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一(新教材)章末总结(共6章)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必修一 新旧教材对比(整理详细)

高中生物必修一  新旧教材对比(整理详细)

高中生物必修一新旧教材对比旧教材新教材结构框架不变,微公学变为内加科“虎克”改为“罗伯的细题的改为基本的生命系统”“资”教生命系统结更“思考与讨旁栏增加增加了“知有步大肠杆菌图“蓝藻”改”“念珠由“与社考式加本章小结内容核罗减少的旁支知识点的干扰,增加了“发展,明确每养题材中干将旧教材中合对格图正文内容有将“思考与更改为旁验丹“方法二”科材是细胞内良好溶剂,养废变为量子讨论增加删减了旁栏中“食盐加碘”“细胞中化合量的问删减了“与删减了“技增加了旁栏更改正文内使得无机盐言精炼准有又增加了探删减二糖中的增加了“拟的改变了“植体子旁栏增加了“批判性思维” 正文增加了的相增加了“与讨论”问了的相关更换了海豹删减了旧教“与生活的增加了“磷区旁栏增加了醇“与生活“生物大为骨架”的知识,“糖类转有了能的举“蛋氨基酸正文氨基酸的种改联中非必需氨更“空间结改为意将“氨基酸的改“脱水缩合反应”之后,并以增加了“思“蛋蛋白质的性了“盐析”的所材的“科学前沿”正文第一段“核酸的增加了核酸(删减了DNA察在细胞中的分布”“核苷酸RNA 上 改为饼与组将“核酸的调整到较有利结的丰满了正文将“生物大为的内容调后将旧教材中无一节的最调后增加了“单多意增加了学科题第3章 旧教材新教材题是旧教材细并引入细现,并除制将对细叙史像型第二节“细胞器”部分新老教材对比1.问题探讨:本节问题探讨以我国自行研制C919飞机为背景,要求学生分析研制中各部门的分工与合作,类比细胞中不同结构之间的关系。

其中隐含整体和局部的观念以及对细胞内各组分协调关系的理解;同时也能引导学生关注我国的科技发展,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2.细胞器之间的分工2.1科学方法——差速离心法新教材中差速离心法的原理介绍更清楚了,学生能够通过阅读教材即明确差速离心是分级分离的。

现行教材介绍差速离心时过于概括,不利于学生理解。

2.2形态、结构与功能新教材介绍细胞器之间的分工时,着重强调各细胞器的功能,而非形态和结构。

(完整版)高中高一人教版生物2019版必修一新教材与旧版分章节不同点总结

(完整版)高中高一人教版生物2019版必修一新教材与旧版分章节不同点总结

第1章走进细胞第1节1、原标题“从生物圈到细胞”现标题“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2、问题探讨原“SARS病毒”现“大熊猫和冷箭竹”。

3、①细胞学说及其建立过程由原教材第二节改为新教材第一节②增添细胞学说意义③增添科学方法归纳法4、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资料分析材料删除草履虫的运动和分裂、人的生殖和发育,只留缩手反射。

5、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增加植物的结构层次(冷箭竹),动物由乌龟变为熊猫。

6、思考与讨论问题改变。

7、课后练习题增加病毒模式图。

第2节1、蓝藻改名为蓝细菌,蓝球藻改为色球蓝细菌等。

2、增添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都以DNA作为遗传物质。

3、练习题增加支原体结构模式图。

4、复习提高增加眼虫、衣藻、变形虫、草履虫、酵母菌结构图。

第2章组成细胞的分子章节顺序改变:原顺序元素和化合物、蛋白质、核酸、糖类和脂质、无机物,现在顺序元素和化合物、无机物、糖类脂质、蛋白质、核酸。

第1节1、本节聚焦问题细胞中的主要元素改为细胞中的常见元素。

2、增加了一个关于人体细胞与玉米细胞的思考讨论。

3、删除组成人体细胞的主要元素占干鲜重的百分比的文字描述及组成人体主要元素的干鲜重百分比的饼状图。

4、删除C、H、O、N四种元素含量最多,C是最基本元素。

5、组成细胞的化合物的导图没有了,列表式的含量变为圆饼状,后面增添文字对数据的分析(比如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含量最多的有机化合物是蛋白质)6、①检测糖类脂肪蛋白质的实验原理中去掉了淀粉遇碘变蓝。

