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尔霍夫定律和叠加原理(等)剖析

合集下载

理解电路中的基尔霍夫定律与叠加原理

理解电路中的基尔霍夫定律与叠加原理

理解电路中的基尔霍夫定律与叠加原理电路中的基尔霍夫定律与叠加原理在电路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们是分析电路中电流和电压分布的基础原理。

本文将深入理解基尔霍夫定律与叠加原理的含义及其应用。

基尔霍夫定律是电路分析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定律之一。

基尔霍夫定律分为电流定律和电压定律两部分。

电流定律指出,流入某一节点的电流之和等于流出该节点的电流之和,电流在电路中的分布满足守恒的原则。

电压定律则指出,闭合回路中所有电压之和等于零,即能量在电路中的转移满足守恒的原则。

基尔霍夫定律可以帮助我们通过电流和电压的关系分析电路,找到电流和电压的分布规律。

叠加原理是电路分析中另一个重要的原理。

叠加原理是基于线性电路的特性得出的,它指出在一个复杂的电路中,每一个电源单独作用于电路中时所产生的电流和电压可以分别被求解,然后再将它们进行叠加得到整个电路的电流和电压。

换句话说,我们可以先将电路中的每个电源单独计算,再将计算结果相加得到最终的结果。

叠加原理能够帮助我们简化电路分析的过程,使得复杂的电路也能够通过分解成简单的电路进行分析。

基尔霍夫定律和叠加原理在实际电路中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我们可以通过基尔霍夫定律分析电路中节点之间的电流分布情况,进而帮助我们设计电路、解决电路中的故障问题。

例如,在交流电路中,我们常常需要计算电路中各个分支的电流大小和方向。

基尔霍夫定律可以帮助我们找到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

叠加原理的应用则更为灵活多样。

例如,在电路中存在多个电压源时,我们可以使用叠加原理将每个电压源单独计算,然后将它们求和得到最终的电压分布情况。

另外,在电路中存在电阻和电容并联时,我们也可以使用叠加原理逐步求解,使得计算更为简单和方便。

当然,基尔霍夫定律和叠加原理并不是万能的,它们需要在适用范围内正确应用。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合理选择使用哪个定律或原理。

此外,在电路分析的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如电路的稳定性、电源的能量是否足够等。

实验1 基尔霍夫定律和叠加原理的验证

实验1  基尔霍夫定律和叠加原理的验证
实验1 基尔夫定律和叠加原理 的验证
一、实验目的 1.验证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和电压定律。 2.验证叠加原理。 3.加深电阻、电压、电流的测量,熟悉万用表
和直流对参考方向(正方向)概念的理解。 4.通过对稳压电源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简述
•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对于电路中任 一节点,在任一时刻,流入(或流出)该 节点的所有支路电流的代数和等于零,即 ∑I=0。
功能键
电源
色环电阻阻值及误差表示
色环电阻用不同颜色的色环标称阻值及误差,对于五环电阻,前三 环表示 有效数,第四表示乘数,第五环表示误差;对于四环电阻,前两环表示有 效数,第三表示乘数,第四环表示误差。各种颜色含义如下:
颜色 棕 红 橙 黄 绿 蓝 紫 灰 白 黑 金 银
有效数 1 2 3 4 5 6 7 8 9 0
•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用来确定回路中 各部分电压之间的关系,具体表述为:对 于电路中的任一回路,在任一时刻,沿着 该回路的所有支路电压降的代数和等于零, 即 ∑U=0。
四、实验内容与要求
a
I1
b
I2
+ E1

d
R1 510Ω R4 510Ω
I3 R3 510Ω
e
R2 1KΩ R5 330Ω
c
+ E2

f
五、电路的连接以及实验仪器设备的使用及 注意事项

1.电路的连接 试验箱
2.直流稳压电源 直流稳压电源
(需要采用中间插孔过渡,做电压源使 用时,电流源的位置要打到最大端)
3.万用表 数字万用表
(注意表笔红正,黑负,测量时特别要 注意节点的位置与正负极不要搞错)
4.电阻元件 电阻

基尔霍夫定律和叠加原理

基尔霍夫定律和叠加原理

实验三 基尔霍夫定律和叠加原理一、实验目的1.加深对基尔霍夫定律和迭加原理的内容和适用范围的理解。

2.了解实验箱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二、实验仪器1、实验箱2、万用表三、实验原理1.基尔霍夫定律是集总电路的基本定律。

它包括电流定律和电压定律。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在集总电路中,任何时刻,对任一节点,所有支路电流的代数和恒等于零。

即0i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在集总电路中,任何时刻,沿任一回路内所有支路或元件电压的代数和恒等于零。

