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总结-当前我县农村文化建设滞后的现状、成因及对策 精品
2024年浅谈当前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措施
2024年浅谈当前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措施一、农村文化建设现状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农村文化建设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日益受到广泛关注。
然而,与城市文化建设相比,农村文化建设仍面临诸多挑战。
当前,农村文化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积极进展,如文化设施不断完善,文化活动日益丰富,农民的文化素质有所提高等。
然而,这些进步背后也隐藏着不少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基础设施薄弱:许多农村地区文化设施依然简陋,如图书馆、博物馆等文化场所建设滞后,影响了农民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
文化活动单一:目前,农村地区的文化活动主要以传统节日庆典为主,缺乏多样性和创新性,难以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人才匮乏:农村文化建设的专业人才短缺,缺乏专业的文化工作者来组织和指导文化活动,制约了农村文化建设的进一步发展。
政策支持不足:政府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和支持力度有待加强,相关政策不够完善,影响了文化建设的持续推进。
三、对策措施分析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对策措施: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政府应加大对农村文化设施建设的投入,合理规划文化场所布局,提升文化设施的覆盖率和使用效率。
同时,鼓励社会各界参与农村文化建设,形成多元化的投入机制。
丰富文化活动形式:结合农村实际,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如民间艺术表演、农民画展、文化讲座等,激发农民参与文化活动的热情。
同时,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网络直播等,拓展文化活动的传播渠道和影响力。
加强人才培养与引进:通过定向培养、志愿服务、挂职锻炼等方式,培养一批懂文化、会管理、善组织的农村文化人才队伍。
同时,积极引进外来文化人才和智力资源,为农村文化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完善政策支持与引导:政府应出台更加具体的政策支持农村文化建设,如设立专项资金、制定优惠政策等。
同时,加强政策宣传和解读,引导农民积极参与文化建设,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四、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是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基石。
新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新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新农村文化建设也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当前新农村文化建设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如文化传承不足、文化氛围薄弱等。
我们需要深入了解这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推动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进一步发展。
一、存在的问题1. 文化传承不足在新农村中,由于长期受到现代化和城市化的冲击,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已经逐渐消失,比如传统手工艺、民间舞蹈、民俗活动等。
这些传统文化的逐渐淡化不仅影响了农村地区的文化传承,也导致了乡村文化的贫乏和单调。
2. 文化氛围薄弱由于长期受到经济条件、教育水平等的限制,许多农村地区的文化氛围相对薄弱。
农村居民在日常生活中往往缺乏文化活动的参与和文化生活的享受,这使得农村文化建设缺乏良好的社会基础和氛围支撑。
3. 文化设施匮乏在许多农村地区,由于经济条件有限和政策倾向的限制,文化设施相对匮乏。
比如图书馆、博物馆、文化活动场所等往往缺乏,这导致农村居民在进行文化活动时面临困难。
二、对策建议1. 加强传统文化保护我们应当加大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力度。
应当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注重挖掘和保护传统文化,积极开展传统手工艺、民俗活动等,以使得农村地区的文化更加丰富和多样,给农村居民提供更多积极向上的精神食粮。
2. 加强文化教育提升农村地区的文化氛围需要加强文化教育。
政府应当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文化教育投入,扩大农村学校的文化教育范围,提升农村学校的教学质量,提供更多的文化课程和文化活动,使得农村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能够更好的了解和参与到文化建设中。
3. 丰富文化活动为了提升农村地区的文化氛围,我们应当在农村地区加强各种文化活动的开展。
通过举办文化节庆、图书馆活动、文艺演出等方式,丰富农村地区的文化生活,培养农村居民的文化兴趣,促进乡村文化的蓬勃发展。
4. 完善文化设施建设5. 加强文化人才培养为了推动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持续发展,我们需要加强对农村地区文化人才的培养。
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丰富活动,创新载体
总结词: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满足农民群众的 精神文化需求
输标02入题
组织各类文艺演出、展览、讲座等活动,丰富农民群 众的文化生活,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
01
03
鼓励农民自办文化活动,支持多农村地区缺乏图书馆、文化活动中心等基本文化设施,导致村民无法接触 到优秀的文化资源。此外,一些现有的文化设施也存在设备陈旧、功能不完善 等问题,无法为村民提供良好的文化体验。
文化活动单一
总结词
农村地区的文化活动相对单一,缺乏多样性和创新性。
详细描述
目前许多农村地区的文化活动仍以传统民俗文化为主,缺乏现代文化元素和创新 内容。此外,由于文化人才匮乏等原因,一些地区甚至无法开展正常的文化活动 ,导致村民的文化生活单调乏味。
加强与高校、研究机构的合作与交流,为农村文化人才 提供更多的学习和发展机会。
更新观念,提高素质
总结词:引导农民树立正确的 文化观念,提高他们的文化素
质和文明程度
加强农民的文化教育和培训, 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 想道德水平,培养文明、健康
的生活方式。
引导农民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 观,尊重和保护本土文化和传 统习俗,同时吸收现代文化的 优秀成果。
社会信任危机
部分农村地区存在社会信任危机,导 致文化活动难以得到村民的积极参与 和支持。