②实验材料多了葡糖原浆、白萝卜原浆、鸡蛋清稀释液,少了花生种子匀浆。

③方法步骤中少了记录表格。

④脂肪的检测只有切片显微镜观察法,删除了组织液观察法。

⑤实验多了色彩图,便于了解颜色反应变化。

第2节少了幼儿与老人、水母的图。

增添了水的化学性质介绍,无机盐的例子增加了。

第3节1、问题探讨改为葡萄糖对细胞培养的作用。

2、本届聚焦多了一个对健康生活的帮助。

3、二糖少了几种二糖的组成示意图。

4、多糖对了几丁质。

(完整版)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目录明细

(完整版)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目录明细

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目录明细高中生物必修一(完善版)(共六章21节,实验8个,探究实验4个,模型建构1个)第一章:走进细胞1、从生物圈到细胞①生命的活动离不开细胞②生命体的结构和层次2、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实验: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①观察细胞②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③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分子1、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实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①组成细胞的元素②组成细胞的化合物2、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①氨基酸及其种类②蛋白质的结构及其多样性③蛋白质的功能3、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实验: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①①①①①①①②②②③③③③③③①核酸在细胞中的分布②核酸是由核苷酸连接而成的长链4、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①细胞中的糖类②细胞中的脂质③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5、细胞中的无机物①细胞中的水②细胞中的无机盐第三章:细胞的基本结构1、细胞膜——系统的边界(实验: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①细胞膜的成分②细胞膜的功能2、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实验: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①细胞器之间的分工②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③细胞膜的生物系统3、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模型建构:尝试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①细胞核的功能②细胞核的结构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1、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探究实验: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①细胞的吸水和失水②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2、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①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②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3、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①被动运输②主动运输第五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1、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探究实验: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①酶的作用和本质②酶的特性2、细胞的能量通货——ATP①ATP分子中具有高能磷酸键②ATP和ADP可以相互转化③ATP的利用3、ATP的主要来源——细胞的呼吸(探究实验: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①细胞呼吸的方式-------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②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4、能量之源——光与光和作用(实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探究实验: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①捕获光能的色素和叶绿体的结构②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原理和应用③化能合成作用第六章:细胞的生命历程1、细胞的增殖(实验: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实验: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①细胞不能无限长大②细胞通过分裂进行增殖----有丝分裂、无丝分裂2、细胞的分化①细胞分化及其意义②细胞的全能性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①细胞衰老的特征②细胞的凋亡(细胞编程性死亡)4、细胞的癌变③③③③③③③②②②①癌细胞的主要特征②致癌因子。

(完整版)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新教材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看完一个知识点之后一定要到新学案上找相关练习之后才能真正掌握第一章走近细胞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知识梳理:1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但必须依赖(活细胞)才能生存。

单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依赖单个细胞就能完成摄食、运动、生殖等各项生命活动(不能完成反射,反射需要多个细胞的参与)。

多细胞生物依赖各种分化了的细胞密切配合完成各项生命活动,生命活动如生长、发育、生殖遗传变异生命活动调节。

2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3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每个层次都要能辨别,做几个练习去巩固,下面是一些特例4血液属于(组织)层次,皮肤属于(器官)层次。

5植物没有(系统)层次,单细胞生物既可化做(个体)层次,又可化做(细胞)层次。

6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

最大的生命系统是生物圈第二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知识梳理:一、高倍镜的使用步骤(尤其要注意第1和第4步)1.在低倍镜下找到物象,将物象移至(视野中央),2.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镜。

3。

调节(光圈)和(反光镜),使视野亮度适宜。

4.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

二、显微镜使用常识1调亮视野的两种方法(放大光圈)、(使用凹面镜)。

2高倍镜:物象(大),视野(暗),看到细胞数目(少)。

低倍镜:物象(小),视野(亮),看到的细胞数目(多)。

3物镜:(有)螺纹,镜筒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目镜:(无)螺纹,镜筒越(短),放大倍数越大。

4会判断低倍到高倍镜下细胞数目的计算?(新学案)5学会移动载玻片?(新学案)。

6目镜(10X)的放大倍数乘物镜放大倍数(10X)等于放大倍数(100)三、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主要类群:(要知道一些原核生物原核生物:蓝藻,含有(叶绿素)和(藻蓝素),可进行光合作用。

细菌:能判断哪些生物属于细菌新学案上讲的更详细(球菌,杆菌,螺旋菌,乳酸菌)放线菌:(链霉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真核生物:动物、植物、真菌:(青霉菌,酵母菌,蘑菇)等四、细胞学说1创立者:(施莱登,施旺)2内容要点:共三点。

新教材高中生物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章末总结学案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新教材高中生物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章末总结学案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章末总结知识网络构建必备知识回顾1.内环境是由①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等细胞外液共同构成的,它是机体细胞赖以生存的液体环境。

2.血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是②血浆 ,③组织液是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④淋巴液是淋巴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3.内环境含有相对稳定的化学成分,⑤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等理化性质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能为机体细胞提供适宜的生活环境。

4.机体细胞生活在内环境中,通过⑥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这一过程离不开消化系统、呼吸系统、⑦循环系统和⑧泌尿系统等系统的直接参与,以及机体器官、系统协调统一的活动。

