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工时制定办法(共12份)

合集下载

标准工时管理办法

标准工时管理办法

标准工时管理办法1.总则1.1.制定目的为规范本公司标准工时之制定与管理,方便生产效率之计算,特制定本办法。

1.2.适用范围本公司产品作业标准工时之测定、制定、修改等,均适用本办法。

1.3.权责单位1)生技部负责本办法制定、修改、废止之起草工作。

2)总经理负责本办法制定、修改、废止之核准。

2.标准工时管理规定2.1.定义2.1.1.标准工时某一加工工序,在标准的作业条件下,中等熟练之作业人员以正常之努力,完成一件工作的时间,称为标准工时,单位为分、人/件(或秒、人/件、小时、人/件)。

2.1.2.标准产量某一加工工序,在标准的作业条件下,中等熟练之人员以正常之努力,在一个工作日内(一般为8小时),可以加工完成的产品数量,称为标准产量,单位为件。

2.1.3.标准工时与标准产量的关系标准产量=标准工时*标准人数*每日工作时间2.1.4.宽裕时间、宽裕率1)为了执行所定之作业,必要的、不可避免的耽误时间,称为宽裕时间。

2)在本公司管理现状下,完成作业所必要的不可避免的耽误时间,称为管理宽裕,如工装夹具之安装、整理整顿等。

3)为恢复疲劳所必要之耽误时间称为疲劳宽裕。

4)因人类生理需要必要之耽误时间称为生理宽裕,如喝水、上洗手间等。

5)计算公式管理宽裕率=管理宽裕时间/实际时间*100%生理宽裕率=生理宽裕时间/实际时间*100%疲劳宽裕率=疲劳宽裕时间/实际时间*100%宽裕时间=管理宽裕时间+生理宽裕时间+疲劳宽裕时间宽裕率=宽裕时间/实际时间*100%=管理宽裕率+生理宽裕率+疲劳宽裕率6)评核系数测试实际作业时间时,参照之作业人员,其劳动熟练程度与中等熟练工人之比较系数称为评核系数。

系数越大表示其劳动熟练程度越高。

2.2.标准工时的测算方法2.2.1.作业时间测算1)新产品小批试制是生技部工艺人员持秒表在作业现场对每一工序作业时间进行实际测算。

2)应选择生产较为顺畅时进行测算,并连续测试20个以上的周期时间。

标准工时设定方法与步骤

标准工时设定方法与步骤

标准工时设定方法与步骤标准工时设定的方法和步骤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收集工时数据首先需要对企业的工作岗位进行分类,然后对每个岗位进行详细的工时测定。

一般可以通过观察法、测时法和问卷法等方式来收集工时数据。

观察法是指通过直接观察工人在工作中所花费的时间来确定标准工时;测时法是指使用计时器等工具来测量完成某项工作所需要的时间;问卷法是指向工人发放问卷,让其填写完成某项工作所需要的时间。

二、确定标准工时在收集了足够的工时数据后,就可以对工作岗位进行标准工时的确定。

标准工时是指完成某项工作所需的合理时间,它是根据工作内容、工作难度、工作环境等因素来确定的。

在确定标准工时时,需要考虑到工作的正常完成时间,避免设定过长或过短的标准工时。

三、制定标准工时计划在确定了标准工时后,需要制定标准工时计划。

标准工时计划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完成一定数量的工作所需要的标准工时。

在制定标准工时计划时,需要根据企业的生产能力和生产需求来确定合理的工时数量。

同时还需要考虑到工作的流程和工作岗位之间的协调关系。

四、实施标准工时计划在确定了标准工时计划后,就需要将其付诸实施。

在实施标准工时计划时,需要对员工进行培训,让他们了解并熟悉标准工时的要求。

同时,还需要建立相应的工时管理制度,通过考核和激励来促使员工按照标准工时计划进行工作。

五、监控和评估在实施标准工时计划的过程中,需要对工时的执行情况进行监控和评估。

监控工时的执行情况可以通过工作记录、考勤记录等方式来进行。

评估工时的执行情况可以通过比较实际工时和标准工时的差异来进行。

通过监控和评估,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工时执行过程中的问题,进一步提高工时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六、优化和调整标准工时是一个不断优化和调整的过程。

在实际的工作中,可能会发现标准工时存在不合理的地方,或者随着生产流程的变化,标准工时需要进行调整。

因此,需要不断地对标准工时进行优化和调整,以适应企业的生产需求和管理要求。

标准工时的制定方法

标准工时的制定方法

标准工时的制定方法标准工时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完成特定工作所需要的正常工作时间。

制定标准工时的方法通常涉及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步,收集数据。

制定标准工时首先需要收集相关的工作数据,包括完成特定工作所需的时间、所用的工具和设备,以及可能出现的工作难度等。

这些数据可以通过观察工作过程、记录工作时间等方式获取。

第二步,分析数据。

在收集到数据后,需要对数据进行详细的分析,包括计算平均工作时间、最小和最大工作时间等。

通过分析数据,可以了解到工作任务的具体特点和工作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第三步,制定基准。

