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清明饭馃饼_900字
2024年清明粿作文
在我们当地,清明节时会吃一种叫做清明粿的食物。我的.爷爷奶奶总会提前到野外去找些叫做“青”的植物,采回来放入开水中煮熟之后捣烂,取其叶、汁,溶入糯米粉中压成粿皮。这时全家人围坐一起包粿,有说有笑,其乐融融。包粿时还可根据各人的口味不同,放入不同的馅做成各种口味的清明粿。那“青”香的味道,还夹杂着家的美味,时常让我陶醉其中。
我看看其他同学,他往“青碗”里舀了一勺菜菜刚进去,就从底下漏了出来,他急忙张开“血盆大口”去接,结果满嘴流油,活像个进了油桶的“馋嘴小老鼠”。
“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清明粿不但美味可口,而且还可以寄托对祖先的怀念。
清明粿作文5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首诗写出了诗人悲伤的场景。清明节还有一个重要的传统——清明粿。
当尝到自己包的清明粿时,我的心暖洋洋、蜜的。
清明粿作文8
春暖花开,山上杜鹃花开,清明节到了!妈妈一定会让我过个清明。想到这里,我的心是温暖的。
清明散是我们诸暨的传统小吃之一。一般在清明节前后做,冬至做团圆。清明节制作有几道工序。
首先从地里摘下新鲜的艾草,清洗干净。然后用研钵把新鲜的艾草(棉花类蔬菜)捣碎成蔬菜汁,捣碎越细越好。也可以煮熟捣碎成汁。也可以用榨汁机打碎。蔬菜汁捣碎后,将蔬菜带汁;加入糯米粉,用手揉成面团,根据干湿程度加入适量的.水,继续揉捏、
首先,只见老师拿了一个小青团放在手中,在手心位置反复揉搓,青团就变成圆圆的了,然后在中间的位置挖了一个洞,慢慢把一个洞捏大,然后再往里面放了甜甜的红豆沙,接着,把两边的口捏紧封上,最后可以捏出自己喜欢的形状。
清明节食俗作文
清明节食俗作文润饼菜每到清明时节,泉州人有吃“润饼菜”的食俗。
据说,这是古时寒食节食俗之遗风。
“润饼菜”的正名是春饼。
清明吃润饼,不仅是泉州独有的,厦门人也喜好。
相传开这种吃法之先河的,是明朝总督云贵湖广*务的同安人蔡复一。
当时同安属泉州府辖,因此这种吃法便流传开来,在闽南成了家常名品。
不过,闽南各地的春饼形式相同,内容却有很大不同。
清明节与祭祀文化读本54泉州的“润饼菜”是以面粉为原料擦制烘成薄皮,俗称“润饼”或“擦饼”,吃的时候铺开饼皮,再卷入胡萝卜丝、肉丝、蚵煎、芫荽等菜肴,吃起来甜润可口。
晋*的“润饼菜”却复杂得多,光主料就有豌豆、豆芽、豆干、鱼丸片、虾仁、肉丁、海蛎煎、萝卜菜。
还有一些配料:油酥海苔、油煎蛋丝、花生敷、芫荽、蒜丝。
吃的时候必须要两张“润饼皮”才能保*卷上所有的菜。
这种脆嫩甘美、醇香可口的美味,一般人两卷足矣。
乌稔饭关于清明节食俗,一定要提到闽东畲族的乌稔饭。
每年的三月初三,畲族*家家户户都要煮食乌稔饭,并以此馈赠给汉族的亲戚朋友们。
久而久之,当地的汉族*也有了清明时吃乌稔饭的习俗。
特别是枯荣县民间,每年都要用乌稔饭来祭祀,可见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民族和睦相处的大家庭。
据畲族民间传说,唐代的畲族英雄雷万兴被围困山中时,正赶上严冬粮断,畲*只得采摘乌稔果充饥。
雷万兴遂于农历三月初三率众下山,冲出重围。
从此以后,每到三月初三,雷万兴总要召集兵将设宴庆贺那次突围胜利,并命畲*士兵采回乌稔叶,让*厨制成乌稔饭,让全*上下饱食一顿,以示纪念。
乌稔饭的制作方法并不繁杂,将采摘下来的乌稔树叶洗净,放入清水中煮沸,捞去树叶,然后,将糯米浸泡在乌稔汤中,浸泡9小时后捞出,放在蒸煮笼里蒸煮,熟时即可食用。
制好的乌稔饭,单从外表来看,不甚美观,颜*乌黑,然而米香扑鼻,与一般糯米饭相比,别有一番风味。
而畲族*为了纪念英雄,此后每年的三月初三都要蒸乌稔饭吃,日久相沿,就成为畲家风俗。
又因闽东一带畲汉杂居,*历代友好相处,遂使食乌稔饭也成了闽东各地各民族共同拥有的清明食俗。
寒食节习俗作文:寒食节的习俗
寒食节习俗作文:寒食节的习俗2018-02-24寒食节习俗作文:寒食节的习俗寒食节期间的食品,在北方,主要有以面粉做成蒸饼,上附红枣并捏成燕子形状的子推燕”;有用梗米及麦芽糖调制成的醴酪。
在南方,主要有油炸至金黄色近似今日点心的环饼;有用糯米与雀麦草汁舂合而成,以枣泥或豆沙为馅料的蒸食——青白团子。
此外,鸭蛋、枣糕、杏仁粥、冻猪肉、冻鱼肉,也是寒食节常用的食品。
寒食节期间的习俗,除了禁火冷食,还有后来成为清明节主要内容的祭扫坟墓。
中国古人对祭祀祖先十分重视。
上古时候,家中有人去世时,只挖墓坑安葬,不筑坟丘标志,祭祀主要在宗庙进行。
后来在挖墓坑时还筑起坟丘,将祭祖安排在墓地,便有了物质上的依托。
战国时期,墓祭之风逐渐浓厚起来。
