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病理—兽医学

合集下载

兽医病理学-免疫病理精品PPT教学课件

兽医病理学-免疫病理精品PPT教学课件
巴细胞或浆细胞)积聚; (3)高丙种球蛋白血症;
2020/12/6
17
(4)在同一个体中常有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 同时存在;
(5)常反复发作,有慢性迁延过程,有的为 终生性疾病;
(6)在动物实验应当能复制这种病,或通过 患者血清或致敏淋巴细胞而使此病被动转移。
(7)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地塞米松等免疫抑 制剂治疗有一定的疗效。
2020/12/6
12
Ⅳ型变态反应发生机理:
当动物第一次接触抗原受到刺激后,T淋 巴细胞被致敏,当第二次再与同类抗原接 触时,致敏的淋巴细胞就会直接破坏靶细 胞或释放大量生物活性物质(淋巴因子), 造成组织免疫反应性损伤和炎症反应。
2020/12/6
13
Ⅳ型变态反应常见病型
见于许多传染病(如结核、马鼻疽、病毒 病、真菌性疾病等)、寄生虫病、接触性 皮炎、肿瘤免疫排斥以及器官移植时的排 斥反应等病理过程中。
参与此型反应的抗体主要是IgM、IgG,其 次是IgA。
变应原包括异种动物血清、微生物、寄生 虫等。
2020/12/6
10
发生机理:
当抗原和抗体结合,形成中等大小的可溶性复合物 (分子量约为100万左右,沉降系数在19s左右)时, 即不能通过肾小球随尿排出,又不易被吞噬细胞吞噬, 而在血流中停留时间较长,从而沉积于毛细血管或肾 小球基底膜上。
及一些抗生素。
2020/12/6
5
1.发生机理
变应原--机体--刺激机体产生抗体(主要
是IgE)--并附着于血管周围的肥大细胞和血
液中的嗜碱性粒细胞的表面,而使其致敏--
当该抗原再次进入机体时,粘附于这些细胞表
面的抗体即与抗原相结合--形成抗原——抗
体复合物,激活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发

(完整版)兽医病理学(详解)

(完整版)兽医病理学(详解)

兽医病理学(Veterinary Pathology )绪 论一、兽医病理学的任务1.概念 兽医病理学( Veterinary Pathology)病理学是研究疾病的原因、发生、发展和转归规律及患病机体的形态结构、物质代谢、机能活动变化的一门学科。

分类:病理生理学是着重研究患病机体的物质代谢和机能活动变化的一门学科。

病理解剖学是着重研究患病机体的形态结构变化的一门学科。

分子病理学、免疫病理学、分子遗传病理学、超微病理学、环境病理学等。

2.任务 揭示 本质 3.学习病理学的目的要求①掌握基本概念和病变 ②认识各器官和系统的常见病变 ③学会畜禽尸体剖检技术 ④了解畜禽常见病的病变特点 二、病理学的地位 具有权威性的一级诊断三、内容 基础病理 症状病理 器官和系统病理 疾病病理①疾病论 ②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③组织的损伤和修复 ④炎症 ⑤肿瘤 ⑥症状病理学(发热、休克、败血症) ⑦器官系统病理学(肺炎、脑炎、肾炎) 四、研究方法1 大体观察 2组织学观察 3细胞学观察4组织化学和细胞化学观察5超微结构观察6分子病理学五、学习方法①局部和整体的辩证统一的观点 ②运动与发展的观点③因果关系与对立统一 ④对动物疾病的第一手资料 ⑤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第一章 疾病概论第一节 疾病学 一、疾病概念疾病是机体与外界致病因素相互作用产生的损伤与抗损伤的复杂斗争过程,在此过程中机体对环境的适应力下降,动物的生产力降低。

二、疾病的特点1.疾病是在一定条件下,病因作用于机体而引起的。

2.疾病是完整机体的反应。

3.疾病是一个矛盾斗争过程。

4.生产力降低是疾病的一个标志。

①尸体剖检②动物实验③临床病理学研究④活体组织检查⑤组织培养和细胞培养三、疾病的分类 1.依据病因分类传染病 :病原微生物(细菌、病毒、真菌、立克次氏体等)侵入引起的 寄生虫病:寄生虫侵入普通病:一般的致病因素所引起的疾病(内、外、产、胃肠炎、骨折) 2.依据病程长短分类依病程长短可将疾病分为最急性病、急性病、亚急性病、慢性病四种。

兽医病理学(华中农大)

兽医病理学(华中农大)

第一章绪论(Introducation)一、概念:家畜病理学(animal pathology)通过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理和患病机体内所呈现的代谢、机能、形态、结构的变化,来阐明疾病发生、发展及其转归的规律,为疾病的诊断和防治提供理论基础。

二、家畜病理学的基本内容总论:各种基本病理过程包括炎症、发热、休克、变性、坏死等各论:各器官系统的疾病病理包括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等。

三、家畜病理学在兽医学科中的地位本门课程是兽医科学的基础学科与临床学科的桥梁。

•以解剖学、组织学、生理学等基础学科为基础;• 为内科学、外科学、传染病学等临床学科的学习作基础;兽医病理学是:桥梁基础兽医学←-----→临床兽医学目的:诊断、研究四、动物病理学的分支1、动物病理解剖学:从患病动物的形态、结构入手,研究探讨动物疾病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2、动物病理生理学:从患病动物的机能、代谢入手,研究探讨动物疾病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3、动物卫生病理学:研究屠宰动物各组织、器官的病变及疾病的发生原因、发病机制、病理形态学变化、鉴别诊断和卫生评价与处理的学科。

