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联现代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合集下载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市一中2018~2019学年度开学考试试题高一历史试卷答题要求:1.答题前请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相关信息,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2.单项选择题使用2B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填涂答案的标号,非选择题答案使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书写规范;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指定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答案无效;4.考试时间为80分钟,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结束只交答题纸。

第Ⅰ卷一、单项选择题(共40小题,每题1.5分,共计60分)1.殷商尊神,祭祀是头等大事,巫师也就是职业的音乐家、舞蹈家。

西周对参加祭祀乐舞人数有明确规定,如“天子八佾,诸候六佾,卿大夫四佾”。

据此对乐舞理解正确的是A.强化了当时等级秩序B.推动了中国舞蹈发展C.是当时贵族生活需要D.与当时的政治相通2.西周中期,周夷王下堂接见诸侯,被视作周天子失礼之始;东周早期,周桓王在征讨郑庄公的战事中被郑军射伤肩膀。

史称“夷王足下堂,桓王箭上肩”。

这反映了A.周代治国理念不断变化B.礼成为周人的行事准则C.周王室的势力日渐衰微D.家国同构观念消失殆尽3.据《礼记·礼运》记载,在“天下为公,选贤与能”的“大同”社会之后,社会进入“小康”之世,其基本特点是“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大人世及以为礼”。

这表明“小康”之世A.阶级矛盾变尖锐B.是历史倒退的体现C.开始出现分封制D.具有浓厚血缘色彩4.中国古代社会发生了一次重大变化,即由众多血缘部族邦国形成的联盟制转变为由众多地域国家形成的相对一统天下,向真正意义上的统一的地域国家迈进了一大步,这一变化发生于A.西周B.秦朝C.汉朝D.唐朝5.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

”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A.统一度量衡、货币B.中央建立三公九卿制C.建立统一国家和中央集权制D.开创皇帝制度6.秦王赢政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过五帝”,所以自称皇帝,突显个人功绩。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考试历史(2)试卷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考试历史(2)试卷

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历史试题时间:100分钟总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30×2=60分)1.《说文解字》解释说:“宗,尊祖庙也。

”也就是说,宗法的“宗”本义是宗庙。

这说明维系宗法制度的纽带是( )A.地域关系 B.信仰关系 C.血缘关系 D.财产关系2.在分封制下,诸侯对周王的义务主要包括:①享有世袭统治权②定期朝贡③提供军赋④提供力役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3.按照周初礼制,周王用九鼎,诸侯用七鼎。

1978年湖北随州周墓出土了制造精美的九鼎八簋。

据此可知该墓主所处的时代( )A.分封制遭破坏B.周统治中心在随州C.青铜冶炼技术成熟D.宗法等级森严4.秦政府规定:官吏必须经过国家正式任命才能奏效;未经任命而先行任职,或受私人派遣任职者均要受到法律治罪。

官吏一经任命,必须服从调遣,且不准带随员赴任;到了新任职位之后,也不得随意除其故官佐,更以之新官……违者依法治罪。

这些规定,旨在( )A.强化君主专制B.加强中央集权C.树立法律权威D.规范官吏从政5.有位学者在论及三公九卿时说:“论其性质,均近于为王室之家务官,乃皇帝之私臣,而非国家之政务官,非政府正式之官吏”,政府“有几处亦只是一个家庭规模之扩大”。

此材料表明( )A.权力分工结构体现原始色彩 B.王室与政府管理职责分开C.三公九卿之间各司其职 D.三公九卿之间互相牵制6.唐代开元年间,薛王李业的舅舅违法遭御史弹劾,并依法治罪。

李业找玄宗求情,玄宗念舅甥之亲,下令重新审案,旨在宽免。

宰相姚崇坚持执法,绝不宽待,玄宗只好作罢。

这反映出在唐朝( )A.伦理道德受到挑战B.贵族政治走向衰落C.大臣专权现象严重D.皇权受到一定制约7.在北宋,关于监察官员的遴选,司马光说:“凡择言事官,当以三事为先,第一不爱富贵,次则重惜名节,次则晓知治体。

”这表明司马光主张( ) A.建立完整的监察体系B.扩大官员的遴选范围C.侧重监察吏治腐败现象D.重视监察官员自身素养8.《唐律疏议·职制律》中规定:若官吏延缓诏令文书颁发者,每延缓“一日笞五十,一日加一等,十日徒一年”;“官文书稽程者,一日笞十,三日加一等,罪止杖八十。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2019032201162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2019032201162

2018~2019学年度开学考试试题高一历史试卷答题要求:1.答题前请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相关信息,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2.单项选择题使用2B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填涂答案的标号,非选择题答案使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书写规范;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指定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答案无效;4.考试时间为80分钟,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结束只交答题纸。

第Ⅰ卷一、单项选择题(共40小题,每题1.5分,共计60分)1.殷商尊神,祭祀是头等大事,巫师也就是职业的音乐家、舞蹈家。

西周对参加祭祀乐舞人数有明确规定,如“天子八佾,诸候六佾,卿大夫四佾”。

据此对乐舞理解正确的是A.强化了当时等级秩序 B.推动了中国舞蹈发展C.是当时贵族生活需要 D.与当时的政治相通2.西周中期,周夷王下堂接见诸侯,被视作周天子失礼之始;东周早期,周桓王在征讨郑庄公的战事中被郑军射伤肩膀。

史称“夷王足下堂,桓王箭上肩”。

这反映了A.周代治国理念不断变化 B.礼成为周人的行事准则C.周王室的势力日渐衰微 D.家国同构观念消失殆尽3.据《礼记·礼运》记载,在“天下为公,选贤与能”的“大同”社会之后,社会进入“小康”之世,其基本特点是“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大人世及以为礼”。