秦汉时代,祭扫坟墓的风气更盛。
据《汉书》记载,大臣严延年即使离京千里,也要定期还乡祭扫墓地。
在唐代,不论士人还是平民,都将寒食节扫墓视为返本追宗的仪节,由于清明距寒食节很近,人们还常常将扫墓延至清明。
诗人们的作品,也往往是寒食、清明并提,如韦应物有诗句说:清明寒食好,春园百卉开。
”白居易也有诗句说: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
”朝廷鉴于民间寒食、清明并举已相沿成习,就以官方文书的形式正式规定,清明到来时,可以与寒食节一起放假。
这项规定距今已经1200多年,说明从那时起清明开始具有某种国家法定节日的色彩。
宋元时期,清明节逐渐由附属于寒食节的地位,上升到取代寒食节的地位。
这不仅表现在上坟扫墓等仪式多在清明举行,就连寒食节原有的风俗活动如冷食、蹴鞠、荡秋千等,也都被清明节收归所有了。
清明节后来还吸收了另外一个较早出现的节日—上巳节的内容。
上巳节古时在农历三月初三日举行,主要风俗是踏青、祓禊(临河洗浴,以祈福消灾),反映了人们经过一个沉闷的冬天后急需精神调整的心理需要。
晋代陆机有诗写到:迟迟暮春日,天气柔且嘉。
元吉隆初巳,濯秽游黄河。
”即是当时人们在上巳节祓禊、踏青的生动写照。
大约从唐代开始,人们在清明扫墓的同时,也伴之以踏青游乐的活动。
清明饼作文400字
清明饼作文400字
在春天的风里,哇,那清明饼的香味儿飘得老远老远的,一闻
就让人忍不住想咬上一口。
每年清明,咱家都会一起做这小吃,感
觉就是在跟祖先们打招呼,告诉他们春天来啦!
说到做清明饼,那可真是个温馨的场面。
我妈揉面团的时候,
特别专注,好像在跟面团说话似的。
我就在旁边帮忙弄馅料,豆沙、芝麻,各种口味都有,想想就流口水。
清明饼出炉的时候,那外皮白得透亮,一看就知道好吃。
吃上
一口,软糯糯的,馅料丰富得不得了,感觉整个春天都在嘴里了,
还有家的味道,真的超赞!
到了清明,除了扫墓,大家还会带着清明饼去野餐。
太阳底下,大家围坐在一起,吃吃饼、聊聊天,感觉啥烦恼都没有了。
清明饼
不仅仅是个吃的,更是一种情感的传递,一种家的记忆。
寒食清明习俗作文
寒食清明习俗作文《寒食清明那些事儿》哎呀呀,要说寒食清明的习俗呀,那可真是有些好玩的事儿呢。
就说我小时候吧,每到这时候,家里大人就特别忙活。
他们会提前准备好各种祭祀用的东西,香啊、纸啊啥的。
有一次啊,我就特别好奇,问妈妈为啥要弄这些,妈妈就给我细细讲了讲。
我记得特别清楚,那天阳光还挺好的,我就蹲在妈妈旁边,听她慢悠悠地说这是为了缅怀先人,是老祖宗传下来的规矩。
然后到了寒食节那一天,家里真的就不生火做饭了,吃的都是提前准备好的冷食。
我当时还不太乐意,心想为啥不能吃热乎乎的饭呀,嘴里还嘟囔着,结果被妈妈瞪了一眼,我就赶紧乖乖闭嘴了。
清明节的时候呢,一家人就会去扫墓。
我呀,就负责抱着那些花,一路上小心翼翼的,就怕给弄坏了。
到了墓地,大人们会认真地打扫、摆上祭品,然后还会在那小声地说着什么,好像在和逝去的亲人说话一样。
我那时候还小,就觉得有点神秘兮兮的,但又不敢多问。
还有呢,寒食清明的时候也会去踏青呀。
我记得有一次踏青的时候,看到草地上有好多小野花,五颜六色的,可漂亮啦!我就撒欢似的在那跑呀,采了好多花,还编成了一个小花环戴在头上,觉得自己可美啦。
然后回家的路上还碰到一只小狗,追着我跑了好一会儿,吓得我呀,直叫唤。
这寒食清明呀,虽然有一些规矩和仪式,但也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和乐趣呢。
每年到这个时候,我都会想起小时候的那些事儿,想起妈妈的唠叨,想起在墓地里的那份安静,想起草地上的欢声笑语。
这些习俗呀,就像是一条纽带,把我们和过去、和亲人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现在,我也长大了,每到寒食清明,我还是会按照传统去做那些事,感觉这就是一种传承吧,把老祖宗的东西好好传下去。
嘿嘿,这就是我记忆中的寒食清明习俗啦!。
清明节饭馃饼作文范文(通用11篇)
清明节饭馃饼作文清明节饭馃饼作文范文(通用11篇)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写过作文吧,写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独处习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
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写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清明节饭馃饼作文范文(通用11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清明节饭馃饼作文1春风吹,阳光照,柳儿绿,花儿笑,清明节,就来到。
