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高考历史第二轮考点复习训练题20
2011年高考历史模拟试卷2
暑假作业2——2011年高考历史模拟试卷一、选择题(20题,每题3分,共60分)1.“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左传》桓公二年)。
这一现象出现的制度因素是A.宗法制 B.分封制C.井田制 D.郡县制2.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秦始皇来到泰山下。
这里原是齐国故地,号称“礼仪之邦”。
始皇就令人在泰山所刻的石上记下“男女礼顺,慎遵职事,昭隔内外,糜不清净,施于后嗣”,予以表彰。
由此可见,秦始皇主张A. 书同文B. 度同制C.车同轨 D. 行同伦3.春秋以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原有的土地制度受到破坏,新兴的封建势力在夺取政权后,相继实行变法改革,确立了土地私有制度,允许“民得买卖土地”。
秦朝建立后,秦始皇在琅琊石刻上却作宣告说:“六合之内,皇帝之土,人迹所至,无不臣者”(《史记·秦始皇本纪》)。
对此理解错误的是A. 土地私有制度,成为秦朝土地制度的主要形式B. 秦朝土地私有制,不是纯粹的私有制形式C. 秦朝土地私有制,是在国家最高所有权支配下的土地私有制度D. 秦始皇废除了土地私有制度4.宋代文学处在一个承前启后的阶段,即处在中国文学从“雅”到“俗”的转变时期。
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因素不包括A. 商业的繁荣B. 市民阶层的扩大C. 城市布局的转变D. 文学自身的没落5.黄宗羲提出:“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
然而,后来的君主却“以为天下利害之权益出于我,我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并且更“使天下之人不敢自私,不敢自利,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大公”,“视天下为莫大之产业,传之子孙,受享无穷”(均见《原君》)。
这说明黄宗羲A.先于卢梭提出资产阶级理论范畴的社会契约思想B.对君主“家天下”的行为持模糊态度C. 彻底否定了中国历史上的君主现象D. 强调对于君主,他的义务是首要的,权力是从属于义务之后为履行其义务服务的6.中国近代史上,某条约的英文名称是“Austria-Hungary, Belgium, France, Germany, Great Britain, Italy, Japan, Netherland, Russia, Spain, United States and China —Final Protocol for the Settlement of the Disturbances of 1900”。
北京市西城区2011届高三二模试题(历史)
北京市西城区高三年级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2011.5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1至页,第II卷至页,共300分。
考试时长15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I卷(选择题共140分)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2.刘邦认为:“(秦始皇)为皇帝,而子弟为匹夫,内亡(通“无”)骨肉根本之辅,外亡尺土藩翼之卫。
”汉初统治者为此而采取的措施是A.废除分封制 B.分封诸侯王 C.颁布推恩令 D.设置尚书令13.美学家指出:“汉末魏晋六朝是……精神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时代。
”这种精神在文学艺术上的体现是A.《清明上河图》 B.《红楼梦》C.京剧脸谱 D.《兰亭序》14.1759年,一位清朝官员说:“外洋各国夷船到粤,贩运出口货物,均以丝货为重”,“统计所买丝货,一岁之中,价值(白银)七八十万两,或百余万两”,“其货物均系江浙等省商民贩运来粤,转售外夷,载运回国。
”从中可以获取的信息有①江南地区的丝织业十分发达②丝绸是当时东西方贸易的重要商品③中国已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④国内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已经形成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15.如果为下列的地图选择一个图题,最为贴切的是A.“清王朝自救运动” B.“近代工业的起步”C.“实业救国的浪潮” D.“民族工业的春天”16.为避免“上有所措置,不能喻之民,下有所苦患,不能告之君,则有喉舌而无喉舌”而创办的报刊是A.《时务报》B.《民报》C.《新华日报》D.《新青年》17.近代中国人在反思传统文化时,有的人“由增入外界新形式新规制使之具有新意义”,有的人“厌恶固有文化中之若干缺陷,而从事批判与排除”。
这两种人的代表分别是A.魏源、洪仁玕 B.洪仁玕、康有为C.康有为、孙中山 D.孙中山、陈独秀18.1946年的重庆政治协商会议上,围绕国民政府的改组问题,各种政治力量纷纷提出了自己的方案。
最全图文版2011年全国各地高考历史试题汇编(必修二部分)
