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酸化及酸液添加剂

合集下载

油田化学第四章酸化

油田化学第四章酸化

一.盐酸
溶解灰岩(石灰岩、白云岩),改善地层的渗透性:
盐酸可溶解堵塞水井的腐蚀产物,恢复地层的渗透性:
使用高浓度盐酸酸化的好处:
用途最广泛,使用浓度一般为5%~15%;作高浓度酸, 最高可达34%;近年来,28%左右高度盐酸处理收到良好效果。
(1)酸岩反应速度相对变慢,有效作用半径增大; (2)单位体积盐酸可产生较多的二氧化碳,利于残酸出; (3)单位体积盐酸可产生较多的氯化钙、氯化镁,提高了 残酸的粘度,控制了酸岩反应速度,并有利于悬浮、携带 固体颗粒从地层排出; (4)受到地层水稀释的影响较小。
b.基质酸化
是指在低于岩石破裂压力的条件下,将酸 液注入油气层,使之沿径向渗入油气层,溶 解孔隙及喉道中的堵塞物
选用基质酸化的优点
清除原生的或诱发的地层堵塞; 压裂压力应低于地层的破裂压力; 均匀疏通所有的射孔孔眼; 不破坏隔层;降低施工成本。
确定破裂压力
破碎实验:决定某地带或油层的破裂压力。 实验步骤:先低速向地层注入水或清洁油并逐步增大注入 速度,记录压力,直至注入速度曲线发生转折,如图4-1 中B点(破裂点)。如果在破裂点以前就达到基质酸化的压 力。那么就可用此压力或低一点的压力施工。
有用于高温浓盐酸、常规盐酸、土酸、泡沫酸、稠化酸或 有机酸等不同类型酸化液的缓蚀剂。
一、缓蚀剂
酸液对金属铁的腐蚀化学反应:
阳极反应(氧化):Fe→Fe2++2e阴极反应(还原):2H++2e→H2↑
总反应:Fe+2H+→Fe2++H2↑
一、缓蚀剂
醛类
H C O H H C O O H H C O +Fe H H C
第三节 酸化用酸

酸处理技术

酸处理技术

第五章酸处理技术酸处理是油气井增产、水井增注的主要手段之一。

利用酸液可以解除生产井和注水井井底附近的污染,清除孔隙或裂缝中的堵塞物质,或者沟通(扩大)地层原有孔隙或裂缝,提高地层渗透率,从而实现增产增注。

酸化按照工艺不同可分为酸洗、基质酸化和压裂酸化(也称酸压)。

酸洗是将少量酸液注入井筒内,清除井筒孔眼中酸溶性颗粒和钻屑及结垢等,并疏通射孔孔眼;基质酸化是在低于岩石破裂压力下将酸注人地层,依靠酸液的溶蚀作用恢复或提高井筒附近较大范围内油层的渗透性;酸压(酸化压裂) 是在高于岩石破裂压力下将酸注入地层,在地层内形成裂缝,通过酸液对裂缝壁面物质的不均匀溶蚀形成高导流能力的裂缝。

本章主要介绍碳酸盐岩地层的盐酸处理、砂岩油气层的土酸处理、酸化工艺设计、酸液及添加剂、酸化处理工艺。

第一节碳酸盐岩地层的盐酸处理碳酸盐岩分布较广,它既可生油,又可储油,目前世界上近一半的油、气田属碳酸盐岩型。

碳酸盐岩地层的主要矿物成分是方解石CaCO3和白云石CaMg(CO3)2,其中方解石含量高于50%的称为石灰岩,白云石含量高于50%的称为白云岩。

碳酸盐岩的储集空间分为孔隙和裂缝两种类型。

根据孔隙和裂缝在地层中的主次关系又可把碳酸盐岩油气层分为三类:孔隙性碳酸盐岩油气层,孔隙—裂缝性碳酸盐岩油气层,裂缝性碳酸盐岩油气层。

碳酸盐地层的盐酸处理,就是要解除孔隙、裂缝中的堵塞物质,或扩大沟通油气岩层原有的孔隙和裂缝,提高油气层的渗透性。

一、盐酸与碳酸盐岩的化学反应碳酸盐岩油气层的酸化常用盐酸,其化学反应如下:2HCl + CaCO3═ CaCl2+ H2O + C02↑4HCl + MgCa(C03)2═CaCl2+ MgCI2+ 2H20 + 2C02↑盐酸与碳酸盐岩发生反应时,所产生的反应物如氯化钙、氯化镁全部溶于残酸中。