基于收集到的数据和分析结果,制定出一个基准工时,即完成特定工作所需要的标准时间。

这个基准工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可以考虑参考相关的行业标准或是对比其他类似工作的完成时间。

第四步,制定考核因素。

在确定基准工时后,还需要考虑一些其他的因素来对工作进行评估,例如工作难度、工作条件、员工技能等。

这些因素可以通过设定一定的加减分规则来体现,以便更加准确地评估工作负荷。

第五步,修订和完善。

标准工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订和完善。

当工作过程中出现新的工作方式、新的工具和设备时,需要及时地对标准工时进行修订,以保证其与实际工作相符合。

最后,管理和监控。

制定标准工时后,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管理和监控机制,对使用标准工时的过程进行监督和管理。

这可以通过建立考核制度、进行工作记录和定期评估等方式来实现,以确保标准工时的有效执行和运用。

综上所述,制定标准工时需要经过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制定基准、制定考核因素、修订和完善等多个步骤。

通过科学的方法和实际的数据,制定出合理和准确的标准工时,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进而推动企业的发展。

第六步,培训和沟通。

在制定标准工时之后,为了确保员工能够正确理解和使用标准工时,需要进行培训和沟通。

培训可以包括解释标准工时的意义和目的,以及如何根据标准工时安排工作。

同时,通过与员工进行沟通,可以了解他们对标准工时的理解和意见,并及时解决问题和改进。

最详细的“标准工时”制定方法

最详细的“标准工时”制定方法

最详细的“标准工时”制定方法在去年的时候,我们给出了这份教程。

有的企业已经将它变成了企业内部教程。

谢谢大家对我们“IE共学社”的认可。

这次我们修正了里面的一些问题,希望大家能获得一个更好的教程。

标准工时定义是:一个普通熟练工人在带有生理宽放,疲劳宽放,延迟宽放的情况下根据预定的标准操作手法以一个正常速度下所需要的时间。

注意上面4个红字部分四个注意点,简单来说就是:1、普通的2、有宽放的3、标准手法4、正常速度教科书上面的标准工时计算公式是:标准工时 = 基本时间*(1+宽放率)其中:基本时间 = 观测时间 * (1+评比系数)我们从背景、观测时间、评比系数、宽放率一步步得出标准工时,let’s go!零、背景假设我们现在要测量组装一只水笔的标准工时。

笔有4个部分,如下:组装一支笔有三个操作,如下:1.从初始位置取笔筒和笔芯,并组装2.持住笔筒,并取笔头组装3.持住笔筒,并取笔帽组装,放置成品于初始位置组装视频如下:一、观测时间观测时间有点像标准工时的原材料,标准工时是从观测时间加工而来的。

先看一下测量时的视频,每一次黑色的闪烁,就是该操作结束时间点,我们就记录下来。

最后得到这样的表格(T表示该操作结束时的累积时间,R代表该操作的测量时间,R是由两个相邻的T值相减得来的。

):最后获得这三个操作,4个循环的平均值就是观测时间了,如下:观测时间 = 2.7+2.5+2.1 = 7.3S,搞定!二、评比系数如果一开始你就选择了一位普通的、熟练的、正常速度的操作者进行测量,那么这一步就简单多了。

但是这个很难找出一个人,说,他就是这样的人。

所以我们一般会把观测时间通过评比系数校正成为一位普通的、熟练的、正常速度的操作者的操作时间,这个时间称之为基本时间。

通常情况下大家凭经验来确定该员工是否是属于一般的熟练工人。

这样的做法对个人经验要求特别高,并且不同工程师的评价可能产生较大差异。

给大家推荐西屋评定法,通过打分的方式,可以更加科学的确定评比系数,降低对经验要求,缩小不同工程师的评价差距。

标准工时方案

标准工时方案

标准工时方案1. 简介标准工时方案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根据工作内容的不同确定标准工时的方法。

它是企业进行工时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能够帮助企业更好地合理安排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实现生产目标。

2. 标准工时的概念标准工时是指完成一项工作所需的标准时间,是实现预定工作目标所必须的工作时间。

它是在一定的工作条件下,根据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时间消耗和工作要求而确定的。

3. 标准工时方案的制定步骤制定标准工时方案需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3.1 确定测定对象首先需要确定哪些工作需要进行测定,并明确测定的目的和依据。

