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新常态”下投资机会:消费偏好与能源结构两大变化
浅谈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遇到的挑战和机遇
浅谈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遇到的挑战和机遇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是指经济发展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结构优化、动力转换和质量提升阶段。
这意味着在当前全球不景气的形势下,中国需要针对新常态遇到的挑战,迎接新机遇,深化改革,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挑战:1.经济增长缓慢。
中国经济增速从10%的高速增长阶段转向了6%-7%的平稳增长阶段,经济结构转型和调整需要耗费时间和资源,导致经济增长步伐缓慢。
2.外部环境不稳定。
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兴起,国际市场竞争加剧,国际市场需求萎缩,这对中国经济发展带来了困难。
3.资源环境压力加大。
近年来,中国的环境问题愈发严重,水质、土壤和空气污染越来越严重,资源枯竭和生态破坏问题日益突出,这都对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带来了巨大压力。
机遇:1.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加快向高端制造和服务业转型,尤其是新兴产业领域的发展,将促进资源配置的优化和经济结构的优化,并有效推动经济增长和提高生命质量。
2.全球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
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将扩大中国的对外合作,通过基础设施、能源、科技等多领域的合作,推动经济的互联互通以及经济发展模式的多元化。
3.市场化改革的深入。
市场化改革有利于构建一个更加有活力的市场环境,加速经济结构调整,推动质量和效率的提高,同时还可以吸引more优秀的企业进入市场,推动经济发展。
综上所述,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面临着多重挑战,但同时也面临着多重机会。
要抓住机遇,解决挑战,中国需要全面深化改革,加速全面开放,把握创新机遇,实现高质量发展,为中国经济带来更多新的可能性。
新常态下的我国经济发展趋势分析
新常态下的我国经济发展趋势分析在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正在迎来新的变革和机遇。
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推动,我国经济已经步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在这个新的发展阶段,我国经济发展呈现出了一系列新的趋势和特点,这些趋势将对未来我国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本文将对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的趋势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经济增长放缓趋势明显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增长放缓的趋势愈发明显。
从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的数据来看,我国经济增速已经逐渐下滑,去年全年GDP增长率为6.7%,这一增速已经是自1990年以来最低的水平。
而今年上半年,我国经济增速继续放缓,增长率仅为6.7%,这表明我国经济增长放缓的趋势正在进一步加剧。
造成我国经济增长放缓的原因有很多,首先是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所带来的阵痛。
随着我国经济从传统的投资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一些传统产业和行业逐渐减速,而新兴产业和新兴行业的增长速度尚未能够填补传统产业减速的空缺,这导致了整体经济增速的下滑。
全球经济增长乏力,国际市场需求疲软,国际贸易环境不佳,也对我国经济增长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二、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取得实质进展尽管我国经济增速放缓,但是在新常态下,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取得了一定的实质进展。
随着我国经济从要素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一些新兴产业和新兴行业正在迅速发展壮大,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随着我国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和升级,一些传统产业正在经历深刻的转型升级。
传统制造业正在向智能制造、绿色制造转变,服务业正在向高端化、智能化、创新化转变,这些转型升级助推了新兴产业的发展,也为我国经济增长带来了新的动力。
三、消费升级大趋势更加明显在新常态下,我国消费升级的大趋势更加明显。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我国消费结构不断优化,消费升级的趋势进一步加速。
消费升级不仅表现在消费品种和消费水平的提高,也表现在消费方式和消费理念的改变。
中国落实《巴黎协定》的政策和行动
新常态下新增能源需求主要依靠增加非化石能源供应满足,CO2排 放基本稳定。
2005~2013年,非化石能源年均增速10.3%, CO2排放增速5.4%; CO2排放量 从2005年5990 MtCO2上升到9126 MtCO2。 2013~2016年,非化石能源年均增速10.9%, CO2排放基本持平,2016年比 2015年下降0.9%。
170524—清华-WRI
5. 经济新常态下低碳转型加速,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 的调整起了关键作用 (1)
新常态下加快产业结构调整,GDP能耗强度下降加速。
高耗能原材料产品产量下降,高耗能产业在经济中占比降低。2013~2015年, 粗钢产量下降5.1%,水泥产量下降2.5%,而2005~2013年,其年均增长率分 别为11%和10.8%。
全面建设“互联网+”智慧能源系统,促进能源与现代信息技术深 度融合,发展智能电网和分布式能源网络。
170524—清华-WRI
9. 推动能源消费革命,节约能源,提高能效,控制能源 消费总量 (1)
能源战略不仅保障供给,同时要引导和调控需求,提高能效,控 制能源消费总量。
170524—清华-WRI
3. 中国制定《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战略2016~2030》及 《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为实现国家自主贡献目标 提供保障 (1)
2017年4月底,中国公布《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战略 2016~2030》,明确了战略导向、重点任务、实施措施和政策保 障。 重申并强化国家自主决定贡献目标。2030年GDP的CO2强度比2005 年下降60~6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20%左 右,2030年左右CO2排放达到峰值且努力早日达峰。 明确到2050年初步建成以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为主体的现代化能 源体系,非化石能源占比超过一半。 以2030年NDC目标为引导,分解并体现在每个五年规划的约束性 指标之中。
