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对高校学生的积极引导
学习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体会
学习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体会2018年#月##我台组织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培训活动,通过系统的学习,向广大新闻从业人员培训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理论学说。
为我们今后提升综合素养、进一步做好新闻宣传工作再次夯实了思想和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要求我们始终“讲政治”。
“讲政治”似乎这些年成了不少新闻从业者想极力摒弃的,所谓“超越意识形态的新闻观”、“只遵循新闻本身的规律”等被一些同行奉为圭臬。
现实世界果真可以如此吗?如今获取新闻资讯的渠道很多,只要认真看看一些西方国家或被西方视为民主的国家的新闻报道,就能得出一个清楚的结论:在当今世界,新闻媒体总是有其阶级属性的,没有哪个媒体可以超越所属的利益集团。
我们应该避免幼稚病,不要简单、盲目地跟着别人跑,更不能用现阶段我们在新闻宣传上的一些不完善来否定“讲政治”,我们的“讲政治”就是要坚定地维护国家利益,维护民族整体利益。
毛泽东同志####年#月曾说:“搞新闻工作,要政治家办报”,这一点在今天仍不过时,播音员、主持人或许不能完全达到“政治家”的思想高度,但这种“政治家办报、办台”的意识一定要不断强化。
那么,对于中国的新闻工作者来说,什么是最大的“讲政治”呢?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我认识到,最大的“讲政治”就是心中始终有人民。
我们一切的发展进步归根结底是为了人民的幸福,“中国梦”是每一个人的梦。
心中始终有人民,我们的新闻舆论宣传导向才不会跑偏,具体到播音员、主持人的工作,才不会只浮在表层,才能真正让宣传效果深入人民的心中。
全国新闻工作者正在进行的“走转改”,正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一次生动的实践。
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要求我们始终“强技能”。
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不是空洞地喊口号,而是要靠每一天、每一次的工作扎扎实实地积累起来。
这就需要我们不断磨练专业技能,做到宣传有艺术,传播有效果。
播音员、主持人每天的工作时向观众传递大量的信息,能否做到及时、准确、入耳、入心,认真的工作态度是重要的一方面,过硬的工作能力是同样重要的另一方面。
关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研究
关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研究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新闻领域的具体应用,是马克思主义对新闻事业的基本观点和原则的总称。
在当代社会,新闻作为传播信息、传递社会意识形态、引导舆论导向的重要工具,对于社会发展和民众意识形态的塑造起着重要作用。
因此,研究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对于深入理解和把握当代新闻事业发展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理论基础1.1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是研究社会现象和规律的一种科学方法论。
在对待新闻事业时,必须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原则,深入分析现实社会问题,并揭示其深层次原因。
1.2 马克思主义对媒体与意识形态关系的认识媒体作为信息传播工具与意识形态密切相关。
马克思主义认为,意识形态是社会存在的反映,而媒体作为信息传播的主要渠道,承载着意识形态的传播和塑造。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认为,媒体不能脱离社会存在和阶级斗争的基本矛盾,必须坚持正确导向、服务人民群众。
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核心要点2.1 新闻客观性原则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强调新闻客观性原则。
客观性是新闻事业发展的基本要求之一。
新闻报道应当真实、客观地反映事实,不能夸大、歪曲事实真相。
只有坚持客观性原则,才能提高人民群众对新闻报道的信任度。
2.2 新闻真实性原则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强调新闻真实性原则。
真实是一切报道工作和宣传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之一。
只有坚持对事实真相进行准确报道,并防止虚假信息传播,才能保证人民群众获得真正可信赖的信息。
2.3 新闻社会责任原则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强调新闻社会责任原则。
新闻事业是一项公共事业,媒体应当承担起社会责任,服务于人民群众,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媒体应当积极参与社会发展,引导公众正确的舆论导向。
三、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实践应用3.1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与媒体发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对于媒体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在当代信息爆炸的背景下,媒体要坚持正确导向、服务人民群众,并积极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学习心得体会3篇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学习心得体会篇1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谈谈学习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学习党的新闻工作方针原则的一些心得和体会。
一、关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等无产阶级革命家一生从事新闻活动,报刊是他们革命斗争的重要阵地,新闻活动在他们整个革命生涯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他们在长期革命新闻工作实践中形成了一系列新闻思想,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中的重要内容。
这些新闻思想的主要方面有:(1)批判封建统治阶级压制新闻自由的反动性,肯定资产阶级争取新闻出版自由的进步性,形成“自由报刊”、“人民报刊”思想,认为报刊总体上是广泛的无名的社会舆论机关,是作为舆论的纸币流通的,是人民“无处不在的眼睛”;(2)为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争取新闻自由的斗争鼓与呼,揭露资产阶级“新闻自由”的虚伪性,形成“工人报刊”思想,认为报纸和面包、牛奶一样是工人的必要生活资料,出版自由是工人运动的空气、场地和阳光,没有出版自由就没有工人运动;(3)把报刊视为无产阶级的战斗武器,把新闻事业视为党的事业的一部分,形成无产阶级的党报思想,认为党的报刊是党的旗帜,是全党思想上的中心,提出了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4)论述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剥夺资产阶级新闻自由的必要性和正义性,总结并确立了社会主义条件下党的新闻工作的一整套方针、政策和制度、纪律。
邓小平、江泽民同志对党的新闻工作和社会主义新闻事业有许多重要的论述。