这表明“小康”之世A.阶级矛盾变尖锐 B.是历史倒退的体现C.开始出现分封制 D.具有浓厚血缘色彩4.中国古代社会发生了一次重大变化,即由众多血缘部族邦国形成的联盟制转变为由众多地域国家形成的相对一统天下,向真正意义上的统一的地域国家迈进了一大步,这一变化发生于A.西周 B.秦朝 C.汉朝 D.唐朝5.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

”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A.统一度量衡、货币 B.中央建立三公九卿制C.建立统一国家和中央集权制 D.开创皇帝制度6.秦王赢政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过五帝”,所以自称皇帝,突显个人功绩。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联现代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201811010191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联现代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201811010191

东联中学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请按要求在答题卡上作答,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题1.5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礼记》中记载了这样一段文字:“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世袭)以为礼。

”这段文字中的“大道”是指①禅让制 ②世袭制 ③公有制 ④私有制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2.在商代,巫总管一切“神事”,所有的“民事”又都要涂上“神事”的色彩。

这表明A.政权与神权结合紧密 B.权力尚未高度集中C.民本色彩较为浓厚 D.宗法制度雏形初具3.“周之宗盟,异姓为后”,即周的宗盟,除了同姓之外还有异姓,异姓列在同姓之后,异姓纳入周的宗盟A.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建立 B.破坏了分封制的原则C.严重冲击姬姓诸侯地位财产 D.拱卫了周王室的统治4.史载,周王朝最初分封的封国,面积很小,二十个或三十个封国联合在一起,也没有王畿大。

周王朝这样做的目的在于A.强化周王室对地方的控制B.推动诸侯国扩展疆域C.建立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D.提高同姓贵族的地位5.周灭商后,以崭新的政治风格实行统治,“由是天子之尊,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

形成这种政治风格的制度基础主要是A.礼乐制度B.分封制C.宗法制D.王位世袭制6.王国维说:“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

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

”材料认为周代宗法政治的典型特征是A.礼乐丧葬制B.嫡长子继承制C.婚娶联姻制D.功臣分封制7.《吕氏春秋》记载:“微子启虽长,系庶出,不得立;纣王虽幼,以嫡立。

”材料反映了A.财产继承的原则B.宗法制的基本法则C.任人唯才的要求D.兄终弟及的传统8.“乐者为同,礼者为异。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考试历史(1)试卷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考试历史(1)试卷

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历史试题时间:100分钟总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30×2=60分)1. 下图是1986年在北京房山琉璃河燕国遗址中出土的青铜器克罍,其铭文大意为周王说:太保(指周召公),你用盟誓和清酒来供你的君王。

我非常满意你的供奉,命(你的儿子)克做燕地的君侯。

该考古成果可用于研究A. 禅让制B. 礼乐制C. 分封制D. 郡县制2.公元前202年, 刘邦击败项羽一统“天下”, 称帝建立汉朝, 遵循周朝宗法3. 《礼记》记载:“天子之豆(豆为古代盛食器具)二十有六,诸公十有六,诸侯十有二,上大夫八,下大夫六。

”由此反映出西周社会结构的突出特点是A. 封邦建国B. 等级分明C.中央集权D. 分权制衡4.史载:公元前546年,在宋国的斡旋下,举行了有楚、晋两大诸侯国和宋、郑等十余小国参加的弭兵会议,达成“晋、楚之从(注:从国)交相见”的决议;此后,宋、郑等国“仆仆于晋、楚之廷”。

这段记载反映出A.周王室已经丧失天下共主的地位 B.战国初年诸侯争霸极为激烈C.当时分封制度遭到较大破坏 D.大小诸侯与周王室的宗法关系不同5.“在制度的规定层面上,君主被赋予无限的权力,并且随着中国历史的延续,这种‘制度化’的权力似有不断加强之势;而在制度的运行层面上,则往往由于君主事实上的‘无能’而使君主的专制权力流于“象征化”的状态。

”此材料反映了A.九品中正制的残余 B.中央集权制的危害C.专制主义制度的影响 D.嫡长子继承制的弊端6.一位美国史学家曾评论说:“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它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结构和社会结构。

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于1911年……第三次发生于1949年……”这位美国史学家所称的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革命”系指A.王位世袭制确立 B.分封制的实施C.中央集权制的形成 D.宗法制的创立7.秦朝的“三公九卿”中,奉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掌宫殿警卫,少府管皇帝的生活供应,宗正管皇帝家族和亲戚等。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卷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卷

市一中2018~2019学年度开学考试试题高一历史试卷答题要求:1.答题前请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相关信息,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2.单项选择题使用2B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填涂答案的标号,非选择题答案使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书写规范;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指定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答案无效;4.考试时间为80分钟,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结束只交答题纸。

第Ⅰ卷一、单项选择题(共40小题,每题1.5分,共计60分)1.殷商尊神,祭祀是头等大事,巫师也就是职业的音乐家、舞蹈家。

西周对参加祭祀乐舞人数有明确规定,如“天子八佾,诸候六佾,卿大夫四佾”。

据此对乐舞理解正确的是A. 强化了当时等级秩序B. 推动了中国舞蹈发展C. 是当时贵族生活需要D. 与当时的政治相通【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祭祀是国家大事,因而商周统治者对祭祀乐舞的专业化、制度化有严格要求,表明对祭祀的重视和礼乐制度的特点,体现了早期国家政治制度的特点。

