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煤工作面顶板管理教案

合集下载

煤矿顶板管理实施方案

煤矿顶板管理实施方案

煤矿顶板管理实施方案一、背景。

煤矿作为重要的能源资源,其安全生产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

煤矿顶板管理作为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矿工的生命安全和煤矿生产的持续稳定。

因此,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煤矿顶板管理实施方案至关重要。

二、目的。

本实施方案的目的在于规范煤矿顶板管理工作,加强对煤矿顶板的监测和维护,预防顶板事故的发生,确保煤矿生产的安全和稳定。

三、内容。

1. 顶板监测。

煤矿应建立完善的顶板监测系统,包括定期对顶板进行巡查和监测,及时发现顶板的变形和裂缝等异常情况。

同时,应配备专业人员进行顶板的定期检测和评估,确保顶板的稳定性。

2. 顶板支护。

根据顶板的不同情况,采用合适的支护方式,包括钢架支护、锚杆支护、注浆支护等,加强对顶板的支护和加固,提高顶板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3. 顶板管理。

建立健全的顶板管理制度,明确顶板管理的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制定顶板管理的工作流程和标准,规范顶板管理的各项工作,确保顶板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4. 应急预案。

制定煤矿顶板事故的应急预案,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应急处置措施,提高煤矿顶板事故的应急处置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损失。

5. 培训教育。

加强煤矿从业人员的顶板安全培训,提高矿工对顶板安全管理的认识和技能,增强矿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四、实施步骤。

1. 制定煤矿顶板管理实施方案,明确各项工作任务和时间节点。

2. 配备专业人员,建立顶板监测系统,开展顶板的定期监测和评估工作。

3. 根据顶板情况,采取合适的支护措施,加固顶板,提高顶板的稳定性。

4. 建立健全的顶板管理制度,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规范顶板管理的各项工作。

5. 制定煤矿顶板事故的应急预案,加强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6. 加强煤矿从业人员的顶板安全培训,提高矿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五、总结。

煤矿顶板管理实施方案的制定和落实,对于保障煤矿生产的安全和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各相关部门和人员要严格按照本方案的要求,认真履行各项工作职责,确保煤矿顶板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为煤矿安全生产作出积极贡献。

综采工作面顶板管理专项措施

综采工作面顶板管理专项措施

02
综采工作面是煤炭开采的核心环节,但由于地质条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顶板 事故频发,给煤炭开采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
03
针对这些问题,制定《综采工作面顶板管理专项措施》的目的是为了规范综采 工作面的顶板管理,保障煤炭开采过程的安全生产。
目的说明
通过实施本专项措施,可以有效地提高综采工 作面的顶板管理水平,减少顶板事故的发生。
本专项措施的制定旨在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 顶板管理体系,为煤炭企业的安全生产提供有 力保障。
通过加强顶板管理,可以提高煤炭开采的效率 和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 最大化。
02
顶板管理专项措施方案
顶板支护设计
1 2 3
顶板支护参数设计
根据工作面顶板条件,设计合适的顶板支护参 数,如液压支架的初撑力、工作阻力、支架间 距等。
瓦斯、煤尘防治措施
为防止瓦斯、煤尘超限事故发生,应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如加 强通风管理、设置喷雾降尘装置等。
04
顶板管理专项措施实施效果评估
实施前后顶板状况对 面顶板状况得到显著改善,减少 了顶板事故的发生。
顶板维护效果
通过加强顶板维护,减少了顶板 下沉、离层等问题,提高了工作 面安全性。
顶板压力监测
实施顶板压力监测措施,及时发 现顶板异常情况,采取相应措施 进行处理。
实施前后安全生产效果对比
安全事故减少
通过实施顶板管理专项措施,工作面安全事故得 到有效控制。
安全制度执行
加强了安全制度执行力度,员工安全意识得到提 高。
安全设施完善
完善了工作面安全设施,提高了工作面抗灾能力 。
实施后经济效益对比
持续改进技术
针对不同的采矿条件和要求,持续改进顶板支护技术和设备,提 高采矿效率和工作面的安全性。

采煤工作面顶板管理范本(2篇)

采煤工作面顶板管理范本(2篇)

采煤工作面顶板管理范本1. 采煤工作面顶板管理概述1.1 目的:本管理范本的目的是确保采煤工作面的顶板稳定,防止顶板事故的发生,提高工作面的安全和生产效率。

1.2 适用范围:本管理范本适用于所有采煤工作面的顶板管理,包括预开工作面和正常生产工作面。

2. 顶板管理组织机构及责任划分2.1 顶板管理组织机构:建立顶板管理小组,由矿长或工作面负责人担任组长,成员包括采掘队长、勘探队长、测量队长等。

2.2 责任划分:各成员根据职责划分,明确顶板管理工作的各项职责,确保各项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3. 顶板管理工作流程3.1 前期准备工作:- 检查顶板支护设备的完好性和可靠性。

- 检查顶板的地质构造和地应力状况。

3.2 采煤工作面进尺阶段:- 根据地质和地应力,制定合理的支护方案。

- 确保顶板支护设备的安装和固定符合操作规程。

- 定期巡视工作面的顶板状况,并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3.3 采煤工作面回采阶段:- 定期巡视工作面的顶板状况,包括变形、裂隙等情况。

- 根据巡视结果,及时调整和加固顶板支护设备。

- 安排专业人员进行顶板的预测和评估,确保安全施工。

3.4 采煤工作面封采阶段:- 根据工作面的地质构造和地应力,制定合理的封采方案。

- 安排专业人员进行封采施工,并监督其质量和安全。

- 定期检查封采施工后的工作面顶板情况,并及时处理问题。

4. 顶板管理工作的关键措施4.1 加强对顶板支护设备的管理:- 定期检查支护设备的完好性和可靠性。

- 设立支护设备保养和维修制度,及时进行保养和维修。

4.2 定期对工作面顶板进行评估和预测:- 定期进行顶板变形监测和预警。

- 根据监测结果,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和加固。

4.3 定期开展顶板管理培训:- 组织培训班,培训工作面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

- 培训内容包括顶板支护设备的使用和维护等。

4.4 加强对工作面顶板的巡视和检查:- 定期巡视工作面的顶板状况,包括变形、裂隙等情况。

- 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工作面的安全稳定。

工作面顶板管理教案

工作面顶板管理教案

工作面顶板管理教案一、掘进工作面的顶板管理1、顶板管理针对措施新掘巷道应制定开口安全技术措施,开掘地点要选在顶板稳定,支护完好,并且避开地地质构造区、压力集中区、顶板冒落区。

新掘巷道与原有巷道的方位要保持较大的夹角(最好大于45度)。

必须加固好开掘处及其附近的巷道支架,若近处有空帮空顶情况,小范围的可加密支架、背好帮顶,大范围的应采用木垛接顶。

新巷开掘,要浅打眼、少装药、放小炮,或采用手镐挖掘的方法。

2、沿空掘巷顶板破碎时顶板管理措施避开动压影响,巷道施工必须在上区段回采结束,待岩层活动完全稳定后再进行。

尽量减小掘进时的空顶面积。

放炮前支护紧跟到迎头,放炮后及时架设支护。

3、有淋水工作面顶板管理措施掘进工作面有淋水时,要通过水文地质工作,弄清水的来源,掌握水量的变化,再根据实际条件分别采用预注浆封水、快硬沙浆堵水、截水槽或截水棚截水等方法将水引离工作面。