机体细胞也参与了内环境的形成和维持。

5.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⑨相对稳定的状态。

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⑩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内环境稳态是⑪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素养整合提升一、内环境相关图解识别(科学思维——模型与建模)例1 (2021辽宁辽河油田二中高二月考)图甲是内环境的结构图,其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体液中的不同成分,图乙表示体液中这几种成分相互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关系。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甲乙A.图甲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图乙中的A、B、C、DB.B中的大分子蛋白质不能流到CC.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K+和Cl−D.图甲中③④处的氧分压和二氧化碳分压大小关系应该分别是③<④和③>④答案: D解析:图甲中①为淋巴液,②为细胞内液,③为组织液,④为血浆,图乙中A为组织液,B为淋巴液,C为血浆,D为细胞内液,A错误;淋巴管和血管之间在锁骨下静脉处直接相通,因此B 淋巴液中的大分子蛋白质能汇入C血浆,B错误;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Na+和Cl− ,C错误;氧气由血浆扩散到组织液,而二氧化碳则由组织液扩散到血浆,故图甲中③④处的氧分压和二氧化碳分压大小关系应该分别是③<④和③>④,D正确。

高中生物必修一(新教材) 章末总结(共6章)

高中生物必修一(新教材)  章末总结(共6章)

答案 (1)Mg2+是构成叶绿素的成分。 (2)培养液浓度过高,细胞会失水皱缩,影响其正常生长。 (3)缺少与缺 K 培养液形成的二次对照实验。在缺 K 的培养液中加入 K, 看幼苗生长发育恢复情况。 (4)适当补施钾肥等。
答准 概念 1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与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1.3 细胞各部分结构既分工又合作,共同执行细胞的各项生命活动 1.3.1 概述细胞都由质膜包裹,质膜将细胞与其生活环境分开,能控 制物质进出,并参与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1.3.2 阐明细胞内具有多个相对独立的结构,担负着物质运输、合成 与分解、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等生命活动。 1.3.3 阐明遗传信息主要储存在细胞核中。 1.3.4 举例说明细胞各部分结构之间相互联系、协调一致,共同执行 细胞的各项生命活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图片中的细胞,放大倍数由小到大依次是________(填序号)。 (2)实际上,图①中的细胞不是完整的细胞结构,只剩下“轮廓”,这是 细胞的哪个结构?具有什么功能? (3)图②、图③所示的细胞中能够清楚看到的结构有哪些?根据你学过的 生物学知识,能否判断出这两种细胞是植物细胞还是动物细胞?说明判断的 依据。 (4)施莱登和施旺基于对不同细胞的观察,提出了________,其内容能否 为“生物起源于共同的祖先”这一观点提供支持?请说明理由。
新课程理念导读 学科核心素养 1.通过观察不同的生物体,说明有些生物体只有一个细胞,而有些由很 多细胞构成。能够运用细胞学说解释细胞形态和功能的多样性,认识细胞生 命系统。 2.基于细胞学说建立的科学史资料,运用归纳与概括等科学思维方法, 说明人类在探索细胞的过程中运用的逻辑方法,阐述对科学发展过程和科学 本质的理解。
第一章 章末总结
知识构建
课程内容标准 概念 1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与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1.1 各种细胞具有相似的基本结构,但在形态与功能上有所差异 1.1.1 说明有些生物体只有一个细胞,而有的由很多细胞构成,这些 细胞形态和功能多样,但都具有相似的基本结构。 1.1.2 描述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最大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由核膜包 被的细胞核。

新教材-高中生物学-RJ-必修1第6章- 第3节

新教材-高中生物学-RJ-必修1第6章- 第3节
高中生物学 必修1
第6章
3 第 节
细胞的衰老和死亡
学习目标
1.描述细胞衰老的特征。 2.简述细胞凋亡与细胞坏死的区别。 3.探讨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关注老年人的健康状况。 4.进行与社会老龄化相关的问题的资料搜集和分析。
重点难点
重点 1.了解个体衰老与细胞衰老的关系以及细胞衰老的特征。 2.明确细胞凋亡与细胞坏死的区别。 难点 细胞衰老、细胞凋亡、细胞坏死的区别和联系。
二 细胞凋亡与细胞坏死的比较
项目 原因 范围 细胞膜 细胞器 细胞体积 调节过程
炎症反应
细胞凋亡 正常生理变化 多为单个细胞
内陷 无明显变化 收缩变小 受基因调控
不释放细胞内容物,无炎症反应
细胞坏死 病理性变化或剧烈损伤 大片组织的剧烈损伤
破损 肿胀,内质网崩解肿胀变大 Nhomakorabea被动进行
释放细胞内容物,引发炎症
课前预习
一 细胞的衰老 从总体上看,多细胞生物体衰老的过程也是组成个体的细胞[1] 普遍衰老 的过程。 衰老细胞的特征有细胞内的水分[2] 减少 ,结果使细胞[3] 萎缩 ,体积[4] 变小 ,细胞新陈 代谢的速率[5] 减慢 ;细胞内多种酶的活性[6] 降低 ;细胞内的[7] 色素 会随着细胞衰老而 逐渐[8] 积累 ;细胞内呼吸速率[9] 减慢 ,细胞核的体积[10] 增大 ,核膜内折,染色质收缩、 染色加深;细胞膜[11] 通透性 改变, 使物质运输功能[12] 降低 。 关于细胞衰老的原因,目前普遍接受的是[13] 自由基 学说和[14] 端粒 学说。
二 细胞凋亡和细胞坏死 细胞凋亡是指由[15] 基因 所决定的细胞[16] 自动结束生命 的过程。由于细胞凋亡受到严格的由遗传 机制决定的程序性调控,所以也常常被称为[17] 细胞编程性死亡 。 细胞坏死是在种种[18] 不利 因素影响下,由于细胞正常代谢活动[19] 受损或中断 引起的细胞损伤和死亡。

