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的学生管理论文
论民办高校的道德责任[论文]
论民办高校的道德责任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办高校有了长足发展。
民办高校承担的道德责任包括:对内的教师、学生、行政人员、后勤保卫人员的责任,对外的政府、银行、校友、社会捐赠者、工商企业界、社区、学生家长的责任。
关键词:民办高校;道德责任;原则一、民办高校的含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以下简称《促进法》)第二条的规定,我们可以把民办高等教育的概念理解为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面向社会举办的高等学历教育或高级培训。
如果把民办教育分为民办幼儿教育、民办初等教育、民办中等教育、民办高等教育四个层次,那么民办高等教育则是民办教育的最高层次。
因此,民办高校的内涵可以理解为:(1)举办民办高校的主体是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
表明除了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军事和警察机关以外的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都可以成为民办高校的举办者;(2)民办高校办学经费的来源为自筹资金,即民办学校的举办者主要利用社会资金,以非财政性教育经费来举办民办高校,当然,也涵盖了举办者从各级政府筹集到的少量办学资金;(3)民办高校的服务对象是社会公众,那些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面向自身职工举办的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不属于民办教育的范畴。
二、民办高校道德责任概念郭金鸿博士在《道德责任研究的现代诉求》有一段关于道德责任的精彩论述。
她认为所谓道德责任就是指:具有自由能力和认知能力的责任行为主体(包括个体、团体与国家)基于一定的道德认识和道德价值,以社会客观道德价值作为评价标准,履行(包括非自觉自愿和自觉自愿两种态度)一定社会赋予其上的对他人、社会、自然的责任,对于自我行为或由其控制的行为所导致或可能导致的有利于或有害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后果承担相应的责任,以及自觉自愿履行责任所形成的良好道德品质。
将郭博士的道德责任概念植入到民办高校这一主体概念当中,本文认为民办高校道德责任是指:民办高校这一特殊主体,基于对人类理想价值观的认识,以社会客观道德价值为评价标准,自觉履行社会赋予主体的基本责任,并且对主体自我行为及其行为后果承担相应责任的道德品质。
民办高校学生自我管理论文
民办高校学生自我管理探讨摘要:随着民办高校数量和规模的不断扩大,在校生数量急剧增加,给学生管理增加了难度,如何根据民办高校及学生的特点。
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对于培养高素质人才以及民办高校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非常重要。
本文从民办高校和学生的特点出发,从七个方面提出了如何培养和提升民办高校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的建议,并从四个方面提出了民办高校学生自我管理的内容。
关键词:民办高校学生;自我管理一、前言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办学体制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特点。
事实证明,民办教育在我国教育格局中的拾遗补缺、有益补充作用日益彰显。
截至2005年5月我国共有239所国家承认学历的民办高校,并且其就业情况已纳入普通高校统计范围内。
随着民办高校数量规模及在校生数量的不断扩大,管理难度也随之加大。
如何根据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对于民办高校培养高素质人才以及民办高校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民办高校及学生特点民办高校学生目前已是大学生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与公办高校学生虽有共性,但民办高校特殊性决定了民办高校学生有其自身的特点。
(一)民办高等教育面临与公办高校及民办高校间的竞争,因而其生源竞争激烈,导致生源背景复杂,生源素质良莠不齐,管理难度大;(二)民办高校学生入学成绩普遍低于同等层次公办高校,致使民办高校生源普遍学习基础较差,并存在偏科现象,造成了生源的先天不足。
虽不乏佼佼者,但总体自律能力不强,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较差。
很多学生存在学习上的自卑情绪,对自己不自信;(三)民办高校学生普遍优越感强、自我意识强。
尽管贫困生不在少数,但普遍家庭经济状况相对优越,有一定优越感,自我意识较强,自我表现能力强;(四)民办高校与学生的主导关系发生变化,使得学生与学校关系变换成消费者与提供消费服务的关系,学生被摆上消费者顾客的位置,学校既是管理者又是服务者。
(五)民办高校相对于公办高校而言,在学生管理模式上倾向于严格管理。
民办高校大学生班集体建设论文
民办高校大学生班集体建设初探【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对民办高校管理规范化要求也越来越高,然而教育界对民办高校大学生班集体建设研究却很少。
