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农业发展基础 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提升农机服务水平夯实农业发展基础
提升农机服务水平夯实农业发展基础摘要:农业机械化是促进农村现代化发展的有力保障,实现机械化能快速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进程,是实现现代农业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目前,全国农业机械化已进入快速发展的时代,但农业机械化仍然发展缓慢,农机化水平较低。
因此,提出农业机械化发展思路,对省农业机械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此,本篇文章对提升农机服务水平夯实农业发展基础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农机服务水平;农业发展基础;提升水平引言农业机械化是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抓手和基础支撑。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业机械化发展,提出要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智能化。
随着农业生产机械化进程的加快,催生了一大批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为农作物耕、种、管、收等环节提供机械化作业服务,促进农业规模化发展、农民增收致富。
进入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高速转变的关键阶段,农民和生产经营主体对机械化生产的需求越发广泛,对现代智能农机装备和智慧农机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
但是,当前农机社会化服务能力不足、服务内容科技含量不高、信息化手段未全面普及等问题还未得到解决,影响着农机全程全面和高质量发展。
因此,本文探究提升农机服务水平夯实农业发展基础。
1发挥农机化的重要作用1.1助推农业现代化农业机械是保障粮食安全、农产品供给、经济作物供给、特色产业发展的支撑工具;农业机械化是“藏粮于技”的重要抓手,为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撑。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标志,表现为农业机械作业基本替代人力、畜力作业,我国农业农村正处于机械化加速替代人力畜力的历史进程中。
1.2缓解劳动力短缺随着我国城镇化、现代化步伐加快,新一代农村人口加速向城镇流动,青壮年劳动力逐步向城市转移,农村逐渐出现了无劳动力或劳动力老龄化的态势,造成了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短缺。
农业生产的成本逐年攀升,高素质农业从业人员缺乏,“谁来种地、怎样种地”的问题亟待解决。
农业部部长韩长赋
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加快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近年来,我国粮食生产连年获得丰收,粮食产量连创新高,农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也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
如何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在确保粮食稳产的同时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动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亟待我们深入研究,采取更为有力的措施。
《经济大讲堂》的主讲话题是“加快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对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以及如何采取措施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阐述。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各地区、各部门要结合实际,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加快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大幅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幅降低农业生产经营成本,大力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全面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巩固和发展农村好形势。
———编者核心观点: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有利于巩固农业基础地位、推进农业现代化,有利于扩大国内需求、缩小城乡差距,有利于应对国际市场挑战、增强农业竞争力,有利于突破资源环境约束、实现可持续发展。
现阶段,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出现了多年难得的好形势,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面临难得的机遇。
我们要进一步深刻认识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大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和应用,加快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不断完善农业支持保护体系,进一步强化对农业的管理和调控,多措并举加快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涉及方方面面,特别是要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实现根本性转变:促进农产品供给由注重数量增长向总量平衡、结构优化和质量安全并重转变;促进农业发展由主要依靠资源消耗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转变;促进农业生产条件由主要“靠天吃饭”向提高物质技术装备水平转变;促进农业劳动者由传统农民向新型农民转变;促进农业经营方式由一家一户分散经营向提高组织化程度转变。
加快现代农业发展 夯实现代田园城市建设基础
() 3 开展农业 科技 项 目的示范与推 辐 射功能突 出 、 动农民增收 的现代 农 带 求 ,在 我县三 级 农业 园 区扎 实推 进粮 油 、 禽、 桑、 蔬、 梅、 畜 茶 果 红 食用菌 等优
过龙头企业 、 科研 院所和大 专院校 的产
( 川省农业厅 ) 四
导组, 并分成 水稻 、 玉米 、 梁 、 高 植保 4个专业组 , 由任光
俊副院长技术上总 负责 , ( ) 分县 片 深入旱区生产 第一 线 ,
进 行技术培训 和科技服 务 ; 旱区各市 、 区) 县( 也组 织了广 大农 业科技人 员深入旱区 乡镇和村组开展技术指导 。 2 1 年 2月 2日上午 ,四 川省农业 厅召集有关农业 02 科研教学 、 推广单位代 表 , 创新 团队 首席专家和省级专 家 指导组带队专家 ,就JI 1 南旱区科技抗旱 工作 进行了专 题 研究 , 并对下一阶段川 南科技 抗旱工作进行 了安排 部署 。
区的示范带动作用, 辐射带动全县食用 化经营模式 ; 好“ 实施 建设新增干亿斤粮 发展服务。
菌、 蔬菜 标准 化生 产基地 建 设 , 高 产 提 量和产品质 量 , 产业发展水平; 射 提升 辐
带 动我 县安 仁至 西岭 雪 山的 历 史文 化
’
食生产能 力工程”“ 经双 创双建 示范 、粮
f化 了农业 内部产业 结构 , 尤 优
恃色产业初具规模 ; 二是培 育 和农村 合作经济 组织 , 大力推
为
种植业 结构和产品结构 ; 是加快发展 二 在农业 产值 中的比重 ; 三是 大力提高农