故D 项符合题意。

题干不在于阐述等级关系,故排除A。

B项题干未体现,故排除。

祭祀乐舞服从政治需要,故C项表述错误。

2.西周中期,周夷王下堂接见诸侯,被视作周天子失礼之始;东周早期,周桓王在征讨郑庄公的战事中被郑军射伤肩膀。

史称“夷王足下堂,桓王箭上肩”。

这反映了A. 周代治国理念不断变化B. 礼成为周人的行事准则C. 周王室的势力日渐衰微D. 家国同构观念消失殆尽【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夷王足下堂,桓王箭上肩”反映了周王室的势力日渐衰微,分封制逐渐瓦解,故C正确;周代治国理念的变化,并未触及材料反映的本质,故A错误;材料反映了礼的破坏,无法体现礼成为周人的行事准则,故B错误;“家国同构观念消失殆尽”说法过于绝对,错误,排除D。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关键信息“夷王足下堂,桓王箭上肩”,结合所学分封制逐渐瓦解的史实分析解答。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联现代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英语试卷(精校Word版含答案)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联现代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英语试卷(精校Word版含答案)

东联现代中学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考英语第I 卷第一部分:阅读理解(共三节,满分70分)第一节:阅读下列短文,然后根据短文的内容,从A 、B 、C 、D 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佳选项(每题2分,满分30分)。

A1. You have an art class on ______.A. MondayB. TuesdayC. WednesdayD. Thursday2. You have ______ Chinese classes every week.A. 3B. 4C. 5D. 63. How long will you rest for lunch-time?________A. 60 minutesB. 70 minutesC. 80 minutesD. 90 minutesBThe English language has a lot of words which can be used in many different waysand in many different expressions.One such example is the word matter . In fact, matter can mean just about anything.It could be one of the most useful words in the English language.Let's get to the heart of the matter — a matter of principle (原则).If someone says that you owe (欠) him $50, but you don't, a friend might say, “Well, you could pay him the $50. It's not that much money. Then you won't have to hear him say it anymore.” But if you do not owe him the money, do not pay him the money. It's a matter of principle.There is another way to use the word matter. But be careful with your choice of words.If you ask someone, “What's the matter?”, it shows you are worried about the other person. But saying, “What's the matter with you?” has a completely different meaning. And it usually sounds rude (粗鲁的). In fact, when you sa y, “What's the matter with you?”, you are suggesting that the person did something wrong or stupid.Another expression that could sound rude is to say, “It doesn't matter to me.” Here, it depends on the context, and how you say it.Let's say you tell someone that a friend just got a big raise at work. That person answers with, “It doesn't matter to me.” Here, it means he or she does not care. And it sounds rude.But saying, “Oh, you pick where we eat dinner. It doesn't matter to me.” does not sound rude. I n this situation, “it doesn't matter” shows you are easy-going (随和的).No matter how you look at it and what you say, matter is a very useful word. And it's only a matter of time before you will become an expert on the use of matter.4. We can infer from the text that the word matter _____.A. has a wide useB. can mean moneyC. is the most used English wordD. has the most different expressions5. What is the author's suggestion in Paragraph 4?A. Every penny counts.B. Stick to what is right.C. Follow your friend's advice.D. Be careful when making friends.6. The underlined word “context” in the text probably means _____.A. choiceB. personC. situationD. answer7. The author develops the text mainly by _____.A. using examplesB. giving instructionsC. describing his experiencesD. discussing research findingsCAmerica is a mobile society. Friendships between Americans can be close and real, yet disappear soon if situations change. Neither side feels hurt by this. Both may exchange Christmas greetings for a year or two, perhaps a few letters for a while —then no more. If the same two people meet again by chance, even years later, they pick up the friendship. This can be quite difficult for us Chinese to understand, because friendships between us flower more slowly but then may become lifelong feelings, extending (延伸) sometimes deeply into both families.Americans are ready to receive us foreigners at their homes, share their holidays, and their home life. They will enjoy welcoming us and be pleased if we accept their hospitality (好客) easily.Another difficult point for us Chinese to understand Americans is that although they include us warmly in their pers onal everyday lives, they don’t show their politeness to us if it requires a great deal of time. This is usually the opposite of the practice in our country where we may be generous with our time. Sometimes, we, as hosts, will appear at airports even in the middle of the night to meet a friend. We may take days off to act as guides to our foreign friends. The Americans, however, express their welcome usually at homes, but truly can not manage the time to do a great deal with a visitor outside their daily routine. They will probably expect us to get ourselves from the airport to our own hotel by bus. And they expect that we will phone them from there. Once we arrive at their homes, the welcome will be full, warm and real. We will find ourselves treated hospitably.For the Americans, it is often considered more friendly to invite a friend to their homes than to go to restaurants, except for purely business matters. So accept their hospitality at home!8. The writer of this passage must be ______.A. an AmericanB. a ChineseC. a professorD. a student9.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is TRUE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A. Friendships between Americans usually extend deeply into their families.B. Friendships between Americans usually last for all their lives.C. Americans always show their warmth even if they are very busy.D. Americans will continue their friendships again even after a long break.10. The underlined words “generous with our time” in Paragraph 3 probably mean ______.A. strict with timeB. serious with timeC. careful with timeD. willing to spend time11. A suitable title for this passage would probably be “______”.A. Friendships between ChineseB. Friendships between AmericansC. Americans’ hospitalityD. Amer icans’ and Chinese’s views of friendshipsDWe are already familiar with computers—computers work for us at home, in offices and in factories.But it is also true that many children today are using computers at schools before they can write. What does this mean for the future? Are these children lucky or not?Many people who do not know about computers think of them as machines that children play with. They worry that children do not learn from experience but just from pressing a button and that this is not good for them. They think that children are growing not knowing about the real world.But people who understand more about computers say that computers can be very good for children. A computer can help them to learn about the real world more quickly, to l earn what they want to learn and think for themselves. And for the future, don’t we need people who can think clearly, who know how to get information quickly and use it well? What do you think?12. “To be familiar with” means to ______.A. know nothingB. know aboutC. dislikeD. like13. Does everyone think computers are good for children?A. Yes, they do.B. No, not everyone thinks so.C. They don’t know.D. They are not sure.14. What can computers help children to do?A. To think clearly, to do homework and to write.B. To play games, to do math and to copy.C. To think clearly, to get information and to use it well.D. To count, to clean the house and to get information.15. Does the writer think computer is a good thing?A. It isn’t mentioned.B. No, he doesn’t think so.C. He doesn’t know.D. Yes, he does.第二节:根据短文内容,从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选项中有两项为多余选项(每题2分,满分10分)。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5.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选择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西周平息以原殷商遗民为主的武庚叛乱后,周公把原商王畿的一部分封给原商纣王的哥哥微子启,让他建立了宋国统治殷商遗民。