测定对象通常是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或者具体的工作任务。

3.2 收集数据在测定对象确定后,需要收集有关工作时间的数据。

可以通过观察和测量员工在完成某项工作时所花费的时间,或者通过统计历史数据得出。

3.3 分析数据收集到数据后,需要对数据进行分析。

可以采用数理统计的方法,计算出工作时间的平均值、最大值和最小值,以及其它统计指标。

3.4 制定标准工时方案基于数据分析结果,制定标准工时方案。

根据工作内容的难易程度和所需资源的数量确定标准工时,确保工作时间是合理的、可行的。

3.5 定期评估和调整标准工时方案需要进行定期的评估和调整。

根据实际情况,对标准工时方案进行修订和改进,以提高其准确性和可操作性。

4. 标准工时方案的优势标准工时方案有以下几个优势:4.1 提高工作效率通过制定标准工时方案,可以合理安排工作时间,避免工作过程中的时间浪费,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不必要的加班和返工。

4.2 促进生产计划的制定和实施标准工时方案为生产计划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了依据。

根据标准工时,可以准确计算所需的工时和资源,帮助企业合理安排生产计划,提高生产效率。

4.3 提高工资管理的公平性标准工时方案可以作为工资管理的依据,确保工资的公平性和准确性。

根据标准工时,能够更加客观地评估员工的工作绩效,公正地分配工资。

5. 标准工时方案的应用标准工时方案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和企业,特别在生产制造行业中更为常见。

标准工时及制定方法

标准工时及制定方法
程中的每一个细节的特征,记录每一个空闲的发生原因和时间.最后据测 的数据,计算出宽放率.
ASUS 宽放率=宽放时间/(正常时间+宽放时间)
2.工作抽样法 此种方法是确定宽放时间的一种较好的方法,采用大量随机观测方
法,求得宽放率.公式同上.
确定宽放时间 的方法
决定观测次数的方法
观测次数的决定是以统计学理论为依据的,估计一项操作的正常时间需要 做多少次观测,将由管理工作所要求的精确性来决定.一般来说,要求时间值的 精确性愈高,观测次数愈多.但是过高的精度要求,过多的观测次数,显然是一种
时间研究的技术
时间研究
ASUS 直接法
合成法
密集抽样法
分散抽样法
预定时间标准法 标准数据法
ASUS 浪费. 因此,在时间研究前,对要测量的工作要素事先规定其置信度和精确范围, 以决定每个工作要素的观测次数,以各要素最大的观测次数作为该项工作的 观测次数.在实际工作中,一般选用95%的置信度,精确度+5%.
决定观测次数的方法有误差界限法和d2位法.国家标准GB/T 14002-92,规定 为误差界限法.
测时的方法:
(1) 连续测时法:秒表在整个测时过程中是连续不断地走动的,在 被测时的第一个观测周期第一要素的开始,秒表就开始工作, 其后不停,直到整个测时工作结束为止.
ASUS (2) 归零法:归零测时,是在每一个要素开始时,秒表指针由零位开 始走动,在本要素完成时,使指针归零,以此类推.
剔除异常值:
评比及评比系数的确定方法:
评比是一种判断或评价的技术,其目的是将实际操作时间调整到 “正常速度”的基础上.所谓正常速度是指一位经培训合格的,能够胜
ASUS 任该项操作且又有充分经验的操作者,在标准的工作环境条件下,不快

标准工时制定规范(含表格)

标准工时制定规范(含表格)

标准工时制定规范(ISO9001-2015)1目的1.1应用科学的、系统的方法制定标准工时,编制标准工时表;1.2将标准工时导入标准工时库应用于生产管理。

2范围2.1适用于公司所属各部门、车间。

3职责3.1车间工程技术人员:负责制定工艺流程,测量标准工时,编制标准工时表;积累、分析工时数据,制定通用作业工时标准(运用综合数据法);3.2生产车间经理:负责标准工时表的执行,按标准工时表排定的工位及作业内容组织生产,审核各班组生产日报表;3.3工艺工装职能:负责对标准工时表校对、审核;3.4燃具产品部长:负责对标准工时表审定、批准;3.5综合管理职能:负责标准工时导入标准工时库,各功能模块应用输出,并应用于生产管理;3.6技术管理职能:负责标准工时表归档管理,发放;4工作流程图5工作程序5.1标准工时制定原则5.1.1在产产品:所有在一年内生产的产品必须制定相应品名的标准工时,超过3年未生产产品的标准工时表可以不维护更新,但保留旧版电子档,以备查看;5.1.2新增产品:新产品试产时需制定一个临时工艺流程图,在批量生产后5个工作日须发行新版正式标准工时表;新版标准工时表版本号统一定为“00”版;5.1.3工艺变更:当生产工艺发生变更时,须调整相应变更工位的工时数据,并升级发行新的标准工时表,版本号为原版本号加“1”,并在表上相应位置注明升级原因。

例:原版为“00”版,升级后发行版本为“01”版,以此类推。

5.1.4制程改善:当对生产制程进行改善时,改善成果将通过“标准工时”的降低,“线平衡率”的提高来体现;改善完成后须升级标准工时表,以进行相应措施的固化;5.1.5与实际差异过大:当正式版标准工时表投入使用后,若发现与生产实际存在较大差异时,需要就部分或全部工位进行重新观测分析,再升级发行新版标准工时表;差异过大的标准为:在去除外部影响与内部问题后的产出工时与投入工时的差异超过10%;5.2数据测量标准工时制定初期阶段以秒表法为主,待积累了大量的作业单元数据进行分析后,再运用综合数据法制定常用作业的工时标准参数表,以在后期制定标准工时时直接取用,提高制作效率。

