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苟鹤《秋日怀九华旧居》原诗、注释、翻译、阅读训练附答案
2018学年第二学期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4诗歌鉴赏及默写训练含答案
人教版必修4诗歌鉴赏及默写训练秋日鲁郡尧祠亭上宴别杜补阕范侍御李白我觉秋兴逸,谁云秋兴悲?山将落日去,水与晴空宜。
鲁酒白玉壶,送行驻金羁。
歇鞍憩古木,解带挂横枝。
歌鼓川上亭,曲度神飙吹。
云归碧海夕,雁没青天对。
相失各万里,茫然空尔思。
1.下列对整首诗内容和手法的分析,最恰当的两项是A.本诗标题交代了时间“秋日’’、地点“鲁郡尧祠亭”、人物“杜补阙”“范侍御”及事件“宴别”。
B.诗开头两句“我觉”、“谁云”前后对照,以强烈的主观抒情色彩体现李白的艺术个性,一“悲”字为全诗定下伤感的基调。
C.三、四两句交代别宴的具体时间和场景,抓住群山、落日、水流、睛空等景物与后文“云归碧海夕,雁没青天时”共同营造了一种落寞凄清的氛围。
D.送别宴会上大家开怀畅饮,歌唱的歌唱,奏曲的奏曲。
作者以正侧面相结合的手法描写了别宴上的热烈场面。
E.此诗语言自然而夸张,层次分明而有节奏,增强了全诗的艺术感染力。
2.整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送江水曹①还远馆谢朓高馆临荒途,清川带长陌。
上有流思人,怀旧望归客。
塘边草杂红,树际花犹白。
日暮有重城,何由尽离席!【注】①水曹:官名。
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 分)A.开头两句分别从高、远两个方面描写了送别的场景:荒郊野途,高馆孤峙,清流映带,长路迢递,荒凉凄清的景物渲染了诗人内心的情感。
B.“清川带长陌”的“带”字使用尤为传神,潺湲的清流仿佛将眼前的道路带向了遥远的地方,在离人的心上更增添了一层渺远迷茫的情思。
C.三、四句用“望归”透露出江水曹的游宦生涯,此行所去,只是远馆,而非故乡,故而客中作客,无慰“怀旧望归”之情,反更增羁旅情怀。
D.五、六句展现出一片明丽的景色,池塘春草、花树相间,红白掩映,风光令人陶醉,面对令人赏心悦目的景色,诗人心情也因之而倍加愉悦。
E.这首诗叙述了好友江水曹在馆舍送别诗人的情景,末尾一句直抒胸臆,主客双方在“何由尽离席”的感慨之中分别,情感表达充分而强烈。
2020年中考语文组合阅读训练(含答案)
2020年中考语文组合阅读训练(19)【诗词鉴赏】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3题。
孤山寺端上人房写望林逋底处凭阑①思眇然,孤山塔后阁西偏。
阴沉画轴林间寺,零落棋枰②葑上田③。
秋景有时飞独鸟,夕阳无事起寒烟。
迟留更爱吾庐近,只待重来看雪天。
【注】①阑:同“栏”,栏杆。
②枰(píng):棋盘。
此处以棋盘方格喻架田。
③葑(fèng)上田:葑,菰根,即茭白根。
葑上田,又称架田,在沼泽中以木作架,铺上泥土及水生植物而浮于水上的农田。
1.请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三四句诗展现的画面。
2.尾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3.下列对诗句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 秋景有时飞独鸟,夕阳无事起寒烟。
(林逋《孤山寺端上人房写望》)此句“诗中有画”,“独鸟”入画,增加了秋日的萧索孤寂之感。
B.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王维《竹里馆》)“独”字贯穿全篇,塑造一个独居者的形象。
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的心情,表现了清幽宁静、高雅绝俗的境界。
C.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杜甫《春夜喜雨》)“独”字突出雨中夜景,包含诗人夜里独自一人的孤寂之感。
D.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韦应物《滁州西涧》)“独怜”二字,感情色彩极为浓郁,是诗人别有会心的感受。
幽草安贫守节,黄鹂居高媚时,表露诗人恬淡的胸襟。
【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甲]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乙]中贵人①将骑数十纵②,见匈奴三人,与战。
三人还.射,伤中贵人,杀其骑且尽。
中贵人走广。
