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预防犯罪
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5.2 预防犯罪(教学课件)
➢ 对比行为一和二,分析犯罪 行为有何特点?
犯罪的含义及其基本特征
关于“酒后驾车”的判定:
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 20mg/100ml、但<80mg/100mL的驾驶行 为,称为酒驾,违反《道路交通安全 法》。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 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 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 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十日以下拘留,并 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一、违法无小事
4.什么是刑罚?(含义)
人民法院
笔记区
刑罚又称为刑事处罚、刑事处分,是指审判机关依法对犯罪分子适用的最严厉的强制 性法律制裁方法,以限制或剥夺犯罪人权益为主要内容。
※5.刑罚的种类
主刑 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
刑罚
附加刑 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驱逐出境
刑法的含义及其类型
加强自我防范,远离犯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规定
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 、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 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 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 、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 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 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加强自我防范,远离犯罪
让未成年人远离“帮信罪” 电信网络诈骗“环环相扣”,每个环节都需 要“工具人”为诈骗分子提供金融支付工具、供 卡转移案款、提供通信技术支持等不同类型的需 求。 近期,诈骗分子瞄准中老年、未成年等群体, 利用多种手段利诱蒙骗其成为电诈“工具人”。 近日,昆明市五华区人民检察院办理了一起 未成年人掩饰、隐瞒犯罪所得案。 16岁的小张、小李在他人安排下,于昆明市 五华区某地取得一张银行卡,后持卡前往一商场 的黄金店铺,用卡内39.7万元涉诈资金购得黄金 金条近800克,通过接力传递的方式交由他人进 行转移。目前,小张、小李因涉嫌掩饰、隐瞒犯 罪所得罪被提起公诉。 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上述案例给我们带来哪 些启示?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5.2 《预防犯罪》PPT课件
触犯的法律法 一般违法行为违反了刑法以外的法律,而犯罪
规不同
是触犯了刑法。
应承担的法律 一般违法行为不受刑罚处罚,要承担相应的法
责任不同
律责任,而犯罪是应受刑罚处罚的。
犯罪的含义和基本特征
课堂笔记(二)
含义:
犯罪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应
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三个基本特征:
A.严重社会危害性 (最本质特征)
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 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 防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预防犯罪的重要性
15岁的中学生陈某原本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自从结 识了一些社会上一群游手好闲的“朋友”,他逐渐无心学习, 经常旷课。开始他还有些自责,觉得对不起父母和老师,后来 便放纵自己,并因偷东西、打骂同学等受到学校处分。但他并 没有吸取教训,反而经常偷窃财物等,因此被公安机关拘留。 但他仍不思悔改,为搞到钱去网吧玩游戏,他和另外两个“朋 友”竟拦路抢劫,在短短几天内多次作案,最终因犯抢劫罪被 判刑。
B.刑事违法性
(法律标志)
C.应受刑罚处罚性 (必然法律后果)
P54 探究与分享
王某乘坐杜某驾驶的出租车时,向杜某索要手机打电话遭到 拒绝,王某对杜某实施殴打致其轻微伤,杜某逃走,王某趁机 将出租车开走。
查找资料并与同学讨论:王某有哪些违法行为?是否 构成犯罪?
①对杜某实施殴打致其轻微伤,违反了治安管理 处罚法,属于一般违法行为。
D. 都要受刑罚处罚
D
我们应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 法的人。我们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 觉遵纪守法,防范于未然。
【核心素养目标】5.2预防犯罪 课件(共27张PPT)
④我们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
4.如何加强自我防范,预防犯罪?
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
杜绝不良行为。
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
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
预防犯罪
罪与罚
刑法的作用、内容犯罪的含义及基本特征刑罚的含义、分类
思考探究:试对比分析上述行为。
2、犯罪的含义?特征?
思考探究:试说明什么是犯罪?
含义:犯罪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2023年12月17日,在某校园, 陈某某与王某发生争执,王某用铁制利器将陈某某的胸部等身体多处部位捅伤。经鉴定被害人的损伤为重伤二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的,应当负刑事责任。王某犯罪时十五岁,结合被告人的法定年龄和酌定量刑情节,依法对被告人判处有期徒刑二年,宣告缓刑二年六个月。
D
A
4、“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恶不积不足以灭身”。这两句古训给我们的启示有( )①许多犯罪往往是从小错开始的②犯些小错不必紧张,但不能犯大错 ③有错不改,终铸成大错④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5.为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防患于未然,青少年自身必须做到( )①要在心中筑起法律的堤坝 ②在行为上远离违法犯罪 ③在学习上多看一些暴力、凶杀、色情的书籍,以避免犯罪 ④依法自律,自觉树立法律意识A. ①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②③④ D. ①②③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 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5.2-预防犯罪-课件
犯罪是我们成长道路上最凶险的陷阱。尽管法律规定人到了一定年龄实 行严重危害社会行为才可能构成犯罪,但并不意味着我们年龄小实施犯 罪行为也不要紧。
如何加强防范?
探究三
阅读教材P55“探究与分享”分 析并思考: 1、陈某是如何一步步走向犯罪 道路的?
