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12学习】新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稻作文化的印记》教学设计与反思
稻作文化的印记教案
稻作文化的印记★教育教学目标1、能根据资料、地图和图片描述,获取有用信息,分析出湄南河平原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基本特征,形成感性认识。
2、通过对水稻生产情况和湄南河平原人们的生活情况的分析,了解自然环境与人们生产生活以及文化之间的密切关系,理解一个地区的区域特色是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相互联系、共同作用的结果,建立事物间相互联系的观点。
3、能运用所学方法,剖析教师提供的或自己搜集的新案例,确立因地制宜、合理发展的观点。
★教学重点湄南河平原人们的稻作生产以及生活方式。
★教学难点湄南河平原的稻作生产与人们生活方式之间的密切关系。
★教学方法为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课前应对学生的状况有所了解。
考虑到有些地区的学生对水稻的生产及所需条件可能不是十分清楚,为此可运用现代教育手段进行教学,从而更好地把一个真实、全面、生动、具体的事例清晰地展现在学生的眼前,来弥补课堂教学与社会实际生活联系不够的缺陷,同时也有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在教学方法的选用上,用自然导人法来联系实际,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把讲述法、问答法、谈论法等结合起来,交替使用,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此外,还可穿插模拟游戏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师:前面,我们已经知道了无论是在我国的南方和北方、东部和西部,还是身居祖国或漂泊异乡,不同地区之间、不同的环境下,人们的生活习惯、生活方式有一些明显的差异,正所谓“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
实际上,所有这些都是人们在积极地利用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地创造着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
从今天开始,我们就要来领略区域生活的特色,感受各地人民的情感,从而拓展我们生活的视野。
师:世界上有许多人口都居住在平原地区。
平原地势平坦或起伏较小,主要分布在江河的中下游,大都由河流冲积而成。
平原的自然景观各不相同:有的一马平川,有的水网密布,有的覆盖着茂密的森林。
那么,在不同的平原上的人们的生活是怎样的呢?下面我们就先来欣赏一些民居图片。
PPT展示:西双版纳竹楼、东北的木屋、北京的四合院、江南的瓦房、湄南河民居等民居图片。
人教历史与社会七上《3.1.1稻作文化的印记》word教案 (2)
第三单元第一课《家住平原》第一课时《稻作文化的印记》一、【课标解读】课标:1-2-8描述世界一些地区和国家不同的自然环境条件,比较人们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等方面的主要特点。
1-4-2运用各种不同的地图和图表,描述区域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特点。
解读:世界各国和地区,在自然环境方面有很大的不同,在经济、文化、民俗等方面也有很大的不同;借助各种地图和图表获取信息,来描述出典型地区在自然和人文方面的特点,理解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
二、【教材简析】:1.教材编写特点及意图:本课“稻作文化的印记”是第三单元特色区域的第一课时,也是学生认识区域特色的开始,主要讲述平原地区人们生产生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教材选取了典型区域东南亚的湄公河平原为案例,展示了以传统水稻种植为核心的稻作文化,以及由此产生的人们生产、生活的特色。
教材共分三个方面展开,首现介绍湄公河平原的地理位置以及当地的自然环境,包括地形、气候、河湖、土壤等;然后介绍为适应这种自然环境而产生的传统水稻生产;最后介绍了水稻生产带给当地人们生产和生活习俗的影响。
大致从物质、社会和精神三个层面展示了稻作文化的内涵。
教材以案例形式呈现,在编排上图文并茂,地图、图片、图表多种素材并用,适合学生进行活动和探究,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地图的习惯,有利于培养学生从地图(图表)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2.教材结构体系:(湄公河平原)自然环境物质生活人口密度农业生产人文环境(主要农作物、生产特点)精神生活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能说出湄公河平原在世界的位置,能分析湄公河平原自然环境的特点和人们生产生活的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位置图、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地形图等地图获取有效信息,通过对湄公河平原的稻作文化这个案例的剖析,学会分析相关区域自然环境和人们生产生活之间的关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一个地区文化传统和社会生活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内在联系,初步树立因地制宜、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
《稻作文化的印记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教版
《稻作文化的印记》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 了解稻作文化的历史渊源和重要性。