生猪 、 禽以及 麻羊生 产 , 高畜 牧业 万亩核心市级园区。 家 提 建设食用菌现代化
十七届五中全会和依法治国课后习题答案
《十七届五中全会》思考题一、填空题:1、“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
2、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大任务,必须坚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统筹城乡发展,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加大强农惠农力度,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
3、面对日趋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必须增强(危机意识),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以(节能减排)为重点,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4、党的领导是实现“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根本保证,必须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不断提高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和水平。
二、简答题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基本要求是什么?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
2、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经济平稳发展,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社会建设明显加强,改革开放不断深化,使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抵御风险能力显著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明显改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更加牢固。
三、论述题1、试述认识十七届五中全会召开的重大意义(一)关键时期——意义重大1、基本形势说明我们处于关键时期(世情、国情、党情)2、存在的问题说明我们处于关键时期3、肩负的任务说明我们处于关键时期(二)议题重大——意义重大1、胡锦涛的工作报告和讲话2、审议通过“十二五”规划建议3、增补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三) 成果重大——意义重大(以上是徐老师ppt提纲,下面为百度知道答案)全会主题鲜明、内涵丰富、重点突出,总结过去客观实在,分析形势深入透彻,部署任务具体明确,符合我国科学发展的客观要求,符合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政治性和指导性,是当前和今后指导全党全国各项工作的纲领性文件。
中央一号文件全文解读十大要点
中央一号文件全文解读十大要点主要内容包括:持续夯实现代农业基础,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加强资源保护和生态修复,推动农业绿色发展;推进农村产业融合,促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推动城乡协调发展,提高新农村建设水平;深入推进农村改革,增强农村发展内生动力;加强和改善党对“三农”工作指导。
要点内容如下:1、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保持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双轮驱动、互促共进,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
2、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着力强化物质装备和技术支撑,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推动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让农业成为充满希望的朝阳产业。
3、加快推进现代种业发展大力推进育繁推一体化,提升种业自主创新能力,保障国家种业安全。
深入推进种业领域科研成果权益分配改革,探索成果权益分享、转移转化和科研人员分类管理机制。
实施现代种业建设工程和种业自主创新重大工程。
4、大规模推进农田水利建设把农田水利作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到2020年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10亿亩以上,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5以上。
加快重大水利工程建设。
5、实施食品安全战略加快完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到2020年农兽药残留限量指标基本与国际食品法典标准接轨。
加强产地环境保护和源头治理,实行严格的农业投入品使用管理制度。
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实施兽用抗菌药治理行动。
创建优质农产品(13.94,0.10,0.72%)和食品品牌。
6、大规模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2013年: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2012年: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2011年: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2010年: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2009年:关于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2008年: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2007年: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2006年: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2005年: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2004年: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加大投入力度,整合建设资金,创新投融资机制,加快建设步伐,到2020年确保建成8亿亩、力争建成10亿亩集中连片、旱涝保收、稳产高产、生态友好的高标准农田。
《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解读
《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解读作者:来源:《农民科技培训》2016年第03期新年伊始,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一号文件”)于近日公开发布。
这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党中央连续发出的第十三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
