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宋代姓徐的人物

合集下载

历史上徐祯卿是谁

历史上徐祯卿是谁

历史上徐祯卿是谁徐祯卿,生于1479年,字昌谷,一字昌国,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祖籍常熟梅李镇,后迁居吴县。

因“文章江左家家玉,烟月扬州树树花”之绝句而为人称誉。

徐祯卿后期信仰道教,研习养生。

明正德六年1511年卒于京师,年仅33岁,为四才子中最早过世和享寿最短的。

在吴中四大才子中,其余三人以画或书法闻名于世,仅徐祯卿以诗歌出名,他在诗坛上有着非常特殊的地位,其诗格调高雅,诗作颇多,有“文雄”之称。

徐祯卿秦汉、诗必盛唐”,在他所作的《谈艺录》中,只论汉魏。

徐祯卿的代表作有《迪功集》、《迪功外集》、《谈艺录》、《异林》等。

徐祯卿自小聪颖,在诗词方面极有天赋,无师自通,文理皆极为擅长,人称“家不蓄一书,而无所不通”。

略年长后文章拜师于吴宽,书法拜师于李应祯,学成之后,青胜于蓝,自成一家。

与李梦阳‘何景明、康海、王九思、边贡和王廷相并称为“前七子”,徐祯卿所提倡文学流派,强调文章以秦汉为标榜,古诗则推崇汉魏,近体宗法盛唐。

徐祯卿在文章书法上皆有大家之作,他所作诗歌中“文章江左家家有,烟月扬州树树花”被无数名家引用,成为千古绝句。

徐祯卿所撰写的《谈艺录》,颇多金句良言,见解精辟,是明代诗话史乃至整个古代诗话史中的凤毛麟角,其诗格调高雅,只论汉魏,重在复古之论,但未失吴中风流之情。

明朝时期盛行王阳明的心学思想,徐祯卿的思想历程是与整个时代结合在一起的,从文学转入道学,继而转向心学。

他对文学复古的倡导、一生执着于玄学都体现了徐祯卿对时代特征的一种概念性把握,与拯救“末世”的意图相关。

徐祯卿后期尊崇道教,研习养生,明正德六年,于京师去世,年仅三十三岁。

“吴中四才子”中,唐寅、祝允明、文征明三人,以画或书法蜚声于世,独徐祯卿以诗歌名满士林。

徐祯卿在诗坛占有特殊地位,诗作之多,号称“文雄”。

早期诗作近白居易、刘禹锡风格,及第后受李梦阳、何景明、迪贡等影响,倡言“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参与文学复古运动,为“前七子”之一其他六人为李梦阳、何景明、边贡、康海、王九思、王廷相。

徐氏的发展历程

徐氏的发展历程

徐氏的发展历程徐氏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有影响力的家族,其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公元三国时期。

徐氏最早起源于中国东南沿海地区,早年以渔业为生。

到了公元三国时期,徐氏家族的血脉首次得到广泛流传和记载。

当时的徐氏家族首领徐孺子,是孙权的重要助手之一,与孙权共同统一了江东地区。

孙权即位后,徐孺子的地位更加稳固,被尊为“都尉”,成为了江东地区的实际掌权者。

从此以后,徐氏家族在政治和军事上逐渐崭露头角。

随着时间的推移,徐氏家族在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在南宋时期,徐氏家族的一支成为了南宋的宰相家族。

徐氏宰相们功力卓著,对南宋朝政有着重要的影响。

其中最著名的是徐尚游和徐渭兄弟,他们分别在政治、军事和文化等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徐氏家族的历史上占据了重要地位。

到了明清时期,徐氏家族仍然是中国东南地区的重要家族之一。

在明代,徐氏家族的成员多次出任江南兵备副使和徐州知府等要职,为明朝的繁荣做出了贡献。

而在清代,徐氏家族的地位更加稳固,成为清廷重要的官僚家族之一。

徐氏家族的成员多次出任通政使、工部侍郎等高级官职,为清朝的治理和改革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徐氏家族的辉煌逐渐式微。

到了近代,徐氏家族的成员逐渐转向商业和文化领域,并在这些领域中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比如,徐汇区在上海市就是以徐氏家族命名的,这是因为徐氏家族在这片地区有较大规模的土地拥有权。

不可否认,徐氏家族在中国古代的政治、军事、文化等领域都对华夏文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贡献。

虽然在现代社会中,徐氏家族的影响力已经大不如前,但他们的历史与辉煌仍然是人们津津乐道的故事。

徐氏家族的发展历程是中国历史的缩影,也是中华民族不懈奋斗的证明。

徐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

徐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

徐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徐姓是中国常见的姓氏之一,其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根据《百家姓》的记载,徐姓是始祖为大禹的后裔,起源于上古时期。

徐姓在中国各朝代均有显赫的地位和贡献。

下面我们来详细介绍徐姓的历史和现状。

一、徐姓的历史徐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夏朝时期,当时有一位名叫徐盈的大夫,他是夏禹的后代,是徐姓的始祖。

据《史记》记载,徐盈在商朝末年,曾经辅佐各地的诸侯一起起义,推翻商朝,建立了夏朝。

夏朝时期,徐姓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成为了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随着历史的不断演变,徐姓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也不断增加。