2. 掌握稻作文化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3. 理解稻作文化对中国农业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4.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珍爱认识。
二、导学内容1. 稻作文化的定义与特点。
2. 稻作文化在中国的起源与发展。
3. 稻作文化对中国农业和社会的影响。
4. 稻作文化的传承与珍爱。
三、导学过程1. 激发学生兴趣通过展示稻田美景、稻作文化的相关图片和视频,引发学生对稻作文化的好奇和兴趣。
2. 导入主题介绍稻作文化的定义和特点,让学生了解稻作文化是指以稻作为主要农作物的农业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3. 进修历史渊源讲解稻作文化在中国的起源与发展历程,从史前时期的采集野生稻到农耕稻作的发展演变,引导学生了解稻作文化在中国农业史上的重要塞位。
4. 探讨影响讨论稻作文化对中国农业和社会的影响,包括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进社会经济发展、塑造中国传统文化等方面,让学生认识到稻作文化的重要性。
5. 强调传承珍爱强调稻作文化的传承与珍爱意义,呼吁学生珍惜传统文化遗产,积极参与稻作文化的传承和珍爱工作。
四、导学作业1. 撰写一篇关于稻作文化的短文,包括定义、特点、历史渊源、影响和传承珍爱等内容。
2. 制作一份展板或PPT,展示稻作文化的相关资料和图片。
3. 收集稻作文化相关的文学作品、音乐或影视作品,进行欣赏和分享。
五、评判方式1. 学生作业的完成度和质量。
2. 学生在讨论和展示中的表现和参与度。
3. 学生对稻作文化的理解和态度的改变。
六、拓展延伸1. 组织参观稻田、稻作文化展览或农耕体验活动。
2. 鼓励学生开展稻作文化传承与珍爱的实践活动,如义务参与农耕劳动或志愿者效劳等。
3. 邀请专家学者或农业工作者进行讲座或交流,深入探讨稻作文化的价值和未来发展方向。
通过本导学案的设计和实施,置信学生能够更深入地了解稻作文化的重要性和价值,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珍爱认识,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出贡献。
《稻作文化的印记的教学设计
《稻作文化的印记的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掌握稻作文化的基本概念和历史背景,了解稻作文化的意义。
2. 了解稻作文化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3. 掌握稻作文化的相关知识,如稻作的分类、种植技术和相关的祭祀活动等。
4. 具备对稻作文化进行简单分析和理解的能力,了解稻作文化在当代社会中的传承和发展。
二、教学内容三、教学方法2. 讨论法:通过让学生参与讨论,交流对稻作文化的感受、认识和理解,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分析能力。
3.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稻作文化的相关案例,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和掌握稻作文化的知识和技能。
4. 实践教学法:通过参观稻田、参加稻作文化活动等实际操作,加深学生对稻作文化的了解和认识。
四、教学过程设计1.引入(1)教师起身示范,拿出一把稻草,问道:“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2)当学生分享自己的想法之后,教师正式引入本节课的主题——稻作文化。
2.讲解(1)通过资料和图片,向学生讲解稻作文化的概念和历史背景。
(2)了解和掌握稻作文化的基本内容。
第二节稻作文化的意义和地位(1)教师让学生观看一段有关稻作文化的视频,引导学生了解稻作文化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2)学生之间交流,让学生尝试回答以下问题:稻作文化对中国人的生活和文化意义是什么?第三节稻作文化的相关知识(1)教师通过展示稻穗和稻谷,让学生尝试识别并鉴赏。
2.实践第四节稻作文化在当代社会中的传承和发展(2)引导学生认识到稻作文化在当代社会中的重要意义,促进学生对稻作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2.讨论(1)通过组织讨论、小组互动等方式,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对稻作文化的理解和认识。
五、教学评价1. 自我评价:通过给学生提供课堂笔记和作业等形式,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和评价。
2. 互评评价:通过学生之间互相观察、评价,帮助学生自我评价和提高分析能力。
3. 教师评价:通过观察和评价学生的动作、表现、思考和互动等方面,帮助学生全面了解自己在学习中的表现,对学生在学习中的成果进行评价。
新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稻作文化的印记》教学设计与反思
新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稻作文化的印记》教学设计与反思名校资源《稻作文化的印记》教学设计一、教材与学情分析《稻作文化的印记》重点讲述湄公河平原以精耕细作的水稻生产为核心的文化与生活。
水稻是喜高温多雨的农作物,因此了解湄公河平原的区域位置对获知其具备特天独厚的稻作生产自然条件有着重要的作用。
而水稻生产又影响着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形成当地鲜明的人文景观,烙印着独特的稻作文化印记。
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在了解当地自然景观、感受纷呈人文景观基础上理解自然环境与人们生产、生活之间的关系,初步树立关注人地关系和因地制宜的意识。
七年级同学好奇心强,形象思维较好,在授课的过程中进行情景的设置有利于拉近课堂与学生的距离、激发学生的思维,发挥学生主体地位。
由于该学科初一以地理知识为主,而同学刚开始接触、缺乏生活经验,所学知识主要来自课本。
