了“还行”来表达自己的不满。
同样的,在说“这餐点很一般”时,我们也是在表达自己的羡余情感。
我们对这餐点有一定的认同,但又不太满意,因此使用了“很一般”的形容词来表达自己的不满。
在现代汉语中,羡余否定的用法十分广泛。
除了上述例句中的用法,还有以下几种常见的羡余否定用法。
1.利用“不太”、“不很”等副词来表达不满情感。
例如,“这部电影不太好看”、“这个蛋糕不很好吃”等等。
这些副词表示了对事物或状态的认可程度不足,或对事物或状态不够满意的情感。
2.利用否定词加反问句来表达不满情感。
例如,“这个价格不贵吧?”、“他的英语不错吧?”等等。
这些反问句通过否定词的使用,来表达自己的不满或不满意情感。
三、羡余否定的语法结构羡余否定一般使用否定词或副词来表达自己的不满或不满意情感。
在语法结构上,羡余否定的形式比较多样化,对于副词和语态方面也有一定的影响。
1.对于副词的影响对于副词的使用,羡余否定通常使用“不太”、“不怎么”、“不很”等副词来表达。
例如,“这个房间不怎么干净”、“这件衣服不太合适”等等。
这些副词的使用表达了对事物或状态的不满或不满意情感。
羡余否定也可通过语态的使用来表达不满情感。
在表示感受、经验或有生命的事物时,一般使用动感态,而在表示不存在或没有生命的事物时,一般使用静态。
汉语中的“羡余”与对外汉语教学
I《 汉语结构各层次间形态与意义的脱节现象》 中最早提出的。 实可 以把这个定义扩大 , 不仅是词 , 还有短语 , 甚至句子都有
l 翻开《 现代汉 语词典 》 可以看 到“ 余 ” 羡 这一词 条 , 的解 释 羡余 的成分存在。而且 这些成分都是“ 它 合法 的”甚至是必须 ,
有些贬义成分涵盖在 内的, 言中的多余成分也就是不必要 语
的成分 , 是交际中不需要 的。 “ ” 而 羡余 则是汉语 的特点之一
据说 , 各种语 言 中都有“ 羡余” 这一特 点 , 而且汉语 比起
I
“ 羡余” 是现代汉语研究中的术语, 是赵元任先生在他的 其他语言还算少的。潘先军从词的角度给羡余 下了定义 , 其
要 对资料进行分析 、 , 整理 通过精心筛选后 , 我们才 能保 证这些 趣为依据 , 有技巧地设置 问题 , 鼓励他们运用各 种不同的方法解 资料能够在研究性学 习活动的过程中得到充分有效的运用 。 决问题 , 而逐 步培养他们的 自学能力。 从
( ) 二 展开阶段
( ) 强学习, 二 加 优化知识结构
总结成功经验 , 反思不足之处 。 具有独特见解的教学理论 。
技 校中运用语文 “ 研究性学 习” 侧重 的是 学习的过程 , 对 在
综上所述 , 我认 为技 校语文运用“ 研究性学 习” 的模式摒弃
学 习成果进行评估 时 , 我们要把握 好评估机制 。 从选题到制订研 了传统的封闭式教学方法 , 提倡学生 自 主探究 , 注重培养学生 的 究计划 , 到资料的收集 , 再 最后到结果 的出现 , 这其 中处处 渗透 独立意识 , 实践能力和知识 创新 能力 , 把教师从传统 的授课者转 着学生 的辛勤劳动。 因此 , 我们在进行评 价时要 突破长期 以来重 变成优秀的指导者。在语文教学上运用“ 研究性学习” 模式可 以 结果 、 过程的评价方法 , 轻 要注重学生 的个 体差异性 , 以鼓励等 使语文从封闭走向开放 , 有利于学生走 向社会 , 培养 更多的能快 积极评价手段 , 采用 多级 的评价方式全面评价学生 , 在积极评 价 速适应不 同岗位层次要求 的职业人才 。 中再委婉地指出不足之处 , 并指导加以更正 。 我们要使学生始终 都能保持 良好的学习兴趣 , 在兴趣 的带 动下积极参与到实践 中 , 参考文献 :
浅议词汇羡余及其应用
浅议词汇羡余及其应用作者:齐菲李淑扬来源:《文教资料》2010年第32期摘要: 汉语词汇中大量存在形式比意义多的语言现象,从语法角度上说,这就是多余。
但这种现象的语用问题一直存在着较大的争议。
本文通过分析大量典型词语,以及词语在句子中的运用,简要总结了一些区分羡余词汇和赘余词汇的方法,并对羡余的使用效果作出了分析。
关键词: 现代汉语羡余赘余属性一、什么是羡余每逢节假日,“本店正在搞活动,欢迎广大新老客户前来光顾”的标语随处可见。
其中“前来光顾”一词中的“顾”有到来、访问的意思,与“前来”似有重复,但去掉又似为不妥。
既然它被那么广泛使用,就说明它的存在至少有一定的合理性,但这属于什么语言现象呢?早在20世纪初期,赵元任先生就曾在《中国语文法》中提出,信息传递中有意添加的多余成分叫做羡余现象。
随后,吕叔湘、朱德熙两位先生在《中国修辞讲话》中提出:有些话虽然用严格的逻辑眼光去分析有点说不过去,但大家都那么说,站在语法的立场,就不能不承认它们是正确的。
同时称这种现象为“羡余”。
美国语用学家格赖斯也把超出语言交际中最少需要量的剩余的语言符号称为羡余信息。
可见开篇那句“前来光顾”不为错误。
因为羡余现象和赘余语病在表现形式上有若干相同之处,这就给计算机信息处理、语言规范和对外汉语教学等方面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羡余又可分为语音羡余、词汇羡余和语法羡余。
本文从词语羡余出发,探究羡余现象的若干属性,并希望对词汇教学有所增益。
