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登高》公开课教案导学案

合集下载

《登高》的导学案

《登高》的导学案

《登高》的导学案《<登高>的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诗人杜甫的生平经历和创作背景,理解诗歌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赏析诗歌的艺术特色,包括意境营造、语言运用、对仗技巧等。

3、背诵并默写全诗,提高诗歌鉴赏和诵读能力。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理解诗歌中蕴含的深沉情感,体会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2)分析诗歌的对仗手法和语言特点,感受其艺术魅力。

2、难点(1)深入领会诗歌中复杂的情感内涵,如身世之悲、家国之痛等。

(2)理解诗歌意境的营造和象征意义。

三、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杜甫(712 年—770 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其作品大多反映当时的社会面貌,表达了对人民疾苦的同情和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2、创作背景《登高》作于唐代宗大历二年(767 年)秋天,杜甫时在夔州。

这是五十六岁的老诗人在极端困窘的情况下写成的。

当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又乘时而起,相互争夺地盘。

杜甫本入严武幕府,依托严武。

不久严武病逝,杜甫失去依靠,只好离开经营了五六年的成都草堂,买舟东下。

本想直达夔门,却因病魔缠身,在云安待了几个月后才到夔州。

一天他独自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高台,登高临眺,百感交集。

四、文本解读1、原文呈现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2、诗句赏析(1)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秋风急骤、天空高远、猿猴哀鸣、水清沙白、鸟儿盘旋的凄凉景象。

“风急”“天高”“猿啸哀”,不仅是对自然环境的描写,更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凄凉与悲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以鸟的盘旋不定,暗示诗人漂泊异乡、孤独无依的处境。

(2)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诗人仰望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木叶,俯视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在写景的同时,深沉地抒发了自己的情怀。

《登高》公开课教案导学案

《登高》公开课教案导学案

《登高》公开课教案导学案第一章:教案概述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登高》这首诗的作者背景、时代背景。

2. 通过分析诗歌内容,让学生领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分析《登高》诗歌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2.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中的意境和情感。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

2. 运用案例分析法,对诗歌中的关键词、句子进行解读。

3. 采用小组讨论法,激发学生的合作学习兴趣。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教学视频等教学资源。

2. 学生提前预习《登高》诗歌,了解作者背景。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介诗人杜甫及《登高》的背景。

2. 学生朗读诗歌,体会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3. 分析诗歌的意象,解读诗中的象征意义。

4. 引导学生探讨诗人的思想感情,理解诗歌的主题。

5.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第二章:诗歌背景及作者简介一、杜甫简介1. 生平背景:杜甫(712-770),字子美,唐代著名诗人,与李白并称“李杜”。

2. 文学成就:杜甫的诗作主题丰富,关注社会现实,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二、《登高》诗歌背景1. 创作背景:诗人晚年流离失所,登高远望,感慨万千,写下此诗。

2. 诗歌主题: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深切关注,以及对人生的感慨。

三、诗歌译文1. 学生自主翻译诗歌,理解诗句的含义。

2. 教师点评译文,纠正学生的翻译错误。

四、课堂讨论1. 引导学生探讨诗歌中的意象和象征意义。

2. 分析诗人的思想感情,理解诗歌的主题。

五、课后作业1. 背诵《登高》诗歌。

后续章节待补充。

第六章:诗歌意象与象征意义分析一、意象分析1. 分析诗中的主要意象,如“无边落木”、“不尽长江”等,理解其表达的意境。

2. 引导学生探讨意象之间的联系,以及它们如何共同表达诗人的情感。

二、象征意义解读1. 解读诗中的象征元素,如“落木”象征生命的衰老,“长江”象征历史的变迁等。

(完整版)《登高》学案及答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

(完整版)《登高》学案及答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

《登高》导学案【学习目标】1、赏析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

2、背诵全诗,积累古典文学知识。

3、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思。

【知识导学】1.背景补充这首诗是杜甫大历二年(767 年)在夔州所作。

写这首诗的时候,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藩镇势力又乘隙而起,相互争夺地盘,社会动乱,民不聊生。

在这种形势下,杜甫只能继续漂泊,许多的因素造成了他的郁闷,有时代的苦难、家道的艰辛,有个人的多病、未酬的壮志,以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的相继辞世。

为了排遣郁闷,他抱病登台,但反而是愁上加愁,更增添了新的悲哀。

安史之乱,是唐由盛转衰的标志,也是唐文学的转折点。

残酷的战争、苦难的环境磨炼了一批文人,杜甫就是当时为国家、人民的哀乐而歌唱的诗人代表。

也正因此,他的作品被称为“诗史”。

杜甫生于712 年,这首诗是他55 岁时所作,三年之后他病逝。

2.联系解题重阳节,本是中国的传统佳节,是与亲人一同登高祈求长寿的日子。

王维《九月九日忆ft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理解“登高”的含义——重阳节,登高祈寿,怀念亲人,思念家乡,抒发感情。

【基础演练】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猿啸()渚清()霜鬓()潦倒()浊酒()2.解释下列诗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百年多病独登台()②万里悲秋常作客()()③潦倒新停浊酒杯()④艰难苦恨繁霜鬓()()【文本解读】品味鉴赏(提问讨论答问点拨解疑)首联-------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1) 这首诗首联共写了几种景物?各分别用什么词描写的?⑵ 急风、高天、哀猿、清清、白砂、飞鸟,各给人什么感觉?设身处地想想。

颔联-----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1)颔联给我们勾画出一副极其广阔深远的图景,前人誉之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

写了几种景物?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幅画面。

(2)联系杜甫的此时此境来联想,面对此情此景,诗人想到了什么?(3 )把这联上下两句的意思联系起来总结一下,什么写法?颈联--------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1)什么是“作客”?是否和现在的“做客”相同?(2)什么叫登台呢?联系王维诗《九月九日忆ft东兄弟》回答。

《登高》导学案

《登高》导学案

《登高》导学案【学习目标】(凡事都要有个目标,要求不高,认真做,你一定能达!)1、多样诵读,读准节奏,读出韵律,读出情感;2、品读诗歌,品景,品情,品人;3、熟读成诵,感悟千秋诗圣的伟大情怀。