2011年全国高考历史试题汇编必修二部分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1.(2011年高考天津文综1题)下列各组古今地名对应正确的是( )①大都——北京②汴梁——开封③临安——苏州④益州——成都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B2.(2011年海南高考3题)下列各项史料中,能够反映南宋都城临安面貌的是()A.(崇仁坊北街)一街辐辏,遂倾两市,昼夜喧呼,灯火不绝。
B.有大市,自余(其余)小市十余所。
大市备置官司,税敛既重,时甚苦之。
C.酒楼歌馆,直至四鼓方静,而五鼓朝马将动,其有趁早市者,复起开张,无论四时皆然。
D.郭(廓)城绕宫城南,悉筑为坊,坊开巷。
坊大者容四五百家,小者六七十家。
【答案】C3.(2011年海南高考2题)西汉“文景之治”垂范后世。
汉高祖“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至文帝时,“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百姓“皆背本趋末”。
晁错称这种现象是“俗之所贵,主之所贱也;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也。
上下相反,好恶乖迕”。
这表明汉初()A.商业活动的发展有利于经济恢复B.商业畸形发展造成了农民的贫困C.官商勾结使抑商政策未取得成效D.重农抑商政策背离了农民的意愿【答案】A4.(2011年高考天津文综2题)宋人诗云:“东家打麦声彭魄,西家缫丝雪能白。
……东家麦饭香扑扑,西家卖丝籴新谷。
”计中反映了宋代()A.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B.手工业仅在乡村发展C.开始出现独立的手工业家庭D.手工业者脱离农业生产【答案】A5.(2011年高考四川文综15题)史学家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统计,182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占世界经济总量的32.9%,西欧各国的总和占23.6%,美国和日本分别占1.8%和3%。
上述统计表明当时的中国()A.仍是世界经济文化中心 B.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国家C.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迅速 D.经济总量远超欧美各国【答案】D6.(2011年江苏高考题1题)明朝张瀚称:“善为国者,令有无相济,农末适均,则百工之事,皆足为农资,而不为农病。
2011届高考历史 第二轮知识点专题复习19
• 3.中共成立后组织和领导的第一次工人运动 转入低潮,使中共认识到了建立革命统一战 线的重要性。 • 4.1923年中共“三大”确立了国共合作的正 确方针,但没有提出党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权 问题。 • 5.1924年1月,以国民党“一大”为标志, 实现了国共合作。 • 6.1924~1927年,随着国共合作的实现及国 共两党由合作走向分裂,国民革命运动由兴 起、到发展,最后失败。国民革命运动的失 败使中国共产党认识到了掌握革命领导权和 革命武装的重要性。
新三民主义提出了一 般平民享有民主权利, 把自由和权利的享有 与反帝联系起来 新三民主义增加了节 制资本的主张
民生 主义
• •
1.从把握单元特征入手 首先从宏观上把握本单元的阶段特征。中国社会的基本矛盾集中表现为 中国人民同帝国主义支持的北洋军阀的矛盾,革命的中心任务是打倒列 强和北洋军阀,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
•
(1)从列强侵略看,主要争夺国家有所变化。一战后,日美在华展开新一 轮争夺,日美成为争夺中国的主要国家。对华政策:依然是以华治华, 扶植代理人,争夺对华控制权。随着大革命兴起和北伐战争胜利进军, 列强加紧干涉中国革命,并扶植蒋介石,这是大革命失败的重要原因。
• •
3.第三阶段:新文化运动时期 主要内容:前期主要宣传民主、科学思想,后期宣传社 会主义道路、马克思主义。
• •
代表:陈独秀、李大钊、鲁迅等。 指导思想:前期是民权、平等思想和达尔文的进化论, 后期是马克思主义。
•
特点:彻底否定封建传统,清算封建制度的根源。后期 宣传马克思主义。在向西方学习的道路上已深入到“思想”的 核心结构,在广度和深度上都超过以前任何一个时期,达到了 高潮。前期存在绝对肯定和否定的偏向,也没有与工农群众运 动相结合。
2011届高考历史第二轮考点突破复习题3
第一部分知识篇第1讲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一、选择题1.图一是北京天安门东侧的一座古代建筑,是明清皇帝供奉和祭祀祖先的地方,称为太庙。
图二是民间祭祀祖宗的场所,称为祠堂。
这种现象源于我国早期的一项政治制度。
其特点不包括()A.嫡长子继承制B.神权与王权的结合C.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结合D.“国”与“家”结合解析:题中图片反映的政治制度为宗法制,其核心为嫡长子继承制,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使“国”与“家”紧密结合。
答案:B2.汉高祖刘邦想废太子(吕后所生长子,即汉惠帝刘盈)而立戚姬之子如意为新太子。
御史大夫周昌说:“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其不可。
陛下欲废太子,臣期期不奉诏。
