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回延安 学案
八年级下册语文《回延安》学案
回延安【课文背景知识】贺敬之(1924—),当代著名诗人、剧作家。
山东峄县人。
1940年到延安,入鲁艺学习,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解放后,被选为中国作协和戏剧家协会理事。
曾任《剧本》月刊和《诗刊》编委等职。
主要创作有歌剧《白毛女》(集体创作)、著名诗篇《回延安》、《放声歌唱》、《三门峡歌》等。
粉碎“四人帮”后,发表了长诗《中国的十月》、《八一之歌》。
【字词综合运用】1.字音糜子méi 峄 yì2.方言词几回回:一回又一回。
陕北方言里,量词的构词方式往往用叠字,表示数量多。
本诗中的“几根根”、“一口口”、“几辈辈”等,都是这个意思。
【重点难点讲解】重点:本文五个部分是按什么线索组织起来的这首诗,紧扣一个“回”字,写出了回延安的过程;并以此作为线索,抒发了对延安的热爱和歌颂。
难点:体会诗中作者真挚炽热的感情,把握诗人的思想感情的升华过程诗人踏上延安的土地,见到延安的亲人时,产生的是激动、喜悦的感情;诗人回忆延安对自己的养育,描写和延安亲人欢聚畅谈的情景及看到延安的新面貌之后,爱延安、爱革命、爱人民的感情达到了高潮;当诗人离别延安时,从结尾两句诗可以领会到,诗人难舍难分的惜别之情上升到了巅峰。
【知识延伸检索】什么是信天游信天游是陕北民歌中一类曲调的总称,一般是两句一节,短的只有一节,长的接连数十节,每节单独押韵,也可许多节押同样的韵;句子以七言为基础,可长可短,灵活自如。
【课文阅读指导】这是一首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写的诗。
诗中有两条线索。
一条是叙事线索:回延安——忆延安——话延安——看延安;一条是感情线索:激动——感激——真挚——喜悦。
阅读时,要体会诗人流露的真情,了解诗歌的艺术特点。
【课文结构分析】按课文自然划分,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写踏上延安土地时的激动感情。
1层(第1节):写行近延安。
2层(第2节):写踏上延安土地。
3层(第3、4两节):抒写到达延安的感情。
4层(第5~7节):写亲人相见。
(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阅读2回延安》赛课教案_1
《回延安》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回延安》是统编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一首现代诗歌。
本单元是八年级唯一一个以人文主题组织的现代文读写单元,以“民风民俗”为主题。
本册教材的编写思路与本套教材前三册一脉相承:首先是坚持立德树人这一根本原则,在教材中全面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讲究有机渗透、自然融入;其次,注重语文能力的训练和语文素养的养成。
《回延安》诗作内容丰富,许多事物精选后点染式呈现,同时以大量笔墨抒写激情(回到延安时激动万分)、喜情(见到亲人时喜不自胜)、豪情(展望延安未来豪情万丈),一个“情”字贯串全诗。
并且成功地借用了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表达革命的内容,诗的内容与形式达到了和谐的统一。
教学策略:(一)文本研读策略《回延安》是作者借鉴陕北信天游民歌而写的现代诗,全诗分为五个部分,带有“感悟、品味、欣赏”,运用了比兴、夸张、拟人等手法,要指导学生在各种形式的朗读中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感受其形式上的特点,进而感受诗人的延安情怀,体会延安精神。
(二)媒体和资源使用策略“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现代化教学手段对于优化语文教学方法,提高语文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微视频与交互式白板相结合,精心的编辑文字、图像、动画、声音等,创设一个诗情画意,轻松愉悦的学习诗歌的良好情境,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浓厚兴趣,大大增强了直观性,趣味性,实效性。
叶圣陶先生指出:“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于相机诱导。
”合作学习是语文教学提倡的一种教学方法之一,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
本教学设计要求学生在小组合作的基础上圈点勾画诗歌描写了哪些内容,运用了哪些手法,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的难点与重点也迎刃而解了。
教学目标:1、了解“信天游”这种民歌形式,体会本诗的艺术特色。
2、理解诗人热爱革命圣地延安、热爱革命事业和革命人民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延安革命历史的歌颂,自觉地继承和发扬革命传统。
部编语文八年级下《回延安》教案
①运用夸张的修辞:示例:“双手搂定宝塔山”“千声万声呼唤你”“千万条腿来千万只眼”
②运用拟人的修辞:示例:“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枣园的灯光照人心,延河滚滚喊‘前进’”
③运用比喻的修辞:示例:“千声万声呼唤你——母亲延安就在这里!”
