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音乐二上《同坐小竹排》教学设计
《同坐小竹排》教案
《同坐小竹排》教案教学目标1、学会歌曲《同坐小竹排》,能用自然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2、学唱时建立正确的歌唱意识,注重音准节奏的学习。
教学重点能够准确的唱好歌曲。
教学难点1、歌曲中变化拍子的学习;2、最后一句衬词的学唱。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电脑、投影等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小朋友们好,非常高兴能和大家来度过接下来的四十分钟王老师想引导小朋友们一起学习一首壮族明哥,同学们想不想学啊?(生:想)二、学习新歌:1、导入:我想先给大家唱一下,老师想知道你们觉得好听吗?师:好听吗?这首歌的名字叫《同坐小竹排》,它是一首壮族童谣。
学习之前我想先引导大家看看我们电脑上展示的少数民族精美的服饰,生活的环境。
2、感受壮族音乐的美:师:刚才老师唱说了这是一首壮族儿童歌曲。
壮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数最多的一个民族,他们分布在云南、广西一带,他们也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
师:同学们都知道竹排是什么样的吗?用来做什么的?谁来给我们用简洁的语言来描述一下竹排?生:…师:竹排,就是由许多竹子并排扎结在一起,放在水中作为交通工具,壮族小孩十几岁就会独自撑竹排了。
师:那么同学们有没有发现这首歌曲跟我们前面学过的歌曲有什么不同?几几拍的?师:这是一首由2/4 、3/拍子组成的变换拍子的歌曲。
3、学唱歌曲师:前面我们说过,壮族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平常的交谈甚至也用唱歌的方式来交流,听,他们来啦!(1)初听歌曲。
师:听完这首歌曲,你最想说什么?你能用你的动作和表情来表达你的心情吗?生:……2复听音乐,回答问题“这歌声表达了怎样的情绪?”3再听音乐,张嘴默唱。
师:老师发现,好多小朋友也已经在下面轻轻的唱起来了,好,那就让我们跟着音乐在心里面唱一唱(4)小组学习念歌曲节奏师:老师知道你们每个人都喜欢唱唱跳跳,现在老师来教大家打个节奏,看看你们谁学得快,并且在接下来的学习中能够运用到它。
学生活动:学生集体读节奏。
(5)老师教唱谱。
(师):大家的节奏念得还不错,现在大家跟老师学唱简谱。
《同坐小竹排》教学设计
《同坐小竹排》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同坐小竹排》教材分析:《同坐小竹排》是一首流传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的童谣。
“竹排”是将许多竹子并排扎结而成,放入水中漂浮,用来乘人载物。
竹排由一人撑竹竿扎于水底,用力推,使竹排顺水漂行。
歌曲四三与四二变换拍子。
结尾前运用大量的衬词表现孩子们在水上漂浮时无拘无束的快乐心情,较完美地体现了儿童得意、自豪的神情。
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学会歌曲《同坐小竹排》,体会三拍子与二拍子的节奏,帮助学生体验节拍的强弱规律,能用打击乐为歌曲伴奏,同时增强他们身体的协调性,提高学生对变换拍子的反应能力。
2、情感价值观:让学生了解壮乡美丽风光,山美、水美、唱出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祖国的锦绣山河。
3、过程与方法:本课创设了情景贯穿教学,构建创设的情境,通过律动、声势动作、打击乐器、表演等,调动学生积极性,学生的兴趣就会高涨。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重点:学会歌曲《同坐小竹排》。
教学难点:歌曲中变化拍子的学习。
教学准备:、打击乐器、竹排、竹竿、头饰、长瑶鼓、钢琴等。
教学过程:伴随着欢快的音乐《彝家娃娃真幸福》和老师一起律动进教室。
(设计意图:播放歌曲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自然地进入学习过程,为本节课的教学作良好的铺垫。
)(一)组织教学。
创设情景,律动感受彝族火把舞,引出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有56个民族,我们的少数民族都能歌善舞。
(二)走进壮族,了解壮族的风土人情。
(随着刘三姐的《山歌好比春江水》跟随老师一起律动。
)1、壮族的风景、建筑特点。
2、壮族的服饰特点。
3、壮族的重要节日。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壮族美丽风景等,对壮族认识了解,能更好学习理解歌曲。
)(三)学习歌曲。
揭示课题,聆听范唱。
(请学生坐上“小竹排”。
)1、了解竹排。
(课件和道具出示竹排、竹竿。
)2、提问:歌曲中有一个字出现一壮族方言,是什么字呢?生:……3“蟹”在壮族方言中的读音。
(课件出示)4、复听歌曲。
人音版音乐二上《同坐小竹排》课件
人音版音乐二上《同坐小竹排》课件xx年xx月xx日contents •教学内容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反思目录01教学内容分析本课为人音版小学音乐二年级上册内容,是一首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儿童歌曲。
教材内容背景《同坐小竹排》是一首以描绘小竹排在河流中漂流为背景的歌曲,旋律优美、流畅,歌词生动、形象,具有很强的情境感和趣味性。
教材内容特点教材内容解析通过学习歌曲,学生能够掌握《同坐小竹排》的旋律、节奏和基本演唱技巧。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小组合作、情境表演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合作能力和创造力。
能力目标通过歌曲的学习,学生能够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增强对音乐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爱。