4、化学病理学:是指把组织或细胞的染色技术与化学反应相结合,以揭示细胞内各种物质的特殊性的病理学分支,现已广为普及和应用。

5、免疫病理学:是指将免疫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引入病理学,借以阐述许多疾病的病因及发病机理的病理学分支。

它多采用免疫荧光法、免疫过氧化物酶法、放射免疫标记自显影法和免疫电镜法等研究疾病,从而揭示出一批未曾被人们认识的与免疫反应有关的疾病,如变态反应、免疫缺陷症、自身免疫性疾病、组织和器官移植免疫及肿瘤免疫等发展的全过程中,连续研究患病机体的代谢、功能紊乱和形态变化,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6、遗传病理学:是指研究遗传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所引起疾病的一个病理学分支。

遗传性疾病按涉及的遗传物质的不同可分为三大类,即由染色体数目或结构异常而引起的染色体病;病理性状由两对以上不同突变基因所决定(每对基因之间无显性和隐性之分)的多基因遗传病和由某一个(对)基因异常而引起的单基因遗传病。

动物医学基础(病理学)兽医学 精品资料

动物医学基础(病理学)兽医学 精品资料
血 3、血管腔受阻引起的变化: 血栓、栓塞、
梗死。 (一)充血: 器官和组织内含血量增多,
称为充血。充血可分为动脉性充血和静脉性 充血两种。
1、动脉性充血:指组织或器官内的血管 含动脉血量增多。
(1)充血的原因及类型:神经性充血、 侧枝性充血、贫血后充血
(2)充血的病理变化: 充血器官组织色 泽鲜红,温度增高,机能加强和体积稍 肿大。
清理的方法主要有两种:即溶解吸收和分 离排出。
⑵再生:是机体细胞或部分组织死亡消失 以后,由其残留部分生长出新的组织、细 胞,以恢复原来的组织结构和机能。
⑶机化:这种由结缔组织来包围或取代病 理产物及异物的过程,称为机化。
⑷创伤愈合:机体的器官、组织受机械力 的作用而引起的损伤,叫做创伤。由损伤 周围的组织进行修复的过程,叫做创伤愈 合。
物。
一、疾病学 3、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任何疾病的发生,都不是由单一原因所引起,而是外因和内因相互作用的结果。
炎症过程通常可分三期。
1、实质细胞变性:变性严重时,往往伴有部分细胞的死亡。
(一)疾病概念:疾病是机体与外界致病因 2、白细胞趋化因子 引起白细胞游出血管外的炎症介质,又可称为白细胞游走因子。
败血症:病原微生物侵入机体后,突破要体的防御机构,进入血循,并在血液中大量地持久地存在和散布到各器官组织内, 血液品质
受到严重破坏,甚至血液渗透到组织之间,各组织器官出现广泛性的炎症,使机体处于严重中毒状态 。
素相互作用产生的损伤与抗损伤的复杂斗争 心性水肿、肾性水肿、营养性水肿炎性和中毒性水肿。
5、淋巴回流受阻:淋巴管栓塞、肿瘤压迫或炎症等引起。
绪言
动物医学:是研究动物疾病发生和发展 规律,以及对疾病进行诊断和防治的综 合科学。

基础兽医学主要研究方向和内容

基础兽医学主要研究方向和内容

基础兽医学主要研究方向和内容一、概述基础兽医学是兽医学科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研究领域,它主要关注动物的生理、生化、病理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为兽医临床实践提供理论支持。

基础兽医学的研究内容广泛,涉及动物身体结构和功能、内分泌调节、遗传学、免疫学等多个方面。

本文将重点介绍基础兽医学的主要研究方向和内容。

二、动物生理学1. 动物的神经系统动物的神经系统是动物体内控制和调节生理活动的重要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

基础兽医学研究动物神经系统的结构、功能和调节机制,探讨神经系统在动物体内的作用和意义。

2. 动物的内分泌系统内分泌系统是动物体内的重要调节系统,它通过激素的分泌和作用,调节动物的生长发育、代谢等生理活动。

基础兽医学研究动物的内分泌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探讨激素对动物体内各种生理活动的调节作用。

三、动物生化学1. 动物的营养代谢动物的营养代谢是动物体内的一系列化学反应过程,包括消化、吸收、运输和利用营养物质的过程。

基础兽医学研究动物的营养代谢,探讨营养物质对动物体内各种生理活动的作用和意义。

2. 动物的生物化学指标生物化学指标是衡量动物体内生理活动的重要标志,包括血液中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物质的含量和代谢产物的水平。

基础兽医学研究动物的生物化学指标,分析和评价动物体内生理活动的状态和变化。

四、动物病理学1. 动物的疾病发病机制动物的疾病发病机制是动物体内病理反应的一系列过程,包括病原微生物的侵入、宿主的抵抗反应和病理损伤的发生等。

基础兽医学研究动物疾病的发病机制,探讨病原微生物和宿主相互作用的规律和机制。

2. 动物的疾病诊断和治疗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是兽医临床实践的重要内容,基础兽医学研究动物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探讨疾病的诊断标志和治疗策略。