激动 感激 赞颂 喜悦 热爱
第三组:莫要、莫把、紧紧儿、登时、手把手儿 (富有陕北地域特色的口语词)
小结:诗歌中口语色彩浓烈的字词——真切自然地表现人物的行止;描摹当地的生活细节和场景;生动传神地流露了诗人丰富的情感;充满着浓郁的陕北地域特色。
这些词语也体现了诗歌语言的特点:形象化、生活化、情感化、口语化。
2.话题:诗歌中运用了拟人、排比、夸张等修辞,体会修辞的表达效果。
小结:诗歌中的写作手法富有艺术感染力,让流露的情感愈加浓厚热切;描摹的画面愈加形象鲜明;展现的人物愈加真实可感
总结:本诗抒情性的总特点:直白、热烈、豪迈。一个“情”字贯串全诗
四、讲——பைடு நூலகம்师精讲
1.诗中有哪些具有陕北特色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白羊肚手巾红腰带”“米酒、油馍、木炭火、白窗纸、红窗花”“宝塔山、杜甫川、柳林铺、杨家岭、枣园、延河”等。
五、作业
1.试着用信天游的形式写一首小诗。
2.延安,曾经是中共中央的所在地,是“延安精神”的发源地,也是无数人魂牵梦绕的地方。访问你的祖辈,父辈,或查找相关资料,了解“延安精神”的内涵。
课外推荐阅读:吴伯箫《记一辆纺车》莫耶《延安颂》祁念曾《延安,我把你追寻》曹靖华《小米的回忆》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回延安——忆延安——话团聚——看新貌——颂延安
2018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2回延安教案
2.《回延安》教学目标1.了解“信天游”的特点并学习其形式。
2.熟读成诵,品味生动优美的语言。
3.体会诗人对延安的深情厚谊。
教学重难点重点:1.了解“信天游”的特点并学习其形式。
2.熟读成诵,体会诗人对延安的深情厚谊。
难点:品味生动优美的语言。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影音资源】《山丹丹花开红艳艳》(阿宝),导入新课。
刚才播放的这首民歌歌名是什么?谁唱的?是用什么形式写成的民歌。
(信天游)信天游是一部镌刻在黄土高原的传世巨著,是劳动人民自由酣畅地抒发情怀的心声,它游荡在天空,流走于沟溪,回音于山谷。
【精品课件】展示“信天游”文体知识。
信天游,也叫“顺天游”,流行于陕北的一种民歌,两行一节,上下句押韵,一节一韵,诗行错落有致,读来高亢悠远。
有的一节表达一个简单独立的意思,有的几节构成一组,表达比较复杂的意思。
信天游形式自由,常用来抒情、亦可叙事。
注意运用“比兴”手法,贴切、自然,增强了诗的音乐性;联想丰富,感情深切。
信天游是流传在中国西北广大地区的一种民歌形式。
它是一部用老镢镌刻在西北黄土高原上的传世巨著,是黄坡黄水之间的一朵民间艺术奇葩。
可参考【微教案】《信天游》那么用信天游形式写成的诗歌又会有怎样的魅力呢?这节课让我们与贺敬之一起回延安,了解信天游,感受作者对延安的挚爱深情。
二、整体感知【精品课件】1.作者作品贺敬之(1924-)现代诗人、剧作家。
山东峄县(今枣庄市)人。
1940年到延安,进入鲁迅艺术文学院学习。
1945年,鲁艺集体创作了歌剧《白毛女》,文学剧本由贺敬之、丁毅执笔。
主要诗歌集有《朝阳花开》《乡村的夜》《放歌集》《雷锋之歌》《贺敬之诗选》等。
2.写作背景1935年10月红军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到达陕北后不久,党中央就设在延安。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延安一直是中国人民革命的领导中心。
它是革命圣地,是中国革命的摇篮。
它抚育了成千上万的革命战士,贺敬之就是其中一位,他于1940年来到延安,在这里生活了六年。
2018年春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回延安
《回延安》是贺敬之1956年重回延安参加“五省(区)青年造林大会”时写的一首抒情诗。诗人1940年到延安,1946年离开延安。从1946年到1956年,其晨离开整整10年。全诗以“回延安”的过程为线索,共写了五个部分
3.信天游:信天游是陕北民歌的一种形式。在陕北它叫“信天游”,又称“顺天游”“小曲子”,在山西被称为“山曲”,在内蒙古则被叫作“爬山调”。
延安→延安→延安→延安→延安
探究案
学习内容
方法点拨
智者加速
【的浓厚情感
1.诗人直接抒情的语句,划出来读一读。
2.诗人除了直接抒情,还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和场景描写等来间接抒发情感。试着找出相关诗句,细心揣摩其中蕴含的诗人的情感。
动作:
语言:
场景:
3.“千声万声呼唤你,-------母亲延安就在这里!”诗人把延安比作母亲,并数次在诗中热烈地呼唤。诗人为何这样作比呢?请举例说明。
圈住重点信息并识记。信天游唱词一般为两句体,上句起兴作比,下句点题,基本上是即兴之作。这些口语化的诗句,语出惊人,形象生动,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由于国民党的疯狂围剿,中国工农红军被迫开始战略转移,而延安就是中央
红军万里长征的最终落脚点,从1935年到1948年,延安一直是中共中央所在地,是中国人民解放斗争的总后方,13年间,这里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整风运动、大生产运动等一系列影响和改变中国历史进程重大事件,在革命的年代里,延安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我选的是:
我的发现是:
比兴是中国诗歌中的一种传统表现手法。通俗地讲,比就是譬喻,是对人或物加以形象的比喻,使其特征更加鲜明突出。“兴”就是起兴,是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发端,以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有的“兴”兼有发端与比喻的双重作用,所以后来“比兴”二字常联用,专用以指诗有寄托之意。