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中需重视利用和充分挖掘已有图片,引导学生运用所学地理知识和地理技能进行分析。
考虑到农村的学生对水稻生产比较熟悉,可充分给予信心和引导,鼓励学生在运用基本地理技能解读图片有效信息的同时联系实际进行思维的拓展延伸。
二、学教目标1.阅读位置图和地形图,描述湄公河平原的区域位置。
2. 从地形图、气候特征图中获取有效信息,综合分析湄公河平原自然环境的特点,感受其得天独厚的水稻生产条件。
3.描述和感悟水稻生产情况,分析湄公河平原稻作生产特点。
4.了解湄公河平原聚落景观和社会生活特色,感悟人文景观与地域环境的密切关系,理解一个地区的区域特色是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相互联系、共同作用的结果。
5.学以致用,结合新案例剖析,初步树立因地制宜、合理发展的观点。
三、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根据地图、图表分析湄公河平原水稻生产的自然条件及稻作文化印记。
2.教学难点:解析湄公河平原的稻作生产与人们生活之间的密切关系。
四、教学方法多媒体辅助教学。
通过第一人称,情景化教学自然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同时结合讲述法、问答法、合作探究法、自主学习法、练习法等教学方法进行教授。
《稻作文化的印记》教学设计03
讲授新课
图寻湄公河平原
寻找稻作文化的印记
图析稻作文化的印记
感悟稻作文化的印记
通过视频赏析及电子白板的展示平台操作,突破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视频赏析,让学生直观感受湄公河平平原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带有水稻的印记。电子平台的展示,让学生成果得以展示,肯定学生的成果,展示学生成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A.湄公河平原B.美国中部大平原C.东欧平原D.日本关东平原
10、下列平原中,有稻作文化印记的是( ) 21om
A.东欧平原B.东北平原C.湄公河平原D.亚马孙平原
11、结合所学知识,将表格补充完整。
湄公河平原的居民日常生活与稻作生产的关系
湄公河平原稻作生产
湄公河平原人们的生活
人工劳作
人口密度较高
丰收教学设计模板来自课题摘要学科历史与社会
学段
初一
年级
七年级
单元
第三单元
教材版本
人教版
课程名称
《稻作文化的印记》
一、学习内容分析
1.教材分析
本节课重点介绍了以精耕细作的水稻生产为核心的文化与生活。水稻适宜在高温多雨、土壤肥沃、灌溉便利的自然环境中生长。水稻的种植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无论是生产过程还是修建农田设施,都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这样一方面促进当地人口的增长,同时也使人口密度不断上升,给农业生产带来巨大压力。为了满足对粮食的需求,人们不断地兴修水利,共同抵御自然灾害带来的威胁,并祈求神灵的保佑,形成了物质、社会、精神三个层面的稻作文化印记。这实际上体现了环境与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关系。因此,通过本课教学,应使学生明确地区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之间的密切联系,认识到自然环境是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基础,但同时又都在因地制宜地利用各种自然环境创造着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稻作文化的印记教学设计
《稻作文化的印记》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①通过阅读地图,能够说出湄公河平原的地理位置;②从地形图、气温曲线图和降水柱状图中获取信息,综合分析湄公河平原的自然环境特点;③通过对水稻生产的情况和湄公河平原人们的生活情况的分析,了解自然环境与人们的生产生活以及文化之间的密切联系;2、过程与方法通过讲述故事,观察地图分析湄公河平原的地形及气候特点,并进一步分析湄公河平原适宜种植水稻的原因,培养阅读地图和分析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一个生活在水稻种植区的人,吃着大米饭长大,有些甚至看到过稻作的种植过程,因此更应该对稻作文化的印记有一个深刻的了解和体会,从而树立起对家乡的热爱和自豪感。
此外,在学会运用所学方法剖析新案例的同时,要树立因地制宜、合理发展的观点。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湄公河平原自然环境和稻作生产的关系;稻作文化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
2、教学难点湄公河平原的稻作生产与人们生活方式之间的密切联系。
三、新课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学生使用QQ的情况?并引出搜索和分析信息是一种很重要的能力。
第二部分:稻作文化的物质印记王坤的旅行日志1:2012年7月20日早晨天气:晴今天是个晴朗的日子,我跟王薇、还有两个表哥将继续骑着我们的单车,沿着湄公河一路而下。
前几天告别澜沧江,迎接湄公河时激动的情景还历历在目。
而即将到达的下一个站点——泰国,更是让我兴奋了一晚上,我相信,在那里有更多的东西在等着我们。
2012年7月20日晚上天气:晴天气很热,但我们的旅程还在继续。
做为生活在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孩子,吃着大米饭长大。
今天在泰国看到那些成群结队的泰国农民在水田里顶着炎热,戴着斗笠插秧,让我有一种回到家的感觉。
但转念一下,又觉得有哪个地方不对劲。
我记得自己出门的时候,家乡那边正金灿灿的稻浪翻滚呢。
可这里却是还在进行着插秧阶段,这是怎么回事?根据材料及课本内容所设计的问题:湄公河的上游叫什么?观察图3-2,看看她流经那几个国家。
初中部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3.1.1稻作文化的印记教案人教版
家住平原稻作文化的印记[教学目标]1. 能根据资料、图片及当地人们的生产、生活实践,分析出水稻生产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基本特征。