”周昌极力反对汉高祖废太子的原因是()A.确立皇帝至高无上的威权B.坚守御史大夫谏议之责C.维护传统宗法继承制度D.根除影响汉政权稳定的隐患解析:材料的关键信息是“刘邦想废太子(吕后所生长子),而立戚姬之子如意为新太子”。
联系历史传统,关于王位继承主要是以嫡长子继承为原则的,以此防止家族内部的权力纷争,所以应该选择C项。
答案:C3.(2010·课标全国,25)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评价秦始皇废封建、行郡县说:“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公天下之端自秦始。
”郡县制为“公天下”之开端,主要体现在()A.百姓不再是封君的属民B.更有利于皇帝集权C.制度法令的统一D.依据才干政绩任免官吏解析:从材料信息看,柳宗元对秦代实行郡县制大加赞赏,认为郡县制为“公天下”之开端,这主要是因为在郡县制下,地方官员由皇帝依据才干政绩任免,实现了皇帝和地方官员共同治理天下,即所谓的“公天下”,故D项的说法最符合题意。
答案:D4.秦朝统一后确立了中央集权制度。
下面关于《秦朝统治机制示意图》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秦始皇开始建立皇帝制度和三公九卿制度B.秦律颁行说明秦朝是一个法治国家C.中央机构职责明确,设置监察部门D.秦朝开始在全国废分封制、实行郡县制解析:秦朝颁布《秦律》实行严刑峻法,是为维护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服务的,从本质上看仍为“人治”而非“法治”。
2011年高考历史真题分类题库人教大纲版考点20 两极格局解体后的世界
温馨提示:
此题库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
看比例,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考点20 两极格局解体后的世界
(2011·重庆文综·T23)自“9·11”事件以来,一方面,恐怖主义再次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另一方面,国际社会对恐怖主义的认识不断提高。
下列与此相关的表述,最准确的是()
A.恐怖组织所造成的伤害有所显现 B.部分国家强烈谴责恐怖主义活动C.恐怖主义是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 D.恐怖主义是“20世纪的政治瘟疫”【思路点拨】解答本题需要学生准确再现课本所学知识,对照备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精讲精析】选C。
题干主要表达了对恐怖主义的认识,从“全球关注的焦点”和“国际社会对恐怖主义的认识不断提高”可以判断C正确。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 1 -。
2011年湖北黄冈中学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2011年湖北黃岡中學高三第二次模擬考試歷史試題(時間:45分鐘滿分100分)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3分,共60分。
1.《漢書·藝文志序》載:“王道既微,諸侯力政,時君世主,好惡習妹方,是以九家之術蜂出並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馳說,取合諸侯。
”在這裏,班固說的是A.春秋戰國諸子百家、百家爭鳴局面的出現B.秦末漢初時期儒、道諸說沉渣泛起C.東漢末年以後儒、釋、道三家合流的出現D.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思想混亂局面2.《九章草術》分為方田、粟米、均輸、方程、勾股等九章。
這反映出中國古代數學①注重解決實際問題②與農耕生產密切相親③注重理論研究④以科學實驗見長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3.山東臨淄的地理位置重要,交通便利。
漢武帝時主父偃稱:“齊臨淄十萬戶,市租千金,人眾殷富,巨於長安。
”這反映了當時的臨淄A.農業發達B.商業發達C.牧業發達D.資本主義萌芽4.戰國時期,“視人之國若視其國,視人之家若視其家,視人之身若視其身”,這是哪一學派的主張A.墨家B道家C.法家D.儒家5.中國古代文學主流表達形式經歷了賦、詩、詞、曲、小說的變化趨勢,這種變化趨勢反映了①專制皇權的不斷強化②科舉考試內容的變化③城市經濟的繁榮④通俗文學的蓬勃發展A.①②B.③④C.①④ D.②③6.臺灣學者柏楊比喻得好,清朝就像一個被晚期癌症擊敗的老拳師,在觀察強大對手優點的時候,不歸功於對手的強壯如牛,反而歸功於對手有一副漂亮的拳擊手套。
柏楊的比喻A.肯定了西方工業資本主義的優勢B.指責了當時資本家引進機器的做法C.揭示了近代中國落後的深刻根源D.批評了當時的“中體西用”觀念7.下列歌謠能夠反映20世紀50年代初期新中國社會風尚的是A.就要當工人,嫁女嫁英雄B.一朵棉花織匹布,一粒棉籽油一缸C.走路不濕鞋,做飯不用柴D.少生孩子多讀書,農民家庭建書屋8.下列是對20世紀五十年代新中國經濟成分變化情況的分析,不正確的是年份\比重國營經濟合作社經濟公私合營經濟資本主義經濟個體經濟1952年19.1%1.5%0.7%6.9%71.8%1956年32.2%53.49%7.3%0 7.1%A.1952年分散的私有制經濟佔據主導地位B.合作社經濟不是公有制的經濟C.到1956年建立了社會主義的經濟基礎D.