教学重点难点:品读诗歌,品景,品情,品人【学习方法】讨论、探究【课时安排】1课时【预习案】(厚积而博发哦,只要用心你定会收获快乐!)【使用说明&学法指导】1、诵读诗歌,标记勾画重点字词,疑难问题,再研读本学案。

2、认真限时,规范书写,独立完成,保证学案完成质量。

牢记:先读完课文,再做本预习案。

【教材助读】一、知人论世杜甫(712~770)唐代诗人。

字子美。

祖籍襄阳(今属湖北),生于河南巩县。

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自称“少陵野老”,后在成都被严武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称之为杜少陵,杜工部。

其诗深刻反映社会现实,因此被称为“诗史”,他亦被称为“诗圣”。

杜甫出生在“奉儒守官”并有文学传统的家庭中,是著名诗人杜审言之孙。

7岁学诗,15岁扬名。

20岁以后可分4个时期。

(一)、玄宗开元十九年(731)至天宝四年(745),杜甫过着“裘马清狂”的浪漫生活。

曾先后漫游吴越和齐赵一带。

其间赴洛阳考进士失败。

天宝三年,在洛阳与李白结为挚友。

次年秋分手,再未相会。

杜甫此期诗作现存20余首,多是五律和五古,以《望岳》为代表。

(二)、天宝五年至十四年(746-755),杜甫困守长安,穷困潦倒。

他不断投献权贵,以求仕进,但均无结果。

直到天宝十四年十月,安史之乱前一个月,才得到小小的参军之职。

仕途的失意困顿和生活的饥寒交迫使他比较客观地认识到了统治者的腐败和人民的苦难,使他逐渐成为一个忧国忧民的诗人。

创作发生了深刻、巨大的变化。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丽人行》、《兵车行》、《出塞》(三)、肃宗至德元年(756)至乾元二年(759),安史之乱最盛。

杜甫也尽历艰危,但创作成就很大。

长安陷落后,他北上灵武投奔肃宗,但半路被俘,陷贼中近半年,后冒死从长安逃归凤翔肃宗行在,受左拾遗。

高一语文《登高》导学案 3篇

高一语文《登高》导学案 3篇

高一语文《登高》导学案篇3一、学习目标1、分析鉴赏是个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

2、体会杜甫沉郁顿挫的诗歌风格。

3、学习杜甫的爱国主义情感。

二、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1、听写:江渚潦倒露从今夜白,不尽长江滚滚来。

百年多病独登台。

2、请同学口答“基础早早练”3—5题。

(二)展示目标1、分析鉴赏是个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

2、体会杜甫沉郁顿挫的诗歌风格。

3、学习杜甫的爱国主义情感。

(三)诵读教师范读诗歌,学生诵读。

指导诵读方法:(三)讨论1、分小组讨论,疏通文意。

请同学展示。

2、小组分领任务,讨论下面3个问题。

(1)思考文中写了那些意象,各有什么特点?(2)讨论诗歌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诗句分析。

(3)诗人在诗歌中表达了什么情感?请分条列出。

3、展示目标,各小组推举人选展示。

4、教师点拨:参考材料:开首两句用工笔从细处着笔,写了六件具有代表性的景物:风、天、猿啸、渚、沙、飞鸟。

每一种景物都杂这特定的环境下富有特别的意义。

既有耳闻又有有目见,使人感到“悲哀”。

三、四句从大处着眼。

落木纷纷,可知是深秋,叶本无声,而‘萧萧’有声,其境界阔大可知了。

“无边”,写出景象的壮阔,又可见秋意正深,其肃杀之气已经遍临天下了。

其‘滚滚’而来的江水,是多么地一泻千里而不可阻挡啊!这两句写得境界阔大而意境深远,而气象寥廓肃杀,于苍茫之中又增添了多少的悲壮啊!对于颈联,直接抒发了诗人自己的“悲秋”及其种种原因,无一字虚设,无一字没有丰富的内涵。

有人认为这两句八重悲哀,或九重悲哀。

一重秋天本是悲哀的;二重他乡作客是可悲的;三重秋天在他乡作客尤可悲;四重经常作客更可悲;五重离家万里,又添悲一层;六重无亲无友,独自一人,焉得不悲;七重重阳佳节,不能饮酒,实是可悲;八重多病之身,如何不悲;九重年过半百,一事无事无成,悲不胜悲啊!凡此种种,把“登高”之悲情抒发得淋漓尽致。

这就是杜诗的“深沉蕴藉”。

结尾二联中的“艰难苦恨”,包含了多少时代与人生的悲辛的内容,被认为是诗歌有意露出的“马脚”,也就是所谓的`“眼”。

《登高》公开课教案导学案

《登高》公开课教案导学案

《登高》公开课教案导学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并背诵《登高》一诗;能够分析诗中的意象、修辞手法和情感表达;能够运用诗歌中的意象和表达方式进行创作。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和分析,深入理解《登高》的意境和主题;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引导学生运用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并体验诗中的自然美和人文情怀;培养对诗歌文化和传统的尊重和热爱;引导学生思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登高的景象,引发学生对《登高》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登高的意义和价值。

2.2 课文讲解:逐句讲解《登高》的诗句,解释生词和难点;分析诗中的意象、修辞手法和情感表达;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分享对诗句的理解和感受。

2.3 课文实践: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演绎诗中的场景和情感;学生进行诗歌创作,尝试运用《登高》中的意象和表达方式。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课前准备:学生预习《登高》,了解诗的背景和作者;教师准备相关的多媒体材料和教学工具。

3.2 课堂讲解:教师引导学生逐句讲解诗句,解释生词和难点;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中的意象、修辞手法和情感表达;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分享。

3.3 课堂实践: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演绎诗中的场景和情感;学生进行诗歌创作,尝试运用《登高》中的意象和表达方式。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学生评价:学生通过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反思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学习成果;学生通过写作或口头表达,展示对《登高》的理解和创作能力。

4.2 教师评价: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讨论和创作,评价学生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第五章:教学延伸5.1 课堂延伸:学生进行诗歌创作,尝试运用《登高》中的意象和表达方式;学生进行诗歌朗诵和表演,展示对《登高》的理解和感悟。

