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沧州市南皮一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3—1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
高一下学期第三次考试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社日是农家祭祀土地神的日子,有春社和秋社之分。
古代百姓通过社日活动表达他们对减少自然灾害、获得丰收的良好愿望。
王驾《社日诗》云:“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社日活动传统主要反映了A. 迷信思想根深蒂固影响深远B. 农耕经济影响社会生活C. 节日习俗成为传统文化的核心D. 节日习俗促进了诗歌的发展2.《吕氏春秋·上农》载:“是故丈夫不织而衣,妇人不耕而食,男女贸功以长生,此圣人之制也。
故敬时爱日,非老不休,非疾不息,非死不舍。
”小农经济的这种形态,主要取决于A.个体分工B.社会制度C.生产能力D.劳动力短缺3.《史记·萧相国世家》记载:“何(何即萧何。
编者注)置田宅必居穷处,为家不治垣屋(围墙)。
曰:‘后世贤,师吾俭;不贤,毋为势家所夺。
’”这表明,在汉代A.买田置地是藏富传家的重要手段B.政府推行“重农抑商”政策C.勤俭节约是为官执政的行为准则D.土地兼并现象尚不普遍4. 历史学者王家范评论说:“它对市场经济的破坏作用是双重的,即把皇室官僚乃至政府工程所需产品排斥于市场之外,依靠直接劳役实行自给,同时也使民生日用商品带有浓厚的政治财政色彩,成为一种假性商品经济。
”这里的“它”指的是A.民营手工业B.官营手工业C.家庭手工业D.个体手工业5.唐朝时,波斯和大食商人把珠宝玉石等奢侈品带到(长安)西市来卖,然后购买丝绸、瓷器等中国特产运回转卖,西市的繁荣超过了东市。
下列诗句的描写符合西市场景的是A.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B.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C.天涯同此路,人语各殊方。
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D.五陵少年金市东……笑入胡姬酒肆中6.据史载,西汉时期,政府在灾荒年减免家赀少者的田租,或假部分山林川泽苑囿给贫民,或假犁牛贷种食给贫民。
西汉政府对灾民实施救济的根本原因是A.实行对小农经济的扶持政策B.小农经济支撑着王朝的生存和发展C.避免因流民问题而引发农民起义D.实行“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7.某学者指出:明清之际,江南出现了“妇女半边天”的说法,显示江南妇女的家庭地位日益重要。
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考试总分:100 分)一、单选题(本题共计30小题,总分60分)1.(2分)1、海洋文明孕育了雅典的民主政治,大河文明孕育了中国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治。
造成上述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经济形态差异B、地理环境差异C、政治传统不同D、人文思想的不同2.(2分)2、吠陀经典里的《原人歌》唱道:“太初之世,原人之口,生婆罗门;彼之双臂,生刹帝利;彼之双腿,产生吠舍;彼之双足,生首陀罗。
”婆罗门教据此宣称,社会分为四个种姓是()A、人民意愿B、国王命令C、佛祖安排D、神灵旨意3.(2分)3、某历史兴趣小组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时收集了亚历山大东征、丝绸之路、马可•波罗来华等素材,请你判断他们的研究主题是()A、帝国的扩张与崛起B、中外经济文化交流C、文明的冲撞与融合D、中华文化的吸引力4.(2分)4、西欧封建庄园具有司法权,设有庄园法庭。
下列关于庄园法庭的描述错误的是()A、主持法庭的是领主或他的管家B、惩罚各种违法行为的基本手段通常是处以罚金C、法庭审判依据习惯法或村法D、庄园法庭只是维护封建领主利益的工具5.(2分)5、如图是15—18世纪欧、非、美三大洲之间的贸易示意图。
这一历史现象所起的最主要的进步作用是A、加速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B、使世界由分散到开始连为一体C、促进了非洲和美洲经济开发D、推动了全球人口的合理化流动6.(2分)6、美洲作物之引种中国大多发生在明清时期,总数接近30种。
新旧大陆物种的交流也包括中国的瓷器、丝绸、茶及一些农作物等输入美洲。
欧洲人饮用从中国和印度输入的茶、来自阿拉伯的咖啡和用来自美洲的可可加工成的巧克力。
随着热饮的盛行,购置中国瓷制的饮具、炊具成为欧洲家庭的时尚。
这表明()A、新航路开辟促进了世界物种交流,丰富了世界各地人民的生活B、新航路开辟建立起全球性的联系,物种实现了世界人口的交流C、殖民扩张活动扩展了欧洲的势力,加强了对美洲和亚洲的掠夺D、欧洲殖民活动加强了世界的联系,成为沟通美洲和亚洲的纽带7.(2分)7、钱乘旦在谈到法国的政治制度时说:“几次革命都未能巩固共和国,一帮落魄贵族在走投无路中找到的权宜之计,却成了法兰西共和国的真正起始!”法国确立共和制的根本原因是()A、共和派具有压倒性的优势B、法国君主派势力迅速衰落C、欧洲大陆国家的大力支持D、工业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8.(2分)8、1871 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实行联邦制,在联邦议会的 58 个议席中,只要有 14 票就能否决议案,普鲁士拥有 17 席,可以单独执行否决权,而其他中小邦联合起来也可制服普鲁士,确保自己的利益不受侵犯。
2013年下期高一历史期中考试试卷.doc
2013年下期高一期中考试历史试卷(B卷)一、选择题1、秦朝在中央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合称“三公”。
其中太尉的职责是A、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B、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负责监察百官C、负责管理全国军务D、负责管理全国司法事务2、“亲情是缘,相聚是缘”,这是自古以来就深存于每一个中国人心底的情节。
追根溯源,下列制度中与这种珍惜亲情、渴望相聚情节形成有密切关系的是A、井田制B、宗法制C、分封制D、郡县制3、下列图片分别是北京圆明园十二生肖兽首中的虎头、牛首、猴头,历经战乱,曾漂泊海外达140多年。
它们是哪次战争后漂泊海外的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4、为加强中央集权颁布“推恩令”的汉代皇帝是A、汉高祖B、汉文帝C、汉景帝D、汉武帝5、唐朝时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指中书、门下、尚书,其中“中书省”负责政令的A、决策B、审议C、执行D、督查6、“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反映的是我国古代下列哪种选官用官制度A、察举制B、九品中正制C、世袭制D、科举制度7、明代废除丞相制度的皇帝是A、明太祖B、明成祖C、明宣宗D、明宪宗8、标志着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的是A、军机处的设置B、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立C、八股取士的实施D、严酷的文字狱9、古代雅典民主政治“黄金时代”的最高权力机关是A、公民大会B、五百人会议C、公民陪审法庭D、元老院会议10、罗马成文法诞生的标志是A、《十二铜表法》诞生B、公民法出现C、万民法产生D、《民法大全》编纂11、1875年颁布的《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最终确立的政体形式是A、君主制B、君主立宪制C、联邦制D、共和制12、有人说,德意志帝国虽然是资产阶级性质的君主立宪制,但“君主”是实,“立法”是虚。
