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中医药大学影像诊断学(总结)

合集下载

影像诊断学总结

影像诊断学总结

影像诊断学总结影像诊断学是医学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通过各种影像技术对人体进行诊断和治疗方案的制定。

下面将对影像诊断学进行总结,包括其基本原理、临床应用和发展前景。

一、基本原理影像诊断学主要运用了医学影像学的原理和技术,通过将电磁波、射线或声波等传感器应用于人体,以获取内部结构和功能的详细信息,并通过图像分析和解读来进行诊断。

常见的影像技术包括X线放射学、超声波、计算机断层扫描(CT)、磁共振成像(MRI)等。

二、临床应用1. X线放射学:通过X射线的吸收和散射来获得关于骨骼、肺部和胸腹部等器官的信息,广泛应用于骨折、肺炎等病症的诊断。

2. 超声波:利用超声波在人体组织中的传播速度和能量反射程度来生成图像,常用于产前检查、肝脾肾等脏器的检查和引导手术操作。

3. CT:通过X射线扫描和计算机图像重建技术,能够提供更精细的横断面图像,广泛应用于脑部、胸腹部和骨骼等器官的病变检测与诊断。

4. MRI:利用强磁场和无线电波来获取人体组织的详细图像,对软组织、关节和脑部等疾病具有高分辨率和多参数检测的优势。

5. 核医学:包括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和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通过放射性同位素的探针获得人体内部器官代谢、功能和分布的信息,主要应用于肿瘤、心血管和神经系统的诊断。

三、发展前景1. 人工智能(AI)在影像诊断学中的应用:AI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影像诊断学的革新,通过深度学习和图像识别算法,可以实现自动化和智能化诊断,提高诊断准确性和效率。

2. 影像融合技术的发展:将多种影像技术融合使用,可以更全面地观察人体内部结构和功能,提高病变的检测率,为医生提供更准确的诊断依据。

3. 高分辨率和低剂量技术的改进:随着技术的进步,影像诊断学在保持良好图像质量的同时,不断降低患者受到的辐射剂量,并进一步提高对微小病变的检测能力。

4. 影像诊断学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影像诊断学与遗传学、肿瘤学、心脑血管学等学科的融合将有助于全面了解疾病的发病机制和进一步的治疗方案制定。

影像诊断学重点知识汇总收藏

影像诊断学重点知识汇总收藏

影像诊断学重点知识汇总收藏影像诊断学是医学领域中重要的一门学科,通过运用各种影像学技术,对人体内部进行非侵入性的观察和诊断。

影像诊断学在疾病的早期筛查、诊断和治疗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一些影像诊断学的重点知识,希望能对学习和理解这门学科有所帮助。

一、典型影像学检查方法1. X线摄影X线摄影是最常用的影像学方法之一,它能够显示出人体内部的骨骼结构和某些软组织的情况。

根据不同的需求,X线摄影分为常规X线摄影和特殊X线摄影。

常规X线摄影主要用于检查骨折、关节病变、肺部疾病等,而特殊X线摄影则包括口腔X线摄影、静脉造影等。

2. CT扫描CT扫描是利用X射线通过人体,由计算机系统生成多层面断层图像的一种方法。

它可以提供关于软组织和骨骼的详细信息,常用于肿瘤诊断、头部损伤、脑血管病变等方面。

3. MRI检查MRI(磁共振成像)利用高频电磁场和无线电波对人体进行成像。

与CT扫描相比,MRI检查具有更高的分辨率和更详细的软组织成像能力,尤其适用于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如脑部疾病、脊髓损伤等。

4. 超声检查超声波是一种声波,具有穿透和回声反射的特性。

超声检查通过对人体内部声波的反射信号进行分析和处理,产生图像。

它可以显示出人体内部器官的形态、结构和功能情况,广泛应用于妇产科、心脏病学、消化内科等领域。

5. 核医学检查核医学检查主要通过给患者注射一种带有放射性标记物的药物,以记录放射性物质在人体内的分布和代谢,从而观察器官功能和病变情况。

核医学检查包括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CT)、甲状腺扫描等。

二、诊断常见病症的影像表现1. 脑卒中脑卒中是指因脑血管破裂或阻塞引起的突发性脑功能障碍。

在CT扫描中,脑卒中患者的影像表现为脑梗死区域的低密度区或脑出血的高密度区。

MRI扫描可以更详细地显示出脑梗死和脑出血的范围和病变情况。

2. 肺癌肺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往往以胸部X线摄影或CT扫描为主要方法进行诊断。

医学影像诊断学重点知识总结

医学影像诊断学重点知识总结

医学影像诊断学重点知识总结医学影像诊断学是临床医学中重要的分支学科,它通过应用不同的成像技术,如X射线、超声、CT、MRI等,对患者进行非侵入性的体内成像,帮助医生进行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决策。

本文将对医学影像诊断学的重点知识进行总结。

一、X射线成像X射线成像是最常见和最早应用的医学影像学技术。

它通过通过放射性物质(如铅)的屏蔽,将X射线透过人体后所产生的影像记录下来。

常见的X射线检查包括胸部X射线、骨骼X射线等。

在胸部X射线检查中,我们可以通过观察阴影的形状、大小和位置,来判断肺部是否有异常,如肺炎、肿瘤等。

而骨骼X射线检查可以用于诊断骨折、骨质疏松等骨骼疾病。

二、超声成像超声成像是利用超声波在人体组织中的传播和反射的原理,获取人体内部器官的结构和功能信息。

它具有成本低、无辐射、可重复性好等优点。

超声检查主要应用于妇产科、肝脏、胆囊、乳腺、心脏等器官的检查。

在妇产科中,超声可以用于孕产妇的孕期监测、胎儿的生长发育等检查。

在肝脏方面,超声可以帮助医生判断肝脏大小、结构、是否存在肿瘤等。

三、CT成像CT(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是利用旋转X射线源和探测器来获取多个切片图像,并通过计算机重建形成三维图像。

CT成像的优点是图像分辨率高,可以观察到细微的病变。

CT扫描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于头颅、胸部、腹部等脏器的检查。

例如,头颅CT可以帮助医生判断颅骨骨折、脑出血等情况。

腹部CT可以用于检查肝脏、肾脏、胰腺等脏器是否存在肿瘤、囊肿等。

四、MRI成像MRI(磁共振成像)是利用人体组织中氢质子的信号差异,通过强大的磁场和梯度磁场的作用,获取人体内部的高分辨率图像。

MRI成像的优点是对软组织分辨率较高,可以显示脑、脊髓、心脏等器官的结构与功能。

例如,脑部MRI可以用于检查脑癌、脑血管病变等。

心脏MRI可以评估心室结构、心功能等。

五、放射性核素扫描放射性核素扫描是利用放射性核素的放射性衰变放出的γ射线进行体内显像与功能研究的一种方法。

影像诊断学总结

影像诊断学总结

影像诊断学总结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影像诊断学在临床诊疗中的应用越来越重要。

影像诊断学是一门通过运用现代医学影像技术对病理组织进行影像学分析和诊断的学科。

它可以帮助医生们更准确地判断疾病的类型、程度和发展趋势,为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对影像诊断学进行总结,探讨其应用的重要性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首先,影像诊断学在临床中的应用显得尤为重要。

