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历史第二轮专题综合训练60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卷:旧民主主义革命
2019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卷:旧民主主义革命一、单选题1. 《南京条约》签订以后,当时负责与英国交涉的中国官员经计算,发现协定后的关税税率平均达到了 5%,比旧日的自主关税要略高,他们洋洋得意,认为这是他们外交的成功。
这说明当时( )A.协定关税的危害性很有限B.协定关税促进海关的近代化C.清政府积极争取国家主权D.清政府对国际公法缺乏正确的认知2. 《中英天津条约》第十六款规定:“英国民人有犯事者,皆由英国惩办。
中国人欺凌扰害英民,皆由中国地方官自行惩办。
两国交涉事件,彼此均须会同公平审断,以昭允当。
”这一规定表明( )A.被告人适用英国法律B.被告人由中国政府管辖C.案件由中英两国会审D.治外法权的进一步强化3. 史学家对太平天国后期重要领导人洪仁矸的定位较高,评论者已不囿于太平天国的圈子,而是从社会发展和近代化等多角度进行透视。
这主要是看重他( )A.抗击西方列强侵略的领导能力B.大力宣传民主共和思想C.最早进行“师夷”的实践D.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4. 下表反映了 1837年和1864年清朝总督和巡抚满汉人数的对比情况。
出现下表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清政府缓和民族矛盾的需要B.洋务运动增强了地方力量C.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需要D.中央政府逐步丧失权威A.清政府缓和民族矛盾的需要 B.洋务运动增强了地方力B.洋务运动增强了地方力量C.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需要D.中央政府逐步丧失权威5. 1861年,清政府设立了处理各国事务的总理衙门;1864年,清政府翻译出版了有关国际法的教科书;1873年,清帝接见外国外交官时准予免行叩拜礼;1876年以后向外国派驻了外交使团。
这反映了( )A.清政府已被西方国家控制B.清廷崇洋媚外心理较严重C.传统外交造成观念的落后D.中国外交逐渐步入近代化6. 下表是1845年与1850年广州、上海主要对外贸易数据对照表。
这表明当时中国( )B.对外贸易重心出现北移趋势C.海绖济屮心地位逐渐确立D.列强对华商品输出增长缓慢7. 据1879年的《纽约时报》报道•中国江浙地区的农妇纺布1周可挣28美分,纺织女工1周可挣60美分;农民种地1个月挣1.5美元,码头搬运工1个月挣4一5美元。
2019年全国卷Ⅱ文综历史高考真题解析(精编版)(解析版)
汇聚名校名师,奉献精品资源,打造不一样的教育!
1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历史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县区和科类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途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试卷上无效。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战国后期,秦国建造了一批大型水利工程,如郑国渠、都江堰等,一些至今仍在发挥作用。
这些工程能够在秦国完成,主要是因为
A. 公田制度逐渐完善
B. 铁制生产工具普及
C. 交通运输网络通畅
D. 国家组织能力强大
【答案】D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国在商鞅变法之后确立了中央集权制度的雏形,国家对社会控制能力较强,能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进行经济建设,因此战国后期秦国出现了一大批的水利工程,D 选项符合题意。
商
鞅变法时期确立土地私有制,公田制度遭到破坏,A 选项说法错误。
铁制生产工具的普及并非只在秦国一地,。
2019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综合卷二 新人教版
(综合卷二)1、《贏政的道》一文中写道:“始皇帝贏政比较黏糊,只要走进历史,不管你是否乐意,也无论你停在哪一段儿,他都将不请自来,躲不掉也避不开。
”作者这样评价秦始皇,主要是基于他( )A.开始实行郡县制加强对地方的管理B.确定了后世两千多年的国家政治框架C.确立了分封子弟的制度D.开始用军功爵制代替世卿世禄制2、德国文学家歌德说,罗马法“如同一只潜入水下的鸭子,虽然一次次将自己隐藏于波光水影之下,但却从来没有消失,而且总是一次次抖擞精神地重新出现”。
对此的正确理解应是,罗马法( )A.是近代欧洲大陆国家法律的基础B.为欧洲近代社会确立了行为规范C.所维护的民主制度历史影响深远D.不断地改变了欧洲历史发展方向3、负责起草《独立宣言》的杰斐逊曾在一封信中宣称.他起草的文件只经过富兰克林等人轻微的修改就通过了。
后经历史学家研究发现.《独立宣言》其实被改动之处达86处,约占全文四分之一的篇幅.在内容中还删除了反对奴隶制的重要段落。
由此可知( )A.需要对史料的背景调查考证并进行史料批判B.回忆录与书信属于一手史料且可信度非常高C.只要对史料敢于作新解释就可以得出新结论D.回忆录与书信等史料具有主观性,没有可信性4、1951年12月,毛泽东说,“政协是全国各民族、各民主阶级、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国外华侨和其他爱国民主人士的统一战线组织。
”这表明( )A.政协成为最高权力机关B.多党合作得以实现C.社会主义制度正式建立D.政协职能发生转变5、乾隆《吴江县志》载明末周灿诗:“水乡成一市,罗绮走中原。
尚利民风薄,多金商贾尊。
人家勤织作,机杼彻黄昏。
”诗中“人家”“机杼彻黄昏”是因为( )A.水上集市不受时空限制B.家庭纺织工勤奋“走中原”C.重农抑商政策发生变化D.尊富崇利意识蔚然成风尚6、“500年前,非洲人拿着象牙,欧洲人拿着《圣经》;500年后,欧洲人拿着象牙,非洲人拿着《圣经》。
”这句话突出反映了近代以来世界殖民体系形成过程中的( )A.经济的冲突和文化的融合B.经济的融合和文化的冲突C.经济的融合和文化的融合D.经济的冲突和文化的冲突7、邓小平说,我们的同志就是怕引来坏的东西,最担心的是会不会变成资本主义……无论怎么样开放,公有制经济始终还是主体,得益处的大头是国家,是人民,不会是资本主义。
