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课程纲要讲解学习
2023-2024学年北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课程纲要
七年级数学(下)课程纲要七年级数学组张文武一、一般项目1、课程名称:初中七年级数学下册2、课程类型:必修课程3、教学材料: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七年级数学下册4、授课时间:约65课时5、授课教师:和庄中学七年级数学教师6、授课对象:七年级学生二、具体内容1、课程目标:(1)教育目的:获得数学基本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教育目标:初步具有解决简单数学问题的基本技能、一定的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理解数学和生活密不可分的意义,提高应用数学服务生活的意识。
(3)课程目标:初步形成数学的基本思想和科学态度,为确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奠定必要的基础。
(4)教学目标:第一章整式的乘除1.经历探索整式运算法则的过程,理解整式运算的算理,进一步发展观察、归纳、类比、概括等能力,发展有条理的思考及语言表达能力。
2.了解整数指数幂的意义和正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
3.了解整式产生的背景和整式的概念,会进行简单的整式加、减、乘、除运算4.会推导乘法公式,了解公式的几何背景,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
第二章相交线与平行线1.经历观察、操作(包括测量、画、折等)、想象、推理、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初步学习有条理表达.2.在具体情景中了解补角、余角、对顶角,知道等角的余角相等、等角的补角相等、对顶角相等.3.经历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以及平行线特征的过程,掌握直线平行的条件以及平行线的特征.4.会用三角尺和直尺过已知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平行线;会用尺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会写已知、求作和作法.第三章变量之间的关系1.经历探索具体情境中两个变量之间关系的过程,进一步发展符号感和抽象思维;2.能发现实际情景中的变量及其相互关系,并确定其中的自变量或因变量;3.能从表格、图象中分析出某些变量之间的关系,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达,发展有条理地进行思考和表达的能力;4.能根据具体问题,选取用表格或代数式来表示某些变量之间的关系;5.结合对变量之间关系的分析,尝试对变化趋势进行初步的预测。
七年级数学下课程纲要
七年级数学(下)课程纲要课程名称:九年义务教育七年级数学下册课程纲要课程类型:必修课程教学材料: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授课时间:2016年2月—2016年7月;共63--70课时授课教师:郑红莉授课对象:七(1)(2)班具体内容一、学情分析:本届七年级学生主数学基础能了较差,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期望值总体水平也比较低,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也比较单一,懂得与孩子沟通的家长很少,能够花时间陪陪孩子的家长就更少了,都是忙于生计,所以这里的学生在家的学习时间和学习效果很难保障。
经过上一学期师生的共同努力,七年新生已经基本适应了初中的数学学习生活,大部分学生实现了小学数学和初中数学学习的平稳过渡,养成了比较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数学课的听讲热情都比较高,能够积极的跟着老师的引导进行探索、讨论和练习。
在数与代数方面的有理数混合运算的计算法则大部分学生都能掌握,但是由于初学时习题量不够,学生总是范粗心的毛病,使做题的正确率大打折扣;解一元一次方程学生掌握的比较好,但是对应用题的解题能力还需要加强;找规律的题对大多数学生来说还是难点;几何学习部分,学生对基本的几何知识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逻辑表达能力欠佳,对几何语言的理解力还需要提高;统计与概率的中必然事件和不确定事件学生的辨别能力较强,但是还有少部分学生对三种统计的综合运用能力欠佳。
虽然每个班中的大部分学生通过一学期的学习都有了一定的基础,能够继续比较顺利的进行下学期的学习,但是每个班都有数名学生因为小学的基础特别薄弱,甚至是在小学就已经放弃了数学学习,所以对初中的数学学习一开是就抱着无所谓或是放弃的态度,在课堂上讲基础的知识也很难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除非进行师生一对一从小学知识开始补习,否则无法让他们融入到初中数学学习的队伍中。
因此严重的两级分化是我们下学期数学教学的难点。
二、课程目标:第一章整式的乘除1、经历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的过程,在现实情境中进一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发展符号感。
