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辙分类及成因

合集下载

关于路面车辙的分析

关于路面车辙的分析
School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长安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车辙的检测—检测方法
School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长安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车辙的检测—主要检测技术
(1)超声波检测技术
School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长安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车辙的检测—主要检测技术
(2)激光检测技术
School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长安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车辙的检测—主要检测技术
(3)数字成像检测技术
School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长安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School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车 辙 类 型 路基车辙 基层车辙 面层车辙 隆胀车辙
2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长安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School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长安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车辙的检测—检测要求
(1)检测宽度不小于一个行车道。 (2)感知车辙横断面形状。 (3)计算左右车辙最大值,并确定最大值的 位置。 (4)给出车辙的纵向分布,甚至给出车辙的 纵向长度。 (5)车辙检测信息与公路里程一一对应。
School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长安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School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长安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车辙的预防措施
(1)粗集料应粗糙且有较多的破碎裂面。 (2)根据当地气候条件选用合适标号的沥青 (3)施工时基层和沥青混合料面层的压实度 应分别达到98%和95%或96%。 98 95 96 (4)必要时可采用改性沥青混合料。 (5)沥青面层每层的厚度不宜超过混合料集 料最大粒径的3~4倍。

车辙产生的原因

车辙产生的原因

车辙产生的原因车辙是沥青混凝土路面特有的一种破坏形式,它是在行车荷载重复作用以及气候(高温)等因素综合作用下产生的一种永久性变形,表现为沿行车轮迹产生的纵向带状凹槽,严重时车辙的两侧会有突起形变,造成路面使用性能更加恶化。

车辙产生的因素,包括沥青材料、施工工艺、级配组成、施工控制、荷载作用、温度影响等等。

①沥青材料的高温稳定性及耐久性等较差,是产生车辙的主要原因之一。

②施工工艺不合理,是产生车辙的原因之一,比如对路基的反射应力没有使用合适的工艺进行分散处理,造成沥青面层局部受力不均匀产生车辙。

③重载和超载车辆的通行,也是产生车辙的原因。

④沥青混凝土级配不合理,造成车辙的出现。

GND抗车辙添加剂应用范围高速公路、重交通道路、车辆交汇区域、机场跑道、公交车道、工业地面、集装箱堆放场地等要求承受重载的道路和场地。

四、 GND抗车辙添加剂添加量及添加工艺抗车辙添加剂的使用剂量为沥青混合料的0.3~0.5%。

即每吨沥青混合料中掺3~5kg。

用于道路则一般掺0.35 - 0.4%,即每吨沥青混合料中掺3.5 - 4kg即可。

交通量大,重型车辆多的用高限。

特殊路段可掺0.6%以上。

抗车辙添加剂的使用工艺方便简单,通过沥青混合料拌和过程中直接加入:1. 将矿料加热到170~180℃时,将GND添加剂直接投入拌和锅内进行干拌,拌和时间可增加2~3秒2. 加入热沥青继续搅拌,拌和时间可相对增加3. 成品混合料的质量控制和储存运输按常规的混合料进行1、选择粘度较高针入度较小的沥青如温区使用AH—90,热区使用AH—70,实验证明,在抗车辙能力上,70#沥青优于90#沥青。

2、粗集料尽可能选择较粗的颗粒考虑到最大粒径须受相关层厚的约束,且料径过大,对防不利,故中、下面层可采用AC—25或AC—30,上面层如为4cm,考虑热稳兼顾防水及抗滑采用AC—16或AC—20。

其级配可选择在Ⅰ型与Ⅱ型之间。

3、加矿粉加矿粉可提高沥青的稳定性,并可避免离析,但矿粉掺量不能过大,矿粉与沥青之比以1.0—2.0为宜。

沥青路面几种类型车辙的成因分析与防治

沥青路面几种类型车辙的成因分析与防治

沥青路面几种类型车辙的成因分析与防治摘要旨在对几种类型车辙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具体防治措施。

关键词沥青路面;车辙;原因;防治沥青路面车辙对路面的使用品质和使用寿命造成了严重危害,从而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危及人员生命安全,所以控制路面车辙是设计和施工人员迫切关心的问题,如何切实减轻和消除沥青路面的车辙问题,下面结合车辙的几种类型简单谈谈个人的拙见。

1 车辙分类1)失稳型车辙。

是由于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不足引起的,因路面结构层在车轮荷载作用下内部材料的横向流动引起位移而形成的。

