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环境信息公开 -中国的绿色观察计划王华世界银行发展研
论我国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制度
论我国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制度我国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制度是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及其相关配套法规要求,要求企业按照一定规定向社会公开其环境信息的制度。
这个制度的实施对于保护环境、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增强企业社会责任感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制度有助于保护环境。
在信息公开的过程中,企业被要求向社会公开自身的环境信息,包括企业产生的污染物排放数据、环境治理设施的运行状况、环境风险评估结果等。
这些信息的公开可以有效监督企业的环境行为,促使企业加大环境污染的治理力度,遵守环境法律法规,减少环境污染的发生,从而保护环境,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制度有助于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信息公开使企业的环境行为公开透明,便于社会各方面对企业的环境性能进行评估。
这不仅有利于提升企业的环境形象和竞争力,还可以为企业策划和实施环境管理计划提供参考和建议,推动企业实现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我国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制度在实施过程中仍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企业环境信息的公开不够透明,有的企业为了保护自身利益,可能对环境信息进行隐瞒和虚假报告。
社会各界对企业环境信息的了解和利用程度有限,很多企业的环境信息公开并未引起广泛关注和应用。
监管机构对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监督和管理不到位,导致一些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制度实施效果不佳。
我国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制度在保护环境、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增强企业社会责任感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其实施仍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加强宣传和培训、加大监管力度、鼓励企业自愿公开等措施来加以解决。
只有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我国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制度才能发挥更大的效益,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论我国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制度
论我国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制度我国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对于促进企业健康发展、保障公众知情权、提高环境监管效能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环境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制度的建设亦受到更多关注和重视。
本文将围绕我国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制度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的方向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现状目前,我国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制度建设有了一定的成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立法规定:我国已经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信息公开条例》等,明确了环境信息公开的相关制度和程序。
2. 部门规章:环保部门及其他相关部门也陆续出台了一些规章制度,规范了环境信息公开的具体操作。
3. 企业自愿公开:一些大型企业和集团已经开始自愿公开环境信息,通过网站、报告等形式向公众披露环境相关数据。
4. 政府监管:政府对企业环境信息的公开进行监督和管理,依法要求企业按时、按要求公开环境信息。
以上这些成果为我国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制度的建设和完善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二、存在的问题1. 法律制度不完善:虽然我国已经出台相关法律法规,但在实际操作中还存在一些模糊不清的地方,缺乏具体的操作细则和标准,给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制度的贯彻执行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2. 惩罚不力:目前,对于企业环境信息公开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不够,一些企业因此而不太重视环境信息的公开,影响了企业公开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3. 企业自愿公开不足:虽然有一些大型企业已经开始自愿公开环境信息,但绝大多数中小型企业对环境信息的公开意识和行为还比较薄弱,需要政府引导和监督。
4. 公众参与度不高:公众对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关注度和参与度不够,对环境信息的获取渠道有限,难以进行有效的监督和评价。
以上问题的存在使得我国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制度在实践中存在一定的不足,需要进一步加强与改进。
三、改进方向1. 完善法律法规:加强对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制度的立法建设,明确相关的操作细则和标准,保障企业、政府和公众的权益,提高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透明度和规范性。
