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豆状核变性
肝豆状核变性(Wilson病)
肝豆状核变性(Wilson病)Wilson病Wilson病又称为肝豆状核变性(hepatolenticular degeneration,HLD),是1912年Wilson报道的一种新的疾病。
因患者主要表现为粗大结节性肝硬化,并伴有进行性神经症状,故命名为肝豆状核变性症。
1953年,Beam等提出HLD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世界各地均有发生,多见于在血缘通婚率高的地区或社区。
人群中基因频率(杂合子携带者)为1/200~1/400,患病率约为5/100万,发病大多于10~30岁间,年龄最小的为4岁,最大的为59岁,20%~40%患者有家族史。
HLD在我国神经遗传病中居第二位,达10.14%。
我国1949~1986年间报道的本病约有1200人,以青少年多见,初发病年龄在20岁以下的约占该病总数的61.7%~95%,男女比为2.3﹕1。
广东顺德的一次流行病学调查报道,汉族此病的患病率约为万分之一。
华东地区杂合子频率为1/200,患病率不低于1/20万。
1.病因HLD为慢性内源性铜中毒,表现为铜在肝脏大量蓄积,其铜含量可超过正常人的10倍。
患者脑、肾和眼内都可能出现铜的异常蓄积,而血清铜和血浆铜蓝蛋白浓度降低。
现已否定了小肠吸收铜过多引起体内铜蓄积的病因学说。
由于HLD患者肝组织内分离出来的金属硫蛋白的含量比对照高出10倍,而怀疑MT与铜离子的牢固结合,阻碍了肝内脱辅基铜蓝蛋白与铜的结合。
但动物实验发现,敲除MT基因的小鼠体内铜代谢无明显异常。
据认为,HLD的病因可能是由于病人体内缺乏。
球蛋白,血清结合铜的能力降低,不能与铜形成血浆铜蓝蛋白,在血浆内呈游离状态的铜增加,易进入组织沉积下来,引起以肝、脑为主的全身病变。
另一方面,胆汁中铜排泄障碍,造成铜在肝细胞内大量增加,肝铜达饱和以后铜从肝脏释放至血中,致使血中与白蛋白或其他蛋白结合的铜含量增加。
铜由血循环再转移到体内各种组织中,逐渐沉积在脑、肾、角膜。
肝豆状核变性
临床表现
▪ 2.神经系统症状: 基底神经节(尾状核\壳核)受损征: ▪ 常以细微的震颤、轻微的言语不清或动作缓慢为其首发症状。
典型者以锥体外系症状为主,表现为四肢肌张力强直性增高, 运动缓慢,面具样脸,语言低沉含糊,流涎,咀嚼和吞咽常 有困难。不自主动作以震颤最多见,常在活动时明显,严重 者也可有扭转痉挛、舞蹈样动作和手足徐动症等。
疾病分类
▪ 1.肝型 a.持续性血清转氨酶升高;b.急性或慢性肝炎;c.肝硬 化;d.暴发性肝功能衰竭(伴或不伴溶血性贫血)
▪ 2.脑型 a.帕金森综合征;b.运动障碍:扭转痉挛、手足徐动、 共济失调;c.口-下颌肌张力障碍:流涎、讲话困难、吞 咽障碍;d.精神症状
临床表现
▪ ⒌血液系统: ▪ 溶血性贫血多发生在早期或与肝病同时出现,一般溶血为
一过性,但可反复发作。贫血多为轻中度,血胆红素较高, Coombs’试验阴性。 ▪ 导致溶血的原因不明,有人认为是由于肝脏在短期内大量释 放铜入血,红细胞大量摄取铜,导致对细胞膜和血红蛋白的 氧化损伤,也有人认为铜的毒性作用是对细胞膜磷脂的氧化 作用。
肝豆状核变性
Hepatolenticular Degeneration, HLD
肝豆状核变性(hepatolenticular degeneration,HLD
;OMIM 277 900)又 称 Wilson 病(Wilson′sdisease), 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铜代谢障碍疾病,其致病基因 ATP7B编码一种铜转运P型ATP酶,该基因的致病变异导致ATP 酶的功能缺陷或丧失,造成胆道排铜障碍,大量铜蓄积于肝 、脑、肾、骨关节、角膜等组织和脏器,患者出现肝脏损害 、神经精神表现、肾脏损害、骨关节病及角膜色素环(K‐F 环)等表现。
肝豆状核变性
1982 三乙烯羟化四甲 胺(曲恩汀)
阻断铜吸收,保护神经系统, 1984 四硫钼酸盐(TM) 迅速减轻血铜毒性,用于 PCA治疗失败的案例
谢谢聆听
治疗:
• 2.药物治疗
青霉胺 三乙基四胺
锌剂
其它
治疗:
3.手术治疗
•脾切除术
严重脾功能亢进→白细胞&血小板显著↓者
•肝移植
治疗无效的严重肝衰竭病例
