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年龄组脑卒中高危人群危险因素控制情况及主要中医症状分布特点张鹤
脑卒中高危个体的危险因素及分布特征

脑卒中高危个体的危险因素及分布特征刘帝; 冉利梅; 聂四平; 辛林明; 金鹰【期刊名称】《《贵州医药》》【年(卷),期】2019(043)008【总页数】4页(P1317-1320)【关键词】脑卒中; 危险因素; 脑血管功能【作者】刘帝; 冉利梅; 聂四平; 辛林明; 金鹰【作者单位】贵州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贵州贵阳550000;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健康管理体检中心贵州贵阳550000; 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黑龙江佳木斯15400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3.34脑卒中是全球范围内较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等特点,并呈现出年轻化趋势[1]。
研究[2]表明,血流动力学会随着血管病变而发生异常改变。
脑血流动力学检测指标(CVHI)及其综合积分值是脑卒中发病风险的预测因子,在脑血管疾病的演进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以75分为截断点,其敏感度为87.5%,特异度为67.7%,是卒中高危人群理想的筛选指标[3]。
脑卒中危险因素控制及一级预防是目前脑卒中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而高危个体正是卒中一级预防的重点对象。
现对CVHI积分值小于75分的体检者进行研究,以了解本地脑卒中高危个体的危险因素分布特征,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2017年1—12月于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健康管理体检中心行脑血管功能检测者9690名,采用整群抽样法,对脑功分<75分的高危体检者1472名进行研究,男性793名,女性679名,年龄23~89岁。
排除既往有卒中病史及严重肝肾疾病者。
本研究通过贵州医科大学伦理委员会批准(编号2018-88-01)。
1.2 方法1.2.1 调查方法自行设计问卷,由经培训的专业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性别、年龄等一般人口学资料,吸烟(≥1支/天,连续1年及以上)、饮酒(≥2两/天,连续半年及以上)习惯,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心脏病等既往病史及卒中家族史。
脑卒中分类和中医病机分析

什么是脑卒中脑卒中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又称脑血管意外,中医又称中风。
调查显示,脑卒中已成为我国排名第一的死亡原因,也是成年人致残的首要原因,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75%)、死亡率高的三高特点。
分类包括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出血性脑卒中颅内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
出血性脑卒中主要是脑出血,多由脑动脉硬化、原发性高血压引起,极少数的有先天性血管畸形、脑肿瘤出血性疾病所致。
好发年龄段50-70岁冬春两季多发。
病死率远远高于缺血性脑卒中。
(1)内囊出血:脑出血中最常见的部位,首先偏瘫、偏盲、偏身感觉障碍的三偏症状,除此之外还可能出现昏迷、嗜睡等神志改变,语言模糊不清、口眼歪斜等症状。
(2)脑桥出血:发病凶险,突然发病,迅速陷入深昏迷状态,面部瘫痪和肢体瘫痪呈交叉性,严重的可从一侧扩展到对侧,出现四肢痉挛性瘫痪。
两侧瞳孔极度缩小如针尖样是脑桥出血的典型特点,另外可伴有中枢性高热,四肢出现抽搐,呼吸不规则如潮式呼吸。
(3)小脑出血:首先的症状是眩晕和剧烈头痛、呕吐,伴有眼球震颤、语言模糊不清,四肢肌肉软弱无力。
发病急骤,很快陷入昏迷。
小脑出血不出现半身不遂。
(4)脑室出血:脑室出血发病率较低,大多数继发于内囊出血,病情发展迅速,昏迷深重,四肢肌肉强制抽搐,预后多不良。
(5)蛛网膜下腔出血:发病急骤常无先兆症状。
剧烈头痛呈炸裂样,部位多在枕部和颈部,有时可放射到前额、太阳穴眼眶周围,颈项强直,低头时疼痛加重,颈部活动度受限缺血性脑卒中缺血性脑卒中又称脑梗死,大约占所有脑卒中70%-80%。
主要由于脑组织由于血液循环障碍,缺血缺氧而发生的软化坏死。
分为以下几种类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腔隙性梗死(1)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卒中表现最轻微的一种,又称“小中风”,临床症状多在几分钟或几小时自行缓解,24小时内症状消失。