新七年级数学下学期课程纲要(2.5)
《初中七年级数学下册》课程纲要◆课程名称:七年级数学下册◆课程类型:必修课程◆教学材料: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的数学(七年级下册)◆授课时间:61课时◆授课教师:马寨一中七年级数学教师◆授课对象:2010—2011学年下学期七年级学生课程目标通过本模块的学习,你将能:1.通过比较和推论、分析的方法,能总结出运算中的公式、法则以及图形的变化特征和规律。
2.通过练习和讨论的方法,能正确进行数据的运算,能说出变量之间的联系以及预测变化的规律。
3.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鼓励学生应用计算器、电脑解决较为现实的问题,逐步培养学生运用现代化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4.在自学、讨论、巩固、练习这些学习过程中,体验合作、分享、尊重的必要性和成功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成功型”的人格。
课程内容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初中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采用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的《初中七年级数学下册》课程内容进行教学。
其课程内容包括:第一章:整式的运算1.1. 整式(共1课时)1.2. 整式加减(共2课时)1.3. 同底数幂的乘法(共1课时)1.4. 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共2课时)1.5. 同底数幂的除法(共1课时)1.6. 整式的乘法(共3课时)1.7. 平方差公式(共2课时)1.8. 完全平方公式(共2课时)1.9. 整式的除法(共2课时)回顾与思考(共1课时)第二章:平行线与相交线2.1. 余角与补角(共1课时)2.2. 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共2课时)2.3. 平行线的特征(共1课时)2.4. 利用尺规作线段和角(共2课时)回顾与思考(共1课时)第三章:生活中的数据3.1. 认识百万分之一(共1课时)3.2. 近似数和有效数字(共2课时)3.3. 世界新生儿图(共2课时)回顾与思考(共1课时)第四章:概率4.1. 游戏公平吗(共2课时)4.2. 摸到红球的概率(共1课时)4.3. 停留在黑砖上的概率(共1课时)回顾与思考(共1课时)第五章:三角形5.1. 认识三角形(共4课时)5.2. 图形的全等(共1课时)5.3. 全等三角形(共1课时)5.4. 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共3课时)5.5. 作三角形(共1课时)5.6. 利用三角形全等测距离(共1课时)5.7. 探索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共1课时)回顾与思考(共1课时)第六章:变量之间的关系6.1. 小车下滑的时间(共1课时)6.2. 变化中的三角形(共1课时)6.3. 温度的变化(共1课时)6.4. 速度的变化(共1课时)回顾与思考(共1课时)第七章:生活中的轴对称7.1. 轴对称现象(共1课时)7.2. 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共2课时)7.3. 探索轴对称的性质(共1课时)7.4. 利用轴对称设计图案(共1课时)7.5. 镜子改变了什么(共1课时)7.6. 镶边与剪纸(共1课时)回顾与思考(共1课时)课程实施建议一、课程资源1、教材: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对教材内容进行再度整合。
最新七年级数学下学期全册《课程纲要》
利用导学案,通过自主预习、小组交流、班级展示、运用操作等学习方式进行学习。
㈢实施对策
⒈数与代数方面: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培养数感,增强运算意义的理解;鼓励算法多样化和优化;让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避免繁杂的运算,避免将运算与应用割裂开来,加强方法的指导。
⒉进行一次计算能力检测。应主要考察学生对数与运算意义的理解和应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能否运用数与计算的知识描述并解决实际问题;是否能够运用合理的计算策略正确地进行运算;是否有对计算结果进行估算和验算的习惯;能否有效地利用计算器探求规律;
⒊进行一次作业展览,对作业的错误率加以控制;
4.学生自评和互评和教师、家长的评价相结合,给每位学生做出综合评定,评价方式应当多种多样,既可用书面考试、口试,也可用活动报告等方式
强化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突出探索式学习方式,即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思考与交流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测、推理、交流、反思等活动。为改进数学学习方式提供必要的保证。