护理:
1、生命体征的护理:
对并发脑病的患者密切观察呼吸及神经精神症状。
2、观察用药后反应(连续大剂量驱铜时):
低钙引起的抽搐症状; 轻度低钾引起的疲倦、神情淡漠、恶心呕吐、心律失常, 严重者可出现四肢对称性肌无力、甚至心跳呼吸骤停。 根据临床表现、心电图特征确定患者是否低钾、低钙, 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5、心理护理
新进展:
药名 优点 缺点
1956 青霉胺(PCA)
1961 锌剂
首选 尿排铜量高
不良反应多
驱铜作用相对较弱,起效 抑制铜的吸收 不良反应小,适用于长期口 较缓慢,对起病急进展快 服维持,也适用于孕产妇和 者疗效差 儿童 不能耐受PCA的替代药 价格昂贵、药源困难(国 内无售)、需冷藏导致携 带不方便,可能致骨髓抑 制、肾脏损害、横纹肌溶 解
诊断标准:
• • • • ① 肝病史/肝病征+锥体外系体征 ② 血清CP显著降低和/或肝铜增高 ③ 角膜K-F环 ④ 阳性家族史 确诊WD:符合①②③或①②④ 很可能的典型WD:符合①③④ 很可能的症状前WD:符合②③④ 可能的WD:符合4条中的2条
治疗:
• 1.低铜高蛋白饮食
应避免食用含铜高的食物.禁用铜制食具。尽量使用去离子 水或蒸馏水。每日铜摄入<1.5mg;此外高蛋白质饮食能促 进尿铜的排泄。
肝豆状核变性演示课件
药物治疗方案介绍
D-青霉胺
D-青霉胺是一种铜螯合剂,可与 铜离子结合并促进其从体内排出
,从而降低体内铜含量。
锌剂
锌剂可竞争性地抑制铜在肠道的吸 收,减少铜在体内的蓄积。常用锌 剂包括硫酸锌、葡萄糖酸锌等。
中药治疗
部分中药如大黄、黄连等具有排铜 作用,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病情。 但中药治疗需在中医师指导下进行 。
饮食调整
低铜饮食是管理肝豆状核变性的关键,避免食用 含铜量高的食物,如肝脏、贝类、坚果等。
药物治疗
遵医嘱按时服药,常用药物包括铜螯合剂和锌剂 等,以降低体内铜含量。
定期复查
定期监测肝功能、铜代谢相关指标及神经系统症 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生活质量提升方法分享
营养支持
在限制铜摄入的同时,保证充足的营养摄入,包括蛋白质、维生 素、矿物质等。
临床表现与诊断
肝豆状核变性的临床表现多样,包括肝脏症状、神经症状、精神症状等。诊断主要依据临 床表现、家族史、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
治疗与预防
治疗肝豆状核变性的方法包括饮食控制、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预防方面,应避免近亲结 婚,进行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
目前存在问题和挑战剖析
早期诊断困难
01
肝豆状核变性的早期症状不典型,容易被误诊或漏诊,导致治
重患者病情,影响预后。
预防措施建议
饮食调整
避免高铜食物,减少铜的 摄入量,以降低并发症风 险。
早期筛查
对家族中有肝豆状核变性 病史的人群进行早期筛查 ,以便及时发现并干预。
定期随访
对已确诊的患者进行定期 随访,监测病情变化和并 发症发生情况。
处理方法指导
01
神经系统并发症处理
肝豆状核变性(Wilson病)
三、临床表现
• 神经系统:表现一般出现在12~30岁患者,几乎都同时伴有K-F环。 开始起病轻,但如得不到及时治疗则很快向严重程度发展。早期有腕 部震颤、扮鬼脸、口吃和书写困难等,同时有步态僵直、吞咽困难, 四肢呈波动性强直,表情贫乏和固定,不断流涎,智力尚可。脑电图 为非特异性慢波,无助于诊断。另外,此时CT检查,脑诱发电位都 无特异性表现。MRI对衡量大脑、小脑及脑干病变较CT敏感,但无症 状者常正常,肝功能检查多正常。 • 精神症状:表现为行为异常,躁狂抑郁或精神分裂症、痴呆。至少有 四方面精神障碍:情感异常、行为异常、精神分裂症和认知障碍。有 以上几方面表现时,治疗往往只能部分得到缓解。 • 眼:K-F环位于角膜周围缘的膜后弹力层,呈棕色或绿色,或金黄色, 宽可达2mm,用斜照灯或肉眼即可看到。此色素环与铜颗粒的分布、 密度及大小有关。K-F环几乎总与神经系统症状相伴行,但在无症状 儿童或肝脏受损,特别是伴慢性活动性肝炎者,可无K-F环。K-F环的 出现有助于诊断,但并不是Wilson病的特征性表现。