当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不足时,在外力作用下沥青路面常会产生这种车辙。

2)结构型车辙。

是由于路面结构整体刚性不足,由荷载作用下产生的永久变形积累造成的,这种变形主要是由于路面基层、垫层的竖向永久压缩变形和土基的固结造成的。

3)磨耗型车辙。

是由于沥青路面表面层的材料受车轮磨擦和自然环境因素作用下持续不断损耗而造成的。

在路面车辙中,一般以失稳型车辙为主。

当土基和基层垫层的承载力明显不足或压实不足时,结构型车辙比较明显;当沥青结合料明显偏少或者粘附性明显不足或寒冷地区沥青发硬变脆,造成沥青混合料松散时,磨耗型车辙比较明显。

2 几种类型车辙成因及防治措施2.1 失稳型车辙成因与防治措施失稳型车辙主要是由于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不足而造成的,常出现在沥青面层10cm以内,在高速公路沥青面层中,中面层容易出现这种车辙。

高温时的车辙,主要是抗剪强度不足或塑性变形过剩造成的。

沥青混合料的强度取决于混合料的内摩擦角和粘聚力,可以用摩尔方程τ=c+σtanΦ来说明矿料和沥青对沥青混合料抗剪强度τ的影响,其中,c是沥青与矿料之间产生的粘聚力,Φ是矿料与矿料之间产生的内摩擦角,σ是沥青混合料所受的正应力。

基于以上分析,可从以下角度进行探讨。

1)内摩擦角的影响因素。

①集料的颗粒形状和表面纹理。

沥青混合料的内摩擦角是由于集料与集料之间的嵌挤作用产生的。

车辙的形成原因及预防措施

车辙的形成原因及预防措施

沥青路面车辙产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随着公路运输量日益增长和运输向重型化发展, 尤其是高等级公路渠化交通 的运行,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的车辙日趋严重。

由于路面上产生过大车辙,会使: 1)路表过量的变形影响路面的平整度;2)轮迹处沥青层厚度减薄,削弱了路面 整体强度,易于诱发其它病害;3)雨天车辙内积水导致车辆出现水漂,影响高 速行车的安全性;4)在冬季车辙槽内聚冰,降低路面的抗滑能力,导致行车危 险;5)使车辆在超车或变换车道时方向失控,影响车辆的操纵稳定性。

由此可 见,由于车辙的出现,会严重影响路面的使用和服务质量。

我国以前公路等级较低,交通量小,基本上未形成渠化交通,且沥青面层较 薄,因此车辙没有成为主要问题,路面设计规范也未考虑车辙设计。

现在我国广 泛采用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目前主要表现出来的早期破坏形式是路面裂缝及水 损坏,但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公路交通量的不断增加,交通渠化以及重型 车辆的出现,沥青层厚度增加,路面车辙问题逐渐变得突出,必须引起重视。

1•车辙的类型沥青混合料是一种典型的流变性材料,它的强度和劲度模量随着温度的升高 而降低。

所以沥青混凝土路面夏季高温时,在交通的作用下,由于交通的渠化, 在轮迹带逐渐形成变形下凹,两侧鼓起的所谓 车辙”根据它形成的原因,可分 为下列三种类型: ■L A*its 地基 而形成高出原路表面的凸缘踣面枷屋材料辭损 图心罢耗型车驰 沥青泯丹土面孱下的 一噩或多除踣面结构IS 永离变形. 谿面沥寺混凝土 材料被椎孕 轮迹的衲侧稳型车辙(1)结构性车辙:这种车辙是指土路基、(底)基层、沥青面层等结构层的强度不够引起的永久变形。

它的特点是宽度比较大,两侧没有隆起,横断面呈凹陷。

(2)失稳性车辙:这种车辙是指沥青面层进一步被压实及侧向流动的变形,这种变形主要发生在重载车辆车轮经常作用的部位。

其特点是车轮作用的部位下陷,两侧向上隆起,看是一种槽沟。

(3)磨损性车辙:这种车辙是人为性因素造成的。

车辙的形成原因及预防措施

车辙的形成原因及预防措施

车辙的形成原因及预防措施在道路上行车时,我们常常会看到许多车辙,尤其是在经过频繁使用的道路上,车辙会越发明显。

车辙可能对行车安全造成影响,因此需要了解车辙的形成原因,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车辙的形成原因1.道路材料的失效道路的材料可能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失去稳定性,这将导致道路材料的形变和压缩。