人口因素
人口外流严重
农村地区人口外流严重,尤其是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导致文化活动缺乏足够的参与者和组织 者。
教育水平偏低
农村地区教育水平偏低,影响了村民的文化素质和审美水平,制约了文化建设的深入发展。
03
当前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解决对策
当前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解决对策农村文化建设一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但在当前的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主要问题。
本文将围绕当前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展开讨论,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1. 教育资源不足当前,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严重不足,学校数量少、师资力量不足、教学设施简陋等问题普遍存在。
这直接导致了农村青少年的受教育水平较低,影响了其全面发展。
解决对策:(1)加大教育投入,增加农村学校数量,改善教学设施条件;(2)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提升农村学校教师队伍水平;(3)推行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政策,确保每个农村孩子都能接受良好的教育。
2. 文化传统衰退随着城乡差距的拉大,农村文化传统逐渐淡化,一些优秀的传统文化面临失传的危险。
农村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同度较低。
解决对策:(1)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开展传统文化传承活动;(2)建立农村传统文化保护机制,保护和传承好传统文化;(3)加强对农村青少年的文化熏陶,提高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认同。
3. 文化活动缺乏农村地区文化活动相对匮乏,缺乏吸引力和持续性。
农村居民的文化消费水平普遍较低,对文化活动的参与度不高。
解决对策:(1)丰富文化活动内容,组织多样化的文化演出、展览等活动;(2)鼓励农村居民参与文化活动,提高文化消费意识和水平;(3)引入先进的文化活动策划理念,提升农村文化活动的专业性和品质。
4. 文化基础设施薄弱当前,农村地区文化基础设施较为薄弱,图书馆、文化广场等公共文化设施相对缺失。
这直接制约了农村文化活动的开展和居民的文化生活水平。
解决对策:(1)加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增加农村公共文化设施数量;(2)提升农村文化设施的功能性和服务水平,满足居民的文化需求;(3)注重文化设施的可持续发展,保障农村文化建设长期发展。
综上所述,当前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教育资源不足、文化传统衰退、文化活动缺乏、文化基础设施薄弱等方面。
2024年当前农村文化建设滞后问题分析
2024年当前农村文化建设滞后问题分析一、教育资源配置不足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普遍相对城市更为匮乏,这直接导致了农村文化建设的滞后。
许多农村地区的教育设施陈旧,师资力量薄弱,难以提供高质量的教育服务。
这不仅限制了农村孩子的学习机会,也影响了他们的文化素养和创造力的发展。
缺乏教育的支撑,农村文化建设自然难以取得显著进步。
二、传统文化流失严重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许多农村地区的传统文化逐渐流失。
一些具有历史价值的古建筑、手工艺和民间艺术等,由于缺乏保护和传承,正在逐渐消失。
这种文化流失不仅是对历史的遗忘,也是对农村文化自信的削弱。
没有强大的文化根基,农村文化建设难以取得长足发展。
三、文化活动匮乏与城市相比,农村地区的文化活动显得相对匮乏。
由于缺乏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组织,农民们的精神文化生活相对单调。
这不仅影响了农民的生活质量,也制约了农村文化建设的步伐。
缺乏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农民们难以感受到文化的魅力和价值,难以形成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
四、资金投入不足文化建设是一项需要持续投入的事业,然而在农村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政府对文化建设的投入往往有限。
资金不足导致许多文化项目难以落地实施,农村文化设施的建设和维护也面临困难。
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农村文化建设难以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五、人才流失严重农村地区普遍面临人才流失的问题。
许多有文化、有才能的青年人选择到城市发展,导致农村地区的人才匮乏。
这不仅影响了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也制约了农村文化建设的发展。
缺乏有才华、有创造力的人才支持,农村文化建设难以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六、思想观念落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一些农村地区仍然存在着重物质轻文化、重传统轻创新的思想观念。
这种落后的思想观念限制了农民对文化建设的认识和参与热情,也制约了农村文化建设的创新和发展。
要推动农村文化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就必须转变农民的思想观念,让他们认识到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并积极参与其中。
浅谈当前农村文化建设的问题与建议
浅谈当前农村文化建设的问题与建议当前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1.农村文化资源不足:由于农村相对落后的经济发展水平,文化资源相对匮乏,缺乏具有较高艺术和文化价值的艺术家、作品和设施等,无法满足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
2.农村文化市场不完善:在农村,文化市场相对落后,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不足,农民的文化消费水平不高。
3.农村文化宣传力度不够:由于宣传手段和渠道的不完善,很多优秀的农村文化资源无法充分展示和宣传,农民对农村文化的了解和认同度较低。
4.农村文化传承不到位:很多农村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逐渐淡化,很多文化的传承断层,导致农村文化的衰败和失传。
5.农村文化教育投入不足:在农村地区,文化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很多农民没有得到良好的文化教育,影响了他们的文化素质和知识水平。
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以下建议:1.完善文化资源建设:加大农村文化设施的投入,提供更多的艺术展览馆、博物馆、图书馆等,丰富农村文化资源,满足农民的文化需求。
2.发展农村文化产业:通过引入农村特色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培育农村文化产业,丰富文化市场供给,提高农民的文化消费水平。