三、临床表现
• 关于本病自然病程 理论上分四期: • Ⅰ期:铜在肝细胞质原始聚积直至达饱和状态,临床上无症状; • Ⅱ期:铜从胞质转入溶酶体,部分释放入血。大多数(60%)患者铜的 再分布是逐渐发生的,临床表现不明显,但是,如此过程进展快,血 铜突然升高可致溶血,肝内快速再分布可致肝坏死或慢性活动性肝炎, 可能发生肝功能衰竭; • Ⅲ期:肝外组织铜贮积,出现肝硬化、神经、角膜和肾损害,临床有 相应表现,可出现溶血,可死于肝功能衰竭,也可以再度缓解为无症 状;本期表现多样,如肝硬化进展慢、肝外铜贮积慢,患者可多年无 症状,但进展快则临床经过凶险; • Ⅳ期:即络合物长期治疗后的缓解期。
. 5
三、临床表现
肝豆状核变性
肝豆状核变性什么是肝豆状核变性肝豆状核变性(Hepatocerebral degeneration),又称Wilson病或维尔逊病,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疾病,主要表现为铜代谢障碍,导致肝脏、脑部和其他器官受损。
这一疾病主要是由于肝脏无法正确处理体内过量的铜,导致铜在体内积聚,最终沉积在各组织中,引起损害。
肝豆状核变性以铜潴留在大脑豆状核为主要病理特征。
病因肝豆状核变性是由ATP7B基因突变引起的,ATP7B基因编码了一种负责铜出口的蛋白质,当这一基因发生突变时,肝脏无法排出大部分体内过量的铜,导致铜积聚。
这些过量的铜会进入血液并在各种组织中沉积,导致器官功能损害。
症状肝豆状核变性症状因患者年龄、性别和疾病进展情况而有所不同。
常见的症状包括:•肝脏功能异常,如黄疸、腹胀、腹痛等;•精神症状,如焦虑、抑郁、幻觉等;•运动障碍,如手部震颤、肌无力、肌肉僵硬等;•言语和吞咽困难;•肌肉痉挛和抽搐。
诊断诊断肝豆状核变性主要通过以下方式:•血液检查:检测血清铜和铜蛋白的水平;•尿液检查:检测尿液中铜的排泄量;•眼底检查:查看眼睛底部是否出现Kayser-Fleischer环;•肝脏生物化学检查:检查肝脏功能,包括谷草转氨酶、转氨酶等指标。
治疗肝豆状核变性目前没有根治方法,但可以通过药物治疗和饮食控制来缓解症状。
常用的治疗包括:•铜螯合剂:如D-抗托巴胺可以帮助排出体内过量的铜;•维生素补充:如维生素B6和维生素E可以改善神经系统功能;•避免高铜食物:如坚果、巧克力、海鲜等;•肝移植:对于病情严重的患者可以考虑肝移植。
预后肝豆状核变性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严重的神经系统和肝功能损害,甚至危及生命。
早期发现并全面治疗可以有效控制病情,延缓疾病进展。
患者还需要定期复诊和检查,密切监测病情变化。
结语肝豆状核变性是一种罕见但严重的遗传性疾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健康造成威胁。
及早发现疾病、积极治疗和饮食控制对于延缓疾病进展至关重要。
肝豆状核变性ppt课件
根据评估结果,分析患者心理问题 的类型和严重程度,为后续的心理 干预提供依据。
个性化心理干预方案设计
认知行为疗法
通过帮助患者改变不良的思维和 行为模式,减轻焦虑、抑郁等心
理问题。
放松训练
采用渐进性肌肉松弛法、深呼吸 等方法,帮助患者缓解紧张情绪,
改善睡眠。
家庭治疗
邀请家庭成员参与,改善家庭环 境,提高患者的家庭支持度。
遵医嘱按时服药,定期监 测血药浓度及肝肾功能等 指标。
手术干预时机及术式选择
01
02
03
04
手术时机
对于药物治疗无效或病情严重 的患者,可考虑进行手术治疗
。
术式选择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 的术式,如肝移植、脾切除等
。
术前评估与准备
进行充分的术前评估,包括心 肺功能、营养状况等,做好术
前准备。
术后管理与随访
分型
根据临床表现和受累器官的不同 ,可分为肝型、脑型、肾型和混 合型等。
诊断标准与鉴别诊断
诊断标准
根据典型临床表现(如肝硬化、锥体外系症状、精神症状等)、角膜K-F环、 血清铜蓝蛋白降低、24小时尿铜增加等进行诊断。基因检测可用于确诊。
鉴别诊断
需要与肝硬化、肝性脑病、帕金森病等疾病进行鉴别。通过详细询问病史、仔 细查体及相关辅助检查可明确诊断。
肝豆状核变性ppt课 件
