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备课素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职生四大心理特点,中职生是个很尴尬的群体,他们大多是因为成绩原因被剩下,原本就是基础教育中经常被忽视的弱势群体,相对于一般高中生来说,他们的心理或许更容易出现问题。

中职生四大心理特点
中职生是指正在接受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学生,其年龄一般在15~18岁之间。

从心理学观点来看,他们属于青年初期,是学生身心发。

展最迅速、最旺盛、最关键的时期,也是各年龄发展阶段的最佳时期,又称为人生的黄金时代。

但是,中职生是一个特殊的学生群体,有的是成绩差没能升入普通高中的,有的是留守儿童(少年),有的来自单亲家庭或经济困难的家庭,其内心世界是非常不稳定、不平衡的,具体表现为:
1、自卑感严重,但反抗性强烈。

中职学校生源的构成比较特殊,大多数学生是基础教育中经常被忽视的弱势群体,他们由于学习成绩不好,从小学到初中长期承受老师、家长的过多指责和同学们的歧视,有些学生来自单亲家庭或生活贫困家庭,缺乏真诚的关爱,久而久之形成了抑郁自卑心理,对学校、对社会充满冷漠、恐惧和仇视。

同时,社会对职业教育还存在着一定偏见,一些中职生认为自己与同龄人比较,未来似乎比较渺茫,因此也具有一定的自卑心理。

在这种心理作用下,当自主性被忽略或个性伸展受到阻碍时,他们表现在行为上就是无所适从、怪异和反抗,有时用过激的行为方式去掩饰自己可能受到的伤害,比如通过逃课、顶撞教师、打架斗殴等违纪违规现象,显示自己的勇敢。

如果引导不好,个别学生渐渐就会形成了反社会人格倾向。

2、思想意识活跃但学习动机缺失。

职业教育注重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他们没有升学的压力,因此,思想意识活跃,有广泛的兴趣受好。

但是,一部分中职生由于学习基础较差并且缺乏刻苦学习的精神,在学习上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也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习没有动力,有的学生因为不会学而学不好、因为学不好而不想学,从而产生厌学的心理和行为,并渐渐形成学习上的恶性循环形象,越不努力成绩越差,成绩越差越想放弃。

3、渴望得到认可,但人际关系障碍。

青年学生在心理发展阶段存在着坦率与封闭的矛盾,一方面期盼得到人们的理解,与知心人愿意敞开心扉,说话坦诚直率,另一方面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内心世界上,暴露出心理闭锁性,甚至产生固执、多疑与对抗,有时会因为看别人
不顺眼而发生打架事件。

中职学生特别渴望展示自己的才能,体现自己的价值,得到他人的认可,但是,他们不善于与人交往,为人处事能力较差,存在着社交障碍。

分析原因主要有:第一,不良的心理品质,性格内向,以自我为中心,妒忌猜疑,偏激,报复性强等;第二,个人能力方面的原因,如言语表达力差,知识水平低,不会交往等;第三,曾有过交往失败的经历;第四,语言不通,没有共同语言等。

4、自我意识增强,但自控能力不足。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他们意识到自己已经长大,追求自己内心世界中存在的“本我”,并将注意力集中到发现自我、关心自我的存在上。

开始把自己看做是“成年人”,渴望与成人一样具有平等的社会地位与权利,反对从属地位,更反对权威式的干涉。

在心理上要摆脱对父母的依赖,要以独立人格出现。

由于生理、心理迅速发展,使他们在缺乏准备的条件下,会面对许多矛盾和困惑,常让他们处于焦虑之中,如遇到不满或不平之事,就容易出现突发式的情绪失控,这些情绪上的波动,使他们难以自觉控制。

花开应有时——对话青少年异性情感
中职生作为青年的重要群体,其心理问题一样需要社会的关注和重视。

家长和老师也应加强对其的正确引导。

有这样一个小故事,一个9岁的女孩子,来到德国一所小学里读书。

因为第一个黄皮肤、黑头发的女孩子的出现,在班上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不到一个学期,居然有一个德国男孩子宣称他爱上了她。