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内容
企业环境信息公开,让投资者放心企业环境信息公开是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公开环境信息,企业可以增加透明度,提高投资者对企业的信任度,避免环境污染、事故等问题对企业形象的直接冲击。
下面介绍一下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具体内容和意义。
首先,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内容主要包括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排污许可证、监测数据等。
详情可以根据实际的企业情况进行具体的规定和微调,但是必须包含以上三个方面的内容。
企业公开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是为了让社会各界了解企业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程度,以及企业对环境污染的防控措施。
公开排污许可证,则是为了让社会各界了解企业的污染排放情况是否合法合规,避免企业私自排放污染物,损害环境和公众健康。
此外,公开监测数据是为了让社会各界了解企业的污染排放等情况是否符合相应标准和要求。
其次,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意义非常重要。
首先,它可以提高企业的透明度,让投资者了解企业运营的真实情况,避免因为信息不对称而产生误解和负面影响。
其次,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可以提高企业的合规性,避免违规行为对企业的重大影响。
最后,企业环境信息公开也有助于企业规范自身行为,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和行动力,对环境问题给予积极的回应和支持。
总之,企业环境信息公开是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内容之一,不仅有助于提高企业形象和透明度,还有利于避免企业因环境问题而产生的巨大损失。
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需要加强相关制度的规范和完善,以及对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宣传和推广,不断提高企业环境保护的意识和动力,为构建美丽中国的梦想贡献力量。
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工作规定
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工作规定目标和背景本规定的目标是建立一套系统和规范的程序,促进企业环境信息的公开和透明化。
通过公开环境信息,企业能够展示其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努力,增加与社会公众的信任和沟通。
信息范围和内容1. 企业应当依法公开与其生产经营活动相关的环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 污染物排放情况;- 废水、废气和固体废物的处理方式;- 环境监测数据;-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等。
2. 企业应当及时更新环境信息,确保公众能够及时了解企业的环境状况和改善措施。
公开方式和渠道2. 企业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公开环境信息,如线下公告、活动展示等。
在公开方式选择上,企业应当考虑公众获取信息的便利性和有效性。
公众参与和监督1. 公众应当享有获取企业环境信息的权利,并可以提出合理的建议和意见。
2. 企业应当设立公众参与机制,接受公众的意见和建议,并能够及时回应。
3. 相关部门和组织可以对企业公开的环境信息进行监督,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处罚机制1. 对于故意提供虚假环境信息的企业,相关部门应当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给予相应的处罚。
2. 相关部门应当加强对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工作的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违规行为。
附则1.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生效,对所有企业适用。
2. 其他未尽事宜,由相关部门根据需要逐步制定和完善。
以上是《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工作规定》的主要内容,请各位企业自觉遵守。
通过公开环境信息,我们共同推动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为社会和谐做出贡献。
> 注意:本文档仅供参考,具体政策和规定以相关法律法规为准。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公告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公告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已撤销)•【公布日期】2003.09.22•【文号】环发[2003]156号•【施行日期】2003.09.22•【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环境监测正文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公告(环发[2003]156号)在中国环境报上发表(不另行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我局决定在全国开展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工作,以促进公众对企业环境行为的监督。
现将有关事宜公告如下:一、环境信息公开的范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保部门应按照《清洁生产促进法》的规定,在当地主要媒体上定期公布超标准排放污染物或者超过污染物排放总量规定限额的污染严重企业名单;列入名单的企业,应当按照本公告要求,于2003年10月底以前公布2003年上半年的环境信息,2004年开始在每年3月31日以前公布上一年的环境信息。
没有列入名单的企业可以自愿参照本规定进行环境信息公开。
二、必须公开的环境信息公开的环境信息内容必须如实、准确,有关数据应有3年连续性。
(一)企业环境保护方针。
