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一32《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练习题及答案语文

合集下载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三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测试题(含答案)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三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测试题(含答案)
A.由东南流向西北B.由东流向西
C.由东北流向西南D.由南流向北
29.图中山峰的海拔可能为( )
A.1650米B.1770米C.1980米D.2200米
A.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B.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D.非地带性现象
27.④地气候类型的形成主要是受
A.西风带控制B.季风环流控制
C.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控制D.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
下图为黄土高原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等高距为200米。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28.图中河流干流的流向为( )
16.从法国巴黎到西安一线的自然带变化是
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B.亚寒带针叶林带-温带荒漠带-温带草原带-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带
C.热带草原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寒带针叶林带
D.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寒带针叶林带-苔原带
17.法国东南部的阿尔卑斯山是欧洲规模最大的山脉,下图是该山垂直自然带分布图,其北坡雪线低于南坡的原因是
9.芦苇、碱蓬对潮沟形态的影响,正确的是( )
A.变长B.变宽C.变浅D.变深
10.甲区域潮沟变长、密度变大的原因是( )
①黄河沉积增强 ②地形坡度变小 ③沙源补给减少 ④植被覆盖减少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11.甲区域退化为光滩的主要原因最可能是( )
A.潮汐侵蚀增强B.土壤盐度升高C.土壤肥力变低D.河流流量减小
第三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测试题
一、单选题
明长城根据不同的自然条件,采用了不同的构筑方法:长城的西半段全部用夯土筑成;东半段曲折延伸,外部用砖石砌成,内部夯土。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练习题(含答案)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练习题(含答案)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练习题(含答案)一、选择题 1.我国的江汉平原,地貌以平原为主,在温暖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影响下,地表生长了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林下发育了红壤,林内栖息着灵猫、猕猴等典型动物。

这里河网密集,水循环活跃,水生动物丰富多样,构成了一幅典型的江南水乡景观。

该资料反映了( ) A.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B.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C.南方地理环境的独特性 D.自然地理要素的独立性【解析】该资料反映了江汉平原地形、气候、土壤、生物、水文等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相互联系,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答案】 B 2.关于地形与土壤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陡峭的山坡上,地表疏松物质迁移速度较快,逐渐发育成深厚的土壤 B.阳坡的蒸发量大,水分状况较阴坡好 C.阳坡接受太阳辐射多于阴坡,温度状况比阴坡好 D.地形是土壤形成中比较活跃的影响因素【解析】在陡峭的山坡上,地表疏松物质迁移速度较快,土壤肥力流失严重;阳坡的蒸发量大,水分状况不如阴坡好;生物是土壤形成中比较活跃的影响因素。

【答案】 C 黄土高原曾经是森林茂密、农业发达的地区,但明清以来森林覆盖率逐渐下降到不足1%,水土流失严重,河道淤塞,旱涝灾害频发。

据此回答3~4题。

3.材料显示导致黄土高原地理环境发生变化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地形B.气候 C.水文 D.植被 4.本材料反映了地理环境具有( ) A.差异性 B.均衡性 C.整体性 D.稳定性【解析】第3题,由题干知黄土高原是由于植被的破坏造成水土流失、环境变化。

第4题,自然环境某一要素的变化,引起其他要素的相应变化,反映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答案】 3.D 4.C 下图为某地区地理环境变化示意图。

读图,回答5~6题。

5.引起该地环境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地壳上升 B.砍伐植被 C.气候变化 D.农业开发 6.该区域地理环境的变化主要体现了( ) A.地理环境的独特性 B.地理环境的区域性 C.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D.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解析】该图反映了由于地壳的上升,导致背风坡降水减少,植被由森林逐渐变为荒漠,反映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

高一地理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地理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地理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试题答案及解析1.(10分)根据陆地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原理,完成下列问题。

(1)若该图表示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各环境要素间的关联性,请写出下列相应内容。

(6分)降水______;气温日较差_____;地表水_____;地貌多_____;土壤_____;植被_____。

(2)请从实例中归纳陆地环境整体性的表现(4分)【答案】(1)(6分)少大少戈壁荒漠有机质含量少稀少(2)(4分)①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的发展演化是统一的,每个要素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发展变化的;②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变化。

③各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平衡功能)【解析】根据西北内陆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很容易分析:西北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白天气温高,夜晚气温剧降,昼夜温差大;年降水量少,河流少,导致地表水短缺,植被稀疏,地貌以戈壁和荒漠为主;土壤有机质含量少,比较贫瘠。

本题较简单,课本上讲有陆地环境整体性的表现(共有三点:①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的发展演化是统一的,每个要素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发展变化的;②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变化。

③各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只要功底扎实就可得到满分。

【考点】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陆地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8分)材料一 1997年,149个国家与地区的代表在东京召开《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方会议并通过了旨在限制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抑制全球变暖的《京都协定书》,但2012年美国政府以“减少排放量会影响美国经济”和“发展中国家也应该承担同样的义务”为借口,拒绝执行该协定。

材料二印度尼西亚巴厘岛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孕育出备受瞩目的“巴厘岛路线图”。

该路线图第一项第一款指出,依照“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考虑社会、经济条件以及其他相关因素,与会各方同意长期合作,共同行动,把“减排温室气体”作为全球长期目标。