有一天,小女孩生病了,没有去上学,德国小男孩居然在班上大哭起来,说是没有这个中国女孩子,他就不能继续上课,他要回家。

老师既没有批评他,也没有阻挡他。

到了家,他哭着对母亲说,他要和一个中国女孩子结婚。

母亲说:“那很好啊。

但是结婚要有礼服、婚纱、戒指,还要有自己的房子、花园,这要花很多很多的钱。

可是你现在什么也没有,你要和这位可爱的中国女孩结婚,从现在起,就得努力学习,将来才有希望得到这一切。

”那男孩子居然擦干了眼泪,从此就十分用功起来。

是呀,如果想和自己的“心上人”在一起,就必须从现在开始努力!那么我们什么时候该和异性交往呢?交异性朋友会不会影响学业?如何与异性朋友相处?如何表达对异性朋友的爱?男女交往的尺度何在?爱他(她)在心口难开等等。

此类问题一直困惑着青少年,造成身心不宁、寝食难安、日夜颠倒等。

青少年朋友怎样度过这样一个特殊时期呢?不仅需要自身的调节,同时还需要父母与其他成人的帮助。

首先,大家要面对以下几个问题:
(一)爱他(她)在心口难开──喜欢一个人要等他长大
青少年朋友在面对异性时,经常会有一种情怀,就是喜欢一个人不知如何表达内心的爱恋,该如何面对异性?面对此种青涩的情怀或是情窦初开的现象,青少年朋友应该先冷静地思考:我真的喜欢他(她)吗?我了解对方吗?对方了解我吗?我能容忍他(她)的任何缺点吗?我能在学业与交异性朋友之间作妥善的安排吗?……。

因为交异性朋友就牵涉到“作决定”与“负责任”的问题,什么时候作决定较恰当?什么时候交异性朋友较理想等都是必须深入去考虑的议题,在身心尚未发展成熟时就交异性朋友不但对自己的成长没有帮助,相对地会影响并阻碍各方面的发展。

更重要的是,此时期无法为自己作的决定负责,必须由父母或他人来承担后果,一时的激情必须以终生的幸福作为赌注。

因此,喜欢一个人要等他(她)长大,也要等自己长大。

(二)只要我喜欢有什么不可以──其实你伤了父母心
年轻朋友最常挂在嘴上的一句口头禅“只要我喜欢有什么不可以”,我是我自己,您说黑我就要说白!您说我错,我就要自己错错看!在此种情怀与逻辑推理中,只要男女相爱,永结同心,海誓山盟,在一起有何不可?殊不知,年轻的心是飞扬的心,同时也是脆弱的心。

圆满的人生发展是一种“你OK、我OK”的最高境界,当你作任何事,任何决定时除了考虑自己也要顾虑他人,我如此作对自己对亲人、对他人有无影响?行为的后果如果利人利己则何乐不为,如果损人利己或是损己利人等都应该慎重考虑。

“只要我喜欢有什么不可以,其时你伤了父母心”。

(三)真心真爱过一生──做自己的主人感觉真好
青少年时期的爱是一种“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少女情怀总是梦、少男情怀总是诗”的爱。