标准工时制定规范

标准工时制定规范

标准工时制定规范目录1 目的 (2)2 范围 (3)3 定义 (3)4 角色与职责 (3)5 规范要求 (3)6 标准工时的计算和发布 (4)7 相关文件 (5)8 附件 (5)1 目的建立标准工时管控体系,规范标准工时的制定标准和优化制度,为核算生产效率、人机产能、计划排产及制造成本等提供数据支撑。

2 范围此文件适用于公司内部所有正式生产的产品。

3 定义3.1标准工时:所谓的标准时间,就是指在正常条件下,一位受过训练的熟练工作者,以规定的作业方法和用具,完成一定的质和量的工作所需的时间。

3.2作业工时:一个经过足够训练的合格员工,在特定的工作环境中,以正常的速度完成某项作业所需要的时间。

作业工时是在现场实测工时的基础上经过速度评比计算而得的;3.3 宽放工时:不符合规则或不直接作用于作业,但又无法完全避免发生的延迟时间,在一定基础上维持作业时间的所必须需要的时间。

以相对于作业时间的比率来设定,即宽放系数。

4 角色与职责4.1 工程部:4.1.1 负责标准工时的维护与管理;4.1.2 负责对新产品标准工时进行验证。

4.2 生产部:4.2.1 负责标准工时执行与问题反馈。

4.3 计划部:4.3.1 负责根据产品标准工时排产。

5 规范要求5.1 标准工时的制定:5.1.1 新产品工时:工程部负责对新产品工时进行测试核算并发布归档。

5.1.2 老产品工时:工程部每三个月需要更新一次产品工时。

5.2 标准工时的制定方法:标准工时我司采用秒表测时法,现场作业实测,再经速度评比与时间宽放后计算而得的。

标准时间= 观测时间×评价系数×(1+宽放率)= 实际时间×(1+宽放率)5.3 标准工时的制定过程:5.3.1 前期准备(1)工具准备:秒表、记录板与工时记录表、铅笔;(2)资料准备:熟悉SOP作业流程以及作业工序;(3)掌握评比因素的有关知识,正确理解正常速度的概念。

速度评价法以100%作为正常速度的基准,如果评价系数为1.1(即110%),代表比正常速度快10%左右,如果评价系数为0.6(即60%),由代表作业速度相当于正常速度的60%。

具体工时制度以公司规章制度为准

具体工时制度以公司规章制度为准

具体工时制度以公司规章制度为准第一条:工作时间1.1 公司的正常工作时间为每周五天,每天工作时间为8小时,每周总工作时间为40小时。

1.2 公司每天的工作时间为上午8:30至下午5:30,中午12:00至1:00为午休时间。

1.3 在特殊情况下,公司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员工的工作时间,但不得超过法定工时。