他们明确指出新闻是重要的意识形态,新闻事业是社会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反复强调新闻舆论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指出党的新闻事业与党休戚与共,是党的生命的一部分,必须坚持新闻的党性原则,坚持党对新闻工作的领导,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他们深刻阐明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必须遵循的一系列方针原则,强调新闻事业必须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等等。
我们今天学习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应着重掌握以下基本观点:1.新闻是重要的意识形态。
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认识
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认识中共成都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白刚一、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基本内涵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马克思主义对新闻现象和新闻传播活动的总的看法,核心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新闻事业的工作性质、工作原则和工作规律的一系列基本观点,是我们做好新闻工作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
一是党性原则。
新闻具有新闻传播属性和意识形态属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决定着新闻媒体的政治方向和政治立场。
近年来,一些人极力鼓吹西方所谓“独立媒体”体制。
其实,从近年来西方媒体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浅层报道和对 “占领华尔街”运动的轻描淡写,就可以看清西方媒体本质上不过是垄断资本集团的喉舌和工具,所谓“超党派”和“超阶级”根本不存在。
我们的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决定了我们必须坚持党管媒体不动摇。
必须坚持政治家办报办刊办台办新闻网站,坚定地宣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做党和人民的喉舌。
二是为人民服务原则。
党的性质和根本宗旨决定了新闻工作必须坚持以民为本,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近年来,有人将人民性和党性人为割裂开来,甚至出现“你是替党讲话,还是替老百姓讲话”、“你是站在党的一边,还是站在群众一边”的错误论调。
习近平总书记在“8·19”讲话中明确指出,坚持党性就是坚持人民性,坚持人民性就是坚持党性,党性寓于人民性之中,没有脱离人民性的党性,也没有脱离党性的人民性。
新闻工作必须始终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始终把体现党的主张和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
三是正面宣传原则。
真实、客观,是世界各国新闻界公认的新闻工作准则。
但不同的新闻观,对其内涵有着不同的理解。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认为,真实必须是事实真实、总体真实、本质真实的统一,只有坚持正面宣传为主才能真实反映社会的本质和全貌,才能把握社会发展的主流。
客观,就是要努力揭示新闻事实发生发展的原因,揭示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发展趋势,引导人们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完整版)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学习体会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学习体会近期,我参加了报社组织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教育活动,受益匪浅。
重读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我在今后如何进一步做好新闻报道工作,夯实了思想和理论基础。
现结合自身工作,谈三点体会:一、新闻工作者要始终坚持“党性”。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第一条就是要坚持新闻的党性原则。
党性原则是衡量新闻工作的宣传效果、检验新闻工作是否符合党和人民的要求的重要标准。
我们新闻工作者,特别是广大的基层新闻工作者,作为媒体在基层的代表和党委、政府在基层的喉舌、人民群众的代言人, 要更加重视增强党性,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增强抗腐防变能力,更好地为党和人民的事业服务。
坚持党性原则,首要是保证党的政治主张、思想意识和组织原则在新闻活动中的体现,不仅要在思想上、政治上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而且要在新闻报道中客观公正地反映实际。
坚持党性原则,同时要求新闻工作者心中始终有人民。
我们新闻工作者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我们的新闻舆论宣传导向才不会跑偏,才不会只浮在表层,才能真正让宣传效果深入人民的心中。
二、新闻工作者要始终坚持“道德性”。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全球一体化,我国新闻事业获得快速发展。
同时, 西方一些不好的东西也进入我国,侵蚀着干部和群众,包括我们新闻工作者。
个别新闻单位特别是一些行业报,以新闻报道为名搞新闻敲诈;有的新闻工作者、媒体接连出现捏造事实的虚假报道。
这些事情实质上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根底不扎实有直接关系。
我们党所领导下的各种新闻媒体,都是党和政府的重要舆论阵地,都必须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指导我们的新闻舆论工作。
只有确保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党的新闻事业中的指导地位,使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成为广大新闻工作者的思想武器和行为准则,才能保证新闻舆论的主导权与控制权牢牢掌握在忠于党、忠于人民的新闻工作者手中,才能保证党的新闻事业永远坚持正确的发展方向。
三、新闻工作者要始终保持“先进性”。
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不是空洞地喊口号,而是要靠每一天的工作扎扎实实地积累起来,这就需要我们不断提高自己。
浅析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对新时代新闻舆论工作的指导意义
浅析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对新时代新闻舆论工作的指导意义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指马克思主义理论对新闻媒体和新闻事业的认识和观点。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对新时代新闻舆论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新时代,新闻舆论工作肩负着更为重要的使命和责任,需要在更高的层次上认识和运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进一步提高新闻舆论工作的水平和质量。
第一,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坚持真实性和客观性。
马克思主义认为,新闻应该客观真实地反映客观存在的事实,不应该歪曲事实,更不应该捏造事实。
新闻工作者应该严格遵循新闻事实真实性原则,坚持事实真相,切实承担起对社会公众负责任的职业操守。
在新时代,新闻舆论工作要紧密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增强新闻报道的公信力和权威性。
第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注重社会效益。
马克思主义认为,新闻传播是服务于人民、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应当强调社会效益。
