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六中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生物文
黑龙江省哈尔滨六中2014-2015学年高二(上)期中生物试卷(理科)Word版含解析
黑龙江省哈尔滨六中2014-2015学年高二(上)期中生物试卷(理科)Word版含解析黑龙江省哈尔滨六中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理科)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36分)1.如图为人体某一反射弧的示意图(图中a、b 为微型电流计F的两极).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神经元处于静息电位时,细胞膜对Na+的通透性增加-B.-从a处切断神经纤维,刺激b处,细胞E 能产生反应-C.-刺激皮肤细胞A一次,电流计的指针发生两次偏转-D.-兴奋从B传到D,存在化学信号与电信号的转换2.下列甲图表示不同浓度生长素对顶芽和根部生长的生理作用,乙图为用一定浓度梯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处理扦插枝条后生根的情况(其中浓度为O的是对照组),丙图是一棉花植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中曲线①代表的是顶芽-B.-图乙所示实验的对照组表明扦插枝条没有植物激素的作用时也能生根-C.-图丙中①处生长素浓度高于②-D.-水平放置的植物,根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范围可用图甲中的(c﹣d)mol/L表示3.如图表示人体通过体液免疫消灭破伤风杆菌外毒素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2和3均起源于造血干细胞-B.-细胞1~5中都有合成物质a的基因-C.-②、③过程与细胞膜上蛋白质有关-D.-细胞1~5只存在于血管中4.睾丸是青春期以后的男性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的器官.科学研究发现,“雄性激素不应症”患者Y染色体上决定睾丸发育的“SRY基因”正常,但位于X染色体上的控制雄性激素受体合成的“AR基因”发生了突变.据此分析下列相关叙述,其中不正确的是()-A.-雄性激素的合成与细胞中的内质网有关-B.-雄性激素受体的合成需经转录和翻译的过程-C.-“雄性激素不应症”患者体内雄性激素含量很低-D.-和正常的“AR基因”相比,发生突变的“AR基因”碱基排列顺序发生变化5.人体感染白喉杆菌后,将启动系列免疫反应,其中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A.-鼻腔粘膜分泌杀菌物质抑制白喉杆菌繁殖-B.-巨噬细胞通过溶酶体将吞入的白喉杆菌消化-C.-口腔中的链球菌产生过氧化氢杀死白喉杆菌-D.-体液中的免疫球蛋白与白喉杆菌毒素反应,中和其毒性6.下列关于植物激素或类似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脱落酸能够调控细胞的基因表达-B.-杨树顶芽的快速生长离不开生长素、细胞分裂素的作用-C.-喷施生长素类似物可以保花保果,也可以疏花疏果-D.-密封贮藏导致水果各种激素合成减少7.某同学探究不同浓度的某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后,根据实验结果绘出如图所示柱状图,分析下列说法不确切的是()-A.-该实验的自变量是该生长素类似物溶液的浓度-B.-该实验设置了不同浓度间的相互对照-C.-种子的浸泡时间和温度都能影响本实验的结果-D.-本实验可以得出该生长素类似物溶液低浓度促进种子萌发,高浓度抑制种子萌发8.根据下面的人体神经元结构模式图,分析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该神经元兴奋时,将④中的物质释放到⑤中的方式是主动运输-B.-若刺激A点,图中电流计B将出现方向相反的2次偏转-C.-④中的物质释放至⑤中主要借助生物膜的流动性-D.-若抑制该细胞的呼吸作用,会影响神经兴奋的传导9.种子的休眠、萌发与植物激素有着密切的关系.将休眠状态的糖枫种子与湿砂混合后放在0~5℃的低温下1~2个月,就可以使种子提前萌发,这种方法叫层积处理.如图表示糖枫种子在层积处理过程中各激素含量的变化情况.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从图中可以看出脱落酸对种子的萌发起抑制作用-B.-在种子破除休眠的过程中,赤霉素与脱落酸之间存在协同关系-C.-导致种子休眠和萌发过中各种激素变化的根本原因是细胞内基因选择性表达-D.-各种激素含量的变化说明了植物的生命活动不只受单一激素的调节,而是多种激素相互协调共同发挥作用10.在人体的内环境中可以发生的生理过程是()-A.-丙酮酸的氧化分解-B.-血浆蛋白和血红蛋白的合成-C.-食物中的淀粉经过消化分解成葡萄糖-D.-记忆细胞增殖分化成浆细胞、产生特异性抗体与抗原结合11.如图是人体内糖代谢等过程的简图,以下据图分析错误的是()-A.-如果图示的组织细胞是肝细胞,则图中A所示的物质最可能是肝糖元-B.-如果图示的组织细胞是肌细胞,则该细胞不具备细胞周期-C.-图示中的③、④过程会使细胞中ADP的含量上升-D.-如果人体内甲状腺激素浓度过高,则图中②的过程将加快12.给正常小狗实施垂体切除手术后,短期内小狗血液中的三种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a)、促甲状腺激素(b)、甲状腺激素(c)的含量变化正确的是(横轴为时间,纵轴为激素含量)()-A.--B.--C.--D.-13.如图是细胞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①处的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④是人体内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B.-毛细血管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环境是③④⑤-C.-③④中的蛋白质可以通过毛细淋巴管壁相互交换-D.-若②为肝脏细胞,则①处的氧气浓度高于④处14.如图为测定A、B为两个神经元之间电流传递的实验装置,图中ab=cd.用微电极分别刺激b、c处,电流表的变化是()-A.-刺激b点,B神经元上电位由“外负内正”迅速变为“外正内负”-B.-刺激c点,A神经元上电位由“外正内负”迅速变为“外负内正”-C.-刺激b点,灵敏电流针发生2次方向相反的偏转-D.-刺激c点,灵敏电流计发生2次方向相同的偏转15.如图为燕麦幼苗向光性实验,此实验主要说明()-A.-尖端感受光照刺激引起幼苗向光弯曲-B.-尖端向尖端下部背光一侧运输促进植物生长的物质多-C.-尖端向尖端下部向光一侧运输生长素多-D.-尖端产生的物质为吲哚乙酸16.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植物激素的产生部位和作用部位相同-B.-植物茎尖的细胞可利用色氨酸合成生长素-C.-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不可以在同一细胞中起作用-D.-生长素可通过促进乙烯合成来促进茎段细胞伸长17.关于植物生长素和生长素类似物的叙述,错误的是()-A.-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可促进无子果实的发育-B.-同一植株和芽生长所需的最适生长素浓度相同-C.-单侧光照射燕麦胚芽鞘可使其生长素分布发生变化-D.-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插条可促进其生根18.用云母片插入燕麦胚芽鞘尖端的不同部位(如图)一段时间后,弯向光源生长的是()-A.-①③⑤⑦-B.-①④⑥-C.-③⑤⑦-D.-②⑤⑦19.如图表示机体的免疫反应清除抗原的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抗原刺激机体后,不会同时刺激T细胞和B细胞-B.-浆细胞与效应T细胞相比,具有更加丰富的内质网和高尔基体-C.-抗体能够与相应抗原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D.-若相同抗原再次侵入机体,引发的二次免疫比初次免疫应答反应快而强20.如图是下丘脑及其直接或间接支配的有关腺体之间的关系示意图(“+”表示促进,“﹣”表示抑制),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图中c为下丘脑,b为下丘脑直接支配的腺体-B.-某种b的分泌物与a的某种分泌物在生理效应上表现为协同作用-C.-a是机体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D.-c具有感受刺激和传导兴奋的功能,但不具有分泌功能21.下列有关人体体温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寒冷环境刺激可使肾上腺素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加-B.-寒冷环境刺激可使皮肤血管收缩,机体散热减少-C.-炎热环境刺激可使甲状腺分泌的激素增加,机体散热增加-D.-极端炎热环境中,人体不能只靠神经和体液调节来维持体温恒定22.如图为突触结构模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a中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信息传递需要能量-B.-①中内容物释放至②后不会被酶分解-C.-①中内容物使b兴奋时,兴奋处膜外为负电位-D.-②处的液体为组织液,传递兴奋时含有能被③特异性识别的物质23.关于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①狼在追捕猎物的过程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②在静息状态下,神经细胞膜上的电位是外负内正;③某人大脑皮层H区受损,将失去听觉;④感觉的形成在大脑皮层;⑤在一简单反射弧中,只有感觉神经元A和运动神经元B,则当A接受刺激后,兴奋的传导方向是:A的轴突→B的树突或细胞体;⑥饮酒过量的人表现为语无伦次、走路不稳、呼吸急促,与此反应相对应的结构分别是大脑、小脑、脑干.-A.-①③⑤⑥-B.-②③④⑥-C.-①③④⑤⑥-D.-④⑤⑥24.如图为反射弧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由ABCDE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反射弧-B.-该图为膝跳反射示意图-C.-图中②的结构决定了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只能是单向的-D.-若从①处剪断神经纤维,刺激③处,效应器仍能产生反应25.以枪乌贼的粗大神经纤维作材料,如图所示,在神经纤维的表面,放置两个相距2~3厘米的电极a和b,在图中的刺激点给予较强的电刺激.依据观测到的电流表指针偏转情况所绘出的曲线是()-A.--B.--C.--D.-26.某种群的年龄组成如甲图所示,增长曲线如乙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甲图的年龄组成是增长型,在t2时期很可能属于这种年龄组成-B.-甲图的年龄组成是稳定型,在t2时期很可能属于这种年龄组成-C.-甲图的年龄组成是增长型,在t1时期很可能属于这种年龄组成-D.-甲图的年龄组成是稳定型,在t1时期很可能属于这种年龄组成27.如图为种群数量增长曲线,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改善空间和资源条件有望使K值提高-B.-BC段种群增长速率逐渐下降,出生率小于死亡率-C.-B到C变化过程中,其天敌捕食成功率将会增加-D.-影响B到C段种群数量增长的因素有食物、空间、天敌等28.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生物成分之间的关系,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图示结构中所有成分可以组成生态系统-B.-图中可能组成三条食物链-C.-“鸟”属于生态系统的第三营养级、三级消费者-D.-蚯蚓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与图中腐生微生物相同29.一块农田中有豌豆、杂草、田鼠和土壤微生物等生物,其中属于竞争关系的是()-A.-田鼠和杂草-B.-豌豆和杂草-C.-豌豆和其根中的根瘤菌-D.-细菌和其细胞内的噬菌体30.某中学生物科技小组对某一地段中的蒲公英进行调查,得到表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样方-X1-X2-X3-X4-X5-X6-X7-X8种群密度(株/m2)-3-75-4-9-8-4-A.-此种群密度为6.5株/m2-B.-用此种方法求出的种群密度与实际密度完全相同-C.-此方法为标志重捕法-D.-再重新选一次样方,所得的结果与这次应相同31.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4种成分之间的关系.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和2包含着所有种群构成的群落-B.-3代表的是自养生物-C.-①代表光合作用,②代表呼吸作用-D.-4中包含了大气中的CO2库32.如图表示正常哺乳动物体内多种分泌细胞及它们分泌的激素之间的关系.以下对该图中相关内容的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激素A和B分别是促甲状腺激素和甲状腺激素-B.-图中激素C在血液中的含量能起到反馈调节的作用-C.-手术摘除成年小白鼠分泌图中激素C的腺体,一段时间后,该小白鼠表现为细胞氧化分解代谢增强-D.-图中激素C作用的靶细胞是肝脏和骨骼肌33.关于哺乳动物下丘脑的叙述,错误的是()-A.-下丘脑具有内分泌功能-B.-调节产热和散热,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C.-感受细胞外液渗透压变化,调节动物体水盐平衡-D.-有控制语言的中枢34.将小鼠B细胞注入家免体内,产生免疫反应后,家兔血清能使小鼠T细胞凝集成细胞集团.而未经免疫的家兔血清不能使小鼠T细胞凝集成团.T细胞凝集现象的出现是因为()-A.-小鼠B细胞诱导家兔产生细胞免疫-B.-小鼠T细胞诱导家兔产生体液免疫-C.-小鼠B细胞和小鼠T细胞有相同抗原-D.-小鼠T细胞和家兔T细胞有相同抗原35.如图有关植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生长素(IAA)和赤霉素(GA)同时存在对茎切段细胞分裂有促进作用-B.-图中生长素对不同植物的影响有差异,较高浓度的生长素可作为小麦田中的双子叶杂草除草剂-C.-图中幼根a侧生长素浓度若在曲线C点,则b侧生长素浓度一定在F点-D.-图中侧芽b和顶芽a所含生长素的浓度依次为A 和D36.关于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A.-人类活动可以影响演替的方向和速度-B.-森林阶段动物的分层比灌木阶段的简单-C.-初生演替可发生在从来没有植被分布的地带-D.-森林阶段对太阳光的利用比灌木阶段更充分二、非选择题37.如图1表示人体内某些淋巴细胞的分化和特异性免疫的过程,图2表示免疫过程,X表示抗原,数字表示过程,m、n代表场所,其余字母表示细胞或物质.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图1表示抵御病原体攻击的第道防线,图1中属于免疫活性物质的有、(填字母).艾滋病病毒攻击图1中的细胞(填字母).此细胞在体液免疫中除把抗原呈递给c 细胞外,还产生(填专用名词),这种物质作用于细胞(填名称),促使其增殖分化成浆细胞和细胞(填字母).因此艾滋病患者的体液免疫的能力基本丧失.(3)图2中的细胞不但能使靶细胞裂解死亡,且此类细胞还能清除体内已经衰老或因其他因素而被破坏的细胞,以及的细胞,这些细胞死亡的方式属于.(4)免疫系统异常敏感、反应过度,将自身物质当做外来异物进行攻击而引起的疾病是.38.如图表示反射弧及局部放大的示意图,据图回答:(在[]中填序号,在_上填名称)(1)在A图中,①所示的结构属于反射弧的.B图表示神经纤维受到刺激的瞬间膜内外电荷的分布情况,在a、b、c中兴奋部位是.在兴奋部位和相邻的未兴奋部位之间,由于电位差的存在而发生电荷移动,这样就形成了.(3)兴奋在反射弧中按单一方向传导的原因是在A图的[]结构中,即信号在C图中的传递不能由乙传到甲,其原因是.在此结构中信号的转换模式为.C图中的乙是下一个神经元的.(4)已知甲释放的某种物质可使乙兴奋,当完成一次传递后,该种物质立即被分解.某种药物可以阻止该种物质的分解,该药物的即时效应是.39.请据图回答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问题:(1)图1表示的是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某种植物根、茎和芽生长情况的影响.曲线AB段对于茎来说表示;B点所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茎生长的效应是.从图1中可以看出,促进茎生长的生长素最适宜浓度对根生长的效应是.因此,同一浓度的生长素对同一植物体不同器官的影响不同,根、茎和芽对生长素浓度的敏感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3)某研究性课题小组的同学对植物生长素非常有研究兴趣,设计了实验如图2所示以探究单侧光使胚芽鞘尖端的生长素向背光侧转移了,还是向光侧的生长素分解了.你从实验中获得的结论是.如果是另一种结论,那么胚芽鞘将如何生长.(4)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果实中的生长素主要来源于.(5)小麦、玉米在即将成熟时,如果经历持续一段时间的干热后又遇大雨的天气,种子就容易在穗上发芽,这种现象与激素有密切关系.(6)自然生长的植物在果实成熟过程中,各种植物激素都有明显的变化.各激素含量动态变化说明.黑龙江省哈尔滨六中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理科)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36分)1.如图为人体某一反射弧的示意图(图中a、b 为微型电流计F的两极).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神经元处于静息电位时,细胞膜对Na+的通透性增加-B.-从a处切断神经纤维,刺激b处,细胞E 能产生反应-C.-刺激皮肤细胞A一次,电流计的指针发生两次偏转-D.-兴奋从B传到D,存在化学信号与电信号的转换考点:-反射弧各部分组成及功能;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分析:-神经元受到刺激以后,细胞膜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加,产生兴奋,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在神经元之间单向传递,在突触,兴奋的信号变化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据此分析解答.解答:-解:A、神经元处于静息电位时,细胞膜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减小,A错误;B、从a处切断神经纤维,刺激b处,在神经纤维上,兴奋双向传导,细胞E可以产生反应,B 正确;C、刺激皮肤细胞一次,兴奋两次经过电流计,指针两次发生偏转,C正确;D、兴奋从B传到D,经过两个突触,在突触,信号变化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D正确.故选: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反射弧的结构以及功能,兴奋的产生以及传导传递,意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难度不大.2.下列甲图表示不同浓度生长素对顶芽和根部生长的生理作用,乙图为用一定浓度梯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处理扦插枝条后生根的情况(其中浓度为O的是对照组),丙图是一棉花植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中曲线①代表的是顶芽-B.-图乙所示实验的对照组表明扦插枝条没有植物激素的作用时也能生根-C.-图丙中①处生长素浓度高于②-D.-水平放置的植物,根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范围可用图甲中的(c﹣d)mol/L表示考点:-生长素的作用以及作用的两重性;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分析:-析图:1、甲图:植物不同器官对同一浓度的生长素反应不同,根比芽对生长素反应敏感;曲线①代表的是根,②代表的是顶芽.2、乙图:该图对照组生长素类似物为0的一组,对于扦插枝条起作用的是插条自身激素.3、丙图:该棉株的生长体现了顶端优势,顶芽生长素低于侧芽.4、水平放置的植物,根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较高,抑制了根的生长,远地侧生长素浓度较低,促进根的生长,故植物的根弯向地生长.解答:-解:A、甲图表示不同浓度生长素对顶芽和根部生长的生理作用,根比芽对生长素反应敏感,看图可知:图甲中曲线①代表的是根,②代表的是顶芽,A错误;B、扦插枝条上有芽,而芽能够产生生长素,所以,对照组生长素类似物为0的一组,也有自身激素的作用,B错误;C、图丙中①顶芽处生长素浓度低于②侧芽,C 错误;D、水平放置的植物,根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较高,抑制了根的生长,看甲图可知曲线①代表的是根,c﹣d的生长素浓度抑制根的生长,与实际相符,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生长素对于不同植物器官的影响、生长素生理作用的两重性,根的向地性、顶端优势都体现了生长素的两重性.3.如图表示人体通过体液免疫消灭破伤风杆菌外毒素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2和3均起源于造血干细胞-B.-细胞1~5中都有合成物质a的基因-C.-②、③过程与细胞膜上蛋白质有关-D.-细胞1~5只存在于血管中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分析:-分析题图可知,细胞1是吞噬细胞,细胞2是T细胞,细胞3是B细胞,细胞4是浆细胞,细胞5是记忆细胞,①是吞噬细胞吞噬的过程,②是吞噬细胞处理病原体、呈递给T细胞的过程,③过程是T细胞呈递抗原给B淋巴细胞的过程,④浆细胞合成和分泌抗体的过程,物质a是抗体.解答:-解:A、淋巴T细胞和B细胞均起源于造血干细胞,A正确;B、细胞1~5中都有合成抗体的基因,只有细胞5能合成抗体是基因选择表达的结果,B正确;C、抗原的呈递过程首先经过细胞的识别作用,与细胞膜上糖蛋白有关,C正确;D、T细胞起源于造血干细胞,在胸腺发育成熟,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体液免疫的过程,分析题图获取信息是解题的突破口,对于体液免疫过程的掌握是本题考查的重点.4.睾丸是青春期以后的男性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的器官.科学研究发现,“雄性激素不应症”患者Y染色体上决定睾丸发育的“SRY基因”正常,但位于X染色体上的控制雄性激素受体合成的“AR基因”发生了突变.据此分析下列相关叙述,其中不正确的是()-A.-雄性激素的合成与细胞中的内质网有关-B.-雄性激素受体的合成需经转录和翻译的过程-C.-“雄性激素不应症”患者体内雄性激素含量很低-D.-和正常的“AR基因”相比,发生突变的“AR基因”碱基排列顺序发生变化考点:-基因突变的特征;细胞器中其他器官的主要功能;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分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雄性激素属于脂质,雄性激素受体属于蛋白质.雄性激素只有被其受体识别后才能发挥作用.由于位于X染色体上的控制雄性激素受体合成的“AR基因”发生了突变,导致雄性激素受体合成受阻,从而使雄性激素不能发挥调节作用而患“雄性激素不应症”.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知识,根据选项描述结合基础知识做出判断.解答:-解:A、雄性激素属于脂质,其合成与细胞中的内质网有关,A正确;B、雄性激素受体属于蛋白质,其合成需经转录和翻译的过程,B正确;C、“雄性激素不应症”患者是由于控制雄性激素受体合成的基因发生了突变,导致体内雄性激素没有受体识别,而不是雄性激素含量很低,C 错误;D、基因突变是基因结构的改变,包括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所以和正常的“AR基因”相比,发生突变的“AR基因”碱基排列顺序发生变化,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综合考查脂质和蛋白质的合成、基因突变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人体感染白喉杆菌后,将启动系列免疫反应,其中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A.-鼻腔粘膜分泌杀菌物质抑制白喉杆菌繁殖-B.-巨噬细胞通过溶酶体将吞入的白喉杆菌消化-C.-口腔中的链球菌产生过氧化氢杀死白喉杆菌-D.-体液中的免疫球蛋白与白喉杆菌毒素反应,中和其毒性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分析:-免疫类型:分非特异性免疫(先天性的,对各种病原体有防疫作用)和特异性免疫(后天性的,对某种病原体有抵抗力).非特异性免疫包括第一道防线(皮肤、黏膜及其分泌物等)和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特异性免疫是第三道防线(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分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解答:-解:A、鼻腔黏膜分泌杀菌物质抑制白喉杆菌繁殖,属于非特异性免疫,故A错误;B、巨噬细胞通过溶酶体将吞入的白喉杆菌消化,属于非特异性免疫,故B错误;C、口腔中的链球菌产生过氧化氢杀死白喉杆菌,不属于免疫反应,故C错误;D、体液中的免疫球蛋白与白喉杆菌毒素反应,中和其毒性,属于特异性免疫中的体液免疫,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免疫类型的判别,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6.下列关于植物激素或类似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脱落酸能够调控细胞的基因表达。