文件围绕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特别是以发展新理念引领农业农村新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新政策、新举措,对做好今年“三农”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中央一号文件起草组成员吴宏耀、张建军、杨尚勤、赵阳等人分别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补齐“三农”短板、厚植农业农村优势、释放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等四个方面对一号文件进行了解读。
农业供给侧改革在路上“天花板”和“地板”双重制约,倒逼农业供给侧改革一号文件指出,用发展新理念破解“三农”新难题,厚植农业农村发展优势,加大创新驱动力度,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十二五”时期,是农业农村发展的又一个黄金期。
“十二五”期间,我国粮食生产连跨两个千亿斤台阶,连续3年稳定在12000亿斤以上,标志着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升;农民收入年均增长9.5%,连续6年实现“两个高于”,城乡居民收入比下降到2.9∶1以下,农民生活显著改善。
好的形势遮不住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挑战。
当前,农业生产受到农产品价格“天花板”压顶和生产成本“地板”抬升的双重制约,农产品供求结构失衡、生产成本过高、资源错配及透支利用等突出问题,是供给侧结构性矛盾的集中显现。
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就必须在供给侧结构性矛盾上着力,核心是围绕市场需求进行生产,优化资源配置,扩大有效供给,增加供给结构的适应性和灵活性,真正形成更有效率、更有效益、更可持续的农产品有效供给体系。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破解农业发展难题、推动农业闯关过坎的关键举措,是促进农业持续稳定发展、加快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国务院•【公布日期】2015.12.31•【文号】•【施行日期】2015.12.31•【效力等级】国务院规范性文件,党内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业管理综合规定正文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2015年12月31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对做好新时期农业农村工作作出了重要部署。
各地区各部门要牢固树立和深入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确保亿万农民与全国人民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十二五”时期,是农业农村发展的又一个黄金期。
粮食连年高位增产,实现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质的飞跃;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扭转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态势;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明显改善,提高了农民群众的民生保障水平;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夯实了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
实践证明,党的“三农”政策是完全正确的,亿万农民是衷心拥护的。
当前,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既面临诸多有利条件,又必须加快破解各种难题。
一方面,加快补齐农业农村短板成为全党共识,为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汇聚强大推动力;新型城镇化加快推进,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带来持续牵引力;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加快升级,为拓展农业农村发展空间增添巨大带动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为农业转型升级注入强劲驱动力;农村各项改革全面展开,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不竭源动力。
另一方面,在经济发展新常态背景下,如何促进农民收入稳定较快增长,加快缩小城乡差距,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是必须完成的历史任务;在资源环境约束趋紧背景下,如何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确保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实现绿色发展和资源永续利用,是必须破解的现实难题;在受国际农产品市场影响加深背景下,如何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升我国农业竞争力,赢得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主动权,是必须应对的重大挑战。
怎样做好新形势下“三农”工作
怎样做好新形势下“三农”工作“三农”问题,一直是我国的“老大难”问题,说“老”是因为问题已经持续很久,多少年来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说“大”是因为事关全面小康目标实现、国家现代化、粮食安全,事关8亿多的农村人口;说“难”是因为农业人口较多,农民整体素质不高,农业基础薄弱,农业发展水平低,农业投入少,城乡二元结构等等因素造成了发展难,解决难。
但这个“老大难”问题又是摆在各级政府、各级部门面前不得不解决而且必须解决好的问题。
针对这些状况,结合自身工作提出以下浅见,望与读者共勉。
一、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到总人口的60%以上,但是农业发展一直处于世界中下水平。
2010年全国7亿2750万农业人口创造了35477亿元农业总产值,人均创造农业产值不及美国的四分之一。
究其原因,有粗放发展的问题,有农民科学素质低的问题,有农业组织化程度不高的问题,有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归根结底还是农业发展方式的问题。
不彻底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改变过去小农生产、自给自足、过多依靠劳动力和化肥投入,靠天吃饭的现状,农业发展要取得长足进步非常困难。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要科学统筹、合理规划、突出重点,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更不能顾此失彼,而要有方法、有步骤、系统化的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管理体制创新,经营方式转变,所有制形式改革。
彻底走上一条规模效益好、科技含量高、品牌竞争强、农业产值大、农产品附加值高、生态环境好的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道路。
二、用“工业化化农业,城镇化化农民,市场化化农村”的理念推进“三农”工作。
2010年12月21日—22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做好新时期农业农村工作,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的战略思想,按照工业化、城镇化的方法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要求去推进“三农”工作,用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的办法去化解“三农”难题”。