初中语文八下2《回延安》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八下《回延安》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回延安》是统编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篇课文,是中国著名作家贺敬之的一篇现代诗。
本单元的人文主题为“风土人情”,所选文章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幅民俗风情画卷,让我们感受到多种多样的生活方式和多彩的地域文化,更好地理解风俗的价值和意义。
学习本单元课文,要注意体会作者是如何根据需要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的;还要注意感受作者寄寓的情思,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作者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写成,使用了富有地方色彩的词语,展示出浓郁的陕北风情。
通过叙写回延安的所见、所闻、所忆、所感,以赤诚之心歌颂了养育一代革命者的延安精神,也表达了对延安炽热的眷恋和赞美之情。
学情分析《回延安》诗人借用陕北民歌“信天游”形式,抒发了对延安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由于生活经验和缺失,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借助背景资料,结合地理、历史知识,了解陕北地区的自然景观和民风民俗,为深入理解作者的情感做铺垫。
此外,通过朗读指导,感受诗人对延安饱满的情感。
教学目标1.反复朗读诗歌,理清文章的行文线索,体会作者对延安的深厚情感。
2.鉴赏诗歌,体会“信天游”的形式、语言、手法等方面的特点。
3.品味语言,感受延安的风土人情。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延安——中国革命的圣地、新中国的摇篮。
从1935年到1948年,党中央和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在延安生活和战斗了13年,领导中国革命事业从低潮走向高潮、实现历史性转折,扭转了中国前途命运。
历经荡气回肠的两万五千里长征,延安成为中共中央的“落脚点”,也成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赢得抗日战争胜利、进而夺取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出发点”。
阅读标题,我们可以知道,作者与延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与延安到底是一种怎样的情感,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贺敬之的《回延安》。
二、反复朗读,体会情感1.结合工具书与注释,自由朗读诗歌,读准字音。
请1-2名同学读。
回延安第2课时学案
教材册别及单元
统编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课 题
2 回延安
课时
第2课时
【学习目标】
1.朗读诗歌,了解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特点和语言风格。
3.品味诗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体会本诗运用比兴、夸张、拟人等修辞手法来表达感情的妙处。学习运用这些修辞手法来表达感情。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运用拟人的诗句:
(1)“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
唱和笑是人才有的行为,而这里的一条小河、一个村也能唱和笑,是诗人赋予他们已认定的情绪和行为。
(2)“红旗飘飘把手招”
这里的“飘飘”是常态,“把手招”是幻想,想象红旗有手,向“我”召唤。
(3)“延河滚滚喊‘前进’”
赋予延河以人的行为,寓意革命形势大发展。
三、答案分析见教材知识卡片。
问题二:
1.运用比的句子:
(1)将延安比作母亲,表示亲切和敬意。
(2)比喻亲人围坐在炕上,说的话像江河的浪花一样没完没了。
(3)比喻延安的蓝天像大明镜,映照这美好的景象。
2.运用兴的句子:
(1)先说树的梢、枝、根是连成一体的,以引起下句,说“我”与延安亲人是一家人。此句可视为比兴兼用。
(2)先说羊羔吃奶之事,以引起“我”吃延安的小米、长大成人之事,含有延安是“我”家的意思。词句也可视为比兴兼用。
信天游的内容主要以反映爱情、婚姻、反抗压迫,争取自由为主。陕北人唱信天游,既唱生活的快乐,也唱个人的忧愁;既不乏浪漫,又注重现实,是对生活美的追求和感情的寄托。
问题一:
诗歌使用了具有地方特色的词语,描摹了当地的生活细节和场景。试找出几处,感受陕北的地域风俗。
问题二:
在本课诗歌中寻找一下运用了比兴手法的句子,并试着分析其好处。
(名师整理)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第2课《回延安》精品教案
《回延安》教学设计一、教学理念以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强调语文与生活的联系,重视文化的渗透,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同时注重语文综合素养的养成,重视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的培养,在咀嚼文本、涵泳经典的基础上,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牢固的基础。
