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南汇中学2012届高三第一次考试语文试题
2012一模(上海)现代文一答案 全部ppt
浦东新区答案要点及评分标准
• 4.(1)把社会地位的上升寄托于自身的切实努 力之上(通过自身努力改变命运);(2)寄望于 “拼爹”理想的实现(寄望于家族的财富、地位) (3分;答对1空给2分,答对2空给3分) • 5.D(3分) • 6.《咏史》讽喻了当时选拔人才只讲究门第出身 的不合理现象;本文批判了当今选拔人才过于讲 究学历和学校名气地位的弊端。(2分)二者相同 处在于:只讲门第出身和过于讲究学历及学校的 名气地位都忽视了人才本身的才能;不同处在于: 前者属于“政治血统论”,后者属于“文化血统 论”。(2分)
嘉定高三语文参考答案 一、(16分) 1.(2分)A 2.(2分)享受自然、放松心灵、共同 活动(答出其中两点即可)的空间 3.(3分)C 4.(3分)(1)批评某些城市攀比建筑 的新奇、怪异,影响生态环境的现状(1 分);(2)呼应第②段关于西方世界提 倡低碳的表述(1分),在对比中显示中 国建筑内涵回归的必要性(1分)。
闸北答案要点及评分参考 (一)(16分) 1.(2分)指中国城市的主流文化尚未建 成。2.(2分)相对于只是港台文化的拙 劣翻版的许多中国城市文化,北京则是体 制文化、精英文化、通俗文化交融的中心。 3.(2分)不仅 而且 4.(4分)“法租界”等是上海的吸纳外 来文化的特色,“城墙和城门”等是北京 的本土文化特色。(2分)(选取这些事物, 意在表明:)北京成为“另类”实在出人 意料。(2分)
普陀区答案 (一)(17分) 1.突出卖花人对花没有感情,只是将其视做牟利的工 具。 2.B 3.C或B
4.生动地表现出汉字的宝贵,呼吁当代的作家 们要尊重文学的本意,摒弃浮华花哨的文学创 作。
5.“文学野心”指的是文学作品应该能打 动灵魂,呼唤思想或摆脱世俗影响,坚 守创作本意,创作出启迪灵魂的作品。
2012年的高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2012年的高考语文试卷(含答案)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项不是《红楼梦》中的主要人物?A. 贾宝玉B. 林黛玉C. 王熙凤D. 梅兰芳2.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出自哪部作品?A. 《诗经》B. 《离骚》C. 《论语》D. 《庄子》3. 下列哪个时期被称为“唐诗的黄金时代”?A. 初唐B. 盛唐C. 中唐D. 晚唐4. 《水浒传》的作者是谁?A. 吴承恩B. 罗贯中C. 施耐庵D. 曹雪芹5.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是哪位诗人的诗句?A. 杜甫B. 李白C. 白居易D. 王之涣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西游记》讲述的是唐僧师徒四人取经的故事。
2012全国卷高考语文卷及答案(1)完整版.doc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本试题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11卷(表达题)两部分。
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答题注意事项见答题卡),在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黑箱,是控制论中的概念,意为在认识上主体对其内部情况全然不知的对象.“科技黑箱”的含义与此有所不同,它是一种特殊的存贮知识、运行知识的设施或过程,使用者如同面对黑箱,不必打开,也不必理解和掌握其中的知识,只需按规则操作即可得到预期的结果.例如电脑、手机、摄像机、芯片,以及药品等,可以说,几乎技术的全部中间和最终成果都是科技黑箱.在科技黑箱的生产过程中,科学知识是通泌出,价值观和伦理道德则对科学知识进行选择。
除此以外,科技黑箱中还整合了大童人文的、社会的知识,并且或多或少渗透了企业文化和理念。
这样,在电脑或手机中就集成了物理学、计葬机科学、管理学、经济学、美学,以及对市场的调研和政府的相关政策等知识.科技黑箱是特殊的传播与共享知识的媒体,具有三大特点。
首先,它使得每一个使用者—不仅牛顿,都能直接“站在巨人的肩上”继续前进.试想,如果要全世界的电脑使用者都透彻掌握电脑的工作原理,掌握芯片上的电子理论,那需要多少时间?知识正是通过科技黑箱这一途径而达到最大限度的共享。
如今,计葬机天才、黑客的年龄越来越小,神童不断出现,他们未必理解计算机的制作过程就能编写软件、破译密码。