新人教版必修1高中生物第6章细胞的生命历程章末高效整合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高中生物第6章细胞的生命历程章末高效整合课件

解析: 分化细胞的遗传物质没有变化,变 化的是蛋白质等物质,A错误;细胞分化发 生于个体发育的任何阶段,C错误;细胞的 分裂、分化,能够不断补充衰老、凋亡的细 胞,使细胞保持旺盛的代谢,对生物体有积 极意义,B正确;多细胞生物细胞的衰老与 机体的衰老不是同步进行的,D错误。 答案: B

4.下列有关细胞生理状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衰老的生物体中,所有的细胞都处于衰 老状态 B.细胞凋亡时,细胞周期变短,这是细胞 癌变的结果 C.细胞分化既能使细胞数量增加,也能使 细胞种类增加 D.细胞坏死后,代谢停止;细胞癌变,则
第6 章
细胞的生命历程
章末高效整合
专题、植物细胞的识别 (1)图像画成方形或图像中有细胞板结构,无 中心体结构,一般可判断为(高等)植物细胞。 (2)图像画成圆形或有中心体结构,无细胞板 结构,通过缢裂方式平分细胞,一般可判断 为动物细胞。 (3)画成方形或图像中有细胞板结构,有中心 体结构,一般可判断为低等植物细胞。

2.细胞分裂时期的识别——染色体行为 (1)染色体散乱分布在细胞中央是前期。 (2)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是中期。 (3)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变成染色体,并分 别移向细胞两极是后期。 (4)染色体成为染色质形态,重新出现核仁、 核膜是末期。


1.下图是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模式图,请据图 分析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解析: 衰老的生物体内也有新细胞产生, A错误;细胞凋亡时,已不存在细胞周期, 同时,细胞凋亡是正常的生命现象,而非细 胞癌变的结果,B错误;细胞分化不能使细 胞数量增加,但能增加细胞的种类,C错误; 细胞坏死则代谢停止,癌细胞有无限增殖的 能力,即分裂旺盛,代谢增强,D正确。 答案: D

2023年统编版高中生物新教材目录(必修一)

2023年统编版高中生物新教材目录(必修一)

2023年统编版高中生物新教材目录(必修
一)
第一章:生物的世界
- 第一节:生命活动与生物多样性
- 第二节:生物的共同特点和分类
- 第三节: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第二章: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 第一节:细胞膜和细胞壁
- 第二节: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 第三节:细胞的代谢活动
第三章:遗传与进化
- 第一节:遗传的基本规律
- 第二节:基因的结构和功能
- 第三节:基因的表达调控
- 第四节:进化的基本概念和证据
- 第五节:生物进化的机制和方式
第四章:生物技术和生命工程
- 第一节:基因工程与生物技术
- 第二节:克隆与胚胎培养
- 第三节:干细胞与生物医学
第五章:生物能量的转化
- 第一节: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
- 第二节:牵引作用与能量代谢
第六章:生物体内物质的循环
- 第一节:物质的消化与吸收
- 第二节:气体的交换与运输
- 第三节:营养的摄入与运输
- 第四节:排泄与体液调节
第七章:生物的配合与繁殖
- 第一节:种群和群落
- 第二节:性别的决定与遗传
- 第三节:生殖细胞的形成与生殖
- 第四节:胚胎的发育与胚胎膜的形成
第八章:生物的进化与发展
- 第一节:生物的起源与演化
- 第二节:生物的发展与形态结构- 第三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 第四节:稳态与生物的存续
附录
- 实验指导与实践
- 科技信息与生物实践
- 生物技术与环境保护。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六章细胞的生命历程知识点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六章细胞的生命历程知识点

第六章第六章 细胞的生命历程细胞的生命历程第一节第一节 细胞的增殖细胞的增殖一、限制细胞长大的原因:一、限制细胞长大的原因: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决定细胞物质运输能力。

细胞的核质比—通过基因表达控制蛋白质合成。

二、细胞增殖二、细胞增殖1.细胞增殖的意义: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2.真核细胞分裂的方式: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一)细胞周期细胞周期(1)概念: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