文章根据民办高校班级的特点,提出加强民办高校大学生班集体建设意见。
这对高校学生班集体建设、培养学生团体合作精神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民办高校班集体建设凝聚力班级是一个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单位,班级建设的好坏关系到学校培养人才的质量。
但不同的班级侧重点也应不同。
进入民办高校的学生一般都经过高考的失利,他们会产生自卑心理、逆反心理,认为自己是一个失败者。
针对这样的学生,我们应如何开展班集体建设呢?我认为增强班级的凝聚力是班级建设的重中之重。
一、民办高校班集体的特征民办高校学生是大学生群体中相对特殊的一部分,他们有着当代大学生的共性,又有其比较鲜明的特性,从而决定了民办高校的班级有其自身的特点。
(一)学生的集体观念相对薄弱民办高校的大学生是20世纪90年代末出生的一代,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这也造就了他们个性鲜明,集体观念不强,自我意识较强,对学校管理的参与程度较高。
由于来自五湖四海的学子彼此的语言、生活习惯、行为方式不一样,很多学生我行我素,各自顾全自己,没有很强的集体观念。
(二)缺少良好的学习习惯,班级纪律较差民办高校的学生个性大多鲜明,纪律意识相对较差,其中很多学生可能经受不住各种娱乐活动的诱惑,盲目地、过多地参与到课外娱乐活动中,整天为组织各种活动而忙得不亦乐乎。
很大程度上耽误了自己的学习,而对自己的班级建设工作更会忽略。
由于民办高校的大多数学生家庭经济条件较好,很多依赖家庭的社会关系,对自己今后的出路和就业问题并没有担心,而家长也早为其铺好毕业后的路子,形成了一种“混个文凭”的不良意识,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班级凝聚力的概述一个班集体的凝聚力是指在一个班级共同理想的指引下,经过师生的共同努力而形成的一种具有明确的导向功能和育人性质的,有益调动广大学生学习、工作和活动积极性的整体力量。
民办高校学生学习状态论文
民办高校学生学习状态研究【摘要】当代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与希望,他们学习状态直接影响着国家的建设与发展。
并且作为民办大学的学生具有其独特的一面,民办大学拥有学科设置与时俱进、学习内容与就业相接轨等优势而吸引着众多家长与考生。
因此,民办高校学生的学习状态尤为重要。
【关键词】民办高校;大学生;学习状态民办高校学生为三表本科生,从各方面来说,无论是智商还是情商都不差于一表、二表的学生,只是从学生阶段他们因为各种原因而产生厌学、散漫的态度,未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从而在成绩上产生差距。
本课题针对三本学生的成绩较低、缺少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学习方法等特点,从不同角度研究学生现今学习状态产生的原因以及如何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掌握好的学习方法为目的。
通过对学生学习状态的深入研究,对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找寻解决方案,从而使学生们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真正成为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才。
1.主观原因1.1专业的选择因为高考的分数、择校、家长干涉等原因许多学生所学的专业和原来自己的选择相悖,有的即使一个学期仍不能从思想上接受自己所学专业,从感情上就排斥本专业的学习。
并且,在学习的过程中,如遇到口音、教师进度稍快、文理科差异、环境等原因,都会对学习造成压力,往往会出现厌学心理,甚至出现逃课、缺考等现象。
1.2自制力对学习状态的影响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既年轻富有朝气又自认为自己步入大学已是一个成年人不需要过多的管制和干涉,但是他们的思想和观念却没有成熟。
许多大学生由于自身缺乏自制力和自理能力,无法快速适应大学生活。
在学习状态上表现出有兴趣却无法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上课迟到、早退,自习课无所事事,无法按时预习、复习的现象。
1.3学习目标不明确有一部分学生自认为上了大学就完成了人生的一个目标却不知道这只是人生漫长历程中的一小段。
一部分人步入大学后尽情享受没有家长管制的生活,终日萎靡不振沉迷于网络和恋爱,在大学里迷失了方向。
民办高校学生工作模块化管理论文
民办高校学生工作模块化管理的探索摘要:学生管理工作是高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机组成部分。
传统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模式,在内容和形式上出现了很多阻碍发展的因素。
因此适时地进行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是摆在高校教育者和管理者,特别是学生管理工作者面前的一项崭新的课题。
关键词:民办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模块化管理管理者教育者大学生管理工作是高校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维护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保证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基础性工作,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