黑龙江省哈六中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语文 Word版含答案
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4—2015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试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中国式过马路”无关素质沈华清最近,“中国式过马路”成为热议的话题,说的是中国人过马路不看红绿灯,“凑够一撮人就能走”。
而在这个话题讨论中,“国人素质论”再次成为焦点。
如今,一谈及城市的乱象,人们往往就把矛头或原因直接归咎于百姓的文明素养太低。
大量的观察表明:中国城市文明问题的根源在于现代制度建设进程短、人性化设计意识弱、人口密度大等,从而造成所谓“素质论”迷局。
我们观察行人乱穿马路现象时不难发现:道路越宽,车速越快,则行人乱过马路现象就越少;道路越窄,车速越低,则行人的乱穿行为就越多。
当汽车拥堵时,宽阔的马路也会有行人乱穿现象。
这种乱穿行为的支撑是:行为博弈。
这也很好解释了“凑够一堆人过马路”现象频发的原因。
当一个人过马路时,往往心理上不占安全优势,而当一群人时,心理上就占了优势;司机在行人出现违规时,也会因应急反应而减慢速度,这个反应又进一步让其他行人领会从而加入违规行列,司机自然不得不踩刹车而让道行人。
这不是素质问题,而是心理学现象。
那么为何西方或香港等城市的交通密集区域,却较少出现这种现象呢?观察表明,交通设施的完善有助于缓解行人的焦虑情绪。
同济大学的研究表明,红绿灯规则涉及行人等待的忍耐度问题,中国行人等红灯能忍90秒,这个忍耐度是较大的,因为德国人是60秒,英国人是45秒。
而国内有的红绿灯转换时长超过100秒,有的甚至达到145秒。
过长的等待时间必然引起行人的不耐烦情绪。
而且,研究者发现,“国内在交通信号灯的设臵上更加偏向机动车,这就会导致行人被动违规。
”这也进一步说明,行人闯红灯不是百姓素质问题,而是设施与规则设计出了问题。
一条视线良好的宽阔马路限速50公里每小时是否合理?限速过低,自然产生大量的超速现象,这不是司机素质问题,而是交管部门缺乏专业的科学论证和测试,从而导致了两种后果,一是明显降低了车辆的通过效率,并因快慢不一形成车流不畅;二是交警难以执法而造成“法不责众”的观感。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 文(无答案)
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二文科生物试题(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选择题1.构成人体有机物基本骨架的元素是A.C B.H C.O D.N2.下列哪类化合物中含有P元素A.淀粉 B.核酸 C.脂肪D.葡萄糖3.关于蛋白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B.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C.各种蛋白质的组成元素只有C、H、O D.绝大多数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4.萤火虫发光的直接能源物质是A.ATP B.糖类 C.脂肪 D.核酸5.生物组织中的某些化合物能与相关试剂发生特定的颜色反应。
下表是某实验小组检测四种化合物的实验记录,其中错误的是化合物试剂出现颜色A 淀粉碘液蓝色B 还原糖斐林试剂蓝色C 脂肪苏丹Ⅲ染液橘黄色D 蛋白质双缩脲试剂紫色6.要将视野左上方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装片移动的方向应为A.向左B.向右C.向左上方D.向右下方7.细胞膜的功能特性和结构特性分别是A.流动性、选择透过性 B.选择透过性、流动性C.流动性、流动性 D.选择透过性、选择透过性`8.为获得纯净的细胞膜,以研究其结构和功能应选取人体哪种细胞做实验()A.口腔上皮细胞B.神经细胞C.白细胞D.成熟的红细胞9.在胰岛细胞中与合成和分泌胰岛素有关的一组细胞器是( )A.线粒体、中心体、高尔基体、内质网B.内质网、核糖体、叶绿体、高尔基体C.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线粒体 D.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中心体10.当新鲜的洋葱表皮细胞在2a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刚好发生质壁分离现象,并且原生质层不再继续收缩时,对该洋葱表皮细胞进行下面处理可能使其复原的是A.转入0.25a浓度的蔗糖溶液中B.转入3a浓度的蔗糖溶液中C.转入2a浓度的蔗糖溶液中D.转入4a浓度的蔗糖溶液中11.主动运输需要具备的主要条件是A.ATP和酶B.ATP和递质C.载体和酶D.载体和ATP12.ATP转化为 ADP时,同时生成的物质是A.H2O B.[H] C.P D.Pi13.2010年5月20日,美国J·克雷格·文特尔研究所宣布人工合成了具有生命特征的细胞。
黑龙江省哈六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语文 Word版含答案.pdf
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4—2015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语文试题 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中国式过马路”无关素质 沈华清 最近,“中国式过马路”成为热议的话题,说的是中国人过马路不看红绿灯,“凑够一撮人就能走”。
而在这个话题讨论中,“国人素质论”再次成为焦点。
如今,一谈及城市的乱象,人们往往就把矛头或原因直接归咎于百姓的文明素养太低。
大量的观察表明:中国城市文明问题的根源在于现代制度建设进程短、人性化设计意识弱、人口密度大等,从而造成所谓“素质论”迷局。
我们观察行人乱穿马路现象时不难发现:道路越宽,车速越快,则行人乱过马路现象就越少;道路越窄,车速越低,则行人的乱穿行为就越多。
当汽车拥堵时,宽阔的马路也会有行人乱穿现象。
这种乱穿行为的支撑是:行为博弈。
这也很好解释了“凑够一堆人过马路”现象频发的原因。
当一个人过马路时,往往心理上不占安全优势,而当一群人时,心理上就占了优势;司机在行人出现违规时,也会因应急反应而减慢速度,这个反应又进一步让其他行人领会从而加入违规行列,司机自然不得不踩刹车而让道行人。
这不是素质问题,而是心理学现象。
那么为何西方或香港等城市的交通密集区域,却较少出现这种现象呢?观察表明,交通设施的完善有助于缓解行人的焦虑情绪。
同济大学的研究表明,红绿灯规则涉及行人等待的忍耐度问题,中国行人等红灯能忍90秒,这个忍耐度是较大的,因为德国人是60秒,英国人是45秒。
而国内有的红绿灯转换时长超过100秒,有的甚至达到145秒。
过长的等待时间必然引起行人的不耐烦情绪。
而且,研究者发现,“国内在交通信号灯的设置上更加偏向机动车,这就会导致行人被动违规。
”这也进一步说明,行人闯红灯不是百姓素质问题,而是设施与规则设计出了问题。
一条视线良好的宽阔马路限速50公里每小时是否合理?限速过低,自然产生大量的超速现象,这不是司机素质问题,而是交管部门缺乏专业的科学论证和测试,从而导致了两种后果,一是明显降低了车辆的通过效率,并因快慢不一形成车流不畅;二是交警难以执法而造成“法不责众”的观感。
黑龙江省哈师大附中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Word版含解析)
黑龙江省哈师大附中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一、选择题(共50小题,每小题1分,共计50分;每道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1.(1分)毛细淋巴管壁由单层上皮细胞组成,这层细胞所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A.淋巴B.组织液C.血浆D.淋巴和组织液2.(1分)下列关于人体细胞外液的叙述,错误的是()A.人体的细胞外液即内环境B.细胞外液的化学成分中有葡萄糖、无机盐、激素、尿素、神经递质等物质C.细胞外液主要成分之间的关系可表示为:血浆⇌组织液→淋巴→血浆D.小肠壁的肌细胞可以不通过细胞外液从肠道直接吸收葡萄糖3.(1分)下列物质中均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组合是()①消化酶②抗体③维生素④血浆蛋白⑤SO42﹣O2⑦血红蛋白.A.①②③④⑤B.C.②③④⑤⑥D.②④⑥⑦4.(1分)如图为人体局部内环境物质交换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①中液体pH能保持稳定,与其含有HCO﹣3和HPO42﹣有关B.③中有氧呼吸的最终产物可参与体液调节C.①中液体有蛋白质,④中液体没有蛋白质D.②中的CO2浓度比③中的低5.(1分)在人体中,由某些细胞合成与释放,并影响其他细胞生理功能的一组物质是()A.信使RNA、必需氨基酸B.激素、神经递质C.淀粉酶、解旋酶D.肝糖元、丙酮酸6.(1分)如图表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Ⅰ、Ⅱ、Ⅲ、Ⅳ表示能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4种器官,①②是有关的生理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内环境与Ⅰ交换气体必须通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B.①表示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C.②表示滤过作用D.Ⅳ表示的器官是皮肤7.(1分)某病原体第一次感染人体时,人体一定不会产生相应的()A.浆细胞B.记忆细胞C.过敏反应D.免疫反应8.(1分)在下列关于机体水和无机盐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血浆渗透压降低时,引起口渴B.血浆渗透压降低时,抗利尿激素增加C.机体失水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D.机体失水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9.(1分)若甲、乙两图均表示人体生命活动调节过程中细胞之间的信息传递方式,则以下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细胞2、细胞4依靠细胞表面的特异性受体蛋白来识别信息B.信息从细胞3传递到细胞4的速度比从细胞1传送到细胞2快C.与甲图信息传递有关的体液环境依次为:细胞内液→组织液→血浆D.乙图中细胞4可以是:神经细胞、肌肉细胞、腺体细胞10.(1分)取一只小鼠的皮肤,分别移植到切除和不切除胸腺的幼年小鼠身上,切除胸腺鼠的皮肤移植更易成功,这个实验结果说明对异体皮肤排斥起重要作用的是()A.造血干细胞B.T淋巴细胞C.B淋巴细胞D.吞噬细胞11.(1分)人体下丘脑不能完成的生理功能是()A.体温调节B.血液pH的调节C.内分泌的调节D.水平衡的调节12.(1分)高等动物细胞内产生的CO2排出体外的途径是()A.细胞→内环境→循环系统→呼吸系统→体外B.细胞→内环境→呼吸系统→循环系统→体外C.细胞→循环系统→内环境→呼吸系统→体外D.细胞→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内环境→体外13.(1分)下列关于人体在寒冷时维持体温恒定的叙述,正确的是()A.寒冷时,酶活性自然增强,因而代谢加快,产热增加B.寒冷时,产热增加,产生的热量全部经皮肤散失C.寒冷时,经皮肤所散失的热是对生命活动无意义的热量D.寒冷时,代谢增强、产热增加与多种激素分泌增加有关14.(1分)如图为某患者血糖含量的变化曲线,试判断注射的药品最可能是()A.胰岛素B.胰高血糖素C.醛固酮D.抗利尿激素15.(1分)下列关于体液调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体液调节比神经调节持续时间长B.体液调节比神经调节作用范围广C.参与体液调节的化学物质就是各种激素D.参与体液调节的化学物质需要体液传送16.(1分)下列关于神经系统功能的说法,错误的是()A.成人可以“憋尿”体现了高级神经中枢对低级神经中枢的控制作用B.感受器和效应器不一定分布于机体的同一组织或器官中C.体内外刺激作用于机体后,产生的兴奋只有传到大脑皮层,机体才能产生感觉D.学习和记忆是只有人脑才有的高级功能17.(1分)图中三条曲线分别表示当环境温度从25℃降到3℃时,人体内甲状腺激素含量、尿量及酶活性的变化情况为()A.①②③B.①③③C.③①②D.①①②18.(1分)图左方为神经纤维受刺激后所测得的膜电位变化图,则如图四种测量方式图中,能测出这种膜电位变化的是()A.B.C.D.19.(1分)有关生物体对刺激做出反应的表述,错误的是()A.病毒感染→人体T细胞分泌特异性抗体→清除病毒B.外界温度降低→哺乳动物体温调节中枢兴奋→体温稳定C.摄入高糖食品→人体胰岛素分泌增加→血糖水平回落D.单侧光照→植物体生长素重新分布→向光弯曲20.(1分)关于哺乳动物下丘脑的叙述,错误的是()A.下丘脑具有内分泌功能B.调节产热和散热,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C.感受细胞外液渗透压变化,调节动物体水盐平衡D.分泌促甲状腺激素,调节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21.(1分)以下免疫过程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的是()A.静脉注射狂犬病抗体B.皮下注射狂犬病疫苗C.胎儿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得抗体D.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22.(1分)关于过敏原和抗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过敏原第二次进入机体才能引起过敏反应,抗原第一次进入就引起免疫反应B.过敏原第一次进入机体就引起过敏反应,抗原第二次进入才能引起免疫反应C.过敏原和抗原都是第一次进入机体就能引起反应D.过敏原和抗原都是第二次进入机体才能引起反应23.(1分)关于神经兴奋的叙述,错误的是()A.刺激神经纤维中部,产生的兴奋沿神经纤维向两侧传导B.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是由兴奋部位至未兴奋部位C.神经纤维的兴奋以局部电流的方式在神经元之间单向传递D.在神经纤维膜外,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的方向相反24.(1分)正常人体内的激素、酶和神经递质均有特定的生物活性,这三类物质都是()A.在细胞内发挥作用B.由活细胞产生的蛋白质C.在与特定分子结合后起作用D.在发挥作用后还能保持活性25.(1分)如图表示植物子房重量随时间的变化状况.经下列不同处理后,子房重量不表现为图中曲线变化的是()①植物受粉之后②用一定浓度的吲哚乙酸处理雌蕊之后③虫子吃掉了幼嫩的种子之后④在花蕾期用纸袋把黄瓜雌花套住之后.A.①②B.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26.(1分)某农场购买了一批生根粉准备用于某植物的批量扦插,说明书没有注明该植物适宜的使用浓度,正确的使用措施是()A.用高浓度,以保证生根B.用低浓度,以降低成本C.任选一种浓度进行扦插D.用不同浓度进行预实验27.(1分)番茄的正常体细胞中有12对同源染色体,用人工合成的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未授粉的番茄花蕾,使之发育成果实,则番茄果肉细胞的染色体条数是()A.12 B.24 C.36 D.828.(1分)用月季作为实验材料进行NAA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验证实验中,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通过预实验可确定实验浓度梯度位于2ppm~6ppm之间B.N AA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是4ppmC.该实验处理枝条的方法有浸泡法和沾蘸法D.N AA不属于植物激素29.(1分)中国科学院的植物生理学家研究了苛种果实发育及衰老等过程中的激素变化,并绘制出了如图.对此图的相关描述中不合理的是()A.在果实的细胞分裂期,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浓度较高B.在果实生长发育的各个时期,生长素起主导作用C.在果实成熟时,果实中含量升高的激素有乙烯和脱落酸D.在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是多种植物激素共同协调起作用30.(1分)胚芽鞘产生生长素的部位、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和弯曲生长的部位分别是()A.尖端、尖端、尖端B.尖端、尖端、尖端下面的部分C.尖端、尖端下面的部分、尖端下面的部分D.尖端、尖端下面部分、尖端31.(1分)下列与激素作用无关的实例是()A.草莓果实自然发育成熟B.人舌尖触到蔗糖时感觉甜C.自然生长的雪松树冠呈塔形D.饥饿时人体血糖仍维持正常水平32.(1分)在黑暗条件下,细胞分裂素可延缓成熟绿叶中叶绿素的降解,表明细胞分裂素能()A.延缓叶片变黄B.促进叶片衰老C.在成熟的叶肉细胞中合成D.独立调节叶绿素降解的生理过程33.(1分)对燕麦胚芽鞘尖端进行如图所示的处理:①将尖端套上不透光的锡箔小帽;②将尖端下部用锡箔遮住;③在尖端纵向插入云母片;④在尖端横向插入琼脂片;⑤切去胚芽鞘尖端.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A.单侧光照,①②实验结果说明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在胚芽鞘尖端B.给予左侧光照时,仍直立向上生长的是①③④C.把④放在匀速转盘上,给予右侧光照,将向右弯曲生长D.如果把放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放在⑤的一侧,则其向同侧弯曲生长34.(1分)假设图中含生长素(IAA)的琼脂块和胚芽鞘尖端所产生的生长素量相同,则一段时间后对a、b、c、d四个空白琼脂块中所含生长素量的分析正确的是()A.c>a=b>d B.a=c>b=d C.c>a>b>d D.a>c>d>b35.(1分)下列现象中哪些是由于对植物激素的敏感程度不同造成的()①胚芽鞘背光侧比向光侧生长快②水平放置的幼苗根向地生长③水平放置的幼苗茎背地生长④2,4﹣D消除田间杂草.A.①④B.①③C.②④D.②③36.(1分)对植物激素的应用正确的是()A.在果树挂果时,利用乙烯利促进果实发育B.在扦插时,可用细胞分裂素处理插条以促进插条生根C.果实成熟时,施用脱落酸可促进果实成熟D.在园林栽培中,可用赤霉素来促进植物细胞伸长,使植株增高37.(1分)下列关于“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植物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除了扦插枝条以外,其他实验条件均要相同B.每根枝条上应保留有相同数量的芽C.可用单位时间每根枝条生根数作为记录指标D.不同的生长素类似物浓度作用,不一定不产生相同的生根效果38.(1分)下列有关植物激素及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用适宜浓度乙烯利处理香蕉,可加快果实成熟B.用适宜浓度赤霉素处理的芹菜,可提高产量C.用适宜浓度细胞分裂素处理水稻,可促进细胞分裂D.用适宜浓度的2,4﹣D处理插条两端,可促进插条两端生根39.(1分)将植物横放,测量根和茎生长素浓度与其生长状况的关系如甲图所示,则曲线上P点最可能对应于乙图中的位置是()A.a B.b C.c D.d40.(1分)植物扦插繁殖时,需要对插枝进行去除成熟叶片、保留芽和幼叶等处理,这样可以促进插枝成活.其原因是()①芽和幼叶生长迅速.容易成活②芽和幼叶储存较多的营养物质③芽和幼叶能产生生长素,促进生根④去除成熟叶片可降低蒸腾作用.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41.(1分)某学生开展了“NAA溶液对草莓发育影响”的研究,如图是实验结果示意图,图中箭头所示是草莓的瘦果,瘦果内包含着种子.根据有关信息可知,NAA溶液()A.导致了多倍体草莓的产生B.在本实验中帮助草莓完成了授粉C.主要起到了驱虫的作用D.作用类似于草莓种子发育时产生的生长素42.(1分)烟草“打顶”有利于烟叶产量和品质的提高,但“打顶”后腋芽的生长会影响烟草的产量和品质,为解决这个问题,应该在“打顶”后于伤口施用()A.生长素类物质B.赤霉素类物质C.细胞分裂素D.乙烯生成物43.(1分)要研究一个种群的密度通常需要根据种群生物的不同特点选择不同的方法,下列关于种群密度的调查说法中正确的是哪项()A.调查菜地中的蚜虫种群标志重捕法B.调查太湖中的鲤鱼种群样方法C.调查某片森林灰松鼠种群标志重捕法D.调查一片草地中某蔓生单子叶植物种群样方法44.(1分)在种群下列特征中,可以预测种群个体数量变化方向的因素是()A.出生率、死亡率B.种群密度C.年龄组成D.性别比例45.(1分)下列有关种群特征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同一种群的种群密度是不会发生变化的B.不同的物种的种群密度往往相差很大C.年龄组成是指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比例D.出生率和死亡率是指种群在单位时间内新出生和死亡的个体数目占种群个体总数的比例46.(1分)如果一个种群的密度越来越小,最可能的原因是()A.种群处于衰退期B.种群内雄性多于雌性C.种群死亡率超过10% D.种群结构太复杂47.(1分)某科技小组在调查一块方圆为2hm2的草场中灰仓鼠的数量时,放置了100个捕鼠笼,一夜间捕获了50只,将捕获的灰仓鼠做好标记后在原地放生.5天后,在同地点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捕获了42只,其中有上次标记的个体13只.由于灰仓鼠被捕一次后更难捕捉,因此推测该草场中灰仓鼠的种群数量最可能()A.小于92只B.大于92只C.小于161只D.大于161只48.(1分)某种群出生率如图曲线Ⅰ,死亡率如图曲线Ⅱ,则在哪一时期此种群的个体总数达到其生活环境负荷量的顶点()A.a B.b C.c D.d49.(1分)进行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时,宜采用的做法是()A.选取多种植物为调查对象B.必须要逐一计数某个种群的个体总数C.对某种植物的调查,样方内各种植物均需统计D.对某种动物的调查常用标志重捕法50.(1分)科研人员对海洋中的某种食用生物进行研究,得出了与种群密度相关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在B点时种群数量的净增长量最大B.在D点时种群出生率等于死亡率,种群数量稳定C.D点时种群的年龄组成处于稳定性D.C点时种群的年龄组成处于衰退型二、非选择题(共计50分)51.(11分)稳态是人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当机体处于不同的外界环境或生理状态时,体内的组织、器官和系统的功能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但人体并不会因此失去稳态.下面是人体部分生理过程示意图,①、②、③、m、n分别代表人体内不同激素.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若人的体温调节能力下降甚至丧失,最可能受损的部位是图中的.(2)当饮食中缺碘时,将导致图中的合成受阻,进而引起激素①和③含量的变化趋势是,这是一种调节.(3)在剧烈运动状态下,体内会启动一系列调节机制,其中支配肾上腺的内脏神经兴奋增强,其末梢内释放的神经递质与肾上腺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导致m分泌增多,从而促进分解,引起血糖浓度的升高,以满足运动时的需要.(4)当人吃的食物过咸时,体内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会引起位于的渗透压感受器兴奋,增加的释放,进而引起对水的重吸收增加,以保持体内水平衡.(5)激素分泌后是弥散在内环境中的,但仅作用于特定的靶细胞,原因是.52.(11分)如图为人体某一反射弧的示意图,a、b为置于神经细胞B和神经细胞D膜外的微型电流计F的两个微型电极,请据图回答问题.(1)图一a处受刺激后,由于,导致细胞膜内表面的电位是(填“正”“负”或“零”)电位.(2)若从图一a处切断神经纤维,刺激b处,效应器(填“能”或“不能”)产生反应,它(填“属于”或“不属于”)反射.(3)如果在电极a处给予一适当的刺激,此时a、b之间会产生电流,其方向是,在细胞A 处给予一适当的刺激,电流计的指针能发生两次方向(填“相同”或“相反”)的偏转.(4)在反射弧中,决定神经冲动单向传导的结构是,其放大图即为图二.研究发现,某患者突触小体内的线粒体大量损伤,引起乙酰胆碱(一种神经递质)的释放量,兴奋在神经细胞间的传递效率,病人表现出记忆障碍.(5)乙酰胆碱与位于图二上的相应受体结合后,会立即被乙酰胆碱酯酶催化分解,其生理意义是.53.(10分)科学家研究发现一种树突状细胞(DC细胞),在免疫反应中有强大的摄取、处理和传递抗原的作用.图示DC细胞参与免疫的过程,请回答问题:(1)通常DC细胞能通过方式将外来抗原摄取入细胞内,将其分解;同时,免疫调节也可以对付体内的异常细胞,这些体现了免疫系统具有功能.(2)DC细胞处理抗原后,细胞外出现特定的结构能与T细胞表面具有作用的受体相结合,激活信号分子(S1、S2)从而激发T细胞出现免疫反应,此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功能.(3)T细胞发生免疫反应时,它产生的可以刺激B细胞,使之发生,从而进行免疫;产生的效应T细胞也能直接作用于被抗原入侵的靶细胞,发生细胞免疫.(4)若图示的抗原为酿脓链球菌,某些人在免疫过程中产生的抗体会攻击心脏瓣膜,使人患上风湿性心脏病,这属于免疫失调病中的病.(5)图示的所有细胞均来自于细胞,其中T细胞是在中成熟.54.(10分)如图表示棉花的根、芽、茎在不同生长素浓度下的生长情况.请回答相关问题:(1)比较图1中三条曲线,能说明.(2)若棉花幼苗顶芽处的生长素浓度为b,则最靠近顶芽的侧芽处生长素浓度应为(用图中字母回答),二者的生长情况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3)某棉农获知脱落酸可以促进叶片脱落的原理后,采收前在棉田喷施了一定量的脱落酸,试图除去棉花叶片便于机械采收,但效果不明显,为探究其原因,生物兴趣小组设计了下面的实验方案.