對資本主義經濟的社會主義改造最為徹底9.1982—2005年南京(家庭)戶規模的構成(%)年份1982年1990年2000年2005年合計100 100 100 1001人戶11.85 8.46 12.12 14.132人戶12.43 14.27 23.51 28.673人戶20.67 33.5 39.58 37.574人戶23.22 24.1 14.31 11.115人及5人以上戶31.83 19.67 11.48 8.52資料1982年、1990年、2000年南京市人口普查資料、2005年南京市人口抽樣調查資料關於表中所反映的趨勢特徵的成因,正確的是①改革開放以來城市化的影響②計劃生育政策的影響③經濟發展,居住條件改善④西方思想觀念的影響A.②③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10.美國經濟學家弗理德曼訪問中國後寫道:“1988年,街道上的色彩與服裝明顯多元化,與此伴隨的,則是經濟增長與發展的明顯跡象。
2011届高考历史 第二轮知识点专题复习7
• • • • • •
如何认识不同阶段西方列强侵华的不同 特征 【示例】 (2008·南京师大附中统考题)右 图所示的纪念碑纪念的是( ) A.甲午中日战争 B.解放战争 C.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 D.辛亥革命
•解析:本题为图文情境题,考查考生的识图 和读图能力。图中“遇难者300000”字样反馈 的历史信息就是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碑。 •答案:C
夺取抗日 战争的完 全胜利
解放 反对美、蒋的一切 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发展人 战争 力量和各民主党派、民民主运动。召开“中国人民政治 时期 无党派人士 协商会议” 人 民 民 主 统 一 战 线 ①实行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 中共、民主党派、 协商的制度,定期召开各级政治协 无党派人士、各民 商会议,发扬人民民主;②1956年 族、华侨、宗教界、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 各人民团体。此统 针,标志着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发展 一战线的组织形式 到一个新阶段;③“文革”中统一 是中国人民政治协 战线政策遭严重破坏;④十一届三 商会议 中全会后,落实政策,调动一切积 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反蒋反 美,解 放全国 完成向 社会主 义过渡 的总路 线总任 务 建设社 会主义 建设有 中国特 色的社 会主义 和统一 祖国
过渡 时期
1957 ~ 1978 年
爱 国 统 一 战 线
①1982年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 社会主义劳动者、 1978 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②实 拥护社会主义的爱 年至 行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 国者、拥护祖国统 今 制度;③高举社会主义旗帜和统一 一的爱国者 祖国、振兴中华的爱国主义旗帜
•(6)抗日根据地开展的大生产运动,为抗日战 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整风运动为抗战 的最后胜利做了思想准备。 •(7)中国的抗战得到了世界人民和反法西斯国 家的援助,也得到了海外华侨的支持;苏联 出兵中国东北和美军进攻日本,加速了中国 抗日战争的胜利。
2011年全国各地历史高考题及模拟题汇编-宁波中学
2011年全国各地历史高考题及模拟题汇编:必修2专题1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9小题,共0分)1.(2011年10月湖北鄂州摸底19题)《清文献通考》卷33载,“(顺治四年)户部议复两广总督佟养甲疏言:‘佛朗西国人寓居濠镜澳,以其携来番货与粤商互市,盖已有年。
后深入省会,至于激变,遂行禁止。
今督臣以通商裕国为请,然前事可鉴,应请仍照前明崇祯十三年禁其入省之例,止令商载货下澳贸易可也。
’上从之”。
这段记载充分说明()A.明末对外封闭政策在清初得到延续B.清朝认识到开放澳门市场可以“裕国”C.清廷中开放派的主张得到暂时推行D.清朝前期只准许在澳门与外商贸易2.(2011年10月安溪一中统练29题)下列思想与古代农耕经济相适应的有()①“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②“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穴隙相窥,逾墙相从”③“使民重死而不远迁”④“儒者以纲常立教,为人子为人妻者,既失个人之独立人格,复无个人独立之财产”A.①②B.①③C.①②③④D.②④3.(2011年11月信阳市调研23题)(宋)陈元靓在《岁时广记》中记载:“同州以二月二日与八日为市,四方村民毕集,应蚕桑所用,以至车檐、椽木、果树、器用杂物皆至,其值千缗至万缗者。
”对此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A.集市商品交易种类繁多 B.定期的集市在乡村已经出现C.商品贸易以服务农耕为主 D.市的时间和空间限制被打破4.(2011年10月安溪一中统练25题)我国古代的一些著作中多有关于农业的叙述,如《荀子•王制》:“凡农之道,厚(候)之为宝”。
《农书•粪田之宜》:“用粪犹用药也”。