情感目标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熟练演唱歌曲,掌握好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运用基本演唱技巧和表演能力将歌曲表现得淋漓尽致,达到情感共鸣。
教学重点与难点02学情分析形象思维活跃学生处于形象思维活跃的阶段,对事物的认识依赖于具体的形象和情境。
注意力不易集中学生注意力不易集中,容易受到外界干扰。
学生的认知特点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基础的音乐知识,如音符、节奏等。
具备一定的音乐基础知识学生没有经历过合唱和表演方面的训练和实践,缺乏这方面的经验。
缺乏合唱和表演经验学生的音乐基础喜欢歌唱和表演学生对音乐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其是喜欢歌唱和表演,渴望通过音乐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感受。
渴望获得新知识和技能学生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充满渴望,希望通过学习获得更多的音乐技能和知识。
学生的学习需求03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方法通过语言、图片、音乐等多种手段,创设小竹排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情境创设合作学习任务驱动启发式教学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引导学生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
通过完成一系列任务,如演唱、表演等,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和技能。
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同坐小竹排 音乐教案
同坐小竹排音乐教案教案标题:同坐小竹排音乐教案教学目标:1. 使学生了解和认识中国传统民歌《同坐小竹排》的歌曲内容、旋律和节奏。
2.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合作精神。
3. 培养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和节奏感。
教学重点:1. 学习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2. 学习歌曲的节奏和韵律。
3. 学习合唱和合作演奏。
教学准备:1. 《同坐小竹排》的音频或视频资源。
2. 乐器:小鼓、铃鼓等。
3. 歌曲的歌词和简谱。
教学过程:引入:1. 利用音频或视频资源播放《同坐小竹排》的歌曲,让学生先听一遍,了解歌曲的基本内容和旋律。
歌曲学习:1. 分段学习歌曲的旋律和歌词,教师可以先唱一段,学生跟随唱。
2. 逐渐将各段歌词和旋律连起来,进行整体练习。
3. 引导学生理解歌曲的情感表达,让他们尝试用适当的音色和表情来演唱歌曲。
节奏和韵律:1. 利用乐器如小鼓、铃鼓等,教授歌曲的基本节奏。
2. 带领学生用身体动作或乐器演奏歌曲的节奏,加强对节奏的感受和理解。
合唱和合作演奏:1. 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负责演奏或合唱歌曲的一个部分。
2.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协调演奏或合唱的节奏和音准。
3. 组织全班合唱和合作演奏,让学生在整体中感受音乐的力量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巩固与评价:1. 与学生一起回顾整个教学过程,让他们分享学习音乐的体验和感受。
2. 鼓励学生自由发挥,创造自己的音乐表达方式。
3. 对学生的合唱和合作演奏进行评价和反馈,提供积极的鼓励和建议。
拓展活动:1. 鼓励学生自由创作歌曲的歌词和旋律,展示自己的音乐才华。
2. 组织音乐会或校内表演,让学生展示他们的音乐成果。
教学延伸:1. 学习其他中国传统民歌,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
2. 学习其他乐器的演奏和合作技巧,培养学生的多样化音乐能力。
教学反思:1. 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反馈,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和调整。
2.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这个教案旨在通过学习《同坐小竹排》这首中国传统民歌,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合作精神和音乐表达能力。
《同坐小竹排》教学设计与反思
《同坐小竹排》教学设计与反思幸福街小学葛萍萍教学年级:小学二年级上册教学课时:一课时教材分析:《同坐小竹排》是一首流传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兰的一首壮族儿歌。
“竹排”是将许多竹子并排扎结在一起,放入水中漂浮,用来运人载物。
竹排由一人撑竹竿于水底,用力支地,循环往复,使竹排顺水漂流。
小竹排,便是指面积和载重量都很少的竹排。
在我国南方水乡,竹排十分普遍,十几岁的孩子便会撑竹排。
大一点的孩子带着弟弟、妹妹坐竹排到水上游览。
《同坐小竹排》采用五声羽调式,3/4、2/4变换节拍。
歌曲的音域在五度之内,前4小节的3/4拍与末句的2/4拍形成较鲜明的对比。
使歌曲在节拍上更加自由和富于活力。
结尾前运用大量的衬词表现孩子们在水上漂浮时无拘无束的快乐心情,较完善地体现了儿童的得意、自豪的神情。
教学目标:1、能在快乐的情境中学会歌曲《同坐小竹排》,体验壮族人民的幸福生活。
2、能主动参与节奏游戏、听、唱的音乐实践活动,表达自己愉快、欢乐的情感。
3、学会四三拍子的节奏律动,能在活动中主动与他人合作。
教学重点:感受表现四三拍子的节奏变化,能用自然优美的声音歌唱。
教学难点:1、歌曲中的变拍子节奏。
2、唱足最后一音四拍的时值。