目录
• 肝豆状核变性概述 • 肝豆状核变性的遗传学基础 • 实验室检查与辅助诊断技术 • 治疗原则与方法探讨
目录
•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策略 • 患者心理干预与生活质量提升 •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进展方向
01
肝豆状核变性概述
肝豆状核变性的鉴别诊断
肝豆状核变性的鉴别诊断
背景
肝豆状核变性,又称Wilson病,是一种常见的遗传性疾病,主要是由于含铜
蛋白代谢障碍引起的体内铜积累而导致肝脏、中枢神经和其他器官的损害。
该疾病早期常常表现为肝脏病变,因此在临床上需进行相关的鉴别诊断,以便及时治疗并避免进展到晚期病变。
鉴别诊断
肝豆状核变性与肝硬化的鉴别
1.肝功能检测:肝豆状核变性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肝功能异常,而肝硬化
则表现为进行性肝功能损害。
2.影像学检查:肝豆状核变性可出现肝脏铜沉积的特征性改变,而肝硬
化常表现为肝脏结构紊乱和脾大。
肝豆状核变性与自身免疫性肝病的鉴别
1.免疫学检查: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常伴有自身抗体阳性,而肝豆状核
变性患者则多数无这些自身抗体的阳性表现。
2.血清铜离子浓度检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常显示血清铜离子浓度升高,
而自身免疫性肝病则显示不一致的异常。
肝豆状核变性与药物性肝损伤的鉴别
1.药物史询问:肝豆状核变性患者因疾病本身引起的肝损害,而药物性
肝损伤往往与药物使用有关。
2.肝酶检测:药物性肝损伤通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肝酶升高,而肝豆状核
变性则表现为肝功能异常。
结语
肝豆状核变性是一种严重的遗传性疾病,及时进行准确的鉴别诊断非常重要。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应该综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表现来进行正确的诊断,以便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
对于疑似肝豆状核变性的患者,及时转诊至相关专科医生进行进一步诊疗,以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存质量。
肝豆状核变性1
(肝干重)以上,正常<40一55μ g/g(肝干重)。
03 检验诊断(肝脏方面)
肝肾功能:患者可有不同程度的肝功能改变,如血清总蛋白降 低、球蛋白增高,晚期发生肝硬化。肝穿刺活检测定显示大量铜 过剩,可能超过正常人的5倍以上。发生肾小管损害时,可表现氨 基酸尿症,或有血尿素氮和肌酐增高及蛋白尿等。 血尿常规:WD患者有肝硬化伴脾功能亢进时其血常规可出现 血小板、白细胞和(或)红细胞减少;尿常规镜下可见血尿、微量蛋 白尿等。
01
发病机制
正常人每日自肠道摄取少量 的铜,铜在血中先与白蛋白 疏松结合,在肝细胞中铜与 α2-球蛋白牢固结合成具有氧 化酶活性的铜蓝蛋白。循环 中90%的铜与铜蓝蛋白结合, 铜作为辅基参与多种重要生 物酶的合成。铜在各脏器中 形成各种特异的铜-蛋白组合 体,剩余的铜通过胆汁、尿 和汗液排出。
疾病状态时,血清中过多的游离铜大量 沉积于肝脏内,造成小叶性肝硬化。当 肝细胞溶酶体无法容纳时,铜即通过血 液向各个器官散布和沉积。基底节的神 经元和其正常酶的转运对无机铜的毒性 特别敏感,大脑皮质和小脑齿状核对铜 的沉积也产生症状。铜对肾脏近端小管 的损害可引起氨基酸、蛋白以及钙和磷 酸盐的丢失。铜在眼角膜弹力层的沉积 产生K-F环。与此同时,肝硬化可产生 门静脉高压的一系列变化。
03 检验诊断
角膜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F环是诊断Wilson病的金标准之一。国内指南规定:(1)可疑Wilson
病患者须经裂隙灯检查证实角膜K·F环阳性。(2)神经症状明显但角膜K—F环阴性 者,不能排除Wilson病。