不良行为 不加以改正
一般违法 不加以改正
犯 罪(严重违法行为)
1.刑法的作用和内容? 2.犯罪的含义及基本特征? 3.刑罚的含义及分类? 4. 主刑有哪些?附加刑有哪些? 5.如何加强自我防范? 6.哪些行为属于不良行为? 7.哪些行为属于严重不良行为?
“刑法”与“刑罚”相同吗?
刑法,刑法明确了规定什么行为是犯罪,以及对犯罪应 当判处什么样的刑罚。(法 律)
4、李某因容留他人吸毒被法院一审 判处有期徒刑9个月,并处罚金 2000元。从刑罚的种类看,有期徒 刑和罚金分别属于( )
A.主刑 附加刑 B.A附加刑
C.行政处罚 主刑 D.民事处罚 附加刑
5.据某市未成年人管教所对在押少年犯进行 调查的数据显示,从他们曾有的行为看,有 打架行为的占57.9%,有旷课行为的占49.8% ,经常光顾网吧的占44.9%,有赌博行为的 占44.C3%,看过黄色书籍和淫秽录像制品的 占31.9%。这警示我们( ) ①应该增强自控能力,自觉抵制不良诱惑 ②不良行为必然会发展为违法犯罪行为 ③不良行为是小节,对个人成长无关紧要 ④预防违法犯罪应该从杜绝不良行为开始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人教版
第五课 做守法的公民
第二框 预防犯罪
知识链接:
回顾旧知: 根据违反法律 的类别,违法行为分为哪三类?
学习目标:
1、分清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之间 的区别与联系。 2、能理解并运用犯罪的三大特征 来解决实际问题。 3、知道犯罪的危害性,懂得不良 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可能发展为 违法犯罪。
5.2《预防犯罪》教案-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预防犯罪》教案一、核心素养目标政治认同:1.引导学生认识到刑法是维护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重要工具,增强对我国法律制度的认同感。
2.让学生理解犯罪行为对社会稳定和人民幸福的危害,从而认同国家打击犯罪、维护社会和谐的政策和行动。
健全人格:3.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和自我约束能力,使其能够自觉抵制不良诱惑,避免走上犯罪道路。
4.通过对犯罪案例的分析,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正义感。
责任意识:5.使学生明确自己在预防犯罪中的责任,不仅要做到自身不犯罪,还要积极参与社会预防犯罪的工作。
6.鼓励学生向身边的人宣传预防犯罪的知识,提高整个社会的法律意识和预防犯罪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 犯罪的基本特征学生需要深入理解犯罪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和应受刑罚处罚性这三个基本特征。
通过案例分析和对比,让学生能够准确判断哪些行为构成犯罪。
2. 预防犯罪的重要性及措施让学生认识到预防犯罪对于个人、家庭、社会和国家的重要意义,并掌握预防犯罪的具体措施,如增强法治观念、认清犯罪危害、杜绝不良行为等。
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犯罪的危害性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从不同角度认识犯罪对个人身心、家庭关系、社会稳定和国家利益造成的严重损害,使他们能够真正体会到犯罪的严重性。
2. 如何树立学生预防犯罪的意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预防犯罪意识,让他们将预防犯罪的理念内化为自身的行为准则,而不仅仅是表面上的了解。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讲述一个青少年因沉迷网络游戏缺钱而盗窃他人财物的案例。
提问学生:这个青少年的行为正确吗?他可能会面临什么样的后果?通过这个案例,引导学生思考犯罪行为的性质和影响。
在这个案例中,青少年的行为是不正确的,是盗窃行为。
他可能面临法律的制裁,如被判处有期徒刑、罚款等,同时还会对自己的声誉和未来发展造成负面影响,给家庭带来痛苦和损失。
2.展示一些关于犯罪对社会造成危害的图片,如犯罪现场的混乱、受害者的痛苦表情等。
5.2 预防犯罪
法制在线:不良行为,严重不良行为
探究与分享P55
15岁的中学生陈某原本是一个品学 兼优的好学生,自从结识了社会上 一群游手好闲的“朋友”,他逐渐 无心学习,经常旷课。他开始还有 些自责,觉得对不起父母和老师, 后来便放纵自己,并因偷东西、打 骂同学等受到学校纪律处分。他非 但没有接受教训,反而经常偷窃财 物等,因此被公安机关拘留。但他 仍不悔改。为了搞到钱去网吧玩游 戏,他和另外两个“朋友”竟拦路 抢劫,在短短几天内多次作案,最 终因犯抢劫罪被判刑。
课堂笔记 4.青少年应如何加强自我防范,预防犯罪?
①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 罪危害,远离犯罪。P55
③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 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P56
②杜绝不良行为。P55
④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 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 P56
课堂小结 防微杜渐,预防犯罪
刑法知识增加了!