即0u =∑2.迭加原理是线性电路的一个重要定理。

如果把独立电源称为激励,由它引起的支路电压、电流称为响应。

迭加原理可简述为:在任意线性网络中,多个激励同时作用时,总的响应等于每个激励单独作用时引起的响应之和。

四、实验内容1.验证基尔霍夫定律按图3-1接线。

其中各支路有电流插口,K 1、K 2是双刀双掷开关。

先将K 1、K 2合向短路线一边,调节稳压电源,使Us 1=10V 、Us 2=6V ,再把K 1,K 2,合向电源一边。

测得各支路电流、电压,将数据记录于表3-1中。

U S1d图3-1表3-1实验电路如图3-1,首先把K2掷向短路线一边,K1掷向电源一边,测量各电流、电压记录于表3-2中。

再把K1掷向短路线一边,K2掷向电源一边,测量各电流、电压记录在表3-2中。

两电源共同作用时的数据在实验内容1中取。

表3-2五、实验注意事项1.叠加原理中,Us1与Us2单独作用时注意电路接法。

2.万用表使用时注意量程与挡位的适时更换。

3.测量各支路电流时,应注意路电流的方向以便在确定+、-号。

六、误差分析测量数据是否满足基尔霍夫与迭加定理,并分析原因。

七、思考题1.叠加原理中,Us1与Us2分别单独作用,在实验中如何操作,可否直接将不作用的电源断开。

2.实验电路中,若将一个电阻改为二极管,是否满足基尔霍夫与迭加定理。

3.将图中的电压源电压分别由10V改为5V,6V改为3V,那么各支路电流及各负载上的电压将会多样发生变化,这种变化符合线性电路的哪种特性。

基尔霍夫定律和叠加原理的实验原理

基尔霍夫定律和叠加原理的实验原理

基尔霍夫定律和叠加原理的实验原理1.基尔霍夫定律是电路理论中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定律之一,它概括了电路电压、电流分别遵循的基本规律,其内容有二:①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电路中任意时刻,流进和流出节点的电流的代数和等于零,亦即∑I=0。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规定了汇集于节点上各支路电流间的约束关系,而与支路上元件的性质无关,不论元件是线性的或非线性的,有源的或无源的,时变的或时不变的都适用于这个定律。

②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电路中任意时刻,沿闭合回路电压降的代数和等于零,亦即∑U=0。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表明了任一闭合回路中各支路电压降必须遵守的约束关系。

它是电压与路径无关的反映,它与基于霍夫电流定律一样,只与电路的结构有关,而与支路中元件的性质无关。

不论这些元件是线性的或非线性的,是有源的或无源的,是时变的或时不变的,都适用于这个定律。

因此,测量某电路的各支路电流及每个元件两端的电压,应分别满足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和基尔霍夫电压定律。

2.在线性电路中,任一支路的电流或电压等于当电路中每个独立电源单独作用时,在该支路所产生的电流或电压的代数和。

即在有多个独立源共同作用的线性电路中,通过每一个元件的电流或其两端的电压,可以看成是由每个独立源单独作用时在该元件上产生的电流或电压的代数和。

线性电路的齐次性是指当激励信号(某独立源的输出)增大或减小Κ倍时,电路的响应(即在电路中各电阻元件上建立的电流和电压值)也将增大或减小Κ倍。

3.参考方向并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有具体的意义。

如图为某有源网路中的一条支路AB,在事先并不知道该支路电压极性的情况下,应如何测定该支路的电压降?电压表的正极和负极是分别接在A端和B端,还是相反?图依据参考方向测量电压及电流的示意图因此,在测量之前应首先假定一个电压降的方向。

设其方向由B指向A,这就是电压参考方向。

于是,根据设定的电压参考方向,电压表的正极和负极分别与B端和^端相连;若此时电压表的指针沿顺时针方向偏转,则电压表的读数为正,说明电压的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是一致的;反之,若电压表的指针沿逆时针方向偏转,此时电压表的读数记为负值,说明电压的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反。

基尔霍夫定律和叠加定理

基尔霍夫定律和叠加定理

基尔霍夫定律和叠加定理一、实验目的1、加深对基尔霍夫定律和叠加定理的理解。

2、掌握基尔霍夫定律和叠加定理的使用条件。

3、掌握用基尔霍夫定律和叠加定理分析电路的基本方法。

4、加深理解设置电量参考方向的必要性。

二、实验任务1、基尔霍夫定律测试2、基尔霍夫电压定律3、叠加原理的测试三、实验设备万用表,双路直流稳压电源。

四、实验原理1、基尔霍夫定律基尔霍夫定律是电路最基本的定律,用于分析和测量电路中各支路电流和各元件上的电压。

1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对于任一集总电路中的任一结点,在任一时刻,流出或流入该结点的所有支路电流的代数和为零。

2?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对于任一集总电路中的任一回路,在任一时刻,沿着该回路的所有支路电压降的代数和为零。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的适用条件仅不电路的结构有关,而不各支路中元件的性质无关,无论这些元件是线性或非线性的、是有源的或无源的、是时变的或非时变的。

2、叠加定理叠加定理表明,在线性电路中,任何支路的电流或电压都是电路中每个独立源单独作用是在该支路所产生的电流或电压的代数和。

3、参考方向参考方向并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有具体的意义。

例如,在图4.3.1为某网络中的一条支路AB,在事先不知道该支路电压极性的情况下如何测量支路的电压呢?首先,先假定一个电压降的方向,设U的方向是从A指向B,这就是电压U的参考方向,那么电压的正极,红表笔,和负极,黑表笔,分别不A端和B端相连。

若电压表的指针顺时针偏转或显示正值,则读数为正,说明参考方向不实际方向一致。

反之,同理。

五、实验的内容与步骤1、基尔霍夫电流定律步骤:,1,依图4.3.2连接实验电路。

令恒压源V1=8v,V2=12v。

,2,用万用表中的电压表测量各支路的电压,根据欧姆定律算出电流I,将数据记入表4.3.1。

用万用表测量各支路电压前,应首先关闭直流稳压源将电压表并入预定位置,然后再接通直流稳压源进行测试。

测试时应将电压表置于较大量程,待确定极性后,再把档位开关置于所需的量程上。

实验1 基尔霍夫定律及叠加定理实验报告

实验1 基尔霍夫定律及叠加定理实验报告

实验1 基尔霍夫定律及叠加定理实验报告1、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实验测量和计算,验证基尔霍夫定律和叠加定理在电路中的有效性,并实际应用这些定律去解决实际工程中的电路问题。

