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某社区脑卒中高危人群的危险因素现状分析

合集下载

脑卒中高危人群的筛查及临床干预效果评价

脑卒中高危人群的筛查及临床干预效果评价

脑卒中高危人群的筛查及临床干预效果评价目的:通过比较脑卒中高危人群临床干预前后血脂水平的数值变化,评价临床治疗的干预效果。

方法:于2013年6月-2014年12月在本院门诊及社区人群中开展脑卒中筛查工作,参与筛查人群15 746例,筛查出脑卒中高危人群2013例,脑卒中高危人群检出率为12.78%。

通过检测脑卒中高危人群临床干预前后的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糖(Glu)、尿酸(UA)、同型半胱氨酸(Hcy)数值变化,评价脑卒中高危人群的干预效果。

结果:临床干预后,脑卒中高危人群的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糖(Glu)、尿酸(UA)、同型半胱氨酸(Hcy)均低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通过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对相关的危险因素给予临床干预,效果良好,对脑卒中的防治工作意义重大。

脑卒中是一类急骤起病的脑血管循环障碍性疾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的特点[1]。

脑卒中是目前人类第二大致死原因和首要致残原因,是导致我国居民死亡的第一位原因,据世界卫生组织测算,目前中国脑卒中患者的发病率正以每年8.7%的速率攀升,发病者约30%死亡,并呈现年轻化的趋势[2-3]。

面对这一严峻形势,2009年6月国家卫生部启动了“脑卒中筛查与防控工程”,广泛宣传脑卒中防治知识,并制定脑卒中防治规范,开展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工作。

本院神经内科2012年成功申请为卫生部脑卒中筛查与防控基地,在门诊及社区人群中开展脑卒中高危人群的筛查工作。

文獻[4]研究表明,早期发现脑卒中高危人群,对其进行规范化管理,可以减少或延缓脑卒中及其并发症的发生。

文献[5]研究证实,血脂、血糖、尿酸、同型半胱氨酸等指标在脑卒中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旨在研究脑卒中高危人群的筛查情况及评价针对高危人群危险因素的临床干预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于2013年6月-2014年12月在本院门诊及社区人群中通过自建脑卒中筛查模式开展筛查工作,筛查对象年龄40~89岁,全部为本地区常住居民,在外居住半年以上、精神障碍或者言语交流障碍不能合作者可排除。

脑卒中患者危险因素分析及社区干预模式探讨

脑卒中患者危险因素分析及社区干预模式探讨

[ 莫云芝 , 6 】 张建 菲 . 神经节 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 『脑病l 床观察 『1 生 I 缶 J 】
中国医学创新 ,2 1,82) 5 — 5 . 0 1 (3 :15 16
[ 周风波 , 7 】 王明红 . 神经节苷脂治疗脑梗死 的临床观察 『 . J 中国医学创新 , 】
2 1 ,72 ) 5— 2 00 (7 : 1 5 .
表1 脑卒中单因素非条件 L gs c o i i ̄归分析 t 例
3 社 区干预 模 式
脑卒中家族 史、高血脂 史及吸烟史是脑卒 中的危险 因素,其中年
本研 究结果表 明,年龄、高血压 史、糖尿病史、冠心病史 、
① 宁波 市海 曙区西门望春社区卫生服务 中心 浙 江 宁波 3 5 1 1 0 0
龄、家族 史等 因素为不 可干预的因素,但高血压病 、心脏病 、糖 尿病、高脂血症及 吸烟等为可 干预因素。干 预模 式一般有两种,

种是针对全社区人群进行 干预,即在全人群中,对于无危险因
参 考 文 献
[ 1张廷禄 ,粱晓雷,营亮 ,等.2 0 - 0 8 1 1 0 6 2 0 年连云港市病 毒性脑膜炎监 测分析 f .职业与健康 ,2 0 ,2 ( ) 2 4 — 7 9 J 】 09 5 4 : 7824. 2 【 刘斌 ,吴孟 海 ,张晋 霞,等 . 同剂量 的神 经节苷脂 对人脂 肪组 织 2 】 不 来源 的基 质细胞分化 为神经组织细胞 的影响 [ . J 临床神经病 学杂志 , 】
年龄 > 0岁、 5 高血压史、 糖尿病史 、 冠心病史 、 脑卒 中 『 2 J ,且经 头颅 C T或核 磁共振成 高血脂史及吸烟史与脑 卒中显著相关 (< . ) 尸 00 ,而性别 、饮酒史 5 像 ( I证实 。对照组 为笔者所 在医院住 院的无脑卒 中患者 16 与之无显著相关性 > .5。详见表 1 MR ) 1 O0 ) 。

脑卒中的高危因素有哪些

脑卒中的高危因素有哪些

脑卒中的高危因素有哪些脑卒中(Stroke)是由于脑血管的破裂或者闭塞导致大脑供血不足,从而引发脑功能障碍的一种疾病。

脑卒中的发生率在全球范围内都相当高,是致残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然而,有些人比其他人更容易患上脑卒中,这通常与高危因素有着密切的关联。

本文将探讨脑卒中的高危因素以及可能的预防措施。

一、高血压(Hypertension)高血压是脑卒中最常见的高危因素之一。

长期存在高血压会给血管带来严重的损害,使得血管壁变得脆弱,容易破裂。

此外,高血压还会导致动脉硬化,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

因此,控制血压是预防脑卒中的重要手段之一。

我们可以通过控制饮食、坚持运动、限制饮酒以及合理用药等方式来维持血压在正常范围内。

二、高血脂(Hyperlipidemia)高血脂是指血液中脂肪含量超过正常范围。

其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甘油三酯(TG)的升高与脑卒中的风险密切相关。

这些脂质物质会在血管内形成斑块,阻碍血液流动,增加了血栓形成的机会。

因此,通过健康饮食,减少饱和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适量运动,以及必要时进行药物治疗,能够有效降低脑卒中的风险。

三、糖尿病(Diabetes)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与脑卒中的发病率密切相关。

高血糖会进一步导致血管损伤,促进血管的狭窄和堵塞,从而增加脑卒中的患病风险。

因此,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及时控制血糖水平非常重要,可以通过合理饮食、药物治疗和定期监测血糖来实现。

此外,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也能够降低脑卒中的风险。

四、吸烟和饮酒吸烟和饮酒是导致脑卒中的可修改危险因素之一。

研究表明,长期吸烟和大量饮酒会损害血管功能,增加血栓形成和动脉破裂的风险。

因此,戒烟和限制饮酒对于预防脑卒中至关重要。

要想实现戒烟的目标,可以逐渐减少吸烟量,寻求帮助,加入戒烟辅导或使用适当的药物。

对于酗酒者,逐渐减少饮酒量,有选择性地选择健康的饮品也是一种重要的预防手段。

五、心脏病和心律失常心脏病和心律失常如心房颤动等也与脑卒中的发生息息相关。

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分析及干预

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分析及干预

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分析及干预脑卒中是一组以脑组织缺血及出血性损伤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急性脑血管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和复发率高等“四高”特点。

与之而言,脑卒中筛查与干预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筛查,早期发现卒中高危人群,针对高危人群进行全面综合的干预和管理。

标签:脑卒中;高危人群;健康干预脑卒中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病,俗称“中风”,包括脑梗死和脑出血,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及经济负担重的特点。

现已成为我国国民第一位的死亡原因,[1]严重危害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显著降低其生活质量,对家庭及社会造成沉重负担,故脑卒中的“三早”预防尤其重要。

本中心于2013年10月―2013年12月对辖区6152名居民进行初筛,针对筛查对象进行全面脑卒中风险评估。

早期发现卒中高危人群,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

1对象和方法1.1筛查对象。

纳入标准:存在脑卒中高危因素但尚无症状的人群,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上,有能力完成问卷调查及签署知情同意书。

符合纳入标准的辖区居民6152例,男2837例,女3315例,年龄35-83岁。

1.2筛查内容1.2.1包括危险因素初筛,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颈动脉超声检查。

1.2.2筛查的危险因素:高血压、吸烟和被动吸烟、糖尿病、房颤和其他心脏疾病、颈动脉狭窄、血脂异常、缺乏体力活动和超重、肥胖及生活方式不健康等。

1.3筛查方法。

1.3.1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包括年龄、性别、联系电话等基本信息和既往史、家族史等基本健康信息。

1.3.2以一对一询问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依据Framingham(弗明翰)量表对患者评分。

Framingham(弗明翰)卒中风险评估模型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风险评分系统,使用广泛、操作简便,可作为普遍筛查的基本手段。

[2]根据积分值换算10年脑卒中发病风险,≤5%为低风险,≥6%且<10%为中风险,≥10%为高风险。

1.3.3根据问卷调查结果统计患者得分,对危险因素分类分析,并对高风险患者进行个体化的健康教育及干预。

343名某社区居民脑卒中高危因素筛查结果分析与干预

343名某社区居民脑卒中高危因素筛查结果分析与干预
中 国 初 级 卫 生 保 健2 0 1 3 年1 1 月 第2 7 卷 第1 1 期 ( 总 第3 3 5 期 ) 慢 性 病 防 治
3 4 3 名某社区居民脑卒中高危因素筛查结果分析与干预水
冯彩 忠 ,王伟 伟@,赵 春 霞①
摘 要 目的 通过 社 区 脑卒 中 高危 人 群 筛查 , 了解 该社 区人 群危 险 因 素分 布 构 成 情 况 ,研 究 该社 区居 民 中脑 卒 中 高危 人 群 的
Z HA O C h u n - x i a / / Ch i n e s e P r i ma r y He a l t h C a r e ,2 0 1 3 ,2 7 ( 1 1 ) : 6 7 - 6 9
Ab s t r a c t 0且 CT I V E T h r o u l g h s c r e e n i n g h i g h- i r s k p o p u l a t i o n o f s t r o k e i n a c o mmu n i t y 。t o t a k e d i f  ̄ , r e n t s i n t e r v e n t i o n s f o r t h e
2 0 1 2年 在 在 天 水地 区 某社 区 4 0岁
主 要 危 险 因素 .针 对 不 同 危 险 因 素采 取 相 应 的干 预 , 以减 少脑 卒 中 高危 人 群 的形 成 。 方 法 检验 。结 果
以上的 3 4 3名从事较大压力工作的人群 ,进行 了脑卒 中高危人 群风险筛查,并进行脑卒 中危险 因素基 线分析 ,计数资料 采用 x
p o p u l a t i o n o f r i s k f a c t o r s o n s t r o k e, e v a l u a t e t h e c a u s e o f t h e s t r o k e i n he t c o mmu n i t y a n d t a k e n e c e s s a r y i n t e ve r n t i o n t o p r e v e n t he t o c c u r r e n c e o f s t r o k e .ME T HoD s 3 4 3 p e o p l e i n t h e c o mmu n i t y we r e s c r e e n e d or f s t r o k e f r o m S e p t e mb e r 2 0 1 2 t o F e b r u a r r 2 0 1 3 n T i a n s h u i ,w h i c h w e e r o v e r he t a g e o f 4 0 e n g a g e d i n t h e wo r k o f g r e a t e r p es r s u e ,t r o a n a l y s i s is r k f a c t o r s or f s t r o k e ,c o u n t d a t a u s i n g