(精校版)2019年高考全国2卷文综历史试题及答案(word解析版)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2卷)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据《史记》记载,商汤见野外有人捕猎鸟兽,张设的罗网四面密实,认为这样便将鸟兽杀绝了,“乃去其三面”,因此获得诸侯的拥护,最终推翻夏桀,创立商朝,这一记载意在说明A. 商汤成功缘于他的仁德之心B. 捕猎是夏商时主要经济活动C. 商朝已经注重生态环境保护D. 资源争夺是夏商更替的主因2. 西汉文景时期,粮食增产,粮价极低。
国家收取的实物田租很少甚至免除,但百姓必须把粮食换成钱币,缴纳较高税额的人头税。
富商大贾趁机操纵物价,放高利贷,加剧了土地兼并、农户流亡,这反映出当时A. 重农抑商政策未能实行B. 自耕农经济发展受阻C. 粮价低抑制了生产热情D. 富商大贾操纵税收3. 武则天时期,将中书、门下二省名称分别改为凤阁、鸾台,通过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头衔,使低品阶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
这一做法的目的是A. 扩大中书、门下二省的职权B. 为官员提供迅速晋升的机会C. 便于实现对朝政的全面控制D. 强化宰相参政议政职能4. 昆曲在明朝万历年间被视为“官腔”,到清代被誉为“雅乐”“盛世元音”,宫廷重要活动常有昆曲演出,江南地区“郡邑大夫宴款不敢不用”,甚至“演戏必请昆班,以示府城中庙会之高雅”。
这些史实表明,昆曲在明清时期的流行是因为A. 陆王心学广泛传播B. 吸收了京剧的戏曲元素C. 社会等级观念弱化D. 符合士大夫的文化品味5. 19世纪70年代,针对日本阻止琉球国向中国进贡,有地方督抚在上奏中强调:琉球向来是中国的藩属,日本“不应阻贡”;中国使臣应邀请西方各国驻日公使,“按照万国公法与评直曲”。
这说明当时A. 日本借助西方列强侵害中国权益B. 传统朝贡体系已经解体C. 地方督抚干预朝廷外交事务决策D. 近代外交观念影响中国6. 1923年底,孙中山认为,“俄革命六年成功,而我则十二年尚未成功,何以故?则由于我党组织之方法不善,前此因无可仿效。
2019届高考历史人教版二轮复习中国古代政治模块练: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1)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1)1、秦统一天下后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区域,每一区域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对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
这些官员( )A.定期朝觐皇帝B.监察百官C.负责地方行政D.拥有世袭权2、秦汉时期设立了朝议制度,凡遇军国大事,皇帝往往“下其议”于群臣,议定的结果,通常由宰相领衔上奏,最后必须经皇帝裁决,方能施行。
这一制度( )A.表明军国大事最终由朝臣议定B.反映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C.起到了限制、监督皇权的作用D.有利于皇帝决策时集思广益3、清代史学家赵翼认为秦汉间是一大变局:“自古皆封建诸侯,各君其国,卿大夫亦世其官……其后积弊日甚,其势不得不变。
于是先从在下者起……开后世布衣将相之例。
”材料表明秦朝政治体制的影响是( )A.百姓不再是封君的属民B.由血缘政治转向地缘政治C.中央集权政治开始出现D.由贵族政治转向官僚政治4、史学家吕思勉在《中国制度史》中说,秦以后由封建时代进人郡县时代,此后虽然出现过“封建之四次反动”,但都以失败告终。
这表明( )A.封建君主专制不断强化B.血缘政治的影响深远C.官僚政治符合历史趋势D.民主思潮的逐渐兴起5、秦朝开始使用的“皇帝”称号和夏、商、周的“王”称号相比,本质的不同是( )A.具有神化君权的特点B.代表至高无上的权力C.是古代政治发展的产物D.是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的表现6、秦朝法律《效律》中规定凡是出现调动或离职的官员.其在任时的钱财物资和账目要进行离任审计,在审计后进行工作交接,实行各负其责的原则。
这一做法( )A.杜绝了国家权力滥用误用B.提高了行政办事效率C.有利于监督官员廉洁从政D.增强了民众监督意识7、文献里关于秦朝“三公九卿”官员的记载.只涉及丞相、御史大夫及九卿参与国家事务。
另据考证.秦朝时期太尉一职并没有具体的人员担任。
对此现象符合史实的解释是( )A.巩固君主专制皇权的需要B.太尉一职实为后人杜撰C.秦朝政局保持稳定太平D.秦朝中央官制变动频繁8、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说:“郡县制建立了近两千年,不能改变。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检测(一)“中国古代史”政治专练-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
专题检测(一)“中国古代史”政治专练(时间:45分钟分值:85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有学者指出:“分封制度对相对于四夷的中国传统的形成与扩大、对中国文化自先秦以来日益壮大与普遍认同的获得,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这段话重在强调分封制( ) A.推动了中原文明的传播B.有利于巩固西周的统治C.促进了各地区文化交流D.加速了中华民族的融合解析:选A 根据题目中“对相对于四夷的中国传统的形成与扩大、对中国文化自先秦以来日益壮大与普遍认同的获得”得出推动了中原文明的传播,故A项正确;题目中并未强调分封制对西周统治的作用,故B项错误;C项表述与题目中“中国传统的形成与扩大”、“普遍认同的获得”不相符,故C项错误;D项表述与题目中“中国传统”、“中国文化”不相符,故D项错误。
2.(2019届高三·某某质检)西周时,各诸侯国的青铜器如鼎、簋等大都是周王赐器,具有相同或相似的器形、纹饰、制法。
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筑炉铸铜,青铜器出现了多种风格。