而作为学生管理工作者——思想政治辅导员,则必须是一支高素质、高能力、高热情、高度忠诚的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的人才。
1 模块化管理的背景及意义目前高校辅导员工作量大,涉及的工作面广,容易陷入疲于应付的局面,而且由于工作比较具体,也容易形成片面的思维模式。
辅导员的工作涉及学生学习、生活以及就业等方面,充当着思想政治教育者、身心发展的咨询师、学生成长成才的导师、日常事务的管理、学生班级建设、学风建设、党务工作、团学工作等等。
这些工作看似简单,但如果工作缺乏思路和条理性、创新性,就很容易出错,从而出现误导学生成长成才的不良后果。
辅导员工作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成长成才,容易使学校管理陷入混乱局面。
2004年9月5日,中央正式印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教育的意见》(简称16号文),提到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建设问题。
16号文提出辅导员必须走专业化、职业化的发展道路。
为此我提出把学生工作模块化的想法。
2 模块化的涵义何谓模块化?从软件工程学来讲,模块化是指解决一个复杂问题时自顶向下逐层把软件系统划分成若干模块的过程。
每个模块完成一个特定的子功能,所有的模块按某种方法组装起来,成为一个整体,完成整个系统所要求的功能。
从计算机程度设计角度来讲,模块化就是为了减少循环依赖,减少耦合,提高设计的效率。
民办高校实施学分制教学管理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教学管理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191学分制是以学分作为计量单位,是以选课为主、教师指导为辅,以平均学分绩点为衡量学生学习质量的一种新型教学管理模式。
这种新型教学管理模式打破了传统建制班的这种管理思想,是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实行弹性学制的实施方式,民办高校在各项资源不足的情况下,充分利用学分制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也能满足社会发展对多元化人才需求的培养目标。
但是在实施过程中,也发现了不少问题,下面就从学分制教学管理改革的必要性、学分制教学管理改革面临的问题以及学分制教学管理的对策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
一、学分制教学管理改革的必要性1.实施学分制教学有助于克服专业面狭窄的问题,使学生的知识结构得到优化和知识面的拓宽。
学年制只能以教学计划按要求获取所学知识,而学分制在学生选课方面更加自由,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比较感兴趣又有鲜明的特色的一些专业性课程,同时学校也加大了选修课的开设力度,这对普通高等学校来讲,既能实现文理之间的渗透,也能促使多学科的相互结合,以拓展学生知识面为目的,通过跨学科来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同时也为社会培养出复合型人才打下坚定基础。
2.实施学分制教学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学分制执行的教学计划灵活性非常大,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特点,自主选择学科,掌握学习主动权,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培养自主意识、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使学生在规定的弹性学制内顺利地完成学业。
3.实施学分制教学任课教师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方面能发挥出更大作用。
教师是学校的主体,教学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好坏。
一旦实施学分制,学生就会根据自己实际情况来自主选择课程和上课教师,那么教师之间的竞争就不可避免。
由学分制选课所引入的一系列竞争机制,对于那些责任心不强,教学手段或方法落后,教学效果较差的教师,就会产生非常大的冲击,可能会出现该老师所开设课程没有人选。
同时,竞争机制也能激发教师要不断的去学习新东西来提高和完善自己,在科研能力和教学水平上能有所帮助,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加强课程体系的改革和教学内容的更新,在教学方法上也要与时俱进,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教学,同时也要增强责任感,促使提高教学质量。
民办高校大学生自主管理论文
浅谈民办高校大学生自主管理【摘要】21世纪,社会进入知识经济化和高等教育改革多元化时代,对大学生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仅仅学好课本知识已经无法满足社会的要求,在大学阶段,创造自主管理的平台和空间,对于培养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提高社会竞争力是大有裨益的。