(一)、用工业化发展的办法发展农业,实现农业工业化。
浅谈制约我县现代农业发展的瓶颈及建议
浅谈制约我县现代农业发展的瓶颈及建议浅谈制约我县现代农业发展的瓶颈及对策【摘要】:发展现代农业是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农业农村工作的客观要求,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农业综合效益的根本出路,是稳定粮食生产、促进农民增收的迫切需要,是持续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重要条件,是解决好当前“三农”问题的现实途径。
本文通过介绍泌阳县现代农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现代农业发展制约因素对策建议泌阳县辖21个乡镇,353个行政村(居委会),耕地面积133.7万亩,其中农业人口76.6万人,农业户数22.66万户,是一个典型农业大县。
近几年,通过实施农业综合开发治理、中低产田改造、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推广优质、高产、高效农业生产项目,极大的提高了农业综合效益,促进了我县农业的现代化进程,初步形成了粮食、油料、食用菌、畜牧、林果、烟叶、渔业等几大产业。
去年全县实现农业总产值703570万元,同比增长4.0%,农民人均年纯收入5688元,比上年增20%。
虽然,我县的农业农村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但与发达地区相比,传统农业粗放经营方式依然占主导地位,农业基础脆弱、装备落后、主要靠天吃饭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农产品加工能力弱、产业链条短、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不高的情况没有根本改变,农民就业门路不广、增收困难、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失衡、差距拉大的态势没有根本改变,农业农村发展仍然处于艰难的爬坡阶段。
要加快农业农村发展、促进农村和谐,首先要发展农村生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首要任务是发展现代农业。
这是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农业农村工作的客观要求,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农业综合效益的根本出路,是稳定粮食生产、促进农民增收的迫切需要,是持续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重要条件,是解决好当前“三农”问题的现实途径。
对泌阳县这样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县来说,如何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迫切需要我们深入分析研究,积极寻找对策,及时对症下药,变被动为主动。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进步贡献率仍只有 5%,农业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仅为 1 4%, 9 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 要加大农业科技投入, 深入实 施科 教兴农战略 , 大力推进农业科技体制机制创新 , 强化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 ,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 , 强化技
术集 成 配套 ,特 别是 抓好 种 业这 个农 业 科技 创新 的 重点 、
力发现农 口 展代业 J 陕
◎ 韩 长赋
《 中共 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
“ 十二五 ” 时期是我 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 实现现代 化建设 “ 三步走 ” 战略承上启下的关键 5年 , 也是加快推 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时期。 因此 , 这个时期必须科学把握
“ 三化 ” 筹 推进 的 内在要 求 和 基 本规 律 , 大 强农 惠农 统 加 力度 , 大农 业 现 代 化 的推 进 力 度 , 分 发 挥 工业 化 、 加 充 城
镇化对发展现代农业 、 转移农村劳动力的带动作用 , 对加 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等的辐射 作用 , 努力实现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 、 城镇化协调发展。
2 业
现代化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我们要深刻领会 、 全面贯 彻中央精神 , 进一步夯实农业基础地位 , 加快发展现代农 业, 强化工业化 、 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 三化统筹”为经 , 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基础。
在现代 化 过程 中还 要 解决 好农 民问题 ,包 括农 民转 移 就 业 、 收 及农 民市 民化 问题 , 而 为农 业 规模 化 、 业 化 增 从 专
创造条件。 同时也要看到, 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 明显滞后
于工业 化 和城镇 化 , 业 基础 还 比较 薄弱 , 农 成为 现代 化建 设 的瓶 颈 。 因此 , 必 须在 工业 化 、 镇 化深 入发 展 中 我们 城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2019年1月3日)今明两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三农”领域有不少必须完成的硬任务。
党中央认为,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复杂形势下,做好“三农”工作具有特殊重要性。
必须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不动摇,进一步统一思想、坚定信心、落实工作,巩固发展农业农村好形势,发挥“三农”压舱石作用,为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挑战赢得主动,为确保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如期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奠定基础。
做好“三农”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对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农”工作必须完成的硬任务,适应国内外复杂形势变化对农村改革发展提出的新要求,抓重点、补短板、强基础,围绕“巩固、增强、提升、畅通”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确保顺利完成到2020年承诺的农村改革发展目标任务。
一、聚力精准施策,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一)不折不扣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咬定既定脱贫目标,落实已有政策部署,到2020年确保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
坚持现行扶贫标准,全面排查解决影响“两不愁三保障”实现的突出问题,防止盲目拔高标准、吊高胃口,杜绝数字脱贫、虚假脱贫。
加强脱贫监测。
进一步压实脱贫攻坚责任,落实最严格的考核评估,精准问责问效。