下列引用的《德意志帝国宪法》条文最不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A、皇帝“有创制法律之权”B、“皇帝在国际关系上为帝国的代表”C、“建议并公布帝国法律及监督其执行之权属于皇帝”D、“皇帝有权召集、召开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以及使议会延期或结束”13、下列不平等条约涉及香港问题的有A、《南京条约》《北京条约》B、《北京条约》《马关条约》C、《南京条约》《辛丑条约》D、《北京条约》《辛丑条约》14、下列文献中最早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是A、《四洲志》B、《海国图志》C、《天朝田亩制度》D、《资政新篇》15、邓世昌是甲午中日战争中涌现的杰出民族英雄。
河北省衡水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试题
2013~2014学年度下学期高一期中考试历史试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共7页,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每小题所给选项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涂在答题卡上)1.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天下之道……使贤者居上,不肖者居下,而后可以理安。
今夫封建者,继世而理;继世而理者,上果贤乎,下果不肖乎?……圣贤生于其时,亦无以立于天下,封建者为之也。
”文中作者所要表达的是A.封建制度无法有效运行B.天下之道,君臣关系最重要C.分封世袭制下统治者的素质得不到保障D.圣贤在分封世袭制下很难出现2.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这样形容秦代的皇帝制度:“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法令出一”、“别黑白而定一尊”,该政治制度突出的特点是A. 权力高度集中B. 浓厚的部族色彩C. 秦始皇非常勤政D. 严格的等级制3.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1858年),洪秀全写了一件“御诏”给英国特使额尔金。
“御诏”表达的核心意思是:感谢洋兄弟灭清妖。
这一举动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国内阶级矛盾空前激化 B.洪秀全具有强烈的民主革命思想C.列强侵略导致民族危机严重 D.洪秀全具有强烈的民族主义思想4.蒋廷黻说,道光年间的中国人,完全不懂国际公法和国际形势,所以他们争所不当争,放弃所不应当放弃……。
文中“争所不当争”是指A.五口通商B.协定关税 C.治外法权 D.公使驻京5.“男练义和团,女练红灯照。
砍到电线杆,扒了火车道,烧了毛子楼,灭了耶稣教。
杀了东洋鬼,再跟大清闹。
”这一义和团揭帖主张的是A.反清灭洋B.扶清灭洋C.以清灭洋D.反清扶洋6.有学者认为,“近代条约制把西方的法治概念和对游戏规则在参加者之间平等讨价还价的概念引入中国……打破了官方对商业的垄断和对私商的任意侵夺,要求清政府将税收制度公平和透明化。
”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条约制度便利了列强控制中国经济B.近代条约制度客观上推动了中国近代化C.近代条约制度诱导了民族资本主义产生D.近代与列强签订的条约具有平等性7.中共“二大”在宣言中指出“中国三万万的农民,乃是革命中的最大要素。
河北省沧州市南皮一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2013-2014学年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C 12,O 16,Cu 64,Zn 65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请将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个小题,每小题3分,每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 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A.参加反应的物质本身的性质 B.催化剂C.温度、压强以及反应物的接触面 D.反应物的浓度2. 下列各组物质中化学键的类型相同的是A.HCl MgCl2NaCl B. H2O Na2O CO2C.NH3 H2O CO2 D. CaCl2 NaOH H2O3. 下列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8电子结构的是A. PCl5B. HClOC. PCl3D. BF34. 进行一氯取代后,只能生成三种沸点不同的有机物的烷烃是A.(CH3)2CHCH2CH2CH3 B.(CH3)2CHCH3C.(CH3)2CHCH(CH3)2 D.(CH3)3CCH2CH35. 已知反应X+Y=M+N为放热反应,对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X的能量一定高于M B.X和Y的总能量一定高于M和N的总能量C. Y的能量一定高于N D.因为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不必加热就可发生6. 在电解水制取H2和O2时,为了增强导电性,常常要加入一些电解质,最好选用A.NaOH B.HC1 C.NaCl D.CuSO47.由乙烯推测丙烯(CH2=CH-CH3)与溴水的反应,下列反应产物正确的是A.CH2Br-CH2-CH2Br B.CH3-CBr2-CH3C.CH3-CH2-CHBr2 D.CH3-CHBr-CH2Br8.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①.微粒半径S2->Cl>S>F ②.氢化物的稳定性HF>HCl>H2S>H2Se③.离子的还原性S2->Cl->Br->I- ④.氧化性Cl2>S>Se>Te⑤.酸性H2SO4>HClO4>H2SeO4 ⑥.非金属性F>Cl>S>SeA. ②④⑥B. ①③④C. 只有①D. 只有⑥9. 在密闭容器中发生下列反应:a A(g) c C(g)+d D(g),反应达到平衡后,将气体体积压缩到原来的一半,当再次达到平衡时,D的浓度为原平衡的1.8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a<c+dC.D的体积分数增大 D.A的转化率变大10. 离子RO3n-中共有x个核外电子,R原子的质量数为A,则R原子核内含中子的数目A.A+n+48+x B.A-n-24-xC.A-n+24-x D.A+n+24-x11. 等质量的两份锌粉a和b,分别加入过量的稀硫酸中,并向a中加入少量硫酸铜,下图表示产生H2的体积(V)与时间(t)的关系正确的是12. 电解CuSO4溶液时,要求达到三点(1)阳极质量减少;(2)阴极质量增加;(3)电解质溶液中c(Cu2+)不变,则可选用的电极是A. 纯铜作阳极,含Zn和Ag的铜合金作阴极B. 含Zn和Ag的铜合金作阳极,纯铜作阴极C. 用纯铁作阳极,纯铜作阴极D. 用石墨作阳极,纯铜作阴极13. 在一个不传热的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 N2+3H22NH3 ,达到平衡的标志是①反应速率v(N2):v(H2):v(NH3) = 1 : 3 : 2 ②各组分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再改变③体系的压强不再发生变化④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⑤体系的温度不再发生变化⑥ 2V(N2)正= V(NH3)逆⑦单位时间内3 mol H—H断键反应同时2 mol N—H也断键反应A.①、②、③、⑤、⑥B.②、③、⑤、⑥C.②、③、⑤、⑥、⑦D.②、③、④、⑥、⑦14. 关于铜-锌-稀硫酸构成的原电池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锌为负极,锌发生还原反应Zn - 2e- =Zn2+B. 电流方向经外电路由锌到铜C. 工作时SO42-离子向正极移动D. 外电路电子流入的一极为正极,电子流出的一极为负极15.A、B、C、D四种金属,当A、B和稀硫酸组成原电池时,电流流动方向为B→A;将A、C分别投入等浓度的盐酸中,C比A反应剧烈;用惰性电极电解含有相同浓度的B2+、D2+的溶液时,D先在电极上析出。