它能够以非侵入性的方式全面观察和评估患者的内部器官和组织,为医生提供详尽和准确的信息。

例如,通过使用X光、CT、MRI等设备,医生们可以观察到患者身体内部的细微变化,从而对疾病进行更精确的诊断。

这对于各种疾病的早期诊断和预防具有重要意义,能够避免疾病的进一步恶化,提高治疗的成功率。

其次,影像诊断学的发展离不开人工智能的支持。

人工智能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已经成为了一个热点话题。

通过训练算法和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可以在数字图像中识别和定位病变区域,辅助医生进行诊断。

与传统的基于人眼观察和判断相比,人工智能可以提高影像分析的准确性和速度。

未来,随着人工智能算法的不断优化和完善,我们可以预见到人工智能将在影像诊断学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另外,影像诊断学不仅可以用于疾病的诊断,还可以用于监测治疗效果和预测疾病的发展趋势。

通过连续观察和比较患者的影像学表现,医生们可以追踪疾病的进展情况,并判断治疗方案的有效性。

例如,在癌症的治疗过程中,医生们可以通过MRI扫描来监测肿瘤的大小和形态的变化,从而判断治疗效果。

同时,医生们还可以通过对大量的病例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建立模型来预测疾病的发展趋势和患者的生存期。

此外,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影像诊断学在体检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通过对患者进行全面的影像学检查,医生们可以发现一些潜在的病变和异常情况,及早进行干预和治疗。

影像诊断学在体检中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疾病的检测率,还可以提高个体的健康管理水平。

影像诊断学总结

影像诊断学总结

影像诊断学总结第一章绪论1.医学影像学诊断技术:X线、超声、CT、MR、核素2.X线特性和医学的关系•穿透作用:医用X线波长短,故穿透力强,可穿透各种密度不同的物质。

•荧光作用:X线能激发荧光物质产生肉眼可见荧光.这是X线透视的基础.•感光作用,X线可使胶片上的溴化银感光,银离子(Ag+)被还原成金属银(Ag) 经显影处理,胶片呈黑色,经定影、水洗把未感光的溴化银冲掉显出一张X线照片,这是X线照片的基础.•电离作用:X线穿透任何物质都使该物质产生电离,,电离的程度与X线量成正比,这是放射计量学的基础.•生物作用(效应):X线照射生物体,可使细胞产生损伤,甚至坏死,其程度与X线剂量大小有关,这是放射线治疗的基础3.X线成像原理天然对比成像:人体各组织有密度差异,这种差异称天然对比.a)1、高密度:骨,钙化b)2、中等密度:肌肉,内脏,液体,软骨c)3、低密度:脂肪气体人工对比d)由于人体组织器官密度近似,为显示缺乏对比的组织器官,人为地引入密度更高的物质如碘,钡剂,或更低的物质如气体,形成人工密度差别.此法是造影的基础,导入的物质称造影剂(contrast medium)*【分类】(1)低密度造影剂:空气,氧气,二氧化碳等(2)高密度造影剂:硫酸钡. 消化道造影水溶性有机碘:离子型如泛影葡(Urogrfin)非离子型:如碘(Iopamidol优维显)无机碘:碘化油(Lipoidol)子宫输卵管造影【方法】(1) 直接导入法口服法:如消化道造影;灌注法:如钡灌肠,支气管造影(2)间接导入法(生理排泄法): 通过造影剂生理排泄,显示器官,如口服胆囊造影,静脉肾盂造影,静脉胆囊造影4.X线图像特点重叠图像影像密度a)普通X线图像是人体不同密度组织结构的综合投影,与影像密度概念不同的是胶片密度可用密度仪测量,在胶片上白色为高密度,黑色为低密度,灰色为中等密度,透视荧光屏上则与胶片相反.影像的放大与失真b)由于X线束呈锥形,它能使物体放大投影周围产生一圈模糊的半影,从而影响照片的清晰度和失真度.焦--片距离越远,X线越趋于平行,半影越小,清晰度越高,反之则大,照片清晰度下降5.X线防护原则时间防护:尽量缩短曝光时间,根据情况减小照射野.距离防护:尽量远离X线源(X线管球)屏蔽防护:利用屏蔽、铅衣等使X线与工作人员隔离,从而起到减少或杜绝X线辐射的作用.6.CR与DR的优缺点(两者都是X线的发展)CR优点(1) 灵敏度高.采集微弱信号不被噪声掩盖(2) 分辨力高.可观察细微结构(3) 后处理功能:测量、放大、剪影等后处理CR缺点(1) 时间分辨率较差.不能满足动态显示(2) 空间分辨率低于常规胶片(即:图象细微结构的分辨能力)(3) 设备较昂贵:IP板属于易耗品DR优点1.曝光宽容度大2.后处理功能3.工作站出报告,无胶片,DIcom3接口,储存传送方便4.省人力,提高工作效率DR缺点:设备成本高;专机专用7.CT计算机断层扫描*概念:CT是人体某个断面的组织密度分布图,以X线作为照射源,由探测器接受人体组织对X线的衰减值,经模/数转换输入计算机,再通过数/模转换显示在屏幕上。

影像诊断学重点知识汇总,收藏!

影像诊断学重点知识汇总,收藏!

影像诊断学重点知识汇总,收藏!1.X线成像的基本原理:答:当X线透过人体不同组织结构时,被吸收的程度不同,所以到达荧光屏或胶片上的X线量即有差异。

这样,在荧光屏或X线胶片上就形成明暗或黑白对比不同的影像。

2.大叶性肺炎的CT表现答:①病变呈大叶性或肺段性分布②病变中可见空气支气管征③病变密度均匀,边缘平直④实变的肺叶体积通常与正常时相等⑤消散期病变呈散在的大小不一的模糊影。

3.中心型肺癌的X线表现答:①肺门肿块;②支气管阻塞征象:阻塞性肺气肿、阻塞性肺炎、肺不张横“S”征。

4. 中心型肺癌的CT表现答:①肺门区肿块②支气管内肿块③支气管壁增厚④支气管腔狭窄与阻断⑤阻塞性肺炎或肺不张5.周围型肺癌的X线表现答:①肺内球形肿块;②边缘分叶状或脐样征;③边缘细短毛刺;④癌性空洞:肿块内透亮影,偏心、厚壁。

6.周围型肺癌的CT表现答: 主要表现为肺内球形肿块。

肿块常可见分叶征、毛刺征胸膜凹陷征和不规则的厚壁空洞。

7.支气管肺炎的X线表现答:①小叶分布,多在两肺下野内、中带;②为多数大小不等的点片状阴影,模糊不清分布不均,可融合成大片。

8.原发综合征的X线表现答:①肺内原发病灶,肺内模糊片状影;②淋巴管炎,条索状影;③肺门淋巴结结核,肺门淋巴结肿大。

9. 急性粟粒型肺结核的X线表现答:①早期仅见肺野呈毛玻璃样密度增高;②典型者病灶大小、密度、分布均匀,称“三均匀”;③可融合成较大病灶;④治疗后可吸收11.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按肿瘤的原发部位可分为几种类型?答:①中心型:发生于主支气管、叶支气管及段支气管的肺癌;②周围型:发生于肺段以下支气管到细支气管以上的肺癌;③弥漫型:发生于细支气管或肺泡上皮的肺癌12.肺转移癌的X线表现答:①多发球形病灶,密度均匀,大小不一,轮廓清楚,似棉球状;②多发粟粒状病灶;③单发球形病灶应和原发性肺癌鉴别13.阻塞性肺不张的常见原因及其基本X线表现答: 常见原因:支气管异物,血块,痰栓,支气管肺癌,炎性肉芽肿,支气管结核基本X线表现:肺叶体积缩小,密度增高,肺血管、肺门及纵膈不同程度的向患侧移位,邻近肺叶可出现代偿性肺气肿。

