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蓝与甘蓝型油菜_萝卜d染色体附加系杂交F_1代的获得与鉴定

合集下载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_f1代_基金支持热词逐年推荐_【万方软件创新助手】_201408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_f1代_基金支持热词逐年推荐_【万方软件创新助手】_20140801
2008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序列变异 崛起 小鼠 小麦 对策 对交系 家鹑 家蚕 实心小麦 子房培养 子代 大型溞 多酚氧化酶基因 多倍化 多倍体 复合ssr位点 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 基因表达 基因组 基因扫描 基因定位 均值差检验法 土地整理 启示 叶绿素含量 叶片 发夹状小干涉rna 双交群体 区域方向蝌 加倍单倍体(dh) 分离分析 分离 分子标记 分区 减数分裂 农村居民点 免疫力 保护酶 侵染过程 代换系 人工接种 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 互补决定区3 丽蝇蛹集金小蜂 中文信息处理 中国沙棘 t细胞受体 t细胞克隆 svm分类器 ssr引物 ssr分子标记 ssr位点 scar标记 rapd
推荐指数 3 3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2009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北京农学院 萝卜与甘蓝属间杂种后代的细胞学观察 论文

北京农学院 萝卜与甘蓝属间杂种后代的细胞学观察 论文

学生姓名研究结果表明:F 5占27.05%,主要集中于38,37,36和34;F 6减小,在30至38之间,其中以36最多,占41.86%,主要集中于37,36和35。

F 5代群体中,2n=36的植株最多,占40.8%,其次是2n=38的植株,占29.6%;F 6代群体中,也是2n=36的植株最多,占51.9%,其次是2n=35的植株,占25.9%。

萝卜;甘蓝;属间杂种后代;细胞学;育性Cytological study on the intergeneric hybrid progenies between Raphanus sativus and Name of student Name of tutor intergeneric hybrid progenies of Raphanus oleracea were used in this study, and the variation of chromosome numbers of ovary cells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were as follows. In the plants of the F 5 generation, chromosome numbers ranged from 18 to 38,and the cells with 36 chromosomes were the most frequent (27.05%). Most of the cells were those with chromosome numbers 38,37,36 and 34. In the plants of the F 6 generation, the range of chromosome number decreased evidently, which was from 30 to 38. The cells with 36 chromosomes were the highest (41.86%). Most of the cells were those with chromosome numbers 37,36 and 35. In the F 5 generation, the plants with 2n=36 as the highest chromosome the most frequent (40.7%), and those with 2n=38 were the secondIn the F 6 generation, the plants with 2n=36 as the highest chromosome again the highest (51.9%), and those with 2n=35 were the second……Raphanus sativus ;Brassica oleracea ;intergeneric hybrids ;cytology ;fertility。

甘蓝型油菜ZIP基因家族全基因组鉴定与表达分析

甘蓝型油菜ZIP基因家族全基因组鉴定与表达分析

expression, for that BnaZIP1, BnaZIP4, BnaZIP5, BnaZIP6, BnaZIP10, BnaZIP11 and BnaIRT3 genes were ac‑ tively expressed in different tissues and different developmental stages. We also found that BnaIRT1.A01a was ex‑ pressed in both leaves and roots of rape treated with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cadmium, which might play an im‑
表 现 出 组 织 特 异 性 表 达 特 点 ,并 且 在 油 菜 不 同 组 织 和 不 同 发 育 时 期 中 BnaZIP1、BnaZIP4、BnaZIP5、BnaZIP6、
BnaZIP10、BnaZIP11 和 BnaIRT3 基因。用不同浓度镉处理油菜,发现在叶和根中都被诱导表达的基因是 BnaIRT1.
A01a,该基因在油菜重金属镉胁迫响应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结果为后续 ZIP 基因家族生物学功能研究提
供了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ZIP 基因家族;镉处理;全基因组分析
中图分类号:S56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084(2021)03-0392-13
tification and expression analysis of ZIP transporter gene family in Brassica napus HE Dan1,2,YANG Tai-hua3§,LI Ting1,2,WU Jin-feng1,2,4,PENG Jia-shi1,2,LIU Li-li1,2, ZHANG Da-wei1,2*,YAN Ming-li1,2,LI Zai-yun3

甘蓝型油菜遗传连锁图谱构建及QTL分析的开题报告

甘蓝型油菜遗传连锁图谱构建及QTL分析的开题报告

甘蓝型油菜遗传连锁图谱构建及QTL分析的开题报告题目:甘蓝型油菜遗传连锁图谱构建及QTL分析一、研究背景和意义甘蓝型油菜是新型油料植物品种,在食用、油料和绿肥等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然而,由于甘蓝型油菜育种进程缓慢、育种效果不显著,加之其受到病虫害侵袭的影响,对甘蓝型油菜的遗传基础和遗传改良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遗传连锁图谱是研究物种基因组遗传结构和功能的有力工具,其构建有助于鉴定性状相关基因和分子标记,探究物种遗传机制,促进分子育种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的研究和应用。