今天,我走进教室,就闻到一股浓浓的香味,我看见老师的锅里,有一团绿绿的东西,我问:“老师,这是年糕,还是廿八都铜锣糕呢?”老师回答:“这是做清明馃的材料,我们要做清明馃呢!”“耶,我们要做清明馃了!”我们高兴地一蹦三尺高。
老师拿出菜板,端出肉馅后叫我们去洗手,一切准备就绪后,老师说:“我们开始吧!”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去抢米粉团,我抢了一块中等的,软软的,粘糊糊的,老师拿来了一点油,让我们醮在米粉团外,我粘了一点儿,米粉团就没那么粘了。
老师边示范边说:“我们先把米粉团揉一揉,揉成一个圆形,然后用大拇指按住米粉团,边转边按,形成了一个‘碗’形。
接着,把菜装进了米粉团,再压一下,一个可爱的清明馃就诞生了,它像一个个威风凛凛的将军。
”听老师说完,我们就开始做了。
我好不容易搓成了一个像样的圆,有的把它搓成了毛毛虫,有的搓得凹凸不平,还有的四不像。
我用手指按了下去,然后又转了一下,但是被我捏成了一个“盘子”。
我去看了一下大家的,只见有的捏成了勺子状,有的捏破了,还有的捏成了饼……我把菜夹到米粉团里,然后对折使劲地捏,很快就把清明馃做好了,老师把我们做好的清明馃排成一排。
我们做得五花八门,有的像穿着衣服的乞丐,有的像漏了气的皮球,还有的像在笑得小朋友。
老师把我们做得清明馃放在锅里蒸,过了一会儿,一阵又香又焦的气味扑鼻而来,我直流口水。
在老师的允许下,我拿了一个清明馃,迫不及待地塞进嘴里,清明馃又软又香,还有一股青草香味呢,我大口大口地吃着,三下五除二就把它吃完了。
吃完后,老师给我们讲了关于清明馃的故事。
清明节的美食大作文
清明节的美食大作文清明节的美食大作文5篇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最不生疏的就是作文了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
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下面是我给大家共享的清明节的美食大作文,期望对大家能有所挂念。
清明节的美食大作文1江南四月,苗青草青树叶青,风清水清空气清。
清明节来临,时令食品青团也消灭在人们春游的食品袋里。
青团,外表青青可爱,口味芳香迷人,它是由叫做“青”的植物染青的糯米粉做成的带馅的团子,是一种极富民俗特色的传统食品。
我们江南一带就有清明节吃青团子的风俗习惯。
吃青团的风俗有来历。
相传太平天国将领李秀成兵败被追杀,他只身出逃,在一农田装成耕农躲避,此时他饥饿难耐,让村民张三想方法给他送点吃的。
因官兵搜查很严,张三很犯难。
当看到地上被踩烂的艾草时却灵机一动,计上心来,他把艾草煮烂,加上糯米,蒸出青光光的青团子,然后把青团子和青草一起放到筐里,顺当躲过官兵的检查,来到水田边将青团子和青草一起往田里扔去,官兵以为他在施用肥料,就散去了。
官兵一走,李秀成捞起青团子就吃,不仅充饥,而且芳香满口。
李秀成吃饱了肚子,等到天黑就摸过官兵的哨卡,安全地返回了太平军的大本营。
后来,李秀成吃青团子的故事在民间流传开来,张三做的青团子就成了清明季节一道格外独特的风味食品。
查查青团的做法,发觉有很多的说法,有的说用青菜汁,有的说用清明茶或艾叶粉,过程倒都差不多,绿色汁液和咸盐或石灰一起煮熟,漂去苦涩味后,捣烂,配上糯米粉拌匀,揉和,然后开头制作团子。
团子的馅心是用细腻的糖豆沙制成,也有用春笋等其它馅料的。
团坯制好后,将它们入蒸笼,垫上粽叶,隔水蒸熟就大功告成了。
而现在人们图便利,一般去超市买青团,小小一个裹在保鲜膜中,颜色碧绿。
这些青团虽然不是用“草头”做的,但特殊糯,口感很细腻,人们也很宠爱吃。
清明节的青团是肯定要吃的,它不仅是祭祀祖先的必备食品,更是流传已久的一种食俗文化。
清明吃清明馃感受怎么写200字左右
清明吃清明馃感受怎么写200字左右清明吃清明馃感受怎么写200字左右篇一清明节这天,我最喜欢的就是到外婆家包清明果了。
我先准备好了外婆做的青团、水和我们义乌那甜甜的红糖。
开始做清明果了,首先把青团搓成长条状,可是这青团也太粘手了,一旁的外婆看到了,就拿来了一把面粉撒在了上面,说:“这样就不会这么粘手了。
”揉完了青团,我用菜刀把青团切成一个个小小的面团。
然后揉成个“小胖子”,可是我揉了一会儿就发现青团表面有一条条裂缝,我急得直跺脚。
我问外婆:“外婆,有没有方法可以让青团没有裂缝?”外婆说:“有。
”于是外婆便在我的手上抹了一层油,神奇的事发生了,青团青面裂缝没了。
接着我用手把它压成一个中厚外面薄的一个小圆饼,这样才不会让馅料跑出来。