医学影像学考试总结(整理版)

医学影像学考试总结(整理版)

医学影像学考试总结(整理版)医学影像学考试总结(整理版)1.螺旋CT(SCT):螺旋CT扫描是在旋转式扫描基础上,通过滑环技术与扫描床连续平直移动而实现的,管球旋转和连续动床同时进行,使X线扫描的轨迹呈螺旋状,因而称为螺旋扫描。

2.CTA:是静脉内注射对比剂,当含对比剂的血流通过靶器官时,行螺旋CT容积扫描并三维重建该器官的血管图像。

3.MRA:磁共振血管造影,是指利用血液流动的磁共振成像特点,对血管和血流信号特征显示的一种无创造影技术。

常用方法有时间飞跃、质子相位对比、黑血法。

4.MRS:磁共振波谱,是利用MR中的化学位移现象来确定分子组成及空间分布的一种检查方法,是一种无创性的研究活体器官组织代谢、生物变化及化合物定量分析的新技术。

(哈医大202*年复试题)5.MRCP:是磁共振胆胰管造影的简称,采用重T2WI水成像原理,无须注射对比剂,无创性地显示胆道和胰管的成像技术,用以诊断梗阻性黄疽的部位和病因。

6.PTC:经皮肝穿胆管造影;在透视引导下经体表直接穿刺肝内胆管,并注入对比剂以显示胆管系统。

适应症:胆道梗阻;肝内胆管扩张。

7.ERCP:经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在透视下插入内镜到达十二指肠降部,再通过内镜把导管插入十二指肠乳头,注入对比剂以显示胆胰管;适应症:胆道梗阻性疾病;胰腺疾病。

8.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用计算机处理数字影像信息,消除骨骼和软组织影像,使血管成像清晰的成像技术。

9.造影检查:对于缺乏自然对比的结构或器官,可将高于或低于该结构或器官的物质引入器官内或其周围间隙,使之产生对比显影。

10.血管造影:是将水溶性碘对比剂注入血管内,使血管显影的X线检查方法。

11.HRCT:高分辨CT,为薄层(1~2mm)扫描及高分辨力算法重建图像的检查技术12.CR:以影像板(IP)代替X线胶片作为成像介质,IP上的影像信息需要经过读取、图像处理从而显示图像的检查技术。

13.T1:即纵向弛豫时间常数,指纵向磁化矢量从最小值恢复至平衡状态的63%所经历的弛豫时间。

医学影像诊断学考试重点-医学影像诊断学总结

医学影像诊断学考试重点-医学影像诊断学总结

医学影像诊断学考试重点|医学影像诊断学总结诊断第一章总论1.X线的特性(1)X线具有穿透性(2)X线具有荧光作用(3)X线具有感光效应:(5)X线在均匀、各向同向的介质中,直线传播(6)X线不带电,它不受外界磁场或电场的影响2.CT值 X线穿透人体时,不同的组织密度值代表不同的线性衰减系数μ,一般用它的相对值表示,称为CT值。

单位为HU 第二章呼吸系统前后肋骨相差4个肋间,如第6前肋相当于第10后肋的高度※1.肺野充满气体的两肺在胸片上表现为均匀一致较透明的区域。

划分:为了便于标明病变位置,人为地将一侧肺野纵行分之为三等分,称为内、中、外三带,又分别在第2、4肋骨前端下缘划一水平线,将肺野分为上、中、下三野。

※2.肺门:是由肺动、静脉、伴行支气管等构成。

构成肺门的影像主要是血管影,在正位片上肺门位于两肺中野内带2-4前肋间处,左侧比右侧高1-2cm。

3.肺纹理 (1)定义:肺纹理是自肺门向外呈放射分布的树枝状影。

(2)组成:由肺动静脉、支气管、淋巴管等组成、构成肺纹理的主要影像是肺动脉的分支影。

4.纵隔以第4、8胸椎椎体下缘划两条水平线,分成上、中、下纵隔。

以气管心脏升主动脉前缘之前为前纵隔,食管前缘之后为后纵隔,两者之间为中纵隔。

5.膈右膈顶较左膈顶高1~2厘米。

肋膈角:指膈肌与侧胸壁之间的夹角。

6.阻塞性肺气肿:X线表现:(局限性和弥漫性)肺体积增大,肺野透明度增加,肺纹理稀疏 7.阻塞性肺不张:X线表现:阻塞远端的肺组织体积缩小,密度增高,周围结构呈向心性移位。

8.肺实变:(炎性实变)X线表现:密度略高,较均匀的云絮状影,边缘模糊,可扩散至整个肺叶。

“空气支气管征” 9.空洞与空腔:(1)空洞:肺内病变组织发生坏死并经引流支气管后所形成。

(肺癌、肺结核)分为厚壁空洞(≥3mm)和薄壁空洞(<3mm)(2)空腔:肺内生理性腔隙的病理性扩大。

(支扩、肺大泡)X线表现:二者相似,均表现为透光区,但空腔壁较薄,一般周围无实变,其内无液平。

影像诊断学期末重点

影像诊断学期末重点

影像诊断学期末重点影像诊断学是医学专业中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它借助各种医学影像技术对疾病进行诊断与评估。

在本学期的学习中,我们学习了许多重要的内容,本文将对这些重点进行总结和回顾。

一、放射线解剖学放射线解剖学是影像诊断学的基础,它涉及到人体各个器官和组织的形态和位置。

在本学期的学习中,我们重点掌握了正常放射线解剖学的知识,并通过解剖图像和示意图进行学习和理解。

掌握放射线解剖学对于正确理解和解读影像学表现至关重要,对于定位病变和判断其性质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二、影像学表现我们学习了各种不同影像学检查的原理和应用,并重点学习了不同器官和系统疾病的影像学表现。

比如,胸部X线片主要用于检查肺部和胸腔疾病,我们学习了正常的胸部X线片表现以及肺部和胸腔疾病的典型影像学表现,如肺炎、胸腔积液等。

此外,我们还学习了CT、MRI、超声等影像学技术的原理和应用,并重点学习了脑部、腹部、骨骼等常见部位的影像学表现。

这些知识的掌握在临床工作中非常重要,可以帮助我们准确诊断和评估各种疾病。

三、疾病的影像学诊断在学习了放射线解剖学和影像学表现之后,我们进一步学习了各种疾病的影像学诊断。

疾病的影像学诊断需要结合临床病史和症状,通过对影像学表现的分析和判断来确定疾病的性质和程度。

我们学习了肿瘤、感染性疾病、损伤和先天性畸形等不同类型疾病的影像学表现和诊断要点。

通过学习,我们能够准确地判断病变的位置、大小、形态和密度等特征,为临床医生提供可靠的影像学诊断依据。

四、辐射防护在影像诊断学中,我们不能忽视辐射对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影响。

因此,我们学习了辐射防护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学习了如何正确使用放射线和其他影像学设备,在工作中保护自己和患者免受不必要的辐射损害。