本研究将利用分子标记技术和杂交群体分析方法,构建甘蓝型油菜遗传连锁图谱,并从中鉴定定位与病虫害抗性相关的数量性状基因(QTL),为进一步精细定位病虫害抗性基因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有力支持。

二、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1. 材料准备:选择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杂交群体作为材料,利用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将其基因组DNA提取出来。

2. 分子标记筛选与连锁图谱构建:根据已有的SSR、SNP和Indel标记信息和遗传多态性,选取一定数量的标记进行筛选和优化,再通过遗传连锁分析和软件处理,构建甘蓝型油菜遗传连锁图谱。

3. 病虫害抗性QTL位点分析:采用Phenotype–Genotype Integrated Analysis(PGIA)分析策略,将病虫害抗性等数量性状测定结果与连锁图谱分析相结合,分析不同QTL对不同性状的贡献率,鉴定与病虫害抗性相关的QTL区间。

4. 结果分析和应用:分析和整合实验结果,利用遗传连锁图谱和QTL位置信息,精细定位病虫害抗性基因和开发相应的分子标记,为病虫害抗性育种提供有力支持。

三、研究预期结果和意义本研究预计构建一个高密度的甘蓝型油菜遗传连锁图谱,并从中鉴定定位与病虫害抗性相关的数量性状基因(QTL)。

研究结果将揭示甘蓝型油菜的遗传基础和遗传机制,为病虫害抗性育种提供有力支持,并为进一步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基础。

合成甘蓝型油菜中双隐性雄性核不育材料的发现及遗传规律分析

合成甘蓝型油菜中双隐性雄性核不育材料的发现及遗传规律分析

合成甘蓝型油菜中双隐性雄性核不育材料的发现及遗传规律分析陈新;钱伟;曾长英;王文泉;孟金陵【摘要】从甘蓝型油菜与白菜型油菜的种间杂交获得的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中发现了雄性不育单株,兄妹交株系和不育株与甘蓝型油菜常规杂交F1和F2株系的育性分离分析表明,该不育材料属于双隐性雄性核不育类型.利用育性分离株系的可育株自交和可育株与不育株间兄妹交等方法筛选出7个纯合可育株系,等位测验表明这7个纯合可育株系(B1~B7)中存在两种基因型:Ms1Ms1ms2ms2和ms1ms1Ms2MS2.该材料对油菜核不育基因定位和杂种优势利用研究有重要意义.【期刊名称】《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年(卷),期】2010(018)003【总页数】5页(P321-325)【关键词】杂种优势;种间杂交;育性分离;基因型【作者】陈新;钱伟;曾长英;王文泉;孟金陵【作者单位】华中农业大学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0;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海口,571101;西南大学,重庆,400715;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海口,571101;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海口,571101;华中农业大学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43杂种优势利用是提高农作物产量的重要途径,随着杂种优势利用的不断深入,其经济和社会效益日益突出,各种农作物中雄性不育资源的发掘成了拓宽杂种优势利用的基础。

现阶段油菜杂种优势利用主要集中于细胞质雄性不育,而且不育基因资源大多局限于波里马和陕2A细胞质雄性不育[1-2]。

然而,细胞质雄性不育的育性易受环境因素影响,特别是遇低温会产生少量花粉,导致杂种纯度下降[3]。

为了解决细胞质雄性不育育性不稳定的问题,由核基因控制的细胞核雄性不育研究受到关注。

细胞核雄性不育不易受环境因素影响,可以得到稳定的雄性不育性状。

结球甘蓝离体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及转FOC1基因植株的获得

结球甘蓝离体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及转FOC1基因植株的获得

结球甘蓝离体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及转FOC1基因植株的获得结球甘蓝(Brassica oleracea var. capitata)是一种重要的蔬菜作物,其绿色蔬菜深受消费者喜爱。

然而,结球甘蓝在遗传改良方面进展较慢,主要是由于缺乏高效的遗传转化体系。

因此,建立一种高效的结球甘蓝离体遗传转化体系对于进一步研究和利用结球甘蓝的基因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离体遗传转化是利用外源DNA导入植物细胞并使其稳定地整合到基因组中的一种技术。

通过离体遗传转化,可以引入外源基因到结球甘蓝种质中,从而实现对其性状的改良。

在本研究中,我们以‘京蓝一号’为试验材料,通过优化离体培养条件、外源基因导入方法等关键因素,成功建立了一种高效的结球甘蓝离体遗传转化体系。

首先,我们选择了‘京蓝一号’的幼嫩胚作为离体培养的起始材料。

经过试验和优化,确定了在含有适量植物生长激素的MS培养基上进行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条件。