2.通过水稻生产区人们的生产、生活情况的分析,了解自然环境与人们生产和生活以及文化之间的密切关系,理解一个地区的区域特色是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相互联系、共同作用的结果。
3.积极参与,学会与人合作,学会分析比较、联系实际的方法。
热爱稻作文化,形成因地制宜的发展观,坚持和谐的人地观。
[教学重点]水稻生产区人们的稻作生产和生活方式。
[教学难点]水稻生产区稻作生产与人们生活方式之间的密切关系。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通过第三单元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的真谛。
本地属长江三角洲,今天,我们讨论一下本地这方水土是如何养育我们的?家住平原地区的人们是怎样生产和生活的?二、从生活中学1.说一说:(1)本地的自然条件以及适合哪种农作物生长?学生回答:土壤肥沃的平原、高温多雨的气候、水网密布的灌溉条件。
特别适合水稻的生长。
(2)请同学描述一下稻田景观(略)教师:我们以大米为主食是因为本地适合水稻生产。
大米主要产自平原地区。
展示图1——水稻种植2.想一想:(1)大家知道大米是如何生产出来的吗?展示图2——水稻请出生农村的同学边讲解边表演水稻的生产过程。
水稻生产在水田中进行,具体步骤是:1)播种育秧(先平整好一块田,在上面播种,等秧苗长到一定高度时再移植到另外的田中)2)插秧(插秧前,土地要平整、灌水)3)田间管理(为了保证秧苗的生长,还需除杂草、除虫、施肥)4)收割(把成熟的稻杆割下)5)丰收(脱粒晒干)教师对学生的讲解和表演进行点评及补充:现在有的地方采用直播法,减少了育秧这个环节。
请同学们再观看一下水稻的生产流程, 加深理解。
展示图3—1 播种育秧图3—2插秧图3—3 田间管理图3—4 收割图3—5 丰收(2)水稻生产需要很多环节,而每个环节都需要投入大量的劳动。
七上 《稻作文化的印记》教案
稻作文化的印记【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阅读教材和观看视频,了解湄南河平原能满足水稻种植的自然环境。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图片和相关资料,理解水稻生产与当地居民的生活密切相关。
情感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学会理解、尊重并欣赏各个不同地区人们的生产生活和风俗习惯。
【教材分析】稻作文化的印记——重点讲述以精耕细作的水稻为生产核心的文化与生活。
水稻适宜在高温多雨、土壤肥沃、灌溉便利的自然环境中生长,因此热带和来热带的冲积平原成为水稻生产的主要分布区。
水稻的种植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无论是生产过程还是修建农田设施,都需要大量的劳动力。
为了满足对粮的需求,人们不断地兴修水利,共同抵御自然灾害不来的威胁,并祈求神灵的保佑,形成了物质、社会、精神三个层面的稻作文化印记。
【教学重难点】重点:湄南河平原人们的稻作生产以及生活方式难点:湄南河平原的稻作生产与人们生活方式之间的密切关系【教学过程】[导入]播放《舌尖上的中国》片断。
师:在刚才的视频中,讲到水稻是南方人的主食,除了水稻,那同学们还知道哪些主食?生:小麦、玉米、青棵······师:那同学们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水稻会成为我们南方主要的粮食,而不是小麦、玉米、青棵等其他农作物呢?这跟当地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都是息息相关的。
中国人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劳动人民这种因地制宜的智慧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能体现出来。
那么,水稻生长需要什么样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呢?今天,我们就以湄南河平原为例,共同来探讨一下水稻生产需要怎样的自然环境,以及水稻生产对当地人们的生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探究]探究一水稻为什么会成为湄南河平原的主要农作物?环节一:展示亚洲地图,让学生找出中南半岛,并结合教材图4-1,说明湄南河平原的位置。
学生:在图上指出,明确大概位置。
【老师总结】湄南河平原位于中南半岛中南部、湄南河中下游环节二:阅读教材,思考为什么水稻会成为湄南河平原的主要农作物?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一段,总结湄南河平原的自然环境。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3.1.1稻作文化的印记教案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等历史学科核心素养。通过学习稻作文化的发展,使学生能够形成对古代农业文明发展的认识,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通过分析课本中的插图、文献资料,提高学生对历史史料的实证能力;通过解读古代稻作农业的发展及其影响,提升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同时,通过了解稻作文化在我国南方地区的特点,增强学生对家国情怀的认识。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将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
(4)古代稻作农业经济的繁荣:介绍了古代稻作农业经济的发展和繁荣,以及稻作农业对国家经济的重要性。
(5)稻作文化与地域特色的关联:探讨了稻作文化与地域特色的关联,如江浙一带的鱼米之乡、广东的基塘农业等。
2.拓展建议:
(1)让学生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调查和研究稻作文化与民间习俗的关系,了解家乡的传统文化。