刑法的含义和作用
2022年9月13日,河北省廊坊市广阳区人民法院依法对“唐山烧 烤店打人案”案件公开宣判。判决被告人陈继志犯寻衅滋事罪、 抢劫罪、聚众斗殴罪、非法拘禁罪、故意伤害罪等犯罪活动,数 罪并罚,决定执行有期徒刑二十四年,并处罚金人民币32万元; 对其余27名被告人依法判处11至6个月有期徒刑不等的刑罚,另 对其中19名被告人并处人民币13万5千元至3千元不等的罚金。
了解罪与罚 犯罪的含义和特征
预
刑罚的含义和类型(主刑、附加刑)
防
犯
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
罪
加强自我防范
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
我们应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
从小事做起,自觉遵纪守法
课堂练习
1.(2022·黑龙江大庆)孙某潜入某商场盗窃被抓,被人民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5.2《预防犯罪》课件(共20张PPT)
探究与思考
吴某在资阳乐至县劳动镇一村民家偷鸡被抓,4位村民将 其捆绑殴打后,又将其吊绑于房梁石柱上殴打。约5小时后, 吴某死亡,4位村民主动报警投案。
资阳乐至县法院对 “小偷被打死”一案进行了宣判,对 四位村民分别判处三至四年有期徒刑。针对该案,审判长表示, 公民的人身权利神圣不同样要承担法律责任,遇到小偷的正 确处理方法是将其及时扭送至当地公安机关,由公权力依法对 其进行处理。
第三十四条,本法所称“严重不良行为”,是指下列严重危害社会,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违法 行为:纠集他人结伙滋事,扰乱治安;携带管制刀具,屡教不改;多次拦截殴打他人或者强行索 要他人财物;传播淫秽的读物或者音像制品等;进行淫乱或者色情、卖淫活动;多次偷窃;参与 赌博,屡教不改;吸食、注射毒品;其他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
根据《刑法》第293条第一款第4项: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 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寻衅滋事罪有上述行为的,破坏社会 秩序的,处以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同学们思考一下,他只是抢了几袋饼干,怎么就犯罪了呢?
他的行为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违背了刑法的规定,构成 了犯罪,应该受到刑罚处罚。
相关链接
相关链接
罚刑
管制 拘役
管制的期限为3个月以上2年以下,数罪并罚时不得超过3年 拘役期限为一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数罪并罚时不得超过一年
主刑
有期徒刑 无期徒刑
最高不能超过二十五年 剥夺犯罪分子终身自由
死刑
附加刑
罚金
罚金的范围只能是强制犯罪分子缴纳个人所有的一定数额的金钱。如 果没有钱款,可以对其拥有的合法财产采取查封、扣押、冻结、变卖、 拍卖措施,用变卖、拍卖的钱款折抵罚金。
生活在法治社会,我们更应该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 自觉守法的人。
人教版八上道德与法治5.2《预防犯罪》课件(共24张PPT)
预防犯罪!
下堂课见
犯罪的三个特征
1 社会危害性 2 刑事违法性 3 应受刑罚处罚性
探究分享
对比分析这两种行为
殴打他人,造成轻微伤害 的,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
属于一般违法行为。
vs
殴打他人,导致其重伤甚 至死亡的,触犯了刑法,
属于犯罪行为。
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的区别
不同之处
一般违法行为
犯罪
①对社会的危害程度不同。
对社会危害性不大, 情节轻微
多次偷窃
进行淫乱或者色 情、卖淫活动
02
加强自我防范
法治进校园,法治观念深入人心
案例警示
中学生陈某原本是个好学生,自从结识了社会上一帮游手 好闲的“朋友”后,逐渐无心学习,不完成作业,经常旷课。 开始,他还有些自责,觉得对不起老师、父母。后来便放纵自 己,曾因偷学校的东西、打骂同学等受到学校纪律的处分。他 非但没有接受教训,反而变本加厉,在社会上偷窃财产、参与 赌博,因此被公安机关拘留,但他仍不悔改。为了搞钱到网吧 玩游戏,他跟另外两个“朋友”竟拦路抢劫,在短短的几天内 就作案三起,最终因抢劫罪被判刑。
第五课 做守法的公民
预防犯罪
犯罪 sin
01
了解罪与罚
盗窃罪
非法拘禁罪
“刑 法”
作用和内容
刑法是惩治犯罪、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有
力武器。它明确规定了什么行为是犯罪,以
刑
法 及对犯罪应当处什么样的刑罚。
“犯 罪”
含义
根据刑法规定,犯罪是具有严重的社会危
害性,触犯了刑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
犯
罪 行为。
预防青少年犯罪知识讲座
遵守法律 预防犯罪
如何加强自我防范?