二氧化碳气体在油藏压力和温度下,小部分溶解到液体中,大部分呈游离状态的微小气泡,分散在残酸溶液中,有助于残酸溶液从油气层中排出。

油田化学_第四章B_酸化及酸液添加剂资料

油田化学_第四章B_酸化及酸液添加剂资料
油包酸压裂液不仅可减轻酸对管线的腐蚀,在乳状液破坏 后,还可酸化增加裂缝加宽,提高压裂效果。
石油工程学院
油基压裂液
➢4、油基泡沫压裂液 油 :原油、柴油或煤油
组 气 体:二氧化碳和氮 成
起泡剂:含氟的聚合物
石油工程学院
压裂液添加剂及作用原理
➢一、压裂液添加剂种类
➢ 稠化剂 ➢ 交联剂
➢防乳化剂 ➢减(降)阻剂
1、稠化剂 1)、田菁胶及衍生物 2)、瓜胶及其衍生物
瓜胶粉末加入水中,瓜胶微粒便“溶胀”,在溶液中展开、 伸长。在水基体系中,聚合物线团的相互作用,产生了粘稠溶 液。未改性的瓜胶在80℃下可保持良好的稳定性,但残渣含量 较高,易造成支撑裂缝堵塞。
羟丙基瓜胶(HPG)是瓜胶用环氧丙烷改性后的产物。含约2%4%的不溶性残渣,一般认为羟丙基瓜胶对地层和支撑剂充填层 的伤害较小,具有好的温石度油稳工定程性学和院较强的耐生物降解性能。
压裂液添加剂及作用原理
➢二、各种压裂液添加剂及作用机理
1、稠化剂 1)、田菁胶及衍生物 2)、瓜胶及其衍生物 3)、魔芋胶
来源:魔芋胶是用多年生草本植物魔芋的根茎经磨粉 、碱性水溶液中浸泡及沉淀去渣将胶液干燥制成的。
优点:增稠能力强、滤失少、热稳定性好,耐剪切、 摩阻低而且盐容性好、残渣含量低等许多优点;
油田化学 Oil Chemistry
主讲:文守成 石油工程学院
石油工程学院
课程学习内容
•绪论 •第一章 表面活性剂 •第二章 油田用高分子 •第三章 化学驱油技术 •第四章 酸化、压裂及添加剂 •第五章 化学清蜡与防蜡 •第六章 油田化学堵水 •第七章 化学防砂 •第八章 油田水处理技术 •第九章 钻井液、完井液及添加剂 •第十章 固井水泥浆及添加剂

酸化作业酸液及添加剂安全环保技术措施(通用版)

酸化作业酸液及添加剂安全环保技术措施(通用版)

Safety is the goal, prevention is the means, and achieving or realizing the goal of safety is the basic connotation of safety prevention.(安全管理)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酸化作业酸液及添加剂安全环保技术措施(通用版)酸化作业酸液及添加剂安全环保技术措施(通用版)导语:做好准备和保护,以应付攻击或者避免受害,从而使被保护对象处于没有危险、不受侵害、不出现事故的安全状态。

显而易见,安全是目的,防范是手段,通过防范的手段达到或实现安全的目的,就是安全防范的基本内涵。

盐酸(31%HCL)形态淡黄色液体每升重量:31%的比重为1.155化学成分:HCL31%化学性质:对眼、呼吸道有很强的刺激性,腐蚀性。

不允许接触:一般铁、铝等金属材料应急措施:1、避免流入下水道,防止腐蚀地面和污染水源。

2、发生渗漏应用碳酸钠(Na2CO3)中和后再用水冲洗。

特殊的防护和安全措施:1、操作人员应穿戴防护服、正压自携式呼吸器、防护目镜、耐腐蚀手套、防护皮裙,避免接触皮肤。

2、溅入皮肤或眼中应及时用大量清水冲洗后紧急送医生处理。

氟硼酸(50%HBF4)形态:棕黄色液体、每桶净重250Kg化学成分:氟硼酸50%化学性质;有很强的腐蚀性。

不允许接触的材料:一般金属材料应急措施:1、发生渗漏应大量用水冲洗防止接触皮肤。

2、避免流入下水道,防止腐蚀地面和污染水源。

特殊的防护和安全措施:1、操作人员应穿戴防护服、正压自携式呼吸器、防护目镜,耐腐蚀手套,避免接触皮肤。

2、溅入皮肤或眼中应及时用大量清水冲洗后紧急送医生处理。

互溶剂(EGMBE)形态:淡黄色液体、186Kg/桶蒸发率:比乙醚慢每升重量:0.897Kg/L化学成分:乙醇醚99%化学性质:闪点:15℃沸点:34℃、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对眼有刺激性,吸入误吞或经皮肤吸入后对人体有害。