《吕氏春秋•上农》:“时至而作,竭时而止”。
《齐民要术》:“麦黄种麻,麻黄种麦”。
以上四则材料均反映了()A.中国古代农业根据节气来安排农业生产B.中国古代农业注重因地制宜C.中国古代农业发展尊重自然规律D.中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5.(2011年10月佛山顺德期中13题)《新全球史》记载,从公元前6世纪开始,铁制农具在中国骤然增加,铁犁、铁镐、铁锹、铁锄、铁镰刀和铁耙在乡村里成为日常用具。
2011届高考历史第十三单元第二轮专题检测试题及答案
2011届高考历史第十三单元第二轮专题检测试题及答案第十三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第3时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姓名一、单项选择题1、民族资本家“火柴大王”刘鸿生说:“我在重庆办的中国毛纺织厂、火柴原料厂等都有官僚资本的投资,我原在上海是大老板,到了重庆却成了大老板的伙计。
”他的话说明了()A.官僚资本对民族工业进行排挤和打击B.官僚资本壮大了民族企业.刘鸿生不适合当大老板D.毛纺织厂、火柴厂等轻工业不适合在重庆发展2、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代表新的生产方式,它的发展是曲折的。
图中出现B处(1919年前后)这一现象的最重要原因是A民国政府鼓励发展实业全国性抵制洋货运动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封建专制统治被推翻3.“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发展最为深远的影响是()A .民族资产阶级的进一步壮大B.为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化提供了阶级基础.促进了新化运动的发展D.抵制外国资本主义侵略4.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张謇创办的民族企业发展很快,但很快走下坡路,其直接原因是()A.近代中国矛盾错综复杂B.资产阶级力量弱小.欧洲列强卷土重D.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右图所示是民国九年的一则报纸广告。
作为直接证据,它可以用于研究()A.马克思主义的传播B.实业救国的思潮.工人阶级的诞生D.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6解放战争时期,上海《大公报》载:“顾客清晨等候店铺开门……百货营业额较平时增加了3到4倍,甚至10多倍。
南京路四大货物种类已残缺不全。
……清晨五时,中央银行已是人人海,估计有十万人。
”这表明( )①上海经济发达,社会购买力强②货币贬值,出现抢购和挤兑风潮③经济前景暗淡,人心浮动④物价下跌,人们纷纷抢购商品A①④B②③①②③D②③④二、非选择题7、200年10月26日,89岁的荣毅仁先生在北京逝世,走完了他跌宕、传奇的一生。
以他为代表的荣氏家族自上世纪创业至今的家族史,描绘的也是中华民族工商业发展的缩影图。
2011届高考历史 第二轮知识点专题复习1
从揭示历史的本质属性角度命题。
•研究2 布雷顿森林体系从建立到瓦解体现的本质是(
• • • • A.雅尔塔体系从建立到崩溃 B.世界金融秩序从稳定走向混乱 C.美国经济霸权由鼎盛至衰退 D.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由繁荣走向“滞胀”
)
•
解析:布雷顿森林体系是美国主导的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
• 界货币体系,1973年,在经济危机的影响下,此体系解体,美元 • • 的中心地位丧失,西欧、日本不断冲击着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 资本主义世界逐渐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
越来越快,已成为第一生产力。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本质上是生产关系 的调整,适应了在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下生产力迅速发展的需要。因而
两者中第三次科技革命是根本的动力。
• ⊙西欧和日本在二战中经济实力严重下降,战后被迫在经济上接受美援 的同时,外交上受制于美国,被纳入美国的战略轨道。但随着经济的快
速增长,到70年代,西欧和日本不仅在经济领域冲击美国的经济霸权,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是一个永恒规律。在 这一规律作用下,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不断 发生重大变化,其经济格局的演变大体经历了 三个阶段。
项目
阶段 英国“世 界工厂” 地位 美国掌握 世界经济 霸权 世界经济 格局多极 化
时
间
表 现 19世纪中期,英国煤、 铁、纺织品的产量超过 了法、美、德三国的总 和
第二课时
战后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最新考纲下载 •●战后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学考点睛 •◎从高考命题看,近几年再现率适中。 •◎热点链接:从两极格局下资本主义世界到当 今世界资本主义国家 • 关系。