广曰:“是必射雕者也。
”广乃遂从百骑往驰三人。
三人亡马步行,行数十里。
2019届语文高考诗歌鉴赏专题练及答案
D.这首诗虽写了思妇的孤枕之苦,但并没有流露出悲戚哀怨的情感,诗人借思妇委婉地流露出自己的忧国之思。
19.有人建议把诗歌尾联修改为“晨寄征衣去,迢迢织女心”,使诗意简明显豁。你觉得这样修改好不好?为什么?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B. “篱花犹及重阳发”写出了虽然故人不在,但是篱下的菊花仍然在重阳时节绽放,寄寓着友人高洁的情操。
C. “邻笛那堪落日听”用向秀《思旧赋》之典,写诗人徘徊在故人旧居庭院里,正当落日时分,听到邻家传来笛声,更增添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D. “秋来芳草自为萤”句中“萤”指萤火虫,多于夏季就水草产卵,幼虫入土化蛹,次年春天变化为虫,古人因此误认为萤是由腐草化来的,故在写到幽冷凄清的氛围时常写到“萤”这一意象,用以烘托诗人孤寂凄苦的感受。
15. 简析“孤坟何处依山木,百口无家学水萍。”所表现的诗人心境。
【答案】14. B 15. ①颔联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哀悼之情,以及对友人身后家属无处可归的怜悯之情。②诗人不知友人葬于何处,无法亲自到坟前拜祭;只知友人离世之后,众多家人生活困窘、漂泊流离,犹如那水上无根的浮萍。
【解析】
【14题详解】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秋梦
唐·杜牧
寒空动高吹,月色满清砧。
残梦夜魂断,美人边思深。
孤鸿秋出塞,一叶暗辞林。
又寄征衣去,迢迢天外心。
18.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秋夜高空凄清的声音和捣衣砧上清冷的月色,营造了清冷却又高远的意境,为全诗定下了感情基调。
B.颔联写思妇因对远戍边塞的丈夫的深切思念而无法成眠,唯有在清冷的秋夜中体味深沉的孤独与痛苦。
《杜甫诗二首》同步测试培优练习【高中语文北师大版必修4】
《杜甫诗二首》培优练习一、能力拓展提升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3题九日齐山登高杜牧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霑衣。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A.标题交代了时间、地点和事件,“九日”是指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结伴登高、饮酒、赏菊、插茱萸皆是传统项目。
B.时逢金秋,又遇佳节,作者与客一起登高畅饮,必然心情无比愉悦,便不想顾及尘世礼俗而尽情释放自我。
C.诗人被贬至池州,登高临远之际,感悟人生当及时行乐,不必无益地痛惜流光,这既是对自我的宽慰,也是其通达之处。
D.人生易逝,作者由眼前的齐山联想到齐景公登牛山落泪的故事,并反用其典,于抑塞外出以旷达之怀。
E.这首诗豪爽直率,不事雕琢,用“须插”“但将”“不用”“何必”等勾勒字面,用字新奇,尽显豁达。
2.首联首句“江涵秋影雁初飞”一句颇为精妙,请作赏析。
3.有人认为这首诗是将“抑郁之思以旷达出之”。
你同意这种看法吗?试说明你的理由。
二、挑战自我潜能阅读下面诗歌,完成4、5题。
秋风(其二)杜甫秋风淅淅吹我衣,东流之外西日微。
天清小城捣练急,石古细路行人稀。
不知明月为谁好,早晚孤帆他夜归。
会将白发倚庭树,故园池台今是非。
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A.诗的第一句直陈题目,写秋风的声响,又以“我衣”二字代人入境,让人似感身上寒意,为全诗奠定基调。
B.第二句为诗人远望所见,逝水滚滚东流,残日西堕,光线微弱,让人顿生暮年如是、桑榆晚景的感伤。
C.第三、四两句写秋风起天气清,风中传来声声急促的戍军练兵之声,山高路窄,小径少人行,四周一片寥落。
D.诗的前四句重在写景,诗人身上所感到的,眼中所见到的,耳中所听到的,天地四方,暮景处处,寒冷凄绝。
E.秋风起而动归思,对着眼前的风中衰景,诗人期待有朝一日回归故里,安慰家中倚树盼归白发苍苍的老人。
5有人说,诗歌的后四句诗人抒发思归之情,“悲中有乐,乐而更悲”,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秋怀原文翻译及赏析(精选8篇)
秋怀原文翻译及赏析(精选8篇)秋怀原文翻译及赏析(精选8篇)秋怀原文翻译及赏析1原文凉叶萧萧散雨声,虚堂淅淅掩霜清。
黄华自与西风约,白发先从远客生。
吟似候虫秋更苦,梦和寒鹊夜频惊。