酸化液体系及添加剂的选择(长庆化工)课件

酸化液体系及添加剂的选择(长庆化工)课件

西安长庆油田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五、酸液添加剂的选择
添加剂作用:
防止过度腐蚀
防止形成酸渣和发生乳化
防止铁沉淀 助排
增加酸液的有效作用范围
防止反应产物沉淀 稳定粘土 分散石蜡和沥青质。
西安长庆油田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五、酸液添加剂的选择
常用添加剂的种类:
缓蚀剂 助排剂 粘土稳定剂 铁离子稳定剂
西安长庆油田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三、盐酸和土酸酸化原理
盐酸特点:
(1)酸岩反应速度相对变慢,有效作用范围大;
(2)单位体积盐酸可产生较多的二氧化碳,利于残酸的排出; (3)单位体积盐酸可产生较多的氯化钙、氯化镁,提高残酸的粘度,控制 了酸岩反应速度,并有利于悬浮、携带固体颗粒从储层中排出; (4)盐酸的主要缺点是与石灰岩反应速度太快,可适当加入反应速度慢的
四、酸液浓度的确定
酸液浓度的确定:
盐酸浓度:取决于油层碳酸盐的含量、油层的疏松程度、油层压力大小等
因素,一般情况下为6%~15%。
• 对于压力高而渗透率低,使用12%~15%;压力不高的油层,宜用 8%~12%的盐酸;
• 油层中碳酸盐岩含量高而胶结疏松的油井,使用6%~8%的酸液;
• 酸洗,可采用4%~8%的稀盐酸; • 酸浸,可采用6%以下的稀盐酸;
有机弱酸甲酸、乙酸等降低氢离子在酸液传输过程中的损耗,达到增
大酸化半径的目的。
西安长庆油田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三、盐酸和土酸酸化原理
土酸酸化:
土酸:用盐酸与氢氟酸按比例配制成的混合酸液。
砂岩矿物的化学 组成:石英、 长石类、粘 土类、碳酸 盐类及氧化 铁等物质
土酸酸化原理
利用土酸中的盐酸溶蚀油层中的碳酸盐类和铁铝化合物;利用氢氟酸来 溶蚀地层中的粘土和硅酸盐类,生成物能溶于水或易从地层中排出。从而 扩大和增加了油层岩石的孔隙度,提高了渗透率,达到增产增注的目的。

饲料添加剂第四章第四节酸化剂中草药调制剂保存剂2

饲料添加剂第四章第四节酸化剂中草药调制剂保存剂2
分解,使细胞内液酸化,破坏各细胞器的正常功能与代谢, 杀灭霉菌
1、丙酸及其盐类
• 丙酸具有强烈刺激性的无色透明液体,对容器、加工设备 有腐蚀性,对皮肤有刺激性。添加剂量500-1500ppm
• 丙酸钙、钠对容器、加工设备无腐蚀性,对皮肤无刺激性, 因而逐渐代替丙酸市场
• 丙酸盐类是最普遍的防霉剂,属酸性防霉剂。其作用效果 与丙酸(有效成分)含量和pH值有关,丙酸含量越高, 防霉效果越好,丙酸 >丙酸钠> 丙酸钙
4、双乙酸钠(SDA)
• SDA对人和畜禽没有任何副作用,安全可靠,被美国食品 与药品管理局确定为安全物质。在饲料中添加0.1~0.5% 的双乙酸纳,可以有效的防止饲料毒素的产生。若在青贮 料中添加0.2~0.4%的双乙酸纳,可以使青贮料贮存期延 长三周以上,双乙酸钠是目前比较理想的饲料防霉剂
5、复合防霉剂
• 抗结块剂的功能是使饲料和添加剂保持良好的流散性,防 止结块。有的抗结块剂具有润滑作用,可阻止物料在制粒 机上集结,并可改善预混料的均匀度。抗结块剂要求吸水 性差,流动性好,对各种动物无毒、无害,安全可靠
• 二氧化硅:2%
二、饲料调质剂
• 饲料调质剂是指能改善饲料的色和味、提高饲料或畜产品 感官质量的添加剂。饲料调质剂主要包括着色剂和诱食剂
• 2、丁羟甲氧苯(BHA) • 又名丁基羟基茴香醚,白色或微黄褐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
是目前广泛使用的油脂抗氧化剂 • 与丁羟甲苯、柠檬酸、VC等合用有相乘作用,其添加量
为100-200g/t,不得超过200g/t
• 3、维生素E
维生素E又称生育酚,是目前唯一工业 化生产的天然抗氧化剂。维生素E极易被 氧化,以保护其他被氧化的物质不被破坏。 将维生素E添加到已氧化的脂肪中可以减 轻甚至完全补偿腐败脂肪所造成的以生长 和饲料转化比的副作用。主要用于脂肪和 含油食品中。即使饲料中添加了丁羟基茴 香醚或丁羟甲苯等抗氧化剂,也不能降低 维生素E的添加量