关于脑卒中发病环境因素分析及干预的研究

关于脑卒中发病环境因素分析及干预的研究

关于脑卒中发病环境因素分析及干预的研究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致残和死亡原因,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寿命。

除了个体因素,环境因素也被认为是导致脑卒中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

本文将探讨脑卒中与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一些干预措施,以减少脑卒中的发病率。

首先,环境因素包括空气污染、水质污染、噪音污染、生活方式等多个方面。

研究表明,空气污染中的微小颗粒物(PM2.5)与脑卒中的发病率密切相关。

PM2.5是一种直径小于2.5微米的颗粒物,可以进入人体呼吸道并对心血管系统产生不良影响。

污染严重的城市或工业区域的居民更容易患上脑卒中。

因此,降低空气污染是减少脑卒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其次,水质污染也与脑卒中的发病率相关。

被污染的水源可能含有一些有害物质,如重金属、农药等,长期摄入这些有害物质会对血管系统产生不利影响。

研究发现,许多发达国家的城市供水系统中都检测到了一些有害物质,这与这些地区脑卒中的患病率较高有关。

因此,改善水质和加强监测是降低脑卒中发病率的另一个重要策略。

此外,环境噪音也是一个值得注意的环境因素。

长期暴露在高噪音环境中会导致人体产生应激反应,增加心血管负担,增加脑卒中的风险。

城市交通、工厂、建筑工地等都是产生噪音的主要来源。

减少噪音污染,保护居民免受噪音的侵扰,可以有效降低脑卒中的发病率。

此外,不良的生活方式也是导致脑卒中的重要环境因素。

吸烟、饮酒、不规律的饮食和缺乏体育锻炼都与脑卒中的发病率增加有关。

吸烟和饮酒会增加血管疾病的风险,不规律的饮食和缺乏体育锻炼会导致肥胖和高血压等疾病,这些都是脑卒中的诱因。

因此,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戒烟、限制饮酒、均衡饮食和适量运动,可以有效地降低脑卒中的发病率。

针对这些环境因素,我们可以采取一些干预措施来减少脑卒中的发病率。

首先,政府应加强环境保护工作,减少空气和水质污染,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其次,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噪音的监测和管理,确保居民免受噪音侵害。