每一代新科技黑箱的出现,就为相对“无知识”的年轻一代的崛起与赶超提供了机会。
其次.处在相付低端的科技黑箱往往与语境和主体无关,而处于高端的科技黑箱则需满足特定主体在特定场合乃至心理的需要。
人们很少能对一把锤子做什么改进,而使用一个月后的电脑则已经深深地打上了个人的印记,这就锐明,在认识变得简单易行之时,实践变得复杂和重要.最后,当科技为我们打开一扇又一扇门的时候,我们能拒绝它的诱惑不进去吗?而一旦进去,我们的行为能不受制于房间和走道的形状吗?表面上是使用者在支配科技黑箱,然而科技黑箱却正在使用者“不知情”的情况下,对使用者施加潜移双化的影响,也就是说使用者被生产方对象化了。
2012年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新课标)word版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本试题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11卷(表达题)两部分。
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答题注意事项见答题卡),在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黑箱,是控制论中的概念,意为在认识上主体对其内部情况全然不知的对象.“科技黑箱”的含义与此有所不同,它是一种特殊的存贮知识、运行知识的设施或过程,使用者如同面对黑箱,不必打开,也不必理解和掌握其中的知识,只需按规则操作即可得到预期的结果.例如电脑、手机、摄像机、芯片,以及药品等,可以说,几乎技术的全部中间和最终成果都是科技黑箱.在科技黑箱的生产过程中,科学知识是通泌出,价值观和伦理道德则对科学知识进行选择。
除此以外,科技黑箱中还整合了大童人文的、社会的知识,并且或多或少渗透了企业文化和理念。
这样,在电脑或手机中就集成了物理学、计葬机科学、管理学、经济学、美学,以及对市场的调研和政府的相关政策等知识.科技黑箱是特殊的传播与共享知识的媒体,具有三大特点。
首先,它使得每一个使用者—不仅牛顿,都能直接“站在巨人的肩上”继续前进.试想,如果要全世界的电脑使用者都透彻掌握电脑的工作原理,掌握芯片上的电子理论,那需要多少时间?知识正是通过科技黑箱这一途径而达到最大限度的共享。
如今,计葬机天才、黑客的年龄越来越小,神童不断出现,他们未必理解计算机的制作过程就能编写软件、破译密码。
每一代新科技黑箱的出现,就为相对“无知识”的年轻一代的崛起与赶超提供了机会。
其次.处在相付低端的科技黑箱往往与语境和主体无关,而处于高端的科技黑箱则需满足特定主体在特定场合乃至心理的需要。
人们很少能对一把锤子做什么改进,而使用一个月后的电脑则已经深深地打上了个人的印记,这就锐明,在认识变得简单易行之时,实践变得复杂和重要.最后,当科技为我们打开一扇又一扇门的时候,我们能拒绝它的诱惑不进去吗?而一旦进去,我们的行为能不受制于房间和走道的形状吗?表面上是使用者在支配科技黑箱,然而科技黑箱却正在使用者“不知情”的情况下,对使用者施加潜移双化的影响,也就是说使用者被生产方对象化了。
上海市南汇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上海南汇中学2008—2009学年度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一(8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6题。
(21分)宋词的文化品格赵伯陶从文化角度考察,宋词的荣耀得力于其市井文化与士林文化相互影响的双重品格。
这一点,我们可以从词的别名入手加以探讨。
词又称“诗余”或“长短句”,前者循其文体嬗变脉络而言,后者就其形式立名。
至于“曲子词”、“曲子”、“今曲子”的别名,则强调其音乐属性。
从隋唐至宋,这一属性是造就词的双重文化品格的基础。
南北朝是中华民族大融合的历史阶段,伴随这一过程的完成,西域音乐在隋唐时代传入中土,并与汉族的传统音乐融合产生出与雅乐对立的燕乐,燕乐即俗乐,词在初期就是与之相配的歌词,其市井文化的品格不言而喻。
宋王灼《碧鸡漫志》卷一云:“盖隋以来,今之所谓曲子渐兴,至唐稍盛。
今则繁声谣奏,殆不可数。
”文中“曲子”即指燕乐..。
明俞彦《爱国词话》云:“诗云,然后词作,故曰余也,非诗亡,所以歌咏诗者亡者。
”此论也从音乐入手探讨词的产生。
反言之,词之所以能够继诗之后获得演唱者或者吟咏者的青睐,又与其表现形式的灵活多样密不可分。
词打破了古近体诗较为齐整的句式,参之以变化错落,因而更适于倚声弦歌与抒情达意。
明徐渭《南词叙录》云“夫古之乐府,皆叶宫调;唐之律诗、绝句,悉可弦咏。
至唐末,患其间有虚声难寻,遂实之以字,号长短句。
”这一阐述不无偏颇,但指出有关韵文与音乐的密切关联,因而有认识价值。