面饼做好了,我用勺子把红糖放进去。
我看着外婆一只手的食指和拇指沿着圆饼的边沿向中间收拢捏出一个角,再用两只手的食指和拇指一起把圆饼剩下的地方封实或者修整一下。
我学着外婆的样子开始包,可我发现我包的清明果像一个火箭一样,而外婆包的是三个角的,大小一样的。
外婆看到了说:“你的第一个角捏的太大了。
”在外婆的帮助下,我终于包好了一个向外婆一样的清明果。
除了三角形的清明果,我还包了圆形的、饺子形的,还有用模具印出来的。
做完了之后,妈妈就把它们放到了蒸锅里蒸。
过了大约十分钟,我的清明果终于可以吃了,我迫不及待地吃了一个:“啊,真好吃!”虽然我包的没有外婆的好看,可好吃的清明果加上和蔼的外婆,让我心里美滋滋的。
清明吃清明馃感受怎么写200字左右篇二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牧写的。
讲的是清明前后,都会下着丝丝细雨,路上的行人都像丢了魂似的。
问一下哪里有酒店,一旁放牧的儿童指着前面的小村子说就在杏花村。
没错,我今天就讲一些清明节的习俗。
那现在废话不多说,直接步入正题。
清明节的主要习俗当然就是踏青了。
踏青,又叫春游、探春、寻春。
就是在清明前后出去郊游,并进行各种游戏以及蹴鞠(足球)、荡秋千、放风筝等活动。
清明节的寒食习俗
清明节的寒食习俗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重要的祭祀节日。
在这个节日里,有许多独特的习俗,其中寒食习俗尤为引人关注。
寒食习俗的起源,可追溯到春秋时期。
相传,晋文公重耳为了纪念忠臣介子推,下令在介子推死难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
这一习俗逐渐流传开来,成为了清明节的一部分。
寒食节期间,人们通常会提前准备好各种寒食食品。
比较常见的有寒食粥、寒食面、寒食浆、青精饭等。
寒食粥是用大麦、杏仁等食材熬制而成,口感香甜,营养丰富。
寒食面则多以粗粮制作,面条劲道,别有一番风味。
青精饭,也叫乌米饭,是用南烛叶的汁液将糯米染成黑色后蒸熟,吃起来软糯可口,还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
在寒食节当天,家家户户不生火做饭,只吃提前准备好的寒食。
这一天,街上的饭馆也大多停业,整个社会仿佛都沉浸在一种宁静而肃穆的氛围中。
人们通过这种方式,表达对先人的缅怀和敬意。
除了饮食方面的习俗,寒食节还有一些其他的传统活动。
比如,有些地方会组织蹴鞠比赛。
蹴鞠是古代的一种足球运动,人们在草地上尽情奔跑、追逐,既锻炼了身体,又增添了节日的欢乐氛围。
此外,还有荡秋千、插柳等活动。
荡秋千时,人们在空中飘荡,感受着春风的吹拂,心情格外舒畅。
插柳则有着祈求平安、驱邪避灾的寓意。
随着时间的推移,寒食节与清明节逐渐融合,但寒食习俗依然在民间流传。
虽然如今人们不再像古代那样严格遵守禁火寒食的规定,但这一习俗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精神价值却从未被遗忘。
寒食习俗不仅仅是一种传统的饮食习惯和活动,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和文化的传承。
它让我们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惜当下的幸福生活。
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寒食习俗提醒着我们,要停下匆忙的脚步,静下心来,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同时,寒食习俗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体现了中华民族尊重祖先、重视孝道的传统美德,反映了中华民族对生命的敬畏和对自然的尊重。
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保护和传承寒食习俗等传统文化显得尤为重要。
我们应当通过各种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寒食习俗,让这一古老的文化传统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清明节的饮食作文四百字
寒食雨隔河东流水,花信风送客西归人。
又到了清明节,外公外婆在家里准备清明果。
外婆正在把糯米粉和各种馅料搅拌均匀。
我来了,便想学着帮忙。
母亲教我如何将馅填入糯米中间,然后捏成不同形状。
初时手法生疏,弄出了些许残破的形状。