实验假设:生长素对脱落酸的功能有抑制作用.实验方案:取若干长势相同的,处于生殖生长末期的棉花植株,均分成甲、乙、丙三组,作图2所示的处理,观察三组植株叶片脱落的先后.①脱落酸能抑制,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主要分布在中.②根据科学实验原则,图2中X处应放置,则乙丙两组的实验变量是.③预测三组植株的落叶情况,得出实验结论:若,则假设成立;若,则假设不成立.55.(8分)某校生物系同学野外实习分为两个小组.(一)甲组同学调查某草原田鼠数量时,在设置1公顷的调查区内,放置100个捕鼠笼,一夜间捕获鼠32只,将捕获的鼠经标记后在原地释放.数日后,在同一地方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这次共捕获30只,其中有上次标记过的个体10只,请回答下列问题:(1)若该地区田鼠种群个体总数为N,则N=只.A.30B.32C.64D.96(2)要使上面所计算的种群个体总数和实际相符,以下条件必须满足的是(多选).A.有较多个体迁出调查区B.调查区内没有较多个体死亡C.调查区内没有较多个体出生D.有较多个体迁入调查区(3)调查甲、乙两草原所捕获鼠的月龄构成如图.据图分析,草原的田鼠种群属于型,可以预测,该草原鼠害将会严重,必须作好防治准备工作.(4)甲组同学调查时得知,该草原环境气候多变,在这种环境中生存机会最多的种群是A.形体较小的种群B.个体差异较少的种群C.形体较大的种群D.个体差异较多的种群(二)乙组同学进行双子叶草本苦荬菜种群密度的调查.(1)为了保证调查的随机性,本小组同学结合地块采取了如图1的取样方法,该方法叫.(2)如图2是调查时确定的样方之一,圆圈表示个体,请将应该计数的圆圈涂黑.(3)下面是乙组对苦荬菜调查的结果统计,则该块苦荬菜的种群密度为株/m2.样方/m2 1 2 3 4 5 6 7 8 9 10株数0 2 3 3 4 6 4 2 3 3黑龙江省哈师大附中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50小题,每小题1分,共计50分;每道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1.(1分)毛细淋巴管壁由单层上皮细胞组成,这层细胞所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A.淋巴B.组织液C.血浆D.淋巴和组织液考点:内环境的组成.分析:本题是对内环境的概念和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的考查,梳理内环境的概念,分析具体细胞生活的内环境,然后进行判断.解答:解:绝大多数细胞生活在组织液中,由于毛细淋巴管壁细胞内与淋巴液直接接触,外与组织液直接接触,因此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淋巴和组织液.故选:D.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内环境的概念,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对于内环境概念的理解是解题的关键.2.(1分)下列关于人体细胞外液的叙述,错误的是()A.人体的细胞外液即内环境B.细胞外液的化学成分中有葡萄糖、无机盐、激素、尿素、神经递质等物质C.细胞外液主要成分之间的关系可表示为:血浆⇌组织液→淋巴→血浆D.小肠壁的肌细胞可以不通过细胞外液从肠道直接吸收葡萄糖考点:内环境的组成.分析:1、内环境由血浆、组织液、淋巴组成,血浆中的有些物质可以穿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液,组织液中的物质可以穿过毛细淋巴管壁形成淋巴,同时组织液中的物质可以穿过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浆,淋巴可以通过淋巴循环进入血浆.2、人体的细胞外液(血浆、淋巴、组织液)构成了人体的内环境,凡是血浆、淋巴、组织液的成分,都是内环境的成分.葡萄糖、氧气、二氧化碳和氨基酸或者作为人体细胞生活所需的养料、氧气,或者是细胞代谢产生的终产物,在血浆、组织液等处都可能存在.解答:解:A、人体细胞外液构成了细胞生存的环境,即内环境,A正确;B、细胞外液的化学成分中有葡萄糖、无机盐、激素、尿素、神经递质等物质,B正确;C、在内环境的三个部分血浆、淋巴、组织液中,只有血浆和组织液之间的物质可以双向交换的,淋巴来自于组织液,通过淋巴循环回到血浆,C正确;D、小肠壁的肌细胞必需通过细胞外液才能从肠道吸收葡萄糖,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内环境的组成等,血浆、组织液、淋巴之间的动态关系,对于血浆、组织液、淋巴之间的动态关系的理解是本题考查的重点之一;正确区分哪些物质属于或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3.(1分)下列物质中均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组合是()①消化酶②抗体③维生素④血浆蛋白⑤SO42﹣O2⑦血红蛋白.A.①②③④⑤B.C.②③④⑤⑥D.②④⑥⑦考点:内环境的组成.分析:人体内的液体都叫体液,可以分成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其中细胞外液是人体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又叫内环境.内环境主要由组织液、血浆、淋巴组成,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消化道、呼吸道、生殖道等都是直接与外界相通的,不属于内环镜.解答:解:①消化酶在消化道中,而消化道与外界环境直接相同,因此消化酶不属于内环境组成成分,①错误;②抗体主要分布在血清中,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②正确;③维生素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③正确;④血浆蛋白在血浆中,属于内环境成分,④正确;⑤无机盐(如SO42﹣等)属于内化境成分,⑤正确;⑥氧气需要通过血液运输,因此属于内环境成分,⑥正确;⑦血红蛋白在红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成分,⑦错误.故选:C.。
【生物】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每题1分,共60分)1.如图为正常人体内肝细胞与内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其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体液的成分,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红细胞在①中流动B.图中①中含有激素和血浆蛋白C.图中②构成了肝细胞生存的直接内环境D.图中①②③④中氧气含量最高的是③2.下列物质中,可在血浆中找到的有()A.甲状腺激素、氧、尿素、蛋白质B.氨基酸、纤维素、CO2、Na+C.胃蛋白酶、Ca2+、脂肪、葡萄糖D.呼吸酶、脂肪酸、尿酸、胆固醇3.下列有关内环境稳态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B.人体稳态的形成需要多个器官、系统的参与C.内环境的稳态是指各项理化性质是恒定不变的D.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4.如图为水盐平衡调节机理,请据图判断A、B、C依次为()A.抗利尿激素、渴觉中枢、肾小管B.抗利尿激素、肾小管、渴觉中枢C.渴觉中枢、肾小管、抗利尿激素D.渴觉中枢、抗利尿激素、肾小管5.下列关于非特异性免疫的叙述错误的是()A.先天性的B.皮肤、黏膜是其一道防线C.只有免疫力弱的人才具有D.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是其一道防线6.下图表示细胞免疫过程中X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过程,图中X代表的细胞是()A.淋巴细胞B.吞噬细胞C.效应T细胞D.T细胞7.下列与免疫失调无关的疾病是()A.过敏性鼻炎 B.先天性聋哑C.类风湿性关节炎 D.系统性红斑狼疮8.神经纤维受到刺激后膜上电位会有变化。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若神经纤维受刺激在中段则产生的动作电位是单向传导的B.膜对钠离子通透性的降低会导致动作电位变小C.动作电位的幅度随神经纤维传导距离的延长而变小D.各条神经纤维动作电位的传导彼此间相互影响9.下列关于体液调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体液调节比较慢B.体液调节的范围广C.体液调节的化学物质就是各种激素D.体液调节的化学物质是通过体液传送的10. 下图表示枪乌贼离体神经纤维在Na+浓度不同的两种海水中受刺激后的膜电位变化情况。
黑龙江省哈六中2015届高三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
某某市第六中学2014-2015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三生物试题时间:60分钟分值:90分一、选择题(40分)【题文】1.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如图准备了实验装置,棋子上标记的D、d代表基因。
实验时需分别从甲、乙中各随机抓取一枚棋子,并记录字母。
此操作模拟了①等位基因的分离②同源染色体的联会③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④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知识点】E1基因的分离定律及应用【答案解析】A解析:D、d是等位基因,本模拟实验模拟的是等位基因分离雌雄配子随机结合的过程。
【思路点拨】根据教材中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分析。
【题文】2.黄色卷尾鼠彼此杂交,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6/12黄色卷尾、2/12黄色正常尾、3/12鼠色卷尾、1/12鼠色正常尾。
上述遗传现象的主要原因可能是A.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B.控制黄色性状的基因纯合致死C.卷尾性状由显性基因控制 D.鼠色性状由隐性基因控制【答案】【知识点】E2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及应用【答案解析】B解析:根据亲本黄色之间杂交子代出现鼠色可知,黄色对鼠色为显性,根据亲本卷尾之间杂交子代出现正常尾可知,卷尾对正常尾为显性,子代中黄色:鼠色=2:1,卷尾:正常尾=3:1,说明这两对性状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黄色与鼠色比之所以不是3:1是由于控制黄色性状的基因纯合致死。
【思路点拨】根据题意先判断两对性状的显隐性再根据自由组合定律分析【题文】3.基因D,d和T、t是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在不同情况下,下列叙述符合因果关系的是A.基因型为DDTT和ddtt的个体杂交,则F2双显性性状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1/16B.后代表现型的数量比为1 : 1 : 1 : 1,则两个亲本的基因型一定为DdTt和ddttC.将基因型为DDtt的桃树枝条嫁接到基因型为ddTT的植株上,自花传粉后,所结果实的基因型为DdTtD.基因型为DdTt的个体,如果产生的配子中有dd的类型,则可能是在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发生了染色体变异【答案】【知识点】E2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及应用【答案解析】D解析:基因型为DDTT和ddtt的个体杂交,则F2双显性性状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1/9;后代表现型的数量比为1 : 1 : 1 : 1,则两个亲本的基因型也可能为Ddtt和ddTt;自花传粉即为自交,基因型为DDtt的桃树枝条自交后代仍为DDtt。
高二生物上期中-哈尔滨六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及答案
黑龙江省哈尔滨六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一、选择题(本题共63小题.l~50题每小题1分,50~63题每小题1分,共76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各种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始终离不开的最基本生命系统是()A.生物大分子(核酸、蛋白质等) B.生物圈C.细胞D.生态系统2.一片森林中的桉树苗、小桉树、大桉树组成一个()A.种群B.群落C.生态系统D.生物圈3.下列四种生物中,哪一种生物的细胞结构与其他3种生物的有明显区别()A.卷心菜B.发菜C.白菜D.生菜4.观察下列生物体内氨基酸的共同特点是()A.都含有一个氨基(﹣NH2)B.都含有一个羧基(﹣COOH)C.含有的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都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D.都含有一个氢原子5.下列各组中不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玉米的黄粒和白粒B.家鸡的长腿和短腿C.绵羊的白毛和黒毛D.豌豆的高茎和水稻的矮茎6.在具有下列基因型的生物中,属于纯合子的是()A.BbDD B.DdCc C.EERr D.AAbb7.下列有关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影响的表述,哪一项是正确的()A.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要远远超过其他所有自然因素的影响B.人类活动对群落的影响往往是破坏性的C.人类活动往往使群落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进行演替D.人类活动可以任意对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加以控制8.将紫色水萝卜的块根切成小块放入清水中,水的颜色无明显变化,若进行加温,随着水温的增高,水的颜色逐渐变红,其原因是()A.细胞壁在加温中受到破坏B.水温增高,花青素的溶解度加大C.加温使生物膜失去了选择透过性D.加温使水中化学物质发生了反应9.下列跨膜运输的生理活动,属于主动运输的是()A.酒精进入胃黏膜细胞B.二氧化碳由静脉血进入肺泡内C.钾离子进入肾小管上皮细胞D.水分子出入细胞10.将胃液的pH从10降低至2的过程中,胃液中胃蛋白酶的活性的变化是()A.一直上升B.没有变化C.先降后升D.先升后降11.下列有关酵母菌进行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A.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型的微生物B.酵母菌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C.酵母菌进行细胞呼吸的产物二氧化碳可用重铬酸钾溶液进行检测D.酵母菌进行细胞呼吸的场所是线粒体12.叶绿体与线粒体在结构和功能上的相同点是()①具有双层膜②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③产生氧气④水作为生理功能的一种原料⑤含有DNA⑥内部含有酶.A.①②④⑥B.③④⑤⑥C.②③④⑤D.①④⑤⑥13.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是在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对自然选择学说进行了补充修正.下列哪项不是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内容()A.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而不是生物个体B.自然选择是因为生物存在过度繁殖而导致生存斗争来实现的C.基因频率的改变是生物进化的实质D.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中的基本环节14.一对肤色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患白化病孩子.这对夫妇希望再生一个孩子,预期这个孩子不患白化病的机会是()A.1 B.C.D.15.纯合的黄色圆粒豌豆(YYRR)与纯合的绿色皱粒豌豆(yyrr)杂交,子二代中出现纯合的绿色圆粒豌豆的几率是()A.B.C.D.16.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物质是能量的载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能量可驱动物质循环B.物质和能量可循环利用C.能量只能在食物链中流动D.能量和生物数量金字塔均可倒置17.在光照明亮的实验室里,用白色洋葱表皮细胞做质壁分离实验,在显微镜视野中能清晰看到细胞壁,但看不清楚细胞是否发生质壁分离,为便于判明,此时应()A.改用凹面反光镜,放大光圈 B.改用凹面反光镜,缩小光圈C.改用平面反光镜,放大光圈 D.改用平面反光镜,缩小光圈18.细胞内有同源染色体的是()A.极体B.精原细胞C.次级卵母细胞D.次级精母细胞19.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是()A.基因重组B.染色体数目变异C.染色体结构变异D.基因突变20.某红绿色盲男孩的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中,除祖父色盲外,其他人色觉都正常,这个男孩的红绿色盲基因来自()A.祖父B.祖母C.外祖父D.外祖母21.为了保护环境,到南极考察的科学工作者,除了将塑料以及金属类废弃物带离南极外,还必须把人体尿液、粪便等废物带离,这是因为南极()A.缺少生产者B.分解者很少C.没有消费者D.缺乏必要的生活设施22.毛细血管所处的内环境是()A.组织液B.血浆、组织液 C.淋巴、组织液 D.血浆23.切除狗的甲状腺后,此狗的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量和代谢活动将()A.促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代谢活动减弱B.促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代谢活动加强C.促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减少,代谢活动减弱D.促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减少,代谢活动加强24.下列不属于内环境的是()A.血浆B.组织液C.淋巴D.细胞内液25.夏季酷暑时分,在室外作业的人们应多饮用()A.盐汽水B.牛奶C.纯净水D.果汁26.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的现代观点是()A.神经调节B.体液调节C.神经﹣体液调节D.神经﹣体液﹣免疫调节27.在血糖平衡调节过程中,能够降低血糖浓度的激素是()A.甲状腺激素B.胰岛素C.肾上腺素 D.生长激素28.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A.刺激B.反射C.反射弧D.条件反射29.产生抗体的细胞是()A.吞噬细胞B.靶细胞C.T细胞D.浆细胞30.下列动物腺体中都能产生激素的是()A.睾丸和垂体B.肠腺和胰腺C.乳腺和肾上腺 D.卵巢和胰岛31.神经纤维受到刺激时,受刺激部位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A.内负外正B.内正外负C.内负外负D.内正外正32.细胞免疫中,使靶细胞裂解的是()A.效应T细胞B.记忆细胞C.吞噬细胞D.浆细胞33.对人体细胞内ATP的描述,正确的是()A.ATP只能在线粒体中产生B.ATP中含有一个高能磷酸键C.ATP与ADP可以相互转化D.ATP的化学性质很稳定34.下列属于免疫接种的是()A.点滴0.5%葡萄糖B.喝止咳糖浆C.注射狂犬病疫苗D.喝双黄连35.人体内的抗体是一种蛋白质,它可以帮助人们抵御病菌、病毒等抗原的侵害.这说明蛋白质具有的功能是()A.反射功能B.免疫功能C.呼吸功能D.分泌功能36.新生儿在出生后六个月内一般不易生某些传染病,这是因为()A.病原体不感染新生儿B.新生儿的皮肤、黏膜有极强的杀菌力C.新生儿体内免疫系统十分健全D.在胎儿期从母体血液中就获得了抗体37.在某动物的一个以肌肉为效应器的反射弧中,如果传出神经受到损伤,而其它部位正常,感受器受到刺激后,该动物将表现为()A.有感觉,肌肉有收缩反应B.失去感觉,肌肉无收缩反应C.有感觉,肌肉无收缩反应D.失去感觉,肌肉有收缩反应38.给正常生活的小白鼠注射一定量的胰岛素后,小白鼠出现休克现象,要使其及时复苏可注射适量的()A.甲状腺激素B.葡萄糖液C.生理盐水D.生长激素39.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通过()A.突触小体B.突触前膜C.突触后膜D.突触40.用含某种激素的饲料喂蝌蚪,结果蝌蚪在较短的时间内变成一只小型青蛙,分泌这种激素的腺体是()A.垂体B.甲状腺C.胸腺D.性腺41.在细胞免疫中,效应T细胞发挥免疫的作用是()A.产生抗体与抗原结合B.直接吞噬靶细胞将其分解C.将抗原呈递给B淋巴细胞D.使靶细胞裂解死亡42.下列腺体中,既能分泌生长激素,又能分泌其他激素的腺体是()A.甲状腺B.垂体C.唾液腺D.卵巢43.农业生产上常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使之不能与雌性个体交尾,致使害虫的种群密度()A.明显下降B.明显上升C.保持稳定D.越来越大44.健康人在饥饿情况下()A.血糖含量大幅度下降B.胰岛素分泌量相应增加C.血糖分解加速D.肝糖元分解加速45.下列有关艾滋病的说法错误的是()A.艾滋病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三种途径传播B.艾滋病病毒主要攻击T淋巴细胞C.艾滋病是一种遗传病D.艾滋病又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46.农民适时摘除棉花的顶芽,解除顶端优势,以促进侧芽的发育,从而使它多开花、多结果.顶端优势是下列哪种植物激素作用的结果()A.乙烯B.细胞分裂素C.脱落酸D.生长素47.引起植物体生长素分布不均的因素有()A.阳光、重力B.阳光、温度C.湿度、温度D.湿度、空气48.下列化学物质中,不是植物激素的是()A.乙烯B.吲哚乙酸C.吲哚丁酸D.2,4﹣D49.在一箱未成熟的柿子中,放人几个成熟的梨,结果柿子很快就成熟了,这是因为成熟的梨中含有()A.生长素B.乙烯C.赤霉素D.细胞分裂素50.不属于生长素生理作用特点的是()A.促进果实成熟B.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C.既能疏花疏果,也能防止落花落果D.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51.调查某地区灰仓鼠的种群密度可以采用()A.五点取样法B.标志重捕法C.等距取样法D.样方法52.调查池塘中物种数目的多少,可知池塘群落的()A.年龄组成B.性别比例C.物种丰富度D.迁入率53.下列属于初生演替的是()A.裸岩上进行的演替B.弃耕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C.过量砍伐的森林上进行的演替D.火灾后的草原上进行的演替54.我国全面推行计划生育政策能够()A.有效控制出生率B.有效控制死亡率C.有效控制迁入率D.有效控制迁出率55.一个池塘中的全部鲤鱼是一个种群.下列生物群体中属于种群的是()A.一个湖泊中全部的鱼和草B.一个森林中全部的鸟和蛇C.卧龙自然保护区的全部大熊猫D.一间房中全部的苍蝇和蜘蛛56.自然界中生物种群增长常表现为“S”型增长曲线,下列有关种群“S”型增长的正确说法是()A.“S”型增长曲线表示了种群数量与食物的关系B.种群增长率在各阶段是不相同的C.“S”型增长曲线表示了种群数量与时间无关D.种群增长不受种群密度制约57.预测某地人口的未来发展趋势的主要依据是()A.人口数量B.人口密度C.性别比例D.年龄组成58.以下关于种群、群落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组成一个种群C.马尾松林地中所有树木构成了生物群落D.池塘中的所有的鱼属于一个种群59.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变化呈()A.“S”型曲线B.“J”型曲线C.“L”型曲线D.“u”型曲线60.在生态系统的碳循环过程中,能够把二氧化碳释放到大气中的过程是()A.光合作用B.呼吸作用C.化能合成作用D.蒸腾作用61.假设一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100%,按最高传递效率计算,第三和第四营养级的消费者所获得能量分别为()A.0.8%和0.16% B.4%和0.8% C.4%和1.6% D.20%和4%62.下列生态系统中,抵抗力稳定性最高的是()A.森林生态系统B.草原生态系统C.湿地生态系统D.农田生态系统63.基因是指()A.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B.DNA片段C.RNA片段D.染色体片段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共24分)64.(10分)(2015秋•哈尔滨校级期中)如图1为体内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如图2是细胞通过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模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人体的内环境主要由图1中(填标号)组成.(2)图2中血浆和组织液关系可以用下列项表示.A.血浆→组织液B.血浆←组织液C.血浆⇌组织液(3)免疫抗体也分布于内环境中,抗体是由细胞分泌产生的,存在于图1的①中的抗原主要通过(填“体液”或“细胞”)免疫被消灭,侵入到图l的③中的抗原主要通过(填“体液”或“细胞”)免疫被消灭.65.