酸化工艺技术4

酸化工艺技术4

技术交流材料
• (1)酸分子传质到矿物表面随即在表面进行反应:
• 这种反应称为非均相反应,这是由于反应发生在固体 和液体的界面上,而不是发生在一个连续相中。在反应发 生前,酸必须以对流或扩散的方式传质到矿物表面。系统 反应速度依赖于传质和表面反应速度。但是在大多数情况 下,这些过程中某一过程大大慢于其他过程,并控制系统 反应速度,因此更快的过程可以被忽略。 • (2)改变孔隙结构:孔隙结构的物理变化是酸溶解某些 矿物引起的,这也是通过基质酸化提高渗透率的机理。 • (3)反应产物的沉淀:发生在酸化中的二次反应,特别 是砂岩,从连续液相中产生反应产物的沉淀。很显然,固 体沉淀会堵塞孔隙,对基质酸化后的生产产生不利影响。
技术交流材料
• 垂直管流 • 酸液由高压井口进入酸化管柱(或油管柱) 到井底的流动。该过程酸液可能腐蚀酸 化管柱和套管柱,酸液的位能降低,沿 管柱流动产生摩阻损失,流态由排量、 粘度、管径决定,酸液浓度基本不变, 从井口到井底酸液温度升高。
技术交流材料
• 酸进入地层的流动反应 • 酸沿径向经孔隙及微裂缝作流动反应, 溶解地层各矿物成分及胶结物。沿径向 酸液浓度逐渐变小失去活性,温度发生 变化,压力及流速也发生变化。近井带 地层孔隙度和渗透率发生改变。
增产措施—酸化技术
大港油田集团井下技术服务公司
技术交流材料


一、概述 二、酸化增产原理 三、酸液及添加剂室内评价技术 四、酸化工艺技术 五、油层保护技术 六、排液工艺技术
技术交流材料
一、概述
• 酸化是油、气、水井增产增注的重要措施 之一,是改造油、气、水层的进攻性手段 之一。酸化是利用酸液能溶解岩层中所含 盐类,清除井底附近伤害的特性,来达到 提高近井地带油层的渗透率,改善油、气、 水流状况,从而增加油、气井产量和水井 注入量的目的。酸化施工工艺简单、成本 低廉,在各油田得到了普遍应用。

第五章 酸化及酸液添加剂

第五章 酸化及酸液添加剂
封隔器 •方式:油管注液 套管注液 环空注液
压裂酸化
压裂酸化是在高于储层破裂压力或 天然裂缝的闭合压力下,将酸液(或前置 液)挤入储层,在储层中形成裂缝,同时 酸液与裂缝壁面岩石发生反应,非均匀刻 蚀缝壁岩石,形成沟槽状或凹凸不平的刻 蚀裂缝。由于溶蚀后岩石壁面的不整合性, 施工结束裂缝不完全闭合,最终形成具有 一定几何尺寸和导流能力的人工裂缝,改 善油气井的渗流状况,从而使油气井获得 增产。
2.固井水泥浆
水泥浆中含有大量的Ca2+ 、OH-、和SO42- 。它 们进入地层后可能生成沉淀,也可能促使粘土分 散或者造成乳堵。
3.射孔
射孔时射孔弹的碎屑可能堵塞孔道;射孔过程造 成压实和岩石碎屑填充孔隙;如果使用泥浆或其 它杂质的射孔液,则使这些液体和杂质具有高渗 透速率,因而地层伤害更为严重。
1.酸液进入孔隙或天然裂缝与其中岩石或 砂粒之间的胶结物反应溶蚀孔壁或裂缝壁 面,增大孔径,提高地层渗透率;
2.溶蚀孔道或天然裂缝中的堵塞物,破坏 泥浆、水泥、岩石碎屑等堵塞物的结构, 使之与残酸一道排出地层,从而解除堵塞 物的影响,恢复地层原有渗透率。
酸化压裂的增产作用有三个方面: 1.撑开并扩大天然裂缝或压开新裂缝,改 造和提高油气层内部的渗透能力; 2.解除堵塞; 3.使井底与高渗透带或新的裂缝系统沟通。 这三个方面常常是综合作用,所以酸压增 产效果往往很高。为了充分发挥上述作用, 需要尽量造成延伸远、宽度大的裂缝,相 应地在工艺上采取加大排量、降低漏失、 减缓酸的反应速度等措施。
2.氢氟酸与砂岩中各种成分的反应速度各不相同
氢氟酸与碳酸盐的反应速度最快,其次是硅酸盐(粘土),最 慢的是石英。
对于不同的油气层选择使用酸量:
实践表明:由10~15%的盐酸和3~8%的氢 氟酸混合而成的土酸足以溶解不同成分的 砂岩油气层。其中当油气层泥质含量高时, 氢氟酸浓度取上限,盐酸浓度取下限;当