颈内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常表现的是瘫痪,一侧上下肢轻度瘫痪,或者出现麻木感,短暂性失明、单眼突然出现一过性黑朦,白色闪烁或视野缺损或复视。
脑卒中高危人群中医症状及舌脉特点分析

脑卒中高危人群中医症状及舌脉特点分析作者:刘玥张允岭杨秀泉等来源:《中国中医药信息》2014年第01期摘要:目的初步探讨脑卒中高危人群的中医症状及舌脉特点,为脑卒中的中医预防提供辨证论治依据,并为脑卒中高危人群辨证体系的建立奠定基础。
方法设计前瞻性观察方法,通过多中心大样本筛查选取脑卒中高危人群2536例,分析其中医症状、舌脉、证类分布的频数特征,观察不同性别、年龄脑卒中高危人群中医症状分布特点的差异性。
结果检出率前5位的中医症状按出现频率由高到低依次为:视物模糊(1670例,65.9%)、急躁易怒(1458例,57.5%)、腰膝酸软或痛(1445例,57.1%)、头晕(1286例,50.7%)、双目干涩(1274例,50.2%);检出率前5位的舌脉象按出现频率由高到低依次为:苔白(1401例,55.2%)、苔薄(1260例,49.7%)、脉弦(1201例,47.4%)、舌黯(1168例,46.1%)、舌红(1027例,40.5%)。
头晕、失眠、苔白、苔薄等检出率女性显著高于男性(P关键词:脑卒中;高危人群;症状;舌脉;中医证候中图分类号:R277.7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4)01-0022-04脑卒中是一组急性脑循环障碍所致的局限或全面性脑功能缺损综合征,具有发病率、致残率、病死率和复发率高的特点。
世界卫生组织心血管病人群监测(MONICA)研究显示,我国脑卒中发病率以每年8.7%速度上升,发病者约30%死亡,70%生存者遗留严重的肢体功能障碍[1]。
脑血管病给患者及其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成为我国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
脑卒中筛查与防治是要将“预防关口前移,服务重心下沉”,针对筛查对象进行全面脑卒中风险评估[2],对高危人群的早期发现及进行全面、综合的干预、管理,可以避免大多数脑卒中的发生。
中医药防治疾病以其疗效好、不良反应少而被接受,如何在脑卒中高危人群防治工作中发挥其最大优势,是目前工作的重心。
脑卒中疾病病理、疾病危害、主要危险因素及临床表现

脑卒中疾病病理、疾病危害、主要危险因素及临床表现脑卒中又称脑血管意外、中风,脑梗死、脑出血等,都属于脑卒中。
疾病是由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包括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
脑卒中危害脑卒中是影响我国居民健康的重大疾病,它可以导致肢体瘫痪(半身不遂)、语言障碍、吞咽困难、认知障碍、精神抑郁等临床症状,具有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高、经济负担重及对社会和家庭危害大的特点。
主要危险因素1.高血压血压高导致血管损伤后,血液中的脂质就容易沉积在血管壁上,形成斑块,导致血管狭窄,产生脑供血不足。
斑块一旦破碎,就会导致脑梗死。
如果血压太高或者有波动(忽高忽低),就会导致较大的血管破裂,这是脑出血的主要原因之一。
2.糖尿病糖尿病是所有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血管壁若不光滑,其渗透性就会大大提高,炎症细胞和脂肪也就会很容易渗入到血管壁中,导致血管损伤。
3.血脂异常血脂异常也是主要的危险因素之一,血脂升高可以引起动脉粥样硬化,而动脉粥样硬化是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4.心血管疾病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心房颤动等,尤其是心房颤动,容易在心腔内形成血栓,这些栓子脱落,就可能随血流进入脑血管,造成脑梗死。
5.吸烟与酗酒烟草中的焦油、尼古丁等都会直接损坏血管;酗酒则是导致脑出血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6.肥胖肥胖人群通常会存在代谢异常的问题,并且肥胖人群往往缺乏运动锻炼。
而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中,缺乏锻炼的人群归因危险度达28%。
7.年龄和性别50岁以上的人群,随着年龄的增长,血液流速减慢,血管脆性增高,脑卒中发病率也有增加。
但是,现在的社会生活节奏快,年轻人不注意生活习惯、睡眠少、饮食不规律,这些都是导致代谢异常、三高(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的危险因素。
相较于女性,男性罹患脑卒中的概率相对较高。
脑卒中症状当出现以下症状时,应考虑脑卒中的可能。
1. 一侧肢体(伴或不伴面部)无力或麻木。
了解不同年龄段脑卒中症状的差异

常见误区
误区一
只有老年人才会得脑卒中 。
误区二
脑卒中是突发疾病,无法 预防。
误区三
只有严重脑卒中才需要就 医。
澄清误解
误解一
脑卒中只影响老年人。
误解二
脑卒中无法预防。
误解三
脑卒中症状只有偏瘫和失语。
提高认知度