继续加强东西部扶贫协作和中央单位定点扶贫。
深入推进抓党建促脱贫攻坚。
组织开展常态化约谈,发现问题随时约谈。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夯实基础
了比较完备的水利保障体系。 全县水浇地面积达到
9 .万亩 , 27 占耕 地面积 的9 .%。农 业 节水 灌溉 面积 78 达 到 3. 亩 , 8万 5 占耕 地面 积 的4 .%。每年 都安 排专 05 项 资 金 , 强 电、 、 等基 础设 施 建 设 , 加 讯 路 从薄 弱 环 节 人 手 , 应 基地 、 区 、 目等 不 同需 要 , 供 相 适 园 项 提 应 配套 基 础设 施 , 进 现代农 业 发展 。三是 加 强生 促 态 环境建 设 。实 施 造林 绿化 、 肥地 力 、 培 规模 养殖 、
、
用现代 发展 理念 指导农 业
在 乐亭现 代农 业 发展 中 , 必须 牢 固树 立 工 业化 理 念 , “ 村 现代 化 、 业 产 业 化 ” 为农 业 农 村 把 农 农 作
量 5 万 吨 。果 菜 生 产实 现 了错 季 生 产 、 年供 应 , . 5 周 被命 名 为“ 中国鲜桃 之 乡” “ 和 中国果菜 十强县 ” 畜 。 禽 养殖 业 突 出发展 养 殖 小 区 ,提高 规 模 化 饲 养 水 平 , 县 畜禽 饲 养 总 量 达 到2 1万 头 ( )其 中珍 全 60 只 , 稀皮 毛 动物 336 只 , 河北省 首位 。水产 养殖 在 5.万 居 巩 固对 虾 、 贝类 精 养 的 同 时 , 力发 展 名 优 水 产 品 大 工 厂化 养殖 , 积达 到 1万平 方 米 。二 是加强 基 础 面 7
是 大力 发 展设 施 农 业 。乐 亭 设施 农 业 起 步
更快更好地发展 , 为新农村建设夯实基础 。
一
早 、 展 快 。 县蔬菜 产业 基本 实 现设施 化生 产 , 发 全 以 日光 温室 、 中小 棚 为主 的设 施蔬 菜 面积 达到 2 万 大 1
2016中央一号文件全文解读
2016年申论热点:中央一号文件全文解读2016年1月2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发布,这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党中央连续发出的第十三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
文件围绕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特别是以发展新理念引领农业农村新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新政策、新举措,对做好今年“三农”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全文约15000字,共分6个部分30条,主要内容包括:持续夯实现代农业基础,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加强资源保护和生态修复,推动农业绿色发展;推进农村产业融合,促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推动城乡协调发展,提高新农村建设水平;深入推进农村改革,增强农村发展内生动力;加强和改善党对“三农”工作指导。
1、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保持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双轮驱动、互促共进,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
2、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着力强化物质装备和技术支撑,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推动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让农业成为充满希望的朝阳产业。
3、加快推进现代种业发展大力推进育繁推一体化,提升种业自主创新能力,保障国家种业安全。
深入推进种业领域科研成果权益分配改革,探索成果权益分享、转移转化和科研人员分类管理机制。
实施现代种业建设工程和种业自主创新重大工程。
4、大规模推进农田水利建设把农田水利作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到2020年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10亿亩以上,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5以上。
加快重大水利工程建设。
5、实施食品安全战略加快完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到2020年农兽药残留限量指标基本与国际食品法典标准接轨。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意见》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公布日期】2019.02.21•【文号】•【施行日期】2019.02.21•【效力等级】党内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业管理综合规定正文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意见》(2019年2月21日)党的十九大提出,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
为扶持小农户,提升小农户发展现代农业能力,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夯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现就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提出如下意见。
一、重要意义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前进方向和必由之路。
但也要看到,我国人多地少,各地农业资源禀赋条件差异很大,很多丘陵山区地块零散,不是短时间内能全面实行规模化经营,也不是所有地方都能实现集中连片规模经营。
当前和今后很长一个时期,小农户家庭经营将是我国农业的主要经营方式。
因此,必须正确处理好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和扶持小农户的关系。
既要把准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是农业现代化必由之路的前进方向,发挥其在现代农业建设中的引领作用,也要认清小农户家庭经营很长一段时间内是我国农业基本经营形态的国情农情,在鼓励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的同时,完善针对小农户的扶持政策,加强面向小农户的社会化服务,把小农户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
(一)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是巩固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重大举措。
小农户是家庭承包经营的基本单元。
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我国农村的基本经营制度,需要长期坚持并不断完善。
扶持小农户,在坚持家庭经营基础性地位的同时,促进小农户之间、小农户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之间开展合作与联合,有利于激发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内在活力,是夯实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的根基。
关于落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重点工作任务分解方案