教学用具:钢琴多媒体课件教法与学法:教法:谈话法、情景教学法、愉快教学法、启发教学法学法:模仿法、听唱法、合作学习法设计意图:新课标实施以来,我们的课堂大多形式多样,精彩纷呈,但是也有一个现象,就是一些基本的音乐训练少了很多,诸如节奏训练、发声练习等,这些都是属于音乐基本要素。
假如我们从低段开始就注重学生这方面能力的培养,那么到了高段,他的音乐素养就仅仅停留在会唱歌了。
音乐离不开它的本色,因此在设计本课教学时,我着重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思考:1、音乐基础知识不能丢,不能为形式面上课。
2、创设学生喜欢的乐于接受的教学方法。
3、通过学习,要将音乐的美感融于学生的情感体验。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教师:伴随着好听的音乐又要开始我们今天的快乐旅行了,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中国有多少个民族吗?学生:56个民族。
《同坐小竹排》教案
同坐小竹排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歌曲《同坐小竹排》让孩子在有趣的歌声中体会童年游戏的快乐,让孩子学会用有感情的声音演唱歌曲。
2、帮助学生体验节拍的强弱规律,同时增强他们身体的协调性,提高学生对变换拍子的反应能力重点:感受并学唱变换拍子歌曲难点:2/4、3/4拍子转换,以及在情感体验上所带来的不同感觉。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具、学具:课件钢琴响板教材教学过程:一、导入:走进壮族1、师生问好2、走进壮族师:(课件图片)同学们,你们知道屏幕上显示的是什么地方吗?对,广西桂林。
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壮族人民的居住地广西去看一看。
(课件)自然风光2张,民族服饰2张,民俗、节日狂欢1张。
(桂林山水甲天下。
晴天的漓江,青峰倒映特别迷人。
烟雨漓江,赐给人们的却是另外一种美的享受。
壮族人民就居住在这里,他们不仅好客,而且能歌善舞。
节日里,壮族姑娘们头戴银饰,身穿艳丽的服装进行庆祝。
看,壮族青年男女跳起了竹竿舞。
三月三是壮族比较隆重的节日,又称赛歌会。
今年的赛歌会又来到了,你们看,他们正在对歌呢,哎?他们站在什么上面对歌?)(生:竹排)师:竹排是用许多竹子并排扎在一起,可以坐人还可以运物。
在我国的南方水乡,竹排十分普遍。
其实,在我们的家乡也有类似竹排的水上交通工具是什么?(生答)对,小船。
在壮族,有很多小朋友也会划竹排呢,你会吗?谁来学一学?(学生自划)我们一起试一试。
竹竿在身体一侧,喊出节奏:一二一二。
师评价:你们学得还挺像的,壮族人民能歌善舞,他们边划竹排边唱歌呢,你们听(师范唱:嗨罗里罗嗨罗里罗赛)你也来试试。
师:在这一句中哪一个字唱的时值最长?(“赛”字)让我们再美美的唱一唱(边划边唱)二、学唱歌曲1、揭示课题师;同学们的表演真棒,听到你们的歌声,小弟小妹也要来划竹排了。
你们听(播放歌曲,第一次感受歌曲)这首歌曲是壮族民歌:同坐小竹排在这首歌曲里还有一个可爱的小动物,你们来听(再放歌曲,第二次感受,听歌词)(听后生答:螃蟹)师重复:你们听得真仔细,歌中唱到“竹排慢慢摆,看见小螃蟹”2.、教读歌词师:谁能告诉老师,三拍子的规律?(强弱弱)跟老师打一遍节奏。
《同坐小竹排》教案
歌曲《同坐小竹排》教学目标:1.学唱《同坐小竹排》,感受壮族民间音乐理解“幸福生活”的含义。
2.能主动参与听、唱、编、舞的音乐实践活动.表达自己愉快欢乐的情感。
3.能准确的为歌曲打节奏和用打击乐伴奏。
教学重点:感受并学唱变拍子歌曲。
教学难点:四三与四二拍的变拍子转换。
教具准备:手风琴、打击乐、磁带、录音机。
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小朋友我们乘着“时间的小马车”快快跑起来吧二、看图练习节奏,创编儿歌。
1. 师:随着欢快的音乐你们来到了什么地方呢?(出示课件①)生:来到了美丽的壮乡。
2.壮乡的风光真美呀,连山间和树丛中都有跳动的节奏。
你们看看是什么节奏,几拍子的呢?谁来拍?[课件②]3. 那么你们能不能用这个节奏把看到的景物编成一句儿歌?谁来试试?生:山青水也绿;小船慢慢划4. 山间跳动着三拍子节奏,水里流动着几拍子节奏呢?请看[出示课件③]5. 请小朋友把山水之间出现的节奏按接龙的方式拍一遍。
6.再把节拍也练一遍。
三、感受歌曲1. 听一听看到这风光如画的壮乡美景,你们想不想去游玩呢?好,我们就同坐小竹排歌听,待会儿把你听歌的感受告诉大家。
2. 拍一拍河水哗哗流,拍打小竹排,小朋友也跟着欢快的音乐拍起来。
3. 动一动竹排慢慢摆,大家划起来,来我们跟着音乐划起来。
4. 想一想,说一说歌儿真动听,秘密在其中,大家听着音乐想想歌曲的节拍有什么变化,请你说出来,并拍一拍。
5. 练一练小弟小妹乖,同把歌来演,小朋友用你喜爱的打节拍方式自由地感受歌曲。
四、学习歌曲1. 下面我们找节奏念歌词,请把节拍带上。
2. 听歌曲录音在心里默默地唱。
3. 请跟琴轻声地练唱。
4. 打节拍唱一编。
5. 接下来我们练习用打击乐为歌曲伴奏。
6. 请看伴奏图。
7. 分小组练习为歌曲伴奏。
8. 小组汇报,下面的同学跟着演唱。
9. 全班一起为歌曲伴奏。
五、小结1. 今天我们同坐小竹排,游览了壮乡的风光,我们壮乡山美、水美,歌也美,就让我们唱起来,跳起来吧.2. 小竹排靠岸了,我们随着音乐上岸吧。
人音版音乐二上《同坐小竹排》课件
教学内容总结
05
教学评价与反馈
学生表现评价
学生对音乐节奏的掌握程度
通过观察和评估学生在歌曲学习中的节奏感表现,了解学生对节奏的感知和理解程度。
学生对歌曲的掌握程度
学生对歌曲创作和表达的拓展能力
学生对音乐活动的参与度
教学效果评价
教师教学方法的反思
通过乐器演奏,增强学生对音乐节奏的感受和表现能力。
乐器演奏
组织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小组讨论
教学辅助工具
教师演示文稿用于辅助教学,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学习内容。
教师演示文稿
学习指导书
音乐教材
学习网站
为学生提供详细的学习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学习内容。
使用音乐教材作为主要参考书籍,方便学生随时查阅和学习。
教学策略
02
