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日出 第2课时
《日出》第二课时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及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从整体上把我了这篇课文,这节课我们做具体的分析。
二、分析课文第一部分:1、提问:“我”为什么爱登高看日出?明确:日出富有魅力;日落虽妙,不免有萧瑟之感;看日出——看火、热、生命、光明的诞生2、提问:作者无缘看日出,就怎么办?明确:只好读日出:⑴、海涅:冬季、云雾缭绕中的日出。
⑵、屠格涅夫:秋季柔和明丽中的日出。
3、齐读两幅日出图。
三、分析第二部分:提问:作者特意到什么地方去看日出?有没有看到?明确:两个看日出的胜地。
⑴、在印度的科摩林海角。
由于云雾遮住了东方,没看成。
⑵、在黄山狮子林。
由于下雨,只得作罢。
四、分析文章的主体部分:1、提问:作者的宿愿实现了吗?明确:作者终于“看到了一次最雄伟、最瑰丽的日出景象”。
2、提问:作者对这次的日出是怎样描写的?明确:分三层来描写:日出前——上空游动微明,如同一条狭窄的暗红色长带,带子的上面露出了一片清冷的淡蓝色的晨曦。
日出时——那条红带,却慢慢在扩大,像一片红云了,像一片红海岸了。
(突出了景物的动态变化)色彩也由“暗红”变成“发亮”,“一个奇迹就在这时诞生了”,“红得透亮”,“闪着金光”,作者连用两个比喻:“如同沸腾的溶液一下抛溅上去,然后像一支火箭一直向上冲。
”日出后——“它晶光耀眼,火一般鲜红,火一般强烈”,它照亮了一切,照红了一切。
3、齐读有关日出的描写。
4、讨论:日出的象征意义是什么:明确:日出的象征意义,热情地赞美了我们伟大的祖国正如朝阳东升,光彩夺目,雄伟瑰丽,正像朝阳那样年轻,富有巨大的生命力,并进而祝愿我们伟大的祖国有着欣欣向荣、无限美好、如花似锦的今天和明天。
【归纳写作特色】:1、映衬、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海涅描写的、屠格涅夫描写的日出图的引用,不管是在色彩上还是在动态描绘上,都为刘白羽描写的日出图作了衬托。
2、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的运用,揭示出日出的象征意义。
【布置作业】:课后思考题【板书设计】:日出痛失两次看日出的机会:1、在印度的科摩林海角(看日出胜地)由于云雾遮住了东方,没看成2、在黄山狮子林(看日出优胜之地)由于下雨,只得作罢不经意在飞机上看到日出:日出前——上空游动微明,如同一条狭窄的暗红色长带日出时——红带扩大成红云、红海暗红——发亮日出后——晶光耀眼,火一般鲜红照亮一切,印红一切。
9、日出(第二课时)
五月 十二周 八年级 语文(47份) 教师寄语: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
——《吕氏春秋·诚廉》9、日出(第二课时)学习什么:1、体会剧中人物语言的个性化。
2、体会人物性格特点。
3、理解潜台词的作用。
怎样学习:自主探究,讨论交流。
体验学习: 一、问题探究1、理解这篇戏剧的语言特色。
剧中人物语言不仅要表达人物的意图和思想感情;而且要符合人物的身份、性格和所处的特定环境。
(1)重点朗读黄省三控诉潘李二人的台词,体会并读出黄省三的内心感受。
A.这段控诉有哪几层意思?B.结合前文,你能简单的分析一下黄省三的性格变化吗?(2)读一读剧中李石清的几段台同,说说他的个性特点。
2、好的戏剧往往安排一些人物的潜台词,在破折号后补充上人物的潜台词,并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①那你可以到街上要—— ②您说,要我去——③我太冤了,我非要杀了——二、讨论交流。
你认为黄省三被解雇的原因是什么?他被解雇后还有没有别的出路?你从中对当时的社会有了怎样的认识?三、小结。
通过这个剧本的学习,我们认识了戏剧的一些基本常识,剧本描绘了“不足”者的备受欺凌,小职员黄省三走投无路毒死自己的孩子后自尽被救发了疯。
剧本正是通过对下层人物的描写,反映了20世纪30年代半殖民地中国大都市光怪陆离的社会,表达了控诉“损不足以奉有余”的黑暗社会的主题。
这场戏的故事情节并不复杂,却写得波澜起伏,扣人心弦、结构严谨完整。
简洁紧凑得就像一出独幕剧一样。
人物个性鲜明。