此外,公众教育也是降低脑卒中发病率的重要手段,人们应加强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认识,远离吸烟、饮酒,注重饮食和体育锻炼,并定期进行健康体检。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20年总目录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20年总目录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20年总目录新年寄语1.1助力初级卫生保健促进全民健康覆盖本刊编辑部本刊特稿10.1健康中国始于初级卫生保健——兼谈人人享有免疫预防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理事长曹锡荣12.1弘扬抗疫精神促进医师公益为共建共享健康中国不懈努力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理事长曹锡荣全民健康助力全面小康7.1健康中国下的医养结合服务模式研究孟宏伟罗昊宇吕一星7.5健康中国行动之“慢性病防控体系”在“健康深圳”建设中的作用马剑平陈洪恩梁亚萍等8.1不同依托单位的医养结合机构健康养老服务提供现状与困境周稳杨帆8.5“健康江西”背景下健康素养影响因素研究柯楠王军永陶士素等8.9广东省家庭医生式服务试点地区居民健康行为及影响因素分析陈爱云8.13医养结合—四元联动整合照护模型的S WO T-C L P V分析——以合肥市为例李诗薇于卫华9.1新疆地区全民健康体检的实践与思考彭博陈玫郑见立等9.5基于立体化、全过程管理的高血压和糖尿病防治体系构建与实践研究周志衡黄志杰招琳等10.2近20年我国儿童保健工作质量综合评价张俊清郭亮徐云飞等10.5应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社区居民生活质量影响因素兰兰陈济安郑传芬等10.10国家健康促进区创建下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及影响因素分析王洋戴晴崔璐10.14养老机构依托二级综合医院构建医养结合服务模式发展研究——以嘉定区第一社会福利院为例朱晓玲陈俊祎顾丽亚等11.1宁夏回族自治区农村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管文博梁笛黄葭燕11.52019年韶关市居民健康素养状况与影响因素分析陈苑冼家乐姚仁娟等11.9黑龙江省贫困县居民健康传播参与现状与对策安秀芳徐维祥杨静等12.2贵州省大健康产业竞争力发展S WO T分析研究田海玉曹煜陈文佼等12.6上海市青浦区60岁及以上老年人跌倒风险评估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叶开友王森吴周理等12.10本溪市2269名居民健康技能中介效应分析李泓耿芸芸12.14重庆市万州区居民膳食结构与重金属摄入水平研究龚地萍王军工作研究1.2全面建设农村区域医疗中心强基层促分级提升服务能力——以扬州市18家农村区域医疗中心为例刘刚王骞叶奎英等1.6基于“结构—过程—结果”模型的失独(伤残)家庭签约服务供需平衡研究王洪兴汪洋朱晓艳等1.92016—2018年上海市浦东新区公共场所卫生状况与监管对策分析邹涛苗嘉魁杨艳等2.1广西县域卫生资源分布的不公平及其分解赵同领赵劲民庞军2.5江苏省糖尿病患者疾病经济负担实证研究王萱萱胡丹朱亚等2.10新型结核病防治管理模式示范县建设的实施效果评价郑贤义张纪勋许艳丽3.1“全民健康覆盖”进程中我国全科医生资源配置现状及服务效率研究陈奎叶俊3.5迁移行为对老人健康效应的实证研究——基于P S M方法王翠莲王丽丹胡婉侠等3.11农村地区家庭医生团队干预脑卒中高危人群的效果研究汤红伟侯进3.16基于岗位胜任力的家庭医生助理岗位准入指标体系应用研究汤秀香宣亚明范晓晔等4.1新时代健康保障制度完善的路径依赖——一个国际比较视野陈银平张春蕾黑启明4.4薄云鹊龚超张荣慧等4.8青岛市养老机构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及影响因素分析赵敏捷王芳袁莎莎等5.1养老机构发展医疗服务的保障机制研究朱晓卓5.5“健康中国”视域下社区老年人对家庭医生式服务认知和需求分析商思懿徐林燕赵磊等5.9基于D E A-B C C模型的医共体运行效率分析与对策研究吴静娜王志强仲晓伟5.12实施分级诊疗对门诊患者就医意愿的影响研究李洪宁钟长英6.1以全科医生为核心新型转诊模式的实践与研究冯伟胡丽萍盖红梅等6.4公益性活动中的院前急救医疗保障概况分析及制度创新思考李国峰金星乔田乐6.7基于A H P和灰色关联分析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质量评价龚超刘春雨薄云鹊等6.12以家庭医生为核心“1+1+1”医疗机构组合签约服务的实践与思考盛清蔡利强7.8医务人员视角下的贵阳市重点人群主要健康问题及对策张丹周戈耀田海玉等7.13青岛市城区空巢老人心理健康和社会支持状况研究马晓佳齐文博张楠楠等7.16昆明市老年人卫生服务需求与利用的情况分析毛鸿彦江丽许玉屏等7.22疗养院老年人共病、身体功能及医养需求情况现状调查——以江苏省无锡市某疗养院为例钱波冯莹仲怀琴等7.26本溪市两县居民健康素养情况调查分析李泓耿芸芸8.18健康中国视域下基层医疗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问题研究李耀华赵金香何晅扬8.22贵州省0~3岁婴幼儿托育服务体系的构建——基于其他地区的经验借鉴张丹周戈耀田海玉等8.26基于D R G的医疗服务质量与绩效评价干预模式研究周海龙田源封卫征等8.31某三甲医院老年住院患者疾病构成和住院费用分析郝崇奇杨志清王海星等11.14长三角跨省就医门诊异地联网结算实施1年情况研究滕晓梅廖祖达程沛然等11.19药品带量采购和一致性评价对利益相关者的影响庞佳慧王猛万津廷等12.11上海市青浦区60岁及以上老年人跌倒风险评估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叶开友王森吴周理等12.16重庆市万州区居民膳食结构与重金属摄入水平研究龚地萍王军12.18本溪市2269名居民健康技能中介效应分析李泓耿芸芸医疗保障制度1.20某三级专科医院异地医保直接结算住院费用分析赵汝成吴岳军叶正强等3.32运用鱼骨图模型分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的原因及对策研究蔡利强杜兆辉张胜冰4.19某三甲医院医保患者双向转诊制度实践与思考母玉清唐海9.9天津市17种国家谈判抗癌药纳入医保政策对癌症患者影响的调查研究徐叶梅朱景伍姜妮等9.13苏州市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研究郭语涵许婷婷浦峻等基层卫生1.13天津市基于健康导向的标准化全科门诊服务新模式初探薄云鹊张荣慧林春光等1.16杭州市某街道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现状调查与分析董洋雯张丹杨周美珍等3.20P C I C模式视角下居民移动医疗A P P认知和使用分析代震贾腾腾于贞杰等3.25基于家庭医生制度及分级诊疗制度的慢性肾脏病干预效果分析齐郑潘洪波刘帅等3.28二级综合性医院构建医养结合服务模式的实践与探索朱晓玲陈俊祎顾丽亚等4.12基层医生对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提升认知情况调查研究李星星张婷王峥等4.16上海市浦东新区医疗联合体药学服务发展的现状与问题分析黄慧5.18基层医生视角下贵州省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提升路径探讨李星星张婷符雪等5.22山西省贫困地区乡村医生离职意愿影响因素调查李浩史宏涛段丽琴等6.15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研究综述朱庆6.19重庆市土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抓科研促发展的探索与实践罗兴能钱春梅11.21农村基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筛查方法及患病特点分析蒋红生童向红陈建武等11.25个人特征视角下贫困患者医疗目的地选择行为和影响因素研究邓佳欣张媚彭美华等社区卫生服务1.24社区2型糖尿病个性化运动干预效果评价魏萍赵辉龚定宏1.28微信管理模式对社区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效果研究凌小媛韩一平1.31玉环市糖尿病免费药物配送项目居民满意度评价李松涛杨舒越王玉琢等2.17刘平阳汤梅华李莉2.20金杨社区养老机构医护人员现状及对影响医养融合因素的调查分析吴刚陆晴2.23运用团队效能模型分析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蔡利强盛清龚思浩4.22社区护士在“1+1+1”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中助手作用的评价蔡成伟林吉祥李丽等4.25上海市浦东新区社区全科医生科研现况调查分析李幼子胡丽萍盖红梅4.28上海地区成年人群2型糖尿病患病状况、影响因素调查与防治对策研究卢平王元元4.31社区开展养生功法八段锦锻炼对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血糖代谢水平的影响李亚瑾唐士入张怡5.26社区脑卒中康复服务模式构建探索王剑波施建华周剑峰等5.31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安宁疗护服务项目的合理性分析——以上海市某社区为例沈天寒曹文群张瑞云等5.35家庭访视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跌倒预防效果评价苏灼容何志坚陈俊锋6.29基于医患双方视角的健康管理认知度调查研究金花于德华杨森等6.33深圳市福田区医联体模式下的“1+N”全科医生团队发展现状周志衡陈宝欣忽群等7.30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参与医养结合研究进展王亦冬张幸福远航7.33多学科团队参与家庭会议干预模式对晚期癌症患者家属焦虑抑郁情绪影响效果评价周丽凤姚梅梅俞超英等7.37基于E H R对骨质疏松分级诊疗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杨涛聂子淮黄雷等7.41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在2型糖尿病患者社区管理中的效果分析娄玉兰7.43社区糖尿病分阶段达标管理模式对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分析胡海英金春花8.43紧密型医联体参与社区公共卫生健康工作的实践与研究宫芳芳孙喜琢李文海等8.46宁波市失智老人医疗康复服务需求和利用现况分析董晓欣9.34上海市安宁疗护服务提供情况研究王常颖程文迪曹宜璠等9.37医联体背景下老年人家庭医生服务续签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戴秋实商思懿马东池等9.41需方视角下家庭医生签约影响因素的结构模型分析顾惠颖李冬华张幸娜等9.44社区老年人功能性行走能力调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韩君王君俏王悦等10.44南京市老年人对家庭医生服务认知和需求调查分析何贵蓉徐莉孙睿婉等10.48型构建研究陈荃王东瑞贾建平等10.51上海市浦东新区居民门诊医疗服务利用及费用研究潘云鹤褚饶骏严华等11.30苏州市特扶家庭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评价的质性研究张爱静陈奎叶俊11.35后疫情时代探索构建社区健康服务网络的S WO T分析——以深圳市福田区为例郑名烺牛亚冬张晨鑫等11.38全科医生对多病共存诊疗认知度调查研究金花于德华石建伟等11.42社区居民脑卒中高危因素筛查干预工作流程探索徐文杰汤华山闵晓玲等12.16天津市某社区7364例老年人健康体检结果分析高蕴美12.19基于“熟人社会理论”的社区脑卒中一级预防模式构建及初步成效分析闵晓玲汤华山徐文杰等12.23慢性病管理模式下社区干预对冠心病患者服药依从性和自我效能的影响张利娜史历卫生资源8.35广东省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分析朱长聪李青华8.39上海市浦东新区远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综合病房医护人员配置情况分析马秀君杜兆辉顾燕凤等10.35县域医共体试点村卫生室服务能力调查研究——以溧阳市某村卫生室为例张爱静卢佳月王限等10.39深圳市引进全科医生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刘晨陈红艺蒋理添等专栏1.36社区卫生服务的认知状况及相关性因素分析苏忠鑫刘娜娜胡婵姗等1.40社区居民与家庭医生签约状况及人口特征分析黄蛟灵刘娜娜刘茜等1.42上海市居民签约服务内容利用比较研究刘茜胡婵姗刘娜娜等1.45社区卫生服务满意度状况分析:基于签约的差异性比较胡婵姗黄蛟灵王朝昕等9.19上海市医养整合系统的人力与床位供需仿真模拟——基于因果关系模型构建方律颖宋阳李星辉等9.23上海市医养整合人力与床位供需仿真模拟——基于系统动力学模拟干预研究李星辉方律颖宋阳等10.18紧密型医联体下基层医疗机构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实践——以深圳市罗湖医院集团为例宫芳芳李文海孙喜琢10.22——以青岛援鄂医疗队救治新冠肺炎患者为例邬贻萍陈立震辛永宁等10.25上海市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防控策略实践陈荔萍金迎魏魏等10.28社区居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知信行调查研究罗秀兰王红妹刘凯捷等10.322例外出旅居返沪儿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调查处置情况分析黎桂福叶开友王森等妇幼保健1.48湘鄂两地妇女保健领域计划与评价机制健全程度研究高俊良李刚李伯阳等1.532010—2018年兰州市妇幼保健机构卫生资源配置情况分析白瑾杨言军白清丽等1.58共情护理联合放松训练对先兆早产孕妇抑郁及妊娠结局的影响康红何玉凤吉翠琴1.62检测孕妇甲状腺素对评估胎儿生长状况及指导临床治疗的意义蒋铭华李爱红诸红1.66I N S U R E技术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临床效果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孔东雯王晓龙王世昌等1.69阴道炎患者预后与知识水平、自护能力及防御能力的相关性分析唐春洁2.27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保障效果评价陈永超赵君丁雪等2.32产妇产后不良情绪与社会经济地位的相关性研究陈翀宇江景涛甘代军2.36死胎及胎儿畸形引产后孕妇心理特征与社会及家庭支持的相关性分析刘丽萍颉丽齐学宏等2.39欣母沛子宫肌层注射联合低位缝合术前置胎盘剖宫产中的应用李小燕韩红张和平3.39我国儿科医疗联合体建设现状研究陈永超赵君丁雪等3.43佛山市南海区学龄儿童家长应对流感健康行为影响因素分析曾鸿邱宗耀李鹏宾3.4785例儿童脾外伤的流行病学特征及治疗方法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常跃春3.50安顺市妇幼保健院2019年辖区幼儿园儿童入园健康体检结果分析张洁4.34孕妇学校规范化管理成效和改进方向马居飞陈蓉倪瑞芹等4.37孤独症早期预警征象与干预效果研究李琳赵虹4.41社区产褥期妇女采用通络催乳套路疗法的研究刘荣徐卫平万霞芳4.44维生素A、E缺乏与儿童呼吸道感染的相关性和补充维生素A、E后免疫状态与安全性分析张金凤黄莹唐英等5.38朱焕丽褚瑞峰吴奇5.41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血清1,25-(O H)2V i t D3检测及其免疫功能状况分析廖书杰陈虹倪世宏等5.45浦东新区视力异常儿童青少年转诊依从性影响因素调查分析章小花刘成军周伟等5.48学龄前儿童眼保健“医院—幼儿园—家庭”一体化管理模式研究关翠柳黄敏园陈艳娟等6.37孕产妇对中医预防保健服务认知及利用研究晏嫦君王洪兴王珺等6.40基于T G I指数的晋江市不同年龄组育龄妇女保健服务需求调查研究刘亚南林秀英陈少涓等7.47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异常与妊娠期糖尿病、高血压的患病风险分析吴立英7.50深圳市宝安区6~36月龄婴幼儿贫血及其影响因素现状调查彭琼玲赵晓丽罗美芳等7.530~3岁儿童骨密度状况与睡眠问题的关联分析黄蕾南楠焦晓燕等8.49孕妇各年龄组血钙水平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及合并症的关系郭玲玲杨志清王海星等8.53高龄备孕妇女乳头状瘤病毒感染及相关知识认知现状分析林叙君彭文湃罗佳燕8.56广州地区6~18月龄儿童血清铁蛋白水平及与神经系统发育情况的相关性研究肖雨何艳斯朱然科等8.6020327例6岁儿童视力筛查结果与相关因素分析谢洁妍严学勤曾洁等9.49北京市西城区2015—2019年儿童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筛查情况分析张晓文9.51优化流动人口孕妇健康管理策略的研究田密朱永辉王仲昭9.53民勤县地区农村妇女乳腺癌危险因素分析李多龙李玉兰9.57聚合酶链反应对女性生殖道感染解脲支原体及沙眼衣原体检测价值分析丘玉辉10.54黑龙江省血清学产前筛查服务利用及影响因素分析李声张显胜石艳秋10.57苏州市吴江区0~14岁儿童伤害发生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杨梅沈建新沈红宇等10.60二孩政策前后重点孕妇高危因素变化分析张祥荣金龙妹张卿等10.63孕中期血清学筛查高风险孕妇的不良妊娠结局分析杨黎明吕旋沈盼盼等12.262013—2019年武汉市东湖高新区围产儿出生缺陷监测分析李国栋曹丹桂罗莎等12.30兰州市10857例0~6岁儿童屈光不正筛查结果分析张永花移欢欢12.33二孩政策后影响上海市闵行区巨大儿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王秀蕊项丹红姚雁等1.72滨州市社区老年人自我健康管理现状研究张丽郝玉玲谷可东等1.75老年高血压共病性失眠患者睡眠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刘伟华郑丽维陈丰等1.79常规随访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影响研究孙怡王元元2.42以社区医疗为核心的多学科合作综合C O P D管理模式探究盖红梅冯伟包红等2.46广州市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现状及干预效果的分析谢映宜陈金培何志坚等2.49家庭医生团队为主导模式管理社区糖尿病患者的效果评估张鏖谧田甜王志峰等2.52通江县成年居民高血压患病现状及其危险因素分析李鑫冯育光赵廷明等3.52社区慢性病管理模式在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术后的应用研究吴鸣熊希璐吴菁等3.55脑卒中患者运动自我效能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孟明郑丽维陈祖森等3.592018年辽宁省基层医疗机构原发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服务现状分析滕聪王新王毳5.57“1+1+1”组合签约模式下家庭医生服务应用于高血压患者管理的效果观察桑振修徐静5.60“互联网+”慢性病管理模式在C O P D患者中的应用研究夏祝叶刘洪洁江帆等5.63基于微信平台的自我管理干预对C O P D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池峰戈霞晖范艳红等6.44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患病情况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胡健宗廖健颖王娟6.47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风险相关因素的研究严峻海赵春柳周曦6.51以家庭医生为核心的社区腹膜透析管理模式效果分析张维维陈亮李强6.55营养干预对高脂血症肥胖患者血脂水平的影响张建红7.56上海市嘉定区35岁及以上居民糖尿病患病率及危险因素研究孙丹俞青李元召等7.60定西市政府部门及国有企事业单位职工糖尿病患病现状及危险因素分析李喜梅王宝强7.64多元化健康教育对农村老年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薛瑜马秀君夏擎世等7.68有氧运动对老年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左室收缩功能及免疫炎症的影响赵衍晨凌金蔚沙莎等8.63三门峡市社区40岁以上人群糖尿病和高血压的患病率调查及其危险因素分析杜柳杨卫建辉白贞贞等8.67四川省通江县2019年居民慢性病死亡状况分析李鑫张劲赵廷明等8.71慢性病患者对社区健康管理的接受情况及满意度调查张金玲李俊梁彤彤等8.74症状影响的研究孙一颖孙喜蓉王强等9.60基于大数据平台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预测模型的建立及验证郭燕青郭玲玲杨志清等9.64海口市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现状分析徐文英刘小献黑启明9.68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感知老化与用药安全照护需求的相关性分析范维英郑丽维陈丰等9.72老年人B M I变化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发病的影响研究刘怀磊龚卫红9.75宁波市明楼、东胜街道居民恶性肿瘤发病情况及防治策略探讨姚青奎王嘉祥李冬梅等9.78老年糖尿病并发低血糖的临床特点及预防保健措施探讨刘伟10.66脑卒中发生与预后危险因素研究综述顾淑玮李芬万晓文10.69基于I C C C框架的老年人基层慢性病管理探讨徐佳琳翁开源陈飘飘等10.73社区中老年人群骨质疏松和低骨量流行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张荣艳许锬沈红宇等11.45脑卒中综合防治举措国际比较及启示李芬刘杰锋朱碧帆等11.49延边地区脑卒中患者营养风险状况及相关因素分析姜雪金善花孙文霞等11.52叙永县老年人常见慢性病患病现状及其与体质指数的相关性分析孙斯羽李正业罗刚等11.56家庭医生团队应用项目管理理论对糖尿病患者开展远程健康管理的实践与思考侯进蔡利强12.36我国不同地区糖尿病死亡情况回顾分析赵娜李金娟岳嘉等12.412010—2019年丹东市城区居民糖尿病死亡趋势分析秦玲刘杨孟祥慧12.442014—2019年四川省通江县居民主要慢性病死亡及早死概率分析李鑫张劲赵廷明等12.49广州市沙园街社区高血压人群的社区防控与评价孙数华林楚芝刘世兴等健康教育1.82依托儿联体的托幼机构儿童家长儿童常见病防治健康教育效果评价徐枫夏经炜孙红等1.85社区医院孕妇学校中医宣传教育模式应用及探讨王洪兴汪洋王珺等3.64认知行为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认知、健康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陈颖珏3.66基于健康信息传播的微信平台教育对儿童接种二类疫苗管理成效的评价赵晓华陆伟胡娅等4.58黑龙江省18岁及以上常住居民吸烟和戒烟现状分析闫世春边黎明周雪等6.67天津市社区老年人阿尔茨海默病知识水平及影响因素分析黄亚琪莒展博陈世香等6.72朱旗莉旷翠萍叶健等6.76听障人群慢性病知识水平及健康教育意愿调查分析诸瑞月林海华陆扬等7.79医学院大学生性及生殖健康知识、态度现状调查及思考赵敏敏方惠娴7.83深圳市某区学生哨点艾滋病相关知识行为分析叶薇陈新鑫7.86宣传教育在艾滋病防治工作中的实践与探索许鸣王建温迎春等9.105辽宁省居民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及影响因素研究孙延波李慧田丹9.109高血压自我管理小组在社区健康教育中的应用刘芹刘伟朱慧君11.66基于不同量表探讨慢性肝炎患者生命质量的内涵及健康改善研究肖熠张堂钦伍红艳等11.70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孕产妇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王蕾杨娟任倩倩等12.60南京市江宁区健康教育讲师团运行效果和体会陈春霞贾秋萍吴白群等12.62实时动态血糖监测联合微信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干预效果评价郭翔廷周恩飞吕文晴等中医中药1.88基于集中指数的我国中医药卫生服务利用公平性分析张春蕾陈露张海秀等1.92穴位埋针联合六味安消胶囊治疗气滞型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研究杨滢胡爽杨缪佳等2.80治未病理念下互联网+中医健康管理模式的构建研究沈玮玮王靖宇柯飞等2.84慢性荨麻疹患者发病影响因素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分析黎舒敏邱鸿琳周俊琳3.88大黄牡丹汤联合西药对腹部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治疗作用研究张鹏3.91子午流注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费凯单晓晶单金平等3.95穴位埋线对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治疗效果及对前列腺素水平的影响赵洁唐苾苾都乐亦等3.98针灸联合补肝肾方治疗老年肩袖损伤的临床疗效研究刘巍峰王锋4.69多维健康经济视域下基层中医药服务状况及发展研究——以温州市中医药机构的调查为例郑玮董葱薛澍寰等4.75中药定向透药治疗慢性肾脏病3期脾肾气虚证的临床疗效观察凌玲王亮张谨4.78不同深度针刺双侧风池、翳风穴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观察高嘉营4.83的临床研究熊希璐俞卫丽施文权5.88中医外治法对儿童胃肠燥热型功能性便秘的治疗效果叶敏黄小冬王志娥等5.92针灸联合中药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血流动力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张书彪5.95广州市番禺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现状调查肖瑶陈开举梁伟庭等6.82中西医结合治疗盆腔炎(湿热瘀结型)的临床疗效观察于鑫梅6.86脑心通胶囊联合针灸治疗脑梗死后吞咽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赵晖潘国兴6.90耳穴配合内服对肝郁痰凝症乳腺增生的临床疗效研究郭宝凤丁燕王生宝等7.90中西医联合治疗对心绞痛合并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赵鑫7.93滋膵活血饮干预气阴两虚型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评价盛颖辉7.97快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膝外侧疼痛的效果分析韩志敏8.100大肠癌术后中医临床治疗研究进展吴天芯郑庆虎杨燕青8.103眼针疗法治疗偏头痛的临床效果观察姜和于虹雪苏欢欢等12.80“施氏十二字养生功”改善颈椎病患者抑郁、焦虑情绪的临床应用与研究姜玉雯陈春凤朱纪阳等12.84整颈三步九法结合圣愈汤加减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研究刘薇包莉杨滢等12.87揿针结合易筋经托天式功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疗效观察石红杨建玲魏新萍等人力资源2.13成都市基层医疗机构卫生人力资源现状调查研究陈巧玲魏雨蒙杨燕等3.35我国口腔人力资源分布状况及与G D P的相关性分析谭红周明华周骢等6.21基于C i t e s p a c e的国内外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可视化探析李金玉刘智勇6.25渝东南地区儿科人才队伍状况及政策建议汪瓒符州胡新业等9.27基于知信行理论的全科医师素质评价量表的构建刘亚南卢俊红宋子滢等9.30基于供需方角度的家庭医生儿科业务能力培训效果评价蔡利强李鑫传染病防治2.552014—2018年苏州市乙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覃江纯杭惠陈立凌。

