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导学案

合集下载

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和质量的关系教案

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和质量的关系教案

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和质量的关系教案简介这个教案将帮助学生通过实验来探究加速度与力和质量的关系。

通过进行实验,学生们将能够观察到不同力和质量对加速度的影响,并深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目标通过实验理解加速度、力和质量的概念。

掌握测量加速度的方法,并能解释测量结果。

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之间的关系。

教学步骤引入概念:向学生介绍加速度、力和质量的定义和作用,并解释它们之间的关系。

实验准备:为学生准备实验所需材料,如小车、定时器、测量工具等。

实验设计:让学生分组设计实验方案,包括选择不同力和质量的组合,并确定测量加速度的方法。

实验操作:学生按照设计方案进行实验操作,记录实验数据。

数据分析:帮助学生分析实验数据,比较不同力和质量组合下的加速度变化情况。

结论总结:引导学生总结实验结果,归纳出加速度与力、质量之间的关系,并解释其原因。

拓展思考:鼓励学生思考实验中可能存在的误差和改进方法,以及实验结果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等相关问题。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就实验过程和结果展开讨论,促进他们对概念的深入理解和能力的培养。

教学评价观察学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的表现和数据记录能力。

听取学生对实验结果的解释和推理能力。

指导学生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设计、数据分析和结论。

参考资料提供学生参考的课堂讲义、教科书或在线资源,以加深他们对加速度、力和质量关系的理解。

通过本实验,学生将能够理解力对物体运动状态的影响以及质量对加速度的影响,并且能够建立它们之间的关系。

实验步骤准备实验所需材料,包括弹簧秤、不同质量的物体、测量尺、计时器等。

将弹簧秤固定在水平台上。

将不同质量的物体挂在弹簧秤上,记录下每个物体的质量。

将物体以水平方向推动,用计时器记录下物体通过固定距离所用的时间。

计算出每个物体的加速度。

分析并讨论实验结果,探究加速度与力和质量之间的关系。

分析并讨论实验结果,探究加速度与力和质量之间的关系。

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和质量的关系教案

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和质量的关系教案

以下是一个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和质量的关系的简要教案:
实验名称:探究加速度与力和质量的关系
实验目的:
1. 了解力对物体运动状态的影响;
2. 探究加速度与施加的力和物体质量之间的关系。

实验材料:
1. 平滑水平桌面
2. 小推车或滑轮组
3. 牵引绳
4. 弹簧测力计
5. 不同质量的金属块
实验步骤:
1. 在水平桌面上放置小推车或滑轮组。

2. 用牵引绳连接弹簧测力计和小推车,并确保绳子通过滑轮组。

3. 给小推车施加不同大小的拉力,记录每次施加的力值。

4. 将不同质量的金属块放在小推车上,保持拉力不变,记录金属块的质量和推车的加速度。

5. 重复实验多次,以获得可靠的数据。

实验数据处理:
1. 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力与加速度的图表,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

2. 计算不同质量下的加速度,比较结果并总结规律。

实验注意事项:
1. 确保实验台面光滑水平,减少外界干扰。

2. 每次实验前都要校准弹簧测力计,确保准确性。

3. 实验时要小心操作,避免受伤。

思考问题:
1. 根据实验结果,你觉得加速度与施加的力和物体质量之间有何关系?
2. 实际生活中还有哪些情况符合你在本实验中得出的结论?
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可以直观地感受到力对物体运动状态的影响,理解加速度与力和质量之间的关系。

同时,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导学案1

《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导学案1

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学习目标】1.体验探究加速度与物体受力、物体质量的关系的过程。

2.感悟控制变量法、图象法等科学研究方法的应用。

3.体验通过探究物理规律的过程来获取物理知识的乐趣。

4.使观察能力、质疑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交流合作的能力得以提高。

【活动过程】活动一阅读课本、思考下列问题1.物体的加速度可能和哪些物理量有关,如何探究加速度与几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2.如何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1)实验的基本思路(2)实验数据的分析测得加速度后和力后,用为横坐标,为纵坐标,描绘图象,看看图象是否为过原点的倾斜直线,若为直线则说明,如果不是这样则需进一步分析。

3.如何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1)实验的基本思路(2)实验数据的分析根据我们的经验,在相同力的作用下,质量m ,加速度a ,这可能是,用为横坐标,为纵坐标,描绘图象,看看图象是否为过原点的倾斜直线。