作者善于在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性格,随着情节的推移,人物的思想也在变化,这是这场戏描绘人物性格的特点,这些都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9课《日出(节选)》精品教案 (新版)语文版-(新版)语文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日出(节选)》教学目标:1、理解并积累生字生词;了解作者生平及作品的时代背景。
2、了解戏剧的基本知识,理清文章脉络,会划分故事情节。
3、通过朗读课文,理解戏剧冲突对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揣摩人物个性化的语言,体会人物性格塑造的技巧。
4、通过理解剧中潜台词的特殊作用,认识到作品揭露和控诉了金钱万能的旧社会的罪恶,培养热爱祖国、珍惜幸福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目标3.教学难点:目标4.教学方法:朗读、研讨。
课型:新授课。
课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戏剧知识:1、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他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舞台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现实生活。
2、戏剧种类:A、按艺术形式不同分成话剧,歌剧,舞剧等;B.按剧情繁简和结构不同,可分为多幕剧,独幕剧;C、按题材反映的时代不同,可分为历史剧,现代剧;D、按照矛盾冲突的性质和表现手法不同,还可分为正剧、喜剧和悲剧等。
3、戏剧剧本的内容包括台词和舞台说明舞台说明:写在每一幕的开头、结尾和对话中间的说明性文字,内容包括人物表,时间,地点,服装,道具,布景以及人物的表情,动作,上下场等。
4、剧本的特点:(它是演出的依据和基础。
)第一,高度集中的社会生活。
剧本必须适应舞台演出,篇幅不能太长,人物不能过多,场景不能过多地变换。
第二,尖锐激烈的戏剧冲突。
剧本必须有集中、尖锐的矛盾冲突,戏剧冲突发展变化;过程构成剧本的情节结构,情节结构一般分为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个部分。
第三,个性化的人物语言。
人物的语言和动作必须符合各自的身份和性格特点。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日出》全剧共四幕,本文是第二幕的节选。
“日出”前的黎明,预示着黑暗即将过去,也终将过去,将要迎来曙光,以此为题,寓意深远,能激励人们抗争。
3、曹禺(1910—1996),原名万家宝,中国现当代剧作家剧作家、戏剧教育家。
祖籍某某潜江市,生于某某一个官僚家庭。
初中语文日出教案
初中语文日出教案年级:初中学科:语文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课文《日出》的内容,体会作者对日出景象的描绘和感受。
2.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 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珍惜时间的情感。
教学重点:1. 分析课文中的描写手法和表达技巧。
2. 理解课文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
教学难点:1. 描绘日出景象的生动形象和感受。
2. 课文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的解读。
教学准备:1. 课文《日出》全文。
2. 多媒体教学设备。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窗外的天空,提问:“你们有没有看过日出?能描述一下日出的景象吗?”2.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日出》,理解课文内容。
2. 学生结合课文,思考问题:“课文中的日出景象有哪些特点?作者是如何描绘的?”三、课堂讨论(15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和感受。
2. 各组选代表进行汇报,全班交流讨论。
四、赏析课文(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描写手法和表达技巧,如比喻、拟人等。
2. 学生举例说明课文中的描写手法和表达技巧,并分享自己的理解。