(二)污染物排放总量,包括:1、废水排放总量和废水中主要污染物排放量;2、废气排放总量和废气中主要污染物排放量;3、固体废物产生量、处置量。
(三)企业环境污染治理,包括:1、企业主要污染治理工程投资;2、污染物排放是否达到国家或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3、污染物排放是否符合国家规定的排放总量指标;4、固体废物处置利用量;5、危险废物安全处置量。
(四)环保守法,包括:1、环境违法行为记录;2、行政处罚决定的文件;3、是否发生过污染事故以及事故造成的损失;4、有无环境信访案件。
(五)环境管理,包括:1、依法应当缴纳排污费金额;2、实际缴纳排污费金额;3、是否依法进行排污申报;4、是否依法申领排污许可证;5、排污口整治是否符合规范化要求;6、主要排污口是否按规定安装了主要污染物自动监控装置,其运行是否正常;7、污染防治设施正常运转率;8、“三同时”执行率。
企业事业单位环境信息公开办法
企业事业单位环境信息公开办法企业事业单位环境信息公开办法为贯彻落实环境保护法,促进环境信息公开,加强企业事业单位环境保护工作,特制定本办法。
一、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所有企业和事业单位,包括国有、集体、私营、外资等各类企业,以及政府部门下属的各类事业单位。
二、公开内容企业事业单位应当公开下列信息:(一)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及现场监测报告:环评文件和监测报告均为重要的环境公开信息,应当全面、准确、及时地向社会公开。
企业事业单位可在其自行维护的网站或环保主管部门公布相关信息。
(二)环境污染物排放信息:各类企业事业单位对外的污染物排放信息应当进行公布。
公布内容应当包括排放种类、排放浓度、排放量等。
各类污染物排放标准及排放口的具体位置等信息也应当予以公开。
(三)环境保护设施建设及运维情况:企业事业单位应当公开其环保设施的建设情况以及设施的运行维护情况。
(四)环境治理改善成效及环保投入情况:企业事业单位应当公开其环境治理改善成效,同时应当公开企业环保投入的情况。
三、公开方式(一)企业事业单位自行维护网站公开:企业事业单位可建立自行维护的网站,公开其有关环境保护的信息。
(二)环保主管部门网站公开:各环保主管部门应当建立网站,公开企业事业单位相关环境信息。
(三)信息公开平台公开:企业事业单位可以通过信息公开平台公开相关信息,信息公开平台应当由环保主管部门设立,并在网站上建立相关信息。
四、信息公开透明制度的建立本办法所述的环境信息,都是涉及公众利益和公众权益保障的重要信息,信息公开的透明和公正性是关系到公众知情权的实现问题,应进行制度化建设。
各企业、事业单位应当认真落实国家法律相关规定,重视信息公开,不得进行任何篡改和删减等行为。
五、信息公开的问责对于信息公开不及时、不全面、不准确的企业事业单位,有关主管部门将依法办理相关问责程序,并视具体情况予以相应的处罚。
六、附则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本办法由原则、内容和公开和问责等三个部分组成。
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工作条例
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工作条例第一章总则本条例为了加强对企业环境信息的公开管理,推动环境透明度的提升,保护公众的知情权利和环境权益,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
第二章信息公开的范围和方式第一节信息公开范围1. 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应涵盖企业的生产、排放、治理等环境相关信息。
2. 信息公开的内容应真实、准确、完整。
第二节信息公开方式1. 企业应主动向公众公开环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通过企业网站、报告、公告等形式进行发布。
2. 公众可以通过企业网站、信函、电话等途径获取企业环境信息。
3. 信息公开应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公众获取环境信息的便利性和效率。
第三章信息公开的义务和责任第一节信息公开的义务1. 企业作为环境信息的持有者,有义务向公众提供真实、准确、及时的环境信息。
2. 企业应定期公开环境信息,并接受公众的监督。
第二节信息公开的责任1. 企业应建立完善的信息公开制度和管理机制,确保信息公开的及时性和连续性。
2. 企业应配备专人负责信息公开工作,并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指导。
第四章监督与处罚第一节监督机制1. 政府环境保护部门应加强对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工作的监督和指导。
2. 公众可以通过投诉、举报等方式对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工作进行监督。
第二节违法行为的处罚1. 对故意提供虚假环境信息的企业,将依法予以严肃处理。
2. 对拒不履行信息公开义务的企业,将依法给予相应的处罚。
第五章附则本条例自颁布之日起生效,之前的相关规定和文件不得与本条例相违背。
以上是《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工作条例》的主要内容,以便于企业和公众更加了解和遵守相关的信息公开要求。
具体的内容和实施细则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由相关部门进一步制定和完善。
论我国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制度
论我国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制度我国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对于促进企业良好经营和提升公众参与企业监督的效果已经逐渐显现。
环境信息公开是指政府或者相关机构向社会公众提供有关环境状况、环境治理措施和环境影响评价等方面的信息。
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制度则是指企业向公众主动公开与其环境相关的信息,促进企业与社会的互动与交流。
我国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制度的建立流程,从环保法规的要求和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再到信息公开的方式和途径,都经历了多层次的探索和完善。
随着国家环保意识的增强,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制度已经成为企业社会责任的一部分,也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我国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制度的建立符合国家对环保法规的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三十二条规定,国家鼓励和支持企业的环境信息公开工作,提高环境保护的公众参与度。