(14分)(2015秋•哈尔滨校级期中)生态系统是由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这些成分相互作用形成的统一整体,如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的示意图.(1)在图示生态系统中,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有,生产者是,未列出的成分是.(2)图中有条食物链.(3)草原返青时,绿色为兔子提供了可以采食的物理信息,这种信息能调节二者间的(填“竞争”或“捕食”)关系.(4)在绿色植物→蚱蜢→蜥蜴→蛇→鹰这条食物链中,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是;仅在此食物链中若蜥蜴灭绝,短时间内蚱蜢的数量将会(填“增加”或“减少”).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63小题.l~50题每小题1分,50~63题每小题1分,共76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各种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始终离不开的最基本生命系统是()A.生物大分子(核酸、蛋白质等)B.生物圈C.细胞D.生态系统【考点】细胞的发现、细胞学说的建立、内容和发展.【分析】现存各种生物的生命活动是在细胞内或在细胞参与下完成的,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命形式也是具有细胞形态的单细胞生物,原始的单细胞生物经过漫长的进化过程,演变为今天多种多样的生物个体、种群和群落.所以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中最小的是细胞.【解答】解: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中最小的是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是在细胞内或在细胞参与下完成的.故选:C.【点评】解题关键是理解和记忆细胞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2.一片森林中的桉树苗、小桉树、大桉树组成一个()A.种群B.群落C.生态系统D.生物圈【考点】种群的特征.【分析】1、生态学上,把在一定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称为种群.2、群落是指生活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相互之间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各种生物的总和.3、生态系统由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组成.【解答】解:桉树苗、小桉树、大桉树都是同种生物,一定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构成了种群.因此,一片森林中的桉树苗、小桉树、大桉树组成一个种群.故选:A.【点评】本题知识点简单,考查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要求考生识记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概念,能正确区分三者,并能根据种群概念中的关键词“同种生物”作出准确判断,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3.下列四种生物中,哪一种生物的细胞结构与其他3种生物的有明显区别()A.卷心菜B.发菜C.白菜D.生菜【考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分析】1、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最主要的区别就是原核细胞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是原核生物,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是真核生物.2、细胞生物分为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其中原核生物包括:细菌、蓝藻、放线菌、支原体、衣原体等;真核生物包括:动物、植物、原生动物、低等植物、真菌等.【解答】解:分析各选项可知,发菜属于原核生物中的蓝藻,而卷心菜、白菜和生菜均属于真核生物,原核生物发菜的细胞中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卷心菜、白菜和生菜的细胞内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故选:B.【点评】本题着重考查了原核生物的种类以及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结构的主要区别,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区分能力,难度不大.4.观察下列生物体内氨基酸的共同特点是()A.都含有一个氨基(﹣NH2)B.都含有一个羧基(﹣COOH)C.含有的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都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D.都含有一个氢原子【考点】氨基酸的分子结构特点和通式.【分析】阅读题干可知,该题的知识点是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结构特点的考查,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解答】解;A、第三种氨基酸的R基中可能含有氨基,A错误;B、第三种氨基酸的R基中可能含有羧基,B错误;C、分析题图中的三种氨基酸可知,图中的三种氨基酸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C正确;D、氨基酸中含有多个H,D错误.故选:C.【点评】对于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结构特点的理解是本题考查的重点.5.下列各组中不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玉米的黄粒和白粒B.家鸡的长腿和短腿C.绵羊的白毛和黒毛D.豌豆的高茎和水稻的矮茎【考点】生物的性状与相对性状.【分析】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判断时注意是否是同种生物,是否是同一性状.【解答】解:A、玉米的黄粒和白粒属于相对性状,A正确;B、家鸡的长腿和短腿属于相对性状,B正确;C、绵羊的白毛和黒毛属于相对性状,C正确;D、豌豆的高茎和水稻的矮茎并非同一生物,不属于相对性状,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相对性状的概念,试题较简单,解答时根据概念做出判断即可.6.在具有下列基因型的生物中,属于纯合子的是()A.BbDD B.DdCc C.EERr D.AAbb【考点】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分析】纯合子是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基因型个体,如AA(aa).杂合子是指位于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遗传因子组成不相同的个体,如Aa.【解答】解:A、BbDD中一对基因杂合一对纯合,所以是杂合子,A错误;B、DdCc中两对基因都杂合,所以是杂合子,B错误;C、EERr中一对基因杂合一对纯合,所以是杂合子,C错误;D、AAbb中两对基因都纯合,所以是纯合子,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和纯合子的概念以及判断方面的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比较简单.7.下列有关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影响的表述,哪一项是正确的()A.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要远远超过其他所有自然因素的影响B.人类活动对群落的影响往往是破坏性的C.人类活动往往使群落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进行演替D.人类活动可以任意对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加以控制【考点】群落的演替.【分析】人类对生物群落演替的影响远远超过其他某些自然因素,因为人类生产活动通常是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的,可以对自然环境中的生态关系起着促进、抑制、改造和重建的作用.但人类的活动对群落的演替也不是只具有破坏性的,也可以是通过建立新的人工群落实现受损生态系统的恢复.【解答】解:A、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有一定的影响,但不是超过所有自然因素的影响,A 错误;B、人类活动对群落的影响有很多是有益的,如封山育林、治理沙漠、管理草原,甚至可以建立人工群落,B错误;C、人类活动可以使群落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进行,C正确;D、人类可以建立人工群落,将演替的方向和速度置于人为控制下,但不是任意对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加以控制,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影响的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难度不大.8.将紫色水萝卜的块根切成小块放入清水中,水的颜色无明显变化,若进行加温,随着水温的增高,水的颜色逐渐变红,其原因是()A.细胞壁在加温中受到破坏B.水温增高,花青素的溶解度加大C.加温使生物膜失去了选择透过性D.加温使水中化学物质发生了反应【考点】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生物膜的知识.原生质层由细胞膜、液泡膜以及这两层生物膜之间的细胞质构成.细胞膜、液泡膜及原生质层均为选择透过性膜,而细胞壁是全透性的.呈紫红色的花青素存在于液泡膜内的细胞液中.因此,只有当原生质层失去选择透过性,花青素才能透过原生质层进入水中.【解答】解:A、细胞壁本来就是全透性的,A错误;BD、花青素存在细胞液中,加温涉及不到它的溶解度问题及发生反应的问题,BD错误;C、花青素存在于液泡的细胞液中,要渗出细胞,就要穿过液泡膜、细胞膜等生物膜,C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意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分泌蛋白的合成与运输中,核糖体合成肽链,内质网将肽链加工成比较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将比较成熟的蛋白质经过深加工,变成成熟的蛋白质,最后分泌出细胞,成为分泌蛋白.9.下列跨膜运输的生理活动,属于主动运输的是()A.酒精进入胃黏膜细胞B.二氧化碳由静脉血进入肺泡内C.钾离子进入肾小管上皮细胞D.水分子出入细胞【考点】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其异同.【分析】阅读题干信息可知,依据物质跨膜运输特点,对各个选项分析做出判断.名称运输方向载体能量实例自由扩散高浓度→低浓度不需不需水,CO2,O2,甘油,苯、酒精等协助扩散高浓度→低浓度需要不需红细胞吸收葡萄糖主动运输低浓度→高浓度需要需要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葡萄糖,K+,Na+等【解答】A.酒精进入胃黏膜细胞的运输方向是低浓度运输到高浓度,方式是自由扩散,A 错误;B.二氧化碳由静脉血进人肺泡内的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动力是浓度差,B错误;C.钾离子进入肾小管上皮细胞,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特点需要载体和能量,C正确;D.水分子出入细胞的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主动运输的实例,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把握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的特点,以及实例判断.10.将胃液的pH从10降低至2的过程中,胃液中胃蛋白酶的活性的变化是()A.一直上升 B.没有变化 C.先降后升 D.先升后降【考点】酶的特性.【分析】1、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活性的有机物,其中大部分是蛋白质、少量是RNA.2、酶的特性.①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大约是无机催化剂的107~1013倍.②专一性: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者一类化学反应.③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在最适宜的温度和pH条件下,酶的活性最高;温度和pH偏高或偏低,酶的活性都会明显降低.【解答】解:在测定胃蛋白酶活性时,将溶液pH由10降到2的过程中,由于胃蛋白酶在pH=10时已经变性失活,故胃蛋白酶的活性将不变.B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分析和理解能力.要注意:①低温和高温时酶的活性都降低,但两者的性质不同.②在过酸或过碱环境中,酶均失去活性而不能恢复.③同一种酶在不同pH下活性不同,不同的酶的最适pH不同.11.下列有关酵母菌进行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A.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型的微生物B.酵母菌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C.酵母菌进行细胞呼吸的产物二氧化碳可用重铬酸钾溶液进行检测D.酵母菌进行细胞呼吸的场所是线粒体【考点】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分析】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在有氧时,进行有氧呼吸;在缺氧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有氧呼吸时,将葡萄糖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进行无氧呼吸时,将葡萄糖分解为酒精和二氧化碳.【解答】解:A、酵母菌属于真菌,能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是兼性厌氧型微生物,A 正确;B、酵母菌无氧呼吸的产物是酒精和二氧化碳,B错误;C、酵母菌进行细胞呼吸的产物中,酒精可用酸性的重铬酸钾溶液进行检测,C错误;D、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进行有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D错误.故选:A.【点评】细胞呼吸过程是考查的重点和难点,可以通过流程图分析,表格比较,典型练习分析强化学生的理解.12.叶绿体与线粒体在结构和功能上的相同点是()①具有双层膜②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③产生氧气④水作为生理功能的一种原料⑤含有DNA⑥内部含有酶.。
黑龙江省哈尔滨六中2014-2015学年高三(上)期中生物试卷Word版含解析
黑龙江省哈尔滨六中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一、选择题1.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如图准备了实验装置,棋子上标记的D、d代表基因.实验时需分别从甲、乙中各随机抓取一枚棋子,并记录字母.此操作模拟了()①等位基因的分离②同源染色体的联会③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④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黄色卷尾鼠彼此杂交,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黄色卷尾、黄色正常尾、鼠色卷尾、鼠色正常尾.上述遗传现象的主要原因可能是()-A.-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B.-控制黄色性状的基因纯合致死-C.-卷尾性状由显性基因控制-D.-鼠色性状由隐性基因控制3.基因D、d和T、t是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在不同情况下,下列叙述符合因果关系的是()-A.-基因型为DDTT和ddtt的个体杂交,则F2双显性性状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B.-后代表现型的数量比为1:l:1:l,则两个亲本的基因型一定为DdTt和ddtt-C.-若将基因型为DDtt的桃树枝条嫁接到基因型为ddTT的植株上,自花传粉后.所结果实的基因型为DdTt-D.-基因型为DdTt的个体,如果产生的配子中有dd的类型,则可能是在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发生了染色体变异4.如图为动物细胞分裂中某时期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甲在分裂前期倍增并移向细胞两极-B.-乙和丙在组成成分上差异很大-C.-该时期细胞中染色体数是体细胞染色体数的两倍-D.-该时期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的物质减少5.正常情况下,在人的初级卵母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卵的过程中,一个细胞中含有的X染色体条数最多为()-A.-B.-C.-3-D.-46.如图表示一对同源染色体及其上的等位基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的染色单体与2的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B.-B与b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C.-A与a的分离仅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D.-A与a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7.某哺乳动物的基因型为AABbEe,如图是其一个精原细胞在产生精子细胞过程中的某个环节的示意图,据此可以判断()-A.-图示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细胞中含一个染色体组-B.-该精原细胞产生的精子细胞基因型有ABe、aBe、AbE-C.-图示细胞中,a基因来自于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D.-三对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8.鸟类的性别决定为ZW型,某种鸟类的眼色受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a和B,b)控制.甲、乙是两个纯合品种,均为红色眼,根据下列杂交结果,推测杂交1的亲本基因型是()-A.-甲为AAaa,乙为aaBB-B.-甲为aaZ B Z B,乙为AAZ b W-C.-甲为AAZ b Z b,乙为aaZ B W-D.-甲为AAZ b W,乙为aaZ B Z B9.如图为某家庭的遗传系谱图,已知该家族中有甲、乙两种遗传病,其中一种为红绿色盲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存在代代遗传的特点-B.-乙病为红绿色盲症,在人群中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C.-Ⅱ4为甲病携带者的概率是,为乙病携带者的概率是-D.-若Ⅱ4和Ⅱ5再生一个孩子,其为正常女孩的概率是10.如图是具有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家族系谱图,其中一种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位于X 染色体上.且Ⅱ7不携带致病基因.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甲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B.-乙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C.-如果Ⅲ8是女孩,则其基因型只有两种可能-D.-Ⅲ10不携带甲、乙两病致病基因的概率是11.蝇的红眼基因(R)对白眼基因(r)为显性,位于X染色体上;长翅基因(B)对残翅基因(b)为显性,位于常染色体上.现有一只红眼长翅果蝇与一只白眼长翅果蝇交配,F1代的雄果蝇中约有为白眼残翅.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亲本雌果蝇的基因型为BbX R X r-B.-亲本产生的配子中含X r的配子占-C.-F1代出现长翅雄果蝇的概率为-D.-白眼残翅雌果蝇能形成bbX r X r类型的次级卵母细胞12.关于核酸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核中发生的转录过程有RNA聚合酶的参与-B.-植物细胞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均可发生DNA的复制-C.-双链DNA分子中一条链上的磷酸和核糖是通过氢键连接的-D.-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染色体可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13.下列关于细胞中化合物及其化学键的叙述,正确的是()-A.-tRNA分子中含有一定数量的氢键-B.-每个ADP分子中含有两个高能磷酸键-C.-血红蛋白中不同肽链之间通过肽键连接-D.-DNA的两条脱氧核苷酸链之间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14.研究发现,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携带的RNA在宿主细胞内不能直接作为合成蛋白质的模板.依据中心法则(如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合成子代病毒蛋白质外壳的完整过程至少要经过④②③环节-B.-侵染细胞时,病毒中的蛋白质不会进入宿主细胞-C.-RNA病毒合成蛋白质的场所是自身的核糖体-D.-科学家可以研发特异性抑制逆转录酶的药物来治疗艾滋病15.下列是某同学关于真核生物基因的叙述:①携带遗传信息;②能转运氨基酸;③能与核糖体结合;④能转录产生RNA;⑤每三个相邻的碱基组成一个反密码子;⑥可能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其中正确的是()-A.-①③⑤-B.-①④⑥-C.-②③⑥-D.-②④⑤16.下列关于染色体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A.-染色体增加某一片段可提高基因表达水平,是有利变异-B.-染色体缺失有利于隐性基因表达,可提高个体的生存能力-C.-染色体易位不改变基因数量,对个体性状不会产生影响-D.-通过诱导多倍体的方法可克服远缘杂交不育,培育出作物新类型17.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出现了甲、乙2种变异,甲图中英文字母表示染色体片段.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①甲图中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增加了生物变异的多样性;②乙图中出现的这种变异属于染色体变异;③甲、乙两图中的变化只会出现在有丝分裂中;④甲、乙两图中的变异类型都可以用显微镜观察检验.-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18.以下有关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A.-用普通二倍体西瓜培育出四倍体西瓜,再用普通二倍体西瓜给四倍体西瓜授粉,则四倍体植株上会结出三倍体无子西瓜-B.-基因重组所产生的新基因型不一定会表达为新的表现型-C.-基因重组导致杂合子Aa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产生新的基因-D.-花药离体培养过程中,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均有可能发生19.蜜蜂种群由蜂王、工蜂和雄蜂组成,如图显示了蜜蜂的性别决定过程,据图判断,蜜蜂的性别取决于()-A.-XY性染色体-B.-ZW性染色体-C.-性染色体数目-D.-染色体数目20.如图显示了染色体及其部分基因,对①和②过程最恰当的表述分别是()-A.-交换、缺失-B.-倒位、缺失-C.-倒位、易位-D.-交换、易位21.图为某种遗传病调查的一个家庭成员的情况,为了进一步确认5号个体致病基因的来源,对其父母进行了DNA分子检测,发现1、2号个体都不携带此致病基因,那么,5号致病基因的来源及其基因型(用B、b表示)最可能是()-A.-基因突变、Bb-B.-基因重组、BB-C.-染色体变异、bb-D.-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Bb22.下列关于基因及基因型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突变既可能改变基因的结构,又可能改变基因的数量或排列顺序-B.