中国经济的新常态与发展机遇
中国经济的新常态与发展机遇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中国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中国经济正逐渐进入新的常态。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将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益,以创新驱动和结构优化为核心,推动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在这个新的发展阶段中,中国经济所面临的机遇也与以往不同,这些机遇将为中国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发展动力。
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中国经济新常态下的重要举措,旨在推动产业结构优化、提高供给质量和效率。
在这一改革背景下,中国经济将加快消除产能过剩和去杠杆化,加强技术创新和科技应用,促进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
这将为中国经济开辟新的增长空间和发展机遇。
二、创新驱动发展:培育新动能增强经济韧性创新是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
中国将加大科技投入,推动科技创新,培育新兴产业。
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为代表的科技创新,将为中国经济提供新的增长点和发展机遇。
通过创新驱动,中国经济将增强自身韧性和竞争力。
三、开放型经济: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与合作中国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合作,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
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将为中国企业开展国际合作和拓展国际市场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同时,中国将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吸引外资,推动跨国公司在中国设立研发中心和创新中心。
这将为中国经济提供更多的发展机遇和合作伙伴。
四、绿色低碳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绿色低碳发展已成为中国经济的必然选择。
中国将推动能源结构调整,加快发展清洁能源和新能源汽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绿色低碳发展将为中国经济提供新的增长点和发展机遇,同时也符合全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五、人力资源发展:培养创新人才和高技能劳动力中国在新常态下,需要培养更多的创新人才和高技能劳动力,以适应经济结构调整和创新驱动发展的需求。
中国将加强教育改革,注重创新教育,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人才。
此外,中国还将加大对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的投入,提高劳动者的工作技能和职业素质。
《经济新常态》课件
总结词:企业应不断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以应对市场的变化和竞争的压力。
总结词:企业应积极适应市场变化,不断优化经营策略,以保持市场的竞争优势。
THANKS
感谢观看
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促进经济转型升级。
01
02
03
04
总结词
通过调节货币供应量和利率,保持货币市场稳定。
降准降息
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水平,增加市场流动性,刺激投资和消费。
优化信贷结构
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创新型企业等的支持力度。
加强金融监管
规范金融市场秩序,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01
经济增长速度放缓
经济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将逐渐放缓,但仍保持稳定增长。
02
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经济新常态下,中国将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03
创新驱动成为发展动力
经济新常态下,中国将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提高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加大对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的扶持力度,促进其经济发展。
通过优化区域发展格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加强区域合作
推动地区间经济合作和交流,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经济新常态下的企业应对策略
总结词:企业需要适应经济新常态,通过转型和创新来应对挑战。详细描述: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企业面临着诸多挑战,如市场需求萎缩、竞争加剧等。为了应对这些挑战,企业需要积极转型和创新,调整经营策略,开发新产品和服务,提高技术水平和生产效率。转型方式:企业可以采取多种方式进行转型,如从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转型、从单一产品向多元化产品转型等。同时,企业还需要注重品牌建设,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增强市场竞争力。创新策略:企业应注重创新,通过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市场创新等方式提高自身实力。同时,企业还需要建立创新文化,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创新活动,激发企业的创新活力。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的结构性调整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的结构性调整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历了快速发展之后的转型期。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常态,经济增长速度开始趋缓,同时结构性问题也日益凸显。
为应对这一新常态,我国开始进行结构性调整,旨在实现经济质量和效益的提高。