特别是对在夹缝中生存的民办高校而言,必须创新管理理念,培养出具有高素质、复合实用型人才,以适应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形势。
本文结合民办高校学生管理现状和学生的基本特点,提出了提高民办高校大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对策。
【关键词】民办高校;大学生;自主管理大学生管理是高等学校领导和管理人员为了实现高等学校学生的培养目标,按照国家的教育方针和各项政策法令,科学地、有计划地组织、指挥、协调学校内部的各种因素——人、财、物、时间、信息等,并对其进行预测、计划、实施、反馈、监督等。
我们中国大学生管理、就是要寻求按照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实现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专门人才的最佳方案,最佳决策,最佳管理体制、组织机构以及最佳操作程序。
一、大学生自主管理概述大学生自主管理是指大学针对大学生这一群体在依法治校的前提下给大学生更多的发展空间,以激发大学生自身的潜力,使大学生达到最佳的成长状态。
大学生的自主管理,既符合当代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客观要求,也符合当代大学生善于表现的心理特点。
大学生自主管理,从一定意义上讲就是大学生的自我教育与自我管理,是大学生对自己思想行为的支配和对自己所处环境的改造和控制调节。
二、民办高校大学生自主管理的现状1.在学习上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填报高考志愿时,大部分学生是按照家长的意愿和安排进行填报志愿并选择学校,自己没有更多的自主权和选择权。
在平时的学习中,大部分学生都是在学校和辅导员老师的安排下,在规定的时间完成规定的课程,在个人兴趣发展和层次提高方面的主动性不高。
2.在生活上的自主能力不强,过于依赖家长当代的大学生,已经形成以90后为主体的时代。
由于受到社会、学校、家庭教育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很多大学生自理能力缺失,表现在洗衣服、叠被子等最基本的生活技能。
民办高校学生管理方式转变论文
论民办高校学生管理方式的转变随着教育规模的扩大和生源竞争的加剧,民办高校学生管理的地位作用日益提升。
学生管理不仅是民办高校管理体系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而且是提高民办高校美誉度、增强高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抓手。
在某种程度上,学生管理已成为决定民办高校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因素。
但在实践中,民办高校对学生管理缺乏高度重视,学生管理仍然停留、延续过去传统的方式,缺乏创新转变。
同时,民办高校面临着教育大众化、信息网络化、生源特殊化、需求多元化、管理人本化等诸多挑战。
为应对这些挑战和压力,取得学生管理更大的“绩效”,民办高校就必须积极更新管理观念、切实转变管理方式。
这有这样,才能取得学校和学生“双赢”效果。
一、由校本管理向生本管理转变民办高校的学生管理,究竟是服务学校还是服务学生,看似非常简单的问题,却涉及到高校教育目的、管理理念等深层次问题。
教育要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所需要的人才,是传统“工具教育价值观”指导下对高校教育目的的认识。
高校受“工具教育价值观”深重的影响和束缚,导致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认可和尊重,学生的个性难以发挥,更谈不上学生的“全面发展”了。
目前,民办高校的学生管理是以社会本位为指导,以服务学校为工作导向,即“以学校为本”。
“严格管理”是学生管理的基本思路,目的就是让学生听话、确保学校稳定。
显然,这是“工具教育价值观”导向下所产生的必然结果。
如果教育变成了某种权威,那么学生管理注定要失败的。
事实上,学生不仅是独特的、发展的人,而且是与学校责权利相统一的平等一方,是有责任能力的行为主体。
随着社会现代化程度的提高,学生对教育的任务有了更高的要求,他们对高校管理有着多元化的需求。
教育要以培养人和发展人为目的和归宿,是一种现代的“人本主义教育价值观”,这才是教育的本身价值,教育要帮助每一学生自由的成为学习、生活上的主人。
因此,对学生进行人性化管理是现代化教育价值观的必然要求。
我们只有坚持“生本管理”,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实现教育的根本目的。
民办高校学风、教风与考风良性循环[论文]
浅议民办高校学风、教风与考风的良性循环摘要文章鉴于民办高校学生的素质普遍有所下降,提出教风、学风和考风建设的良性循环模式,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保障,最终使民办高校可以良性健康发展。
关键词学风教风考风良性循环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前些年,教育教学理念的转变,高素质人才不断扩大需求,大规模的扩招,我国公办院校满足不了社会需求,因此民办高校迅速发展崛起,成为占有重要地位的高校资源。
现在民办高校已经不再是20年前的“三无”(无资金、无师资、无校舍)状态,而是越来越注重校园文化建设,提高育人质量。
对绝大多数民办高等教育机构而言,学费收入是办学经费的主要或全部来源,充足的生源是其生存的基础。