对于此种懵懵懂懂的爱,有点黏又不会太黏的爱总是令人向往与憧憬。

有些人为爱梦一生,有些人为爱废寝忘食,有些人为爱荒废学业、有些人为爱壮士断腕,而这些人从不懂得真爱,也从未拥有真爱。

真爱是一种珍惜自己、接纳他人的高尚情操,真爱不是一种身体的占有,而是精神方面的相互支持。

有了真爱才能真正作自己的主人。

(四)不一样就是不一样──相互尊重与接纳融通
青少年时期另一种情怀是对异性感到相当的好奇,由好奇而衍生爱慕的情怀,更而希望拥有对方的一切。

产生爱是一种占有,而不是牺牲奉献的心理,误认为爱是种享受权利而忽略尽义务的层面。

其实爱的真谛是一种异性相互尊重与接纳融通的情怀,透过对异性的了解与接纳,相互陪伴成长,走过人生最尴尬的时期与最焦虑不安的阶段。

如此,才是圆融的两性关系与情感的表达。

当然,男女之间正常的交往也是必须的,这也是健康心理产生的基础之一。

首先,更新观念,主动交往。

要提倡男女同学间的广泛接触,友好相处。

不管是男同学还是女同学,不要先把性别作为是否可以接触的前提,更不能人为地设置影响互帮互学、共同进步的心理障碍。

其次,参加活动,广泛交往。

要广泛开展集体性的交往活动。

比如,课堂上的讨论发言,课后的议论说笑,课外的游戏活动,勤工俭学,社会考察,参观访问等。

在集体活动中互相增进了解、沟通情感,清除由于不相往来而造成的隔阂。

第三,注意差别,文明交往。

学生时代的男女同学之间,应建立亲如兄弟姐妹那样的友谊关系,尤其是男女同学单独相处时,一定要理智处事,光明磊落,善于把握自己的感情。

其间,女生应端庄、坦荡,不使对方产生误解;男生要沉稳、庄重,尊重对方。

交往过程中还要注意语言艺术,一句话能把人逗乐了,也同样能把人惹恼了。

男生自尊心强,女生不要出言不逊,伤害男生;男生也不要大大咧咧,不小心得罪了敏感的女生,更不能利用体质方面的优势欺负女生。

每个人都要珍惜自己的人品和人格。

懂得自爱,才能赢得对方的尊重和友情。

青春充满着诱惑,也布满疼痛;洋溢着快乐,也隐藏烦忧。

但无论如何,我们要认真地对待坚强地走过。

因为它是每个人生命中不可跨越的一段岁月。

青春不可重复,更不可敷衍。

有疑惑,我们就应该求索。

健康公正地了解了对方,我们就了解了今天的我所站立的姿势,以及明天的我将怎样步入新的生活。

有趣的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之一:异性交往可以激励奋发向上。

男女生的正常交往,在一定程度上是青少年走向成熟的一个重要途径。

心理学研究和实际观察发现:青春期交往广泛,既有同性知己、又有异性朋友的人,比那些缺少朋友、或只有同性朋友的人的个性发展更完善,情绪波动小,情感丰富,自制力较强,心理健康水平较高,容易形成积极乐观、开朗豁达的性格。

男女同学相互交往,往往易于发现对方的长处和自己的不足,有利于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丰富完善自己的个性。

男女同学相互吸引,可以引发自己以某些特点或特长引起异性的关注和亲眯,激励自己奋发向上。

实验报告之二:异性交往可以提高学习效率。

人的精力不是一个静态的固定的东西。

一个人在某个时期的精力大小或多寡,有很大的伸缩性,而且受到情绪的强烈影响。

心情不好时,人们往往无精打采;心情愉快时,人们就会浑身是劲。

研究发现,一个进入青春期后,能与异性成功交往的人,往往情绪饱满,精力充沛,学习和工作的效率都很高。

请你来参与
(一)大家来讨论
爱情是什么?爱情是太阳,多一个则太热,大地万物生烟;少一个则太冷,世界冷寂冰封。

友情是什么?友情是大海,多一滴它未必宽广,少一滴它同样浩瀚。

友情里一个人加一个人就等于两个世界;爱情里一个人加一个人只等于一个世界!
淡淡的牵挂是友情;深深的思念是爱情!
请你们大家一起讨论,友情与爱情的区别究竟在哪里?
(二)自己单独想
下列问题属于个人隐私问题,自己独立思考想一想。