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发展,各诸侯国生产加工能力提高B.王室衰微,失去对象征身份资源的垄断C.战争频繁,促进了不同地区间的技术交流D.百家争鸣,各国形成不同特色的文化观念解析:选B 根据材料“西周时,各诸侯国的青铜器如鼎、簋等大都是周王赐器”,说明周天子基本能对诸侯实施有效控制,而材料“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筑炉铸铜,青铜器出现了多种风格”,表明在春秋时期,周王室衰微,宗法分封遭到破坏,各国不再遵守礼器形制要求,故B项正确;A、C、D三项皆不符合题意。
3.班固在史书中记载:司隶校尉盖宽饶“刺举无所回避”,“公卿贵戚及郡国吏徭使至长安,皆恐惧莫敢犯禁”。
这可以佐证( )A.设置刺史有利于君主专制B.监察制度有利于社会稳定C.门下封驳避免了决策失误D.郡国并行危害了中央集权解析:选B 本题主要考查汉代的监察制度。
由“刺举”“公卿……恐惧莫敢犯禁”可知,监察制度具有震慑百官的作用,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答案为B项。
2019年4月2019届高三第二次全国大联考(江苏卷)历史卷(考试版)
历史 第1页(共8页) 历史 第2页(共8页)绝密★启用前2019年第二次全国大联考【江苏卷】历史(考试时间:100分钟 试卷满分:12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题3分,共计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商朝初期王位继承采取兄终弟及制,至武乙时,改为王位传子制。
但商王多妻、多子,无论王位传给哪个儿子,都仍会发生矛盾和纷争。
因此,商朝晚期开始实行王位嫡长子继承制,并将众子分封到各地当侯伯,建立新宗,称为“子族”。
这一改变 A .形成了森严的等级秩序 B .有利于国家观念的形成 C .实现了拱卫王室的目的D .奠定了西周政治的传统2.西汉时期,汉成帝因“皇天报应,神光并见”,诏令“三辅长无共张徭役之劳,赦奉郊县长安、长陵及中都官耐罪徒。
减天下赋钱,算四十”。
此举 A .体现无为而治的思想 B .遵循天人感应的原则 C .践行重农抑商的主张D .旨在神化君主的权力3.唐朝中后期,长安城中的崇仁坊,与尚书省的选院最靠近,又与东市相连。
“因是一街辐辏,遂倾两市,昼夜喧呼,灯火不绝,京中诸坊,莫之与比。
”从中可知当时 A .商业活动不再受政府监管B .坊市宵禁制度已经被突破C .市坊的时空界限完全突破D .商业市镇出现并蓬勃发展4.郑昶曾言:“无论山水、人物、草虫、鸟兽,不必有其对象,凭意虚构;用笔传神,非但不重形似,不尚真实,乃至不讲物理,纯于笔墨上求神趣。
”下列绘画作品符合该评价的是A .《女史箴图》B .《步辇图》C .《清明上河图》D .《墨梅图》5.雍正年间,自军机处设立后,内阁地位虽高,但无实权,军政大权均由军机处掌握。
山东省威海市2019届高三第二次高考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山东省威海市2019届高三第二次高考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 “家国同构”是古代社会的重要特征,某学者为此绘制了如下结构图(见下图)。
对此解读正确的是A. 官僚政治是古代政治制度的核心B. 地主经济是古代唯一的经济形态C. 儒家思想影响了宗法观念的产生D. 宗法家族是国家政府功能的延伸2. 秦汉以来儒家思想不断发展,阐释儒家思想的著作也层出不穷,《四书章句集注》和《孔子改制考》就是其中的重要代表。
两者都A. 冲击了传统教育________B. 得到统治者的推崇C. 受外来文化影响________D. 再现孔子思想精髓3. 历史上曹操的形象多变。
西晋陈寿著《三国志》,称赞曹操“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
而南朝笔记小说《世说新语》对曹操父子则多有贬损,曹操假谲、毒杀曹彰等皆源于此。
这说明A. 正史比文学作品更接近历史真相________B. 人物形象随着时间推移而模糊C. 儒学地位的变化混淆了评价标准________D. 记述者的立场影响了历史评价4. 有学者指出,明清时期的一些江南市镇,出现了土地所有权分散化的趋势,地主所有土地占全部耕地的30%左右,富农、中农、贫农所有土地占全部耕地的70%左右。
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是A. 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________B. 江南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C. 重农抑商政策的松驰________D. 土地兼并现象被有效抑制5. 读下表《中国进出口贸易商品结构表》(单位:百分比)。
这表明A. 中国工业化水平逐步提高________B. 外国加强对华资本输出C. 一战后轻重工业协调发展________D. 中国经济结构趋于平衡6. 严复在1913年发表的《思古篇》中写道:“……且诸公所以醉心于他族者,约而言之,什八九皆其物质文明已耳。
2019届高考历史二轮通史版:专题三 近代中国的社会转型和文明发展的曲折历程 专题综合检测
专题综合检测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2017辽宁沈阳郊联体高三上学期期末)根据下图数据判断,该图统计的是1895—1911年中国( )A.新建的洋务企业(单位:家)B.对外贸易顺差值(单位:千万两)C.对外赔款的数额(单位:千万两)D.新建的政治社团(单位:个)2.(2018河北石家庄高三一模)清末新政期间作为振兴商务重要内容的“自开商埠”得到推广,仅“关内”就有济南、武昌、昆明等城市开放。
另外,一些市镇如山东潍县、江苏海州、福建鼓浪屿、湖南常德等,也纷纷开辟商埠,招徕中外客商,从事经营贸易。
这一做法( )A.抵制了日趋高涨的革命运动B.推动了近代城市化进程C.促使中国开始主动融入世界D.旨在推动内地经济发展3.(2018江淮十校高三联考)中华民国成立后,孙中山致信宋教仁说:“民国大局,此时无论何人执政,皆不能大有设施。
……若只从政治方面下药,必至日弄日纷,每况愈下而已。
必先从根本下手,发展物力,使民生充裕,国势不摇,而政治乃能活动。