二、教材分析:《回延安》是部编语文新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二篇课文。
这个单元主要讲述民风民俗文化,醉人的社戏、粗犷豪放的安塞腰鼓、回味悠长的灯笼等,这些文章人文内涵丰富、各有侧重地写出了不同地域的民风民俗,篇章结构、语言形式等方面也各有特色。
捧读贺敬之的《回延安》,诗人以“回”字切题(诗人想延安——回延安——想再回延安),诗作内容丰富,从诗中场景精选后点染式呈现(翻过宝塔山,趟过延河水,走进老乡家,再看延安城),同时以大量笔墨书写激情(喜极而泣,热情淳朴的延安人)、喜情(欣喜若狂,日新月异的延安城)、豪情(豪情万丈,永不磨灭的延安魂),一个“情”字贯穿全诗。
同时,作为有志的革命文艺工作者,贺敬之在借鉴了“信天游”这种地方民间文艺口语特点的基础上,进行了突破与创新,将以描写男女情感居多的信天游,升华为采用陕北民歌体形式写成的激情澎湃的诗篇,如:《回延安》《南泥湾》,歌颂勤劳的老区人民,歌颂日新月异的延安变化,歌颂火热的革命浪潮,情真意切,诗人以赤子之心歌颂了养育一代革命者的延安精神,可以感受到诗人跳动着的红色脉搏——对“母亲”延安的那份永不泯灭的真情。
三、教学目标按照教材的编写意图,着重在揣摩重点字词,想象画面和品读情感上下功夫,据此我设计了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1.速读课文,采取旁批的形式,透过一系列细节梳理走进热情淳朴的延安人,喜看日新月异的延安城,歌颂生生不息的延安魂。
2.揣摩重点字词,想象画面和品读情感,力求走进诗人内心世界,体会延安革命精神对作者一代人的深刻影响。
3.学习体会诗人浓烈的情感,并建构、传承对红色文化的情感,学习基于民间艺术为特色的创作创新。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回延安》优质课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回延安》优质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回延安》是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课文,作者是毛泽东。
本课是一篇叙事诗,主要讲述了作者在抗日战争时期回到故乡延安,与故乡人民共同生活、战斗的经历。
通过回顾这段历史,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眷恋和对人民的深情。
课文语言朴实、真挚,充满了浓郁的乡土气息和革命情怀。
二. 学情分析初二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对诗歌也有一定的鉴赏能力。
但课文中所涉及的历史背景和地域文化对学生来说可能较为陌生,因此需要在教学中加以引导和讲解。
此外,学生可能对课文中的情感表达方式有一定的困难,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和示范,帮助学生理解和感受。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理解课文中的历史背景和地域文化;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文言文阅读和诗歌鉴赏能力;学会通过分析课文情感表达方式,理解作者的情感态度。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故乡的眷恋和对人民的深情,培养热爱家乡、热爱人民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课文内容的把握,历史背景和地域文化的理解,重点词语和句式的掌握。
2.难点:课文情感表达方式的体会,对作者情感态度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频等资料,为学生创设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2.情感教学法:通过教师的示范和引导,让学生感受作者的情感,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
3.合作探讨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文讲解稿,相关历史背景和地域文化的资料,图片、音频等教学资源。
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课文大意,查阅相关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图片和播放音频,为学生创设情境,引出课文。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课文的韵律美。
随后,教师简要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了解课文所描述的历史背景和地域文化。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回延安》公开课 教学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回延安》公开课教学教案一. 教材分析《回延安》是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课文,作者是毛泽东。
本课主要描绘了作者回到延安后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对延安这片土地和延安人民的深情厚谊。
课文以叙事抒情相结合的手法,展示了延安的自然风光和民俗风情,体现了作者对延安的热爱和怀念之情。