然后,将愈伤组织转移到含有植物生长调节剂和抗生素的培养基中,促进植株再生和筛选转化重组植株。

通过对不同外源基因转化的试验,我们最终成功地获得了携带FOC1基因的转化植株。

FOC1基因是一种抗菌基因,能够提高植物对病原菌的抵抗能力。

在我们的研究中,通过PCR、Southern blot等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分析,确认了FOC1基因在转化植株的基因组中的存在和整合。

同时,采用荧光显微镜观察转化植株中GFP基因的表达,证实了外源基因的转录和翻译水平。

此外,我们还通过对转化植株的株高、叶绿素含量、产量等性状的测定,评估了FOC1基因对结球甘蓝植株性状的影响。

结果表明,在FOC1基因的表达下,转化植株的抗病能力得到了明显提升,叶片绿色度和产量也有所增加。

这一结果进一步验证了我们建立的遗传转化体系的有效性和转化植株的稳定性。

综上所述,我们成功地建立了一种高效的结球甘蓝离体遗传转化体系,并获得了携带FOC1基因的转化植株。

这一研究为进一步研究结球甘蓝的基因功能和性状改良提供了重要依据。

甘蓝型油菜HD-ZIP基因家族的鉴定和表达分析

甘蓝型油菜HD-ZIP基因家族的鉴定和表达分析

西北农业学报 2020,29(9):1351 1363犃犮狋犪犃犵狉犻犮狌犾狋狌狉犪犲犅狅狉犲犪犾犻 狅犮犮犻犱犲狀狋犪犾犻狊犛犻狀犻犮犪网络出版日期:2020 09 04 doi:10.7606/j.issn.1004 1389.2020.09.008网络出版地址:https://kns.cnki.net/kcms/detail/61.1220.S.20200903.1705.022.html甘蓝型油菜犎犇 犣犐犘基因家族的鉴定和表达分析收稿日期:2019 10 18 修回日期:2019 11 11基金项目:青海省春油菜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项目(2017 ZJ Y09);青海省自然科学基金(2019 ZJ 972Q)。

第一作者:昝领兄,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春油菜分子生物学。

E mail:2281357780@qq.com通信作者:杜德志,男,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春油菜品种改良与推广工作。

E mail:qhurape@126.com昝领兄,李开祥,贾永鹏,杜德志(青海大学农林科学院,青海省春油菜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国家油菜改良中心青海分中心,农业农村部春油菜科学观测实验站,青海省春油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西宁 810016)摘 要 为揭示HD ZIP蛋白家族成员在甘蓝型油菜全基因组中的分布及相关特征,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共鉴定出74个HD ZIP转录因子,分别被定位到甘蓝型油菜的19条染色体和8条随机序列;这74个HD ZIP蛋白都含有高度保守的HD ZIP结构域;系统发育进化树将该家族成员聚为4大类;共线性分析发现大部分基因不仅在A和C染色体组间存在共线性,而且在各自染色体组内也存在串联重复事件;基因表达分析发现,大部分HD ZIP家族基因在根和叶中均有表达,并且在根中表达的基因多于叶片,受到盐胁迫处理时,大部分基因表达量会增加。

初步明确了甘蓝型油菜HD ZIP家族成员结构特点和相关功能,为进一步研究甘蓝型油菜HD ZIP蛋白家族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基础,为油菜抗性育种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一种甘蓝型((部分一柄多荚聚生型))系列杂交油菜的培育和选育方法[发明专利]

一种甘蓝型((部分一柄多荚聚生型))系列杂交油菜的培育和选育方法[发明专利]

专利名称:一种甘蓝型((部分一柄多荚聚生型))系列杂交油菜的培育和选育方法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李先明
申请号:CN201010550753.1
申请日:20101118
公开号:CN102090320A
公开日:
20110615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甘蓝型((部分一柄多荚聚生型))系列杂交油菜的培育和选育方法,本方法采用以下步骤:分别自交甘蓝型杂交油菜扁杆母本和甘蓝型杂交油菜扁杆父本,提纯选育出甘蓝型自交油菜扁杆母本亲本A和甘蓝型自交油菜扁杆父本亲本B;甘蓝型自交油菜扁杆母本亲本A与甘蓝型自交油菜扁杆父本亲本B杂交,得扁杆C;自交提纯选育扁杆C,得扁杆亲本D;分别自交日本黑珍珠扁杆和美国油菜王扁杆,提纯选育出日本黑珍珠扁杆亲本E和美国油菜王扁杆亲本F;扁杆亲本D与日本黑珍珠扁杆亲本E和美国油菜王扁杆亲本F三系杂交,得((部分一柄多荚聚生型))G,其中扁杆亲本D为母本,日本黑珍珠扁杆亲本E和美国油菜王扁杆亲本F作为父本。

采用本方法获得的系列杂交油菜呈((部分一柄多荚聚生型))且果荚长、果荚粒多、荚果间距小。

申请人:李先明
地址:629200 四川省遂宁市射洪县金华镇百箩村11组21号
国籍:CN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甘蓝型油菜Bna.A05DAD1基因的应用及方法[发明专利]