(2)两个阶段:分裂间期:从细胞在一次分裂结束之后到下一次分裂之前分裂期:分为前期、分为前期、中期、中期、后期、末期(已分化成具体形态结构和功能的细胞无细胞周期)(3)特点:分裂间期所占时间长。

(二)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各期的主要特点:1.分裂间期分裂间期特点:完成DNA 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结果:每个染色体都形成两个姐妹染色单体,呈染色质形态。

每条染色体有两个DNA 。

2.前期前期 特点:①出现染色体、出现纺锤体 ②核膜、核仁消失②核膜、核仁消失染色体特点:染色体散乱地分布在细胞中心附近。

每个染色体都有两条姐妹染色单体3.中期中期特点:①所有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 ②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最清晰染色体特点:染色体的形态比较固定,数目比较清晰,是进行染色体观察及计数的最佳时机。

4.后期后期特点:①着丝点一分为二,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并分别向两极移动。

②纺锤丝牵引着子染色体分别向细胞的两极移动,平均分配到了细胞两极。

染色体特点:染色单体消失,染色体数目加倍。

5.末期末期特点:①染色体变成染色质,纺锤体消失。

②核膜、核仁重现。

②核膜、核仁重现。

③在赤道板位置出现细胞板,并扩展成分隔两个子细胞的细胞壁。

6、口诀:前期:膜仁消失显两体。

中期:形数清晰赤道齐。

后期:点裂数增均两极。

末期:两消两现重开始。

三、植物与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的比较不同点:不同点:植物细胞植物细胞 动物细胞动物细胞 前期纺锤体的来源前期纺锤体的来源由两极发出的纺锤丝直接产生 由中心体周围产生的星射线形成 末期细胞质的分裂末期细胞质的分裂细胞中部出现细胞板形成新细胞壁将细胞隔开 细胞中部的细胞膜向内凹陷使细胞缢裂 相同点:相同点:1、都有间期和分裂期。

(新教材)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1全册分章节知识点汇总

(新教材)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1全册分章节知识点汇总

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一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一、内环境与内环境稳态1、体液:生物体内含有的以水为基础的液体,体液中除了水以外,还包括许多离子和化合物。

2、细胞内液(2/3)体液血浆细胞外液(1/3)组织液内环境(细胞生活的环境)淋巴3、血浆:区别于血液,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通过毛细血管与组织液发生双向物质交换,血浆是血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组织液:存在于组织间隙的液体,少部分组织液可通过毛细淋巴管进入淋巴,是组织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淋巴:淋巴中含有大量的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等,淋巴液可以通过左右锁骨下静脉汇入血浆,淋巴是淋巴细胞等直接生活细的环境。

4、细胞外液的成分:血浆中含量较多的蛋白质,组织液与淋巴与血浆的含量相近,但蛋白质的含量较少。

5、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①渗透压: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

渗透压越大,吸水能力越强。

血浆渗透压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大部分来自于Na+和CI—。

组织水肿的原因:②pH值:存在酸碱缓冲对,可以调节人体的内环境pH值保持稳定。

③温度:人体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

6、内环境: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发生着物质交换。

人体的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生殖系统、泌尿系统等直接与外界相连,属于外环境。

7、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①排除细胞内特有的物质:如血红蛋白、胞内酶(呼吸酶、聚合酶、解旋酶);②排除细胞膜上的成分:如载体、受体等;③排除外界环境液体的成分:如消化液、尿液、泪液、汗液、体腔液等中的成分。

8、稳态: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叫做稳态。

内环境稳态并非不能改变,可以在一定的范围内波动。

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9、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贝尔纳:内环境恒定主要依赖于神经系统的调节;坎农:神经和体液调节:目前普遍认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高中生物必修一核心概念全归纳(新教材)

高中生物必修一核心概念全归纳(新教材)

高中生物新教材必修1核心概念全归纳第1章走近细胞第1节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1.细胞学说:施莱登和施旺提出后人修正的重要学说,它主要揭示了动物和植物的统一性,阐明了生物界的统一性,其主要内容:(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构成;(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组成的整体生命起作用;(3)新细胞是由老细胞分裂产生的。

(P2)2.归纳法:指由一系列具体事实推出一般结论的思维方法。

(P5)3.系统:指彼此间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组分有规律地结合而形成的整体。

(P5)4.生命系统:能够独立完成生命活动的系统叫做生命系统。

由小到大依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几部分(P6)注意:单细胞生物不具有系统、器官、组织层次,细胞即是个体又是细胞层次;植物没有(消化、呼吸、循环等)系统;病毒是生物,但不是生命系统。

病毒是由一个核酸分子(DNA或RNA)与蛋白质构成的非细胞形态的营寄生生活的生命体。

5.种群: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形成一个整体是一个种群(P6)6. 群落:在一定空间范围内,不同种群相互作用形成更大的整体,叫做群落。

(P6)7. 生态系统:在一定空间范围内,所有生物个体及其所处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更大的整体。