若为直线则说明,如果不是这样则需进一步分析。

活动二探究两种实验方案(课本P73)实验方案一:(1)分析如何比较小车的加速度(2)简述实验过程:实验方案二:(1)实验器材:(2)实验过程:思考:为什么要平衡摩擦,平衡摩擦后小车所受的合力等于重物的重力吗?例1. 在利用打点计时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以下做法正确的是( )A.平衡摩擦力时,应将重物用细绳通过定滑轮系在小车上B.每次改变小车的质量时,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C.实验时,先放开小车,后接通电源D.“重物的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这一条件如不满足,对探究过程也不会产生影响(1)数据的记录和处理例2.在做“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时,计算出各纸带的加速度后,将测得的加速度a和力F的有关数据记录在表1中.将测得的反映加速度a 和质量m的数据列在表2中.表1a/(m·s-2) 1.98 4.06 5.95 8.12F/N 1.00 2.00 3.00 4.00表2a/(m·s-2) 2.04 2.66 3.23 3.981m/kg-10.50 0.67 0.80 1.00根据表中所列数据,分别画出a-F图象和a-1m的图象.从图象可以判定:当m一定时,a与F的关系为;当F 一定时,a与m的关系为__ __ ____.(2)误差的分析例3. 某实验小组的几名同学在探究加速度与物体的质量以及外力关系的实验中,当物体的质量一定时,分别根据实验数据画出了不同的实验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分析正确的是( )A.形成图甲的原因是平衡摩擦力时长木板倾角过大B.形成图乙的原因是平衡摩擦力时长木板倾角过小C.形成图丙的原因是平衡摩擦力时长木板倾角过大D.形成图丁的原因是平衡摩擦力时长木板倾角过小拓展延伸: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在研究加速度a与小车的质量M的关系时,由于没有注意始终满足M远大于m的条件,结果得到的图象应是下图中的()巩固练习1. 如下图所示是研究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甲图为侧视图,乙图为俯视图,打开夹子,让两个质量分别M1和M2的小车,在相等拉力作用下同时从静止开始做加速运动,t秒后夹紧夹子,让小车都立即停下,则需要测定小车的位移s,利用公式得出两车的a1、a2。

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导学案 (4)

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导学案 (4)

2 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定位·学习目标]1.经历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设计过程,能够依据要求进行实验设计,学会选择合理的实验方案进行探究实验。

2.经历用图像处理数据的过程,从图像中发现物理规律,培养学生收集信息、获取证据的能力。

3.经历实验操作和测量的过程,知道如何平衡摩擦力、减小系统误差等操作方法,体会探究过程的科学性和严谨性,培养与人合作、学会分享的团队精神。

一、实验目的1.学会用控制变量法探索物理规律。

2.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二、实验原理实验的基本思想——控制变量法(1)加速度与力的关系:保持小车质量不变,通过改变槽码的个数改变小车所受拉力。

测得不同拉力下小车运动的加速度,找出加速度与拉力的关系。

(2)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保持小车所受的拉力不变,通过在小车上增加重物改变小车的质量。

测得不同质量的小车在这个拉力下运动的加速度,找出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

三、实验器材小车、砝码、槽码、细线、一端附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垫木、打点计时器、交流电源、纸带、刻度尺、天平。

四、实验步骤1.用天平测出小车的质量M,并把数值记录下来。

2.按如图所示把实验器材安装好,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连在小车上(小车上先不系绳)。

3.阻力补偿:在长木板不带定滑轮的一端下面垫一垫木,反复移动垫木位置,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轻推小车,直到小车拖动纸带能在斜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为止(纸带上相邻点间距相等)。

4.细绳一端挂槽码,另一端绕过定滑轮系在小车上,接通电源,放开小车,在小车碰到定滑轮前停住小车,关闭打点计时器电源,取下纸带,并标上号码,据此计算出小车的加速度。

5.保持小车(含砝码)的质量不变,改变所挂槽码的总质量,重复步骤4,多做几次实验,记录所挂槽码的总重力m1g、m2g、…,并填入表1中。

表16.保持槽码的质量不变,在小车上加放砝码,重复步骤4,多做几次实验,记录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M1、M2、…,并填入表2中。

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导学案 (11)

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导学案 (11)

2 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一、数据处理1.把小车在不同力作用下产生的加速度填在表中。

以a为纵坐标,F为横坐标,根据数据作a-F图像,通过拟合测量点,作出图像找出规律,分析a与F的关系。

2.把不同质量的小车在相同力的作用下产生的加速度大小填在表中。

分别以a 为纵坐标, m 和1m为横坐标,根据数据作a-m 图像和a-1m图像,分析a 与 m 的关系。

二、误差分析三、注意事项1.平衡摩擦力:不要挂槽码,但小车连着纸带;整个实验平衡了阻力后,不管以后是改变槽码的个数还是改变小车中钩码的质量,都不需要重新平衡阻力。