脑影像学检查:CT可显示双侧豆状核对称性低密度影。MRI比CT特异性更高,
肝豆状核变性1
精神表现
Akil等有精神症状者占27%,精神症状类型为 认知障碍、情感障碍、意识障碍、个性改变和意 志行为障碍,提示认知障碍是HLD最突出的精神 症状。 目前对HLD精神症状的发病机理尚不清楚,一般 认为与铜离子在脑内沉积量、沉积部位和对铜中 毒个体差异有关。 本组90%的患者脑CT出现基底节低密度灶;而血 清铜水平、铜蓝蛋白及铜氧化酶等与无精神障碍 组比较,差异却无显著性。提示HLD精神症状可 能与患者整体水平铜代谢关系不大,而与铜在基底 节积累导致基底节某些结构受损有关。
中药类
中药类主要有肝豆汤(片),由大黄、黄连,姜 黄,金钱草,泽泻,三七等组成。能促进胆汁及 尿、粪中铜的排泄,安全有效,可长期用于治 疗WD,副作用小,少数病例出现轻度恶心,呕 吐,腹泻等。
常用的锌剂
硫酸锌片(或胶囊):成人,200~1200mg/日,分三次服 用。成人量135~600mg/d,分3次服,儿童患者酌减; 空腹服用可减少食物对锌吸收的干扰。 醋酸锌:成人,25mg/次,4次/日,临睡前加服50mg。 葡萄糖酸锌和甘草锌:极少有胃肠道副作用,排铜效 果和硫酸锌相当,更适合于长期治疗WD,常用 量:560mg/次,3次/日,饭后服。甘草锌6~9片/d,葡 萄糖酸锌9~12片/d,分3次服。
肝脏表现
WD的组织损害与沉积在组织中的铜含量呈 正相关,所以4岁以下儿童症状不明显,
一般肝病症状较神经症状早出现半年至一 年。 临床表现类似爆发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 及肝硬化等。
神经
由于铜在大脑(尤其在基底节)沉积,极易出现 锥体外系症状,表现为上肢震颤,精细动作困 难,严重者影响进食,步态不稳,出现精神症状 表现。 若基底节区广泛受损,其表现为流涎、口吃, 说话不清,智力减退,表情异常等,大多在出现 肝症数月或数年后才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现出来。
肝豆状核变性病
肝豆状核变性肝豆状核变性(hepatolenticular degeneration,HLD)又称威尔逊氏病,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铜代谢障碍疾病。
由Wilson首先报道和描述,是一种遗传性铜代谢障碍所致的肝硬化和以基底节为主的脑部变性疾病。
临床上表现为进行性加重的椎体外系症状、肝硬化、精神症状、肾功能损害及角膜色素环K-F环。
1921年Hall定名豆状核变性(hepatolenticulardegeneration,HLD)或Wilson氏假性硬化症,后人又称为Wilson病(Wilson’sdisease,WD)。
欧美流调统计,本病发病率为0.2/10万人口,患病率为1/10万人口,杂合子为 1/4000人口。
日本资料患病率约1.9~6.8/10万人口,杂合子高达6.6~13/1000人口。
中国虽缺乏本病的流调资料,1976年10月至2000年10月间收治来自全国各地的HLD患者已近3000例,可见本病在中国并不少见。
本病已明确属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铜代谢障碍,造成铜在体内各脏器尤以大脑豆状核、肝脏、肾脏及角膜大量沉着,而由于铜离子在各脏器沉积的先后不同和数量不一,临床出现多种多样的临床表现,如震颤、扭转痉挛、精神障碍、肝脾肿大、腹水等。
祖国医学分别归属于“颤症”、“癫狂”、“黄疸”、“积聚”、“鼓胀”等范畴。
HLD的肝脏病理变化,一般呈小叶性肝硬化,表面有大小不等的结节,光镜示肝细胞严重坏死,肝纤维囊高度细胞浸润;萎缩的肝小叶内结缔组织明显增生,组织化学证明肝组织内不规则岛状分布的铜颗粒沉着。
电镜下肝细胞浆内出现大而不规则、高电子密度的溶酶体,内含大小不一的致密颗粒和低密度脂滴,有界膜包绕,部分界膜不清,组化证实有大量铜沉积.大脑半球常呈现不同程度萎缩,基底节额断面见豆状核色素沉着加深,可见软化空洞灶;不少病例在额叶、丘脑、内囊等处出现软化灶光镜:主要在基底节及其周围见小软化灶、脱髓鞘灶、异常血管增生灶及胶质细胞增生等,后者的特征变化是,出现变性星形细胞(AlzheimerⅠ型细胞)和Opalski细胞,尤以变性星形细胞Ⅱ型最为常见。
1肝豆状核变性2