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附答案)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级历史科期中考试试卷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为100分。
考试用时9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学号填写在答题卡和答卷密封线内相应的位置上,用2B铅笔将自己的学号填涂在答题卡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有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卷纸上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卷纸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超出指定区域的答案无效;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和平整。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75分)一、单项选择题(共65小题,每小题1分,共65分)1.《国语齐语》:“美金以铸剑戟,试诸狗马,恶金以铸锄、斤(斧),试诸壤土。
”这段史料说明春秋时期A.青铜器制造业发达B.农业耕作技术提高C.畜牧业十分发达D.铁制农具的使用2.下列谚语能够反映我国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特点的是A.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B.黄牛过河各顾各C.苗儿出得齐,丰收不用提D.小满芝麻芒种谷3.西欧粮食的收获与播种量之比,据罗马时代《克罗米拉农书》记载为4—5倍,据13世纪英国的《亨利农书》记载为3倍。
从《齐民要术》看,我国6世纪粟的收获量为播种量的24—200倍,麦类则为44-200倍,这主要是因为中国古代A.科学技术领先世界B.农业的精耕细作技术发达C.水利灌溉技术发达D.粮食的单位面积产量居世界领先4.“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积纴……”农民如此兢兢业业主要是①缴纳租税的需要②商品交换的需要③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②③5.据《耒耜经》记载,右图所示农具由十一个部件组成,即犁铧、犁壁、犁底、压镵、策额、犁箭、犁辕、犁梢、犁评、犁建和犁盘。
13—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 (1)(3)
西安市第一中学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高一历史试题一、选择题答案:(每小题2分,共60分)1.《耒耜经》记载:“辕有越,加箭,可弛张焉。
……所以进退,曰评。
进之则箭下,入土也深;退之则箭上,入土也浅。
……江东之田器尽于是。
”这一农具应是()A.耦犁B.曲辕犁C.翻车D.水排2.“……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反映的农业生产方式()A.小农经济B.手工工场C.商品经济D.精耕细作3.某古代水利工程“旱时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故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
后来三国时蜀相诸葛亮“征丁十二百人护之”,据此判断,这项水利工程是()A、都江堰B、郑国渠C、灵渠D、芍陂4.孔子审定的《诗经》中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词句。
这反映出当时实行的主要土地制度是()A.均田制B.井田制C.土地私有制D.公有制5.近代以来华南虎濒临灭绝,但学者研究指出:长江以南地区,宋代以后虎患渐趋频繁,至明清尤盛,且较集中发生在闽、赣、粤等省交界处的山区。
明清时期,上述地区虎患盛行的可能原因是()A.气候变迁导致老虎出山觅食B.以虎骨等入药的风气渐盛C.人口增加导致山区过度开发D.国内旅游的风气逐渐形成6.官营手工业在中国古代手工业生产中占有优势,以下不属于它的主要特点的是()A.由政府直接经营,进行大规模的作坊生产B.主要生产供官府、贵族消费的生活用品和武器C.占据技术、人才和原料优势,生产不计成本D.主要为市场生产精美商品和为对外贸易提供精品7.《唐六典》记载:“凡市,以日午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
”这直接反映了唐朝城市()A.商品经济的繁荣B.居民区和商业区严格分开C.商业活动有一定的时间限制D.对外贸易活动频繁8.人们常把做事不分轻重主次称为“本末倒置”,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上,统治者的经济思想中的“本”是指()A.农业B.手工业C.商业D.文教娱乐业9.读下图,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A B C D10.明代中后期,江南一带的纺织行业中出现了雇佣大量“机工”的“机房”,还出现了具有一定规模的自由劳动力的市场,这说明()A.家庭手工业与小农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进一步强化B.家庭手工业与小农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C.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开始萌芽D.资本主义机器大生产的方式在中国出现11.周杰伦《青花瓷》“……如传世的青花瓷自顾自美丽你眼带笑意……花青的锦鲤跃然于碗底。
河北省沧州一中高一下学期第二次学段检测历史试题
沧州市第一中学第二学期第二次学段检测高一年级历史试题一、单选题(每个1.5分,共69分)1.西周以前,丝织品主要被人们用作奉献给鬼神的礼物。
到了西周时期,丝织品更多地成为人们相互赠送的礼物,亦被用于贵族举行的各种仪式的道具上,甚至连屏风、垫席这样的物品也用丝织品。
这反映了( )A.丝织品失去等级意义 B.西周礼制开始遭破坏C.丝织品与礼制的互动 D.桑蚕文化起源于礼制2.唐朝白居易在《朱陈村》中写道:“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
女汲润中水,男采山上……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
”这反映了我国古代( )A.农业灌溉方式的变化 B.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C.手工工场的生产方式 D.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3.南宋初年,政府加强农业管理,清理土地,规范赋税,出现了土地赋税造册制度。
明朝建立后清丈土地,核定天下田赋,其数额记入《黄册》即户口册中,其后进一步将全国的土地详细登记,编制成《鱼鳞图册》。
可见明代( )A.开始实行以资产为标准的税制B.基于土地的赋税管理逐步规范C.土地清理与户籍管理相分离 D.赋税种类由繁多到逐渐减少4.清朝唐英《陶冶图说》记载景德镇“商贩毕集,民窑二三百区,终岁烟火相望。
工匠人夫不下数十余万,靡不借瓷资生”。
这反映了当时( )A.政府放弃了抑商政策 B.瓷器出口量大幅增长C.私营制瓷业发展迅速 D.手工业分工日益细密5.宋元丰年间,政府颁发了我国第一部外贸法规《市舶法》,它规定:外船入港后,市舶官员登舶验货,按比例抽取实物,以“贡品”交政府;“禁榷”物资由市舶司统购包销;“博易”物资由中外商人市价买卖,运销内地。
这反映出当时( )A.中外朝贡贸易体制 B.海上丝绸之路繁荣C.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D.确立工商皆本思想6.1715—1749年,由广州入口的洋船为262只,平均每年约11只,以英法船只最多。
英国船只多装载各种本土货物,货物之外“亦有银两”;法国船只多“无货,装载番银来广置货”。
这反映出( )A .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优势地位B .一口通商阻碍了对外贸易的发展C .工业革命开展影响国际贸易格局D .清政府已经放弃闭关锁国的政策7.当今出租房屋是一种正常的社会现象,但在北宋并非如此。