酸化与酸液配比

酸化与酸液配比

氢氟酸工业标准
氢氟酸浓度与密度的关系表
土酸的配制
VHF-所需商品氢氟酸体积,m3; VHCl-所需商品盐酸体积,m3; CHF-商品氢氟酸重量浓度,%; CHCl-商品盐酸重量浓度,%; C’HF-土酸中氢氟酸重量浓度,%; C’HCL -土酸中盐酸重量浓度,%; HF-商品氢氟酸密度,kg/m3; HCl-商品盐酸密度,kg/m3; Vm-土酸体积,m3; m-土酸密度,kg/m3。
31
1157.
浓度,%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体积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8.0
56.3
84.8
113.
142.
172.
201.
231.
262.
292.
323.
354.
385.
417.
449.
481.
513.
546.
579.
613.
647.
680.
715.
749.
784.
819.
855.
891.
基质酸化不同酸化半径和孔隙度 要求的注酸强度
孔隙度,% 半径,m 0.25 0.015 0.019 0.023 0.026 0.030 0.034 0.038 0.041 0.045 0.4 0.046 0.057 0.069 0.080 0.091 0.103 0.114 0.124 0.137 0.5 0.074 0.093 0.111 0.130 0.148 0.167 0.185 0.200 0.222 0.6 0.109 0.136 0.163 0.190 0.217 0.244 0.271 0.293 0.326 0.7 0.149 0.187 0.224 0.261 0.299 0.336 0.374 0.403 0.448 0.8 0.197 0.246 0.295 0.344 0.393 0.442 0.491 0.531 0.590 0.9 1.0 1.1 孔隙体积,m3 0.250 0.312 0.375 0.437 0.500 0.562 0.625 0.675 0.750 0.310 0.387 0.464 0.542 0.619 0.697 0.774 0.836 0.929 0.376 0.470 0.563 0.657 0.751 0.845 0.939 1.014 1.127 1.2 0.448 0.560 0.672 0.784 0.896 1.008 1.120 1.209 1.344 1.3 0.526 0.658 0.790 0.921 1.053 1.184 1.316 1.421 1.579 1.4 0.611 0.764 0.917 1.070 1.222 1.375 1.528 1.650 1.834 1.5 0.702 0.878 1.054 1.229 1.405 1.580 1.756 1.896 2.107 2.0 1.252 1.565 1.878 2.191 2.504 2.817 3.130 3.381 3.756 10.0 12.5 15.0 17.5 20.0 22.5 25.0 27.0 30.0

酸化及酸液添加剂

酸化及酸液添加剂

酸化技术的发展历程
20世纪初
酸化技术开始应用于油气勘探 开发领域。
20世纪50年代
随着化学工业的发展,酸液添 加剂开始应用于酸化技术中, 提高了酸化效果和安全性。
20世纪80年代
随着油田开发进入中后期,酸 化技术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大, 成为油田开发中不可或缺的技 术措施之一。
21世纪初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技术的 不断进步,酸化技术逐渐向绿 色环保、高效低成本的方向发
酸化及酸液添加剂
目录
• 酸化技术概述 • 酸液添加剂种类 • 酸化技术实施步骤 • 酸液添加剂的作用机理 • 酸化技术的优缺点分析
01 酸化技术概述
酸化技术的定义
酸化技术是指通过向地层中注入酸液,利用酸液与地层岩石和矿物发生化学反应 ,从而解除地层堵塞、扩大地层孔隙、提高地层渗透性的一种技术措施。
选择稳定剂时需要考虑酸液的种类、 浓度、温度等因素,以确保酸液的稳 定性。
常见的稳定剂包括有机和无机盐类、 络合剂、抗氧化剂等,其作用机理是 通过与酸液中的杂质反应,去除杂质 对酸液稳定性的影响。
表面活性剂
表面活性剂是一种能够降低液 体表面张力、增加液体润湿性 和渗透性的添加剂。
在酸化过程中,表面活性剂可 以降低油藏岩石表面的张力, 提高酸液的润湿性和渗透性, 从而提高酸化效果。
04 酸液添加剂的作用机理
缓蚀剂的作用机理
01
02
03
物理隔离
通过在金属表面形成保护 膜,将金属与酸性介质隔 离,从而减缓腐蚀速率。
电化学保护
通过改变金属表面的电化 学性质,提高耐腐蚀性。
吸附作用
缓蚀剂通过吸附在金属表 面,形成稳定的吸附层, 抑制腐蚀反应的进行。
稳定剂的作用机理

石油工程技术专业《8.1.3酸液及添加剂》

石油工程技术专业《8.1.3酸液及添加剂》

8.1.3 酸液及添加剂酸处理所用的酸液是由主酸液和适当的添加剂组成。

酸化时必须针对施工井层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酸液和添加剂,选用时应符合以下几个要求:1.能与油气层岩石反响并生成易溶的产物;2.参加化学添加剂后,配制成的酸液的化学和物理性质能够满足施工要求;3.同地层矿物、流体配伍;4.施工平安、方便。