道路材料变得更加柔软或松散,路面表面隆起,间隙增大。

这使得车辙变得更深。

2.重载运输过重的车辆会对道路表面造成过度的压力,导致道路材料受损,车辙变得更加明显。

这是最常见的造成车辙的原因之一,也是很难避免的。

3.频繁交通使用道路越频繁使用,车辙就会越深,这是由于车辆不断地经过同一道路,导致道路表面材料逐渐失去弹性和稳定性。

预防措施采取以下措施可以减轻车辙对道路持久性和行车安全造成的影响。

1.保持道路材料的原始状态维护和保持道路材料的原始状态可以帮助延长道路的寿命。

当道路材料处于持久的稳定状态时,车辙的形成将减少。

2.控制车辆的重量和尺寸控制车辆的重量和尺寸是减少车辙的关键因素之一。

过度重量的车辆会对道路表面造成过度压力,导致车辙的形成。

采用更轻且更小的车辆将减少道路的磨损。

3.设计抗压道路道路设计应考虑车辆重量和尺寸,以减少车辙的形成。

通过使用更结实的材料,或在路面上添加额外的支撑,可以提高道路的强度和稳定性,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并减少车辙的形成。

4.实施简单的修复计划最有效的保持道路状况的方法是实施简单的修复计划。

这可以包括填补路面的凹陷和洞,以及定期清除道路上的垃圾和油漆标记。

通过及时检测道路上的问题,可以及早采取预防措施,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

车辙的形成对行车安全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了解车辙的形成原因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可以减少车辙的形成,并提高道路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

车辙的形成原因分析

车辙的形成原因分析

车辙的形成原因分析通过对车辙路段现场钻芯、试验、查找相关设计资料等方式,我们分析车辙的形成主要受以下几方面因素的影响:道路交通条件、气象条件、路面结构、材料组成及施工方法等因素。

?? ?1.道路交通条件由于高等级公路的修建及交通管制趋于成熟,车辆速度大大提高,而且大量重车行驶在道路上,交通量的增加,重载车、超载车比例的提升,路面破损现状有逐步加重的趋势。

车辆荷载越来越集中地分布于道路轮迹带处,引起交通渠化。

轮载越重,轮胎气压越大,行驶速度越大,交通渠化越严重,则车辙就越容易产生。

有研究统计表明:车辙的发展速度随荷载作用次数的增加而减小。

但车辙深度随累计荷载作用次数的增加而增加,以至于道路丧失使用性能。

以保津高速近几年交通流量统计为例:交通量统计资料汇总表(南半幅日交通量)从中看出,保津高速公路南半幅日交通量增长迅速,2003年2月24日的日交通量是2001年7月23日的1.59倍,增长比例为59%;2004年8月10日的日交通量是2001年7月23日的2.83倍,增长比例为183%。

其中,大、重型车辆所占比例依次为10.6%、28.6%、30.5%,可见大、重型车辆比例正在逐年增加。

2.气象条件路面温度对车辙的产生有很大的影响。

在寒冷地区,车辙出现的可能性较小,沥青类路面在一定气温条件下、日照及风力作用下,较灰白色或彩色路面吸收更多热量,因而路面温度较高,所以沥青类路面易于产生车辙,同样原因,南方易于产生车辙,而在北方的夏季也容易产生。

3.路面结构及材料的组成? ??目前柔性路面大多采用沥青混合料(沥青混凝土、沥青碎石等)作为路面材料,沥青层材料在路面结构中厚度越大,发生永久变形的变形量也愈大。

其它粒料如土拌碎砾石。

级配碎石土等也发生一定程度的永久变形。

采用刚性基层或半刚性基层材料的沥青路面,由于具有较高的高温稳定性和抗剪变形能力,所以这类路面发生车辙主要是沥青层产生的,而刚性基层和土基发生车辙只占一小部分。

车辙产生的原因与预防

车辙产生的原因与预防

车辙产生的原因与预防在城市中交通拥堵的情况下,大量的车辆在道路上来回穿行,造成了道路的损坏,尤其是车辙。

车辙指的是固定车辆经过的位置,在道路上形成的凹陷。

不仅会影响道路的美观,还会给行车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

那么车辙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又应该如何预防呢?车辙产生的原因1. 连续的车流压力道路上的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常常会因为红绿灯、路口拥堵等原因停车。