2、实验原理基尔霍夫定律是德国物理学家罗尔夫·基尔·霍夫(Gustav Kirchhoff)在1845年提出的,它说明在电路中,其中一个点的流入电流之和等于其中另一个点的流出电流之和:即电流经过支路时守恒,这就是熟知的第一定律(支路定律)。

对应地,基尔霍夫又提出了“点定律”,即:电势差绕任意一电路回路理论上其未知部分的总和为零。

叠加定理是1929年由英国物理学家K.波普特提出的,它规定:对于电路中任意两点之间的电路电势,它们相等的那段路线上的电势差等于这线路的所有分支的电势差的累加和。

3、实验过程(1)首先按照实验要求,准备好电路和元件,连接成实验电路。

实验电路中的电阻可以通过额定的值调节,从而在不同的实验中可以调整出不同的抗性。

(2)用万用表测量电阻R1和R2之间的电压和电流,以计算两个抗性之间的电阻。

(3)计算在实验电路上电位差V1和V2之间的电压和电流,以验证基尔霍夫和叠加定理的有效性。

(4)在实验室实验中,将R1的电阻值逐步增加,结合实验数据,计算出随着R1变化时,V1和V2之间的关系。

(5)将实验数据绘制到V-R图上,比较实验数据与基尔霍夫定律和叠加定理的理论图是否一致,看看它们是否有准确性。

4、实验结果在V-R图上可以看出,实验数据与基尔霍夫定律和叠加定理的理论图近似一致,并且他们之间的误差很小,说明基尔霍夫定律和叠加定理在实验中是有效的。

2.基尔霍夫定律及叠加原理的验证[实验报告答案解析]435

2.基尔霍夫定律及叠加原理的验证[实验报告答案解析]435

南昌大学电工学实验报告学生姓名:王学瑞学号 61 专业班级:本硕111班实验时间: 16 时 00 分第三周星期二指导老师:郑朝丹成绩:基尔霍夫定律和叠加原理的验证实验目的:1.验证基尔霍夫定的正确性,加深对基尔霍夫定律的理解。

2.验证线性电路中叠加原理的正确性及其适用范围,加深对线性电路的叠加性和齐次性的认识和理解。

3.进一步掌握仪器仪表的使用方法。

实验原理:1.基尔霍夫定律基尔霍夫定律是电路的基本定律。

它包括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和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

(1)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在电路中,对任一结点,各支路电流的代数和恒等于零,即ΣI=0。

(2)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在电路中,对任一回路,所有支路电压的代数和恒等于零,即ΣU=0。

基尔霍夫定律表达式中的电流和电压都是代数量,运用时,必须预先任意假定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

当电流和电压的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同时,取值为正;相反时,取值为负。

基尔霍夫定律与各支路元件的性质无关,无论是线性的或非线性的电路,还是含源的或无源的电路,它都是普遍适用的。

2.叠加原理在线性电路中,有多个电源同时作用时,任一支路的电流或电压都是电路中每个南昌大学电工学实验报告学生姓名:王学瑞学号 61 专业班级:本硕111班实验时间: 16 时 00 分第三周星期二指导老师:郑朝丹成绩:独立电源单独作用时在该支路中所产生的电流或电压的代数和。

某独立源单独作用时,其它独立源均需置零。

(电压源用短路代替,电流源用开路代替。

)线性电路的齐次性(又称比例性),是指当激励信号(某独立源的值)增加或减小K倍时,电路的响应(即在电路其它各电阻元件上所产生的电流和电压值)也将增加或减小K倍。

实验设备与器件:1.基尔霍夫定律电路板 1 块;导线若干2.直流稳压电源两路3.直流数字电压表,电流表4.万用表实验内容:1.基尔霍夫定律实验(1)实验前,可任意假定三条支路电流的参考方向及三个闭合回路的绕行方南昌大学电工学实验报告学生姓名:王学瑞学号 61 专业班级:本硕111班实验时间: 16 时 00 分第三周星期二指导老师:郑朝丹成绩:向。

电路基础原理中的基尔霍夫定律解析

电路基础原理中的基尔霍夫定律解析

电路基础原理中的基尔霍夫定律解析电路基础原理是电子学和电气工程的基石,理解和掌握这些基础定律对于工程师和科学家来说至关重要。

其中,基尔霍夫定律是电路分析中最重要的定律之一,它为我们提供了解决复杂电路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本文将对基尔霍夫定律进行解析,详细介绍其原理和应用。