2.实验条件:实验中要使小车和钩码的总质量远大于槽码的质量。

只有如此,槽码的重力才可作为小车受到的拉力。

3.一先一后一按住:改变拉力和小车质量后,每次开始时小车应尽量靠近打点计时器,并应先接通电源,后放开小车,且应在小车到达滑轮前按住小车。

4.作图像:作图时两坐标轴标度比例要适当,各量须采用国际单位,这样作图线时,坐标点间距不至于过密,误差会小些。

要通过尽可能多的点作图线,不在图线上的点应尽可能均匀分布在图线两侧,离图线较远的点应舍去。

类型一实验原理与探究过程[例1] 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研究在作用力F一定时,小车的加速度a与小车质量m的关系,某位同学设计的实验步骤如下:A.用天平称出小车和重物的质量;B.按图装好实验器材;C.把轻绳系在小车上并绕过定滑轮悬挂重物;D.将电磁打点计时器接在电压为6 V的蓄电池上,接通电源,放开小车,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点,并在纸带上标清小车的质量;E.保持重物的质量不变,增加小车上的砝码个数,并记录每次增加后的m值,重复上述实验;F.分析每条纸带,测量并计算出加速度的值;G.作a- m关系图像,并由图像确定a- m关系。

(1)该同学漏掉的重要实验步骤是,该步骤应排在步实验之后。

(2)在上述步骤中,有错误的是,应把改为。

(3)在上述步骤中,处理不恰当的是,应把改为。

《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导学案.

《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导学案.

《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导学案【学习目标】1.认识影响加速度的因素—力和质量.2.通过实验测量加速度、力、质量,分别作出加速度与力、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图象.3.能根据图象得出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4.体会“控制变量法”对研究问题的意义.【重点难点】1.体验实验探究过程:明确实验目的、分析实验思路、制定实验方案、得出实验结论.2.初步认识数据处理时变换坐标轴的技巧.3.初步了解将“不易测量的物理量转化为可测物理量”的实验方法.4.会对实验误差作初步分析.【任务一:知识准备】1.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1)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快慢,也就是物体____________的大小,与物体的____________有关,还与物体____________有关.(2)物体的质量一定时,受力越大,其加速度就____________;物体的受力一定时,质量越小,加速度就____________.(3)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定量关系时,应保持物体____________不变,测量物体在____________的加速度;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时,应保持物体__________不变,测量不同质量的物体在____________下的加速度.2.制定实验方案时的两个问题(1)测量物体的加速度可以用刻度尺测量____________,并用秒表测量____________,由公式____________算出.也可以在运动物体上安装一条通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根据____________来测量加速度.(2)在这个实验中也可以不测加速度的具体数值,这是因为我们探究的是____________关系.3.怎样由实验结果得出结论在本探究实验中,我们猜想物体的加速度与它所受的力成________,与质量成____________,然后根据实验数据作出____________图象和____________图象,都应是过原点的直线.【任务二:问题探究】1、在研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时,为什么要描绘a -m1图象,而不是a -m 图象?2.控制变量法 :什么叫控制变量法?本实验中如何应用控制变量法?【任务三:实验方案】参考案例一:1、本案例需运用“位移之比表示小车加速度之比”即:2121a a x x,此式成立的条件是: 2、某同学控制两小车质量相同,改变砝码(拉力大小)个数,设计记录数据表如下:3、若两小车线上系的砝码(拉力大小)个数相同,小车质量不同,请你设计一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参考案例二:1、本案例要求砝码和盘的总质量远小于小车质量,为什么?2.本实验的一个重要步骤是平衡摩擦力,为什么?3.实验中需注意的事项(1)平衡摩擦力时不要挂重物,整个实验平衡了摩擦力后,不管以后是改变托盘和砝码的质量,还是改变小车及砝码的质量,都不需要重新_________.(2)平衡摩擦力后,每次实验必须在满足小车和所加砝码的总质量远大于砝码和托盘的总质量的条件下进行.只有如此,砝码和托盘的总重力才可视为与小车受到的拉力相等.(3)_______应靠近打点计时器且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4)作图象时,要使尽可能多的点分布在所作直线上,不在直线上的点应尽可能均匀地分布在所作直线______.离直线较远点是错误数据,可舍去不予考虑.【任务四:当堂检测】应用点一:数据处理(1)根据表中数据,画出a -F 图象.(2)从图象可以判定:当m 一定时,a 与F 的关系为_________.(1)根据表中所列数据,画出a -m图象.(2)由a -m 1关系可知,当F 一定时,a 与M 成__________关系.应用点二:实验误差分析例3:用图4-2-5(a )所示的装置是研究质量一定时,加速度与作用力的关系.研究的对象是放在长木板上的小车,小车的质量为M ,长木板是水平放置的.小车前端拴着细轻绳,跨过定滑轮,下面吊着砂桶.实验中认为细绳对小车的作用力F 等于砂和桶的总重力mg .用改变砂的质量的办法来改变小车的作用力F ,用打点计时器测出小车的加速度a ,得出若干组F 和a 的数据.然后根据测得的数据作出a -F 图线.图4-2-5一学生作出图4-2-6(b)所示的图线,发现横轴上的截距OA较大,明显地超出了偶然误差的范围,这是由于在实验中没有进行下面的步骤,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务五:课堂练习】1、某学生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测得小车的加速(1)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图4-2-6坐标系中作a-F图线.图4-2-6 图4-2-7(2)图线在F轴上截距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上题中,如果此学生根据测得的数据作出的a-F图线如图4-2-7所示,则实验中出现误差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高中物理新教材《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导学案