世界市场
最新科学技术
提高石油价格
明显放缓
滞胀
税率 出 企业
河北2011年高考二模试卷 历史
河北区2010-2011学年度高三年级总复习质量检测(二)文科综合历史部分文科综合共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历史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1至3页,第II卷4至6页,共100分。
答卷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姓名填写在答题(卡)纸上。
答卷时,考生请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纸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纸一并交回。
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第I卷注意事项:1.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2.本卷共11题,每题4分,共44分。
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1852年,英国人米契尔描述中国:“在收获完毕以后,农家所有的人手,不分老少,都一起去梳棉、纺纱和织布。
这个国家9/10的人都穿这种手织的衣料,其质地各不相同,从最粗的粗棉布到最细的本色布都有。
生产者所用的成本简直只有原料的价值……以粗布而论,我们是没有任何希望与之竞争的。
”他试图说明的是A.中国人习惯了节俭的生活B.中国的家庭手工业主要从事棉纺织C.中国棉布的生产成本低廉D.中国传统小农经济对英国工业品的顽强抵制2.公元116年的一天,罗马街头。
长期定居罗马的小亚细亚(罗马帝国的一部分)商人艾哈迈德遭到当地一群无赖的哄抢。
艾哈迈德立即投诉法庭。
法庭很快开庭审理了此案,无赖们受到严惩。
这一事件表明当时的罗马法律①承认自由民的私有财产不可侵犯②注重维护帝国的社会稳定③提倡自由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④被称为公民法A.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3.改良蒸汽机投入使用后,在欧洲出现了一大批相对集中的工业城市。
所以有人说“蒸汽机是工业城市之母”,这主要是因为蒸汽机A.大大提高了工业生产的效率B.使工厂摆脱了自然条件的限制C.促进了相关行业机器的发明和改进D.推动了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型4.据《九国租界与近代天津》记述,天津口岸的进出口商品检验和保险理赔大权掌握在外商公证行。
2011届高考历史 第二轮知识点专题复习5
1.从知识角度看 . (1)春秋战国时期文化繁荣的原因:社会经 春秋战国时期文化繁荣的原因: 济迅速发展、阶级关系剧烈变化、 济迅速发展 、 阶级关系剧烈变化 、 奴隶制 度瓦解和封建制度形成。 度瓦解和封建制度形成。 (2)利用哲学原理考查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利用哲学原理考查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利用哲学原理考查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一定的思想观念是一定时期政治、 一定的思想观念是一定时期政治 、 经济的 反映。 反映。
3.从题型角度看 . (1)就非选择题而言,百家争鸣中各派思想的 就非选择题而言, 许多合理部分,如儒家思想中的“诚信” 许多合理部分 , 如儒家思想中的 “ 诚信 ” 、 “ 民本”思想等,要注意对这一块内容与社 民本” 思想等, 会时事的联系。 会时事的联系。 (2)就选择题而言,运用新材料、新情境对各 就选择题而言, 就选择题而言 运用新材料、 派思想的考查,题目会大量出现。 派思想的考查,题目会大量出现。
2.从能力角度看 . (1)比 较问题的能力 。 如 2009年海南单科 比 较问题的能力。 年海南单科 题比较儒家和法家思想的共性。 第1题比较儒家和法家思想的共性。 (2)研究 、 探究问题的能力 。 如 2009年广 研究、 研究 探究问题的能力。 年广 东单科第26题 通过三组材料,分析、 东单科第 题,通过三组材料,分析、探 究中国古代传统主流文化的演变情况。 究中国古代传统主流文化的演变情况。广 东高考连续几年考查类似的题目。 东高考连续几年考查类似的题目。希望引 起注意。 起注意。
西周末年,周天子权威已受破坏。东周初, 西周末年,周天子权威已受破坏。东周初,周天子实际上已 失去“天下共主”的地位,统一的局面已不存在。 失去“天下共主”的地位,统一的局面已不存在。春秋战国 时期诸侯争霸,国家处于分裂状态,但与此同时, 时期诸侯争霸,国家处于分裂状态,但与此同时,促进统一 的因素不断增长,国家的统一已经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的因素不断增长,国家的统一已经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从经济上来说,由于春秋以来社会生产力水平提高, ①从经济上来说,由于春秋以来社会生产力水平提高,各地 社会经济联系加强,各诸侯国经济交流频繁, 社会经济联系加强,各诸侯国经济交流频繁,这就为统一创 造了经济基础。 春秋战国 造了经济基础。 从形式上说,诸侯争霸,大国兼并小国, 时期的统 ②从形式上说,诸侯争霸,大国兼并小国,诸侯国的数量逐 一趋势 渐减少,到战国后期只剩下主要的七个国家,逐步实现了局 渐减少,到战国后期只剩下主要的七个国家, 部统一,为最终实现国家的统一打下了基础。 