根据这一法规,企业应当主动向社会公众公开环境信息,包括企业的环境状况、环保措施和环保设施的建设情况等。
企业还应当承担向社会公众提供环境信息的义务,并且要求信息公开的内容应当涵盖企业周边环境、环保设施情况以及环境影响等内容。
我国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制度的建立是企业社会责任的一部分。
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制度的建立不仅有助于企业加强自身环境保护措施,也能增强企业对社会公众的透明度和信任度。
企业作为社会的一部分,应当承担起相应的环境责任,在环保问题上主动向社会公众公开信息可以有效促进企业的环保行为,增强企业在社会上的公信力。
通过企业环境信息的公开,可以使公众更加全面地了解企业的环保情况,也有助于公众对企业开展监督。
在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是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主体和内容并不完全符合要求。
有些企业对环境信息公开的认识不足,导致环境信息公开不够主动,信息内容也不够明确和全面。
其次是环境信息公开的方式和途径不够灵活多样。
目前,企业环境信息公开主要通过企业网站、报告书等传统方式进行,缺乏互动性和灵活性。
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管理制度
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管理制度一、背景介绍随着社会对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以及企业社会责任的不断强调,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管理制度逐渐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制度旨在规范企业环境信息的公开透明,提高企业的环境管理水平,促进企业与社会各界的良好互动。
二、基本原则1. 公开原则:企业应依法依规公开环境信息,积极回应社会关切,主动与利益相关者分享环境信息。
2. 透明原则:企业应确保环境信息的真实、准确、完整,不掩盖、不歪曲环境事实,确保信息公开的透明度。
3. 共享原则:企业应积极与政府、社会组织、公众等利益相关者共享环境信息,建立互信和合作关系。
4. 责任原则:企业应承担环境信息公开的主体责任,切实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确保信息公开的效果和影响力。
三、管理程序1. 信息录入:企业应建立完善的环境信息管理系统,及时将环境信息记录并录入系统,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 审核审批:企业应设立专门的环境信息公开审批部门,对录入系统的信息进行审核审批,确保信息的合规性。
3. 信息公开:企业应制定环境信息公开的时间表和内容表,按照公开要求及时公开环境信息,确保信息的及时性和透明度。
4. 反馈回应:企业应建立反馈回应机制,接受社会各界对环境信息的咨询、举报等反馈,并及时作出回应和处理。
5. 监督检查:企业应接受政府、第三方机构等的监督和检查,确保环境信息公开工作的规范性和有效性。
四、信息公开内容1.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企业在新项目、重大工程或环境敏感区域投资前,应向社会公开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并接受公众参与和意见反馈。
2. 环境监测数据:企业应定期公开环境监测数据,包括大气、水质、土壤等方面的监测结果,并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3. 环境治理措施:企业应公开自身采取的环境治理措施,包括减排措施、节能减排技术、污水处理等,以及对环境问题的整改措施和效果。
4. 环境事故应急预案:企业应公开环境事故应急预案及相关演练情况,确保公众及时了解企业应对环境事故的能力和应急措施。
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制度范本
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制度范本第一条总则为了加强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工作,规范企业环境信息公开行为,提高环境信息透明度,保障公众环境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企业环境信息依法披露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国境内的一切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其他组织(以下统称企业)。
第三条公开原则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应遵循真实、完整、准确、及时、公正的原则,确保公众能够获取到真实可靠的环境信息。
第四条公开内容企业应依法公开以下环境信息:(一)企业基本情况:企业名称、地址、联系方式、法定代表人等;(二)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及审批情况、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环境影响评价变更情况等;(三)环境治理设施:污染防治设施建设运行情况、污染物排放情况、环保设施检测数据等;(四)环境违法行为:环境违法行为及处理情况、环境行政处罚决定书、环境犯罪案件情况等;(五)环境保护成果:环保项目实施情况、环保投资及成效、环保荣誉及认证等;(六)其他依法应当公开的环境信息。
第五条公开方式企业应通过以下方式公开环境信息:(一)企业网站:在企业官方网站设立环境信息披露专区,定期更新环境信息;(二)政府网站:在各级生态环境部门官方网站上传企业环境信息,便于公众查询;(三)公共媒体: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等公共媒体披露环境信息;(四)其他方式:通过环境论坛、研讨会、座谈会等形式,与公众沟通环境信息。
第六条公开时限企业应在以下时限内公开环境信息:(一)年度环境报告:每年3月31日前公开上一年度环境报告;(二)重大环境事件:发生重大环境事件后及时公开相关信息;(三)其他环境信息:根据法律法规规定或公众需求,适时公开。
第七条监督管理企业应建立健全环境信息公开内部管理制度,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确保环境信息公开工作落到实处。
各级生态环境部门应对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工作进行监督管理,对未依法公开环境信息的企业依法进行处罚。
企业事业单位环境信息公开办法