1、有没有从未和女生说过话的男生或者是有没有从未和男生说过话的女生?
2、班上绝大多数同学都在这个集体里面找到了自己的好朋友。

你自己在本班找到好朋友没有?有没有异性的好朋友?
有一天,柏拉图问苏格拉底:老师,什么是爱情?
苏格拉底说:我请你穿越稻田,摘一株最大最金黄的麦穗回来.有个规则,你不能走回头路,只能摘一次.
柏拉图去做了.许久之后,他却空著手回来.
苏格拉底问:怎么空手回来了?
柏拉图说道:当我走在田间,曾看到过几株特别大特别灿烂的麦穗,可是,我总想著前面也许会有更大更好的,於是就没有摘.但是,我继续走的时候,看到的麦穗,又总觉得还不如先前看到的好,所以……
苏格拉底说:这就是爱情.
有一天,柏拉图问苏格拉底:老师,什么是婚姻?
苏格拉底说:我请你穿越树林,去砍一棵最粗最结实的树回来.有个规则,你不能走回头路,只能砍一次.
柏拉图去做了.许久之后,他带了一棵并不算最高大粗壮却也不算赖的树回来.
苏格拉底问:怎么只砍了这样一棵树?
柏拉图说道:当我穿越树林,看到过几棵非常好的树,这次,我吸取了上次摘麦穗的教训,看到这棵树还不错,就选它了.我怕我不选它,就又会错过了砍树的机会而空手而归,尽管它并不是我碰见的最棒的一棵.
苏格拉底说:这就是婚姻.
有一天,柏拉图问苏格拉底:老师,什么是幸福?
苏格拉底说:我请你穿越田野,去采一朵最美丽的花,有个规则,你不能走回头路,只能采一次.
柏拉图去做了.许久之后,他捧著一朵还算比较美的花回来.
苏格拉底问:这就是最美丽的花了?
柏拉图说道:当我穿越田野,我看到了这朵美丽的花,我就摘下了它.我告诉自己,要坚信手中的这
朵花就是最美的.当然,我后来又看见好多很美丽的花,但我依然坚持,认定我这朵最美,不再动摇.所以,现在,我把最美丽的花带来了.
苏格拉底说:这就是幸福.
有一天,柏拉图问苏格拉底:老师,什么是艳遇?
苏格拉底说:你再到树林走一次吧,去摘一支最好看的花,这次没有规则,只要最后带一支回来就可以了.
柏拉图去做了几小时后,他带回了一支颜色艳丽但稍显枯萎的花.
苏格拉底问:这就是你反复挑选之后,带回的最好的花吗?
柏拉图回答:我找了很久,发觉这是盛开得最大最好的花,但我采下来带回来的路上,它就逐渐枯萎下来了,就像您看到的这样.我想,大概是我采下它的时候,它已经盛开到了极限,所以……
苏格拉底说:这就是艳遇.
有一天,柏拉图问苏格拉底:老师,究竟什么是生活?
苏格拉底说:不如你再到树林走一次吧,去摘一支最好看的花,仍然没有规则,带一支回来就可以. 柏拉图去做了.过了三天三夜,他也没有回来.
苏格拉底走进树林去找他,发现他竟在树林里扎起帐篷.苏格拉底问:你还没有找到最好看的花么?
柏拉图指着帐篷边上的一朵花说:这就是最好看的花.
苏格拉底问:为什么不把它带出去呢?
柏拉图回答:老师,如果我把它摘下来,它马上就枯蒌了.
苏格拉底问:你以为你不摘,它就不会枯萎了?
柏拉图回答:我知道,即使我不摘它,它也迟早会枯.所以,我要在它还盛开的时候,守在它边上,欣赏它最美的样子.苏格拉底问:那它凋谢了呢?
柏拉图回答:等它凋谢的时候,我会欣然离开,去找下一朵.这时,苏格拉底满足地笑了:你已经懂得生活的真谛了.
《圣经》有言:“有的时候,人和人的缘分,一面就足够了。

因为,他就是你前世的人。

”文坛伉俪钱钟书和杨绛的爱情便应了这句话。

1932年早春,在清华大学古月堂门口,两人初次偶遇,杨绛觉得他眉宇间“蔚然而深秀”,钱钟书被她“颉眼容光忆见初,蔷薇新瓣浸醍醐”的清新脱俗吸引,丘比特的金箭暗暗射中两人,一段旷世情缘就此徐徐萌发……
相识:人生若只如初见
杨绛出生在无锡一个书香门第,清逸温婉,知书达理。

1928年,杨绛高中毕业,她心心念念想报考清华大学外文系,孰料那年清华大学开始招收女生,但是南方没有名额。

无奈之下,杨绛选择了东吴大学。

1932年初,杨绛本该读大四下,东吴大学却因学潮而停课。

为了顺利完成学业,杨绛毅然北上京华,借读清华大学。

当时,为了去清华,杨绛放弃了美国韦尔斯利女子大学的奖学金,至此,她终于圆了清华梦。

仿佛冥冥中,清华园的钱钟书正在召唤着姗姗来迟的她。

3月的一天,风和日丽,幽香袭人。

杨绛在清华大学古月堂的门口,幸运地结识了大名鼎鼎的清华才子钱钟书。

当时钱钟书穿着青布大褂,脚穿一双毛布底鞋,戴一副老式眼镜,目光炯炯有神,谈吐机智幽默,满身浸润着儒雅气质。

两人一见如故,侃侃而谈。

钱钟书急切地澄清:“外界传说我已经订婚,这不是事实,请你不要相信。

”杨绛也趁机说明:“坊间传闻追求我的男孩子有孔门弟子‘七十二人’之多,也有人说费孝通是我的男朋友,这也不是事实。

”恰巧两人在文学上有共同的爱好和追求,这一切使他们怦然心动,一见钟情。

两人恋爱时,除了约会,就是通信。

钱钟书文采斐然,写的信当然是撩人心弦的情书,杨绛的那颗芳心被迅速融化。

有一次,杨绛的回信落在了钱钟书父亲钱基博老先生的手里。

钱父好奇心突发,悄悄拆开信件,看完喜不自禁。

原来,杨绛在信中说:“现在吾两人快乐无用,须两家父母兄弟皆大欢喜,吾两人之快乐乃彻始彻终不受障碍”,钱父大赞:“此诚聪明人语!”在钱父看来,杨绛思维缜密,办事周到,这对于不谙世事的儿子,是可遇不可求的贤内助。