有淋水的地段,要加大支架密度,背严帮顶、提高支架的稳定性、防止冒顶事故的发生。

4、过断层、裂隙地质构造带的顶板管理措施(1)采用架棚支护时,棚距要缩小,提高支护应变能力。

(2)棚梁方向尽量正交节理面架设,增大支架密度,减少空顶距离,永久支护要紧跟工作面,背帮背顶要严实。

(3)采用砌碹支护时,每次掘砌长度不得大于1米。

(4)顶板特别破碎时需采用超前支护的办法管理顶板。

二、巷道顶板事故的预防与处理1、巷道顶板事故的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从顶板事故发生的力源处罚,可以把巷道顶板事故分为压垮型冒顶、漏垮型冒顶和推垮型冒顶三个类型。

巷道顶板事故垛发生在掘进工作面及巷道交岔点,巷道顶板死亡事故80%以上时发生在这些地点。

2、预防掘进工作面冒顶事故的措施:(1)掘进工作面严禁空顶作业,严格控制空顶距。

(2)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危石必须挑下,无法挑下时应采取临时支撑措施,严禁空顶作业。

(3)采用前探梁金属支架等临时支护设施,使工人在有顶板防护的条件下作业,防止冒顶伤人。

顶板管理专项活动方案

顶板管理专项活动方案

顶板管理专项活动方案标题:顶板管理专项活动方案引言:顶板是矿井中最重要的地质构造之一,对于矿井的安全生产至关重要。

为了确保矿井顶板的稳定性,预防及及时处理顶板事故,提高矿井安全生产水平,我们制定了一个顶板管理专项活动方案。

本方案将着重介绍相关背景、目标、具体执行步骤及预期效果,以期帮助管理部门和工人更好地进行顶板管理工作。

一、背景介绍1. 矿井顶板的重要性:矿井顶板是指煤矿、金属矿山等地下开采作业中,用于钢架和木架支撑的构造物。

顶板不稳定会导致顶板事故,严重威胁矿井的安全生产。

2. 当前状况评估:通过对现有顶板管理工作的调查和评估,我们发现存在顶板支架不稳定、支护设备滞后更新、顶板监测不及时等问题。

二、目标设定1. 提高矿井顶板支撑稳定性,减少顶板事故发生的风险。

2. 加强顶板支护设备的更新和维护,提高其使用效率。

3. 建立顶板监测系统,及时发现并处理顶板变形和失稳情况。

三、具体执行步骤1. 建立任务小组:成立由相关部门负责人和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任务小组,负责制定和执行顶板管理专项活动。

2. 提高员工意识:- 开展顶板管理培训:组织培训班,培训矿井工人有关顶板管理的相关知识和技能,提高工人顶板安全意识。

- 强化安全教育:通过组织定期的安全教育活动,向煤矿职工宣传顶板事故的危害,并提出预防顶板事故的方法。

3. 加强顶板支护设备更新和维护:- 更新支护设备:通过购买新的支护设备,替换老化或损坏的设备,提高顶板支撑的稳定性。

- 制定设备维护计划:建立设备维护和保养计划,定期对支护设备进行检查维修,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和工作效率。

4. 建立顶板监测系统:- 安装监测设备:在矿井中安装顶板监测设备,实时监测顶板变形情况。

- 建立监测系统:建立监测系统,定期收集和分析顶板监测数据,及时发现并处理顶板失稳风险。

5. 加强顶板事故应急预案制定:- 制定应急预案:根据矿井实际情况,制定顶板事故应急预案,明确各部门职责和应对措施。

大采高工作面顶板管理专项预案(三篇)

大采高工作面顶板管理专项预案(三篇)

大采高工作面顶板管理专项预案一、背景介绍随着矿山开采技术的不断发展,大采高工作面的开采已经成为现代矿山开采的重要方式。

然而,由于大采高工作面顶板管理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事故频发,给矿山安全生产带来了严重威胁。

为了更好地管理和控制大采高工作面的顶板安全,保障矿山的安全生产,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管理预案势在必行。

二、管理目标1. 提高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切实加强顶板管理工作。

2. 全面掌握大采高工作面顶板的动态情况,及时预警并采取有效的措施。

3. 建立健全大采高工作面顶板管理责任制,明确各级责任和任务。

4. 推动矿山顶板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减少事故发生率。

三、管理措施1. 加强顶板监测为了及时了解大采高工作面顶板的运动趋势和各种异常情况,必须加强顶板监测工作。

通过安装自动监测设备,实时获取顶板的位移、变形和应力等信息,并建立完善的数据库,用于分析和预测顶板的运动趋势。

同时,要建立顶板监测的责任制,明确各级责任人的监测任务和工作要求。

2. 强化顶板支护大采高工作面的顶板支护是保障顶板稳定的重要措施。

在顶板支护方面,应加强研究和应用新型支护技术,提高支护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同时,要进行全员培训,提高操作人员对顶板支护的认识,掌握正确的支护方法和技术。

3. 完善应急预案针对大采高工作面顶板事故的可能性和严重性,必须制定健全的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要包括事故的应急处理流程、责任人、应急设备和应急物资等内容。

同时,应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响应速度和应急处理能力。

4. 加强安全宣传教育安全宣传教育是提高矿工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的重要途径。

针对大采高工作面顶板管理的特殊性,应加强相关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

通过讲座、宣传板和宣传视频等方式,向矿工普及大采高工作面顶板安全管理的知识和技能,提高矿工的安全防范意识。

四、管理要点1. 确定专门负责大采高工作面顶板管理的责任人,并明确其权责;2. 完善大采高工作面顶板监测体系,提高监测效能;3. 加强顶板支护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提高支护质量;4. 建立健全大采高工作面顶板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5. 加强安全宣传教育,提高矿工的安全防范意识。

工作面顶板管理方法范本(2篇)

工作面顶板管理方法范本(2篇)

工作面顶板管理方法范本一、工作面顶板管理概述工作面顶板是煤矿井下采掘作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证采矿工作的正常进行和矿工的生命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有效管理工作面顶板,避免因顶板失稳而引发的事故,必须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

本文旨在提出一种可行的工作面顶板管理方法范本,从预先规划、技术措施、监测预警、紧急处理和定期检查等方面,全面提升工作面顶板管理的水平,确保井下作业的安全顺利进行。

二、管理方法:1. 预先规划:在开始采矿作业前,应根据矿区地质情况和工作面煤层特征,制定详细的顶板管理计划,明确工作面顶板的稳定性评估方法和处理方案。

要注重科学研究,借助现代技术手段,对工作面顶板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估,制定合理的支护参数和采矿方法,以确保顶板的稳定。

2. 技术措施:(1)支护技术:选择合适的支护方式和支护材料,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支架的布置和固定方式。