(P6)第2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1.显微结构: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中能够观察到的细胞结构。

细胞中的结构如染色体、叶绿体、线粒体、中心体、核仁等结构的大小均超过0.2微米,用普通光学显微镜都能看到,因而这些结构属于细胞的显微结构。

2.亚显微结构:又称为超微结构。

指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能分辨清楚的细胞内各种微细结构。

(普通光学显微镜的分辨力极限约为0.2微米,细胞膜、内质网膜和核膜的厚度,核糖体、微体、微管和微丝的直径等均小于0.2微米,因而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不到这些细胞结构,要观察细胞中的各种亚显微结构,必须用分辨力更高的电子显微镜。

(新教材)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1全册分章节知识点汇总

(新教材)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1全册分章节知识点汇总

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一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一、内环境与内环境稳态1、体液:生物体内含有的以水为基础的液体,体液中除了水以外,还包括许多离子和化合物。

2、细胞内液(2/3)体液血浆细胞外液(1/3)组织液内环境(细胞生活的环境)淋巴3、血浆:区别于血液,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通过毛细血管与组织液发生双向物质交换,血浆是血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组织液:存在于组织间隙的液体,少部分组织液可通过毛细淋巴管进入淋巴,是组织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淋巴:淋巴中含有大量的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等,淋巴液可以通过左右锁骨下静脉汇入血浆,淋巴是淋巴细胞等直接生活细的环境。

4、细胞外液的成分:血浆中含量较多的蛋白质,组织液与淋巴与血浆的含量相近,但蛋白质的含量较少。

5、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①渗透压: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

渗透压越大,吸水能力越强。

血浆渗透压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大部分来自于Na+和CI—。

组织水肿的原因:②pH值:存在酸碱缓冲对,可以调节人体的内环境pH值保持稳定。

③温度:人体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

6、内环境: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发生着物质交换。

人体的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生殖系统、泌尿系统等直接与外界相连,属于外环境。

7、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①排除细胞内特有的物质:如血红蛋白、胞内酶(呼吸酶、聚合酶、解旋酶);②排除细胞膜上的成分:如载体、受体等;③排除外界环境液体的成分:如消化液、尿液、泪液、汗液、体腔液等中的成分。

8、稳态: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叫做稳态。

内环境稳态并非不能改变,可以在一定的范围内波动。

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9、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贝尔纳:内环境恒定主要依赖于神经系统的调节;坎农:神经和体液调节:目前普遍认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完整版)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目录

(完整版)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目录

高中生物必修一(完善版)
(共六章21节,实验8个,探究实验4个,模型建构1个)第一章:走进细胞
1、从生物圈到细胞
2、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实验: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
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分子
1、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实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2、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
3、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实验: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4、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
5、细胞中的无机物
第三章:细胞的基本结构
1、细胞膜——系统的边界(实验: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
2、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实验: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
3、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模型建构:尝试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
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1、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探究实验: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2、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3、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第五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1、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探究实验: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
2、细胞的能量通货——ATP
3、ATP的主要来源——细胞的呼吸(探究实验: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4、能量之源——光与光和作用(实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探究实验: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
第六章:细胞的生命历程
1、细胞的增殖(实验: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
实验: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2、细胞的分化
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
4、细胞的癌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教材·生物必修1第一章知识构建课程内容标准概念1细胞是生物体结构与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1.1各种细胞具有相似的基本结构,但在形态与功能上有所差异1.1.1说明有些生物体只有一个细胞,而有的由很多细胞构成,这些细胞形态和功能多样,但都具有相似的基本结构。

1.1.2描述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最大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由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新课程理念导读学科核心素养1.通过观察不同的生物体,说明有些生物体只有一个细胞,而有些由很多细胞构成。

能够运用细胞学说解释细胞形态和功能的多样性,认识细胞生命系统。

2.基于细胞学说建立的科学史资料,运用归纳与概括等科学思维方法,说明人类在探索细胞的过程中运用的逻辑方法,阐述对科学发展过程和科学本质的理解。

3.针对细胞是否具有多样性和统一性的问题,通过使用显微镜观察不同的实验材料,对比不同细胞结构的异同,体会研究细胞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4.主动关注科学、技术、社会之间密不可分、相互依赖的关系,领悟显微观察技术的进步对人类认识生命世界的推动作用。

核心素养典例科学家对细胞结构的认识随着显微镜的发明和改进而不断深入。

1665年,胡克观察到木栓细胞轮廓(图①);1925年,威尔逊绘制出光学显微镜下的细胞(图②);1961年,布拉舍绘制了电子显微镜下的细胞模式图(图③)。

请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图片中的细胞,放大倍数由小到大依次是________(填序号)。

(2)实际上,图①中的细胞不是完整的细胞结构,只剩下“轮廓”,这是细胞的哪个结构?具有什么功能?(3)图②、图③所示的细胞中能够清楚看到的结构有哪些?根据你学过的生物学知识,能否判断出这两种细胞是植物细胞还是动物细胞?说明判断的依据。