然而,当这些车辆再次出发时,车轮对道路的压力却会因为行驶速度的加快而增加。

而如果这种压力在同一位置上长时间的重复出现,就会在道路的表面形成凹坑,也就是车辙。

2. 道路表面的损坏道路表面的破损和磨损也会导致车辙的形成。

如果道路的表面变得不均匀,就会在车轮与道路之间形成更大的压力,加速了车辙的形成。

例如,如果道路表面所使用的材料过于软化或损坏,车轮的压力就会将材料挤压成车辙的形状。

3. 重载运输车的存在重载运输车所造成的压力往往会比轻型车辆更大,因此会更容易在道路上形成车辙。

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道路规定重载运输车辆需要单独通行的原因。

如果道路上经常有重载运输车辆的穿行,那么道路的表面很容易受到这些车辆的压力影响而出现车辙。

车辙的危害1. 安全隐患如果车辙非常深,行驶在车辙上的车辆会因为需要消耗更多的动力而失去一定的控制力。

此外,在雨天或雪天,车辙上会积水或结冰,导致行车很危险。

如果路面的车辙数过多,也会给道路的排水带来困难,容易导致道路积水引起的短路和事故隐患。

2. 路面维护成本的增加如果车辙比较深,每次维修的成本都比起道路表面简单的维护要高一些。

这是因为需要修复或重铺的道路面积更大,成本也更高。

3. 降低行车舒适度在行车过程中,车辙会给乘客带来明显的颠簸感,降低乘车舒适度。

这对商业旅游和长途客运等出行方式都会受到影响。

车辙的预防1. 地基处理地基处理是预防道路车辙的最基本方法。

在建设道路之前应该先对原有地基进行处理,使其达到一定的承载力。

这样可以保证道路建成后不容易形成车辙。

沥青路面几种类型车辙的成因分析与防治

沥青路面几种类型车辙的成因分析与防治

沥青路面几种类型车辙的成因分析与防治沥青路面几种类型车辙的成因分析与防治摘要旨在对几种类型车辙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具体防治措施。

关键词沥青路面;车辙;原因;防治沥青路面车辙对路面的使用品质和使用寿命造成了严重危害,从而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危及人员生命安全,所以控制路面车辙是设计和施工人员迫切关心的问题,如何切实减轻和消除沥青路面的车辙问题,下面结合车辙的几种类型简单谈谈个人的拙见。

1 车辙分类1)失稳型车辙。

是由于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不足引起的,因路面结构层在车轮荷载作用下内部材料的横向流动引起位移而形成的。

当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不足时,在外力作用下沥青路面常会产生这种车辙。

2)结构型车辙。

是由于路面结构整体刚性不足,由荷载作用下产生的永久变形积累造成的,这种变形主要是由于路面基层、垫层的竖向永久压缩变形和土基的固结造成的。

3)磨耗型车辙。

是由于沥青路面表面层的材料受车轮磨擦和自然环境因素作用下持续不断损耗而造成的。

在路面车辙中,一般以失稳型车辙为主。

当土基和基层垫层的承载力明显不足或压实不足时,结构型车辙比较明显;当沥青结合料明显偏少或者粘附性明显不足或寒冷地区沥青发硬变脆,造成沥青混合料松散时,磨耗型车辙比较明显。

2 几种类型车辙成因及防治措施2.1 失稳型车辙成因与防治措施失稳型车辙主要是由于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不足而造成的,常出现在沥青面层10cm以内,在高速公路沥青面层中,中面层容易出现这种车辙。

高温时的车辙,主要是抗剪强度不足或塑性变形过剩造成的。

沥青混合料的强度取决于混合料的内摩擦角和粘聚力,可以用摩尔方程τ=c+σtanΦ来说明矿料和沥青对沥青混合料抗剪强度τ的影响,其中,c是沥青与矿料之间产生的粘聚力,Φ是矿料与矿料之间产生的内摩擦角,σ是沥青混合料所受的正应力。

