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遥的文学成就与创作经验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万方数据
詹歆睿:路遥的文学成就与创作经验
・55・
历经了很多坎坷,到改革开放中国农村才逐渐走向
温饱和富足。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开始以各种方式
他在用发现美的眼睛来看待这个世界。就是在劳动 最艰苦的时候,他每天都要看书、学习,补充心灵的
脱离土地,中国的城市人口开始急剧增长。不管是 通过上学、招工、招干进入城市参加工作的,还是外 出打工想要通过劳动改变生活状况的,他们离开原
如高加林、孙少平那样为理想而奋斗的时期,路遥小
说在中国当前的社会背景下能找到很多的共鸣者和 认同者,这是路遥作品被读者认同和接受的感情基 础。 文学带来什么?是精神与审美的愉悦,还是短
中国社会几千年发展,以自己的耕作为城市提供给 养的人们,却成为落后、愚昧、可笑的代名词。中国
的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使得农村远远落后于城市,这 是当时社会经济条件下无奈的选择,正如高加林对
暂的享乐后留下的精神空白?是个人的自我宣泄,
还是带给读者精神的慰藉和前行的力量?李建军认 为,路遥的写作是给予性的写作,而非占有性的写 作。[4】(川给予性的写作带给读者以温暖的鼓励,使 读者获得生活的经验和克服困难的勇气,而占有性 的写作是把读者放在低于自己的地位上,自说自话,
刘巧珍和黄亚萍的选择一样,是当前环境的两难选
是我的命题。”[1]‘晰’石天强也认为,城乡交叉地带
“是作家边缘化身份的空间表达,是作家没有心理 归属感的文化符号;它暗示着路遥心理世界中的边 缘化心理空间,还有这个心理空间中特有的尴尬与
究今天仍然在继续。路遥在短暂的一生中,凭借着
为数不多的作品在读者中享有较高声誉,在文学史
上也占有自己的位置。路遥更因其对文学的献身精
他的文学成就主要集中在小说创作上,散文、诗歌、 剧本主要是作家早期的作品。从作品的数量看,路
门论述路遥文学创作的不足与局限。
一、开创了城乡交叉地带的书写特色
“城乡交叉地带”是路遥生活与徘徊的场所,也 是他创作的核心词汇,更是研究路遥的关键词汇。
路遥是成长在农村的作家,他的思想意识与行为方 式具有很大的传统性、乡土性。路遥又受到过现代
择。因此,“城乡交叉地带”的生活是大多数读者熟
悉的,即使没有这样的生活经历,像高加林、孙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平
那样为生活而挣扎、而奋斗的感受是每个年轻人都
体会过的。因此,路遥的作品有那么多的读者就不
足为怪了,他是一代人甚至是几代人的集体记忆。 二、小说文本带给读者以温暖和鼓励
自我发泄,读者成为作家利用的工具。高加林的自
生涯共20年时间,相对于其他作家来说并不长。但 是,从产生的影响和读者的接受层面来看,却是不得 不提及的重要作家。中国20世纪80年代出生的读 者人人皆知刘巧珍和高加林,关于他们的讨论与研
的高等教育,他一步步从延川走向延安,继而生活工
作在省会城市西安。一边是原有的熟悉的精神家 园,一边是五光十色的都市洪流。作家在这两者之 间常常处于无法协调、无法认同的焦虑之中。正如 路遥所言:“当历史要求我们拔腿走向新生活的彼 岸时,我们对生活过的‘老土地’是珍惜地告别还是 无情地斩断?这是俄罗斯作家拉斯普京的命题,也
描写真切朴实,路遥的小说真实地记录了社会变迁,加上自我形象的成功塑造和大众媒体的充分运用, 使得路遥以为数不多的并不完美的作品拥有较大的读者群体。
关键词:r6遥;文学创作;城乡交叉地带;社会变迁
中图分类号:120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1008—3871(2010)03—0054—04
在当代文学史上,路遥是一位比较特殊的作家。
神得到读者的追忆与思念。 但是,路遥也受到了一些质疑与否定。时至今 日,作家英年早逝的伤痛已渐渐平静,那些沉痛的往 事也日益尘封,研究者开始以学术的、理性的目光评 价路遥的生平与创作,得出了很多真知灼见。读者
焦虑”[2】‘吲。写个人的经历,同时也是写中国千千
万万由乡村走向城市的青年的经历,成为路遥的首 要选择,也是必然选择。 “城乡交叉地带”的书写在中国具有典型意义, 他是中国29世纪七八十年代社会发展的缩影。中 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国,在近代以前,中国少 有现代化的机器大生产,乡村社会成为中国最庞大、 最基本、最典型的社会结构形态。新中国成立后,又
和研究者对路遥之所以有褒有贬,有扬有抑,是因为
路遥在创作上有极其成功的一面,也有掩盖不住的 缺点。本文讨论路遥文学创作的成功经验,另文专
收稿日期:2010—03—05
作者简介:詹歆窖(1975一),男,四川大邑人,渭南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编辑,文学硕士。
基金项目:渭南师范学院专项科研计划项目(10YKl033)。
2010年5月 第20卷第3期
榆林学院学报
JOURNAL OF YUUN UNlVERSITY
May.20lO
、r01.20 No.3
路遥的文学成就与创作经验
詹歆睿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陕西渭南714000) 摘要:路遥创造了“城乡交叉地带”的书写特色,其作品主人公的奋斗精神带给读者温暖和鼓励,爱情
遥因为生命早逝,其小说作品并不很多,短篇、中篇、 长篇一共有22篇小说(2000年版《路遥全集》只收 录20篇,未收入《不会作诗的人》和《在新生活面 前》),产生较大影响的只有《人生》、《平凡的世 界》、《惊心动魄的一幕》、《在困难的日子里》等有限 的几篇(部);从创作时间看,自1973年作者公开发 表了第一篇小说《优胜红旗》,到1992年去世,创作
有的乡土社会进入都市生活,都会不同程度地感受 到身份认同带来的精神焦虑,都会体验到自身原有 的乡村血统在灯红酒绿中的不适应。“像个农民一 样!”一段时间成为骂人的口头禅。农民,这些支撑
养料;在别人需要他帮助时,他会慷慨解囊,挺身而
出。孙少平追求理想的过程是艰辛的,却是明确的、 坚定的。 路遥时期以及路遥之后的许多人,都经历了诸
觉与盲动,他对理想的追求与受到的伤痛;孙少安孙
少平兄弟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奋斗精神;黄土地上的 人民在困难的条件下人与人之前的关怀与真诚,感
动了无数读者,从而内化为读者继续前行的精神力 量。 三、爱情描写真切朴实 爱情是文学的经典素材和创作母题,也是世俗
与高加林生活在同一时代的年轻人,有多少为
跨越城乡门槛而奋斗着,在这奋斗的过程中,又会有 多少人像高加林那样经历着成长的伤痛,感受着在 社会潮流中的渺小与卑微。高加林的故事在很多读 者中产生认同,是因为很多很多的人与他有相同的 经历、相同的故事。一位比路遥小20岁的文学博士 表达了阅读《人生》得到的情感体验: 直到今天,重读《人生》,我仍然时不时为高加 林那种痛楚的卑微感所灼伤。那种卑微的生活感 觉,我曾经非常熟悉。我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