一、新常态下的经济形势2014年,我国GDP增速为7.3%,这是自1990年以来的最低值。
2015年,我国GDP增速放缓至6.9%,成为1989年以来的最低值。
同时,随着国民经济结构升级和生态环境保护要求的提高,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着结构性问题。
以下是我国在新常态下面临的主要挑战。
一是制造业经济增长放缓。
制造业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但随着国际市场竞争的加剧和人工成本的上涨,制造业增长速度开始放缓,且效益有所下降。
二是服务业增速提高。
我国服务业增长速度快速提高,已经成为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之间的桥梁。
但是,我国服务业的发展水平有限,服务质量和标准化还需要提高。
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对就业增长和经济结构调整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三是资源约束加剧。
我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经济发展所需的资源日益紧缺,特别是能源资源的短缺问题。
同时,环境污染和自然灾害等问题对我国经济和社会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
四是区域发展不平衡。
我国地大物博、民族众多,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巨大,东部地区经济相对发达,而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仍然相对滞后,这种差异性对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造成了阻碍。
二、实施结构性调整的重要性随着新常态下经济格局的变化,实施结构性调整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
这是因为,结构性调整不仅可以加强我国经济的与国际市场竞争力,还有助于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以下是实施结构性调整的几个原因。
一是经济增长方式不再绝对依赖投资和出口,而是更多的依赖消费和服务业的发展。
通过实施结构性调整,可以建立起一种以内生增长为主要特征的经济增长模式。
二是实现在城镇化进程中的平衡和普惠性。
由于过快的城镇化可能会导致一些问题,包括社会不平等和城乡差距增大等,因此需要实施结构性调整,推动城市和农村的平衡发展。
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
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近年来,中国经济进入了新常态,经济增速逐渐趋缓,外部环境的变化以及内部经济结构的问题也开始凸显。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经济需要进行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以应对挑战并保持持续稳定的发展。
一、优化产业结构在过去几十年里,中国经济以制造业为主导,出口导向型经济一度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然而,这种模式已不再适应当前经济发展的需要。
新的常态需要更多地关注内需市场,并且在国内培育具有竞争力的产业。
中国经济需要加快由传统产业向现代化产业的转型。
通过尽快实施科技创新和创新驱动战略,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同时,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这将为中国经济结构调整提供新动力。
二、提升服务业比重随着中国人口红利的逐渐消退,制造业劳动力成本的上涨,服务业成为了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方向之一。
发展服务业不仅可以提高经济增长率,还能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同时也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
中国的服务业发展潜力巨大。
政府需要进一步推动服务业开放和改革,提供更加便捷的市场准入和营商环境。
同时,加大对服务业的投资和培育力度,培养更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服务业企业。
通过提升服务业比重,中国经济结构将更加均衡和稳定。
三、推动农业现代化农业是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组成部分。
虽然农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逐年下降,但农业仍然是中国社会稳定和农民生计的关键。
为了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中国需要深化农业产业化,推动农业现代化。
政府应加大对农业的投资,改善农田基础设施,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推动绿色农业发展,保护农田生态环境。
同时,推动农村经济转型升级,加快农民工的城市化进程,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这将有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农村的长期稳定。
四、加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
为了实现经济结构的调整和转型升级,中国需要加大环境保护力度,推动可持续发展。
能源消费结构变化分析
能源消费结构变化分析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能源消费一直是一个重要的话题。
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对于环境可持续发展和经济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进行分析,探讨其中的原因和影响。
一、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趋势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传统的化石能源(如煤炭、石油和天然气)一直是主要的能源消费来源。
然而,在过去几十年里,我们目睹了能源消费结构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
新型能源,如可再生能源(如风能、太阳能)和核能,开始在能源消费中扮演重要角色。
首先,可再生能源的消费增长迅速。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可再生能源作为替代化石能源的首选,其消费量也在不断增长。
在许多国家,政府鼓励和支持可再生能源的发展,通过财政激励和法规约束,推动可再生能源的消费增长。
其次,核能的利用逐渐增加。
核能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形式,在某些国家得到了广泛的利用。
核能的消费结构变化主要是由于其低碳排放和持续供应的特点,在能源消费中具有不可替代性。
另外,传统化石能源的消费量也在变化中。
虽然化石能源仍然是全球主要的能源消费来源,但由于环保压力和资源减少的问题,其消费量逐渐受到限制。
一些国家开始逐步转向清洁能源,减少对于化石能源的依赖。