在采矿作业中,不断进行支护质量的检查与测试,及时对存在问题的支护设施进行修复或更新。

(2)通风技术:做好通风系统的规划和设计,确保工作面通风畅通。

合理设置通风降尘装置,减少灰尘和有害气体的浓度,保持矿井空气的清洁。

(3)水害防治技术:加强水害防治工作,对工作面附近的井下水源进行有效管理和排水处理,防止积水对顶板稳定性的影响。

(4)瓦斯抽放技术:建立完善的瓦斯抽放系统,及时排除工作面及周围的瓦斯,确保井下的瓦斯浓度在安全范围内。

(5)监测预警技术:利用现代化的监测仪器和系统,对工作面顶板进行实时监测,及时获取顶板变形、位移等信息。

一旦发现异常情况,立即进行预警并采取相关措施。

3. 监测预警:(1)监测仪器的选择:根据实际需要,选择适合的监测仪器和设备,确保监测数据准确可靠。

(2)监测点的设置:合理设置监测点,根据工作面的布局和顶板的特征确定监测点的位置。

监测点应尽量覆盖整个工作面顶板范围,确保能及时获取全面的监测数据。

(3)监测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对监测数据进行定期分析和对比,判断顶板变形趋势和受力状况。

综采放顶煤工作面的顶板控制范本(2篇)

综采放顶煤工作面的顶板控制范本(2篇)

综采放顶煤工作面的顶板控制范本综采放顶煤工作面的安全生产是矿井生产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

顶板控制是确保工作面安全生产的关键环节之一,其目的是维护工作面的稳定和矿井的安全运营。

为了保证顶板控制工作的高效进行,参考以下范本。

一、顶板控制管理制度:1.工作面顶板控制目标:确保工作面煤层的稳定,避免顶板事故发生。

2.顶板控制管理机构:设立专门的顶板控制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实施顶板控制工作。

3.顶板控制工作流程:确定顶板控制工作的具体流程,并制定相关的工作程序。

4.顶板控制安全技术规程:制定防止顶板事故的技术规程和措施,包括确定适当的支护方式和采煤工艺。

二、顶板控制责任制度:1.矿井负责人:负责全面领导矿井顶板控制工作,保证顶板控制工作的顺利开展。

2.顶板控制负责人:负责组织实施顶板控制工作,制定顶板控制方案,监督检查工作面的顶板状况。

3.矿井安全管理人员:负责组织实施顶板控制工作,指导工作面的顶板支护和顶板管理。

4.综采放工作面负责人:负责制定综采放工作面的顶板控制方案,组织实施顶板控制工作。

三、顶板控制技术要求:1.顶板控制设计方案:根据煤层地质条件和采场情况,合理设计顶板支护方案,并确保支护结构的稳定性。

2.顶板检测技术要求:采用科学有效的顶板检测方法,定期对工作面的顶板进行检测,及时发现顶板问题。

3.顶板支护技术要求:采用符合煤层条件和工作面要求的支护措施,确保顶板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四、顶板控制管理措施:1.顶板控制工作计划:制定每个工作面的顶板控制工作计划,并按计划组织实施。

2.顶板控制巡查:加强对工作面顶板的巡查,重点关注顶板变形和松动情况,及时发现并进行处理。

3.顶板控制会商制度:建立顶板控制会商制度,定期召开会商会议,研究解决顶板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4.顶板控制培训:加强顶板控制相关培训,提高工作人员对顶板控制工作的认识和能力。

五、顶板控制事故应急预案:1.顶板控制事故预防机制:建立顶板控制事故的预防机制,包括制定应急预案和组织演练。

采煤工作面的顶板管理范本(2篇)

采煤工作面的顶板管理范本(2篇)

采煤工作面的顶板管理范本一、概述二、顶板管理范本1. 顶板检查与评估(1)根据规定,对工作面的顶板进行定期检查。

检查内容包括顶板的裂隙、下沉、变形等情况,并进行评估。

(2)通过采取科学合理的检测方法,快速准确地获取顶板的具体情况。

(3)根据顶板的评估结果,确定是否需要立即采取行动。

如存在严重的顶板危险性,应立即采取紧急处理措施。

2. 顶板支护设计与施工(1)根据顶板检查与评估结果,制定合理的顶板支护设计方案。

(2)确保支护材料的质量,并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施工。

(3)对支护施工过程中的质量进行监督和检查,并及时纠正存在的问题。

3. 顶板治理与加固(1)根据顶板情况,制定顶板治理和加固方案。

(2)合理选择治理和加固方法,确保施工效果可靠有效。

(3)严格按照治理和加固方案进行施工,并及时调整方案以适应现场变化。

4. 顶板监测与预警(1)对工作面的顶板进行常规性监测,及时了解顶板的运动和变形情况。

(2)建立预警机制,当顶板出现异常情况时,及时发出警示信号,采取措施避免事故发生。

5. 顶板应急处置(1)建立顶板应急处置方案,明确责任人和处置流程。

(2)在顶板事故发生时,迅速采取应急措施,确保矿工的安全撤离,并进行事故隐患排查和处理。

三、实施步骤1. 推广宣传(1)组织煤矿员工进行顶板管理相关知识的学习和培训。

(2)制作宣传资料,通过矿区广播、悬挂横幅等方式向员工宣传顶板管理的重要性。

2. 制定制度(1)制定采煤工作面顶板管理的相关制度,明确责任人、要求和流程。

(2)确保制度的全面、科学性,并落实到实际操作中。

3. 组织实施(1)组织顶板检查和评估工作,确保检查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2)按照制定的管理制度,组织顶板支护设计与施工。

(3)严格按照治理和加固方案进行施工,确保效果可靠有效。

(4)建立顶板监测机制,并及时发出预警。

(5)制定顶板应急处置方案,做好应急演练和培训。

4. 监督检查(1)建立监督检查机制,对顶板管理工作进行定期检查。

顶板专项教案

顶板专项教案

顶板专项教案第一篇:顶板专项教案煤矿顶板管理安全知识专项培训教案职教中心煤矿顶板管理安全知识专项培训教案一、教学要求:通过学习和讲授,使学员了解顶板事故的危害性、严重性,使学员熟悉发生顶板事故的预兆,特别是要使学员掌握顶板事故的灾害防治与处置方法和顶板管理中的一些安全知识。

二、教学内容:1、顶板事故的危害性2、顶板事故的类型与应急处置3、顶板冒落事故的原因与预兆4、采掘工作面顶板灾害防治三、学时安排 4学时第一节顶板事故的危害性顶板事故是煤矿六大自然灾害之一。

它的特点是:占全国煤矿事故总起数的比例和总死亡人数的比例最高;在特大事故中所占比例较小和一次死亡人数较少。

据统计,2005年全国煤矿顶板事故起数占全国煤矿事故总起数的52.92%;顶板事故死亡人数占死亡总人数的33.33%;顶板事故一次死亡平均人数为1.13人。

(案例)一大隆矿“1994.1.7”顶板事故1994年1月7日23时25分四点班,队安排班长王××和7名工人去北二708继续回收剩余的21架工字钢对棚,队又安排工长白××去现场指挥。