第二条:加班制度2.1 员工可以根据公司的工作需要进行加班,但不得超过每日3小时,每周不得超过20小时。

2.2 加班时,公司将按照加班工时支付加班工资,加班工资计算方式为平时工资的1.5倍。

2.3 员工可以选择加班加班工资或者调休,调休时间需经过部门主管同意。

第三条:请假制度3.1 员工可以根据公司的请假制度申请事假、病假、婚假、产假、丧假等假期。

3.2 事假需提前向部门主管请假,并填写请假申请表,由部门主管批准后方可休假。

3.3 病假需提供医院开具的病假证明,病假期间的工资待遇根据公司规定执行。

3.4 公司将根据法律法规执行产假、婚假等假期,并为员工提供相应的福利待遇。

第四条:年假制度4.1 员工在公司连续工作满1年后,享有5天带薪年假。

4.2 员工在公司连续工作满2年后,享有10天带薪年假。

4.3 员工在公司连续工作满3年及以上,每满一年增加1天年假,最高不超过15天。

4.4 年假可以在员工本人与部门主管协商后安排休假,但不得影响公司正常的工作进程。

第五条:考勤制度5.1 公司将通过电子考勤系统进行考勤管理,员工需在规定时间内按时打卡。

5.2 员工迟到、早退或旷工将按照公司规定进行处罚,连续多次迟到、早退或旷工将被记过或扣除工资。

5.3 应急情况下,员工需提前向部门主管请假或调休,否则将被视为旷工处理。

第六条:其他规定6.1 员工在工作中需遵守公司的各项规定,如有违反,将按照公司制度进行处罚。

6.2 公司将根据员工的工作表现和绩效情况,为员工提供相应的奖励和晋升机会。

6.3 公司将不定期对员工的工时情况进行检查,并对违规行为进行处理。

标准工时制定的方法

标准工时制定的方法

标准工时制定的方法
员工的工作时间和工作强度是企业运作中重要的考量因素之一。

为了确保生产
流程的高效性和公平性,许多企业都采用了标准工时制度来规范员工的工作时间和工作量。

下面将介绍一种常见的方法来制定标准工时。

首先,制定标准工时需要对具体工作岗位进行细分和分析。

通过与相关岗位的
员工和监管人员进行沟通,了解工作内容、工作流程和工作要求。

通过观察岗位工作流程的实际操作,并与现有员工进行访谈,确定标准工时的具体要求和目标。

其次,制定标准工时需要考虑工作强度和劳动强度。

通过评估岗位的工作内容、工作负荷和风险因素,确定合理的工作时长和工作强度。

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员工的生理和心理健康,避免过度负荷和疲劳。

第三,制定标准工时需要参考相关法律法规和劳动合同。

根据国家和地区的劳
动法规定,确认合法的工作时间范围,并确保制定的标准工时符合法律要求。

同时,还要参考劳动合同中关于工作时间和工资的约定,确保标准工时的制定与劳动合同一致。

最后,制定标准工时还需要考虑生产效率和质量要求。

通过与其他企业进行比
较和分析,了解同行业的标准工时制定情况,确保标准工时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在制定过程中,还应考虑到生产流程中的特殊要求和实际情况,以确保员工的工作时间充分利用,并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总而言之,标准工时的制定需要细致的工作内容分析、参考法律法规和劳动合同、评估工作强度和劳动强度,以及考虑生产效率和质量要求。

合理的标准工时制定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满意度,进而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发展前景。

公司工时制度模板

公司工时制度模板

公司工时制度模板一、总则1.1 为了合理安排员工的工作和休息时间,保障员工的合法休息权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工时制度。

1.2 本工时制度适用于我公司的全体员工。

二、标准工时制度2.1 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0小时,每周至少休息一天。

2.2 日工资以每月21.75天来进行计算。

2.3 标准工时的加班适用平时加班1.5倍,双休日加班2倍,节假日加班3倍的补偿规则。

三、综合工时制度3.1 这种制度在一些挖掘、石油类或是季节性比较强的行业里比较常见,每年工作不得超过2000小时。

3.2 具体计算方式如下:以年为单位,365天-104天(休息日)-11天(法定节假日)=250天,每天8小时,共计82000小时。

以季度为单位,250天/4季度=62.5天,每天8小时,共计500小时。

以月为单位,250天/12=20.838166.64小时。

3.3 综合工时加班工资只有一档,即1.5倍工资。

即便在双休日或是法定节假日加班,只要不超过核算周期的标准工作时间,都不算做加班。

四、不定时工作制度4.1 这种制度在一些销售岗位广泛存在。

必须注意的是使用这种工时制度除去公司董监高可以不必审批外,其他工作人员都必须经过行政审批。

4.2 使用这种制度虽然没有了支付加班费的烦恼,但与此对应的公司也失去了对员工考勤的权力。

4.3 在司法实践中,加班费的举证规则为:两年之内的加班记录由公司举证,两年之外的由劳动者负责举证。

若劳动者举证合理明确,可以支持多年加班费,若劳动者举证瑕疵,公司则有机会免责。

五、特殊岗位工时制度5.1 对于特殊岗位,如驾驶员、保安、客服等,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工时制度,但需保证员工的合法休息权利。

六、工时制度的调整6.1 公司可根据生产经营需要,对工时制度进行调整,但需提前通知员工,并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备案。

七、违反工时制度的规定7.1 违反工时制度,未经批准擅自加班的,公司不予承认,不支付加班费。

标准工时的制定方法

标准工时的制定方法

标准工时的制定方法标准工时(Standard Working Hours)是指每位员工每天或每周应工作的正常时间。

制定合理的标准工时对于企业提高劳动效率、保障员工权益、实现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介绍一种标准工时的制定方法。

首先,制定标准工时的目的和原则。

确定标准工时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组织生产和安排员工的工作时间,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制定标准工时应遵循合理公平、科学规范的原则,尊重员工的合法权益,保护员工的身心健康。

其次,进行工作环境和工作内容的调研。

企业需要对各个岗位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内容进行详细的调研,了解不同岗位的工作特点、工作量和工作难度等。

同时,还需要考虑企业的生产规模、生产设备的现状以及市场需求等因素。

然后,分析员工工作时间的合理性和灵活性。

根据员工的工作特点和实际情况,分析员工工作时间的合理性和灵活性。

对于一些工作需要连续性和实时性的工作岗位,标准工时可以相对固定,并根据需要进行加班或调休。

对于一些工作相对独立且工作量较大的岗位,标准工时可以相对宽松,让员工在合理时间内完成工作。

最后,制定标准工时并予以执行。

根据前期的调研和分析结果,制定出具体的标准工时,并在相应的部门和岗位上进行执行。

在制定标准工时时,应充分考虑员工的工作需求和身心健康,避免过度压榨员工的工作时间。

此外,为了更好地执行标准工时,企业可以采用一些管理手段。

比如,建立健全的工作时间记录系统、完善的考勤制度,加强对工作时间的监督和管理,确保员工的工作时间和加班情况得到规范和跟踪。

综上所述,标准工时的制定方法需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员工的特点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和调研,充分保障员工的休息时间和合法权益。