5.2 课后延伸:学生进行诗歌研究的项目,深入了解诗歌的背景和文化内涵;学生参加诗歌朗诵比赛或诗歌创作活动,展示自己的才华和能力。

8-2《登高》(导学案)—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

8-2《登高》(导学案)—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

8.2 登高导学案重难点:一、文体知识近体诗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格律诗,是一种讲究平仄、对仗和押韵的汉族诗歌体裁。

为有别于古体诗而有近体之名。

指初唐之后,形成的又一诗歌体裁。

在近体诗篇中句数、字数、押韵都有严格的要求,讲究平仄对仗。

著名的代表诗人有:李白、杜甫、李商隐、陆游等。

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有着重要地位,对于历史文化的研究,也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二、写作背景《登高》是杜甫大历二年(767)秋在夔州所作。

当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们又乘隙而起,相互争夺地盘,造成社会动乱,民不聊生。

在这种形势下,诗人只得继续“飘泊西南天地间”。

他的郁闷是多种因素造成的,这里有时代的苦难,也有家道的艰辛、个人多病和壮志未酬,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的相继辞世。

为了排遣浓云一样时时压在心头的郁闷,他抱病登台,但悲凉萧瑟的江峡秋景反倒使他增添了新的悲哀。

三、作者介绍杜甫(712~770),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

我国盛唐时期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自幼好学,知识渊博,颇有政治抱负。

生活贫困,对当时的黑暗政治有较深的认识。

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大多透出无限的凄凉和感伤。

待会儿我们将通过他的诗来看其写作的风格。

另外,他的诗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统治者的罪恶作了较深的批判,对穷苦人民寄以深切同情。

他的作品,显示了唐代由盛而衰的历史过程,因而其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他为“诗圣”,又称“杜工部”。

《兵车行》、《春望》、《三吏》、《三别》(《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都是千古传诵的名篇。

四、文言知识1.词语释义登高:古人重阳节有登高的习俗。

猿啸哀:指猿猴凄厉的叫声。

渚:水中小块陆地。

鸟飞回:鸟(在急风中)飞舞盘旋。

落木:落叶。

萧萧:草木摇落的声音。

万里:指远离故乡常作客:长期漂泊他乡。

百年:这里借指晚年。

艰难:指自己生活多艰,又指国家多难。

(完整版)《登高》公开课教案导学案

(完整版)《登高》公开课教案导学案

《登高》导学案【学习目标】1。

分析意象,赏析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2。

体味诗人流露在作品中的深沉苦痛和忧思;3.学习诗人心系苍生、情寄邦国的博大胸怀。

【学习重点】1. 分析意象中寄寓的情感;2. 赏析诗歌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

【学习难点】解读作品中“悲”情的丰富内涵。

【突破方法】围绕意象,通过知人论世、品析文字等方法突破。

【学习时数】一课时【知识链接】1.解题:农历九月初九是我国传统的重阳节。

这一天全家都要一起登高“避灾"以求长寿,还会插茱萸、喝酒赏菊,所以重阳节又称“登高节”。

2。

写作背景:这首诗是杜甫767年在四川夔州所作.杜甫生于712年,卒于770年,58岁时去世,写这首诗时是55岁。

当时虽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又趁机相互争夺地盘,造成社会动乱,民不聊生。

同时,唐与吐蕃等外族战争又不断。

在这种内忧外患的形势下,诗人杜甫远离家乡,一个人孤独地在外漂泊。

他已经满身疾病,有肺病、疟疾、风痹,而且已经“右臂偏枯耳半聋"。

此时诗人还壮志未酬,而好友李白、高适、严武也相继辞世。

【教学过程】一、导入公元767年的重阳节这一天,四川省夔州的长江边上,一位衣衫褴褛、疾病缠身、年过半百的老人,孤身一人、步履蹒跚地朝山上登高而来。

这位一生坎坷、穷愁潦倒的老人,似乎已经走到了生命的晚秋,老人百感交集,情不自禁地赋诗一首,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一首七言律诗——《登高》。

二、自主学习(一)抓题目从题目中可以获得什么信息?农历九月初九是我国传统的重阳节。

这一天全家都要一起登高“避灾”以求长寿,还会插茱萸、喝酒赏菊,所以重阳节又称“登高节"。

在小学时我们学过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诗,其中“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描述的正是重阳节登高、插茱萸的习俗。

(二)抓作者,了解写作背景结合前两课所学回答:此诗写于什么时间?此时的社会环境如何?作者的境遇如何?这首诗是杜甫767年在四川夔州所作,杜甫生于712年,卒于770年,活了58岁,写这首诗时是55岁,也就是去世前三年写的。

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三单元《登高》学习任务单(公开课导学案)及作业设计

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三单元《登高》学习任务单(公开课导学案)及作业设计

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三单元《登高》学习任务单及作业设计【学习目标】1.品词赏句,把握《登高》文本中“景—情”关系的特征,了解文本批注等鉴赏方法。

2.感知与理解作品的思想和感情。

3.体会“登高”文化并形成对其文化价值的正确认识。

【学习任务】任务一:请你仿照教材已有的注释,与所在小组同学合作,另外选择首联和颔联的词语,为其作注。

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教材中给出的注释】鸟飞回:鸟(在急风中)飞舞盘旋。

落木:落叶。

萧萧:草木摇落的样子():【选择词语,并作注释】():():意脉梳理:任务二:请你与所在小组同学合作,为颈联和尾联教材中的注解作笺。

笺:本指狭条形小竹片,古代无纸,用简策,有所表识,削竹为小笺,系之于简。

孔颖达《毛诗正义》中说“记识其事,故称为笺”。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为教材中给出的注释作笺】百年:这里借指晚年。

【笺】:艰难苦恨繁霜鬓:意思是,一生艰难,常常抱恨于志业无成而身已衰老。

艰难,指自己生活多艰,又指国家多难。

苦恨,极恨。

繁霜鬓,像浓霜一样的鬓发。

【笺】:潦倒新停浊酒杯潦倒:衰颓,失意。

新停:刚刚停止。

杜甫晚年因病戒酒,所以说“新停”。

【笺】:意脉梳理:任务三:熟悉网站用法,梳理杜甫晚年漂泊的线路上登高的作品,思考杜甫的登高作品与我们的价值和意义。

杜甫行迹图:766 夔州《阁夜》、767 夔州《登高》、767 岳阳《登岳阳楼》、769 湘阴《登白马潭》、769 长沙《楼上》…………【学习资源】九日杜甫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