部统一,为最终实现国家的统一打下了基础。 从人民的要求看,长期的战乱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③从人民的要求看,长期的战乱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人民渴望结束分裂战乱状态, 人民渴望结束分裂战乱状态,统一成为社会各阶层的共同愿 望和人心所向。 望和人心所向。 从民族关系来讲,通过经济文化交流和频繁的战争, ④从民族关系来讲,通过经济文化交流和频繁的战争,各民 族逐步融合,为后来秦朝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奠定了基础。 族逐步融合,为后来秦朝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奠定了基础。
2011届高考历史第二轮复习测试题1
第二十二单元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第二十二单元测试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姓名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是一组反映新中国外交的图片:①是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②是《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③是《乔的笑》④是毛泽东会见美国总统尼克松。
其中体现了建国初期“一边倒”外交政策的是()A.①B.②C.③D.④2.2006年中非合作论坛的成功举行和2007年胡锦涛的成功访非,揭开了中非关系的新篇章,坚实了中非之间的传统友谊。
新中国成立后,为中非之间交往奠定基础的是()A.日内瓦和平会议B.亚非万隆会议C.不结盟运动的形成D.第26届联合国大会3.下面是周恩来在1954年参加一次国际会议上的发言:“中华人民共和国对于目前正在她的邻邦进行的战争和战争扩大的危险,不能不加以密切的注意。
中国人民认为:朝鲜战争停止了,现在,印度支那战争同样应该停止。
”你认为这次会议应该是() A.第26届联大 B.中苏建交谈判C.日内瓦会议 D.亚非会议4.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当时主要是为了()A.发展同邻国和新兴民族国家的友好关系B.改善与港澳台的关系,促进祖国统一C.加强同社会主义国家的友好关系D.缓和与美国的敌对情绪5.我国50年代提出的外交方针、原则,至今仍富有生命力并被国际社会广泛接受的是()①“求同存异”方针②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③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④发展和改善同世界大国的关系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6.一份美国文件记载:在很机密的基础上,我想请你让你的助理人员起草一份研究材料,对我们在联合国接纳中国问题上将采取什么方针提出建议。
我认为,我们没有足够的票数去阻挡。
……我们确实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我们怎样才能逐步造成一种形势,使我们既能保持对台湾的义务,而又不致遭到接纳赤色中国的人的抨击。
这一记载反映的是A.在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问题上,美国欲提出“双重代表权”B.二战结束时期,美国在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席位安排上的考虑C.中国坚持和平共处的外交原则,得到了发展中国家的广泛支持D.在联合国接纳中国的问题上,苏联与美国的外交策略斗争7.下列各项中能反映新中国20世纪七十年代外交特点的是()A.“另直炉灶”、“分道扬镳”、“播种友谊”B.“斗智斗勇”、“再次较量”、“峰回路转”C.“另直炉灶”、“跨洋握手”、“扬眉吐气”D.“扬眉吐气”、“跨洋握手”、“冰释雪融”8.20世纪70年代,中国国际地位迅速提高的最主要表现是()A.恢复联合国合法地位B.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C.成为第三世界国家D.以五大国的身份参加国际会议9.下列有关周恩来的外交活动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①迎接尼克松②走出日内瓦会场③提出“求同存异”④会见田中角荣 A.①②③④ B. ③②①④ C. ②①③④ D. ②③①④10.促成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改善的因素不包括()A.美苏争霸激烈B.中苏关系恶化C.中国国际地位提高D.中日关系正常化11.到2006年底,有1487名来自中国的维和军事人员在联合国9个任务区执行维和任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第17课时启蒙运动姓名
一、单项选择题:
1.康德曾有一句名言:“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这是启蒙运动的口号。
”这句话的实质含义在于()
A.人生活在世界上处世要有理智
B.人应该自己独立思考,理性判断