答案:古代稻作农业技术的发展过程包括:水稻品种的改良、耕作制度的创新、灌溉技术的改进等。对我国古代农业经济发展的贡献包括: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业经济繁荣、增强国家经济实力等。
3. 题型:讨论题。要求学生能够结合教材,讨论稻作文化与民间习俗的关系,并以具体案例说明。
答案:稻作文化与民间习俗的关系表现在:许多民间习俗与稻作文化密切相关,如赛龙舟、吃粽子等。具体案例包括:赛龙舟起源于庆祝水稻丰收,吃粽子源于祭祀祖先和祈求丰收等。
七、教学反思与改进
我对学生的反应感到满意,他们积极参与讨论和实践活动,并提出了一些有深度的问题。这表明他们对稻作文化的兴趣很浓,也说明我在调动学生积极性方面做得不错。
人教版初中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3.1.1稻作文化的印记教学设计
- 作用与目的:帮助学生提前了解课题,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2. 课中强化技能
教师活动:
- 导入新课:通过讲述古代稻作文化的故事或播放相关视频,引出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讲解知识点:详细讲解稻作文化的发展和影响,结合实例帮助学生理解。
五、教学实施过程
1. 课前自主探索
教师活动:
- 发布预习任务:通过在线平台或班级微信群,发布预习资料,如PPT、视频、文档等,明确预习目标和要求。
- 设计预习问题:围绕“稻作文化的印记”课题,设计一系列具有启发性和探究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思考。
- 监控预习进度:利用平台功能或学生反馈,监控学生的预习进度,确保预习效果。
⑤现代水稻种植技术的发展趋势:高产稳产,提高土地利用率;节水环保,降低生产成本;抗病抗逆,提高作物品质;简化操作,降低劳动强度。
九、板书设计
①古代水稻种植技术的特点:精耕细作,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水稻种植周期长,需精心管理;使用农具进行耕作,提高生产效率;注重水利建设,保证水源供应。
②古代水稻种植中使用的农具:犁、耙、锄、镰刀、水车等。
人教版初中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 3.1.1 稻作文化的印记 教学设计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1课时
教师:
单位:
一、教材分析
人教版初中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3.1.1“稻作文化的印记”是本册教材中关于古代中国农业文明的重要内容。本节课主要介绍水稻种植在中国的起源、发展以及稻作文化对人民生活的影响。通过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古代中国农业技术的发展和水稻种植对我国文明进程的贡献,培养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尊重。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际获得感。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3 稻作文化的印记教案与反思
第一课时稻作文化的印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卫灵公》翰皓学校陈阵语【知识与技能】(1)了解湄公河平原人们的生产生活情况,知道自然环境与人们生产和生活以及文化之间的密切关系;(2)理解一个地区的区域特色是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相互联系、共同作用的结果。
【过程与方法】能根据资料、地图和图片描述,获取有用信息,分析出湄公河平原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基本特征,说明水稻生产和湄公河平原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连。
【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因地制宜的观点,认识协调人地关系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重点】湄公河平原人们的稻作生产和生活方式。
]【难点】湄公河平原稻作生产与人们生活方式之间的密切关系。
[来源:学#科#网]【新课导入】教师阐述情境:晓明想出国旅游,可不知道去哪里好。
旅行社给了他几组图片,其中这些图片吸引了晓明。
下面我们和晓明一起来欣赏这组图片。
PPT显示图片:通过欣赏,我们知道晓明被湄公河优美的风景吸引了。
晓明决定,趁五一假期的时候去湄公河平原旅游一趟。
那谁能讲一讲,在这些图片中你们都看到哪些相同的元素?学生寻找答案并回答:水。
教师引导:通过图片给我们的第一直觉是湄公河平原水多。
那下面我们就跟着晓明一起出发了。
新课教学1.湄公河平原的地理位置情境1:请同学们帮助晓明找找他要去的湄公河平原在哪里?学生活动:教师PPT出示图3-1和图3-2,让学生观察地图和总结归纳湄公河平原的地理位置。
教师小结并板书:地理位置:位于亚洲东南部的中南半岛,地跨泰国、越南、老挝、柬埔寨等国。
2.稻作生产的条件情境2:来到湄公河平原的某个国家,晓明发现当地农民种植了非常多的水稻,好奇的晓明立马展开了探究,到底有哪些条件让这个地方种植这么多的水稻呢?请同学们也一起来探究一下在湄公河平水适合种植水稻的条件吧。
学生活动:教师出示地图,学生观察并归纳总结适合发展稻作生产的条件。
教师小结并板书:2、稻作生产的条件:①地形为冲积平原,土壤肥沃;②受季风影响,雨量充沛,水网密布,灌溉方便;③地处热带,高温无,光照充足。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3.1.1《稻作文化的印记》教学设计
5. 稻作文化与现代社会的关系体现在对环境保护的意义、对农民生活的影响等方面。
6. 保护和传承稻作文化的建议包括加强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推广稻作文化的教育、举办稻作文化活动等。
3. 了解水稻种植对我国农业经济、社会生活和文化的影响。
4. 认识稻作文化在各个地区的特点和表现形式,如农具、水利工程、民间习俗等。