2023-2024学年初中8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部编版课时练第2单元《第5课 5.2 预防犯罪》
课时练5.2预防犯罪一、选择题1. 下列关于“犯罪行为”说法正确的是( )①一定是违法行为②最本质特征是有社会危害性③违反刑法的行为④必然后果是会受到刑罚处罚⑤是严重违法行为⑥是一般违法行为的最终结果A.②③④⑥B.①②④⑥C.①③⑤⑥D.①③④⑤2. “CCTV”年度法治人物李竹奎,积极组织参与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广泛宣传法律法规,把干部的政策法律理论学习和开展干部思想作风建设相结合,提高了干部的法治观念。
李竹奎的事迹启示我们,青少年应该( )①树立法治观念,做懂法的人②维护法律尊严,做守法的人③敢于并善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做护法的人④宣传法律知识,做普法的人A.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①②③④3. 犯罪具有三个基本特征,下列不属于犯罪的基本特征的是()A. 应受刑罚处罚性B. 触犯了法律C. 严重社会危害性D. 刑事违法性4. 作为合格的现代公民,我们应该()①自觉树立法律意识②维护法律的尊严③自觉依法自律④加强自身道德修养⑤从小事做起,预防违法犯罪A.①③④⑤B. ②③④⑤C. ①②③④⑤D. ①②③④5. 右边漫画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散布传播网络谣言就会构成犯罪,要受刑事制裁②明辨是非,遵纪守法,防微杜渐③正确行使权利,传播网络正能量④遵守网络规则,理性参与网络生活A.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6. 王某在学校期间,经常违反纪律,对师长的批评教育置若罔闻。
一天,他和社会上的不良青年一起向低年级同学索要钱财,并将对方打伤,被公安机关拘留。
出来后,王某仍不思悔改,经常在社会上寻衅滋事,在一次打架斗殴中将他人打伤致残,被人民法院依法判处有期徒刑。
王某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是因为他的行为()①违反了法律②触犯了刑法③具有社会危害性④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A.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7.温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对“乐清滴滴顺风车司机杀人案”进行宣判,以抢劫罪、强奸罪、故意杀人罪判处被告人钟元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5.2 预防犯罪 (11张PPT)
预习并思考:
1、刑法的内容是什么? 2、犯罪的含义和特征是什么? 3、刑罚的含义和种类? 4、青少年如何预防违法犯罪?
一、了解罪与罚
1、刑法的内容是什么?
刑法是惩治犯罪、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 有力武器。它明确规定了什么行为是犯罪,以 及对犯罪应当判处什么样的刑罚。
【法理探究】 • 行为一:殴打他人,造成轻微伤害的,违
反治安管理处罚法,属于一般违法行为, 应受到行政制裁。 • 行为二:殴打他人,导致其重伤甚至死亡 的,触犯了刑法,属于犯罪行为,应受到 刑罚。
试对比以上行为,说一说犯罪行为 有何基本特征?
2、犯罪的含义和特征是什么?
(1)含义:犯罪是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触 犯了刑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二、加强自我防范
年龄 16周岁以上 已满14岁,不满16岁 14周岁以下
是否负刑事责任 负刑事责任
犯八大重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不负刑事责任
【案件聚焦】
陈某原本是一个乖巧懂事的好孩子,自从结识了 社会上一群游手好闲的“朋友”,他逐渐无心学习, 经常旷课,并因偷东西、打骂同学等受到学校纪律处 分。他原本还有些自责、内疚,但久而久之便放纵了 自己,后来干脆不上学了,整天泡在网吧。为了搞到 钱上网玩游戏,他经常偷窃财物,因此被公安机关拘 留。但他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反而变本加厉, 直至后来,他和“朋友”竟然拦路抢劫,在短短几天 内多次作案,最终因犯抢劫罪被判刑。
严重社会危害性 :最本质特征 (2)基本特征: 刑事违法性 :法律标志
应受刑罚处罚性 :必然法律后果
3、刑罚的含义和种类?
刑罚又称为刑事处
罚、刑事处分,是指审
判机关依法对犯罪分子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5.2《预防犯罪》课件(共31张PPT)
最本质特征
法律标志 必然法律后果
刑罚的含义
法律后果
刑罚,又叫刑事处罚、刑事处分,是指审 判机关依法对犯罪分子适用的最严厉的强 制性法律制裁方法,以限制或剥夺犯罪人 权益为主要内容。
刑罚 种类
主刑 附加刑
管制 拘役 有期徒刑 无期徒刑 死刑
主刑只能 单独使用
罚金
剥夺政治权利
附加刑 可以同
没收财产
时使用
驱逐出境
2 加强自我防范
那种认为年龄小与犯罪无关,年龄 小犯罪不受处罚的想法对不对?为什 么?
这种想法是错误的。 因为,我国刑法对已满十四岁未满十六岁的人 有明确的规定,哪些行为应当负刑事责任。
如何加强自我防范?