基于以上分析,可从以下角度进行探讨。

1)内摩擦角的影响因素。

①集料的颗粒形状和表面纹理。

沥青混合料的内摩擦角是由于集料与集料之间的嵌挤作用产生的。

车辙的分类

车辙的分类

车辙的分类
车辙是指车辆行驶过程中遗留在地面的痕迹,一般根据其形状和特征可分为以下几种:
1. 直线型车辙:车辙呈现直线形,多见于道路较为平坦的区域。

可分为单一车辙和并列车辙两种类型。

2. 曲线型车辙:车辙呈现曲线形,多见于弯道或山区等路况较为复杂的地区。

3. 斜交型车辙:车辙呈现交叉或斜交形状,多见于道路路口或交叉口等地区。

4. 波浪型车辙:车辙呈现波浪形,通常是由车辆在地面上行驶时因速度过快或路面不平等因素造成的。

5. 毛刺型车辙:车辙表面出现毛刺状,多见于路面材质较为坚硬的地区,如石板路或水泥路等。

6. 碾压型车辙:车辙呈现轮胎碾压痕迹,多见于路面上铺设的松土或沙砾等材料。

以上为常见的几种车辙类型,不同类型的车辙具有不同的特征和形状,可以通过观察车辙来判断车辆行驶的方向、速度等信息。

2013年二级建造师备考辅导:混凝土路面车辙的类型和特征

2013年二级建造师备考辅导:混凝土路面车辙的类型和特征

车辙的类型和特征
根据形成机理,沥青混凝⼟路⾯的车辙⼀般可以分为以下四类:
(1)磨损型车辙:这类车辙是⾯层表⾯受到轮胎磨耗形成的,在我国通常发⽣在车辆爆胎,钢轮直接作⽤在沥青混凝⼟⾯层上造成的划伤,⼀般这些车辙⽆需作专门维修。

(2)压缩型车辙:这类车辙主要是由于沥青混凝⼟⾯层⾃⾝的压密形变造成的,车辙形成“V”字型,深度⼀般为5~
10mm,对道路的⾏车没有太⼤的影响。

(3)结构型车辙:这类车辙主要是由于路⾯结构设计不合理,或由于结构层压实不好或整体性不好,尤其是路基承载能⼒不⾜引起的。

这类车辙往往横向较宽,两侧没有明显隆起现象,横断⾯成U形(凹型),常伴有裂缝,并且短期内不会稳定,随着时间的延续,车辙深度及其它相关路⾯破坏会不断加剧。

(4)流动型车辙:这类车辙主要是由于沥青混凝⼟⾼温稳定性不⾜,或货车超载严重,引起沥青混凝⼟发⽣剪切变形产⽣的。

这类车辙有明显的隆起现象,整个车辙断⾯形成“W”形,深度达20~50mm,严重时局部地段会出现⼤段松散破坏,⾏车跳动感明显。

在我国,由于⾼等级公路沥青路⾯普遍采⽤半刚性基层,绝⼤多数车辙属于流动型车辙和压缩型车辙。

对于压缩型车辙,由于车辙浅,不影响使⽤,⼀般可不做专门处理,严重时可以通过热拌沥青混凝⼟找平辙槽,达到恢复路⾯性能的⽬的;⽽对于流动型车辙,⽬前还没有经济、有效的维修⼯艺,通常是铣刨、重铺沥青混凝⼟⾯层,或者采⽤热再⽣养护维修⼯艺,⽽⼀般流动型车辙延续段落长(达到好⼏公⾥)、涉及整个⾯层,采⽤这些⼯艺维修费⽤较⾼,对交通影响⼤,⼤⾯积应⽤需要特别慎重。

车辙的形成原因及预防措施课件.doc

车辙的形成原因及预防措施课件.doc

沥青路面车辙产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随着公路运输量日益增长和运输向重型化发展,尤其是高等级公路渠化交通的运行,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的车辙日趋严重。

由于路面上产生过大车辙,会使:1)路表过量的变形影响路面的平整度;2)轮迹处沥青层厚度减薄,削弱了路面整体强度,易于诱发其它病害;3)雨天车辙内积水导致车辆出现水漂,影响高速行车的安全性;4)在冬季车辙槽内聚冰,降低路面的抗滑能力,导致行车危险;5)使车辆在超车或变换车道时方向失控,影响车辆的操纵稳定性。

由此可见,由于车辙的出现,会严重影响路面的使用和服务质量。

我国以前公路等级较低,交通量小,基本上未形成渠化交通,且沥青面层较薄,因此车辙没有成为主要问题,路面设计规范也未考虑车辙设计。

现在我国广泛采用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目前主要表现出来的早期破坏形式是路面裂缝及水损坏,但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公路交通量的不断增加,交通渠化以及重型车辆的出现,沥青层厚度增加,路面车辙问题逐渐变得突出,必须引起重视。

1.车辙的类型沥青混合料是一种典型的流变性材料,它的强度和劲度模量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所以沥青混凝土路面夏季高温时,在交通的作用下,由于交通的渠化,在轮迹带逐渐形成变形下凹,两侧鼓起的所谓“车辙”。