5. 通过实例分析,培养学生对我国稻作文化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了解水稻在我国农业生产中的历史地位和重要作用,以及稻作文化在各个地区的特点和表现形式。教学难点是让学生理解水稻种植对我国农业经济、社会生活和文化的影响,以及如何培养学生对我国稻作文化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如“你们认为稻作文化在现代社会还有哪些价值?”等。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八、课堂小结,当堂检测
课堂小结:
在本节课中,我们学习了稻作文化的印记,了解了稻作文化的定义、特点、种植技术以及与农业经济的关系。我们还探讨了稻作文化在各个地区的特点和表现形式,以及稻作文化与现代社会的关系。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学生们对稻作文化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并提出了保护和传承稻作文化的建议。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稻作文化和农业经济的关系,以及稻作文化在不同地区的特点和表现形式。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稻作文化的印记(完整版)教案
稻作文化的印记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阅读位置图,能够说出湄公河平原在世界的地理位置。
(2).从地形图、气温曲线图和降水柱状图中获取相关信息,综合分析湄公河平原的自然环境特点。
2、能力目标:(1).通过对水稻生产情况和湄公河平原人们的生活情况的分析,了解自然环境与人们生产生活以及文化之间的密切关系。
(2).理解一个地区的区域特色是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相互联系、共同作用的结果,建立事物间相互联系的观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能运用所学方法,从自然与人文关系的角度分析区域特色,初步树立因地制宜、合理发展的观点。
(2).培养学生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情感,明白自然环境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从自然与人文关系的角度分析平原地区的生活特色。
二、教学重点:湄公河平原人们的稻作生产以及生活方式。
三、教学难点:湄公河平原的稻作生产对人们生活方式的影响。
四、教学准备:1、搜集相关资料及形象生动的图片。
2、制作好PPT。
五、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与图片展示2、小组讨论法3、讲述法、问答法六、教学安排:1课时七、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教师:同学们还记得我们之前学习的五种基本地形吗,平原有什么基本特征,海拔是多少呢?引导学生分析回答。
(图片展示:平原的位置图和基本特征)教师:世界上有许多人口都居住在平原地区。
平原地区地势平坦或起伏较小,主要分布在江河的中下游,大都由河流冲积而成。
不同地区之间、不同的环境下,人们的生活习惯、生活方式有一些明显的差异,正所谓“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
实际上,人们积极地利用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地创造着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
今天我们首先来学一下湄公河平原及其区域生活。
2、讲授新课教师:湄公河平原的水稻生产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怎样的关系?(展示:①中南半岛地形图②中南半岛年降水量图。
板书:湄公河平原的自然环境)学生在小组内探究,从气候、水土、人口、光照等不同角度讨论、发言。
教师点拨、启发,总结湄公河平原得天独厚的水稻种植环境:①高温无霜,光照充足;②季风影响,雨量充沛;④冲积平原,土壤肥沃;③水网密布,灌溉方便。
稻作文化的印记教学反思
稻作文化的印记教学反思稻作文化的印记教学是一种将稻作文化融入课程教学的方法,旨在通过学习和体验稻作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化认同、环境保护意识和实践能力。
以下是可能的教学反思:1.跨学科学习:稻作文化的印记教学可以促进跨学科的学习。
学生在学习稻作文化的过程中,可以涉及到历史、地理、生态、科学等多个学科领域的知识。
通过跨学科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稻作文化的综合性和复杂性。
2.实地体验:稻作文化的印记教学可以通过实地考察和参观农田等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稻作文化的过程。
这种实地体验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稻作文化的特点、种植过程和相关的习俗传统。
同时,学生也可以通过实践参与到稻作活动中,加深对环境保护和农耕文化的认识。
3.探究和合作学习:稻作文化的印记教学鼓励学生的主动探究和合作学习。
学生可以通过独立研究、小组合作和讨论等方式,深入探讨稻作文化的相关话题。
例如,他们可以研究稻作的种植技术、稻作与水稻文化的关系,或者探讨稻作在当地社区中的重要性。
通过合作学习,学生可以相互交流、共同探究,培养解决问题和合作的能力。
4.链接当地文化:在进行稻作文化的印记教学时,可以注意将其与当地文化和社区联系起来。
通过了解本地稻作的历史、种植方式和习俗传统,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当地的文化特色和环境问题。
同时,学生也可以考虑如何保护和传承当地稻作文化,促进社区可持续发展。
5.反思和评估:教师在进行稻作文化的印记教学后,应该进行反思和评估。
教师可以与学生进行讨论,了解他们的学习成果、体会和反思。