到了宋代,徐姓已经成为了中国南方的一个大姓,以江浙地区最为集中。

徐姓在宋代的文化、经济、政治等各个方面都有很大的贡献,被誉为“吴中之胄”。

明清时期,随着海外贸易的不断发展,徐姓的影响力逐渐扩大。

明代徐霞客是我国著名的旅行家和地理学家,他以出版《徐霞客游记》而著名。

他在寻找祖庙的过程中,编写典籍,使得徐姓族人更加团结,并且加深了人们对徐姓的认识和了解。

二、徐姓的现状目前,徐姓在中国已经是一个非常大的家族,据统计,徐姓在全国的人数已经超过1亿,占总人口的比例达到了7%。

根据人口普查数据,徐姓在江苏、浙江、山东、安徽等地区分布比较集中。

江苏省的徐姓人口最多,占总人口的比例达到了13%,成为了全国徐姓的主要分支。

徐姓家族在政治、文化、经济等方面仍然有很大的影响力。

近年来,徐姓家族在中国社会的各个领域中都表现出了很高的活力和创造力。

有很多著名的徐姓人物,如著名企业家徐翔、诗人徐志摩、科学家徐光宪等等,这些人的成就和贡献都为徐姓的发展和传承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总的来说,徐姓是中国的一个历史悠久、人口众多的姓氏,其发展历程也代表了中国历史的发展脉络。

徐姓家族在中国的文化、经济、政治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影响力,不仅保留了传统文化,也积极创新,为中国的发展和繁荣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论北宋福建名臣徐的官职

论北宋福建名臣徐的官职

论北宋福建名臣徐的官职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江苏江宁东冯村宋徐的墓清理记》中刊载了北宋福建籍名臣徐的墓志,记载其事迹甚详。

通过阅读墓志,得知徐的(988~1045)字公准,建安郡人(今福建建瓯)。

他生前做出了滨水建城、赈济灾民、荡平蛮寇、除暴安良、疏通漕运、举贤任能等大事,其死后“天下闻之,识与不识皆为之悲泣,搢绅相命诣佛社设次发哀⋯⋯或自千里而献其奠者甚众,近世未之有也”。

徐的天禧三年(1019)进士及第,官至工部郎中、三司度支副使,追赠吏部侍郎,然为官清廉“耻言财利,不立田园。

所得俸禄,散于亲友。

及亡,家无锱铢之蓄”,甚至到了其子无钱为之下葬的地步,最后扶灵柩乘船顺流而下,直到南京,才勉强下葬。

据考古发掘所见,其墓葬极为简陋,仅容身之地,几件陶、铁、瓷器而已。

幸而徐的《宋史》有传,也算青史留名了。

考之《宋史·徐的传》,发现较墓志记载大为简略,且有一细节之处,二者记载有所不同,却为考古报告所忽视,那就是对徐的官职的描述。

从墓志“宋故三司度支副使荆湖南北路安抚使朝散轻车都尉赐紫金鱼袋徐公墓志铭并序”来看,徐的曾官至荆湖南、北路安抚使,然而《宋史·徐的传》中,却载徐的“⋯⋯既还,蛮复叛,除度支副使、荆湖南路安抚使。

至桂阳,降者复众”。

“荆湖南北路”和“荆湖南路”虽仅一字之差,但意义大不相同。

墓志与《宋史》的记载究竟孰对孰错,抑或全对或全错,徐的最后的官职究竟如何,本文拟对这些问题作一详细的考证,力图拨开疑云,还原历史的真实。

一在考证之前,需要解决两个问题,首先是确认“荆湖南、北路”和“荆湖南路”是否是同一个概念或属于同一行政区划。

“路”作为行政区划始于宋代,与转运使的设置有关。

荆湖南、北路的来源始于唐代在今洞庭湖以南湘、资二水流域设湖南观察使,“北宋初,以原湖南地方设荆湖南路。

道学传千古——“二徐”文化在台州

道学传千古——“二徐”文化在台州

道学传千古——“二徐”文化在台州二徐即徐中行、徐庭筠父子。

二徐生前和死后,都得到了欧阳修、朱熹、杨敬德、阮元、翁同和等历代名人、政要的高度评价,《临海县志》记载:“后人论台学,以中行为首。

”但在历史上,二徐几度淡出人们的视野。

那么,“二徐”文化在台州是怎样传承下来的呢?二徐大兴台州教育徐中行(?-1123)是北宋末年临海人,少年好学,深谙胡瑗“明道”之学,司马光称赞他“神气清和,可与进道;不为国器,必为儒宗。

”但他看到官场黑暗,一生未去做官。

隐居乡里,偶尔去会会亲友,“幅巾藜杖,往来委羽山中。

”晚年教授学生,孜孜不倦。

东瓯各地学子,纷纷来投。

他说:“育人当身体力行,为学当循序渐进。

”死后,因其“孝悌、睦姻、任恤、中和”八字美德,被称为八行先生或贞定先生。

他的第三个儿子庭筠,深得乃父之风,与父居。

他为人耿直不曲,热心教育。

秦桧当国时,他去参加科举考试,题目是“中兴”。

他叹道:“今日岂歌颂时耶?”交了白卷,并提出五点其不足以为中兴的理由。

自此与仕途绝缘。

他在家里,与父亲一起,也以教书为业。

一日,他出去拜访老朋友,几个月后回来。

“归感微疾,端坐瞑目而逝。

年八十有五。

”人称“温节先生”。

父子合葬于一墓,后人合称之为“二徐先生”。

淳熙九年(1182),即二徐死后6年,朱熹来到台州,闻知二徐已死,拜倒在“二徐”墓下,并作诗云:“道学传千古,东瓯说二徐。

门清一壶酒,家富五车书。

但喜青毡在,何忧白屋贫。

我来君已逝,挥泪表丘墟。

”在墓侧立一碑,大书“有宋高士二徐先生之墓”数字,并刻诗其下。

二徐精神影响深远二徐墓现位于临海市沿江镇下白岩村的后山上,向东,临梅溪而建。

元元统二年(1334),浙江儒学提举杨敬德修元统志时发现,宋人陈耆卿编著的《赤城志》中,徐中行父子事迹未列其中。

“徐贞定父子为吾台开道贤哲而缺焉,岂非憾事?”他经过考察寻访,终于在“郡南六十余里之百岩山”上找到了二徐墓。

“右抱山,左回溪,面大江,案小屿,不封不树,一抔之土。

历代徐氏状元、榜眼、探花、进士、解元、贡生、举人星光灿烂(1)