在新时代,新闻舆论工作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引导公众正确理解和认识国家大政方针、政策和社会热点问题,不断增强公众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入人心。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强调发挥新闻媒体的监督作用。
马克思主义认为,新闻媒体是公共利益的代言人和监督者,应当对社会各方面权力进行监督,为民众打造一个公平、公正的舆论空间。
在新时代,新闻舆论工作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监督作用,加强对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舆论监督,推动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舆论支持。
第四,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强调批判精神和创新精神。
马克思主义认为,新闻工作者应当具备批判精神和创新精神,善于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深刻分析问题,不断探索新闻报道的形式和手段,提高新闻报道的深度和广度。
在新时代,新闻舆论工作要培养新闻工作者的批判精神和创新精神,引导他们站在时代前沿,关注时事热点和社会问题,努力提高新闻报道的深度和品质。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对新时代新闻舆论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研究
关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研究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一种基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具有鲜明特点的新闻观,它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新闻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本文将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概念、特征、价值和实践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探讨其对于新闻领域的重要意义以及未来发展的方向和挑战。
一、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概念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指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上,运用辩证唯物主观点和方法,对新闻现象进行全面深入地认识、分析和评价的理论和方法。
它强调新闻是社会政治经济的产物,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和折射。
同时,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注重从广义与狭义的两个角度来审视新闻,即全面认识新闻的社会生产性和舆论意义,深入探讨新闻创作、传播、接受和评价等方面的各个环节和要素。
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特点1.批判性: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具有高度的批判性,强调把揭示新闻背后的事实、关系和本质作为新闻报道的前提和核心要求。
同时,它也正视新闻创作与新闻舆论的种种问题与缺点,提出打破资本主义垄断,发扬人民舆论,助力革命进程和建设之需的主张。
2.实践性: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注重纸上谈兵,反对唯心主义和形式主义。
提倡新闻创作与新闻舆论贴近基层、贴近热点,关注人民群众的生活、梦想、愿望和情感,体现新闻的价值与意义,积极参与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进步。
3.科学性: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立足于辩证唯物主义的基础上,透彻分析新闻现象,深入研究其社会历史背景、社会经济根源和政治文化因素。
它注重新闻与历史、新闻与社会、新闻与人民之间的各种关联性,力图从科学的角度对新闻现象进行分析和解读。
三、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价值1.它破除了资本主义媒体的思想控制和舆论压制,为人民大众提供了民主、平等的新闻信息环境,为实现民主与开放提供了舆论保证。
2.它强调新闻与社会、新闻与历史、新闻与人民之间的关系,帮助人们更加清晰的认识到社会科学本质,从而有利于发展人民大众的思想认识行为及其价值观。
3.它在对新闻获取、处理、传播、评价等各方面提出了科学的要求和方法,并详细地研究其中的真实性等问题,强调通过科学的手段和方法达成新闻的正确性,拒绝新闻创作与传播中的形式化与扭曲。
试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现实意义
阶级性 的集 中表现 。社会主义新 闻工作 的党性 , 是
无产阶级的阶级性和 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 、科学性
般受到形 而上学 的影响 ,主张事实的真实 ,但对事 实 区分为现 象和 本质 、局部和整体 、支流和 主流 , 以及事物的内外联 系等 ,不作进一步的分析 ,往往
是 以孤立的 、静止的 、片面 的、表象的观点认识 和
会 主义现代化建设中 ,特别是新媒体迅猛发展的今 天 ,对我们从根本上全面理解把握马克思主义新闻 观 ,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
马克 思主 义新 闻观 的形 成。马克 思主 义新 闻
各党员和群众 ,发挥 主观积极性 ,办好各 级党报党 刊、广播 电视 互联 网以及一切与之有 关的新媒体平
台。
观 ,是 马克思主义理论视 野下关于新 闻传播活动和
新 闻现象 的总 的看法 ,它涉及如新 闻本源 、新闻本
社会主义新闻工作 为人 民服务的原则是同党性 原则 紧紧联 系 的。新 闻工作者 只有贯 彻这 两条原
质及新 闻传播规律等许多根本性 问题 。其核心是马
则 ,才能体现人民性精神 。任何把人 民性原则绝对 化 ,把它 当作一项独立的、与党性原则相脱离甚至
针一方面是动员 和组织各级党委和全体党员 ,积极
关心和参加报刊工作 ,切实地 、有力地加强对报 刊
2 4・
视 、广播 以及 网络媒体 ,都在内容和形式等诸多方
面有了突飞猛进 的进步 ,成为党和政府的有力宣传
・
武器和人 民的 良师益友 。但是 ,我们也应 清醒地看 到 ,当前新 闻工作 中也 存在 着不 少新 问题 和新 矛
的集 中表现, 是区别于 资产阶级新 闻宣传 的最显著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心得体会(4篇通用)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心得体会(4篇通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心得体会(篇1)从历史的长河中回望,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形成与发展始终与无产阶级的革命实践紧密相连。
从最初的《共产党宣言》到现今的社会主义建设,新闻传播始终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学习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不仅仅是对一种思想的传承,更是对真实、公正、全面报道的追求。
在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过程中,我逐渐领悟到真实是新闻的生命线。
真实不仅是对事实的准确描述,更是对现象背后本质的揭示。
这要求新闻工作者具备敏锐的观察力、深入调查的能力以及对社会现象的深刻理解。
例如,曾经有媒体对某事件的报道出现偏差,导致舆论误导,对当事方造成不良影响。
这使我深刻体会到,新闻的真实性不仅仅是对个人的承诺,更是对社会、对历史的责任。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强调新闻的阶级性,新闻是一定阶级的舆论工具。
这使我认识到,新闻并非简单地传递信息,而是带有鲜明的阶级性和立场。