(完整版)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习题及答案

(完整版)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习题及答案

第一讲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基础题组倡导发展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主旋律。

下图为“碳物质在地球各圈层中的循环过程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②—③反映碳在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循环的过程B.控制④环节的人类活动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途径之一C.⑤环节循环速度如果加快,可以减缓碳排放的速度D.⑥环节在人类的作用下,会导致岩石圈物质循环受阻2.有关人类活动作用于⑤及可能的后果是( )A.人工增雨改变水资源的空间分布格局B.建设水电站后容易加剧洪涝灾害C.发展火电站可能导致沿海低地被淹D.北京冬季燃煤取暖导致河流污染海洋浮游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能够对大气中的CO2浓度进行调节,有人称之为海洋“生物泵”作用。

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3.海洋“生物泵”作用的影响可能是( )A.缓解全球变暖B.缩小臭氧层空洞C.减轻酸雨污染D.加快洋流流速4.材料中体现的地理要素相互作用产生的新功能是( )A.循环功能B.转化功能C.生产功能D.平衡功能下图是我国土壤分布模式图,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5.(2018河北保定模拟演练)据图可知黑垆土主要分布在( )A.东北平原B.华北平原C.黄土高原D.长江中下游平原6.(2018河北保定模拟演练)青藏高原东南部形成红黄壤的原因是( )A.海拔高,热量充足B.较低纬度谷地,水热充足C.海拔低,光照充足D.河流谷地,水源条件好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简称NPP)是指在单位面积、单位时间内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数量。

图Ⅰ示意研究区范围,图Ⅱ示意研究区2001—2010年间年NPP的变化。

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图Ⅰ图Ⅱ7.(2017广东深圳一模)观测结果显示,研究区不同植被类型的年NPP大小顺序为:常绿阔叶林>混交林>草地>农田植被>落叶阔叶林>湿地。

由此推测,年NPP最大的地区是( )A.洞庭湖平原B.东南丘陵C.山东丘陵D.华北平原8.(2017广东深圳一模)2001—2010年间,研究区年NPP呈显著波动状态。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一:3.2《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同步练习及答案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一:3.2《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同步练习及答案

第二节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一、选择题我国西北地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

据此回答1~2题。

1.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分析,下列现象中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景观相符的是( ) A.气候干旱、降水少B.流水作用强烈,物理风化微弱C.流水侵蚀严重,风力侵蚀微弱D.植被稀少,土壤有机质含量高2.青海、内蒙古、甘肃等地大量挖掘“发菜”、“甘草”,导致环境恶化,反映了( )①地理环境具有整体性②地理环境具有差异性③陆地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制约和影响④某一要素的改变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改变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读“理想大陆中纬度地区自然带分布图”,回答3~4题。

3.图中反映的自然带主要分布规律是( )A.经度地带性 B.纬度地带性C.垂直地带性 D.非地带性4.图中①区域的气候类型是( )A.亚热带季风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C.地中海气候 D.温带海洋性气候5.台湾山脉从山麓到山顶拥有从热带到亚寒带的森林种类,被誉为“森林宝库”,影响其自然带递变的主导因素是( )A.热量 B.水分C.水分、热量的组合 D.太阳辐射6.下列现象不能反映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关系的是( )A.热带雨林遭到破坏,将会引起全球气候变化并导致整个环境变化B.人类大量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使地壳中的碳元素减少,导致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气体增多,引起全球气温升高C.长江中上游山区林木被大量砍伐,造成长江含沙量大增,下游河道变浅,洪水发生频率增高D.太阳活动与地球气候的变化之间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如许多地区降水量与太阳活动有一定的相关性下图是“陆地自然景观类型分布与水热条件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7~9题。

7.对自然景观分布规律影响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沿X方向干燥程度增加 B.沿X方向热量增加C.沿Y方向海拔高度增加 D.沿Y方向纬度增加8.图中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反映的地域分异规律有( )①纬度地带性②经度地带性③垂直地带性④非地带性分异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9.与M所表示的自然景观类型相一致的地区是( )A.山东丘陵 B.江南丘陵 C.刚果盆地 D.西欧平原下图是“CO2在自然界中的主要循环示意图”。

高中地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高中地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高中地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练习题(附答案解析)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一、单选题每当秋风吹起,一片片银杏叶由绿变黄,成为秋天最绚烂的乐章。

10月底-11月初可以去北京的钓鱼台银杏大道,11月中下旬可以转战浙江的长兴十里古银杏长廊,11月中旬到12月上旬是广东韶关南雄帽子峰镇赏银杏的好时节。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银杏林属于()A.落叶阔叶林B.常绿阔叶林C.常绿硬叶林D.针叶林2.以上地区银杏树叶转黄的时间不同,其主要影响因素为()A.地形B.降水C.光照D.热量3.下列有关土壤说法错误的是()A.土层厚、层次多或分层明显,表明土壤发育程度高B.土壤的颜色、有机质含量等,可以反映环境因素对土壤形成过程的影响C.我们到田地中观察到的土壤不全是自然土壤D.陆地表面的疏松表层就是土壤明太鱼是一种冷水性深水鱼,主要分布在日本海、鄂霍次克海和白令海等海域。