〔一〕酸液配方砂岩酸化中土酸是最经济、最常用的酸液配方,具有溶蚀力强、应用范围广等特点;碳酸盐酸化中盐酸是首选的酸液配方。

但它们都存在反响速度快、作用距离短等缺点。

除土酸、盐酸外还有其它酸液配方体系。

1.氟硼酸由硼酸(H3BO3)、氟化铵(NH4F)及盐酸配置而成。

酸化过程中,与地层矿物反响,生成氢氟酸,对于敏感矿物微粒还有较好的抗失稳特性,应用于砂岩油层,适用温度小于70℃。

2.连续土酸交替注入盐酸和氟化铵而生成氢氟酸,氢氟酸生成后立即进行酸岩反响,使氢氟酸的总浓度始终均匀控制在较低水平,延长了反响时间和穿透距离,应用于砂岩油层。

3.醇土酸由土酸和异丙醇组成。

醇可降低酸岩反响速度,延长作用距离,同时还可以降低酸液外表张力,有利于反响残液返排,主要应用于低渗砂岩干气层。

4.缓速酸在土酸中参加氯化铝,从而降低酸岩反响速度。

但存在着氟化铝、氟铝酸盐等伤害性产物过早沉淀的危险,应用于砂岩油层。

5.有机土酸有机土酸就是以局部分解的弱有机酸〔如甲酸〕,代替土酸中的局部盐酸与氢氟酸,延缓酸岩反响速度,对管线有一定保护作用,适用于高温井,本钱较高。

6.自生土酸将有机脂水解为相应的羧酸,与氟化铵生成氢氟酸。

因总酸度不如土酸强,而且氢氟酸逐渐生成,可有效延迟酸岩反响速度,保护注入管线,但存在着易形成氟铝酸盐类沉淀,有机脂水解平衡直接受温度控制而不完全等缺点。

7.硝酸使用硝酸酸化是近几年开展起来的新型酸化技术。

粉末硝酸与其它添加剂有机结合产生协合效应,使工作液具有强酸性和强氧化性,与地层反响生成可溶性硝酸盐,可有效解除因钻井泥浆、机械杂质、粘土伤害以及有机质污染等造成的油层堵塞,不产生二次沉淀。

酸化及酸液添加剂

 酸化及酸液添加剂
第四章
酸化及酸液添加剂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应化系油田化学专业
.
酸化及酸液添加剂
Acid Treatments & Acidizing Chemicals
1 酸化增产原理 2 酸液及油井酸化 3 酸化试验 4 酸液添加剂 5 缓速酸酸化技术 6 暂堵(分层)酸化技术
4.1酸化增产原理
酸化是靠酸液的化学溶蚀作用及向地层挤酸的水力作用 来提高地层的渗透性能的施工错施
一般距井轴10m以内,油井的压力消耗要占全部压力降的80%~ 90%,而气井则为90%。
因此,提高井底附近地层的渗透能力,降低压力损耗,在生产压差 不变时,油气产量能显著增加。如果井筒附近地层受到污染和堵塞 使渗透率下降,将导致油气产量降低
井周围地层压力分布曲线示意图
污染井污染前后产液量
污染井污染前后产液量之比关系(美,M.Muckat)
复习
酸化:油气井重要的增产措施,是利用酸液的化学溶蚀 作用及向地层挤酸的水力作用,解除油层堵塞,扩大和 连通油层孔缝,恢复和提高油层近井地带的渗透率,从 而增加油气井产量的工艺措施
酸洗 清除井筒中酸溶性结垢和疏通孔眼(射孔孔眼)
基质酸化 解除近井地带因污染而造成的渗透率下降 对于有严重污染的碳酸盐岩和砂岩油气层特别有益,但对无 污染的井增产效果不显著
特点:
低于地层岩石破裂压力条件下施工(不形成裂缝)
解除近井地带因污染而造成的渗透率下降
仅靠化学溶蚀作用
成功的基质酸化作业能在不增加出水量或出气量(即保持 天然的液流边界)的情况下提高产油量。因此,确定地层 破裂压力的大小对酸化施工是很必要的 “破碎”试验:试验步骤是先用低速向地层注入水或 清洁油并逐步增大注入速度,记录压力,直至注入速 度曲线发生转折,如图4-1中B点(破裂点)