高中物理新教材《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导学案

2.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1.会做“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

2.学会用“控制变量法”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定量关系。

3.会用图像表示加速度与力、加速度与质量之间的关系,能根据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论。

4.会分析实验中的误差,能采取合理方法减小实验误差,了解实验创新的方法及原理。

1.实验原理□1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物理量,□2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因此也可以说,□3加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4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5质量大的物体运动状态不容易改变。

这说明,□6加速度与□7力、□8质量存在一定的关系。

2.实验思路(1)探究方法——□9控制变量法。

装置如图所示。

①保持□10小车质量不变,通过改变槽码的个数改变□11小车所受的拉力,探究加速度与拉力的定量关系。

②保持□12小车所受的拉力不变,通过在小车上增加重物改变□13小车的质量,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定量关系。

(2)要测量的物理量①小车和放在小车上的砝码的总质量M。

②小车受的拉力F(槽码的重力)。

③小车的□14加速度a 。

3.实验器材□15打点计时器、纸带、复写纸、小车、□16一端附有定滑轮的长木板、槽码若干个、夹子、细绳、低压□17交流电源、导线、天平(带有一套砝码)、□18刻度尺。

课堂任务 探究过程·获取数据 仔细观察下列图片,认真参与“师生互动”。

活动1:参考图甲,本实验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哪些?提示:小车的质量、小车所受的作用力和小车运动的加速度。

活动2:小车的质量用天平测量即可。

回顾运动学的知识,你知道哪几种测量或比较小车加速度的方法?提示:如果小车做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则用刻度尺测量位移并用秒表测量时间,然后由a =2x t 2算出。

也可以在小车上安装一条打点计时器的纸带,根据纸带上打出的点来测量加速度。

也可以不测加速度的具体数值,测量不同情况下(即受力不同或质量不同时)小车加速度的比值,由于a =2x t 2,如果测出两个做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小车在相同时间内发生的位移x 1、x 2,则a 1a 2=x 1x 2。

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导学案 (3)

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导学案 (3)

2 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学习目标]1.知道探究加速度、质量、力三者关系的实验方案,体会用“控制变量法”研究物理规律。

2.会使用基本的力学实验器材获取加速度、力、质量等数据,并作出加速度与力、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图像,能根据图像得出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3.领会近似思想以及化曲为直的转化思维,知道平衡摩擦力的方法,会对实验误差做初步分析。

一、实验原理应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的加速度由纸带测出,小车的质量由天平测得,外力即为槽码的质量。

在探究加速度与力及小车质量的定量关系时,用到的基本方法是控制变量法,即:(1)保持小车质量不变,通过改变槽码的个数改变小车所受的拉力。

(2)保持小车所受的拉力不变,通过在小车上增加重物改变小车的质量。

二、实验器材打点计时器、纸带、复写纸、小车、一端有定滑轮的长木板、槽码、夹子、细绳、低压交流电源、导线、天平(带有一套砝码)、刻度尺、薄木板。

三、实验步骤1.用天平测出小车和槽码的质量m和m′,把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2.按实验装置图把实验器材安装好,使长木板有滑轮的一端伸出桌面。