因此,本期一方面应继续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把各个知识点真正落实到位,另一方面,还要通过学生的自主回忆、自主整理、合作交流等方式,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的归纳整理,通过教学目标的有效落实和课堂教学的有效启发,发展学生的总结概括能力和中利内容进行全面的梳理和概括,形成小,形成小学阶段的数学知识网络综合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努力提高学习的学习质基本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初步具有解决简单数学问题的基本技能、一定的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理解数学和生活密不可分的意义,提高应用数学服务生活的意识。
七年级下册北师版数学提纲
七年级下册北师版数学提纲目前初中学生学习数学存在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不善于读数学教材,他们往往是死记硬背。
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七年级下册北师版数学提纲,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七年级下册北师版数学提纲1.有序数对:用含有两个数的词表示一个确定的位置,其中各个数表示不同的含义,我们把这种有顺序的两个数a与b组成的数对,叫做有序数对,记作(a,b)其中a表示横轴,b表示纵轴。
2.平面直角坐标系:在同一个平面上互相垂直且有公共原点的两条数轴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简称为直角坐标系。
通常,两条数轴分别置于水平位置与垂直位置,取向右与向上的方向分别为两条数轴的正方向。
水平的数轴叫做X轴或横轴,竖直的数轴叫做Y轴或纵轴,X 轴或Y轴统称为坐标轴,它们的公共原点O称为直角坐标系的原点。
3.横轴、纵轴、原点:水平的数轴称为x轴或横轴;竖直的数轴称为y轴或纵轴;两坐标轴的交点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
4.坐标:对于平面内任一点P,过P分别向x轴,y轴作垂线,垂足分别在x轴,y轴上,对应的数a,b分别叫点P的横坐标和纵坐标。
5.象限:两条坐标轴把平面分成四个部分,右上部分叫第一象限,按逆时针方向一次叫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
坐标轴上的点不在任何一个象限内。
6.特殊位置的点的坐标的特点(1)x轴上的点的纵坐标为零;y轴上的点的横坐标为零。
(2)第一、三象限角平分线上的点横、纵坐标相等;第二、四象限角平分线上的点横、纵坐标互为相反数。
(3)在任意的两点中,如果两点的横坐标相同,则两点的连线平行于纵轴;如果两点的纵坐标相同,则两点的连线平行于横轴。
(4)点到轴及原点的距离。
点到x轴的距离为|y|;点到y轴的距离为|x|;点到原点的距离为x的平方加y的平方再开根号;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对称点的特点(1)关于x成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横坐标相同,纵坐标互为相反数。
(横同纵反)(2)关于y成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纵坐标相同,横坐标互为相反数。
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北师大版) 《课程纲要》 PPT课件 图文
《课程纲要》
设计:牛会、马胜涛
单位:郑州市第六十八中学
课程名称: 数学七年级下册(北师大版) 课程类型: 必修课程 授课时间: 63—70课时 授课教师:七年级数学组 授课对象:郑州市第六十八中学七年级学生
一、课程目标
1、教育目的:获得数学基本事实、概念、原理 和规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 识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三角形
进一步学习三角形的相关性质,并培养学生的 逻辑推理能力,为后来几何图形 的学习打下 14 基础。
变量之间 为进一步学习函数概念进行铺垫,因为函数是 5 的关系 一种特殊的变量之间的“关系”
通过轴对称图形来探索轴对称图形的性质。轴 生活中的 对称可以看成反射变换,也是一种几何变换。 8 轴对称 事实上,平移和旋转可以经过两次反射变换得
三、课程实施:
2、实施形式: ①收集和分析资料:就是提倡学生通过报刊、书籍、 上网查资料等途径收集和分析资料,获取新知识。 ②自主学习:就是提倡让学生通过自己自学课本,解 决相关的问题。 ③合作学习:就是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通过小组合 作交流,解决自学所不能解决的问题。 ④探究学习:就是教师给学生提供相关的资料或从学 生的生活经验经历中提出探究性的问题,让学生分组进 行讨论解决。
第二章 平行线与相交线
4.会用三角尺和直尺过已知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 平行线;会用尺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会写已知、
求作和作法.