五、动物免疫学1. 动物的免疫机制动物的免疫系统是动物体内的重要保护系统,通过免疫细胞和分子对抗外源病原微生物或异物的侵害。

基础兽医学研究动物的免疫机制,探讨免疫系统对动物体内病原微生物和异物的抵抗和清除过程。

兽医免疫学

兽医免疫学

兽医免疫学绪论1、免疫:机体对病原微生物的再感染有抵御力,不患疫病,即抗感染。

现在的免疫概念是机体识别自己与非己,并能将非己成分排出体外的复杂的生理学功能2、免疫的基本特点:识别自己与非己(免疫应答的基础),特异性(取决于抗原表面的某些化学集团如决定簇与机体所产生的抗体分子上抗原结合部位的互补关系),免疫记忆3、免疫的基本功能(异常时):免疫防御(超敏反应,重复感染),免疫自身稳定(自身免疫病),免疫监视(肿瘤)4、免疫血清的作用:凝集细菌,杀灭细菌,溶解细菌5、抗体抗原系统:血清中能与相应细菌或毒素反应的物质称为抗体,能刺激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称为抗原6、抗体即免疫球蛋白(Ig),具有不均一性,分为IgG、IgM、IgA、IgE、IgD五类7、应用异种动物血清治疗患者时,可引起患者浮上发热皮疹水肿关节肿等症状称为血清病,证实了机体使用免疫血清不一定都是增强抵御力,偶尔可能浮上病理性反应,后来统称为超敏反应8、免疫学技术在兽医学中的应用:免疫学诊断,免疫学预防,免疫治疗9、血清学实验:最大特点是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可以直接从某些标本中检出病原微生物。

还可应用于监测相应的抗体,判断机体免疫功能状态。

10、抗血清被动免疫可用于紧张治疗及预防11、免疫系统的基本功能:识别自己与非己,表现为对自身成分产生免疫耐受和对非己成分产生免疫应答。

12、免疫学技术应用:除应用于传染病诊断,微生物分析,肿瘤诊断外,还可用于自身免疫病、免疫缺陷病,超敏反应性疾病等与免疫有关疾病的诊断,发病机理,病情监测及疗效评价等方面。

免疫系统1、免疫系统:控制和执行免疫功能的系统。

免疫系统是机体产生免疫应答的组织学基础,是一个完美的解剖学和生理学系统。

2、免疫系统构成图(p12)第1页/共14页3、免疫器官:控制和担负机体免疫功能的器官,按照功能不同可分为中枢免疫器官和外周免疫器官,性成熟后中枢免疫器官萎缩4、中枢免疫器官:产生免疫细胞并诱导其分化成熟的免疫器官,又称为一级免疫器官包括骨髓、胸腺和法氏囊。

兽医病理学诊断技术

兽医病理学诊断技术

兽医病理学诊断技术
兽医病理学诊断技术是兽医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涉及到对动物疾病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和疾病发展过程的研究。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兽医病理学诊断技术:
1. 尸体剖检技术:这是兽医病理学中最基本的诊断技术之一,通过对动物尸体的剖解,观察其内部器官的形态、颜色、质地以及病理变化,以确定疾病的类型和严重程度。

2. 组织切片制作技术:组织切片是将病变组织或器官进行固定、包埋、切片和染色的过程,以便在显微镜下观察其结构和病理变化。

3. 显微镜检查技术:显微镜检查是通过显微镜观察组织切片或其他样本的方法,可以观察到细胞的形态、结构和病理变化,是诊断疾病的重要手段。

4. 生化检测技术:生化检测是对动物体内的生化物质进行检测,以了解其生理和病理状态。

例如检测血液中的血糖、血脂、肝功、肾功等指标,以评估动物的健康状况。

5. 免疫学诊断技术:免疫学诊断是通过检测动物体内免疫系统的反应来诊断疾病的方法。

例如检测抗体、抗原等,以确定疾病的类型和严重程度。

6. 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分子生物学诊断是通过检测动物体内的基因和蛋白质的表达情况,以了解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例如检测基
因突变、表达谱分析等。

7. 细胞培养技术:细胞培养是将动物组织或细胞在体外进行培养的技术,可以用于研究疾病的发病机制和药物筛选等。

8. 动物实验技术:动物实验是通过实验动物来模拟人类或动物疾病的发病过程,以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

例如复制某种传染病的动物模型、药物疗效观察等。

这些诊断技术在兽医病理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以帮助兽医正确地诊断和治疗动物疾病,提高动物的健康水平和生产效益。

兽医病理学(详解)

兽医病理学(详解)

兽医病理学(Veterinary Pathology )绪 论一、兽医病理学的任务1.概念 兽医病理学( Veterinary Pathology)病理学是研究疾病的原因、发生、发展和转归规律及患病机体的形态结构、物质代谢、机能活动变化的一门学科。

分类:病理生理学是着重研究患病机体的物质代谢和机能活动变化的一门学科。

病理解剖学是着重研究患病机体的形态结构变化的一门学科。

分子病理学、免疫病理学、分子遗传病理学、超微病理学、环境病理学等。

2.任务 揭示 本质 3.学习病理学的目的要求①掌握基本概念和病变 ②认识各器官和系统的常见病变 ③学会畜禽尸体剖检技术 ④了解畜禽常见病的病变特点 二、病理学的地位 具有权威性的一级诊断三、内容 基础病理 症状病理 器官和系统病理 疾病病理①疾病论 ②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③组织的损伤和修复 ④炎症 ⑤肿瘤 ⑥症状病理学(发热、休克、败血症) ⑦器官系统病理学(肺炎、脑炎、肾炎) 四、研究方法1 大体观察 2组织学观察3细胞学观察4组织化学和细胞化学观察 5超微结构观察6分子病理学①尸体剖检②动物实验③临床病理学研究五、学习方法①局部和整体的辩证统一的观点 ②运动与发展的观点③因果关系与对立统一 ④对动物疾病的第一手资料 ⑤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第一章 疾病概论第一节 疾病学 一、疾病概念疾病是机体与外界致病因素相互作用产生的损伤与抗损伤的复杂斗争过程,在此过程中机体对环境的适应力下降,动物的生产力降低。