五、总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对日出景象的描绘和感受。
2. 学生谈谈自己对日出的认识和感受。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1. 教师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日出》,谁能简要描述一下课文中日出景象的特点?”2. 学生回答问题,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
二、深入学习(10分钟)1. 教师提问:“课文中的日出景象有哪些象征意义?作者想要表达什么样的深层含义?”2. 学生结合课文内容,思考问题,小组讨论。
三、课堂讨论(15分钟)1. 各组代表分享本组的学习成果和讨论心得。
2.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全班交流讨论,解答学生的疑问。
四、延伸拓展(10分钟)1. 教师提出延伸拓展任务:“请你们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写一段关于日出的描写和感受。
《日出》2-2
达标 检 测
1 2 3
日出有什么象征义? 完成《助学》学习测评第4、5题。 (选做)积累写日的诗句。
精讲点拨: 日出象征义:象征我们 伟大祖国如旭日东升、雄伟 瑰丽、欣欣向荣的今天和未 来。
第三次先学后教:赏析句子
学习要求: 请从文中找出描写的句子进行赏析, 体会其中的意蕴。 方法指导: 修辞或(典型动词)+表达效果+表达 情感 学习时间:5分钟
示例: 这时间,那条红带却慢慢在扩大, 像一片红云了,像一片红海了……。 赏析: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写出 了日出时色彩鲜明、静中有动的神 韵。
日出后:“它晶光耀眼,火一般鲜红,火
一般强烈”,它照亮了一切,照红了一切。 作者情感变化:
a 面对这壮丽的日出景观,作者用“惊 异”“奇迹”“恍然大悟”等词语来形容自 己的感受。
B 面对这瑰丽的日出景象,作者感受到了宁 静、幸福,同时又有一种神圣庄严之感,并 由此联想到了新中国就像这早晨六七点钟的
第二次先学后教:
理解日出象征义、把握主旨
问题导学: 作者对日出融入一定的情感,而又寄 寓一定的象征义,请结合写作背景体会日 出的象征义。 学习要求: 1 认真阅读补充的写作背景 2 认真阅读结尾部分 学习时间:3分钟
附补充材料 写作时代背景 课文写于1958年,新中国刚刚 成立,正是百废待兴的时候,人们 对年轻的社会主义充满期待,全国 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大干 快上,于是,年轻的新中国越来越 焕发出生机和活力。
或按照表格阅读课文
动态变化 日出前 色彩形态 感受变化
日出时
日出后
动态变化
日 出 前
色彩形态
感受变化
游动微明
狭窄的暗红色长带 清冷的淡蓝色晨曦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日出》课文精讲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日出》课文精讲9.《日出》课文精讲本文通过写小职员黄省三与襄理李石清、经理潘月亭的三次矛盾冲突和结局,反映了20世纪30年代初期中国社会的黑暗现实:上层社会人对下层社会人的凶恶残忍、冷酷无情。
一、基础知识1、给红色的字注音。
嗫嚅()瞅见()薪水()厌恶()狞笑()喃喃()愤慨()抽咽()倚着()2、字音字形┍wù 厌恶┍sǎn 跑散┍lěi 积累恶┫ 散┫ 累┫┕ě 恶心┕sàn 散会┕lèi 累死┍dǔ 猪肚子┍chàn 颤动┍jì 周济肚┫ 颤┫ 济┫┕dù 满肚子┕zhàn 颤抖┕jǐ 济南3、词语解释【凄凉】课文中指悲伤难过。
原指①孤寂冷落。
②凄惨。
[近义] 凄楚凄然【嗫嚅(nièrú)】口动,形容想说话又吞吞吐吐,欲言又止的样子。
【安分守己】安守本分,规矩老实。
【萧条】课文中指政治、经济等不景气;衰微;衰退。
原指①寂寞,冷落;调零。
②疏散;稀疏。
③匮乏;简陋。
【世故】课文中指世俗人情,处世经验。
【凄楚】凄惨痛苦。
【愤慨】气愤不平,愤恨感慨。
【狞(níng)笑】凶恶地笑。
【抽咽】一吸一顿地哭泣,悲哀得说不出话来。
[近义] 抽噎【周济】用钱财等物质给别人帮助。
【呆若木鸡】痴呆得像木头做的鸡一样。
形容因出于意料之外十分惊诧。
4、词语辨析凄凉凄楚凄然【辨析】三个词都是形容词,都有凄惨悲伤的意思。
主要区别:“凄凉”原有寂寞冷落的意思,多用于形容环境和景物。