二、能源消费结构变化的原因能源消费结构变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环保压力是推动能源消费结构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全球气候变化和空气污染等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为了减少碳排放和改善环境,各国政府纷纷推出环保政策,鼓励清洁能源的发展和利用。
其次,能源安全问题也是推动能源消费结构变化的重要原因。
传统化石能源的供应受到地质条件、政治因素和资源日益枯竭的制约,为了减少依赖进口能源和保障能源供应的安全性,国家开始寻求其他能源替代方案,如可再生能源和核能。
此外,技术进步也是能源消费结构变化的驱动力之一。
随着科技的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核能等新型能源的成本逐渐降低,性能不断提升,从而使其在能源消费中更有竞争力。
三、能源消费结构变化的影响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对于环境、经济和社会都产生深远的影响。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趋势分析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趋势分析2020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特殊年份,新冠疫情的爆发给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挑战,同时也加速了中国经济发展的转型与升级。
在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呈现出以下几个趋势。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进一步呈现出以内需为主的趋势。
由于疫情带来的封锁和限制,出口贸易受到了冲击,而国内市场需求则相对稳定。
政府采取了多项措施扩大内需,如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推动民生消费等。
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也推动了消费需求的增长。
这使得我国经济正逐渐从外部依赖型向内部消费型转变。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趋势是以创新驱动为核心。
中国正在加快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迈进,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依靠科技创新和自主研发。
政府加大了对科技研发的投入,推动了大规模科技创新,同时也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吸引了更多的科研实力和创新企业。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正在向创新驱动逐渐转型。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趋势是绿色可持续发展。
疫情的爆发也让人们认识到环境的重要性,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意识的提高。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环保政策和措施,鼓励企业转向绿色产业,推动能源结构的调整和能源消耗的减少。
也加强了对环境执法的力度,对环境破坏行为进行严厉打击。
这使得我国经济发展逐渐朝着低碳、环保、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趋势是更加开放。
中国始终秉持开放发展的理念,积极推进全球化进程。
尽管国际形势不稳定,但中国持续扩大对外开放,加大对外贸易的力度,大力推动贸易自由化和投资便利化。
中国还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和建设,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参与者和贡献者。
这使得中国经济发展的空间和潜力不断扩大。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的趋势是以内需为主、以创新驱动为核心、绿色可持续发展和更加开放。
在新常态下,中国经济正不断调整结构、优化布局,朝着高质量、可持续、平衡的发展方向迈进。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趋势分析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趋势分析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发展趋势也发生了一定变化。
以下是对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趋势的分析。
一、转型升级新常态下,中国经济需要从规模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这一转变必须依靠产业转型升级和技术创新等方面的强力支持。
特别是在科技创新、绿色低碳等领域的发展,将推动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加快现代服务业和制造业向智能化、信息化和数字化转型,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创新环境建设,加强国际技术合作,也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
二、内需拉动中国经济增速逐渐放缓,出口、投资和制造业等老的增长点不再是主要支撑力量,新常态下中国经济需依靠内需拉动。
改善城乡低保制度、扩大中低收入群体消费、加强社会保障等政策将助力内需拉动。
此外,打造便利、稳定、公平和包容的市场环境,推进市场化改革,促进市场消费和投资需求,也是拉动内需的关键。
三、经济结构优化新常态下,中国经济需要逐步实现从资本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劳动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转变。
优化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加强城市与乡村、区域与区域的协调发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将有利于缩小区域差距,推动经济升级和社会发展。
四、对外开放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对外开放成为了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需要建设更为稳健、全面、高质量的对外开放格局。
鼓励外资进入,加强与发达经济体和新兴市场相互合作,以及加强自贸区建设等一系列政策,将有助于构建全球价值链、供应链网络,提升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
五、推动绿色发展中国发展的新常态需要绿色发展的支持和带动,要推动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的双赢。
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加快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等产业发展,制定和实施绿色发展战略和政策,将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促进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趋势需要注重转型升级、内需拉动、经济结构优化、对外开放、推动绿色发展等方面的均衡发展,以此推动中国经济走向更高质量、更高效率、更加平衡的发展道路。