作为配乐的歌词,词作者必须按照乐谱的音律、节拍进行创作,才能用于演唱实践,于是“倚声”、“填词”等相关术语就应运而生了。
填词须有词牌,据清人所编《词谱》统计,传世词牌有826调,算上变体就有2306种之多,词的句法参差错落,又有多种词牌可供创作时选择,因而在传达人们复杂隐秘的内心世界时,它就有了诗所无可比拟的灵活性。
古人作文吟诗,往往要正襟危坐,以体现“诗言志”的尊严;却独于倚声填词较少顾忌。
上海市各区高三一模语文试卷答案(四)
上海市2013年各区高三一模语文试卷答案(四)浦东新区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高三语文检测试卷参考答案一阅读 80分(一)(16分)1.国人普遍存在的重人伦(1分)、轻真理(科学)的心态(1分)。
2.D(2分)3.呼应第①段,批评国人把科学看成“器者”、“术者”、“艺者”;引出第⑥段批评国人把科学等同于现代技术、设备、生产线。
(第⑤段中所谓“太低、太粗”实际上对应的是第①段“在国人眼中,科学乃器者、术者、艺者”;所谓“太呆、太窄”主要对应的是第⑥段中“我们接受现代技术、设备、生产线,却没有来得及在我们的文化中,适时接受乃至培育出科学精神”)(答对1点得2分,答对2点得3分)4.只有人们不再功利地关注技术的成果和效用时,我们这个时代才会真正拥有科学精神。
或者:只有人们不再功利地关注技术的成果和效用时,科学才会真正走进我们这个时代。
(2分)5.B(3分)6.社会制度(或“民主制度”、“社会体制”,答“最佳拍档”不得分)的发展没有给科学精神提供良好的条件;我们的文化没有适时地接受和培育出科学精神;功利性的目的使人们更多地关注技术从而背离了科学精神的真正意义。
(答对1点得1分,答对2点得3分,答对3点得4分。
)(二)(21分)7.常州没有精彩的、迷人的历史文化(或:常州没有被历史称为“吴”的故事与精彩)。
(2分)8.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淹城对春秋文化的完整封存(或保留、保存、珍藏)和不受世俗干扰的沉静与坚守。
(2分)9.此句在第⑥段意在强调淹城“小”而有魅力(虽小如“逗号”,但有着还原历史价值的奇特魅力)(1分)。
在第○11段则强调淹城形态的“逗号”负载着的“活法文化”,令人沉思与回味(1分)。
两句在文中反复使用,推进文意,逐层揭示出淹城的历史文化内涵。
(1分)10.《桃花源记》虚构了陶渊明的理想的生活图景,(1分)淹城的先人使之变成了现实,(1分)并且因地制宜,创造出“三城三河”的城堡模式。
(1分)人们安全地、平静地、自由自在地生活着,孕育出独特的活法文化,(1分)。
2012年高考语文上海卷有答案
语文试卷 第1页(共10页)语文试卷 第2页(共10页)绝密★启用前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上海卷)语文考生注意:1. 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涂(选择题)或写(非选择题)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2. 答卷前,务必用钢笔或圆珠笔在答题纸正面清楚地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核对后的条形码贴在指定位置上。
3. 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4. 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
一 阅读 8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6题。
(16分)应该认真对待文献综述熊易寒①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国内学术界都不太重视文献综述。
近年来随着学术规范的逐步建立,这种情况有所转变,不过大多数综述都是罗列式的,报幕似的把相关研究一个一个列出来,丝毫感觉不到这些文献之间存在任何内在的关联,甚至也感觉不到这些文献与作者本人的研究有何相干。
这样的综述机械、突兀,有生拼硬凑之嫌,称之为“伪综述”亦不为过。
②情形很不一样,值得我们思考。
③为什么必须有文献综?一篇优秀的文献综述其实就是一幅学术谱系图。
写文献综述不仅是为了陈述以往的相关研究,也不仅仅是为了表示对前辈、同行或知识产权的尊重,更是为了“认祖归宗”,对自己的研究进行定位。
有时候只有把一篇文献放到学术史的脉络中去,放到学术传统中去,我们才能真正理解这个文本:作者为什么要做这项研究?他的问题是什么?他试图与谁对话?我们在开始一项研究时也同样要有问题意识和对话意识,不能自说自话。
对话的前提自然是倾听,如果连别人说了什么都不知道,如何进行对话?正是在倾听..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问题”,才需要与对方进行讨论,否则便无话可说。