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下,新闻应当为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发声。
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公民,我们应当积极参与到新闻传播中,捍卫正义、公平的价值观。
此外,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还强调新闻的教育功能。
在现代社会,新闻不仅是信息传递的载体,更是普及知识、引导公众思考的重要工具。
在学习过程中,我深感新闻应当担负起启迪民智、传播科学文化的重任。
尤其是在当下信息爆炸的时代,如何筛选、鉴别、传播有价值的信息,成为了摆在新闻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而在实践中,我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体会更加深刻。
参与学校的新闻采写活动时,我努力践行真实、公正、全面的原则。
在报道校园新闻时,我力求挖掘事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而不仅仅停留在表面现象的描述上。
同时,我也积极传播正能量,为同学们提供一个积极健康的校园舆论环境。
回顾这段时间的学习与实践,我深感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指导意义重大。
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继续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水平。
浅析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对新时代新闻舆论工作的指导意义
浅析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对新时代新闻舆论工作的指导意义【摘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作为重要的理论基础,在新时代的新闻舆论工作中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通过了解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基本原理,我们能够更好地应对新时代新闻舆论工作中面临的挑战。
在新闻传播中贯彻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可以提高新闻传播的质量和水平。
实践中,我们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指导,不断探索新的实践路径。
结合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理论基础,新时代的新闻舆论工作将更加有力,同时也将更好地为社会提供准确、及时、客观的信息,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对新时代新闻舆论工作的指导意义不可忽视,其重要性在于确保新闻传播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新时代、新闻舆论工作、指导意义、基本原理、挑战与应对、新闻传播、贯彻、理论基础、传播质量、水平、重要性。
1. 引言1.1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重要性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新闻事业的理论基础和价值取向,指导着新闻工作者的思想意识和工作实践。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强调新闻的社会责任和政治使命,要求新闻传媒服务于人民群众,反映社会实际,关注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强调新闻的政治属性和社会效果,要求新闻传播是一种政治活动,要服务于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引导民众正确的思想和行为。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对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性,在当前新时代传播环境下,新闻舆论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重要性凸显无疑,为新闻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理论支持和决策参考。
2. 正文2.1 了解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在新闻领域的具体应用。
了解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基本原理,就需要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对新闻传播活动的认识和看法。
马克思主义将新闻视为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反映社会现实、引导社会变革、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媒介和工具。
马克思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
马克思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引言马克思是19世纪德国社会学家、哲学家和经济学家,他的思想对当代大学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马克思的一些重要观点,并分析这些观点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
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观点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观点包括阶级斗争、剩余价值和历史唯物主义等。
这些观点为我们理解社会现象提供了重要的思考框架。
阶级斗争马克思认为社会存在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而经济基础又决定了上层建筑。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马克思将社会划分为两个对立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他认为,这两个阶级的矛盾和斗争是推动社会变革的根本力量。
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阶级斗争的观点提醒我们认识到社会不公平现象的存在。
大学生作为接受高等教育的群体,往往来自不同的社会阶层,有着不同的背景和机会。
因此,他们面临的机会不平等和社会限制可能会引发对现行社会秩序的质疑和抗议。
剩余价值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资本家通过雇佣工人生产商品,而工人只能获得劳动力价值的一部分作为工资。
剩余价值就是资本家从工人身上剥削的那部分劳动价值。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核心问题就是剩余价值的占有问题。
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剩余价值的概念提醒了他们关注自己劳动价值的实现和保护。
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中,大学生通常面临着压力和剥削。
马克思的观点提醒他们要思考如何争取自己应得的权益,提高劳动力价值,避免被剥削。
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方法论,它认为人类社会发展是有规律可循的。
马克思认为,社会发展的驱动力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当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生矛盾时,社会变革就会发生。
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提醒他们要了解并思考社会变革的规律和动力。
大学生作为社会的新生力量,他们应该关注社会问题,并主动参与到社会变革中去。