企业事业单位环境信息公开办法第一条为维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享有获取环境信息的权利,促进企业事业单位如实向社会公开环境信息,推动公众参与和监督环境保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环境保护部负责指导、监督全国企业事业单位环境信息公开工作。
县级以上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负责指导、监督本行政区域内的企业事业单位环境信息公开工作。
第三条企业事业单位应当按照强制公开和自愿公开相结合的原则,及时、如实地公开其环境信息。
第四条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健全指导、监督企业事业单位环境信息公开工作制度。
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开展指导、监督企业事业单位环境信息公开工作所需经费,应当列入本部门的行政经费预算。
有条件的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可以建设企业事业单位环境信息公开平台。
企业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本单位环境信息公开制度,指定机构负责本单位环境信息公开日常工作。
第五条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根据企业事业单位公开的环境信息及政府部门环境监管信息,建立企业事业单位环境行为信用评价制度。
第六条企业事业单位环境信息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的,依法可以不公开;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七条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于每年3月底前确定本行政区域内重点排污单位名录,并通过政府网站、报刊、广播、电视等便于公众知晓的’方式公布。
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确定重点排污单位名录时,应当综合考虑本行政区域的环境容量、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要求,以及企业事业单位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和浓度等因素。
第八条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企业事业单位,应当列入重点排污单位名录:(一)被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确定为重点监控企业的;(二)具有试验、分析、检测等功能的化学、医药、生物类省级重点以上实验室、二级以上医院、污染物集中处置单位等污染物排放行为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或者可能对环境敏感区造成较大影响的;(三)三年内发生较大以上突发环境事件或者因环境污染问题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四)其他有必要列入的情形。
对我国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思考
对我国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思考摘要: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在某些发达国家已经通过政策法规制度化,许多跨国公司每年都会编辑自己的环境报告书,作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和树立企业环保形象的重要手段。
相比之下,中国的企业环境信息公开还刚刚起步,很多理论和实践方面的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完善。
在我国建立和完善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制度,不仅是实现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大势所趋的客观要求,也是企业不断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核心竞争力的内在需求。
关键词:企业环境信息;公开;思考一、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现状企业环境信息公开是指企业通过环境报告书等方式向社会公开本企业的环境影响和企业环境行为相关的信息,是目前国际社会广泛鼓励采用的企业环境管理措施,对于企业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改善全球环境质量有积极的影响。
政务公开、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和产品环境信息公开是环境信息公开的三个组成部分。
企业作为社会公民的一份子在发展时更应注重自己的社会责任,走与环境相和谐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可让公众获得相应的排污信息,帮助公众更有力地监督污染企业迫使企业减少污染。
同时也让投资者及相关方关注企业环境表现行为,并促使其不断改善。
2007年1月17日,国务院第165次常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明确对信息公开的主体、程序、内容、权利义务及法律责任等问题进行了规定。
2007年2月8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通过的《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自2008年5月1日起施行。
虽然我国的各类法规中对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均有所涉及,但是从我国具体的实践来看,还存在很大的问题。
对于企业环境信息公开,我国开展的并不充分,只在镇江市和呼和浩特市进行了试点,虽然最近国家环保总局将之推广到全国范围,并颁布了《企业环境信息公开规定》,但该规定并不完善。
第一,必须公开的环境信息有限,只是笼统地规定污染物排放总量,并未对有害物质作出说明,而且只侧重最后排放的总量,不考虑生产设施、生产过程中以及产品和副产品的污染情况。
环境信息公开制度模板
环境信息公开制度模板一、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环境保护,提高环境治理水平,保障公众环境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国境内从事环境保护活动的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