3.加强农村文化宣传:加大对农村优秀文化资源的宣传力度,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向农民传播农村文化的魅力和价值,提高农民对农村文化的认同感。
4.加强农村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加强对农村传统文化的调查和整理工作,通过开展文化节庆、文化活动等,增强农村文化的传承意识,确保农村传统文化的延续。
5.加大对农村文化教育的投入:加大农村文化教育的投入力度,建设更多的农村文化教育基地,提供更多的文化教育资源,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知识水平。
综上所述,当前农村文化建设存在问题,但也有相应的解决方案。
通过完善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加强宣传、保护传统文化和加大教育投入等措施,可以有效推动农村文化建设,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生活质量,实现农村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当前我县农村文化建设滞后的现状、成因及对策
当前我县农村文化建设滞后的现状、成因及对策当前我县农村文化建设滞后的现状、成因及对策农村文化涵盖面相当广,其中传统文化、乡村文化、通俗文化是原生文化,是民族文化的根和源,也是现代文化的基础。
建设适应形式的农村文化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构筑农村和谐社会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也是民本岳阳思想及关注“三农”问题的具体凸显。
当前,我县23个乡镇农村文化设施状况如何?农村文化建设是否适应形式发展和农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带着这些问题,笔者对我县农村文化进行了调查。
一、我县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自恢复县建制以来,我县农村文化工作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全体农村文化工作者立足农村,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发挥积极作用,但必须承认,在认真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弘扬社会主义文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下,乡镇文化站建设确实存在诸多严峻的现实问题。
具体表现在:1、阵地丧失,设施荒废,硬件不姓“文”⑴、对文化设施建设的投入少。
原有的文化设施有的破烂不堪,有的挪作他用,全县23个乡镇,建有文化站21个。
1990年以前乡镇共有影剧院21个,到2002年底乡镇还剩影剧院11个,到2004年底乡镇还剩影剧院3个,且大部分年久失修,有的还不归文化站管理或已挪作他用。
如筻口镇和新墙镇电影院,前面的装饰一新,但后面的座席大厅和舞台千疮百孔,破烂不堪,因漏雨墙壁满目疮痍,天花板垮了一半,有一半吊在半空,随时都有砸伤人的可能。
⑵、农村文化站工作瘫痪,名存实亡。
全县多数乡镇文化站一年到头,根本无法举办一次农村文化活动;有的乡镇一无文化专干,二无文化办公活动场所,“一块牌子、一张桌子、一个章子”的现象很普遍,有的还是“一无牌子、二无桌子”,如我县云山乡、饶村乡等乡镇根本就没配备文化专干,更没有牌子和桌子。
部分乡镇虽已配备文化专干但基本未从事文化工作,而是被分流,外出打工自谋生路去了。
乡村文化振兴的现实困境及解决路径
乡村文化振兴的现实困境及解决路径1. 乡村文化振兴的现实困境传统文化传承不足。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许多乡村地区的传统文化逐渐被遗忘或淡化,导致乡村文化缺乏根基和活力。
乡村文化产业不发达。
乡村地区缺乏有效的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和政策支持,导致乡村文化产业难以形成规模效应,无法为乡村经济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乡村文化资源利用不充分。
乡村地区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民间艺术等资源,但这些资源往往得不到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导致资源浪费和文化价值流失。
乡村文化人才短缺。
乡村地区缺乏专业化的文化人才,导致乡村文化事业发展受限,无法满足乡村振兴的需求。
乡村文化与现代文明的融合问题。
乡村地区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与现代文明相融合,以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求。
如何在保持传统文化特色的同时,实现与现代文明的有机结合,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1.1 资金投入不足乡村文化振兴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当前我国乡村文化振兴的资金投入仍然存在不足的问题,政府对乡村文化振兴的资金支持力度不够,很多地区仍然缺乏有效的资金来源。
社会各界对乡村文化振兴的关注度和投入相对较低,导致资金来源有限。
乡村文化振兴项目的规划和实施过程中,往往存在资金使用效率不高、投资回报周期过长等问题,也影响了资金的持续投入。
为了解决乡村文化振兴的资金投入不足问题,政府应加大对乡村文化振兴的财政支持力度,设立专项资金,确保乡村文化振兴项目有足够的资金保障。
鼓励社会资本参与乡村文化振兴,通过政策引导、税收优惠等措施,吸引更多的企业和个人投资乡村文化产业。
还应加强对乡村文化振兴项目的监管和评估,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降低投资风险,以实现资金的可持续投入。
1.2 人才流失严重乡村文化振兴的关键在于人才的培养和引进,然而当前乡村地区面临着严重的人才流失问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村青年纷纷涌入城市,寻求更好的发展机会和生活环境,导致乡村地区的人才断层。
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引言农村文化建设是当前国家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
然而,随着城乡发展差距的不断扩大,农村文化建设面临着诸多问题,比如文化资源匮乏、传统文化衰退、文化服务不足等。
我们有必要深入解剖农村文化建设的问题所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能够更好地促进农村文化的发展。
二、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1. 文化资源匮乏农村地区文化资源不足,传统文化遗产丧失较快,缺乏一定数量和质量的文化设施和服务。
这使得农村居民的文化需求得不到满足,文化生活贫乏。
2. 传统文化衰退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许多传统的农村文化习俗和风俗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甚至有些面临失传的危险。
这导致了农村青少年缺乏对传统文化的正确理解和传承。
3. 文化服务不足由于农村地区经济欠发达,文化服务设施相对城市来说较为匮乏,文化活动举办不足,文化产品供给不足,文化消费水平低,文化产品结构单一,文化市场不成熟等问题较为突出。