马克思的思想激励着他们成为积极的社会参与者,并为实现社会进步而努力。
马克思对当代大学生的启示关注社会问题马克思的思想引导当代大学生关注社会问题,看清社会现象背后的本质和矛盾。
马克思新闻观学习心得(精选4篇)
马克思新闻观学习心得(精选4篇)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在新闻领域的具体表现,世界是丰富、复杂的,因此,对新闻工作者来说,善于学习是一种需要,一种职责,也是一项基础性、根本性的工作。
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五篇马克思新闻观学习心得,希望大家喜欢!马克思新闻观学习心得【篇1】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我台新闻从业人员一致认为:作为一名新闻宣传工作者,必须要树立“四种意识”,即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阵地意识。
新闻宣传工作,是一项严肃认真的工作。
新闻宣传工作是舆论监督和思想引导的总和。
所以,新闻宣传工作并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而是一项非常重要且有一定难度的工作。
那么,怎样才能把这项既重要又有难度的工作做好呢?要做好新闻宣传工作,我们必须做好以下几点:第一,做好新闻宣传工作,要掌握好一个最基本原则,即宣传要讲究分寸。
因为有相当一部分人对宣传工作有错误认识,他们通常把宣传与“吹捧”、“贴金”等字眼相联系,对宣传工作持有偏见。
因此,搞好宣传工作要讲求策略,拿准火候,注意分寸,要谨用夸大之词、慎用虚浮之语。
第二,新闻宣传要做到三勤:眼勤,脑勤,手勤。
即勤于观察,勤于动脑,勤于练笔。
在日常工作中,要善于观察生活中的闪光点,善于培养自己的创作热情和写作灵感,并及时记录和编写,用流畅而优美的语言真实传递诚挚的情感和美好的信息。
第三,新闻宣传要善于总结。
新闻宣传工作,应体现工作中的亮点,挖掘更深一层的有重大教育意义特色的闪光之处,用精辟而又不脱离实际的语言加以理性的总结并进行重组设计,做到不仅实事求是,而且又能够从繁杂的工作中发现具有本质性和发展方向的东西。
第四,新闻宣传工作者,不仅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还要有大胆开拓、勇于创新的精神。
重点要对内容、形式等诸方面进行精心策划和设计,要做到体现大局意识和服务第一的基本思想。
第五,要做好新闻宣传工作,需要领导的重视和支持,需要将精神鼓励与物质利益相结合,不能一味搞精神鼓励。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问题研究综述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问题研究综述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问题一直是学术界和社会关注的焦点。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问题研究是现代新闻传播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问题研究对于推动我国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培养合格的新闻从业人才,提高新闻传播人员素质,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等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本文将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问题进行全面的研究综述,旨在深化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问题的理解,促进学术界和社会对该领域的关注和研究。
一、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内涵和特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马克思主义对新闻及其价值、功能以及新闻事业的根本原理和基本立场的总称。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内涵主要包括:政治性、原则性和国际性。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以正义、真实、客观、全面为价值追求,以服务人民、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社会使命。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坚持立场和观点的原则性。
第二,坚持真实性和客观性。
坚持社会责任性和社会效益性。
第四,坚持从事实出发,遵循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第五,坚持国际视野,关注国际新闻事业的全局。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问题研究一直是新闻传播学研究领域的重要方向之一。
近年来,随着我国新闻事业的快速发展和传媒业的蓬勃兴起,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问题的研究也日益受到学术界和社会的重视。
目前,国内外关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理论体系的构建。
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理论体系,提升新闻教育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2.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教学模式的创新。
通过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教学模式的探索和实践,提高新闻传播专业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专业能力。
3.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内容的优化。
通过对教学内容的优化和更新,使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更符合时代需求和社会实践。
4.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资源的整合和共享。
通过整合和共享各种教育资源,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提供更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条件。
新媒体时代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引导高校意识形态建设
教研前沿新闻郦福新媒体时代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引导高校意识形态建设张鑫(天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300380)摘要:高校意识形态领域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阵地,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我国媒体舆论事业进入新时代,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搭建了新平台、开辟了新路径,同时也给高校意识形态构建带来了新挑战。
因此,需要我们高举马克思主义科学旗帜,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立场信念,保障高校意识形态的工作高效有序开展。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新闻观;高校意识形态;问题与对策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8883(2019)12-0222-02一、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及其在当代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作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他们参与的政治活动总是伴随着一些报刊活动,并且他们一起创办、主编过许多杂志。