基尔霍夫定律是由德国物理学家叶维塞尔·基尔霍夫于19世纪提出的。

这个定律有两个主要部分:基尔霍夫定律一和基尔霍夫定律二。

基尔霍夫定律一,也称为节点定律,是基于能量守恒原理的。

它指出,在一个电路中,流入某一节点的电流之和等于流出该节点的电流之和。

换言之,电流在节点处是守恒的。

基尔霍夫定律二,也称为回路定律或环路定律,是基于电压守恒原理的。

它指出,在一个闭合回路中,电压源之和等于电阻元件上电压降之和。

基尔霍夫定律二告诉我们,在一个回路中,电压的总和是相等的,无论是电源提供的电压还是通过电阻元件产生的电压降。

基尔霍夫定律的理解和应用对于解决复杂电路问题至关重要。

首先,我们需要建立一个方程系统,通过基尔霍夫定律来描述电路中的各个节点和回路中的电流和电压关系。

在解决电路问题时,一般可以遵循以下步骤:第一步,选择合适的节点和回路,建立方程。

根据电路的特点和问题要求,我们可以选择恰当的节点和回路,建立方程系统。

第二步,根据基尔霍夫定律一,在节点处建立方程。

基尔霍夫定律一告诉我们,在一个节点处,流入和流出节点的电流之和相等。

因此,在建立方程时,我们需要根据节点处的电流方向来确定正负号。

第三步,根据基尔霍夫定律二,在回路中建立方程。

基尔霍夫定律二告诉我们,在一个闭合回路中,电压源之和等于电阻元件上电压降之和。

因此,在建立方程时,我们需要根据回路中各个电压源和电阻元件的关系来确定正负号。

第四步,求解方程系统。

通过求解方程系统,我们可以得到所需求解的电流和电压值。

根据问题要求,我们可以计算得到电路中各个元件的电流和电压值。

基尔霍夫定律的应用不仅限于简单电路分析,还可以推广到复杂电路,如电感、电容等元件的串并联电路。

叠加定理戴维南定理基尔霍夫定理

叠加定理戴维南定理基尔霍夫定理

叠加定理戴维南定理基尔霍夫定理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叠加定理、戴维南定理与基尔霍夫定理:电路分析中的重要工具在电路分析领域,叠加定理、戴维南定理和基尔霍夫定理是至关重要的工具。

2.基尔霍夫定律及叠加原理的验证[实验报告答案解析]

2.基尔霍夫定律及叠加原理的验证[实验报告答案解析]

实验基尔霍夫定律和叠加原理的验证一、实验目的1.验证基尔霍夫定律的正确性,加深对基尔霍夫定律的理解。

2.验证线性电路中叠加原理的正确性及其适用范围,加深对线性电路的叠加性和齐次性的认识和理解。

3.进一步掌握仪器仪表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1.基尔霍夫定律基尔霍夫定律是电路的基本定律。

它包括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和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

(1)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在电路中,对任一结点,各支路电流的代数和恒等于零,即ΣI=0。

(2)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在电路中,对任一回路,所有支路电压的代数和恒等于零,即ΣU=0。

基尔霍夫定律表达式中的电流和电压都是代数量,运用时,必须预先任意假定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

当电流和电压的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同时,取值为正;相反时,取值为负。

基尔霍夫定律与各支路元件的性质无关,无论是线性的或非线性的电路,还是含源的或无源的电路,它都是普遍适用的。

2.叠加原理在线性电路中,有多个电源同时作用时,任一支路的电流或电压都是电路中每个独立电源单独作用时在该支路中所产生的电流或电压的代数和。

某独立源单独作用时,其它独立源均需置零。

(电压源用短路代替,电流源用开路代替。

)线性电路的齐次性(又称比例性),是指当激励信号(某独立源的值)增加或减小K倍时,电路的响应(即在电路其它各电阻元件上所产生的电流和电压值)也将增加或减小K倍。

三、实验设备与器件1.直流稳压电源 1 台2.直流数字电压表 1 块3.直流数字毫安表 1 块4.万用表 1 块5.实验电路板 1 块四、实验内容1.基尔霍夫定律实验按图2-1接线。

图2-1 基尔霍夫定律实验接线图(1)实验前,可任意假定三条支路电流的参考方向及三个闭合回路的绕行方向。

图2-1中的电流I1、I2、I3的方向已设定,三个闭合回路的绕行方向可设为ADEFA、BADCB和FBCEF。

(2)分别将两路直流稳压电源接入电路,令U1=6V,U2=12V。

2.1 基尔霍夫定律 2.2 叠加定理与等效电源定理

2.1 基尔霍夫定律 2.2 叠加定理与等效电源定理

例:求电阻Rx的电流I。
4
Rx 6 +
a
I b 10V
6
4 – a
a – U1 + ROC U 0 b
+ U2 – 10V + –
开路电压UOC = Uab = U1 + U2 等效电阻R0 = Rab
R0 + UOC –
I
Rx
b
例1:求电压u。
6 + 10V – + 4 u – 1.10V电压源单独作用: 6 4A
+ 10V –
+ 4 u –
电流源开路
u = 4V
2.4A电流源单独作用: 6
电压源 短路
3.两个电源共同作用: u = 4-9.6 = -5.6V
+ 4 u –
4A
u = -2.4×4 = -9.6V
– i1 + i2 – i3 + i4 = 0
i2

i3
i4
(2)也可写成: 流入结点的电流=流出结点的电流
i1 + i3 = i2 + i4
(3)“±” 符号在计算前、后的意义: 1.计算前,表示电流的流入结点和流出结点;
2.计算后,表示电流的实际方向和参考方向之间的关系。
KCL可推广到一个封闭曲面(广义结点):
例2:求电压Us。
I1 6 + – 10V 4 + 10 I1 – + 4A Us –
1.10V电压源单独作用: 10 I1 I1 6 + –
+ –
10V
4
+
Us –
2.4A电流源单独作用:
I1 6

基尔霍夫定律和叠加定理实验总结

基尔霍夫定律和叠加定理实验总结

基尔霍夫定律和叠加定理实验总结1. 引言嘿,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电路中的两位超级明星:基尔霍夫定律和叠加定理。

这俩可是电学的黄金法则,让我们在电路的世界里游刃有余。

别小看这俩家伙,它们不仅让电流流动得井井有条,还能帮我们搞定各种复杂的电路问题。

今天就让咱们一起来深入了解一下这两个法则的奥秘,顺便分享一下实验中的那些趣事。

2. 基尔霍夫定律2.1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首先,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就像一位严厉的家长,告诉我们“电流是不能随便乱跑的”。