三、农村文化建设的对策1. 加强文化资源建设农村开展文化资源的整合和开发,建设一批符合乡村特色和农村居民文化需求的文化设施,如乡村文化活动中心、图书馆、博物馆、传统剧场等,提升农村的文化软实力。
2. 加强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对于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应从农村学校、农村社区、家庭等多个层面进行介入和加强。
在农村学校要加强文化教育,让农村学生了解、热爱和传承本土传统文化。
3. 加强农村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着力完善农村文化服务设施和文化活动举办,提高农村文化产品供给水平,拓展农村文化市场,满足农村居民多样化的文化需求。
四、总结农村文化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关心和参与。
只有重视农村文化建设问题,加强政策支持,多方合力共同推进,才能实现农村文化的蓬勃发展。
我们要顺应农村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当下需求,积极引导新时代农村文化建设的方向,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力量。
新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新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地区的现代化建设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新农村的建设正在成为国家重点推进的工作之一。
但是在新农村建设中,文化建设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并推动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深入发展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新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解决方案和对策。
1. 文化资源不足新农村地区文化资源相对匮乏,传统文化遗产未能得到有效保护和传承,导致新农村文化建设缺乏历史积淀和精神支撑。
2. 文化设施不完善新农村地区缺乏文化设施建设,例如图书馆、博物馆、文化活动场所等设施较为匮乏,居民的文化生活不够丰富多彩。
3. 乡村文化传统衰退在城市化的过程中,新农村地区的传统文化渐渐被遗忘,乡村风俗习惯、民间文化传统等逐渐衰退,许多传统技艺面临失传的风险。
4. 基层文化机构薄弱新农村地区的文化管理体系薄弱,基层文化机构普遍缺乏专业人才和资金支持,文化事业发展面临困难。
5. 文化产品单一新农村地区的文化产品单一,缺乏多样性和创新性,无法满足居民的精神文化需求。
二、对策和解决方案1. 加强乡村文化资源保护政府应加大对乡村文化资源的保护力度,在新农村地区建立乡村文化古迹保护区,加强对传统建筑、古迹、民俗风情等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3. 加强乡村文化传承政府可以采取多种措施鼓励乡村文化传承,例如设立乡村文化传承奖励机制,鼓励有关方面对传统技艺、民俗风情进行记录和保护,培养乡村青年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传承。
4. 加强基层文化机构建设政府应加大对基层文化机构的支持力度,提高乡村文化服务水平,加强基层文化机构的人才培养和管理能力建设,提高基层文化工作者的服务水平和职业道德水平。
5. 多样性和创新性发展文化产品政府可以鼓励乡村文化产业发展,支持农村地区的文化产品创新,为农村居民提供更多样、更具特色的文化产品,丰富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6. 加强宣传和教育政府可以通过各种形式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宣传和教育工作,提高农民对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增强居民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
某县关于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与对策
某县关于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与对策现状分析文化建设的背景某县位于我国农村地区,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和悠久的历史文化。
然而,在经济开展的推动下,农村文化建设却面临一些挑战。
教育水平不高由于农村根底教育水平相对较低,农民群众的文化素养偏低,文化认知水平有限。
这使得农村文化建设被视为可有可无的事情,未能得到足够的重视。
文化设施不完善农村地区在文化设施方面的投入相对有限,艺术团体、图书馆等文化场所建设缺乏。
这导致农民群众缺乏接触和参与高品质文化活动的时机,文化消费水平较低。
缺乏文化活动引导农村地区缺乏专业的文化活动组织和引导机构,无法引导农民群众积极参与文化活动。
这使得农村地区文化建设缺乏主动性和引领力,无法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
对策建议提高教育水平1.加大农村根底教育投入,改善教育设施和环境。
2.开展农村文化教育活动,提升农民群众的文化认知水平。
完善文化设施建设1.增加艺术团体、图书馆等文化场所的建设数量。
2.提升文化设施的质量,注重场所的功能性和可持续开展。
加强文化活动引导1.成立农村文化组织,负责组织、筹划文化活动。
2.鼓励农民群众参与文化活动,提供相关培训和奖励机制。
加强文化产业开展1.培育农村文化产业,提供就业时机,带动农村经济开展。
2.支持文化企业和创业者,鼓励他们投资农村文化建设。
实施措施1.制定相关政策,明确农村文化建设的目标和任务。
2.加强与相关机构合作,提供技术支持和资金支持。
3.加强宣传,提高农民群众对农村文化建设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4.组织专业人员进行文化活动的筹划、执行和评估。
结束语通过以上对某县农村文化建设现状的分析以及对策的提出,我们可以看出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只有通过提高教育水平、完善文化设施、加强文化活动引导以及促进文化产业开展,才能推动农村文化建设走上健康开展的道路,并使广阔农民群众享受到丰富多样的文化生活。
当前农村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当前农村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的有效途径,对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实现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目前,农民的文化生活极度贫乏,一些地方终年没有任何文化活动,当前农村文化建设面临诸多问题,亟待从多方面加强。
一、当前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和存在存在问题1、文化形式单一、流于形式。
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当前农村的文化活动过于单调,只有在传统的节日才会有秧歌、大鼓等活动,内容陈旧,而且受困于经费紧张以及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因素,不少业余文化团体将精力放在演出上,缺乏平常的专业训练,演员基本功不扎实,难以向百姓传送优秀的文化内涵。
喝酒打牌成部分农村地区文化不和谐“主题词”。
当前农村基本上已经没有文化生活了,过年期间就天天喝酒,有时候一喝就是一整天。