2014年下学期高一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2014年下学期高一期中考试试题(含答案)历史时量:6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题2分,满分60分)1、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是历史的进步,主要是因为王位世袭制( )A. 代表了先进阶级的利益B. 是文明时代开始的标志C. 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和进步的要求D. 是华夏族开始形成的标志“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
”该材料反映的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信息包括()①分封制②等级制③君主专制④宗法制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3、“每逢佳节倍思亲”,追根溯源,这种珍惜亲情,渴望相聚的情节源于宗法制,下列对宗法制的理解,正确的是( )A. 最大的特点是长子继承制B. 大宗和小宗既是兄弟关系,又是政治隶属关系C. 周天子是天下的大宗,所以鲁国内部再分封当然也以周天子为大宗D. 安抚汉初以来的功臣4、唐代文学家柳宗元说:“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
”材料中的两个“制”分别是指( )A. 分封制和郡县制B. 宗法制和分封制C. 分封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D. 宗法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5、假如有一名秦朝政府官员,每天工作非常繁忙,除了将大臣们的奏章归纳整理外,还得对违法乱纪的官员进行暗访、调查。
那么这个政府官员应是()A.丞相B.御史大夫C.太尉D.郡守6、中国古代先后产生了多种选官制度,下列最能体现西汉时期主流选官制度的是()A.“为摧毁门阀,拔擢人才,故特准士人自行报名,参加策试,及第者任官职”B.“在每州设置大中正,郡县设小中正,中正官以在中央官的本地人充任。
郡县中正官评定本地人的第等,作为政府用人受官的准则”C.“令天下郡国每年举孝子、廉吏各一人;孝廉之举,遂成定制”D.“题目囿于四书五经,文章须依八股形式,造成士人只读闱墨制义的风气”7、某中学历史课在进行“古希腊民主制度产生的原因”的研究性学习时,下列材料能够作为其有力证据的是()①古希腊地图②爱琴海地区贸易图③雅典城邦居民的构成④刻有放逐人员名字的陶片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②③④D.①③④8、在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进程中,梭伦改革、克里斯提尼改革和伯利克里改革被视为三大里程碑式的事件,这三次改革共同方向是( )A.逐步提升妇女的政治地位B.从治“公民”到治“万民”C.不断健全民主政治D.城邦政权向所有的人开放9、“平民领袖们把一切事情招揽到公民大会,于是用群众的决议发布命令以代替法律的权威。
河北省沧州市高一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河北省沧州市高一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25题;共50分)1. (2分) (2017高一下·天等月考) 《荀子·王制》:“凡农之道,厚(候)之为宝。
”《农书·粪田之宜》:“用粪犹用药也。
”《吕氏春秋·上农》“时至而作,竭时而止。
”《齐民要术》:“麦黄种麻,麻黄种麦。
”以上四则材料均反映了()A . 中国古代农业根据节气安排生产B . 中国古代农业注重因地制宜C . 中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D . 中国古代农业发展尊重自然规律2. (2分) (2017高二下·赣州期中) 《汉书·食货志》记载:“至秦则不然,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卖买。
富者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
……故贫民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
”这反映出()A . 商鞅变法没有推动社会进步B . 土地私有制加速了贫富分化C . 汉朝政府积极推行商鞅之法D . 阶级分化的根源是土地兼并3. (2分) (2020高一下·黑龙江月考) 下表为据《汉书·食货志》简编而成的《西汉农民家庭年收入(粮食)与支出情况表》。
该表信息主要反映出西汉()A . 传统农业的精耕细作B . 耕织结合的经营方式C . 生活成本的居高不下D . 小农经济的根基脆弱4. (2分)“从宋代起,棉花开始成为一种重要纺织原料……到了元代,丝、麻、棉鼎足而三,明代以后,棉花的重要性超过麻。
”出现这些变化的前提条件是()A . 政府的大力推广B . 棉纺织技术的改进C . 商品经济的发展D . 棉花成为经济作物5. (2分) (2017高三上·珠海期中) 西汉翻地图(上部分上层是20个粮仓,下层坐两人);下部分是人们春天翻地的场景,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A . 封建土地制下地主的奢侈生活B . 租佃制经济下农民生活的艰辛C . 田庄经济下农民精耕细作场景D . 地主庄园里农民集体劳动情形6. (2分)(2020·泸县模拟) 《礼记·王制》记载“田里不鬻(yù)”,意思是土地不能随意转让和买卖。
河北沧州市南皮一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下期期中历史试卷(带解析)
河北沧州市南皮一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下期期中历史试卷(带解析)1.我国古代的一些著作中多有关于农业的叙述,如《荀子·王制》:“凡农之道,厚(候)之为宝”。
《农书·粪田之宜》:“用粪犹用药也”。
《吕氏春秋·上农》:“时至而作,竭时而止”。
《齐民要术》:“麦黄种麻,麻黄种麦”。
以上四则材料均反映了()A.中国古代农业根据节气来安排农业生产 B.中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C.中国古代农业发展尊重自然规律 D.中国古代农业注重因地制宜【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
材料中“凡农之道,厚(候)之为宝”“用粪犹用药”“时至而作,竭时而止”等信息说明农业注重精耕细作,故本题选择B项。
A、B、D均概述不全面。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古代农业经济特点·精耕细作。
2.唐初征收赋税时,钱币与绢布、粮食并收,财政收入以贯、匹、石等为单位计算;到南宋时,赋税征收以钱币为主体,以“贯”为单位计算。
这表明南宋A.商品经济快速发展B.农业手工业地位下降C.重农抑商政策松弛D.经济控制逐步加强【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
材料中“赋税征收以钱币为主体,以“贯”为单位计算”这里说明由于商品经济发展,促使赋税征收内容的改变,故本题选择A 项。
B、C和D材料中均没有反映。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宋代商业经济。
3.《唐六典》记:“工巧业作之子弟,一入工匠后,不得别入诸色”;《新唐书》载:“细镂之工,教以四年;车路、乐器之工,三年;平漫刀矟(长矛)之工,二年……教作者传家技。
”这表明唐代工匠( )①频繁更换工种②长期在官府作坊干活③职业是世袭的④是临时工人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
材料中“一入工匠后,不得别入诸色”说明工种不得更换,故①④错误;“细镂之工,教以四年;车路、乐器之工,三年;平漫刀矟(长矛)之工,二年……教作者传家技”说明②③正确,故本题选择B项。
高一级学第二学期期中历史试题附答案.doc
高一年级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中考试历史试题第Ⅰ卷(选择题70 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5题,正确答案请填在答题栏里)1、小农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其兴衰直接关系到封建社会经济的繁荣和政权的安危。