何时石岭关山路,一望家山眼暂明?译文一片片寒叶轻轻地飘洒,就像是传来沙沙的雨声;虚寂的厅堂秋风淅淅,遍地铺盖着露冷霜清。
门外,黄菊依旧与西风相约而至;屋里,白发已先为远客伴愁而生。
我好比知时应节的鸣虫,吟唱之声逢秋更苦;我又似是孤栖寒枝的乌鹊,怀乡之梦入夜屡惊。
石岭关山的小路呵,何时才能够再次登临——望一眼家乡的山水呵,我的双眼顿时闪耀出喜悦的光芒?注释1﹑凉叶:在寒风中的树叶。
萧萧:落叶声。
散:散播﹑散发。
雨声:指落叶声像雨声一样。
2﹑淅淅:风声。
掩霜清:即掩于霜清,意思是被清冷的秋霜遮盖着。
掩,铺散,遮盖。
3﹑黄华:指菊花。
华,同“花”。
4﹑远客:远离家乡的客子。
5﹑候虫:随季节而生或发鸣声的昆虫,如秋天的蟋蟀等。
诗集序》说:“候虫之声,则末世诗人之言似之。
”6﹑眼暂明:指因喜悦而眼神顿时明亮起来。
暂:顿时。
赏析金宣宗兴定二年(1218),诗人从三乡镇移居登封,过上了比较安定的生活。
然而,战争的形势却日趋险恶。
当年九月,蒙军主帅木华华黎集结大军,包围了太原,并攻破了濠垣,诗人面对破碎的山河,怀旧沦陷的故乡,心中抑郁难平。
在这首诗中,诗人以候虫和寒鹊自喻,抒发了流落他乡的凄凉苦闷和对于家乡的殷切怀念。
秋怀原文翻译及赏析2江上秋怀餐霞卧旧壑,散发谢远游。
山蝉号枯桑,始复知天秋。
朔雁别海裔,越燕辞江楼。
飒飒风卷沙,茫茫雾萦洲。
黄云结暮色,白水扬寒流。
恻怆心自悲,潺湲泪难收。
蘅兰方萧瑟,长叹令人愁。
古诗简介《江上秋怀》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的的一首五言律诗。
此诗表现了作者在远游归家的途中,见到江上一派深秋的景象,而不免被悲秋的情绪所感染。
三联至六联对仗工整,文辞古雅,韵律性强。
翻译/译文远游归来,回到故山,散发卧壑吞食霞气。
山里寒蝉在枯桑枝上号叫,这才知道已经是秋天了。
秋影楼诗集序阅读答案与翻译
秋影楼诗集序阅读答案与翻译(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唐诗宋词、古文名句、古诗试题、古人列传、作文大全、小说阅读、散文阅读、励志名言、好词好句、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Tang poems and Song poems, ancient famous sentences, ancient poetry test questions, ancient biographies, composition books, novel reading, prose reading, inspirational quotes, good words and good sentence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Learn about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styles of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秋影楼诗集序阅读答案与翻译秋影楼诗集序[清]查慎行《秋影楼诗集》者,余房师东山汪公①所作也。
北京市定福庄中学语文八年级上册诗歌鉴赏试卷
北京市定福庄中学语文八年级上册诗歌鉴赏试卷一、八年级上册诗歌鉴赏1.尾联的两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2.阅读下面的诗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秋夜独坐[唐]王维独坐悲双鬓,空堂欲二更。
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
夜深[宋]周弼虚堂人静不闻更,独坐书房对夜灯。
门外不知春雪霁,半峰残月一溪冰。
(1)两诗均写了夜景,但季节不同,王维的诗的是1 ,周弼的诗的是2 。
(2)两诗均描绘了诗人独坐,但诗人的心境是不同的:王诗写的是1 的心境。
周诗写的是2 的心境。
3.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柳枝词郑文宝亭亭画舸系春潭,直到行人酒半酣。
不管烟波与风雨,载将离恨过江南。
(1)这首诗中最能表现作者离愁之沉重的字“________”,作者埋怨船“不管烟波与风雨”都要出发,这里的“烟波与风雨”指的是________。
(2)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歌内容作简要分析。
4.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问题。