二、如何区分羡余和赘余首先,羡余现象不是一种语法错误,它是语言学范畴的概念,是指语言形式超过表达内容的那部分无意思的话语。
早在多年前,就有人对“悬殊很大”、“唯一一个”、“凯旋归来”等说法进行批判,认为“悬殊”即相差很大,可删去“很大”;“唯一”和“一个”互相重复;“凯旋”就带有胜利归来之意,再加“归来”纯属蛇足。
但这些批判并不能把它们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抹杀去,相反它们仍然被人们广泛使用,并逐渐“合法化”。
现代汉语词汇羡余现象初探
义有所剩余的情形”的羡余 定义的基础上 , 探 讨 了一种 定义更为严格 的现代汉语词汇羡余现 象,并对其结构类型 和形成原 因进行 了 探讨 ,分析 了 词 汇羡余的六种类型 ,总结 了 词汇 羡余产生的原 因。
关键词:羡余 羡余成分 赘余
一
、
பைடு நூலகம்
引言
来 有 以下 几 方 面 原 因 :语 言 系 统 的 原 因 , 包 括 形 成 韵 律 和
国鹄 ( 2 0 1 1 )从古代诗词格律 角度着手探讨 诗歌用词 中的 本 文从现代汉语词 汇羡余着手 ,着重 从定义、结构类 羡余现象 ;娄可树 ( 2 0 1 0 )结合 “ 羡余 ”二 字本义 ,从起 型 、 出现 的原 因 等 角度 进 行 阐释 。 源 角 度 发掘 出 “ 羡 余 ” 是 我 国古 代 赋 税 史 上 一个 特 有 的 名 本 文研 究 的对 象 是现 代汉 语 的词 汇 羡余 ,以 《 现代
词 ,意 指 地 方 官 员 以赋 税 盈 余 的名 义 向朝 廷 进 贡 的 财 物 。
汉 语词典 》 ( 第5 版 )和 《 成 语大词 典》 ( 商务 印书馆 ,
对 于 现 代 汉 语 中 的羡 余 研 究 , 总体 分 析 大 都 是 从 整 个 羡 余 2 0 0 7 )为语料 ,不在这两部词 典范围 内的内容均不作 为本 现 象 、 多 音 词 羡 余 现 象 、 双 音 词 羡 余 现 象 、积 极 羡 余 、 消 文 的研 究对 象 ,如 前人 在研 究现 代 汉语 词汇 羡 余 时 曾用
构都 存在 超 出准 确表 达 意义 的要 求 而显 得不 经济 的 “多 的术语 。最早 由赵 元任 先 生在 《 中 国文法 》 中提 出 。他
汉语词汇中的羡余现象
汉语词汇中的羡余现象作者:刘育涛来源:《青年文学家》2014年第02期摘要:羡余是语言应用中一种常见现象,在结构形式上与省简成相反相配。
现代汉语羡余现象大致可以分为广义羡余与狭义羡余两种,广义羡余可以理解为重复表意,狭义羡余可以理解为一种语言形式而不表意。
关键词:现代汉语;词汇;羡余现象[中图分类号]:H0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4)-02--01现代汉语羡余现象是指汉语中某些词汇成分或者句法成分只有语言形式而没有语义内容或者重复表达意义的现象,这种成分被称为羡余成分。
简而言之,就是语义内容和语言形式的不对称现象,也就是说语言形式大于语义内容、语言形式没有语义内容或者是几个语言形式表达的是同一个语义内容。
现代汉语的羡余现象大量存在于词汇、句法、篇章、语用结构等各个方面。
其大致可以分为广义羡余现象与狭义羡余现象。
广义的羡余现象主要是指同一个语义内容可以对应多个语言形式,其表现形式简单的可以理解为语言成分的重复表意。
与此相对,狭义的羡余现象主要是指那些既没有概念意义,也不具备具体的语法意义,其实也就是某些词汇成分或者句法成分在语义结构中没有任何具体的意义。
狭义羡余其语言成分的语义在语言的演变过程中由于枯竭或者丧失,只有语言形式而没有语义内容,其本质是语言形式上一种强制羡余成分,隐蔽性比较强,很难被发现。
双音节词中的羡余现象一、双音单纯词不存在羡余成分。
所谓单纯词就是由一个语素组成的词语,但其语音结构却不是单一的。
其中有单音节的,也有双音节的,双音节的单个的音节都不表示意义,只有两个音节组合起来才能表示意义。
其记录的音节往往读音相似或者字形相近,比如鸳鸯、蝙蝠。
由于双音单纯词具有的不可分离性也就决定了双音语素没有羡余成分,其所出现的羡余现象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合成词。
二、由两个并列实义语素构成的双音节词,整个词义的外延等于两个并列语素的外延之和,去掉一个语素后的词义外延不等于整个词义的外延,在这种情况下也不存在羡余现象。
现代汉语词汇羡余现象初探
现代汉语词汇羡余现象初探在现代汉语中,词汇羡余现象十分常见,前人从双音词羡余、音译词羡余、词汇羡余等角度,在羡余定义、类型、成因、作用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
本文在前人“羡余即语言结构的形式超过意义表达的需要,亦即语形相对于语义有所剩余的情形”的羡余定义的基础上,探讨了一种定义更为严格的现代汉语词汇羡余现象,并对其结构类型和形成原因进行了探讨,分析了词汇羡余的六种类型,总结了词汇羡余产生的原因。
标签:羡余羡余成分赘余一、引言在现代汉语中,词语的羡余现象十分常见,如“爸爸”与“爸”意思相同,“昂贵”其实就是“贵”,“蝴蝶”属于蝶的一种类型,“蝴”字并没有实际意义,这些都可以算作是词汇羡余。