同时,企业需要加强对标准工时的管理和执行,确保实施效果的最大化。

标准工时的制定方法不仅涉及到员工的工作时间安排,还需考虑员工的权益、企业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影响等方面。

下面将从更细致的角度继续探讨标准工时的制定方法,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工时管理办法

工时管理办法

工时管理办法1 目的确保工厂生产运营的有序进行,准时给顾客交付合格产品,力争工厂各环节准时化进行,推行精益化生产,不断标准化各种流程,推行科学的工时管理,制定标准工时,为做好产能分析提供准确的依据。

2 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所属的各生产单位。

3 职责:3.1定义:3.1.1生产运营部出勤工时分类:3.1.2各类工时定义:3.1.2.1总出勤工时: 生产运营部所有人员出勤工时的总和(含加班支持工时)。

3.1.2.2应出勤工时: 所有人员在公司规定下的正常应出勤工时总合(不含加班工时)。

3.1.2.3缺勤工时:(1) 事假、病假、婚假、丧假、产假、公假(公伤、无薪公假) 等均属缺勤工时。

培训、出差均为正常出勤,直接人员应以除外工时申报,不列为缺勤工时。

3.1.2.4直、间接人员划分:(1)直接人员:从事生产操作者。

(即标准工时测定范围者)(2)间接人员:生产运营部直接人员以外的所有人员。

3.1.2.5直接工时: 生产运营部直接人员出勤工时的总和。

即:直接工时=直接应到-直接缺勤-出援+入援+直接加班。

3.1.2.6间接工时: 生产运营部间接人员出勤工时的总和。

即:间接工时=间接应到-间接缺勤-出援+入援+间接加班。

3.1.2.7除外工时: 直接人员使用于非生产性事务的工时总和。

3.1.2.8实作工时: 实际运用于正常生产的工时总和。

3.1.2.9异常工时: 直接人员于生产中发生异常的工时总和。

3.1.2.10出援工时: 生产人员支持其它单位,处理非隶属生产单位的工作时数。

3.1.2.11入援工时: 其它单位人员支持生产单位,处理隶属生产单位的工作时数。

3.1.2.12标准工时(S.T) : 由作业纯熟的作业者,对指定的制程工作项目,在符合作业标准状态下,以正常速度完成该项操作所需的时间。

3.1.2.13支持工时:凡人员从事本组以外其他单位临时性工作所产生的工时数。

凡人员从事本组以外其他单位临时性工作者,即属支持。

标准工时设定方法与步骤

标准工时设定方法与步骤

标准工时设定方法与步骤标准工时是指企业对员工工作时间进行合理设定和管理的一种方法。

它能够确保员工的工作时间得到合理安排,提高工作效率和生产力,减少人力资源的浪费。

本文将介绍标准工时的设定方法与步骤。

标准工时的设定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数据收集:首先,企业需要收集与员工工作时间相关的数据,包括员工的实际工作时间、工作情况、工作量等。

可以通过现场观察、工作记录、问卷调查等方式获取这些数据,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2. 数据分析:通过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了解员工的工作时间分布情况和工作强度。

可以使用统计学方法、时间管理工具等进行数据分析,以便更好地理解员工的工作时间需求和特点,并为设定标准工时提供依据。

3. 制定标准工时目标: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制定合理的标准工时目标。

标准工时目标应该兼顾企业的生产力需求和员工的工作保障需求,既要保证工作效率又要注意员工的工作负荷和健康。

4. 设定标准工时规定:根据制定的标准工时目标,企业需要制定相应的标准工时规定。

标准工时规定应该包括员工的工作时间上限和下限、加班和调休制度、休息时间安排等内容。

这些规定应该与工作岗位的特点相匹配,确保员工在合理的时间内完成工作任务并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5. 员工参与与培训:在制定标准工时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员工的意见和需求。

可以通过开展员工参与的讨论会、培训课程等方式,让员工了解标准工时的设定方法和意义,增强员工的工作动力和参与感,从而提高标准工时的执行效果。

6. 调整与改进:标准工时的设定是一个动态过程,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时调整和改进。

企业可以定期对标准工时进行评估和监测,根据评估结果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改进,以确保标准工时的有效实施和效果。

标准工时的设定方法和步骤可以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度调整,但以上提到的步骤是一个相对完整和科学的设定过程。

通过合理设定标准工时,企业可以有效管理员工的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和生产力,实现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标准工时确定办法