四饲料酸化剂

四饲料酸化剂
起着重要作用。
2024/3/11
2
(四)酸化与日粮离子平衡和体内酸碱平衡 (五)酸化促进了体内中间代谢 某些有机酸是能量代谢过程中的中间产物,可
直接参与代谢,提供能量。如柠檬酸、延胡索 酸是三羧酸循环的中间产物,是易于利用的能 源;乳酸、丙酸等也可参与代谢。
2024/3/11
3
➢ (六)复合酸化剂的作用机制
2024/3/11
20
二、饲料抗氧化剂
饲料中含有多种易被氧化的营养成分,比如, 不饱和脂肪酸、微量元素和微生素易被空气 中的氧氧化、破坏,使饲料营养价值下降, 适口性变差,甚至产生有害于人和动物的物 质,因此,在饲料工业中,必须解决饲料在 贮存过程中这方面存在的问题。
2024/3/11
21
(一)概念与作用机理
饲料抗氧化剂(Feeding Antioxidants)
指凡是能够阻止或延迟饲料氧化,提高饲
料稳定性和延长贮存期的物质。作为有效
的抗氧化剂,化学上要符合以下两个标准:
一是与自由基的反应速度比其它物质—
—油脂、维生素等要快;二是应形成在
正常储存条件下稳定的产物。此外,毒性
极低,使用剂量低,成本低,畜禽摄入后
2024/3/11
19
⒏乳酸、乳酸钙和乳酸亚铁 乳酸又 名丙醇酸,为无色透明或带黄色的 糖浆状液体,无臭,味微酸,有吸 湿性,或与水、乙醇、丙酮或乙醚 以任意比混合。
⒐双乙酸钠 双乙酸钠是一种新开发 的食品饲料防腐剂,是乙酸钠和乙 酸的分子复合物。为白色结晶粉末, 含乙酸39.0%,有较强的乙酸味, 易溶于水,具有高效、无毒、不致 癌、无残留、适口性好等优点。
14
丙酸可抑制饲料中霉菌的生长,降低饲料中 霉菌数量,防止微生物产生毒素,从而延长 饲料贮存期。丙酸主要通过其游离羧基(COOH)破坏微生物细胞膜或细胞内酶,使酶 蛋白失活而不能参与催化作用,阻碍微生物 正常新陈代谢。

酸化及酸液添加剂PPT文档共133页

酸化及酸液添加剂PPT文档共133页
❖ 知识就是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酸化及酸液添加剂

31、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 32、鼓腹无所思。朝起暮归眠。 33、倾壶绝余沥,窥灶不见烟。
34、春秋满四泽,夏云多奇峰,秋月 扬明辉 ,冬岭 秀孤松 。 35、丈夫志四海,我愿不知老。
谢谢你的阅读