二. 学情分析初二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基础,对文学作品有一定的鉴赏能力。
但对于这篇课文,他们可能对延安的历史背景和民俗风情了解不多,因此需要在教学中进行适当的补充。
同时,学生对于叙事抒情相结合的手法可能还不够熟悉,需要通过讲解和示例来引导他们理解和把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延安的历史背景和民俗风情;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分析课文的叙事抒情相结合的手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感受作者的情感变化。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延安这片土地和延安人民的热爱和怀念之情,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延安的历史背景和民俗风情;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析课文的叙事抒情相结合的手法。
2.教学难点:感受作者的情感变化,理解作者对延安的热爱和怀念之情。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营造延安的自然风光和民俗风情的氛围,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2.朗读教学法:通过朗读,引导学生感受作者的情感变化,理解作者对延安的热爱和怀念之情。
3.合作探讨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展示延安的自然风光和民俗风情的图片,以及相关的文字资料。
2.音乐:准备延安特色的音乐,用于营造氛围。
3.黑板:准备黑板,用于板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延安的自然风光和民俗风情的图片,同时播放延安特色的音乐,引导学生感受延安的特色。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回延安》同步学案
第2课《回延安》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信天游”这种民歌形式,体会本诗的艺术特色;2.学习综合运用拟人、夸张、排比等修辞手法和比兴手法;3.体会诗人热爱革命圣地延安,热爱革命事业和革命人民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重点:学习综合运用拟人、夸张、排比等修辞手法和比兴手法。
难点:学习综合运用拟人、夸张、排比等修辞手法和比兴手法。
【学习准备】1.查字典,给下列字词注音。
盏.()登.时()糜.子()油馍.()脑畔.()眼眶.()2.查工具书,解释下列词语。
几回回:登时:糜子:天南海北:3.介绍作者及背景:4.关于信天游:5.有感情朗读全诗,概括每节内容,试为每节拟写小标题。
6、结合具体诗句体会第一小节动词的表达效果。
7、分析下列诗句使用的修辞方法及作用。
“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小米饭养活我长大。
”8、本诗善于运用比兴手法,如“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小米饭养活我长大”,以羊羔吃奶起兴,比喻延安对诗人的养育之恩。
请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话题,运用比兴手法写一段话。
(100字左右)【参考答案】1.盏(zhǎn )登时(dēng)糜子(méi)油馍(mó)脑畔(pàn)眼眶(kuàng)2.几回回:一回又一回。
登时:立刻。
糜子:一种形状像小米、没有黏性的黍类谷物。
天南海北:形容距离遥远,也指相距遥远的不同地方。
3.贺敬之,1924年生,当代诗人、剧作家。
曾参加抗日救亡运动,1940年赴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学习。
1945年和丁毅执笔集体创作我国第一部新歌剧《白毛女》,获1951年斯大林文学奖。
主要作品有《回延安》《放声歌唱》《雷锋之歌》等。
出版有诗集《放歌集》《并没有冬天》《朝阳花开》等。
《回延安》是贺敬之1956年从北京重回阔别十年之久的延安,参加西北五省(区)青年造林大会后写的。
在大会期间,作者受到延安人民的热烈欢迎,也看到延安的巨大变化,写成本诗。
4.信天游,也叫“顺天游”,流行于陕北的一种民歌,章法上:两句一节,节数不定。
部编新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回延安》名师教案
《回延安》名师教案一、教学建议1.《回延安》是一首离学生所处年代较远的诗歌,教师可以通过欣赏耳熟能详、脍炙人口的民歌的方式让学生初步体会信天游的曲词特点。
2.教学时,通过引导学生分析诗中恰当运用民歌形式和修辞方法的表现力量,并运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如范读、齐读、分小组读等,来领会诗人对革命圣地延安真挚而热烈的感情。
3.在理解作者对延安感情的基础上,结合课后六题,联系实际讨论“延安精神”在当今有何意义?二、教学设计示例教学目标:1.语言建构与运用:①掌握课后读读写写中的字词②学习拟人、夸张、比兴等手法的运用。
2.思维发展与提升:理解诗人对革命圣地延安的真挚炽热的感情。
3.审美鉴赏与创造:体会诗歌的艺术特点。
4.文化传承与理解:理解“延安精神”的内涵。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及相关文学常识。
2.掌握课后读读写写中的字词。
3.朗读诗歌,概括诗歌每部分的内容。
4.理清诗歌的线索。
教学重点:1.掌握课后读读写写中的字词。
2.朗读诗歌,概括诗歌每部分的内容。
教学难点:理清诗歌的线索。