针对学生学习特点,采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和直观的教学方式,如通过图片、视频等素材辅助学生学习,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音乐知识。
03
通过民族音乐文化的引入,让学生了解和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以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文化自信。
03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通过描绘小竹排的场景,引导学生进入音乐学习的氛围。
情境创设法
合作学习法
示范教学法
体验式教学法
组织学生分组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促进音乐知识的掌握。
教师示范演唱和演奏技巧,使学生直观感受音乐的表现方式。
让学生参与音乐实践活动,亲身体验音乐的美妙。
教学手段
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多媒体课件
使用音乐软件进行乐理知识的讲解和实践操作。
《同坐小竹排》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掌握课文《同坐小竹排》的内容,理解其中的寓意。
(2)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主题。
(2)运用图片、视频等资源,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课文内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2)引导学生学会与同伴团结协作,共同完成任务。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让学生掌握课文《同坐小竹排》的内容。
(2)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环保主题。
(2)学会与同伴团结协作,共同完成任务。
三、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与课文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源。
3. 小组合作学习准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源,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教师简要介绍课文《同坐小竹排》的内容,激发学生学习欲望。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3)分组讨论,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主题。
3. 朗读训练(1)教师示范朗读,引导学生感受课文的韵律美。
(2)学生跟读,模仿教师的朗读节奏和情感。
(3)分组比赛,提高学生的朗读兴趣。
4. 课堂小结(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环保主题。
(2)学生分享自己在课文学习中的收获和感悟。
五、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向家长讲述课文《同坐小竹排》的故事。
2. 家长协助孩子,共同完成一幅以课文为主题的绘画作品。
3. 家长鼓励孩子,运用课文中的诗句,创作一首属于自己的小诗。
4. 孩子将完成的绘画作品和创作的小诗,在下节课上与同学分享。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小组合作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和理解程度。
2. 朗读评估:通过录音或现场朗读的方式,评估学生的朗读技巧和情感表达能力。
同坐小竹排音乐教案
同坐小竹排音乐教案教案标题:同坐小竹排音乐教案教案目标:1. 通过参与同坐小竹排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3. 提高学生的节奏感和音乐表现力。
教学准备:1. 同坐小竹排乐器(足够供每位学生使用)2. 音乐播放设备3. 手鼓或其他节奏乐器4. 音乐播放列表5. 黑板或白板6. 教学素材:音乐节奏练习、音乐欣赏材料教学步骤:引入:1. 引导学生回忆他们对音乐的喜爱和参与音乐活动的经历。
2. 介绍同坐小竹排乐器,解释其用途和演奏方式。
活动一:音乐节奏练习1. 向学生展示不同的节奏图案,解释其含义和演奏方式。
2. 分发同坐小竹排乐器给每位学生,并指导他们按照节奏图案进行演奏练习。
3. 在音乐播放器上播放简单的节奏音乐,让学生根据节奏图案演奏。
活动二:同坐小竹排合奏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由3-5名学生组成。
2. 指导学生在小组内分配不同的节奏部分,让他们一起演奏同一首音乐。
3. 演示如何协调合奏,让学生明白各自的角色和重要性。
4. 指导学生进行合奏练习,帮助他们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
活动三:音乐欣赏1. 选择一段节奏明快的音乐,播放给学生听。
2. 引导学生仔细聆听音乐,感受其中的节奏和情感。
3. 向学生提问,鼓励他们表达对音乐的感受和想法。
总结:1. 回顾整个活动,让学生分享他们在合奏和欣赏过程中的体验和收获。
2. 强调合作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参与音乐活动。
拓展活动:1. 鼓励学生自由发挥,创作自己的音乐节奏图案,并与同学分享。
2. 组织学生参与音乐比赛或演出,展示他们的音乐才华。
教学反思:1. 教学中要注意学生的参与度,确保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合奏中。
2. 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活动难度,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理解和完成任务。