历代徐氏状元、榜眼、探花、进士、解元、贡生、举人星光灿烂(1)

历代徐氏状元、榜眼、探花、进士、解元、贡生、举人星光灿烂(1)历代徐氏状元、榜眼、探花、进士、解元、贡生、举人星光灿烂(1)状元榜徐征(生平不详),唐玄宗开元十七年(729)文状元。

徐晦福建莆田人,唐德宗贞元十八年(802)文状元。

徐寅福建莆田人,五代后梁开平元年(907)文状元。

徐确福建莆田人,宋神宗元丰元年(1078))文状元。

徐奭浙江泰顺人,北宋真宗祥符五年(1012)文状元。

徐铎福建莆田人,北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文状元。

徐麟符(生平不详),北宋哲宗元祐六年(1091)文状元。

徐公辅(籍贯无考)北宋哲宗绍圣四年(1097)文状元。

徐遹福建建瓯人,北宋徽宗崇宁四年(1105)文状元。

徐韪(籍贯无考)金世宗时大定廿五年(1185)文状元。

徐元杰江西上饶人,南宋理宗绍定五年(1232)文状元。

徐俨夫浙江苍南人,南宋理宗淳祐元年(1241)文状元。

徐霖浙江衢州人,南宋理宗淳祐四年(1244)文状元。

官著作郎,衡汀州知州。

徐荣福建泉州人,明世宗嘉靖十一年(1532)文状元。

徐时行江苏吴县人,明世宗嘉靖四十一年(1562)文状元。

官翰林院检修。

徐文元江苏昆山人,清世祖顺治十六年(1659)文状元。

徐大受…福建泉州人,清圣祖康熙五十二年(1713)文状元。

徐陶章江苏昆山人,清圣祖康熙五十四年(1715)文状元。

徐郙上海嘉定人,清穆宗同治元年(1862)文状元。

徐首长(籍贯无考),太平天国十二年天试(1862)文状元。

徐衡江西乐平人,北宋徽宗崇宁五年(1106)武状元。

徐徽言浙江衢州人,北宋徽宗大观二年(1108)武状元。

徐遂江西乐平人,南宋高宗建炎二年(1128)武状元。

徐守仁江苏锡山人,南宋理宗宝庆元年(1225)武状元。

徐宪武(籍贯待考)清圣祖康熙二十四年(1685)武状元。

徐殿飏山东莱州人,清高宗乾隆五十八年(1793)武状元。

镇海总兵。

徐开业江苏盐城人,清仁宗嘉庆二十四年(1819)武状元。

徐元杰(宋)

徐元杰(宋)

古诗的意思:在那开满了红花的树上,欢跃的群莺在不停的鸣叫;西湖岸边已长满了青草,成群白鹭在平静的湖面上翻飞1、“乱”字不仅形象地描绘出红林深处传出的此起彼伏的鸟鸣声,还表现出黄莺上互飞舞,穿梭于林间枝头的动感。

2、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这是一首春游西湖的诗。

开头两句着力写出了湖上的风光,乱莺红树,白鹭青草,相映成趣,生意盎然。

在风和日丽的艳阳天里,人们欣赏湖上风光,心情该是多么舒畅;趁着夕阳余晖,伴着阵阵的鼓声箫韵,人们划着一只只船儿尽兴而归,这气氛又是多么热烈。

全诗语言清新流利,景物绚烂多姿,用音响和色彩绘出了一幅欢乐的湖上春游图。

徐元杰,字仁伯,信州上饶人。

幼颖悟,诵书日数千言,每冥思精索。

闻陈文蔚讲书铅山,实朱熹门人,往师之。

后师事真德秀。

绍定五年,进士及第。

签书镇东军节判官厅公事。

嘉熙二年,召为秘书省正字,迁校书郎。

奏否泰、剥复之理,因及右辖久虚,非骨鲠耆艾,身足负荷斯世者,不可轻畀。

又言皇子竑当置后及蚤立太子,乞蚤定大计。

时谏官蒋岘方力排竑置后之说,遂力请外,不许,即谒告归,丐祠,章十二上。

三年,迁著作佐郎兼兵部郎官,以疾辞。

差知安吉州,辞。

召赴行在奏事,辞益坚。

淳祐元年,差知南剑州。

会峡阳寇作,擒渠魁八人斩之。

余释不问。

父老或相语曰:「侯不来,我辈鱼肉矣。

」郡有延平书院,率郡博士会诸生亲为讲说。

民讼,率呼至以理化诲,多感悦而去。

输苗听其自概,阖郡德之。

丁母忧去官,众遮道跪留。

既免丧,授侍左郎官。

言敌国外患,乞以宗社为心。

言钱塘驻跸,骄奢莫尚,宜抑文尚质。

兼崇政殿说书,每入讲,必先期斋戒。

尝进仁宗诏内降指挥许执奏及台谏察举故事为戒,语多切宫壶。

拜将作监,进杨雄《大匠箴》,陈古节俭。

时天久不雨,转对,极论《洪范》天人感应之理及古今遇灾修省之实,辞益忠恳。

丞相史嵩之丁父忧,有诏起复,中外莫敢言,惟学校叩阍力争。

元杰时适轮对,言:「臣前日晋侍经筵,亲承圣问以大臣史嵩之起复,臣奏陛下出命太轻,人言不可沮抑。

历史趣谈:徐处仁生平简介 徐处仁的文学记载是怎样的

历史趣谈:徐处仁生平简介 徐处仁的文学记载是怎样的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徐处仁生平简介徐处仁的文学记载是怎样的导语:徐处仁(10621127)北宋应天谷熟(今河南商丘东南)人,字择之。