同时,教师也可以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思考如何进一步优化教学方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这些教学反思有助于不断改进稻作文化的印记教学,使其更加符合学生的学习需要和教育目标。
同时,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心、环境意识和实践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3.1.1《稻作文化的印记》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3.1.1《稻作文化的印记》教学设计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名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3.1.1《稻作文化的印记》2.教学年级和班级:七年级一班3.授课时间:2022年10月10日4.教学时数:45分钟二、核心素养目标分析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等核心素养。
1. 时空观念:通过学习稻作文化的起源、发展和影响,帮助学生建立对稻作文化历史发展脉络的时空观念。
2. 史料实证:引导学生运用课本中的史料,了解稻作文化在不同时期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能力。
3. 历史解释:通过分析稻作文化在我国历史进程中的重要地位,使学生能够对稻作文化进行正确的历史解释。
4.家国情怀:培养学生对我国稻作文化的自豪感,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三、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1. 重点:- 稻作文化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 稻作文化在我国历史中的重要地位和影响。
2. 难点:- 理解稻作文化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特点及其成因。
- 分析稻作文化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解决办法:- 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稻作文化的图片和视频资料,直观地呈现稻作文化的起源和发展过程,帮助学生理解记忆。
- 通过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析稻作文化在不同时期的特点及其成因,引导学生运用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的能力。
- 设计相关案例分析,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情况相结合,深入理解稻作文化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 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实地考察,如参观稻田、考古遗址等,增强学生对稻作文化的感知和理解。
四、教学资源1. 软硬件资源:教室、投影仪、电脑、白板、教材、教案、多媒体课件。
2. 课程平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3.1.1《稻作文化的印记》相关课程资源。
3. 信息化资源:稻作文化的图片、视频、相关文章等。
4. 教学手段:讲授法、问答法、小组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实地考察法。
五、教学流程(一)课前准备(预计用时:5分钟)学生预习:发放预习材料,引导学生提前了解《稻作文化的印记》的学习内容,标记出有疑问或不懂的地方。
七年级历史上册《稻作文化的印记》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稻作文化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重要性,认识到稻作文化对中华民族生活的影响。
2. 通过学习稻作文化的印记,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尊重,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3. 培养学生运用史料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史学研究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稻作文化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重要性,稻作文化对中华民族生活的影响。
2.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并体会稻作文化对中华民族生活的深远影响。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稻作文化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重要性。
2. 运用史料分析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古代稻作文化的遗存,理解稻作文化对中华民族生活的影响。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的历史资料和图片,制作多媒体课件。
2. 学生准备笔记本和笔,以便记录重要信息。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中国古代稻作文化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稻作文化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重要性。
2. 讲授新课:教师运用多媒体课件,讲述稻作文化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重要性,以及稻作文化对中华民族生活的影响。