-自然选择通过选择不同表现型的个体,使基因频率定向改变-C.-S型肺炎双球菌的基因位于拟核的染色体上,呈线性方式排列-D.-基因型为Aa的植物自交,其雄配子比雌配子的数量多23.若图甲中①和②为一对同源染色体,③和④为另一对同源染色体,图中字母表示基因,“°”表示着丝点,则图乙~图戊中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类型依次是()-A.-缺失、重复、倒位、易位-B.-缺失、重复、易位、倒位-C.-重复、缺失、倒位、易位-D.-重复、缺失、易位、倒位24.人类的染色体组和人类的基因组的研究对象各包括哪些染色体()①46条染色体②22条常染色体+X染色体或22条常染色体+Y染色体③22条常染色体+X、Y染色体④44条常染色体+X、Y染色体.-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25.某科技活动小组将二倍体番茄植株的花粉按下图所示的程序进行实验.请根据图中所示实验,分析下列哪一项叙述是错误的()-A.-在花粉形成过程中发生了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B.-花粉通过组织培养形成的植株A为单倍体,其特点之一是高度不育-C.-秋水仙素的作用是:在细胞分裂时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加倍-D.-在花粉形成过程中一定会发生基因突变,从而导致生物性状的改变26.某种极具观赏价值的兰科珍稀花卉很难获得成熟种子.为尽快推广种植,可应用多种技术获得大量优质苗,下列技术中不能选用的是()-A.-利用茎段扦插诱导生根技术快速育苗-B.-采用花粉粒组织培养获得单倍体苗-C.-采集幼芽嫁接到合适的其他种类植物体上-D.-采用幼叶、茎尖等部位的组织进行组织培养27.等位基因的产生发生在()-A.-基因突变过程中-B.-减数分裂过程中-C.-染色体变异过程中-D.-有丝分裂过程中28.二倍体植物甲和二倍体植物乙进行有性杂交,得到的F1不育.以物理撞击的方法使F1在减数分裂时整套的染色体分配至同一个配子中,再让这样的雌雄配子结合产生F2.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植物甲和乙能进行有性杂交,说明它们属于同种生物-B.-F1体细胞中含有四个染色体组,其染色体组成为2N+2n-C.-若用适宜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F1幼苗,则长成的植株是可育的-D.-物理撞击的方法导致配子中染色体数目加倍,产生的F2为二倍体29.小麦高秆(A)对矮秆(a)为显性,抗病(B)对易感病(b)为显性,如图表示培育矮秆抗病品种的几种途径,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过程①的原理是基因突变,最大的优点是能提高突变率-B.-过程⑥使用的试剂是秋水仙素,在有丝分裂间期发挥作用-C.-过程⑤为单倍体育种,可明显缩短育种年限-D.-④过程产生的子代中纯合子所占比例是30.大豆植株的体细胞含40条染色体.用放射性60Co处理大豆种子后,筛选出一株抗花叶病的植株X,取其花粉经离体培养得到若干单倍体植株,其中抗病植株占5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用花粉离体培养获得的抗病植株,其细胞仍具有全能性-B.-单倍体植株的细胞在有丝分裂后期,共含有20条染色体-C.-植株X连续自交若干代,纯合抗病植株的比例逐代降低-D.-放射性60Co诱发的基因突变,可以决定大豆的进化方向31.某动物种群中,AA,Aa和aa基因型的个体依次占25%、50%、25%.若该种群中的aa个体没有繁殖能力,其他个体间可以随机交配,理论上,下一代AA:Aa:aa基因型个体的数量比为()-A.-3:3:1-B.-4:4:1-C.:2:0-D.:2:132.果蝇的长翅(V)对残翅(v)为显性.在一个由600只长翅果蝇和400只残翅果蝇组成的种群中,若杂合子占所有个体的40%,那么隐性基因v在该种群内的基因频率为()-A.0%-B.-40%-C.-60%-D.-80%33.某地区有一种桦尺蠖,其体色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其中黑色(S)对浅色(s)是显性,1870年以来,S基因频率的变化如下表,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年份870900930960990S基因频率(%)0-50-65-502-A.870年,种群中浅色个体的比例为90%-B.-从1900年至1960年,该物种始终没有进化-C.-到1990年,该桦尺蠖已经进化成了两个物种-D.-自然选择导致S基因频率定向改变34.大约一万年前,某大峡谷中的松鼠被一条河流分隔成两个种群,两个种群现在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分化,过程如图所示,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地球上新物种的形成都必须先经历a过程-B.-b过程的实质就是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C.-①~⑥只能表示物种形成过程中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D.-品系1和品系2种群基因库出现了较大差异,立刻形成物种1和物种235.镰刀形细胞贫血症由基因突变引起,其致病基因为隐性基因(用a表示).只有隐性纯合子才会发病,携带者不发病,且对疟疾的抵抗力高于正常人.在非洲某些疟疾流行的地区,携带者比例在20%左右;现在美洲黑人中携带者的比例已降到了8%.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非洲疟疾流行地区a基因的基因频率大约为30%-B.-美洲黑人中a基因频率的下降是环境选择的结果-C.-镰刀形细胞贫血症患者死亡会导致人群基因库发生变化-D.-在一定外界条件下,有害的突变基因可转变为有利的二、非选择题36.如图1表示某动物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的变化;图2表示该生物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图象.图3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可能的染色体数和DNA分子数目.请据图回答问题:(1)图中1中AB段形成的原因是,CD段变化发生在期,基因突变发生在段.图2中,甲、乙、丙、丁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的有;称为初级精母细胞的有.丁细胞中染色体的互换区段内同一位点上的基因(填“相同”、“不相同”或“不一定相同”).丙细胞中含有个染色体组.乙细胞处于图1中的段,对应于图3中的.37.如图是某家系甲、乙、丙三种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其基因分别用A、a、B、b和D、d表示.甲病是伴性遗传病,II﹣7不携带乙病的致病基因.在不考虑家系内发生新的基因突变的情况下,请回答下列问题:(1)甲病的遗传方式是,乙病的遗传方式是,丙病的遗传方式是.假如Ⅲ﹣15为乙病致病基因的杂合子、为丙病基因携带者的概率是,Ⅲ﹣15和Ⅲ﹣16结婚,所生子女只患一种病的概率是,患丙病的女孩的概率是.38.为了快速培育抗某种除草剂的水稻,育种工作者综合应用了多种培育种方法,过程如下.请回答问题.(1)从对该种除草剂敏感的二倍水稻植株上取花药离体培养,诱导成幼苗.用γ射线照射上述幼苗,目的是;然后用该除草剂喷洒其幼叶,结果大部分叶片变黄,仅有个别幼叶的小片组织保持绿色,表明这部分组织具有.(3)取该部分绿色组织再进行组织培养,诱导植株再生后,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使染色体,获得纯合,移栽到大田后,在苗期喷洒该除草剂鉴定其抗性.(4)对抗性的遗传基础做一步研究,可以选用抗性植株与杂交,如果,表明抗性是隐性性状.F1自交,若F2的性状分离比为15(敏感):1(抗性),初步推测.39.回答下列问题:(1)将原产于某纬度的一种一年生植物甲,分别引种到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种植,很多年以后移植到原产地,开花时期如图所示.将植物甲引种到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这样原属于同一个物种的种群a、b和c之间形成,种群b和种群c个体之间由于花期不同,已不能正常传粉,说明已产生了,它们与、共同构成了物种形成过程的基本环节.在对动物乙某一种群进行的调查中,发现基因型为DD和dd的个体所占的比例分别为10%和70%(各种基因型个体生存能力相同),第二年对同一种群进行的调查中,发现基因型为DD和dd的个体所占的比例分别为4%和64%,在这一年中,该种群是否发生了进化?,理由是.黑龙江省哈尔滨六中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如图准备了实验装置,棋子上标记的D、d代表基因.实验时需分别从甲、乙中各随机抓取一枚棋子,并记录字母.此操作模拟了()①等位基因的分离②同源染色体的联会③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④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考点:-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分析:-根据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解释,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基因)决定的,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为显性基因(用大写字母表示如:D),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为隐性基因(用小写字母表示如:d),而且基因成对存在.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个体为纯合子,不同的为杂合子.生物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成对的基因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当杂合子自交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后代出现性状分离,性状分离比为显性:隐性=3:1.用两个小桶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两小桶内的彩球分别代表雌雄配子,用不同彩球的随机结合,模拟生物在生殖过程中,雌雄配子的随机组合.解答:-解:①由于甲、乙中都有D、d,所以分别从甲、乙中各随机抓取一枚棋子,只能获得D或d中的一个,说明等位基因的分离,正确;②同源染色体的联会是指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之间的配对,所以随机抓取一枚棋子没有体现同源染色体的联会,错误;③分别从甲、乙中各随机抓取一枚棋子,不同字母的随机结合,模拟生物在生殖过程中,雌雄配子的随机组合,正确;④实验中只有一对基因,不可能发生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错误.所以正确的有①③.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首先要求考生掌握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明确实验中所用的小桶、彩球和彩球的随机结合所代表的含义;其次要求考生掌握该实验的操作过中需要注意的细节,明确甲、乙小桶中摸出的D、d数量基本相等所表示的含义,属于考纲理解层次的考查.2.黄色卷尾鼠彼此杂交,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黄色卷尾、黄色正常尾、鼠色卷尾、鼠色正常尾.上述遗传现象的主要原因可能是()-A.-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B.-控制黄色性状的基因纯合致死-C.-卷尾性状由显性基因控制-D.-鼠色性状由隐性基因控制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分析:-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配子时,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同时也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解答:-解;由题意可知,黄色卷尾鼠彼此杂交,子代中黄色:鼠色=8:4=2:1,对于毛色来说,性状发生了分离,说明该黄色卷尾鼠的黄色是杂合子,且黄色是显性性状;卷尾:正常尾=3:1,说明该黄色卷尾鼠的卷尾是杂合子,且卷尾是显性性状,说明这两对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A、由题意可知,该遗传现象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A错误;B、子代中黄色:鼠色=2:1,不符合3:1的分离比的原因是控制黄色的基因纯合致死,导致后代性状分离比偏离9:3:3:1的情况,B正确;C、卷尾性状由显性基因控制不是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黄色卷尾、黄色正常尾、鼠色卷尾、鼠色正常尾的原因,C错误;D、鼠色由隐性基因控制不是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黄色卷尾、黄色正常尾、鼠色卷尾、鼠色正常尾的原因,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对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内容的理解是本题考查的重点,利用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对于性状分离比偏离现象进行解释和推理是本题考查的重点.3.基因D、d和T、t是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在不同情况下,下列叙述符合因果关系的是()-A.-基因型为DDTT和ddtt的个体杂交,则F2双显性性状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B.-后代表现型的数量比为1:l:1:l,则两个亲本的基因型一定为DdTt和ddtt-C.-若将基因型为DDtt的桃树枝条嫁接到基因型为ddTT的植株上,自花传粉后.所结果实的基因型为DdTt-D.-基因型为DdTt的个体,如果产生的配子中有dd的类型,则可能是在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发生了染色体变异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分析:-已知D、d和T、t是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则自交后代性状分离比是9:3:3:1;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是1:1:1:.1,以此分析答题.解答:-解:A、已知D、d和T、t是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DDTT和ddtt杂交,F1基因型是DdTt,DdTt自交F2中具有双显性性状的个体占,其中且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基因型是DDTT,其比例是,所以F2双显性性状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A错误;B、后代的表现型数量比为1:1:1:1,则两个亲本的基因型可能为DdTt和ddtt,也可能为Ddtt和ddTt,B错误.C、若将基因型为DDtt的桃树枝条嫁接到基因型为ddTT的植株上,自花传粉后,果实的基因型是由母本决定的,所以所结果实的基因型是DDtt,C错误;D、正常情况下,基因型DdTt的个体可产生DT、Dt、dt、dT四种类型的配子,若配子中出现tt类型,可能是在配子形成过程中含两个t基因的染色体未分开而形成,这是染色体不正常分离的结果,导致染色体数目变异,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应用、染色体数目变异等相关知识点,意在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培养学生判断基因型和表现型的能力以及后代情况预测能力.4.如图为动物细胞分裂中某时期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甲在分裂前期倍增并移向细胞两极-B.-乙和丙在组成成分上差异很大-C.-该时期细胞中染色体数是体细胞染色体数的两倍-D.-该时期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的物质减少考点:-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细胞中着丝点没有分裂,排列在赤道板上,所以处于有丝分裂中期.解答:-解:A、甲在分裂间期倍增,并在分裂前期移向细胞两极,故A选项错误;B、乙中含有DNA而丙中不含,所以乙和丙在组成成分上差异很大,故B选项正确;C、该时期细胞中染色体数与体细胞染色体数相等,故C选项错误;D、由于核膜在分裂前期已经解体,没有核膜了,故D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有丝分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正常情况下,在人的初级卵母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卵的过程中,一个细胞中含有的X染色体条数最多为()-A.-B.-C.-3-D.-4考点:-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分析:-精子与卵细胞形成过程及特征:1、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细胞﹣精子2、卵原细胞﹣初级卵母细胞﹣次级卵母细胞﹣卵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中期-后期-末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染色体nnn-n-n-nn-n染色单体-4n-4n-4nnnn-0-0DNA数目-4n-4n-4nnnnn-n解答:-解:正常情况下,人的卵原细胞有X染色体两条,初级卵母细胞是指减数第一次分裂的过程,此时染色单体部没有分裂,所以一个细胞中含有的X染色体条数最多为2条.次级卵母细胞是减数第二次分裂的过程,在前期和中期时只有一条X染色体,但在后期时,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离,此时连着同一个着丝点的X染色体变成了两条X染色体,后期含有两条X染色体,末期一个细胞含有一条X染色体.所以一个细胞中含有的X染色体条数最多为2条.故选:B.点评:-本题着重考查了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数量变化和行为变化的应用,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用数学方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以及数据处理能力.6.如图表示一对同源染色体及其上的等位基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的染色单体与2的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B.-B与b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C.-A与a的分离仅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D.-A与a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考点:-基因重组及其意义;配子形成过程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分析:-分析图解:图为一对同源染色体,并且该对染色体上有两对等位基因,但是两条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上发生了交叉互换.解答:-解:A、图中可以看出,同源染色体1与2上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A正确;B、B与b这对等位基因没有发生交叉互换,它们分离只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B正确;CD、A与a这对等位基因发生了交叉互换,所以它们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C错误、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属于考纲中理解层次的要求,考查了减数分裂过程中的交叉互换和等位基因分离的时期,要求考生具有一定的识图能力、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能够识记交叉互换和基因分离的本质.7.某哺乳动物的基因型为AABbEe,如图是其一个精原细胞在产生精子细胞过程中的某个环节的示意图,据此可以判断()-A.-图示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细胞中含一个染色体组-B.-该精原细胞产生的精子细胞基因型有ABe、aBe、AbE-C.-图示细胞中,a基因来自于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D.-三对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黑龙江省哈尔滨六中高二生物上学期10月月考试卷(含解
黑龙江省哈尔滨六中2015~2016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月考生物试卷(10月份)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50每题1分,51-60每题2分,共70分)1.人体的体液是指()A.细胞外液和消化液 B.细胞内液和血液C.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D.血浆、组织液、淋巴2.下列选项中,与其他三个选项的含义都有很大差别的一项是()A.细胞外液 B.细胞内液C.血浆、组织液、淋巴D.内环境3.血浆中的水来自()A.组织液B.组织液、消化道C.淋巴、组织液 D.消化道、组织液、淋巴4.(1999•上海)人体中占体液总量百分比最大的是()A.细胞内液 B.细胞外液 C.血液 D.淋巴液5.哺乳动物肌肉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环境是()A.血液 B.体液 C.组织液D.细胞内液6.正常情况下,当人体局部组织活动增加时,代谢产物增加,此时该组织中的()A.组织液减少,淋巴减少 B.组织液减少,淋巴增加C.组织液增加,淋巴减少 D.组织液增多,淋巴增加7.如图是人体局部内环境示意图.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①结构和②结构的细胞所处的具体内环境相同B.长期营养不良会使c液减少C.③中的有氧呼吸产物可参加体液调节D.c液中可发生丙酮酸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8.平静状态下,血浆、组织液和细胞内液中O2和CO2浓度关系分别是()A.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B.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C.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D.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9.现于箭头处施加以强刺激,则能测到动作电位的位置是()A.a、b B.a、b、c C.b、c、d、e D.a、b、c、d、e10.下列能正确表示神经纤维受刺激时,刺激点膜电位由静息电位转为动作电位的过程是()A.①→④B.②→③C.③→②D.④→①11.给一氧化碳中毒的病人进行输氧时,要在纯氧中混入5%的二氧化碳气体,以维持呼吸中枢的兴奋,这主要是利用什么调节()A.体液调节 B.神经调节 C.激素调节 D.内分泌调节12.下列现象属于反射的是()A.含羞草的叶受到外力碰撞而下垂B.草履虫游向食物丰富的地方C.向日葵花序随阳光而转动D.正在吃草的羊听到异常的声响立即警觉起来13.分别刺激如图Ⅰ、Ⅱ、Ⅲ、Ⅳ四处,不能引起肌肉收缩的是()A.ⅠB.ⅡC.ⅢD.Ⅳ14.如图表示神经元联系的一种形式,与此相关的表述正确的是()A.刺激a处,会导致b处连续兴奋或抑制,c处也发生电位变化B.刺激b处,不会引起a和c处发生电位变化C.刺激c处,a和b处都会产生兴奋D.刺激a处,b、c同时产生兴奋或抑制15.如图为突触结构模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a中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信息传递需要能量B.①中内容物释放至②中主要借助于突触前膜的主动运输C.①中内容物使b兴奋时,兴奋处膜外为负电位D.②处的液体为组织液,传递兴奋时含有能被③特异性识别的物质16.某同学正在跑步,参与调节这一过程的神经结构有()①大脑皮层②小脑③下丘脑④脑干⑤脊髓.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⑤17.如图所示,神经纤维MB段距离长于MC段,在M处给以电刺激,在B,C处用电流计测其电位变化,电流计指针()A.不动 B.向左摆C.向右摆D.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摆动18.下列属于人在寒冷环境中的身体变化是()①皮肤血管收缩②增加皮肤的血流量③汗腺分泌增多④汗液几乎不分泌⑤代谢活动增强.A.①④⑤B.①②⑤C.④⑤ D.②③19.当人吃了过咸的食物时,机体对细胞外液渗透压的调节过程有如下几步,其中正确的是()①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②大脑皮层兴奋产生渴觉;③下丘脑神经细胞分泌抗利尿激素增加;④摄水量增加;⑤尿量减少.A.