第三章
生活中的数据
1.能用熟悉的事物对百万分之一等较小的数据作出
描述,进一步发展数感。
2.能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百万分之一等较小的数据;
能借助科学计算器进行有关科学记数法的计算。
七年级北师大版数学下册提纲2
七年级北师大版数学下册提纲数学是中考的重要一项,所以我们必须要学好数学。
学好数学也是有技巧的,驾驭方法可以让我们事半功倍。
以下是我给大家整理的七年级北师大版数学下册提纲,盼望对大家有所协助,欢送阅读!七年级北师大版数学下册提纲1、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两种:相交和平行,垂直是相交的一种特别状况。
2、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平行线。
假如两条直线只有一个公共点,称这两条直线相交;假如两条直线没有公共点,称这两条直线平行。
3、两条直线相交所构成的四个角中,有公共顶点且有一条公共边的两个角是邻补角。
邻补角的性质:邻补角互补。
如图1所示,与互为邻补角,与互为邻补角。
+=180°;+=180°;+=180°;+=180°。
4、两条直线相交所构成的四个角中,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个角的两边的反向延长线,这样的两个角互为对顶角。
对顶角的性质:对顶角相等。
如图1所示,与互为对顶角。
=;=。
5、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角中,假如有一个是直角或90°时,称这两条直线相互垂直,其中一条叫做另一条的垂线。
如图2所示,当=90°时,⊥。
垂线的性质:性质1: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确定直线垂直。
性质2: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全部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性质3:如图2所示,当a⊥b时,====90°。
点到直线的距离: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点到直线的距离。
6、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根本特征:①在两条直线(被截线)的同一方,都在第三条直线(截线)的同一侧,这样的两个角叫同位角。
图3中,共有对同位角:与是同位角;与是同位角;与是同位角;与是同位角。
②在两条直线(被截线)之间,并且在第三条直线(截线)的两侧,这样的两个角叫内错角。
图3中,共有对内错角:与是内错角;与是内错角。
③在两条直线(被截线)的之间,都在第三条直线(截线)的同一旁,这样的两个角叫同旁内角。
《课程纲要》基本框架
《课程纲要》一般框架:范例:七年级下册数学《课程纲要》(北师大版) 郑州八中数学组【课程类型】九年级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课程材料】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七年级数学下册》 【授课学时】70课时 【授课对象】七年级学生 【背景信息】本课程属于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课程,适用于第三学段(7~9年级)中的七年级下期学生使用。
课标中按“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课题学习"四模块安排内容。
本课程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让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的过程,在获得知识的同时,能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课程目标】1、经历字母表示数的过程,了解整式的概念,会进行简单的整式的加、减、乘、除运算;理解和掌握幂的运算性质与乘法公式;通过简单的实例,了解常量与变量的概念,能发现实际情境中的变量及其相互关系,并确定其中的自变量或因变量,能从表格一 般 项 目课 程 元 素课程类型 课程材料 授课学时 授课对象 背景信息课程目标 (评价简述) 课程资源课程实施 (合并内容) 课程评价图象中分析出某些变量之间的关系;2、在具体的情境中了解补角、余角、对顶角的概念及性质;经历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及平行线的特征的过程,掌握直线平行的的条件与特征;3、了解三角形的有关概念,知道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探索并掌握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条件,会用全等三角形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4、通过具体实例认识轴对称及轴对称图形;探索轴对称的性质;通过对角、线段和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的探索,了解角的平分线,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和等腰三角形的相关概念及性质;5、能形象地描述百万分之一等较小的数据,并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它们,进一步发展数感;了解近似数与有效数字的概念,能按要求取近似数;能从统计图中获取信息,能形象、有效地运用统计图描述数据;进一步丰富对概率的认识,会进行简单的概率计算;6、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想象、推理、交流等过程,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推理能力和有条理地表达能力;通过对数与式的认识,培养数感;体验从数学的角度来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学期课程纲要
(2)在《平行线和相交线》、《三角形》部分的教 学中,一定要注意,重视创设实际情景,由具体到 抽象的实施教学;要把握教学内容的难度,几何证 明的意识要慢慢培养,不可一蹴而就;要重视培养 学生有条理的数学表达能力,能让学生说的尽量让 学生自己说。另外,要通过观察、操作(折、拼、 画、图案设计)、想象、推理、交流等活动,发展 学生的空间观念,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尤其是在《 生活中的轴对称》一章的教学中,更要重视学生的 动手操作,在操作中感受体会,在感受体会之后有 所思,有所总结。
息找出自变量、因变量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通
过观察和思考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变量之间的
关系以及正确把对变量之间关系进行分析和对变
化趋势进行预测。
6
第四章《三角形》
教材提供许多活动,给学生充分的实践和探 索的空间,使他们通过探索和交流发现一些及三 角形有关的结论,并应用它解决实际问题,给学 生提供积累数学经验的可能,建立推理意识,用 自己的方式来表达推理过程。三角形的性质及三 角形全等的判定、三角形的分类并能进行简单的 说理。
5课时 16
5课时 17
10课时 18、19 20
14
三、课程实施:
1、实施方法: (1)在《整式的乘除》的教学中,应努力实施分层 教学,突出基础性知识的教学,重视知识的产生过程, 使学生真正理解算理,并在适当的练习中达到公式法则 的熟练运用;有关运算法则的探索过程,教材为探索有 关运算法则设置了归纳、类比等活动,教学时要注意直 观及“说理”相结合,努力创设现实、有趣的问题情境, 使学生经历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数学模型和运用所学内 容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
(2)自主学习:就是提倡让学生通过自己自学课本,
解决相关的问题。
(3)合作学习:就是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通过小组
最新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课程纲要分享课教学提纲共43页PPT
•
46、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 留。
•
47、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
48、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
49、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 有所长 。
•
50、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 ,箪瓢 屡空, 晏如也 。
46、我们若已接受最坏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卡耐基 4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4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50、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莫扎特
最新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课程纲要分享课教学提纲PPT43页
6、法律的基础有两个,而且只有两个……公平和实用。——伯克 7、有两种和平的暴力,那就是法律和礼节。——歌德
8、法律就是秩序,有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亚里士多德 9、上帝把法律和公平凑合在一起,可是人类却把它拆开。——查·科尔顿 10、一切法律都是无用的,因为好人用不着它们,而坏人又不会因为它们而变得规矩起来。——德谟耶克斯
拉
60、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 走到底 ,决不 回头。 ——左
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 去和未 来文化 生活的 源泉。 ——库 法耶夫 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 次也不 善于度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吕凯 特 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熹 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 只不过 是愈来 愈发觉 自己的 无知。 ——笛 卡儿
最新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课程纲要分享课
课程标准将它作为与“ 数与代数”“空间与几 何”“统计与概率”并 列的内容,足见标准对 这一领域的重视。
图形与几何
统计与概率 数与代数 内容标准 四大领域 综合与实践
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 探索具体问题中的数 量关系和变化规律
七 年 级 下 册
课程内容
名称 内容 说明 课 时
17 整式 的乘 除 1、同底数幂的乘法 2、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 3、同底数幂的除法 4、整式的乘法 5、平方差公式 6、完全平方公式 7、整式的除法 1、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2、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 3、平行线的性质 4、用尺规作角 1、用表格表示的变量间关系 整式是代数的基础性概念,代数式 的运算(包括整式运算)属于 代数的基本功,是解决问题和 进行推理的需要
第六章 数据的 收集与整理 七 年 级 上 册
(1)结合实际情境,经历设计解决具体问题的方案,并加以实施的过程, 体验建立模型、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在此过程中,尝试发现和提出问题。 (2)会反思参与活动的全过程,将研究的过程和结果形成报告或小论文, 并能进行交流,进一步获得数学活动经验。 (3)通过对有关问题的探讨,了解所学过知识(包括其他学科知识)之间 的关联,进一步理解有关知识,发展应用意识和能力。 原:经历“问题情境----建立模型----求解---解释与应用”的 基本过程; 现:结合实际情境,经历设计解决具体问题的方案,并加以 实施的过程,体验建立模型、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在此过程 中,尝试发现和提出问题。
三、课程实施:
(3)在《概率初步》一章中,一定要让学生在摸球、
摸牌、投硬币、投骰子、转转盘等活动中通过操作、
观察、计算,体会“在大量重复性试验中,随机事件
出现的频率逐渐稳定于事件发生的概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纲要
课程名称:七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课程类型:必修课
教学材料: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
授课时间:65—70课时
授课教师:郑州市第七十三中学七年级数学组
授课对象:七年级全体学生
一、课程目标:
1、教育目的:获得数学基本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教育目标:初步具有解决简单数学问题的基本技能、一定的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理解数学和生活密不可分的意义,提高应用数学服务生活的意识。
3、课程目标:初步形成数学的基本思想和科学态度,为确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奠定必要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
1、数与代数
(1)能够进行幂的运算及简单的整式乘除运算。
(2)会推导乘法公式,了解公式的几何背景,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
(3)感受生活中存在的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
(4)能读懂以不同方式呈现的变量之间的关系,并能用适当的方式表示实际情境中变量之间的关系,并进行简单的预测
2、图形与几何
(1)经历观察、操作(包括测量、画、折等)、想象、推理、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初步学习有条理表达.