通过综述的写作,我们就会知道:别人贡献了什么?我打算或者能够贡献什么?我是否在重复劳动?从这个意义上讲,撰写文献综述首先是为了尊重并真正进入一个学术传统,其次才是利他主义功能——为他人提供文献检索的路线图。
年高考上海卷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2年高考上海卷语文试卷及答案201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上海卷)语文考生注意:1.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卷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涂(选择题)或写(非选择题)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2.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填写准考证号和姓名,并将核对后的条形码贴在指定位置上。
3.答题纸与试卷在试卷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4.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一、阅读8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6题。
(16分)应该正确对待文献综述熊易寒①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国内学术界都不大重视文献综述。
近年来随着学术规范的逐步建立,这种情况有所转变,不过大多数综述都是罗列式的,报幕似地把相关研究一个一个列出来,丝毫感觉不到这些文献之间存在任何内在的关联,甚至也感觉不到这些文献与作者本人的研究有何相干。
这样的综述机械、突兀,有生拼硬凑之嫌,称之为“伪综述”亦不为过。
②阅读国际上的顶级学术刊物,有这么几个发现:一、书评以外的论文□有比较翔实的文献综述;二、专门的文献综述性文章□是由该领域的一流学者撰写;三、对相关著作的征引□采取间接引用的形式,很少直接引用。
这与国内的情形很不一样,值得我们思考。
③为什么必须有文献综述?一篇优秀的文献综述其实就是一幅学术谱系图。
写文献综述不仅是为了陈述以往的相关研究,也不仅仅是为了表示对前辈、同行或知识产权的尊重,更是为了“认祖归宗”,对自己的研究进行定位。
有时候只有把一篇文献放到学术史的脉络中去,放到学术传统中去,我们才能真正理解这个文本:作者为什么要做这项研究?他的问题意识是什么?他试图与谁对话?我们在开始一项研究时也同样要有问题意识和对话意识,不能自说自话。
对话的前提自然是倾听,如果连别人说了什么都不知道,如何进行对话?正是在倾听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问题”,才需要与对方进行讨论,否则便无话可说。
通过综述的写作,我们就会知道:别人贡献了什么?我打算或者能够贡献什么?我是否在重复劳动?从这个意义上讲,撰写文献综述首先是为了尊重并真正进入一个学术传统,其次才是利他主义功能——为他人提供文献检索的路线图。
上海市南汇中学2012届高三第一次考试——语文
上海南汇中学2011—2012学年度高三第一次考试语文试题一、阅读(8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6题。
(17分)①今天,未必所有人都能拥有一个价格不菲的电子阅读器。
但当你在拥挤的地铁里打开手机阅读一本传奇小说,或者对着电脑用鼠标拖动一本畅销书节选时,电子阅读正不可避免地降临到普通人的生活里。
数字出版,特别是电子书出版领域暗流涌动,纷纷“试水”电子阅读器;而民营出版商进军数字出版的步伐更大,继盛大以999元的“震撼价”推出电子阅读器Bambook后,万榕书业称,今后所有图书将在纸、手机、Pc、阅读器上同步出版,万榕书业由此成为全国第一家全媒体出版商。
②甚至,关于传统书籍和电子书籍谁更可读的争执,也已经展开。
有人表示,自己仍然无法接受间读电子书,而更喜欢传统纸质书在手指间翻过的感觉。
纸质读物的优势,首先就是一本书自有其独特的收藏价值,毕竟当自己使用了一些资金把书买下之后,它就是属于你的东西,而且那种时时洋溢着翰墨书香的纸质阅读对阅读者在人品、情感和文化等方面巨大而难以言传的熏陶作用,是电予阅读永远不可能代替和削减的。
但也有人坚称,传统出版物定将消亡,电子阅读代表未来的希望。