①→②→③→④→⑤B.②→①→④→③→⑤C.①→②→④和①→③→⑤D.②→①→④和②→①→③→⑤20.正常情况下,人体进食后血液内()A.胰岛素含量减少,胰高血糖素含量增加B.胰岛素含量增加,胰高血糖素含量增加C.胰岛素含量减少,胰高血糖素含量减少D.胰岛素含量增加,胰高血糖素含量减少21.当人所处的环境温度从25℃降至5℃时,耗氧量、尿量、抗利尿激素及体内酶活性的变化依次为()A.减少、减少、增加、不变B.增加、增加、减少、不变C.增加、减少、增加、不变D.增加、增加、减少、降低22.下列各组分泌腺产生的分泌物,均直接排放到内环境的是()A.唾液腺、垂体、肠腺B.肾上腺、甲状腺、胰岛C.睾丸、汗腺、皮脂腺D.卵巢、胃腺、肝脏23.抗体的基本组成单位及合成抗体的细胞器分别是()A.氨基酸和核糖体B.氨基酸和高尔基体C.核苷酸和核糖体D.核苷酸和高尔基体24.可以成为人体第三道防线的结构或物质是()①骨髓②扁桃体③淋巴细胞④抗体⑤红细胞⑥吞噬细胞⑦抗原.A.①③④⑤⑥B.③④⑥⑦ C.①②③④⑥D.①③⑤⑥25.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中都能出现的现象是()A.产生抗体 B.与靶细胞密切接触C.导致靶细胞破裂D.产生记忆细胞26.大面积烧伤护理不当时,易发生感染而引起严重后果,这主要是由于()A.特异性免疫能力减弱B.非特异性免疫能力减弱C.体液大量损失 D.营养物质得不到及时补充27.中枢神经系统是指()A.脊髓和脊神经 B.脑和脑神经C.脑和脊髓 D.脑神经和脊神经28.调节人体生命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是()A.小脑 B.脑干 C.大脑 D.大脑皮层2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B.反射需要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C.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D.反射弧中的效应器是指运动神经末梢30.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与膜外电流方向一致B.两个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依靠神经递质C.在特定情况下,突触释放的神经递质也能使肌肉收缩和某些腺体分泌D.兴奋在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传递31.某人的脊髓从胸部折断后,一般情况下()A.膝跳反射存在,针刺足部有感觉B.膝跳反射不存在,针刺足部有感觉C.膝跳反射不存在,针刺足部无感觉D.膝跳反射存在,针刺足部无感觉3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记忆包括瞬时记忆、短期记忆、长期记忆、永久记忆B.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C.言语区的H 区受损,患者不能用词语表达思想D.语言功能与大脑皮层的言语区有关33.下列关于突触和兴奋传递的叙述错误的是()A.兴奋在突触处只能单向传递B.突触前膜是突触小体的膜C.构成突触的两个神经元之间是有间隙的D.突触前后两个神经元的兴奋是同时发生的3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一般来说,位于脊髓中的低级中枢受脑中相应的高级中枢的调控B.脊髓是调节躯体运动的低级中枢C.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机制是神经调节网络D.人和高等动物的各项生命活动常常同时受神经和体液的调节35.在神经元之间传递兴奋时,突触完成的信号转换模式为()A.电信号→电信号→电信号B.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C.化学信号→化学信号→化学信号D.化学信号→电信号→化学信号36.下列哪一结构与机体维持水平衡无关的是()A.肾B.骨髓 C.下丘脑D.大脑皮层37.关于兴奋的传导不正确的是()A.兴奋在神经元之间是单向传递的B.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C.突触后膜为细胞体膜或树突膜D.神经纤维上已经兴奋的部位将恢复为静息状态的零电位38.哺乳动物的甲状腺细胞合成和分泌的甲状腺激素是()A.核酸 B.蛋白质C.氨基酸类 D.类固醇39.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由胰腺产生B.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C.激素调节具有微量和高效的特点D.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4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临床上常通过抽取血样来检测内分泌系统的疾病B.激素起催化作用C.激素直接参与细胞内多种生命活动D.激素只运输给相应的靶器官、靶细胞4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单细胞动物和一些多细胞低等动物只有体液调节B.神经系统的某些结构也能释放激素C.甲状腺激素几乎对全身的细胞都起作用D.垂体通过下丘脑调控某些内分泌腺42.下列哪一项不是胰岛素的功能()A.促进血糖转变成脂肪B.促进肝糖原合成C.促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D.抑制肝糖原分解43.人的体温能保持相对稳定的原因是()A.人体能通过骨骼肌和内脏不断产热B.人体通过皮肤散发热量C.人体通过神经和体液控制机体产热量D.人体能通过神经和体液调节产热和散热过程使之维持相对平衡4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人体热量的来源主要是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放能B.人体热量的散出主要通过汗液的蒸发、皮肤内毛细血管的散热C.体温高于正常体温时,机体产热减少、散热增多D.体温低于正常体温时,机体只通过下丘脑发出的神经调节,增加机体产热,维持体温45.下列有关人体水平衡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大量饮水,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B.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则尿量增加C.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则产生渴觉D.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则尿量减少46.不属于神经调节特点的是()A.作用范围比较局限 B.作用途径反射弧C.作用范围较广泛D.反应迅速47.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免疫作用的主要是()A.抗体 B.抗原 C.淋巴细胞 D.吞噬细胞4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属于过敏反应B.抗体与病原体结合,从而抑制病原体的繁殖或对人体细胞的黏附C.免疫调节依靠免疫系统来实现D.扁桃体、淋巴结、胸腺、脾、骨髓都属于免疫器官4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过敏反应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B.过敏反应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C.过敏反应是免疫系统对外来物质(过敏原)免疫功能过弱引起的D.过敏反应是指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触抗原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50.器官移植后降低免疫排斥作用的措施是()A.使接受者处于无菌环境 B.使用免疫抑制剂C.用X射线照射被移植器官D.用加快有丝分裂的药物51.属于B细胞和T细胞共有的特点是()A.都属于免疫细胞B.都既参与体液免疫又参与细胞免疫C.都可产生淋巴因子D.都在骨髓中成熟52.在制备抗蛇毒毒素血清时,需将减毒的蛇毒注入家兔体内,引起免疫反应,这一免疫反应和所用的蛇毒分别是()A.非特异性免疫,抗原B.非特异性免疫,抗体C.特异性免疫,抗原 D.特异性免疫,抗体53.产生抗体的细胞是()A.吞噬细胞 B.靶细胞C.浆细胞D.T细胞54.下列关于吞噬细胞的说法正确的是()A.吞噬细胞只在非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B.吞噬细胞不属于淋巴细胞C.吞噬细胞在体液免疫过程中产生淋巴因子D.吞噬细胞只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55.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淋巴细胞位于血液、淋巴液和淋巴结中B.吞噬细胞可以将病原体所特有的抗原暴露出来C.淋巴因子与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作用D.T主要靠直接接触靶细胞“作战”,这种方式称为细胞免疫56.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使其裂解死亡B.抗原都是来自机体以外的对身体有害的物质C.免疫系统具有防卫功能、监控和清除功能D.在艾滋病患者中,许多是由于缺乏免疫力而死于病菌感染,也有不少是死于癌症57.某同学给健康实验兔静脉滴注0.9%的NaCl溶液(生理盐水)20mL后,会出现的现象是()A.输入的溶液会从血浆进入组织液B.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分别增加10mLC.细胞内液Na+的增加远大于细胞外液Na+的增加D.输入的Na+中50%进入细胞内液,50%分布在细胞外液58.哺乳动物因长时间未饮水导致机体脱水时,会发生的生理现象是()A.血浆渗透压降低B.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C.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的刺激减弱D.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作用减弱59.下列关于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肾上腺素发挥作用后被灭活B.体内失水过多时抗利尿激素释放减少C.激素调节过程中存在反馈调节D.对血样中相关激素水平的分析可帮助诊断甲状腺疾病60.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增加时会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B.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血浆中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C.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释放到内环境中,然后作用于靶细胞D.淋巴中的淋巴细胞可以通过淋巴循环由锁骨下静脉汇入血液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61.如图是人体局部示意图,据图回答:(1)A液是,B液是,C液是.A液、B液、C液是体内细胞直接生活的液体环境,合称.(3)A液、B液、C液三者的物质交换关系是(用字母和箭头表示)..62.如图是人体内甲状腺活动的调节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图中的“激素Ⅰ”、“激素Ⅱ”和“激素Ⅲ”分别是、和.图中的“(+)”和“(一)”分别表示和.(3)血液中激素Ⅲ的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使“激素Ⅰ”、“激素Ⅱ”分泌减少,这种调节方式的作用称为调节,这种调节机制的好处是.(4)当体内缺少碘时,“激素Ⅰ”、“激素Ⅱ”和“激素Ⅲ”分泌量的变化分别是、和.63.用未感染过病原体的健康小鼠A和B做实验(注射量适宜):给健康B鼠注射S疫苗,B鼠不患病.几天后,再给B鼠注射毒性强的S病原体,B鼠仍不患病.给健康A鼠直接注射毒性强的S病原体,A鼠患病死亡.请回答:(1)S疫苗进入小鼠B体内后,如果引起体液免疫,识别它的细胞有、、,可以清除它的物质是,该物质是由分泌的.几天后,再给B鼠注射毒性强的S病原体,识别它的细胞除以上细胞外,还多了一种细胞是,这种细胞是之前在S疫苗进入小鼠B体内后,由细胞分裂分化而形成.由于这种细胞在S病原体刺激下能,所以,B鼠仍不患病.(3)A鼠的作用是.64.如图为脊髓反射弧模式图,请回答:(1)M代表反射弧的.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是通过信号,在神经元之间传递是通过结构.(3)假设效应器是一块肌肉,现切断a处,分别刺激Ⅱ、Ⅲ两处,则发生的情况是:刺激Ⅱ处,肌肉;刺激Ⅲ处,肌肉.黑龙江省哈尔滨六中2015~2016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月考生物试卷(10月份)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50每题1分,51-60每题2分,共70分)1.人体的体液是指()A.细胞外液和消化液 B.细胞内液和血液C.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D.血浆、组织液、淋巴【考点】内环境的组成.【分析】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细胞外液又叫内环境,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解答】解:A、消化道不是体液,A错误;B、血液不属于体液,B错误;C、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共同组成体液,C正确;D、血浆、组织液、淋巴是细胞外液,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体液、细胞内液、细胞外液、血浆、组织液、淋巴之间的关系,对应相关概念关系理解是解题的关键.2.下列选项中,与其他三个选项的含义都有很大差别的一项是()A.细胞外液 B.细胞内液C.血浆、组织液、淋巴D.内环境【考点】内环境的组成.【分析】人体内所有液体统称为体液,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细胞外液又叫内环境,主要由组织液、血浆和淋巴组成.【解答】解:细胞外液又叫内环境,主要由组织液、血浆和淋巴组成.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内环境组成,考查学生识记基础知识的能力.3.血浆中的水来自()A.组织液B.组织液、消化道C.淋巴、组织液 D.消化道、组织液、淋巴【考点】内环境的组成.【分析】细胞在体内直接所处的环境即细胞外液,称之为内环境.内环境是细胞直接进行新陈代谢的场所,是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细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血浆可以和组织液相互渗透,组织液的一部分形成淋巴,淋巴最后回流到血浆中.【解答】解:A、血浆可以和组织液相互渗透,因此血浆中的水可以来自组织液,但是这只是一方面,不全面,A错误;B、消化道的水分可以经过吸收而进入血浆中,因此,血浆中的水可以来自消化道,但这也只是一方面,不全面,B错误;C、由于淋巴可以回流到血浆中去,因此血浆中的水可以来自淋巴,同样这也是一方面,不全面,C错误;D、由A、B、C的分析可知,血浆中的水可以来自组织液、消化道和淋巴,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内环境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4.(1999•上海)人体中占体液总量百分比最大的是()A.细胞内液 B.细胞外液 C.血液 D.淋巴液【考点】内环境的组成.【分析】本题是对体液的概念,组成和含量的考查.体液分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细胞外液主要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组成.人体体液中占体液总量百分比最大的是细胞内液,约占.【解答】解:A、人体体液中占体液总量百分比最大的是细胞内液,约占,A正确;B、细胞外液只占人体体液的,不是占体液总量百分比最大的,B错误;C、血液既不是细胞内液,也不是细胞外液,C错误;D、淋巴液是细胞外液的一部分,不是占体液总量百分比最大的,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人体体液的组成和含量,细胞外液的组成,对人体体液的组成和含量的记忆是解题的关键,C选项往往从主观出发,认为血液的含量最多.5.哺乳动物肌肉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环境是()A.血液 B.体液 C.组织液D.细胞内液【考点】内环境的组成.【分析】细胞外液即内环境包括血浆、淋巴、组织液等,绝大多数细胞生活在组织液中,血细胞生活在血浆中,淋巴细胞生活在淋巴或血浆中.【解答】解:A、血液内含有血细胞,并非细胞外液,血浆才是细胞外液,A错误;B、体液含有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只有细胞外液才是细胞生活的环境,B错误;C、肌肉细胞周围的液体是组织液,C正确;D、细胞内液是细胞内的液体,非细胞生活的外部环境,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组织细胞生活的具体的内环境,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结合具体的细胞种类分析处于哪种细胞外液中.6.正常情况下,当人体局部组织活动增加时,代谢产物增加,此时该组织中的()A.组织液减少,淋巴减少 B.组织液减少,淋巴增加C.组织液增加,淋巴减少 D.组织液增多,淋巴增加【考点】内环境的组成.【分析】内环境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血浆与组织液之间是通过毛细血管壁相互渗透;组织液中大部分能够被毛细血管的静脉端重新吸收进入血浆,小部分被毛细淋巴管吸收成为淋巴;淋巴经过淋巴循环由左右锁骨下静脉汇入血浆中,淋巴只能来自于组织液,回到血浆.【解答】解:当人体局部组织活动增加,代谢产物增加时,就使组织液渗透压增大,使生成组织液的有效滤过压增大,促进组织液的生成增加.由于淋巴是组织液渗透到毛细淋巴管内形成的,且单向汇入血液循环,所以随组织液的增加,淋巴的生成也增加.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者之间的关系,意在考查学生是识记和理解能力,试题难度一般.对于血浆、组织液、淋巴之间的动态关系的理解并把握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是本题考查的重点.7.如图是人体局部内环境示意图.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①结构和②结构的细胞所处的具体内环境相同B.长期营养不良会使c液减少C.③中的有氧呼吸产物可参加体液调节D.c液中可发生丙酮酸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考点】内环境的组成.【分析】分析题图:图示是人体局部内环境示意图,其中A是血浆,是血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B是淋巴是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C是组织液,是组织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①是毛细血管壁,②是毛细淋巴管壁,③是组织细胞.【解答】解:A、结构①是毛细血管壁,该处细胞所处的直接内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而结构②是毛细淋巴管壁,该处细胞所处的直接内环境是淋巴和组织液,A错误;B、人体摄入的营养物质太少,会是血浆蛋白减少,渗透压下降,组织液回流减弱,导致组织液(C液)增多,B错误;C、③的有氧呼吸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其中二氧化碳可参加体液调节,C正确;D、丙酮酸在线粒体中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而不是在C液中氧化分解,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结合人体局部内环境示意图,考查内化境的组成、内环境的理化性质,要求考生识记内环境的组成,能准确判断图中各液体的名称和各结构的名称;还要求考生掌握内环境的理化性质,识记体液调节的概念,识记有氧呼吸过程,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8.平静状态下,血浆、组织液和细胞内液中O2和CO2浓度关系分别是()A.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B.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C.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D.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考点】内环境的组成.【分析】根据气体的扩散作用,一种气体总是会从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知道平衡为止进行分析回答.氧气和CO2的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特点是运输方向是高浓度运输到低浓度,不需要载体和能量.【解答】解:氧浓度最高的部位是血浆,经组织液最终运输到组织细胞内液.所以在血浆、组织液和细胞内液中,O2的浓度依次为: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细胞呼吸产生CO2经组织液进入血浆,随血液循环运输到体外,运输方向是高浓度到低浓度,所以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细胞外液的成分和运输方式,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理解气体的扩散作用是解题的关键.9.现于箭头处施加以强刺激,则能测到动作电位的位置是()A.a、b B.a、b、c C.b、c、d、e D.a、b、c、d、e【考点】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分析】兴奋在同一个神经元上的传导是双向的,在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传递的方向是单向的,即只能从神经元的轴突传递到另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细胞体,而不能倒过来传递.【解答】解:由图可知,在神经纤维上给于一强刺激,b、c、d和刺激点位于同一个神经元上,因此,b、c可以检测到电位变化,但是a、b位于两个神经元,且a是另一个神经元的轴突,因此b不能传递给a,a检测不到膜电位变化;c是神经元的轴突,可以通过突触传递到一个神经元的树突,进而传递到胞体d和轴突f,因此e、f能检测到膜电位的变化.故选:C.【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到和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特点,对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到和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特点的理解应用是本题考查的重点.10.下列能正确表示神经纤维受刺激时,刺激点膜电位由静息电位转为动作电位的过程是()A.①→④B.②→③C.③→②D.④→①【考点】细胞膜内外在各种状态下的电位情况.【分析】本题是对神经纤维上静息电位与受刺激时动作电位的考查,静息时膜内外的电位是外正内负,受刺激时Na+通道开放,Na+内流,使膜内的正电荷增加,膜外的正电荷减少,逐渐变成外负内正.【解答】解:发现题图可知,④表现为外正内负,是静息电位,①表现为外负内正,是动作电位,因此神经纤维受刺激时,刺激点膜电位由静息电位转为动作电位的过程是:④→①.故选:D.【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静息时膜内外电位和受刺激产生兴奋时膜内外的电位变化,对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过程的理解是解题的关键.11.给一氧化碳中毒的病人进行输氧时,要在纯氧中混入5%的二氧化碳气体,以维持呼吸中枢的兴奋,这主要是利用什么调节()A.体液调节 B.神经调节 C.激素调节 D.内分泌调节【考点】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分析】体液调节是指体内的一些细胞能生成并分泌某些特殊的化学物质(如激素、代谢产物等),经体液(血液、组织液等)运输,达到全身的组织细胞或某些特殊的组织细胞,通过作用于细胞上相应的受体,对这些细胞的活动进行调节.【解答】解:人体呼吸的频率受到血液中二氧化碳浓度的调节,动脉血中该物质浓度的升高,会形成对呼吸中枢的有效刺激,该过程属于体液调节,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记忆和理解能力.体液调节中最主要的是激素调节.激素释放进入血液被运送到全身各个部位,虽然他们与各处的组织、细胞有广泛接触,但有此激素只。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文(2021年整理)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文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文)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文的全部内容。