神宗元丰间进士。

大观间,知永兴军,反对童贯强平物价,以为如此则商贾不通,徐处仁(1062—1127)北宋应天谷熟(今河南商丘东南)人,字择之。

神宗元丰间进士。

大观间,知永兴军,反对童贯强平物价,以为如此则商贾不通,物价反增。

入朝,奏请量入为出,节浮费,罢横敛。

徐处仁生平简介徐处仁(1062—1127)北宋应天谷熟(今河南商丘东南)人,字择之。

北宋末年大臣,钦宗朝宰相,神宗元丰间进士。

大观间,知永兴军,反对童贯强平物价,以为如此则商贾不通,物价反增。

入朝,奏请量入为出,节浮费,罢横敛。

钦宗即位,建言储粮设备以御金兵。

金军北撤,又请伏兵袭其后队。

靖康元年(1126),为中书侍郎,旋拜裁决权,然于大政无补。

旋罢相。

徐处仁的文学记载是怎样的徐处仁,字择之,应天府谷熟县人。

中进士甲科,为永州东安县令。

蛮人叛,处仁入峒,开示恩信,蛮感泣,誓不复反。

知济州金乡县。

以荐者召见,徽宗问京东岁事,处仁以旱蝗对。

问:“邑有盗贼乎?”曰:“有之。

”上谓处仁不欺,除宗正寺丞、太常博士。

时初置算学,议所祖,或以孔子赞《易》知数。

处仁言:“仲尼之道无所不备,非专门比。

黄帝迎日推策,数之始也,祖黄帝为宜。

”擢监察御史,迁殿中、右正言、给事中。

摄开封府,裁决如流,囚系常空。

进户部尚书,继拜中大夫、尚书右丞。

丁母忧,免丧,以资政殿学士知青州,徙知永兴军。

童贯使陕西,欲平物价,处仁议不合,曰:“此令一传,则商贾弗行,生活常识分享。

建瓯名人-徐 遹

建瓯名人-徐 遹

徐遹字绍闻,瓯宁(今建瓯)人。

北宋崇宁五年(1106年)考中特科状元。

旧志载其事道:“特奏名,策擢第一,诏视正奏第一人恩例”。

入直秘阁,任广德军。

先是秋闱中式买舟抵都下,时同舟六人,陈李张黄苏周也,徐亦舆焉。

陈曰:“舟中之人,凡七,请以七人同舟联一律。

”周云:“陈李张黄周与苏。

”张云:“更添徐子分相投。

”陈云:“竹林风月连三郡。

”李云:“北宿光芒聚一舟。

”苏云:“作者应知同议论。

”黄云:“诤臣须是合谋猷。

”徐云:“胸中各有平津策,此去知谁作状头。

”及次年春榜徐遹状元及第。

详见民国18年版《建瓯县志》杂录。

永嘉四灵之一宋朝诗人徐玑生平简介

永嘉四灵之一宋朝诗人徐玑生平简介

永嘉四灵之一宋朝诗人徐玑生平简介本文导读:人物简介徐玑(1162~1214)字致中,又字文渊,号灵渊,浙江温州永嘉松台里人。

祖籍福建晋江安海徐状元巷人,唐状元徐晦之裔。

“皇考潮州太守定,始为温州永嘉人”。

福建晋江徐定第三子,受父“致仕恩”得职,浮沉州县,为官清正,守法不阿,为民办过有益之事。

建安主簿任内,安抚麻溪峒民,“罪止三人”;监造贡茶,拒绝额外之取,移永州司理,兵官大执平民为赋,徐玑—一查明,予以释放。

为龙溪县丞,乡里豪富强占坡塘,他经过调查,恢复旧观,后调武当今,拟去官从叶适游,未及而牢。

“诗与徐照如出一手,盖四灵同一机轴,而二人才分尤相近”(纪昀《四库全书总目录》)有《二激亭诗集》。

亦喜书法,“无一食去纸笔;暮年,书稍近《兰亭》”(叶适《徐文渊墓志铭》)后改长泰令,未至官即去世。

家族背景徐玑其父徐定,福建泉州晋江安海徐厝徐状元人,官居潮州太守,举家由晋江迁居永嘉,住松台里。

与徐玑同列“永嘉四灵”的翁卷有一首《晚秋送徐玑赴龙溪丞因过泉南旧里》诗曰:“卷中风雅句,名匠亦难如。

远邑亲微禄,他乡过旧庐。

程途多见菊,行李半担书。

未信文明代,无人荐子虚。

”诗题中的“泉南旧里”和诗中的“旧庐”,点明徐玑的故里就在泉州(泉南),而徐玑在赴任龙溪县丞时曾回过晋江徐状元巷旧居。

徐玑还著有《泉山集》,泉山即泉州郡北之清源山,可见徐玑虽身寄于外,仍不忘祖籍。

生平徐玑因父亲“致仕恩”而得职。

他沉浮于州县,为官清正,守法不阿,为百姓办过不少有益之事。

在建安(今福建建瓯)主簿任内,安抚麻溪峒民,“罪止三人”;监造贡茶,拒绝额外之取。

移永州(今属湖南)司理参军,当地官兵大抓平民催取赋税,徐玑一一查明,予以释放。

为龙溪(今福建漳州)县丞,乡里豪富强占陂塘,他经过调查,恢复旧观。

后调武当(今湖北郧县东)令,改长泰令,拟去官从叶适游,未及而卒/《永嘉四灵诗》收徐玑诗二卷,仅存一卷;又有《二薇亭集》,存诗164首。

另据清朝四库全书所记,徐玑有《泉山集》,当时已佚。

徐阶

徐阶

19 最 后 的 乱 战
言路谓拱以私怨逐应嘉,交章劾之。给事中欧阳一 敬劾拱尤力。阶于拱辩疏,拟旨慰留,而不甚谴言者。 拱益怒,相与忿诋阁中。御史齐康为拱劾阶,康坐黜。 于是言路论拱者无虚日,南京科道至拾遗及之。拱不自 安,乞归,遂以少傅兼太子太傅、尚书、大学士养病去。
20 回 到 起 点
方乞休,而给事中张齐以私怨劾阶, 阶因请归。帝意亦渐移,许之。赐驰驿。 以春芳请,给夫廪,玺书褒美,行人导行, 如故事。陛辞,赐白金、宝钞、彩币、袭 衣。举朝皆疏留,报闻而已。
17 又 来 一 个
始阶甚亲拱,引入直。拱骤贵,负气颇 忤阶。给事中胡应嘉,阶乡人也,以劾拱 姻亲自危。且瞷阶方与拱郤,遂劾拱不守 直庐,移器用于外。世宗病,勿省也。拱 疑应嘉受阶指,大憾之。
18 一 个 转 机
阶草遗诏,凡斋醮、土木、珠宝、织作 悉罢,“大礼”大狱、言事得罪诸臣悉牵 复之。诏下,朝野号恸感激,比之杨廷和 所拟登极诏书,为世宗始终盛事云。

六位天才

俺答进犯
俺答犯京,阶请释周尚文及戴纶、欧阳安等自效,报可。已, 请帝还大内,召群臣计兵事,从之。中官陷寇归,以俺答求贡书 进。帝以示严嵩及阶,召对便殿。嵩曰:“饥贼耳,不足患。” 阶曰:“傅城而军,杀人若刈菅,何谓饥贼?”帝然之,问求贡 书安在。嵩出诸袖曰:“礼部事也。”帝复问阶。阶曰:“寇深 矣,不许恐激之怒,许则彼厚要我。请遣译者绐缓之,我得益为 备。援兵集,寇且走。”帝称善者再。嵩、阶因请帝出视朝。寇 寻饱去,乃下阶疏,弗许贡。