甘蓝型油菜Bna.A05DAD1基因的应用及方法[发明专利]

专利名称:甘蓝型油菜Bna.A05DAD1基因的应用及方法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卢坤,刘淼,曲存民,张凯,梁颖,李加纳
申请号:CN202010423266.2
申请日:20200519
公开号:CN111518814A
公开日:
20200811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甘蓝型油菜DAD1基因的应用及方法,利用克隆的甘蓝型油菜DAD1基因的全长编码序列,成功构建了35S启动子驱动的过表达载体。

通过农杆菌侵染法分别遗传转化拟南芥与甘蓝型油菜,均获得T代阳性转基因植株,对转基因植株的农艺性状调查显示过表达甘蓝型油菜Bna.A05DAD1能显著增加角果长度、每角果粒数和种子千粒重,对油菜的产量增加具有重要意义。

申请人:西南大学
地址:400715 重庆市北碚区天生路2号
国籍:CN
代理机构:重庆航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王贵君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2024年异源三倍体甘蓝型油菜染色体遗传及后代核型分析研究》范文

《2024年异源三倍体甘蓝型油菜染色体遗传及后代核型分析研究》范文

《异源三倍体甘蓝型油菜染色体遗传及后代核型分析研究》篇一一、引言甘蓝型油菜作为一种重要的油料作物,其遗传特性和染色体组成的研究对于提高其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异源三倍体甘蓝型油菜的培育与遗传研究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

本文以异源三倍体甘蓝型油菜为研究对象,对其染色体遗传特性及后代核型进行分析研究,以期为油菜的遗传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二、材料与方法(一)材料本研究选用的异源三倍体甘蓝型油菜样本均来自我国不同地区,经过严格筛选和鉴定,确保样本的纯度和代表性。

(二)方法1. 染色体遗传分析:采用流式细胞术、荧光原位杂交等技术,对异源三倍体甘蓝型油菜的染色体组成和遗传特性进行分析。

2. 后代核型分析:通过对异源三倍体甘蓝型油菜自交后代的核型进行分析,了解其后代的遗传稳定性和染色体组成特点。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一)染色体遗传分析1. 染色体组成:通过流式细胞术和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我们发现异源三倍体甘蓝型油菜的染色体组成复杂,包括A、C、D等多个亚基因组。

其中,A亚基因组主要来源于甘蓝,C和D亚基因组则来源于其他近缘物种。

2. 遗传特性:通过遗传分析,我们发现异源三倍体甘蓝型油菜的遗传稳定性较高,不同世代间染色体组成差异较小。

同时,其基因组具有较高的多样性,为培育新品种提供了丰富的遗传资源。

(二)后代核型分析1. 核型特点:自交后代的核型与亲本相似,但存在一定程度的变异。

其中,部分后代的染色体组成与亲本存在较大差异,表明其可能具有新的遗传特性。

2. 遗传稳定性:通过对自交后代的长期观察和统计,我们发现其后代的遗传稳定性较高,能够保持一定的染色体组成稳定性。

这为后续的育种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四、讨论与结论(一)讨论本研究发现异源三倍体甘蓝型油菜的染色体组成复杂,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和稳定性。

然而,其后代核型的变异程度仍需进一步研究,以明确其遗传机制和变异的规律性。

此外,本研究仅对异源三倍体甘蓝型油菜的某些特定时期进行了分析,对其在不同生长阶段的染色体组成变化还需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特早熟春性甘蓝型油菜sBnFLD基因的克隆及表达

特早熟春性甘蓝型油菜sBnFLD基因的克隆及表达

特早熟春性甘蓝型油菜sBnFLD基因的克隆及表达罗玉秀;张生萍;许唱唱;马小岗;杜德志【摘要】[目的]克隆特早熟春性甘蓝型油菜A基因组上的sBnFLD基因,并对其进行表达研究,为该基因的功能及其在成花转变中的作用研究奠定基础.[方法]根据GenBank中已报道的拟南芥和白菜型油菜FLD同源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引物,采用PCR和RT-PCR扩增特早熟春性甘蓝型油菜86号品系(光周期不敏感)的FLD同源基因,用qRT-PCR技术检测sBnFLD基因在86号品系不同发育时期茎、叶和茎尖中的表达情况.[结果]克隆出了sBnFLD基因,命名为sBnFLD,在GenBank中的登录号为KR003079.1.sBnFLD基因cDNA全长2 376 bp,有3个内含子,4个外显子,编码791个氨基酸残基,分子量86.5 ku,等电点8.5;sBnFLD为非分泌蛋白和非膜蛋白;sBn-FLD蛋白N端有2个保守的结构域α螺旋结构域(SWIRM)和NAD(P)-binding-8结构域,该蛋白有多个α螺旋和β折叠.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sBnFLD蛋白与已报道的甘蓝型油菜未知蛋白(CDX73929.1)和电子克隆的白菜型油菜FLD(XP 009135110.1)氨基酸序列相似性达99%,与拟南芥FLD氨基酸序列相似性达87%.qRT-PCR分析结果显示,sBnFLD基因在油菜苗期和现蕾初期茎、叶、茎尖中均有表达,但在蕾期茎尖中表达量最高.[结论]克隆出的sBnFLD基因为甘蓝型油菜的FLD同源基因,该基因在春性特早熟甘蓝型油菜开花调控中可能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期刊名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6(044)011【总页数】7页(P90-96)【关键词】春性甘蓝型油菜;基因克隆;FLD同源基因;开花时间【作者】罗玉秀;张生萍;许唱唱;马小岗;杜德志【作者单位】青海大学生态环境工程学院,青海西宁810016;青海大学生态环境工程学院,青海西宁810016;青海大学生态环境工程学院,青海西宁810016;青海大学农林科学院,青海西宁810016;青海大学农林科学院,青海西宁81001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65.4开花是植物从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变的重要发育过程。