现在农民吃的、喝的啥都有了,就是农闲时候没啥事干,不喝酒、打牌还干啥?现在年轻人都争着往城里跑,不愿意干农活,一方面是城里能赚钱,更重要的是城里玩的地方比农村多。
每年到了冬天,打牌风气就盛行,少数农民沾上打牌赌博习气以后,搞得家破人亡,严重影响了农村的和谐。
2、青年群体同中老年群体分层明显,参与农村节日文化活动积极性不平衡。
农村节日文化活动,青年农民参与的积极性相对较差,主要是部分老年人和少部分中年人参与。
现在农村的青年与外界的信息交流比较多,见识广,农村传统的文化节目无法对他们产生吸引力,而现在针对农村新生代农民创作适合他们文口的文艺节目在当前基本上都是空白,因此,农民对文化活动的积极性呈现出年龄差异。
3、文化人才队伍匮乏。
由于农村的基础条件比较薄弱,待遇难以落实,许多文化工作者纷纷上调,不仅如此,就连当地民间艺人也因为生活所迫纷纷改行,人才队伍的流失以及后备人才队伍的不足,这对于农村基层文化的建设不斥于雪上加霜。
农村文化建设调研报告
农村文化建设调研报告一、引言农村文化建设作为新时代农村发展的重要方面之一,意义重大。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当前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为改善农村文化建设提供参考。
二、农村文化现状调查在前期的调查中,我们走访了多个农村地区,与村民进行了深入交流,了解其对当地文化建设的认识和评价。
从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出,许多农村地区虽然存在一定的文化传承,但普遍存在以下问题:1. 文化资源匮乏:农村地区缺乏良好的文化设施和资源,图书馆、博物馆等文化场所较为稀缺。
这导致年轻人接触和了解文化的机会较少,文化水平普遍较低。
2. 基础设施薄弱: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相对欠缺,特别是交通和通信等方面。
这不仅影响了文化的传播和交流,同时也制约了文化产业的发展。
3. 农村人才流失:许多年轻人出于对城市发展机会的渴望,选择离开农村,这导致农村地区年轻一代的人才较少。
人才流失严重制约了农村文化建设的进步。
三、农村文化建设问题分析根据我们对农村文化建设现状的调研,我们认为农村文化建设存在以下问题:1. 资金投入不足:农村地区由于资金紧张,文化建设的投入相对较少,导致农村的文化建设无法达到理想状态。
2. 缺乏人才支持:农村地区人才匮乏,尤其是在文化专业方面,缺乏相关人才的支持,制约了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
3. 传统文化流失严重:现代化的冲击下,许多农村地区的传统文化逐渐流失。
缺乏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导致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同度降低。
四、推进农村文化建设的建议为了改善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提高农村地区的文化水平,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 增加文化设施:加大对农村地区建设图书馆、博物馆等文化场所的投入,提供更多的文化资源和服务,满足农村居民的文化需求。
2. 引进文化人才:加强农村地区的文化教育,培养更多专业化、专业性的文化人才,为农村文化建设提供人才支持。
3. 加强传统文化传承:加大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力度,通过开展传统文化教育、传统技艺培训等活动,增加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与建议
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与建议早上听鸡叫,白天听鸟叫,晚上听狗叫”,这是许多农民文化生活的真实写照,也从一个侧面折射出当前农村文化生活的单调、乏味。
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国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获得了巨大发展,农民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但农村文化建设却相对滞后,农村文化生活比较贫乏,这不仅制约着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也制约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
笔者以汇溪镇为例,谈谈关于农村文化建设的几点意见:一、农村文化建设相对滞后的现状。
(一)农村基层文化建设投入明显不足。
文化事业费占财政支出比重偏低,从全市来看,文化投入偏重城市,农村不到三分之一。
(二)文化基础设施落后。
文化设施建设处于停滞状况,农村文化阵地逐渐丧失,封建迷信沉渣泛起,地下“六合彩”打而不死,许多村活动室成了麻将室,赌博风气浓重。
(三)公共文化机构运转存在较大困难。
汇溪镇行政所在地原是两头门乡,上个世纪80年代,乡政府里建有电影院,当时的辉煌热闹景象农民们至今记忆犹新。
如今,电影院没了,只留下残垣断壁和农民们深深的遗憾。
(四)文化产品、文化服务供给不足。
近年来,农村基层文化俱乐部建了不少,但是往往内容不丰富,有的甚至成为虚设。
以笔者所驻的汇溪镇下曼村为例,图书室里仅200多套书籍,内容陈旧,而且图书室没有专人负责,农民想借书也不方便。
2006年下半年,市文广新局送文化到汇溪镇山区的炉洋村,村民们像过大节一样迎接文化使者的到来,这从一个侧面也反映了农村山区文化生活的贫乏和农民对文化的渴望。
但是这种送文化下乡是蜻蜓点水式的,远远满足不了农民对文化的需求。
二、农村文化建设的责任感和迫切性。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涉及到新形势下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是一项经济建设、文化建设、民主建设、和谐社会建设全面推进的综合工程。
总体来看,虽然当前农业和农村发展仍处在艰难的爬坡阶段,但我国已进入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
今后五年是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打下坚实基础的关键时期,是推进现代农业迈出重大步伐的关键时期,是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取得突破进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速推进的关键时期。
当前农村文化建设滞后问题分析
当前农村文化建设滞后问题分析【摘要】当前农村文化建设滞后问题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社会现象。
本文首先介绍了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阐述了其对农村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接着分析了农村文化建设滞后的原因,包括缺乏政府支持和投入、教育资源不足以及传统文化受到冲击等方面。
针对这些问题,文章提出了应加大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支持和投入、加强农村教育资源建设以及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等对策建议。
通过这些举措,可以逐步改善当前农村文化建设滞后的问题,促进农村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
这也是当前社会重要的民生问题之一,需要各方共同努力来解决。