21世纪初,我国高中毕业生人数出现下降趋势,高校之间的生源竞争趋于激烈,民办高校生源减少的问题已明显显现,这对其生存带来巨大压力。
教风学风考风建没是高等学校基本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强高校教风学风考风建设成为新一轮的挑战,也足反映高校办学水平的体现。
由于扩招等原因,学生的素质普遍有所下降,加之外界不良风气的影响,对教风、学风和考风的建设提出了严峻挑战。
1教风、学风和考风彼此影响,应齐抓共管在教风、学风和考风中,教风起着决定性的导向作用,教师为人师表,会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从而使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抱负。
学生心中有了目标,又有教师指点迷津,就会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形成良好的学风。
加上考试制度的有效落实,考试结果公平合理,学生就会尽量挖掘自己的潜能,展示自己的才华。
学风好了,考风正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了,这在一定程度上会促使教风的转变。
教风、学风和考风建设足高校教育的一项系统性、基础性、长期性的工程,涉及到学校党、政、工、学、团等方方面面,只有全校一盘棋,齐抓共管,通力协作,才能真正把教风建设、学风建设和考风建设的工作抓实抓好,建立一套完善而有效的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
2“三风”建设良性循环的具体实施方案2.1抓教风建设,创良好学术氛围首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略说民办本科高校学分制教学管理体制的构建
教学研究略说民办本科高校学分制教学管理体制的构建刘红梅(山东华宇工学院,山东德州253000)摘要:民办本科高校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学分制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是大势所趋。
本文分析了新建民办本科高校实施学分制的重要意义,指出了现行教学管理体制实施学分制存在的问题,构建了“五层次、五阶段、五自主”学分制教学管理体制,对于民办本科高校实施学分制一定的*关键词:民办本科高校学分制教学管理体制党的十九大指出: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教育部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22条举措明确指出:支持高校进一步完善学分制,扩大学生学习自主权、选择权。
教育部“新时代高教40条”要求:办好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是本,本科教育是根。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必须坚持“以本为本”,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培养大批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新建民办本科院校高等教育的要部分,在新下完成立德树人任务、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适应经济建设要更加迫切,何民办本科院校建立科学、理、的学分制教学理体制制,高人才培养质,是高等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一、新建民办本科高校实施学分制的重要意3(一)学分制实施符合高等教育发展趋势新时代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要求高校坚持人,学生、教强、理、实,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的意见》指出:支持高校进一步完善学分制,扩大学生学习自主权、选择权。
《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高人才培养的》指出:改革教学理制#坚持校,加强教学管理,本科教学#(二)符合新建民办本科高校发展实际民办本科院校有的制制#民办本科院校普的#一是生,是教,三是理制制和#民办本科高校的,实学分制可以有,为实施学分制以学生的化求,高学生的,强教的,优化学校的教学理制建设。
学生自主选、自主选教、自主确学习进,选择适应自的一,加一实,更好地学习、自己的要。
浅析民办高等职业院校绩效考核和管理
浅析民办高等职业院校绩效考核和管理国内民办高等职业院校正在成为高等教育领域越来越重要的组成部分,特别是国家在大力推动职业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孕育了大批民办高等职业院校。
民办高等职业院校师资力量的强弱是培养社会急需职业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决定性因素,而教师的绩效考核和管理对提高师资水平起着重要作用。
当前大多数民办高等职业院校的绩效考核相对功利,重效益和结果,缺乏系统性、规范化的考核体系,制约了绩效管理应有的激励作用。
新时期民办高等职业院校教师绩效管理应符合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要求,遵循教育规律、公平公正、科学系统、过程透明性的原则,结合学科特点细分教学内容设定测评标准、量化考核,突出绩效管理的过程化、动态化、综合性。