3.在长木板不带定滑轮的一端下面垫上薄木板,通过前后移动,来补偿阻力。

4.把细绳系在小车上并跨过定滑轮,此时要调节定滑轮的高度使细绳与木板平行。

5.将小车放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挂上槽码,接通电源,放开小车得到一条打好点的纸带(注意不要让小车撞到定滑轮,打好点的纸带要标明条件m=?,m′=?)。

6.保持小车的质量不变,改变槽码的个数,按上面步骤再做几次实验。

7.在每条纸带上都要选取一段比较理想的部分,算出每条纸带加速度的值并记录在表格中。

8.保持槽码质量不变,在小车上放砝码改变小车的质量,重复上面的实验。

把各次实验中的数据填入表格内。

9.用纵坐标表示加速度a,横坐标表示拉力F,即槽码重力m′g,根据实验数据在坐标纸上描出相应的点并作图线。

10.用纵坐标表示加速度a,横坐标表示小车质量的倒数1m,在坐标系中根据实验数据描出相应的点并作图线。

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导学案

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导学案

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导学案第二节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编制:高一、二级部审核:魏桂华包科领导签字:_____________【学习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和质量的定量关系,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2.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会用控制变量法设计实验。

3.激情投入、全力以赴,通过实验探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新精神。

【重点、难点】重点:加速度的测量,对a∝F、a∝1/m的探究。

难点:实验方案的设计,实验数据的处理。

【使用说明】1.认真阅读课本,掌握实验原理,数据处理的方法,以及控制变量法在实验过程中的应用。

2.要学会灵活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

3.A、B、C三层同学按照要求分层完成导学案【预习导学】1.关于力与加速度、质量的关系:阅读教材第71页前五段材料,回答右图问题:①物体质量一定,力不同,物体加速度有什么不同?①②②力大小相同,作用在不同质量物体上,物体加速度有什么不同?③物体运动状态改变快慢取决哪些因素?定性关系如何?2.关于控制变量法在实验过程中,我们为什么用控制变量法来分析、、之间的关系?3.实验的注意事项①小车在运动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受到摩擦力的作用,如果不消除摩擦力的影响会给我们的实验带来数据处理上的不必要的麻烦。

请你根据右图解释一下如何平衡摩擦力?②实验中测量小车的加速度是根据打点计时器打出来的纸带计算出来的,你还记得打点计时器在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吗?③如图所示是一条打出来的纸带,请简要说明一下如何计算加速度4.本实验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几个?哪个量容易测出?哪些量是本实验要解决的主要问题?5.在本探究实验中,为什么可用两车的位移之比表示加速度之比?。

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导学案 高一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导学案 高一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第四章运动和力的关系第二节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知识梳理▼一、实验目的1.学会用控制变量法研究物理规律.2.验证牛顿第二定律.3.掌握利用图象处理数据的方法.二、实验原理探究加速度a与力F及质量m的关系时,应用的基本方法是控制变量法。

(1)保持质量不变,探究加速度跟的关系.(2)保持合外力不变,探究加速度与的关系.(3)作出a-F图象和a-1m图象,确定a与F、m的关系.三、实验器材打点计时器、纸带、复写纸、小车、一端附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小盘、夹子、细绳、低压交流电源、导线、天平、刻度尺、砝码.四、实验步骤(一)测质量1.用天平测出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M,小盘和砝码的总质量m,把测量结果记录下来.(二)仪器安装及平衡摩擦力2.按下图把实验器材安装好,只是不把悬挂小盘的细绳系在车上,即不给小车施加牵引力.3.平衡摩擦力:在长木板不带定滑轮的一端下面垫一块木板.反复移动木板的6.重复步骤5三次,得到三条纸带.7.在每条纸带上都选取一段比较理想的部分,标明计数点,测量各个计数点到O计数点间的距离,利用逐差法或v-t图象法求a.8.以a为纵坐标,F为横坐标,描点、画线,如果该线为过原点的直线,说明1.平衡摩擦力:在平衡摩擦力时,不要把悬挂小盘的细线系在小车上,即不要给小车施加任何牵引力,并要让小车拖着打点的纸带运动.整个实验平衡了摩擦力后,不管以后是改变小盘和砝码的总质量还是改变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都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2.实验条件:每条纸带必须在满足小车与车上所加砝码的总质量远大于小盘和砝码的总质量的条件下打出.3.操作顺序:改变拉力和小车质量后,每次开始时小车应尽量靠近打点计时器,并应先接通电源,再放开小车,且应在小车到达滑轮前按住小车.六、误差分析1.质量的测量误差,纸带上打点计时器打点间隔距离的测量误差,拉线或纸带不与木板平行等都会造成误差.2.因实验原理不完善造成误差:本实验中用小盘和砝码的总重力代替小车受到的拉力(实际上小车受到的拉力要小于小盘和砝码的总重力),存在系统误差.小盘和砝码的总质量越接近小车的质量,误差就越大;反之,小盘和砝码的总质量越小于小车的质量,误差就越小.3.平衡摩擦力不准造成误差:在平衡摩擦力时,除了不挂小盘外,其他的都跟正式实验一样(比如要挂好纸带、接通打点计时器),匀速运动的标志是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上各点的距离相等.经典例题▼对原理的理解和误差的分析【例】 1、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步骤中,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 A.同时改变拉力F和小车质量m的大小B.先保持小车质量m不变,研究加速度a与拉力F的关系,再保持F不变,研究a与m的关系,最后导出a与m及F的关系C.只改变拉力F的大小,小车质量m的大小始终保持不变D.只改变小车质量m的大小,拉力F的大小始终保持不变是( )A.a和b较好地把握了实验条件M>>m向都改变.3、用打点计时器测量加速度,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时,需要平衡摩擦力.平衡摩擦力时,应该让小车( )A.挂上钩码,拖上纸带,开动打点计时器B.不挂钩码,拖上纸带,开动打点计时器C.挂上钩码,不拖纸带D.不挂钩码,不拖纸带4没有画出,打点计时器接在周期为T0=0.02s的交流电源。