也用于形容人生遭遇的不幸。
如身世凄凉。
“凄楚”有凄惨痛苦、令人伤怜之意。
多用于书面语。
“凄然”形容凄凉悲伤,如凄然泪下。
抽咽抽噎【辨析】两个词都是动词,都指一吸一顿地哭泣。
主要区别:“抽咽”指不能痛快地哭出声来,也说不出话来。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9课《日出》教案 语文版
日出语文科集体备课教学设计内容日出课时两课时课型讲读课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了解戏剧文学常识。
2、了解作者、写作背景,整体感知课文。
3、理解戏剧冲突对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
4、把握剧中黄省三、李石清、潘月亭的性格特点。
5、理解潜台词的特殊作用。
6、感悟戏剧的主题思想。
二、过程与方法:指导学生朗读,划分层次,最后对出场人物的语言、动作、表情等进行分析,从而剖析人物性格,探究当时的社会现实。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旧中国社会的黑暗现实。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了解戏剧的一些基本知识2、了解戏剧是怎样通过戏剧的矛盾冲突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的。
难点:通过品味个性化人物语言把握人物形象的特点,进而理解戏剧的主题。
辅助教学仪器多媒体教学过程阶段教学活动(名称、过程)设计意图预学阶段知识链接情景导入一、导入新课1、学生自由发言:谈谈对旧中国的了解,并说说这些了解是从哪里得来的。
2、教师总结:历史是不应该忘记的,我们可以从很多渠道了解历史。
有一种渠道可以让我们更深刻地了解历史,那就是——戏剧,戏剧可以最鲜明地反映某一时期的社会生活。
通过《日出》,我们可以了解旧中国的社会状况。
二、了解戏剧1、戏剧的各类2、戏剧的特点三、了解作者及作品导学阶段合作探究精讲点拨一、自读课文,要求:圈画需要积累的词语,画出最能表现人物心理的词句,你从中了解了怎样的社会现实,用几个词语概括一下,做一点批注。
二、口述课文故事梗概,互相补充和纠正,从而正确了解课文内容。
复述的要点:大丰银行的小职员黄省三哀求银行襄理李石清能让他再回来工作,被李石清冷潮热讽一番并被经理潘月亭打昏在地。
三、问题探究1、课文戏剧的矛盾冲突是什么?是怎样发展的?围绕黄省三想复职的问题展开矛盾冲突。
第一次:黄省三向李石清求情遭到拒绝。
第二次:李石清让黄省三去拉洋车、上街要饭、去偷东西,最后竟让他去自杀。
第三次:潘月亭无情地拒绝黄省三的请求。
2、分析文中人物的性格特征。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日出》课文精讲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日出》课文精讲9.《日出》课文精讲本文通过写小职员黄省三与襄理李石清、经理潘月亭的三次矛盾冲突和结局,反映了20世纪30年代初期中国社会的黑暗现实:上层社会人对下层社会人的凶恶残忍、冷酷无情。
一、基础知识1、给红色的字注音。
嗫嚅()瞅见()薪水()厌恶()狞笑()喃喃()愤慨()抽咽()倚着()2、字音字形┍wù厌恶┍sǎn跑散┍lěi积累恶┫散┫累┫┕ě恶心┕sàn散会┕lèi累死┍dǔ猪肚子┍chàn颤动┍jì周济肚┫颤┫济┫┕dù满肚子┕zhàn颤抖┕jǐ济南3、词语解释【凄凉】课文中指悲伤难过。
原指①孤寂冷落。
②凄惨。
[近义]凄楚凄然【嗫嚅(nièrú)】口动,形容想说话又吞吞吐吐,欲言又止的样子。
【安分守己】安守本分,规矩老实。
【萧条】课文中指政治、经济等不景气;衰微;衰退。
原指①寂寞,冷落;调零。
②疏散;稀疏。
③匮乏;简陋。
【世故】课文中指世俗人情,处世经验。
【凄楚】凄惨痛苦。
【愤慨】气愤不平,愤恨感慨。
【狞(níng)笑】凶恶地笑。
【抽咽】一吸一顿地哭泣,悲哀得说不出话来。
[近义]抽噎【周济】用钱财等物质给别人帮助。
【呆若木鸡】痴呆得像木头做的鸡一样。
形容因出于意料之外十分惊诧。
4、词语辨析凄凉凄楚凄然【辨析】三个词都是形容词,都有凄惨悲伤的意思。
主要区别:“凄凉”原有寂寞冷落的意思,多用于形容环境和景物。
也用于形容人生遭遇的不幸。
如身世凄凉。
“凄楚”有凄惨痛苦、令人伤怜之意。
多用于书面语。
“凄然”形容凄凉悲伤,如凄然泪下。
抽咽抽噎【辨析】两个词都是动词,都指一吸一顿地哭泣。
主要区别:“抽咽”指不能痛快地哭出声来,也说不出话来。