你想啊,当电流来到一个节点,它得乖乖地把自己分配到不同的分支上。

简单来说,进入节点的电流总和要等于离开节点的电流总和。

这就像是朋友聚会,来了多少人就得走掉多少人,否则聚会就得变成“人山人海”了!在实验中,我们用电流表一测,哇,结果果然没出错,电流总是守规矩。

2.2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接下来,咱们聊聊基尔霍夫电压定律。

这位“老兄”则是讲究能量守恒的,像个不折不扣的数学家。

它告诉我们,环路中的电压总和得等于零,这就好比你买了个大苹果,花了十块钱,但又收到了五块钱的红包,最后剩下的钱得等于零。

在实验中,咱们画个电路图,把电压测量一圈,发现真的是“账目清楚”,这可真是太有成就感了!3. 叠加定理3.1 叠加定理的基本概念接下来,让我们打开叠加定理的大门。

这位“英雄”告诉我们,面对复杂电路时,咱们可以把每个电源分开处理,然后再把结果叠加起来。

这就像是做一顿大餐,先把每道菜的材料准备好,再一步一步煮出来,最后合在一起,一顿丰盛的盛宴就来了!实验时,我用不同的电源,分别测量每个分支的电流,最后一加,哇,结果真的是“完美无缺”!3.2 叠加定理的应用说到叠加定理,咱们也不能不提它的应用场景。

在实际电路中,有时候会遇到多个电源一起工作的情况,这时候叠加定理简直就是救命稻草。

就像是在大雨滂沱的日子,带上了防水衣,结果既不怕风又不怕雨。

实验过程中,咱们尝试不同的电源组合,观察电流变化,真是乐趣无穷啊!4. 实验总结最后,咱们来总结一下这次实验的收获。

基尔霍夫定律和叠加原理的验证报告

基尔霍夫定律和叠加原理的验证报告

基尔霍夫定律和叠加原理的验证报告
《基尔霍夫定律和叠加原理的验证报告》
本报告是关于基尔霍夫定律和叠加原理的验证报告,由本实验室于2020年7月进行的实验证明的。

基尔霍夫定律是物理学的一条定律,它宣称,物体将遵循一个屏幕上的平移和旋转方向。

我们在实验中使用一条铁丝和一个玻璃棒,该棒的一端接触物体的一端,用来旋转,来测试发现,物体的转动按照屏幕上指定的方向移动,而且没有跑偏,从而验证了基尔霍夫定律。

此外,我们还验证了叠加原理,叠加原理是指使用多个磁场时,可以将它们综合起来,形成一个新的磁场。

实验过程中,我们使用两个磁场对磁性物体进行磁化,发现磁场移动方向正是由磁力线汇集而形成,在一定位置处磁力线汇集,而磁场移动路径几乎是一致的,证明了磁场的叠加原理。

通过上述实验,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基尔霍夫定律和叠加原理是有效的,可以用来描述物体运动和磁场叠加等物理现象。

关于基尔霍夫定律和叠加原理的验证报告即到此结束,希望本报告可以为更多人提供一定的参考。

总之,本报告的目的在于证明基尔霍夫定律和叠加原理的可靠性,并期望报告内容对大家有所帮助。

基尔霍夫定律和叠加原理(等)

基尔霍夫定律和叠加原理(等)

实验一基尔霍夫定律和叠加原理一、实验目的1、掌握基尔霍夫定律和叠加原理的内容,验证基尔霍夫定律和叠加原理的正确性。

2、学会用电流插头、插座测量各支路电流的方法。

二、原理说明1、基尔霍夫定律是电路的基本定律。

测量某电路的各支路电流及每个元件两端的电压,应能分别满足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和电压定律(KVL)。

基尔霍夫第一定律,也称节点电流定律(KCL):对电路中的任一节点,在任一时刻,流入节点的电流之和等于流出节点的电流之和。

即对电路中的任一个节点而言,应有ΣI=0。

基尔霍夫第二定律,也称回路电压定律(KVL):对电路中的任一闭和回路,沿回路绕行方向上各段电压的代数和等于零。

即对任何一个闭合回路而言,应有ΣU=0。

运用该定律时必须注意各支路或闭合回路中电流的正方向,此方向可预先任意设定。

2、叠加原理叠加原理是线性电路分析的基本方法,它的内容是:有线性电阻和多个独立电源组成的线性电路中,任何一支路中的电流(或电压)等于各个独立电源单独作用时,在此支路中所产生的电流(或电压)的代数和。