(4)施莱登和施旺基于对不同细胞的观察,提出了________,其内容能否为“生物起源于共同的祖先”这一观点提供支持?请说明理由。

答案(1)①<②<③(2)细胞壁。

对植物细胞有支持和保护作用。

(3)细胞膜、细胞核。

动物细胞。

没有细胞壁。

(4)细胞学说能,该学说内容说明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这体现了动物和植物的统一性从而阐明了生物界的统一性,所以可以支持“生物起源于共同的祖先”这一观点。

第二章知识构建课程内容标准概念1细胞是生物体结构与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1.2细胞由多种多样的分子组成,包括水、无机盐、糖类、脂质、蛋白质和核酸等,其中蛋白质和核酸是两类最重要的生物大分子。

1.2.1说出细胞主要由C、H、O、N、P、S等元素构成,它们以碳链为骨架形成复杂的生物大分子1.2.2指出水大约占细胞重量的23,以自由水和结合水的形式存在,赋予了细胞许多特性,在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1.2.3举例说出无机盐在细胞内含量虽少,但与生命活动密切相关1.2.4概述糖类有多种类型,它们既是细胞的重要结构成分,又是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1.2.5举例说出不同种类的脂质对维持细胞结构和功能有重要作用1.2.6阐明蛋白质通常由21种氨基酸分子组成,它的功能取决于氨基酸序列及其形成的空间结构,细胞的功能主要由蛋白质完成1.2.7概述核酸由核苷酸聚合而成,是储存与传递遗传信息的生物大分子新课程理念导读学科核心素养1.生命观念:认识到细胞和生物体的各种生命活动都有其物质基础,初步形成生命的物质性观点。

通过分析细胞和生物体的物质组成,能够从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视角,解释细胞由多种分子有机组成,这些分子是执行各项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初步建立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念,并能运用这一观念分析相关生物学问题。

2.科学思维:基于不同细胞都由相同的元素构成等事实,能运用对比或归纳等科学思维方法,从种类多样、结构复杂、功能几个方面阐明细胞的生物大分子的组成和特性,从而从化学组成上理解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差异性。

生物大分子为生物界所特有,生物大分子的功能活动和相互作用使生命具有了不同于非生命的特有的生命现象。

3.科学探究:针对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蛋白质和脂肪的检测实验,能够选用合适的材料和试剂,设计实验,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并阐述细胞物质组成的功能意义。

4.社会责任:关注糖类、脂质等物质的过量摄入对健康的影响以及食物煮熟后易消化,主动改进自己和家人的营养物质的均衡摄入,能运用物质与能量观、结构与功能观,为家人的健康饮食提供合理的方案,并向他人宣传有关的营养保健知识。

核心素养典例某同学发现家里阳台上种植的观叶绿植一段时间后叶片的边缘出现枯黄色,他通过网络查阅相关资料时找到如图所示的相似图片。

资料中介绍该现象叫做“焦边”,是由缺钾所引起的。

那么是不是植物缺钾都会出现“焦边”现象呢?该同学欲探究钾对植物生长情况的影响,培养液主要成分的配方如下表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1)试说明Mg2+对植物生命活动的作用。

(2)在配制培养液时,为什么需要注意培养液的浓度不能过高?(3)该实验设计存在什么问题?应该如何完善?(4)基于所学知识,尝试为出现缺钾症状的植株提供合理的栽培改善建议。

答案(1)Mg2+是构成叶绿素的成分。

(2)培养液浓度过高,细胞会失水皱缩,影响其正常生长。

(3)缺少与缺K培养液形成的二次对照实验。

在缺K的培养液中加入K,看幼苗生长发育恢复情况。

(4)适当补施钾肥等。

第三章知识导图课程内容标准概念1细胞是生物体结构与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1.3细胞各部分结构既分工又合作,共同执行细胞的各项生命活动1.3.1概述细胞都由质膜包裹,质膜将细胞与其生活环境分开,能控制物质进出,并参与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1.3.2阐明细胞内具有多个相对独立的结构,担负着物质运输、合成与分解、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等生命活动。

1.3.3阐明遗传信息主要储存在细胞核中。

1.3.4举例说明细胞各部分结构之间相互联系、协调一致,共同执行细胞的各项生命活动。

新课程理念导读学科核心素养1.生命观念(1)强化结构与功能观:认识到细胞各部分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既能基于细胞结构阐释功能,又能基于功能理解结构。

(2)强化系统观:从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视角出发,阐明细胞各部分结构如何通过分工与合作,形成相互协调的有机整体,实现细胞水平的各项生命活动。