(2)在具体情景中了解补角、余角、对顶角,知道等角的余角相等、等角的补角相等、对顶角相等.
(3)经历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以及平行线特征的过程,掌握直线平行的条件以及平行线的特征.
(4)会用三角尺和直尺过已知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平行线;会用尺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会写已知、求作和作法.
(5)进一步认识三角形的有关概念,了解三边之间的关系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
了解图形的全等,能利用全等图形进行简单的图案设计。
(6)探索并了解基本图形(线段、角、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及其相关性质。
(7)能够按要求作出简单平面图形经过轴对称后的图形;探索简单图形之间的轴对称关系,能指出对称轴。
(8)欣赏现实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能利用轴对称进行一些图案设计,体验轴对称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和丰富的文化价值。
3、统计与概率
(1)了解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不确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了解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
(2)在具体情境中了解概率的意义,体会概率是描述不确定现象的数学模型。
(3)能对两类事件(古典概型和几何概型)发生的概率进行简单的计算,并能设计符合要求的简单概率模型。
4、综合与实践
(1)综合实际情境,经历设计解决具体问题的方案,并加以实施的过程,体验建立模型,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在此过程中,尝试发现和提出问题。
(2)通过对有关问题的探讨,了解所学过的知识(包括其他学科知识)之间的关联,进一步理解有关知识,发展应用意识和能力。
三、课程内容及课时安排
根据《初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要求,采用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的课程内容进行教学。
其课程内容及课时安排如下:
第一章:整式的运算
整式是代数的基础性概念,代数式的运算(包括整式运算)属于代数的基本功,是解决问题和进行推理的需要,也构成进一步学习的基础。
探索整式运算的运算法则,理解整式运算的算理,推导乘法公式。
1.同底数幂的乘法1课时
2.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2课时
3.同底数幂的除法2课时
4.整式的乘法3课时
5.平方差公式2课时
6.完全平方公式2课时
7.整式的除法2课时
回顾与思考2课时
单元测试2课时
第二章:平行线与相交线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即所谓的“三线八角”问题和对平行线的讨论是平面几何中重要的议题,也是基础性的内容。
学生通过探索和简单的推理熟悉相关的性质与判定等几何事实,成为这册教材“公理化”的经验背景。
这章的最后设置了“用尺规作线段和角”一节,是理解和运用相关几何知识的极好机会,只要求按步骤作图并保留作图的痕迹,暂时只要求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作法。
1.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2课时
2.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2课时
3.平行线的性质2课时
4.用尺规作角1课时
回顾与思考1课时
单元测试2课时
第三章:三角形
学习三角形的相关性质,并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为后来几何图形的学习打下基础。
通过充分的实践和探索的空间,发现一些与三角形有关的结论,并应用它解决实际问题,建立推理意识,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推理过程。
能利用三角形的性质与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三角形的分类进行简单的说理。
1.认识三角形4课时
2.图形的全等1课时
3.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3课时