第三条环境信息公开应遵循真实、完整、及时、便于公众获取的原则。
第四条国家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负责全国环境信息公开工作的监督管理,地方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环境信息公开工作的监督管理。
二、信息公开内容第五条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应当公开以下环境信息:(一)企业基本情况: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联系方式等;(二)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意见、验收报告等;(三)污染物排放:污染物种类、排放浓度、排放量、排放方式等;(四)环保设施运行状况:设施名称、型号、运行状态、维护保养情况等;(五)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应急预案名称、编号、主要内容等;(六)其他与环境治理、环保执法相关的信息。
第六条公民个人有权查阅、复制、摘录、节选、引用环境信息。
第七条环境信息获取方式:(一)公开查阅:在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所在地设置环境信息查阅场所;(二)网络查询:在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官方网站设置环境信息专栏;(三)其他便于公众获取的方式。
三、信息公开程序第八条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应当建立健全环境信息公开程序,包括信息收集、整理、审核、发布等环节。
第九条环境信息公开前,应当由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内部环保部门进行审核,确保信息真实、准确、完整。
第十条环境信息公开后,应当定期对信息公开情况进行自查,及时更新环境信息。
四、信息公开责任第十一条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应当依法履行环境信息公开义务,不得拒绝、拖延、谎报环境信息。
第十二条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违反本制度的,由国家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可以处一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
第十三条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发现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未依法公开环境信息的,可以向国家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举报。
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工作制度
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工作制度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工作制度,是指企业制定一套完善的制度和流程,确保企业环境信息及时、准确、全面地向公众公开。
这不仅有助于企业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提升企业品牌价值,还有助于增加企业的透明度,提高企业的社会责任感。
一、制度目的1.1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工作制度的目的是加强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管理,保证信息公开的准确性和透明度,促进企业与公众之间的互信与交流。
1.2通过环境信息公开,增强公众对企业环境管理的知情权,监督企业的环境保护措施,推动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
1.3促进企业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加强对环境管理的持续改进,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适用范围2.1本制度适用于本企业及其子公司在言论自由和信息公开方面的相关管理工作。
2.2凡是与企业环境保护相关的信息,原则上应当按照本制度规定进行公开。
三、工作内容及流程3.1环境信息收集:企业应设立专门的环境信息收集机构,负责搜集、整理、归档企业的环境信息。
3.3环境信息公开渠道的建设:企业应建立公开信息平台,包括官方网站、社交媒体账号等,确保公众可以方便地获知企业的环境信息。
3.4环境信息公开时间表:企业应制定环境信息公开时间表,明确何时公开何种信息,如年度环境报告、环境评价报告、环境监测数据等。
3.5环境信息公开方式:企业应通过适当的方式向公众公开环境信息,如发布公告、召开公开听证会等。
3.6环境信息公开监督:企业应设立监督机构,接受外部的监督,并向公众反馈公开情况以及接受意见和建议。
四、保密事项和例外情况4.1企业在公开环境信息时,应注意保护商业机密和涉及个人隐私的内容。
4.2存在以下情况的环境信息可以例外,不公开:国家机密、商业秘密、涉及个人隐私等。
五、惩处措施5.1对于故意隐瞒环境信息,提供虚假信息的行为,企业将依法进行处理,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5.2对于未按时、未如实履行公开义务的行为,企业将采取相应的纪律处分。
六、其他规定6.1企业应定期进行环境信息公开工作的评估,不断改进工作制度和流程。
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工作规范
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工作规范一、背景企业环境信息公开是指企业向社会公开其环境状况、环境保护措施、环境影响评价等相关信息的行为。
这是一项重要的责任,旨在增强企业的透明度和社会信任度。
二、法律依据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工作应遵守以下法律法规: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三、公开内容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企业基本信息,如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等;环境状况,包括污染物排放情况、废水处理设施、大气污染防治措施等;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及其结果;环境监测数据,如大气、水体、土壤等监测结果;环境改善措施及效果评估。