这个事件可以说明A. 分封制目的在于维护社会稳定B. 西周时期宗法制渐趋衰落C. 诸侯纷争有利于百家争鸣的出现D. 周公畏惧商纣王的势力【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分封制度。

从材料“平息以原殷商遗民为主的武庚叛乱后”分析可知,西周平乱后分封商代贵族的目的在于维护统治,故A项正确;题干反映的是分封制度,没有涉及宗法制,故B项排除;题干时间是在西周时期,并不是春秋战国时期,故C项排除;D项材料没有反映出来。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西周的分封制度2.西周时,丞相姜尚被封于山东。

后因为管叔和蔡叔叛乱,周天子允许齐国对附近的“五侯九伯,汝实征之”,齐国“由此得征伐,为大国”。

据此可推知A. 齐国始终拥有大国地位B. 西周在初期借助齐国稳定东方C. 齐国拥有征伐诸侯国的权利D. 齐国借西周内乱而强大【答案】B【解析】根据“周天子允许齐国对附近的‘五侯九伯,汝实征之’,齐国‘由此得征伐,为大国’”,说明西周政权利用齐国等稳定东方的统治,齐国因此成为大国,故B正确;A材料无从推出,排除;材料很明显看出“齐国拥有征伐诸侯国的权利”“齐国借西周内乱而强大”,不是推出的结论,排除C、D。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市一中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高一历史一、选择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西周平息以原殷商遗民为主的武庚叛乱后,周公把原商王畿的一部分封给原商纣王的哥哥微子启,让他建立了宋国统治殷商遗民。

这个事件可以说明A.分封制目的在于维护社会稳定 B.西周时期宗法制渐趋衰落C.诸侯纷争有利于百家争鸣的出现 D.周公畏惧商纣王的势力2.西周时,丞相姜尚被封于山东。

后因为管叔和蔡叔叛乱,周天子允许齐国对附近的“五侯九伯,汝实征之”,齐国“由此得征伐,为大国”。

据此可推知A.齐国始终拥有大国地位 B.西周在初期借助齐国稳定东方C.齐国拥有征伐诸侯国的权利 D.齐国借西周内乱而强大3.有学者认为,周代宗法制的逻辑,不是以血缘亲疏定君臣关系之远近,而是以君臣关系抹平血缘之亲疏。

在公共事务中,君不是某个人的兄弟或者叔侄,君只存在于公共性君臣关系中,从而确立其同等地面向所有人的普遍的公共性。

材料说明周代宗法制A.与分封制互为表里 B.具有“公天下”的某些特征C.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 D.有利于形成稳定的统治秩序4.西周时期,“宗”原先握有的权力渐渐转移给了“君”,“君有合族之道”的观念也渐渐为世人所接受。

这反映了当时A.君权专制中央集权开始形成B.分封制随着君权加强而瓦解C.天子权威强化使宗法制消亡D.以君权为中心的宗法制发展5.吕思勉的《中国制度氏·宗族》记载:“正姓,若周姓姬,齐姓姜,宋姓子。

庶姓,若鲁之三桓,郑之七穆。

盖正姓所以表大宗,庶姓所以表小宗也。

”材料反映的制度A.用血缘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B.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有效统治C.表明中央行政管理制度成熟D.标志“家天下”局面的出现6.据《左传》记载,当公元前661年狄人从北方侵略邢国和卫国时,管仲力劝齐桓公救邢国,理由是狄犹如豺狼,华夏诸国是兄弟之邦,齐国有责任援救邢国。

这说明当时A.霸主有义务保护小国 B.分封制影响依然强大C.形成华夏共同体观念 D.蛮族严重威胁华夏族7.《诗·大雅·板》载:“大邦维屏,大宗维翰,怀德维宁,宗子维城。

2018-2019学年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2018-2019学年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2018-2019学年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注意事项:1.作答前,请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纸上相应位置,并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等有关信息。

2.答题内容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纸上规定的位置,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本试题共8页,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共计10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商代统治者凡事都要通过占卜予以决定,这说明我国早期古代政治制度的一大特点是()A.以血缘关系为纽带B.神权与王权密切结合C.权力高度集中于商王手中D.决策体现原始民主色彩2.史载:周王朝最初所封的诸侯国,面积很小,二十个或三十个诸侯国联合在一起,也没有王畿大。

周王朝这样做的目的在于( )A.强化周王室对地方的控制B.推动诸侯国扩展疆域C.建立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D.提高同姓贵族的地位3.鼎被视为传国重器、国家和权力的象征,鼎又是旌功记绩的礼器。