1.犯罪是我们成长道路上最凶险的陷阱。 我们作为社会成员,要珍惜美好生活,认 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
携带管制刀具,屡教不改;
多次拦截殴打他人或者强行索要他人财物;
④ 传播淫秽的读物或者音像制品等;
一受
⑤ 进行淫乱或者色情、卖淫活动; ⑥ 多次偷窃; ⑦ 参与赌博,屡教不改; ⑧ 吸食、注射毒品;
般法 违律 法制 行裁 为
⑨ 其他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关键点拨
对不良行为的矫治方法 (1)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提高法律意识; (2)家庭应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教育和管理; (3)学校应加强对未成年人的道德、法制教育, 对他们的不良行为及时发现,及时教育引导; (4)社会应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
了解 刑法的作用及内容
罪与罚 犯罪的含义及特征
预 防
刑罚的含义、类型(主刑、附加刑)
犯 罪 加强
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
自我 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
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5.2 预防犯罪最新人教版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两大类。
我年龄小,与犯罪 无关,即使犯罪也
不受刑罚处罚
说一说该同学的观点正确吗?为什么? 年龄小不受刑法处罚的说法是错误的。犯罪与年龄无关。
犯罪是我们成长道路上最凶险的陷阱。
尽管法律规定人到了一定年龄实行严重危害社会行为才可 能构成犯罪,但并不意味着我们年龄小实施犯罪行为也不要紧。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规定: 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 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防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图片二:在食品生产过程 中添加非法食品添加剂
图片三:为了逼对方还债 而绑架他人
我国刑法对四百多种犯罪行为分别规定了刑罚,结合以下我国刑法的相关 规定了解图片中行为的性质和应该承担的法律责任,总结刑法的内容和作用。
盗窃罪
我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五条规定盗窃公私财物
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
我们作为社会成员,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
材料:15岁的中学生陈某原本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自从结识了社会上一群游 手好闲的“朋友”,他逐渐无心学习,经常旷课。他开始还有些自责,觉得对不起父母和 老师,后来便放纵自己,并因偷东西、打骂同学等受到学校纪律处分。他非但没有接受教 训,反而经常偷窃财物等,因此被公安机关拘留。但他仍不悔改。为了搞到钱去网吧玩游 戏,他和另外两个“朋友”竟拦路抢劫,在短短几天内多次作案,最终因犯抢劫罪被判刑。
材 料 : 某 市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特殊的寻衅滋事案件。被害人李某今年刚满14岁,因 隔壁村委会有无线网络,5月的一天21时许,李某从家中骑电动自行车到隔壁村委会,在村 委会对面的台阶上连着Wi-Fi玩手机。次日凌晨,被告人龙某酒后看见坐在路边上网的李某 , 觉得不顺眼 , 遂对李某随意进行殴打、罚跪,并将汽油泼在李某身上吓唬他,导致被害人 李某头部、胸部、腿部多处受伤。案发后,龙某藏匿起来,但经公安民警布网追查并最终 被抓,他只得如实供述了犯罪事实。法院以寻衅滋事罪,判处被告人有期徒刑一年。
5.2+预防犯罪+课件-2023-2024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刑法
1.什么是犯罪?
根据刑法规定,犯罪是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触犯 了刑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抢劫罪
2.犯罪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三大特征间的关系: 相互联系,不可分割!
最本质特征
刑事违法性 法律标志
严重社会 危害性
犯罪 特征
必然法 律后果
应受刑罚 处罚性
C 金人民币十万三千元。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有( )
①吴谢宇的行为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 ②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都是附加刑 ③法院对这起案件作出宣判的法律依据是刑法 ④犯罪必然会受到刑罚处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课堂练习
2、近日,由河南省灵宝市检察院提起公诉的卫建功冒充扶贫领导诈骗案公开 宣判。法院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判处被告人卫建功有期徒刑十三
不良行为 严重不良行为
思考:如何区分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
4、如何加强自我防范,远离犯罪
①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 ②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
③我们应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 觉守法的人。
④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守 法律,防患于未然。
课堂练习
1、 2021年8月26日上午,福建省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对被告人吴谢宇故意杀人 、诈骗、买卖身份证件案进行一审公开宣判,以被告人吴谢宇犯故意杀人罪、诈骗 罪、买卖身份证件罪,数罪并罚,决定对其执行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罚
8月16日安徽歙县公安局通报的一起案件中,一名14岁女孩在厕所中连续扇另 一名14岁女孩几十记耳光,还怂恿其他在场未成年人也一起施暴,并叫嚣“出事 我扛着”。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部编版)5.2预防犯罪
心灵口快
(2)陈某哪些行为属于一般违法行为? (3)陈某哪些行为属于犯罪行为? (4)他犯罪的原因是? (5) 陈某由好变坏,最后走上犯罪道路 的过程说明了什么?
(1)、陈某哪些行为属于违反校纪的行为?
不良行为
不加以改正
违纪
不加以改正
一般违法
不加以改正
犯罪
不良行为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违法
知识链接
探究与分享
行为一: 殴打他人, 造成轻微 伤害的
违反
治安管理பைடு நூலகம்处罚法
属于
一般违法 行为
行为二:殴 打他人, 导致其重伤 甚至死亡的
触犯了?
刑 法
属于
严重违法 行为
对比分析上述行为?
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的不同之处在于:
(1)对社会的危害程度不同:一般违法行为 对社会危害程度较轻,犯罪对社会危害严重。 (2)违反的法律不同:一般违法行为触犯的 是刑法以外的法律,犯罪行为触犯的是刑法。 (3)承担的法律责任不同:一般违法行为要 承担行政制裁或者民事责任,犯罪要接受刑 罚处罚。
二 加强自我防范 那种认为年龄小与犯罪无关,年龄小犯 思 考 罪不受处罚的想法对不对?为什么? 那种认为年龄小与犯罪无关,年龄小犯罪 不受处罚的想法是十分错误的。因为,我国刑 法第十七条规定,已满十六岁犯罪应负刑事责 任。已满十四岁未满十六岁的人,犯故意杀人、 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 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 责任。
(3)上述图片属于非法拘禁罪
3、为了逼对方还债而绑架他人属于 犯罪行为。 《刑法》第二百三十九条:以勒 索财物为目的绑架他人的,或者绑架他 人作为人质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 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致使被绑架人死亡或者杀害被绑架人的, 处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5.2 预防犯罪 课件(共25张PPT)
预防犯罪
了解罪与罚
犯罪的特征 犯罪的处罚方式--刑罚
加强自我防范
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 杜绝不良行为
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
1.(2020•宜昌)夏某因贩卖毒品被人民法院依法判处有 期徒刑十年,并处罚金十万元。其涉案毒品、原料及 工具被依法予以没收,违法所得被依法追缴。夏某的 行为属于( A ) A.刑事违法行为 B.行政违法行为 C.民事违法行为 D.一般违法行为
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我国刑法第263条规定,以暴力、胁迫或者其
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 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 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 没收财产。
什么是刑罚?