C.要以人为中心考察一切,认识一切
D.要有反封建的意识,在黑暗中看到光明和希望
2.促使17、18世纪的欧洲人产生“人类可以征服自然,可以推动人类自身不断前进”这一观点的直接原因是()
A.资产阶级力量的增强
B.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
C.启蒙思想的推动
D.自然科学迅速应用于社会生产
3.欧洲的启蒙运动的历史作用,不包括()
A.为亚洲的民主革命作了直接的思想准备
B.为即将到来的法国大革命提供了思想条件
C.动摇了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促进了社会的进步
D.为资产阶级取得统治地位提供了思想上和理论上的准备
4.历史上的思想家为丰富西方人文精神的宝库,作出了各自不同的贡献,以下观点哪一项是卢梭提出的( )
A.社会秩序是为其他一切权利提供了基础的神圣权利,这项权利是建立在约定之上的
B.每一个真诚悔改的基督徒,即令没有赎罪卷,也同样可以得到赦罪或免罪
C.如果知识包括了一切的善,那么我们认为美德即知识就将是对的
D.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于同一人或同一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
5.18世纪的法国,越来越多的人不再盲从统治者的说教,学会了用自己的头脑思考问题。
他们思考的问题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时期相比,突出表现在 ( )
A 批判神权统治 B. 鼓吹人性解放 C. 倡导思想自由 D. 构建理性王国
6.《鲁滨孙飘流记》是18世纪上半叶欧洲颇受欢迎的小说之一,小说描述了鲁滨孙和野人“星期五”在无人荒岛上享受没有教会、没有国王的生活。
小说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它反映了( )
A.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精神 B.冒险家们开辟新航路的愿望
C.反对专制和愚昧的启蒙思想 D.工业资产阶级开拓市场的要求
二、非选择题:
7.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人生下来就是自由的,人可以说是自由的动物。
那么,人民的自由虽可用法律加以保障,但它原是天所赐予的,为任何人所必不可少。
如果有人不取这天所赐予的自由,那就是对天犯了大罪,对自己又是莫大的耻辱。
——卢梭《社会契约论》
材料二斯宾诺莎说:“如果强迫有不同思想的人只能按照最高当局的命令说话,就必然造成可悲的结果。
”……人越自由,便越自觉遵守他的国家的法令。
洛克认为,在自然状态下,人人都是自由、平等的,任何人都不能侵犯他人的生命和自由。
材料三在孟德斯鸠看来,民主制、贵族制和君主制都可能是合理的政体。
但是他又认为民主制腐化,就
会产生极端平等的精神,导致“多数人的专制”;贵族制腐化,贵族的权力就会变得专横;君主制腐化,会导致“一人的专制”。
回答:
(1)材料一是怎样发展人文主义思想的?
(2) 归纳材料二所反映的观点。
(3) 材料三反映了什么观点? 为防止专制出现,有何种权利制衡的思想被提出 ?谈谈你对这种思想的看法。
8.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三幅圣母像:
图一图二图三
材料二孟德斯鸠认为:政治上的自由是公共自由,要保障公共自由,就应该避免把权力委托给一个人、几个人,因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变的一条经验。
……为此,提出一条原则,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用权力来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政制,其中各种权力既调节又配合,又相互制约,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
即国家的权力分为立法、行政、司法三种,分别为议会、君主、法院三家掌握,各自独立,相互牵制,彼此平衡,以维系国家的统一。
材料三……人们应自由订立社会契约,组成国家。
……社会契约就是共同意志的体现,代表所有人的权利与自由。
这是至高无上的人民主权,不可侵犯。
人民应当推翻暴君,重建符合人民利益的契约,国家的最高权力属于人民。
——卢梭《社会契约论》
请回答:
(1)以上三幅圣母像中哪一幅作品可能是文艺复兴时期的?说明你的判断理由?
(2)根据材料二、材料三说明孟德斯鸠和卢梭为资产阶级政治民主化提出了那些重要政治主张?
(3)材料二和材料三对人文主义思想发展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第17课时启蒙运动
一、1.B 2.C 3.A 4.A 5.D 6.C
二、7.(1)认为自由是天赋人权。
不仅人们不应当自己抛弃它,社会也不可侵犯,并应以法律保障之。
(2)观点:思想自由,行动守法;自由、平等和生命安全是人不可侵犯的权力。
(3)观点:合理的政体也可能腐化,其结果是导致专制。
思想:三权分立。
看法:三权分立的思想,体现的政府机构分权独立,又相互制约的原则,可以有效的防止政府专制,确保民主,保障人们的自由。
8.(1)图二。
理由:该图圣母的头顶上没有光环,人物形象温柔慈祥更接近人,体现了人文主义的精神。
(2)主张:三权分立说;实行君主立宪制;社会契约论;人民主权说;建立民主共和国。
(3)把反封建、反宗
教神学的斗争推进到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