【关键词】农村文化建设,滞后问题,重要性,原因,政府支持,教育资源,传统文化,支持投入,加强,保护传承1. 引言1.1 当前农村文化建设滞后问题分析当前农村文化建设滞后问题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社会现象。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农村人口的外流,农村文化建设逐渐被忽视,导致农村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面临严重挑战。
农村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农民精神文化需求的满足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农村文化建设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缺乏政府支持和投入、教育资源不足和传统文化受到冲击。
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农村文化的发展,亟需引起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重视和关注。
通过深入分析农村文化建设滞后问题,可以更好地认识到当前形势下的紧迫性和重要性,为有效推动农村文化建设提出相应的对策和措施,以促进农村文化建设取得更好的发展,实现农村社会文化的全面进步。
2. 正文2.1 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在于其对农村社会发展和乡村振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农村文化是乡村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民群众的精神支柱和文化底蕴。
通过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可以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综合素养,助力乡村精神文明建设。
农村文化的丰富多样性反映了不同地域、民族和乡村的文化传统和特色,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和民族意义。
报告总结-县农村文化设施建设情况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精
县农村文化设施建设情况存在的问题及建议文章标题县农村文化设施建设情况存在的问题及建议近几年来,我县农村群众文化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好局面,对推动社会主义三个文明建设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农村群众文化工作发展还不平衡,特别是农村文化设施建设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基本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县文化局下属6个局直单位,23个乡镇文化站,其中县城文化设施面积5000平方米,现有干部职工近400人。
县文物所、稽查队与局机关一起挤在建筑面积不足300平方米的三层楼里办公;县电影院建筑面积为300平方米,能容纳2119人;县图书馆建筑面积为1200平米;文化馆建筑面积为2200平方米,内有排练厅3间,教室8间,业务活动大厅1处;祁剧团建筑面积为8600平方米,无演出剧院,现有的公共文化设施十分落后。
县电影公司始建于1976年,历经近30年风雨剥蚀,院内原有的2000多张硬座已有三分之一的座椅陈旧破烂,顶棚已经腐烂,舞台灯光和音响配置不全,效果甚差。
县文化馆、图书馆的办公楼亦建于70年代,1994年就已被建筑质检部门分别鉴定为危房,至今没有得到翻修。
全县23个乡镇文化站中,步云桥镇文化站在去年市文化局的关心下争取上级拨款3万元,购买了一栋建筑面积达160平方米的楼房用作扩建文化中心;归阳镇文化站有一幢所有权归镇政府,使用权归文化站的文化中心,其他乡镇文化站大部分蜗居于乡镇政府办公大楼的一两间房里办公,有的甚至连一间工作房都没有,基本上处于四无状态,即无图书室、无影剧院、无娱乐场所、无办公场地;各乡镇共有6个影剧院,仅有2个影剧院的产权属县电影公司所有,其它都是借用影院。
随着人们艺术欣赏程度的转化和有线电视的冲击,乡镇电影放映均处于瘫痪状态。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由于历史的、经济的、社会等方面原因,致使文化设施建设存在很多的落后现状,也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矛盾和问题。
形成这些落后状况的主要原因是1、原有文化设施基础薄弱。
当前我县农村文化建设滞后的现状、成因及对策
当前我县农村文化建设滞后的现状、成因及对策农村文化涵盖面相当广,其中传统文化、乡村文化、通俗文化是原生文化,是民族文化的根和源,也是现代文化的基础。
建设适应形式的农村文化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构筑农村和谐社会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也是民本岳阳思想及关注“三农”问题的具体凸显。
1⑴、个乡镇,到2004全县多数乡镇文化站一年到头,根本无法举办一次农村文化活动;有的乡镇一无文化专干,二无文化办公活动场所,“一块牌子、一张桌子、一个章子”的现象很普遍,有的还是“一无牌子、二无桌子”,如我县云山乡、饶村乡等乡镇根本就没配备文化专干,更没有牌子和桌子。
部分乡镇虽已配备文化专干但基本未从事文化工作,而是被分流,外出打工自谋生路去了。
这种状况在全县农村乡镇约占1/2左右。
⑶、县文化局失去了对乡镇文化站的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
撤区并乡扩镇和机构改革之后,文化站人、财、物、事四权下放到乡镇管理,对原文化专干县财政每年拨付2000~3400元不等,不足部分由乡镇财政补足。
这一简政放权事实上大部分乡镇并没有真正接受,相当一部分乡镇文化专干拿了县财政给的2000~3400元,各奔东西去了。
造成这种状况,乡镇无人管,县级文化部门也管不了,或者说不愿意管。
鉴于此,县文化局一无人事任免权、二无财务监管权,已经四五年了没有召开过农村文化专干会议,年初没有计划安排,年底没有总结考核。
在笔者调查时有7个文化专干向我们恳求凋零。
公田、22人,有32名文化专干中(其中4名退休专业人员),7名是由电影放映员转任,6名是安置的复退军人,13名是招工顶职的“子弟兵”,2名是其他岗位转过来的,实际上,一年到头能开展一些文化活动的只有12人,有12人基本未从事文化工作。
有的文化专干下岗分流无人管,任其放任自流,即使未被分流的专干也是身兼数职,公田镇文化站站长易心愿当了15年文化专干,干的是15年司法和计生工作。
月田文化站长曾书上班10年,在外打工3年,干了7年办公室秘书。
我县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和对策
我县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和对策我县22.7万人口,有17.5万在农村,占77%。
搞好农村文化建设,发展农村文化事业,对于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县委县政府要求,到**等地对农村文化建设等进行蹲点调研,对如何进行农村文化建设作了一些思考。
改革开放以来,我县农村文化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群众文化不断丰富,全民健身活动日益增强,文化古迹得到有效保护,文化市场健康发展,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再上台阶。
但是从总体来讲,我县农村的文化建设仍然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特别是文化基础设施的薄弱与我县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不相适应。