14 绝 望 ?
帝尝以五色芝授嵩,使练药,谓阶政本所关,不以 相及。阶皇恐请,乃得之。帝亦渐委任阶,亚于嵩。 帝所居永寿宫灾,徙居玉熙殿,隘甚,欲有所营建, 以问嵩。嵩请还大内,帝不怿。问阶,阶请以三殿所余 材,责尚书雷礼营之,可计月而就。帝悦,如阶议。命 阶子尚宝丞璠兼工部主事,董其役,十旬而功成。帝即 日徙居之,命曰万寿宫。

徐铉

徐铉
徐铉在南唐时,文章议论与韩熙载齐名,称“韩徐”,又与弟徐锴俱精通文字学,号“大小徐”。曾与句中 正等共同校订《说文解字》,增补19字入正文,又补402字附于正文后。经他们校订增补的世称“大徐本”。
徐铉书法作品(2张)徐铉长于书法,喜好李斯小篆,隶书也较出色。宋代欧阳修《集古录跋尾·泰峄山刻石》 载:“昔徐铉在江南,以小篆驰名,郑文宝其门人也,尝受学于铉,亦见称于一时。”清代冯武《书法正传》称 其:“善小篆,映日视之,画之中心,有一缕浓墨,正当其中,至于曲折处,亦当中,无有偏侧;乃笔峰直下不 侧,故锋常在画中。”黑龙江省博物馆藏有他的《篆书千字文残卷》(宋摹本)。徐铉的行书也颇为人称道,代 表作《私诚帖》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全篇结构平稳,但又不掉趣味,书风含蓄天然,开宋人尚意书风的先河。
宋太祖听后说道:“你暂且退下,我自己来选一个合适的人。”一会儿后,宦官宣传殿前司听旨,要他报上 十名不识字的殿前侍者的名单,太祖看后,御笔点中其中一个,说:“此人即可。”朝中上下都惊诧不已。宰相 也不敢再请示,就催促被点之人立刻动身。被御笔点中的殿侍者不知何故派他作使臣,又得不到任何解释,只好 渡江前往。起初,徐铉词锋如云,旁观者惊愕不已,殿侍者更是无以应付,只好不住地点头,徐铉不知他的深浅, 硬撑着与侍者交谈。他们一起住了几天,侍者还是不与徐铉酬答,徐铉此时已精疲力竭,再也不吭声了。
开宝七年(974年),宋太祖赵匡胤令大将曹彬伐南唐。徐铉曾二度奉李煜之命使宋,谋求和平,告太祖曰: “煜事陛下,如子事父,未有过失,奈何见伐?”太祖道:“汝以为父子分两家,可乎?”铉不能对。十一月, 徐铉、周惟简再次入奏,徐铉道:“李煜因病未任朝谒,非敢拒诏也,乞缓兵以全一邦之命。”其言极恳切,与 太祖辩,反复再三,声气愈厉。赵匡胤大辩不过,拔剑而起,怒斥徐铉:“不须多言!江南国主何罪之有?只是 一姓天下,卧榻之侧,不容他人酣睡!”徐铉不敢再言。

关于徐氏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

关于徐氏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

关于徐氏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
徐氏是一个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姓氏,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早期的商周时期。

以下是对徐氏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
徐氏历史上有许多杰出的人物。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徐氏就已经成为一支崭露头角的豪门,如徐福、徐干、徐州。

从那时开始,徐氏开始在政治、军事、文化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宋代时期,徐氏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与繁荣。

徐光启是明代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他是明代初年的重要政治家,其治理能力和文学造诣为后世所称颂。

徐霞客是明代伟大的地理学家和探险家,他的著作《徐霞客游记》记录了他的诸多探险经历,对中国地理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现代,徐氏已经成为中国姓氏中最为普遍的姓氏之一。

根据最近的统计数据,徐氏在中国人口中的占比与其他重要的姓氏如李、王、张相当。

徐氏家族在全国范围内分布广泛,他们活跃在各个行业和领域,涵盖了政治、商业、科技、文化、教育等多个领域。

在现代的徐氏家族中,有很多杰出的人物。

例如,徐志摩是二十世纪中国最重要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歌作品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徐冰是中国著名的当代艺术家,他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誉。

总的来说,徐氏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姓氏,其影响力由古至今。

他们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有杰出的代表人
物,为中国的历史和现代社会做出了重要贡献。

徐氏家族的成员们在不同领域中不断崭露头角,为中国的发展和繁荣做出了积极努力。

「宋代」永嘉四灵徐玑的二十首诗作,值得品读!