教学方法:讲读结合教学过程:一、导入播放民歌《山丹丹开花红艳艳》,让同学们体会陕北民歌的高亢悠扬的曲调,引出这种歌词的特点,导入《回延安》的讲授。
二、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强调重点字词。
三、作者及相关常识介绍贺敬之:诗人、剧作家,山东峄县人。
1940年到延安,进入鲁迅艺术文学系学习。
1941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5年在延安和丁毅执笔集体创作了富有我国民族特色的新歌剧《白毛女》,荣获1951年斯大林文艺金奖二等奖。
解放后,被选为中国作家协会和戏剧家协会理事,他的诗歌创作在此时期也取得了很大成就。
《回延安》《雷锋之歌》《西去列车的窗口》等都是很有影响的作品。
“文化大革命”之后,曾先后担任过全国文联委员、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及文化部副部长、中宣部副部长等职务。
写作背景:“1956年,我跟随当时团中央的一位领导回延安,参加西北五省青年工人造林大会。
回延安-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回延安-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毛泽东选集》中的文学篇章,理解毛泽东的文学理论。
2.掌握将历史人物作为文学题材的写作方法,能够运用人物形象描写和叙事描写有效地传达思想感情。
3.学会采用不同的视角进行文学分析和阅读,有利于深入理解文学作品。
4.培养学生对思想和历史的感悟与理解,提高文学鉴赏和兴趣。
教学重点1.了解《毛泽东选集》的背景和文学思想。
2.掌握以历史人物作为文学题材的写作方法,能够运用人物形象描写和叙事描写。
3.能够采用不同的视角进行文学分析和阅读。
教学难点1.处理好文学与历史的关系,如何将历史人物进行文学阐述。
2.如何运用人物形象描写和叙事描写有效地传达思想感情。
3.如何根据文本内容和作品特点采用不同的视角进行文学分析和阅读。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5分钟)1.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并展示本节课的大纲。
2.引入课题并简单介绍《毛泽东选集》。
课中探究(30分钟)1.分组讨论:如何将历史人物写成文学作品中的题材?2.老师讲解:历史人物作文学题材的意义及方法。
3.教师演示:例举历史人物作为文学题材的作品。
4.分组练习:分析历史人物在文学作品中的形象描写和叙事描写。
5.小组展示:汇报历史人物在文学作品中的分析和理解。
拓展延伸(20分钟)1.小组演讲:采用不同的视角进行文学分析。
2.个人阅读:选读本节课的文学作品进行个人阅读和思考。
3.课外阅读:推荐相关文学作品进行课外阅读和写作。
总结反思(10分钟)1.整理本节课的内容和重点。
2.思考文学和历史的关系。
3.总结学生反馈和感想。
课后作业1.阅读《毛泽东选集》中与文学相关的篇章。
2.思考历史人物作为文学题材的写作方法并撰写一篇文章。
3.分析一篇历史人物作为题材的文学作品。
教学资源1.《毛泽东选集》九卷本。
2.相关历史人物的传记和文学作品。
2017-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部编人教版)教案:02 回延安
2回延安1、理解陕北民歌“信天游”的艺术特点,体会比兴的方法和夸张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2、体会诗人重返延安的激动感情,领会诗人对延安人民的无限热爱之情,自觉地继承和发扬革命传统。
1、信天游的艺术特征(比、兴)。
2、诗歌所深寓的感情。
3、朗读与背诵。
一、新课导入延安是中国革命的圣地,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一批又一批进步青年奔延安,在延安学习、生活、战斗、成长,和延安人民结下了鱼水深情,这些人后来又离开延安奔赴全国各地,成为各行各业的骨干,这些人离开延安,并没有忘记延安,而是对延安魂牵梦绕。
若干年后,他们又回到了延安,当看到那熟悉的山山水水和热情的乡亲们时,他们是怎样的一种心情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贺敬之的《回延安》(板书课题)。
二、资料助读贺敬之,诗人,剧作家,山东峄县人,1940年到延安,进入鲁迅艺术文学系学习,1945年与丁毅合作创造了富有我国民族特色的新歌剧《白毛女》,1946年离开延安,去华北根据地工作,解放后长期从事文艺创作和文艺领导工作,有诗集《并没有冬天》《朝阳花开》《放歌集》等。
三、自由朗读,体会诗歌的感情,把握全诗的感情基调。
(热烈、欢快、亲切、昂扬)第一部分:激动、跳跃;第二部分:深厚;第三部分:真挚、亲切;第四部分:热情、明快;第五部分:激越昂扬。
在把握感情基调的基础上齐读全诗。
四、介绍信天游的知识。
大家都读了两遍,我们发现这首诗有什么特点?格式上每两句一节,押一韵,往往是上句旨在比兴,下句道出本意,一般一节表达一个意思,也有几节组成一个部分,表达比较复杂的意思,这种形式叫做“信天游”,广泛流行于陕北一带,有强烈的民歌色彩。
五、讨论。
1.把“回延安”改成“去延安”、“到延安”,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用“回”字说明作者犹如一个远离家乡、久别母亲的孩子,回到家中,回到母亲的怀抱里,显得无比的亲切,“回”字更能表达出诗人与延安有一段特殊的经历和感情,“回”是全诗的诗眼,“去”、“到”没有这种效果。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第一单元回延安教学设计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第一单元回延安教学设计2 回延安【教材分析】《回延安》是第一单元的一篇教读课文,是一首以陕北民歌“信天游”形式写成的新诗。