持续提升专业教师的职业教育的教学教法和技术技能培训,是打造一专多能的复合型师资队伍的重要的环节。
标签:民办高等职业院校;教师;绩效管理产业要发展,教育需先行,对于知识密集型的高等职业教育想要立于行业前沿,拥有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是核心。
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
在《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提出,将构建职业教育国家标准,启动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多措并举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多元办学格局;完善技术技能人才保障政策。
这就需要民办高校努力创新管理思路和手段,探索研究符合当前高等职业院校优质高效的绩效管理模式,用以激励教师立足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培养国家产业发展和社会需求的职业技术技能型人才。
一、民办高等职业院校自身的用人特点民办高等职业院校在用人机制和管理制度上具有较强灵活性,对国家经济体制的改革创新和社会发展有极强的适应性,在动态中不断发展和完善。
民办高等职业院校相对于公办高等院校的教师队伍有其自身的特点:一是民办高等职业院校的师资具有招聘渠道广泛、招聘形式多样、流动性较大的特点。
主要招聘渠道为:应届本、硕士毕业生、高校退休教师、其他院校兼课教师、企业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兼职教师等。
试探民办高校生存发展之道论文
试探民办高校生存发展之道摘要:本文试图从民办高校地位及定位、民办院校个性化发展模式、改善策略、民办大学与公办大学的关系等几个维度去探讨民办院校如何才能在竞争激烈的高等教育场域中获得生存,进而实现长久发展。
关键词:民办高校;私立大学;民办院校发展中图分类号:g64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6-133-001近几年,提高高教质量备受关注,尤其是民办高校的办学质量。
在美国,一流大学基本上都是私立大学,而在中国却恰恰相反。
民办高校应该怎样突破发展瓶颈,走出一条适宜自身发展特色的办学路径呢?它们应该如何准确定位,确立可行的阶段性目标呢?民办大学与公办院校应该处于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基于对这种种问题的追问,便有了下面的思考。
一、民办高校应精准定位并与公办院校具有同等地位迄今,社会公众对于民办高校存在很多偏见。
此偏见影响着学子对高校的入读选择。
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民办高校须具有同等地位,让其参与竞争。
近年来,政府针对民办院校发展制定了多种法律制度,但这仅给民办高校提供了准入门径,实质上很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民办高校被放在第三批次录取的做法显然有待完善。
民办高校理应积极寻求独特发展路径,如安徽新华学院就依托新华集团不断尝试,完善就业通道,使得就业率连年攀升;安徽文达信息工程学院依靠自身的计算机实力也渐趋步入成熟发展轨道,安徽外国语学院紧紧抓住安徽对外开放形势,建立毕业实习基地建设,实验实训建设还受过国家中央财政的支持等。
这些民办高校的发展都得益于自身精准的发展定位,不盲目扩张,不随波逐流,不卑不亢,踏实进取。
正因如此,民办院校的前途是光明的。
二、民办高校需要正面问题,努力建构个性化发展模式不能回避的是民办高校自身存在一些问题。
纵观中国民办高校发展史,不难发现其在发展过程常出现以下问题:首先,民办高校缺乏有效的管理体制,同时缺乏权威的客观标准,领导层经常变动。
有些民办高校决策权掌控在董事会主席手上,这不可避免地在决策时会掺入主观性,也隐性地削弱了民办高校的凝聚力,因此,民办高校需建构客观权威的领导聘任制度,让其形成自在的权威而有心理安全感,全力投入到学校管理当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办高校的学生管理论文《民办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探索》关键词:民办高校管理探索一、民办高校学生特点(二)品德高尚、乐于奉献,但抵御外界干扰能力不强,定力差。
民办高校大部分学生的道德品质良好,崇尚高尚人格,有较强的奉献精神,积极参加社区服务、无偿献血等活动,把“无悔青春、乐于奉献”奉为人生信条。
二、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二)辅导员工作量大,缺乏创新意识民办高校的学生管理模式与公办高校有明显的不同。
民办高校的常规工作,例如迟到、旷课、晚归、早读、晨炼、宿舍卫生评比等这些常规而琐碎的事情均由辅导员负责落实,辅导员几乎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常规工作上,缺乏对学生管理工作的创新。