刑罚又称为刑事处罚、刑事处 分,是指审判机关依法对犯罪 分子适用的最严厉的强制性法 律制裁方法,以限制或剥夺犯 罪人权益为主要内容。
2.犯罪对自己、对家庭、对他人、对社会都具有严重危害。 因此作为青少年( C ) ①要在心灵深处憎恶违法犯罪 ②要坚决打击违法犯罪 ③要在行为上远离违法犯罪 ④要从小事做起,预防违法犯罪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3.李某因贩毒、抢劫,被人民法院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并
一般 属于 违法
行为
属于
犯罪 行为
王某乘坐杜某驾驶的出租车时,向 杜某索要手机打电话遭到拒绝,王 某对杜某实施殴打致其轻微伤,杜 某逃走,王某趁机将出租车开走。
查找资料并与同学讨论:
王某有哪些违法行为?是否构成犯罪?
本案中的犯罪分子犯了故意伤害罪和抢劫罪。 我国刑法第234条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
5.2预防犯罪(1)
前两者必然
→ 应受刑罚处罚性 的法律后果
3.犯罪的行为表现(P53)
危害
犯罪行为
公民
集体 国家
侵犯公民私人所有财产、人身权利、民主权利 和其他权利……
侵犯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的行为……
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 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推翻社会主义制度 的行为;侵犯国有财产所有的财产的行为……
占44.9%,有赌博行为的占44.3%。这说明 ( C)
①不良行为任其发展,可能导致违法行为 ②不良行为必然发展为违法行为 ③青少年要抵制不良行为,预防违法犯罪 ④不良行为是小节,无关紧要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③④
3.有期徒刑是( B)
①法院对犯罪分子实行惩罚的一种强制方法
②主刑的一种
1、刑法的作用
刑法是惩治犯罪、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有力武
器。它明确规定了什么行为是犯罪,以及对犯罪应当
判处什么样的刑罚。
2、犯罪含义及基本特征
含义:根据刑法规定,犯罪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
触犯了刑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 严重社会危害性
犯罪的最 本质特征
犯罪的基本 特征
→ 刑事违法性
犯罪的法律标志
课前预习
(1)刑法是惩治__犯__罪____、保护_国__家____和人__民__利__益__ 的有力__武__器___。它明确规定了什么行为是犯罪,以及 对犯罪应当判处什么样的__刑__罚___。 (2)根据刑法规定,犯罪是具有 严重 社会危害性、 触犯了刑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 的行为。 (3)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严重__社__会__危_害__性___、刑事 违法性和应受 刑罚处罚_性_。
课堂小结
八上5.2 预防犯罪
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第二课时预防犯罪班级姓名知识导航1、刑法的作用、内容:刑法是惩治、保护和利益的有力武器。
刑法明确规定了什么行为是,以及对犯罪应当判处什么样的。
2、犯罪的含义、基本特征:犯罪是具有、触犯了、应当受到的行为。
3、刑罚的含义、种类刑罚又称为、,是指依法对犯罪分子适用的最严厉的强制性法律制裁方法,以或犯罪人权益为主要内容。
4.怎样加强自我防范,远离违法犯罪?(重点掌握)①我们作为社会成员,要珍惜,认清,远离。
②预防犯罪,需要我们,认真学习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③生活在法治社会,我们应增强观念,依法,做一个自觉的人。
④我们要从做起,避免沾染,自觉,防患于未然。
能力提升一、单项选择题( )1. 在法律家族中,刑法是比较特别的一种法律。
下列对刑法认识正确的是①刑法和宪法处于同等地位,一样重要②刑法是惩治犯罪、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③刑法明确规定了什么行为是犯罪④刑法规定了对犯罪应当判处什么样的刑罚A. ①②③B. ①③④C. ①②④D. ②③④( )2.目前全国正在深入推进的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严厉打击了危害群众生产生活的黑恶势力,这些黑恶势力犯罪行为的本质特征是,应承担法律责任。
A. 严重社会危害性、刑事B. 触犯了刑法、刑事C. 严重社会危害性、行政D. 触犯了刑法、民事( ) 3.下列案例与违法行为类别对应正确的是案例违法行为类别①小王因饲养的宠物狗经常扰民被公安机关予以警告处罚。
民事违法行为②某公司因擅用方某照片进行商业宣传被判赔偿500元。
行政违法行为③聂某某因非法狩猎野猪被判处有期徒刑6个月。
刑事违法行为④小强的爸爸因违规停车被交警依法处以200元罚款。
行政违法行为( )4.刘某因贩毒、抢劫,被人民法院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罚金6万元,赔偿刑事附带民事原告经济损失15万元。
分析案例,下列观点正确的是A. 死刑、剥夺政治权利属于主刑B. 刑事违法性是犯罪的最本质特征C. 剥夺政治权利、罚金、赔偿经济损失属于附加刑D. 应受刑罚处罚性是犯罪的严重社会危害性的必然法律后果()5.要避免下边漫画中的这种结局,我们青少年学生应该①防微杜渐,勿以恶小而为之②增强法律意识,用法律意识筑起人生的防线③学会调控不良心理,拒绝不良行为④知道违法、犯罪是应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二、漫画分析题在“扫黑除恶进校园,平安伴我共成长”专题法治课上,胡警官展示的一幅漫画引发了同学们的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探究与分享
• 行为一:殴打他人,造成轻微伤害的,违反治 安管理处罚法,属于一般违法行为。 • 行为二:殴打他人,导致其重伤甚至死亡的, 触犯了刑法,属于犯罪行为。