第二节 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教案

第二节 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教案

第四章运动和力的关系第二节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并掌握牛顿第二定律的基本内容,即加速度与力、质量之间的关系。

学会通过实验方法探究加速度、力、质量三者之间的定量关系。

能够运用控制变量法设计实验,并准确记录和分析实验数据。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引导学生运用逻辑推理和数学方法处理实验数据,得出科学结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沟通交流的能力,增强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及其理解。

通过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之间的关系。

2.教学难点:实验设计的合理性,确保控制变量的准确性。

数据处理和分析,正确得出加速度、力、质量之间的定量关系。

三、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通过设计实验,让学生亲手操作,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之间的关系。

讨论交流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实验设计、数据记录和分析方法,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归纳总结法:通过实验数据和逻辑推理,归纳总结出牛顿第二定律。

四、教学用具实验器材:小车、打点计时器、纸带、刻度尺、砝码、弹簧秤、斜面等。

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实验步骤、数据记录表格和实验结果。

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回顾牛顿第一定律,引出物体运动状态改变需要力的作用,进而提出加速度与力、质量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

2.讲授新课:介绍牛顿第二定律的基本内容,即F=ma,其中F为物体受到的合力,m为物体的质量,a为物体的加速度。

讲解控制变量法的原理及其在物理实验中的应用。

3.实验设计: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实验设计,确定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

强调控制变量法在实验中的应用,即分别探究加速度与质量、加速度与力的关系时,需要保持另一个变量不变。

4.实验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记录实验数据。

教师巡回指导,确保实验操作的正确性和安全性。

5.数据分析:学生根据实验数据,运用数学方法(如比例法、图像法等)分析加速度与力、质量之间的关系。

【参考借鉴】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导学案.doc

【参考借鉴】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导学案.doc

优质参考文档优质参考文档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学习目标】1、学会用控制变量法研究物理规律。

2、学会记载实验数据,并转化为物理图像,由试验结果得出结论。

3、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预习导学】(认真阅读教材p71-74页完成下列问题)1、 实验目的: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当质量一定是,加速度与力成 ;当作用力一定是,加速度与质量成 。

2、 实验原理 1、采用控制变量法:当研究对象有两个以上的参量发生牵连变化时,我们设法控制某些参量使之不变化,而研究其中 的变化的方法。

本试验有F 、m 、a 三个参量,研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时,我们先控制一个变量。

即当力不变时,加速度与 的关系;当质量不变时,加速度与 的关系。

【课堂导学】3、 实验器材:打点计时器,纸带及复写纸片,小车,一端附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小桶和砂(或钩码),细绳,导线,天平, ,砝码。