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
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近年来,中国经济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即所谓的新常态。
过去几十年中国经济以高速增长为主,但现在面临着增速放缓、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等一系列挑战。
在新常态下,中国经济需要通过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来实现可持续发展。
首先,中国需要进行经济结构调整。
过去几十年以来,中国经济主要依靠低成本劳动力和规模扩张来支撑增长。
然而,这种模式已经遇到了瓶颈。
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以及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使得中国的竞争优势不再明显。
因此,中国需要加快结构调整,提高经济的质量和效益。
在结构调整方面,中国需要加大技术创新的力度。
过去,中国主要以模仿和吸收外国技术为主,缺乏自主创新能力。
但是在新常态下,依靠技术创新来推动经济发展变得尤为重要。
中国需要加大对研发和创新的投入,培养更多的科研人才,同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激励企业进行创新。
此外,中国还需要加强服务业的发展。
过去,中国经济主要依靠制造业的发展,而服务业的比重相对较低。
但是在新常态下,服务业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中国需要提高服务业的质量和水平,加强金融、教育、医疗等领域的创新和竞争力,以促进经济转型。
其次,中国还需要进行经济转型升级。
在新常态下,中国需要从低端产业向高端产业转型,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型。
这不仅可以有效应对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压力,还可以提高中国经济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在产业转型升级方面,中国需要加强创新能力和核心技术的研发。
只有拥有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技术,中国才能在全球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同时,中国还需要加强对新兴产业的支持,为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市场机会。
这些新兴产业包括人工智能、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等,它们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市场需求。
此外,中国还需要加强对企业发展的支持和服务。
在经济转型升级的过程中,企业是重要的推动力量。
中国需要采取措施,降低企业的成本压力,提高企业的经营环境和竞争力。
同时,中国还应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鼓励其创新和发展。
新时代专业技术人员的机遇及挑战试题库
新时代专业技术人员的机遇与挑战在线练习一、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1、本课程提到职业精神也是对自己这份职业的敬仰,以会计人员为例,其最基本的职业操守要求的是不做假账。
正确2、本课程提到的“凤凰涅槃”是强调通过业务调整进行资本运营,进而寻找新的发展空间。
错误3、工作可以是某段时间所从事的一项任务或某一个固定岗位上的若干任务组合,是获取劳动报酬的手段。
正确4、本课程认为,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定位并不是很关键。
正确5、本课程提到,一位男同学考入航空航天大学学习飞机设计,但之后却因得知未来工作地点环境的情况而后悔不已,这一事例告诉我们表面上看我们是被动的,但仔细分析会发现仍然是我们自身选择的问题。
正确6、我国从1968年颁布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国职业大典,就将专业技术人员列入八大类中的第二大类。
错误7、2016年4月27日,联合国大会通过设立“世界创意和创新日”的决议,将每年4月21日指定为世界创意和创新日。
错误8、我国电力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才真正获得并网的支持。
错误9、易斯拐点来临表明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过程基本已经结束。
正确10、2011年发布的《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提出协同创新概念。
正确二、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1、的独角兽企业42%是(),如大疆创新、碳云智能、柔宇科技等,总估值达183亿美元。
C、技术驱动型2、要从制度上破解新技术、新业态的障碍,其中一个原则是要构建激励约束的机制,保证()。
B、原创动力3、本课程提到,新技术或者新业态在实施的过程中,其实是()的重新布局。
B、利益4、代表在职业发展的心理历程的过程被称为()。
A、职业生涯5、大前研一的一部著作(),强调了专业人才不仅要有系统的、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操作技术的掌握等,还要追求、创新,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专业技术能力水平,同时具有高度的职业精神。
C、《专业主义》6、本课程提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就是推动()的优化和升级。
新常态要素禀赋结构变化背景下中国经济增长潜力开发的动力转换
新常态要素禀赋结构变化背景下中国经济增长潜力开发的动力转换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时代,经济增长动力转换已经成为当前经济发展的重要课题。
在这一过程中,禀赋结构的变化是其中最为显著的特征之一。
本文从这一角度出发,探讨中国经济增长潜力开发的动力转换。
一、禀赋结构的变化经济禀赋结构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拥有的资源和产业结构。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变化,经济禀赋结构也会发生变化。
在中国,经济禀赋结构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自然资源禀赋的变化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中国的自然资源禀赋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例如,极端天气频发导致自然灾害加剧,同时能源、水资源等重要自然资源稀缺,将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因素之一。
2.劳动力禀赋的变化近年来,中国的劳动力资源也出现了明显的变化。