明太鱼晾晒成鱼干需天然冷冻,冻结又融化的次数越多肉质越有弹力,口感越好,价格越高。

每年10月至次年4月是最佳晾晒时期。

延边人擅长加工明太鱼,从国外进口冷冻鲜明太鱼,经加工处理后再转销至朝鲜、韩国和日本。

现在延边已成为东北亚明太鱼加工规模最大的地区。

下图示意明太鱼进口、加工及销售路线。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日本海西南部成为明太鱼主要分布区的主导因素是A.纬度B.径流C.寒流D.盐度5.与俄罗斯远东地区相比,延边晾晒优质明太鱼干的有利条件有①纬度低,气温高,蒸发快②临近渔场,运输费用低③昼夜温差大,冻融次数多④季风影响小,阴雨天气少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6.下图为我国南方地区某地典型红壤剖面的土层垂直序列图。

据此,完成下题。

图中代表淀积层的是()A.①B.②C.③D.④下图所示盆地某沙漠年平均降水量不超过150mm,冬季稳定积雪日数在100~150天,积雪深度可达20cm。

其植被覆盖率较我国其他沙漠高。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一3.2《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练习题及答案-word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一3.2《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练习题及答案-word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一、单项选择题读我国某区域农业系统水、气、生相互作用图,完成1~2题。

1.图中①②③所代表的环节分别是 ( )A.降水增加、大陆性增强、降水减少B.地面蒸发的水量增多、气温变幅减小、降水增加C.气温变幅减小、蒸发增强、降水增加D.地下水位上升、气温变幅变大、土壤表层盐分积累2该示意图体现了( )A.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 B.地理环境的整体性C.自然环境的相对稳定性 D.人类对自然的改造力量是无穷的3.读地理环境中的碳循环示意图,下图可以说明( )A.生物在地理环境的形成和演化中是唯一起作用的因素B.生物只能依赖并适应环境,不能改造环境C.生物的出现,改造了大气圈D.生物的出现减慢了岩石的风化速度.下图为土壤与成土母质、气候、生物关系图,读图完成4~5题。

4.图中数码①代表的地理事物含义是 (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有机质的积累过程 D.矿物养分的富集过程5.我国东北地区的黑土有机质含量很高,其主要原因是( )A.针叶林广布,枯枝落叶丰富 B.气温低,微生物分解作用缓慢C.降水稀少,有机质淋失少 D.多沼泽,水生生物多读图,根据图中信息完成6~7题。

6.引起图中地理环境变化的根本因素是 ( )A.大气环流 B.地壳运动 C.海陆位置 D.人类活动7.图示地理环境的演化过程主要体现了 ( )A.地理环境的整体性B.地理环境的差异性C.地理环境的稳定性 D.地理环境的复杂性读“人民币版面图案(部分)图”,回答8~9题。

8.该版面景观所示是 ( )A.桂林山水 B.长江三峡 C.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D.九寨沟风光9.图示地貌景观的形成与下列哪种条件关系不大 ( )A.岩石条件 B.生物条件 C.土壤条件 D.气候条件下图1是东欧与北亚的植物和农业带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10~11题。

10.图1景观在图2中甲~丁所经地区呈现明显的是( )A.甲 B.乙 C.丙D.丁11.形成图1植物和农业带分布规律的主要原因是( )A.地形B.纬度位置 C.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D.海陆位置和海拔右图为陆地环境主要构成要素的相互关联图。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SANY标准化小组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必修1 第5章---第1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课时知能训练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几千万年前,恐龙称霸全球,但不知什么原因,恐龙突然灭绝。

一种学说认为,是小行星撞击地球所致,另一种学说认为,是地球的气候发生剧变所致。

据此回答下题。

什么要素的变化使得恐龙生存的环境更加恶劣最准确的说法是( )A.气候变化 B.植物变化C.水的变化 D.各自然要素都发生了变化2.关于生物对地理环境形成和发展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生物改变了大气圈和水圈的成分②生物促进了环境中物质的迁移运动③生物的呼吸作用是其改造的根本原因④生物促进了土壤的形成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3.(2010·徐州模拟)下图反映了地理要素间的哪一功能( )A.生产功能 B.平衡功能C.消费功能 D.选择功能下图为低、中、高三个不同纬度的自然带(生态系统)物质流动示意图(图中圆圈的大小表示所储存养分百分比的多少)。

读图完成4~6题。

4.对土壤、生物量、枯枝落叶在生态系统所储存养分的比重大小,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A.土壤条件 B.气候条件C.生物条件 D.地质条件5.图中所示三个自然带纬度由高向低排列的顺序是(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①② D.③②①6.图示反映了地理环境整体性的( )A.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B.地理要素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C.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D.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2010·盐城模拟)读漫画“把云留住”,完成7~8题。

7.与该漫画主题最贴切的环境问题是( )A.土地盐碱化B.大气污染C.森林破坏D.温室效应8.此图体现了区域地理环境的( )A.整体性 B.差异性 C.开放性 D.同一性人类活动会导致某些自然要素的变化,进而带动其他要素的变化,其中水是比较容易受人类影响的自然要素。