“抽噎”指泣不成声,只在口中一吸一顿地哭泣,如这小姑娘捂着脸不停地抽噎。
5、文学(文体)常识曹禺,原名________,字_________。
《日出》(节选)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日出》(节选)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整体把握文章结构。
2.学习并体会戏剧剧本在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性格,以个性化的
语言塑造人物形象的特点。
3.把握文章主旨。
教学重点:
生能够简单的概述故事情节。
教学难点:
1.把握矛盾冲突
2.分析人物性格
教学过程:
一、复习戏剧的常识导入新课
二、快速阅读课文,简单概括故事情节。
三、把握剧本主要的矛盾冲突
要求:用简洁的概述戏剧中的几次矛盾冲突。
(学法:找人物和事件,归纳整合)
(1)第一次矛盾冲突:
(2)第二次矛盾冲突:
(3)第三次矛盾冲突:
四、把握人物性格:
(学法:结合人物台词和舞台提示加以分析概括)
1、文中共有几个主要人物?各是什么身份?
2、这些人物各自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3、黄省三的性格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四、思考
1.黄省三被解雇的原因是什么?他被解雇后还有别的出路吗?
2.造成黄省三这一人物命运的社会原因的什么?(主题)
五、布置作业
课后尝试编排课本剧,并表演。
《日出第二课时》课件
节日庆典
了解庆祝日出的节日和庆典,在不同文化中如何庆祝日出。
观赏日出的技巧
1 地点
了解选择观看日出的最佳地点,如山顶,沙漠或海滩。
2 时间
研究什么时间可以看到最美的日出画面,并掌握如何预测日出时间。
3 装备
准备好观看日出的衣物和设备,如带上太阳镜和三脚架。
《日出第二课时》PPT课 件
这是一份关于日出的课件,将会从多个角度探索日出,包括科学,艺术和文 化等方面。
日出的科学探索
1
太阳的能量
学习太阳如何产生能量并如何影响地球
日出和气候
2
上的生命。
了解日出如何影响气候,以及不同地区
的气候如何影响日出。
3
太阳和月亮
研究太阳和月亮是如何影响日出,月出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和潮汐的。
美国国家公园中的一大奇观,奇 妙壮观的大峡谷之日出。
日出的最佳拍摄技巧
1. 选择最佳的光线和背景。 2. 设置光圈和快门速度,确保拍摄出清晰的画面。 3. 选择最佳的镜头,如长焦镜头或广角镜头。 4. 利用三脚架拍摄,确保照片不会模糊。
总结和展望
1
回顾
我们从多个角度来探索日出,了解它在
未来
2
科学,艺术,文化和哲学等方面的意义。
日出的艺术表现
绘画
欣赏和学习各种不同风格的日出 绘画作品,了解画家如何表现日 出的美。
摄影
探索日出的摄影技术和在不同光 线和背景下拍摄出最好的画面。
电影
观看经典电影中的日出镜头,分 析导演如何运用画面表现出日出 的美。
日出的文化意义
宗教
探索不同宗教对日出的崇拜和意义,如印度教和日本神道。
《日出第二课时》课件
CATALOGUE
目 录
• 课程导入 • 课文内容分析 • 重点词汇与句型讲解 • 课堂互动与讨论 • 作业布置与要求 • 总结与回顾01CTALOGUE课程导入
回顾上节课内容
回顾《日出》的背景 和作者介绍。
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 标和任务。
回顾上节课学习的重 点和难点,强调学生 的掌握情况。
详细描述:提出开放性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他们从自己的角度出发,为故事续写 提供新的思路和创意,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
05
CATALOGUE
作业布置与要求
背诵本节课的重点段落
总结词:巩固记忆
详细描述:学生需要背诵本节课的重点段落,以巩固对课 堂内容的记忆,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03
CATALOGUE
重点词汇与句型讲解
重点词汇解析
词汇:太阳、日出、早晨、光、天空 、颜色、美丽
这些词汇是本课时的重点词汇,需要 学生掌握它们的发音、拼写和意义。 通过图片和例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 解这些词汇的含义和用法。
重点句型解析