随着人口结构的调整和城乡劳动力转移的加速,中国的劳动力拥有数量不断减少,西部和农村地区的劳动力资源优势有所减弱,劳动力质量和技能等方面的短板也日益凸显。
3.产业结构的变化在中国的产业结构变化中,服务业的比重不断提升,而制造业的比重却在下降。
这一趋势的根本原因是随着全球化的深入推进,全球产业链的重心正在向东移动,中国在全球服务业生产中逐渐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4.科技创新的变化随着全球化和信息革命的进程,科技创新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中国在过去几年中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与发达经济体相比,依然存在一定的差距。
二、中国经济增长潜力开发的动力转换针对上述经济禀赋结构变化带来的影响,中国需要进行经济增长潜力开发的动力转换。
1.国内市场扩大随着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国内市场越来越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通过加强消费者保护,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融合发展,以及增强消费信心等方式,中国可以扩大国内市场,推动经济增长。
2.科技创新推进中国应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进程,推动制造业由粗放型向智能型、高端型转型,进一步提高经济的增长质量和效益。
中国经济新常态下的七个新机会-未来经济发展趋势-非常值得一看
中国经济新常态下的七个新机会马蔚华导语:9月18日,中国企业家俱乐部执行理事长、永隆银行董事长马蔚华在“中国绿公司联盟圆桌会携程站”进行主题分享。
他说,在经济放缓、经济结构优化、增长动力切换、经济成长环境改变的背景下,企业家可以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服务业跨越性发展、新型城镇化、中西部开发、企业走出去、技术变革和新兴业态等七个方面找到发展的新机会。
马蔚华(中国企业家俱乐部执行理事长、永隆银行董事长):我们当下议论最多的一个话题就是经济的新常态,所谓“新常态”就应该对应“老常态”,“老常态”是过去中国30多年的时间里,GDP平均增长是9.8%,这两年经济开始回落,今年上半年是7.4%,按照市场的预测,今年年底中国恐怕维持不了7.4%了,还会继续下调。
经济放缓,这是中国经济新常态的一种表象,我的理解“新常态”绝对不仅仅是经济速度的放缓,在经济速度放缓的背后,还有经济结构的优化,增长动力的切换,制度环境的改变,这才叫“新常态”。
中国过去30多年,我们的经济增长得益于得天独厚的资源,得益于前所未有的制度红利,得益于中国独有的人口红利,还有我们中国东方特有的储蓄红利等等。
但是今天这些支撑过去高速增长的因素都在消失或者减弱。
比如说人口红利,中国临近了“刘易斯拐点”,这个在经济学上有争论,中国劳动力已经从绝对的无限供给变成了绝对数的下降。
中国是贸易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过去30年,中国的出口总额增长了近九十倍,而全球贸易量仅增长了6倍,但是现在,上半年贸易对GDP的贡献是负数。
还有像能源、资源、土地、环境,中国现在都已经濒临危机,如果继续高速增长,则难以为继。
这种情况下,中央政府和国务院在制定“十二五”规划的时候,就已经预计到了,把“十二五”期间的平均增长速度定为7%,而且决定我们的工作重点从过去的重速度、重规模、开发重大项目,转到重结构、重质量、重效益、重民生,这就是所谓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结构优化、产业升级、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
浅谈我国经济发展在新常态下的发展
随着经济转型升级的推进,我国产业结构将由以制造业为主,向以服务业为主转变。同时 ,高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高端产业将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消费升级
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我国消费市场将逐渐扩大,消费结构将不断升级,对经济增长 的拉动作用将不断增强。
创新驱动发展的前景展望
01
科技创新
THANKS
感谢观看
低碳生活
新常态下,低碳生活将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未来 ,政府将鼓励居民节约能源、减少浪费、绿色出行等低 碳生活方式,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前景展望
深度参与全球经济治理
新常态下,我国将深度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推动全球经济合作和贸易投资自 由化便利化。未来,我国将在全球经济治理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为世界 经济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投资回报率低
02
传统产业和部分新兴产业投资回报率不高,民间投资意愿减弱
,企业融资成本上升,影响经济增长。
发展模式不可持续
03
依赖资源消耗和要素投入的发展模式难以持续,需要加快转变
经济发展方式。
财政金融风险
地方债务风险
地方融资平台债务规模过大,地方政府债务负担 较重,财政风险不容忽视。
金融风险
房地产市场波动、不良贷款率上升、企业债务违 约等风险因素增加,可能引发金融风险。
详细描述
产业结构调整的典型案例包括推进农业现代化、工业 转型升级、服务业发展等。在农业现代化方面,加强 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建设,提高 农业质量和效益;在工业转型升级方面,发展智能制 造、绿色制造和高端制造,提高制造业创新能力和国 际竞争力;在服务业发展方面,积极发展新兴服务业 ,提高现代服务业比重和质量。
经济新常态下区域新能源产业集群发展研究
经济新常态下区域新能源产业集群发展研究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区域新能源产业集群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
本文从经济新常态的视角出发,探讨了新能源产业集群发展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经济新常态是中国经济进入新阶段的标志,这一时期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经济结构调整加快,新动能加快培育,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日趋突出。
在这种情况下,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成为了国家战略和各地重点发展的产业之一。
为了推动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我国在政策、技术、资本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
各地也相继建立了一批新能源产业集群,取得了较好的发展成果。
但是,新能源产业集群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了一些问题。
首先,新能源产业过度依赖政策扶持,一旦政策变动就可能导致企业停产、倒闭等问题。
其次,新能源产业集群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一些地区的产业集群发展水平较低,难以发挥规模效应和聚集效应。