白于环保的概念在近几年已经有了很大的宣传、所以纸质读物的存在价值已经慢慢在走下坡路毕竟纸质的东西还是需要通过砍伐树木来实现自身的存在,而且由于纸质读物的重量问题,也不方便携带,再加上数字化信息的飞速发展,人们可以更多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
这不仅避免了砍伐树木的问题,还正好利用起了这个3G时代的信息量。
故而纸质书何去何从的确是比较令人担忧的。
③听上去,似乎一场你死我活的“战争”已经开始。
新年伊始,中国第一次电子书产业论坛召开,出版商和销售商纷纷参与讨论,规划中国电子书产业的未来。
另一则引人关注的新闻是,作家贾平凹长篇小说《古炉》试图同时发行新书的纸版和电子版,由此产生版权纠纷。
《古炉》的纸质书还未面世,其电子版却提前“首发”,人民文学出版社对网易读书频道的这一做法提出了异议。
市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2012年**市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及答案 -2012年**市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质量检测ﻭ语文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I卷1至4页,第Ⅱ卷5至8页。
考生应首先阅读答题卡上的文字信息,然后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第I卷ﻭ【注意事项】第I卷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ﻭA。
肄业(yì) 悲怆 (chuànɡ)胡诌 (zōu)舐犊情深(shì)B.掣肘(chè) 僭越(jiàn)绥靖(suí)耄耋之年(zhì)C.熨帖(yù)筵席(yán) 猝然(cù)荆钗布裙(chāi)D.宽宥(yòu)消弭(mǐ) 狡黠 (xié)繁文缛节(rù) ﻭ2.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ﻭA.2011年4月,世乒冠军张怡宁开始了在的留学深造.无独有偶,11月7日,姚明正式踏入大学,开始了他的大学生活。
B.韩磊同学虽然平时大大咧咧,但在这次元旦迎新活动中一言九鼎,说到做到,帮助参加演出的同学解决了服装问题。
C.如果没有对学术、对自己工作痴迷的“书呆子”气,是不可能真正潜心学术研究,并最终升堂入室的。
D。
**核桃雕刻作为新开发的工艺品,具有独特的天然纹理美感及自然镂空效果,在海内外闻名遐迩。
3.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建设广西普通高中课程是有效推进高中课程,教育信息化,促进教学内容多样化、教学手段和方法,将为规范管理、共享**等方面提供新途径。
ﻭ B。
**荣膺“历史文化名城"美誉,不仅仅因为她正在生成的文明氛围,以及日渐成熟的城人格,更因为她有200多处文化遗存。
上海南汇中学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上海市南汇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满分:150分完成时间:150分钟一、阅读下文,完成题目。
(15分)演讲:今天我们为什么还要过传统节日⑴今天,中国的传统节日,正在成为全国上下乃至全球华人社会的热门话题。
国家有关部门对国家法定节假日作出调整,将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增设为国家的法定节假日。
这是中国文化建设上的大事。
它的意义重大而悠远,怎么估量也不为过。
⑵“节日”这词从哪里来,是怎么组合成的?“节”字的原义是什么?节日的节字,原本指竹子长叶、分叉的那个地方。
竹节的节是本义,节日的节,则已经是引申。
了解这一点,我们就能明白:原来,我们祖先是用竹子来比喻我们的过日子,平常的日子就像竹筒,滑溜溜的,节日就是竹节部分,我们不愿让所有日子都这么“滑”掉,我们要抓住一些特殊的日子好好过,精心过,不一样地过。
⑶那么,哪些日子被我们的祖先派定作为我们日常生活这根“竹子”上的“节”呢?⑷派定哪些日子作为节日,东西方很不一样,西方的节日每每总是同历史上的人事相关,无论是圣诞节、万圣节还是情人节;中国却不是这样。
似乎西方的节日是人和人商量定的,中国的节日却是人和天商量着定下来的。
⑸中国的岁时节日,源头大致有三:其一是按季节气候排定,即二十四节气,比如清明;二是以月之朔望为节,尤其是满月节日,如中秋节,为人们所喜爱和重视;三是月和日奇数复叠者,这就是:正月初一新年、三月初三上巳、五月初五端午、七月初七七夕、九月初九重阳。
这些是“大节”,另外还有一些“小节”,比如“二月二龙抬头”,二月十二“百花节”,六月六“晒衣节”,可过可不过,所以叫“不拘小节”。
七月十五中元节后来成为佛教节日,另当别论。