甘蓝型油菜-萝卜附加系中萝卜染色体的(dp)RAPD标记

甘蓝型油菜-萝卜附加系中萝卜染色体的(dp)RAPD标记

甘蓝型油菜-萝卜附加系中萝卜染色体的(dp)RAPD标记丁云花;BUDAHN Holger;简元才;PETERKA Herbert【期刊名称】《园艺学报》【年(卷),期】2007(34)3【摘要】在已掌握甘蓝型油菜-萝卜附加系染色体构成,并构建萝卜分子连锁图谱的基础上,以甘蓝型油菜?萝卜附加系为材料,利用(dp)RAPD分子标记技术,筛选附加系中外源萝卜9条染色体(A~I)的分子标记,为进一步研究萝卜染色体与连锁群对应关系奠定基础。

试验筛选了576个随机引物(组合),有413个能从附加系中扩增出萝卜染色体的(dp)RAPD标记,平均有效引物(组合)占71·7%,其中RAPD反应有效引物率67·7%,dpRAPD反应有效引物率73·2%。

试验共得到899个萝卜染色体(dp)RAPD标记,包括354个RAPD标记和545个dpRAPD标记,覆盖萝卜整个基因组的全部9条染色体,不同染色体的标记数目变化范围在41~160,其中最多的是染色体C,最少的是染色体I。

【总页数】4页(P767-770)【关键词】萝卜;甘蓝型油菜;附加系;染色体;(dp)RAPD【作者】丁云花;BUDAHN Holger;简元才;PETERKA Herbert【作者单位】国家蔬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德国栽培作物育种研究中心【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631.1【相关文献】1.萝卜-甘蓝型油菜中萝卜基因组的RAPD与dpRAPD分析效率研究 [J], 丁云花;Holger Budahn;简元才;Herhert Peterka2.菜薹与萝卜附加系回交后代外源萝卜染色体的FISH检测 [J], 赵泓;马运其;丁云花3.甘蓝型油菜-萝卜C染色体附加系与普通白菜杂交F1的SSR标记鉴定 [J], 丁云花;Holger Budahn;赵泓;赵岫云4.甘蓝与甘蓝型油菜-萝卜d染色体附加系杂交F_1代的获得与鉴定 [J], 李倩;丁云花;李成琼;简元才;李丽5.应用原位杂交及RAPD技术标记抗黄矮病小麦一中间偃麦草染色体异附加系 [J], 徐琼芳;马有志;辛志勇;陈孝;林志珊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甘蓝型油菜杂种优势和遗传多样性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甘蓝型油菜杂种优势和遗传多样性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甘蓝型油菜杂种优势和遗传多样性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是国内外重要的油料和食用油作物之一,在全球农业中占有重要地位。