关于落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重点工作任务分解方案落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当前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任务,为解决农村问题、实现乡村振兴提供了重要方向和战略指导。
为了加强工作的有效推进,我们需要明确并落实农村振兴的重点工作任务。
首先,要加大农田水利建设力度。
农田水利建设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是农村减贫致富的关键。
因此,我们要加大投入,加快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包括水库、灌溉设施等,提高农田灌溉率,增强抗旱抗灾能力,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从而稳定农民收入。
其次,要注重发展现代农业产业。
农业产业是乡村振兴的核心和重点,我们要加强农业科技研发,推进农业现代化,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打造农业品牌。
同时,要发展农村特色产业,促进农民增收。
第三,要改善农村基础设施。
农村基础设施是保障农村发展的重要基础,包括道路、电力、通信等方面。
我们要加强农村交通建设,提高农民出行的便利性和安全性;加强农村电网建设,提高农村的电力供应保障;加快农村宽带网络建设,推动信息化在农村的普及。
这些举措将有助于改善农村营商环境,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第四,要加强农村教育和医疗卫生事业建设。
教育和医疗卫生事业是农村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面。
我们要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力度,改善农村教育条件,提高农民子女的受教育机会;加强农村卫生事业建设,提升农民的医疗卫生保障水平。
这样可以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和健康程度,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人力资源和保障。
最后,要加强农村社会治理和文化建设。
农村社会治理是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基础,我们要加强对农村社会组织和基层自治的支持,加强乡村治理体系和能力建设;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育乡土文化,提升农村文化软实力。
总的来说,落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点工作需要在农田水利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农村基础设施、农村教育和医疗卫生事业以及农村社会治理和文化建设等方面加强工作。
“十四五”时期促进乡村振兴的总体思路
“十四五”时期促进乡村振兴的总体思路在“十四五”乃至今后较长一段时期内,应始终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以全面深化农村改革为主线,以促进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生态振兴、文化振兴和组织振兴为重点,切实做好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全面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和现代农业强国建设,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的农业农村现代化道路。
(1)全面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目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已经基本形成。
在“十四五”时期,重点是深入贯彻实施2018年、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以及《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进一步细化落实相关政策,全力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
要按照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要求,进一步加大对“三农”工作的支持力度,建立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构建多元化的乡村振兴投融资模式,并将长期以来被证明行之有效的扶贫制度安排和政策措施,逐步扩大和延伸到支持乡村振兴上来。
要尽快制定实施促进乡村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等方面的意见,并着手启动编制第二个乡村振兴五年规划,即《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23~2027)》。
(2)夯实农业农村基本现代化的基础。
“十四五”规划是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第一个五年规划,需要开好头、起好步,为如期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目标任务奠定好基础。
各地区因所处发展阶段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程度的不同,需要从实际出发,采取梯次推进的多元化战略。
[2]一是实行梯次推进。
坚持因地制宜,遵循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规律,分梯次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
既要防止各地不顾条件盲目攀比、拔苗助长,又要发挥不同地区的比较优势,允许和鼓励有条件的地区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二是探索多元化模式。
各地要结合自身实际,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为目标,把握主要矛盾和问题,在关键领域进行改革和创新,积极探索多元化的农业农村现代化模式。
要加快推进能力的现代化,尤其是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夯实农业生产能力基础措施
夯实农业生产能力基础措施
夯实农业生产能力基础,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改善
土壤条件、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等措施,提高农业生产的基础设施水平,为农业生产提供更好的条件。
2.推广先进农业技术:积极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如节水
灌溉技术、精准施肥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等,提高农业生产的技术水平,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3.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通过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实现
农业生产与加工、销售的有机结合,提高农业附加值和农民收入水平。
4.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推动农业科技
创新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提高农业生产的技术水平和效益。
5.加强农业人才培养:加强农业人才培养,提高农民的科
技素质和生产技能,为农业生产提供更好的人才保障。