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20届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考试时间:40分钟满分:9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不属于人体内环境的是A.血浆 B.组织液 C.淋巴 D.细胞内液2.夏季酷暑时分,在室外作业的人们会大量出汗,丢失盐分,这时应多饮用A.盐汽水 B.牛奶 C.可乐 D.果汁3.毛细血管壁细胞所处的内环境是A.组织液 B.血浆组织液 C.淋巴组织液 D.血浆4.下列不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A.血浆蛋白 B.葡萄糖 C.钙离子 D.呼吸酶5.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的现代观点是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免疫调节 D.神经—体液—免疫调节6.在血糖平衡调节过程中,能够降低血糖浓度的激素是A.甲状腺激素 B.胰岛素 C.肾上腺素 D.生长激素7.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A.刺激 B.反射 C.反射弧 D.条件反射8.产生抗体的细胞是A.吞噬细胞 B.靶细胞 C.T细胞 D.浆细胞9.神经纤维受到刺激时,受刺激部位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A.内负外正 B.内正外负 C内负外负 D.内正外正10.细胞免疫中,使靶细胞裂解的是A.效应T细胞 B.记忆细胞 C.吞噬细胞 D.浆细胞11.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的,下列哪种行为易于传染艾滋病A.与艾滋病患者进行视频聊天 B.输入含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C.与艾滋病患者打电话 D.与艾滋病患者发电子邮件12.农业生产上常运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使之不能与雌性个体交配,致使害虫的种群密度:A.下降 B.增加 C.不变 D.没有影响13.健康人在饥饿情况下A.血糖含量大幅度下降 B.胰岛素分泌量相应增加C.血糖分解加速 D.肝糖元分解加速14.农民适时摘除棉花的顶芽,解除顶端优势,以促进侧芽的发育,从而使它多开花、多结果。
黑龙江省哈六中高三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哈尔滨第六中学2014-2015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三生物试题(解析)【试卷综析】本卷为哈尔滨第六中学2014-2015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重点考查了高中必须所有内容: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代谢,细胞生命历程,生物遗传与进化,生命活动的调节,生物与环境,以及选修三内容:基因工程。
该试题选题经典,既考查了基础知识,又提高了学生的能力,符合高三一轮复习要求。
【题文】【答案】【知识点】A1 细胞中的元素和无机化合物、糖类和脂质【答案解析】B解析:纤维素为多糖,胰岛素为蛋白质含有N S元素性激素为脂质含有P,A错误;ADP、tRNA、质粒都由C H O N P构成,B正确;脂肪与丙酮酸含有C.H,O,核苷酸中核苷酸还含有N P ,C错误;.抗体是蛋白质,酶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生长素是小分子有机物不含有S元素;D错误【典型总结】对组成生命的物质基础分类和组成不明确或记忆不牢容易造成失误糖类:包括单糖、二糖和多糖。
葡萄糖、果糖、核糖、脱氧核糖属于单糖,蔗糖、麦芽糖、乳糖属于二糖,淀粉、纤维素是植物细胞特有的多糖,糖原是动物细胞特有的多糖。
蛋白质:蛋白质的多样性除与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有关外,还与氨基酸形成肽链的空间结构有关。
遗传物质:遗传物质是DNA或RNA,也就是核酸,细胞生物中既有DNA,又有RNA,遗传物质就是DNA,而病毒中只有一种核酸(DNA或RNA),因此遗传物质与核酸的关系并不完全统一,应注意结合案例分析。
脂质:有的同学经常把脂肪和脂质混淆,以为二者是相同的,或者以为脂肪包括脂质,这些看法都是错误的。
脂肪只是脂质中的一类物质,脂质除包括脂肪以外,还包括磷脂和固醇。
磷脂是构成生物膜的主要成分。
固醇包括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
【题文】【答案】【知识点】B2 细胞膜(生物膜系统)与细胞核【答案解析】D解析:①是指染色质,是由DNA和蛋白质构成,但不是环状结构,A错误;②是核仁,是产生核糖体的产所,但是蛋白质的合成产生在核糖体上,B错误;核膜是由两层生物膜,四层磷脂分子层组成的,蛋白质和RNA不能穿过核膜进入细胞核,C错误;核孔只能让蛋白质和RNA等特定的物质通过,D正确【题文】【答案】【知识点】B3 细胞的结构及功能综合【答案解析】A解析:溶酶体内含有多种水解酶,是消化车间,A正确;核糖体是由蛋白质和rRNA组成,B错误;中心体分布在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C错误;酵母菌是真核生物,细胞内含有染色质,D错误【题文】4.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动物性激素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B.植物细胞的胞间连丝具有物质运输的作用C.高尔基体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加工和运输的场所D.抑制线粒体活性的物质直接阻碍根细胞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答案】【知识点】B3 细胞的结构及功能综合【答案解析】B解析:性激素属于脂质,其合成与内质网有关,在核糖体合成的物质是蛋白质,A错误;间连丝是贯穿细胞壁沟通相邻细胞的细胞质连线,为植物细胞间物质运输与信息传递的重要通道,B正确;高尔基体是细胞内蛋白质加工和运输的场所,C错误;根细胞吸收水分是自由扩散,不消耗能量,因此抑制线粒体活性的物质不会直接影响水的吸收,但是会影响无机盐的吸收,从而改变了细胞内渗透压,间接影响水的吸收,D错误【思路点拨】本题考查细胞结构和功能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题文】5.右图曲线表示完全相同的两个植物细胞分别放置在A、B溶液中,细胞失水量的变化情况。
「精品」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理
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二生物试题一、选择题(45分)1.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A.浆细胞能够特异性识别抗原B.饥饿时,血液流经肝脏后血糖浓度会升高C.寒冷环境下机体通过各种途径减少散热,使散热量低于炎热环境D.肾小管细胞和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能够选择性表达抗利尿激素受体基因2.下图中的a、b、c分别表示人体内三种细胞外液,细胞1、2、3分别表示处于该细胞外液中的多种细胞,箭头表示这三种液体之间的相互关系。
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①液体a的蛋白质含量最高②细胞2中有的细胞能运输氧气③液体c可能含有激素和消化酶④细胞3的种类最多A.②③B.③④C.①②D.②④3.下图是一张生物概念填图,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A.A、B是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C、D可以是体温和渗透压B.内环境的稳态只要有三种调节方式即可,不需要其他器官或系统参与C.酸碱度的相对稳定主要依靠血液中的缓冲物质,与其他器官或系统也有关D.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4.如图为人体内某些信息分子的作用的示意图, a、b、c、d表示信息分子,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是由下丘脑分泌的B.a激素只到达甲状腺,c激素可达到全身细胞,但c只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C.d表示胰高血糖素,通过促进葡萄糖的利用和转化降低血糖浓度D.信息分子参与的a、c、d调节过程均存在反馈调节5.健康人在精神紧张时常有明显的出汗现象,说明()A.此时人体的内环境稳态失调B.此时人体激素分泌没有变化C.汗腺的分泌活动受神经活动影响D.这种情况下出汗不影响人体散热6.冬泳运动因其独到的健身效果而备受关注。
人在冬泳过程中()A.产热量始终大于散热量B.胰岛素在血糖调节中起主要作用C.汗腺分泌减少,尿量增多D.下丘脑体温凋节中枢产生冷觉7. 有关生物体对刺激做出反应的表述,错误的是()A.病毒感染→人体T细胞分泌特异性抗体→清除病毒B.外界温度降低→哺乳动物体温调节中枢兴奋→体温稳定C.摄入高糖食品→人体胰岛素分泌增加→血糖水平回落D.单侧光照→植物体生长素重新分布→向光弯曲8.如图表示免疫异常引起的某种疾病的发病机理。
黑龙江省哈六中1415学年度高一上学期期中——生物生物
黑龙江省哈六中2014—2015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一生物试题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9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10每题1分,11-37每题2分,共64分)1.下图中甲、乙、丙表示某植物体相邻的3个细胞,它们的细胞液浓度依次为甲>乙>丙,正确表示它们之间水分子渗透方向的是2.下列物质中同时含有磷和氮元素的是A.淀粉B.核苷酸C.氨基酸D.脂肪3.在电子显微镜下,颤藻和水绵细胞中都能被观察到的结构是A.细胞核B.核糖体C.叶绿体D.溶酶体4.关于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脂质和蛋白质是组成细胞膜的主要物质B.当细胞死亡时,其细胞膜的通透性会发生改变C.细胞膜上也含有脂肪D.细胞产生的激素与靶细胞膜上相应受体的结合可实现细胞间的信息交流5.关于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细胞的胞间连丝具有信息交流的作用B.性激素主要是由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C.分泌蛋白的形成与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有关D.哺乳动物的细胞可以合成乳糖6.有关细胞内囊泡运输的描述,正确的是A.细胞核内的RNA通过囊泡运输到细胞质B.蛋白质类激素经囊泡运输分泌到细胞外C.细胞器之间都能通过囊泡进行物质运输D.囊泡的运输不消耗能量7.下列关于线粒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线粒体只存在动物细胞中B.在线粒体基质中不含有DNAC.成人心肌细胞中的线粒体数量比腹肌细胞的少D.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无线粒体8.以下细胞结构中,RNA是其结构组成的是A.液泡B.核糖体C.高尔基体D.溶酶体9.下列有关细胞核的叙述,错误..的是A.蛋白质是细胞核中染色质的组成成分B.细胞核控制着细胞的代谢和遗传C.小分子物质可以通过核孔,大分子物质不能D.细胞核内含有核仁10.一条由39个氨基酸形成的环状多肽,其中有4个谷氨酸(R基为一CH2一CH2一COOH),则该多肽A.有38个肽键B.可能没有游离氨基C.至少有5个游离羧基D.至多有36种氨基酸11.关于核酸的叙述,错误..的是A.核酸的基本单位是核苷酸B.植物细胞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含有DNAC.RNA 只分布在细胞质中D.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染色可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12.下列关于脂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脂质中的磷脂是细胞膜的组成成分B.维生素D和性激素不属于固醇类物质C.脂肪中氢的含量比糖类的氢的含量低D.脂质在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上合成13.下列关于植物体内水分的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体内的水分参与营养物质的运输B.水是构成叶肉细胞的重要化合物之一C.自由水可作为细胞内化学反应的反应物D.同种植物萌发种子的含水量和休眠种子的相同14.下列有关生物膜结构与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线粒体外膜上不含有蛋白质B.膜的选择透过性与蛋白质分子有关系C.细胞膜上蛋白质种类的多少决定其功能的复杂程度D.构成生物膜的磷脂分子和大多数蛋白质分子可以运动15.从成分、功能方面将细胞器进行归类,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A.核糖体是能产生水的细胞器B.溶酶体分解作用形成的产物,有些可以为细胞提供营养C.在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中,有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等D.可能含有色素的细胞器有叶绿体和液泡17.下列关于HIV的说法正确的是A.能在人体血浆中增殖B.基本单位为核苷酸C.核酸中含4种含氮碱基D.蛋白质由自身的核糖体合成18.下列有关细胞物质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人体活细胞中氢原子的数目最多B.DNA和RNA分子的碱基组成相同C.多糖在细胞中不与其他分子相结合D.蛋白质区别于脂质的特有元素是氮19.下列关于生物体内有机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脂质不参与生命活动的调节B.蛋白质是生物体主要的能源物质C.核酸是生物体储存遗传信息的物质D.蛋白质和细胞间信息交流无关20.在1、3、5号试管中分别加入2 mL蒸馏水,2、4、6号试管中分别加入2 mL发芽的小麦种子匀浆样液(含有糖类和蛋白质等物质),然后在1~4号试管中适量滴加斐林试剂,5、6号试管中合理滴加双缩脲试剂,摇匀。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 理
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二生物试题一、选择题(45分)1.有关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A.血红蛋白、神经递质、激素、葡萄糖和CO2都是内环境的成分B.系统性红斑狼疮、过敏反应、艾滋病都是免疫过强引起的C.病原体侵入机体后,主要由T细胞产生抗体消灭D.通过神经—体液—免疫调节调节,可使机体的理化性质和组成成分保持相对稳定2.下列关于人在剧烈运动时生理变化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A.大量失钠,对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影响大于细胞内液B.大量乳酸进入血液,血浆由弱碱性为弱酸性C.胰高血糖素分泌量上升,促进肝糖原和肌糖原分解D.血液中O2含量下降,刺激了呼吸中枢促进呼吸运动3.与下图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图一中abcde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反射弧,a表示感受器B.图一②的结构决定了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只能是单向的C.图二①中递质释放至②中主要借助于突触前膜的主动运输D.图二中发生了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4. 下列对人和高等动物的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①激素调节是通过调节细胞的代谢而发挥作用的②激素调节的启动较慢,持续时间长③人和高等动物的生理活动,主要是通过激素调节来协调的④激素调节迅速而精确,反应时间短⑤冲动在突触间的传递是单向的⑥激素是参与体液调节的唯一化学物质A.①②⑤B.②③⑥ C.①③④⑤ D.④⑤⑥5.下图是人体缩手反射的反射弧结构,方框甲、乙代表神经中枢。
当手被尖锐的物体刺痛时,先缩手后产生痛觉。
对此生理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A.图中E为感受器,A为效应器B.未受刺激时,神经纤维D处的电位分布是膜内为正电位,膜外为负电位C.刺激D处,产生的兴奋传到E处引起的反应不属于反射D.由甲发出的传出神经纤维末端释放的神经递质只能引起乙的兴奋6. 下列有关人体体温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寒冷环境刺激可使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加B.寒冷环境刺激可使皮肤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少C.炎热环境刺激可使甲状腺分泌的激素增加,机体散热增加D.人体通过神经和体液调节来调节体温恒定7. 下列因素不会引起组织水肿的是A.毛细淋巴管阻塞B. 血浆蛋白含量过少C.肾脏疾病导致蛋白尿D. 血浆渗透压升高8. 下图表示了一个健康人饭后血液中葡萄糖的浓度变化,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进食后血糖浓度升高的原因是食物中糖类的消化和吸收B.进食后的2h内,胰岛素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C.2h~3h之间,胰高血糖素的分泌有所增加D.3.5h时,血糖浓度较高是肌糖原开始分解所致9. 抗利尿激素(ADH)是调节机体水盐平衡的重要激素,其化学本质是多肽,如图为该激素的生理作用示意图,另有研究表明,过量的乙醇会抑制ADH的分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激素与神经递质不可能作用于同一细胞 B.过量饮酒可导致尿量减少C.抗利尿激素可促进毛细血管收缩D.一种细胞只能识别一种特定的激素10. 某成年人从25℃环境来到10℃环境中,体温维持正常,其散热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b段的散热量少于产热量 B.b﹣c段散热加快是由于汗液分泌增加C.c﹣d段皮肤血管逐渐舒张 D.d﹣e段的产热速率大于a﹣b段11. 以下不属于激素调节的特点的是A.微量和高效 B.通过体液运输C.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D.提供能量12. 研究发现,胰岛素必须与细胞膜上的胰岛素受体结合,才能调节血糖平衡.如果人体组织细胞膜缺乏该受体,则可能导致A.细胞减缓摄取血糖,血糖水平过高 B.细胞减缓摄取血糖,血糖水平过低C.细胞加速摄取血糖,血糖水平过高 D.细胞加速摄取血糖,血糖水平过低13. 如图是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示意图,关于此图的描述错误的是A.神经递质是从①处释放的 B.兴奋传递需要的能量主要来自④C.兴奋可以在①和③之间双向传递 D.由①、②、③构成突触14. 下列各图箭头表示兴奋在神经元之间和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不正确的是A.B.C.D.15. 如图是免疫细胞识别抗原的过程.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吞噬细胞具有摄取、处理和暴露抗原的作用B.吞噬细胞中的酶能将抗原分解成碎片C.T细胞抗原受体能识别抗原碎片,并与之结合D.T细胞抗原受体识别抗原碎片后,直接分泌抗体等淋巴因子16. 免疫是机体的一种保护性生理功能,下列有关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A.吞噬细菌、T细胞、B细胞、记忆细胞、浆细胞均能识别抗原B.过敏反应是指已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抗原的刺激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C.一种抗原常常刺激机体产生多种抗体D.自身免疫病和艾滋病是由机体免疫功能不强或缺陷造成的17. 下列现象不属于人体内环境稳态调节的是A.寒冷环境下排汗量减少B.血浆渗透压升高时饮水量增多C.减数分裂产生生殖细胞D.清除体内衰老死亡的细胞18. 下列免疫反应,属于体液免疫反应的是A.眼泪中的溶菌酶破坏侵入人体的细菌B.体液中的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C.抗体与病菌结合抑制病菌繁殖D.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特异性结合19. 将小鼠B 细胞注入家兔体内,产生免疫反应后,家兔血清能使小鼠T 细胞凝集成细胞集团。
高二生物月考试题带答案-黑龙江省哈尔滨六中2014-2015学年高二(上)月考(12月份)
黑龙江省哈尔滨六中2014-2015学年高二(上)月考(12月份)一、选择题(共4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45分)1.(1分)(2015•普兰店市模拟)当内环境的稳态遭到破坏时,必将引起()2.(1分)(2012秋•资阳期末)如图是突触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3.(1分)(2012秋•资阳期末)下列关于学习和记忆的说法错误的是()4.(1分)(2011•闸北区一模)如图所示,则有关血糖的来源和去向,以及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5.(1分)(2012秋•资阳期末)激素在调节人体生命活动过程中有重要的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6.(1分)(2014•虹口区一模)如图是高等动物甲状腺激素分泌调节示意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7.(1分)(2012•江苏二模)下列人体各项免疫反应中,不会发生于体液免疫过程中的是()8.(1分)(2013秋•福州期末)图为人体体液免疫过程的示意图.当机体再次接触相同抗原时,a~d四种免疫细胞中,能迅速增殖分化的是()9.(1分)(2013秋•万宁校级期末)如图表示病毒或病菌侵入机体后,引起血液中抗体浓度变化的是(①表示第一次感染,②表示第二次感染)().B.C.D.10.(1分)(2011秋•莱芜期末)如图为用燕麦胚芽鞘进行的实验.下列判断正确的是()11.(1分)(2014秋•福建校级期末)如图表示苹果生长发育时期几种激素的动态变化,图中甲、乙、丙三条曲线依次代表三种激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12.(1分)(2014•宜兴市校级学业考试)某农场面积为140hm2,农场丰富的植物资源为黑线姬鼠提供了良好的生存条件,鼠大量繁殖吸引鹰前来捕食,某研究小组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农场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100只,标记后全部放掉,第二次捕获280只,发现其中有2只带有标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13.(1分)(2012•江苏二模)关于图中种群数量变化说法错误的是()14.(1分)(2012秋•资阳期末)下列是有关实验与探究的叙述,错误的是()15.(1分)(2013•海南)甲地因森林火灾使原有植被消失,乙地因火山喷发被火山岩全部覆盖,之后两地均发生了群落演替.关于甲、乙两地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16.(1分)(2013秋•万宁校级期末)下列有关生态系统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17.(1分)(2013秋•万宁校级期末)关于群落的描述不准确的是()18.(1分)(2013秋•万宁校级期末)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关于此食物网的叙述,正确的是()19.(1分)(2013秋•万宁校级期末)下列有关生态学知识的叙述,正确的是()20.(1分)(2012秋•资阳期末)如图所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部分示意图,①②③④⑤⑥⑦各代表一定的能量值,下列各项正确的是()21.(1分)(2013秋•天元区校级期末)信息传递对生物非常重要.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的信息的说法,错误的是()22.(1分)(2013秋•万宁校级期末)广州南沙区拥有200多公顷的湿地面积,是多种候鸟南下过冬的重要栖息地,被誉为广州的“南肾”.但是近年来多项大型石油化工项目落户南沙,引起环保专家对南沙自然环境的关注.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23.(1分)(2012秋•资阳期末)下列有关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和人体体液中物质交换示意图的描述中,正确的是()24.(1分)(2013秋•南充期末)水稻草丛矮缩病是一种危害水稻生长发育的病毒性疾病,很难防治.后来科学家发现了一个野生水稻种群,这个种群对草丛矮缩病具有比较强的抗性,从而为培育抗草丛矮缩病的水稻新品种找到了必要的基因.这属于生物多样性的()25.(1分)(2014•宜兴市校级学业考试)全球范围内生物多样性有降低的趋势,对此所作的分析不正确的是()26.(1分)(2010•上海)下列选项中,含有相同元素的一组化合物是()27.(1分)(2014秋•香坊区校级月考)下列有关P的说法不正确的是().