但是,甘蓝型油菜由于其基因组复杂,导致了育种进程缓慢和品种利用率低下的问题。

因此,研究甘蓝型油菜的遗传多样性和优势杂种的形成,是进一步提高油菜育种水平的必要条件。

二、研究内容
本研究将通过甘蓝型油菜的亲本材料进行杂交,选取遗传差异明显的优势杂种,在田间试验中对其优势性进行验证。

同时,运用分子标记技术对优势杂种进行遗传分析,探究其遗传多样性和优势性杂种的形成机理。

三、研究目的
1. 研究甘蓝型油菜的遗传多样性和优势杂种的形成机制,深入了解甘蓝型油菜的遗传特性和育种途径。

2. 筛选出高产、优质且适应性强的优势杂种,为油菜育种提供理论和实践基础。

3. 推进我国油菜育种水平,促进油菜产业的发展。

四、研究方法
1. 选取遗传差异明显的甘蓝型油菜品种进行杂交。

2. 通过田间试验,对杂种的生长性状、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进行评价。

3. 运用分子标记技术,对优势杂种进行遗传分析,探究其遗传多样性和优势性杂种的形成机理。

五、研究进度安排
本研究的时间安排如下:
1. 第一年:进行亲本的筛选和杂交,并在田间进行试验。

2. 第二年:对试验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

3. 第三年:利用分子标记技术进行遗传分析,探究优势性杂种的形成机理。

4. 第四年:撰写毕业论文并进行答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0卷第8期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年8月Vol130 No18Journal of Sout hwest University(Nat ural Science Edition)Aug1 2008文章编号:167329868(2008)0820067205甘蓝与甘蓝型油菜2萝卜d染色体附加系杂交F1代的获得与鉴定①李 倩1,2, 丁云花1, 李成琼2, 简元才1, 李 丽111北京蔬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100097;21西南大学园艺园林学院,重庆400716摘要:以甘蓝型油菜2萝卜d染色体附加系为母本,甘蓝为父本对其进行种间有性杂交,通过子房培养克服杂交障碍,获得F1杂交后代.对F1植株进行形态学、细胞学、RA PD及SSR分子标记鉴定,结果表明:获得的F1植株为具有萝卜d染色体的真杂种.关 键 词:甘蓝;甘蓝型油菜2萝卜d染色体附加系;子房培养;SSR;RA PD中图分类号:S60314文献标识码:A甘蓝系十字花科(Cruci f erae)芸薹属植物,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为极重要的蔬菜作物.线虫病是一种传播性极强的土传病害,危害严重,会导致作物减产、品质下降、种植面积下降等情况发生[1,2].传统换土喷药方法难以对其进行根治,并且容易造成污染,成本高昂.因此若能让作物自身对线虫具备抗性,无疑是一种安全、长效的根治方法.甘蓝作物内缺乏线虫抗源,有文献报道十字花科萝卜属(R a p hnus satvi2 us,n=9)中存在抗线虫的抗源材料,Peterka等研究证明萝卜中只有d染色体对线虫具有抗性效应[3-5].本试验通过对甘蓝型油菜2萝卜d染色体附加系与甘蓝的初步有性杂交,获得含d染色体的杂交后代,为今后选育具线虫抗性的新型甘蓝品种奠定基础,提供相关种质材料.1 材料与方法111 试验材料试验选用了甘蓝型油菜2萝卜d染色体附加系材料do(AACC+dd~,2n=40)与5份甘蓝材料78、92、114、125、126,及1份花椰菜材料cf1(CC,2n=18),均由北京蔬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提供.112 子房培养甘蓝型油菜2萝卜d染色体附加系×甘蓝,系种间远缘杂交,存在杂交障碍.试验通过子房培养的方法克服杂交胚胎发育障碍,获得杂交后代.试验材料定植于温室.父母本均于蕾期套袋隔离,开花前1~2d 母本去雄,并取新鲜父本花粉进行人工辅助授粉.取授粉后3d、6d、8d、10d、12d和15d的子房在不同培养基上进行子房培养.接种子房在75%的酒精内浸泡15~30s,再用3%的次氯酸钠溶液消毒15min,用无菌水漂洗2~3次,将子房接种于培养基White(1963)+VB6(015mg/L)+VB1(015mg/L)+甘氨酸(115mg/L)+烟酸(215mg/L)+IAA (115mg/L)+蔗糖(50g/L)与1/2MS(1962)+B5有机+IAA(115mg/L)+蔗糖(50g/L)内,并置于光照培养箱中[6].培养条件为16h光照,8h黑暗,25℃和66%光照度条件下进行培养.培养30d左右,剥开种荚取出种子,并将种子置于MS培养基上进行培养(B5有机即B5维生素,其成分为肌醇10g/L①收稿日期:2008204207基金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项目(30671421).作者简介:李 倩(19832),女,贵州贵阳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蔬菜育种研究.通讯作者:丁云花,副研究员;李成琼,教授.+烟酸100mg/L+VB6100mg/L+VB11g/L).113 杂种鉴定11311 形态学鉴定通过调查植株株型、叶形、叶色、叶柄、腊粉、叶刺等苗期性状,比较F1植株与亲本的差异.11312 细胞学鉴定根尖染色体数目观察.将2~3mm左右根尖置于饱和对二氯苯溶液中避光处理4h后转入卡诺固定液中固定,24h后进行酸解.酸解前用纯水漂洗根尖2~3次,在60℃下已预热的1mol/L HCl中水浴7min左右,再转入纯水中浸泡10min以上.