脑卒中的风险因素临床分析

脑卒中的风险因素临床分析

脑卒中的风险因素临床分析脑卒中又被称为脑中风,是一种突然间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

脑卒中主要有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临床主要表现是突然昏扑,病人失去意识,口眼歪斜,言语表达不清,伴有智力障碍等。

脑卒中属于多危险因素疾病,众多危险因素间的关系非常复杂,彼此相互影响又相互作用。

下面我们一起了解下脑卒中风险因素。

选择134名近5年内住院的脑卒中患者,男性患者有78名,占比58.2%,女性患者56名,占比41.8%。

脑卒中患者的年龄在50岁到75岁之间。

出血性脑卒中患者有61名,占比约为45.5%,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有73名,占比约为54.5%。

通过对这134名脑卒中患者进行临床诊断、头部CT扫描和相关常规检查,有些患者还做了脑脊液检查等,并对患者的所有医疗病史进行记录查阅后完成。

综合分析出,脑卒中患者的风险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1、无法做出干预的危险因素:主要有年龄、性别、种族与家族史年龄:脑卒中疾病的发生率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升高,特别是55岁和75岁之间的人群,发病率会更高些。

过了55岁之后,每10年脑卒中的发生率会增加一倍,脑卒中疾病在男性中更为多年,但是老年女性发病率要高于老年男性的发病率。

家族疾病史:有临床研究数据发现,若家族里有人患脑卒中,特别是直系亲属,父母和兄弟姐妹等,发生脑卒中的风险会比无脑卒中家族史人群高出4倍左右。

2、可以及早做出干预的危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心脏病、一过性缺血以及无症状的颈动脉狭窄。

高血压:高血压是引起脑卒中最危险的因素,脑卒中患者中有近70%是高血压引起的,平均舒张期血压若升高7.5毫米汞柱会升高近50%脑卒中发生的危险。

很多血压正常的人,脑卒中的发生几率与血压水平也呈线性相关。

高血压早期积极有效治疗,可降低脑卒中的发生。

糖尿病:该组134名脑卒中患者中糖尿病患者13名,大概占9.7%,这说明脑卒中的发生与糖尿病有一定关系。

糖尿病患者和糖耐量异常的人脂代谢可能会存在异常,这就会增高凝血状态,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引起脑卒中。