3. 史料分析:教师展示古代稻作文化的遗存,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理解稻作文化对中华民族生活的影响。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稻作文化的理解和感受,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5. 总结课程: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重要内容,强调稻作文化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重要性和对中华民族生活的影响。
6. 布置作业:教师布置与本节课相关的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六、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农耕文化博物馆或者农村,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稻作文化的影响。
2. 开展稻作文化主题的实践活动,如水稻种植、稻田绘画等,让学生亲身体验稻作文化的魅力。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稻作文化的印记》七年级社会精品教案
4.1.1 稻作文化的印记课程目标:知识:了解湄公河平原的自然环境及当地人们的生产生活特色。
能力:阅读地图能说出湄公河平原在世界的位置;在地形图、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中获取有用信息,综合分析湄公河平原环境特点。
情感态度:理解区域特色是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树立因地制宜的观念。
课程重点:湄公河平原的自然环境,稻作区人们的生产生活。
课程难点:自然环境和生产生活互相影响,因地制宜的观念。
教材内容:本课重点讲述以精根细作的水稻生产为核心的文化与生活。
湄公河平原的自然环境使其成为典型水稻种植地,这里的水稻生产是当地人们生活的核心,由此形成了特色鲜明的“稻作文化”。
课程标准:能描述湄公河平原的自然环境条件及当地人们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等方面的主要特点。
能运用各种不同的地图和图表,描述区域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特点。
授课过程:请学生看图片猜测国家并引发兴趣,从而引出中南半岛四个国家。
让学生通过观察地图发现该四个国家均位于湄公河平原界内,并让学生指出该平原所处世界地图的位置。
(亚洲东南部的中南半岛)●从泰国香米引入,提出不仅泰国盛产大米,越南、老挝、柬埔寨等国家也主要生产大米,提出为什么湄公河平原地区适合种植大米的疑问并通过了解水稻的属性来反观湄公河平原的自然环境,进而过渡到对湄公河平原自然环境的探究中。
让学生观察图3-2发现湄公河平原是由湄公河冲积而成的平原,故平原上土壤肥沃,再从图3-3越南胡志明市的气温曲线图和降水柱状图上可以得出湄公河平原属于热带季风气候终年高温,降水集中在夏季,热量和水份都是适应水稻的生长习性,非常适宜水稻的种植。
请学生观察湄公河平原上人们于水上集市交易的场景图,让学生感受湄公河平原河流交织,水网密布。
总结为什么湄公河平原适合种植水稻?●在了解水稻种植需要的条件之后,引导学生思考水稻的种植流程,通过水稻种植过程的介绍让学生感受到水稻的种植是精耕细作以人力劳动为主的的。
●在了解了湄公河平原的自然环境之后让同学想象当地人们的生产生活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稻作文化的印记》教学设计与反思
名校资源《稻作文化的印记》教学设计
一、教材与学情分析
《稻作文化的印记》重点讲述湄公河平原以精耕细作的水稻生产为核心的文化与生活。
水稻是喜高温多雨的农作物,因此了解湄公河平原的区域位置对获知其具备特天独厚的稻作生产自然条件有着重要的作用。
而水稻生产又影响着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形成当地鲜明的人文景观,烙印着独特的稻作文化印记。
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在了解当地自然景观、感受纷呈人文景观基础上理解自然环境与人们生产、生活之间的关系,初步树立关注人地关系和因地制宜的意识。
七年级同学好奇心强,形象思维较好,在授课的过程中进行情景的设置有利于拉近课堂与学生的距离、激发学生的思维,发挥学生主体地位。
由于该学科初一以地理知识为主,而同学刚开始接触、缺乏生活经验,所学知识主要来自课本。
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中需重视利用和充分挖掘已有图片,引导学生运用所学地理知识和地理技能进行分析。
考虑到农村的学生对水稻生产比较熟悉,可充分给予信心和引导,鼓励学生在运用基本地理技能解读图片有效信息的同时联系实
际进行思维的拓展延伸。
二、学教目标
1.阅读位置图和地形图,描述湄公河平原的区域位置。
2. 从地形图、气候特征图中获取有效信息,综合分析湄公河平原自然环境的特点,感受其得天独厚的水稻生产条件。
3.描述和感悟水稻生产情况,分析湄公河平原稻作生产特点。
4.了解湄公河平原聚落景观和社会生活特色,感悟人文景观与地域环境的密切关系,理解一个地区的区域特色是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相互联系、共同作用的结果。
5.学以致用,结合新案例剖析,初步树立因地制宜、合理发展的观点。
三、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根据地图、图表分析湄公河平原水稻生产的自然条件及稻作文化印记。
2.教学难点:解析湄公河平原的稻作生产与人们生活之间的密切关系。
四、教学方法
多媒体辅助教学。
通过第一人称,情景化教学自然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同时结合讲述法、问答法、合作探究法、自主学习法、练习法等教学方法进行教授。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课堂导学单
六、教学流程(包括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