一、当前我县农村文化建设现状(一)农村文化基础设施欠缺。
我县二十个乡镇文化站只有7个乡镇有文化中心,占总数的35%,还有13个乡镇文化站属“有站无舍”,“一人一桌”的现象较为普遍,即使有文化活动中心的7个乡镇,文化站内配臵设施的建设也很薄弱,仅有部分图书、乒乓球桌和少量的棋牌,而且图书大多是旧书,课本和政治书籍。
村级文化设施则更加缺乏,全县395个行政村,目前尚有阵地、有设施有活动的村文化室不到60个。
县城的文化基础设施比农村稍好,但由于各种原因,我县文化馆“有馆无舍”,图书馆陈旧偏僻,博物馆尚在规划图纸上,对农村的幅射作用不大。
(二)文化工作开展难。
近年来,全县文化事业经费虽然有所增加,但除人员经费中增资因素外,业务经费总体增幅不大,与其他行业相比相差较大。
乡镇文化站专项经费更为困难,除了人员经费外,平均每个乡镇文化站业务经费只有一、两千元。
经费的严重不足,造成了文化活动难以开展,文化器材得不到更新、添臵,导致文化站缺乏吸引力和凝聚力,一年到头冷冷清清,只有在节日时开展一些拔河、下棋、打球之类活动,热闹一两天,文化阵地和活动的示范、幅射作用基本丧失。
村级文化室则因村级经济基础的薄弱,难以维持其生存。
(三)农村文化队伍素质滑坡。
工作报告中的农村文化建设情况分析
工作报告中的农村文化建设情况分析一、背景介绍近年来,我国农村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经济发展不断壮大,然而,农村的文化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进一步加强。
二、农村文化现状1. 农村文化资源丰富:农村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拥有众多传统手艺和民间艺术,是我们传统文化的重要承载者。
2. 农村文化传承困难:由于人口外流和城镇化进程加快,很多传统的文化活动和习俗岌岌可危,文化传承遇到了很大的困难。
3. 农村文化设施相对薄弱:相比城市,农村的文化设施建设还相对滞后,文化场所不足,缺少优质的文化服务。
三、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1.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农村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保护传承好,才能实现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2. 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农村作为广大农民群众的居住地,加强农村文化建设,能够满足农民群众对高品质文化生活的需求,提升他们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3.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村文化建设和农村旅游等产业相互促进,能够为农民增加收入,助力农村经济发展。
四、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1. 增设文化场所:加大对农村文化场馆的建设力度,如图书馆、博物馆、文化活动中心等,提供更多优质的文化服务。
2. 引进文化资源:通过政策支持和产业布局等方式,引进优质的文化资源,丰富农村文化生活。
五、推进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1. 培养传承人才:加强对传统手艺人才的培养和传承,为他们提供更好的学习条件和就业机会。
2. 重视传统节日:加强传统节日的宣传和传承,鼓励农村群众积极参与,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六、加强农村文化培训1. 组织培训课程:开展多样化的文化培训课程,如音乐、舞蹈、绘画等,提高农民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水平。
2. 引导农民参与文化活动:组织农民参观文化展览、观看演出、参加文艺比赛等,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和参与意识。
七、发挥文化产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1. 开发农村旅游资源:充分利用农村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发展乡村旅游,增加农民收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前我县农村文化建设滞后的现状、成因及对策农村文化涵盖面相当广,其中传统文化、乡村文化、通俗文化是原生文化,是民族文化的根和源,也是现代文化的基础。
建设适应形式的农村文化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构筑农村和谐社会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也是民本岳阳思想及关注三农问题的具体凸显。
当前,我县23个乡镇农村文化设施状况如何?农村文化建设是否适应形式发展和农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带着这些问题,笔者对我县农村文化进行了调查。
一、我县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自恢复县建制以来,我县农村文化工作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全体农村文化工作者立足农村,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发挥积极作用,但必须承认,在认真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弘扬社会主义文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下,乡镇文化站建设确实存在诸多严峻的现实问题。
具体表现在1、阵地丧失,设施荒废,硬件不姓文⑴、对文化设施建设的投入少。
原有的文化设施有的破烂不堪,有的挪作他用,全县23个乡镇,建有文化站21个。
1990年以前乡镇共有影剧院21个,到2019年底乡镇还剩影剧院11个,到2019年底乡镇还剩影剧院3个,且大部分年久失修,有的还不归文化站管理或已挪作他用。
如筻口镇和新墙镇电影院,前面的装饰一新,但后面的座席大厅和舞台千疮百孔,破烂不堪,因漏雨墙壁满目疮痍,天花板垮了一半,有一半吊在半空,随时都有砸伤人的可能。
⑵、农村文化站工作瘫痪,名存实亡。
全县多数乡镇文化站一年到头,根本无法举办一次农村文化活动;有的乡镇一无文化专干,二无文化办公活动场所,一块牌子、一张桌子、一个章子的现象很普遍,有的还是一无牌子、二无桌子,如我县云山乡、饶村乡等乡镇根本就没配备文化专干,更没有牌子和桌子。
部分乡镇虽已配备文化专干但基本未从事文化工作,而是被分流,外出打工自谋生路去了。
这种状况在全县农村乡镇约占12左右。
⑶、县文化局失去了对乡镇文化站的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
撤区并乡扩镇和机构改革之后,文化站人、财、物、事四权下放到乡镇管理,对原文化专干县财政每年拨付2000~3400元不等,不足部分由乡镇财政补足。
这一简政放权事实上大部分乡镇并没有真正接受,相当一部分乡镇文化专干拿了县财政给的2000~3400元,各奔东西去了。
造成这种状况,乡镇无人管,县级文化部门也管不了,或者说不愿意管。
鉴于此,县文化局一无人事任免权、二无财务监管权,已经四五年了没有召开过农村文化专干会议,年初没有计划安排,年底没有总结考核。
在笔者调查时有7个文化专干向我们恳求道不管是两边管、还是文化局垂直管,关键是要有人管,希望有人对我们的工作进行检查督促,不能使乡镇文化站成为‘冒娘崽’,我们不愿失业,更不希望农村文化如此衰败下去。
⑷、农村文化产业凋零。
我们在调查中了解到,有的乡镇招商引资,开发的项目是农贸中心、超市等,和文化挂不上钩,有的乡镇为了盘活现有文化资产,准备将部分影剧院转让、租赁,改造成超市、服装城、国策楼、计划生育办公楼、专科医院等。