当某个电源单独作用时,其余不起作用的电源应保留内阻,多余电压源作短路处理,多余电流源作开路处理。

4、实验内容与步骤实验线路如图1。

图1 实验原理图(1)将两路稳压源的输出分别调节为12V和6V,接入U1和U2处。

(2) 令U1电源单独作用(将开关K1投向U1侧,开关K2投向短路侧)。

用直流数字电压表和毫安表(接电流插头)测量各支路电流及各电阻元件两端的电压,数据记入表1“线性”栏。

(3) 令U2电源单独作用(将开关K1投向短路侧,开关K2投向U2侧),重复实验步骤2的测量和记录,数据记入表1“线性”栏。

(4) 令U1和U2共同作用(开关K1和K2分别投向U1和U2侧),重复上述的测量和记录,数据记入表1“线性”栏。

(5) 将R5(330Ω)换成二极管1N4007(即将开关K3投向二极管1N4007侧),重复1~4的测量过程,数据记入表4-1“非线性”栏。

叠加原理和基尔霍夫定律解读

叠加原理和基尔霍夫定律解读
对于abcd回路有:
U S 2 U R 2 U R3 0
适用范围:集总电路
集总电路:在一般的电路分析中,电路的 所有参数,如阻抗、容抗、感抗都集中于 空间的各个点上,各个元件上,各点之间 的信号是瞬间传递的,这种理想化的电路 模型称为集总电路。 集总电路所涉及电路元件的电磁过程都 集中在元件内部进行。用集总电路近似 实际电路是有条件的,这个条件是实际 电路的尺寸要远小于电路工作时的电磁 波长。
s2共同作用s1单独作用s2单独作用当电路中某一个电源单独激励时其余不激励的理想电压源用短路线代替不激励的电流源用开路线代含有受控源的电路在应用叠加原理时在各独立电源单独激励的过程中一定要保留所有的受控源
叠加原理和基尔霍夫定律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加深对叠加原理和基尔霍 夫定律的内容及其适用范围的理解; 2、验证线性电路叠加原理、基尔霍夫 电流定律(KCL)和电压定率(KVL) 的正确性。
2、叠加原理只适用于电压和电流的叠加, 不适用于功率的叠加。
基尔霍夫定律: 1、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在集 总电路中,任何时刻,对于任一节 点,所有支路的电流代数和恒等于 零。
对于节点a则有:
I1 I 2 I3 0
2、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在集 总电路中,任何时刻,沿任一闭合 回路,所有支路的电压代数和恒等 于零。
三、实验内容与步骤:
实验电路
1、连接叠加原理实验电路,接通电源, 验证线性电路满足叠加原理,测量结果 填入下表。(其中电流单位:mA,电压、 电位单位:V)
测量项目 US1单独作用 US2单独作用 US1、US2共同作用 US1 US2 I1 I2 I3 Uab Ucd Uad Ude Ufa
2、将R5电阻换成二极管,验证非线性电 路不满足叠加原理,测量结果填入下表。 (其中电流单位:mA,电压、电位单位: V)

基尔霍夫定律和叠加原理

基尔霍夫定律和叠加原理

实验三 基尔霍夫定律和叠加原理一、实验目的1.加深对基尔霍夫定律和迭加原理的内容和适用范围的理解。

2.了解实验箱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二、实验仪器1、实验箱2、万用表三、实验原理1.基尔霍夫定律是集总电路的基本定律。

它包括电流定律和电压定律。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在集总电路中,任何时刻,对任一节点,所有支路电流的代数和恒等于零。

即0i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在集总电路中,任何时刻,沿任一回路内所有支路或元件电压的代数和恒等于零。

即0u =∑2.迭加原理是线性电路的一个重要定理。

如果把独立电源称为激励,由它引起的支路电压、电流称为响应。

迭加原理可简述为:在任意线性网络中,多个激励同时作用时,总的响应等于每个激励单独作用时引起的响应之和。

四、实验内容1.验证基尔霍夫定律按图3-1接线。

其中各支路有电流插口,K 1、K 2是双刀双掷开关。

先将K 1、K 2合向短路线一边,调节稳压电源,使Us 1=10V 、Us 2=6V ,再把K 1,K 2,合向电源一边。

测得各支路电流、电压,将数据记录于表3-1中。

U S1d图3-1表3-1实验电路如图3-1,首先把K2掷向短路线一边,K1掷向电源一边,测量各电流、电压记录于表3-2中。

再把K1掷向短路线一边,K2掷向电源一边,测量各电流、电压记录在表3-2中。

两电源共同作用时的数据在实验内容1中取。

表3-2五、实验注意事项1.叠加原理中,Us1与Us2单独作用时注意电路接法。

2.万用表使用时注意量程与挡位的适时更换。

3.测量各支路电流时,应注意路电流的方向以便在确定+、-号。

六、误差分析测量数据是否满足基尔霍夫与迭加定理,并分析原因。

七、思考题1.叠加原理中,Us1与Us2分别单独作用,在实验中如何操作,可否直接将不作用的电源断开。

2.实验电路中,若将一个电阻改为二极管,是否满足基尔霍夫与迭加定理。

3.将图中的电压源电压分别由10V改为5V,6V改为3V,那么各支路电流及各负载上的电压将会多样发生变化,这种变化符合线性电路的哪种特性。

基尔霍夫和叠加定理

基尔霍夫和叠加定理

表2.3.1
I1(mA ) I2(ma) I3(ma) 验证I1+I2+I3=0 节点b 验证I1+I2+I3=0 Uab Ubc Ubd Uda Ucd
回路abcda回路
abda
实验线路如图所示
实验步骤:
1. 按图2-1接线。其中c1,c2,c3是电流插口, k1,k2是双刀开关。先将k1,k2合向短路路线 一边,调节稳压电源,使E1=10V,E2=6V,再 把k1,k2合向电源一边。测得个支路电流, 电压,将数据记录表2.3.2中。
实验设备
1. 电工实验装置(DG011) 一台 2. 直流毫安表 一只 3. 直流电压表 一台 4. 恒压源(6V,12V,0~直流电压源,调节输出电压,使第一路 输出端电压E1=10V;第二路输出端电压E2 =6V,(须用直流电压表重新测定),断 开电源开关待用。按图2-1接线,经教师检 查线路后,再接通电源开关。 2. 测量E1, E2同时作用和分别单独作用时的各 支路电流,并将数据记入表2-2中。 3. 测定各元件上的电压,将数据记入表2.3.1 中。
表2.3.3
实验注意事项
1. 叠加原理中E1,E2分别单独作用,在实验中应如何操作? 可否直接将不作用的电源(E1或E2)置零(短接)? 2. 实验电路中,若有一个电阻器改为二极管,试问叠加原理 的迭加性与齐次性还成立吗?为什么? 3. 用实验数据验证支路的电流是否符合叠加原理,并对实验 误差进行适当分析。 4. 用实测电流值、电阻值计算电阻R3所消耗的功率为多少? 能否直接用叠加原理计算?试用具体数值说明。 5. 用电流插头测量各支路电流时,应注意仪表的极性及数据 表格中“+,-”号的记录。 6. 注意仪表量程的及时更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一基尔霍夫定律和叠加原理一、实验目的1、掌握基尔霍夫定律和叠加原理的内容,验证基尔霍夫定律和叠加原理的正确性。