肝豆状核变性肝豆状核变性(hepaolenticular degeneration,HLD)于1912年由Wilson作了确切和详细的报道,故也称Wilson病(Wilson diseas WD)。
肝豆状核变性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铜代谢障碍所引起的家族性疾病,是由于WD基因发生突变,WD致病基因A TP7B定位于染色体13q14.3。
APT7B(P型A TP酶)的功能主要是负责铜的转运,A TP7B基因突变,A TP酶功能减弱或丧失,引致血清铜蓝蛋白合成减少以及胆道排铜障碍,使铜离子蓄竟积于特定的器官和组织(如肝、脑、角膜等),引起进行性加重的肝硬化、锥体外系症状、精神症状及角膜的K-F环等。
最常侵犯儿童和青年人。
主要病理改变为豆状核变性和肝硬化,临床上表现为进行性加重的肢体震颤、肌强直、构音困难、精神改变、肝硬化及角膜色素环等症状。
HLD的患病率仅0.5~3/10万,也是少数治疗效果较好的遗传疾病之一。
HLD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早期症状不典型,常易误诊。
有一组48例的报道,其在外院误诊率为62.5%。
因此,对原因不明的锥体外系症状、肝病和神经精神症状患者应警惕本病的可能,要加深对本病的的认识识早期行有关眼角膜K-F环、生化及影像检查,对早期诊断,减少误诊,及时治疗有较大意义。
正常人的铜代谢:正常人每日自饮食中摄入酮量约2-5mg ,食入的铜自肠道吸收进入血液,在血液中铜与白蛋白疏松的结合(“直接反应铜”),然后进入肝脏细胞,在肝细胞中铜与α2 球蛋白牢固结合成铜蓝蛋白(ceruloplasmin,CP )(约占血中总铜量的90--95%), 一部分由胆管排回至肠道 再由大便排出体外 另有小量铜由尿中排出体外正常人循环中铜大约90%-95%结合在铜蓝蛋白上,其中约70%的铜蓝蛋白存在于血浆中其余部分存在血管外。
肝豆状核变性病人的铜代谢:由于肝脏合成的铜蓝蛋白远远少于正常人 血液中的“直接反应铜”含量大大增加至血清总铜量的40%由于胆道排铜障碍,粪便排铜减少由于血清铜蓝蛋白减低的量远远超过“直接反应铜”增加的含量 总的血清铜仍低于正常由于“直接反应铜”与蛋白结合疏松 易于分离而沉积于组织大量的铜沉积于脑组织肝脏肾脏眼角膜后弹力层出现相应的症状由于肾小球功能障碍而出现氨基酸尿蛋白尿糖尿钙尿磷酸盐尿尿酸尿等由于长期的钙尿磷酸盐尿可引起骨质疏松甚至骨折正常组织铜含量(mg/100g) HLD组织铜含量(mg/100g) 大脑白质 3.4 11.1-16.3(3.3-4.8)大脑皮质7.1 21.3-35.4(3.0-5.0)丘脑 4.9 24.1-28.2(4.9-5.8)苍白球11.4 20.2-28.2(1.8-2.5)壳核7.6 40.8-45.7(5.4-6.0)肝脏 5.5 40.8-45.6(7.4-8.3)角膜0.28 161-182 (575-650)临床表现本病多发生于10-25岁,也可早发病于2岁,或迟至60岁才发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 遗 传 学
• WD基因ATP7B定位于13q14.3,80kb,21外显子 •
•
/20内含子,1411aa,细胞膜铜转运P型-ATP酶。 WD蛋白是重金属转运P型-ATP酶家族中的一员, 具有高度的进化保守性,主要分布在肝脏和肾脏 中。 迄今为止,WD基因突变类型超过200种,其中大 多数是错义突变或无义突变,其中东方人群的突 变热区为8号外显子,主要是Arg778Leu和 Arg778Gly;而西方人的突变热区是14号外显子, 为His1069Gln。
十.诊断及鉴别诊断
1.诊断依据
(1)临床特点:儿童或青少年期发病,起病可为急性、亚 急性和慢性;有肝病征、椎体外系病征、角膜K-F环、肾 病征、精神症状等。 (2)既往史:主要追查患者有无肝、肾、脾、骨、关节、 皮下出血或鼻出血的病史。 (3)家族史:应注意患者的同胞有无相同病史或患肝炎、 腹水、黄疸、脾大、转氨酶高、肾病等。 (4)铜生化检查:低血清铜兰蛋白或低血清铜氧化酶活性、 低血清铜、高尿铜、放射性铜在体内的动力学改变、高肝 铜等。其中,低血清铜兰蛋白和高肝铜最有诊断价值。 临床上主要依据:①肝病史、肝病征或椎体外系病征;② 血清CP显著降低和(或)肝铜增高;③角膜K-F环;④阳 性家族史等四条进行诊断。符合①②③或①②④可确诊WD; 符合①③④极可能为不典型的WD;符合②③④极可能为症 状前WD;如符合4条中的2条很可能是WD。