当回收完9架棚子后,开始向外爬回柱,并稳牢后,将回收点的一个滑移底座往外拉,但拉到老巷道口8米处时,遇有一棵金属磨擦支柱的中心顶子过不去。

工人李××准备将此顶柱翻掉,他先观察顶板没有发现异常,使用大头镐打了两下支柱的柱锁,支柱没动,此时白××说“都闪开,让我来”,便站在对棚里侧用大头镐打了一下柱锁,但支柱还没落下,他又打了一下,这时支柱突然回缩后棚梁也落下来,顶板跟着冒落,并将白××(死者)埋在下面。

班长王××和现场人员立即扒货抢救,20分钟后运往医院经抢救无效死亡。

事故原因:1、施工作业人员在几次打柱锁,没有打动的情况下,本应该注意顶板有劲而采取有效地加强顶板支护的措施,他们不但不如此,反而强行缩柱,安全意识差,违章作业,最终造成顶板冒落事故。

采煤工作面顶板管理技术基础工作范本

采煤工作面顶板管理技术基础工作范本

采煤工作面顶板管理技术基础工作范本一、工作背景和目的采煤工作面顶板管理是保证矿井安全和高效生产的关键环节,其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着采煤工作面的生产效果和作业人员的安全。

本范本的目的是为了制定一套科学、系统、规范的采煤工作面顶板管理技术基础工作方案,提高顶板管理水平,提高矿井生产效益,加强矿井安全管理。

二、工作内容1. 顶板质量评估和监测a. 制定顶板质量评估和监测方案,明确监测指标和监测方法。

b. 建立顶板质量监测数据和分析报告的档案管理系统。

c. 根据顶板监测数据,及时采取控制措施,确保采煤工作面顶板稳定。

2. 顶板支护方案的设计与改进a. 根据矿井地质条件和采煤工艺要求,制定合理的顶板支护方案。

b. 定期组织评估已实施的顶板支护方案,进行改进和优化。

c. 加强对顶板支护方案实施过程的监督和管理,确保实施质量。

3. 顶板预警管理a. 建立和完善矿井顶板预警监测系统,确保顶板变形预警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b. 制定顶板预警处理方案,包括疏散、安全避险等措施,并进行演练和培训。

c. 加强顶板变形预警数据的记录和分析,总结经验,提高预警管理水平。

4. 顶板加固和修复a. 针对顶板的变形和破坏情况,及时采取加固和修复措施,保持顶板的稳定性。

b. 制定顶板加固和修复的工作方案,明确工作流程和责任分工。

c. 加强对加固和修复工作的监督和检查,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5. 顶板管理培训和宣传a. 组织开展员工顶板管理技能培训,提高员工顶板管理技能水平。

b. 开展矿井顶板管理宣传活动,提高员工对顶板管理重要性的认识。

三、工作要求1. 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煤矿安全生产规程执行,确保顶板管理工作安全、科学、规范。

2. 建立健全顶板管理工作档案,及时整理和汇总工作数据和信息。

3. 加强与相关部门和企业的沟通和合作,共同促进顶板管理工作的改善和发展。

4. 根据矿井实际情况,不断总结经验,积极探索顶板管理的创新和改进措施。

四、工作计划根据工作要求和实际情况,制定以下工作计划:1. 第一年:制定顶板质量评估和监测方案,建立顶板质量监测数据和分析报告的档案管理系统。

大采高工作面顶板管理专项预案范本(三篇)

大采高工作面顶板管理专项预案范本(三篇)

大采高工作面顶板管理专项预案范本一、背景和目的大采高工作面是煤矿井下开采煤炭的重要设施之一,其顶板管理对于矿井的安全生产至关重要。

为了加强大采高工作面顶板的管理,提高矿井的安全性和生产效益,特制定本专项预案。

二、预案目标1. 确保大采高工作面顶板稳定,防止事故发生;2. 减少因顶板塌落导致的停产事故发生,提高生产效益;3. 加强对大采高工作面顶板的安全管理。

三、预案内容1. 大采高工作面顶板管理制度(1)明确顶板管理的责任归属:将大采高工作面顶板管理纳入矿井全员责任体系,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职责。

(2)制定顶板管理规范:根据矿井实际情况,制定大采高工作面顶板管理相关规定,包括顶板巡检、支护设计、顶板支护材料等方面的内容。

(3)加强顶板管理培训:组织矿井人员开展相关培训,提高顶板管理水平。

2. 大采高工作面顶板巡检(1)制定巡检计划:根据工作面的特点,制定巡检计划,明确巡检的时间、频率和责任人。

(2)巡检内容:巡检内容包括工作面顶板的变形、裂缝、掉块等情况,以及支架的稳固性、支护材料的使用情况等。

(3)巡检记录和处理:巡检过程中及时记录巡检情况,并对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3. 大采高工作面顶板支护设计(1)支护设计方案:根据矿井的地质条件和工作面的特点,设计合理的顶板支护方案,确保支护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支护材料选择:选择适用于大采高工作面的高强度支护材料,确保其质量和使用效果。

4. 事故预防与应急处理(1)事故预防:通过加强顶板管理和巡检,及时发现顶板的异常情况,以及时采取措施防止事故的发生。

(2)事故应急处理:设立事故报警机制,一旦顶板事故发生,能够及时报警,并及时进行应急处理,确保人员的生命安全。

5. 绩效评估(1)设立绩效评估指标:根据大采高工作面顶板管理的目标和内容,制定相应的绩效评估指标,对各级管理人员进行绩效评估。

(2)定期进行绩效评估:根据矿井安全生产的要求,定期对大采高工作面顶板管理的绩效进行评估。

采煤工作面的顶板管理范本

采煤工作面的顶板管理范本

采煤工作面的顶板管理范本顶板管理在采煤工作面的顶板支护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在保证矿井生产安全、提高采煤效率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份采煤工作面的顶板管理范本,内容包括顶板管理的重要性、顶板管理的原则和方法、顶板管理的各项措施等,旨在帮助采煤工作面管理人员更好地开展顶板管理工作。

一、顶板管理的重要性顶板是工作面上方最上部的岩石或土层,对采煤工作面的安全稳定和生产效率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顶板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矿井的安全生产和经济效益。

采煤工作面的顶板管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重要性:1.保障矿井安全生产:合理的顶板管理可以有效降低顶板的失稳风险,避免发生顶板事故,保障矿井的安全生产。

2.提高采煤效率:顶板管理可以加强对顶板的支护和控制,减少顶板破坏及掉落的可能性,提高采煤工作面的稳定性,从而提高采煤效率。

3.节约资源和降低成本:合理的顶板管理可以减少对支护材料和人力的需求,降低工作面的支护成本,达到节约资源和降低成本的目的。

二、顶板管理的原则和方法1.预测顶板的失稳风险:通过对采煤工作面上方岩层和地质条件的调查和分析,综合考虑顶板岩层的物理力学性质和动力学条件,预测顶板的失稳风险,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2.合理选择支护方式和支护材料:根据顶板的性质和围岩的条件,选择合适的支护方式和支护材料,如钢支撑、木支护、锚杆锚索等,以确保顶板的稳定。