结语影像诊断学是医学专业中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通过本学期的学习,我们对放射线解剖学、影像学表现、疾病的影像学诊断和辐射防护等方面都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这些知识将为我们未来的临床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我们将能够更准确地进行疾病诊断和评估,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中医专业医学影像学重点整理汇总

中医专业医学影像学重点整理汇总

小叶性肺炎,即支气管肺炎
线表现:病变多发生在两肺的中、下肺野内中带。表现肺纹理增多、增粗、模糊;沿肺纹
肺结核
1998年8月中华结核病学会制定)
1)原发性肺结核(代号:I型):包括原发综合征和胸内淋巴结结核。
2)血行播散型肺结核(代号:II型):包括急性、亚急性、慢性。
3)继发性肺结核(代号:III型):包括浸润性肺结核、慢性纤维空洞性肺结核及干酪性
基本病变
、管腔改变:管腔狭窄——超过正常管径的持久性缩小
管腔扩张——超过正常管径的持续性增大
、轮廓改变:
是指钡剂涂布的轮廓有局限性外突的征象,为空腔脏器的管壁溃烂或凹陷达到一定
被造影剂充填。在切线位呈局限性向胃轮廓外突出的钡影,轴位观溃疡呈火山口状。
X线表现。
是指钡剂涂布的轮廓有局限性向内凹陷的表现,因管壁局限性肿块或管腔内占
肺瘀血:表现为肺野透明度降低,肺门及血管纹理模糊,血管纹理特别是上肺野血管纹
>下肺静脉)。常见二尖瓣狭窄和左心衰。
B线最多见。可伴有胸腔积液。压力进一步升高
肺动、静脉混合性高压兼有肺动脉和肺静脉高压两种X线征象。
消化系统
检查技术
、X线平片:仅适用于急腹症患者(消化道穿孔、肠梗阻等)
2)体积缩小 表现为肺门、叶间裂、膈、纵隔等结构的不同程度移位。
肺叶不张:不张肺叶致密
肺段不张:三角形致密影
肺小叶不张 :小斑片影
、 阻塞性肺炎:
是指终末细支气管以远的含气腔隙被渗出的液体、组织或细胞所代替。病因多见于
支气管气象”(当实变扩展至肺门附近时,较
结节:直径小于等于3CM;肿块:直径大于3CM;
心脏最大横径是胸廓正中线分别至左、右心缘最大径之和,胸

影像诊断学总结

影像诊断学总结

影像诊断学总结第二篇:中枢神经系统第一章:总论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

常用的检查手段是CT和MRI。

一、头颅平片(X线平片)主要用于显示颅骨先天性畸形,骨折、肿瘤及其他颅骨病变,如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疾病、某些代谢性骨病、骨纤维异常增殖症和畸形型骨炎等。

对脑内部分病变可提示病变算在可能,但绝大多数不能做出明确诊断。

拍片时应注意鉴别正常颅缝及血管沟、骨折线。

将可疑病变靠近胶片。

二、脑血管造影可选择性的进行颈内动脉、椎动脉或颈外动脉血管造影,常用数字减影技术。

用于显示脑内动脉及其分支血管分布,位置、形态、管径、周围供血以及静脉回流等情况。

目前主要用于评价血管发育异常、动脉瘤、血管闭塞等血管性病变,或者脑肿瘤供血情况,也可以对上述某些疾病进行介入治疗。

三、CT一般采用横断面扫描。

基线采用眦耳线或上眶耳线,依次连续扫8-10个平面。

鞍区病变采用冠状面,扫描定位线尽量垂直于鞍底。

1.CT平扫及增强扫描CT平扫对还有钙化、骨化的颅脑病变显示有优势,对颅骨骨折、颅脑外伤、脑梗赛、脑出血、急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脑梗死、脑积水等明确诊断。

CT增强扫描能帮助确定病变性质,有利于评价颅内血脑屏障破坏程度以及颅内肿瘤血供情况。

用于平扫显示不清的疑难病变,对颅内肿瘤、炎症、血管畸形等大多数需要进行增强扫描。

2.颅脑多平面及三维CT重组可多方位、立体的观察正常颅脑及病变。

3.脑血管CTA 可显示颅内动脉系统、静脉系统,可筛查脑动脉瘤、脑血管畸形等脑血管病变。

4。

CT脑灌注成像可获得脑灌注的的定量信息。

将这些信息赋予不同灰阶和伪彩,便可得到直观的脑灌注图。

临床上可用于评价正常及病变脑组织的血流灌注情况,常用于显示脑缺血及脑缺血半暗带。

四、MRI1. 常规采用横断面、矢状面扫描,根据病变部位辅以冠状面成像,常用SE 序列T1W1和FSE序列T2W1,也可采用快速自旋回波序列(Turbo-SE, FSE)及梯度回波序列(FLASH)、水抑制成像(FLAIR)用得较多,脂肪抑制技术会选择性使用。

1.1影诊总论 天津中医药影像学课件

1.1影诊总论    天津中医药影像学课件

鼻 骨 HR CT
• CT的一些新技术
1 、多层面重建技术( MPR )及曲 面重建 技术 2、多层面容积重建技术:包括最大 强度投 影,最小强度投影和平均强度投 影; 3、表面覆盖法重建技术(SSD); 4、仿真内窥镜技术(CTVE); 5、容积重建术。
SCT三维立体成像(透明+ 表面覆盖)
• 优势:价格低廉,应用普遍。X线用于 临床疾病诊断已有百余年历史。尽管现 代成像技术如超声、CT和MRI对疾病诊 断显示出很大的优越性,但并不能完全 取代X线检查。一些部位如胃肠道仍主 要使用X线检查;而骨骼系统和胸部也 多首选X线检查 • 限制:中枢神经系统、肝、胆、胰和生 殖系统等疾病的诊断主要靠现代成像技 术,而X线检查的价值有限,另外由于 有放射性,临床上比如孕妇是禁止检查 的。
DSA(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 实质上是一种血管介入+X线造影技术 • 利用计算机处理后的数字化影像,借用软件的 强大功能,消除骨骼及软组织后,突出显示血 管影像 • 血管及其细小分支清晰可见,是新一代的血管 造影技术 • 属于有创检查
CT的发明
• • • 美国科学家科迈克( Cormack)1963发现了用X 线投影数据重建图象的原理 英国工程师亨斯菲尔德 ( Hounsfield)于1969年设计 了第一台CT 1972年4月, Hounsfield在 英国放射学年会上首次公布 了这一结果,正式宣告了 CT的诞生 Hounsfield与Cormack获得 了1979年的诺贝尔奖 为了纪念他,CT描述中的 “CT值”就使用Hu ( Hounsfield Unit)来做单位 。
不同窗宽、窗位的CT图象
WW1000 WL-650