2019中图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同步精选对点训练: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差异章训练语文

2019中图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同步精选对点训练: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差异章训练语文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差异章训练1.陆地资源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物质基础,是人类进行生产活动的对象。

下列关于陆地自然资源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①山地中森林被大量砍伐,山中的泉水会减少②在河流上、中游过量截留用水,下游可能会出现断流③淡水资源丰富的地区,矿产资源也会丰富④植树种草对保护生物多样性意义不大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2.下图示意博格达峰(天山)垂直自然带分布。

读图,完成下题。

山地北坡出现森林带而南坡缺失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光照B.热量C.水分D.土壤人类活动会导致某些自然要素的变化,进而带动其他要素的变化,其中水也是较容易受人类干扰的自然要素。

据此完成以下两题。

3.读图,判断方框内Ⅰ、Ⅱ、Ⅲ、Ⅳ相应内容的排序正确的是()①土壤水增多②库区蒸发量增大③蒸腾加强④植被覆盖率增大A.①③②④B.②④①③C.①④②③D.①④③②4.阿斯旺大坝修建以后,其河口地带出现的负面影响有()①土壤肥力下降②产生土壤盐碱化③洪涝灾害加剧④渔业产量下降⑤三角洲面积扩大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⑤D.①②④下图为“某地区各自然要素关系图”。

读图回答以下两题。

5.关于图中四个箭头的含义,叙述正确的是()A.①—降水多集中夏季——河流众多B.②—植被破坏严重——易形成红色荒漠C.③—高温多雨——生物体生长快,土壤有机质积累多D.④—山区坡陡——河流湍急,水力资源丰富6.该图反映了()A.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差异B.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进行着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C.红壤的改良是促使该地区自然地理环境向良性发展的关键D.自然地理环境是一个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整体2009年6月21日位于北极圈内的世界第一大岛格陵兰岛宣布正式自治。

下图为该岛自然带或植被分布范围及其变化图(图中a为两种自然带或植被的分界线)。

读图回答以下三题。

7.该岛I地区的典型植被是()A.落叶阔叶林B.针叶林C.苔藓和地衣D.冰原8.近年来,该岛上的这一典型植被分布范围不断北移,其主要原因是() A.紫外线辐射减弱B.全球气候变暖C.土壤肥力增大D.人类的不断移栽9.该岛I、Ⅱ自然带类型不同,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B.热量C.降水D.海陆位置读图1和图2,回答下面两题。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一3.2《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练习(含解析)教师用卷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一3.2《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练习(含解析)教师用卷

3.2《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练习一、单选题我国很多古诗词和成语蕴含着丰富的地理原理和规律。

回答下题。

1.“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体现了①地理环境的整体性②地理环境的差异性③土壤肥力与植物生产量有关④热带雨林中的土壤最肥沃A. ①③B. ②④C. ②③D. ①④2.对以下地理原理、规律的解释,所用成语或诗句正确的是A. 流水的沉积作用一一水到渠成,水滴石穿B. 森林可以涵养水源一一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C. 晴天夜晚大气逆辐射强一一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D. 地方性分异规律一一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答案】【小题1】A【小题2】B【解析】本题考查对环境整体性的理解。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说明落红可以转化为土壤,土壤又可以养护花,体现了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体现了环境的整体性,①正确,②错误;“化作春泥更护花”中的“更”说明“落红”转化为土壤,增加了土壤的肥力,更有利于花的生长,③正确;这句古诗词没有体现热带雨林,另外,热带雨林的土壤贫瘠,④错误。

故选A。

本题考查对地理原理、规律的理解。

水滴石穿主要体现流水的侵蚀作用,A错误;诗句中有树有河流,与森林涵养水源有关,B正确;“露似珍珠”主要由于大气逆辐射弱,贴近地面的空气受地面辐射冷却的影响而降温到露点,空气中的相对湿度到达100%时,水分从空气中析出的现象,C错误;“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意思是“大地的花都凋谢了,而山上寺庙的桃花才刚开始开放”,对应的地理原理应是垂直性分异规律,D错误。

故选B。

昆明市某校地理社团进行了网上模拟探究活动,图中表示模拟探究的区域和探险路线。

读图,完成下题。

3.下列地理现象与主要成因对应正确的是()A. ①与⑦植被相似——大气环流相同B. ④与⑤气候不同——海陆位置不同第1页/共7页C. ①与②自然带不同——纬度位置不同D. ⑤与⑥自然带不同——海拔不同4.关于图中各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 ②地终年高温多雨B. ⑦地位于板块边界,多火山、地震C. ⑤地种植园农业发达,商品率低D. ⑥地盛产柑橘、葡萄、油橄榄【答案】【小题1】C【小题2】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世界不同区域气候、自然带形成的原因。

高一地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练习题(含答案)

高一地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练习题(含答案)

高一地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练习题(含答案)地理学探讨地球表面同人类相关的地理环境,以及地理环境与人类的关系。

小编打算了高一地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练习题,希望你喜爱。

一、单项选择题1.地理要素间的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不会通过__________来实现。

()A.宇宙演化B.水循环C.生物循环D.地壳物质的循环答案 A解析地理要素间的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不会通过宇宙演化而实现。