”在此,孙中山认为( )A.推行民主制度必须首先发展经济B.民主制度有利于经济的发展C.中华民国的未来发展将困难重重D.革命的根本目的是改善民生4.(2018安徽宣城高三二调)义和团运动无疑更具有反侵略的勇气,除个别例外,当时的改良派、革命派对义和团评论皆多持贬义;而东南地区的洋务派督抚却走向反帝斗争的对立面,热衷于与西方国家合作,建立了“东南互保”。
可见当时( )A.在维护民族利益方面存在不同方式B.南方地区的革命斗争受到严重压制C.政府态度左右各方势力的政治立场D.西方侵略主要集中于中国北方地区5.(2018北京东城一模)1912年,孙中山在给上海中华国货维持会的复函中说:“礼服在所必更,常服听民自便……去辫之后,亟于易服……于是争购呢绒,竞从西制,致使外货畅销,内货阻滞。
”由此可见辛亥革命( )①促进中国服饰近代化②冲击传统生活习俗③传播民主共和的观念④造成崇洋风气盛行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6.(2018河北邯郸一模)1926年,共产国际指示中国共产党说:“在城市中退却并收缩工人争取改善其地位的斗争的总的政策是不正确的。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检测(六)“中国近现代史”文化专练-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
专题检测(六)“中国近现代史”文化专练(时间:45分钟分值:85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9届高三·某某调研)1839年,林则徐在《谕各国商人呈缴烟土稿》的通令中指出:“况茶叶、大黄(一种中药材),外夷若不得此,即无以为命,乃听尔年年贩运出洋,绝不靳惜(吝惜),恩莫大焉!”这反映出林则徐( )A.主X平等商贸往来B.抵制西方掠夺原料C.讲究禁烟策略手段D.文化封闭性的观念解析:选D 材料中林则徐认为中国允许茶叶、大黄出口是中国人对外国的恩惠,并未涉及平等商贸往来,故A项错误;材料中并未出现对列强的抵制,故B项错误;材料中并未涉及禁烟的策略,故C项错误;材料中把中国出口的传统商品看作是对西方的恩惠,说明当时林则徐保守的对外观念,故D项正确。
2.1868年,针对倭仁等人抨击学习西法是“舍中法而从西人”,恭亲王奕以“西学中源”回应,认为西学源自中国,中西本是一家,西法就是中法,只是中国创其法,西人推陈出新而已。
奕的这一认识( )A.固化了中学的正统地位B.强调了西方制度的先进性C.揭开了西学东渐的序幕D.对西学传播具有双重影响解析:选D 根据题干材料可知,“西学中源”思想一方面有利于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另一方面又维护中国的封建思想和制度,对西学传播具有双重影响,故选D项。
奕以“中体西用”为指导思想,倡导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A项错误;奕倡导的向西方学习仍停留在器物层面,B项错误;明朝时已经出现西学东渐,C项错误。
3.19世纪七八十年代,总理衙门大臣文祥、两广总督X树声都在奏议中言及过西方政体。
前者说:“中国天泽分严,外国上议院、下议院之设,势有难行,而义可采取。
”后者说:“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就令铁舰成行,铁路四达,果足恃欤?”这反映出当时( )A.部分官员实现了从洋务派到维新派的转变B.对西学的探索由格致之学而进入哲理学说C.“中体西用”的内在矛盾推动了观念嬗变D.洋务派坚持改器物不改制度受到广泛批判解析:选C 材料中仅仅说明总理衙门大臣文祥、两广总督X树声对西方政体的认识,并不能说明他们转变为维新派,故A项错误;材料中涉及西方的议院,可知指的是对当时的西方政体的认识,不是哲理学说,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中“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就令铁舰成行,铁路四达,果足恃欤”等信息,说明当时有识之士对“中体西用”提出了质疑,故C项正确;材料中仅仅是少数人的观点,不能说洋务派的主X受到广泛批判,故D项错误。
2019届高考历史第二次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卷及答案
2019届高三第二次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部分试题第Ⅰ卷(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假如你是古罗马一位执政官,当你遇到以下案子时,你判为合法的是()①主人拒绝为他工作了20年而要求给予自由的奴隶②一个夜里行窃的人被人当场杀死,但杀人者自称其行为合法③某平民将他大儿子财产的一部分分给其小儿子。
④拥有100个奴隶的罗马贵族,在急需劳动力时为了赚钱卖了20个奴隶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 D.②③④2.教皇子午线(图所示)是1493年5月在罗马教皇亚历山大六世仲裁下,将亚速尔群岛和佛德角群岛以西100里格的子午线(实线)作为西班牙和葡萄牙瓜分殖民地的分界线。
1494年,西葡两国又缔结条约,把这条线向西移动270里格(虚线)。
对该子午线表述正确的是①该线以西的殖民地主要划归西班牙②该线以东的殖民地主要划归葡萄牙③该线西移说明了教皇权威受到宗教改革的冲击④该线是环球航线开辟后对西葡势力范围的划分A.①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 D.①②③3.18世纪,西方某位思想家希望人们“保持高度的警惕,以便在迷信和暴政重新在地球上冒头的时候,我们立即就能认出它们来,并借助的力量将迷信和暴政的种子铲除掉。
”横线上的文字是A.人文主义 B.理性 C.自由主义 D.法律4.“一切公职人员,都只应领取相当于工人工资的薪金,并且毫无例外地可以随时撤换。
”材料所描述的措施出自于A.巴黎公社 B.人民公社C.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D.德意志帝国5.近代中国铁路史上的里程碑是()A. 京张铁路B. 紫光阁铁路C. 京广铁路D.京沪铁路6.20世纪早期,一位旧派人士在抨击某运动时说:“近阅坊间之出版物,间有主张破除旧有伦教,毁裂吾国固有文学,以期改造一新社会者。
……青年学子,根植薄弱,骤睹新奇之说,易启混淆之心,于操行学业前途极有关系。