四、公开方式企业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环境信息公开:1.在公司官方网站上设置专门页面,定期更新环境信息公开内容;2.发布环境信息公开报告,并通过邮寄、电子邮件等方式发送给相关利益关系方;3.接受社会监督和媒体采访,主动回应和公开环境信息相关问题。
五、公开义务企业应当履行以下公开义务:依法公开企业环境信息,提供真实、准确、完整的信息内容;定期更新环境信息公开内容,不断向社会公开企业最新的环境情况;接受社会监督,回应公众关切,提供必要的解释和说明。
六、违规处罚对于不履行企业环境信息公开义务或提供虚假信息的企业,将依法受到相应的行政处罚,并可能面临舆论谴责和声誉损失。
七、附则本规范自发布之日起生效,并应记录于企业内部文件中,以备查阅。
以上是《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工作规范》的主要内容,希望能够引导和规范企业在环境信息公开方面的行为,促进企业环境责任的履行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注: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请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
论我国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制度
论我国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制度
在当代社会中,企业与环境的关系愈加密切,企业的环境责任意识和环保意识愈发浓厚,而社会也呼吁企业必须以更加负责任的态度处理与环境的关系。
为了加强对企业环境行为的管理和监督,信息公开制度在我国企业环境管理中得以出现和运用。
这一制度在加强企业环境责任感、保护公众环境权益、促进可持续发展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
首先,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制度是加强企业环境责任感的有效手段。
环境保护是企业起码的社会责任之一,企业应该对公众公开其环境行为情况,让公众了解企业的环境责任承担程度,促进企业形成环保文化。
通过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形式,企业可以让公众了解自身的环境行为状况,进而持续推动企业环保意识和环保行动的深入,提高企业的环保责任感。
其次,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制度是保护公众环境权益的必要手段。
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对公众健康和地球家园具有重大影响,而企业环境行为是环保问题的重要源头之一。
通过企业环境信息的公开,公众可以了解环境状况,对环境问题发出声音并提出建议。
通过公开企业环境行为,公众可以了解企业的环境影响力,并有权制衡企业环境行为对公共环境的危害。
综上所述,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制度是加强企业环境责任、保障公众环境权益、促进可持续发展和环境法治的重要手段。
政府、媒体、公众应关注企业环境信息公开情况,推动企业环境责任意识和环保意识的提高,促进企业之间形成竞争之余的合作和共赢,共同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
论我国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制度
论我国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制度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制度也成为了保障公众健康和环境安全的重要手段。
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制度,就是要求企业在经营活动中时刻关注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建立健全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制度,为社会公众提供及时、充分、准确的环境信息,以提高企业环保意识、保障公众参与权利,促进清洁生产和可持续发展,加快建设生态文明社会。
实施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制度,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法律法规保障。
我国已经出台了环境信息公开相关的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信息公开条例》等,明确了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内容和范围,并对企业不公开环境信息的行为进行了规制。
同时,政府部门也要加强对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制度的法律法规监督,确保制度执行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二、企业责任落实。
企业应当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建立健全环境信息公开制度,主动公开环境信息,包括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环境监测报告等,透明化企业环境状况。
除此之外,企业还应当承担环境保护责任,采取有效的环保措施,减少环境影响。
三、公众参与权利保护。
公众在企业环境信息公开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政府应当及时公开环境信息,加强环境监督和管理,公众也应当积极参与环境监督,并提出相关问题和建议。
同时,政府和企业也要通过各种渠道加强与公众的沟通和合作,促进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
四、开展环境教育。
加强环境教育,培养公众环境保护意识和环保习惯,提高公众对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制度的理解和认识。
同时,政府和企业也应当积极推广清洁生产和可持续发展理念,推动企业环境友好型发展,取得更好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综上所述,我国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制度是维护公众健康和环境安全的一个重要手段,要求政府和企业切实履行自己的责任,开展环境监管和公众参与,推动企业绿色发展,共同建设美丽中国。
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工作规范