总之,夯实农业生产能力基础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推广先进农业技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加强农业人才培养等措施的综合实施,才能更好地提高农业生产的能力和水平。
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解读
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全文约15000字,共分6个部分30条,主要内容包括:持续夯实现代农业基础,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加强资源保护和生态修复,推动农业绿色发展;推进农村产业融合,促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推动城乡协调发展,提高新农村建设水平;深入推进农村改革,增强农村发展内生动力;加强和改善党对‚三农‛工作指导。
1、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保持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双轮驱动、互促共进,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
2、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着力强化物质装备和技术支撑,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推动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让农业成为充满希望的朝阳产业。
3、加快推进现代种业发展大力推进育繁推一体化,提升种业自主创新能力,保障国家种业安全。
深入推进种业领域科研成果权益分配改革,探索成果权益分享、转移转化和科研人员分类管理机制。
实施现代种业建设工程和种业自主创新重大工程。
4、大规模推进农田水利建设把农田水利作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到2020年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10亿亩以上,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5以上。
加快重大水利工程建设。
5、实施食品安全战略加快完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到2020年农兽药残留限量指标基本与国际食品法典标准接轨。
加强产地环境保护和源头治理,实行严格的农业投入品使用管理制度。
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实施兽用抗菌药治理行动。
创建优质农产品和食品品牌。
6、大规模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大投入力度,整合建设资金,创新投融资机制,加快建设步伐,到2020年确保建成8亿亩、力争建成10亿亩集中连片、旱涝保收、稳产高产、生态友好的高标准农田。
全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着力夯实现代农业生产基础
全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着力夯实现代农业生产基础近年来,中国农业产业化程度不断提高,现代化农业已经成为推进农村振兴的重要手段。
而实现现代化农业,必须夯实其生产基础。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现代化农业生产的基础,其对于保障农业生产和提高农业产出至关重要。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指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对农田进行深度整治和综合配套,达到农业生产的高效、高产、高质的标准。
这种建设方式可以促进农业生产现代化,提高农业品质和效益,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因此,全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已经成为国家农业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
夯实现代农业生产基础,重点在于执行高标准农田建设。
在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的过程中,需要更加注重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科学规划,实施农田整治科学规划是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前提。
农业生产发展所需的农田要素必须在规划范围内,确保土地利用率和种植结构的合理化。
此外,科学规划还需要考虑节约资源、养护土地的方式,综合平衡灌溉、水源保护和环境保护,促进土地保护和生态环境的长期稳定。
实施农田整治旨在实现农田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共同提高。
农田整治重在治理,对于土地的改良、提高肥力、提高排水能力、增加土层深度等实际是实现合理化种植的前提。
在全力推进农田整治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保存土地生态原貌和乡土特色。
二、注重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的建设对于高标准农田建设至关重要。
这些设施包括灌溉、排水、道路等。
建设灌溉水源工程和提高用水效果,对于改善中西部地区资源状况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对于推进灌溉现代化建设,需要联络农田水利好处社会化方面的力量,吸纳社会资本增加农田水利设施的改造和建设力度。
排水工程设施对于防止水浸土壤和灾害、提高土性,保障农业生产非常重要。
排水工程可以增加农田的受益面积,促进农业生产水平的普遍提高,同时也可以防止土地沉降和环境污染。
在路网建设方面,需要加强农村道路建设,以方便农民务农和香港特别行政区运输。
特别是在可以生产标准化、优质化特色农副产品的古城镇、美丽新农村等地,需要加强道路的建设,以保证农产品交通畅通。
夯实农业建筑工程基础 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夯实农业建筑工程基础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农业建筑工程作为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而积极的作用。
夯实农业建筑工程基础,可以为农业生产提供良好的生产环境和设施条件,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夯实农业建筑工程基础有助于提升农业生产效率。
农业建筑工程包括农田水利工程、农业园区建设、畜禽养殖场所等,这些建筑工程的规划设计和施工建设对于提高生产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和设计,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土地资源和水资源,提高农田水利的灌溉效率和排水效果,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
在农业园区的建设中,可以通过建设温室大棚、设施农业等现代化种植方式,增加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在畜禽养殖场所方面,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和设计,可以提高养殖场的空间利用率和环境管理水平,提高畜禽的养殖效益。
夯实农业建筑工程基础有助于提升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
通过规范化的建筑工程建设,可以为农产品和食品的种植、养殖、加工等环节提供清洁、安全的生产环境。
农业建筑工程的建设可以确保农作物和畜禽的生长环境符合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的标准要求,降低农药残留和养殖动物疾病的风险。