周代的国君或王公大臣在重大庆典或接受赏赐时都要铸鼎,以记载盛况,这种礼俗至今仍然有一定影响。

周礼记载:“天子用九鼎”,但考古人员在春秋时期的诸侯墓中发现也有九鼎,这说明当时( ) A.诸侯争霸,胜者为王B.分封制崩溃,周王室衰微C.尊王攘夷,号令诸候D.大国诸侯饮马黄河,问鼎中原4.在近代史学大师王国维看来,周革殷命是一次非常重要的鼎革,“中国政治与文化之变革,莫剧于殷、周之际”。

下列从制度文化的角度历数殷周鼎革的“剧变”的有()①封邦建国②加强中央集权③嫡长子继承制④百家争鸣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③D.②④5.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它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

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于1911年,……第三次在1949年……”此处的第一次“革命”是指()A.“家天下”制度开始B.周朝建立C.宗法制度形成D.中央集权制建立6.秦始皇每天要批阅重达一百二十斤的奏章,有时直至深夜才能休息。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联现代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联现代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东联现代中学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汉字美学骆冬青汉字美学要关注汉字独特的美学创造的智慧,即汉字构造的原则。

汉字的造字原理,以许慎《说文解字》所论影响最为深远。

甲骨文的发现,固然令汉字造字在人们的视野中变得更加复杂,来自远古的蛮荒之气、野性的思维,渗透到原初的汉字形态中,值得我们从美学思维的层面进一步探索;许慎揭示的“六书”说,在思维层面对汉字的造字原理,做出了堪称经典的阐说,或许可以进行进一步的归纳和补正,但其无疑已为探讨汉字美学提供了一种深刻的致思方向。

汉字构造以象形为根基,图象先于声音的原理,就是造字层面上的美学阐论。

汉字美学真正的起点,正在汉字创造的美学原点之中。

这种关于造字的美学探索,也就与汉字从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草书以及楷书的不同书体的变易有关,更与汉字最终的“方块字”形态相关。

其中奥妙,虽与书写的物质变迁、技术要求等相关,却更应当在一种美学的思维下予以理解。

但最根本的,却在于汉字造字的美学原则的探索。

这些原则的发现,当与汉字创生的原初情境息息相关。

由此原理、原则的探索,自然引入关于汉字美学、汉字文化精神的探讨。

汉字之中的文化积淀,是与汉字的构成相关的。

例如,一个“中”字,一个“道”字,所包含的中国文化内核,需要多少部论著才能阐释清楚?西方文字也有类似情形,汉字之不同则在于字形、字音的分析中已经包含着深刻的文化史的内容,这种对中国文化史内容的积淀,成为汉字美学又一深刻的方面。

若深究“文”①之含义,则“文化”本身即为“审美化”的重要体现。

所以,在汉字中积淀的文化史,包含着许多美学的内容,需要进行深入研究。

每个汉字都是一首诗、一个故事、一段历史,还是一种哲学。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东联现代中学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人民版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东联现代中学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人民版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东联现代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人民版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共100分,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

2、作答时,将答案写(或涂)在答题卡上。

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自2008年1月1日起,清明、端午、中秋节被纳入中国国家法定节假日,受到国人的追捧。

追根溯源,下列选项中与这种珍惜亲情,渴望相聚情结的形成有密切关系的是()A、内外服制度B、宗法制C、分封制D、王位世袭制2、历史典故“烽火戏诸侯”中,诸侯因义务所在,蜂拥而至勤王。

这一典故是下列哪一政治制度的反映()A、宗法制B、分封制C、郡县制D、王位世袭制3、西周时期有一位周王,生前积累了大量家产,在他去世之后,哪位后人是家产的主要继承者()A、周王正妻所生的大儿子,但此人长相极其难看B、周王最喜欢的妃子所生的儿子C、周王最喜欢的小儿子,但不是正妻所生D、周王哥哥的嫡长子,此人勤奋好学,深受群众的爱戴4、农村常见到这样的现象:一位年届七旬的老翁要向三岁稚童称“叔”或“伯”。

永定俗谓:“白头哥,坐地叔”(对平辈的白头老翁仅呼“哥”,而尚在襁褓中的叔辈,即使上年纪的老者也要唤其为叔)。

这一现象反映了宗法制()A、强调血缘纽带关系B、强调尊老爱幼C、以嫡长子继承制为特点D、有利于凝聚宗族5、假如有一位秦朝高官,他每天工作非常繁忙,除了将大臣们的奏章归纳整理外,还得对一些违法乱纪的官员进行暗访、调查。

那么,这个政府高官应是()A、丞相B、御史大夫C、太尉D、郡守6、唐代文学家柳宗元说:“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

”材料中的两个“制”分别是指()A、分封制和宗法制B、宗法制和郡县制C、分封制和郡县制D、宗法制和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7、《史记》记载,“秦以来,天子独以印成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也”。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联现代中学高一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2021年整理)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联现代中学高一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2021年整理)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联现代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联现代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联现代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的全部内容。

东联现代中学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一年级物理试题一、选择题(1—10单选,每题3分;11-16多选,每题4分,共54分。

错选不得分,漏选得一半分。

)1。

物理学中引入“质点”概念,从科学方法上来说属于()A。

观察、实验的方法B。

建立理想模型的方法 C. 类比的方法D。

逻辑推理的方法2.关于参考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时,参考系不能任意选取B.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应先确定参考系C.参考系必须选地面或相对于地面静止不动的其他物体D.空中运动的物体不能作为参考系3。