四、总结在民办教育迅速发展的今天,面对民办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不断涌现出的新情况、新问题,我们必须从理念、体制、思政建设、队伍建设和等方面进行加强或改进,积极探索存在的各种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工作变被动为主动,才能建立长效的学生管理机制,为民办高校人才的培养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2]韦娇英.新形势下民办高校学生管理模式初探[J].高校管理,2012,(9).[3]王晓平.民办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之思维创新[J].广东白云学院学报,2007.4.[4]张继革.关于新时期高校学生工作的思考[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1).《论民办高校学生的“情感管理”》关键词:民办高校;学生;情感管理民办高等教育在我国属于一种新生事物,其内部的学生管理工作是一项极其复杂而多变的工作。
目前,虽然在校生人数和近几年的入学人数都已超过国立的普通高校,占据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但就发展而言,仍还处于初级阶段。
其内部学生管理工作也更是在“摸索中求发展,探寻中求完善”。
本文所谈的“情感管理”属于民办高校初级阶段学生管理工作的一种管理思路。
它来源于民办高校近十年的学生管理工作实践,适用于发展处于初级阶段的民办高校,是目前陕西乃至全国民办高校初级阶段学生管理工作的一种摸索和创新;它的提出基本符合目前民办高校的生源结构、师资力量、管理模式等诸多方面的客观实际。
一.“情感管理”在陕西民办高校大学生管理中的重要性“情感管理”属于民办高校发展处于初级阶段的一种学生管理思路,本质上区别于国立普通高校的“制度管理”和“学分制管理”,从其核心内容上来看,民办高校初级阶段的学生管理工作中注入“情感管理”是非常必要的。
提倡“情感管理”将对促进陕西乃至全国发展处于初级阶段的民办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情感管理”的基本原理“情感管理”的核心是一个“爱”字。
首先是每位管理者要树立热爱党的教育事业,忠诚于人民教育的思想,只有热爱这份工作,热爱这项事业,我们才会用心去做,使我们的枯燥的工作变的有血有肉;其次是爱我们的学生,要求我们要站在学生的根本利益上,从关心、爱护学生的角度出发,情理并重,爱严相济,以自身的行为教育、带动、感化学生,树立“人人可教”的思想,力争激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己家庭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只有用心去爱学生,与学生心理相融,情感相通,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强化服务意识才能做到对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达到逐步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合作、学会创新的良好效果。
(二)高校学生管理加强“情感管理”的必要性民办高等教育整体上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作为一种新生事物。
它没有脱离高等教育基本范畴,但又有其自身的特点。
这就要求我们在做民办教育工作的过程中,既要按照党的各项教育方针政策与制度、组织好“教”与“学”这两个中心环节的同时,在具体教学管理中又要根据民办教育对象与层次的特殊性,摸索出适合于自己发展的一套教学管理制度。
从目前陕西民办教育发展的现状来看,民办高校普遍存在由先天不足而导致管理制度和发展相对滞后的情况,没有形成系统的教学与管理制度,或者说现有的不健全的管理制度与管理中普遍遇见的具体问题相脱节,从而导致陕西乃至全国民办高等教育质量与国立的普通高校相比还存在的很大的差距。
我们如何来逐步消除这种差距使两种机制的学校的毕业生在激烈的竞争舞台上同台竞技,同样成为德才兼备的建设人才。
除了我们在考虑不断提高学生入学以前的理论基础水平外,我认为更重要的是要不断的加强民办高校的教学管理,更新教学管理思路。
逐步形成系统的管理思路,规范学生管理形式和创新学生管理方式。
使教学管理进一步系统化、规范化、既而向科学化迈进。
民办高校初级阶段的现状,决定了其引用国立高校的纯制度管理的不可行性,它的学生管理工作既不能用普通高校的主体,学生管理学生的思想;又不能用中、小学主体方位包揽的管理模式,它是由被动管理向自觉行动,由班主任管理向学生自己管理自己跨越的过渡阶段,不断更新的不定位阶段。
民办高校初级阶段的学生管理是不定式管理,是百家争鸣的管理,但是,也是极其复杂的管理,劳动强度极大的管理。
而在其当中注入“情感管理”新的内容。
则是一种切合民办高校发展的初级阶段实际的管理思路。
二.陕西民办高校加强“情感管理”的建议与措施发展中的民办高校,各种管理措施都有个不断的完善的过程。
“情感管理”作为一种发展处于初级阶段的民办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中摸索出的一点经验,它是教师“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职业道德的一种继承和发扬,也更是“以人为本”管理思想的运用和创新。
在实际工作当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树立“情感管理”的意识初级阶段,是任何事物发展并走向成熟的必经阶段,民办高校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客观上也不可能脱离它。
“情感管理”作为民办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一种管理思路,它来源于民办高校近五年的学生管理工作实践,适用于发展处于初级阶段的民办高校,是目前陕西乃至全国民办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一种摸索和创新,它的提出基本符合目前民办高校的生源结构、师资力量、管理模式等诸多方面的客观实际。