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

殊方日落玄猿哭,旧国霜前白雁来。

弟妹萧条各何在,干戈衰谢两相催。

《九日五首》是杜甫在唐代宗大历二年(767)九月九日在夔州登高之作。

这组诗名为五首,著名的《登高》便创作在《九日五首》之后,因此《九日五首》是对《登高》的重要补充,合读可以帮助理解《登高》中曲折的含意。

《杜甫诗三首》之《登高》导学案(人教版高一必修三)共3篇

《杜甫诗三首》之《登高》导学案(人教版高一必修三)共3篇

《杜甫诗三首》之《登高》导学案(人教版高一必修三)共3篇《杜甫诗三首》之《登高》导学案(人教版高一必修三)1《杜甫诗三首》之《登高》导学案(人教版高一必修三)导学目标:1.了解杜甫及其诗歌创作背景和特点。

2.初步理解《登高》的主题和情感。

3.掌握诗歌分析与鉴赏方法。

课前预习:1.了解杜甫生平、文学风格及其文学成就,使同学们对杜甫有初步的认识和了解。

2.认真阅读《登高》一诗,思考它所表达的主题、情感和意义。

3.掌握批判性的阅读方法,结合自己的认识和感受,对诗歌进行探究。

课堂教学:Step 1. 导入老师用图片或音乐等方式渲染气氛,使同学们进入学习状态。

然后通过数学公式推导或历史故事等引子,引出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杜甫和《登高》。

Step 2. 杜甫简介老师简要介绍杜甫的生平、文学成就及其对唐代文学的贡献等方面,让同学们对杜甫有初步认识。

Step 3. 《登高》诗歌分析首先,老师以节选的形式让同学们再次朗读《登高》,感受其音韵和节奏。

然后,老师将诗歌按照内容与情感展开分析。

内容分析:1.诗歌主题:主题为文人士人崇尚高洁,遗诫后人,立志坚定,自强不息。

2.结构:共四首,前三首采用夹叙夹议的形式(指叙事和议论交替出现),其中第一首为引子,第二首和第三首是具体叙述和议论;第四首为结尾,文人表达对历史的终极感慨。

情感分析:1.作者的情感:忧国忧民,对时事不满;却对文人读书、写诗、追求精神高峰的人生观心怀敬仰。

2.读者的情感:感受到诗歌里蕴藏着一种崇高的情感,感受到诗歌里传递出一种人类精神的美丽价值观。

Step 4. 诗歌整体理解1.诗歌的深层含义:《登高》的主题是文人崇高人格,表现了杜甫倡导的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准绳的人生观。

2.诗歌的艺术特点:杜甫的《登高》具有叙述性、议论性、夹叙夹议的表现手法。

杜甫的写作风格是豪放、慷慨、雄浑、豁达,境界宏阔而豁达,较重孟郊的忧患意识,较远王之涣的完美主义。

《登高》杜甫教案

《登高》杜甫教案

《登高》杜甫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杜甫的生平和文学成就。

2. 理解《登高》的意境和主旨。

3. 分析诗歌的结构特点和表达手法。

4. 通过欣赏诗歌加深对中国山水田园诗的理解。

教学准备:1. 杜甫的相关资料和生平介绍。

2. 课堂PPT。

3. 黑板和粉笔。

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先通过展示杜甫的画像和简单介绍他的生平和文学成就,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帮助他们对杜甫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第二步:欣赏诗歌(10分钟)1. 教师将《登高》诗歌分段展示在PPT上,并朗读出来。

2. 对学生进行第一次朗读欣赏,让学生初步了解诗的意境和主题。

3. 教师再次朗读诗歌,让学生跟读。

第三步:剖析诗歌(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结构特点和表达手法,并将关键点写在板书上。

1. 诗歌结构:通过解读诗的结构,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层次和韵律。

2. 诗歌表达手法:通过解读诗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和形象描写,引导学生理解杜甫的诗歌风格和创作特点。

第四步:探究杜甫思想和感情(20分钟)1. 通过诗歌中的细节和意象,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杜甫思想和感情。

2. 学生小组研读《登高》诗歌,分析诗中的细节和意象,并就杜甫诗歌中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和态度进行讨论和梳理。

第五步:课外拓展(15分钟)1. 推荐学生阅读其他杜甫的诗歌,了解他的创作思路和创作风格。

2.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写一篇读后感或者心得体会。

第六步:课堂总结(5分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登高》这首诗的理解更加深入,对杜甫的创作特点和思想有了更为全面的认识。

课后拓展:1. 鼓励学生自主阅读其他杜甫的作品,并写读后感。

2. 推荐学生阅读其他中国古代山水田园诗,比较不同诗人的表达方式和主题。

这样一节课下来,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歌,同时也能够开拓他们的文学眼界和艺术鉴赏能力。

通过诗歌的教学,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语言水平和文学素养。

杜甫《登高》公开课获奖教案设计

杜甫《登高》公开课获奖教案设计

杜甫《登高》公开课获奖教案设计
背景
该教案是为了向学生介绍杜甫的《登高》诗,让学生了解古人的壮志豪情以及他对自然的赞美。

教案以小组讨论和写作为主要教学手段,旨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能力。

教学目标
- 了解杜甫的《登高》诗
- 探究诗中表现的壮志豪情和自然美景
- 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思考能力
- 激发学生对古诗文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步骤
1. 课前自主研究:学生自主阅读杜甫的《登高》诗,准备小组讨论和写作
2. 小组讨论:分成小组,讨论诗中表现的壮志豪情和自然美景,以及杜甫的思想和情感特点
3. 艺术欣赏:观赏相关的画作和图片,了解更多关于自然美景
的经典艺术作品
4. 写作指导:老师进行专业写作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
5. 作文展示: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和互相展示写作成果
6. 总结回顾:老师和学生共同总结,回顾本课学到的知识和体