3. 在活动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引导他们主动思考和表达对音乐的感受。
《同坐小竹排》教案
《同坐小竹排》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通过学习,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同坐小竹排》这首诗歌。
(2)使学生理解诗歌的内容,了解小竹排的特点以及人们在上面活动的场景。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教师示范、学生模仿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朗读技巧。
(2)采用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意境。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风光和人们生活的热爱,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让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同坐小竹排》这首诗歌。
(2)理解诗歌的内容,了解小竹排的特点以及人们在上面活动的场景。
2. 教学难点:(1)诗歌中一些生僻字词的认读和理解。
(2)诗歌的意境和情感的把握。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熟读并理解《同坐小竹排》这首诗歌。
(2)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和教具,如PPT、小竹排的图片等。
2. 学生准备:(1)预习《同坐小竹排》这首诗歌。
(2)了解一些基本的诗歌朗读技巧。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
(2)引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同坐小竹排》。
2. 教学诗歌:(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诗歌,注意停顿、语气和节奏的把握。
(2)教师讲解诗歌中的生僻字词和句子的意思。
3. 理解诗歌:(1)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诗歌的内容和意境。
(2)学生分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4. 应用诗歌:(1)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诗歌默写和背诵。
(2)学生进行朗读和背诵展示,教师进行评价和指导。
五、作业布置1. 请学生回家后,将《同坐小竹排》这首诗歌背给家长听,并解释诗歌的意思。
2. 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诗歌,进行朗读和背诵的练习。
六、教学评价1. 教师评价:(1)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观察学生的学习态度、参与程度和理解程度,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
(2)在作业布置和课堂展示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给予积极的反馈和建议。
《同坐小竹排》教案
《同坐小竹排》教案第一章:课程简介1.1 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学习《同坐小竹排》这首歌曲,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欣赏能力,通过歌曲中的词语,帮助学生学习中文语言。
1.2 适用年级幼儿园中班1.3 教学资源歌曲《同坐小竹排》音频文件图片或视频资料,展示小竹排的场景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歌曲背景介绍《同坐小竹排》这首歌曲的背景,它是一首源自中国民间的传统儿歌,描述了孩子们一起坐小竹排在河上游玩的场景。
2.2 歌曲歌词教授歌曲的歌词,包括每句歌词的含义和发音。
引导学生跟读和背诵歌词。
2.3 歌曲旋律播放歌曲《同坐小竹排》,让学生聆听并感受旋律的节奏和韵律。
引导学生跟着音乐一起唱。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互动教学通过问答、小组讨论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歌曲内容和意义。
3.2 示范教学老师或学生代表示范唱歌曲,其他学生跟随学习。
3.3 实践教学让学生分组,每组选一位学生扮演小竹排,其他学生用手臂模拟水流,一起唱歌曲,感受小竹排在水中的动态。
第四章:教学步骤4.1 导入通过展示小竹排的图片或视频资料,引起学生对课程的兴趣。
4.2 学习歌词老师逐句教授歌词,学生跟读和背诵。
4.3 学习旋律播放歌曲,学生聆听并尝试跟着音乐一起唱。
4.4 实践活动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教学活动,感受小竹排在水中的动态。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学生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表现,包括问答、唱歌曲、实践活动等。
5.2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课程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对歌曲的理解和喜爱程度。
5.3 教学改进根据学生的表现和反馈,进行教学方法的调整和改进,以提高教学效果。
第六章:教学延伸活动6.1 绘画活动让学生发挥想象力,画出自己心目中的小竹排和河流,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力。