上海市南汇区脑卒中_高危人群筛检与干预_策略3年实施效果

上海市南汇区脑卒中_高危人群筛检与干预_策略3年实施效果

1!+23142* 1"5 S5 4>,:3,24 2+4 466/<,<L 56 2+4 “1285Y4 +/.+ 8/1Y C5C$ 3:,2/5- 1<844-/-. ,-? /-248>4-2/5- ”128,24.L /- W"" 2+531,-? C45C:4 56 E,-$ +3/ ?/128/<2( *+,-.+,/( /- 2+4 C,12 2+844 L4,81P 6.-(#/7 @ <8511$14<2/5-,: 138>4L 5- 1285Y4 Z,1 <,88/4? 532 /- [,-3,8L &FFF /- GFG ’’% C45C:4 56 E,-+3/ ?/128/<2( *+,-.+,/( ,-? 2+4 /-</?4-<4 ,-? K582,:/2L 56 1285Y4 685K &FFG 25 &FF% Z484 ,:15 /->412/.,24? 842851C4<2/>4:LP \4-48,: /-248>4-2/5123?/41 Z484 ./>4- 25 2+4 /-?/>/?3,:1 ,.4? #’ ,-? 5>48 Z/2+ ,2 :4,12 5-4 1285Y4 8/1Y 6,<258P 748498,: >,1<3:,8 +4K5?L-,K/< /-?4]41 H 7;B0 J Z484 ?424<24?P &%!W& <,141 Z/2+ 2+4 7;B0 1<584 ^ W" Z484 ?46/-4? ,1 +/.+ 8/1Y .853C ,-? ( , 7+/-414 K4?/</-4( 58,::L ,1 , Y4L /-$ ,1Y4? 25 2,Y4 “E,5 ’,- <,C13:4 ” 248>4-2/5- K4,1384P S+4 139_4<21 Z484 65::5Z4? 3C 658 2+844 L4,81 25 84<58? 2+4 /-</?4-<4 ,-? K582,:/2L 56 1285Y4 ,-? 4>,:3,24 2+4 466/<,<L 56 2+/1 /-248$ >4-2/5- 128,24.LP 3.7,8-7 S+4 ,>48,.4 ,--3,: /-</?4-<4 ,-? K582,:/2L 56 1285Y4 685K &FFG 25 &FF% /- 2+/1 ?/128/<2 Z484 &#%P ) ,-? FWP # C48 &"" 2+531,-?1 841C4<2/>4:LP @6248 /-248>4-2/5- H 685K &FFF 25 !""& J ( 2+4 /-</$ ?4-<4 56 1285Y4 84?3<4? 25 F’P &%( %’P W# ,-? G’P F’ C48 &"" 2+531,-?1 841C4<2/>4:L( ,-? 2+4 K582,:/2L 56 1285Y4 84?3<4? 25 W!P "F( G!P )# ,-? ’’P G! C48 &"" 2+531,-?1 841C4<2/>4:LP S+4 ,>48,.4 /-</?4-<4 ,6248 /-248$ >4-2/5- ?4<84,14? 9L #&P !‘ ( #%P &‘ ( ,-? ’!P #‘ ( ,-? 2+4 ,>48,.4 K582,:/2L ?4<84,14? 9L !’P F‘ ( #’P %‘ ,-? )!P % ‘ ( 841C4<2/>4$ :LP 4#9:8,7"#9 S+4 /-</?4-<4 ,-? K582,:/2L 56 1285Y4 +,>4 ?4<84,14? 1/.$ -/6/<,-2:L ,6248 /-248>4-2/5- 658 2+844 L4,81P S+4 1C4</6/< /-248>4-2/5- 128,24.L 658 1285Y4 /1 4664<2/>4P +;!<=42 >=1?@AB+* /-248>4-2/5- 123?/41a <484985>,1<3:,8 ?/158?481 X C84$ >4-2/5- <5-285:a +4K5?L-,K/<1 “脑卒中高危人 摘要 R 目的 在上海市南汇区近 W" 万框架人群中, 评价 群筛检与干预 ” 策略 # 年实施的效果。 方法 &FFF 年初对上海市南汇区 全区 GFG ’’% 人进行脑卒中现况调查及 &FFG X &FF% 年间脑卒中发病和 死亡情况的回顾性调查。 从 #’ 岁以上人群中筛选出具有脑卒中危险因 (7;B0) 素暴露者实施一般干预措施, 并进行脑血管血流动力学指标 检 测,以 &% !W& 例 7;B0 积分值小于 W" 分者作为高危人群,在一般干预 “脑安胶囊 ” 的基础上服用 进行重点干预。随访监测干预后脑卒中的发 病和死亡情况,评价实施干预策略 # 年后的预防效果。结果 &FFG X &FF% 年全区脑卒中的年平均发病率为 &#%P ) X &" 万,年平均死亡率为