”这段材料从侧面反映了该运动的积极影响,其中不包括A.破除旧有伦教,冲击儒家思想B.变革文字语言,冲击封建文学C.提倡民主共和,抨击君主专制D.动员青年学子,革除社会旧弊7.有学者认为:苏联和东欧模式的失败主要是因为国有化与中央集权等传统方式无法化解20世纪70年代世界经济的结构性危机(石油危机、高失业率与通货膨胀、以美元为基准货币的固定汇率制度的失调等)。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考前演练卷(二)_文科综合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考前演练卷(二)_文科综合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1. 礼起源于先民的习俗仪式,重在敬神。
周武王之弟周公旦制定礼乐制度,将礼的规范作用推广到宗法关系和政治等级上,又创作舞乐、史诗,激发人们的认同感。
这一变化反映出A. 儒家学派始于周公旦________B. 自古以来中国社会重视“礼”C. 周礼重心从神转为人________D. 礼乐制度重在维护社会等级2. 宋太祖任命京官周渭到地方任知县。
周渭到任时,大将符彦卿亲往城外迎接,但周渭仅在马上作揖,符彦卿极为不满又无可奈何。
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 京官周渭对符彦卿的轻视________B. 周渭是来自京城的皇帝亲信C. 中央集权制度的日益完善________D. 宋朝重文轻武的制度设计3. 明朝小说《西游记》中的诸天神佛、取经僧人师徒及各路妖怪,均被赋予了鲜明的人物性格。
神佛妖魔,他们或娇憨,或城府,或温吞,或火爆,或欲望,或牵绊,他们也都军存在“神”际或“妖”际关系复杂的世间。
这反映出A. “三教合一”的社会趋向________B. 该神魔小说折射的是世俗百态C. 宗教逐步庸俗化文学化________D. 人文主义在古代中国的缘起4. 明清时期,为解决外地经商的困难,提高商业竞争力,以地缘为纽带的“商帮”兴起,尤其以徽商、晋商、粤商、宁波帮等十大商帮最为著名,他们在各都市、市镇建立“会馆”,并进而构筑严密的商业网。
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历史背景是A. 跨区域贸易日益繁荣________B. 商业竞争异常激烈C. 地缘意识更加突出________D. 重农抑商政策威胁商人利益5. 1877年,中国最主要的出口商品蚕丝、茶叶,其出口比重分别为26.9%、49.4%,而到了1894年,这一比重则分别为26.2%、24.9%。
2019届高三全国大联考第二次模拟试卷历史
2019届高三全国大联考第二次模拟试卷历史★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考试范围:高考范围。
2、答题前,请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3、选择题的作答:每个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择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4、填空题和解答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5、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
答案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修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6、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不得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等。
7、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答题卡、草稿纸一并依序排列上交。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十二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1、某思想家指出,“威势独在于主,则群臣畏惧;威势分于臣,则令不行……故明主之治天下也,法政独出于主,而不从臣出。
”春秋战国时期实践这一思想最成功的地区是A. 燕国B. 齐国C. 秦国D. 楚国2.据李约瑟《中华科学文明史》记载:“(中国古代)统治者残暴,记载的日食现象就多;统治者开明,日食便很少发生”。
导致中国古代天文记载呈现这一特点的思想是()A.人定胜天B.天人感应C.道法自然D.不法常可3. 樊树志在《国史概要》中认为:他把《大学》中所说的“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理论根据,构建上自皇帝下至各个家庭的一整套周密的社会秩序。
……(他)用理学思想重新解释四书,使理学透过四书而深入人心。
2019年4月2019届高三第二次全国大联考(江苏卷)历史卷(全解全析)
2019 年第二次全国大联考【江苏卷】历史·全解全析12345678910D B B D B D D A C B11121314151617181920C B A B C B C B A C1.D【解析】A、C 项是西周分封制的作用,不符合商代政治特点;材料主要反映了王位继承方式的变化,不能体现对国家观念形成的影响,故B 项错误;材料反映了商朝出现嫡长子继承制和初步分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奠定了西周嫡长子继承制和分封制的基础,故D 项正确。
2.B【解析】材料反映出汉成帝因“皇天报应,神光并见”而下令减除徭役、赦免罪徒和减轻赋税,体现了西汉董仲舒“天人感应”学说,该学说可以起到约束君主权力的作用,让君主实行仁政,故B 项正确,D 项错误。
无为而治是汉初的治国思想,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A 项不符合题意;材料未体现重农抑商思想,故C 项不符合题意。
4.D【解析】由材料“不必有其对象,凭意虚构;用笔传神,非但不重形似,不尚真实,乃至不讲物理,纯于笔墨上求神趣”等信息可知,该画强调表现个性,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故郑昶评价的应是文人写意画。
A、B 项是人物画,C 项是风俗画,D 项是文人画。
故本题选D。
5.B【解析】材料反映了军机处设立后,内阁和军机处的职能发生变化,内阁变成只是办理例行事务的机构,军机处则掌握了军政大权,表明当时中央权力运作方式发生改变,故B 项正确。