所谓词汇羡余指的是一个词语中,两个词根义位相近或相同,其中一个词根能够代表整个词语或者两个词根中一个词根无意,其本质是“语形相对于语义有所剩余的情形”。
(杨明义,1999)对“羡余”现象的研究,目前已有一定的成果。
张国鹄(2011)从古代诗词格律角度着手探讨诗歌用词中的羡余现象;娄可树(2010)结合“羡余”二字本义,从起源角度发掘出“羡余”是我国古代赋税史上一个特有的名词,意指地方官员以赋税盈余的名义向朝廷进贡的财物。
对于现代汉语中的羡余研究,总体分析大都是从整个羡余现象、多音词羡余现象、双音词羡余现象、积极羡余、消极羡余以及羡余与累赘的区别等角度进行的,如张卫东(2008)、潘先军(2007)、石毓智(1993)等。
但现代汉语词汇方面的羡余研究成果中存在以下问题和不足:(一)羡余的定义模糊化、宽泛化。
杨明义(1999)认为:语言中的羡余现象,从根本上说,反映的是语形与语义不相配合的一种表现,具体说是指语言结构的形式超过意义表达的需要,亦即语形相对于语义有所剩余的情形。
金颖若(2004)认为:语言中,语音、词汇、语法结构都存在超出准确表达意义的要求而显得不经济的“多余”成分,语言学把这种现象称为羡余(redundancy)。
现代汉语羡余现象研究综述
现代汉语羡余现象研究综述发布时间:2023-01-29T05:47:37.306Z 来源:《科技新时代》2022年9月16期作者:张绮悦[导读] 语言的羡余性是指语言的意义和语言的形式不对称的一种现象,张绮悦云南大学文学院(2020级汉语言文学专业)摘要:语言的羡余性是指语言的意义和语言的形式不对称的一种现象,它是语言的本质特征之一,和语言的生成性、模糊性一起作为语言的三大本质特征。
汉语作为高度发达的自然语言,对汉语羡余现象的研究有利于帮助我们理解语言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同时也有利于推进汉语规范化和汉字教学的发展。
本文将对汉语羡余现象的分类、成因、语义分析等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总结,以期对其的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羡余现象;成因;分类;语义分析一、什么是羡余现象语言是人类重要的交际工具。
由于这种交流的媒介要进行准确有效的信息交流,语言便具有了“系统性”的特征和严密的形式结构系统,但随着语言学家的深入研究,就会发现规整的描写体系中往往会出现一些不规整的语言现象,这种现象多出现于语言的实际应用场景中,最常见的往往有两种:“省简”与“羡余”。
中国学者对羡余现象的关注和研究始于上世纪80年代,外语学界和汉语学界各自从不同的角度关注到了羡余现象。
“Redundancy”的术语来自信息论,属于统计学领域,朱德熙先生建议译作“羡余”。
现代汉语羡余现象是指汉语中某些词汇成分或句法结构成分只有语言形式没有语义内容或者重复表达意义的现象,这种成分就称为“羡余成分”。
简单理解就是语言形式不对应语义内容,语言形式没有语义内容或者是多个语言形式对应同一语言内容。
比如“凯旋归来”“彻底根治”“亲眼目睹”“大声喧哗”等。
最早研究汉语羡余现象的是谁?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赵元任先生是提出汉语羡余现象并对其进行研究的第一人,《现代汉语结构各层次间形态与意义的脱节现象》是最早的研究成果。
赵元任先生提到现代汉语口语结构中有一种叫“句法词”的小单位,羡余问题往往是围绕着这种词发生,这类现象饶有趣味,过得去,还无伤大雅。
从羡余的角度分析程度副词连用
从羡余的角度分析程度副词连用本文以蔺磺、郭妹慧界定的程度副词为基础,对北大语料库中的程度副词连用现象进行穷尽性的考察。
从羡余的角度把程度副词连用分为同指式羡余和重复式羡余两种形式,并且对程度副词连用的羡余现象进行解释,认为主观性表达和象似性规律是程度副词羡余的原因。
标签:程度副词连用羡余一、羡余的相关理论(一)羡余的来源语言的羡余来自于信息论。
申农在1948年建立了信息论,并提出了“羡余”这一概念。
羡余信息超出了在信息传递中所需要的最少量的那一部分信息。
信息论认为在人们日常交际中存在着信息发送和接受这两个过程。
发话人可以看作“信息源”,听话人可以看作“信息归宿”,简称“信宿”。
“信息源”通过一定的“信道”发出信息,然后“信宿”接受信息。
整个过程形成一个通信系统。
由于在信息传递过程中会受到噪音的影响,信息会损耗。
如果只传递最好所需信息量,信息接受者在解码的过程中会遇到困难,甚至解码错误,影响交际效果。
(二)羡余的定义语言的羡余又叫羡余信息、羡余现象。
羡余现象是指汉语中某些词汇成分或句法成分只有语言形式没有语义内容或者重复表达意义的现象。
换句话说就是意义内容和语言形式的不对称现象,语言形式大于语义内容,语言形式没有语义内容或是几个语言形式表达同一内容。
二、从羡余角度分析程度副词连用潘先军(2012)把羡余分为两类:狭义的羡余和广义的羡余。
狭义的羡余是指不含表义成分的羡余,既没有概念意义,也没有语法意义;广义的羡余指含重复表义成分的羡余。