某社区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高危人群危险因素达标情况调查

某社区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高危人群危险因素达标情况调查

[收稿日期]2021-04-07 [修回日期]2022-01-01[基金项目]上海市闵行区卫健委课题(2018MW28)[作者简介]方 华(1978-),女,副主任医师.[通信作者]张高峰,主任医师.E⁃mail:bangdezhang2012@[文章编号]1000⁃2200(2024)01⁃0106⁃04㊃公共卫生㊃某社区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高危人群危险因素达标情况调查方 华1,张高峰2,王 娜3,李 洁1,沈 颖1,郑俊婷1,单知农1,史佳音1(1.上海市闵行区古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上海201102;2.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心内科,复旦大学社区健康研究中心(筹),上海200240;3.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上海200032)[摘要]目的:在某社区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ASCVD)高危人群中,对目前指南推荐的相应危险因素的达标情况进行调查,获得有关该目标人群中的健康资料,为推动社区医生规范㊁合理控制疾病风险,降低ASCVD 发病率和死亡率提供帮助㊂方法:从古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海市慢病管理平台中,调取ASCVD 高危人群名单(包括高血压病和糖尿病人群),建立病人资料调查表,获取病人相关健康指标(年龄㊁性别㊁血压㊁血糖㊁血脂等)㊂通过电子处方系统,获取病人近一年内的药物治疗情况㊂经电话访谈确认相关信息,分析该人群的危险因素控制达标情况㊂结果:共入选病人1139例,高血压共941例,总体血压达标率91%,亚组分析提示,性别㊁年龄㊁肥胖㊁吸烟及规律运动对血压达标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糖尿病共708例,糖化血红蛋白达标率60%,不吸烟人群中达标率62%,高于吸烟人群的达标率44%(P <0.05)㊂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体达标率为62%,其中,男性㊁吸烟㊁未进行规律运动的人群中达标率分别高于女性㊁不吸烟和规律运动人群的达标率(P <0.05)㊂logisitic 回归分析提示,女性㊁无糖尿病和规律运动与LDL⁃C 不达标相关(OR =2.392㊁1.383㊁1.545)(P <0.05~P <0.01)㊂结论:社区ASCVD 高危人群中,血压控制情况良好,但糖尿病病人的糖化血红蛋白达标率偏低,总体LDL⁃C达标率偏低㊂女性㊁无糖尿病和规律运动与LDL⁃C 不达标相关,这部分人群可能是后期社区一级预防的重点㊂[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疾病管理[中图法分类号]R 543.5 [文献标志码]A DOI :10.13898/ki.issn.1000⁃2200.2024.01.024Status of risk factors for atherosclerot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high risk residents in a community⁃based investigationFANG Hua 1,ZHANG Gaofeng 2,WANG Na 3,LI Jie 1,SHEN Ying 1,ZHENG Junting 1,SHAN Zhinong 1,SHI Jiayin 1(1.Department of General Practice ,Gumei Community Health Center of Minhang District ,Shanghai 201102;2.Department of Cardiology ,Shanghai Fifth People′s Hospital ,Center of Community⁃Based Health Research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200240;3.College of Public Health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32,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ontrol status of risk factors for atherosclerot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SCVD)high risk residents in a community based on guideline recommendation,which may help general physician focus on guideline⁃directed management and therapy,and reduce the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of ASCVD.Methods :In this cohort study,pharmacy and medical claims data from Gumei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database were queried for residents with high risk for ASCVD.Telephone interview confirmed related information.Control status and related factors were analyzed.Results :One thousand one hundred and thirty⁃nine residents stratified into high risk group for ASCVD were selected,including 941hypertensive patients and 708diabetic patients.Among 941hypertensive patients,blood pressure control rate was 91%,and analysis in subgroups indicated that sex,obesity,smoking and exercise habit were not associated with CR (P >0.05).Among 708diabetic patients,HbA1c control rate was 60%,which was higher in non⁃smokers than smokers (62%vs 44%,P <0.05).In all patients,LDL⁃C control rate was 62%,which was higher in malevs female,smokers vs non⁃smokers,and no regular exercise vs regular exercise subgroups (P <0.05).Binary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female,non⁃diabetic and regular exercise were associated with LDL⁃C poor control (OR =2.392,1.383and 1.545,P <0.05to P <0.01).Conclusions :In these ASCVD high risk residents,control rate of hypertension was optimal,but controlrates of HbA1c and LDL⁃C were not satisfied.Female,non⁃diabetic and regular exercise correlates with higher LDL⁃C level,which nedsmore attention in these subgroups.[Key words]atherosclerosis;cardiovascular disease;risk factors;disease management 目前我国人群最大的疾病负担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atherosclerot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SCVD)㊂ASCVD主要包括缺血性心脏病和缺血性卒中㊂因二者在病因学㊁病理机制和预防策略上具有极大的共性,国内外相关防治指南趋于将二者视为一种疾病进行综合防治㊂其在我国心血管疾病死亡和总死亡中的占比分别从1990年时的40%和11%上升到2016年的61%和25%;同期的死亡人数从100万/年增加到240万/年㊂根据近期发表的中国慢性病和危险因素监测(CCDRFS)在社区人群中进行的调查结果,我国成人中,约11.1%的人群为高危或极高危人群[1]㊂药物治疗能够有效预防和降低ASCVD的发病率㊁致残率和致死率㊂根据我国发布的中国心血管病预防指南[2],将人群根据ASCVD发病风险分成不同危险组,并针对不同危险分层推荐了相应的综合治疗方案,其中包括血压㊁血糖和血脂目标㊂目前居民健康电子档案系统已经在上海市各区普及,针对不同ASCVD风险的病人可以根据病人的整体健康状况进行危险分层㊂我们利用医院的居民健康电子档案系统,针对某社区ASCVD高危病人的一级预防危险因素达标情况进行调查分析㊂现作报道㊂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收集上海市古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慢病管理平台数据,2018年存档的60岁及以上居民中高血压病人数共计12538例,糖尿病共4734例㊂从中选取2018年1月1日至2019年1月1日期间,符合‘中国心血管病预防指南“ASCVD发病高危标准,相关资料完整的60岁以上所有居民名单,共计入选符合条件的居民1139例,男495例,女644例,年龄63~81岁㊂其中,高血压941例,糖尿病708例,其中高血压合并糖尿病510例㊂从居民健康体检数据库和电子处方系统,获得2018年1月1日至2019年1月1日期间相应的检查㊁检验指标和用药信息㊂制定调查表,电话访谈确认相关内容,包括生活习惯及有关疾病用药情况㊂调查表相关信息经另一名调查员电话随访再次确认㊂根据‘中国心血管病预防指南(2017)“提出的相关指标,以血压<140/90 mmHg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2.6mmol/L㊁糖化血红蛋白(HbA1c)<7%㊁肥胖以体质量指数(BMI)≥28kg/m2为达标值,服药情况以近3个月连续用药定义为服药㊂规律运动:指进行中低强度的运动,每日至少30min,每周至少3次,形式包括慢跑㊁快走㊁跳舞等[2]㊂1.2 心血管危险水平分层标准[2] 高危指冠心病或者冠心病等危症,或者10年心血管病发病危险为10%~15%;其中,10年心血管病发病危险计算采用 国人缺血性心血管病(ICVD) 10年发病危险评估表”计算㊂本调查人群是指无临床依据提示冠心病㊁脑卒中,根据发病风险评估属于高危的人群㊂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χ2检验㊁t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㊂2 结果2.1 基线资料 共计入选符合条件的居民1139例,其中男495例,女644例,年龄63~81岁㊂高血压941例,糖尿病708例,其中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病人510例㊂目前吸烟94例,规律运动777例㊂调查人群中血总胆固醇2.29~9.56mmol/L,LDL⁃C0.68~5.9mmol/ L,其中LDL⁃C未达标435例;BMI15~50kg/m2,其中肥胖178例㊂本研究高血压人群941例中,收缩压102~170mmHg,舒张压55~96mmHg㊂糖尿病人群708例中,HbA1c4.9%~12.4%,不达标280例㊂2.2 3项指标达标的影响因素比较 高血压共941例,总体血压达标率91%;亚组分析提示,性别㊁年龄㊁肥胖㊁吸烟及规律运动对血压达标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共708例,HbA1c达标率60%,不吸烟人群中达标率62%,高于吸烟人群的达标率44%(P<0.05); 1139例中LDL⁃C达标率为62%,男性㊁吸烟㊁未进行规律运动的人群中达标率分别高于女性㊁不吸烟和规律运动人群的达标率(P<0.05)(见表1)㊂2.3 LDL⁃C达标因素的logisitic回归分析 以LDL⁃C是否达标为因变量(是=0,否=1),将表1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性别㊁吸烟和规律运动),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itic回归分析,提示女性㊁无糖尿病和规律运动与LDL⁃C不达标相关(OR=2.392㊁1.383㊁1.545)(P<0.05~P< 0.01)(见表2)㊂表1 3项指标达标的影响因素的比较[n;百分率(%)]因素高血压达标 是 否 HbA1c达标 是 否 LDL⁃C达标 是 否 性别 男365(89.02)45(10.98)177(57.10)133(42.90)361(72.92)134(27.08) 女489(92.09)42(7.91)251(63.06)147(36.94)343(53.26)301(46.74) χ2 2.59 2.6045.87 P>0.05>0.05<0.01年龄/岁 60~258(93.48) 18(6.52)128(63.05)75(36.95)202(58.89)141(41.11) 70~549(89.56)64(10.44)276(58.35)197(41.65)459(62.45)276(37.55) ≥8047(90.38)5(9.62)23(71.88)9(28.13)42(68.85)19(31.15) χ2 4.21 4.28 3.31 P>0.05>0.05>0.05肥胖 是152(89.41)18(10.59)57(57.58)42(42.42)104(58.43)74(41.57) 否702(91.05)69(9.95)371(60.92)238(39.08)599(62.33)362(37.67) χ2 1.190.40 1.00 P>0.05>0.05>0.05吸烟 是78(95.12)4(4.88)21(43.75)27(56.25)68(72.34)26(27.66) 否776(90.34)83(9.66)407(61.67)253(38.33)636(60.86)409(39.14) χ2 2.09 6.04297.68 P>0.05>0.05<0.05规律运动 是600(90.50)63(9.50)293(60.29)193(39.71)457(58.82)320(41.18) 否254(91.37)24(8.63)135(60.81)87(39.19)247(68.23)115(31.77) χ20.620.029.28 P>0.05>0.05<0.01表2 LDL⁃C达标因素的logisitic回归分析变量B SE Wald P OR 女(参照男)-0.8720.12945.459<0.010.418无糖尿病(参照有)-0.3250.129 6.389<0.050.723规律运动(参照不规律)0.4350.13810.009<0.01 1.545常量-0.2280.146 2.440>0.050.796 注:女性㊁无糖尿病和规律运动与LDL⁃C不达标相关,OR值分别为: 2.392(1/0.418)㊁1.383(1/0.723)和1.5453 讨论 本研究中,高血压共941例,总体血压达标率91%,整体结果比较理想;亚组分析提示,性别㊁年龄㊁肥胖㊁吸烟及规律运动对血压达标无影响;糖尿病共708例,HbA1c达标率60%,不吸烟人群中达标率更高,由于糖尿病被视为冠心病等危症,目前控制情况并不乐观,HbA1c的控制也是社区预防的一个重点㊂本研究调查ASCVD高危人群共计1139例,LDL⁃C总体达标率为62%㊂值得注意的是男性较女性达标率更高,吸烟,未进行规律运动的人群中达标率更高,进一步回归分析提示,提示女性㊁无糖尿病和规律运动与LDL⁃C不达标相关,OR值分别为2.392㊁1.383和1.545,可能原因是这部分人群对于LDL⁃C关注不足,或者认为自身可以通过非药物方式起到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㊂这部分人群可能是后期社区一级预防的重点㊂关于血压控制情况,张丙银等[3]近期报道了3626例成年高血压病人的血压控制情况和影响因素,结果提示,加权血压控制率为22.81%,其中高龄是血压控制达标的有利因素,本调查人群中血压达标率较高,可能有几方面原因:(1)调查人群对高血压的认知程度较高,治疗依从性高;(2)存在抽样误差;(3)断面调查,随访时间较短;(4)本研究是观察性研究,血压数据来源主要为电子档案,准确性受记录者影响㊂关于HbA1c达标情况,目前我国的指南[4]还是建议HbA1c控制目标应遵循病人为中心的个体化原则,即根据病人的年龄㊁病程㊁健康状况㊁药物不良反应风险等因素实施分层管理㊂一般成人2型糖尿病病人的HbA1c控制目标为<7.0%㊂但是,根据蒋云雯等[5]针对450例糖尿病病人的研究,即使进行综合血糖管理,由医生㊁护士㊁健康教育师和营养师组成多学科团队,基于移动医疗APP㊁可穿戴医疗设备以及糖尿病数据信息平台,为糖尿病病人提供实时㊁动态㊁个性化和连续性的疾病管理服务,随访6个月时病人的HbA1c达标率为71.6%,略高于本调查的人群,提示HbA1c的管理具有复杂和长期的特点,值得我们重视㊂LDL⁃C达标的情况,根据ZHANG等[6-7]对高危人群一级预防的调查,LDL⁃C总达标率分别为25.0%和52.40%,提示该指标整体达标率偏低,且存在显著的人群差别,本次调查的人群达标率为62%,略高于以往的报道,可能与调查人群的区域分布㊁经济负担能力以及病人教育情况有关㊂XIA等[8]在2014-2016年间,调查了全国7个地区共47841例社区中成年居民的ASCVD危险因素控制情况,受调查者中61.3%为女性㊂其中9532为高危组㊂心血管疾病高危女性中,血压㊁LDL⁃C和体质量控制较男性差(OR值分别为0.46㊁0.60和0.55)㊂本研究中也发现女性人群中LDL⁃C 控制较差,但血压控制情况无性别差异㊂这可能与调查人群的所在区域㊁生活习惯以及经济能力方面的差异有关㊂综上所述,本研究提示,目前社区高危ASCVD 病人中,血压达标率较高,但HbA1c和LDL⁃C的达标率仍不满意,还有较大的改善空间,需要严格遵循中国成人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基层管理路径专家共识[9],进一步降低ASCVD的发病率和死亡率㊂本研究的局限性:(1)调查时间跨度较短,不能反映ASCVD高危人群中风险因素的动态过程;(2)仅选择了ASCVD高危㊁一级预防的人群,不能反映极高危和二级预防人群的情况㊂[参考文献][1] 赵冬.中国人群血脂异常流行趋势和治疗控制现状[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9,47(5):341.[2] 中国心血管病预防指南(2017)写作组,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国心血管病预防指南(2017)[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8,46(1):10.[3] 张丙银,颜流霞,付振涛,等.2011与2016年山东省成人高血压控制情况比较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20,28(7):494.[4]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中国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控制目标及达标策略专家共识[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20,36(1):14.[5] 蒋云雯,孙俐,李晶,等.综合管理模式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达标结果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2020,28(2):121.[6] ZHANG M,DENG Q,WANG L,et al.Prevalence of dyslipidemiaand achievement of 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targets in Chinese adults:a nationally representative survey of163,641 adults[J].Int J Cardlot,2018,260:196.[7] 李勇,赵水平,叶平,等.中国血脂异常门诊患者调脂治疗一级和二级预防达标现状:DYSIS⁃China亚组分析[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6,44(8):665.[8] XIA S,DU X,GUO L,et al.Sex differences in primary andsecondary prevention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China[J].Circulation,2020,141(7):530.[9] 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慢病管理专业学组.中国成人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基层管理路径专家共识(建议稿)[J].中国全科医学,2017,20(3):251.(本文编辑 刘畅)(上接第105页)[6] KONSTANTINIDES SV,MEYER G,BECATTINI C,et al.2019ESC Guidelines for the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acutepulmonary embolism developed in collaboration with the EuropeanRespiratory Society(ERS)[J].Eur Heart J,2020,41(4):543.[7] HIGAZI MM,FATTAH RA,ABDELGHANY EA,et al.Efficacyof computed tomography pulmonary angiography as non⁃invasiveimaging biomarker for risk stratification of acute pulmonaryembolism[J].J Clin Imaging Sci,2020,10:49.[8] MURPHY A,CHENG J,PRATAP J,et al.Dual⁃energy computedtomography pulmonary angiography:comparison of vesselenhancement between linear blended and virtual monoenergeticreconstruction techniques[J].J Med Imaging Radiat Sci,2019,50(1):62.[9] KOSMALA A,GRUSCHWITZ P,VELDHOEN S,et al.Dual⁃energy CT angiography in suspected pulmonary embolism:influence of injection protocols on image quality and perfusedblood volume[J].Int J Cardiovasc Imaging,2020,36(10):2051.[10] IM DJ,HUR J,HAN K,et al.Prognostic value of dual⁃energy CT⁃based iodine quantification versus conventional CT in acutepulmonary embolism:a propensity⁃match analysis[J].Korean JRadiol,2020,21(9):1095.[11] MINAKAWA M,FUKUDA I,MIYATA H,et al.Outcomes ofpulmonary embolectomy for acute pulmonary embolism[J].CircJ,2018,82(8):2184.[12] LENFANT M,CHEVALLIER O,COMBY PO,et al.Deep learningversus iterative reconstruction for CT pulmonary angiography in theemergency setting:improved image quality and reduced radiationdose[J].Diagnostics(Basel),2020,10(8):558. [13] PAUL JD,CIFU AS.Management of acute pulmonary embolism[J].JAMA,2020,324(6):597.[14] KONG WF,WANG YT,YIN LL,et al.Clinical risk stratificationof acute pulmonary embolism:comparing the usefulness of CTAobstruction score and pulmonary perfusion defect score with dual⁃energy CT[J].Int J Cardiovasc Imaging,2017,33(12):2039.[15] SINGH R,NIE RZ,HOMAYOUNIEH F,et al.Quantitative lobarpulmonary perfusion assessment on dual⁃energy CT pulmonaryangiography:applications in pulmonary embolism[J].EurRadiol,2020,30(5):2535.[16] KONG WF,WANG YT,YIN LL,et al.Clinical risk stratificationof acute pulmonary embolism:comparing the usefulness of CTAobstruction score and pulmonary perfusion defect score with dual⁃energy CT[J].Int J Cardiovasc Imaging,2017,33(12):2039.[17] JAWAD S,ULRIKSEN PS,KALHAUGE A,et al.Acutepulmonary embolism severity assessment evaluated with dualenergy CT perfusion compared to conventional CT angiographicmeasurements[J].Diagnostics(Basel),2021,11(3):495. [18] LIANG HW,ZHAO DL,LIU XD,et al.ECG⁃gated pulmonaryartery CTA for evaluation of right ventricular function in patientswith acute pulmonary embolism[J].Echocardiography,2017,34(2):257.[19] SHAYGANFAR A,HAJIAHMADI S,ASTARAKI M,et al.Theassessment of acute pulmonary embolism severity using CTangiography features[J].Int J Emerg Med,2020,13(1):15.(本文编辑 卢玉清)。