在温室大棚中种植农作物,可以隔绝外界的病虫害侵袭,减少使用农药和化肥的量,同时提高农作物的生长速度和品质。
在畜禽养殖场所方面,合理的规划和设计可以降低疾病传播的风险,减少抗生素的使用,提高畜禽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夯实农业建筑工程基础有助于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农业建筑工程的建设,不仅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还能够创造农村就业机会,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在农业园区的建设中,可以引进现代化的农业种植和加工设备,吸引农民就业,增加农民的收入。
在畜禽养殖场所的建设中,可以引进养殖技术和设备,提高养殖效益,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通过农业建筑工程的建设和发展,可以促进农业产业的转型升级,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步伐。
夯实农业建筑工程基础对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思考及对策
农业 现代 化需 要 走持 续健 康的发 展道 路 ,必须 提高 对 农 业的重视, 稳定农业劳动力和农业发展的投入。 农业现代 化的 发展是保障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前提,积 极调动农 业 种 植 的 积 极 性, 提 倡 种 植 业 发 展, 鼓励技术创新, 使 得农 业 种 植 结 构 不再单一, 增加科技含量。 深入农村改 善农村老龄化的发展和 劳动力素质低的问题,同时进行农 村农 业种植 知识 方 面的 培
3 结语
农业 现代 化就 是指 将传统 农 业转 变为 现 代化农业 发 展的 过程 , 应 结 合 我国 农 业 发 展 的 实 际 情 况 进 行 改 革 , 结 合 实 际, 实事求是,力图把中国特色新型农 业现 代化 建设道 路做 到最 好, 积极吸取世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优势之处, 及时发现 我 国 农业现代化发展中存在的不足, 做到取长补 短, 自 我 完善 。农 业现代化的发展影响着中国经济的发展, 没有农业现代 化, 就 没有健全的小康社会, 因此要全力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 , 缩短 与发达国家之间存在的差距,把农 业现 代化 的发展 提高 到 一 xing nong ye
夯实农业发展基础 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王炜宽
(郑州市第一中学桐柏路校区, 河南 郑州 450000) 摘要: 时代在进步, 社会在发展, 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也已进入现代化的发展阶段。我国经济现 代化的发展与农业现代化息息相关, 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至今, 三农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也取得了较为 优异的成绩。 然而我国农业在很多方面, 都与其他农业发达国家有一定差距。 无论是从发展速度上、 生产规模上还是在社会效益上, 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都相对落后。因此可看出, 我国在农业现代化建设道路上尚存在诸多问题需解决, 农业现代化发展需得到相关 部门及社会的充分重视。 关键词: 农业现代化; 农村;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 F320.1 文献标识码: A DOI 编号: 10.14025/ki.jlny.2016.22.003
1 我国农业现代化的现状与问题所在
近些年我国农业无论 从经 济 上, 还是种 植 水平 方面 , 甚至 是劳动机械自动化方面都在向更高的 层次 迈 进,并 取得 了 较 为明显的成果。 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较, 我国 的农业机械化及 自动化程度仍比较落后,在一些地 区还 存在着 以人 力 为主 的 种植方式, 或以小型机械及牲畜代替部分人力的劳动方式。 由 于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较低,接 受新 型机械 和农 作 物新 品 的引进较慢,一部分地区种植的农作物 与土壤 和气 候 条件 契 合 度 较低, 所以收益低, 导 致 大 量 劳 动 力 转 入 城 市 务 工, 农村 种植业在这样的环境下循环,长此以 往农 业现代 化将 处于 不 理想的发展状态。 1.1 农村生产科技含量低 , 机械化水平及信息化落后 在我 国中 西部 大 多数 地区 存在着 科技 信 息不 发达 ,劳 动 机械化水平低, 农村信息化 落后, 很多比较先进的农业知 识 及 种植方法了解不到以及较为先进的自动化劳动 工具接 触不 到 的现象, 导致农业技术一 直停留在比较传统的方式, 使 得农 业 整体水平比较落后。 1.2 农村生产劳动力不足 , 老龄化严重 , 劳动力素质低 现在在农村劳动力大 部分 以 老人、 妇女 以 及儿 童为 主, 强 壮劳动力大都已从农业生产转为非农 业生 产,这样 就造 成 每 逢种植高峰期和农产品秋收季节, 农村生产劳动力严重 不足, 影响种植业收入。在这些劳动力当中有 一大部分 文 化程 度比 较低, 甚至有一部分没有接受过文化教育, 对于农业种植 接受 过专业培训的少之甚少。 农村劳动力整体的受教育水平偏低, 对加快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造成了诸多不利。 1.3 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 , 劳动生产率低 我国 的农 业产 业 主要 以种 植业为 主,种植 业主 要以 粮 食 作物为主, 经济作物的种植所占比例较少。 农民的粮食作物从 种植开始, 投入资金多 , 产量收入少, 收购价 格较低, 同时因劳 动力的不足, 导致劳动生产率低, 相比较而言农民在 种 植上 利 益甚微, 付出的和得到的不成比例。
训,使农民了解比 较先进的种植方 法以 及 解决种植 方 面遇 到 的难题。 把改革创新和科技创新作为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前进动 力, 强化农业科技改革, 巩固农业科技在农业现代化 中的 重 要 地 位, 强 化 农 业 科 技 体 制 创 新, 建 立 起 更 加 稳 固 的 农 业 基 础。 从环保角度,应该做到提高资 源的利用 率,同时 加强 科 学管 理, 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加快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国家 在农村政 策 方面 应给 予 扶持,构建 完 善 的农业 发 展 计 划及 目 标 , 稳 定 农 产 品供 给 和 价 格, 发放农业产品补贴, 增 加农民收入, 加快城乡发展, 积极推动农业现代化 与工 业现 代 化的结合, 提高农业生产工业化的水平。
参考文献
[1]杨晓波.当前中国农业现代化问题研究[D].西安科技大 学,2012. [2] 宁 新 田 .我 国 农 业 现 代 化路 径 研 究 [D]. 中 共 中 央 党 校 , 2010. [3] 韦 向 阳 .农 民 工 与 中 国 农 村 现 代 化 [D]. 福 建 师 范 大 学 , 2009. [4]孙仲 彝.加 快实 现 中 国 特 色 新 型 农 业 现 代 化 的 思 考 [J]. 上海农村经济,2016,(09). [5] 田 瑞 霞 , 王 烽 . 中 外 农 业 现 代 化 与 城 镇 化 的 比 较 研 究 [J].世界农业,2016,(09). [6] 方芳.浅析我国农业现代化的现状及 对策 [J].内蒙 古统 计,2011,(02). 作者 简 介 : 王炜宽, 郑 州 市第 一 中 学 桐 柏 路 校 区 , 在读高 中生, 研究方向: 农业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