人体血浆中含有的HPO与pH稳定有关28.(1分)(2015•台安县校级一模)关于硝化细菌和酵母菌、颤藻和水绵的描述,错误的是()29.(1分)(2014•海南)下列植物细胞中,适合观察细胞有丝分裂的是()30.(1分)(2013秋•城厢区校级期末)一动物细胞中得到两类大分子有机物X、Y,已知细胞中X的含量大于Y,用胃液处理,X被破坏而Y不变.X含有化学元素N,有的还含有S,Y含有化学元素N和P,它们与碘都没有颜色反应,且细胞膜上有X而无Y.下列有关X、Y的叙述,正确的是().Y是蛋白质Y的基本组成单位可能是核苷酸细胞膜上的X可能是载体蛋白31.(1分)(2014秋•乐山期末)科学家常用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作为材料来研究细胞膜的组成.这是因为()32.(1分)(2003•上海)葡萄糖经小肠粘膜上皮进入毛细血管,需透过的磷脂分子层数是()33.(1分)(2013秋•临河区校级期中)糖蛋白在细胞的识别以及细胞内外的信息传导中有重要作用,下列生物结构中,糖蛋白含量最多的是()34.(1分)(2013秋•中山期末)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35.(1分)(2013秋•湖北校级期中)细胞膜、核膜及细胞器膜统称为生物膜,下列对生物膜叙述不正确的是()①各种生物膜的化学组成和结构完全相同;②细胞内广阔的膜面积为酶提供大量的附着位点,为多种化学反应的进行提供条件;③细胞膜在细胞与环境之间进行物质运输、能量交换、信息传递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④生物膜把细胞质分隔成多个微小的结构,使多种化学反应同时进行,而互不干扰;⑤各种细胞器膜在结构上都是各自独立的.36.(1分)(2013•渝水区校级一模)下列关于细胞结构的说法中,正确的是()37.(1分)(2013秋•朝阳县校级期末)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38.(1分)(2014•山东学业考试)将用3H标记的尿苷引入某绿色植物细胞内,然后设法获得各种结构,其中最可能表现有放射性的一组结构是()39.(1分)(2014秋•永济市期末)酶具有极强的催化功能,其原因是()40.(1分)(2014秋•香坊区校级月考)细胞分化过程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41.(1分)(2014秋•尖山区校级期末)下列生理过程中,没有细胞器参与的是()42.(1分)(2012秋•资阳区校级期末)下列现象属于渗透作用的是()43.(1分)(2014•咸阳模拟)食醋中的醋酸成分是活细胞不需要的小分子物质,蔗糖则是活细胞所不需要的大分子物质.用食醋和蔗糖可将新鲜的大蒜头很快地腌成糖醋蒜.其原因是()44.(1分)(2014秋•德城区校级期中)将洋葱鳞片叶放在0.45mol•L﹣1蔗糖溶液中,细胞发生质壁分离;放在0.35mol•L﹣1蔗糖溶液中,细胞有胀大趋势;放在0.4mol•L﹣1蔗糖溶液中,细胞似乎不发生什么变化.这表明()45.(1分)(2012•嘉定区一模)某哺乳动物的一种成熟细胞不含DNA.如图中能正确表示在一定O2浓度范围内,K+进入该细胞的速度与O2浓度关系的是().B.C.D.二、解答题(共5小题,满分45分)46.(13分)(2014秋•上海校级期末)如图是两种细胞信息传递的实例,请据图分析回答:(1)图A中甲状腺细胞在接受激素直接刺激后分泌增多,则H腺体是,分泌的激素是.当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时,会抑制H腺体的分泌活动,使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至于过高,这是一种调节.H腺体的分泌活动受到激素和激素的共同控制.(2)图A中受体的化学本质是,具有性.(3)图B中的突触由、和突触后膜组成,在兴奋传递过程中,G物质起关键作用,图中G物质是由神经元(填“C”或“D”)释放的.G物质的释放方式,G物质的作用是使下一个神经元.47.(10分)(2012秋•资阳期末)某生物兴趣小组为研究某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植物激素间的共同作用,进行了相关实验.(1)如图为去掉其顶芽前后,侧芽部位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浓度变化及侧芽长度变化坐标曲线图,据图分析:①激素甲代表的是.②高浓度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对侧芽萌动分别起的作用是.(2)为研究根的向地生长与生长素和乙烯的关系,该兴趣小组又做了这样的实验:将该植物的根尖放在含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的培养液中,并加入少量蔗糖做能源.发现在这些培养液中出现了乙烯,且生长素浓度越高,乙烯的浓度也越高,根尖生长所受的抑制也越强.①该实验的因变量是.②为使实验严谨,还需要另设对照组,对照组的处理是.③据此实验结果可推知水平放置的植物根向重力生长的原因是:高浓度的生长素诱导产生了乙烯,从而.48.(6分)(2013秋•万宁校级期末)如图为一个草原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E表示牧草一年固定的太阳能总量,E1、E2、E3分别表示流入牲畜、昆虫、鼠的能量.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人类从草原生态系统中主要获取第营养级的能量.草原上的牧草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不断地与牲畜、昆虫、鼠等生物进行着信息交流,其作用在于.当狐狸的数量减少时,鹰的数量会(填“增加”“减少”或者“基本不变”).(2)第一营养级传递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用图中字母表示).为保护牧草,牧民开展了灭鼠运动,当鼠类全部被消灭后,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将(填“变大”“变小”或者“基本不变”).要调查鹰的种群密度变化情况,常采用调查方法.49.(6分)(2013秋•万宁校级期末)请阅读下列信息并回答问题:“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片段选自鲁迅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1)“百草园”这个生态系统中的结构包括,从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徐悲鸿先生的《八骏图》等优秀文学、美术等艺术作品中,我们不仅能感悟到人生的一些哲理,还可以体会到生物多样性的价值.(2)请找出“百草园”中体现生态系统信息交流的一个例子:.(3)如果“百草园”中有动植物死亡,其枯枝落叶或动物尸体一般不会在园中堆积,请说明理由:(4)在“百草园”中,有一种以植物为食的鸟群,若一年中,该鸟群所贮存的总能量保持不变,则该鸟群一年中呼吸消耗的总能量应等于这一年中该鸟群摄取的植物性食物的总能量减去粪便等排出物中的能量、鸟类遗体中的能量、.(5)在如图食物网中,若a表示动物性食物所占比例,若要使云雀体重增加x,至少需要生产者量为y,那么x与y的关系可表示为.A.y=90ax+10x B.y=25ax+5x C.y=20ax+5x.50.(10分)(2014秋•香坊区校级月考)某研究小组利用叶面积相等的A、B两种植物的叶片分别进行了以下两组实验(假设两组实验在相同且适宜的温度下进行,且忽略光照对呼吸作用的影响).实验一将A、B两种植物的叶片分别放置在相同的密闭小室中,给予充足的光照,利用红外测量仪每隔5min测定一次小室中的CO2浓度,结果如图1所示.实验二给予不同强度的光照,测量A、B两种植物叶片的CO2吸收量和CO2释放量,结果如图2所示.请据图分析回答:(1)0~20min期间,影响B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主要环境因素是.在低浓度CO2的条件下,固定CO2能力较强的植物是.(2)当实验一经过10min时,A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总量比B植物,原因是.(3)若在第5分钟时,光照强度突然降低,A植物的C3含量在短时间内将.实验二中,若给予的光照强度为x klx(a<x<b)每日光照12小时,一昼夜后B植物的干重将.黑龙江省哈尔滨六中2014-2015学年高二(上)月考(12月份)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4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45分)1.(1分)(2015•普兰店市模拟)当内环境的稳态遭到破坏时,必将引起()2.(1分)(2012秋•资阳期末)如图是突触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3.(1分)(2012秋•资阳期末)下列关于学习和记忆的说法错误的是()4.(1分)(2011•闸北区一模)如图所示,则有关血糖的来源和去向,以及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5.(1分)(2012秋•资阳期末)激素在调节人体生命活动过程中有重要的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6.(1分)(2014•虹口区一模)如图是高等动物甲状腺激素分泌调节示意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7.(1分)(2012•江苏二模)下列人体各项免疫反应中,不会发生于体液免疫过程中的是()8.(1分)(2013秋•福州期末)图为人体体液免疫过程的示意图.当机体再次接触相同抗原时,a~d四种免疫细胞中,能迅速增殖分化的是()9.(1分)(2013秋•万宁校级期末)如图表示病毒或病菌侵入机体后,引起血液中抗体浓度变化的是(①表示第一次感染,②表示第二次感染)().B.C.D.10.(1分)(2011秋•莱芜期末)如图为用燕麦胚芽鞘进行的实验.下列判断正确的是()考点: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情况.11.(1分)(2014秋•福建校级期末)如图表示苹果生长发育时期几种激素的动态变化,图中甲、乙、丙三条曲线依次代表三种激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12.(1分)(2014•宜兴市校级学业考试)某农场面积为140hm2,农场丰富的植物资源为黑线姬鼠提供了良好的生存条件,鼠大量繁殖吸引鹰前来捕食,某研究小组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农场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100只,标记后全部放掉,第二次捕获280只,发现其中有2只带有标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分析:标志重捕法计算公式:种群中个体数(N)÷第一次捕获并标记的个体数=第二次重捕总数÷重捕中被标志的个体数,即,解得X=14000只/140hm2,所以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为14000÷140=100只/hm2.13.(1分)(2012•江苏二模)关于图中种群数量变化说法错误的是()解答:解:A、种群“J”型曲线发生在生存资源、空间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的环境中,则只有在理想条件下才能出现,故A正确;B、种群呈S型增长过程中,在达到K值之前由于有环境阻力的存在,种群增长曲线不是J型,故B错误;C、从开始出生率在逐渐降低,达到600即K值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种群增长率为0,故C正确;D、限制种群数量的增长的因素就是由于环境条件的有限性,所以当环境条件有所改善时,K值会增加,环境变恶劣时,K值降低,故D正确.故选:B.14.(1分)(2012秋•资阳期末)下列是有关实验与探究的叙述,错误的是()15.(1分)(2013•海南)甲地因森林火灾使原有植被消失,乙地因火山喷发被火山岩全部覆盖,之后两地均发生了群落演替.关于甲、乙两地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16.(1分)(2013秋•万宁校级期末)下列有关生态系统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17.(1分)(2013秋•万宁校级期末)关于群落的描述不准确的是()18.(1分)(2013秋•万宁校级期末)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关于此食物网的叙述,正确的是()19.(1分)(2013秋•万宁校级期末)下列有关生态学知识的叙述,正确的是()解答:解:A、生态农业中由于物质的良性循环,确保了能量的多级利用,A错误;B、人们在稻田里除草、治虫等活动的目的是使能量流向对人们有利的方向,B错误;C、在生物群落中,有机物沿着食物链方向单向流动,能量也单向流动,信息交流在捕食者与被捕食者中是双向传递的,C错误;D、抵抗力稳定性越强的生态系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就越多,营养结构就越复杂,D正确.故选:D.20.(1分)(2012秋•资阳期末)如图所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部分示意图,①②③④⑤⑥⑦各代表一定的能量值,下列各项正确的是()21.(1分)(2013秋•天元区校级期末)信息传递对生物非常重要.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的信息的说法,错误的是()22.(1分)(2013秋•万宁校级期末)广州南沙区拥有200多公顷的湿地面积,是多种候鸟南下过冬的重要栖息地,被誉为广州的“南肾”.但是近年来多项大型石油化工项目落户南沙,引起环保专家对南沙自然环境的关注.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23.(1分)(2012秋•资阳期末)下列有关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和人体体液中物质交换示意图的描述中,正确的是()24.(1分)(2013秋•南充期末)水稻草丛矮缩病是一种危害水稻生长发育的病毒性疾病,很难防治.后来科学家发现了一个野生水稻种群,这个种群对草丛矮缩病具有比较强的抗性,从而为培育抗草丛矮缩病的水稻新品种找到了必要的基因.这属于生物多样性的()25.(1分)(2014•宜兴市校级学业考试)全球范围内生物多样性有降低的趋势,对此所作的分析不正确的是()26.(1分)(2010•上海)下列选项中,含有相同元素的一组化合物是()27.(1分)(2014秋•香坊区校级月考)下列有关P的说法不正确的是().人体血浆中含有的HPO与pH稳定有关解答:解:A、人体血浆中含有的HPO与pH稳定有关,A正确;B、脂肪是由C、H、O元素组成,脂肪不含P元素,B错误;C、细胞中的线粒体、内质网、液泡、高尔基体等细胞器都具有膜结构,都含有P,C正确;D、叶绿体具有双层膜结构,而生物膜的主要成分是磷脂和蛋白质,所以P在维持叶绿体膜的结构与功能上有重要作用,D正确.故选:B.28.(1分)(2015•台安县校级一模)关于硝化细菌和酵母菌、颤藻和水绵的描述,错误的是()B29.(1分)(2014•海南)下列植物细胞中,适合观察细胞有丝分裂的是()30.(1分)(2013秋•城厢区校级期末)一动物细胞中得到两类大分子有机物X、Y,已知细胞中X的含量大于Y,用胃液处理,X被破坏而Y不变.X含有化学元素N,有的还含有S,Y含有化学元素N和P,它们与碘都没有颜色反应,且细胞膜上有X而无Y.下列有关X、Y的叙述,正确的是().Y是蛋白质Y的基本组成单位可能是核苷酸细胞膜上的X可能是载体蛋白31.(1分)(2014秋•乐山期末)科学家常用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作为材料来研究细胞膜的组成.这是因为()32.(1分)(2003•上海)葡萄糖经小肠粘膜上皮进入毛细血管,需透过的磷脂分子层数是()33.(1分)(2013秋•临河区校级期中)糖蛋白在细胞的识别以及细胞内外的信息传导中有重要作用,下列生物结构中,糖蛋白含量最多的是()34.(1分)(2013秋•中山期末)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35.(1分)(2013秋•湖北校级期中)细胞膜、核膜及细胞器膜统称为生物膜,下列对生物膜叙述不正确的是()①各种生物膜的化学组成和结构完全相同;②细胞内广阔的膜面积为酶提供大量的附着位点,为多种化学反应的进行提供条件;③细胞膜在细胞与环境之间进行物质运输、能量交换、信息传递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④生物膜把细胞质分隔成多个微小的结构,使多种化学反应同时进行,而互不干扰;⑤各种细胞器膜在结构上都是各自独立的.36.(1分)(2013•渝水区校级一模)下列关于细胞结构的说法中,正确的是()37.(1分)(2013秋•朝阳县校级期末)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38.(1分)(2014•山东学业考试)将用3H标记的尿苷引入某绿色植物细胞内,然后设法获得各种结构,其中最可能表现有放射性的一组结构是()39.(1分)(2014秋•永济市期末)酶具有极强的催化功能,其原因是()40.(1分)(2014秋•香坊区校级月考)细胞分化过程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41.(1分)(2014秋•尖山区校级期末)下列生理过程中,没有细胞器参与的是()42.(1分)(2012秋•资阳区校级期末)下列现象属于渗透作用的是()43.(1分)(2014•咸阳模拟)食醋中的醋酸成分是活细胞不需要的小分子物质,蔗糖则是活细胞所不需要的大分子物质.用食醋和蔗糖可将新鲜的大蒜头很快地腌成糖醋蒜.其原因是()44.(1分)(2014秋•德城区校级期中)将洋葱鳞片叶放在0.45mol•L﹣1蔗糖溶液中,细胞发生质壁分离;放在0.35mol•L﹣1蔗糖溶液中,细胞有胀大趋势;放在0.4mol•L﹣1蔗糖溶液中,细胞似乎不发生什么变化.这表明()45.(1分)(2012•嘉定区一模)某哺乳动物的一种成熟细胞不含DNA .如图中能正确表示在一定O2浓度范围内,K +进入该细胞的速度与O 2浓度关系的是( ).B .C .D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哈六中2016届高二(文)生物期中考试试题
时量:40分钟满分:100分得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人体的体液是指
A.细胞外液和消化液
B.细胞内液和血液
C.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
D.血浆、组织液、淋巴
2.下列不能构成内环境的是
A.淋巴
B.细胞外液
C.细胞内液
D.血浆
3.下列物质中,不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A.钙离子
B.血红蛋白
C.葡萄糖
D.血浆蛋白
4.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的现代观点是
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神经—体液调节
D.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5.饮酒过量的人表现语无伦次、走路不稳、呼吸急促,与其有关生理功能相对应的结构依次是
A.大脑、小脑、脑干
B.小脑、大脑、中脑
C.小脑、大脑、脑干
D.大脑、小脑、中脑
6.神经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通过什么结构实现的
A.轴突
B.树突
C.突触
D.突起
7.在一条离体神经纤维的中段施加电刺激,使其兴奋。
下图表示刺激时膜内外电位变化和所产生的神经冲动传导方向(横向箭头表示传导方向),其中正确的是
8.当人体遇到危险时会出现呼吸频率加快、心率加速等特征,调节机制为
A.只有神经调节
B.只有体液调节
C.既有神经调节又有体液调节
D.免疫调节
9.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时,突触小泡会释放传递信息的物质,该物质是
A.神经递质
B.CO2
C.Na+
D.O2
10.如果支配右腿的传入神经及中枢完整,而传出神经受损,那么该右腿会
A.能运动,针刺有感觉
B.不能运动,针刺有感觉
C.能运动,针刺无感觉
D.不能运动,针刺无感觉
11.分泌胰岛素的是
A.胰腺细胞
B.肝细胞
C.胰岛A细胞
D.胰岛B细胞
12.某人成年后,身材矮小且智力低下,很可能是幼年时期体内缺少哪一种物质所致?
A.胰岛素
B.甲状腺激素
C.生长激素
D.性激素
13.血糖平衡是由多种激素作用的结果,其中具有降血糖作用的激素是
A.胰岛素
B.胰高血糖素
C.抗利尿激素
D.甲状腺激素
14.体温调节中枢在
A.大脑皮层
B.下丘脑
C.脊髓
D.小脑
15.当一个人失水过多或吃的食物过咸时,会导致
A.细胞外液渗透压不变
B.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C.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
D.垂体渗透压感受器兴奋
16.在细胞免疫中起主要作用的淋巴细胞是
A.T细胞
B.B细胞
C.吞噬细胞
D.造血干细胞
17.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的主要细胞是
A.淋巴因子
B.吞噬细胞
C.淋巴细胞
D.抗体
18.下列关于激素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具有调节作用
B.具有催化作用
C.是由活细胞产生
D.可在内环境中存在
19.将减毒的蛇毒注入家兔体内,引起免疫反应。
该免疫反应和所用的蛇毒分别是
A.非特异性免疫,抗原
B.特异性免疫,抗体
C.非特异性免疫,抗体
D.特异性免疫,抗原
20.下列关于艾滋病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艾滋病是一种免疫缺陷病
B.艾滋病的病原体是一种病毒
C.艾滋病主要通过性行为、吸毒、输血等途径感染
D.与艾滋病患者的任何接触都可能染病
21.与神经调节相比,下列属于体液调节特点的是
A.调节准确、快速
B.通过体液运送调节物
C.调节物都是由内分泌腺产生
D.调节作用范围狭窄
22.园林工人为使灌木围成的绿篱长得茂密、整齐,需要对绿篱定期修剪,其目的是
A.抑制侧芽生长
B.抑制其开花结果
C.抑制向光性
D.促进侧芽生长
23.将甲、乙两株幼苗分别种在单侧光照射的暗盒中,甲幼苗顶端罩上不透光的小帽,结果幼苗直立生长,乙幼苗不罩小帽,结果弯向光源生长,此实验主要说明
A.植物生长具有向光性
B.向光性与尖端有关
C.尖端以下是感光部位
D.尖端以下能产生某种促进生长的物质
24.下列哪一个生产或实验过程,不能使用吲哚乙酸
A.处理扦插的月季枝条,促使加快生根
B.处理青色的生香蕉,加速转变为黄香蕉
C.处理去掉雄蕊的番茄花蕾,育出无籽果实
D.处理切去胚芽鞘尖端的燕麦幼苗,使其继续生长
25.植物顶芽的生长素可以向生长素的浓度比它高的侧芽部位运输。
同时,在缺能量的条件下会严重阻碍其运输。
这说明生长素的运输属于
A.自由扩散
B.协助扩散
C.主动运输
D.渗透作用
26.燕麦胚芽鞘向光性的原因是
A.向光侧生长素分布得多
B.背光侧细胞分裂快
C.背光侧生长素分布得少
D.背光侧细胞生长快
27.下列哪种物质不是植物激素
A.赤霉素
B.细胞分裂素
C.生长素
D.纤维素
28.下列不属于种群特征的是
A.年龄组成
B.性别
C.出生率和死亡率
D.种群密度
29.在下图中,表示种群在无环境阻力状况下增长的是
30.在对某种鼠的种群密度的调查中,第一次捕获并标志39只鼠,第二次捕获35只鼠,其中有标志鼠15只。
则该种群数量为
A.81只
B.85只
C.91只
D.92只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31.(10分)右图所示为人体体液相关组成及各成分间的关系,则
①~⑤的相关内容是:
①②③
④⑤
32.(8分)右面是人体免疫系统组成的概念图。
请完善概念图。
①②
③④
33.(10分)右图是甲状腺活动调节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TRH、TSH分别
是、。
(2)激素A是,其作用的细胞称为该激素的靶细胞。
(3)人受到寒冷刺激时,相应的神经冲动传到下丘脑经过一系列作用,使血液中TRH、TSH、激素A的含量增多,此生理过程由
共同调节。
(4)当血液中激素A的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关激素,进而使激素A的分泌减少,在体内的含量不至于过高,这说明激素分泌存在着机制。
34.(6分)右图甲示动物某一结构模式图,图乙是图甲中某一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
请分析回答:
(1)甲图中f、e、c、b和a共同组
成。
(2)神经纤维在未受到刺激时,细胞膜内外电位表现为。
而当其受到刺激时产生兴奋时,表现为,因而与邻近未兴奋部位间形成了电位差,使兴奋依次向前传导。
(3)乙图是甲图中d的亚显微结构放大模式图,此结构叫,当发生反射时,兴奋从A传到B 的信号物质是。
(4)图甲中所画神经元有个。
35.(6分)下图一是生长素发现的燕麦向光性实验的图解,请根据图解回答下面的问题:
(1)图一显示燕麦胚芽鞘在单侧光下的向光弯曲生长,胚芽鞘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导致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的原因是。
(2)图二是同一植株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浓度的反应图解,从图解可以看出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灵敏度不同,反应最灵敏的是。
从图解还可以看出生长素的作用特点是,具体是:低浓度,高浓度。
哈六中高二上期中试题生物(文)参考答案-
生物(文科)参考答案
31.(每空2分,10分)
①细胞外液②血浆③淋巴④组织液⑤细胞内液
32.(每空2分,8分)
①免疫器官②吞噬细胞③B淋巴细胞④T淋巴细胞
33.(每空2分,10分)
(1)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
(2)甲状腺激素
(3)神经—体液
(4)负反馈调节
34.(每空1分,6分)
(1)反射弧
(2)内负外正内正外负
(3)突触神经递质
(4)3
35.(每空1分,6分)
(1)尖端背光侧生长素多于向光侧
(2)根两重性促进生长抑制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