总结
通过本课教学,学生不仅认识了杜甫的代表作品《登高》诗,
还研究了诗中表现的壮志豪情和自然美景,了解了古人的思想和情
感特点。

他们还通过小组讨论和写作,提高了自己的思考和写作能力,激发了对古诗文的兴趣和热爱。

该教案设计得到获奖评选委员会的一致认可,对于其他学校教
学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登高》导学案2

《登高》导学案2

8.2 登高导学案1.了解了解杜甫诗歌风格及成就。

2.梳理字词,积累基础知识。

3.理清思路,熟读成诵,了解诗歌的主旨。

4.培养和提高鉴赏古典诗歌作品的能力和方法。

5. 积累杜甫名句。

1.积累基础知识,品味诗歌语言,熟读成诵,培养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

2.理清思路,理解诗歌的主旨,有效提问,促进思维发展,培养学生思维发展与提升素养。

3.掌握鉴赏古典诗歌作品的方法,提高鉴赏能力,培养审美鉴赏与创造素养。

4. 品读经典,了解杜甫的生平及创作风格,积累杜甫名句,培养和弘扬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培养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

1.理解诗歌的主旨,体味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培养忧国爱民之情,提高文学修养。

2.掌握鉴赏古典诗歌作品的方法,提高鉴赏能力。

一、走近作者:杜甫(712—770),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县),是诗人杜审言的孙子。

唐玄宗开元中,他南游吴越,北游齐赵,过着“裘马清狂”的生活。

天宝五年(746),他到长安,进取无门,困顿了十年,才获得右卫率府兵曹参军的小官。

安史之乱起,他流亡颠沛,竟为叛军所俘;脱险后,授官左拾遗,不久又贬为华州司功参军。

乾元二年(759),他弃官西行,度关陇,客秦州,寓同谷,最后到四川,定居成都浣花溪畔。

曾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职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

永泰元年(765),他打算离蜀东去,途中留滞夔州二年。

大历三年(768),携家出峡,漂泊鄂、湘一带,后死于赴郴州途中。

有《杜少陵集》。

杜甫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一生写了1400多首诗,他的诗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鲜明的时代色彩和强烈的政治倾向,被称为“诗史”。

杜甫被称为“诗学宗师”“诗圣”。

杜甫出身在世代“奉儒守官”的封建家庭,自幼接受封建正统思想的教育和熏陶。

以稷、契自许,有志于“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他曾自负地说:“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

”但杜甫一生却在苦难和穷困中度过,这使他更接地气,“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

《登高》公开课教案导学案

《登高》公开课教案导学案

《登高》公开课教案导学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了解《登高》这首诗的背景和意义。

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

1.2 教学内容:教师简要介绍诗人杜甫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学生阅读《登高》这首诗,理解其主题和情感。

1.3 教学活动:教师展示杜甫的画像,引导学生思考杜甫的生平经历。

学生分小组讨论,分享对《登高》诗意的理解。

1.4 作业布置:学生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诗歌,进行阅读和分析,准备下一节课分享。

第二章:诗歌解析2.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登高》诗歌的结构和意象。

培养学生对诗歌语言的敏感度和解读能力。

2.2 教学内容: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登高》诗歌的韵律、意象和修辞手法。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讨诗歌中的象征意义和文化内涵。

2.3 教学活动:教师示范解读《登高》诗歌的方法,引导学生模仿分析。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诗歌不同段落的理解和感悟。

2.4 作业布置:学生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诗歌,分析其结构和意象,准备下一节课分享。

第三章:诗歌创作3.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运用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

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2 教学内容: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诗歌创作的基本技巧和规则。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创作自己的诗歌,并进行分享和讨论。

3.3 教学活动:教师展示一些经典的诗歌作品,引导学生学习其创作技巧。

学生分组讨论,互相帮助和启发,创作自己的诗歌。

3.4 作业布置:学生完成一首自己的诗歌创作,可以是自由诗或押韵诗。

第四章:诗歌朗诵与表演4.1 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表演技巧。

4.2 教学内容: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诗歌朗诵的技巧和表演的方法。

学生分组进行诗歌朗诵和表演,展示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创作。

4.3 教学活动:教师示范诗歌朗诵的技巧,引导学生模仿和实践。

学生分组进行诗歌朗诵和表演,互相评价和反馈。

4.4 作业布置:学生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诗歌,进行朗诵和表演的练习。

七年级登高导学案

七年级登高导学案

七年级登高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诗人杜甫的生平经历和创作背景,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反复诵读,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体会诗歌的意境。

3、学习诗歌中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情感。

(2)掌握诗歌的韵律和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难点(1)分析诗歌中景与情的关系,理解诗歌的深层含义。

(2)学习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并能在写作中运用。

三、学习方法1、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体会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2、赏析法:对诗歌中的关键词句进行赏析,理解其含义和作用。

3、合作探究法:小组合作,共同探讨诗歌中的疑难问题,深入理解诗歌的内涵。

四、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在我国古代文学的长河中,诗歌犹如璀璨的明珠,闪耀着迷人的光芒。

今天,我们将一同走进唐代诗人杜甫的《登高》,领略这首千古名篇的独特魅力。

(二)作者及背景介绍1、杜甫(712 年—770 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杜甫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他的诗歌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的疾苦,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2、写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大历二年(767 年)秋天,杜甫在夔州。

此时的杜甫已经是一位年逾半百、体弱多病的老人,生活十分困苦。

他独自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高台,面对着萧瑟的秋景,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三)初读诗歌,整体感知1、教师范读,学生注意字音、节奏和语调。

2、学生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3、指名朗读,其他学生评价。

4、全班齐读,感受诗歌的韵律。

(四)精读诗歌,理解诗意1、结合注释,理解诗歌的大意。

2、小组讨论,交流疑难问题。

3、教师答疑解惑,重点讲解以下词句:“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描绘了怎样的景象?“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中“落木”和“长江”有什么象征意义?“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登高》导学案附高考诗歌鉴赏及语言运用详细答案