下列速度中,指平均速度的是()A. 雨滴落地时的速度B. 汽车通过南京长江大桥的速度C。

子弹射出枪口时的速度D. 跳水运动员起跳后,到达最高点的速度4。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如果物体在相等的时间内发生的位移相等,则物体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B.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相等C. 如果物体通过的路程跟所用时间的比值恒定,则该物体的运动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D。

以上说法都不对5.为了使公路交通有序、安全,路旁立了许多交通标志。

如图所示,甲图是限速标志,表示允许行驶的最大速度是80 km/h;乙图是路线指示标志,表示到青岛还有160 km.上述两个数据的物理意义是A. 80 km/h是平均速度,160 km是位移B。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联现代中学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2021年整理)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联现代中学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2021年整理)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联现代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联现代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联现代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的全部内容。

东联现代中学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一年级地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项正确答案.每题1。

5分,共60分)1.下列关于宇宙的叙述中,正确的是①宇宙是由多种多样的物质组成的②宇宙中的天体并不都在运动着,如恒星③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天体④地球是宇宙中一颗普通的行星A。

①② B。

①④ C.②③ D.②④“太阳大,地球小,太阳带着地球跑;地球大,月球小,地球带着月球跑.”重温儿时的童谣,完成2~3题。

2.童谣中出现的天体,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恒星、行星、卫星 B.星云、恒星、行星C.恒星、行星、小行星 D.恒星、小行星、流星体3.儿歌中出现的天体,属于:①太阳系②地月系③银河系④河外星系⑤总星系A.①③④⑤ B.①②③⑤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4。

地球上温度适宜的主要原因是A.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 B.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C.地球经过了漫长的大气演化过程 D.太阳和地球的距离适中5. 属于巨行星的一组是A.金星和火星B. 土星和金星C. 木星和土星D. 火星和木星6.太阳系中的小行星带位于A。

地球与火星公转轨道之间 B.木星与土星公转轨道之间C。

水星与金星公转轨道之间 D。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联现代中学高三历史第2次次月考试题(无答案)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联现代中学高三历史第2次次月考试题(无答案)

东联现代中学 2018—2019 学年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高三历史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题前,考生务必在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洁净后,再选涂其余答案标号。

写在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将答题卡交回。

一、选择题 ( 本大题共 30 小题 , 每题 2 分 , 共 60 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切合题目要求的。

)1.雅言是周朝的王畿之言,随封邦建国流传到诸侯之地,并成为先秦的通用语言,致使诸侯间的聘问、诸子百家的著述都采纳这类大概一致的标准语言。

先秦期间雅言的使用A. 增强了中央集权B.除去了语言隔膜C. 实现了文字一致D.促进了文化认可2.某学者提出,西周末期井田制已开始崩溃,当时铁农具和牛耕还没有出现;战国中期,井田制的改革已经达成,今后铁农具开始大批使用,牛耕只在个别地方使用。

由此可知,该学者以为A.井田制的崩溃是铁犁牛耕出现的前提条件B.铁犁牛耕的使用不是井田制崩溃的最先原由C.土地私有制在西周末期已经确定D.经济制度滞后于政治体系的改革3.春秋期间,官吏享受酬劳的形式以土地为标准;而战国官吏的俸禄和等级基本以粮食多少来区分,计量单位有石、盆、斗、斛等。

官员酬劳的改动A.适应了社会改革的需要B.反应了官吏待遇降落C. 标记着分封制趋于崩溃D.推进农业的快速发展4.在湖北郭店楚墓中发现的战国儒家文件中,“德”被看作是“率民向方”的有效门路,“德”被详细化为以礼乐教化百姓,“祖先以德,则民进善焉”。

这表示了当时的儒家A.以关注社会次序为重要内容B.把克已复礼作为封建统治主要手段C.切合了一般百姓的实质需求D.促进教育对象朝着老百姓化方向发展5.与孔、孟对比,荀子的思想拥有更多的现实主义偏向。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联现代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第2次次月考试题(无答案)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联现代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第2次次月考试题(无答案)

东联现代中学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高三历史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题前,考生务必在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第Ⅰ卷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试卷上无效。

3. 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将答题卡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雅言是周代的王畿之言,随封邦建国传播到诸侯之地,并成为先秦的通用语言,以致诸侯间的聘问、诸子百家的著述都采用这种大体一致的标准语言。

先秦时期雅言的使用A.强化了中央集权B.消除了语言隔阂C.实现了文字统一D.促进了文化认同2.某学者提出,西周末期井田制已开始瓦解,当时铁农具和牛耕还没有出现;战国中期,井田制的变革已经完成,此后铁农具开始大量使用,牛耕只在个别地方使用。

由此可知,该学者认为A. 井田制的瓦解是铁犁牛耕出现的前提条件B. 铁犁牛耕的使用不是井田制瓦解的最初原因C. 土地私有制在西周末期已经确立D. 经济制度滞后于政治体制的变革3.春秋时期,官吏享受报酬的形式以土地为标准;而战国官吏的俸禄和等级基本以粮食多少来划分,计量单位有石、盆、斗、斛等。

官员报酬的变动A. 适应了社会变革的需要B. 反映了官吏待遇下降C. 标志着分封制趋于瓦解D. 推动农业的迅速发展4.在湖北郭店楚墓中发现的战国儒家文献中,“德”被看作是“率民向方”的有效途径,“德”被具体化为以礼乐教化百姓,“先人以德,则民进善焉”。