2、学会用电流插头、插座测量各支路电流的方法。

二、原理说明1、基尔霍夫定律是电路的基本定律。

测量某电路的各支路电流及每个元件两端的电压,应能分别满足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和电压定律(KVL)。

基尔霍夫第一定律,也称节点电流定律(KCL):对电路中的任一节点,在任一时刻,流入节点的电流之和等于流出节点的电流之和。

即对电路中的任一个节点而言,应有ΣI=0。

基尔霍夫第二定律,也称回路电压定律(KVL):对电路中的任一闭和回路,沿回路绕行方向上各段电压的代数和等于零。

即对任何一个闭合回路而言,应有ΣU=0。

运用该定律时必须注意各支路或闭合回路中电流的正方向,此方向可预先任意设定。

2、叠加原理叠加原理是线性电路分析的基本方法,它的内容是:有线性电阻和多个独立电源组成的线性电路中,任何一支路中的电流(或电压)等于各个独立电源单独作用时,在此支路中所产生的电流(或电压)的代数和。

当某个电源单独作用时,其余不起作用的电源应保留内阻,多余电压源作短路处理,多余电流源作开路处理。

4、实验内容与步骤实验线路如图1。

图1 实验原理图(1)将两路稳压源的输出分别调节为12V和6V,接入U1和U2处。

(2) 令U1电源单独作用(将开关K1投向U1侧,开关K2投向短路侧)。

用直流数字电压表和毫安表(接电流插头)测量各支路电流及各电阻元件两端的电压,数据记入表1“线性”栏。

(3) 令U2电源单独作用(将开关K1投向短路侧,开关K2投向U2侧),重复实验步骤2的测量和记录,数据记入表1“线性”栏。

(4) 令U1和U2共同作用(开关K1和K2分别投向U1和U2侧),重复上述的测量和记录,数据记入表1“线性”栏。

(5) 将R5(330Ω)换成二极管1N4007(即将开关K3投向二极管1N4007侧),重复1~4的测量过程,数据记入表4-1“非线性”栏。

5、实验注意事项(1) 所有需要测量的电压值,均以电压表测量的读数为准。

U1、U2也需测量,不应取电源本身的显示值。

(2) 用电流插头测量各支路电流时,或者用电压表测量电压降时,应注意仪表的极性,并应正确判断测得值的+、-号。

(3) 注意仪表量程的及时更换。

6、思考题(1) 实验中,若用指针式万用表直流毫安档测各支路电流,在什么情况下可能出现指针反偏,应如何处理?在记录数据时应注意什么?若用数字直流电流表进行测量时,则会有什么显示呢?(2) 实验电路中,若有一个电阻器改为二极管,试问叠加原理还成立吗?为什么?7、实验报告要求(1) 根据实验数据,选定节点A,验证KCL的正确性。

(2) 根据实验数据,选定实验电路中的任一个闭合回路,验证KVL的正确性。

(3) 根据实验数据,分别在线性和非线性情况下每一变量如I2、U ab等,验证叠加原理的正确定。

(4) 根据实验数据表格,进行分析、比较,归纳、总结实验结论。

(5) 通过实验步骤5,你能得出什么样的结论?(6) 心得体会及其它。

实验2 一阶电路的过度过程一、 实验目的:1、学习用示波器观察和分析电路的过度过程。

2、学习用示波器测定RC 电路的过度过程的时间常数的方法。

3、研究时间常数对微分电路和积分电路输出波形的影响。

4、学习示波器和函数信号发生器的使用。

5、学习使用万用表测试大容量电解电容器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从电路接通电源到电压、电流处于稳定状态需要一段时间的,这一阶段称电路的过度过程(瞬变过程),也称时域特性,是由于电路中存在惯性储能组件而引起的。

电路的瞬变过程的应用可推广到各种电的和非电的工程控制系统中。

诚然,描绘工程系统的过度过程的数学形式往往比较复杂,但常常可以把它们分解为若干简单的典型环节。

如比例、积分、微分、一阶惯性和二阶惯性等环节。

除比例环节不含惯性储能组件外,一般只含一个或二个储能组件,可以用一个电路来模拟。

因此,测量简单的电路过度过程的方法可以很方便的推广到工程系统动态过程的测定中加以应用。

这部分内容只安排了对一阶电路瞬变过程的研究。

为研究方便,我们选取了RC 一阶电路作为本次的实验电路。

为了研究瞬态电路的测试方法,首先了解一下典型系统的瞬态过程的时间常数。

以电容器的充、放电过程来说,其输出电压为()()()()τtcc c c eu u u t u -+∞-+∞=]0[充、放电曲线为指数曲线,如图1所示。

曲线的形状主要取决于时间常数τ,它是系统的输出量()t u c 由初始值()+0c u 变化到稳态值()∞cu 的63.2%所需的时间.RC 电路的充、放电过程理论上需要无穷长的时间才能结束,从工程应用角度考虑,可以认为当t =(3~5)τ的时间基本结束。

简单电路中,τ=RC ,取决于电路参数。

1、 微分电路将RC 电路的电阻R 两端作为输出端,输入端加方波电压,适当选择RC 电路参数,使之满足τ<<p t ,则输出电压R u 近似的与输入电压对时间的微分成正比,故称微分电路。

电路与波形如图2所示。

输出脉冲波实际上反映了输入信号的跃变部分。

()()()()τtc c c c eu u u t u -+∞-+∞=]0[2、积分电路将RC 电路的电容的两端作输出端,输入端加方波电压,适当选择RC 电路参数使之满足τ>>p t ,则输出电压近似正比于输入电压对时间的积分,故此电路成为积分电路。