A 项是军机处的作用,不符合材料主旨;C 项中“威胁皇权”说法有误,军机处的设立是君主专制强化的表现;由材料“军政大权均由军机处掌握”可知,D 项错误。
6.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黄海海战中,北洋舰队损失大于日本舰队,北洋舰队损失五艘军舰,日军则无一舰被击沉,且中方人员伤亡数远高于日本,故《点石斋画报》对黄海海战的描述不符合史实,但对邓世昌的宣传符合史实,这表明应理性看待报刊的史实报道,历史研究应考证史料的真伪,D 项正确。
2019年4月2019届高三第二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Ⅱ卷)历史卷(考试版)
C.标志着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D.导致欧洲进一步走向联合
第Ⅱ卷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 41 题~第 42 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 45 题~ 第 47 题为选考题,请考生从给出的 3 道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41.(25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内………………○………………装………………○………………订………………○………………线………………○………………
绝密★启用前
2019 年第二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Ⅱ卷】
文科综合·历史
注意事项:
(考试时间:50 分钟 试卷满分:100 分)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 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滇南本草》中,就有关于玉米的记载:“玉麦须,味甜,性微温,入阳明胃经, 约 1436 年
通肠下气,治妇人乳结红肿或小儿吹着,或睡卧压着,乳汁不通”
1578 年 李时珍著《本草纲目》中有“玉蜀黍种出西土”之句,并对玉米形态作了描述
A.中国古代已从多角度研究玉米
B.三部著作的记述内容完全一致
C.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更为可信
——摘编自雷颐《历史:何以至此〈从小事件看清末以来的大变局〉》 材料提供了一个近代战争中的细微情节,从中可管窥中国近代历史大变局。请从以上材料中自选
历史试题 第 3页(共 4页)
角度提炼一个主题,并结合所学中国近代史的知识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 清晰) 45.(15 分)[历史:选修 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1908 年 8 月,英国《养老金法》获准成为法律。法令对养老金领取标准做出如下规定:(一) 年满 70 岁;(二)作为英国居民至少已达 20 年,并居住在联合王国的土地上;(三)依该法令标准计 算的年收入不高于 31 英镑 10 先令。同时规定,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将没有或失去领取国家养老金的 资格:(一)1908 年 1 月 1 日以后仍领取各种形式的济贫补贴;(二)在达到养老金领取标准前,有工 作能力却未能为自己及其家人努力工作;(三)被拘禁于疯人院或同类机构的流浪贫民;(四)被控犯 罪处以监禁者,在监禁期间及释放后 10 年间无权领取(或继续领取)国家养老金。
山东省枣庄市2019届高三二模文科综合历史试卷(含解析)
2019届高三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卷2019.3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页。
满分30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县区和科类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题卷上无效。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K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孔子为人的道德修养设定了贤人、君子、仁人、圣人等由低到髙的理想人格目标,并强调仁的实践从自身开始,“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这反映出孔子A. 重视人的主体地位B. 强调理性思考C. 主张维护等级秩序D. 反对贵族专权【答案】A【解析】【详解】“孔子为人的道德修养设定了贤人、君子、仁人、圣人等由低到髙的理想人格目标,并强调仁的实践从自身开始”表明孔子重视人的主体地位,故A正确;根据“强调仁的实践从自身开始”可知,孔子强调人的自身实践,无法体现强调理性思考,排除B;材料信息无法体现维护等级秩序,排除C;材料没有涉及贵族的信息,排除D。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强调仁的实践从自身开始”,紧扣关键信息分析解答即可。
2.周代经常遣使“分行四方,延问疾苦”;汉代将政府救助“贫不能自存者”列入律法;宋代多行招商赈济、以工代赈之举,同时还鼓励民间互助。
这反映了中国古代的扶贫工作A. 源远流长历代延续B. 因地制宜注重方法C. 政府主导手段增多D. 分类精准成效显著【答案】C【解析】【详解】周、汉、宋并不是相延续的朝代,所以无法体现中国古代的扶贫工作源远流长历代延续,故排除A 项;题意中的中国古代的扶贫工作并没有体现不同地区的不同内容,无法说明因地制宜注重方法,故排除B 项;周、汉、宋的扶贫工作主要以政府为主导,扶贫手段增多,故选C项;题意中的内容没有体现中国古代扶贫工作进行精准分类,也没有反映扶贫工作的成效,故排除D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修2 第5单元第24讲课时作业一、选择题1.(2018·永州一模)读下图,下列引言与图片主题相符合的是()A.“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战胜敌人”B.“通过国家资本主义走向社会主义”C.“谁不加入集体农庄,谁就是与苏维埃政权为敌”D.“今后15年内不仅赶上并且超过美国”[解析]据信息“列车上的乘客必须参加一天义务劳动”体现了义务劳动制,可判断是1918年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与此相关的是A项;B项为新经济政策的内容,故排除;C项为1925年开始的农业集体化政策,故排除;D项为经济计划,故排除。