它的特点是()①刀耕火种②集体耕种③男耕女织④自给自足A.①②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2、曲辕犁的出现是中国古代农具改进的一大突破。
曲辕犁最早出现在()A.春秋战国时期 B.秦汉时期 C.隋唐时期 D.明清时期3、有一碑文记载:“(清前期)苏城机户类多雇人工织。
机户山资经营,机匠计工受值,原属相需,各无异议。
”这种情况说明了()A.苏州失业人数较多 B.清朝对人身的控制较为严格C.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 D.江南地区手工业发展速度下降4、康熙皇帝任命曹雪芹的祖父曹寅主持江宁织造局的生产。
根据当时的制度,该局产品:( )A.全部投放市场,收入归皇室 B.全部供皇室使用,不投放市场C.部分用于纳税,部分投放市场 D.部分供皇室使用,部分投放市场5、宋朝城市发展的表现不包括()A.城市中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B.城郊和乡村的“草市”更加普遍C.交易活动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管D.有严格经营时间的限制6、电视剧《大清徽商》以大篇幅、大视角、大容量、大手笔,全方位地展示了在清王朝由盛转衰的历史背景下,一代徽商的人生命运。
下列有关徽商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他们的足迹遍布全国各地 B.徽商属于地域性的商人群体C.徽商是明清时期实力最强的商帮之一 D.清乾隆年间徽商开始兴办票号7、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叙述,正确的一项()①重农抑商政策使商业发展比较艰难②唐代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③明清时期出现了商帮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② D.①③8、下列言论中,最符合中国古代明清时期国家基本经济政策的是()A.“农为天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B.“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C.“待农而食之……工而成之,商而通之”D.“商藉农而立,农赖商而行”9、据《左传》鲁宣公十五年记载,“民不肯尽力于公田”。
河北高一高中历史期中考试带答案解析
河北高一高中历史期中考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1845年,福州官员奏称“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
因此,“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民产之土布土棉……不能出口”。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不包括:A.洋布、洋棉美观耐用,价格便宜B.中国关税低有利于外国商品倾销C.中国手工业纺织无法与外国的机器纺织抗衡D.外国人可以在中国开办工厂2.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被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带来的社会影响是:①农村手工业日趋破产②人民负担加重③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④为民族工业的产生创造了条件A.①②B.①③C.①②③D.①②③④3.下列有关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①经历了近一百年的发展史②是中国近代社会进步的基础③始终受到反动政府的阻碍和限制④外国对华经济侵略对其发展有阻碍和促进的双重作用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4.19世纪后期,烟台、青岛等开埠通商,引发了山东省经济结构的调整。
下表是今济南地区的章丘、济阳在20世纪初花生种植面积占耕地百分比变化表(章有义的《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二辑)。
下列对该表的解读正确的有:③两地经济融入世界市场④经济作物种植比例上升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5.假如你是一位民族资本家,你在解放前可能的经历是:①甲午战争前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条件有所改善,创办一家棉纺织企业,发展情况比较好②一战期间,发展势头强劲③20世纪20年代,遇到很大困难,经营艰难④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一度发展比较顺利⑤抗战胜利后很长时间,经营条件明显好转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④⑤C.①②④⑤D.①②③④6.新中国成立后,在国民经济恢复的基础上,国家开始实施“一五”计划。
下列关于“一五”计划的表述正确的是:①国民经济的恢复为“一五”计划的实施创造了必要条件②“一五”计划的内容之一是进行社会主义改造③“一五”计划的实施彻底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④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的基本建立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7.1956年,中国共产党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进行的一次成功探索是:A.“八大”制定正确路线和方针B.发动“大跃进”运动C.发动人民公社化运动D.对国民经济实施八字方针8.2006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代表们围绕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话题展开热烈讨论。
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一.选择题(共40题,每题2分,共80分)1.历史学家罗荣渠指出:“英国发展的领先地位是17、18两个世纪中逐步形成的。
”促成英国这一“领先地位”的因素不包括()A.海外市场的形成 B.垄断公司的出现C.圈地运动的推进 D.民主制度的确立2.在世界近代历史上,曾出现如下国际分工:美洲和东欧提供自然资源,非洲提供奴隶劳动力,亚洲制造日常消费器和奢侈品,西欧则主要从事运输业、金融业和制造业。
促成这一分工的主要原因是()A.新航路的开辟 B.荷兰和英国的殖民掠夺C.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D.第二次工业革命3. 1603年,一位旅居西班牙的法国人说:“我在这里听到一个谚语:本地除白银外,所有东西都价格高昂。
”之所以出现这一谚语,主要是因为西班牙()。
A.贵族阶层生活奢靡B.工商业的发展迅速C.对殖民地疯狂掠夺D.矿产资源十分丰富4. 下表反映1500—1800年间欧洲主要国家商船抵达亚洲的数量。
结合所学知识和表格信息A.16世纪荷兰抵达亚洲的商船数量最多,被称为“海上的马车夫”B.17—18世纪荷兰抵达亚洲的商船数量增长率高于英格兰C.18世纪葡萄牙抵达亚洲的商船数量减少,转而致力于开辟新航路D.18世纪英格兰抵达亚洲的商船数量增长迅速,有成为海上霸主之势5. 右图是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使用的一幅地图。
据图中信息判断,他的研究课题应是A.新航路的开辟问题B.由欧共体到欧盟的发展问题C.英国成为“世界工厂”的问题D.二战后世界经济全球化问题6. 西方人普遍认为,哥伦布是“一个将要统治世界的慈善的白人帝国主义之父和一个晚近被推举为天主教圣徒的候选人”。
在西方人看来,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作用是①确立欧洲对世界的统治②传播天主教③掠夺金银财富④推动商品输出A.①② B.②③④ C.③④ D.①②④7. 英国文学家菲尔丁(1707—1754)描述当时的英国时说:“当贵族在与君主进行华丽的竞争时,乡绅们翘首企盼获得贵族那样的地位,而商人们则从柜台后面步出,挤入乡绅空出的行列。