通过参与报刊活动,马克思、恩格斯总结了他们对新闻事业的理解,揭示了新闻传播的一般规律,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本质内涵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唯物史观,在认识新闻现象、传播活动的基础上产生的新闻传播思想,其核心内容包括新闻事业领域内的基本观点及党报刊物的一系列思想,主要原则包括党性原则、人民性原则、真实性原则与意识形态原则。
(二)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优秀的、科学的理论品质,是马克思主义在21世纪的今天仍然焕发无限生机的动力源泉。
马克思主义是我国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的进程中始终伴随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脚步不断丰富和发展,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成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重要的组成部分。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十分重视新媒体时代下的新闻传播工作,多次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了新闻媒体的意识形态功能,推动新旧媒体相互融合,为新闻媒体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二、新媒体背景下高校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的问题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网络媒体兴盛发展,获取信息的渠道增多,媒体的传播形式由传统媒体转向新媒体,高校学生作为接受新鲜事物快、学习能力强、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群体,通过电视、电脑、手机等电子工具获取信息,通过微信、微博、贴吧、知乎等自媒体工具发布信息。
新时代要强化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指导作用
54学术探讨新时代要强化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指导作用王 帅(吉林大学,吉林 长春 130012)摘 要:新时代要强化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指导作用,就要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历史地位,针对其本质特征和功能特征,利用好无产阶级开展新闻舆论工作的强大武器,发挥好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时代化的旺盛生命力。
面对纷繁复杂的舆论环境,更要切实认清新闻本身和新闻工作者存在的问题。
当前,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闻工作的重要论述,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指导下,强化新闻的规范性和客观性,建设一支听党指挥、心系人民的新闻工作队伍,团结好广大人民群众,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新闻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闻舆论;指导作用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0)11-0054-02习近平总书记对当前新闻舆论工作提出了殷切期望,指出“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
新闻舆论阵地作为党历来重视的战斗阵地,地位重要,使命艰巨。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坚守好这片阵地的鲜明旗帜和重要武器。
新时代,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强化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对新闻舆论工作的指导作用,刻不容缓。
一、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历史地位(一)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无产阶级开展新闻舆论工作的强大武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拥有党性、人民性、阶级性的本质特征。
“马克思、恩格斯的新闻思想是时代的产物,也是马克思、恩格斯独特的理论发现。
”[1]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批判,包括异化劳动批判和意识形态批判,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提供理论基础。
马克思、恩格斯深入考察工人处境,发现资本家假借给予工人报酬而压榨劳动力赚取剩余价值,同时利用统治阶级意识形态蒙蔽社会价值判断,在精神层面愚弄大众。
而被异化了的工人却并不知情,缺少新闻舆论去揭露社会本质问题,亟须在精神深处启迪工人正确认识世界。
马克思、恩格斯立场坚定地反对资产阶级价值观,通过《莱茵报》为无产阶级发声,认为报刊应该是“人民(确实按人民的方式思想的人民)日常思想和感情的公开表达者”[2],试图利用无产阶级报刊的人民性揭穿资本主义的虚伪性。
新时代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探索
无限韵味。
而且此种文本整合的群文阅读方式,就可使学生对语文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进行系统性综合,进而有效提升其语言理解和应用能力。
(2)比较阅读,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意识。
传统的阅读课以单一文本为主,侧重于对文本内容、思想、情感等方面进行研究,这种阅读方式既有优势,也存在明显的劣势。
其优点是,教学方法大都由前辈累积、沉淀而成,可供教师直接使用;其缺点是,很可能使师生形成一种固定思维,对文本盲目崇拜,以至于无法进行创造性思考。
实际上,优秀的古诗词都具有极为深刻的文化意蕴,在各个时代,不同作家的人生境遇不同,对同一文本的解读也不尽相同。
为此,高职教师可在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中适当引入现代诗歌作品,通过比较阅读,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意识。
比如,《断章》是卞之琳创作的一篇现代派的抒情诗,整首诗篇仅四行,却很难理解。
而余光中《连环》在意蕴上与《断章》有异曲同工之妙,其“相对主义”与《断章》中的“哲理”如出一辙。
因此,通过将《断章》与《连环》进行对比式群文阅读,可加深学生对两者哲学思想的了解,提高思想的深度和广度,提高创造性思维。
(3)合作互动,传递共享阅读的快乐氛围。
读书可使人生发生变化,可传达欢乐。
群文阅读体现一定的群体性,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教师和学生可以共同探究、讨论、合作、提炼古诗词的意蕴,从而达到多文本“群文阅读”的目的,一起共享阅读的快乐。
为此,在群文阅读中,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小组探讨,对阅读中遇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讨论,并根据古诗词的叙述人称、记叙线索、人物特点、写作目的等进行适当的补充,共同探讨古诗词之间的共同点和差异点,找到个性化的语言表达,与作者进行精神沟通,总结作者的选题思路和写作方式。
在这一教学过程中,学生会经常产生思维的火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交流学习,激发学习动力。
四、结语近些年,国家对高职院校的发展给予了极大的支持。
高职教师要真正认识到语文学科的现实意义,不断创新教育手段,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价值。
基于“课程思政”维度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