(2019潍坊高一质检)读某外流湖自然消亡过程示意图(如下图),回答2~3题。

2.该湖泊自然消亡的缘由,据图可以确定的是()A.地壳上升B.水源削减C.气候变干D.物质沉积3.湖泊消亡引起了湖区自然景观的变更,这反映了自然环境的()A.整体性B.差异性C.稳定性D.脆弱性答案 2.D 3.A解析本组题以湖泊的消亡过程为材料,考查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第2题,由三幅图对比可以看出,该湖泊的消亡缘由是物质不断沉积导致湖泊面积不断缩小直至消逝。

第3题,湖泊消亡前后湖区自然景观发生了显著的变更,这是自然地理环境中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结果,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三峡水库蓄水后,库区水流明显放缓,水面漂移物增加,有泥沙淤积现象,当地环保部门在大宁河(三峡库区的支流)发觉了水华,说明该河已出现了富养分化的初步迹象,这是水污染的前兆;同时,库区沿岸受高水位浸泡,滑坡的频率比以前增多,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巨大威逼。

但无论结果怎样,三峡工程建设是利大于弊。

据此回答4~6题。

4.材料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特点,这里的发是指()A.气候B.土壤C.水文D.生物5.库区形成人工湖泊后会使()A.生物多样性削减B.地方气候更加温柔潮湿C.土壤肥力下降D.洪涝加剧6.引起三峡库区水污染、滑坡、泥沙淤积的缘由是()①含沙量提高②水位上升③水流缓慢④水量增大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答案 4.C 5.B 6.D解析材料中的发指的是水文状况,人工湖泊使水面积扩大,蒸发量增加,使地方气候更加潮湿。

2018-2019学年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一3.2《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练习(含解析)-教师用卷

2018-2019学年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一3.2《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练习(含解析)-教师用卷

3.2《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练习一、单选题我国很多古诗词和成语蕴含着丰富的地理原理和规律。

回答下题。

1.“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体现了①地理环境的整体性②地理环境的差异性③土壤肥力与植物生产量有关④热带雨林中的土壤最肥沃A. ①③B. ②④C. ②③D. ①④2.对以下地理原理、规律的解释,所用成语或诗句正确的是A. 流水的沉积作用一一水到渠成,水滴石穿B. 森林可以涵养水源一一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C. 晴天夜晚大气逆辐射强一一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D. 地方性分异规律一一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答案】【小题1】A【小题2】B【解析】本题考查对环境整体性的理解。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说明落红可以转化为土壤,土壤又可以养护花,体现了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体现了环境的整体性,①正确,②错误;“化作春泥更护花”中的“更”说明“落红”转化为土壤,增加了土壤的肥力,更有利于花的生长,③正确;这句古诗词没有体现热带雨林,另外,热带雨林的土壤贫瘠,④错误。

故选A。

本题考查对地理原理、规律的理解。

水滴石穿主要体现流水的侵蚀作用,A错误;诗句中有树有河流,与森林涵养水源有关,B正确;“露似珍珠”主要由于大气逆辐射弱,贴近地面的空气受地面辐射冷却的影响而降温到露点,空气中的相对湿度到达100%时,水分从空气中析出的现象,C错误;“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意思是“大地的花都凋谢了,而山上寺庙的桃花才刚开始开放”,对应的地理原理应是垂直性分异规律,D错误。

故选B。

昆明市某校地理社团进行了网上模拟探究活动,图中表示模拟探究的区域和探险路线。

读图,完成下题。

3.下列地理现象与主要成因对应正确的是()A. ①与⑦植被相似——大气环流相同B. ④与⑤气候不同——海陆位置不同C. ①与②自然带不同——纬度位置不同D. ⑤与⑥自然带不同——海拔不同4.关于图中各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 ②地终年高温多雨B. ⑦地位于板块边界,多火山、地震C. ⑤地种植园农业发达,商品率低D. ⑥地盛产柑橘、葡萄、油橄榄【答案】【小题1】C【小题2】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世界不同区域气候、自然带形成的原因。

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一3.2同步练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差异》

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一3.2同步练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差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差异》同步练习地理环境中各事象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若某事象发生变化就会给其他事象带来影响,甚至引起一系列的变化。

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所示的中心事象“甲”最有可能是( )A.植被破坏 B.气候变化 C.人口数量增多D.围湖造田2.上图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A.综合性特征 B.整体性特征 C.区域性特征D.差异性特征下图是以北半球为例的世界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读图,完成3~4题。

3.⑤气候类型的成因是( )A.受西风带控制 B.受赤道低气压带与信风带交替控制C.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D.受副热带高气压带与西风带交替控制4.②气候类型分布区的地带性植被是( )A.温带落叶阔叶林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D.热带季雨林下图为我国北方部分地区自然带分布略图,读图,完成5~6题。

5.图中甲、乙、丙的自然带依次是( )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B.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C.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荒漠带、温带草原带D.温带荒漠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6.自然带的这种变化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A.纬度地带性 B.经度地带性C.垂直地带性D.非地带性读我国某山脉90°E附近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回答7~8题。