•
2.肝脏症状
• 大约80%患者发生肝脏症状,尤其是亚洲患者。 • 儿童期患者常以肝病为首发症状,成人患者可追索到“肝
• • •
炎”病史。 开始常出现非特异性慢性肝损害症状如疲乏、食欲不振、 发热等。以后渐可出现肝区痛、肝脏肿大、质较硬而有触 痛。肝脏损害逐渐加重可出现肝硬化症状,脾脏肿大,脾 功亢进,腹水,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及肝昏迷等。 少数患者表现为无症状的肝脾肿大、或仅有转氨酶持续升 高而无任何肝症状。 此外,因肝脏损害使体内激素代谢发生改变,导致内分泌 紊乱,患者可出现青春期延迟、闭经、流产、男子女性型 乳房等。
2.非铜蓝蛋白血清铜
• 正常人与白蛋白和氨基酸结合的铜为15~
20μg/L,未经治疗的Wilson病患者血清该 类铜含量可达500μg/L,但其他肝、胆病变 也可升高,因而诊断价值不大。
3.尿铜
• 高尿铜是本病的显著生化异常之一,故有助于诊 •
•
断;亦可用作随诊D-青霉胺治疗效果以及估算体 内含铜量的参考指标。 正常人<40μg/24h,未经治疗的Wilson病患者可 达100μg/24h以上,个别高达1600μg/24h。 其他肝硬化、慢性活动性肝炎、胆汁淤积包括原 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尿铜也可升高,故并非特异性 诊断指标。
6.皮肤
• 皮肤色素沉着,肤色较黑,光镜及电镜下
可见真皮内的细胞变性坏死及铜离子沉积。
六. 临 床 特 点
1.起病表现
• 本病大多在10~25岁间出现症状,男稍多于女,
• •
同胞中常有同病患者。 一般病起缓渐,临床表现多种多样。 肝型:肝病首发,平均年龄为11.4岁;脑型:脑 症状首发。平均年龄18.9岁;精神型:平均年龄 20~25岁;晚发型在40~60岁发病。 其它:少数病例以急性溶血性贫血、皮下出血、 软骨病、关节炎、肌痛、皮肤色素沉着为首发症 状。
八.基因诊断的可能性
For diagnosis: Many people are very interested in gene-chip, but fluorescent PCR is a easy way to go.
九.影像学
• 颅脑CT检查:双侧豆状核区可见异常低密度影, •
尾状核头部、小脑齿状核部位及脑干内也可有密 度减低区,大脑皮层和小脑可示萎缩性改变。 头颅MRI检查:异常信号常见于基底节,其次在 丘脑、脑干和齿状核,T1加权像见病变部多表现 为低信号和稍低信号,T2加权像和质子密度像则 多表现为高信号。病灶双侧对称为其特点。
3.肾脏
• 铜在近曲小管沉着,显示肾小管脂肪变性
和水样变性。
4.角膜
• 铜沉着在角膜后Descemet膜的周围形成棕
绿色的色素沉着,称Kayser-Fleischer环。
5.脾脏
• 脾脏肿大,包膜增厚。 • 光镜:脾窦高度充血,细胞内有许多细小
的棕黄色颗粒(铜样物)。 • 电镜:大部分细胞核破裂,胞质中绝大部 分膜性结构溶解成空泡状或消失,可见一 定数量的电子密度高的次级溶酶体。
•
•
8.肌肉骨骼症状
• WD患者的骨骼及肌肉损害并不少见,尤其
是亚洲患者。 • 肌肉症状主要表现为肌无力、肌痛、肌萎 缩。 • 骨质疏松见于2/3患者,其他如骨及软骨变 性、关节畸形、X型腿、自发性骨折、骨性 佝偻病等也可发生。
9.眼部症状
• WD患者除了具有特征性的K-F环外,眼部
尚有多种改变。 • 大约有17%未经治疗的WD患者出现白内障, 特征是呈向日葵样分布,主要由于铜在晶 状体沉积所致。
2.脑
• 纹状体的壳核和苍白球。并可广泛累及大脑的灰 •
•
质和白质、尾状核、丘脑、小脑及脊髓等中枢神 经系统的各个部分。 形态学:大脑半球有不同程度萎缩,壳核和苍白 球的体积缩小,软化及空腔形成。 组织学:病变部位的神经细胞数目减少、退变、 坏死,神经胶制裁细胞大量增生、体积增大,严 重者可见继发性脱髓鞘反应。
10.皮肤损害及其他
• 部分患者皮肤色素沉着,皮肤较黑,尤以
面部及双小腿外侧明显,当症状好转时可 见色素沉着减轻。 • 部分患者有心律不齐、糖耐量异常、甲状 腺功能低下等。
七. 实 验 室 检 查
1.血清铜蓝蛋白