电路与波形如图3所示。

3、耦合电路 电路结构与微分电路相同,不同的是时间常数要满足τ>>p t ,则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再是尖脉冲,而与输入电压很近似,这就是放大电路中所使用的级间耦合电路。

电路与波形如图4所示。

4、时间常数τ的测量将信号电压接到RC 电路输入端,用示波器(Y 轴输入开关置于DC 位置)观察电路的输入电压()t u i 、电阻电压()t u R 和电容电压()t u c 的波形。

用()t u c 的波形测定电路的时间常数为例进行说明,测试电路按图3连接。

用标尺法测定时间常数τ值:(就是测定两点间的水平距离)其测定方法如图3-35所示。

调节X 、Y 轴位移,使()t u c 的波形处于适当位置,再根据波形是否便于读测适当调节扫描时间和Y 轴衰减,从屏幕上测得电容电压的最大值CM U 对应的格数:a (cm )=CM Ut =τ时,电容电压(P 点)对应的格数:b (cm )=0.632a (cm )此时,时间轴对应的格数为:C (cm ),则时间常数τ为τ= S (ms )/cm ⨯C (cm ) 式中S (ms )/cm 为“扫描时间开关 ”指示值。

5、大时间常数的测量大时间常数通常是指秒级的,首先用MF-37型指针式万用表的欧姆挡判断电解电容的好坏,并用秒表(可用具有秒功能的手表或实验台电源控制面板上的定时器)测试由此构成的RC 一阶电路的时间常数。

原理说明如下:测试电路如图5所示。

图中r R 为万用表某欧姆挡的中心阻值,E 为表内电池。

先将电容充分放电,选择万用表的Ω⨯100R 、Ω⨯K R 1两挡测试。

黑表棒(电池正极一侧)连电容正极,红表棒(电池负极一侧)连电容的负极,可定性观察表头指针摆动的快慢及最终停留的位置,由此判断组件的好坏。

比较Ω⨯100R 、Ω⨯K R 1两挡测量中有什么不同。

将电容放完电后,再选一电阻,参照图5-3的电路结构在电子沙盘上连接成RC 电路,输入端接入10V 的直流电压,用示波器观察在阶跃电压激历时电容器上的电压的变化轨迹。

注意示波器要选在慢扫描状态,当扫描光点刚从荧屏左端出现时,接通电源开关,观察光迹,若不能观看到整个过程,调整光点在荧屏上的上下位置或扫描时间。

三、实验内容与步骤1、 观测RC 微分电路输入、输出信号的波形取R =20kΩ、C =0.01μF 在DZ-I 型电子沙盘上按图2连接成微分电路,在输入端施加5V 、频率为500Z H 的方波信号电压,观察电路的输入电压()t U i 和输出电压()t U O 的波形。

测取τ值并描绘波形图。

2、观测耦合电路的输入、输出电压波形 改变电路参数,观察电路输出电压波形的变化。

将微分电路的电容C 更换为10μF ,输入信号同上,测绘输出波形。

3、观测RC 积分电路的输入、输出信号电压的波形把RC 电路改为图5-3所示的积分电路,在输入端施加5V 、频率为500Z H 的方波信号电压,观察电路的输出电压()t U O 的波形。

测取τ值并描绘波形图。

改变电路参数,观察电路输出电压波形的变化。

4、大时间常数RC 电路的观测取电解电容C =1000μF /15V ,将万用表放置在Ω⨯k 1R 挡的位置上测试电容,注意最终停留的位置及所需的时间。

把电容器放电后,再用Ω⨯100R 挡测试。

把电容器放电后,取一阻值为k Ω1的电阻,在电子沙盘上连接成RC 电路,输入端接10V 直流电压,用示波器观察在阶跃电压激励下,电容器电压的变化轨迹。

四、实验设备、仪器1、DZ-I 型电子沙盘 1块2、长余辉示波器 1台3、函数信号发生器 1台4、万用表 1只 五、预习要求1、阅读教材中有关RC 电路过度过程及其应用的内容。

2、阅读关于示波器、函数发生器的使用方法及相关知识。

3、根据实验中使用的方波电压的频率及给定的R 、C 值,预先计算出方波信号的宽度p t 、微分、积分电路的时间常数。

六、对实验报告的要求1、整理实验数据、画出各个电路的输入、输出波形图。

标明各个特征值。

2、分析电路参数对输出波形的影响。

3、根据实验结果说明R C 电路用做微分电路和积分电路的条件。

4、说明用示波器测定时间常数的方法,将所测得的数值与计算数值比较,分析误差原因。

5、总结时间常数对R C 电路瞬变过程的影响。

实验3 RLC 串并联电路及功率因数的提高一、实验目的1、 学习交流电压表、交流电流表及功率表的使用方法。

2、 学习交流参数测量仪的使用方法。

3、 研究正弦交流电路中电压、电流相量之间的关系。

4、了解提高感性负载功率因数的方法及意义。

5、了解日光灯电路的工作原理。

二、原理与说明正弦交流电是具有大小和相位的量,称为“相量”,以区别于“标量”、“矢量”。

交流电的相位问题,必须特别注意。

正弦交流电路的电压、电流、电势的大小和方向随时间周期性地变化,因此测量它们的瞬时值没有什么意义。

在对正弦电路进行测量时,只要反映各电压、电流的大小和相位关系就可以了。

实际中,用交流电压表、交流电流表分别测得正弦交流电路中的电压、电流的有效值,以反映电压、电流的大小;用相位表测得相位。

也可利用相量运算求得各正弦量的大小和相位。

相量法的计算只限于正弦交流电路,不适用于非正弦交流电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