学生处是民办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主管单位,班主任和辅导员(三)以人为本的“情感管理”措施“情感管理”的内容多种多样,从长期的实践工作当中,我们选用了“以诚对待学生、以理说服学生、以情感化学生、以心哺育学生、以行带动学生”的“五以”内容。
第一、以诚对待学生民办高校初级阶段的学生,既是受教育者,同时生源也是民办高校发展和壮大的生命线。
这就决定初级阶段的学生管理,不能用老模式,不能高高在上,而必须是:老师和学生既是师生关系,也是朋友关系,伙伴关系,以诚心对待学生才能学生信任,才能有威力管理学生。
例:从招生到管理,自始至终我们以诚对待学生,介绍学院情况不胡夸,不许愿,正视我们的规模,讲清我们的教学质量,管理质量和就业情况,由于事前说真话,我们几年来,学生学期流失业率平均控制在5%以内。
第二、以理说服学生现代大学生,社会知识可谓见多识广,绝大多数学生都有很强的识别能力,同时,也具有一定程度的逆反心理,压而不服是条件反射,唯我独尊是病态心理,扬长避短,用说理的途径,来说服学生,来启示学生,来教育学生,会收到事半功倍的实效。
例:在处理学生违纪的过程中,我们的作法是:班委会先提出初步处理意见,要求学生管理科要充分听取班委会意见,听取该班班主任的意见,经过处委会议认真研究决定,我们不但就事论事,而且还做到就事论理;要做处理一个人,激活一个人,教育一个面。
第三、以情感化学生特别是现代大学生中,单亲学生比例在明显增长,他(她)们缺少关心,缺少关爱,缺少父爱,母爱,他(她)们需要情感,送情入理教育他(她)们,比强硬的制度管理,收效会更佳。
例:学生生病住院,我们每一位班主任都能做到从找车,筹钱,到整夜陪伴学生住院,有好几位班主任因过度劳累,学生病愈,班主任卧床。
我们有的班主任为学生代管生活费,有的班主任把自己被褥送给家庭困难的学生等等,由于师生情深,我院经常有学生家长打电话,或来信表示感谢,甚至有部分家长亲自带礼物上门拜谢。
第四、以心哺育学生教师是塑造学生心灵的工程师,承担着培养学生美好心灵的工作。
面对受教育群体中的大多数双差生,更应该以爱心和适当的方式善待,感化每一位学生。
我们要了解学生的过去和现在、优点和缺点、要了解其成长的家庭生活环境、注重学生在思想上、情感上的变化,要从思想上、学习上、生活上全面关心、爱护学生,引导他们向正确的人生之路上健康发展。
虽然我们的学生基础普遍薄弱、综合素质较差,但我们可以挖掘他们的内在潜力,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没有任何才能的人是没有的”,所以,我们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教育他们“先做人、后做事”。
鼓励他们积极向团、党组织靠拢,树立正气、教育他们树立自信,培养他们养成一个积极的生活态度。
在爱心及情感浇灌的同时,更应对学生严格要求,从严管理,做到爱严相济,在爱中求严、在严中见爱,与学生心理相融。
常言说的好,“人心换人心,四两换半斤”。
把学生看成是自己亲生儿女,兄弟姐妹,知饥知饱,知寒知暖,关心入微,就有可能激活他(她)的良知,激活他(她)们的潜力,就有可能出现浪子回头金不换的异情。
第五、以行带动学生说民办教育是一种特殊的行业,是因为它是身跨事业单位和企业单位两种行业特点的一种综合体:从教育本身性质来讲,他属事业单位的范畴;而从其经营机制和管理形式上讲,它属于典型的“自负盈亏”的现代企业的管理模式。
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种特殊性应该是决定民办教育性管理工作。
在产生、发展,到走向成熟的不同阶段,都有着很强的阶段性和复杂性。
归根结底,这就需要我们在从事民办教育事业的实践过程中,不断的去总结、去探寻、不断的更新思路,而具体到“情感管理”而言,也正是从民办高校发展的初级阶段中摸寻的经验。
我们知道,民办高校发展的成熟阶段及最终目标是“规模化发展”和“质量化发展”的统一,而与之相应的,最终的学生管理工作目标自然就应该是使管理的制度化和科学化,要经历初级阶段这个原始的积累过程至少也应需三十年时间。
当前,民办高校群雄四起,“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
最后“鹿死谁手,花落谁家”最终还要看是哪家决策者,能将经营思路由以往的“以生源求生存,以质量求发展”转变为“以质量求生存,以生源求发展”上来,而以管理促质量,这是制胜的关键。
加强学生管理,选择“情感管理”,强化“情感管理意识”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将成为明智之举,也必将收到较好的成效。
《浅谈民办高校学生社团的管理》摘要学生社团是学生第二课堂活动的主要阵地,其主管部门民办高校团组织只有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开拓创新、加强对学生社团的指导;完善规章制度,才能保证民办高校学生社团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民办高校学生社团指导管理一、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探索学生社团管理的新方式目前,随着社会竟争的激烈和就业压力的增大,大学生的心理压力日趋突出。
针对这一现状,民办高校团组织应主动配合有关部门,引导学生成立心理咨询中心、择业就业研究会等学生社团,通过这些社团举办知识讲座、形象展示比赛等各种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加大心理健康宣传,把握大学生的心理状况,消除心理危机,矫正行为偏差,从而增强大学生的适应能力和竟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