⑹一年四季十二个月,季季有节日,月月有节日。
节日均衡分布四季,行事充分体现中国人对自然的亲近、对生命的关怀和对人情的呼唤。
中国人顺应自然,但又不被动依赖,又能有所作为,相信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所谓“能动地适应”。
我们按照自然节律生活、劳动、恋爱、生育,春种夏锄,秋收冬藏。
年高考上海卷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2 年高考上海卷语文试卷及答案2012 年全国一般高等学校招生一致考试(上海卷)语文考生注意:1.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卷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定涂(选择题)或写(非选择题)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2.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填写准考证号和姓名,并将核对后的条形码贴在指定地址上。
3.答题纸与试卷在试卷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够错位。
4.考试时间150 分钟,试卷满分150 分。
一、阅读80 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6 题。
( 16 分)应该正确对待文件综述熊易寒①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国内学术界都不大重视文件综述。
近来几年来随着学术规范的渐渐成立,这类状况有所转变,但是大多数综述都是排列式的,报幕似地把有关研究一个一个列出来,丝毫感觉不到这些文件之间存在任何内在的关系,甚至也感觉不到这些文件与作者自己的研究有何有关。
这样的综述机械、突兀,有生拼硬凑之嫌,称之为“伪综述”亦不为过。
②阅读国际上的顶级学术刊物,有这么几个发现:一、书评以外的论文□有比较翔实的文献综述;二、特地的文件综述性文章□是由该领域的一流学者撰写;三、对有关著作的征引□采用间接引用的形式,很少直接引用。
这与国内的状况很不同样,值得我们思虑。
③为什么必定有文件综述?一篇优秀的文件综述其实就是一幅学术谱系图。
写文件综述不仅是为了陈述过去的有关研究,也不能是是为了表示对尊长、同行或知识产权的敬爱,更是为了“认祖归宗”,对自己的研究进行定位。
有时只有把一篇文件放到学术史的脉络中去,放到学术传统中去,我们才能真实理解这个文本:作者为什么要做这项研究?他的问题意识是什么?他试图与谁对话?我们在开始一项研究时也同样要有问题意识和对话意识,不能够自说自话。
对话的前提自然是倾听,若是连别人说了什么都不知道,怎样进行对话?正是在倾听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问题”,才需要与对方进行谈论,否则便无话可说。
经过综述的写作,我们就会知道:别人贡献了什么?我打算也许能够贡献什么?我是否在重复劳动?从这个意义上讲,撰写文件综述第一是为了敬爱并真实进入一个学术传统,其次才是利他主义功能——为别人供给文件检索的路线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市南汇中学2012届高三第一次考试语文试题语文试题一、阅读(8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6题。
(1 7分)①今天,未必所有人都能拥有一个价格不菲的电子阅读器。
但当你在拥挤的地铁里打开手机阅读一本传奇小说,或者对着电脑用鼠标拖动一本畅销书节选时,电子阅读正不可避免地降临到普通人的生活里。
数字出版,特别是电子书出版领域暗流涌动,纷纷“试水”电子阅读器;而民营出版商进军数字出版的步伐更大,继盛大以999元的“震撼价”推出电子阅读器Bambook后,万榕书业称,今后所有图书将在纸、手机、Pc、阅读器上同步出版,万榕书业由此成为全国第一家全媒体出版商。
②甚至,关于传统书籍和电子书籍谁更可读的争执,也已经展开。
有人表示,自己仍然无法接受间读电子书,而更喜欢传统纸质书在手指间翻过的感觉。
纸质读物的优势,首先就是一本书自有其独特的收藏价值,毕竟当自己使用了一些资金把书买下之后,它就是属于你的东西,而且那种时时洋溢着翰墨书香的纸质阅读对阅读者在人品、情感和文化等方面巨大而难以言传的熏陶作用,是电予阅读永远不可能代替和削减的。
但也有人坚称,传统出版物定将消亡,电子阅读代表未来的希望。
白于环保的概念在近几年已经有了很大的宣传、所以纸质读物的存在价值已经慢慢在走下坡路毕竟纸质的东西还是需要通过砍伐树木来实现自身的存在,而且由于纸质读物的重量问题,也不方便携带,再加上数字化信息的飞速发展,人们可以更多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