• 低血清铜兰蛋白(ceruloplasmin,CP)是诊断
本病的重要依据之一,但血清铜兰蛋白值 与病情、病程及驱铜治疗效果无关。 • 正常人CP值1.3~2.6μmol/L(20~40mg/dL)。 WD患者显著降低,甚至为零。文献报道有 5%~10%的WD患者血清CP正常或接近正 常,多见于不典型的WD患者。 • 新生儿血清PC只有正常人的1/5。
五. 病 理 改 变
1.肝脏
间质性肝硬化: • 小叶周边区的肝细胞:核内糖原变性。核内糖原成块或呈空泡状,有 中等程度的脂肪浸润。脂肪变性--脂肪滴由甘油三酯组成,以后脂肪 滴数量增加,并融合增大。形态学上与酒精脂肪变性相似。线粒体--线粒体体积增大、膜分离、嵴扩张、呈晶体状排列,有空泡、基质呈 显著颗粒状。线粒体变化可能在发病机制上与脂肪变性有关。随着D青霉胺的治疗,线粒体变化可以减轻甚至消失,说明线粒体的变化是 由铜的毒性作用引起。 • 肝脏由脂肪浸润到肝硬化这一过程的变化速度个体差异很大。某些患 者可发生慢性活动性肝炎。可有单核细胞浸润,多数为淋巴细胞和浆 细胞,可有碎屑样坏死,并且这种坏死可越过界板,可有肝实质塌陷, 桥接样坏死和肝纤维化,需要与慢性活动性肝炎相鉴别。特点:肝脏 病变可自然缓解,也可进展为大结节性肝硬化或很快发展为暴发性肝 炎,后者治疗效果很差。 • 在肝硬化形成过程中可能有肝实质的炎性细胞浸润或实质坏死,最终 形成大结节性或大结节小结节并存的肝硬化,纤维分隔可宽可窄,胆 管增生,还可伴有Wilson病早期的一些病理变化如核糖体变性、脂肪 变性等。
4.肝铜
• 正常含量为15~55μg/g干重,未经治疗的
Wilson病达250~3000μg/g干重, <250μg/g干重者可除外Wilson病。 •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原发性硬化性胆管 炎、肝外胆管阻塞、胆管闭锁、肝内胆汁 淤积或其他胆道疾病均可致肝铜增高,故 并非特异性诊断指标。
5.放射性核素铜渗入试验
肝豆状核变性
一. 前 言
• 肝豆状核变性(hepatolenticular degeneration)又称
Wilson病(Wilson disease, WD),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铜 代谢障碍.肝硬化、脑基底节变性。 • 主要临床表现:青少年,进行性,肢体震颤、肌强直、构 音困难、精神症状、肝硬化及角膜色素环K-F。 • 其患病率及发病率。流行病学调查:患病率约1/3万活婴, 发病率为15~30/万,基因频率约0.3%~0.5%, 杂合子频 率稍大于1%。 • 在欧美大多数国家WD较罕见,而在意大利的撒丁岛、以 色列、罗马尼亚及日本该病多见。
三.铜代谢的生理途径
• 生理:铜,微量元素,每天从饮食摄入铜约5mg, •
仅2mg左右由肠道吸收入血。 在血液中铜与白蛋白疏松地结合并运送至肝脏。 在肝脏内大部分铜转与α2球蛋白结合成具有氧化 酶活性的牢固的铜兰蛋白后再释入血液中,部分 铜通过胆汁法经胆管排泄至肠道由粪便排出。再 有微量铜从尿及汗液中排出体外。 正常人血清铜中,约95%为铜兰蛋白,只有5%左 右与白蛋白疏松地结合,在人体各脏器中也多以 铜兰蛋白形式存在而发挥其正常生理功能。
3.神经系统症状
• 常以细微的震颤、轻微的言语不清或动作缓慢为其首发症
•
状,以后逐渐加重并相继出现新的症状。 典型者以锥体外系症状为主,表现为四肢肌张力强直性增 高,运动缓慢,面具样脸,语言低沉含糊,流涎,咀嚼和 吞咽常有困难。不自主动作以震颤最多见(扑翼样震颤), 常在活动时明显,严重者除肢体外头部及躯干均可波及、 此外也可有扭转痉挛、舞蹈样动作和手足徐动症等。 精神症状以情感不稳和智能障碍较多见,严重者面无表情, 口常张开、智力衰退。 少数可有腱反射亢进和锥体束征,有的可出现癫痫样发作。
• •
4.精神症状
• WD患者大约10%~51%发生精神症状,因其精神
症状并无特异性,以引起误诊,尤其是以精神症 状为首发或精神症状突出的病例。约20%患者在 确诊WD之前按各种精神病治疗。 精神症状主要表现情感障碍,如无故哭笑,抑郁或 欣快,幼稚动作,攻击行为或妄想等。不少患者有认 知功能障碍。 WD患者的精神症状有时持续很久,虽经驱铜治疗 也无明显效果。晚期可有痴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