影像医学实训课程总结报告

影像医学实训课程总结报告

一、前言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影像医学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为了提高医学影像专业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我校特开设了影像医学实训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医学影像的基本原理、操作技能以及相关设备的使用方法。

以下是本次实训课程的总结报告。

二、实训课程内容1. 医学影像基本原理实训课程首先介绍了医学影像的基本原理,包括X射线、CT、MRI、超声等影像技术的产生、发展及其成像原理。

通过讲解,使学生了解各种影像技术的特点、适用范围以及优缺点。

2. 影像设备操作实训课程重点讲解了影像设备的操作方法,包括X射线机、CT、MRI、超声等。

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熟悉设备的构造、工作原理以及操作流程。

3. 影像图像处理与分析实训课程教授了影像图像处理与分析的基本方法,包括图像的获取、传输、存储、显示、处理和分析。

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掌握图像处理软件的使用方法,提高图像分析能力。

4. 影像诊断与治疗实训课程介绍了影像诊断与治疗的基本流程,包括病史采集、影像检查、诊断报告、治疗计划等。

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了解影像诊断与治疗在实际临床中的应用。

5. 影像质量保证与安全管理实训课程强调了影像质量保证与安全管理的重要性,介绍了影像质量控制的标准、方法以及安全操作规范。

通过讲解,使学生认识到影像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

三、实训课程收获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本次实训课程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操作技能。

2. 增强团队协作能力实训课程中,学生需要分组完成各项任务,这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

3. 提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训过程中,学生需要面对各种实际问题,通过分析、讨论和解决,提高了他们的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深化对医学影像行业的认识通过实训课程,学生对医学影像行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今后的职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四、实训课程不足与建议1. 不足(1)实训设备有限,部分学生无法同时进行操作。

中医影象学笔记总结范文

中医影象学笔记总结范文

一、引言中医影像学作为中医学与影像学相结合的交叉学科,近年来在临床诊断、治疗和预防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通过本学期的学习,我对中医影像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以下是对本学期中医影像学课程的学习总结。

二、课程内容概述1. 中医影像学的基本概念:中医影像学是运用现代影像学技术,结合中医理论对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的学科。

它既保留了中医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特点,又融合了现代影像学的高科技手段。

2. 中医影像诊断学:介绍了常见的中医影像学检查方法,如X光、CT、MRI等,以及各种影像学检查在中医临床诊断中的应用。

3. 中医影像治疗学:介绍了中医影像学在治疗方面的应用,如介入治疗、放疗等,以及中医影像学在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等领域的治疗作用。

4. 中医影像学在中医临床中的应用:结合临床案例,分析了中医影像学在中医临床诊断、治疗和预防中的应用。

三、学习心得1. 中医影像学具有独特的优势:中医影像学将中医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与影像学的高科技手段相结合,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有力支持。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我深刻认识到中医影像学在中医临床实践中的重要性。

2. 加强中医影像学基础知识的掌握:中医影像学涉及多个学科,如中医学、影像学、病理学等。

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加强对这些基础知识的掌握,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3. 注重实践操作:中医影像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多参与临床实践,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

4. 融合中医与影像学:中医影像学要求我们既要掌握中医理论,又要熟悉影像学技术。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努力将两者相结合,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

四、总结通过本学期的学习,我对中医影像学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

中医影像学在中医临床实践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努力提高自己的中医影像学水平,为中医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影像诊断学重点整理

影像诊断学重点整理

影像诊断学重点整理影像诊断学是一门基础医学科目,它主要通过用现代医学影像学技术来观察、分析和诊断人体内的疾病。

通过对影像结果的解读和分析,医生可以准确地判断病情和指导治疗。

本文将对影像诊断学的重点内容进行整理。

一、X射线摄影X射线摄影是一种常用的影像诊断技术,它通过向人体投射X射线,并通过摄影机将X射线图像转化为可见图像。

在X射线摄影中,常用的技术包括胸部摄影、骨骼摄影和腹部摄影等。

医生通过对X射线图像的细致观察,可以判断出骨折、肿瘤等疾病。

二、计算机断层扫描(CT扫描)CT扫描是一种通过旋转的X射线源和探测器来获取横断面图像的技术。

它可以提供比常规X射线摄影更详细的图像,并且能够以不同方向和层面显示内部结构。

CT扫描在肺部疾病、肝脏病变和脑部疾病的诊断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三、磁共振成像(MRI)MRI是一种利用原子核磁共振现象生成图像的技术。

它通过在强磁场中对人体产生不同的磁场强度,然后利用射频脉冲来激发原子核共振,从而获取图像。

MRI能够提供高分辨率的图像,并且对软组织有较好的显示效果。

它在脑部疾病、脊柱疾病和关节病变的诊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四、超声波检查超声波检查是一种利用超声波来观察和诊断人体内部疾病的技术。

它通过将超声波传入人体,然后根据超声波在不同组织中的传播和反射情况生成图像。

超声波检查无辐射、非侵入性、易于操作,并且对于产妇和婴儿也比较安全。

它在妇科、泌尿系统和心脏疾病的诊断中得到广泛应用。

五、核医学检查核医学检查是一种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或示踪剂来分析和诊断疾病的技术。

它通过将放射性同位素或示踪剂注入人体,然后利用探测器测量放射性同位素或示踪剂在人体内的分布情况。

核医学检查在骨骼疾病、肿瘤诊断和心血管疾病中有重要的应用。

总结起来,影像诊断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科目,它通过不同的技术手段来观察和诊断人体内的疾病。

X射线摄影、CT扫描、MRI、超声波检查和核医学检查是影像诊断学中的重要内容。

医学影像诊断学总结

医学影像诊断学总结

第一章总论1895年伦琴发现X线,第二年就被应用于医学领域。

DR的优势:1、病人接收剂量更小;2、时间分辨力明显提高,省略了把成像板送到读取器然后扫描这一步骤,仅仅数秒种就能像是图像;3.具有更高的动态范围,使后处理图像的层次更加丰富;4、较成像板的寿命明显提高。