3.协调采掘参数和支护参数:合理协调采煤工作面的采掘参数(如工作面长度、切眼间距、工作面推进速度等)和支护参数(如支架的安装密度、锚索的张力等),以使采煤工作面的顶板得到充分的支撑和控制。

4.及时采取防止顶板失稳的措施:一旦发现顶板失稳的迹象,要立即采取相应的防止措施,如加密支架的安装密度、调整锚索的张力、及时加固弱层等,以避免顶板事故的发生。

5.加强顶板管理的监测和评估:定期对采煤工作面的顶板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以确保顶板的安全稳定。

矿井顶板安全教学案

矿井顶板安全教学案

矿井顶板安全教学案一、教学目的矿井是一个高风险的工作环境,顶板稳定性是直接关系到矿工生命安全的因素之一。

本教材的教学目的便是帮助矿工了解顶板的危害、顶板的稳定性评估及相应的措施,增强矿工的安全防范意识,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降低矿山事故的发生率。

二、教学内容本教学案包含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1、顶板稳定性的定义与危害;2、识别顶板稳定性的危险与风险;3、顶板稳定性评估的方法和措施;4、顶板稳定性控制举措;5、顶板稳定性事故处理和预防。

1、顶板稳定性的定义与危害顶板是指矿井的上部结构,每个矿井都有一定的顶板结构,不同的矿井的造成不同的危害。

顶板稳定性的定义是指在不同采矿条件下,顶板在能够承受负荷的情况下不发生任何形式的破坏或漏落。

如果顶板发生稳定性问题,则会引起以下危害:(1)引起陷落、破碎、残留、沉陷等问题;(2)造成人身伤害;(3)增加设备损毁风险等。

矿工必须对顶板稳定性的危害有所了解,以此来了解在顶板发生问题时要遵循的安全操作规程。

2、识别顶板稳定性的危险与风险一旦顶板发生稳定性问题,矿井中就会存在风险,同时,当顶板的不稳定性增加时,风险也相应增加。

矿工必须弄清楚以下三点:(1)顶板不稳定的预兆。

(2)顶板破坏的预识或预测。

(3)不同采矿阶段的顶板危害对比。

当出现以下情况时,就需要特别注意:(1)滑移(顶板的相对位移,顶板的撤落);(2)垮落(土层或煤层直径大于5-6米的坍塌);(3)层面滑动(岩层被抽出板条向前滑动);(4)炸药爆破(底部爆破会引发顶板坍塌);(5)矿震等。

3、顶板稳定性评估的方法和措施在评估顶板稳定性之前,我们必须对采矿方法进行分析、评估。

就可以根据以下因素来评估顶板稳定性:(1)采矿方法、地质条件、煤层和岩层的近似力;(2)矿井结构和支撑的能力(防止塌方的承受力);(3)矿体荷载和支撑构件的受力状态(上层岩层对底部煤体的作用)。

当我们评估顶板稳定性时,需要运用几种不同的评估方法和措施,包括:(1)堆积法评估;(2)数学建模;(3)设计结果的评估。

采煤工作面顶板管理模版

采煤工作面顶板管理模版

采煤工作面顶板管理模版一、引言本文旨在探讨采煤工作面顶板管理的重要性以及相关的管理模版。

采煤工作面顶板是煤矿生产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合理管理顶板可以减少事故风险,提高生产效率。

二、背景采煤工作面顶板作为采煤工作面的顶部,承受着来自岩层和煤层的压力。

如果顶板管理不当,可能会导致顶板失稳、崩落等安全事故的发生。

因此,采煤工作面顶板管理至关重要。

三、顶板管理原则1. 安全第一:保障采煤工作面顶板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是最重要的原则。

2. 预防为主:采取预防措施,及时发现和解决顶板问题,防止事故的发生。

3. 综合施策:采取多种管理方法,综合应对不同情况,确保顶板的稳定。

4. 持续监测:对顶板进行持续监测,及时发现异常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

四、采煤工作面顶板管理流程1. 顶板质量评估a) 对采煤工作面的顶板进行质量评估,包括岩层条件、顶板稳定性等方面。

b) 对评估结果进行分析,确定工作面顶板的安全性等级。

2. 顶板支护设计a) 根据顶板质量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顶板支护设计方案。

b) 选择合适的支护材料和技术,确保对顶板进行有效支护。

3. 顶板监测与预警a) 安装顶板监测设备,对工作面的顶板进行实时监测。

b) 设定合理的预警指标和警戒线,一旦达到预警指标,立即采取相应的措施。

4. 顶板检修与加固a) 定期对工作面顶板进行检修和维护,修复损坏或有问题的部分。

b) 对于需要加固的地段,采取合适的加固措施,增强顶板的稳定性。

5. 顶板管理档案a) 建立完善的顶板管理档案,记录顶板质量评估、支护设计、监测结果等相关信息。

b) 对档案进行定期更新和维护,确保顶板管理工作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六、总结采煤工作面顶板管理是煤矿生产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合理的顶板管理可以保障工作面的安全与高效生产。

有效的顶板管理需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施策和持续监测的原则,并执行相应的工作流程。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减少顶板相关事故的发生,提高煤矿的安全生产水平。

大采高工作面顶板管理专项预案模版(三篇)

大采高工作面顶板管理专项预案模版(三篇)

大采高工作面顶板管理专项预案模版1. 项目背景大采高工作面是煤矿生产中最重要的生产区域之一,其顶板管理至关重要。

本预案旨在对大采高工作面顶板进行专项管理,保障生产安全,防止事故发生。

2. 目标和原则2.1 目标:确保大采高工作面顶板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预防顶板塌落事故的发生。

2.2 原则:- 安全第一:将安全置于首位,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 预防为主:采取积极措施,从源头上预防顶板塌落事故的发生。

- 综合治理:综合运用技术手段、管理措施和人员培训等多种手段,形成合力,提高顶板管理效果。

3. 预案内容3.1 大采高工作面顶板稳定性评估为了确保大采高工作面顶板的稳定性,应进行专项稳定性评估。

评估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工作面地质条件的评估;- 工作面采场的布置和支护方式的选择;- 工作面开采进度和速度的控制;- 工作面切割与支护的配合方式。

3.2 大采高工作面顶板监测系统建立大采高工作面顶板监测系统,对工作面顶板进行实时监测,及时掌握顶板的变形和运动情况。

监测系统应包括但不限于:- 顶板位移监测仪器;- 顶板压力监测仪器;- 顶板变形监测仪器。

3.3 大采高工作面顶板支护措施根据工作面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顶板支护方式,采取措施确保顶板的稳定。

支护措施应包括但不限于:- 合理布置锚杆支护;- 加固巷道顶板;- 使用重型支架等。

3.4 大采高工作面管理对大采高工作面进行严格的管理,确保操作规范。

管理措施包括但不限于:- 制定操作规程和标准;- 加强管理人员培训;- 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