基于“课程思政”维度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谷鹏,张文娟(苏州大学传媒学院,江苏苏州215021)[摘要]“课程思政”的主要内涵是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打通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知识教育之间的教学壁垒。
对于新闻传播学教育教学而言,“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不仅是“课程思政”的直观体现,更是其具体内涵的重要构成。
因此,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与“课程思政”教学理念相结合,需要从教学目标、教学观点、课堂特色等方面精心谋划,真正提升新闻传播专业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新时期“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兼备的新闻人才。
[关键词]“课程思政”;“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学目标;教学观点;教学特色[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603(2020)32-0124-02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
”[1]以总书记讲话为出发点,结合高校教学的现实情况,“课程思政”提倡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各学科教学的全过程中,摒弃以专业知识教学为主、思想政治教育为辅的旧格局,促成“授业解惑”与“价值导向”共进的协同效应,形成高校“教书育人”新格局。
作为新闻专业领域的重要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思想内核贯穿新闻传播专业教学的全过程。
基于“课程思政”维度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思考,当代传媒类课程教学需从教学目标、教学观点、课堂教学特色三个角度进行整体设计与规划。
一、教学目标设计课程教学目标是对教学预期效果的明确表述,通常包含课程目标、课堂教学目标、教育成才目标三个方面。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最终目标实现,需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环节进行积极探索。
(一)知识与技能作为新闻专业的重要理论体系之一,“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教学设计需密切关注两方面内容:其一是以马克思、恩格斯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对该理论的创立和发展,其二是我国对该理论的继承和创新。
青年新闻工作者要积极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青年新闻工作者要积极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作者:张淑东伏雪琨来源:《新长征》 2015年第5期张淑东伏雪琨伴随着新兴媒体的高速发展,现代信息传播技术随之迅猛变革。
短时间内,移动终端、数字报刊、微博、微信席卷而来。
青年群体对这些新兴事物具有较强的接受能力,这些新兴事物对青年人也具有较大的影响。
同样,青年新闻工作者面对日益繁复的舆论环境,在错综复杂的形势下往往容易受西方所谓的“新闻自由”观念的影响,容易受利益的驱使和诱惑,缺乏甄辨力、观察力。
这种情况,直接导致部分青年新闻工作者在新闻宣传工作中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导向失误。
因此,对青年新闻工作者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培养教育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十分迫切的。
一、提高政治素养1957 年6 月,毛泽东在同胡乔木和即将接任《人民日报》总编辑的吴冷西谈话时说:“写文章尤其是社论,一定要从政治上总揽全局,紧密结合政治形势,这叫做政治家办报。
”1959 年6月,毛泽东对吴冷西谈话时,再次强调了“搞新闻工作,要政治家办报”。
这就是“政治家办报”的由来。
可是很多年轻的新闻工作者想当然地认为新闻工作就是一般信息传播的社会事务。
一提到办报就认为那只是高层管理者的责任,与我们采编人员没有关系,看不到新闻工作包含政治,从而弱化了新闻宣传的意识形态功能,淡化了政治意识,忽视了自己的政治责任。
这是对“政治家办报”理解上的偏颇。
“政治家办报”不仅仅是要求高层管理者具有政治家的头脑、认知、见地、策略,同时也要求所有的新闻工作者站在政治的高度,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具有敏锐的政治眼光,模糊认识坚决不能有。
在大是大非面前,要立场坚定,旗帜鲜明,绝不含糊。
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面前,要能够认清本质,明辨是非,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不断地提升自身的政治素养。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各种矛盾凸显交织。
全球的思想文化交流、融合、碰撞不断加强,社会舆论也在不同程度地呈现出多样性、复杂化等特征,导致新闻舆论领域的斗争更加激烈。
浅析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视域下的高校网络舆情引导
浅析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视域下的高校网络舆情引导自媒体时代,高校大学生作为网络时代的弄潮儿,网络扩宽了他们获取知识的渠道,但是这一群体本身的活跃性与盲目性等特征,也导致他们最容易被煽动而引发舆论。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在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传播实践过程中不断发展、充实、创新与完善的科学理论体系,是我党开展舆论宣传工作的重要指导理论。
本文将通过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观点、立场和方法去试图引导高校网络舆论问题,让高校网络舆情的引导拥有更加完备的治理方式和管理体系。
标签: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自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引导一、高校网络舆情引导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随着网络媒体的发展,尤其是自媒体的不断发展,人人都拥有了一台麦克风,都开始试图成为自媒体时代的“主角”能引导甚至引发舆论,这其中尤其以高校大学生群体见长。
仅在2019年,与高校大学生有关的高校网络舆情案例就不甚枚举,而这些事件的传播不仅将高校师生推到了风口浪尖,也给高校网络舆情治理带来巨大影响,因此,如何正确有效的进行高校网络舆情引导已是迫在眉睫。
二、自媒体环境下高校网络舆情引导的新挑战1.虚拟性、隐蔽性特征下的舆情预警及防控难度增大网络世界对于高校大学生来讲,的确是一片可以尽情释放自我的“乐土”,但其特有的虚拟性和隐蔽性特征,也给某些道德情感缺失,法律意识淡薄的图谋不轨之人提供了保护的天然外衣,不仅助长甚至点燃着高校网络舆情的火种,使高校很难对网络舆情事件做到及时迅速研判和提前预警,还无疑大大增加了高校网络舆论事件防控预警的难度。
2.低门槛、自主性导致有效监管措施难以运用自媒体具有使用门槛低、易操作、发布信息自由的特点,因此,人人既是信息的传播者,又是把关人。
也正是这种比较宽松的网络环境,使得舆论主体的意见表达也更加自由和随意,甚至任性,从而成为了虚假网络言论的助推剂,导致信息出现不准确甚至出现谣言遍地的现象。
而这些一旦发酵形成高校网络舆情,就极易导致舆情的扩散和失控,使的高校拥有的宣传引导策略难起作用,影响甚至削弱高校对舆情发展的监管能力[3]。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指导下的《电视新闻采写》教学改革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指导下的《电视新闻采写》教学改革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作为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电视新闻采写教学也需要不断地进行改革和创新。