了解脑卒中的危险因 素,如高血压、高血 脂、糖尿病等。
及时就医,遵循医生 建议,进行科学治疗 和康复训练。
定期评估
定期对患者进行心理评估,了解病情 进展和治疗效果,调整治疗方案。
社会支持与援助
医疗保障
为患者提供医疗保障,包括医疗保险、救助 基金等,减轻经济负担。
社区服务
为患者提供社区服务,包括日间照料、家政 服务等,方便患者生活。
康复机构
为患者提供康复机构服务,包括康复训练、 理疗等,促进身体功能恢复。
脑卒中的分类
缺血性脑卒中
由于脑血管阻塞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 ,约占脑卒中的70%~80%。
出血性脑卒中
由于脑血管破裂出血,约占脑卒中的 20%~30%。
脑卒中的危险因素
高血压
长期高血压可导致动脉 粥样硬化和血管狭窄,
增加脑卒中风险。
糖尿病
糖尿病可引起血管病变 ,增加脑卒中风险。
吸烟
吸烟可导致血管痉挛和 动脉粥样硬化,增加脑
治疗方式
01
02
03
药物治疗
根据病情需要,医生会开 具相应的药物进行治疗, 如抗血小板聚集药、抗凝 药等。
手术治疗
对于严重的脑卒中患者, 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如机械取栓、颈动脉内膜 剥脱术等。
康复治疗
脑卒中后需要进行康复治 疗,包括物理治疗、作业 治疗、言语治疗等,以帮 助患者恢复功能。
40岁以上脑卒中高危居民颈动脉斑块形成及中重度狭窄的危险因素

范福玲等40岁以上脑卒中高危居民颈动脉斑块形成及中重度狭窄的危险因素第2期-2529--脑血管疾病•44岁以上脑卒中高危居民颈动脉斑块形成及中重度狭窄的危险因素范福玲陈月琴赵美(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护理系,河南漯河442205)〔摘要〕目的分析44岁以上脑卒中高危居民颈动脉斑块形成及中重度狭窄的危险因素。
方法抽取2212年I-.月脑卒中高危人员sew例,分别按照年龄、体重指数、不同生活习惯、不同基础疾病分组,比较组间颈动脉斑块形成及中重度狭窄例数的分布及区别,分析颈动脉斑块形成及中重度狭窄的危险因素。
结果不同年龄、不同体重指数、不同生活习惯、不同基础疾病的研究对象的颈动脉斑块形成率及中重度狭窄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4.45),随着研究对象的年龄、体重指数增长及不良生活习惯及基础疾病种类增多,研究对象的颈动脉斑块形成率及中重度狭窄率逐渐升高,多因素回归分析提示年龄、体重指数、生活习惯、基础疾病是44岁以上脑卒中高危居民颈动脉斑块形成及中重度狭窄的危险因素(P<KDo结论44岁以上脑卒中高危居民颈动脉斑块形成及中重度狭窄的危险因素相一致,受到年龄、体重指数、生活习惯、基础疾病的影响,临床工作者应该加强对44岁以上脑卒中高危居民进行颈动脉斑块形成及中重度狭窄筛查重要性的认识,以提高颈动脉斑块形成及中重度狭窄的预防与控制水平。
〔关键词〕脑卒中;高危人群;颈动脉斑块;颈动脉狭窄;年龄;体重指数;生活习惯〔中图分类号〕R74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25-9222(2221)12-222923;doi:12.3969/j.issn.1005-9202.2021.12.025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饮食结构的改变,脑卒中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的趋势⑴。
据报道脑卒中已成为我国人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脑卒中不仅发病率、复发率、死亡率高,还造成约3/4的患者遗留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给患者造成了极大的躯体病痛及精神压力,也严重影响了患者及其家属的生活质量〔,〕。
脑卒中高危人群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影响因素及中医证候研究

脑卒中高危人群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影响因素及中医证候研究史亚楠;张志辰;金香兰;张志军;贾鸿雁;吴浩;盛雪;杨秀泉;李爱辉【期刊名称】《世界中医药》【年(卷),期】2016(011)001【摘要】目的:研究脑卒中高危人群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yperhomocysteinemia,HHcy)的患病情况,并分析其危险因素,及与其颈动脉超声结果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横断面流行病学调查的方法,将纳入的5 999例脑卒中高危人群分为HHcy组与无HHcy组,比较2组患者人口学资料、危险因素、生化化验结果、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的差异.结果:HHcy组患者脑卒中、高血压的患病率高于无HHcy组,TIA、血脂异常、糖尿病的患病率低于无HHcy组(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年龄、BMI、HDL、吸烟、饮酒是HHcy的危险因素.HHcy 组颈动脉斑块形成的比例高于无HHcy组,多发斑块的比例高于无HHcy组,单发斑块或无斑块的比例低于无HHcy组.HHcy组的内火、痰湿证候要素所占的比例较高,无HHcy组的患者内风、气虚、阴虚所占的比例较高.