第二章呼吸系统空洞X线表现:空洞是肺内病变组织发生坏死液化后,经引流支气管排出后形成的透亮区。

X线上分3种:1、虫蚀样空洞,又称无壁空洞,为大片致密阴影中多发的边缘不规则的虫蚀状透亮区,最常见与干酪性肺炎。

2、薄壁空洞,洞壁厚度≤3mm,洞壁为薄层纤维组织和肉芽组织等,内壁多光整,多见于肺结核,有时可见于肺脓肿及肺转移瘤。

3、厚壁空洞:洞壁厚度>3mm,可见于肺结核、周围型肺癌及肺脓肿,后者常有液平面。

根据支气管扩张的形态可分为3型:柱状型支气管扩张、囊状型支气管扩张、曲张型支气管扩张。

以上类型可以混合存在。

柱状型支气管扩张在CT表现为“轨道征”或“戒指征”。

肺炎根据发炎的部位可分为大叶性肺炎、小叶性肺炎、间质性肺炎。

简述大叶性肺炎临床表现及CT表现?大叶性肺炎为细菌引起的急性肺部疾病,是细菌性肺炎中最常见的一种,主要致病菌为肺炎双球菌。

本病多见于青壮年,在冬、春季节发病较多。

临床上起病急,以突然高热、寒战、胸痛、咳嗽、咳铁锈色痰为临床特征。

CT表现:1、充血期:可发现病变区呈磨玻璃样阴影,边缘模糊,其内血管隐约可见。

2、实变期:呈肺叶或肺段分布的致密阴影。

3、消散期:随着病变的吸收,实变阴影密度减低,呈散在大小不等的斑片状阴影。

支气管肺炎亦称小叶性肺炎。

结核病分类:原发性肺结核、血行播散型肺结核、继发性肺结核、结核性胸膜炎、其他型肺外结核。

血行播散型肺结核CT呈现“三均匀”特点,即病灶大小一致、分布均匀、密度均匀。

渗出性结核性胸膜炎表现为胸腔积液征象。

肺癌的X线典型的横“S”征,即右肺上叶肺不张时凹面向下的下缘与肺门区肺块向下隆起的下缘相连形成横置的“S”征。

医学影像诊断学总结

医学影像诊断学总结

医学影像诊断学总结医学影像诊断学是现代医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学科之一。

通过对患者的影像检查,医生可以获得有关病变位置、大小、形态、密度、组织结构以及功能状态等信息,为医学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在我接受医学影像诊断学的学习过程中,我深刻了解到这门学科的重要性和挑战性。

首先,医学影像诊断学是一门跨学科的综合学科。

它不仅包括医学知识的研究,还涉及物理学、生物学、计算机科学等多个学科的交叉应用。

理解和掌握这些背景知识是成为一名合格的医学影像学专家的前提。

例如,了解X射线、CT、MRI等各种影像学检查方法的原理、优缺点,能够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检查方式,从而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其次,医学影像诊断学需要准确解读和分析大量的影像学图像。

这不仅需要对各种常见病、多发病的影像特点进行熟悉,还需要对罕见病、少见病的影像表现有所了解。

例如,胸部CT扫描是常见的影像检查,熟悉肺部病变的特点、形态学特征对于诊断肺部疾病至关重要。

而对于胰腺癌、肝癌等少见疾病的影像特点的了解,可能会在早期发现和诊断方面提供重要帮助。

此外,医学影像诊断学需要医生具备良好的观察力和判断力。

在观察影像学图像时,医生需要发现病变的存在、形态、大小等特征,并判断其是否与患者的症状相符。

例如,在脑部MRI检查中,医生需要观察脑组织的形态、信号变化以及血管的分布情况,从而帮助判断患者是否存在脑肿瘤、脑卒中等疾病。

这对于提高医生的观察力、判断力以及对细节的敏感度是一种挑战。

医学影像诊断学还需要医生具备持续学习和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医学知识的不断更新,医学影像学也在快速发展。

新的影像技术、新的病例研究结果需要及时吸收和应用到临床诊断中。

因此,医学影像学专家需要不断学习最新的研究成果,参加学术会议并与同行交流,以保持专业水平。

总结来说,医学影像诊断学是一门重要而复杂的学科。

它需要医生具备跨学科的综合知识和技能,准确解读大量的影像学图像,具备良好的观察力和判断力,并且持续学习和更新知识。

天津中医药大学影像诊断学(总结)

天津中医药大学影像诊断学(总结)

影像诊断学总结第一部分总论一.选择及填空1.X 线是德国物理学家威·康·伦琴于 1895 年发明的。

2.X 线的四大特征:3.CT 值是 X 线穿过组织被吸收后的衰减值,单位是 HU ,是为了纪念亨斯费尔德二.判断1.X 线管产生的X 线占总能量的10%。

(×)2.CT 图像是纯数字化图像。

(√)3.X 线检查结果阴性则能完全排除疾病的存在(×)三.名词解释:是指不使用任何造影剂的普通CT 扫描方法。

一般分为断层、螺旋扫描。

:是经血管内注入水溶性含碘造影剂后再进行扫描的检查方法。

第二部分呼吸、循环一.填空1.正常胸部解剖左右肺各部分分为右肺三叶,左肺两叶;右肺 10 段,左肺 8 段。

2.中纵隔常见于心脏、血管、淋巴结、气管疾病。

3.肺实变常见疾病有肺炎、肺结核、肺水肿、肺出血或挫伤。

4. 心脏增大是心脏的重要征象。

5.心胸比率是心影最大横径与胸廓内径之比,正常应该是≤ 0.5 。

6.正常心左缘的搏动代表左心室的搏动7.空洞常见的疾病有肺脓肿、肺结核、肺癌、真菌感染8.中央型肺癌发生于肺段及段以上支气管的恶性肿瘤,以鳞癌多见。

9.周围型肺癌发生于肺段支气管以下、细支气管以上的恶性肿瘤,以腺癌多见。

10.肺上沟瘤是指发生于肺尖部的周围型肿瘤,所以又称肺尖癌、Pancoast 瘤。

11.肺充血是指肺动脉的血流量增多。

12.肺淤血是指肺静脉回流受阻,血液淤滞于肺内。

13.空洞壁厚 3-10mm ,空腔壁厚 1mm 。

14.中心型肺癌一定比周围型肺癌大吗?不一定。

周围型3cm以下,较大3-6cm。

15.二尖瓣狭窄的X 线表现是:左房增大、肺淤血、右心室增大、梨形心。

16.心包积液表现:普大型、烧瓶样改变。

17.胸部MRI无价值。

(×)18.风湿性心脏病X 线的直接征象是二尖瓣钙化。

19.肺脓肿的空洞特点是:厚壁空洞液平。

二.名词解释自肺门向肺野呈放射状分布的树枝状影。

医学影像诊断学总结

医学影像诊断学总结

医学影像诊断学总结医学影像诊断学是现代医学领域中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和学科。

它通过使用各种影像学工具,如X光、CT扫描、MRI和超声波等,来诊断和治疗疾病。

医学影像诊断学对提高疾病的早期检测和准确诊断起着关键作用。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对医学影像诊断学进行总结。

一、概述医学影像诊断学是一门交叉学科,它旨在通过各种成像技术来获取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图像。

主要的医学影像技术包括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CT)、磁共振成像(MRI)、超声波和核医学等。

这些技术的应用范围广泛,从头部到腹部,从骨骼到内脏器官,无不涉及。

二、X射线诊断X射线诊断是医学影像诊断学中应用最广泛的技术之一。

它利用X 射线的穿透能力,可以获取内部器官和骨骼的图像。

通过对影像的观察,医生可以判断出骨折、肿瘤、肺炎等多种疾病。

三、计算机断层扫描(CT)计算机断层扫描(CT)是一种使用电脑对连续X射线图像做断层重建的成像技术。

它可以提供更为详细的横断面图像,通常用于诊断头部、胸部和腹部等疾病。

CT扫描的分辨率高,且对软组织和骨骼结构都有良好的展示效果。

四、磁共振成像(MRI)磁共振成像(MRI)是一种基于核磁共振原理的影像技术。

它利用磁场和无线电波来产生详细的内部器官和组织的图像。

MRI对软组织的分辨率极高,常用于检测脑部、脊柱、关节和肌肉等疾病。

五、超声波超声波是利用声波在人体内反射和传播产生的图像。

它是一种无创的影像技术,常用于妇产科、心脏、肝脏等器官的检测。

超声波检查手段简便、安全,并且可以实时观察到器官的动态情况。

六、核医学核医学使用放射性同位素进行诊断和治疗。

它通过注射放射性药物,再通过对药物的激发和释放能量的观测,来获得有关人体内生物过程的信息。

核医学广泛应用于癌症、心血管疾病和神经系统疾病等的诊断。

七、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医学影像诊断学也在不断发展。

未来可能会出现更先进、更高分辨率的成像设备,以及更精确的影像分析软件。

此外,人工智能在医学影像诊断中的应用也越来越重要,它可以辅助医生进行影像解读和疾病诊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像诊断学总结第一部分总论一.选择及填空1.X 线是德国物理学家威·康·伦琴于 1895 年发明的。