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 (1)
甘肃兰州一中2013—2014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历史试题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单项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答案写在答题卡上,交卷时只交答题卡。
第Ⅰ卷(单项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发展主要反映了( )A.耕作方式的进步B.土地制度的变化C.手工业的进步D.赋税制度的变化2.剪纸是我国的民间艺术,观察下列剪纸,其内容形象地反映了( )陕西民间剪纸河北民间剪纸A.领先世界的手工技术B.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C.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D.古代社会的和谐融洽3.以下关于商周冶铸业、唐宋制瓷业、汉唐丝织业发展主要表现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①商周时代,青铜铸造业进入了繁荣时期,代表有司母戊鼎、四羊方尊、三星堆青铜礼器等②唐朝时出现五大名窑;宋朝已经形成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③西汉政府设在长安的东西织室有数千工人④汉唐的丝织技术都很高,以轻盈精湛著称,还吸收了波斯的织法和图案风格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4.下图中的农具最早出现在( )A、西汉B、曹魏C、南朝D、唐朝5.读下面两幅图,对比分析后我们可以得知在商业活动方面发生的最重大变化是A. 东京城的布局不再讲究整齐划一B. 政府对商业活动的监管已取消C. 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被打破D. 北宋城市的商业功能更为突出6.战国时期,封建土地私有制得以确立的主要原因是()A.各诸侯国先后进行变法,以法律形式承认土地私有的合法性B.井田以外的荒地被大量开垦为私田,并被贵族视为自己的私产C.周王室衰微,土地国有制度被破坏D.新兴地主阶级大肆兼并农民土地7.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是在:()A、三国时期B、隋唐时期C、宋元时期D、明清时期8.古代西方一直称中国为“塞里斯”,讲的是什么手工业发达()A、冶金业B、制瓷业C、丝织业D、造纸业9.“重农抑商”是中国封建王朝实行的主要经济政策。
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本试卷共分为第Ⅰ卷(选择题)、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
将第Ⅰ卷的答案涂在答题卡上,第Ⅱ卷的答案直接写在试题卷上。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和第Ⅱ卷一并交回。
第Ⅰ卷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每小题2分,共60分。
)1.周初实行分封制是为了A.建立军事屏障,防止外族入侵B.削弱功臣、贵族的权力C.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D.排斥异性诸侯,团结同姓诸侯2.西周宗法制度的核心是A.兄死弟及制B.嫡长子继承制C.庶长子继承制D.父死子即制3.家(族)谱是一种以表谱形式,记载一个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世系繁衍和重要人物事迹的特殊图书体裁,是中国特有的文化遗产。
自古以来我国民间十分重视修订家谱,最可能是受到A.传统美德的影响B.古代禅让制的影响C.古代分封制的影响D.古代宗法制的影响4.秦始皇建立的封建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根本特征是A.中央设“三公”“九卿”B.最高统治者称皇帝C.地方实行郡县制D.权力的高度集中5.秦朝时,郡守和县令等地方长官的产生方式是A.世代相袭B.考试录用C.高官举荐D.皇帝钦定6.相权一分为三,诸相之间既有分工又有合作的制度是A.三省六部制 B.三公九卿制 C.中外朝制度 D.内阁票拟制7.唐太宗时期,假设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涉及众多机构,按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B.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C.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D.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工部8.“上(宋太祖)因谓(赵)普曰:‘五代方镇残虐,民受其祸,朕今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众皆贪浊,亦未及武臣一人也。
’”宋太祖据此思想所采取的措施是A.削减节度使的实权 B.设参知政事为副相 C.设三司使管理财政 D.派遣文官担任知州9.元朝行使宰相职权的政府机构是A.尚书省 B.中书省 C.枢密院 D.宣政院10.下令废除丞相,由皇帝亲自掌管六部的是A.明太祖B.明成祖C.宋太祖D.宋太祖11.某学者描述中国历史上的一种制度是:“虽无相名,实有相职,既有相职,却无相权,既无相权,却又相实。
2013—2014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历史试题及答案
2013—2014学年河北容城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1.“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织纴……”(摘自《墨子》)引文反映出来的信息正确的有( )。
①耕的是“王田”②纺的是棉布③反映出“男耕女织”的生产方式④最早出现在春秋战国A.①②③④ B.①②③C.③④ D.③2.《吕氏春秋》:“今以众地者,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其力也。
”与这一历史现象关联最为紧密的图片是( )。
A.司母戊鼎B.“废井田,开阡陌”C.曲辕犁D.交子3.“其目的在于确保土地的平均分配,以避免出现类似于汉朝的土地兼并。
这项制度根据土地的贫瘠和受地者的需要将土地分配给个人及其家庭。
”《新全球史》中提到的这一制度是( )。
A.井田制B.均田制C.地主土地私有制D.农民土地私有制4.康熙皇帝任命曹雪芹的祖父曹寅主持江宁织造局的生产。
根据当时的制度,该局产品( )。
A.全部投放市场,收入归皇室B.全部供皇室使用,不投放市场C.部分用于纳税,部分投放市场D.部分供皇室使用,部分投放市场5.清朝王应奎的《柳南续笔》中记载:“今棉之为用,可以御寒,可以生暖,盖老少贵贱无不赖之。
其衣被天下后世,为功殆过于蚕桑也。
”材料中的棉之功“过于蚕桑”的主要原因是( )。
A.棉布温暖舒适,一直是中国民众的主要衣料B.棉纺织技术代表了当时中国手工业的最高成就C.棉布取代丝绸成为中华文明的新象征D.棉布实用价廉,成为民众的主要衣料6.如果你穿越时光隧道,回到距今1 150年前的唐朝大地,你可能( )。
①看到农民正在用曲辕犁耕田②看到冶铁作坊的角落里堆放着作燃料的煤③终于买到了中意的粉彩瓷器④与纺织手工业作坊中辛勤工作的雇工交谈A.① B.①②C.①②③ D.①②③④7.《唐律疏议》规定:“其坊正市令,非时开闭坊市门者,处徒刑二年。
”这表明唐朝时期( )。
A.严格维护坊市制B.推行重农抑商政策C.城市商品经济繁荣D.允许郡、县开设市场8.秦始皇统一天下后,把“上农除末,黔首是富”定为基本国策,刻在琅玡台石壁上,并为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所继承。
2014河北省中考历史试卷(有答案)
2014河北省中考历史试卷(有答案)2014年河北省初中毕业生升学文化课考试文科综合试卷(思想品德、历史)历史部分本试卷分卷Ⅰ和卷Ⅱ两部分;卷Ⅰ为选择题,卷Ⅱ为非选择题。