二、疾病的特点1.疾病是在一定条件下,病因作用于机体而引起的。

2.疾病是完整机体的反应。

3.疾病是一个矛盾斗争过程。

4.生产力降低是疾病的一个标志。

三、疾病的分类 1.依据病因分类传染病 :病原微生物(细菌、病毒、真菌、立克次氏体等)侵入引起的 寄生虫病:寄生虫侵入感冒 是以上呼吸道粘膜发炎为主的症侯群。

风寒 流感病毒上呼吸道粘膜损伤 粘膜上皮变性、坏死、脱落、食欲下降、精神沉郁 抗损伤 鼻塞充血、流鼻液、吞噬细胞吞噬增强、喷嚏排毒因素和环普通病:一般的致病因素所引起的疾病(内、外、产、胃肠炎、骨折)2.依据病程长短分类依病程长短可将疾病分为最急性病、急性病、亚急性病、慢性病四种。

兽医学-病理学

兽医学-病理学

一、《兽医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

主要内容是研究畜禽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规律,并对疾病进行诊断和防治。

基本任务是在畜牧业发展过程中,有效地控制和预防畜禽的疾病,为畜牧业的稳定健康发展保航护驾。

是动物科学专业和动物营养专业学生的重要的专业课程。

二、学习《兽医学》的重要性《兽医学》所研究的畜禽疾病对畜禽的危害较大。

(1)可以引起畜禽的大批发病和死亡,(2)可以引起畜产品的质量下降,(3)可以引起家畜家禽的生产性能下降,(4)人兽共患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社会稳定。

有效的防治这些疾病,对于保障畜牧业的健康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甚至于社会的政治稳定都要重要意义。

适应农业结构调整的需要。

适应就业的需要,畜牧与兽医相辅相承。

《兽医学》包括病理学基础、药理学基础、诊断学基础、常见畜禽传染病、寄生虫病、内科病、外科病和产科病。

病理学(Pathology)是研究疾病的发生、发展、经过和转归的一门学科,具体研究内容是患病机体的形态结构、机能和代谢的变化。

病理学两大的学科分支。

病理(解剖)学Pathology :形态、结构角度→阐明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

病理生理学(Pathophysiology) :机能、代谢角度→阐明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

两者不可截然分开,而是相辅相成。

免疫病理学、分子病理学、遗传病理学、定量病理学第一章病理学基础疾病学概论,包括疾病学、病因学、发病学等。

基本病理过程,包括血液循环障碍的局部变化、物质代谢障碍的局部变化、炎症反应以及肿瘤。

常见症状病理学,包括发热、贫血、黄疸、水肿、脱水、酸碱中毒、缺氧、休克、败血症等。

第一节、疾病概论一、疾病学(一)疾病的概念疾病是机体与致病因素相互作用所产生的损伤和抗损伤的复杂的斗争过程,这一过程中机体的生命活动发生障碍,畜禽的经济价值下降。

(疾病一定由一定的病因引起。

疾病是完整机体的反应。

疾病是一个损伤与抗损伤的矛盾斗争过程。

疾病往往表现一定的症状和体征,并最终导致畜禽经济价值降低。

(完整版)兽医免疫学

(完整版)兽医免疫学

第二章 抗原和抗体
第二节 抗体和免疫球蛋白
一、抗体与免疫球蛋白的概念 二、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Ig的基本结构
Ig结构示意图
五种Ig结构示意图
第二章 抗原和抗体
第二节 抗体和免疫球蛋白
一、抗体与免疫球蛋白的概念及其区别 二、免疫球蛋白的结构和功能 三、各类免疫球蛋白的理化特性和功能
IgG: γ 70-80%; 单体;160,000-180,000; 再次反应
B细胞在免疫应答中活化增殖和分化
第一章 免疫系统
第一节 免疫器官 第二节 免疫细胞
一、淋巴细胞:B细胞、T细胞、NK细胞
1.种类与形态: 小淋巴细胞(T.B细胞 5 -7,NK细胞,亚群) 免疫母细胞 (2 -20 – 30) 浆母细胞 (7 - 15)━━浆细胞 (8 -20)
2.发生和分布: 骨髓多能干细胞--胸腺(成熟)--胸腺依赖区(淋巴结等)--活化(抗原) 骨髓多能干细胞--法氏囊(淋巴干细胞-前B细胞-B细胞)-淋巴结等
免疫的新概念,在生命科学中的地位作用。
一、免疫的概念 什么是免疫,免疫学研究解决什么问题。
免疫的传统概念:防御疫病(传染病) 免疫的现代概念: 免疫:是机体识别和清除非自身的大分子物质,从而保
持机体内外环境平衡的生理反应。 免疫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它是研究机体免疫系统的
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的科学。
一、免疫的概念
第三节 免疫因子
一、补体
1. 概念
2. 生物学活性
3. 激活途径:
经典途径: C1q,C1r,C1s(识别单位),C4,C2,C3(激活单位),(攻膜单位) 旁路途径(替代途径):C3,(攻膜单位)C6,C7,C8,C9
补体激活途经示意图

《兽医学》题库(完整版)

《兽医学》题库(完整版)

《兽医学》题库(完整版)病理学基础病理学――研究患病机体的机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变化,从而探讨患病动物的生命活动规律的一门学科。

分为:病理生理学和病理解剖学。

第一节疾病的概论一.疾病学疾病学――致病因素与机体相互作用产生的损伤与抗损伤的复杂斗争过程。

1.致病因素与机体相互作用构成了疾病。

2.致病因素足够强大时,基本上不构成疾病。

3.致病因素非常弱小而机体的抵抗力足够强大时也不构成疾病。

(二)疾病分类系统:八大系统疾病(消化、呼吸、泌尿、运动、心血管、神经、生殖、内分泌)。

原因:传染病、寄生虫病、普通病。

经过:最急性、急性、亚急性、慢性。

治疗:内科病(以药物治疗为主)、外科病(以手术治疗为主)。

(三)疾病的经过与转归潜伏期(隐蔽期):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到最初症状出现的时期。