最后,新能源产业在技术水平、市场开拓、品牌建设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瓶颈。
二、区域新能源产业集群发展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1.政策过度依赖问题随着新能源政策的不断完善和优化,新能源产业集群在政策支持下得以迅速发展。
但是,政策过度依赖也成为了新能源产业发展的一大隐患。
为此,我们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政策要有稳定性,不要频繁变动,以保护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
(2)产业结构要逐步升级,引导企业向技术、品牌等附加值较高的领域发展,减少对政策的依赖。
(3)加强行业协会和企业间的交流和合作,共同分享技术和市场信息,增强产业的自我调节和适应能力。
2.区域产业集群发展不平衡问题新能源产业集群在发展过程中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
一些地区产业基础较弱、环保要求高、市场开拓难度大等,产业发展滞后,规模效应和聚集效应不明显。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新能源企业之间的集群效应,提高企业之间的协同作用,促进集群优势的发挥。
(2)加强区域政府的支持和引导作用,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提高产业附加值。
新常态下的我国经济发展趋势分析
新常态下的我国经济发展趋势分析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变化和发展,我国经济也面临着新的常态。
新常态下的我国经济发展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和趋势,对于把握这些趋势并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决策非常重要。
本文将对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并探讨如何应对新的挑战和机遇。
一、新常态下的我国经济发展特点1.结构调整升级:随着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中高速增长阶段,经济结构也在发生重大调整。
传统制造业逐渐减弱,而新兴产业和服务业逐渐崛起。
创新和科技成为经济增长的关键驱动力。
2.经济增速放缓:我国经济增速在过去几年持续放缓,但依然保持着中高速增长的水平。
这种放缓并非经济下行的信号,而是由于经济结构调整以及经济体量增大所导致的。
3.消费升级:我国居民收入水平逐渐提高,消费观念也随之发生改变。
消费品的需求不再仅限于基本生活用品,而是向高品质、个性化和多样化发展。
4.外部依赖程度下降:我国经济对外部市场的依赖程度逐渐降低,出口依然重要,但内需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我国开始不断深化改革开放,吸引外资、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1. 产业升级和转型升级是必然趋势。
传统产业和传统经济增长模式已经难以为继。
我国应该加速推动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在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领域加大投入,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实现产业链向高端延伸,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升级。
2. 服务业将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服务业在我国经济中的比重逐渐增加,消费升级和需求多样化将推动服务业快速发展。
政府应该改革服务业的体制机制,放宽市场准入,降低行政审批成本,提高服务业发展的环境。
3. 科技创新将成为经济发展的核心。
创新是引领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我国应该强化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加大国家科技投入,完善科技创新政策,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培育更多的科技创新企业和创新型人才。
4. 开放合作将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
我国将继续深化改革开放,加强与世界各国的合作,促进自由贸易,推动国际产能合作,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改革和建设。
中国能源消费结构的优化与调整
中国能源消费结构的优化与调整在迅速发展的经济背景下,中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一直备受关注。
传统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不仅带来环境问题,同时也存在能源安全风险。
因此,中国迫切需要优化和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一、加快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可再生能源是未来能源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
中国拥有丰富的太阳能、风能、水能等资源,应大力发展这些清洁能源。
政府应加大对可再生能源的扶持力度,通过补贴、优惠政策等措施鼓励企业和个人投资和使用可再生能源设备,同时加强相关研究和技术开发,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效率。
二、推动清洁能源的应用清洁能源是改善空气质量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有效途径。
中国应积极推动清洁能源的应用,如天然气、核能等。
政府部门可以出台政策,引导企业和个人使用清洁能源,并加大对清洁能源技术研发和推广的支持力度。
三、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是优化能源消费结构的关键。
中国应加强对能源消耗高的行业和领域的管理,推行节能减排政策,鼓励企业采取节能技术和措施,降低能源消耗。
同时,加强能源管理和监督,建立健全的能源统计和监测体系,实现能源的合理分配和利用。
四、优化能源结构调整政策政府应根据国家能源需求和发展趋势,制定相应的能源结构调整政策。
应合理规划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传统能源的比例,推动优质煤、清洁燃料的使用,减轻对环境的影响。
同时,加强对能源开采和利用的监督,严格控制能源消耗和排放,确保实施能源结构调整政策的有效性。
五、加强国际合作与经验交流中国在能源消费结构的优化与调整方面可以借鉴国际经验,加强与国际组织和其他国家的合作与交流。
通过共同研究和合作项目,推广先进的能源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中国能源消费结构的优化与调整,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总之,中国的能源消费结构的优化与调整是一个长期而严峻的任务。
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应共同努力,积极推动能源消费结构的优化与调整,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大消费与新能源 未来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大消费与新能源未来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大消费与新能源:未来经济增长的新动力近年来,大消费和新能源成为了全球经济增长的两大亮点。