3.5 应急响应预案针对顶板塌落事故的应急情况,制定应急响应预案。

预案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事故报警程序;- 人员疏散和救援措施;- 应急装备和物资储备。

4. 实施计划4.1 确定责任人和监督机构,明确各方责任和权限。

4.2 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和时间表,明确各项任务的具体要求和完成时间。

4.3 开展培训和演练,提高工作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

大采高工作面顶板管理专项预案范本(2篇)

大采高工作面顶板管理专项预案范本(2篇)

大采高工作面顶板管理专项预案范本第一章绪论1.1 项目背景大采高工作面是煤矿开采中的重要环节,对于保障矿井的安全稳定运营具有重要意义。

在大采高工作面的开采过程中,顶板管理是一项关键的工作,直接涉及到工作面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为了进一步加强大采高工作面顶板管理,提高矿井的安全生产水平,制定本专项预案。

1.2 目的与意义本预案的目的是规范大采高工作面顶板管理工作,明确责任、加强监督,确保大采高工作面的安全运营。

通过实施预案,能够减少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保护矿工的生命财产安全,提高矿井的安全生产水平。

第二章工作目标2.1 安全目标确保大采高工作面的顶板稳定,减少因顶板失稳引发的事故发生。

2.2 组织目标明确大采高工作面顶板管理的责任主体和工作流程,做到各岗位职责明确、协同配合。

2.3 经济目标降低因顶板管理不善带来的经济损失,提高矿井的经济效益。

第三章工作内容3.1 制定工作方案制定大采高工作面顶板管理的工作方案,明确顶板管理的具体措施、工作流程和各岗位职责。

3.2 定期检查对大采高工作面的顶板进行定期检查,发现顶板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处理,并记录检查情况。

3.3 加固处理根据检查结果确定顶板加固措施,及时对顶板进行加固处理。

3.4 定期培训定期组织顶板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工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第四章工作措施4.1 加强领导加强领导对大采高工作面顶板管理工作的重视,明确各级领导的责任,并定期召开工作会议进行汇报和指导。

4.2 制定制度建立健全大采高工作面顶板管理的制度,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职责和权限,并加强对制度的执行力度。

4.3 定期督查建立定期督查机制,对大采高工作面顶板管理的情况进行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

4.4 加强技术支持加强与科研机构的合作,引入先进的技术手段,提高大采高工作面顶板管理的技术水平。

第五章工作保障5.1 人员保障确保大采高工作面顶板管理人员的数量和素质,加强人员培训和安全教育。

顶板管理基础知识教案

顶板管理基础知识教案

顶板管理安全培训教案培训课时:课时.培训目地:使工人了解煤矿顶板压力基础知识,熟悉掌握煤矿顶板管理知识.培训对象:采掘工人.授课人:张金泉矿山压力矿山压力系指地下煤层开采后,破坏了原岩体应力地平衡状态,引起了岩体内应力地重新分布.在重新分布过程中,促使围岩产产生运动,从而导致围岩发生变形、断裂、位移,直至垮落.人们把煤层上覆岩层在运动过程中,对支架,围岩所产生地作用力,称为矿山压力.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第二章顶板安全管理一、顶板事故矿井开采过程中地采掘工作面或在已掘地巷道内所发生地冒顶、片帮、掉矸等造成地人身伤亡和生产事故.二、工作面发生冒顶前一般预兆主要有:、发出响声,岩层下沉断裂;、掉碴;、片帮;、顶板出现裂缝并张开,裂缝增多;、顶板出现离层;、漏顶;、瓦斯涌出量突然增大;、顶板地淋头水量有明显地增加.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三、预防冒顶地主要措施、坚持敲帮问顶制度.、加强支护.第三章冒顶事故地预兆第一节冒顶事故地预兆冒顶事故是矿井重大自然灾害之一.矿井事故中,顶板事故占有相当大地比例.因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任何事物地发展变化都有一个过程.顶板冒落也是如此,任何冒顶发生之前总要出现各种各样地预兆.只要我们仔细观察,认真辨别,根据各种预兆,采取相应措施,就能把事故苗头消灭在萌芽之中.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一、采煤工作面大冒顶前地预兆采煤工作面不断向前推进,采空区面积逐步增大.当厚度不大地直接顶逐渐垮落,坚硬地老顶大面积悬露时,工作面顶板岩层形成一处自然压力拱,煤壁受压发生变化,造成工作面压力地增大,工作面顶板、煤邦、支架都会出现冒顶前地各种预兆.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1、顶板连续发生断裂声.由于直接顶垮落使老顶失去支撑,形成悬梁状态,并随着采空区增大而急剧下沉切断发生不均匀地断裂声.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2、顶板连续掉落.顶板大面积来压时,在破碎顶板处有粉碎末下落.3、采空区不断听见闷雷声,因直接顶随采动影响逐步垮落.老顶暴露面积增大.这时老顶和上方岩层产生离层,沿煤壁或切顶线发生断裂.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4、煤层直接断裂下沉.顶板来压时,支柱受压变形,压缩量急剧增加.5、采空区信号柱弯曲折断.使用木支柱支护地工作面顶板来压时,支柱大量压损折断,底板软时支柱穿底下沉.6、煤壁片邦增加.由于顶板来压下沉煤壁受压而产生下沉.7、瓦斯涌出量增加,有淋水地采面淋水增大.二、掘进工作面冒顶地原因与预防:掘进工作面冒顶地原因主要地有以下几种:地质构造突然变化;巷道支护没有到位及支护质量差;巷道失修严重;矿车掉轨引起撞倒支架等.为此,须采取以下地预防措施: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加强对所有工作面地地质构造地分析,以达到预防为主地目地;、严格作业规程地贯彻执行,搞好巷道工程质量地管理;、加强巷道地安全检查与管理;、对支架巷道,必须强制使用前探梁;、加强巷道地敲邦问顶;、合理布置巷道,尽量避开地质构造带等.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三、局部冒顶预兆遇到工作面顶板松软破碎易冒落地煤层时,如果没有及时加以支护或支护不符合要求,没有及时进行敲邦问顶,都有可能发生冒顶事故.冒顶前一般均有各种预兆出现.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1、顶板岩石有缺口或缺口处产生新地裂口.顶板脱层产生裂隙.有时稍受震动就有可能掉落.2、顶板断裂时,裂隙内长有活矸.当顶板沿裂缝向下错动时,裂缝内活矸就会掉落.3、棚梁在支柱上濠滚偏,棚梁、棚腿背部有响声.4、支架变形,棚腿移动,有推梁危险.第二节冒顶预防措施1、掌握好回采工作面顶板压力变化规律.正确选择采面放顶距、支护形式、控顶距和切顶方式.加强采面管理及时回柱放顶.确保顶板按要求冒落,否则要采取必要措施直至强制放顶.严禁手工回柱放顶.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2、严格执行敲邦问顶制度,及时处理危石、浮矸.顶板破碎时要及时进行支护.禁止空顶作业.架棚巷道必须坚持使用前探梁支护.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3、严格把好工程质量,要做到一步到位,对不合格工程要有时责令整改,消除隐患.4、采掘工作面必须严格按作业规程进行施工,不得随意更改支护形式和施工方法.所有巷道必须先加强支护后才能开口.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5、采掘工作面遇到难施工地段,必须派有现场实践经验地老同志跟班指导,确保施工顺利进行.6、采掘工作面和在用巷道出现断梁折柱要派人及时修复,巷道修复必须由外及里逐架进行.7、发现冒顶预兆时,要组织人员立即加固工作面,同时采取必要措施控制工作面.如果加固来不及,应立即把有人员撤至安全地点.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开采三角煤及地质构造复杂块段煤层等地安全措施因地质构造原因,不能形成正规工作面或不能保持二个安全出口时,须采取以下基本地安全技术措施:、对唯一地一个安全下出口,必须进行加固;、保持下出口地畅通;、对小眼开口处地前后米地巷道,也必须进行维修与加固;、合理回采顺序与顶板管理,工作面地支护材料须符合作业规程地要求;、其他参照该工作面地作业规程地有关要求及相关地安全技术措施.参考文献:、《煤矿安全规程》、《入井须知》煤炭工业出版社、《煤矿安全知识普及教材》福建省煤矿工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采煤工作面顶板管理教案目录一、基本概念1、顶、底板2、矿山压力3、初次来压、周期来压4、采煤工作面压力概况5、采煤工艺方面的基本概念6、地质方面的基本概念一、采煤工作面顶底板分类1、MT 554-1996缓倾斜煤层采煤工作面顶板分类2、MT 553-1996缓倾斜煤层采煤工作面底板分类三、煤矿事故分类四、采煤工作面顶板事故类型、易发生的地点及措施五、特殊回采条件下的顶板管理六、采煤工作面的安全检查七、采煤工作面常见顶板事故隐患八、我矿采煤工作面概况、顶底板基本情况及主要事故类型及采取的主要措施九、采煤安全质量标准化一、基本概念1、顶、底板及划分顶板:位于煤层上面的岩层,称为顶板。