多尝试之后,我渐入佳境,也做出了几个成形的饺子。
外公外婆见我上手后不断提高,都笑着夸奖我聪明伶俐。
我很高兴自己也能参与节日活动,同亲人一起度过这清明佳节。
之后我又绘声绘色地讲述了我在网络上查询的关于清明果由来的传说:
传说有一年清明节,太平天国著名将领陈士志正在逃亡途中,一位好心农民化装将他藏在农舍内。
清兵到处搜寻陈士志下落,还設下哨兵不许任何人出入村子。
那位农民思量如何为陈士志送去食物,不料走出门外被艾草绊倒,身上不小心蹭上绿草汁水。
他灵机一动,采了些草根烹煮成糊状,混入糯米粉里做成一块块青色小饼,混在作物堆中从哨兵身边送出。
陈士志吃了这清新的饼团,又甜又软,赞不绝口。
后来陈士志将此法教导同伴,这种吃法也就流传开来,形成了清明节吃清明果的习俗。
少时分际,清明果已成形,我取其中最爱之芝麻味者,或许系自亲手制作,味道尤佳,香气袭人,心中尤感欣喜。
中华传统节日作文-习作:中华传统寒食节
中华传统节日作文-习作:中华传统寒食节中华传统寒食节寒食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清明节的前一天,源自春秋时期的故事。
寒食节的俗丰富多样,让人们可以感受到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
在寒食节这一天,人们通常会不生火,以冷食为主。
其中一种传统食品是寒食饼,它是一种面点,通常用糯米和红枣制作而成,口感糯软甜美。
吃寒食饼已成为寒食节的俗之一,也是人们感受节日气氛的重要方式之一。
此外,人们还会在寒食节祭扫祖先的墓地。
他们会整理墓地,清理杂草,烧香祭拜祖先,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思念和怀念之情。
祭祀活动还包括焚烧纸钱、献上食物等,以示尊重和敬意。
寒食节还有一个特别的传统活动——踏青。
人们会到郊外或公园,欣赏春天的美景,感受大自然的力量。
他们可以在花海中漫步,与亲友分享快乐时光,同时也能体验春季的清新与活力。
对于城市居民来说,踏青也是一种放松心情的方式,远离喧嚣,享受宁静。
总之,寒食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食品、祭祀和踏青等活动,人们热爱并传承着这一节日的文化内涵。
这个节日不仅让人们与传统联系紧密,还让大家共同体验快乐和美好。
寒食节的举办,不仅是对历史与传统的怀念,也是对美好未来的期盼。
相关词汇- 寒食节:Cold Food Festival- 清明节:Qingming Festival- 俗:customs- 面点:pastries- 糯米:glutinous rice- 特别:special- 踏青:enjoying spring outing- 花海:sea of flowers- 快乐时光:happy time- 宁静:tranquility- 内涵:meaning- 怀念:miss- 美好:wonderful- 期盼:look forward to。
节日庆典-清明节的清明馃作文 精品
清明节的清明馃作文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人行人欲断魂。
”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又到了。
一到清明节,我就想起我最爱吃的清明馃。
“妈妈,妈妈,我们什么时候能吃到清明馃呀?”我一个劲地追问。
“那就到菜市场买几个吧!”妈妈说。
“可是我想吃奶奶做的清明馃!”一想起奶奶做的清明馃我就想流口水,奶奶可是做清明馃的能手哦!“要不我们在周未回乡下去,和奶奶一起做清明馃吧!”于是,周未我们一起到了奶奶家。
奶奶叫我和爸爸去加工米粉,奶奶和妈妈去采棉丝青。
然后奶奶把草洗净泡熟后放在石灰水中浸泡一会,汲干水份切碎后和糯米粉、米粉一起捣成绿色的面团。
一切准备就绪,我们就开工啦!奶奶揉面团,妈妈负责加芝麻馅,再把它搓成小圆团,我呢?把妈妈搓好的小圆团放到圆圆的馃模子里印上图案,不要以为这是最简单的,要想印个漂亮的图案可不简单啦!你瞧,我用力一按,小圆团就破了,里面的芝麻馅流了出来,第一个清明馃就宣告失败。
可我不灰心,接着做第二个,这回我可有经验啦,把小圆团放进馃模子,轻轻一按,心想:这下肯定可以啦!可是打开一看:清明馃上只有淡淡印迹,漂亮的花纹一点也看不见。
这回可真有点泄气了。
这时奶奶说:“按压时的力度最重要,多做几个就有经验啦!”于是我接着做,终于做出了漂亮的清明馃。
爷爷忙把清明馃放到灶堂上烧,不一会儿,一股清香扑鼻而来,我的口水也在嘴里不住地打转。
奶奶把清明馃夹给我说:“吃吧,小心烫!”我接过清明馃就一口咬下去,“哎呀!好烫哦!我的嘴巴……!”我大叫道,全家人都笑了!