7.M坡最有可能是( )A.东坡 B.西坡 C.南坡 D.北坡8.N坡缺失云杉林带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高,气温低 B.海拔高,气温低C.位于山地背风坡,降水少 D.位于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读部分陆地自然带分布和气候条件关系示意图,完成下题。

9.关于图中自然带地域分异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形成该地域分异规律的主导因素是热量B.农业生产的地域差异影响了该地域分异规律的形成C.反映的是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D.该地域分异规律的典型地区分布在大陆东部下图为某大洲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图中字母a~h分别代表不同的自然带类型),读图,。

高考地理练习题及答案(12):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高考地理练习题及答案(12):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高考地理练习题及答案(12):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1.生物对地理环境的作用,归根到底是( )
A.改变原始大气成分
B.加速岩石风化,促进土壤形成
C.制约陆地水的化学成分
D.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地球表面可能存在任何两个自然特征完全相同的区域
B.地域差异往往独立于整体性之外
C.环境整体性就是说自然环境是不变的
D.气候状况会影响植被类型甚至整个生态系统、
3.下列说法,符合地理环境整体性的是( )
A.当草原植被为森林所取代时,可能是温室效应加强
B.当森林减少或人为清除大量森林植被时,可能使温室效应减弱
C.植被类型的改变,可能引起地表水热交换发生变化
D.森林的减少,可能引起气温日较差减少
4.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来看,下列地理现象与我国西北内陆景观不相符合的是( )
A.气候干旱,降水少
B.化学风化微弱,物理风化剧烈
C.流水侵蚀显著,风力侵蚀微弱
D.植物稀少,土壤有机质含量少
5.热带雨林地区进行毁林造田,其结果是( )
A.局部气候得到改善
B.淋溶作用减轻,土壤腐殖质增多
C.加速地面径流导致对土壤的侵蚀
D.获得肥沃的耕地,符合可持续发展
6.大量捕杀非洲热带草原上的狮子、猎豹,若干年后草原环境( )
A.恶化后逐渐变成森林环境
B.不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C.植食动物大量增加
D.可能逐渐出现退化、沙化参考答案
1.D
2.D
3.C
4.C
5.C
6.C。

地理高一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练习题及答案

地理高一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练习题及答案

地理高一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练习题及答案地理学是研究人与地理环境关系的学科,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开发和保护地球表面的自然资源,协调自然与人类的关系。

小编准备了地理高一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练习题,希望你喜欢。

1.由于人类大量使用矿物燃料,导致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增多,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这一现象体现了( )A.陆地环境的整体性B.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C.陆地环境各要素的孤立性D.人类与环境不相统一思路解析:本题考查对陆地环境整体性的理解。

陆地环境各要素是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如果某一要素改变,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地理环境状态的改变。

人类大量使用矿物燃料,导致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增多,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这一事例就充分体现了陆地环境的整体性,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

答案:A2.关于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总是力求协调一致,与地理环境总体特征相统一B.自然地理环境中的某一要素发生变化不会导致其他因素的改变C.自然地理环境的各要素之间是没有关系的D.我国沿海和内陆的景观反映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思路解析:地理环境的各地理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构成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各个环境要素并不是孤立存在和发展的,而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在景观上力求保持一致,与环境总体特征相统一。

我国沿海和内陆景观的差异,反映的是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答案:A3.关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A.就某个较小的地区而言,当砍伐森林、开垦坡地、过度放牧后,表面植被减少,则这个地区整个自然地理环境会受到影响B.一个地区的水土流失,说明了这个地区的地理环境具有个性差异C.某一自然环境要素的变化,只能对当地的整个自然环境产生一定影响,不会对其他地区产生任何影响D.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就是指各组成要素之间有时紧密联系,有时是独立的个体思路解析: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指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了自然地理环境的统一整体,各要素间牵一发而动全身。

中图版(2019)地理选择性必修1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含答案

中图版(2019)地理选择性必修1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含答案

中图版(2019)地理选择性必修1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规律第一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一、单选题读森林中的成层现象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植被喜光程度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甲→乙→丙→丁B.甲→丁→丙→乙C.乙→丙→丁→甲D.丙→乙→甲→丁2.森林的“层”越多,说明()①气温越高①降水量越多①气温越低①降水量越少A.①①B.①①C.①①D.①①杏仁桉是世界上最高的树种,主要生长在澳大利亚草原上,其经济价值很高。

杏仁桉树干很少枝杈,只有顶端才生长出枝叶且叶片侧面朝上,与阳光投射方向平行。

杏仁桉因吸水能力强,被誉为“抽水机”,在热带湿润地区,又被称为“防疟(疟疾)树”。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杏仁桉叶片侧面朝上的主要原因是()A.增大与阳光的接触面B.滞留更多雨水C.减少水分蒸发D.减少地面投影面积4.杏仁桉在一些热带沼泽地区颇受欢迎,主要是可以()A.排干沼泽B.增加地下水C.建造房屋D.增加木材死亡谷位于美国加州的沙漠谷地,东临内华达山,该地是北美洲火山聚集地之一,成为北美洲最炽热、最干燥的地区。