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指导下,电视新闻采写教学应当更加注重新闻事业的社会逻辑,为学生提供更加贴近社会实际、具有现实意义的学习内容,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新闻报道的本质和要求。
本文将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指导下的《电视新闻采写》教学改革进行探讨。
一、理论指导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的指导下形成的。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强调新闻事业是一种社会性的公共服务,其价值目标是服务人民、传播真相、促进社会进步。
在电视新闻采写教学中,需要深入贯彻这一理论观点,使学生深刻理解新闻的社会属性和社会责任,使之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定支持者和忠实传播者。
二、教学内容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该更加注重贴近社会实际和社会需求。
电视新闻采写教学应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等内容纳入教学大纲,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大事、民生问题、社会热点等,培养学生对社会的敏锐观察力和独立思考能力,使他们能够胸怀祖国、关心人民、服务社会。
三、实践教学在电视新闻采写教学中,实践教学是至关重要的。
学校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亲身体验新闻报道的全过程,使他们在实践中锻炼观察力、思考力和创作力,培养他们具备从本地到全球的视野,在新闻报道中反映社会矛盾和问题,为社会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
四、师资队伍建设师资队伍是教学工作的重要支撑,学校应该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引导,使教师具备与时俱进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从而能够更好地指导和帮助学生进行电视新闻采写工作。
学校还应该积极邀请业界资深从业人员担任客座讲师,借助其丰富的行业经验和最新的行业资讯,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新闻行业的实际情况和需求。
五、评价体系建设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评价体系的建设同样至关重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 断将真相展现 的过程 ,高校 学生要耐 得住心性等待 ,
不 要 急 于 做 出 是 非 判 断 ,要 信 任 新 闻 媒体 对 马 克 思 主 义 新 闻观 的坚持 ,也 要以马克思主义的新闻观来看待社会 新 闻 的传 播 、宣 传 。 三 、马 克 思 主 义新 闻观 可 以引 导 高校 学 生 正 确 地 享 受 言论 自 由 我 国宪法规定 中华人民享有言论 自由 ,但在法制社 会 ,发表 的言论 若存在诽 谤 、侮辱 ,侵犯 他人 的名誉 权 、 隐私 权 、 肖像 权 、 荣誉 权 、姓 名 权 等权 利 时 ,将 会 由 法庭 进 行 裁 决 ,判 断是 非 , 因此 言 论 的 自由需 在 法 律 允许 的范 围 内 。高 校 学 生 。由于 缺 乏 社会 经 验 ,法 律 意 识淡 薄 ,很 多 时候 在 网 络信 息 工具 使 用 过 程 中仅 仅 注 意 了享受言论 的自由,但未能意识到法律的约束 ,不经意 中容 易成 为谣言的利用工具 ,在博客微博微信等平 台上 发表、传播违法的信息 ,造成不 良影响。 在享 受言论 自由过程中 ,高校学生尤其要 用马克思 主 义 新 闻 观 来 时 刻 提 醒 自己 ,传 播 的 内 容 与 法 律 的 关 系 :是否破坏 了国家政治制度 、经济制度 、国家 政权 、 主 权 、领 土完 整和 国家 统 一 ;是 否 在 不 经 意 当 中泄 露 了
、
场
随 着手 机 网络 平 台的 普 及 ,获 得信 息 的 方式 日益 便 捷 ,新闻可 以跨越空 间迅速的传递到每一个 客户端 ,而 未加甄 别的信息 ,存在虚假与失实的可能 ,加上情绪 性 不假 思 索 的 回复 ,很 容 易 造 成 事 端 引 发 冲 突 。高 校 学 生 处 在 青春 叛 逆 期 ,不 仅 有 着 强 烈 的 自尊 ,还 有着 强 烈 表 达 自我 的欲 望 ,非常 容 易被 负 面 新 闻 影 响 ,被 群 体 性 事 件 的 评 论 煽 动 情 绪 ,特 别 喜 欢 通 过 网 络 的 博 客 、 微 博 、 微信 ,甚至在 现实 生活 中冲 动地表 达 自己的意 见 与建 议 ,因 此 用 马克 思 主 义 新 闻观 对 高 校 学 生 进 行思 想 引 导 成 为 实 实在 在 的 需要 。 马 克思 主义 新 闻观 ,是 辩 证 唯 物 主 义 和 历史 唯物 主 义 在 新 闻 工 作 中 的体 现 ,是 一 种 新 闻 领 域 的 方 法 论 和 认 识论 ,不仅包括马克思恩格斯 关于新 闻、信 息传播 、宣 传的内容 ,也包括中国共产党几代主要领导人 ,老一代 新闻工作者的论 述与著作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不是一种 枯燥无 味过 时无用的说教 ,而是一种开放 的发 展体 系。 坚 持 党 性原 则 并 遵 循 新 闻传 播 的 规 律 ,要 求新 闻 真 实 、 客观 ,实事求是 ,并贴近百姓生活 ,可 以指导高校学生 坚 持 正 确 的 政 治 导 向 。舆 论 导 向。 二 、 马 克 思 主义 新 闻观 可 以引 导 高 校 学 生 认 识 新 闻 的 真 实 性 马克思 : “ 只要 报 刊 有 机 的运 动 着 ,全 部 的 事 实 就 会完整地揭 露出来。 ”每个人都 有不 同看问题的 立场和 角度 ,新闻事件发生也 随着时间的迁移 中暴露出更多 的 问题 ,展现出问题的不同角度 。当不 同视角的新 闻报道 将真实的各个侧面展现 出来之后 ,真实才会还原在我们 眼前。然而高校学生往往会沉不住气 ,还未等到去伪存 真 的过程结 束就失 去冷静 ,急于站 出来 举旗 呐喊 、批
2 01 4‘ 5
:
浅谈马 口【 摘源自极叠 l 导 杨 宏 扬
要】 面对海量信 息,高校 学生须加强思想建设 ,以马克思主义新 闻观来看待新闻 ,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来指 言论 自由
判 、抱 怨 、失 落 ,乃 至 对 我 们 的 世界 失 去 信 心 。 例 如 近 的有 “ 湖 南 湘 潭 发 生 产 妇 剖 腹 产 死 于 手 术 台事 件 ” ,由 于最初报道记者缺 乏医疗方面专业知识 ,用外行眼光看 真相 ,用冲击性字 眼暗示这是一起医生缺乏责任心的医 疗事故。然随着时间的迁移 ,专业人 士的质疑 ,联合调 查组进驻 ,鉴定结果为非 医疗事故 ,冲突来 自医患双方 沟 通 不 充 分 ,引 起 家 属 不 满 和 质 疑 。远 的 有 “ 华南虎 ” 事 件 ,是 某 些 人 为 了个 人 利 益 制 作 虚假 新 闻。 通 过 这 些 事 例 ,我 们 可 以认 识 到新 闻是 动 态 的 ,随 着 时 间的 迁 移
导 自己,在 法律 范围 内发表言论 ,展现 自己。树立正确 的人 生观 、价值观 、世界观 。 【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高校学生
高 等 教 育 大 众 化 是 我 国教 育 的发 展 趋 势 ,高 校 大 学 生 ,日渐成为祖国未来建设 、发展 的有生力量。这些未 来有生 力量 的人生观 、价值观 、世界观 。在进入高校前 绝 大部分是朦胧与模糊的 ,但 进入 高校后 ,没有 了高考 的压力 ,脱离 了十多年家庭教育的管束 ,其个性心理在 同龄群体 中需要 释放性 地表达 ,并期 待获得 群体 的认 可 ,其 人 生 观 、价 值 观 、世界 观 ,在 吞 吐互 联 网 良莠 不 齐 的海量信息下逐渐 形成。如何 引导 高校 学生朝积 极 、 正 面的方向发展 ,已成为高校教育的责任 与重担 ,这 不 仅 关系到学生未来的发展与成就 ,更关系到 国家 的强盛 与兴衰 。因此运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对 高校学生进行 引 导 成 为迫 切 的需 要 。 马 克 思 主 义 新 闻 观 可 以 坚定 高校 学 生的 政 治 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