01
句型:描述日出景象的句型,如 “太阳慢慢地从地平线升起,照 亮了整个天空”等。
人物关系
梳理人物之间的互动关系,探讨 人物性格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作用 。
情节发展分析
情节线索
概括故事情节的发展过程,包括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
情节转折点
分析情节发展中的转折点,以及转折点对故事发展的影响。
主题思想探讨
主题思想阐述
结合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阐述作品 的主题思想。
主题思想意义
探讨作品主题思想对现实生活的启示 和意义。
04
讲解了《日出》中的语 言特色和艺术手法。
《日出》语文课堂教案
《日出》语文课堂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日出》的基本内容,把握作者鲁迅及其作品的背景。
(2)能够分析课文中的主要人物、情节和主题思想。
(3)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词汇和句式进行口语表达和写作。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通过分析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鲁迅及其作品的兴趣和敬意。
(2)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增强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日出》的基本内容。
(2)分析课文中的主要人物、情节和主题思想。
(3)运用课文中的词汇和句式进行口语表达和写作。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的深刻社会意义和现实意义。
(2)鲁迅独特的文学风格和表达技巧。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鲁迅作品,了解鲁迅及其作品的背景。
(2)激发学生对《日出》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日出》,理解基本内容。
(2)让学生结合注释,自主学习生词和难点。
3. 合作学习:(1)分组讨论课文中的主要人物、情节和主题思想。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交流分享。
4. 探究学习:(1)引导学生分析讨论课文中的社会意义和现实意义。
(2)让学生思考鲁迅的文学风格和表达技巧。
5. 课堂小结:四、课后作业:1. 复习课文《日出》,巩固所学内容。
2. 写一篇关于《日出》的读后感,表达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3. 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3. 单元测试:在单元结束后进行测试,了解学生对《日出》及本单元其他课文的学习情况。
4. 综合评价: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课后作业、单元测试等方面的表现,进行全面评价。
《日出第二课时》PPT课件
3、西方是一片的铁青,东方些微有些白意, 宇宙只是——如用旧词形容——一体 ( )的。
4、但这是我一面感觉劲烈的晓寒,一面睡 眼不曾十分( ) 时约略的印象。
h
11
5、在朝旭未露前,宛似无量数 ( )长绒的绵羊,交颈接背的
眠着,
6、那时候在这茫茫的云海中,我独 自站在( )( )的小岛上,
发生了奇异的幻想——
7、这巨人披着散发, 长发在风里
像一面墨色的大旗,( )的在
飘荡。这巨人竖立在大地的顶尖上
,仰面向着 东方,( )着一双
长臂,
h
12
8、大量的染工,在( )的云底 工作; 无数蜿蜒的鱼龙,爬进了 苍白色的云堆。
日出
刘白羽
第二课时
h
1
重申目标
一、检测第8段的背诵情况。 二、作者是如何描写日出的壮
观瑰丽景象的。
三、找出富有情感的语句,说 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h
2
检测预习
1、检测背诵情况。
h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3
2、作者是从那几方面写出了日出的 壮观瑰丽?