这实际上是一种国有文化资产的流失。
一方面政府对文化的投入有限,另一方面我们现有的文化设施不断的消失、挪作他用,造成恶性循环。
早在80年代,城关、筻口、公田、渭洞、新墙、十步、甘田等乡镇的高标准文化设施一应俱全,是群众名副其实的文化娱乐中心,区乡政府每年在文化建设上投入了较多资金。
近些年来,由于多方原因,图书室的图书发霉了,电影队散伙了,文化设施逐年减少了,群文活动资金的投入也就没有了。
城关镇文化站是80年代建立的高标准文化中心,如今所有文化设施被挪作他用,丧失殆尽,原文化站长余兴忠痛心疾首。
2、队伍涣散,职能错位,软件不姓文。
⑴、文化专干不专职。
全县共有文化专干32人,其中大专以上文化专干文化程度的仅2人,有初级以上专业职称的仅3人,有文化专业特长和一定组织才能的也只有30左右。
如我县32名文化专干中其中4名退休专业人员,7名是由电影放映员转任,6名是安置的复退军人,13名是招工顶职的子弟兵,2名是其他岗位转过来的,实际上,一年到头能开展一些文化活动的只有12人,有12人基本未从事文化工作。
有的文化专干下岗分流无人管,任其放任自流,即使未被分流的专干也是身兼数职,公田镇文化站站长易心愿当了15年文化专干,干的是15年司法和计生工作。
月田文化站长曾书上班10年,在外打工3年,干了7年办公室秘书。
象他们这样的还算比较好的,我们在调查时发现,能参与乡镇的中心任务还是文化专干的荣幸,否则一年到头只有县财政拨的2000元工资。
这样,多数文化专干根本就不想再考虑文化站的业务工作。
文化专干作为农村群众文化的专职工作人员,应该有60以上的时间从事群众文化工作,而在乡镇文化专干队伍中,原定的33名文化专干,目前不到40的人员在岗,在这40的在岗人员中,基本上没有从事文化站本职工作,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乡镇政府其它的日常行政事务中,每年除组织全县指定,必须参加的文化活动外,很少开展文化业务工作,有的连基本的农村文物保护、农村文化市场引导与管理、民间艺术的挖掘与整理等工作职能都搁置一旁,视为他活。
⑵、文化站职能职责不明确23以上的文化站对自己的职责、任务是什么,一年要干些什么工作不知道;乡镇不管,或者不知道怎样管,而是要文化站兼任其他工作,使得文化专干不可能再考虑文化站的本职工作;县级文化部门管不了,认为人财物事四权均下放,那就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任由农村文化自生自灭。
湘办发[2001]29号文件对乡镇宣传文化站的主要任务作出了一些规定,在县一级就没有贯彻落实,或者说没有协调好。
如乡镇的文化市场管理,文化站是管理主体还是协助管理一直不明确,文化专干对此一直莫衷一是,有的文化专干由于无经费来源,私自在文化经营户门店执收执法,给县文化行政执法工作带来被动,造成农村文化市场管理错位。
3、经费短缺,创收无门,文化站无法运转。
⑴、人头经费严重不足。
全县除筻口、新墙、公田解决较好外,其余都在2000~3400元之间,70的乡镇未将不足部分纳入乡镇财政预算,使乡镇文化专干生计难以维持,无心干工作。
有13个文化专干每年领2000元工资后就回家去了。
目前文化站还无法和市场经济接轨,走产业化道路条件还不成熟,也很不现实。
在这种情况下,乡财政对文化站实行脱钩断奶,只能造成文化站瘫痪。
⑵、业务活动经费严重短缺。
我们调查中了解到90以上的乡镇对文化站的办公经费、业务经费、活动经费都没有进财政预算,文化站的业务经费几乎等于零。
特别是税费改革后,乡镇收入大副减少,文化站要开展活动,完全靠拉赞助,四处讨钱。
⑶、文化站属于体制改革的怪胎。
由于体制原因,文化站既不是乡镇政府的直属部门,又不是县文化局的派出机构,成为乡镇可有可无的单位,我县除筻口等极少数乡镇文化站自成一体外,大多数乡镇将文化站作为包袱。
重视文化工作的乡镇,将行政工作能力强的文化专干安排兼任政府其他职责,享受乡镇其他干部同等待遇,不重视的乡镇将文化专干作为包袱甩开,除了文化局下拨的差额款给站外,是否有办公设施、文化阵地和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经费一概不管,特别是宣传文化站与广播站合并后,这一机构就撤消了,其工作职能也就自然消除了,群众文化工作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群文活动日益匮乏。
二、农村文化力不强带来的负面影响当前的农村,由于文化公共设施陈旧老化,文化事业发展滞后,文化教育阵地严重匮乏,思想道德文化感召力减弱,科技文化推动力滞后,文化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甚至不同向或者不同步,娱乐文化生活陶冶力下降,电影少、广播少、书报少、文体活动少、出门旅游少,加之各种腐朽思想的负面影响,致使农村人们的道德滑坡、世风变浊,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有所滋长。
在一部分人的心目中,政治是空的,理想是远的,道德是虚的,唯有金钱是真的,似乎除了金钱和享乐外再没有什么可值得追求的了。
有的只求实惠,不讲理想,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被歪曲,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淡漠;二是文化生活贫乏和文化市场不健康,伦理道德观念蜕变。
农村社会环境受到污染,许多格调低下和渲染色情暴力犯罪的书刊、音像制品充斥农村文化市场,恶化了农村社会精神环境。
部分农民的社会正义感、责任感、义务意识淡漠,荣辱观、是非观混乱,国家和集体观念淡化,道德滑坡;三是文化项目难引进。
近几年中央出台了不少扶持农村发展的好政策,并且有大量专项资金扶持农村文化建设,诸于我县农村文化体制、设施、人才、阵地等方面的问题,好机会经常擦肩而过;四是宗教活动频繁,封建迷信抬头,社会治安形势不容乐观。
在农村修庙宇、看阴阳宅风水盛行,神汉巫婆仍在活动,婚丧喜事大操大办现象突出,不少地方买码赌博、扳跎子、小偷小摸、打架斗殴吸毒等现象呈上升趋势,群众生活缺乏安全感,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
三、农村文化建设1、认识不清,心口不一致。
2000年以前,乡镇文化站归县文化局垂直管理,而撤区并乡扩镇后,文化站人、财、物、事四权下放到乡镇管理,部分乡镇却没有把乡镇文化站作为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对待,特别是1999年乡镇机构改革,文化站与乡财政脱钩,一些乡镇领导由于思想认识不一,对文化站撒手不管了;有的把经济和文化割裂开来,认为文化站不出经济效益,是个包袱,要求文化站去创收交管理费;有的认为文化工作是软指标,不抓文化工作不影响单位排名进位、个人晋升,文化工作抓不抓无所谓。
在一些乡镇领导看来,需要投入而不能带来经济效益的文化事业建设是可以先放一放或挂在嘴边说说而已的。
2、体制不顺,主管不到位。
首先是用人机制制约农村文化队伍建设。
现在的情况是,文化站需要的专业人才进不来,空出编以后一般都是被政策性安置退伍军人或领导关系户所替代。
其次,文化站四权下放到乡镇管理后,一是乡镇不管或者不知道怎样管;二是县级文化部门对文化站也很少管理,或者说力不从心,有的文化站专干换了好几个而县文化局根本不知道。
文化专干位虚薪低待遇差,是弱势群体。
部分专干年薪扣除五金养老保险金、失业保险金、医疗保险金、生育保险金、工伤保险金,就没有什么钱了,有的还要倒贴钱工作,因此文化专干很寒心,不愿意再干文化工作。
其次,由于管理体制问题,部分文化专干不善于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专业特长,没有把创新作为自己力量的源泉,还是停留在向政府等、靠、要的观念上。
经费困难加上一时得不到领导的支持,就不敢也不愿开展工作。
造血功能不能强化,源于思想认识滞后。
在诸如如何走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政府主导与市场引导、国家兴办与民间经营相结合道路的问题上,在如何大力发展电影专业户、演出专业户、图书专业户、文化娱乐专业户等问题上没有认真动脑筋、想办法,因而自我生存发展能力弱。
再次,长期以来财政对文化的欠帐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