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工作规范本工作规范旨在规定企业在环境信息公开方面的要求和标准,以促进透明化和社会责任意识的提升。
1. 目的本工作规范的目的是确保企业在环境信息公开工作中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积极主动地向公众和利益相关方提供准确、完整和及时的环境信息,以增加透明度,加强企业与社会的互动,提升公众对企业的信任度。
2. 适用范围本工作规范适用于所有具有环境影响的企业,无论其规模大小。
3. 基本原则- 信息公开的主动性:企业应主动公开环境信息,采取积极主动的措施,提供对公众和利益相关方有价值的环境信息。
- 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企业应确保公开的环境信息准确、完整、真实可靠,杜绝虚假和误导性的信息。
- 信息的及时性:企业应在合理的时间范围内公开环境信息,确保信息的即时性和有效性。
- 信息公开的平等性:企业应对所有相关方平等对待,不偏袒任何一方,公正公平地进行环境信息公开。
4. 环境信息公开的内容企业应公开以下环境信息:- 环境监测数据:包括大气、水质、土壤等环境监测数据的监测结果和报告。
-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企业在项目建设前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公开相应的评价报告。
- 环境管理计划和措施:包括企业在环境管理方面采取的措施和计划,以减少环境影响和提升环保水平。
- 环境违法行为及处罚信息:企业如有环境违法行为,应及时公开相应的处罚决定和整改情况。
- 其他与环境相关的重要信息。
5. 环境信息公开的方式企业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环境信息公开:- 网络平台:通过企业官方网站、社交媒体等在线渠道,向公众提供环境信息。
- 公告栏和展示区:在企业场所设置公告栏或展示区,公开环境信息的摘要和联系方式。
- 媒体发布:通过新闻媒体等途径,向公众发布与环境信息相关的新闻稿或声明。
6. 环境信息公开的监督和评估相关政府部门和社会组织可以对企业的环境信息公开工作进行监督和评估,以确保企业遵守规范要求。
7. 处罚措施对于不履行环境信息公开义务或违反规范要求的企业,相关监管部门可以依法采取行政处罚等措施进行惩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ethodology: Performance Rating
绿色
Green
A B C D E
蓝色
Blue
赞誉
Appraise
黄色
Yellow
红色
Red
压力
Pressure
黑色
Black
Methodology: Public Disclosure
管理者
Management
公众/市场
The public/ market
谢谢!
Thank You ! hwang1@
消费者
Consumers
投资者
Investors
声誉
Reputation
协商
Negotiation
产品选择
Selection of ducts
投资倾向
Investment orientation
私人接触
Private contacts
政治压力
Political pressure
企业环境信息公开 -中国的绿色观察计划
王华
世界银行发展研究部资深环境经济学家
Public Disclosure of Corporate Envir. Performance -China’s Green Watch Program Hua Wang Sr. Envir. Economist Development Research Group/World Bank
价格敏感性
Price-sensibility
股票价格
Stock’s price
媒体压力 pressure from mass media
示威 Demonstration
Working with Developing Countries
1995 Indonesia 印度尼西亚 1997 Philippines 菲律宾 2000 China 中国 2002 Nanjing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2002 Vietnam 越南 2002-2004 India 印度 2005 Ghana 加纳 2006 Beijing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2007 Ukraine
Working with China – Pilot Phase I
1996-7: SEPA Officials’ Visit of World Bank 1998-2002: Pilot Phase I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was confidential No legal basis for public disclosure Decide to pilot the disclosure strategy 2000: Zhenjiang and Hohhot 2000-2: Jiangsu Province Wide Application 2002: Nanjing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Working with China - Pilot Phase II
2003-2006: Pilot Phase II 2003: Cleaner Production Promotion Law 2003: Project Proposal 2004-5: National Pilots (Jiangsu, Anhui, Inner Mongolia, Gansu, Chongqing, Guangxi and Zhejiang ) 2005: State Council’s Decision 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2005: Action Plan for Nationwide Adoption 2006: Beijing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2006: Formal Regulation Documents
Working with China – Current & Future
Current Status: Legal: minimal Public: strong support Business: against-acceptable-supportive Government: conservative-acceptablesupportive Nationwide Adoption Evaluation and Improvement
信息公开 使企业 更干净
Information disclosure makes cleaner companies
污染 企业
polluters
清洁 企业
Cleaner company
Methodology: Impacts of public information
居民
Citizens
群众组织
Mass associ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