前驱期:从出现最初症状开始,到主要症状出现为止,即非典型症状出现的时期。

明显期:典型症状出现的时期。

转归期:疾病经过明显期后走向结束的时期。

分为完全痊愈、不完全痊愈、死亡三种结局。

1.何为病理性死亡和生理性死亡?病理性死亡是指由于疾病的自然发展、恶化而引起的死亡,简称为病死。

病理性死亡是指由于疾病的自然发展、恶化而引起的死亡,简称为病死。

2.何为临床死亡(相对死亡)和生物学死亡(真正死亡)?临床死亡是指心跳和呼吸停止。

一般在心跳停止5~8分钟内,称临床死亡期,这是从外表看,人体生命活动已经消失,但组织内微弱的代谢过程仍在进行;脑中枢功能活动不正常,但是尚未进入不可逆转的状态。

是死亡过程中的最后阶段。

此时,自大脑皮质开始整个神经系统以及其它各器官系统的新陈代谢相继停止,整个机体出现不可逆变化,已不能复活,但个别组织在一定时间内仍可有极微的代谢活动。

二.病因学(一)外因1.生物性因素(1)微生物:通过释放外毒素、内毒素、溶血素、杀白细胞素、溶纤维蛋白素和蛋白分解酶等造成病理性损伤。

寄生虫:通过掠夺营养、机械性阻塞、产生毒素和破坏组织等造成损害。

(完整版)兽医病理学试题集

(完整版)兽医病理学试题集

动物病理学》模拟试题(一)一、判断题(请在正确的括号内划V,不正确的划x)(20分)1、防御机能包括屏障机能、吞噬杀菌作用、解毒机能、排毒机能。

(V )2、血栓与血管壁黏着,死后血凝块易与血管壁分离(V )3、增生是细胞体积增大,而肥大是细胞数量增多。

(X )4、白细胞朝着化学刺激物作定向移动的现象称为趋化作用。

(V )5、发生代谢性酸中毒时,机体可以通过血浆缓冲、呼吸和肾脏进行代偿调节的。

(V)6、发热是机体在长期进化过程中所获得的一种以抗损伤为主的防御适应反应。

因此,发热对机体是有利无害的。

(X)7、由于胆色素代谢障碍,血浆胆红素浓度增高,使动物皮肤、巩膜等组织黄染的现象称为黄疸。

(V )8、“虎斑心”属于实质性心肌炎,心肌有灰黄或灰白色斑状纹,外观形似老虎皮。

(V)9、慢性肠炎,肠壁结缔组织增生和单核细胞浸润,进一步发展肠腺萎缩。

(V )10、病毒性、细菌性、寄生虫性和食盐中毒性脑炎的组织学病变有其各自的特点。

(V)二、名词解释(20 分)1、痛风:嘌呤代谢障碍引起尿酸和尿酸盐在某些组织沉着的疾病叫痛风。

2、萎缩:是指发育正常的组织、器官,由于物质代谢障碍而发生体积缩小和功能减退的过程,称为萎缩。

3、坏疽:是指组织坏死后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和不同程度的腐败菌感染所引起的变化。

4、肥大:由于细胞体积增大,导致它所组成的组织器官体积增大、功能亦增强的状态,称为肥大。

5、心力衰竭细胞:肺淤血时,常在肺泡腔内见到吞噬有红细胞或含铁血黄素的巨噬细胞,因为慢性淤血多见于心力衰竭,故又有“心力衰竭细胞”6、出血性浸润:渗出性出血时,渗出的红细胞进入微小血管周围组织间隙的病变,称为出血性浸润。

7、噬神经细胞现象:小胶质细胞包围、吞噬变性、坏死的神经细胞。

8、梗死:动脉血流供应中断所致的局部组织坏死,称为梗死9、肉芽组织:由毛细血管和成纤维细胞增殖形成的一种幼稚结缔组织。

肉眼观呈颗粒状、鲜红色、质地柔软、类似肉芽。

兽医病理学

兽医病理学

兽医病理学概述兽医病理学是研究动物疾病的原因、发生、发展和转归规律及患病动物物质代谢、机能活动和形态结构变化的一门学科。

任务:揭示本质学习病理学的目的要求:①掌握基本概念和病变②认识各器官和系统的常见病变③学会畜禽尸体剖检技术④了解畜禽常见病的病变特点兽医病理学的性质:兽医病理学的目的主要是为诊断和防治疾病,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

兽医病理学是一门应用性的学科,具有临床性质,因为它可以直接参与疾病的诊断和预防。

专业基础课具有权威性的一级诊断病理学的地位:兽医病理学的性质也就决定了其地位,其双重性(基础性和临床性)决定了其在兽医学科中的桥梁作用。

病理诊断在兽医学诊断中具有权威性,国外将病理医生称之为“doctor’s doctor”。

在医学科学研究中,病理学是重要的支撑点。

兽医病理学的研究方法(1) 研究手段大体观察组织细胞观察组织(细胞)化学观察超微结构观察其他方法:原位杂交,流式细胞仪,原位PCR,生物芯片等第二部分疾病概论第一节疾病概述学习要求:掌握疾病的概念掌握疾病的特点●一、疾病的概念●健康:机体在生命活动过程中,通过神经—体液调节,各器官的机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维持着正常的协调关系,而机体与变化着的外界环境也保持着相对平衡。