本试卷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卷Ⅰ(选择题,共50分)注意事项:1.答卷I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科目填涂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2.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答在试卷上无效。
3.考生须独立完成答卷,不得讨论,不得传抄。
本卷共23题,1~19题每题2分,20~23题每题3分,共50分。
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1.右图反映的史实发生在 A.鸦片战争中 B.第二次鸦片战争中 C.甲午中日战争中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 12.历史学家陈旭麓指出:李鸿章是中国近代化迈出第一步的关键人物。
李鸿章的下列活动与改评价无关的是 A.镇压太平天国等农民起义 B.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C.创办轮船招商局 D.设翻译馆,大量翻译刊行西方书籍 13.1914年,农工商部向各省发出长篇通饬(通令),提出欧战正是“工商业发达之转机”,公布《维持工厂办法大纲七条》,规定糖类、免毛织物等数十种制造厂家,均在维持之列。
此后,农工商部又多次发出训令,要求所有公共机关的日用消耗品一律专购国货。
材料表明 A.欧洲列强减少了对华商品输出B.“实业救国”主张出现 C.民国政府倡导使用国货 D.南京国民政府重视发展工商业 14.从右图能够得出的正确信息是 A.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集中在城市 B.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遍布全国 C.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D.中国共产党已是公开的革命政党 15.20世纪70年代上半期是中国外交突破性打发展的时期。
这一期。
这一突破性大发展的出现与国际形势的变动有关,但更重要的是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因势利导,对外交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历史试卷一、选择题(共 60 分,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1、我国古代的一些著作中多有关于农业的叙述,如《荀子·王制》:“凡农之道,厚(候)之为宝”。
《农书·粪田之宜》:“用粪犹用药也”。
《吕氏春秋·上农》:“时至而作,竭时而止”。
《齐民要术》:“麦黄种麻,麻黄种麦”。
以上四则材料均反映了()BA.中国古代农业根据节气来安排农业生产 B.中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C.中国古代农业发展尊重自然规律 D.中国古代农业注重因地制宜2、《唐六典》记:“工巧业作之子弟,一入工匠后,不得别入诸色”;《新唐书》载:“细镂之工,教以四年;车路、乐器之工,三年;平漫刀矟(长矛)之工,二年……教作者传家技。
”这表明唐代工匠( )①频繁更换工种②长期在官府作坊干活③职业是世袭的④是临时工人A.①② B.②③C.①③ D.③④3、唐初征收赋税时,钱币与绢布、粮食并收,财政收入以贯、匹、石等为单位计算;到南宋时,赋税征收以钱币为主体,以“贯”为单位计算。
这表明南宋A.商品经济快速发展B.农业手工业地位下降C.重农抑商政策松弛D.经济控制逐步加强4、《新唐书》记载:“唐制……日暮鼓八百声而门闭。
五更二点鼓自内发,诸街鼓承振,坊市门皆起。
”陆游《老学庵笔记》载:“京都街鼓今尚废,后生读唐诗文及街鼓者,往往茫然不能知。
”唐宋街鼓这一变化从一个侧面反映了A.社会治安明显好转B.坊市制度已经崩溃C.都城人口急剧增长D.城市管理更加严格5、1514年,广东布政司参议陈伯献上奏说:“近许官府抽分(注:征收进口税),公为贸易,遂使奸民数千,驾造巨舶,私置兵器,纵横海上。
”据此可知A.陈伯献反对海禁政策 B.明政府加强海禁力度C.明代东南沿海遭到西方侵略 D.明政府曾经放松海禁6、有史料记载1905年上海织布厂,“生意之佳,为往年所未有,实因各处相戒不用美货,是以本布销场,顿形畅旺。
”对这段史料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人简单朴素的穿衣习惯使中国土布旺销B.外国经济侵略是影响民族工业发展的重要原因C.抵制洋货运动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D.经济发展与社会政治运动存在密切联系7、阅读《中国土特产品出口统计表》。
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A.中国的茶叶和生丝出口量持续增加 B.中国在对外贸易中逐渐取得优势C.中国茶叶和生丝生产日益商品化 D.中国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8、下列选项中最能反映1870~1956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趋势的是9、鸦片战争后,中国的经济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家庭手工业开始与农业分离②中国丝、茶等农产品大量出口③近代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开始出现④中国逐渐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10、近代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巨大变化,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下列现象最能说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的是A.农民丧失土地的现象严重 B.洋纱、洋布畅销,手工棉纺织业衰败C.五口通商后关税大幅降低 D.洋务派创办一批近代军事和民用工业11、美国时代周刊封面为各国名人。
这一期所示中国名人在统治中国时民族工业发展的总体状况是A.短暂春天——较快发展B.短暂发展——日益萎缩C.初步发展——短暂春天D.日益萎缩——短暂发展12、从图中信息看,新中国建立后,旨在变革土地所有制性质的措施是13、“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发表诗篇。
”歌曲《春天的故事》中所指的“诗篇”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的哪一篇历史文献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B.《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C.《一个国家,两种制度》D.《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14、下图是1949年到1960年我国粮食产量的变化情况,根据所学史实判断下列对1952年粮食产量上升和1960年粮食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分析正确的是A.1952: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1960:自然灾害B.1952: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1960:“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C .1952:互助合作运动开展;1960:“八字方针”的提出D .1952: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1960:人民公社化运动和自然灾害15、. 以下有关十一届三中全会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召开于1978年底B .使国家的政治建设进入了一个新时代C .作出在农村进行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政策D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正式开辟16、1984年3月24日,福建省55位厂长经理在《福建日报》上发出“请给我们松绑”的呼吁。