结论:HHcy与脑卒中、高血压痛有关,与颈动脉斑块形成有关,年龄、BMI、吸烟、饮酒是HHcy的危险因素.【总页数】6页(P16-21)【作者】史亚楠;张志辰;金香兰;张志军;贾鸿雁;吴浩;盛雪;杨秀泉;李爱辉【作者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100029;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北京,100079;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北京,100079;北京蒲黄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北京,100075;北京方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北京,100079;北京方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北京,100079;北京王佐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北京,100074;北京王佐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北京,100074;北京花乡卫生服务中心,北京,10016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55.2【相关文献】1.非瓣膜性心房颤动与脑卒中高危人群颈动脉硬化的相关性分析及中医证候要素分布研究 [J], 张丽;张志辰;郝颖;梁晓;金香兰;张志军;贾鸿雁;吴浩;盛雪2.脑卒中高危人群高血压患者中医证候要素特点探究 [J], 郝颖;张允岭;张志辰;李涛;吴业清;吴海涛;王建伟;陈宝鑫3.北京市丰台区部分社区脑卒中高危人群血脂控制现状调查及中医症状证候分析[J], 赵珈艺;张志辰;金香兰;张志军;贾鸿雁;吴浩;盛雪;杨秀泉;李爱辉4.脑卒中高危人群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临床分析 [J], 魏艳丽;王凤玲;隋小芳;费秀斌;李欣5.脑卒中高危人群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影响因素 [J], 何素稳; 刘茜; 曹海溶; 张璇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脑卒中高危人群中医证候要素及天麻钩藤饮和涤痰汤的干预效果研究PPT演示课件

根据病性不同,选择不同治法。如风火上扰者,治以清热熄风;痰 热腑实者,治以化痰通腑;阴虚风动者,治以滋阴熄风等。
辨病势
根据病势不同,选择不同治法。如急性期以标实为主,治以祛邪为主 ;恢复期及后遗症期以本虚为主,治以扶正为主等。
Part
03
天麻钩藤饮对脑卒中高危人群 的干预效果研究
药物组成与功效分析
01
引言
研究背景与意义
脑卒中现状
脑卒中是一种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和高致残率的疾病,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 。
中医证候要素在脑卒中防治中的重要性
中医证候要素是中医诊断和治疗的核心,对于脑卒中的防治具有独特优势。
天麻钩藤饮和涤痰汤在脑卒中治疗中的应用
天麻钩藤饮和涤痰汤是中医经典方剂,在脑卒中的治疗中具有一定疗效,但其对脑卒中 高危人群的干预效果尚待进一步研究。
Part
05
天麻钩藤饮与涤痰汤联合应用 效果探讨
联合用药理论依据及优势分析
01 02
中医学理论支持
天麻钩藤饮具有平肝熄风、清热活血、补益肝肾等功效,涤痰汤则能涤 痰开窍,两者联合应用可针对脑卒中高危人群的中医证候要素进行多靶 点治疗。
协同作用
天麻钩藤饮和涤痰汤在药理作用上具有协同性,联合应用可增强疗效, 减少不良反应。
此针对中医证候要素的治疗是脑卒中防治的关键。
天麻钩藤饮和涤痰汤简介
天麻钩藤饮的组成与功效
由天麻、钩藤、石决明、山栀、黄芩、川牛膝、杜仲、益 母草、桑寄生、夜交藤、朱茯神等中药组成,具有平肝熄 风、清热活血、补益肝肾的功效。
涤痰汤的组成与功效
由半夏、胆南星、橘红、枳实、茯苓、人参、菖蒲、竹茹 、甘草、生姜等中药组成,具有涤痰开窍的功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4 排除标准 ①初次诊断高血压病者;②有精 神障碍,无法独立回答问题者;③常年卧床,无行动
血管病目前已成为我国国民第1位的死亡原因,病死 率高于欧美国家4-5倍[2]。由于时代、环境及疾病谱 等因素的变化,卒中的发病有日益年轻化的趋势[3]。
能力者;④其它由于身体、精神或环境状况原因无法 完成筛查者。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ontrol of risk factors in high-risk patients with stroke of different ages, and explore