本文研究的程度副词连用现象的羡余属于广义的羡余。
我们把本文的羡余分为同指式羡余、蕴含式羡余和重复性羡余。
(一)同指式羡余同指是两个或两个以上语言成分所表达的语义是统一的,这些语言成分是并列。
1.高量程度副词+高量程度副词(1)“态度上应该没有什么,但是演过几个香港的娱乐片,觉得没有办法太过于认真。
(2)在每日能写万言的有些中国作家眼中看来,他的这种缓慢小心的写法似乎太过分谨慎。
现代汉语的羡余现象
现代汉语的羡余现象
羡余现象是指在现代汉语中出现了一些旧词或词语,由于历史原因或其他原因,这些词或词语已经不再使用或使用频率非常低,但仍然存在于语言中,成为了现代汉语的羡余。
羡余现象的产生可能是由于历史原因,例如中国历史上曾经使用过的汉字、语法结构或语音特征在现代汉语中仍然存在。
也可能是由于文化原因,例如中国的古代文化遗留下来的词汇或词语在现代汉语中仍然使用。
此外,羡余现象也可能是由于语言发展的自然规律,例如语言变化过程中一些词汇或词语的意义发生了变化,使得原本没有用处的词汇或词语在现代汉语中重新获得了使用价值。
羡余现象对于现代汉语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它不仅丰富了现代汉语的语言表现能力,还能够让我们更好地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
但是,羡余现象也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例如一些羡余词汇或词语的意义可能已经模糊不清,或者与现代汉语的语法结构不一致,使得语言使用难度增加。
为了避免羡余现象带来的困难,我们需要对羡余词汇或词语进行正确的使用和解释,并且在教育和语言研究中加以引导和纠正。
同时,我们还需要注意,羡余现象是一种自然的语言现象,并不能视为现代汉语的缺陷或不足。
在现代汉语发展的过程中,羡余现象既是不可避免的,也是可以接受的。
我们应该尊重羡余现象对于现代汉语的贡献,同时在语言使用中积极应对和解决羡余现象带来的挑战。
浅析对外汉语羡余成语教学
浅析对外汉语羡余成语教学汉语成语是汉语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汉语习惯用语的重要表现形式。
如何在汉语教学中引入成语,教授学生如何理解和运用成语,是汉语教师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本文就对外汉语成语教学的重要性,以及教学实践中应用的方法进行浅析,以期望从中更好地把握汉语成语的教学重点。
一、对外汉语成语教学的重要性汉语成语的运用能够让语言表达更准确、更生动,因此,对外汉语成语教学非常重要。
首先,学生可以熟悉汉语文化,并理解汉语文化的表达思维方式,从而更好地学习汉语。
其次,汉语成语运用会让学生表达更为准确,增强表达效果,使语言表达更为生动。
再次,汉语成语的运用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化的背景,掌握某些文化细节,增强语言熟练度。
二、对外汉语成语教学中的实践方法在对外汉语成语教学中,应采取贴近实际,适应学习者实际需求的策略,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1.在教学中使用趣味性教学例如:使用软件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边玩边学,在游戏活动中学习汉语成语;可以通过剧本设计,让学生表演成语,借此加深对成语的理解;把汉语成语改成诗歌,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到文化之美。
2.在教学中使用情景教学情景教学可以让学生在情境中体会汉语成语的运用,学习汉语,在实际的汉语使用场景中,将平时无法体验到的成语搭配实际情景,让学生更加深入理解汉语成语。
3.利用辅助设备教学为汉语成语教学提供更多形象性的理解,利用辅助设备,如图像、视频等,可以让学生在多维度上去理解汉语成语。
三、结语汉语成语教学是汉语教学中重要而有效的方法,但教学实践中仍需重视成语的应用,同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适应的教学方式,以期更好地实现对外汉语成语的教学目的。
论现代汉语中的羡余现象
用语言的羡余性理论来进行分析: (1)B, (2)B,(3)B中的“不”不起任何作用,而 是为了强调难免后面的消极成分,起着加强
语义的作用,是语言的羡余现象中的羡余成 分;而(4)A,(5)A,(6)A中 的“不”只 是一般的否定词,起着否定的作用,有与没 有意思将会大相径庭。所以,(4)A和(4) B,(5)A和(5)B,(6)A和(6)B不可 替换。
B.我从没出过远门,难免不迷失方向。 (3)A.小刚参加工作,难免会遇到一些困难。
B.小刚参加工作,难免不遇到一些困难。
(4)A.初次见面,难免不熟悉。 B.初次见面,难免熟悉。
(5)A.他没上过几年学,难免不认识这么多字。 B.他没上过几年学,难免认识这么多字。