「宋代」永嘉四灵徐玑的二十首诗作,值得品读!

「宋代」永嘉四灵徐玑的二十首诗作,值得品读!徐玑(1162年~1214年)字致中,又字文渊,号灵渊,浙江温州永嘉松台里人,祖籍福建晋江安海徐状元巷人,唐朝状元徐晦后裔。

宋代诗人。

受父“致仕恩”得职,浮沉州县,为官清正,守法不阿,为民办过有益之事。

在建安主簿任内,安抚麻溪峒民;为龙溪县丞时,乡里豪富强占坡塘,经过调查,恢复旧观。

后调武当令,拟去官从叶适游,未及而卒。

徐玑与徐照、翁卷、赵师秀并称为"永嘉四灵"。

著有《泉山集》,已佚。

其《二薇亭诗》1卷,有《敬乡楼丛书》本,亦收入读画斋刊本《南宋群贤小集》中。

【泊舟呈灵晖】泊舟风又起,击缆野桐林。

月在楚天碧,春来湘水深。

官贫思近阕,地远动愁心。

所喜同舟者,清赢亦好吟。

【春日游张提举园池】西野芳菲路,春风正可寻。

山城依曲渚,古渡入修林。

长日多飞絮,游人爱绿阴。

晚来歌吹起,惟觉画堂深。

【夏日怀友】流水阶除静,孤眠得自由。

月生林欲晓,雨过夜如秋。

远忆荷花浦,谁吟杜若洲?良宵恐无梦,有梦即俱游。

【山居】柳竹藏花坞,茅茨接草池。

开门惊燕子,汲水得鱼儿。

地僻春独静,人闲日自迟。

山禽啼忽住,飞起又相随。

【春日晚望】楼上看春晚,烟分远近村。

晓晴千树绿,新雨半池浑。

柳密莺无影,泥新燕有痕。

轻寒衫袖薄,杯酌更须温。

【孤坐】晨起犹孤坐,瓶泉待煮茶。

寒烟添竹色,疏雪乱梅花。

独喜忘时事,谁知改岁华。

多君能过此,人里似山家。

【秋夕怀赵师秀】冷落生愁思,衰怀得句稀。

如何秋夜雨,不念故人归。

蛩响砌尤静,云疏月尚微。

惟怜篱下菊,渐渐可相依。

【黄碧】黄碧平沙岸,陂塘柳色春。

水清知酒美,山瘦识民贫。

鸡犬田家静,桑麻岁事新。

相逢行路客,半是永嘉人。

【记述二十韵为赵沂公作】日月交辉际,乾坤欲整时。

谋谟无远近,顾盼有安危。

国倚宗臣重,人惟正统推。

将军兼问古,中尉不言私。

美德开初禩,清风起四维。

山河春蔼蔼,雨露夜垂垂。

川浩灶嚣穴,田丰鼠兔窥。

阴辞萋莫已,深网障无遗。

流谤看金策,纯诚表竹枝。

《宋史·徐鹿卿传》原文及翻译

《宋史·徐鹿卿传》原文及翻译

《宋史·徐鹿卿传》原文及翻译《宋史·徐鹿卿传》原文及翻译徐鹿卿,字德夫。

博通经史,以文学名于乡,后进争师宗之。

嘉定十六年,廷试进士,有司第其对居二,详定官以其直抑之,犹置第十。

调南安军学教授。

张九成尝以直道谪居,鹿卿摭其言行,刻诸学以训。

立养士纲条,学田多在溪峒,异时征之无艺,农病之,鹿卿抚恤,无逋租者。

其后盗作,环城屋皆毁,惟学宫免,曰:“是无挠我者。

”真德秀守泉,辟宰南安,鹿卿以不便养辞。

德秀曰:“道同志合,可以拯民,何惮不来?”鹿卿入白其母,欣然许之。

既至,首罢科敛之无名者,明版籍,革预借,决壅滞,达冤抑,邑以大治。

德秀寻帅闽,疏其政以劝列邑。

岁饥,处之有法,富者乐分,民无死徙。

会岳珂守当涂,制置茶盐,自诡兴利,横敛百出,商旅不行,国计反屈于初。

命鹿卿核之,吏争窜匿。

鹿卿宽其期限,躬自钩考,尽得其实。

珂辟置贪刻吏,开告讦以罔民,没其财,民李士贤有稻二千石,囚之半岁。

鹿卿悉纵舍而劝以其余分,皆感泣奉命。

鹿卿言罢浮盐经界硷地,先撤相家所筑,就捕者自言:“我相府人。

”鹿卿曰:“行法必自贵近始。

”卒论如法。

丞相史弥远之弟通判温州。

利韩世忠家宝玩,籍之,鹿卿奏削其官。

初,鹿卿檄衢州推官冯惟说决婺狱,惟说素廉平,至则辨曲直,出淹禁。

大家不快其为,会乡人居言路,乃属劾惟说。

州索印纸,惟说笑曰:“是犹可以仕乎?”自题诗印纸而去。

衢州郑逢辰以缪举,鹿卿以委使不当,相继自劾,且共和其诗。

御史兼二人劾罢之。

及知泉州,改赣州,皆辞。

丞相杜范遗书曰:“直道不容,使人击节。

君不出,岂以冯惟说故耶?惟说行将有命矣。

”鹿卿乃出。

上眷遇弥笃而忌者浸多,有撰伪疏托鹿卿以传播,历诋宰相至百执事,鹿卿初不知也,遂力辨上前,因乞去,上曰:“去,则中奸人之计矣。

”令临安府根捕,事连势要,狱不及竟。

鹿卿居家孝友,喜怒不形,恩怨俱泯,宗族乡党,各得欢心。

居官廉约清峻,豪发不妄取,一庐仅庇风雨。

谥清正。

(选自《宋史卷四百二十四》)译文:徐鹿卿,字德夫。

徐铉 徐锴世系表

徐铉 徐锴世系表

徐铉徐锴世系表五代宋初著名的文字学家徐育宏【九十五世】彦章:周次子,字文楚,白雀一双聚其户牖论者以为隐德之感焉兄弟二人白头相对时人称其兄弟为双皓生子一:源、砺。