标准工时确定办法

标准工时确定办法一、如何确定作业员1、进行员工素质测评,分析公司员工的工作熟练程度。

2、与作业人员进行必要的沟通,讲清标准工时确定的目的及意义。

3、确定标准工时测定人员。

二、要收集的资料有哪些1、操作指导书2、控制计划3、用于生产的设备工装4、工作环境清单。

5、工作现场平面布置图6、过程流程图三、工作单元的划分原则1、在不影响精度观测的情况下,每一单元愈短愈好。

2、人力时间与机械时间分开。

3、单元间段落分清,单元起点易于辨认。

4、不变单元与可变单元,须明确划分。

5、规则单元与间歇单元须划分清楚。

6、物料搬运时间与其他单元分开。

四、确定初步观测次数的原则1、一般情况下,至少需50次。

2、必要时增加观测次数。

3、可能重复进行。

五、如何观测及记录作业实施每一单元时间用秒表进行测量,测量后记录测量结果。

每次将秒表归零,读取测试时间。

六、对各工作加以评比参考评核系数表七、如何确定宽放率宽放时间指为了完成作业,必要的、不可避免的耽误时间。

宽放时间一般分为管理宽放、疲劳宽放及生理宽放。

1)管理宽放指在工厂现有管理条件下,完成作业所不可避免的耽误时间。

如➢工装夹具的装卸。

➢材料、机械的修理。

➢看作业指导书或图纸。

➢整理整顿等。

2)生理宽放指因人的生理需而耽误的时间,如喝水、擦汗、上洗手间等。

3)疲劳宽放指的是为恢复疲劳所必要的耽误时间。

下表为宽放率计算与范围参考八、如何计算标准工时1、计秒表累积数进行换算。

2、排除异常值。

3、求出平均值。

4、求出宽放率5、求出标准工时。

标准工时=平均实测工时×(1+∑评核系数)×(1+宽放率)。

什么是标准工时-如何制定

什么是标准工时-如何制定

什么是标准工时-如何制定什么是标准工时-如何制定标准时间,就是指在正常条件下,一位受过训练的熟练工作者,以规定的作业方法和用具,完成一定的质和量的工作所需的时间。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详细了解一下标准工时!标准时间的界定条件:规定的环境条件下;按照规定的作业方法;使用规定的设备、治工具;由受过训练的作业人员;在不受外在不良影响的条件下;达成一定的品质要求。

标准工时的制定方法通过时间研究制定标准时间;利用模特法制定标准工时;根据历史数据制定标准工时;备注: 标准工时制定有多种方法,以上是3种常用方法。

标准工时的'计算标准工时的计算公式:标准时间=观测时间*评比系数*(1+宽放率)=正常时间*(1+宽放率)。

观测时间:是实际观测得到的时间值的平均,而观测时间由于受到作业者熟练度、工作意愿、情绪等的影响,并能代表真实的情况,故此应加以修正,乘上一定的评价系数,求得实际时间作为标准时间的主体,而实际时间应考虑一定的宽放,作为疲劳、等待、喝水、上厕所等必须要项的预备,这样才得到标准时间。

评比系数:评比是一种判断或评价的技术,目的是将实际的操作时间调整到平均工人的正常速度。

其中影响评比的因素包括:a)操作者的熟练程度;b)设备工具的完善度;c)操作者的教育程度;d)工作的困难度。

以100%作为正常速度的基准,如果评价系数为1.1(即110%),代表比正常速度快10%左右,如果评价系数为0.6(即60%),由代表作业速度相当于正常速度的60%。

宽放:宽放是指由于疲劳,生理需求,管理需求等不可避免的因素而给予标准工时制定调整的一个方法。

产能的定义产能:是指单位工作时间内的良品的产出数。

工作时间:员工的实际的作业时间,由出勤时间减去相关活动产生的等待时间。

良品产出数:生产现场的产出必须一定要是良品才能作为产能计算的依据。

标准工时及产能计算软件工时及效率管理系统:生产管理人员可以利用Web浏览器方式从任意地点详细地、逐项活动地查看生产和即时劳动力数据,包括标准工时及产能数据等,通过工时及效率管理系统,生产管理人员在任何地点就可以实时清晰地了解到整个生产车间的工时、工单、产能等内容,真正帮你打造一个透明化的生产车间:工时及效率管理网络结通过工时系统的实施,可实时掌握现场所有生产线人员或生产线的状态,根据需要灵活安排及调度生产线人员,提高生产效率。

标准工时制定程序(含表格)

标准工时制定程序(含表格)