(6)A.他经常犯错误,难免老师不喜欢他。 B.他经常犯错误,难免老师喜欢他。
“难免”这个词不论它后面接什么成分,总是表示一种消极的人 们内心所不希望发生的情况。 “难免”的这种语义倾向决定,
它后面只能加上表示消极性情况的词。所以,(1)A,(2)A, (3)A,(4)A,(5)A,(6)A中“难免”后面的成分都表消 极意义,符合“难免”的消极语义倾向;(1)B,(2)B,(3) B中“难免”后面的“不”不表示否定的意思,他们分别和(1) A(2)A(3)A句子的意思相同,也就是说“难免+消极成分” 等于“难免+不+消极成分”。
4.有些年轻的妈妈们将自己儿女的衣服送给小俊。
5.朱镕基副总理的执政倾向偏重于务实。
6.今日新区法院审结了这起案件,违约经营的小张被判赔偿原告好路源商 贸公司经济损失和诉讼费三千多余元。
பைடு நூலகம்
现代汉语中的羡余否定
(1)A.他第一次在这么多人面前说话,难免紧张。
浅析现代汉语偏义复词中的羡余现象
浅析现代汉语偏义复词中的羡余现象作者:王可欣来源:《现代交际》2018年第03期摘要:语言的表达形式与意义之间是不完全对应的,语言中的羡余现象便体现了这一不对应关系。
本文将主要探讨现代汉语偏义复词的羡余现象,即在一些由两个意义相同、相近、相关或相反的词根组成的并列式复合词中,存在着只有一个词根的意义在起作用,另一个词根的意义完全消失或者只起衬托作用的现象。
从两词根的意义关系角度考虑,可分为由意义相近或相关的词根组合而成的偏义复词的羡余现象和由意义相反的词根组合而成的偏义复词的羡余现象两种类型。
值得注意的是,羡余并不等同于多余,该现象在构成双音节词、缓和消极语义、丰富表达效果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现代汉语偏义复词羡余中图分类号:H1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03-0058-02羡余一词原为信息论中的术语,而在现代汉语的研究中,我们认为:语言中的羡余现象,从根本上说,反映的是语形与语义不相配合的一种表现,具体说是指语言结构的形式大于意义表达的需要,亦是语形相对语义有所剩余的情形。
①总体来看,在印欧语言中,羡余现象相对常见;但是通过对汉语大量语言事实的考察,我们发现,汉语在词汇、句法等各个层面也存在着大量的羡余现象。
本文所要重点探究的是汉语构词层面的一种羡余情况——现代汉语偏义复词中的羡余现象。
对现代汉语偏义复词的羡余现象的讨论有助于对偏义复词内部结构的理解,而且由于偏义复词词义与形式的不对应,往往会给人们,主要是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造成困惑,所以本项研究对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者的偏义复词学习也将有一定程度的指导意义。
本文将从现代汉语偏义复词的羡余现象的表现、类型、特征及作用等角度展开论述,逐步探究现代汉语偏义复词中的羡余现象。
一、现代汉语偏义复词羡余现象的表现及分类偏义复词是指两个意义相同、相近、相关或相反的词根并列组成词后,只有一个词根的意义在起作用,另一个词根的意义完全消失或者只起衬托作用的词,即只有一个语素表示意义的联合型复合词,又称“偏义词”。
浅议词汇羡余及其应用
三 、 语 结
语用 学 不是 因为语 义 学 有 了 “ 纳 不 下 ” 内容 才产 容 的
生 发展 起来 的 。 然 语 义研 究 遇到 了难 于解 决 的新 问题 , 虽 为 语 用 学 的 产 生 和 发 展 提 供 了 良好 的 机 遇 ,但 语 用 学 最 初 是 由 哲 学 家 提 出 来 的 ,它 首 先 经 历 了 一 个 哲 学 研 究 阶
段 , 7 年 代 引 起 语 言 学 家 的 关 注 , 进 入 了 语 言 研 究 阶 到 0 才 段 . 而成 为 语言 学 独立 的一 门新 学 科 , 了不 断 的发 展 进 有
和 完 善 。 [( 2 ] 方 面 . 用 学 源 于 哲 学 家 对 语 言 的 探 索 , 用 学 语 语
一
有 着深 厚 的哲 学 渊 源 。 言哲 学 研 究 的 根本 目的在 于 揭 语 示语 言 的普 遍 性 特征 。语 言 哲 学 关 心 什 么 是 意 义 、 语 词 如 何获 得 意 义 。 于是 , 语 之 间 的关 系 , 们 的意 思 , 词 它 它
以 上 从 历 史 的角 度 追 根 溯 源 , 出 语 用 学 是 “ 纸 篓 ” 指 废 论是 传统 语 言学 片面 注重形 式研 究 的产物 , 斥 了 由传统 驳
的不 重 视 所 导致 的语用 学 是 “ 物箱 ”“ 纸篓 ” 观 点 ; 杂 、废 的 从 关 系 的 角 度 批 判 了 “ 用 学 研 究 的 是 被 语 义 学 抛 弃 掉 的 语 无 用 的 废 物 ” 观 点 , 讨 了 语 用 学 与 语 义 学 两 者 的 关 系 的 探
从认知角度看汉语羡馀并列式词语
摘要本文用认知语言学主观性与主观化理论来阐释汉语羡馀并列式词语生成的认知机制,主要体现在音律性、整合性和象似性三方面,三者有机相联。