大消费市场的快速发展以及新能源技术的兴起,已经成为未来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本文将从消费升级、新能源发展以及经济增长的角度探讨大消费与新能源的关系以及它们对未来经济的意义。
一、消费升级推动大消费市场增长消费升级是指消费者在收入提高的同时,对商品和服务需求的质量和品质提出更高的要求。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
传统的基本生活需求已经无法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因此他们开始寻求更高品质的商品和服务。
消费升级促进了大消费市场的不断壮大。
高品质的商品和服务需求的增加,推动了相关产业链的发展。
比如,高端消费品、旅游业、健康养生等行业迎来了爆发式增长。
大消费市场的扩大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推动了经济增长。
二、新能源发展带来经济转型新能源是指能够可持续利用的清洁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
相对于传统能源,新能源具有环保、可再生等优势,成为了未来能源发展的重要方向。
新能源的发展不仅有助于保护环境,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更重要的是带来了经济转型。
新能源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相关产业的崛起,如光伏产业、风力发电、电动汽车等。
这些新兴产业不仅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还推动了相关产业链的发展。
此外,新能源的发展还带动了能源结构的优化和国家能源安全的提升。
传统能源遭遇供应短缺和环境问题的困扰,而新能源的利用可以有效地缓解这些问题,从而保障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大消费与新能源的互动推动经济增长大消费与新能源之间存在着密切的互动关系,相互促进推动着经济的增长。
一方面,大消费市场的扩大促进了新能源产业的发展。
消费者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推动了新能源技术的升级和创新。
比如,消费者对环保的关注促使了电动汽车的兴起,从而推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另一方面,新能源的发展也带动了大消费市场的扩大。
新能源的投入减少了能源成本,降低了产品价格,进而刺激了消费者购买力的提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疗、教育、IT、体育、文化、娱乐等服务业将得到长 足的发展。相反,传统的房地产、汽车、建材等行业由 于需求的减速则可能长期面临利润率下降、投资减速等 挑战。3)要
求治理污染的民意压力。老百姓要求清洁的空气和水、 安全的食品,已经成为经济结构转型的巨大动力。光就 清洁空气而言,治理雾霾至少要求在三个方面的经济结 构变化。一是治理
理由至少有三:1)虽然我们的GDP增长率比以前要低, 但就业情况却比较乐观。人社部公布的求人倍率和最近 的月度城镇调查失业率等数字都显示了就业的情况正在 改善。200
7年之前,如果GDP增长掉到7.5%,就业情况就会很不好, 现在不是这样了。原因之一是我国的劳动年龄人口开始 下降,因此没有必要每年创造像以前那么多的就业岗位 了;原
杠杆率过高的问题比较明显,值得特别关注。这表明, 我们大幅扩张货币信贷、增加金融杠杆的空间比2008年பைடு நூலகம்之前更小了。3)我们在对国家资产负债表的研究中,通 过分析政府
长期债务的可持续性,发现在今后几十年中由于养老金 缺口、医疗成本的上升、治理环境污染的成本等因素, 政府债务占GDP的比重将面临着许多上行压力。虽然从短 中期来看,我
速和外移仍将是一个不可逆转的大趋势。因此,靠短期 刺激政策来”救”一些低端制造业显然是不可持续的。 人口结构变化的另外一个重要内容是老龄化。从现在到 2030年,我国
60岁以上的老人将增加70%。国内和国际的数据都表明, 老人的人均医疗支出是年轻人的4-8倍,显然,未来十几 年,乃至几十年内我国医疗产业的增长必定会远高于整 体经济
搞清楚推动这些结构转型的主要因素十分重要。我觉得, 应该重视至少如下三大因素:1)人口因素。根据有关预 测,从现在到2030年,我国的劳动年龄人口会下降近10%, 而
印度、印度尼西亚、越南等国的劳动人口则将分别增加 17%,15%和4%。因此,我国劳动力成本的增速还将在很 长一段时间内远高于许多发展中国家,我们劳动密集型 产业的减
台过度刺激政策的重要原因之一。2)我国经济的杠杆率 自2009年以来上升较快,目前用广义债务与GDP的比例或 M2与GDP的比例来衡量,虽然还低于一些发达国家,但 高
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我们用100多个国家的数据所做的 实证研究表明,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较高的杠杆 率意味着较大的金融风险。尤其是在地方融资平台和房 地产等部门,
国的政府债务风险还在可控范围之内,但长期风险不可 忽视。即使采取措施进行养老和医疗体制的改革,恐怕 也只能缓解这些长期的上行压力,要彻底逆转政府债务 占GDP比重上升
的势头是有难度的。历史和国际经验表明,如果金融杠 杆率过度上升,往往在一段时间之后会转化为政府债务 风险。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继续加杠杆的空间也比 较有限了。第二,
关于经济新常态,我想从以下两个方面谈几个观点。一 是在新常态之下,为什么大规模经济刺激的必要性和空 间都比“旧常态”之下要更小。二是在新常态下,经济 结构的转型的推动
力来自哪些方面。第一,关于新常态与宏观经济政策。 我认为,在面临同样的GDP减速压力的情况下,未来实行 大规模经济刺激的必要性和空间都比以前的“旧常态” 下要来得小。
关于新常态与经济结构变化。我认为,新常态这个概念 不仅仅在总量上(比如经济增长率,是否应该刺激等问 题)是有意义的,在结构层面上也是有许多可以探讨的 内容的。比如,旧
常态下的经济结构调整往往是政府主导型的“发展重点 产业、战略产业”等,而新常态下的经济结构变化则更 应是以市场和民生需求为导向的。因此,要判断未来的 结构变化的趋势,
因之二是我国的经济结构正从重化工业主导的制造业向 服务业转型,而对同样的GDP来说,劳动密集型的服务业 能创造的就业机会远多于资本密集型的重工业。这两个 原因都使得我
们在稍低的GDP增长速度之下,可以保持比较好的就业状 况。因此,我们对由于GDP减速导致失业上升和社会不稳 定的担心比以前会少一些。我认为,这是新常态之下没 有必要出
标题为编辑所加。)
Phodjer 返现网
雾霾要求大幅降低高污染的重工业占经济的比重。二是 治理雾霾要求能源结构的改变,尤其是要大幅降低高污 染的常规煤炭占能源消费的比重,同时大幅提高清洁能 源的占比。三是治
理雾霾将推动向绿色交通模式的转型,即大幅降低高污 染的公路交通占出行的比例,大幅提高铁路和地铁出行 的比例。(作者为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首席经济学家。 文章经作者审阅,
增长。2)消费者的偏好变化。我国的人均GDP已经达到 7,000美元。从国际经验来看,在人均GDP超过这个水平 之后的相当长的一个阶段,消费者的偏好会出现从制造 业产
品向服务的重要变化。不少国家在人均GDP从7,000美元 上升到20,000美元的阶段中,服务业占GDP的比重提高约 了10个百分点。中国也不会例外。在这个趋势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