4、 实验步骤1)用天平测出小车和小桶的质量M 和M /,把数值记录下来。

2)按图把实验器材装好,不挂小桶。

3)平衡摩擦力:在长木板的不带定滑轮的一端下面垫上一块薄木块,让小车能在其上面做匀速运动。

4)把细绳系在小车上并绕过滑轮悬挂小桶,先接通电源在放开小车,取下纸带并标上号码。

5)保持质量不变,做上述试验,把力对应的纸带标好。

6)保持力不变,做上述试验,将质量对应的纸带标好。

7)计算出加速度,作出加速度与力的图像及加速度与质量得到数的图像。

8)整理、收拾好实验器材。

表一:(表二:画出图像:实验结论:物体的加速度与物体的 成反比,与物体 成正比。

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导学案

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导学案

4.2实验: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一、学习目标:1、用比较法测量加速度;2、用控制变量法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3、掌握利用图象处理数据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一)、采用控制变量法1、先控制小车的质量不变,改变小车所受的拉力F,讨论a与F的关系;2、再控制小车所受的拉力F不变,改变小车的质量m,讨论a与m的关系.( 二)、要测量的物理量小车与其上砝码的总质量M——一用天平测出.小车受的拉力F——用天平测出小盘和盘内砝码的总质量m,由F=mg算出.小车的加速度a——通过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测算出.( 三)、平衡摩擦力的目的和方法①目的:实验中小车要受到摩擦阻力的作用,垫高水平木板不带滑轮的一端,使小车自身重力沿斜面的分力平衡摩擦力,这样小车所受拉力即为合力.②方法:不挂托盘,使小车拖着纸带,纸带通过打点计时器,并且使打点计时器处于工作状态,逐渐调节木板的倾角,使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即平衡了摩擦力.三、实验器材打点计时器、纸带及复写纸、小车、一端附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小盘和砝码、细绳、低压交流电源、天平(带有一套砝码)、刻度尺.四、实验步骤(一)、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1.用天平测出小车和小盘(包括其中砝码)的质量分别为M0、m0,并把数值记录下来.2.如图将实验器材安装好(小车上不系绳).3.把木板无滑轮的一端下面垫一薄木板,平衡摩擦力.4.将重物通过细绳系在小车上,接通电源放开小车,用纸带记录小车的运动情况;取下纸带并在纸带上标上号码及此时所挂重物的重力m o g.5.保持小车的质量不变,改变小盘(包括其中砝码)的质量,重复步骤4多做几次实验,每次小车从同一位置释放,并记录好相应纸带重物的重力m1g、m2 g…6.保持小车所受的合外力不变,在小车上加砝码,并测出小车和放上砝码后的总质量M1,接通电源放开小车,用纸带记录小车的运动情况,取下纸带并在纸带上标上号码.7.继续在小车上加放砝码,重复步骤6,多做几次实验,在每次得到的纸带上标上号码.8.分别在坐标系中作出M不变时,a一F图象和F不变时,a一M图象.1.你在图(a)中画出的a一F图象;在图(b)中画出的a一M图象;在图(c)中画出的a一1 M图象结论: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得出的结论是:当M不变时,a与F成正比;当F不变时,a与M成反比.五、注意事项1.平衡摩擦力时不要挂重物,整个实验平衡了摩擦力后,不管以后是改变盘和砝码的质量还是改变小车及砝码的质量,都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2.实验中必须满足小车和砝码的质量远大于小盘和砝码的总质量.只有如此,砝码和小盘的总重力才可视为与小车受到的拉力相等.3.各纸带上的加速度a,都应是该纸带上的平均加速度.4.作图象时,要使尽可能多的点在所作直线上,不在直线上的点应尽可能对称分布在所作直线的两侧.离直线较远的点是错误数据,可舍去不予考虑.5.小车应靠近打点计时器且先接通电源再释放纸带.六、误差分析1.质量的测量误差、纸带上打点计时器打点间隔距离的测量误差,拉线或纸带不与木板平行等都会造成误差.2.因实验原理不完善造成误差:本实验中用小盘及砝码的总重力代替小车受到的拉力(实际上小车受到的拉力要小于小盘及砝码的总重力),存在系统误差.小盘及砝码的总质量越接近小车的质量,误差就越大;反之,小盘及砝码的总质量越小于小车的质量,误差就越小.3.平衡摩擦力不准造成误差:在平衡摩擦力时,除了不挂小盘外,其他的都跟正式实验一样(比如要挂好纸带、接通打点计时器),匀速运动的标志是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上点的距离相等.五、七、例题解析1.如图所示,是某次利用气垫导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关系的实验装置安装完毕后的示意图,图中A为砂桶,B为定滑轮,C为滑块及上面添加的砝码,D为纸带,E为电火花计时器,F为蓄电池,电压为6 V,G是电键,请指出图中的三处错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2实验: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一、学习目标:
1、用比较法测量加速度;
2、用控制变量法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3、掌握利用图象处理数据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 一)、采用控制变量法
1、先控制小车的质量不变,改变小车所受的拉力F,讨论a与F的关系;
2、再控制小车所受的拉力F不变,改变小车的质量m,讨论a与m的关系.
( 二)、要测量的物理量
小车与其上砝码的总质量M——一用天平测出.
小车受的拉力F——用天平测出小盘和盘内砝码的总质量m,由F=mg算出.
小车的加速度a——通过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测算出.
( 三)、平衡摩擦力的目的和方法
①目的:实验中小车要受到摩擦阻力的作用,垫高水平木板不带滑轮的一端,使小车自身重力沿斜面的分力平衡摩擦力,这样小车所受拉力即为合力.
②方法:不挂托盘,使小车拖着纸带,纸带通过打点计时器,并且使打点计时器处于工作状态,逐渐调节木板的倾角,使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即平衡了摩擦力.
三、实验器材
打点计时器、纸带及复写纸、小车、一端附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小盘和砝码、细绳、低压交流电源、天平(带有一套砝码)、刻度尺.
四、实验步骤
(一)、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1.用天平测出小车和小盘(包括其中砝码)的质量分别为M0、
m0,并把数值记录下来.
2.如图将实验器材安装好(小车上不系绳).
3.把木板无滑轮的一端下面垫一薄木板,平衡摩擦力.
4.将重物通过细绳系在小车上,接通电源放开小车,用纸
带记录小车的运动情况;取下纸带并在纸带上标上号码及此时所挂重物的重力m o g.5.保持小车的质量不变,改变小盘(包括其中砝码)的质量,重复步骤4多做几次实验,每次小车从同一位置释放,并记录好相应纸带重物的重力m1g、m2 g…
6.保持小车所受的合外力不变,在小车上加砝码,并测出小车和放上砝码后的总质量M1,接通电源放开小车,用纸带记录小车的运动情况,取下纸带并在纸带上标上号码.7.继续在小车上加放砝码,重复步骤6,多做几次实验,在每次得到的纸带上标上号码.
8.分别在坐标系中作出M不变时,a一F图象和F不变时,a一M图象.
1.你在图(a)中画出的a一F图象;在图(b)中画出的a一M图象;在图(c)中画出的a一1 M
图象
结论: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得出的结论是:当M不变时,a与F成正比;
当F不变时,a与M成反比.
五、注意事项
1.平衡摩擦力时不要挂重物,整个实验平衡了摩擦力后,不管以后是改变盘和砝码的质量还是改变小车及砝码的质量,都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
2.实验中必须满足小车和砝码的质量远大于小盘和砝码的总质量.只有如此,砝码和小盘的总重力才可视为与小车受到的拉力相等.
3.各纸带上的加速度a ,都应是该纸带上的平均加速度.
4.作图象时,要使尽可能多的点在所作直线上,不在直线上的点应尽可能对称分布在所作直线的两侧.离直线较远的点是错误数据,可舍去不予考虑.
5.小车应靠近打点计时器且先接通电源再释放纸带.
六、误差分析
1.质量的测量误差、纸带上打点计时器打点间隔距离的测量误差,拉线或纸带不与木板平行等都会造成误差.
2.因实验原理不完善造成误差:本实验中用小盘及砝码的总重力代替小车受到的拉力(实际上小车受到的拉力要小于小盘及砝码的总重力),存在系统误差.小盘及砝码的总质量越接近小车的质量,误差就越大;反之,小盘及砝码的总质量越小于小车的质量,误差就越小.
3.平衡摩擦力不准造成误差:在平衡摩擦力时,除了不挂小盘外,其他的都跟正式实验一样(比如要挂好纸带、接通打点计时器),匀速运动的标志是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上点的距离相等.五、
七、例题解析
【例1】某同学设计了一个探究加速度a 与物体所受合力F 及质量m 关系的实验,如图所示,图甲为实验装置简图(交流电的频率为50 Hz).
(1)图乙为某次实验得到的纸带,根据纸带可求出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m/s 2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保持砂和砂桶质量不变,改变小车质量m ,分别得到小车加速度a 与质量m 及对应的
1m
,数据如下表:
请在如图所示的方格坐标纸中画出a 一
1m 图线,并依据图线求出小车加速度a 与质量倒数1m
之间的关系式是 . (3)保持小车质量不变,改变砂和砂桶质量,该同学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加速度a 随合 力F 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该图线不通过原点,请你分析其
主要
原因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