渔家傲李清照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九风鹏正举。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1)赏析“九风鹏正举。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2)结合词作内容,分析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5.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小题。
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前两句诗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2)全诗最精彩的是久为人们传诵的末二句,这二句议论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6.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这首诗就体裁而言是,诗中写到的历史事件是。
(2)本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7.(乙)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古代诗歌杜荀鹤《自江西归九华》阅读练习及答案(陕西咸阳2022年高考模拟)
(二)陕西咸阳市2022年高考模拟检测(三)(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自江西归九华①杜荀鹤他乡终日忆吾乡,及到吾乡值乱荒。
云外好山看不见,马头歧路去何忙。
无衣织女桑犹小,阙食农夫麦未黄。
许大②乾坤吟未了,挥便回首出陵阳③。
【注】①九华:即九华山。
在今安徽青阳县,旧称九子山,有九峰如莲花,故名。
②许大:这般大。
③陵阳:地名。
在今安徽青阳县。
一说在宣州。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人在外地非常思念家乡,等回到家乡时,却发现家乡正处在兵荒马乱之中。
B.第三句明写云外好山因战争烟尘无法看到,暗写看不到战争结束的希望。
C.第六句写青黄不接的惨状,与《悯农》中“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的含意相同。
D.诗人对眼前因战乱导致的民不聊生的景象感到无奈,最后不得不离开家乡。
15.诗人的感情看似平淡,实则是矛盾而复杂的。
请简要分析。
(6 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 分)(1)《逍遥游》中说,倒一杯水在堂上的低洼处,就只能拿芥草作舟,如果把杯子放于其中则无法浮动,这是因为“”;同样的道理,如果“”,那么鹏就没有力量承负巨大的翅膀。
(2)《平凡的世界》里主人公孙少平在读书时期,吃穿用度都比别人差,内心却过的十分充盈,是读书给他带来了丰富的精神世界。
关于这一点,《送东阳马生序》有相似的表述“,”。
(3)古代在边境建造的烽火台,通常台上放置干柴,遇有敌情时则燃火以报警,后人一般以“烽火”指代战争。
作为一个军事名词,“烽火”频繁出现在古诗词中,如:“,”。
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14.(3分)C(“青黄不接的惨状”主要是战争导致的,与《悯农》诗不同。
《悯农》深刻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农民的不幸命运,突出了农民通过辛勤劳动获得丰收,最终却两手空空、惨遭饿死的黑暗现实)15. (6分)①诗人在他乡终日思念家乡,可是回到家乡却发现正值战乱,不得不离开。
《秋怀》阅读答案
《秋怀》阅读答案
《秋怀》阅读答案
试题内容: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8、9题(11分)
秋怀元好问凉叶萧萧散雨声,虚堂淅淅掩霜清。
黄华自与西风约,白发先从远客生。
吟似候虫秋更苦,梦和寒鹊夜频惊。
何时石岭关山路,一望家山眼暂明?【注】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宋金末元初诗人,曾在金朝为官,金亡不仕。
本诗为寓居异乡时做。
8.简析诗歌首联景物描写的特点和作用。
(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9.简要分析诗歌后两联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和表达的思想感情。