这不仅避免了砍伐树木的问题,还正好利用起了这个3G时代的信息量。
故而纸质书何去何从的确是比较令人担忧的。
③听上去,似乎一场你死我活的“战争”已经开始。
新年伊始,中国第一次电子书产业论坛召开,出版商和销售商纷纷参与讨论,规划中国电子书产业的未来。
另一则引人关注的新闻是,作家贾平凹长篇小说《古炉》试图同时发行新书的纸版和电子版,由此产生版权纠纷。
《古炉》的纸质书还未面世,其电子版却提前“首发”,人民文学出版社对网易读书频道的这一做法提出了异议。
对于出版社而言,“首发”问题还在其次,重要的是该社事先并不知道贾平凹将作品的电子版权授予网易读书频道。
人民文学出版社相关负责人表示,该社在签下《古炉》版权时,合同里也包含了电子版权的条款,因此《古炉》的电子版权应该归属于该社。
不过,网易读书频道主编则表示,网易拥有《古炉》的电子版权是无庸置疑的,而且是经过贾平凹本人授权的独家、首发、全本电子版权。
这场纠纷,□□把它看作一个版权归属问题,□□说是为新旧两种阅读方式的断裂提供了佐证。
④其实,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阅读方式的孰优孰劣。
唯有那些重视“阅读”内容本身的人,才可能体会一个浅显的道理:阅读的本质,是不会随着工具的变化而转移的。
⑤无论是在蕴含最新科技手段的电子阅读器上,还是在平实或装帧华丽的传统书本里,一本书不会教会人不同的东西。
如果说阅读所追求的本质是内容,那么,这个内容是由油墨印刷在纸张上,或是由“电子墨水”显示在电子屏上,又会有什么区别呢?阅读工具改变的是阅读者的附带体验。
喜欢传统书籍的人,或者是习惯了书本的翻读方式,或者是重视由纸感、墨香等组成的文化气质。
而电子书痴迷者,可能为携带方便、查阅简单等原因而感到满意。
从这个意义上讲,电子阅读器的出现给人更多选择,也带来更多新意。
但它只能做这么多。
在纸张上还是电子阅读器上读书,既无法改变一个人对于图书内容本身的汲取和理解,也无法改变读者由读物本身所得到的学识和智慧在完成将内容传递给读者这一工具性作用之后,阅读手段就退隐了,书的本质作用开始显现。
⑥当然,读书历来是一件掺杂着多种复杂情感的事。
所以,坚持传统阅读的人和将传统书本换成一个薄薄的电子阅读器的人,都能找到合适的理由。
这些理由都是私人性的,都值得尊重。
如若将这些私人选择对立起来,显然很不明智。
⑦作为产业的电子出版,是出版商和销售商占领市场的一种新策略。
但对读者而言,过分纠结于传统书籍和电子书籍的优劣,恐怕不是件好事。
但愿对阅读方式的过度关注,不会掩盖阅读内容本身。
因为毕竟,不管你用什么方式来读,书还是那本书。
(原文载2011年1月25日《中国青年报》)1.第①段“试水”一词在文中的含义是___ _。
(2分)2.根据第②段文意,分别概括纸质书和电子书的优点。
(4分)3.填入第③段空格处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不是就是B.与其不如C.宁可也不D.要么要么4.下列关于第④段含义和作用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这一段承接上文,进一步阐明新旧两种阅读方式的各自优劣。
B.这一段提出观点,强调阅读工具不以阅读本质的变化为转移。
C.“其实”表示文意转折,一下文将着重阐述阅读的本质是内容。
D.“唯有”表明能体会那个浅显道理的原因,是重视阅读内容。
5.根据文意,推断第⑤段画线句所要“显现”的是。
(2分)6.文末说“不管你用什么方式来读,书还是那本书”,请举自己阅读经历中的实例就此谈谈你的看法。
(4分)(二)阅读下文,完成7-12题。
(20分)岁月河流上的码头(1)一年的日子,仿佛是一条长长的河流,缓缓地、平静地流淌。
每个季节,便是河流上不同的河段。
自春到夏,经秋涉冬,便是河水由上游至中游再到下游,次第流淌不息。
水上风光,四时各异,春天活泼骀荡,夏天喧嚣匆遽,秋天静谧澄澈,冬天,皑皑白雪覆盖了冰封的河面。
(2)但这样说未免还是浮泛了些。
须知天下的季节都是一样的,赤道南北,半球东西,当岁月之河从某一片土地上流过时,是什么使得它和其他地方的河流不同?是船上的风帆,是波涛的颜色,还是飘荡在水面上的歌声?(3)对于这一片古老的、被称为华夏的、我祖先的土地,时光有着许多呈现自己的方式。
其中之一,便是借助一系列独特的民俗节日。
这样的日子,镶嵌在一年三百六十多天里,使得原本混沌迷离难以辨识的一片,显现出区域和轮廓,产生了节奏和韵律。
因为它们的存在,日子不再是物理意义上单调、枯燥的数字,而变得生动、温暖,充满了情感和韵致。
(4)被称为中国人三大节日的春节、端午和中秋,我们已经耳熟能详。
其他节日,名气虽然不如它们,但每一个也都有着丰厚的内涵和独特的魅力。
(5)正月的背影刚刚遁去,煮元宵的香甜糯软尚在回味之中,便走近了又一个节日:二月二。