• 1.试对比分析上述行为。 • 2.分析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的区别和联系。
6
殴打他人,
造成轻微伤 害的 殴打他人而 导致他人重 伤甚至死亡
治安管 违反 理处罚
一般 属于 违法 行为
法
触犯了
刑 法
属于
犯罪 行为
一般违法行为与严重违法行为(犯罪)的区别、 联系 区别 一般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 情节比较轻微,对社会的危害性较小; 犯罪(刑事违法行为)情节比较严重,社会危 害性特别大。
请思考:
(1)法院根据哪部法律对赖某进行判决的?
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 (2)赖某的行为是一种什么行为?为什么?
(3)赖某受到的处罚是什么处罚? (4)法院的判决中,哪些是主刑?哪些是附加刑?
加强自我防范
中学生陈某,原本是一个好学生,自从结识了社会上一帮游 手好闲的“朋友”后,逐渐无心学习,不完成作业,经常旷课。 开始时,他还有些自责,觉得对不起父母、教师,后来便放纵自 己,曾因偷学校的东西、打骂同学等受到学校纪律处分。他非但 没有接受教训,反而经常偷窃财物、参加赌博等,因此被公安机 关拘留。但他仍不悔改。为了搞钱到网吧玩游戏,他和另外两个 “朋友”竟拦路抢劫,在短短的几天中就作案三起,最终因抢劫 罪被判刑。
剖析我们身边较常见的不良行为或者严重不良行为,共 同探讨避免或矫治这些行为的有效方法。 不良 对他人 对行为人 对家庭 对社会 行为 的危害 的危害 的危害 的危害
打架 斗殴 夜不 归宿 携带 管制 刀具 传播 不健
侵害他人的 生命健康 可能侵害他 人合法权益 可能伤害别 人
易走向违法犯 罪道路
影响家庭 正常生活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不良行为
旷课、夜不归宿 携带管制刀具 打架斗殴、辱骂他人 ④ 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 ⑤ 偷窃、故意毁坏公共财物 ⑥ 参与赌博或变相赌博 ⑦ 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响制品、读物 ⑧ 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 营业性舞厅等场所 ⑨ 其他严重危害社会公德的不良行为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严重不良行为
“ 严重不良行为”:是指下列严重危害社会, 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违法行为: 纠集他人结伙滋事,扰乱治安; 携带管制刀具,屡教不改; 多次拦截殴打他人或者强行索要他人财物; ④ 传播淫秽的读物或者音像制品等; ⑤ 进行淫乱或者色情、卖淫活动; ⑥ 多次偷窃; ⑦ 参与赌博,屡教不改; ⑧ 吸食、注射毒品; ⑨ 其他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
③从杜绝不良行为做起 ④认清违法犯罪的危害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 D.①②③④
课堂练习:
2.汪某等四位中学生在体育场观看足球比赛,看到兴奋之 处,大叫大闹;为发泄不满又多次用汽水瓶投掷场上的裁 判员。经警察教育后,仍不改正错误,最终被公安机关处 以治安拘留4日。对此你认为( A ) A.道德水平低、法治观念淡薄,行为上就容易做出违法犯 罪的事 B.裁判员判罚不公该受惩罚,汪某等人的行为是在伸张正 义 C.因为汪某等人年龄尚小,故而没有受到刑事处罚 D.杜绝不良习气就不会做出违法犯罪的事
17岁的中学生赵某,多次手持三棱 刮刀,强夺9名小学生的财物,得赃 款1000多元。人民法院认定赵某犯 了抢劫罪,依据刑法判处其有期徒 刑。
我国刑法规定了对抢劫等四百多 种罪的处罚。 赵某违反了
刑法
什么是刑法?(《罪与罚》)
• 含义:以国家的名义规定 什么行为是犯罪以及对犯罪 应当判处什么样的刑罚。 • 作用:我国刑法是惩治犯 罪、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的有力武器。
1、增强法治观念,自觉规范自身行为,做遵纪 守法的好公民。 2、提高分辨是非、分析事物的能力;逐步形成 自我控制、约束自己不良行为的能力。 3、掌握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以及刑事处罚的含 义和种类;认清犯罪的危害。知道不良行为和严 重不良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
自主学习:
1、什么是犯罪? 2、犯罪有哪些特征? 3、刑罚的含义及种类有哪些? 4、学习《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相 关内容,增强法治观念,防微杜渐。
学校: 加强对未成年人的道德教育,增强他 们的法律意识……
家庭: 家长应加强对未成年人的监护,及时 纠正其不良行为,发现未成年人实施 上述不良行为要及时制止…… 社会: 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提供一个良好 的社会环境…… 青少年:
青少年:
作为一个合格的现代公民,我们应 自觉树立法律意识,维护法律的尊严, 依法自律,做一个守法的人;加强道德 修养,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积极抵制 不良心理和行为,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我们要从小事做起,“勿以恶小而为之, 勿以善小而不为”自觉遵纪守法,防微 杜渐,避免沾染不良习气,防患于未然。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犯罪的有三个基本 特征,刑罚及刑罚的分类,违法犯罪所 付出的代价极大,要憎恶远离违法犯罪。 一般违法和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 沟,一般违法可能发展为犯罪,无论的 一般违法还是犯罪,都要承担法律责任。 我们要从小事做起,“勿以恶小而为之, 勿以善小而不为”自觉遵纪守法,防微 杜渐,避免沾染不良习气,防患于未然。