在认知语用过程中,为了取得良好的交际效果,人们通常用隐喻和转喻等认知手段对羡馀并列式词语构式进行整合,并赋予其主观义。
同时,数量和对称象似性展现了解码语言结构形式和人类认知间的重要联系。
关键词羡馀主观性主观化音律整合象似On Chinese Superfluous Coordinate Words from the Cognitive Perspective//Liu ZijianAbstract In the essay,the cognitive theory of subjectivity andsubjectivisation is used to illustrate forming mechanism of Chi-nese superfluous coordinate words,which is mainly embodied in-to three aspects,temperament,integration and iconicity,which are related.In the process of cognitive pragmatics,in order to get better communicative result,people usually compress construc-tion of superfluous coordinate words by cognitive metaphor and metonym,and give subjective meanings to them.Meanwhile,the iconicity of quantity and symmetry show the important relation-ship between decoding language structural form and human cog-nition.Key words superfluous;subjectivity;subjectivisation;tempera-ment;integration;iconicity1汉语羡馀并列式词语的界定与分类1.1羡馀的界定:羡馀≠赘余“羡馀”在《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中的解释是“多余的”;“赘余”①中构词语素“赘”在词典中的释义为“多余的;无用的”。
现代汉语中羡余现象研究综述
现代汉语中羡余现象研究综述本文对现代汉语羡余现象研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论述。
对羡余现象的分类、语义分析、成因、作用等问题的研究现状作了总结,认为以往的研究较重视平面描写,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对这一现象的语用、认知方面的研究才刚刚起步,有待于更进一步研究。
标签:羡余现象语义成因作用羡余是一切自然语言所共有的本质特征,是语言学术语,它是从现代信息论中引进的。
“羡余”也称“剩余信息”“多余信息”“冗余信息”,指语言包含的信息量超出实际的需要。
语言学上把这种性质叫羡余性,把这种现象称为羡余现象。
语言的羡余现象,从本质上说,反映的是语形与语义的不相配合,是指语言结构的形式超过意义表达的需要,即语形相对语义有所剩余的情形。
例如,“亲眼目睹”(《现代汉语词典》对“亲眼”的解释是“用自己的眼睛(看)”,对“目睹”的解释是“亲眼看到”,所谓“亲眼目睹”实际上是“亲眼亲眼看到”。
)再如,“她轻轻向后一退”中“退”本身含有向后的意义,前面再加上“向后”修饰,意义上就显得多余。
这些现象在现代汉语中表现颇为突出,以往的研究取得了相当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对以往研究做一综述,以方便人们深入探讨。
一、现代汉语中羡余现象的分类羡余现象的分类也可称作羡余现象的表现形式,对这个问题,学者们的观点,主要有以下几种:(一)表现说徐盛桓(1984)认为语言冗余性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复现和蕴涵两种,其中复现又可分为一个语言单位,即同义单位、近义单位与共指单位的重复出现;蕴涵是一个表达单位所负载的信息,实际上包含了另一个表达单位所负载的信息。
张炼强(1990)把羡余信息分为语言体系中固定存在着的羡余成分和言语活动中临时出现的两种。
前者如“独一无二”中“独一”与“无二”,后者如“没来北京以前”中的“没”。
刘世荣(2006)认为羡余有语言系统中业已存在,人们却未必觉察或认为如此的强制性羡余。
如“身体健康”中的“身”和“体”必须同时出现。
(二)语境说徐盛桓(1984)从羡余信息分析角度,把羡余信息分为单句体内的羡余信息和超句体内的羡余信息,分别对应非语境情况下的羡余和语境情况下的羡余。
现代汉语虚词赋元功能羡余研究
无 所 谓对其 后 面未 出现 的 N P 的赋元作 用 , 但仍对 其前 面 的 N P 具 有一定 的赋元 作用
( 1 )a. 那 只老母鸡早 已被 吃 了
例如 :
b . 桌子 高头有一 瓣西瓜 , 三仔 , 你把 吃得