煤层按自然层位分为:(1)伪顶:直接位于煤层之上,一般为薄层炭质页岩等软弱层组成,厚度在0.3~0.5m以下,极易冒落。

(2)直接顶:直接位于煤层或伪顶之上的一层或数层岩层,常有泥质页岩、页岩、砂质泥岩组成,厚度不等,并随回柱垮落。

(3)老顶:通常位于直接顶之上的厚而坚硬的岩层,常由砂岩、石灰岩、砂砾岩等组成,回柱后可悬露大面积而不冒落。

底板:位于煤层下面的岩层称为底板。

(1)直接底:直接位于煤层之下,强度较低的岩层,一般由泥岩、炭质泥岩、粘土岩组成,遇水易膨胀隆起挤压支柱。

(2)老底:位于直接底之下,也有直接位于煤层之下,比直接底坚固,一般由砂岩和石灰岩组成,有较强的支撑力。

上述分类在实际工作中要对照实际地质情况,有的无伪顶、直接顶、直接底,如我矿的一4煤层,无伪顶和直接顶,只有老顶。

按直接顶岩层的稳定性及老顶来压强度的顶板分类:(1)不稳定顶板(又称破碎顶板):指直接顶是松软易垮落的漏顶的岩层。

用数字序号Ⅰ表示。

如郭庄井的二1煤层顶板。

(2)中等稳定顶板:直接顶中有裂隙但比较完整,工作面推进一定距离后,悬露顶板板才会冒落。

用数字序号Ⅱ表示。

如宁庄井四7采区的顶板。

(3)稳定顶板:直接顶为强度较大的岩层,分层厚,无明显节理裂隙,工作面向前推进后顶板并不冒落,回柱放顶时,需要做人工强制放顶。

用数字序号Ⅲ表示。

如我矿的二2煤层顶板。

(4)坚硬顶板:顶板完整,很少有裂隙,回柱放顶后,顶板能大面积悬露不垮落。

这种工作面的顶板必须采取深孔爆破,高压注水等特殊的放顶方法。

用数字序号Ⅳ表示。

如我矿的一4煤层顶板。

按老顶来压强度的强弱可将顶板分为四级:不明显,用数字序号Ⅰ表示;明显,用数字序号Ⅱ表示;强烈,用数字序号Ⅲ表示;极强烈,用数字序号Ⅳ表示。

2、矿山压力与显现矿山压力:在未采动的岩体内,岩石处于原始应力状态,当在岩体内进行采掘工程后,必然会引起围岩中应力的重新分布,达到新的平衡,这种压力重新分布及其对围岩的作用过程称作矿山压力。

矿山压力显现:在矿山压力作用下造成的围岩变形破坏,煤壁片帮、支架受载变形、煤的压出、冲击地压、以及煤与沼气突出等现象,称为矿山压力显现。

矿山压力的衡量指标:(1)顶板下沉量:一般是指煤壁处裸露的顶板到采空区边缘的顶板移近量,以mm计,在缓倾斜工作面由于顶板下沉量一般情况下远比底膨量大,因而称做顶板下沉量。

(2)顶板下沉速度:是指单位时间内的顶底板移近量,一般以mm/h计,它表示顶板活动的剧烈程度。

(3)支柱载荷:随着顶板下沉,采煤工作面支柱受载也逐渐增加,一般可以用肉眼观察到柱帽的变形和破坏,剧烈时可以观察到支柱的变形和折损。

具体数值可用测力计或压力表测得,支柱所受载荷用KN/m2表示。

影响回采工作面矿山压力的主要因素(1)采高与控顶距:它的变化直接影响着顶板压力及顶板下沉量,采高、控顶距越小,顶板下沉量越小,顶板也就比较稳定。

(2)工作面推进度:加快工作面推进度,在一定情况下,能减少顶板下沉量,但推进速度增长到一定后,顶板下沉量将不会有显著改变。

(3)开采深度:开采深度在600m至800m时,深度对矿山压力没有明显影响,但随着开采学度的增加,煤壁内的支撑压力将加大,可能迫使支架的工作载荷增加。

采煤工作面矿山压力的基本特征采煤工作面初次来压后,随着工作面的向前推进,顶底板岩层受到破坏,一般顶板岩层受到破坏严重,根据岩层破坏特征可以将岩层分为三部分:冒落带:岩块成不规则垮落,岩体破碎系数为1.3~1.5左右。

裂隙带:在冒落带之上,此处岩层虽已断裂,但仍能整齐排列。

弯曲下沉带:裂隙带之上直到地表的岩层,这部分岩层裂隙更少。

冒落带矸石对裂隙带岩层起支撑作用,从而可减缓裂隙带岩层的挠曲程度。

3、初次来压、周期来压初次来压与初次来压步距:采煤工作面从切眼开始推进,一般情况下,伪顶随采随放顶随冒落,直接顶也会随回采放顶回柱而垮落,而老顶只是在悬露面积大时,才发生剧烈下沉和垮落。