下图为死亡谷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死亡谷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A.变质作用B.地壳断裂下陷C.风力侵蚀D.河流堆积6.死亡谷终年炽热的主要原因是()①位于山中谷底,地形封闭,海拔低①纬度低,日照强①地壳运动频繁①位于内陆山地,降水少A.①①B.①①C.①①D.①①土壤凋萎湿度是指土壤水分减少到使植物叶片开始呈现萎蔫状态时的土壤湿度,被认为是植物能够吸收的土壤水分的最低值。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不同树种(苗木)凋萎湿度测量结果,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7.对土壤凋萎湿度影响最小的因素是()A.基岩性质B.降水多少C.气温高低D.土质颗粒8.图中树种抗旱能力最强的是()A.核桃B.山丁子C.久保桃D.山桃9.该地区最可能是()A.四川盆地B.黄土高原C.长江三角洲D.珠江三角洲下图示意某区域1月份0①气温等温线分布。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一:3.2《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同步练习及答案.DOC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一:3.2《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同步练习及答案.DOC

第二节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一、选择题我国西北地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

据此回答1~2题。

1.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分析,下列现象中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景观相符的是( )A.气候干旱、降水少B.流水作用强烈,物理风化微弱C.流水侵蚀严重,风力侵蚀微弱D.植被稀少,土壤有机质含量高2.青海、内蒙古、甘肃等地大量挖掘“发菜”、“甘草”,导致环境恶化,反映了( )①地理环境具有整体性②地理环境具有差异性③陆地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制约和影响④某一要素的改变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改变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读“理想大陆中纬度地区自然带分布图”,回答3~4题。

3.图中反映的自然带主要分布规律是( )A.经度地带性 B.纬度地带性C.垂直地带性 D.非地带性4.图中①区域的气候类型是( )A.亚热带季风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C.地中海气候 D.温带海洋性气候5.台湾山脉从山麓到山顶拥有从热带到亚寒带的森林种类,被誉为“森林宝库”,影响其自然带递变的主导因素是( )A.热量 B.水分C.水分、热量的组合 D.太阳辐射6.下列现象不能反映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关系的是( )A.热带雨林遭到破坏,将会引起全球气候变化并导致整个环境变化B.人类大量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使地壳中的碳元素减少,导致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气体增多,引起全球气温升高C.长江中上游山区林木被大量砍伐,造成长江含沙量大增,下游河道变浅,洪水发生频率增高D.太阳活动与地球气候的变化之间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如许多地区降水量与太阳活动有一定的相关性下图是“陆地自然景观类型分布与水热条件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7~9题。

7.对自然景观分布规律影响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沿X方向干燥程度增加 B.沿X方向热量增加C.沿Y方向海拔高度增加 D.沿Y方向纬度增加8.图中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反映的地域分异规律有( )①纬度地带性②经度地带性③垂直地带性④非地带性分异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9.与M所表示的自然景观类型相一致的地区是( )A.山东丘陵 B.江南丘陵 C.刚果盆地 D.西欧平原下图是“CO2在自然界中的主要循环示意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一、单项选择题
读我国某区域农业系统水、气、生相互作用图,完成1~2题。

1.图中①②③所代表的环节分别是 ( )
A.降水增加、大陆性增强、降水减少
B.地面蒸发的水量增多、气温变幅减小、降水增加
C.气温变幅减小、蒸发增强、降水增加
D.地下水位上升、气温变幅变大、土壤表层盐分积累
2该示意图体现了( )
A.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 B.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C.自然环境的相对稳定性 D.人类对自然的改造力量是无穷的
3.读地理环境中的碳循环示意图,下图可以说明( )
A.生物在地理环境的形成和演化中是唯一起作用的因素
B.生物只能依赖并适应环境,不能改造环境C.生物的出现,改造了大气圈
D.生物的出现减慢了岩石的风化速度
.下图为土壤与成土母质、气候、生物关系
图,读图完成4~5题。

4.图中数码①代表的地理事物含义是 ( )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有机质的积累过程 D.矿物养分的富集过程
5.我国东北地区的黑土有机质含量很高,其主要原因是( )
A.针叶林广布,枯枝落叶丰富 B.气温低,微生物分解作用缓慢
C.降水稀少,有机质淋失少 D.多沼泽,水生生物多
读图,根据图中信息完成6~7题。

6.引起图中地理环境变化的根本因素是 ( )
A.大气环流 B.地壳运动 C.海陆位置 D.人类活动
7.图示地理环境的演化过程主要体现了 ( )
A.地理环境的整体性B.地理环境的差异性C.地理环境的稳定性 D.地理环境的复杂性读“人民币版面图案(部分)图”,回答8~9题。

8.该版面景观所示是 ( )
A.桂林山水 B.长江三峡 C.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D.九寨沟风光
9.图示地貌景观的形成与下列哪种条件关系不大 ( )
A.岩石条件 B.生物条件 C.土壤条件 D.气候条件下图1是东欧与北亚的植物和农业带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10~11题。

10.图1景观在图2中甲~丁所经地区呈现明显的是( )
A.甲 B.乙 C.丙D.丁
11.形成图1植物和农业带分布规律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形B.纬度位置 C.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D.海陆位置和海拔
右图为陆地环境主要构成要素的相互关联图。