2.科学思维:对细胞结构的观察结果进行归纳概括,构建细胞模型,据此表征和阐释细胞功能。

3.社会责任:主动关注细胞结构与功能方面的科学进展,利用该领域知识参与人工生物膜的应用等社会事务的讨论,尝试解决硅肺病的防治等社会生产和健康生活中的相关问题。

核心素养典例1.2010年,美国科学家文特尔宣布自己的研究团队成功创建了人工生命——“辛西娅”。

支原体是能在培养基中生长的最简单的细胞。

文特尔以野生型丝状支原体生存和繁殖的必需基因为范本,人工合成了一个含901个基因的环状DNA分子,将其导入已去除原基因组的支原体细胞内,经反复筛选,获得了“辛西娅1.0”——其细胞中所有蛋白质都是由人工DNA控制合成的。

后来,文特尔团队继续对人工合成的基因组进行精简。

2016年,他们创造出只含有473个基因的“辛西娅3.0”,这是世界上已知基因组最小的能独立生活的细胞型生物。

请回答下列问题:(1)“辛西娅”是________(填“原核生物”或“真核生物”),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含有显色剂的同种培养基上,“辛西娅”和野生型丝状支原体形成的菌落颜色不同,根本原因是什么?(3)科学家认为人造细胞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你认为可以尝试利用这一技术来解决人类社会中的哪些问题?人造细胞是否会给人类社会带来风险?为什么?答案(1)原核生物无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2)二者的DNA不同。

“辛西娅”和野生型丝状支原体的DNA不同,导致了二者的性状(菌落颜色)不同。

(3)制造符合人类设想要求的生物细胞,如可以生产燃料或药品的细菌、可以从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或分解其他污染物的细菌等。

人造细胞技术也引发了大量的争论,反对者认为,人造有机体如果扩散到自然界,引发生物基因变化,有可能造成环境灾难,它们还有可能被用来制造生物武器等。

2.自噬是细胞维持稳态的一种重要机制。

细胞在饥饿状态下,内质网会产生膜泡包围细胞内容物形成自噬体,再利用溶酶体或液泡水解自噬体内的物质,获得代谢原料。

科学家研究野生型酵母菌与液泡水解酶缺陷型酵母菌在饥饿状态下的区别,得到右图所示结果。

请回答下列问题:(1)相比液泡水解酶缺陷型酵母菌,野生型酵母菌细胞内的自噬体数目较少,是未产生自噬体吗?(2)上述两种酵母菌,哪一种能在饥饿状态下存活更长时间?为什么?(3)图中酵母细胞形成芽状突起,以及细胞中的自噬体和液泡准确地定位、移动和相互融合,这些过程依赖于细胞中的什么结构?(4)研究人员用致癌物A诱发大鼠肝癌的同时,在肝癌发展期用自噬抑制剂B 对大鼠进行处理,一段时间后观察大鼠的肿瘤发生情况,得到下表所示结果。

肿瘤检测项目对照组A处理组B处理组A+B处理组肿瘤发生率/% 0 90 0 60最大肿瘤体积/mm30 312.0±132.9 0 8.3±6.0 肿瘤数量/个0 3.6±0.7 0 1.6±0.6 你能对实验结果做出合理的解释吗?据此可以给癌症的治疗提出什么建议?答案(1)不是。

由于液泡水解酶缺陷型酵母菌液泡中缺少水解酶,使其中的自噬体不能被水解,所以会比野生型酵母菌多。

(2)野生型。

因为野生型可以通过溶酶体和液泡水解自噬体内的物质,给细胞提供代谢原料,而缺陷型不能,所以饥饿状态下野生型可以存活更长时间。

(3)生物膜系统。

(4)癌细胞快速的生长分裂,需要更多的营养物,自噬作用可以为其提供代谢原料,所以自噬抑制剂可以减缓癌细胞的生长分裂。

自噬作用可以为癌细胞的快速生长分裂提供原料,正常情况下正常细胞所需营养物质不依赖于细胞的自噬作用。

所以可以通过抑制癌症患者的细胞自噬作用,来治疗癌症,可以抑制溶酶体内相应水解酶的基因的表达,或抑制相应水解酶的活性,来达到治疗癌症的目的。

第四章知识导图课程内容标准概念2细胞的生存需要能量和营养物质,并通过分裂实现增殖2.1物质通过被动运输、主动运输等方式进出细胞,以维持细胞的正常代谢活动。

2.1.1阐明质膜具有选择透过性2.1.2举例说明有些物质顺浓度梯度进出细胞,不需要额外提供能量;有些物质逆浓度梯度进出细胞,需要能量和载体蛋白。

2.1.3举例说明大分子物质可以通过胞吞、胞吐进出细胞。

新课程理念导读学科核心素养1.生命观念强化结构与功能相适应观:细胞膜的流动性与胞吞、胞吐等功能的适应性;细胞膜上的蛋白质与细胞膜选择透过性的适应性结构与功能观。

基于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认识到生命的自主性,从而更深刻地理解生命的本质。

2.科学思维基于质壁分离探究实验的结果和科学家的研究资料进行演绎推理,构建细胞模型,据此表征和阐述细胞的生命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