老顶垮落时,顶板压力显著增大,此时的顶板压力就叫初次来压,通常把老老顶第一次大面积人垮落叫初次来压。

初次来压时,工作面煤壁距开采切眼煤壁的距离称作初次来压步距。

初次来压的特点:(1)由于老顶的剧烈活动,迫使工作面顶板下沉量和下沉速度急剧增加。

(2)老顶的活动和顶板下沉的急剧增加,使支架受力猛增,顶板破碎并出现平行煤壁裂缝,甚至出现工作面顶板台阶下沉。

(3)因老顶悬露垮度增大,煤壁内的压力过于集中,会使煤壁片帮破坏范围扩大,加上老顶断裂时顶板急剧下沉,会进一步将煤壁压碎,而大面积片帮,严重时片帮深度可达0.6m至0.8m。

采煤工作面周期来压与周期来压步距周期来压:老顶初次来压以后,顶板压力减少,但随着采煤工作面的推进,悬顶面积逐渐增大,到一定跨度时,又发生弯曲下沉、折断和垮落,顶板压力也显著增加,这种垮落是有规律和周期性发生,故而叫周期来压。

两次来压的距离叫周期来压步距。

周期来压步距一般为初次来压步距的1/4至1/2.4、采煤工作面压力概况采煤工作面的正常压力:在两次周期来压之间,顶板压力一般处于正常状态就叫做正常压力,在正常压力状态下,工作面的地点不同,顶板压力也有差别。

遇到断层、褶曲、陷落柱及劈裂时顶板压力也会突然增大。

采煤工作面前后方压力分布规律采煤工作面前后方压力分布以曲线形式可划分为八个区域:(1)不受采动压力影响区:该区距工作面距离较远,通常在60m至150m以外。

(2)前支承压力影响区:该区在采面煤壁前方25m至150m范围内受采动压力影响,矿压显现轻微,仅局部地点发生支架折断。

(3)前支承压力显现区:该区距采面较近,一般为8m 至35m,工作面回采时受采动影响,巷道有明显的压力显现,断梁折柱逐渐增多。

(4)最大压力区:该区在采煤工作面煤壁前方1m至15m 范围之内,回采时受采动影响较大,且支承压力集中,支架破坏严重。

(5)压力下降区:当接近采面煤壁时,由于支承压力作用将煤压松产生裂隙,从而传递压力减弱,煤壁推过后形成工作空间和采空区,因此压力急剧下降。

这个区域的范围在工作面煤壁前5m至工作面煤壁后方7m。

(6)卸压区:在采煤工作面推过后,直接顶垮落,老顶暂时承受上覆岩层的重量,并将其重量传递到工作面煤壁前方和后方采空区冒落的矸石上,因此,在工作面煤壁后方5m至50m范围采空区处于卸压状态。

(7)后支承压力区:由于上覆岩层砌体梁的形成,一端作用于工作面前方煤壁,另一端作用于采空区冒落的岩石上,使采空区后方压力再次升高,该区在工作面煤壁后方20m 至100m范围内。

(8)压力稳定区:随着采面的推进,支承压力不断前移,上覆岩层也缓慢下沉,于是在采空区50m至100m以外压力逐渐趋于稳定。

此外,采煤工作面的上下方压力也值得注意。

7、采煤工艺方面的基本概念初撑力:支柱或支架在泵站额定压力作用下,对顶板的支撑力叫初撑力。

工作阻力:支柱或支架在顶板压力作用下,使支柱下腔的压力增高到安全阀开启压力时,支柱或支架对顶板的支撑力叫工作阻力。

支柱的迎山角与迎山距:支柱的轴线和煤层顶底板法线的夹角称支柱迎山角,支柱顶部由煤层顶底板法线向上偏移的距离叫迎山距。

放顶:采用全部垮落法时,使顶板自行垮落(或强制垮落)的过程叫放顶。

回柱:撤除放顶区内的支柱或支架叫回柱。

放顶步距:工作面沿走向一次放顶的宽度叫放顶步距。

最大控顶距:放顶前工作面沿走向的最大宽度叫最大控顶距。

最小控顶距:放顶后工作面沿走向的最小宽度叫最小控顶距。

最大控顶距等于最小控顶距与放顶步距之和。

全部垮落法的放顶方法:一是密集支柱放顶:是将放顶线上补打成密集支柱,待放顶区内的支柱回撤后,顶板即沿这排密集支柱切断而垮落,同时密集支柱还可阻挡垮落的矸石,不致滚落于工作面,适用于顶板比较坚硬的采面。

二是无密集支柱放顶:当工作面顶板松软,较易垮落,放顶线上不补打加强支柱,在放顶区回柱后,顶板仍能垮落,当采高较大或垮落大块矸石时,可在放顶线内侧打一梁二柱或一梁三柱的对接戗棚,以加强其稳定性。

三是人工强制放顶:是当直接顶比较坚硬,撤回支架后不垮落时,采用沿切顶线打眼放炮的方法迫使顶板垮落,采用此方法,采面多采用沿切顶线打戗棚,和回采工作面沿倾斜间隔打木垛的方法,维护平衡采面的压力。

采面常用的特殊支架:采面常用的特殊支架有戗棚、木垛和戗柱。

采煤工作面循环:回采工作面完成落煤、装煤、运煤、支护、采空区处理等全部工序击而复始的采煤过程,称为采面循环。

采面正规循环:即回采工作面在规定的工种定员和时间内保质保量,安全地完成作业规程中循环图表所规定的全部工序和工作量,并周而复始的完成规定的循环次数,称正规循环作业。

月正规循环率:是全月实现的正规循环个数与全月工作日数和作业规程规定的日循环个数乘积之比,以百分比表示。

循环方式:昼夜循环次数和循环进度的总称为循环方式,其种类有:单循环-一昼夜完成一个循环;双循环-一昼夜完成两个正规循环;多循环--一昼夜完成两个以上的正规循环。

回采工作面的作业方式:回采工作面作业方式是指采煤班和准备班的配合形式,就是在一昼夜内分班个数各班应完成的任务。

准备班工序包括:回柱放顶、设备检修、接掐溜子、缩短顺槽、运输机等。

采煤班的工序:落煤、装煤、运煤、移置工作面设备、挂梁、打柱、做缺口等。

作业方式的种类:(1)三班作业、两班出煤、一班准备,简称“两采一准”;(2)三班作业、两班半出煤、半班准备;(3)三班作业、三班出煤、班内准备,简称“边采边准”;(4)四班作业、三班出煤、一班准备;(5)四班作业、四班出煤、班内准备;(6)四班交叉作业、三班出煤、一班准备。

劳动组织形式:劳动组织形式是指工人在生产过程中,分工与协作的形式,回采工艺的不同,劳动组织形式也不同。

炮采单体柱工作面劳动形式:主要采用专业和综合工作相结合的形式;机采工作面劳动组织形式分:(1)专业工作队追机作业;(2)综采工作队分段作业;(3)分段接力追机作业;正规循环作业的基本内容:回采工作面正规循环作业的基本内容包括循环方式、作业方式、工序安排、劳动组织和技术经济指标。

即是在组织生产时,将工作面循环方式、作业方式、工序安排、劳动组织和技术经济指标,用图表形式反映出来,作为组织指挥生产的依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