这表明了当时的儒家A. 以关注社会秩序为重要内容B. 把克已复礼作为封建统治主要手段C. 符合了普通百姓的实际需求D. 促使教育对象朝着平民化方向发展5.与孔、孟相比,荀子的思想具有更多的现实主义倾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联中学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请按要求在答题卡上作答,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题1.5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礼记》中记载了这样一段文字:“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世袭)以为礼。

”这段文字中的“大道”是指①禅让制②世袭制③公有制④私有制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2.在商代,巫总管一切“神事”,所有的“民事”又都要涂上“神事”的色彩。

这表明A.政权与神权结合紧密 B.权力尚未高度集中C.民本色彩较为浓厚 D.宗法制度雏形初具3.“周之宗盟,异姓为后”,即周的宗盟,除了同姓之外还有异姓,异姓列在同姓之后,异姓纳入周的宗盟A.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建立 B.破坏了分封制的原则C.严重冲击姬姓诸侯地位财产 D.拱卫了周王室的统治4.史载,周王朝最初分封的封国,面积很小,二十个或三十个封国联合在一起,也没有王畿大。

周王朝这样做的目的在于A.强化周王室对地方的控制B.推动诸侯国扩展疆域C.建立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D.提高同姓贵族的地位5.周灭商后,以崭新的政治风格实行统治,“由是天子之尊,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

形成这种政治风格的制度基础主要是A.礼乐制度B.分封制C.宗法制D.王位世袭制6.王国维说:“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

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

”材料认为周代宗法政治的典型特征是A.礼乐丧葬制B.嫡长子继承制C.婚娶联姻制D.功臣分封制7.《吕氏春秋》记载:“微子启虽长,系庶出,不得立;纣王虽幼,以嫡立。

”材料反映了A.财产继承的原则B.宗法制的基本法则C.任人唯才的要求D.兄终弟及的传统8.“乐者为同,礼者为异。

同则相亲,异则相敬。

乐胜则流,礼胜则离。

合情饰貌者,礼乐之事也,礼义立,则贵贱等矣。

乐文同,则上下和矣。

”这段话说明了礼乐制度A.促使君子庶人日趋平等B.塑造人群的集体认同C.明确社会的等级关系D.规范“和而不同”的秩序9.周代的礼制内容非常复杂,在众多规定中体现了“亲亲”和“尊尊”两个基本原则。

其中,“尊尊”主要反映了A.浓厚的宗族色彩 B.强烈的等级意识C.浓重的神权色彩 D.发达的礼乐制度10.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始皇称帝是“一场革命”,“始皇帝”为“新制度的第一人”。

“新制度”最突出的特点是A.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B.官员直接由皇帝任免C.皇权至高无上 D.书同文,人同伦11.黑格尔说:对希腊罗马世界来说,有些人是自由的,对近代世界来说,人人都是自由的。

但对东方世界来说,只有一个人是白由的。

以下最能说明该观点的是A.郡县制 B. 宗法制 C.分封制 D. 皇帝制12.“考秦之制,……盖内外官制同一系统,丞相与守掌民事,太尉与尉掌军事,而御史与监则纠察此治民治军之官者也。

”这段材料主要反映了秦朝A.开创了行之有效的地方行政体制B.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垂直管理C.官僚政治逐步取代传统贵族政治D.中央和地方出现机构臃肿的趋向13.假如有一名秦朝的政府高官,他每天工作非常繁忙,除了将大臣们的奏章归纳整理外,还得对一些违法乱纪的官员进行暗访、调查。

那么,这个政府高官应是A.丞相B.御史大夫C.太尉D.郡守14.秦朝的郡县制管理链不长,即便是交通不便、信息不畅,上级对下级也可以进行有效管理,不会出现顾此失彼之弊,郡县政府成为中央政府的执行机构,郡县政府就具有中央性,是中央机构的延长之手,中央指挥郡县如“身之使臂”,“治天下如运诸掌然”。

这表明A.各郡县机构仿中央而设置 B.郡县制消除了割据隐患C.各郡县由下到上层层负责 D.郡县制可有效治理国家15.“昔者五帝地方千里其外侯服、夷服,诸侯或朝或否,天子不能制。

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

”材料中实现“法令由一统”的政治制度是A.禅让制 B.宗法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16.明代思想家李贽在《史纲评要·后秦记》卷四中赞扬李斯推行郡县制的主张是“千古创论”。

该评价主要着眼于郡县制A. 是由李斯首先创建的B. 有利于强国兼并弱国C. 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D. 标志着贵族政治形成17.某学者说:“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

”“中国之政”主要是指A. 分封制B. 宗法制C. 科举制D. 中央集权制18.“宰相”二字的古文注解揭示了中国古代从“王国”转换成“帝国”后所形成的相权的本质。

“宰”有控制、掌握之意,原为“罪人在屋下执事者”,后引申为宰制的意思。

“目接物曰相”,故相又有“交接扶助”之意。

由此可见,中国古代相权的本质是A.统帅百官以及协调政务B.是皇权的分权制约力量C.由皇权决定并为其服务D.拥有较为独立的施政权19.《通典·职官》载:“成帝改御史大夫为司空,与大司马、丞相是为三公,皆宰相也。

”汉成帝此举意在A.提升御史地位 B.提高行政效率C.抑制丞相职权 D.完善监督体制20.《后汉书·左雄传》记载:“请自今孝廉年不满四十,不得察举,诸生试家法(经术),文吏课笺奏,副之端门,练其虚实,以观异能,以美风俗。

若有茂才异行,自可不拘年齿。

”材料反映东汉时期A. 规定察举年龄必须在四十岁以上B. 改变了单凭以德选拔人才的标准C. 确立以考试来甄别人才的制度D. 人才选拔任用制度已趋于成熟21.河南尹田歆的外甥王谌,以知人出名。