即内外平衡。

●疾病:机体与外界致病素互相作用而产生的损伤与抗损伤的复杂斗争过程,并表现机体生命活动障碍(主要表现于机体的机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变化与改变)在此过程中,机体对环境的适应能力降低,生产力下降。

第二节疾病的分类学习要求:掌握疾病分类内容按病程长短分类中各种类型的特征第三节疾病的经过与结局学习要点:病程的概念病程中四个阶段的划分及特点转归的分类和概念死亡的分类及不同阶段的划分一、病程:疾病从发生、发展到结束的过程。

根据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动物的不同表现,通常可分为4个阶段:潜伏期前驱期明显期转归期潜伏期(隐蔽期):从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开始,到机体出现疾病的最初症状为止,这一阶段称为潜伏期。

第十二章 免疫学在兽医学中的应用

第十二章 免疫学在兽医学中的应用
(4)研究过程较长,保存条件要求冻 干冷藏,毒力有返强的潜在危险。
2 死苗(灭活苗、灭能苗)(killed vaccine, inactivated vaccine) • 研制:选择毒力强、免疫原性好的毒株 大量培养+1%左右甲醛灭活,保 留一定免疫原性+佐剂。
• 特点: (1)研制时间较短,安全,可常温保存。
(三) 制订免疫程序
• 免疫程序:不同畜群、禽群应该接种的各种 疫苗的最适计划。包括各种疫苗的一免、二 免、三免……的安排。
• 制订免疫程序的基本原则:
1 一免注意幼畜(禽)母源抗体水平
2 二免、三免…注意原有抗体水平 (1,2项最好通过免疫监测而了解)
3 注意生产情况 4 注意畜群健康情况
• 一些养殖场采用的免疫程序举例
二 诊断液(diagnostic agent)
定义:用于诊断传染病或寄生虫病的生物制品 类型: 诊断抗原 素
制备:用已知细菌病
毒等灭活制成
清 用已知细菌病毒高 免血清,标记抗体等 豚鼠血清 兔抗SRBC血
诊断抗体
冻干补体 溶血
用途: 检血清抗体,诊 鉴定抗原,诊断急性 做补体结合试
验 断慢性传染病 传染病
二 用诊断抗体对急性传染病诊断
1 直接从病料中检测抗原 例:猪瘟荧光抗体试验 2 先从病料中分离病原菌或病毒,再用诊断血清或诊 断抗体鉴定病原
例:鸡新城疫诊断:取病料 接9~11天龄鸡胚, 24~28h死亡 取鸡胚尿囊液(含病毒),用抗 鸡新城疫免疫血清作HI试验,鉴定新城疫病毒
第四节 免疫学治疗
肌肉 肌肉 肌肉 肌肉 肌肉 肌肉 肌肉 2 15 1.5ml 2 20 2 4
禽巴氏杆菌亚单位疫苗 鸭瘟弱毒疫苗 产蛋前30天 大肠杆菌多价死苗 产蛋前10天 禽巴氏杆菌弱毒苗 鸭瘟弱毒疫苗 小鹅瘟弱毒苗 产蛋中期 小鹅瘟弱毒苗

免疫学及兽医免疫学

免疫学及兽医免疫学

免疫学及兽医免疫学
免疫学是研究生物体对抗外来病原体侵袭的科学,它涉及到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功能和调控等方面。

免疫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免疫细胞、抗体、细胞因子等免疫系统中的各种分子和细胞。

免疫学的研究内容包括免疫反应的基本原理、免疫系统的发育与调控、免疫系统与疾病的关系等。

而兽医免疫学是将免疫学的理论和方法应用于动物医学领域的学科。

兽医免疫学主要研究动物的免疫系统及其对病原微生物的防御机制,包括动物疫苗的研发、免疫调节剂的应用、免疫诊断方法等。

兽医免疫学的研究内容主要涉及家畜、宠物和野生动物等动物类群。

兽医免疫学在动物保健、动物疫病防控和动物疫苗研发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同时,兽医免疫学的研究成果也可以为人类免疫学领域的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免疫学在兽医学中的应用PPT课件

免疫学在兽医学中的应用PPT课件

亚单位疫苗
亚单位是只提取病原体的有效结构抗原成 分加佐剂制成的疫苗。亚单位苗比全病毒全菌苗 更安全,但制造较困难,价格较贵。
基因工程疫苗
应用工具酶,将病原微生物DNA中编码有效 蛋白抗原的基因切出,与质粒DNA重组,转入细 胞,通过细胞的大量繁殖,表达生产的重组亚单 位疫苗。
诊断液(diagnostic agent)
死苗(Killed vaccine)
死苗又称灭活疫苗(inactivated vaccine)。它是将免疫原性优良的病原微生物, 经人工培养大量增殖后,用化学或物理的方法杀 死,加佐剂而成。死苗安全,保存条件没有活苗 那么严格,但在杀死过程中免疫原性损失较大, 通常仅引起有限的体液免疫,因而免疫效果较活 苗差。且用量较大,成本较高。
2.诊断抗体(diagnostic antibody agent)
诊断抗体是用已知细菌或病毒免疫试验动物制备 的免疫血清,或单克隆抗体,或它们的标记物等,用 于检测或鉴定抗原的生物制品,称为诊断抗体。例如 沙门氏菌诊断血清,抗体致敏红细胞,荧光抗体,酶 标抗体等。
为使免疫学诊断试剂更便利,试剂更规格,结果 更准确,按检验各种抗原或抗体所需的诊断液及配合使 用的稀释液等配制成成套装盒,称为诊断试剂盒。
死疫苗与活疫苗的比较
区别点 制剂特点 接种剂量与特点 保存及有效期 免疫效果
死疫苗 死,强毒株 量较大,2~3次 易保存,约1年 较低, 维持数月~2年
活疫苗 活减毒株 量较小,1次 不易保存,4℃数周 较高, 维持3~5年甚至更长
菌苗、疫苗(用细菌等微生物制成的制 品),分死、活疫苗
• 死疫苗 • 微生物毒力较强 • 已被杀死 • 易保存,较稳定 • 接种剂量大,2-3次 • 免疫效果较低,持续1