[答案] A2.(2018·泉州质检)“两年多来,人民在苏维埃制度下忍饥挨饿,而被夺走粮食的人势必会起来反对苏维埃政权,投奔并将投靠邓尼金和高尔察克,从而延长国内战争。
”为了结束这种状况,苏维埃俄国()A.给农民提供补贴,调整农产品结构B.按国家规定价格收购农民的余粮C.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实行固定粮食税,允许粮食自由贸易[解析]从材料“被夺走粮食的人势必会起来反对苏维埃政权”说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起工农不满,威胁苏维埃政权,为此,苏维埃俄国推行新经济政策,D项是新经济政策内容,故正确;A项是罗斯福新政内容,故错误;B项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内容,故错误;D项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内容,故错误。
[答案] D3.(2018·宁德质检)列宁说:“小农只要还是小农,他们就必须有同他们的经济基础即个体小经济相适应的刺激、动力和动因……用这种办法一定能够在无产阶级和农民之间建立起牢固的关系。
”实施“这种办法”后()A.彻底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B.政府掌握了国家经济命脉C.苏维埃政权得到进一步巩固D.苏联建成了社会主义制度[解析]解读题干可知,列宁将要维护小农经济基础,并利用保护农民经济利益的办法巩固工农联盟,反映的是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故C项正确;俄国十月革命后苏俄实行的是土地国有制,A项不符合史实,故A项错误;B项在题干中没有体现,故B项错误;D项在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就已经完成,故D项错误。
[答案] C4.(2018·儋州调研)针对曾把农民出售粮食和其他农产品视为投机倒把并予以惩办的做法,某国领导人指出:“投机倒把活动,如果从政治经济学意义上来理解,那它和‘正当’贸易就区分不开来。
”体现该领导人这一观点的措施是()A.实行余粮征集制B.允许农民进行商品交换C.为减耕减产的农民提供补贴D.推行农业集体化[解析]余粮收集制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不允许买卖商品,材料显然是赞同商品买卖,故A项错误;从材料中“投机倒把活动,和‘正当’贸易就区分不开来”的信息说明该领导人赞同自由商品贸易,新经济政策规定允许自由贸易,故B项正确;为减耕减产农民提供补贴是罗斯福新政的农业措施,和题干意思不符,故C项错误;农业集体化属于斯大林农业措施,与商品贸易没有关系,故D项错误。
[答案] B5.(2018·永州二模)1925年,是苏俄政权发展历史上值得记住的一年。
这一年,粮食产量比1921年提高了一倍,农业基本恢复到战前的水平;工业指标也恢复到了战前的水平。
苏俄政权在经济战场上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
这一成果主要得益于() A.苏联成立调动了民众生产积极性B.推行了农业集体化运动C.采取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D.实行国家资本主义政策[解析]1925年之前,苏俄奉行新经济政策,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恢复经济,也即国家资本主义,故D项正确;无产阶级政权在十月革命后就已经建立,虽然苏联与1922年成立但政权性质并无大的改变,故苏联的建立不是生产迅速恢复的主要原因,故A项错误;农业集体化1927年提出,1929年开始,故B项错误;苏联工业化1925年提出,1926年开始,故C项错误。
[答案] D6.(2018·衢州质检)“在制定的总政策的范围内,国家将生产的各项物品的数量,国民收入中有多少用于生产投资,有多少用于日用消费品的生产,所有级别的工人应收入的工资数量,以及各种产品应以何种价格进行交换等所有经济决策都由上级决定。
”这种经济情况与下列哪一事件直接相关()A.罗斯福新政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C.新经济政策的推行D.斯大林模式的确立[解析]这种经济情况体现了计划经济体制的特点,即国家对经济活动采取直接指令性行政管理,罗斯福新政虽然强调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但是并非建立计划经济体制,而是把国家的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结合起来,故A项错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取消商品贸易和货币流通,实行严格的配给制,与材料中所述不符,故B项错误;新经济政策则是利用市场和货币关系来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故C项错误;斯大林模式在管理体制上以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管理取代市场调节,开创了一种完全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全新的计划经济体制,故D 项正确。
[答案] D7.(2018·湖州调研)1928年,苏联一经济学家提出:“为了使国家工业化得到实现……不仅应当保证表现对建筑材料等等的需求的相应的货币,而且应当保证这种建筑材料相应的供应……(无论如何)也不能用‘未来的砖头’建造‘现实的’工厂。