根据它形成的原因,可分为下列三种类型:(1)结构性车辙:这种车辙是指土路基、(底)基层、沥青面层等结构层的强度不够引起的永久变形。

它的特点是宽度比较大,两侧没有隆起,横断面呈凹陷。

(2)失稳性车辙:这种车辙是指沥青面层进一步被压实及侧向流动的变形,这种变形主要发生在重载车辆车轮经常作用的部位。

其特点是车轮作用的部位下陷,两侧向上隆起,看是一种槽沟。

(3)磨损性车辙:这种车辙是人为性因素造成的。

比如:有些车辆在雨雪天气里,为防止轮胎打滑,在车轮上加防滑链或使用镀钉轮胎,多发生在我国北方寒冷地区。

2、车辙形成的过程我们知道,任何一种形式的沥青路面压实度都没有达到百分之百,也就是说压实完的沥青路面还留有一定的空隙,正因为存在这种空隙,遇到高温天气时,在车轮荷载的作用下,特别是在重载、超载车辆的作用下,路面进一步被压实,使沥青混合料产生了塑性流动,导致混合料中的矿质混合料原有的骨架被重新进行排列。

车辙形成原因和处理措施

车辙形成原因和处理措施

1 车辙从形成的原因:(1) 磨耗型车辙。

在交通车辆轮胎磨耗和环境条件的综合作用下,路面磨损,面层内集料颗粒逐渐脱落造成的车辙。

尤其是现在汽车使用防滑链和胶钉轮胎后,这种车辙就更易发生。

(2) 结构型车辙。

这类车辙主要是基层等路面结构层或路基强度不足,在交通荷载反复作用下,发生在沥青面层以下包括路基在内的各结构层的永久性变形,这种车辙的宽度较大,两侧没有隆起的现象,横断面成V字形。

(3) 失稳型车辙。

高温条件下,在交通荷载应力超过沥青混合料的强度极限,沥青路面在车轮的反复辗压,使流动变形不断累积,形成路面层材料失稳, 凹陷和横向位移形成的车辙。

此类车辙的外观特点是沿车辙两侧可见混合料失稳横向蠕变位移形成的凸缘。

这种车辙在车轮作用部位下凹,两侧反而向上隆起,在湾道处还明显向外推挤,车道线及停车线成为变形的曲线。

(4) 压密型车辙。

由于高速公路施工时过分追求平整度,在低温度后辗压,造成路面压实不够,致使通车后的第一个高温季节在交通车辆的反复辗压作用下,混合料继续压实,空隙率不断减小,达到极限后才趋于稳定。

这种车辙变形两侧没有隆起,只有下凹,成为V字形或W形。

这是由于施工不良造成的密压型车辙。

高速公路车辙病害2 车辙处理措施从沥青面层来说, 预防车辙的措施有: 调整矿料级配,采用更粗的级配。

但是, 粗级配虽然改善了高温抗车辙性能, 但却增大了施工难度, 可能会导致离析, 产生水损坏,在沥青混合料中外掺各种纤维或采用SMA、LSAM、ATPB、添加特立尼达天然湖沥青(TLA)改善温度敏感度来提高抗车辙性能。

TLA改性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结果试验项目25%TLA掺量30%TLA掺量25%TLA掺量30%TLA掺量技术指标动稳定度(次/mm)2855 3105 3648 3796 ≥2800 随着TLA湖沥青掺量的增加,高温稳定性就越好,动稳定度就越来越高,抗车辙能力越强。

TLA改性沥青能使沥青路面的抗剪强度有显著的提高。

沥青路面车辙分类

沥青路面车辙分类

沥青路面车辙分类
在复杂的路面结构中,造成车辙的原因很多,主要分类如下:压密型车辙:由于亚应力超过沥青混合料的抗压强度,碾压过密造成压密型车辙。

这种车辙主要是因路面压实过密,造成粗集料破碎或因压实不足,造成空隙过大以及车辆轴载超过沥青混合料抗压强度所致。

失稳型车辙:由于高温条件下,剪应力超过沥青混合料的抗剪切强度,导致沥青混合料侧向流动变形,不断积累形成车辙,称为失稳型车辙。

这种车辙高温区的重载路段较为普遍。

结构型车辙:由于荷载作用超过路面各层强度,发生在沥青面层以下,包括路基和基层在内的各结构层的永久性变形,称为结构型车辙。

磨损型车辙:因路面面层受到轮胎磨损形成的车辙,此类车辙因面层材料抗磨损能力不足所致。

车辙的意思解释

车辙的意思解释

车辙的意思解释
车辙,是指车辆在道路上行驶后留下的痕迹。

通常指在道路、场地上,由于车辆行驶、碾压等作用而形成的凹槽或凹陷。

车辙的形成与道路材料、车辆载荷、气候条件、交通流量等多种因素有关。

车辙是道路表面的主要损伤形式之一,特别是在重型车辆行驶较多的道路上。

车辙的出现会导致道路表面的损坏和磨损,影响道路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此外,车辙也会导致道路表面的不平整,增加车辆行驶的阻力和油耗,降低道路的使用性能。