6.2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角色(如船夫、乘客等),用动作和语言表现角色在歌曲中的活动,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
《同坐小竹排》教学设计
《同坐小竹排》教学设计《同坐小竹排》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同坐小竹排》是孩子们最喜欢的古诗词之一,同时也是中小学语文课本里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孩子们的古诗文鉴赏能力和语文素养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针对该诗句,教师应遵循“以少教多”的原则,充分发挥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启发孩子发现问题,激发孩子对诗句的兴趣,进而发展和深入地探索诗句丰富的内涵。
二、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诗文,将诗文信息准确而准确地理解、掌握,并将其与现实相关联;2、让学生能够不仅识记诗文,而且能够体验唐诗文化,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讨论问题的能力;3、能够帮助孩子认识古人的思想,让学生利用诗文进行自我修炼和养生,激发个性思维能力;4、通过情境营造,帮助孩子建立健全的世界想象,用文字印证它的独立思想,打开思想的窗口,帮助提高孩子的审美水平。
三、教学重点1、重点掌握“小竹排”的含义;2、熟悉“同坐小竹排”诗句,传播古代值得学习的艺术文化;3、准确引导学生探求诗词的内涵,考察古人的思想;4、通过解读诗句,促进孩子的认知能力的发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四、教学准备1、有多种形式的诗句,如文字、图画、音频等,便于孩子理解;2、同坐小竹排课前练习视频;3、准备一定数量的大纸张,用于拼凑小竹排;4、课堂讨论用的小贴纸等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1、情景导入:课堂上用图片、音频等形式呈现“同坐小竹排”的内容,让学生先从诗句中形成印象,引发学生对古人思想的思考。
2、“拼小竹排”:将小竹排的图片进行拆分,让学生用纸板或贴纸拼面,模拟同坐小竹排的场景,让孩子通过抽象的图片理解诗句的含义。
3、古诗说明:让学生根据自己拼出来的小竹排图案,朗译歌词,理解。
2019-2020年人音版音乐二上《同坐小竹排》教学设计
2019-2020年人音版音乐二上《同坐小竹排》教学设计附送:2019-2020年人音版音乐二上《在钟表店里》教案1教学目标:1、情感目标:欣赏乐曲《在钟表店里》,感受音乐所描绘的热闹情景,体验轻松、愉快的音乐情绪。
2、认知目标:通过欣赏《在钟表店里》,让学生懂得音乐的表现力是丰富多采的,音乐可以通过高、低、快、慢、长、短,表达出欢快、活泼、优美、抒情的情绪,还可以想象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
3、能力目标:能用打击乐为音乐伴奏,并加强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让学生在打击乐伴奏中体会到合作的乐趣。
教学重点:学生能听出乐曲三部分旋律不同的音乐情绪,体验音乐所描绘的热闹景象,丰富想象力。
教学难点:根据音乐的情绪变化设计相应的动作与伴奏,表现音乐。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打击乐器及其图片教学过程:一、听音乐进教室(阶段目标:创设学习氛围、建立亲切、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师:播放音乐《顽皮的小闹钟》。
学生:听音乐进教室,四个人一组。
二、导入(阶段目标:激发兴趣、引导参与)。
教师:今天这节课,我们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学习,比一比哪个小组学习最积极,看哪个组同学得分高。
课件出示各种各样的钟表,问:看,好多钟表哦!我们在哪里能见到这么多钟表呢?教师:出示课题《在钟表店里》。
在钟表店里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呢?今天我们一起欣赏一首由德国作曲家奥尔特写的管弦乐曲《在钟表店里》,让我们到音乐中去寻找你想要的答案吧。
我们完整的听一遍(出示课件、播放音乐)学生完整的听音乐。
三、分段赏析(阶段目标:体验音乐、表现音乐)1.初步了解音乐内容教师:从音乐中你听到什么了?想到了什么?(学生可能会说:我听到了各种钟表的声音、我听到有布谷钟的声音、我觉得音乐写的在那里的人们生活的特别快乐、我还听到中间的音乐好象很慢,特别抒情……)教师:请大家看画面,(播放画面)带着神秘的语气对同学们说,钟表店里的工人每天和这么多钟表一起生活感到非常的快乐,他们看到自己亲手制作的钟表准确地报时别提有多自豪了。
同坐小竹排》
执教者
蓝雅婷
执教时间
课题
《同坐小竹排》
共1课时
预习内容
到网上查找有关竹排的图片
预习形式
课后预习
教学目标
1.能做到自然地、有表情地演唱《同坐小竹排》。
2.能用动作表现对2拍子和3拍子的认识和体验。
教学重点
准确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混合拍子的掌握
教学准备
教(4)教师范唱。
(5)介绍何为“竹排”。
(6)教师分句教唱歌曲。
(7)指导学生完整地延长歌曲。(演唱时,要注意感情的处理,以突出3拍子的律动感,以显示2拍子特有的强弱规律)
3.游戏“赛龙舟”。
将学生分成四组,以小组为单位参与竞赛。每组选一位队长,站在船头指挥,叫发号口令音乐一起,动作按教材插图的要求进行,各队还可以请学生为自己的“龙舟”取名,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
4.小结。
修改意见(红笔)
教后小记(蓝笔)
引导学生说说划船时的感受,也可以启发学生联想一下赛龙舟时的情景。
2、新课教学。
(1)律动。播放歌曲录音,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模仿教师的动作,帮助学生体验、感受2拍子、3拍子节拍的变化。
(2)看图标,讨论排击节拍的方式,同时,继续播放歌曲的录音。