(整理)兽医免疫学课程教学大纲

(整理)兽医免疫学课程教学大纲

兽医免疫学课程教学大纲(Veterinary Immunology)课程编号:1812025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适用专业:动物医学(含动物医学方向、检验检疫方向、实验动物方向)先修课程:动物生物化学、兽医微生物学、动物生理学、动物组织学与胚胎学等后续课程:动物传染病学、动物寄生虫病学、动物病理生理学、兽医外科学与手术学等总学分:3,其中实验学分:0.5教学目的与要求:兽医免疫学是免疫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和动物医学专业重要基础课之一,主要研究动物免疫系统结构与功能、免疫应答规律与调节、免疫诊断与免疫防治。

本课程通过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和自学等过程,使学生了解或掌握兽医免疫学基本理论知识、重要免疫学技术基本原理及应用,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并结合生产实践,使学生具有一定的独立思考和从事免疫学诊断与免疫防治工作的能力。

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序号章目名称学时分配序号章目名称学时分配讲授实验讲授实验1绪论211第十章免疫耐受12第一章免疫系统412第十一章抗感染免疫23第二章抗原313第十二章人工免疫24第三章抗体414第十三章血清学试验概述15第四章抗体的人工制备2315第十四章凝聚性试验346第五章免疫遗传216第十五章免疫标记技术257第六章补体系统217第十六章补体结合试验18第七章细胞因子118第十七章中和试验129第八章免疫应答419第十八章细胞免疫检测技术2210第九章变态反应1绪论(2学时)第一节免疫及免疫学概述一、基本概念:免疫的概念,免疫学定义与研究内容,免疫学科发展过程及趋势。

二、免疫的基本特性:免疫系统是动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防御体系,具有识别异己、特异性、免疫记忆等基本特性。

三、免疫的基本功能:动物机体通过识别异己产生应答反应,发挥免疫防御、自身稳定、免疫监视等基本功能。

第二节免疫学发展史一、经验免疫学时期:我国民间首创预防天花的人痘苗,为免疫预防提供了成功经验。

二、经典免疫学时期:主要成就包括牛痘苗、弱毒苗、灭活苗以及抗毒素、补体和吞噬细胞的发现;在此基础上提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学学说,并建立血清学诊断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 免疫病理
一、免疫概念 免疫(immunity)是动物机体在长期进化 过程中形成的一种重要的生理性防御反应 功能。 通俗地讲,就是机体识别“异己”和排除 “异己”的全部生理过程。
一般来说免疫反应对保护机体、维持机体 的生理平衡是有利的。 在某些病理过程中,如果免疫反应表现过 强、过弱或不协调就会引起对机体的有害 反应,表现为致病现象。 常见的免疫性病理损害或免疫源性疾病主 要包括变态反应、自身免疫性疾病和免疫 缺陷病等,
2.临床表现
(1)局部性过敏反应


吸入性抗原可引起呼吸道血管通透性加大,粘液分泌 增多,支气管平滑肌痉挛等,使动物表现为喘气、咳 嗽、打喷嚏、呼吸困难; 局部过敏反应如发生在皮肤则表现为皮疹;如发生于 消化道则引起腹痛,腹泻、呕吐等症状。 是一种严重的全身性过敏反应,一般表现为血压下降、 脉搏微弱,体温下降,呼吸困难、肌肉震颤、眼睑水 肿等,如不及时抢救,可危及生命。
(2)过敏性休克

(二)Ⅱ
又称细胞毒性或细胞溶解性变态反应 参与本型反应的抗体主要是能与补体结合的 IgG ,少数 为IgM。 变应原多是机体本身的细胞成分,在特定条件下,如受 病毒感染、化学药物的作用或电离辐射等,形成自身抗 原或吸附了外源性抗原,半抗原,使B淋巴细胞误将他 们识为“异己”物质,而产生抗体(IgG.IgM),当这 种抗体“异己”细胞(自身细胞)结合后,若再遇到补 体,就会使“异己”细胞溶解,而发生细胞破裂、组织 坏死。
免疫病理学(immunopathology), 就是研究这些免疫性病理损害与免疫原性 疾病的发病机理和病理变化的一门科学。
二、变态反应
变态反应( allergy )又称过敏反应或超 敏反应hypersensitivity reaction)。 它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相同的抗原或半抗 原再次进入机体时,引起的不同于第一次 的强烈反应。 变态反应原
一)
1.抗原方面的因素
(1)自身组织抗原性质的改变。 (2)隐蔽抗原的释放。 (3)交叉反应抗原的出现
2.免疫活性细胞功能异常 3.免疫稳定功能失常
(三)
1.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诊断标准如下: (1)能查出有针对自身组织的抗体或 致敏淋巴细胞; (2)受损组织中有免疫活性细胞(淋 巴细胞或浆细胞)积聚; (3)高丙种成中等大小的可溶性复合物 (分子量约为100万左右,沉降系数在19s左右)时, 即不能通过肾小球随尿排出,又不易被吞噬细胞吞噬, 而在血流中停留时间较长,从而沉积于毛细血管或肾 小球基底膜上。 在临床上常见病型:肾小球肾炎、心内膜炎、肝炎、 牛皮癣、疱疹性皮炎.、马传染性贫血、猪丹毒、链 球菌感染、血吸虫病等。
(四)Ⅳ
又称迟发型变态反应 一般在接触抗原24~48小时之后才出现明 显的变化,故它的发生主要不是抗体所引 起,而是致敏的T淋巴细胞及其产物所引 起的结果,病灶中呈现以单核细胞为主的 局部细胞浸润。
Ⅳ型变态反应发生机理:
当动物第一次接触抗原受到刺激后,T淋 巴细胞被致敏,当第二次再与同类抗原接 触时,致敏的淋巴细胞就会直接破坏靶细 胞或释放大量生物活性物质(淋巴因子), 造成组织免疫反应性损伤和炎症反应。
根据发生机理不同,变态反 应可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一)Ⅰ 临床上最常见,为速发型 具有明显的个体和种属差异性 大多发生休克,出现全身或局部症状。 常见变应原有异源蛋白质和非蛋白性药物 及一些抗生素。
1.发生机理
变应原--机体--刺激机体产生抗体(主要 是IgE)--并附着于血管周围的肥大细胞和血 液中的嗜碱性粒细胞的表面,而使其致敏-- 当该抗原再次进入机体时,粘附于这些细胞表 面的抗体即与抗原相结合--形成抗原 —— 抗体 复合物,激活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发生 脱粒反应,释放出许多生物活性物质,如组织 胺、 、激肽、缓慢反应物A(SRS A)等,引起相应器官发生平滑肌收缩、充血、 水肿、瘀点、红疹等病理变化,从而呈现一系 列过敏反应。
在临床上Ⅱ型变态反应的常见疾患有