★引用:《庐陵徐氏宗谱》亦同。

◆引证:《徐延休公墓志铭》云:“曾祖讳源,祖讳徽,皆隐德不仕。

父讳延休,卫尉卿,赠左仆射,才高道直,有名于时。

”【九十六世】源:彦章公子,生子一:徽。

◆引证:《徐延休墓志铭》《南唐书》卷二三五《卢郢传》【九十七世】徽:源公子,皆隐德不仕。

生子一:延禄、延休。

◆引证:《徐延休墓志铭》《南唐书》卷二三五《卢郢传》【九十八世】延禄:徽长子,迁南城狭岭。

◆引证:《徐延休墓志铭》《南唐书》卷二三五《卢郢传》延休:徽次子,出生在会稽人(今浙江省绍兴市),遂家迁广陵。

字德文,风度淹雅,故唐乾符中进士。

初,郡守督事多遣小吏巡县,延休棰而遣之。

刺史王彦章服其刚正,贻书谢过。

任光禄卿、江都少尹、卫尉卿等职,死后赠左仆射。

卒于吴睿帝顺义三年(923),延休夫妇死后被葬于洪州。

娶包氏,生子二:铉、锴。

◆引证:《南唐书》卷二三五《卢郢传》。

徐铉对此的解释是:“先君顷岁戎乘,尝涖斯邦。

依然棠树之人,自是桐乡之邑,乃以庚申岁迁奉松槚,卜兆于鸾冈之阳,敢言折臂之祥,愿占维桑之地。

”【九十九世】铉:延休长子,会稽人。

讳铉,字鼎臣,生于卒于宋太宗赵炅淳化三年壬辰(917)。

正妻王畹字国香,卒于宋太祖开宝元年(992),享年五十岁。

生一子:夷直。

还有一个小妾卢氏,生三女。

大女儿叫徐神华,嫁吴淑,早亡;二女儿叫徐林华,嫁高慎交;小女儿叫十七娘,才淑过人,可惜不到十五岁就夭折了。

◆引证:《南唐书》卷二三《卢郢传》。

锴:延休次子,会稽人。

字楚金,父仕南唐官至右内史舍人。

生于吴武义二年(921),卒于南唐开宝七年(975)七月卒,年五十五。

据《默记》卷中的记载,有一个儿子名叫徐十郎。

◆引证:陆游《南唐书》卷五《徐锴传》载,宋史》卷四四一《徐铉传》皆谓徐锴“四岁而孤”吴睿帝顺义三年(923)。

徐梦莘简介_徐梦莘的资料介绍、故事传奇

徐梦莘简介_徐梦莘的资料介绍、故事传奇

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宋代史学名著。

二百五十卷。

作者徐梦莘(1126~1207),江西清江人。

二十九岁举进士,一生大部分居家著述,至绍熙五年(1194)六十九岁时才撰成《三朝北盟会编》一书。

“三朝”,指宋徽宗赵佶、宋钦宗赵桓、宋高宗赵构三朝。

该书会集了三朝有关宋金和战的多方面史料,按年月日标出事目,加以编排,故称为“北盟会编”。

宋金和战是北宋末南宋年间头等大事,宋人据亲身经历或所闻所见记录成书者,不下数百家。

但“各说异同,事有疑信”。

因此,徐梦莘将各家所记,以及这一时期的诏敕、制诰、书疏、奏议、传记、行实、碑志、文集、杂著等,凡是“事涉北盟者”,兼收并蓄,对记述的异同和疑信,也不加考辨。

书成之后,庆元二年(1196)实录院取进,作为编修《高宗实录》的参考。

其所引用的资料也因史馆缺少,录进了一百多种。

为此,宋廷特除徐梦莘为直秘阁。

此后,徐梦莘又继续编纂了《北盟集补》五十卷,但早已失传。

由于徐梦莘痛感“靖康之祸”,靖康史事也就成为该书的一个重点。

该书自政和七年(1117)宋遣使与金订“海上之盟”开始,至绍兴三十一年(1161)金海陵王完颜亮被杀,次年宋金恢复和议止,共书四十五年事。

靖康为时不过一年半,却占了七十五卷,几乎占全书的三分之一,而且叙事亦极细致。

作者通过大量事实和细致的叙述,以揭示自“海上之盟”到“靖康之祸”的原委终始。

《三朝北盟会编》征引的文献材料达二百多种,而且所引用的全录原文,因此保存了文献材料的原貌。

这种引用方法,在过去编年史著作中是不多见的。

该书征引的史料,有许多后来散失,赖该书得以保存,为后来的研究者提供了方便。

此外,有些史册,诸如《建炎通问录》、《顺昌破贼录》、《靖康小雅》、《伪齐录》等,多与《会编》所载文字相同,当系从该书辑录出来的。

《三朝北盟会编》史料丰富,记述详赡,为研究辽、宋、金史的基本史籍之一。

该书长期仅有抄本流传,窜改甚多。

现存通行本,有光绪四年(1878)袁祖安的活字排印本,光绪三十四年许涵度的校刊本。

【宋朝历史】徐徽言:最后拒不招降就义的北宋最后武状元

【宋朝历史】徐徽言:最后拒不招降就义的北宋最后武状元

【宋朝历史】徐徽言:最后拒不招降就义的北宋最后武状元徐徽言,字彦猷,史称其“少为诸生,泛涉书传”,十五岁参加武科考试,“武举绝伦及第”,艺压群雄,力拔头筹,成为了该年度武科状元。