脑卒中高危人群评估制度

脑卒中高危人群评估制度

脑卒中高危人群评估制度脑卒中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常常给患者和家庭带来巨大的痛苦。

为了预防和及早干预脑卒中的发生,建立一个有效的脑卒中高危人群评估制度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脑卒中高危人群的定义、评估指标、评估工具以及评估制度的意义。

首先,脑卒中高危人群指的是那些具备一定危险因素并可能患有脑卒中的人群。

这些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吸烟、肥胖、缺乏运动等。

通过评估脑卒中高危人群,我们可以及早发现、干预并管理这些因素,以预防脑卒中的发生。

其次,脑卒中高危人群的评估指标有很多。

其中包括血压、血糖、血脂、体质指数、吸烟史、家族史等。

通过对这些指标的评估,我们可以了解患者现有的健康状况,发现潜在的危险因素,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同时,这些指标还可以用来监测患者在干预后的反应和疗效。

评估脑卒中高危人群的工具有很多种。

其中比较常用的有血压计、血糖仪、血脂检测仪以及问卷调查。

通过使用这些工具,医生可以在诊所或社区方便地对脑卒中高危人群进行评估。

这些工具的使用简单且成本较低,适用于大规模的筛查与评估。

建立一个脑卒中高危人群评估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该制度可以帮助医生及时识别患者的危险因素,制定个性化的干预计划。

其次,通过长期的监测和随访,医生可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提高预防和干预的效果。

最后,该制度还有助于建立广泛的健康教育,提高社会各界对脑卒中的认知和预防意识。

为了更好地推广脑卒中高危人群评估制度,需要加强专业人员的培训与指导。

医生和护士需要熟悉评估工具的使用方法,掌握评估指标的意义与解读。

同时,政府和医疗机构应该加大对该制度的宣传力度,提高社会对脑卒中高危人群评估制度的认知度。

综上所述,脑卒中高危人群评估制度是一种有效的预防和干预脑卒中的措施。

通过评估脑卒中高危人群,我们可以及早发现潜在的危险因素并进行相应的干预。

这个评估制度的建立对于保护公众健康,降低脑卒中的发生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希望未来可以有更多的医疗机构和政府部门支持以及投入到这个工作中来,让更多的人受益于脑卒中高危人群的评估制度。

脑卒中危险因素的Logistic分析

脑卒中危险因素的Logistic分析

脑卒中危险因素的Logistic分析目的分析来我院就诊的脑卒中患者的危险因素,为有效预防脑卒中的发生提供临床经验。

方法通过非条件Logistic回归对133例脑卒中患者和87例健康者进行分析比较。

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前进法)显示:我院脑卒中患者的危险因素与高血压、糖尿病、TIA史、异常血脂和BMI等有相关。

结论积极做好脑卒中危险因素的一级预防,能够降低其发生率。

标签:脑卒中;危险因素;回归分析脑卒中是一种突然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临床上表现为一过性或永久性脑功能障碍的症状和体征,具有发病率、病死率、致残率及复发率高的特点。

研究报道我国脑卒中的患病率为719/10万、死亡率为116/10万、致残率为80%、复发率为40%[1]。

国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报告,脑卒中的发生与不良生活习惯、吸烟、酗酒、高盐饮食、高度心理应激等相关因素有关。

本文通过分析来我院神经内科就诊的脑卒中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为有效预防脑卒中的发生提供临床经验。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07年2月~2011年1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33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病例组。

所有病例的诊断均符合1995年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脑卒中诊断标准[2],且经过头颅CT和/或MRI证实为脑卒中。

同期选取在我院门诊体检的健康自愿者87例作为对照组,所有对象均无神经系统相关疾病。

1.2方法病例和对照组均采用统一的调查问卷,由经专门培训的调查员直接询问。

调查内容包括:性别、年龄、名族、文化程度、职业、既往史、饮酒、吸烟、体重、身高、家族史等临床相关指标。

1.3疾病诊断标准高血压: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或者脑卒中急性期过后至少2w,两次不同时间测得血压高于正常值上限(收缩压≥140mmHg,或舒张压≥90m mHg)。

高血压的分类标准参见内科学[2]。

糖尿病:①糖尿病症状+任意时间血浆葡萄糖水平≥11.1mmol/L;②空腹血浆葡萄糖水平≥7.0mmol/L;③OGTT试验(糖耐量试验)中,2h血糖值≥11.1mmol/L。

社区针对脑卒中高危人群如何进行护理干预论文

社区针对脑卒中高危人群如何进行护理干预论文

社区针对脑卒中高危人群如何进行护理干预【摘要】脑卒中是一组以脑组织缺血或出血性损伤症状和体征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急性脑血管病。

该病呈“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和死亡率高)的特点,不仅危及患者的生命,还严重危害患者的健康,并影响其生活质量。

同时该病也给患者及其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医疗、经济和社会负担。

美国2008年由于脑卒中所导致的相关损失就达65.5亿美元。

目前,我国每年用于治疗脑血管病的费用估计约120多亿元,再加上各种间接经济损失,每年因本病的总支出近200亿元。

去年完成的我国居民第三次死因调查结果显示,脑血管病已成为国民第一位的死因,死亡率高于欧美国家的4-5倍,是日本的3.5倍,甚至高于泰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

近几年,卫生部组织了脑中风筛查及干预试点工作,我们单位有幸成为试点之一,现就针对脑卒中高危人群如何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进行探讨。

【关键词】社区;高危人群;护理干预【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362-021 方法通过社区卫生服务团队下乡对社区居民进行随机抽查,筛查出以下脑卒中高危人群。

1.1既往有脑卒中史或tia病史者。

1.2有脑卒中家族史者。

1.3既往有高血压、糖尿病史者。

1.4既往有房颤或心瓣膜性心脏病者。

1.5明显肥胖超重、血脂三项偏高者。

1.6长期吸烟、饮酒、很少参加体育锻炼者。

2 护理干预2.1健康教育:针对脑卒中高危人群或患者或家属进行的、合理有效的健康教育,对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防止再发脑卒中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健康教育是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的方式,告诫人们脑卒中的危害,帮助个体或群体掌握防病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自愿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从而达到预防疾病或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2.2饮食与营养的护理干预措施:脑卒中的预防离不开饮食与营养。

低盐、低脂、低糖而营养均衡的饮食方式,有助于防范脑卒中。

长期摄入过多食盐会降低动脉壁的弹性,使人患高血压。

基层社区脑卒中管理现况分析及对策思路

基层社区脑卒中管理现况分析及对策思路

基层社区脑卒中管理现况分析及对策思路一、引言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占据了我国慢性病负担的首位,给患者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

基层社区是脑卒中患者最为广泛的群体所在地,对于脑卒中患者的管理和治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前基层社区脑卒中管理存在不少问题,需要采取一些对策来改善管理现状。

二、基层脑卒中管理现状分析1. 医疗资源不足在大城市基层社区,医疗资源相对充足,脑卒中患者可以及时获得专业的医疗服务。

但是在一些农村地区或者欠发达地区,医疗资源紧张,基层医生缺乏相关经验和知识,导致脑卒中患者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2. 缺乏规范化管理由于基层医生的医疗资源不足、知识水平相对较低,导致对于脑卒中患者的管理缺乏规范化。

包括患者的病史收集不全、风险评估不够全面、治疗方案缺乏标准等问题。

3. 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差大多数脑卒中患者的失能程度较高,导致其自我管理能力差。

他们可能对于自己的病情认识不足,无法正确执行医生的治疗建议,导致病情反复或者加重。

4. 健康教育不足对于脑卒中的预防和管理,基层社区居民的认知水平存在较大差异,部分人对于脑卒中的认知仍较低。

基层社区缺乏有效的健康教育,导致居民无法有效地预防和管理脑卒中。

三、对策思路为了改善基层社区的脑卒中管理,需要完善医疗资源的配置。

政府可以加大对基层社区医疗资源的投入,提供更多的专业人员和医疗设备。

可以通过开展远程医疗服务的形式,使得基层医生可以及时获得专家指导。

加强对基层医生的培训和指导,提高其对脑卒中管理的专业水平。

建立脑卒中管理的规范流程和指南,让基层医生可以根据流程进行规范化的管理,保障患者可以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通过为脑卒中患者提供特殊的康复训练和指导,强化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

可以开展社区义工服务,帮助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的康复训练,提高其自我管理的能力。

加强对基层社区居民的健康教育,提高其对脑卒中的认知水平。

可以通过社区健康讲座、宣传栏发布等形式,向居民传播脑卒中的预防和管理知识,提高其自我保健意识。

上海市社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二级预防影响因素的质性

上海市社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二级预防影响因素的质性

上海市社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二级预防影响因素的质性研究邓娟 沈洁(第二军医大学护理学院,上海200433) 摘 要 目的深入了解社区脑卒中患者二级预防的现状及影响因素,为今后社区更加有效地发展脑卒中二级预防提供参考。

方法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对11名社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用现象学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

结果社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接受脑卒中二级预防主要形式为随访及健康教育;归纳影响社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二级预防现状的4个主题为:患者自身因素,政策环境因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员因素,照顾者方面因素。

结论社区需要不断提高患者对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的认识,加强对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的重视,重视对照护者的支持,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相关服务,提高公众的信任和理解。

关键词 脑血管意外 预防卫生服务 社区护理 质性研究 Key words Cerebrovascular accident Preventive health services Community nursingQuantitive study 中图分类号:R471,R74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975(2012)23-2134-04 基金项目:上海市重点学科建设资助项目(编号:B903);上海市卫生局课题(编号:2010242) 作者简介:邓娟(1984-),女,江苏,硕士,讲师,研究方向:社区护理,护理教育 通信作者:沈洁 2008年第三次全国死因调查显示[1],脑血管疾病已经成为我国居民首要死亡原因。

由于我国医疗卫生资源有限,绝大部分脑卒中幸存者在医院渡过急性期后都回到社区或者家庭进行后续的治疗与康复,因此,社区脑卒中患者的二级预防显得尤为重要。

近年来,我国逐渐重视对脑血管疾病的防治,针对脑卒中后患者,社区也以不同形式进行了二级预防[2],但仍处于起步阶段。

本研究采用半结构式访谈的方法,旨在了解社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二级预防现状的基础上,进一步剖析其影响因素,以期为今后更好地发展社区脑卒中患者二级预防提供参考。