4.用尺规作三角形1课时
5.利用三角形全等测距离1课时
回顾与思考2课时
单元测试2课时
第四章:变量之间的关系
把变量之间的关系列为单独一章,这是在学习了代数式求值和探索规律等地方渗透了变化的思想基础上引入的,为进一步学习函数概念进行铺垫,在具体情景中从表格关系式、图像中获取信息找出自变量、因变量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
通过观察和思考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变量之间的关系以及正确把对变量之间关系进行分析和对变化趋势进行预测。
1.用表格表示的变量间关系1课时
2.用关系式表示的变量间关系1课时
3.用图像表示的变量间关系2课时
回顾与思考1课时
单元测试2课时
第五章:生活中的轴对称
通过轴对称图形的认识和讨论,对轴对称图形来探索轴对称图形的性质。
轴对称可以看成反射变换,也是一种几何变换。
事实上,平移和旋转可以经过两次反射变换得到,因此它更基本。
研究轴对称及轴对称的基本性质。
从具体的现实情境中抽象出轴对称的过程。
1.轴对称现象1课时
2.探索轴对称的性质1课时
3.简单的轴对称图形3课时
4.利用轴对称进行设计1课时
回顾与思考1课时
单元测试2课时
第六章:概率初步
在七年级上册感受了可能性有大有小的基础上,进一步刻画可能性的大小,因而十分自然地给出了概率的概念,当然概率模型仅仅定位于简单的“古典概型”和可化为“古典概型”的“几何概型”(“停留在黑砖上的概率”)。
理解概率的意义,并会计算一些事件发生的概率,理解现实世界中不确定现象的特点,树立一定的随机观念学习一些简单的概率问题,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1.感受可能性1课时
2.频率的稳定性2课时
3.等可能事件的概率4课时
回顾与思考1课时
单元测试2课时
四、课程实施:
1、实施方法:
(1)在《整式的运算》的教学中,应努力实施分层教学,突出基础性知识的教学,重视知识的产生过程,使学生真正理解算理,并在适当的练习中达到公式法则的熟练运用;有关运算法则的探索过程,教材为探索有关运算法则设置了归纳、类比等活动,教学时要注意直观与“说理”相结合,努力创设现实、有趣的问题情境,使学生经历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数学模型和运用所学内容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
(2)在《平行线和相交线》、《三角形》部分的教学中,一定要注意,重视创设实际情景,由具体到抽象的实施教学;要把握教学内容的难度,几何证明的意识要慢慢培养,不可一蹴而就;要重视培养学生有条理的数学表达能力,能让学生说的尽量让学生自己说。
另外,要通过观察、操作(折、拼、画、图案设计)、想象、推理、交流等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尤其是在《生活中的轴对称》一章的教学中,更要重视学生的动手操作,在操作中感受体会,在感受体会之后有所思,有所总结。
(3)在《概率》一章中,一定要让学生在摸球、摸牌、投硬币、投骰子、转转盘等活动中通过操作、观察、计算,体会“在大量重复性试验中,随机事件出现的频率逐渐稳定于事件发生的概率。
2、实施形式:
(1)收集和分析资料:就是提倡学生通过报刊、书籍、上网查资料等途径收集和分析资料,获取新知识。
(2)自主学习:就是提倡让学生通过自己自学课本,解决相关的问题。
(3)合作学习:就是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解决自学所不能解决的问题。
(4)探究学习:就是教师给学生提供相关的资料或从学生的生活经验经历中提出探究性的问题,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解决。
四、评价建议:
1、评价内容
(1)课堂过程评价:是否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是否能够准确的理解定义,使用定义、性质、运算法则进行说理或计算,是否能有条理的表述自己的思维过程。
(2)作业评价:能否规范、熟练的书写解题过程,是否有优化解题过程的意识,使用简单有效的算法处理问题,是否及时主动地纠错。
(3)考试评价:对考查基础知识部分的试题,能否给出较完整的解答,减少非知识性的失分。
能否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评价方式
(1)将学生的课堂表现与综合素质评定及平时阶段性测验成绩结合起来;按小组评比方式呈现。
(2)作业按A,B,C,D等做等级评定,并针对作业中的优点和不足给出适当的评语;C,D 等级视为不合格。
(3)考试评价采用百分制进行评定,后20%学生视为不合格,所有成绩计入小组评定。
对所有不合格的学生组内在课下帮助其过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