诗人以饱满的激情,回忆延安的战斗生活,赞颂延安的巨变,展望延安的未来,表现了作者思念“母亲”延安的一片赤子之心,抒发心中对母亲延安的眷恋。
【教学目标】1.感知诗歌内容,体会作者对“母亲延安”的感情。
2.朗读诗歌,把握其形式特点和语言风格。
3.理解诗中的地域文化特点和民俗内涵。
【预习提示】1.日积月累(1)我搜集的资料(课文和作者)(2)我积累的字词(字音和字形)2.思悟发现(1)概括每部分的主要内容,说说诗人是按照怎样的线索来抒发自己的情感的。
(2)诗人除了直接抒情,还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和场景描写等来间接抒发情感。
试着找出相关诗句,细心揣摩其中蕴含的诗人的情感。
(3)读完全文,我的阅读感受是:3.学贵有疑预习中,我遇到的困惑是:【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播放民歌《山丹丹花开红艳艳》,那嘹亮的歌声将同学们带人了一个优美的意境,音调悠长高亢嘹亮,使人好像真正进入了陕北的辽阔大地,产生无穷的遐想。
本文是一首以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写成的新诗。
教师补充明确:信天游,流行于陕北的一种民歌,两行一节,上下句押韵,一节一韵,诗行错落有致,读来高亢悠远。
有的一节表达一个简单独立的意思,有的几节构成一组,表达比较复杂的意思。
信天游形式自由,常用来抒情、亦可叙事。
注意运用比兴手法,贴切、自然,增强了诗的音乐性;联想丰富,感情深切。
二、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作者:贺敬之,现代诗人、剧作家。
山东峄县(今枣庄市)人。
1940年到延安,进入鲁迅艺术文学院学习。
1945年,鲁艺集体创作了歌剧《白毛女》,文学剧本由贺敬之、丁毅执笔。
写作背景:“1956年,我跟随当时团中央的一位领导回延安,参加西北五省青年工人造林大会。
这时我已经离开延安11年了,回去以后感觉很不一样。
我本打算写几篇报告文学和一点新闻报道,青年大会要举行一个联欢晚会,说要我出个节目,我说我用信天游的方式写几句诗,抒发一下感情。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回延安》精品教案
《回延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信天游”这种民歌形式,体会本诗的艺术特色。
2.学习这首诗恰当运用比喻、夸张、排比等修辞方法。
3.使学生了解诗人热爱革命圣地延安、革命事业和革命人民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让学生从朗读中理解诗人对革命圣地延安的真挚、炽热的感情。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用一首陕北民歌入题,让同学们体会陕北民歌的高亢悠扬的曲调,引出这种歌词的特点,导入《回延安》的讲授。
二、解释下面词语1.几回回:一回又一回。
陕北方言里,量词的构成方式往往用叠字,表示数量多。
另有“一口口”“几辈辈”等,都有“一……又一……”的意思。
2.糜子:一种子实形状像小米的没有黏性的黍类谷物。
3.脑畔上:课文指窑洞的顶上。
4.鸡毛信:抗战期间流行于根据地的一种黏附有鸡毛以表示需要迅速传递的紧急信件。
5.赤卫军:就是赤卫队,指我国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革命根据地里不脱离生产的人民武装组织。
三、作者作品介绍贺敬之,现代著名诗人,剧作家。
1924年11月出生于山东峄县。
1940年到延安,曾在鲁迅艺术学院学习、工作。
1942年5月,参加了“延安文艺座谈会”,学习了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1945年曾经与丁毅等人集体创作歌剧《白毛女》。
1956年用陕北“信天游”民歌体的形式创作了诗歌《回延安》,影响较大。
此后创作的《桂林山水歌》《三门峡歌》也成了诗人创作艺术的高峰。
这些抒情诗充分展示了诗人提炼生活的艺术才情,情真意切,构思精巧,音律生动。
贺敬之的政治抒情诗如《放声歌唱》《十年放歌》《雷锋之歌》《中国的十月》等,在艺术形式上有新的探索,借鉴了国外政治抒情诗歌中的“楼梯式”,并将中国古典诗歌的韵律和对仗,以及民歌中的某些独特形式融入其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1956年作者参加西北五省(区)青年造林大会,回到阔别十年的延安,看到延安的巨大变化,无限兴奋喜悦,因此写了这首诗,抒发了对延安的深切怀念,对党和人民的无限热爱。
统编版中学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2 回延安 第2课时 教学详案
教学反思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留了两个作业:一是背诵《回延安》,二是搜集有关“信天游”的优美歌词。
下面我们来交流作业,共同欣赏。
教师示例:“割一把糜子弯一回腰,喝一口凉水娘家的好。
”在陕北,有那蜿蜒曲折象征中华民族不屈历史的古长城,“大漠孤烟直”的域外风光;还有那迂回九十九道弯咆哮怒吼,养育泱泱中华五千年的母亲河——黄河。
正是这个特定的环境孕育了粗犷、豪放、淳朴而有着北方游牧民族剽悍奔放性情的陕北人。
正是生长在这样的环境中,陕北人学会了用“信天游”与这个世界进行精神和情感的对话。
“信天游”的歌词大胆泼辣,鲜活生动地表现生活,被广大群众喜爱。
二、合作探究1.诗人在这首诗中抒发思想感情的线索是什么?明确:全诗以诗人离别多年后重返延安的激动心情为线索。
2.诗的第一小节是如何新颖地写出诗人临近延安时难以抑制的激动心情的?明确:诗人离开延安已多年,日日夜夜都想念她。
现在回来看望她,正所谓“近乡情更怯”,越是接近,心情越是激动,但诗人却说“心口呀莫要这么厉害地跳”,反衬出非同一般的兴奋心情。
一开头便淋漓尽致地表现了想尽快看到延安的心情,展示出诗人心潮翻腾、思绪万千的内心世界。