(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试题答案:
8.诗首联从触觉和听觉的角度(如答“用拟声词、用叠音词的手法”也可)写了秋风淅淅,凉叶清霜(3分),渲染了一种秋天寂静凄清(凄凉)的寒意,为下文写秋思乡愁作了有力的铺垫(烘托)(3分)。
9.诗歌后两联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2分),以秋虫的鸣声比喻诗人的苦吟,以寒鹊的惊飞比喻诗人的惊梦(1分),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的怀乡思乡的孤寂愁苦情绪之深之浓(2分)。
初中语文古诗文赏析李白《秋日宴别杜补阙范侍御》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秋日鲁郡尧祠亭上宴别杜补阙范侍御李白我觉秋兴逸,谁云秋兴悲?山将落日去,水与晴空宜。
鲁酒白玉壶,送行驻金羁。
歇鞍憩古木,解带挂横枝。
歌鼓川上亭,曲度神飙吹。
云归碧海夕,雁没青天时。
相失各万里,茫然空尔思。
【译文】我觉得感怀秋日会使人放逸,谁却说使人悲愁呢?群山带走斜阳落日,绿水与蓝天相映成趣。
用玉壶装上鲁酒,为君送行请君暂且驻马。
把马停放在古树旁,解下锦带挂在横出的树枝上面。
水中尧祠亭歌鼓齐鸣,曲调悠扬远飞云天。
日暮时云霭渐退向天边,大雁消失在茫茫的青天中。
我们三人分别相距万里,茫然之中只有愁思种种。
【注释】⑴鲁郡:即兖州,在今山东曲阜、兖州一带。
尧祠:在河南道兖州瑕丘县(今属山东),约在今山东兖州县东北。
《元和郡县志》:“尧祠,在县东南七里,洙水之右。
”杜补阙、范侍御:均李白友人,名字、生平不详。
补阙:是门下省属官,掌管供奉、讽谏。
侍御:御史台属官殿中侍御史、监察御史之简称。
⑵秋兴:因秋起兴。
逸:安逸恬乐。
⑶将:带的意思。
⑷宜:适合,协调。
⑸驻金羁:犹停马。
金羁,用金镶制的马络头,这里指马。
⑹憩古木:在古树下休息。
⑺横枝:横生的树枝。
⑻歌鼓:唱歌打鼓。
川上亭:水上的亭子,指尧祠亭。
⑼曲度:曲调。
曹丕《典论·论文》:“譬诸音乐,曲度虽均,节奏同检。
”这里指音乐。
神飙:疾风。
⑽碧海:绿色的大海。
⑾没:消逝。
⑿相失:离散的意思。
⒀茫然:犹惘然,惆怅貌。
空尔思:徒然思念你们。
尔,指杜、范二人。
【创作背景】这是一首秋日送人之作,宴送的杜补阙、范侍御均为李白友人。
此诗当作于唐玄宗天宝五载(746年)秋,当时李白寄居东鲁。
【赏析】这是一首送别诗。
诗中首先抒发了自己的观点,“我觉秋兴逸,谁云秋兴悲?”一扫悲秋的传统。
接着写出了秋天的种种景色。
最后两句表达了与杜、范二人分别的惆怅心情,反映出感情的深厚。
全诗寓情于景,语言自然流畅,层次分明,风格明快。
诗一开头紧扣题中“秋日”,抒发时令感受。
自宋玉在《九辩》中以“悲哉秋之为气也”句开篇,后来的文人墨客都是一片悲秋之声,李白却偏说“我觉秋兴逸”,格调高昂,不同凡响。
诗歌鉴赏专题卷-诗歌阅读(表达技巧)
高考诗歌鉴赏专题卷-诗歌阅读(表达技巧)高考诗歌鉴赏专题卷诗歌阅读(表达技巧)题组一表达方式类1.(·湖北八校联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8分)访秋①李商隐酒薄吹还醒,楼危望已穷。
江皋当落日,帆席见归风。
烟带龙潭白,霞分鸟道红。
殷勤报秋意,只是有丹枫。
【注】①此诗为诗人客居桂林时所作。
☆(1)颈联与尾联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4分)(2)这首诗是如何表现“访秋”之“访”的?请作简要分析。
(4分)解析:(1)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
颈联是诗人的所见,“烟带龙潭白,霞分鸟道红”,是说渐起的暮霭,有如轻纱般地笼罩在龙潭上,潭水一片银白;余霞照在只有鸟儿才能飞过的高峻的山上,山岭被映成一片红色。
这两句初看起来,山红水白,好像美景一片,但仔细品味,却不难发现包蕴其中的异乡情调,以及客居异地在日暮时分很容易勾起的乡国之思。
尾联中诗人登楼而访,望不见往年习见的北方秋色,此时此地,那殷勤地报告秋意的,只有一树树红枫。
诗人用“殷勤”和“报”,将丹枫人格化,在一片苍茫寥落中,特别报告了令人忆念而寻访的秋意,显得富有深情。
而“只是”二字,一方面真实地写出了桂林地暖的自然特点,另一方面也婉转地表示出诗人在桂林的孤独处境和落寞情怀,那人与人之间的隔膜,倒远不如看似无情实多情的丹枫亲近,诗人在异乡的艰难,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思乡之情,在这里被表达得更为曲折和深沉。
(2)本题考查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的能力。