读图,完成12~13题。

12.松花江和珠江水文特征不同,关键是图中哪个箭
头所起的作用( )
A.①B.② C.③D.④
13.能表示黄土高原地貌特征形成的箭头是( )
A.⑤ B.⑥ C.⑦ D.⑧
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山丘地理环境变化示意图”。

读图,完成14~15题。

14.该地区可能发生的主要环境问题有( )
①水土流失加剧②土壤次生盐碱化加重③沙尘暴频发④洪涝灾害增多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5.该区域地理环境的变化产生的问题主要是由下列哪一要素变化引起的( )
A.气候 B.植被 C.土壤D.水文
读“二氧化碳在自然界的主要循环示意图”,回答16~17题。

16.使空气中CO2含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
A.植物的光合作用 B.燃烧化石燃料 C.动植物的遗体分解 D.动植物的呼吸作用17.大面积的砍伐森林有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是( )
①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②造成臭氧层空洞③水土流失严重,环境恶化④许多物种灭绝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下图为我国某地地形发育示意图。

读图,回答18~19题。

18.图中甲地地形主要分布在我国的( )
A.黄土高原B.云贵高原 C.内蒙古高原D.准噶尔盆地
19.在甲地建设铁路面临的主要困难最可能是( )
A.冻土和冰川 B.地质基础不稳固 C.沼泽、软土D.流沙和水土流失
20.阅读我国某地区的自然景观综合标志图,回答有关问题。

(1)图示最有可能是我国的______________地区,该地区各自然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突出反映了地理环境的____________性。

(2)该地区河流出现汛期的季节一般是在______和______,其原因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该地区森林面积锐减,则对本区内的土壤和河流有何主要影响?
参考答案
1—2. 解析:第(1)题,农业生产的灌溉,湿度增加,地表蒸发的水量增多;土壤热容量增大,最高温度降低;蒸腾作用增强,降水会增加。

第(2)题,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使地理环境其他要素发生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答案: 1.B 2.B
3. 解析:该题考查了生物在自然地理环境形成与演化中的作用。

原始大气演变成现在的大气是生物生命活动参与的结果。

答案: C
4. 解析:读图可知①表示绿色植物利用太阳能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同时放出氧气,为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答案: A
5. 解析:我国东北地区的黑土是在冷湿的气候条件下形成的土壤,因气温低,微生物分解作用缓慢,有机质含量很高。

答案:B
6解析:图中地理要素变化过程可分解如下:①当地为平地、森林植被;②当地地壳隆起升
高,使背风坡由森林变为草原;③此阶段地壳继续升高,背风坡出现了沙漠。

这一过程中,变化的是地势和植被,而植被的变化又是地势变化的结果,故地理环境变化的根本原因是地壳运动。

答案:B
7. 解析:地理环境中一个要素的变化,引起其他要素也发生改变,说明这些要素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地理环境,即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答案:A
8—9. 解析:本组题从最基本的日常生活入手,要求学生平时要善于观察、分析和思考。

版面景观为广西桂林山水,属于喀斯特地貌,此地貌形成的地质作用主要是流水的溶蚀和淀积作用,与岩石、生物、气候条件关系密切,与土壤条件关系不大。

答案:8.A 9.C 10—11. 解析:第10题,据图1可知分异规律为从赤道向两极的分异规律,而在图2
中只有乙线段从北冰洋沿岸向西南到中亚高山处符合条件。

第11题,据图2可知,既有热
量的变化,也有水分的变化。

答案:10.B 11.C
12. 解析:河流的水文特征包括径流量大小、流量的季节变化、结冰期、含沙量等方面,
而这些方面与河流流域内的气候密切相关。

松花江地处东北为温带季风气候区,而珠江流经
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两条河流由于气候不同,而水文特征差异很大。

答案:A
13. 解析:黄土高原地表千沟万壑的形态,主要是由于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图中⑥表
示水文对地貌的影响。

答案:B
14.—15. 解析:第14题,从南方山丘的变化图中可以看出,由林地转变为梯田,森林
减少会导致水土流失加剧,洪涝灾害增多。

第15题,该地问题主要是因山上林地的破坏,
而使水土流失加剧引发洪涝灾害。

答案:14.D 15.B
16.解析:从图中分析大气中CO2的来源:动植物遗体分解、呼吸作用、燃烧化石燃料,
其中燃烧化石燃料是主要的。

答案:B
17. 解析:臭氧空洞的形成主要是人类使用的制冷系统释放大量的氟氯烃化合物消耗臭
氧造成的,与森林破坏无关。

答案:D
18—19. 解析:本题组考查喀斯特地貌的分布、特征及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从图中可
判断该地区为喀斯特地形区(因存在溶洞、石林、孤峰、地下河等典型的喀斯特地貌)。

该地
貌往往形成风光秀美的风景区,如桂林山水。

图中甲地为喀斯特高原,地下多溶洞、地下河
等,地质基础不稳固,修建大型工程如铁路应特别注意。

答案:18.B 19.B
20,答案:(1)东北整体
(2)春季夏季春汛的主要原因是春季季节性积雪融化;夏汛主要是夏季风带来
的丰沛降水 (3)对土壤:腐殖质减少,水土流失加剧使得土层变薄,肥力下降。

对河流:含沙量增加;降水多时易形成洪水,无降水时河流水量锐减甚至断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