( 转 引 自胡德 明 2 0 , 江 淮官话 清水 方言 ) 0 6 但 有 时这种 赋元功 能却 是不可 或缺 的 ,
是 明确 的
2.1.4 助词与句位 助词 ! 把 ∀#! 给 ∀ 在受事主语句中的赋元功能经常是羡余的 例如: (5 )a.格 些 旧衣 裳你把 拿走 ( 转 引 自胡德 明 2006 ) a二 些旧衣 裳你 拿走 格
b .寝 室我给 打扫 了一 下 b .寝 室我打扫 了一 下 例 (5 a #b 中 N P 的题 元义 与例 (5 a # 中对应 的 N P 的题 元义 是一 致 的 ) ) b
2 .1.5 介词 与句 位
介 词 !被 ∀在受事 主语 句 中的赋元 功能 经常是 羡余 的 a 二 果我吃 完 了 苹
例如:
(6 a.苹 果被我 吃 完 了 )
b.歌 本 儿被 别人借 走 了
b : 歌本 儿别人 借 走 了
例 (6 )a # %中 N P 的题 元义 与例 (6 )a # 中对应 的 N P 的题 元义 是一致 的 b b
60
1 .2 关 于汉语 虚词 的赋元 功能 具有 赋元 功能 的虚词 主要指 前置 介词 # 一些 意义虚 化 了的方位 词 # 别助词 个 前置介 词 的赋元 功能相 对 比较复 杂 不 同 的介 词有 各 自典 型 的题元标 记功 能 学者 对一 些常 用介 词 比较 典 型的题元 标记 功能作 过研 究 ,本 文不再 赘述
谈谈词语的羡余成分
谈谈词语的羡余成分有些词语,看似重复累赘,其实其中的“赘词”是所谓“羡余成分”(redundancy;redundance;redundant)。
这类情况并不鲜见,如“凯旋而归”,“旋”即归的意思,再加“归”,意思重复。
而“归”正是“羡余成分”,能起某种积极作用。
还有“悬殊很大”,“悬殊”就已有“很大”的意思,再加“很大”,意思重复。
“很大”同样是“羡余成分”。
说它们有积极作用,理由有二:其一,四音节朗朗上口,音节匀称。
其二,羡余成分能起强化另一个语素的作用。
这就是人们喜欢使用的原因。
如有首广泛流传的歌曲《再见吧,妈妈》:“待我从战场上凯旋归来,再来看望亲爱的妈妈。
”绝不会有人觉得用“凯旋归来”有什么不妥。
“羡余成分”的存在自古就有,如王羲之《兰亭集序》:“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我国古代,“丝竹”即“管弦”,是同一类民族乐器的泛称,“管弦”在此句中便是羡余成分。
这是为了适应音节协和的需要。
又如《礼记·曲礼》:“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
”宋人陈澔在《礼记》注中说:“禽者,鸟兽之总名。
鸟不可曰兽,兽亦可曰禽。
故鹦鹉不曰兽,而猩猩则通曰禽也。
”“禽”既然是“鸟兽之总名”,“禽”跟“兽”是大类跟小类之分。
下半个分句说的是“猩猩”,当指不离“兽”(类),“禽”实际是羡余成分。
说“不离禽兽”跟“不离飞鸟”相对应,音节前后匀称,就是一种积极羡余的用法。
“积极羡余”在日常应用的词语中也不乏其例,如广告中常见的“免费赠送”,“免费”跟“赠”是一个意思,“免费”就是“羡余成分”。
《解放日报》1996年1月11日载文中有“继续遏制公款吃喝玩乐风,反对铺张浪费”语,“吃喝玩”中已包含了“乐”的意思,特别是“玩”,更直接体现了“乐”,“乐”就是个“羡余成分”。
“平民百姓”,“百姓”就是“平民”,“百姓”就是个“羡余成分”。
“羡余成分”这个语言学术语,是指特定的语言现象,有些起消极作用的多余成分,则不称为“羡余成分”,而称之为累赘词语、病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则 ;顺应性指交际使用者为满足交 际需求 ,能从 可供选择 的语 言项 目中灵活挑选 。
对语境关 系的顺 应 、语言 结构选择 的顺应 、顺 应的动态 过程 、顺应 过程 的意识 凸显
.
...。.
....
.....
广
程度
构成 了顺 应论 的四个 主要分
析 维度 。语言 结构 选择 的顺 应是 指 语 言 结 构 及其 构 成 原 则 的选 择 ,一 般 包括 以下 内涵 :语 码 、 语体 、句/ 短语 、词 、语 音等 。现 代汉语 词汇 中的羡余 ,顺应 了语
这从某 一侧面反 映出词汇羡余 在大众 使用 中认 可度较高 而名称却少 有人知 的情 况 。可见词汇羡余并不是一种无用 的现象 ,而确 切地存 在语用价值 。
二. 羡余 现 象 的 语 用 学 理 论 阐 释 “ 语 用 学 ”概 念 最 早 由美 国哲 学 家 M o r i r s ,C . 使 用 。作 为一 门 新 兴 学 科 ,语 用 学
言 结 构 的选 择 。
1 . 语 音 方 面
云 滴 主要— — ( 依 靠/ 靠 )不 断 吸收云体 四周 的水气来 使 自己
凝结或凝华 。
以上 两 句 相对 正 式 的表 述 ,
校 、社 会 的 教育 和 知识 传 授 下 , Biblioteka 们 开始 把从别人 那里 学来 的单
词 形态 ,在 交 际中复 制 、传播 给
析 了词汇羡余特有 的叠字修 辞与在对外汉语教学 中的功用。 关键词 :词 汇羡余 语用 顺应论 模 因论
一 .