《登高》导学案附高考诗歌鉴赏及语言运用详细答案

《杜甫诗三首》之《登高》导学案高一语文备课组王红菊[学习目标]1.了解杜甫晚年的思想感情和艺术成就。

2.熟悉律诗的格律知识,了解杜甫七言律诗的艺术特点。

3.背诵并积累名句,体会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

4.把握情景交融的创作方法,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思。

[教学重点]感受、品味诗歌意境[教学难点]培养学生鉴赏能力,使学生受到诗人情感熏陶而有所感悟,引发学生的审美兴趣,提高鉴赏能力。

[学习方法]①朗读吟诵,整体感受。

②披词入情,激发感情。

③展开想象,探究意境。

[知识链接]1、关于整理:杜甫(712—770),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一个没落的官僚地主家庭。

杜甫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一生写了1400多首诗,博得后人广泛的称赞。

他的诗不仅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鲜明的时代色彩和强烈的政治倾向,而且充溢着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崇高精神。

人们称杜甫的诗为“诗史”,是“千古绝唱”,称誉杜甫是“诗学宗师”,“诗圣”,对于这些高度的称誉,杜甫是当之无愧的。

2、关于作品:《杜甫诗三首》都是整理流寓夔州时所作,都作于秋天,都是律诗。

其中《秋兴八首(其一)》和《登高》直接写到了秋景秋思,融入了羁旅的愁思,家国的忧伤,身世的感慨,沉郁厚重。

《咏怀古迹(其三)》的主旨虽写昭君的“怨恨”,但一开始并未直接写,而是从咏江山之奇绝引出咏佳人之奇美,入题。

接着写昭君的悲剧及其根源,为点明“怨恨”做铺垫,最后才明确点出昭君之“怨”,将感情推向高潮。

这三首诗诗人突破了早期创作中较多写实的风格,不拘泥于现实生活本身,融优美的音律、奇妙的构思、精练的诗句、华丽的色彩、深远的意象于一体,升华思想情感,追求艺术美感,空灵洒脱,汪洋恣肆,仪态万方。

3、近体诗知识(1)近体诗:与古体诗相对而言的一种诗体,也称今诗。

指唐代形成的格律诗体, 其句数、字数、平仄、对仗、用韵等都有严格的规定,主要有律诗和绝句。

(2)律诗①诗句字数整齐。

分为五言和七言(简称五律、七律)。

《杜甫诗三首》之《登高》导学案(人教版高一必修三)

《杜甫诗三首》之《登高》导学案(人教版高一必修三)

朱月军一、生平杜甫(公元712―公元770),汉族,河南巩县(今巩义市)人,初唐诗人杜审言之孙。

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杜少陵,杜工部等,盛唐大诗人,世称“诗圣”,现实主义诗人,世称杜工部、杜拾遗,代表作“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

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一生写诗1500多首,诗艺精湛,诗风沉郁顿挫,被后世尊称为“诗圣”。

1、读书和漫游时期(三十五岁以前)所谓“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

开元十九年(时二十岁)开始漫游吴越,5年之后归洛阳应举,不第,之后杜甫再漫游齐赵。

之后在洛阳遇李白,两人相见恨晚,结下了深厚友谊,继而又遇高适,三人同游梁、宋(今开封、商丘),后来李杜又到齐州,分手后又遇于东鲁,再次分别,这便是“诗仙”与“诗圣”的最后一次相见。

2、困居长安时期(三十五至四十四岁)这一时期,杜甫先在长安应试,落第。

当朝宰相李林甫为了达到权倾朝野的目的,竟然向唐玄宗说无人中举。

后来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过着“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的生活,最后才得到右卫率府胄曹参军(主要是看守兵甲仗器,库府锁匙的小官)的职位。

这期间他写了《兵车行》、《丽人行》等批评时政、讽刺权贵的诗篇。

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尤为著名,标志着他经历十年长安困苦生活后对朝廷政治、社会现实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

玄宗在751年正月8到10日接连举行了三个盛典。

杜甫借此机会写成了三篇《大礼赋》,玄宗使待制集贤院,但并未得重用。

3、陷贼和为官时期(四十五至四十八岁)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杜甫把家安置在。

新教材-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8课 登高(导学案)

新教材-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8课 登高(导学案)

登高生平杜甫(712—770),字子美,出生于河南巩县,原籍湖北襄阳。

祖父杜审言是初唐著名诗人。

青年时期,他曾游历过今江苏、浙江、河北、山东一带,两次约见李白,与其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安史之乱爆发后,杜甫备受颠沛流离之苦,最后到了成都,在严武等人的帮助下,在城西浣花溪畔,建造了一座草堂,世称“杜甫草堂”。

后被严武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

唐代宗大历五年,诗人病死在湘江上的一只小船中。

作品代表作《蜀相》《客至》《春夜喜雨》《绝句二首》《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江南逢李龟年》《天末怀李白》《月夜忆舍弟》《兵车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月夜》《旅夜书怀》,“三吏”“三别”等。

评价杜甫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世界文化名人,与李白并称“李杜”。

人们称杜甫的诗为“诗史”,是“千古绝唱”,称誉杜甫是“诗学宗师”“诗圣”。

《登高》写于唐代宗大历二年(767),当时诗人正因为“安史之乱”而客居四川,那年他已经五十五岁,动荡的社会,漂泊的生活,已使他疾病缠身,痛苦不堪。

这一年秋天的重阳节前后,他来到了夔州的一座山上,登高远眺,面对苍茫秋景和滚滚长江,他不禁心潮澎湃,感慨万千,为了抒发心中深沉的情感,就写下了这首千古名作。

后人给予这首诗极高的评价,胡应麟就曾说这首《登高》为“古今七言律第一”,这是毫不夸张的评价。

1.近体诗近体诗与古体诗(又称古风)相对,是唐代形成的新诗体,严格讲究格律,分为绝句(五言四句、七言四句)、律诗(五言八句、七言八句)、排律(八句以上)三种,以律诗的格律为基准。

律诗格律要求严格,常见的有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它们在格律上的规定如下:①限字句。

一般每首八句,分为四联,分别叫作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每联的上句叫出句,下句叫对句。