这是一种深沉的爱和眷恋的表现。
3.体会诗人在第一部分中是怎样通过一系列动词表达情感的。
明确:一“抓”一“贴”,逼真的动作,表现了诗人见到延安时的激动情景。
而“双手搂定宝塔山”中的一个“搂”字,则写尽了诗人对延安的思念之情。
“唱”“招”更有拟人的色彩,渲染了欢乐的气氛。
最后一个“扑”字,则更加洗练,表情达意更加强烈、准确。
4.品味下列诗句,说说修辞手法的使用所产生的表达效果。
(课后“积累拓展”四)(1)千声万声呼唤你,——母亲延安就在这里!(2)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
(3)千万条腿来千万只眼,也不够我走来也不够我看!(4)对照过去我认不出了你,母亲延安换新衣。
明确:(1)“千声万声”所表现的是连声呼唤,“千”“万”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极写呼唤声之多,表达了诗人对延安的思念之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回延安》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诗人热爱革命圣地延安,热爱革命事业和革命人民的思想感情。
2.学习这首诗恰当运用比喻、夸张、排比等修辞手法。
3.收集延安的相关知识,了解当时的革命者对延安的特殊情感。
自主预习:
一、作者介绍及写作背景
1、贺敬之,当代诗人、剧作家。
山东峄县(今枣庄市)人。
1940年到延安,进入鲁迅艺术文学院学习。
1945年,鲁艺集体创作了歌剧《白毛女》,文学剧本由贺敬之、丁毅执笔。
主要诗歌集有《朝阳花开》《乡村之夜》《放歌集》《雷锋之歌》《贺敬之诗选》等。
2、“1956年,我跟随当时团中央的一位领导回延安,参加西北五省青年工人造林大会。
这时我已经离开延安11年了,回去以后感觉很不一样。
我本打算写几篇报告文学和一点新闻报道,青年大会要举行一个联欢晚会,说要我出个节目,我说我用信天游的方式写几句诗,抒发一下感情。
夜里我就一边唱,一边写,写了一夜……当时我是在窑洞里面走着唱着,还流着眼泪。
”
二、词语积累
搂定()白羊肚手巾()糜子()脑畔()油馍()一盏盏()
整体感知:
本诗计五个自然章(即部分),诗歌以诗人离别11年后重返延安的激动心情为线索,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合作探究:
一、研读文本
1.第一部分中运用哪些关键词语抒发了诗人行近延安时什么样的感情?
2.第一部分中运用哪些关键词语抒发了踏上延安土地时什么样的感情?
3.第一部分主要描写了什么?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
4.第二部分运用什么修辞手法描写当年的延安生活?
写出了什么样的情况?
5.第二部分构成了什么样的结构形式?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
6.第三部分是怎样描写团聚场面的?描写出什么样的团聚场面?
7.第三部分构成了什么样的结构形式?表现了什么样的情景?
8.第四部分构成了什么样的结构形式?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
9.第五部分构成了什么样的结构形式?和前文构成了什么样的关系?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
二、探究主旨
1.归纳本文的中心思想。
2.讨论:把“回延安”改成“去延安”“到延安”,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三、语言品析
1.手抓黄土我不放,紧紧儿贴在心窝上。
2.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
3.树梢树枝树根根,亲山亲水有亲人。
4. 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小米饭养活我长大。
5.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
6.身长翅膀吧脚生云,再回延安看母亲!
拓展延伸:
诗人善于运用拟人描绘景物抒发感情,如“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
唱、笑、招,都是写动作神情的,这里是拟人手法的运用,渲染了欢乐的气氛。
请你仿照本文的写法,也运用拟人手法,写一段文字,100字左右。
《回延安》当堂达标练习
一、基础训练
1、《回延安》体裁是___,采用陕北_____的形式创作的。
2、《回延安》中出现了一些口语化的语言,例如:_______,
_____________。
3、《回延安》中,“树梢树枝树根根,亲山亲水有亲人”运用了____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回延安》片段,回答下列问题。
二十里铺送过柳林铺迎,分别十年又回家中。
树梢树枝树根根,亲山亲水有亲人。
羊羔羔吃奶望着妈,小米饭养活我长大。
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
手把手儿教会了我,母亲打发我们过黄河。
革命的道路千万里,天南海北想着你……
1、节选的语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2、词中的“羊羔羔”有什么含义?
3、词中的“母亲”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具体指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4、你如何理解“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一句的意思?教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