2.X 线的四大特征:3.CT 值是 X 线穿过组织被吸收后的衰减值,单位是 HU ,是为了纪念亨斯费尔德二.判断1.X 线管产生的X 线占总能量的10%。

(×)2.CT 图像是纯数字化图像。

(√)3.X 线检查结果阴性则能完全排除疾病的存在(×)三.名词解释:是指不使用任何造影剂的普通CT 扫描方法。

一般分为断层、螺旋扫描。

:是经血管内注入水溶性含碘造影剂后再进行扫描的检查方法。

第二部分呼吸、循环一.填空1.正常胸部解剖左右肺各部分分为右肺三叶,左肺两叶;右肺 10 段,左肺 8 段。

2.中纵隔常见于心脏、血管、淋巴结、气管疾病。

3.肺实变常见疾病有肺炎、肺结核、肺水肿、肺出血或挫伤。

4. 心脏增大是心脏的重要征象。

5.心胸比率是心影最大横径与胸廓内径之比,正常应该是≤ 0.5 。

6.正常心左缘的搏动代表左心室的搏动7.空洞常见的疾病有肺脓肿、肺结核、肺癌、真菌感染8.中央型肺癌发生于肺段及段以上支气管的恶性肿瘤,以鳞癌多见。

9.周围型肺癌发生于肺段支气管以下、细支气管以上的恶性肿瘤,以腺癌多见。

10.肺上沟瘤是指发生于肺尖部的周围型肿瘤,所以又称肺尖癌、Pancoast 瘤。

11.肺充血是指肺动脉的血流量增多。

12.肺淤血是指肺静脉回流受阻,血液淤滞于肺内。

13.空洞壁厚 3-10mm ,空腔壁厚 1mm 。

14.中心型肺癌一定比周围型肺癌大吗?不一定。

周围型3cm以下,较大3-6cm。

15.二尖瓣狭窄的X 线表现是:左房增大、肺淤血、右心室增大、梨形心。

16.心包积液表现:普大型、烧瓶样改变。

17.胸部MRI无价值。

(×)18.风湿性心脏病X 线的直接征象是二尖瓣钙化。

19.肺脓肿的空洞特点是:厚壁空洞液平。

二.名词解释自肺门向肺野呈放射状分布的树枝状影。

由肺动脉、肺静脉、支气管、淋巴管及少量间质组成,主要成分是肺动脉。

由于支气管腔内肿瘤、粘液栓、支气管狭窄或腔外压迫、肺内瘢痕组织,导致肺泡内不含气体或者少量气体时,肺组织萎缩塌陷而引起。

3.肺实变中实变的肺组织与含气的支气管相衬托,在实变区中,可见树枝样分支的透明含气管状影。

:扩张的支气管和扫描平面平行时,扩张增厚的支气管程铁路双轨样。

见于支气管扩张症。

三.简答论述1.肺部恶性肿块的特点?(形态如何?胸膜有无牵拉?支气管有无中断阻塞?空洞形态如何?淋巴结大小?胸壁及骨是否转移?)①边缘分叶或切迹;②周围有放射状、短而细的毛刺;③临近胸膜向肿块凹陷;④肿块内侧血管纠集;⑤肿块的支气管呈截断或狭窄,壁增厚;⑥纵隔淋巴结增大。

短径大于1-1.5cm;⑦形成的空洞内壁不规则并有壁结节;⑧肿块内有1-2mm的空泡及空气支气管征;⑨胸壁、胸膜及远处转移。

2.大叶性肺炎分为几期?X 线表现?肺实质病变及肺间质病变的X 线表现区别是什么?3、心脏外形异常:4、我国的结核病分类:5.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简称肺癌)的分型:第三部分腹部一.填空1.空腔脏器最常用的检查是X线检查;胆系疾病最常用的检查是B超;实质性脏器最常用的检查是 CT 。

2.胃肠疾病的X 线造影应用最广的造影剂是硫酸钡。

3.胃与食管相连处为贲门;胃与十二指肠球部相连处为幽门。

4.X 线透视胃肠穿孔的特征为膈下游离气带。

5.肝胆CT 增强检查分为肝脏动脉期、门静脉期、平衡期三期。

6.“瓷胆囊”见于慢性胆囊炎。

7.胰头癌典型征象是双管征。

8.尿路X 线检查常用的造影方法是静脉肾盂造影( IVP ) / 排泄性尿路造影。

9.尿路结石通常滞留于尿路的三个生理狭窄是肾盂连接处、越过骨盆缘、进入膀胱处。

10.检查双肾实质(肾上腺)最常用的方式是 CT 。

11.肾癌典型临床表现是无痛血尿。

12.脂肪肝中肝脏密度低于脾脏。

13.胆结石首选的检查方式是CT 。

(×) < 是超声 >14.阴性结石在平片上不能显示良好。

15.胃肠X 线检查,只能观察胃肠的解剖形态改变而不能显示生理功能变化。

(√)16.正常女性盆腔CT 平扫中,从前到后依次为膀胱、直肠、子宫。

(×)17.膀胱癌好发部位是:侧壁及后壁,其次是三角区和顶部。

18.胃溃疡的特征性改变:龛影19.胃肠道检查主要依赖CT、MRI。

(×)20.输尿管阳性结石典型X 线造影的表现是:米粒大小的椭圆形致密影。

二.名词解释由于胃肠道壁产生溃疡,达到一定深度,造影时被钡剂填充,当 X 线从密度区呈切线位投影时,形成一突出腔外的钡斑影像,是溃疡的直接征象。

:少数肿瘤中央见无增强的低密度,边缘强化呈高密度,外周有一低于肝实质密度的环。

三.简答与论述1.食管癌的X 线造影表现有哪些?2. 请画出正常的胆道系统示意图或路线图。

3.中晚期肝硬化的CT 平扫表现是什么?①肝脏普遍缩小,肝叶比例失调,肝裂增宽和肝门区扩大,肝表面凹凸不整;②密度:大结节型肝硬化密度高低相间的结节状改变,合并脂肪变性时,见局灶性低密度区;③继发性改变:脾肿大、腹水、门脉高压,其CT 表现为门脉主干扩张,侧支循环形成。

(食道、胃底、肝门附近“蚯蚓状”静脉曲张。

)4..急性胰腺炎的CT 主要表现为?5. 原发性肝细胞癌的CT 平扫+增强表现是什么?原发性肝细胞癌的CT 表现?6、良、恶性胃溃疡的鉴别:第四部分骨关节一.选择及填空1.骨关节影像学检查的首选与最常用的检查是 X 线检查。