点拨:助学4、6、6题
色彩 、动态、独特感受
h
4
精讲点拨
1、从最后一段中找出 你最喜欢的语句,并进 行简单的赏析。
6
2、“日出”有什么象 征意义?
h
7
课堂总结
1、背诵课文的技巧 2、赏析句子的技巧 3、修辞手法的特点
h
8
达标测试
助学 : P4:7-------11题
h
9
八年级语文下册 9《日出》(第2课时)导学稿 (新版)语文
学生自主完成练习题。借助工具书,查找资料对课文进行预习。
学而时习之 不亦悦乎 温故而知新 可以为师矣 敏而好学 不耻下问 自主·合作·探究 互助·相长·共享 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业精于勤 行成于思
八年级语文(下册)导学稿班组号学生姓名:
1、简要概括以上节选部分的剧情。潘月亭痛打黄省三
利用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所掌握的知识,认真完成练习题,达到以练促学的目的。
学生
自评
小组
评价
教师
评价
学而时习之 不亦悦乎 温故而知新 可以为师矣 敏而好学 不耻下问 自主·合作·探究 互助·相长·共享 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业精于勤 行成于思
《日出》第二课时
序号
30
日期
执笔
八年语文组
审核
C.按照表现形式,可以把戏剧分为话剧、诗剧、歌剧、舞剧、戏曲等几类。
D.剧本的情节结构可以分为序幕、发展、高潮、尾声。
课题
《日出》第二课时
课型
新授课
学
习
目
标
1、通过朗读课文,理解戏剧冲突对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
2、通过理解剧中潜台词的特殊作用,认识到作品揭露和控诉了金钱万能的旧社会的罪恶,培养热爱祖国、珍惜幸福生活的思想感情。
C.破折号隐去了黄省三要杀了自己,从文章来看黄省三懦弱的性格是不会做出杀害他人的举动的。
D.黄省三只是口出狂言,他既不会杀害他人,也不会自杀,只是使用这种手段吓唬潘月亭、李石清等人。
4、对文章结尾两处加点的词语理解最确切的一项是(B)
A.潘月亭此时良心发现了,想对黄省三态度好点,所以要“给他拍拍捏捏”“拿三块钱给他”。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日出教案(语文版)
第9课日出【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并掌握有关戏剧文学的常识。
2.能力目标:学习并体会戏剧剧本在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性格,以个性化的语言塑造人物形象的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有关背景知识,深刻理解作品思想内容。
【教学要点】重点:学习通过矛盾冲突推动情节发展。
难点:仔细揣摩并领会戏剧语言的潜台词。
【教学步骤】二课时。
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明确目标本单元三篇文章都是戏剧文学中的典型代表,那么我们该如何欣赏戏剧文学作品呢?二、创设情境,自主学习关于戏剧戏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舞台艺术,它把文学、表演、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多种艺术综合成为—种独立的艺术样式。