the distribution features of TCM symptoms, so as to provide evidence for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stroke. Methods: The clinical cross-sectional epidemiological survey was used to collect 2 806 cases of high-risk patients with stroke from Fangzhuang and Huaxiang Community Health Centers in Fengtai District, Beijing. The 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risk factors, lifestyle, medications and quantization table for TCM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of different age groups were recorded. Results: With the age growing, the distribution of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and diabetes was increased,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patients with history of stroke, obesity, smoking history was gradually decreased. The number of high-risk patients with stroke who took lipid-lowering drugs of every age groups was significantly smaller than that of patients with dyslipidemia (P<0.01). Patients with smoking and drinking were mainly distributed in 40-49 age group, and patients who preferred greasy food were mainly distributed in 4049 and 50-59 age groups. The common TCM symptoms in all age groups were irritability, blurred vision, soreness, weakness and pain in the low back and knees, thirst, dizziness, dream-disturbed sleep, expectoration of phlegm, dry eyes, bitter taste in the mouth, insomnia, fatigability, shortness of breath, palpitations, tinnitus and numbness. The specific symptom in 40-49 age group was headache. The specific symptoms in older than 80 age group were dark purple lips, aversion to cold and coldness of limbs. Conclusion: The distribution of TCM symptoms of high-risk patients with stroke of different age groups has certain differences
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频数、百分比描述,组间 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进行 两两比较时检验水准α’=α/N,N=Ck2,其中,k为参 加检验的组数。
脑卒中的防治工作及辨证论治提供依据。
结果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分析 符合纳入标准、资料完整
1. 一般资料 本研究所有病例均来自2012年12月 且纳入分析的研究对象总数为2 80 6例,其中,男
· 3066 ·
当代医药论丛杂志
·论著·
不同年龄组脑卒中高危人群危险因素控制情况及 主要中医症状分布特点
张鹤1,张志辰2,金香兰2,张永顺3,吴昊4,郑宏2,王建伟1,张允岭2
(1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 100029;2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北京 100078;3北京市花乡社区卫生服务 中心,北京 100074;4北京市丰台区方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北京 100078)