羡 余 的 定 义
在 自然语言 中 ,羡余广 泛存 在 。所谓 羡余 ,即是 “ 语形相 对语义有 所剩余 的情
形” ( 杨 明义 ,1 9 9 9 ) 。在现代汉语 中 , “ 一 个词语 ,若两个词 根义位相 近相 同 ,其 中一个 词根能代表 整个词语 意思或两个 词根 中一个 词根无 意思 、意 义不 占主 导 ,从 属 于整个 词 的意思 的现 象” ( 柯 敏 ,2 0 1 3 ) 就是 词汇羡 余 ,如 “ 国家 ”本是 “ 国” 与 “ 家 ”两 个类义 语素 的组合 ,语义指 向却偏 向 “ 国” , “ 家 ”成 为陪衬 ,构成 羡
其他 人 ,因而这 些词 双音 化后 的
都 采 用 了羡 余 形 式 “ 老 虎 ”、
形态 得 以传 播 ;同时大 众对联 合
式词 语的运 用也 加速 了这类词 构 词形 态的确 立 ,使 羡余形 式得 以
保 留 ,长存 下 来 。
“ 依靠 ” ,以此顺应 特定语境 下对
书面语体 的需求 。 4 . 词素选择 词 素和词 的选择 是语 言结构
选择 中的重要 内 容。词汇羡 余表 现 形 式 的 呈 现 是 词 素 之 间 调 和 “ 变异性 ” 、遵循 “ 商 讨 性 ” 做 出
词 汇 羡 余 的 形 式 ,从 语 音
看 ,多是双音 节词 。语言具 有社 会 性 ,双 音 节 词 的定 格 是 在 语 言 运 用 中逐 步褪 去 单音 节 外壳 的 , 它不 是被动地 ,而是 根据一 定 的
文学麓 宵2 O 1 4. O 5
现 代 汉 语 词 汇 羡 余 的语 用 学分 析
回 柯 敏
内容摘要 :现代汉语词 汇羡余本质上属 于语形相对 语义有所 剩余 的情形。本文对词 汇羡余 的使用度 与 了
解度进行 了定 性分 析,得 出其使 用多停 留在不够 了解但又高频 的状态 。结合词 汇羡余 的实际用例 ,借用顺应 论 与模 因论 ,发掘 出词 汇羡余 的存在 是语 言选择顺应的结果 ,其传播 、运用 与长存是语 言模 因所致。最后分
余 ;白 日为昼 , “ 白”凸显了 “ 昼”的气象特征 ,但 词义仍集 中于 “ 昼” , “ 白”成 为 羡余 ; “ 高尔 夫球 ”本 是对 g o l f 的音 译 ,却加 上类 别 “ 球” ,也成 为 羡余 。拙 文 《 现代汉 语词汇羡余 现象初 移 ( 柯敏 ,2 0 1 3 ) 参照朱德 熙先生合 成词 的构造 方式 , 将词 汇羡余 分为联合 式、偏正式、重叠式 、附加式 、音译式 、其他式六种类 型。 “ 羡余 ”是从信 息论借用 的术语 。大 多情况下 ,我们对语 言的使用 处于无意识 状态 , 现代 汉语词 汇羡余 现象也 与此相类 。本文对华 中师范大学3 0 0 名本科生进行 了 抽样调 查 ,调查对 象涉及文 、理 、工 、艺 体等专业 方 向,涵 盖大一至大 四范 围 ,以
原 则 、策 略 转 变 ,顺 应 了 双 音 节 韵 律 和 谐 、发 语 连 贯 的 特 征 。 于
P r a
一
i c 系统 阐释 。V e r s c h u e r e n 认为 “ 语 言使 用是 一 个连 续 不断 的语 言 选 择过
程。 ”语言选 择的可能性源于语言的变异性 、商讨性 与顺应性 。变异性 指 “ 语言具有 系列可供选择 的可能性 ” ;商讨性指选择不是机械地 ,而是遵循高度灵 活的策略与
探求 对羡余 现象语言学 内涵 的关 注度和应用 度。结果 显示 :约5 7 %的学生 不知道 羡 余所 指 ;而 当列举 到 “ 动静 ” 、 “ 人 物” 、 “ 妈 妈” 、 “ 卡车 ”等羡余形 式 时 ,接 近 4 3 %的学生又表示词语常见且在 日常生活 中常用 ,反应惊 讶又 略感 兴趣 。
探求在语 言理论与语 言应用 中找 到平衡 ,即任何一种语 言现象 都可 以找 到相关 的理 论得 以阐释 ,而任何理论 的构建也 离不开 实际语言 现象的支撑 。现代汉语 词汇 中的
羡余 ,不同于赘余 ,有着深刻 的语用学缘 由。
( 一) 顺 应 论
顺 应论 ( A d a p t a i t o n ) 由比利时语用学家V e r s c h u e r e n 提 出并 在专著 《 U n d e r s t a n d i n 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