酸化及酸液添加剂共133页

酸化及酸液添加剂共133页

酸化及酸液添加剂
36、如果我们国家的法律中只有某种 神灵, 而不是 殚精竭 虑将神 灵揉进 宪法, 总体上 来说, 法律就 会更好 。—— 马克·吐 温 37、纲纪废弃之日,便是暴政兴起之 时。— —威·皮 物特
38、若是没有公众舆论的支持,法律 是丝毫 没有力 量的。 ——菲 力普斯 39、一个判例造出另一个判例,它们 迅速累 聚,进 而变成 法律。 ——朱 尼厄斯
40、人类法律,事物有规律,这是不 容忽视 的。— —爱献 生
Hale Waihona Puke 31、只有永远躺在泥坑里的人,才不会再掉进坑里。——黑格尔 32、希望的灯一旦熄灭,生活刹那间变成了一片黑暗。——普列姆昌德 33、希望是人生的乳母。——科策布 34、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35、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展史
首次尝试用酸来提高碳酸盐岩油藏的原油产量是在 1895年,当时曾发布了用于此目的的盐酸和硫酸两种 专利。虽然进行了若干次油井处理作业,但是此方法并 没有引起人们的普遍兴趣,原因是酸会严重腐蚀油井套 管和其它金属设备。
直到1932年砷缓蚀剂的发现才使油井酸化再次引起人 们的关注。砷缓蚀剂可使酸同地层反应时不会严重腐蚀 油井的金属设备。当时的Pure石油公司和Dow化学公 司应用这种缓蚀剂同盐酸一起处理了一口石灰岩地层的 油井,取得了显著的效果,酸化作业由此诞生
一般距井轴10m以内,油井的压力消耗要占全部压力降的80%~ 90%,而气井则为90%。
因此,提高井底附近地层的渗透能力,降低压力损耗,在生产压差 不变时,油气产量能显著增加。如果井筒附近地层受到污染和堵塞 使渗透率下降,将导致油气产量降低
按酸化处理工艺(酸化施工的方式和目的): 酸洗(Acid washing) 基质酸化(Matrix acidizing) 压裂酸化(Fracture acidizing)
1、酸洗
定义:酸洗就是用少量的酸,在无外力搅拌作用下, 对施工或采油过程中可能造成的射孔孔眼的堵塞和井 筒中的酸溶性结垢进行溶解并及时返排酸液,以防止 酸不溶物(如管线涂料、石蜡、沥青、重晶石粉垢等) 重新堵塞孔眼和井壁的一种油气井增产措施。
特点:
低于地层岩石破裂压力条件下施工(不形成裂缝) 解除近井地带因污染而造成的渗透率下降
仅靠化学溶蚀作用
成功的基质酸化作业能在不增加出水量或出气量(即保持 天然的液流边界)的情况下提高产油量。因此,确定地层 破裂压力的大小对酸化施工是很必要的 “破碎”试验:试验步骤是先用低速向地层注入水或 清洁油并逐步增大注入速度,记录压力,直至注入速 度曲线发生转折,如图4-1中B点(破裂点)
特点: 酸压施工的泵注压力应大于地层破裂压力 压裂+化学溶蚀—形成高导流油气通道
分类:酸压工艺可分为:
普通酸压:直接用酸液压开地层产生裂缝并溶蚀裂 缝壁面
前置液酸压:采用粘度较高的前置液压开裂缝,然 后注酸。酸液在高粘前置液中指进并溶蚀裂缝壁面
交替进行前置液和酸液或加砂酸压:可获得更长的 酸液有效作用距离
4.1.2酸化增产原理
一口油井要能产出工业性油气流应具备三个基本条件:
油气层的油气饱和度大 压力高 渗透性能好
酸化就是靠酸液的化学溶蚀作用及挤酸时的水力作用来 提高入孔隙或天然裂缝与其中岩石或砂粒之间的胶结物反 应溶蚀孔壁或裂缝壁面,增大孔径,提高地层渗透率
②溶蚀孔道或天然裂缝中的堵塞物,破坏泥浆、水泥、岩石碎 屑等堵塞物的结构,使之与残酸一道排出地层,从而解除堵塞 物的影响,恢复地层原有渗透率
一、井底压力分布(压力漏斗)
油气流在井底的流动特点
为了进一步理解酸化的增产原理,首先分析油气流在井底的流 动特点。油气流从地层径向流入井内,越靠近井底,流通面积 越小,流速越高,流体所受阻力愈大,因而克服摩阻所需要消 耗的压力愈大,即油气 流在井筒附近流动处于一个压力变化较 大的环境,呈一漏斗形状(一般称为压力漏斗)
酸压适用性:主要适用于低渗透性碳酸盐岩储层而不 适用于砂岩地层
原因:
酸液溶蚀了砂岩中胶结物,砂粒均匀脱落并被酸液带走, 不会形成溶蚀沟槽,卸压后裂缝会完全闭合。
容易破坏天然垂直渗透性较差的遮挡层,使之与邻近不 需要压开的地层连接
酸化压裂泵注压力计算按下式:
P泵注≥PF−PH+Pr
PF——地层破裂压力; PH——液柱压力; Pr——垂直管柱、地面管线和孔眼摩阻之和
酸化是通过井眼向地层注入一种或几种酸液或酸性混合 液,利用酸与地层中部分矿物的化学反应,溶蚀储层中 的连通孔隙或天然(水力)裂缝壁面岩石,增加孔隙、裂 缝的流动能力,从而使油气井增产或注水井增注的一种 工艺措施
化学基础: CaCO3 + HCl → CaCl2 + CO2 SiO2 + HF → SiF4 + H2O
第四章
酸化及酸液添加剂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应化系油田化学专业
.
酸化及酸液添加剂
Acid Treatments & Acidizing Chemicals
1 酸化增产原理 2 酸液及油井酸化 3 酸化试验 4 酸液添加剂 5 缓速酸酸化技术 6 暂堵(分层)酸化技术
4.1酸化增产原理
酸化是靠酸液的化学溶蚀作用及向地层挤酸的水力作用 来提高地层的渗透性能的施工错施
B 地层破裂压力
注入速度 图4-1测定破裂压力试验
压力
凡由于下述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原因,可以选用基质酸化
(1)清除原生的或诱发的地层堵塞 (2)压裂前降低地层的破裂压力 (3)均匀疏通所有的射孔孔眼 (4)不破坏隔层 (5)降低施工成本
3、压裂酸化
定义:压裂酸化也叫酸压,是在足以压开地层形成裂 缝或张开地层原有裂缝的压力条件下的一种挤酸工艺
在酸化工艺和技术发展的过程中,新型酸液及添加剂的 应用着重是降低酸对管线和设备的腐蚀、控制酸岩反应 速度、提高酸化效果、防止地层污染和降低施工成本
4.1.1酸处理工艺分类
酸化分类
按油气层类型: 碳酸盐岩酸化 砂岩酸化
按酸液的组成和性质: 常规酸酸化:HCl、土酸(HCl + HF)等 缓速酸酸化:潜在酸、稠化酸、乳化酸、泡沫酸、 化学缓速酸等
Rr (即R边)为供油半径(边界), 一般为井距的1/2 P地为地层压力 PR为近井地带某点C的压力 P地−PR 为B点到C点的压力降 ,表示油气从R边流到R处克服 摩阻所损失的压能
对于气井,由于气体随压力降低而膨胀,所以越靠近井底其流速增 加比油井更为显著,摩阻更大,曲线更陡,压力损耗也更大。
目的:清除井筒中酸溶性结垢或疏通孔眼
特点:
酸用量少
溶解法
及时返排酸液防止造成二次伤害
2、基质酸化
定义:基质酸化是在低于地层岩石破裂压力 (Parting Pressure)条件下,将酸液注入地层孔 隙空间,利用酸液溶蚀近井地带的堵塞物以恢复地层 渗透率或用酸液溶解孔隙中的细小颗粒、胶结物等以 扩大孔隙空间、提高地层渗透率的一种增产措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