摘要:目的:分析不同年龄组脑卒中高危人群危险因素控制情况,探索中医症状分布特点,为脑卒中的防治 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临床横断面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方法,收集北京市丰台区方庄、花乡社会卫生服务中心筛查 脑卒中高危人群2 806例,记录不同年龄组人群人口学特征、危险因素、生活方式、用药情况及中医证候量表。结 果:随着年龄段的增长,患高血压病、糖尿病的人群分布增多,脑卒中家族史、肥胖、吸烟史患者人群分布逐渐 减少;各个年龄段脑卒中高危人群服用降脂药的数量显著性低于血脂异常人群的数量(P<0.01)。吸烟、饮酒多 集中在40-49岁人群,口味偏油的多集中在40-49、50-59岁。各年龄段共有的中医症状为急躁易怒、视物模糊、 腰膝酸软/痛、口渴、头晕、多梦、咯痰、双目干涩、口苦、失眠、乏力、气短、心悸、耳鸣、麻木。40-49岁年 龄组特有症状为头痛,≥80岁龄组特有症状为口唇紫暗、畏寒肢冷。结论:不同年龄组脑卒中高危人群中医症状 分布具有一定差异性和规律性,根据不同年龄组对脑卒中高危人群的危险因素进行分层管理,提倡健康生活方式 对脑卒中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2.5 病史调查方法 制定统一的脑卒中高危人
脑卒中在造成患者生活质量下降的同时,给家庭、社 群筛查防治临床观察表及工作手册,对参与人员进
会也造成了沉重的负担,脑血管病的研究和防治已 成为当今我国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研究表明[4-7],
行统一培训,保证研究工作的可靠性、一致性。 3. 统计学方法 使用Epidata 3.1软件建立数据
2. 相关定义与标准
(13.65%);50-59岁,979例(34.89%);60-69岁,
2.1 危险因素 根据2012年卫生部办公厅医政 964例(34.35%);70-79岁,404例(14.40%);≥80
司《脑卒中给高危人群筛查与防治指导规范》,脑卒 岁,76例(2.71%),见表1。其中,以50-59岁年龄段中
通讯作者:张允岭,北京市丰台区方庄芳星园一区6号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邮编:100078,电话:010-67689634 E-mail:yunlingzhang2004@
· 3067 ·
and regularity. Hierarchical management should be used to risk factors of patientsge groups, and healthy
关键词:脑卒中;高危人群;危险因素;中医症状;年龄段 基金资助: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10年度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资助项目(No.201007002)
Analysis on the control of risk factors and distribution features of TCM symptoms in high-risk groups with stroke of different age
脑卒中是由不良生活方式、高血压病、心房颤动、糖 库,数据采用双人双机独立录入,合库后对数据进
尿病、吸烟等多重危险因素共同作用的疾病。然而, 行核查,保证数据准确性。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对
幸运的是脑卒中80%的危险因素是可以预防和干预 的。基于此,本研究观察不同年龄组脑卒中高危人 群危险因素控制情况,初步探索不同年龄组脑卒中 高危人群中医症状分布特点,从而为积极有效开展
ZHANG He1, ZHANG Zhi-chen2, JIN Xiang-lan2, ZHANG Yong-shun3, WU Hao4, ZHENG Hong2, WANG Jian-wei1, ZHANG Yun-ling2
( 1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Beijing 100029, China; 2Dongfang Hospital Affiliated to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Beijing 100078, China; 3Beijing Fengtai District Huaxiang Community Health Center, Beijing 100074, China; 4Beijing Fengtai District Fangzhuang Community Health Center, Beijing 100078, China )
至2013年12月在北京市丰台区方庄卫生服务中心、 性1 187例、女性1 619例。年龄40-88岁,平均年龄
花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筛查的脑卒中高危人群,共 (60.17±9.56)岁。高危人群年龄40-89岁,每1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