脑卒中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宣教

脑卒中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宣教

脑卒中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宣教脑卒中即急性脑血管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常见病。

因此,掌握脑卒中发生的危险因素,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防止脑卒中的发生,成为我们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1 脑卒中危险因素分析1.1不可预防的因素1.1.1年龄年龄是脑卒中最为肯定的危险因素,65岁以后,脑卒中的发病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多。

1.1.2性别男性病人患脑卒中的机会要多于女性。

1.1.3家族史目前大多认为脑卒中为多基因遗传病,其遗传度受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有家族史的患者患脑卒中的机会多于其他人。

1.1.4民族是脑卒中不可预防的危险因素,不同民族有不同的生活习惯。

1.2可以预防的因素1.2.1高血压是脑卒中最为重要的独立的危险因素,脑卒中的发生与高血压的程度及持续时间的长短成正关系,高血压的转归是脑卒中。

1.2.2心脏病是公认的脑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包括房颤、瓣膜病、心肌梗死、冠心病、充血性心衰、左室肥厚、二尖瓣脱垂。

1.2.3糖尿病对于脑血管的致病性虽不如其对周围血管明显,但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且常和高血压、动脉硬化、高脂血症和冠心病并存。

1.2.4血脂异常高胆固醇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密切相关,与脑血管病的发生关系尚不如冠心病确定,有些脂蛋白的缺乏导致的高脂血症是青年人脑卒中的独立的遗传危险因素。

1.2.5吸烟尼古丁导致脂质代谢障碍而致动脉粥样硬化,因此也是脑卒中的轻度危险因素。

1.2.6饮酒急性酗酒或慢性酒精中毒也是脑卒中的危险因素。

1.2.7无症状动脉病包括非狭窄性斑块和颈动脉狭窄引起的继发性斑块脱落及血管狭窄影响血供的危险性而成为脑卒中的危险因素。

1.2.8其他一些研究表明,偏头痛、口服避孕药、一些代谢病或血液病也是脑卒中的潜在危险因素。

2 脑卒中的预防宣教2.1治疗原发病2.1.1高血压对高血压的治疗应根据医生要求进行,而药物治疗是抗高血压最重要的和最有效的方法。

上海市淞南地区脑卒中高危人群危险因素分析

上海市淞南地区脑卒中高危人群危险因素分析

上海市淞南地区脑卒中高危人群危险因素分析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社会压力的增加,脑卒中已成为现代社会中一种常见的危险疾病。

而在上海市淞南地区,脑卒中的高危人群更是面临着各种危险因素的影响。

针对这一情况,我们需要对脑卒中高危人群的危险因素进行深入分析,以便及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减少其发病风险。

影响淞南地区脑卒中高危人群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饮食习惯饮食习惯是影响脑卒中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淞南地区,许多居民饮食以高脂肪、高盐、高糖为主,长期饮食不平衡容易导致血脂偏高、高血压等脑卒中的危险因素。

还有一些居民喜欢食用辛辣油腻的食物,这也会增加脑卒中的风险。

2. 生活习惯不良的生活习惯也是脑卒中高危人群的危险因素之一。

长期熬夜、过度劳累、吸烟、酗酒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会对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增加脑卒中的发病风险。

3. 缺乏运动缺乏运动是导致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之一。

在现代社会,很多人因为工作繁忙或其他原因缺乏体育锻炼,长期静坐或缺乏运动会导致体内脂肪积聚、血液循环不畅,从而增加患脑卒中的危险。

4. 精神压力精神压力是导致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

如今,社会竞争激烈,工作压力、生活压力常常会让人感到紧张和焦虑,长期处于这种状态会导致血压偏高,从而增加患脑卒中的风险。

5. 家族史和基因因素一些脑卒中高危人群可能存在家族史和基因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也会增加其患病的可能性。

基于上述危险因素,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降低脑卒中高危人群的发病风险。

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提倡健康饮食在淞南地区,可以开展一些健康饮食宣传活动,教育居民合理膳食,减少高脂肪、高盐、高糖及辛辣油腻食物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和全谷类食物的摄入,促进居民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2. 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应该积极宣传健康生活方式,教育居民尽量避免熬夜、控制劳累、戒烟戒酒,促进身心健康。

3. 推广体育锻炼可以开展一些体育锻炼的宣传活动,教育居民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改善体循环,降低患脑卒中的风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冯敏, 张友好, 寿广丽, 等. 脑梗死与血HCY及其他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探讨[J]. 中华全科医学, 2016, 101 1314.
3 讨论
本次脑卒中高危人群的筛查检出率为29.5%,高于任淑荣等[4]报道的13.4%,提示本社区脑卒中高危人群的比例较高。男性的高危对象检出率高于女性,这可能与男性对象中有较高的吸烟率有关。70岁及以上人群的高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对象检出率最高,而36~49岁人群的检出率最低,其原因可能为36~49岁居民是社会劳动力,生活方式比较健康,平时工作活动比较多 而70岁及以上人群参加体育锻炼和体力活动较少,患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比例较高,可能加大了罹患脑卒中疾病的危险。
参考文献
[1] Hu X, Zhang JH, Qin X. Risk factors of early death in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during hospitalization[J]. Acta Neurochir Suppl, 2016, 111 387391.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比较用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脑卒中高危对象检出情况
有效问卷1 694份中,共筛查出脑卒中高危对象500例,高危检出率为29.5%。其中男性高危对象的检出率为35.9%,女性高危对象的检出率为2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36~49岁、50~59岁、60~69岁和70岁及以上年龄组的高危对象检出率分别为13.9%、29.9%、29.8%和33.3%,年龄组之间高危对象检出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WANG Linan, NIE Lianlian, WANG Tong, SHEN Zhuhua
Zhujing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of Jinshan District, Shanghai ,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understand and master the distribution of risk factors for the high risk population with stroke in the rural residents over 35 years old to provide a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intervention system for the high risk stroke group in this community. Methods With the method of stratified random sampling, a total of 1 694 cases over 35 years old were selected in 15 villages in this community of whom 679 cases were male40.1%, and 1 015 cases female59.9%. Risk factors for the risk preliminary screening assessment of stroke included hypertension, dyslipidemia, diabetes, atrial fibrillation, smoking, overweight, obesity, lack of exercise and family history of stroke. Results A total of 500 cases met the criteria for stroke risk, and high risk detection rate was 29.5%. The detection rate of the male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female35.9% to 25.2%, P0.05. The highest detection rate of the highrisk objects was 70 years old and above, and the detection rate of 36~49 years old population was the lowestP0.05. In the highrisk objects, the sequence of prevalence of risk factors for stroke was hypertension 86.8%, overweight or obesity 46.2%, diabetes 38.6%, smoking 31.2%, lack of physical exercise 27.8%, dyslipidemia 13.6%, and atrial fibrillation 14.4%. Prevalence of atrial fibrillation and diabetes in the high risk female objects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maleP0.05. Smoking was a major risk factor for the men at high risk61.9%.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prevalence of overweight and obesity among different age groupsP0.05. Conclusion The community has a high proportion of people with high risk of stroke. Targeted health education and intervention measures, activ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hypertension, diabetes and other chronic diseases, encouraging a reasonable diet and taking part in sports activities for different gender and age groups should be carried out to reduce the risk of stroke in the community population.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严重危害我国居民健康和加重居民疾病负担的主要疾病[1]。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到2030年我国60岁以上的人群中将有超过3亿的老年人罹患脑卒中[23]。现对本社区35岁以上农村常住居民进行脑卒中高危筛查,以了解和掌握脑卒中高危人群危险因素分布状况,为本社区建立脑卒中高危人群干预体系提供科学依据。
摘 要 目的 了解和掌握本社区农村35岁以上常住居民脑卒中高危人群危险因素的分布状况,为本社区建立脑卒中高危人群干预体系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本社区15个村的35岁以上常住居民共1 694例,其中男性679人40.1%,女性1 015人59.9%。脑卒中风险初筛评估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房颤、吸烟、超重肥胖、缺少锻炼和脑卒中家族史等。结果 共有500人符合脑卒中高危对象标准,高危对象检出率为29.5%。男性的检出率高于女性35.9%比25.2%,P0.05。70岁及以上人群中的高危对象检出率最高,36~49岁人群的检出率最低P0.05。在高危对象中,脑卒中危险因素流行率的顺位为高血压86.8%,超重或肥胖46.2%,糖尿病38.6%,吸烟31.2%,缺少体育锻炼27.8%,血脂异常14.4%,房颤13.6%。女性高危对象中房顫和糖尿病的流行率高于男性P0.05。吸烟是男性高危对象的主要危险因素61.9%。不同年龄组间缺少体育锻炼和超重或肥胖的流行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本社区有较高比例的脑卒中高危人群 应针对不同性别和年龄的人群开展有针对性地健康教育及干预措施,积极防治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鼓励合理饮食,多参加体育活动,以减少社区人群发生脑卒中的风险。
脑卒中危险因素的调查研究己经有大量的文献报道[89],但上海市目前这方面的研究较少。不同的地区、民族在生活习俗、宗教信仰及基因等方面存在着差异,我国各地脑卒中发病率及危险因素也不尽相同[10]。本社区有较高的脑卒中高危对象检出率,应针对不同性别、年龄的人群有针对性地采取健康教育及干预措施,减少脑卒中危险因素,从而降低社区脑卒中的发病率。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取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金山区朱泾社区15个村的35岁以上常住居民共1 694人作为调查对象,其中男性679人占40.1%,女性1015人占59.9%。排除标准为有精神障碍者 常年卧床失能者 以及有其他原因无法完成筛查或干预者。
1.2 方法
所有调查对象均在知情同意的情况下接受调查。问卷调查由经严格培训的调查员采用面对面询问的方法进行。测量项目包括血压、身高、体重、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和心电图。测量仪器在测量前均通过统一的校正。
1.3 筛查标准
脑卒中风险初筛评估危险因素包括以下8项每项1分 1高血压病史,或血压14090 mmHg,或正在服用降血压药物 2血脂异常甘油三酯2.26 mmol L,或总胆固醇6.22 mmolL,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4.14 mmolL,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04 mmolL或未知 3糖尿病 4心电图示有房颤或有明显的脉搏不齐 5吸烟 6明显超重或肥胖BMI26 kgm2 7缺少体育锻炼体育锻炼的标准是每周锻炼3次、每次30 min、持续时间超过1年,从事农业体力劳动可视为有体育活动 8有脑卒中家族史。既往有脑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病史者或者脑卒中风险评估3分者,即视为脑卒中高危对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