2.观察软组织与关节内结构最好用 MRI 。

3.X 线骨片中密度最高者为:骨皮质。

4.腰椎间盘突出最常见于腰4/5、腰5/骶15.常可引起继发椎管狭窄的是哪一型脊柱椎体骨折?爆裂骨折6.椎间盘突出以腰椎间盘突出最多,好发于下腰段,其次是下颈段,胸椎间盘少见。

7.最常见的骨原发恶性肿瘤是骨肉瘤。

8.骨肉瘤的分型:溶骨型、成骨型、混合型。

9.类风湿性关节炎:对称侵犯手足小关节(关节滑膜),多见于中年妇女。

10.关节强直分为骨性强直、纤维性强直。

11.脊柱骨折,X线椎体压缩呈楔形。

12.骨折分为创伤骨折、疲劳骨折、病理骨折。

13.退行性骨关节病是关节软骨退化变性或损伤后引起的关节病变,不是真正的炎性病变。

二.判断1.怀疑骨折,应立刻去做CT+三维重建。

(×)2.椎间盘脱出常见于急性损伤。

(×)3.科德曼氏三角常见于骨原发恶性肿瘤。

(√)4.骨巨细胞瘤都是良性肿瘤。

(×) < 潜在恶性 >三.名词解释Colles 骨折是指桡骨下端的骨松质骨折。

为人体最常发生的骨折之一,占所有骨折的10%,以成年人居多。

骨折多为粉碎型,关节面可被破坏,儿童受到同样暴力可造成桡骨下端骨骺分离。

单位体积内正常骨组织含量减少,骨组织内有机成分和无机成分的含量比例仍正常。

四.简答与论述1、骨折的并发症?2.最常见的骨原发恶性肿瘤是什么?其影像表现是?(1)是骨肉瘤(2)表现:①骨质破坏:骨松质的斑片状缺损,骨皮质的虫蚀样、大块状缺损或变薄,呈低密度影;②肿瘤骨形成:形态多样,可呈点状、斑片状、针状、放射状高密度影;③骨膜反应:增生骨膜易被肿瘤破坏,边缘部分残留,形成骨膜三角,X 线易观察,而 CT 则呈行于骨皮质的弧线样高密度影;④软组织密度肿块:外形不规则,位于骨破坏区和骨外软组织内,密度多低于正常肌肉组织,增强扫描可见不均匀强化。

3.脊柱结核的X线表现:4.椎间盘突出的CT表现:第五部分中枢神经系统一.选择与填空1.自发性脑出血中,最常见的致病因素是高血压、动脉瘤;高血压性脑出血最常见,为临床急症;好发部位是基底部、丘脑、脑桥、小脑。

2.最常见的颅内脑外肿瘤是脑膜瘤。

3.颅骨骨折最常见的类型是凹陷。

4.脑转移瘤的原发肿瘤最常见的是肺癌。

5.颅内脑外的血肿包括:硬膜外血肿、硬膜下血肿、蛛网膜下腔出血。

6.颅内出血包括:硬膜下、外血肿、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内血肿。

7.脑瘤包括:胶质瘤、脑膜瘤、垂体瘤、听神经瘤、转移瘤。

8.垂体肿瘤直径< 1cm / 10mm 者称为垂体微腺瘤。

9.急性颅脑外伤的首选影响检查方法是CT 。

10.超急性期脑梗死的最佳检查方法是DWI 。

11.无需造影剂显示脑血管的影响检查方法是 MRA 。

12. 胶质瘤是最常见的颅内肿瘤,占颅内肿瘤的40% 。

13. 脑膜瘤是最常见的脑外肿瘤。

14.中枢神经系统MRI常用序列:SE-T1WI、FSE-T2WI、FLAIR的水抑制技术。

14.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多选):二.判断1.正常颅脑内不可能存在第四脑室。

(×)2.怀疑脑出血,必须立刻检查颅脑MRI 平扫。

(×)3.脑被膜中,蛛网膜外围是软脑膜。

(×)三.名词解释10-15mm,可至20mm。

包括尾状核、豆状核、屏状核和杏仁核,为灰质团,呈灰白色,埋藏在大脑半球深部。

四.简答与论述1.高血压性脑出血典型CT 表现是什么?①形态:肾形、类圆形、不规则形②密度:边界清晰,密度均匀的高密度影,其周围可见密度均匀的低密度水肿带包围③继发性改变:A 占位效应,临近脑室可有受压变形,中线向对侧移位;B 破入脑室或蛛网膜下腔后,可见到脑室内或脑沟、脑池内的高密度影2.CT 扫描中,颅脑硬膜外血肿与硬膜下血肿表现各有什么特点与差异?3.脑梗死的类型、分期:4.颅脑正常CT所见:5.MRI各组织信号特点:第一部分绪论1是声波的一种特殊类型,其振动频率超过2000 Hz 。

2超声波传播过程中遇到两种不同介质,其声阻抗之差达到千分之一,即形成声学界面,产生反射。

3超声波传播过程中由于组织对声能的吸收及反射使声能逐渐减少。

4当声源与接收器之间出现相对运动时,接收到的频率与声源发出的频率出现一定差异,这种频率的改变叫频移,此种现象叫做多普勒效应。

5、常用医学超声诊断频率为 1 – 15 MHz6、超声波的产生与接收:7、超声波探头又叫作换能器8、彩色多普勒可直观动态显示血流状况,有红黄蓝三种基本色:9、探头频率高,分辨力高,衰减大,波长短,穿透力差,扫查深度浅探头频率低,分辨力低,衰减小,波长长,穿透力好,扫查深度深10、需要充盈膀胱的是子宫、附件的超声检查第二部分肝胆胰脾1、脉冲多普勒与连续多普勒:2、超声图像中肝脏左右叶的划分界线是:胆囊和下腔静脉。

3、门静脉是由肠系膜上静脉和脾静脉在胰头后方汇合而成。

4、小肝癌肿块直径小于 2 cm 。

5、腹主动脉瘤诊断标志:腹主动脉内径局部扩张达3 cm 。

6、第一肝门:7、肝硬化声像图表现:8、肝囊肿超声扫查表现:9、胆囊结石特征性超声表现:胆囊内表现强回声团,伴有声影,随体位改变可移动。

10、“WES”征:11、腹膜后器官:(多选)12、胰头癌超声检查表现:13、一糖尿病患者近日高烧41度,寒战,血象升高,肝区疼痛,超声探查发现肝右叶一实性边界不清肿物,3天后复查发现此肿物内部出现液化,伴强光斑回声,肿块面积有所增大,应首先考虑( B )A、肝癌B、肝脓肿C、肝血管瘤D、肝囊肿E、不好确诊第三部分泌尿系统与前列腺1、肾脏结构:2、超声上肾积水程度的划分:3、患者因突发无痛性血尿来就诊,通过超声检查首先应该排除的是( B D )A、肾结石B、肾肿瘤C、输尿管结石D、膀胱肿瘤E、泌尿系感染第四部分女性生殖系统1、超声图像上根据子宫内膜线和宫颈线所形成的角度将子宫分为前位、水平位、后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