历史上最为杰出的武状元就是唐朝的郭子仪,一生历仕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出将入相,对唐朝有起死回生之功,威名盖世。

宋代的武状元比唐朝更讲究实力,其除了考究骑、射、武艺和体力外,还要考“策论”及对兵书的阅读心得和研究。

只可惜宋朝重文抑武,很多人武科举人进入了仕途就从文弃武,专事文职工作而不愿带兵打仗,所以两宋时期很少有武科举出身的名将。

徐徽言却是例外。

少年徐徽言自中武魁便到辗转在边疆担任武职,多次打败西夏人的入侵,官职升到了武经郎、知晋宁军兼岚石路沿边安抚使。

“靖康之耻”之后的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九月,大金国西路军统帅完颜娄室率部沿渭水西进,进攻长安,一路势如破竹,很快就进攻到宋河东路最后的堡垒麟、府、丰三州。

河东路的辖区主要在黄河以东,大致相当于今山西省大部分地区,辖管到今陕北地区的只有麟州(相当于今陕西省神木县)、府州(相当于今陕西省府谷县)、丰州(今陕西省府谷县北)和晋宁军部分地区(相当于今陕西省佳县、吴堡两县地)。

(徐徽言忠壮祠)原本,金军南下,为了避免节外生枝,曾许诺将本属于大宋的麟、府、丰三州赏赐给西夏。

而宋高宗赵构在金兵的逼迫之下,也忍痛同意割让河东、河西两路等黄河以北州府,将麟、府、丰三州及岚、石等州并入西夏的版图。

麟、府、丰三州位于陕西最北端,是宋、辽、西夏三国的交界地,“黄河带其南,长城绕其北,地据上游,势若建瓴,实秦晋之咽喉,关陕之险要也”,是宋夏对峙中宋朝河东路的重要障蔽。

此外,这里还出产良马,是中原政府罕有的战马的产地。

时任晋宁军兼岚石路沿边安抚使徐徽言大为悲愤,拒绝承认朝廷诏书的合法性,跃马横枪,将前来接收河西三州的西夏军全部赶出境外。

他还收集了大量河东路的宋朝残军,连结了数十万汾、晋豪杰义士,准备捣太原、取雁门,收复故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上宋代姓徐的人物
徐淑:陇西(郡治今甘肃临洮南)人,东汉著名女诗人。

徐稚:今江西省南昌境内人,汉桓帝时因不满宦官专权,虽经多次征聘,最终没有做官,时称“徐州高士”。

徐干:北海(今山东潍坊)人,东汉末期著名哲学家、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著有《中论》,辞意典雅,为时所称。

又善辞赋,能诗,后人辑有《徐伟长集》。

徐庶:颍川(今河南禹州)人,三国时名臣,曾走马荐诸葛,因其母为曹操所挟执,入曹营后,一言不发。

徐陵:东海郯(今山东郯城)人,南朝文学家,其诗歌骈文,轻靡绮艳,与庾信齐名,有《玉台新咏》等,后人辑有《徐孝穆集》。

徐寅:莆田(今属福建)人,唐代诗人,有《探龙钓矶》二集,诗四卷。

徐达:濠州(今安徽凤阳)人,明代名将,勇猛有谋略,为朱明王朝的建立立下奇功。

徐润:广东省香山人,清朝时买办。

徐渭:字文长,山阴人,杰出的文学家、书画家,自称书法天下第一,长于行草。

擅长水墨花竹、山水、人物。

与陈复道并答“青藤、白阳”。

有《徐文长全集》、《南词续录》等。

徐松:直隶大兴(今属北京市)人,清代著名学者。

一生致力于史地研究,成绩卓著,有《西域水道记》等地理著作,为清代研究西北历史地理的先驱者之一。

徐安真:中唐时重臣。

安禄山叛乱时与朝中其它五位重臣隐居今湖南省汨罗与平江交界处。

湖南徐姓从此兴望。

徐树铮:江苏省萧县人,北洋皖系政客,曾在段祺瑞内阁担任陆军次长、国务院秘书等职。

徐锡麟:浙江省阴山人,民主革命烈士,1907年与秋瑾准备在皖浙两省同时起义,后被抓,英勇就义。

徐霞客:南直隶江苏人,杰出的旅行家和游记文学家,其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其观察所记,按日记载,死后编辑而成《徐霞客游记》。

徐光启:明代科学家。

字子先,上海徐家汇人。

万历三十二年进士,崇祯五年升任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

崇祯六年兼任文渊阁大学士。

研究范围广泛,以农学、天文学、数学较为突出。

较早从窦马利学习西方的天文、历法、数学、测量、水利等科学技术,并介绍到我国,是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积极推动者。

著有《农政全书》,主译《崇祯历书》,译著《几何原本》。

徐世昌:天津人,光绪进士。

辛亥革命后,密助袁世凯窃取总统职位,1918-1922年年曾任民国大总统。

徐树铮:江苏萧县(今属安徽省)人,北洋皖系军阀、政客,为段祺瑞之股肱,后被冯玉祥部枪杀于河北廊坊火车站。

徐悲鸿:江苏省宜兴人,现代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尤擅画马。

徐向前:山西省五台人,十大元帅之一,他是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重要领导人,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和军队的建设立下了赫赫战功,是伟大的革命家、军事家。

徐特立:湖南长沙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早年赴日本考察教育,留法勤工俭学。

建国后,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全国人大常
委、中共中央委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