2019年05月11日。
吃清明饭作文
吃清明饭作文吃清明饭作文在学习、工作、生活中,说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根据写作命题的特点,作文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和非命题作文。
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写的呢?下面是店铺精心整理的吃清明饭作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吃清明饭作文1准确地说,清明节并不是一个节日,而是一个节气,象征着春天的来临。
而清明节的习俗,大都是从“寒食节”借来的。
寒食节源于一个春秋战国时期的传说。
相传晋文公在年轻的时候被迫流亡国外,在此期间,一个叫介子推的大臣割下自己腿上的肉,给晋文公充饥。
十九年后峰回路转,晋文公当上了一国之君,没成想当他想要重赏介子推,却遭到了拒绝。
介子推带着老母亲躲到山西绵山隐居起来了。
晋文公无奈之下放火烧山,想逼介子推露面,却把人家母子烧死在了山上的大柳树下。
介子推在临终前留下了一封血书: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做谏君。
倘君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无愧,愿政清明复清明。
大概意思就是说:我当年割肉给你吃是心甘情愿的,如果你心里真的有我,就在每次想起我的时候反省一下自己,你能够做一个明君,我在九泉之下就安心了。
您听听,多高的觉悟阿。
打那时候起,山西绵山改名叫介山,而介子推去世的这一天,就定为寒食节,晋文公要求老百姓都不许起火做饭,以纪念这位忠臣。
从汉代起,寒食节就定在清明节之前,因为两个节日离得太近,慢慢就合而为一了。
所以时至今日,吃冷饭也成为清明节的主要习俗之一,而我们最熟悉的扫墓,最早也是为了祭奠介子推,后来才演变成祭奠自己的家人了。
吃清明饭作文2在清明节那天,我们有一个习俗,就是每年都有一个人请客吃清明饭,都是按顺序来的,今年刚好是我爸办清明饭。
这天,我上午在写作业,本来上午我是要去烧香祭祖的。
可是爸爸一大早就走了,我还没睡醒呢。
所以,我干脆就不去了。
中午,吃了午饭之后,我和哥哥玩了3个小时。
我爸终于回来了,他说:“等一下你和我一起去吃清明饭,有20个菜哟。
做清明馃的作文
做清明馃的作文
咱今儿来聊聊这做清明馃的手艺。
清明时节,北京的习俗虽不及江南水乡那般细腻,但咱京城人对传统节气的重视可是一点也不含糊。
清明馃,作为这个时节的一种特色小吃,讲究的是皮薄馅儿足,味道要鲜美,还得有那么点节日的意味。
这做清明馃,选材就得下功夫。
那糯米粉得挑上好的,雪白细腻,捏在手里软绵绵的。
馅儿呢,得是鲜猪肉,肥瘦相间,再配上点香菇、笋丁,提鲜又解腻。
哦,别忘了还有那灵魂佐料——香葱,撒上一把,嘿,那叫一个香啊!