标准工时制定程序(IATF16949/ISO9001-2015)1.目的提高工作效率,衡量工作价值。

2.适用范围所有生产线作业人员之操作。

3.定义3.1 标准工时:建立在动作研究基础上,一名合格员工在规定的环境下,以正常速度完成一组规定的动作所需时间。

3.2 平均生产节拍:人、机、料的正常状态下,装配流水线最后一节点、相邻两台机器、同一动作的时间间隔,反映单位时间的产出。

3.3 产能均衡率:后制程生产能力/前制程生产能力*100%。

4.职责4.1 工程部:规划生产现场人员作业步骤,制订标准工时、测量及预算生产节拍及产能均衡率。

4.2 生产部:提供测试所需人、机、料。

5.标准工时制定规范5.1 标准工时制定方法:5.1.1经验判断法5.1.2历史记录法5.1.3工作衡量法1)秒表测时法2)预定动作标准时间3)工作抽样5.2 马表测时的作业步骤:5.2.1 准备和填写工时观测表。

5.2.2 拆分作业单元,现场观测和记录员工实际作业时间。

5.2.3 给出评比系数:观察员工作业速度,与理想的作业速度相比,是快还是慢?给出一个合理的系数。

5.2.4 数据分析,将异常值剔除。

5.2.5 根据作业的负荷给出宽放率:目前现场各工位的宽放率统一为10%。

5.2.6 计算作业标准时间:观测值*评比系数+宽放时间。

5.2.7 平衡瓶颈工位,修改作业指导书,发布新标准工时。

5.2.8 记录归档。

5.3 平均生产节拍5.3.1 指标:30秒(商用);35秒(家用)。

5.3.2 数据来源:生产现场抽样。

5.3.3 计算方法:1)每线、每周抽取10组数据(尽量保证时间上的均匀抽取),每组数据20台(前后相继);2)剔除异常数据后取均值;3)一个量测周期结束后得出家、商用得分,之后按产量构成加权取得最终结果。

5.4 产能均衡率:5.4.1指标:均衡率≥90%(≤110%)。

5.4.2数据来源:生产处周报。

5.4.3计算方法:每周统计正常工作时间内的前、后制程实际产出量,相除。

学会标准工时制定方法

学会标准工时制定方法

学会标准⼯时制定⽅法⾏知提⽰:本⽂总计2442个字,看完预计需要10分钟;今天给⼤家分享的内容是:【标准⼯时制定⽅法】⼀般情况,先利⽤作业分析和动作分析等⽅法确定最佳作业⽅法,后再制定标准时间;分享的内容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标准⼯时定义、标准⼯时⽤途以及标准⼯时测定。

01标准⼯时定义标准⼯时是什么?标准⼯时是指⼀个普通熟练的⼯⼈在正常操作条件下以合理的劳动强度,按照规定的⽅法和质量标准,完成符合质量要求的某⼯序或产品所需的作业时间。

标准⼯时五⼤因素:1、正常操作条件:⼯具条件及环境条件都符合作业内容要求并不易于引起疲劳;2、普通熟练程度:⼤多数中等偏上⽔平作业者的熟练度,作业者要了解流程,懂得机器和⼯具的操作与使⽤;3、规定的作业⽅法:作业标准规定的⽅法。

4、合适劳动强度:适合⼤多数普通作业者的劳动强度;5、符合质量标准:以产品的质量标准为准,基本原则是操作者通过⾃检及互检完成。

制定合理的标准⼯时,是⼯⼚规范管理最基本的⼯作,⾮常重要!那么标准⼯时到底有什么⽤途呢?02标准⼯时⽤途为什么做标准⼯时?标准⼯时基本有6个⽤途:1、产品估价报价:给客户或销售部门做产品估价与报价,通过标准⼯时可以计算出直接⽣产⼈员的⼯资,作为产品成本构成重要组成部分提供;2、⽣产计划依据:对外业务接单及对内⽣产计划依据,通过标准⼯时可以知道⼯⼚产能,为业务接单及⽣产排单提供参考;3、确定⼈机配置:根据产能及订单量,采⽤标准⼯时计算、确定⼈员及设备需求标准;4、员⼯作业评价:可以⽤标准⼯时对不同作业者的⼯作表现、及不同作业⽅法优劣进⾏科学评价;5、⼈⼒成本管控:⽤于制造产品的⼈⼯成本控制与管理,包括⽤于计件⼯资的基准;6、改善成果评估:作为⾰新及改善的绩效评估依据。

标准⼯时⽤途⼴泛且⾮常重要,可以说⼯⼚⽆标准⼯时就⽆科学管理。

03标准⼯时测定怎么做标准⼯时?科学的标准⼯时必须由观测时间、评⽐系数和宽放时间三项构成;标准⼯时具体计算⽅法为:=正常时间+宽放时间,即=观测时间×(1+评⽐系数)+宽放时间,也就是=[观测时间×(1+评⽐系数)] × (1+宽放率)常见标准⼯时的测定⽅法有经验评估法、秒表测量法、模特法;⼯作中最常⽤、也是最实⽤的测定⽅法是秒表测量法;秒表测量法也称为码表法,是对⼈⼯操作的动作单元或是机器的运⾏时间进⾏测量,将⼏次测量的结果记录下来,剔除异常值,得出其平均值,即为该动作单元或运⾏时间的⼯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