(3)教师弹奏歌曲旋律,学生拍手、拍腿为歌曲伴奏,进一步熟悉歌曲、体验歌曲不同的音乐风格。
《同坐小竹排》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同坐小竹排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同坐小竹排的基本知识,包括竹排的构造、用途以及相应的安全知识。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识别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合作和团队意识。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对自然和人文的尊重与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同坐小竹排的基本知识,包括竹排的构造、用途以及相应的安全知识。
2.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的合作与团队意识,并培养他们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同坐小竹排的图片、PPT等。
2. 教学环境:教室以及课外实践场地(湖泊、河流等)。
3. 教学工具:电子白板、投影仪、笔、纸张等。
四、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同坐小竹排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发他们对同坐小竹排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同时,简单介绍竹排的背景知识。
步骤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竹排的构造和用途:通过PPT或教材介绍竹排的构造,包括竹子的选择、竹排的组装、竹排的用途等。
2. 同坐小竹排的安全知识:介绍学生在同坐小竹排时需要注意的事项,包括坐姿、平衡、装备、溺水风险等。
步骤三:问题引导(20分钟)1. 提出问题:分享一段与同坐小竹排相关的实际案例,让学生思考该案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让他们自主提出问题。
2. 引导讨论: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集体讨论,引导他们分析问题的原因和解决方法,并让他们做好记录。
步骤四:团队合作(30分钟)1. 组队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并要求每个小组选择一位队长负责组织活动。
2. 小组讨论:要求每个小组根据之前的讨论结果,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案,并列出相应的步骤和措施。
3. 小组实践:每个小组按照制定的方案进行实践操作,模拟同坐小竹排的过程,并记录下实践过程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步骤五:成果展示与总结(10分钟)1. 小组展示:每个小组展示他们的实践成果,并分享问题的解决方法。
2. 教师点评:对每个小组的表现进行点评,肯定他们的合作与团队意识,并指出可以改进的地方。
同坐小竹排教案
《同坐小竹排》参考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唱《同坐小竹排》,《打花巴掌》感受民族民间音乐。
2、能主动参与听、唱、舞的音乐实践活动,表达自己的愉快心情,欢乐的情感。
3、能自然的有表情学唱歌曲《同坐小竹排》,并进行简单的歌词改编。
教学重难点:能自然的有表情学唱歌曲《同坐小竹排》,并参与音乐实践活动。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歌声导入师:孩子们,见到你们我真开心,为表达我现在的心情,我要为你们清唱一支歌,这段音乐仿佛会把你们到一个什么样的地方?生:有山,有水,山清水秀……师:是的,这就是风光秀丽,景色迷人的广西,在这里生活着很多的广西壮族人民。
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到这山清水秀的地方去玩一玩。
师:如果你来到这美丽的地方,你最想干什么?生:爬山,游泳……师;那么生活在那里的广西壮族的小朋友最喜欢干什么呢?你能从我的动作中找到答案吗?(师跟音乐《同坐小竹排》伴奏划竹排动作表演一次)生:划竹排(划船)师:在壮族小朋友个个都会划竹排,我们都称他们为“艄公”。
你们也想不想当一当艄公。
生:想师:但是要当好艄公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必须要掌握好划竹排的方法。
请你仔细听一听,我在强弱上有什么变化?师出示幻灯片。
生:第一个强,后两个弱。
师;强弱弱。
这是几拍子的强弱规律?生答:三拍子师:你能按照这样的规律准确地华一次吗?生表演师;孩子们你们划得可真稳啊,可是前方遇到了急流,我们可得加加速了,你看我是怎么加速的。
出示。
嗨罗里罗塞师:请你们也加加速。
生表演。
师:你看如果我给他也加上小圆点,你发现了吗他在强弱上有什么规律/他是几拍子的呢/生说师出示二拍子.师:那让我们把两条节奏连起来念一念,在音乐声中划起快乐的小竹排.仔细听音乐看谁能合得上我的音乐节拍。
(跟音乐伴奏)生跟音乐表演.在游戏中感受音乐的旋律师:孩子们你们划的得可真稳,现在老师请你们坐上四只小竹排,开始出发去游览这美丽的桂林山水,比一比,哪只竹排划得最稳最开心。
孩子们,坐稳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师:他们摇竹排的时候是有变化的,瞧!(课件)出示二拍子、三拍子强弱规律图
3/4●○○︱●○○︱●○○︱●○○‖
嗨哟哟嗨哟哟嗨哟哟嗨哟哟
2/4●○︱●○︱●○︱●○‖
嗨啰里啰嗨啰里啰赛!
感受2、3拍子的强弱规律,模仿摇竹排。
问:你觉得壮族人在什么情况下用2拍子3拍子的?
老师归纳:遇到急流时、靠岸时用“一根竹竿”划二拍子节奏,一般情况下都用“两根竹竿”、三拍子的节奏划小竹排。
教
学
过
程
模
仿
1、友谊之声Βιβλιοθήκη 为了表现我们的友好,我们学学壮族小孩打招呼。
XXXxx︱XxxXX︱X-︱X-‖
嗨啰里啰嗨啰里啰赛!