它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舞台艺术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现实生活。
1.借助工具书或查阅相关资料,完成随堂练习,掌握文中生字词。
嗫嚅(nièrú) 萧条(xiāo) 踌躇(chóu chú) 凄(qī)楚咳嗽(sòu) 周济(jì) 亲戚(qī) 狞(níng)笑爆发(bào) 岂有此理(qǐ) 半晌(shǎng) 存蓄(xù)惧怕(jù) 愤慨(fèn kǎi ) 瞅(chǒu) 庶务(shù)2.词语积累嗫嚅:口动,吞吞吐吐,欲言又止。
萧条:①寂寞冷落,草木凋零,没有生气。
②经济危机之后出现的生产停滞、物价低落、商业萎缩的不景气景象。
踌躇:拿不定主意,犹豫不决。
凄楚:凄惨痛楚;凄凉悲哀。
周济:对贫困的人在物质上给予帮助。
世故:处世经验;(处事待人)圆滑,不得罪人。
呆若木鸡:呆得像木头鸡一样,形容因恐惧或惊讶而发愣。
庶务:旧时指机关团体内的杂项事务;旧时指办理杂项事务的人。
喃喃:象声词,连续不断的小声说话的声音。
狞笑;凶恶地笑。
三、讲解释疑,巩固提高1.听录音后,学生分角色朗读2.请几十同学口述课文故事梗概,互相补充和纠正,从而正确了解课文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省三
李石清
潘月亭
发展
高潮
第二次“先学后教”: 比悟读课文,回答问题。
学习指导:
研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 研读课文,思考课后练习四。 • 概括课文主旨。
• 7分钟检测学习效果。
课后题四
①那你可以到街上要—— (饭)李石清故意不把话说完,想试探黄省 三,有些幸灾乐祸。
②您说,要我去——
(偷)对黄省三这样一个胆小怕事的读书人来说,他 不敢说出,也羞于说出这个“偷”字。
日出
---曹禺
学习目标 • 1、研读课文,品析人物形象。 • 2、悟读课文,感悟主题。
第一次“先学后教”: 比研读课文,品析人物性格特点
学习指导:
1. 研读课文内容,找出李石清给黄省三 指出的三条路是什么?黄省三能有活路 吗? 2.研读课文内容,找出潘月亭是怎样对 待黄省三的? 3.结合内容品析这三个人物的性格特点。
李石清给黄省三指出的三条路: “拉洋车” 到街上要 (饭) 到人家家里 去(偷) 拉不动 没脸 怕,下不了手 “你简直就是个大废 物。”(李石清)
活路?死路、绝路!
“你一层一层地爬上去,到了顶高的一层,就 可以迈过栏杆,站在边上。再向空向外多走一 步!那时候你也许有点心跳,但是只要过一秒, 就一秒,你就再也不可怜了,你再也不愁吃, 不愁穿了。” 疯狂地发出悲声 “我不能死”
潘月亭 滚
李石清 走
潘月亭的残忍有过之而不及
黄省三
从未看透李潘之流,存有希望之心,希 望他们发善心,到认清“你们是贼。是 强盗,是鬼啊!你们的心简直比禽兽还 不如——”,自发的反抗意识开始萌发, 但他看不到出路而完全绝望,这是他以 后走上自尽之路的原因。
品析人物性格特点
人 物 情节
开端 胆小懦弱、万般无奈、 冷酷无情, 老实可怜、畏畏缩缩 对人轻蔑 走投无路,悲惨 可怜,老实无助 从逆来顺受到 无力的抗争 阴险卑劣, 毫无人性 走狗,媚 上欺下 凶狠暴戾, 冷酷残忍
③我太冤了,我非要杀了——
(你)黄省三发出绝望的吼叫“我非要杀了你”。但 是面对潘月亭的怒喝“什么!”被吓住了不敢。而黄 省三的怯弱李石清早已看透了:“他说他要杀他自 己——他这样的人是不会动手害人的”。
文章主题
参照《学检》单元说明
Hale Waihona Puke 当堂训练:• 做《学检》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