②定韵脚。

每首诗偶句句末必须押韵,一韵到底,首句可押可不押。

③调平仄。

诗句中每个字用平声或仄声,都有基本的规定,一般按照平仄交互的原则处理。

④讲对仗。

律诗的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登高》导学案【学习目标】1.分析意象,赏析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2.体味诗人流露在作品中的深沉苦痛和忧思;3.学习诗人心系苍生、情寄邦国的博大胸怀。

【学习重点】1. 分析意象中寄寓的情感;2. 赏析诗歌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

【学习难点】解读作品中“悲”情的丰富内涵。

【突破方法】围绕意象,通过知人论世、品析文字等方法突破。

【学习时数】一课时【知识链接】1.解题:农历九月初九是我国传统的重阳节。

这一天全家都要一起登高“避灾”以求长寿,还会插茱萸、喝酒赏菊,所以重阳节又称“登高节”。

2.写作背景:这首诗是杜甫767年在四川夔州所作。

杜甫生于712年,卒于770年,58岁时去世,写这首诗时是55岁。

当时虽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又趁机相互争夺地盘,造成社会动乱,民不聊生。

同时,唐与吐蕃等外族战争又不断。

在这种内忧外患的形势下,诗人杜甫远离家乡,一个人孤独地在外漂泊。

他已经满身疾病,有肺病、疟疾、风痹,而且已经“右臂偏枯耳半聋”。

此时诗人还壮志未酬,而好友李白、高适、严武也相继辞世。

【教学过程】一、导入公元767年的重阳节这一天,四川省夔州的长江边上,一位衣衫褴褛、疾病缠身、年过半百的老人,孤身一人、步履蹒跚地朝山上登高而来。

这位一生坎坷、穷愁潦倒的老人,似乎已经走到了生命的晚秋,老人百感交集,情不自禁地赋诗一首,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一首七言律诗——《登高》。

二、自主学习(一)抓题目从题目中可以获得什么信息?农历九月初九是我国传统的重阳节。

这一天全家都要一起登高“避灾”以求长寿,还会插茱萸、喝酒赏菊,所以重阳节又称“登高节”。

在小学时我们学过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诗,其中“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描述的正是重阳节登高、插茱萸的习俗。

(二)抓作者,了解写作背景结合前两课所学回答:此诗写于什么时间?此时的社会环境如何?作者的境遇如何?这首诗是杜甫767年在四川夔州所作,杜甫生于712年,卒于770年,活了58岁,写这首诗时是55岁,也就是去世前三年写的。

当时虽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又趁机相互争夺地盘,造成社会动乱,民不聊生。

同时,唐与吐蕃等外族战争又不断。

在这种内忧外患的形势下,诗人杜甫远离家乡,一个人孤独地在外漂泊。

他已经满身疾病,有肺病、疟疾、风痹。

而且已经“右臂偏枯耳半聋”。

(三)抓诗句:结合注释理解诗句。

诗歌前两联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这些意象共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1.[鉴赏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六种:风、天、猿、渚、沙、鸟引导:这六种景物分别用什么词描写的?急、高、啸哀、清、白、飞回。

十四字写六种景,形、声、色、态兼备,十分凝炼。

迅疾的秋风、高远的天空、哀鸣的猿啼、孤零冷落的小岛、水落而出的白沙、低飞盘旋的水鸟。

这些都是具有夔州三峡秋季特征的典型景物,捕捉入诗,不但形象鲜明,使人读了如临其境,而且所展示的境界,既雄浑高远,又肃杀凄凉。

2.[鉴赏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问题1:颔联,写了几种景物?由落木和江水,我们能想到什么?两种景物:落木、长江。

杜甫看到落叶飘零,想自己像树一样,已是晚年,已老了。

人已经到了生命晚秋。

杜甫生于712年,卒于770年,活了58岁,写这首诗时是55岁,也就是去世前三年写的。

“落木萧萧”是有生命短暂之意,传达出年华易逝的感慨。

“不尽长江”传递的信息是时间的无穷,给人一种历史长河永不停息的感觉。

历史和时间越悠久,人的生命就越显得短暂。

但他知道人无论活到何时,都难免一死。

这是一种必然规律。

所以,他又感到豁达、坦荡、胸襟开阔,有一种很宏大的气势。

问题2:能把这联的上下两句的意思,联系起来总结一下吗?从表达技巧角度,此联运用对比衬托,用时间的无穷衬托了生命的短暂。

人的生命越短暂,历史和时间越显得悠久。

历史和时间越悠久,人的生命就越显得短暂。

人的生命越短暂,历史和时间越显得悠久。

相反,时间和历史越是悠久无穷,就越显得人生命的短暂瞬逝。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但江山万古长青。

此联“无边”“不尽”,使人联想到落木窸窣之声,长江汹涌之状,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慨。

这种复杂深沉的情感借助两个修饰词“无边”和“不尽”表现得更为充分。

这两个词与下联的“万里”、“百年”呼应。

诗人的羁旅愁与孤独感,就像落叶和江水一样,排遣不尽,驱赶不绝,情与景交融。

诗的境界更加雄浑壮阔,更能表达出深沉复杂的思绪。

总结:寓情于景,为全诗奠定了沉郁、凄清、悲怆的感情基调。

如果说前两联是写景的话,那么后两联是什么?抒情。

三、合作探究(一)[赏析颈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问题:南宋学者罗大经指出此联十四字之间含有八意,即八可悲,你能读出几层意思来?结合诗句试做具体分析。

《登高》的写作背景(2分钟)《登高》向来被誉传为名作,被明代的胡应麟称为“古今七言律第一”。

这首诗是杜甫767年在四川夔州所作,当时虽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又趁机相互争夺地盘,造成社会动乱,民不聊生。

同时,唐与吐蕃等外族战争不断。

在这种内忧外患的形势下,诗人杜甫的郁闷是多种因素造成的,时代的苦难、家道的艰辛、个人的多病和壮志未酬,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的相继辞世,各种苦闷像浓云似的时时压在他的心头。