做的时候,先把糯米粉和成团,得揉得匀实了,这样馃皮才有弹性。
馅儿也得提前拌好,咸淡得适中,这样包出来的馃才好吃。
然后,揪一团面,压成个小饼,把馅儿包进去,封口捏紧,再轻轻压扁,一个清明馃就成型了。
接下来是蒸。
蒸锅得提前预热,火候得掌握得恰到好处。
馃儿放进蒸笼,大火蒸上个十来分钟,就熟了。
一出锅,那香气扑鼻,让人忍不住想咬上一口。
吃清明馃,得趁热。
咬上一口,皮儿软糯,馅儿鲜美,那滋味儿,真是美极了!清明时节,吃上一口自家做的清明馃,不仅是对传统的传承,更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所以啊,这做清明馃的手艺,看似简单,实则讲究。
咱京城人做事儿,就得这么细致、讲究,才能把传统文化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品尝到这份美味与温情。
清明粿作文(通用41篇)
清明粿作文清明粿作文(通用41篇)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
写起作文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清明粿作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清明粿作文篇1春暖花开,山上的杜鹃花开了,清明节到啦!妈妈肯定会给我做清明粿了。
想到这里,我心里暖洋洋的。
清明粿是我们诸暨的传统小吃之一。
一般清明前后做,冬至则做团圆粿。
清明粿的制作也要好几道工序。
先到田间地头采摘新鲜的艾草,清洗干净。
然后将新鲜的`艾草用捣臼捣成菜汁,捣得越细越好。
也可以煮熟再捣成汁。
也可以用榨汁机打碎。
捣好菜汁后,连菜带汁;放入糯米粉,先用手揉成团,依据干湿程度加入适量的水揉匀,继续揉……开始锻炼身体了,举起几十斤重的石榔头不停地捣,旁边要有一个人当助手,在糯米粉团上和石臼上不时地撒一些干粉,防止粘住石头锤子。
还要翻动粉团,均匀捣遍整个糯米粉团。
大约捣了15分钟,就成了柔韧度很强的粉团了。
这样捣出来的粉团做好清明粿,就不会破皮露馅了。
当然,没有石臼也可以在锅里揉透揉匀,最好是用木榔头捣砸。
同样有效果。
最后基本看不到綿菜的渣子,全是绿色的粉团。
手都磨出茧子了,累啊!真是体力活。
制作馅料:猪五花肉150克切成细丁单独盛放;葱花单独盛放;花生炒熟捣碎,桔饼切末,加入芝麻、红糖拌匀,馅料就准备好了。
开始包清明粿了,将糯米粉团取出一块,先揉圆,再用大拇指转出一个坑斗,将馅料依次放入,最后收口再揉一下,压扁,上锅蒸,大火12分钟转小火焖2—3分钟。
飘散着怡人清香的清明粿出笼了!看到这儿,你是不是也心动了?快来尝尝吧!清明粿作文篇2做什么事都有第一次,如第一次学骑车、第一次学画画、第一次学习作……其中第一次包清明粿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4月4日是清明节,妈妈在家里包清明粿。
我看见了,喜笑颜开地说:“妈妈,我也要包清明粿!”“好,我来教你。
”妈妈爽快地答应了。
我已经迫不及待了,学着妈妈的样子做了起来:先抓了一团艾团,把它搓成了一个圆圆的球;接着,我在大拇指上沾了点油,把艾团中心压了个小洞;然后一边儿捏一边儿转,把皮捏薄了。
清明节黑板报清明饭馃饼文字稿
清明节黑板报清明饭馃饼
花开有时,清明节后黄菠花老去,花茎也韧,想吃的话,只好等上一年了。
福州有食友勘探过,这个时候,黄菠花最多的
地方,是往森林公园的沿路及山间。
现在是好些人把这些“寒食”的干粮通称做“清明馃”了。
老街和小巷里,现成的“清明馃”开始售卖,通常5角钱一个,在沃尔玛超市,记者也在冰鲜冷柜里找到了本地做的“清明馃”,同样分豆沙和萝卜丝,6个一盒,卖3.80元。
至于清明,老福州的俗例是各家必有家祭与家宴,以菠
萝叶榨汁和至浓米浆混合制成“菠萝祭”,我没吃过,本地人大
概是知道的吧;上山祭祖,山长路远,扶老携幼全家出行,当然要
携带酒菜,扫墓之后,席地而坐,饮宴山间,这也是必须的休息。
问问周围的老太太,告诉我主食有“肉饼饼”,都是将饼对剖,
夹入红糟好的五花肉;盛产光饼的福清则是夹以春笋熬煮的肉片,
还有就是当令的蛏与花蛤,壳撒到墓上,肉留下夹入光饼,十分
十分地弹牙。
至于闽侯,饮食就缺乏一点想象力:跟春天有关的
什么节,都是春卷。
关于清明节的作文900字:清明节吃冷饭的习俗_清明节作文_
关于清明节的作文900字:清明节吃冷饭的习俗清明是我国民间的一个传统节日,早在唐代,清明就已成为法定节日。
我国人民有“饮水思源”的传统美德。
据《梦粱录》记载:在古代,每到清明节这一天,无论达官贵人,还是普通百姓,都会去上坟、扫墓、祭祖,表达对先人的敬意和怀念。
这一天,扫墓是最重要的活动。
不过至今在我国一些地方,还保留着清明节吃冷饭的习俗。
相传在春秋时代,晋国的君主晋献公有一个年轻美貌的妃子骊姬。
她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将来继承皇位,就用毒计害死了太子申生。
申生的弟弟重耳为了躲避骊姬的迫害逃离了晋国,一路上受尽屈辱。