血型不合的输血反应。 新生幼畜溶血性贫血。 药物过敏和自身免疫性血细胞减少症、血小 板减少症。 血管内皮性紫癜等。
(三)Ⅲ
又 叫 免 疫 复 合 物 型 变 态 反 应 ( immune complex type allergic reation ), 免疫复合物就是抗原与抗体结合形成的抗 原——抗体复合物。 参与此型反应的抗体主要是 IgM、IgG,其 次是IgA。 变应原包括异种动物血清、微生物、寄生 虫等。
(4)在同一个体中常有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 同时存在; (5)常反复发作,有慢性迁延过程,有的为 终生性疾病; (6)在动物实验应当能复制这种病,或通过 患者血清或致敏淋巴细胞而使此病被动转移。 (7)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地塞米松等免疫抑 制剂治疗有一定的疗效。
2.分类
根据自身抗体攻击组织的部位和范围,可将自 身免疫性疾病分为器官特异性和全身性两类。 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病主要表现为一种组织器 官的损伤,如甲状腺炎、无精子生成、自身免 疫性溶血性贫血等。全身性自身免疫病往往波 及全身多种器官和组织,病程长,易反复发作, 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外,自身免疫性疾病还可根据发生原因分为原 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自身免疫病是指排 除已知生物性病原的疾病,如红斑狼疮等。继 发性自身免疫病是指继发于其他疾病,是原发 病的组成部分,如马传染性贫血中的贫血。
(二)
引起继发性免疫缺陷的因素很多,例如各 种感染、恶性肿病、肾功能不全、营养不 良、蛋白丢失(烧伤、肾脏和胃肠道疾 病)、代谢和内分泌紊乱、自身免疫病、 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及电离
辐射等,均可损伤免投系统,导致不同程 度的免疫功能缺陷。继发性免疫缺陷病不 仅可以发生于中年家畜,也可以发生于出 生3个月的仔畜及老龄动物。免疫缺陷可 以是暂时的,也可以是持续性的,并且可 以发生于免疫系统的不同环节,如T细胞、 B细胞、吞噬细胞和补体等,有时则为联 合缺陷。
四、
免疫 缺 陷病 (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s ) 是指由于免疫系统先天发育不全或后天遭受损 害导致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所引起的疾病。先 天性免疫缺陷病多与遗传有关,故常发生于幼 畜称为原发性免疫缺陷病。后天性免疫缺陷病 多继发于恶性肿瘤、中毒、电离辐射、严重感 染或长期使用抗菌素和免疫抑制剂的情况下, 故称之为继发性免疫缺陷病。 免疫缺陷病在临床上的主要表现通常是严重的 反复感染,最终导致动物死亡。
(一)
1.细胞免疫缺陷病 本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胸腺发育不全所引 起的,如牛先天性胸腺发育不全。因病畜 只发生细胞免疫的缺损,故表现为迟发性 反应的细胞免疫机能减弱,外周血液中的 淋巴细胞总数减少,胸腺体积减少,而血 清免疫球蛋白浓度在正常范围内。临床上 常伴有严重的继发性感染。
2.免疫球蛋白缺陷病 (1)先天性无丙种球蛋白症。 (2)选择性免疫球蛋白缺乏球蛋白缺乏。 3.重症联合免疫缺陷
Ⅳ型变态反应常见病型
见于许多传染病(如结核、马鼻疽、病毒 病、真菌性疾病等)、寄生虫病、接触性 皮炎、肿瘤免疫排斥以及器官移植时的排 斥反应等病理过程中。 在临床上,应用结核菌素试验以检查牛的 结核病,其结果的判定,就是此型变态反 应的表现。
三、
在正常情况下,动物机体内的免疫系统对 自身组织不产生免疫反应,即有精确的 “自我识别”功能,但当功能遭到破坏或 丧失时,免疫系统将对自身成分产生免疫 反应,生成能作用于自身组织的抗体或致 敏的淋巴细胞,引起组织损害,导致自身 免疫性疾病( autoimmune disease )的 发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