为了减少车辙的形成,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应合理规划和管理道路交通,控制交通流量和车辆载荷,避免超载和重型车辆对道路的过度碾压。

其次,应选择优质的道路材料和施工工艺,提高道路的抗压强度和耐久性。

此外,应及时维修和养护道路,对已经形成的车辙进行填补和修复,保持道路表面的平整度和使用性能。

总之,车辙是道路表面的一种常见现象,其形成与车辆行驶、碾压等作用有关。

为了保持道路的使用性能和安全性,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减少车辙的形成。

同时,我们也应该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合理使用道路资源,共同维护道路交通的安全和秩序。

车辙破坏机理

车辙破坏机理

车辙破坏机理2.1.2 夏季炎热地区柔性铺装永久变形破坏形式与机理[3]沥青路面柔性铺装的车辙由车辆荷载反复碾压形成,它起因于沥青混合料的粘滞流动、土基与基层的变形,并包括一定程度的压实作用和材料磨耗。

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车辙主要来源于沥青混合料的粘滞流动和一定程度的压实作用。

目前,国内外根据车辙产生的原因将沥青路面的车辙普遍分为四种:1.结构性车辙结构性车辙是由于道路行车荷载作用超过路面各层的强度,沥青面层以下包括路基在内的各结构层产生的永久变形。

这种车辙的宽度比较大,两侧没有隆起现象,横断面呈浅盆状的凹形;2.流动性车辙流动性车辙也叫失稳性车辙,即路面在高温条件下,车轮荷载反复碾压产生的剪应力超过沥青混合料的抗剪强度,使流动变形不断积累形成。

这种车辙在车轮荷载的中心位置下产生下洼变形,而且路面材料从荷载挤压下“流向”车辙两侧,并向上隆起,使车辙断面呈W 形;3.磨损性车辙磨损性车辙是路面面层在带钉轮胎或者带链轮胎的磨耗下形成的车辙,这种车辙只发生在路面表面,具体表现为路面面层材料的剥落或者磨损。

4.压实性车辙压实性车辙是路面在铺筑过程中由于压实不足,致使道路开放交通后,在车辆荷载的反复碾压下,空隙率不断减小,产生压密变形而形成车辙。

这种车辙两侧没有隆起,只有下凹,而且它的车辙深度在路面达到极限残余空隙率后趋于稳定。

近年来,随着压实施工技术的提高、施工质量的有效控制、管理的完善以及新材料在半刚性基层和耐磨面层的广泛使用,半刚性基层的永久变形非常小,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记,而且在厚半刚性材料层下的土基顶面的压应力很小,通常约为0.01Mpa,在180kN轴重作用下也只有0.02 MPa。

在这样小的应力作用下,土基实际上工作在弹性阶段,即土基不会产生永久变形。

因此,可以认为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车辙主要来源于沥青结合料层在高温和车辆作用荷载下的塑性流动变形,即流动性车辙。

同许多自然规律一样,车辙产生的原因可分为内因和外因。

车辙产生的原因

车辙产生的原因

车辙产生的原因车辙是沥青混凝土路面特有的一种破坏形式,它是在行车荷载重复作用以及气候(高温)等因素综合作用下产生的一种永久性变形,表现为沿行车轮迹产生的纵向带状凹槽,严重时车辙的两侧会有突起形变,造成路面使用性能更加恶化。