首联写诗人万里投荒,愁思难已,于是借酒浇愁,谁知酒味淡薄,西风吹来,酒意全消,于是登楼远望,一片苍茫。
一个“望”字,点明了诗题中的“访”,并领起全篇。
中间两联,就是诗人望中所见。
诗人先是使用反衬手法,通过落日归帆的景象,来表现自己有家难归的苦闷。
再写烟白霞红的景象,表明秋色不浓,望不见往年习见的北方秋色。
只有一树树红枫,给人一点难得的慰藉。
答案:(1)①色彩(视觉)描写:烟白,霞红,秋色正丽,色彩对比鲜明。
杜荀鹤《春宫怨·早被婵娟误》翻译及赏析
杜荀鹤《春宫怨·早被婵娟误》翻译及赏析杜荀鹤《春宫怨·早被婵娟误》翻译及赏析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许多人对一些广为流传的古诗都不陌生吧,古诗有固定的诗行,也会有固定的体式。
那么都有哪些类型的古诗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杜荀鹤《春宫怨·早被婵娟误》翻译及赏析,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春宫怨·早被婵娟误》早被婵娟误,欲归临镜慵。
承恩不在貌,教妾若为容。
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
年年越溪女,相忆采芙蓉。
【前言】《春宫怨》是唐末诗人杜荀鹤创作的代宫女抒怨的代言诗,载于《全唐诗》卷六百九十一。
此诗含有自叹无人赏识之意。
首联写因貌美而入宫,受尽孤寂,不愿梳妆;颔联写取宠不在容貌,因而不必妆扮了;颈联写景,春风骀荡,风和日丽,鸟语花香,借以烘托春心受残,寂寞空虚的情感;末联写往日之悲苦,更露其怨情。
其中“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两句是历来为人所推崇的名句。
【注释】1.《全唐诗》此诗题下注:一作周朴诗。
2.婵娟:形容姿容、形态美好。
3.慵:懒。
4.若为容:如何去妆饰自己。
《诗经·国风·卫风·伯兮》“岂无膏沐,谁适为容?”5.碎:形容鸟鸣声纷纭杂沓,非一鸟独鸣,而是数鸟共语。
6.越溪女:指西施浣纱时的女伴。
7.芙蓉:莲花。
【翻译】早年因为容貌美丽被误选入宫中;想要对镜梳妆打扮却又意态懒慵。
承蒙君王宠爱不在于美丽的容貌,那教我如何还有心思去梳妆饰容。
春风和煦温暖鸟儿啼声清脆悦耳;正午艳阳高照花影才会叠叠重重。
每年此时我都会想起乡间的女伴,怀念当年自由欢快地采撷着芙蓉。
【赏析】历来写宫怨的诗大多不着“春”字,即使是写春宫之怨的,也没有一首能像杜荀鹤这首那样传神地把“春”与“宫怨”密合无间地表现出来。
前两句是发端。
“婵娟”,是说容貌美好。
宫女之被选入宫,就因为长得好看,入宫以后,伴着她的却只是孤苦寂寞,因而拈出一个“误”字,慨叹“今日在长门,从来不如丑”(于濆《宫怨》)。
杜甫《秋尽》阅读练习及答案
杜甫《秋尽》阅读练习及答案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秋尽杜甫秋尽东行且未回①,茅斋寄在少城隈。
篱边老却陶潜菊,江上徒逢袁绍杯②。
雪岭独看西日落,剑门犹阻北人来。
不辞万里长为客,怀抱何时得好开。
注:①乾元二年杜甫入蜀投奔严武,后严武被召回京,杜甫送行后欲返少城时遇到叛乱,滞留梓州,作此诗。
②袁绍大宴宾客,宴会上郑玄受到袁绍礼遇。
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秋尽东行且未回”一句交代了时间和作者行踪,“茅斋寄在少城隈”一句中“寄”字写出茅斋无人,自己身在家外的状态。
B.颔联中“陶潜菊”体现了作者渴望隐逸的心境和淡泊洒脱的品格,“袁绍杯”则表明自己被人重视,但却无用武之地。
C.颈联中“雪岭独看西日落”一句写诗人独自一人在雪岭看西天日落,与首句中“东行且未回”照应,使诗歌内容更加紧密。
D.用语委婉含蓄是此诗的一大特点,全诗没有直接抒怀,而是通过叙写经历和描写景物来抒发情感,手法巧妙,耐人寻味。
E.本诗是一首以抒怀为主题的七言律诗,作者感时自叹,感事抒情,诗中多用典故,体现了杜诗沉郁顿挫的格调。
15.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6分答案:14.【参考答案】BD 解析:B.“篱边老却陶潜菊”一句中“陶潜菊”即菊花,篱笆边的“菊花”老去,无人照料,既写出了自己离家在外的真实情景,又抒发了自己隐居心情不复存在的忧伤。
“陶潜菊”之典故有渴望隐逸之心境却无淡泊洒脱之品格。
D.本诗用语委婉含蓄,尾联则是直接抒情,表达了常年客居在外,期盼开怀的情感。
15.①思念家乡的愁苦。
诗歌前四句写秋景,暗示诗人身在家外,从“未回”、“寄”、“老却”等词反映出诗人思念家乡之情。
②怀才不遇的感叹。
作者借用“袁绍杯”的典故,感叹自己遇到了严武,却无法实现自己的抱负。