随后,《人民日报》转载了这封呼吁信,将“松绑”风吹向全国。
这里的“松绑”主要是指A.允许企业实行公私合营B.承认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完全分离C.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D.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7、中国人过年有写对联的习惯,一副好对联往往能够反映一个时代的风貌,下列对联反映时间先后排列是 ①“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②“万里山河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③“柳暗花明万木春坚持科学发展观喜桑田好雨,鹏程丽日三十载促进市场繁荣庆经贸惠风”④“自主权打通富裕路,责任制架起幸福桥”A .①②④③B .①②③④C .③④①②D .②①④③①企业创办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当时清政府放松了“民间办厂”的限制②在第二家茶店开业初期,经常有穿着改良的旗袍的女子和穿着西服的男子出入茶店③二十年代开始中国人自办的电台与商业活动密切相关,非常重视广告播报④“张一元”企业还可以通过商情类报刊进行广告宣传A .①②B .③④C .①③D .①④19、如果你要亲历一下1492年哥伦布的那一段航行,应该走的航线是A 、由欧洲出发,南下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B 、由欧洲出发,沿非洲西海岸到达好望角C 、由欧洲出发,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D 、由欧洲出发,经大西洋绕过美洲最南端,经太平洋到达菲律宾20、有人说,“蒸汽机是工业城市之母”,主要的依据是A 、蒸汽机的使用是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B 、蒸汽机的使用使工业集中生产成为可能C 、蒸汽机的使用加快了工业革命的步伐D 、蒸汽机的使用使人口向城市集中21、博物馆陈列着三张图片,下列按照图片顺序对应的信息不准确的一组是A.哈格里夫斯 史蒂芬孙 卡尔·本茨B.人工动力 蒸汽动力 燃油动力蒸汽机车C.18世纪60年代 19世纪初 19世纪60年代D.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22、对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加速了世界市场体系的形成 B.出现了无产阶级和工业资产阶级之间的对立关系C.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起来 D.改变了世界格局23、新航路开辟后引起的所谓“商业革命”,其表现是①世界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和文化交往扩大②欧洲的商路及贸易中心转移③世界市场和贸易扩大④工业资产阶级获取了暴利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24、16~18世纪,在美洲大陆出现了许多构词方式为“新XXX”的地名,如:新尼德兰、新西班牙、新法兰西、新奥尔良、新英格兰等。
这一现象是由于( )A.新兴城市大量出现 B.大批美洲独立国家的建立C.工业革命的进行 D.欧洲殖民者对美洲的殖民扩张25、近期一本财经图书《货币战争》名列畅销书榜首。
该书作者把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爆发归结为国际银行家为获取暴利而阴谋制造的结果。
对此你认为这场危机爆发的原因应该是①股票投机活动猖獗,金融市场极不稳定②政府干预社会财富分配,导致财政干预过多③联邦政府权力过大,在经济活动中不堪重负④超越社会实际消费能力的消费模式,加剧了生产和需求的矛盾A.①②B.①④C.②③ D.③④26、据记载,罗斯福实行新政后两年多的时间,美国农产品价格回升,农业收入明显增加,农民的破产情况得到遏制。
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国家A.实行了《全国工业复兴法》 B.调整农产品结构,防止农产品过剩C.调控市场,降低农产品价格 D.实行以工代赈,解决农村劳动力过剩问题27、罗斯福新政体现的经济学家的思想是A.亚当·斯密:“发展经济的最佳方法就是自由放任、听之任之、不加干涉。
”B.萨伊:“政府直接插手干预私营企业的自由经营是最可怕的事情。
”C.凯恩斯:“要达到充分就业,其惟一办法,乃是把投资这件事情由社会来总揽。
”D.马尔萨斯:“政府颁布济贫法只会使穷人的境况更趋恶化。
”28、阅读下面依据相关数据编制的西方国家经济发展情况表。
针对表中所反映的经济发展问题,西方国家采取的措施有①大力发展“混合经济”②增加政府对经济的干预③减少政府的财政支出④削减社会福利开支A.①③④ B.②③C.②④D.①②③④29、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实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表现有①运用财政和金融手段刺激生产和消费②广泛补贴出口产品③大力投资科研和教育④实行工业国有化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30、下列图片反映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一种经济,这种经济是 ( )。
A.“新经济” B.互联网经济 C.第三产业D.新经济政策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道小题,共40分)3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诗云:“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扬州)夜桥灯火连星汉,水郭帆樯近斗牛”。
材料二宋诗云:“远闻叫声声,衣服两大堆,件件来回经。
”“坊巷桥门及隐蔽去处,俱是铺席买卖。
”“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
”材料三明清江南工业发展最主要的特点之一,是其重工业畸轻而轻工业畸重,从而形成一种“超轻结构”。
规模庞大的轻工业加上规模同样庞大(甚至更为庞大)的农业,生活资料的生产占了社会生产的绝大比重,以重工业为主的生产资料生产在社会生产中所占比重十分微小。
——李伯重《英国模式:江南道路与资本主义萌芽》请回答:(1)从材料一、二中,你能得到唐宋时期商业发展方面的哪些信息?(8分)(2)根据材料三,指出明清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4分)(3)有人说:中国经济在明清时期落下了营养不良、先天不足的毛病,这一顽疾一直影响着近代经济的发展。
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6分)3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火花是火柴的商标,贴在火柴盒上。
中国民族火柴业兴起于清末,发展于民国。
这期间,内忧重重,外患频频,民族火柴业在夹缝中脱颖而出,顽强成长。
下面是一组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火花。
材料二资产阶级黄金时代的乌托邦在现代中国经济思想的发展中占有特殊地位。
它反映了那个时代转瞬即逝的现实——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而产生的,但是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
——《剑桥中华民国史》民国初年工业资本分布状况统计图(单位:千元)——《中国近代工业资料》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并仔细观察四幅火柴商标图片,你认为这些火花反映出的时代主题是什么?(2分)(2)材料二表明民国初年民族工业出现“黄金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