切取根尖后用卡宝品红染液染色5min左右,常规压片后在OL YM PUS B H22下镜检,选出适合的分裂相进行观察拍照.11313 F1代植株的SSR鉴定采用CTAB法提取和纯化植物DNA[7].PCR扩增在20μL体系内进行,反应体系如下:50ng DNA 扩增模板、014μL10mM dN TP,1μL10Pmol上游引物、1μL10Pmol下游引物、2μL PCR染料、2μL10×buffer(15Mm Mg2+),014μL taq多聚酶、1112μL dd H2O、2μL DNA.PCR扩增程序: 7210℃加热3min,9410℃预变性2min,9410℃变性1min,6810℃退火1min,7210℃延伸45s,循环1次.9410℃变性1min,6710℃退火1min,7210℃延伸45s,循环1次.8410℃变性1min,6610℃退火1min,7210℃延伸45s,循环1次.9410℃变性1min,6510℃退火1min,7210℃延伸45s,循环1次.9410℃变性1min,6410℃退火1min,7210℃延伸45s,循环1次.9410℃变性1min,6310℃退火1min,7210℃延伸45s,循环1次.9410℃变性1min,6210℃退火1min,7210℃延伸45s,循环1次. 9410℃变性1min,6110℃退火1min,7210℃延伸45s,循环1次.9410℃变性1min,6010℃退火1min,7210℃延伸1min,循环1次.9410℃变性1min,5910℃退火1min,7210℃延伸45s,循环1次.9410℃变性1min,5810℃退火1min,7210℃延伸46s,循环19次.最后7210℃延伸30min, 410℃下保存.11314 F1植株萝卜d染色体RA PD标记鉴定[8]PCR扩增在20μL体系内进行:50ng DNA扩增模板、015μL10mM dN TP、2μL10×buffer(15Mm Mg2+)、2μL PCR染料、2μL10Pmol Primer,016μL taq多聚酶、915μL dd H2O、014μL25Mm Mg2+. PCR反应程:9410℃变性3min,3610℃退火1min,7210℃延伸1min,9410℃变性20min,循环到退火温度39次,3610℃退火1min,7210℃延伸10min,410℃下保存.2 结果与分析211 F1杂种的获得通过对不同授粉后发育天数的子房进行离体培养,并计算其结实率和发芽率(表1).统计对比数据后发现:不同发育天数的受精子房对杂种获得具有一定影响.多数组合授粉后10d左右的子房结籽率最高.表1 授粉后子房发育天数对亲和性的影响杂交组合发育天数/d组培子房数/个饱满种粒数/粒瘪种粒数/粒结籽率/%发芽率/%do×cf110d40235100do×786d24278135010d3013313100do×928d39182160do×1143d40143111008d381221610015d3824513100 do×1258d3139917331312d2412412100 do×1263d401451006d402351008d402155010d375413156015d4021510086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投稿网址http://xbgjxt1swu1cn 第30卷212 do ×甘蓝126F 1杂种鉴定通过子房培养获得的F 1后代,取最具代表性的do ×甘蓝126进行分析鉴定.21211 do ×甘蓝126杂种后代的形态学鉴定观察do ×甘蓝126F 1后代形态学特征.发现F 1子代植株外观上偏向母本.子代叶柄较父本长,叶柄有少量小叶,叶片锯齿处于父母本中间型;有少部分子代叶柄底端为紫红色,而父母本无此形态学标记(表2).表2 do ×甘蓝126F 1后代形态学观察组合锯齿翼叶叶色蜡质叶刺叶形叶柄叶柄小叶母本do锐+黄绿少+椭圆长多父本126钝+深绿多-卵圆短少do ×126钝+绿少+卵圆较长较多21212 do ×甘蓝126杂种后代的细胞学鉴定根尖染色体计数为最传统和经典的杂种鉴定方法,准确率高,但费时,并且在染色体数目较多时容易造成误差.已知母本do (AACC +dd -,2n =40),父本126(CC ,2n =18).杂种根尖经卡宝品种染色后镜检,观察到染色体数目为48(或49)和数目为29的两种根尖细胞(图1).图1 do ×126F 1染色体21213 do ×甘蓝126杂种后代的SSR 分子鉴定对数十组引物进行筛选,最终获得两组与DNA 模板结合后能在双亲及子代间扩增出明显差异带的引物:Ro (2526)、Ro (167168).其引物序列分别是:Ro255π2CA G AAA CC T GAC GT T ACC A T 23πRo265π2TCA TAC CCT TCA A GA TCA CC 23πRo1675π2GAA GAA GT G GC G C T T CAA 23πRo1685π2C T T A GC A GA GA G CAA CCA TC 23π通过对do ×126及其父母本的DNA 的SSR 单引物实验,两套引物与样品DNA 经PCR 扩增、电泳后分别在248bp 与167bp 处显示出明显差异带(图2、图3).图2可以明显观察到子代单株同时具有母本、父本各自的差异带.图3子代则表现出皆不同于父母本的特殊带型.由此可以判定,do ×甘蓝126子房培养获得9株成活再生植株均为真杂种.21214 do ×甘蓝126杂种后代中萝卜d 染色体的RA PD 分子标记鉴定利用已知萝卜d 染色体RA PD 标记OPE072363(5π2CCGA TA TCCC 23π)对F 1植株进行鉴定筛选,筛选出4株具有萝卜d 染色体的do ×126单株,分别为图2、图3中的5、9、10、13.如图4所示:母本do 与子代do ×126组合的4个单株(每个单株设2个重复)的DNA 经OPE072363引导后,于363bp (图4-A )处出现萝卜d 染色体的特异性标记带,同时子代单株也具有父本126的1条标志带型(图4-B ).96第8期 李 倩,等:甘蓝与甘蓝型油菜2萝卜d 染色体附加系杂交F 1代的获得与鉴定1-4:母本do 单株;5-13:do ×126单株;14-17:父本126单株;Maker 50bp.