有一次,重耳因为饥饿晕倒了,大臣介子推就从自己的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用火烤熟后捧给重耳吃。
就这样,他们颠沛流离,历尽艰辛,终于在19年后回到了晋国,重耳后来成为历史上很有名的晋文公。
晋文公做了国君之后,对那些和他一起流亡的臣子进行了封赏。
也许是大意了,他唯独忘了介子推。
后来有人提起此事,晋文公猛然想起,内心十分不安,马上派人去请介子推。
可是去了几趟,介子推都不来,晋文公只好亲自去请。
可来到介子推家,却见家门紧锁,一问邻居才知道,介子推已背着老母亲躲进了绵山。
于是,晋文公便让士兵上山去找介子推,可找来找去也不见踪影。
这时,有人出了个馊主意:干脆放火烧山吧,火着起来,介子推就会自己走出来。
于是,晋文公便下令烧山。
谁也没想到,大火烧了三天三夜,也没见介子推走出来。
等火熄灭后,人们再次上山寻找,发现介子推和母亲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
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名为“介山”,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告知全国百姓,每年的这一天都要禁烟火,只吃冷饭。
第二年,晋文公和大臣们来到介山祭奠介子推,发现那棵烧焦的柳树竟然复活了。
晋文公为柳树赐名“清明柳”,并把这一天定为清明节。
其实,“清明”在我国是有双层意思的一天,它既是节日,又是节气。
民间有这样的:“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清明谷雨紧相连,浸种春耕莫迟延”。
闽南风俗的作文
闽南风俗的作文有关闽南风俗的作文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
但是随着岁月的流逝,许多地方的节日特色已经不复存在了。
可是闽南一带却还有着浓浓的民风民俗。
小编收集了闽南的风俗作文,欢迎阅读。
闽南风俗的作文篇1古代有一个爱国大诗人,名叫屈原。
因受奸人挑拨,被皇上驱逐。
但他仍然爱自己的国家。
最后投江自尽。
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屈原,便有了今日的端午节。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
但是随着岁月的流逝,许多地方的节日特色已经不复存在了。
可是闽南一带却还有着浓浓的民风民俗。
上午,大家都会去割艾草。
割来的艾草都被挂在门前屋后。
整条街都是绿茫茫的一片,仿佛有千万条绿色的丝巾迎风飞舞。
这艾草寓意驱蚊除虫,驱灾避邪。
艾草驱邪的民俗流传至今,而十二点的光阴更让人难以忘怀。
正午十二点。
家家户户都端着盆子,到河边取水。
用晶莹剔透的水来冲洗脚或脸,洗走自己身上的晦气。
之后,人们还会聚集在河边跪拜祭祀。
不仅是跪拜,在贡台上还供着不少供品,有鸡鸭鱼肉、美酒果蔬等。
当然,更少不了最重要的棕子。
最后,将其中6个棕子投下河去喂鱼虾。
(好让屈原的遗体继续安息于海底)祭祀便完毕了。
其余的贡品便可以自己带回家食用,以求沾一些福气,带来好运。
午后,端午的又一个高潮到了_采莲。
由一个打扮不堪入眼的醉汉为导,抬一尊木雕龙头。
龙头雕刻的栩栩如生,眼睛炯炯有神,有一股神圣而不可侵犯的威严。
身后跟着锣鼓队、花童等。
这个游行队伍要进入每家每户舞旗拂尘。
主人则要行待客之礼,送一些糖果饼干给他们。
队伍十几米长,上百人组成。
鞭炮声持续不断,锣鼓声响彻云霄。
气势真是不同凡响!在端午,小孩子最高兴的莫过于得到一件礼物_香包。
它的色彩多以红黄紫为主,表面细绣着一些美丽的图案。
据大人们说,香包里还有许多好东西。
喻吉祥如意,带有长辈们对孩子的美好祝愿。
闽南的端午总是那么别具特色,那么令人难以忘怀!闽南风俗的作文篇2闽南的节日习俗多种多样,有令人摸不清头脑的出嫁风俗,有令人惊讶的跳火圈风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寒食清明饭馃饼_900 字
福州特制的“菠菠粿”,也叫“清明粿”。
是福州特有的清明节供
品,是用菠菠菜(生长于南方的一种野菜,可食,味甘,性凉,捣烂压成汁呈青绿色)压榨成汁,渗入米浆内揉成粿皮,以枣泥、豆沙、萝卜丝等为馅捏制而成的。
造型比较简单,菠菠菜的青绿色赋予菠菠粿以春天的绿意。
在宋代,寒食这一天,是福州约定的通城踏青的日子,这个风俗,几乎一直延续到今天。
既然叫“寒食”,自然家家都不升炊烟,吃的是干粮圆的是“青饭”:糯米和早米浸透后磨浆,按七三比例对掺,滤干后搓成状,馅选豆沙,包作圆形,顶面粘些浸透的糯米粒,排入铺好“糖馃叶”的蒸笼炊
熟,趁热下肚,凉了吃也行。
寒食踏青,就带它郊游,自家不做的话,街边包馃铺也还有零卖。
这一天踏青,可以顺便做的一件事是采摘最后的黄菠花,这是清明节前田里野地四处盛开的野草,小小的花色作淡黄,通常整朵撷了,收集一大袋,带回家中,杂入糯米浆,制成馃皮,包入豆沙或萝卜丝,馃皮
专注下一代成长,为了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