如何预防犯罪? 1、我们作为社会成员,要珍惜美好生活, 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
2、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
3、我们应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 个守法的人。 4、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 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小洞不补,大洞吃苦。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守法朝朝乐,违法日日愁。
扰乱社会公 共秩序 易导致违法 犯罪 易导致违法 犯罪 败坏社会风 气、影响社
易成为伤害、抢 令父母担 劫案件的被害者 心 也可能被他人 伤害 令父母担 心
毒害他人身 心健康、诱
影响身心健康从 而走向违法犯罪
令父母担 心
剖析我们身边较常见的不良行为或者严重不良行为,共同 探讨避免或矫治这些行为的有效方法。
刑罚:是指审判机关依法对犯罪分子适用 的最严厉的强制性法律制裁办法,以限制 或剥夺犯罪人权益为主要内容。
人 民 法 院
管制
拘役
主刑
有期徒刑 无期徒刑 死刑
罚金
罚金——承 担刑事责 任——人民 法院
刑 罚
P54 相关 链接
附加刑
罚款——承 担行政责 剥夺政治权利 任——行政 执法单位 没收财产
驱逐出境
什么是犯罪? 犯罪是指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 了刑法、应当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严重社会危害性。
犯罪的最本质特征
犯罪的三个 基本特征 (P53及相 关链接)
刑事违法性。
犯罪的法律标志
应受刑罚处罚性
犯罪的必然法律后果
刑罚就是刑法吗?
任何人犯罪都应受到法律 的制裁(法律面前人人平 等)
不是。刑罚是犯罪的法律后果。又叫刑事 处罚、刑事处分。
A)
①自觉树立法律意识 ②维护法律的尊严 ③自觉依法自律 ④加强自身法律修养 ⑤要从小事做起,预防违法犯罪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④
5.许多违法犯罪行为都是从沾染不良习气开始的,一下俗语中 与其他寓意不相近(不同)的是( A ) A.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C.蓬生麻中,不扶自直 B.小洞不补,大洞吃苦 D.小时偷针,大时偷金
知识回顾
犯罪的基本特征
预 防 犯 罪
了解罪 与罚
刑罚及刑罚的分类 违法犯罪所付出的代价极大 要憎恶远离违法犯罪
从小事做起,预防违法犯罪
加强自 我防范
学习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有 关内容
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
课堂练习:
1.要做到预防违法犯罪,就必须(
①提高道德水平,增强法制观念
)
D
②在心灵深处憎恶违法犯罪,行为上远离违法犯罪
道德水平低;法制观念淡薄;为获得某种满足;对自己 要求不严;不能自觉抵制不良诱惑、不能谨慎交友等
家庭方面 家庭的缺失;父母的溺爱;父母疏于管教等。 学校方面 学校管理不到位,对学生关爱不够等。 社会方面
社会存在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因素,如网吧经营 者不能依法经营,执法部门对非法经营打击力度不够 等。
课堂练习
3.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都有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在 我们身边存在的不良行为或严重不良行为有( B ) ①旷课 ②打架斗殴、辱骂他人③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 ④ 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 A.②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课堂练习
4.作为一个合格的现代公民,我们应该(
联系 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都属于违法行为,都触 犯了法律,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违法 行为包括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 辨析:违法行为一定是犯罪行为,但是犯罪 行为不一定是违法行为.
犯罪分子应受刑罚处罚
成都特大黑帮四主犯被判死刑
广州“打黑”头号大案一审终结3主 犯被判死刑
广州举行公捕 公判大会
犯罪必受惩罚
你身边有这样的未成年人吗? 你知道他们犯罪的原因吗?
P55相关链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7条规定:
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强奸、 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你知道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吗?
个人 方面
绘制陈某走上犯违纪
违法
犯罪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我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是为保障未 成年人身心健康、培养其良好品行、有效地预防 未成年人犯罪而制定的。这部法律设专章规定对 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预防、对严重不良行为的矫 治,给我们划清了明确的是非界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