车辙产生的因素,包括沥青材料、施工工艺、级配组成、施工控制、荷载作用、温度影响等等。

①沥青材料的高温稳定性及耐久性等较差,是产生车辙的主要原因之一。

②施工工艺不合理,是产生车辙的原因之一,比如对路基的反射应力没有使用合适的工艺进行分散处理,造成沥青面层局部受力不均匀产生车辙。

③重载和超载车辆的通行,也是产生车辙的原因。

④沥青混凝土级配不合理,造成车辙的出现。

GND抗车辙添加剂应用范围高速公路、重交通道路、车辆交汇区域、机场跑道、公交车道、工业地面、集装箱堆放场地等要求承受重载的道路和场地。

四、 GND抗车辙添加剂添加量及添加工艺抗车辙添加剂的使用剂量为沥青混合料的0.3~0.5%。

即每吨沥青混合料中掺3~5kg。

用于道路则一般掺0.35 - 0.4%,即每吨沥青混合料中掺3.5 - 4kg即可。

交通量大,重型车辆多的用高限。

特殊路段可掺0.6%以上。

抗车辙添加剂的使用工艺方便简单,通过沥青混合料拌和过程中直接加入:1. 将矿料加热到170~180℃时,将GND添加剂直接投入拌和锅内进行干拌,拌和时间可增加2~3秒2. 加入热沥青继续搅拌,拌和时间可相对增加3. 成品混合料的质量控制和储存运输按常规的混合料进行1、选择粘度较高针入度较小的沥青如温区使用AH—90,热区使用AH—70,实验证明,在抗车辙能力上,70#沥青优于90#沥青。

2、粗集料尽可能选择较粗的颗粒考虑到最大粒径须受相关层厚的约束,且料径过大,对防不利,故中、下面层可采用AC—25或AC—30,上面层如为4cm,考虑热稳兼顾防水及抗滑采用AC—16或AC—20。

其级配可选择在Ⅰ型与Ⅱ型之间。

3、加矿粉加矿粉可提高沥青的稳定性,并可避免离析,但矿粉掺量不能过大,矿粉与沥青之比以1.0—2.0为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车辙
车辙是车辆在路面上行驶后留下的车轮永久压痕。

路面车辙深度的检测能为决策者提供重要的信息,使决策者能为路面的维修、养护及翻修等作出优化决策
车辙分类及成因
①磨耗型车辙
产生原因:在交通车辆轮胎磨耗和环境条件的综合作用下,路面磨损,面层内集料颗粒逐渐脱落;在冬季路面铺撒防滑料(如:砂)时,磨损型车辙会加速发展。

②结构型车辙
产生原因:这类车辙主要是基层等路面结构层或路基强度不足,在交通荷载反复作用下产生向下的永久变形,作用或反射于路面。

③失稳型车辙
产生原因:绝大多数车辙是由于在交通荷载产生的剪切应力的作用下,路面层材料失稳,凹陷和横向位移形成的。

此类车辙的外观特点是沿车辙两侧可见混合料失稳横向蠕变位移形成的凸缘。

一般出现在车辆轮迹的区域内,当经碾压的路面材料的强度不足以抵抗交通荷载作用于它上面的应力、特别是重载车辆高频率通过,路面反复承受高频重载时,极易产生此类车辙。

此外,在高速公路的进、出口,交费站或一般公路的交叉路口等减速或缓行区,这类车辙也较为严重。

因为这些地区车速较低,交通荷载对路面的作用时间较长,易于引起路面材料失稳,横向位移和永久变形。

④压密型车辙
碾压不足,开放交通后被车辆压密而形成车辙。

不过这类车辙如果是由于路面施工质量控制不严造成的非正常病害,一般在讨论车辙时,多不考虑。

路面车辙深度的测定
第一类为人工检测,即用检测横竿横跨在车辙上部,并用尺量出横竿与车辙底部的间距。

采用这种方法其效率是极低的,并只能随机抽样检测路面车辙深度。

第二类为自动检测,既采用路面车辙自动测定车自动检测路面车辙深度。

其方法就是利用横向布置的一排激光、超声、红外或其它非接触式位移传感器来快速连续测定路面车辙深度。

其原理是在检测车的前端上安装配有非接触式位移传感器的横梁,并把传感器同车内的电脑相连,通过电脑对传感器测得的数据进行自动处理以获得路面车辙深度指标。

随着公路建设的发展,路面车辙深度的自动检测将成为主要的检测方法,也将是路面施工、验收、养护、评价和管理部门必备的仪器。

桥面铺装层的车辙:
铺装层车辙是我国钢桥桥面铺装的主要病害类型。

在铺装层已产生病害的大桥中,有近80%的大桥其钢桥桥面铺装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车辙。

由于钢桥面铺装层在高温季节或长时间承受车辆荷载(包括交通量成倍增长、重载、超载、慢速行驶、渠化交通)作用下,铺装层沥青混合料的抗永久变形能力不足引起的。

桥面铺装层的车辙成因:
①铺装热稳定性不足,尤其在高温季节,在汽车反复荷载作用下,因混合料蠕变形成永久变形积累。

②地区温度过高,长年高温季节过长及封闭式箱梁内部温度较高等引起粘结层和铺装层温度过高,特别是粘结层的温度升高会使其强度大幅度下降,抗剪切能力不足,在重载作用下,轮迹下面的铺装层会出现沉陷及其侧向隆起现象,长期累积形成车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