为了排遣苦闷,诗人抱病登高,但悲凉萧瑟的江峡秋景反倒使他增添了新的悲哀。

异乡“作客”,寄人篱下,此其一;系舟“万里”,故乡渺茫,此其二;“悲哉秋之为气”,节令凄凉,此其三,“常”年如此,不知其终,此其四。

“百年”一生潦倒,此其五;体弱“多病”,缠身不愈,此其六;重九“登台”,倍思亲,此其七;孑然孤“独”,此其八。

罗大经对这一联的总结的确极为精当,此句把杜甫的悲情、愁情表达得淋漓尽致,可谓悲中添悲、愁上加愁。

“万里”:写出了自己距离故乡之远,相隔千山万水,思乡之情,溢于言表。

这是第一层意思。

“悲秋”:这两个字写出了诗人在秋天的悲凉感受。

秋天,是草枯叶落,百花凋零的季节,人在秋天往往会有一种悲凉的感觉。

悲秋,是我国文人墨客的一种传统文学题材。

古代就有“秋士”一词,意思是说秋天的时候,男子会觉得繁华落尽,满目萧瑟,有些英雄末路的伤感。

我们再联系诗人杜甫所处的时代和四处飘泊的经历,就能够体会出“悲秋”中这个“悲”字的沉甸甸的份量。

这是第二层意思。

“作客”:诗中的作客,不是“做客”,意思是寄居他乡。

漂泊他乡的人,难免会有思乡之情,这种思乡之情,在秋天就会更加浓烈。

这是第三层意思。

“常”:在“作客”前,加上这一个“常”字,说明了什么?它说明在诗人的一生中,经常要到处飘泊,四处流浪。

杜甫48岁开始,一直到58岁去世为止,11年中一直在外漂零,写这首诗时已是第八个年头了。

如果说“作客”他乡,已经让人心怀愁绪的话,那么“常作客”就更令人倍感凄凉。

这是第四层意思。

“百年”:不是说一百年,也不是像书上注释那样是一生,而是指“暮年”,也就是老年。

当时作者已经55岁了,这么大年纪还在外飘泊,这就不能不让人非常感伤。

这是第五层意思。

“多病”:在多年的飘泊生活中,诗人身患多种疾病,一个身体多病的人,往往多愁善感,更何况是在凄清冷落的秋天呢。

这是第六层意思。

“登台”:诗人登上高台所见到的是“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种凄苦悲凉的景象,让诗人心中产生了无限感慨,再联想到时局的动荡不安,联想到自己的一生遭遇,心情就会更加沉重。

这是第七层意思。

“独”:在“登台”前面加一个“独”字,就使“登台”更加悲凉。

在传统的重阳节到来之际,诗人既不能走亲访友,又不是举家齐登,而是独自登高。

晚年的杜甫抱负未展,疾病缠身,家乡难回,知音渐少(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相继辞世),怎能不感慨万千?那种孤苦无助之感,可谓是表达得淋漓尽致。

这是第八层意思。

总结:大家看,虽然只有十四个字,却能够写出八层意思,这就难怪此诗千百年来为世人年称道。

需要我们注意的是,在这两个诗句中,这八层意思不是并行排列在一起的,而是融合叠加在一起的。

它描绘出这样一幅景象:一位年过半百而又疾病缠身老人,远离家乡,多年飘泊在外,在一个秋风萧瑟,落叶飘零的秋天,独自登上江边的高台,面对着滚滚江水、茫茫苍穹,禁不住慨然长叹。

这是一幅多么悲凉的景象啊!这其中任意一种意思就足以让人沉重,更何况是八层意思呢?为了使这种复杂而沉重的心情得到更充分的表达,诗人在接下来的两个诗句中,对自己当前的处境又进一步做了具体揭示:(二)[赏析尾联]------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问题:造成杜甫愁苦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呢?(提示:联系当时诗人所处环境,理解“艰难”、“苦”和“新停的含义。

)“艰难”指国家艰难,更多的是指个人艰难。

因为杜甫此时已经是“百年”,也就是晚年了,而且浑身是病,他估计自己恐怕也活不多久了,所以此时的杜甫老人想的更多的应该是自己艰难的不容易的一生。

颠沛流离,坎坎坷坷——几乎伴随了杜甫老人的一生。

他既忧己,更忧民忧国。

古代许多知识分子常以“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作为处世准则,而杜甫却是无论贫困还是发达,都是心怀天下的。

忧国忧民是杜甫诗歌的主旋律。

问题2:用自己的话说说如何理解“苦”和“新停”二字?苦,表达了极度的意思。

这样更表现出杜甫的忧国忧民。

杜甫想为国家出力,平定战乱,但是由于年老多病而不能为国家出力了,所以极度遗憾,这是一种忧愤的心情。

老人心有余而力不足,心急如焚,才白发丛生,两鬓染霜。

问题3:此时是重阳节,按习俗应该喝酒赏菊花。

酒是中国人的最爱,似乎惟有酒能够淋漓尽致地表达或喜或悲的感情。

杜甫这个人特别爱喝酒,无论高兴还是伤悲都要来上一口。

在我们学过的杜甫的诗中,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写到喝酒了。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但是现在的杜甫却不能喝酒了,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有肺病等多种疾病,他因病戒了酒,而且还因为穷困,他也不一定能够有酒喝。

借酒才能浇愁,至少能消散一些愁闷的情绪。

可是却不能喝酒,这愁闷可怎么了却,怎么疏解呢?——只能郁结在诗的结尾,郁结在杜甫老人的心头。

小结:人在忧愁苦闷的时候,如果能够向人尽情诉说,或许可以排解一些苦闷,而诗人却不说了。

不是不想说,也不是不能说,而是心中的愁苦太多太重,说也说不完,诉也诉不尽,所以索性不再说下去了。

这就为读者的进一步体会,进一步感受留下了无限广阔的空间。

这正是杜诗沉郁顿挫的艺术特色所在:沉郁是指其作品思想内容的博大精深,题材的严肃,感情的深沉、深挚。

顿挫是指其表现手法的沉着蕴藉,感情表达的波浪起伏、反复低回。

四、交流展示五、课堂练习1、对本诗诗句的诵读断句不正确的一项是()A.风急/天高/猿/啸哀 B.无边/落木/萧萧/下C.万里/悲秋/常/作客 D.百年/多病/独登/台2、对本诗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