师:听,他们在跟我们打招呼呢!(嗨啰里啰嗨啰里啰赛)(播放歌曲中这一句)相互打招呼。
2、划竹排游戏。
1)小竹排介绍
瞧,他们乘了小竹排来了,看见过小竹排吗?先来听听小竹排的自我介绍。小提示:小竹排就是将许多竹子并排扎结在一起,放在水中作为交通工具,壮族小孩十几岁就会独自撑竹排了。
4、参观桂林漓江课件《桂林漓江》,背景音乐《同坐小竹排》
师:多美的风光啊,看到这美丽的风景,你此刻最想说什么?
5、采用回声,跟大山打招呼,跟漓江打招呼。
试
唱
1、壮族风俗:
师:来到了壮族小朋友的家乡---广西壮族自治区,(点击播放各种壮族的风景,让学生初步的感受壮族的美丽风景及服饰等等)
2、壮族歌声
师:壮族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平常的交谈甚至也用唱歌的方式来交流,听,他们来啦!
3、师:听完这首歌曲,你有什么感受?生说,师归纳。
师:你们的感觉太棒了,好多同学都露出了甜甜的微笑。
4、再次聆听,出示曲谱,分辨三、二拍子。问:这首壮族民歌这么好听,有它特别之处,你找到了吗?
5、让我们来念念歌词,看谁能发现漓江的水到底美在哪里?
6、张口默唱。
7、发现三四拍部分和二四拍部分各给你什么感觉?
3、小结:
师:今天啊,我们同坐小竹排,浏览了壮乡的风光,壮乡山美,水美,歌更美,不仅唱出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而且还唱我们祖国的美丽风光。在以后我们还会学到55个少数民族的音乐,如果你有兴趣的话可以通过上网、看资料,把你喜欢的歌带到班级中,我们一起分享,好吗?40分钟的壮族之旅结束了,让我们唱起动听的歌曲和壮族小朋友再见吧!
学生回答,老师归纳:二拍子活泼欢快,三拍子更优美些(有情绪的演唱)
8、师生对歌。
1)师:壮族的小朋友都喜欢对歌,我们也入乡随俗。老师和你们来对歌吧!(解决四度音程的音准等等问题)
2)师生接唱。(巩固歌曲)
表
演
1、歌吁节三月初三分组“赛歌”。介绍歌圩节(课件)
师:“壮族小朋友不但喜欢对歌,他们还喜欢另一种唱歌方式,那就是赛歌。赛歌可不是声音响的一方就算赢噢,他们比谁的歌声更动听呢!”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特点随时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使我们的教学更符合学生的实际,贴近学生的生活。通过我教学,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审美的愉悦,享受音乐带给他们的感动。让音乐更好地走进学生的心灵,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美好的一部分。
1、用甜美的歌声演唱《同坐小竹排》,感受壮族民间音乐。
2、准确地为歌曲中变换拍子打节奏。
教学难点
1、三四拍和二四拍的节奏变化。2、最后一句衬词的学唱。3、歌曲中四度音程的音准问题
教学准备
课件、钢琴
新课导入
傣族的小卜少、小卜冒带我们看了美丽的金孔雀,今天另一个少数民族壮族的小妹小弟来接我们去参观,你们想去吗?
各小组比赛声音的整齐、强弱变化和是否唱出感情
小朋友们的歌声都把老师给陶醉了。瞧!谁被我们热闹的场面给吸引过来了,我们一起来看看是哪些民族的小朋友。
2、点击课件,出示各族小朋友,并且一一播放各民族的音乐。(给学生感受一下各民族音乐的不同)
藏族《多么快乐多么幸福》
傣族《金孔雀轻轻地跳》彝族《彝家娃娃真幸福》手拉手唱起来、跳起来。
音乐“三段式”教学设计(一)
课题
同坐小竹排
年级
一
执教者
教学目标
1、在快乐的情境游戏中体验壮族民歌民风及壮族人民的幸福生活,感受中国民族音乐的魅力。
2、学习歌曲《同坐小竹排》,引导学生用中强的力度、柔美的声音演唱,体会并表现歌曲中山青水秀的美丽风光。主动的有感情的进入音乐中,参与实践唱、舞的活动。
教学重点
同唱《同坐小竹排》,划竹排出教室。
板书设计
×××××︱×××××︱×—︱×—︱
课后反思
在低段的教学中,情境设计到位,能为教学达成起到很好的作用。用一个情境来贯穿教学始终,利用自己创设的情境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样学生的兴趣就会高涨,对活动的参与性便会非常高,整堂课的气氛也随之很活跃。想一堂课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了,这堂课也就是成功一半了。
这下你们对小竹排有初步的了解了吧,来,赶快行动吧。
问:小朋友们坐上这样的竹排会有一种怎样的感觉?(放音乐)
3)随音乐划竹排
问:你能随着音乐准确的用2、3拍子来划竹排吗?
在2遍音乐中,让学生准确的随音乐划竹排,感受音乐2、3拍子的交换。
4)选出模仿划竹排最像的同学当“船长”,跟着音乐出发到壮乡。
全体随音乐“划竹排”,体验“划竹排”的乐趣,2、3拍子交替进行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