③对亲友的怀念。
“剑门犹阻北人来”一句点明剑门关兵事阻断朋友回来,表达了作者对北去友人的怀念及亲友南来的期盼。
④只身漂泊的孤独(长期客居在外的痛苦无奈)。
2023德阳市初三上册诗歌鉴赏语文试卷
2023德阳市初三上册诗歌鉴赏语文试卷一、九年级上册诗歌鉴赏1.阅读古诗,回答问题遣意①(节选)【唐】杜甫啭枝黄鸟近,泛渚白鸥轻。
一径野花落,孤村春水生。
衰年催酿黍②,细雨更移橙③。
渐喜交游绝,幽居不用名。
【注】①选自《杜诗详注》。
遣,抒发。
②酿黍:酿酒。
③移橙:栽橙。
(1)古诗讲究对应,每每佳句天成。
首联中的“近”,从“啭”字听来;“轻”,从“①”字看出,颔联中的“②”对应着首联的“啭枝”,“春水生”对应着首联的“泛渚”。
(2)《杜诗详注》说这首诗“叙写草堂春日之景,藉以遣意”,诗人所遣何“意”?2.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名词解释:酬和诗,一般为通过答诗的形式,对酬和对象在诗中提到的话题进行相应的关切,或寄托劝勉鼓励之情,或仅是朋友间情趣的表达。
宋人洪迈说:“古人酬和诗,必答其来意。
”代表诗作有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等。
写作背景:嘉祐元年(1056)苏轼与苏辙赴京应试,路过渑池,止于奉闲僧舍。
嘉祐六年苏轼赴凤翔签判任,再过渑池,苏辙作《怀渑池寄子瞻兄》寄赠兄长,后苏轼作诗相和。
怀渑池寄子瞻兄苏辙相携话别郑原上,共道长途怕雪泥。
归骑还寻大梁陌,行人已度古崤西。
曾为县吏民知否?旧宿僧房壁共题。
遥想独游佳味少,无方骓马但鸣嘶。
和子由渑池怀旧苏轼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请仔细品读上述内容,回答问题。
(1)苏轼以“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一联答苏辙的“________”,以“________”一句答苏辙的“无方骓马但鸣嘶”,以可见,所谓酬和必答来意。
(2)苏轼在首联里以“应似飞鸿踏雪泥”答苏辙首联的“怕雪泥”,结合两诗内容,借助“名词解释”和“写作背景”,简析苏轼的用意。
3.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唐)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投长沙裴待郎 ( 杜荀鹤 ) 试题解析及翻译赏析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投长沙裴侍郎杜荀鹤此身虽贱道长存,非谒朱门谒孔门。
只望至公将卷读[注],不求朝士致书论。
垂纶雨结渔乡思,吹木风传雁夜魂。
男子受恩须有地,平生不受等闲恩。
[注]至公:科举时代对主考官的敬称。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人表示,虽然自己的社会地位低下,但对儒家思想的信奉坚定不移。
B.“朱门”“孔门”分别代指世俗的权势与精神的归依,形成鲜明的对比。
C.诗人希望自己能凭借真才实学通过正常渠道进身,而不愿去寻找捷径。
D.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待恩惠的态度,不随便接受别人的恩惠,受恩必报。
15.诗歌的颈联描写了两个具体场景,与其他各联直抒胸臆的写法不同,这样写在情感表达和结构安排方面有什么作用?(6分)【解析】【14题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理解鉴赏能力。
这是一道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题目,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
D项“不随便接受别人的恩惠,受恩必报”分析不正确。
尾联“男子受恩须有地,平生不受等闲恩。
”表明了自己一般不接受平常的恩惠,接受恩惠一定要符合自己原则立场,即符合“道义”。
故选D。
【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把握诗歌表达技巧及其作用的能力。
鉴赏诗歌表达技巧题的答题步骤:①准确地指出用了何种手法;②结合诗句,阐述为什么用这种手法;③阐述此手法有效传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本题颈联“垂纶雨结渔乡思,吹木风传雁夜魂。
”用典故“垂钓”来表达自己热爱田园生活的情趣,用大雁夜半乘风来归,表达渴望能收到好消息,即对取得功名的渴望。