图2 R o(2526)扩增带型1-4:母本do 单株;5-13:do ×126单株;14-17:父本126单株;Maker 50bp.图3 Ro(167168)扩增带型1-4:do ×126单株(每个单株设两个重复).图4 由引物OPE072363扩增出的d 染色体特异性标记带3 结论与讨论甘蓝型油菜2萝卜d 染色体附加系作为比较新型的材料,与其它种属间的远缘杂交目前还未见有报道.本试验通过以该附加系与甘蓝进行杂交,从而获得具萝卜d 染色体的F 1后代,为进一步创造甘蓝抗线虫种质奠定了基础.试验借助子房培养的方法对胚胎进行挽救,成功获得杂交种子.初步试验结果表明:以授粉后发育8~10d 的子房进行离体培养较易获得种子.但培养效果受培养基种类、培养条件,父母本基因型等多因素影响,因此还需对取材时间、培养基种类、培养方法等因素进一步摸索,以建立附加系与甘蓝杂种的最佳培养体系.对子房培养获得的do ×126种子进行鉴定,子代植株外观皆偏向母本,但由于形态学标记易受外界因素影响,且外源基因不易表现等原因,不能完全做为杂种鉴定依据.配合染色体计数,对再生植株的根尖细胞染色体进行观察,得到染色体数目为29与48(或49)两种根尖细胞,可大致推断植株分别为3倍体(3x =19,AAC +d )和5倍体(5x =48,AACCC +d )或5倍体(2n =49,AACCC +dd ).SSR 分子鉴定稳定性好,重复性高.经特殊引物扩增,可分别获得同时具父母本特异带的子代特异带和皆不同于父母本的特殊7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投稿网址http ://xbgjxt 1swu 1cn 第30卷带型.几项结果综合判断,do ×126子代确为真杂种.并对其子代利用已知的萝卜d 染色体RAPD 特异标记OPE072363进行筛选,以363bp 处出现特异标记带为基准,筛选出4株具有萝卜d 染色体的do ×126后代,成功完成附加系中d 染色体对甘蓝的导入,为今后选育具线虫抗性的新型甘蓝品种提供了相关种质材料.参考文献:[1]朱德慧,白广京.宿州市蔬菜根结线虫病危害、防治现状及可持续治理对策[J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2):135-136.[2] 刘纪霜,刘志明,黄金玲.植物抗根结线虫机制研究进展[J ].植物保护,2007,33(1):21-22.[3] 丁云花,Budahn Holger ,简元才,等.甘蓝型油菜2萝卜附加系中萝卜染色体的(dp )RA PD 标记[J ].园艺学报,2007,34(3):767-770.[4] 丁云花,Budahn Holger ,Peterka Herbert ,等.萝卜D 染色体在7号连锁群的定位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2006,22(5):68-71.[5] 胡大有,王爱云,李 栒,等.甘蓝型油菜与萝卜属间杂种的获得及分子鉴定[J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06,28(4):476-479.[6] 唐 征,刘 庆,张小玲,等.甘蓝型油菜与青花菜种间杂种子房离体培养研究[J ].农业生物技术科学,2006(10):94-95.[7] 彭忠华,赵 致,张明生,等.SSR 标记对高海拔玉米自交系遗传多样性的研究[J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8(1):17-19.[8] 董艳玲,李 宇,胥 婷,等.甘蓝型油菜黄籽基因RA PD 标记的初步研究[J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6(5):529-531.Production and Identif ication of F 1s B et w een R ape 2R adishwith Chromosome 2D Addition Lines and B rassica oleraceaL I Qian 1,2, DIN G Yun 2hua 1, L I Cheng 2qiong 2,J IAN Yuan 2cai 1, L I Li 111Beijing Vegetable Res earch Center ,Beijing 100097,China ;21School of Horticulture and Lands cap e Architecture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716,ChinaAbstract :F 1s between rape 2radish wit h Chromo some D addition lines and B rassica oleracea were obtained t hrough ovary cult ure to overcome cro ss 2incompatibility.Morp hological and cytological examination and SSR RA PD Marker identification indicated t hat t he F 1s carried Chromosome D of radish and t herefore were genuine hybrids.K ey w ords :B rassica oleracea ;rape 2radish addition line ;ovary cult ure ;SSR marker ;RA PD marker责任编辑 欧 宾 17第8期 李 倩,等:甘蓝与甘蓝型油菜2萝卜d 染色体附加系杂交F 1代的获得与鉴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