“二月二日新雨晴,草芽菜甲一时生”。
这个时节,阳气萌发,气温升高,降雨增多,土地变得润泽松软,适宜播种。
对于一个有着悠久农耕文明传统的国度,这个日子无疑是重要的。
“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许多地方都把这一天当作龙的生日,加以祭祀,期盼雨水丰沛。
(6)当岸边蒲苇繁茂、草木飘香时,我们知道,已经接近了被称为七夕节、又名乞巧节或女儿节的日子。
牛郎织女的传说,将农历七月七这天,装扮得温柔旖旎。
这个晚上,未嫁的女儿家,要向织女乞求赐以聪慧的心灵和灵巧的双手,以及美满的姻缘。
依稀记得童年的夏夜,在姑姑家院子的丝瓜架下,表姐和邻居的姐妹们指点着,高远晴朗的天穹上,横亘南北的白茫茫的银河两岸,哪是牵牛星,哪是织女星,一串轻轻的笑声。
(7)“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吟诵着王维的诗句,菊花的清香在幻觉中徐徐飘拂过来,九九重阳节来临了。
时维仲秋,天空晴朗高远,空气清冽干爽,让人心思沉静笃定。
遥想故土山水佳胜之地,定是亲朋团聚,言笑晏晏,唯独自己天涯羁旅,孑然一身,能不黯然?亲情惘惘,系念依依,这其间的深情厚意,岂是电子邮件、手机短信能够表达和传递的?(8)继续泛舟漂流,渐渐木叶脱尽,霜雪时作,江天寥廓。
然而尽管风景萧索,空气里却悄悄酝酿着一种欢欣,传递出一种暖意。
腊八节,古代庆祝丰收、感谢祖先和神灵、驱逐瘟疫的祭祀仪式,在农历十二月初八这一天,欢快登场。
腊八粥用多种粮食和果实熬制而成,鲜明生动地寓意了丰收。
(9)清明节、中元节、冬至节……古老的民俗节日还有很多,它们的起源,都和土地、和农耕时代的生活、和先民朴素的梦想有关。
在形成和流传的过程中,又渐次衍生出更为丰富的内容,仿佛村口一棵百年的榕树,向四周伸展出众多气根和分枝,独木成林,几乎遮蔽了数条街巷。
(10)如果说,岁月的累积形成了历史,那么,这样的日子的反复叠加,就是在参与一个种族、一种文化的构建。
当它们千百年来,被这块土地上的一辈辈子民们,经由文字的或口头的方式代代传递,而逐渐累积成为一种公共记忆时,便也是在铸造某种民族的精神和文化的基因,使人产生集体的身份认同和共同的历史归属感。
这是一种不露声色的渗透,润物无声,在我们懵懂无知的童年,已经潜移默化地进入血脉,左右了我们的思维、行动的方式和路径。
(11)今天,地球已经成为一簇簇的村落,被飞机、轮船、网络紧密地编织为一体,同样牌号的汽车奔驰在不同大陆的道路上,同样的香水润泽着不同颜色的女性肌肤,电视荧屏上闪现的面孔,总是那几位走红的国际影视或体育明星。
到处都是一样的东西,固然容易令人产生某种“万物皆备于我”的虚幻感觉,但同时却又是多么乏味。
真希望在习俗、风尚都日趋统一化和标准化的今天,每一片土地,每一个族群,都能够保持自己的某种特性、某种区别性的特征。
(12)罗密欧手持玫瑰,在朱丽叶的窗下,用歌声呼唤心上人,固然深情款款;而张生、崔莺莺的绣帕题诗,暗诉倾慕,不也有着一份入骨的缠绵?正是这样的独特的地方,让我们确立了自身存在的真实感。
即使远离家国,置身于不同肤色、语言的人群中,在某个特定的日子,对于赛龙舟、包粽子、饮雄黄酒的共同记忆和理解,都会让我们相视一笑,莫逆于心。
(13)上元节、寒食节、灶神节……泛舟在岁月的河流上,每走过一段距离,船都要停靠一个景色别致的码头,加入一次风格独特的庆典。
它们让旅人得到暂时的憩息,心中贮满诗意的沉醉,对于天空和大地、山河和岁月、生活和命运,生发出种种感悟。
船在水面上轻轻摇荡,人因此而感到从容、安适,感到一种和这条河流、这片土地的牢固的维系……7.第2段运用设问的表达效果是(2分)8.在众多的民俗节日中,作者为什么只选取二月二、七夕节、重阳节和腊八节这四个节日来写?(3分)9.第10段画线句的含义是___ _(3分)10.第12段写罗密欧、朱丽叶和张生、崔莺莺故事的意图是(3分)11.对全文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6分)A.文章开头描写春夏秋冬的水上风光是为了体现四时各异的情趣。
B.文中民谚、古诗的引用增加了民俗节日的文化内涵,体现了民俗节日生动、温暖充满情感和韵致的特点。
C.作者提到童年夏夜表姐和邻居的姐妹们指点牵牛织女星的事情,意在表达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D.全文以时间为顺序,说明了民俗节日大体经历了形成、流传和衍生出更为丰富内容的过程。
E.文中“村口一棵百年的榕树”象征了我国民俗节日历史悠久。
F.本文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使文章富有诗意,启人深思。
12.最后一段在文中的作用和写作特点是什么?请加以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