这两句从情感表达角度来看,写出了作者虽有求仕之心,但高洁耿介情怀没有改变,使读者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作者的心志。
2020-2021备战高考语文知识点过关培优训练∶诗歌鉴赏附答案解析
一、高中诗歌鉴赏试题1.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小题。
九日水阁(宋)韩琦池馆隳摧古榭荒,此延嘉客会重阳。
虽惭老圃秋容淡,且看黄花晚节香。
酒味已醇新过熟,蟹螯先实不须霜。
年来饮兴衰难强,漫有高吟力尚狂。
【注释】九日:指农历九月九日,也就是传统的重阳节。
这一天既要登高怀远,也有以菊花配螃蟹的饮食习俗。
韩琦:字稚圭,自号赣叟,相州安阳(今河南安阳)人。
北宋政治家、词人。
这首诗作于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秋。
诗人正在京中任右仆射,可谓官隆位显。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 这首七言绝句首联两句很好地照应了标题,“池馆”“古树”照应“水阁”,“重阳”照应“九日”。
B. 颔联两句对仗整,以“老圃”对“黄花”,“秋容”对“晚节”,“淡”对“香”。
这两句从正面写九日赏菊。
C. 颈联写新酿的美酒已经很熟,味道醇厚芬芳。
螃蟹早就长得肥嫩,不必再等秋日的寒霜。
D. 整首诗歌体现的并不是在秋色里持续的的消沉,而是在一片肃杀的秋景之中强调一种高洁的人品。
(2)这首诗塑造出了怎样的诗人形象?请结合全诗进行分析。
【答案】(1)A(2)这首诗塑造了一个淡泊宁静、晚节弥坚、豪情满怀的诗人形象。
①首联两句写诗人住处的水阁古榭虽倾颓破败也不介意,还高兴地在那里宴请嘉宾欢度重阳,表示诗人生活俭朴,不尚奢华。
这是从外在的表现来写的。
②颔联两句借赞颂重阳时节,菊花虽晚开而尤为芬芳,以“黄花晚节香”喻晚节可贵,要注重晚节。
这是从内在的精神实质来写。
③尾联两句写此时作者年事已高,然而他从心底里并不服老,自己酒量虽衰,诗情却不减当年的豪情逸兴。
【解析】【分析】(1)A项,“这首七言绝句首联两句很好地照应了标题”错误,“七绝”应为“七律”。
故选A。
(2)第一句写池馆园林荒凉的感觉,与第三句“秋容淡”相呼应。
第二句点出九日宴会之事,虽然池馆倾圮。
台榭荒芜,却有嘉客来助成重阳雅集,环境虽然荒僻,人的兴致却很高,表示诗人生活俭朴,不尚奢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杜苟鹤《秋日怀九华旧居》原诗、注释、翻译、阅读训练附答案
【原文】:
秋日怀九华旧居
杜苟鹤
吾道在五字①,吾身宁陆沈②。
凉生中夜雨,病起故山心。
烛共寒酸影,蛩添苦楚吟。
何当遂归去。
一径入松林。
【注释】
①五字,指儒家的“仁、义、礼、智、信”。
②陆沈,比喻沉沦不被人知。
【翻译】:
我在精神上信仰仁、义、礼、智、信,在实际生活中宁愿沉沦不被人知。
秋雨绵绵然我感到无限凄凉,体弱多病更加思念故乡。
孤身一人与烛光相对,形影相吊,蟋蟀的鸣叫更增加了我的苦楚。
什么时候才能归去呢?一条小路直通松林,正是我的归宿。
【赏析】
池州郡城距九华山仅数十华里,登高即可观赏九华景色。
池州城门有“九华门”,城内古有“九华楼”,均是远眺九华山色之处。
唐代文学家杜牧,由齐安调任池州刺史后,十分喜爱九华山水,暇时便登楼远眺或上山游玩,九华的陵阳、南阳湾、黄石溪、五溪等处都留有他的足迹。
他羡慕李白屡游九华、寓居化城,对李白吟九华的诗作亦甚推崇,写道:“却忆谪仙诗格俊,解吟秀出九芙蓉”。
他的咏九华诗作,至今尚流传的有《登九华楼》、《郡楼望九华》、《登九华楼寄张祜》等篇。
相传杜荀鹤乃杜牧之子。
杜牧有个爱妾,当她身怀有孕之时,其夫人嫉恨不相容,凌辱备至,对杜牧亦大发“河东狮吼”之威,杜牧不得已,将他爱妾嫁予石台县长林乡杜筠,不久即生荀鹤。
杜荀鹤读书在九华山中,走遍了九华的山山水水,爱九华山奇丽,故而自号“九华山人”。
他在山中读书、游览时,作赋吟诗,其中有不少是描写九华山水的佳作。
当他四十多岁进士及第时,其同窗好友贺诗道:“大鹏出海翎犹湿,骏马辞天气正豪九子旧山增秀色,二南新格变风骚。
”
杜荀鹤离山后,思念九华山的作品甚多。
《秋日怀九华旧居》等,流露出弃官归隐九华的心情,写道:“何当遂归去,一径入松林。
”当他怀着眷恋的心情从江西归来,回到九华时,四顾熟悉的奇峰佳景,则是“云里峰峦看不通”,依恋山色,怨归马蹄疾,写道“马前歧路去何忙”!
【阅读训练】:
请从“景”与“情”的角度,简要赏析本诗的颈联。
联系全诗,诗人表达了哪些思想情感?
【参考答案】
用烛影、蛩鸣衬托诗人的孤独和酸楚,营造了孤寂、凄清的氛围,情景交融。
①身在异地,对故乡的思念。
②弃官归隐的思想。
③为自己的处境深感悲苦。
④在艰难处境中坚守自己的人生道德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