”此经济学家所要表达的主要观点是()A.用供给学派理论指导工业建设B.优先发展重工业C.主张放慢工业发展速度D.建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解析]供给学派是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个经济学流派,与题干中“1928年”“苏联一经济学家”不符,故A项错误;“不仅应当保证表现对建筑材料等等的需求的相应的货币,而且应当保证这种建筑材料相应的供应……(无论如何)也不能用‘未来的砖头’建造‘现实的’工厂”表明作者反对经济建设急躁冒进,主张循序渐进、考虑周全,故C项正确;B、D两项都与斯大林有关,而斯大林是强调迅速实现工业化,与作者观点相左,故B、D两项错误。
[答案] C8.(2018·怀化质检)1927年联共(布)十五大为第一个五年计划中的轻工业发展确定了这样的计划:“生产消费品的工业应当在产品数量和质量上达到能够保证大大提高劳动者每人的消费定额。
应当特别注意发展纺织工业、皮革工业、食品工业”。
材料表明() A.当时苏联重视提高劳动者生活水平B.新经济政策注意提高人民的积极性C.苏联采取优先发展轻工业的政策D.工业化进程中经济结构是合理的[解析]据“应当在产品数量和质量上达到能够保证大大提高劳动者每人的消费定额。
应当特别注意发展纺织工业、皮革工业、食品工业”表明当时苏联重视提高劳动者所需的消费品的数量和质量,改善生活水平,故A项正确;“1927年”正值斯大林执政时期,列宁时期的新经济政策逐渐被取消,故B项错误;斯大林时期苏联采取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政策,故C项错误;当时苏联工业化进程中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农业和轻工业长期落后,国民经济比例失调,故D 项错误。
[答案] A9.(2018·枣庄期中)阅读《俄国及苏联国民经济建设文件汇编材料》的排名表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使工业生产总值于1928年恢复到战前水平B.1932年苏联机器制造业占欧洲第一,表明工业化已经实现C.农业集体化的推行,有助于1937年苏联工业产值世界第二D.1928~1937年的经济建设,有利于苏联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解析]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时间是1918~1921年,故A项不正确;1932年苏联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工业化已经实现说法不正确,故B项不正确;1928~1937年经济模式是斯大林模式,初期有利于苏联经济发展,后期弊端不断暴露,阻碍经济发展,故D项不正确;农业集体化牺牲农业利益,为工业化提供资金,故C项正确。
[答案] C10.(2018·安徽江南十校联考) “虽然苏联成功地消灭了几乎所有的私人农场,但集体化农业的产量一直令人非常失望”,造成苏联农业落后的主要原因是() A.苏联气候不利于农业生产B.农业集体化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C.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牺牲农业的政策导向D.赫鲁晓夫大规模垦荒不切实际[解析]A项牵强绝对,D项“农业集体化”为斯大林执政时期的经济政策,在时间上不符合。
B项有一定的道理,但并不是主要原因,C项在一定程度上包含B项所表达的意思。
所以选C项。
[答案] C11.(2018·南京、盐城二模)斯大林说:“苏维埃经济制度则具有许多优点,这些优点是任何一个资产阶级国家,即使是最‘民主的’、‘全民性的’……资产阶级国家所不敢梦想的。
”这一制度()①建立了相对独立的经济体系②加强了政府对经济绝对领导③开创了一种新的现代化模式④确保了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A.①③B.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解析]本题材料主要论述斯大林模式的作用,该模式下重点发展重工业,导致国民经济畸形发展,故④不符合题意,排除含④的B、D两项;加强了政府对经济的绝对领导符合斯大林模式的特征,故排除不含②的A项,选C项。
[答案] C12.(2018·开封一模)学者李述森在一篇文章中论述道:“俄罗斯传统的核心是民族主义,是强国的诉求。
要强国就必须大力发展工业,尤其是重工业。
为了在短时间内达到这一目标,就必须以强制措施将全体居民控制起来,特别是要控制农业,榨取农业。
”材料论及的是()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斯大林体制C.赫鲁晓夫改革D.新经济政策[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重点发展重工业,并且将发展重工业建立在牺牲农业的基础之上。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没有明确牺牲农业发展重工业的方针,故A项错误;高度集中,优先发展重工业,牺牲农业,正是斯大林体制的基本特征,故B项正确;赫鲁晓夫改革重点在农业领域,与材料明显不符,故C项错误;新经济政策是放松控制,部分恢复资本主义,利用商品货币关系恢复发展生产,很明显与材料不符,故D项错误。
[答案] B二、非选择题13.(2018·南通一模)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部门,积极健康的农业政策有利于农业持续、稳定的发展。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全俄苏维埃执行委员会于1921年3月21日颁布法令,规定每一农户的粮食税取决于它的土地数量、家庭人口、收成和财产状况。
……所有农户在缴纳粮食税之后可以自由处理剩余的粮食,可以拿到市场自由买卖。
1922年5月2日,全俄苏维埃执行委员会再次颁布法令,允许出租土地,期限一般定在三年,法令允许使用雇佣劳动力。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材料二政府得与农民签订合同,国家给农民适当的补贴,让农民缩减耕地和屠宰牲畜。
在(美)《农业调整法》生效的头一年,屠宰了二千三百万头牛,六百四十万头猪,减少了三百万公顷小麦播种面积和四百万公顷棉花播种面积。
……法案实施后,农产品价格回升到1909~1914年农业繁荣时期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