田歆对他说:“如今应推举六名孝廉,多有贵戚书信相命,又不好违背,我想自己选一位名士以报效国家,你助我求之。

”这体现了A.地方无选官权B.选拔官吏以品评为主C.察举制的弊端D.自上而下的选官方式22.诗人左思在其《咏史》中浓郁悲歌:“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

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

”造成这一社会状况的制度原因是A.征辟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23.曹魏时期,曹丕命陈群选拔“德充才盛”、“有识鉴”之人担任中正,按照“家世、道德和才能”三条标准,选拔“俊秀之士”,一时间“儒雅并进”。

由此可知当时A.古代选官制度的标准不断变化 B.古代选官制度有利于中央集权C.九品中正制被世家大族所操控 D.九品中正制选拔官员德才并举24.隋唐以前,官府设有谱局,考定父祖官爵、门第。

此后该现象逐步消失,主要原因是A.宗法制的终结 B.察举制的完善C.三省六部制的设立 D.科举制的推行25.科举制是我国古代的选官制度。

下列各项中,确切反映唐朝科举制情况的是A.其形式都是以官举士B.采用八股考试方式C.分进士等科目考试D.要求应试士人熟读四书五经26.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编纂的文学总集《文选》在唐代备受青睐,宋初仍有“《文选》烂,秀才半”之说。

这一现象产生的直接原因是A.儒学丧失了独尊地位 B.进士科主考诗赋策论C.社会上书籍极为匮乏 D.唐朝人喜爱南朝文化27.“在宋朝,得到选拔的官吏中,有三分之一多来自平民家庭。

”出现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是A. 商品经济的繁荣B. 变法运动的开展C. 农民起义的冲击D. 选官制度的改革28.唐代和宋代都有谏官。

唐代谏官由宰相荐举,主要评议皇帝得失;宋代谏官由皇帝选拔,主要评议宰相是非。

这说明A.唐代君主的权力不受制约 B.唐代以谏官削弱宰相的权力C.宋代谏官向宰相和皇帝负责 D.宋代君主专制的程度高于唐代29.《朱子语类》云:“唐事,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省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以付门下。

若有未当,则门下缴驳,……若可行,门下又下尚书省,尚书但主书撰奉行而已。

”对此理解有误的是A.体现三省分权制 B.完善中央监察机制C.分散相权加强皇权 D.减少行政决策失误30.唐代确立三省六部制,三省长官均号称宰相,共同承担政务,其主要目的是A.提高行政效率 B.强化君主集权C.分割宰相权力 D.利于集思广益31.汉代的监察机关人员少而且官阶低,御史台的主管御史中丞官阶尚不及九卿,实行“位卑权重”的原则。

这种做法A. 有利于皇帝对官员的控制B. 阻碍了监察职能的发挥C. 有效杜绝官僚机构的腐败D. 防止了地方割据势力膨胀32.武则天执政时,不经三省长官而自行任命官员,被当时的宰相刘祎之批评:“不经凤阁鸾台,何名为敕!”“凤阁鸾台”指的是A.尚书省与中书省 B.中书省与门下省C.门下省与尚书省 D.尚书省与吏部33.北宋初期,行使监察职能的御史弹劾官员时很少涉及宰相。

至北宋中期,御史则与宰相“分为敌垒,以交战于廷”。

这种现象反映了A.官僚内部斗争集中于相位之争 B.宰相位尊权重的传统开始改变C.专制权力得到进一步强化 D.监察官员与宰相权力基本对等34.下列选项中,通过直接变革宰相制度来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有①西周实行分封制②西汉设置刺史③唐朝实行三省制④宋朝设立参知政事A. 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35.唐宋时期,地方官任职避亲、避籍渐成定制。

该制度旨在A.瓦解宗法体系B.防止地方势力膨胀C.健全地方行政机构D.完善地方监察制度36.唐末五代,中央集权大为削弱。

为扭转这一局面,宋初采取的重要措施之一是A.文官任知州 B.设三司使C.设枢密院 D.施行将兵法37.王安石于公元1042年中进士,先后做过苏州通判、常州知州等地方官,到公元1069年被提拔为参知政事。

以下对王安石仕途中职位的描述,错误的是A.知州负责管理地方行政B.通判负责监督州郡长官,放又名“监州”C.参知政事行使中央监察权D.通判的设置有利于中央加强对地方的控制38.如图是我国古代某一时期的部分行政区域图,这一时期管理①区域的机构是A.宣政院 B.中书省 C.行中书省 D.枢密院39.“都省握天下之机,十省分天下之治”描述的是哪一朝代的行政管理体制A.隋朝 B.唐朝C.北宋 D.元朝40.中国古代高层行政区经历了秦汉的郡、魏晋南北朝的州、唐朝的道、宋朝的路、元朝的行省、明朝的布政使司和清朝的省的变迁,极不稳定,变化较大。

这反映出A.中央与地方的矛盾长期存在 B.高层行政区的数量不断增多C.地方行政区的权利不断扩大 D.中央与地方的分权日趋合理第Ⅱ卷(共40分)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分。

请各位考生在对应试题上按要求作答。

)4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共12分)材料一(曹氏)叔振铎,文王子而武王弟也。

武王克商,封之于陶邱……为宋景公所灭。

子孙以国为氏。

——(宋)郑樵《通志略》材料二氏室属下的庶民也许就是氏室的宗族,否则也是集族而居的。

氏室上面的一层是国君和同姓卿大夫构成的大家族,更上的一层是周王和同姓诸侯构成的大家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