1935年,两人完婚,牵手走入围城。

其实,这段缘分早就命中注定了。

早在1919年,8岁的杨绛曾随父母去过钱钟书家做客,只是当时年纪小,印象寥寥。

但这段经历恰恰开启了两人之间的“前缘”。

而且钱钟书的父亲钱基博与杨绛的父亲杨荫杭都是无锡本地的名士,两人的结合可谓是“门当户对,珠联璧合”,两家人是真正地“皆大欢喜”。

相爱:赌书消得泼茶香
在二十世纪的中国,杨绛与钱钟书是天造地设的绝配。

胡河清曾赞叹:“钱锺书、杨绛伉俪,可说是当代文学中的一双名剑。

钱锺书如英气流动之雄剑,常常出匣自鸣,语惊天下;杨绛则如青光含藏之雌剑,大智若愚,不显刀刃。

”在这样一个单纯温馨的学者家庭,两人过着“琴瑟和弦,鸾凤和鸣”的围城生活。

1935年,杨绛陪夫君去英国牛津就读。

初到牛津,杨绛很不习惯异国的生活,又乡愁迭起。

一天早上,杨绛还在睡梦中,钱钟书早已在厨房忙活开了,平日里“拙手笨脚”的他煮了鸡蛋,烤了面包,热了牛奶,还做了醇香的红茶。

睡眼惺忪的杨绛被钱钟书叫醒,他把一张用餐小桌支在床上,把美味的早餐放在小桌上,这样杨绛就可以坐在床上随意享用了。

吃着夫君亲自做的饭,杨绛幸福地说:“这是我吃过的最香的早饭”,听到爱妻满意的回答,钱钟书欣慰地笑了。

学习之余,杨绛和钱钟书还展开读书竞赛,比谁读的书多。

通常情况下,两人所读的册数不相上下。

有一次,钱钟书和杨绛交流阅读心得:“一本书,第二遍再读,总会发现读第一遍时会有许多疏忽。

最精彩的句子,要读几遍之后才会发现。

”杨绛不以为然,说:“这是你的读法。

我倒是更随性,好书多看几遍,不感兴趣的书则浏览一番即可。

”读读写写,嘻嘻闹闹,两人的婚姻生活倒充满了悠悠情趣,羡煞旁人。

1942年底,杨绛创作了话剧《称心如意》。

在金都大戏院上演后,一鸣惊人,迅速走红。

杨绛的蹿红,使大才子钱钟书坐不住了。

一天,他对杨绛说:“我想写一部长篇小说,你支持吗?”杨绛大为高兴,催他赶紧写。

杨绛让他减少授课时间,为了节省开支,她还把家里的女佣辞退了,自己包揽了所有的家务活,劈材生火做饭样样都来,经常被烟火熏得满眼是泪,也会不小心切破手指。

可是
杨绛并未抱怨过,她心甘情愿地做灶下婢,只盼着钟书的大作早日问世。

看着昔日娇生惯养的富家小姐,如今修炼成任劳任怨的贤内助,钱钟书心里虽有惭愧,但更多的是对爱妻的感激与珍爱。

两年后,《围城》成功问世。

钱钟书在《围城》序中说:“这本书整整写了两年。

两年里忧世伤生,屡想中止。

由于杨绛女士不断的督促,替我挡了许多事,省出时间来,得以锱铢积累地写完。

照例这本书该献给她。

”其实,《围城》是在沦陷上海的时期写的,艰难岁月里,夫妻两人相濡以沫,相敬如宾,这是多么难得的人间真情
相守:此情可待成追忆
爱女阿圆出生时,钱钟书致“欢迎辞”:“这是我的女儿,我喜欢的。

”杨绛说女儿是自己“平生唯一的杰作”。

回国后,这个三口之家一直居无定所。

1962年8月,一家人迁居干面胡同新建的宿舍,有四个房间,还有一个阳台,他们又添置了家具,终于有了个舒适的家。

那时,钱钟书经常带着妻女去饭馆吃饭,有一次,在等待上菜的空挡,钱钟书和阿圆一直在观察其他饭桌上吃客的言谈举止,并且像看戏一样很是着迷。

杨绛奇怪地问:“你们这是干嘛啊?”阿圆说:“观察生活是件很有趣的事,你看那一桌两个人是夫妻,在吵架,那一桌是在宴请亲戚……”杨绛明白了,这父女俩是在看戏呢。

待到吃完饭的时候,有的戏已经下场,有的戏正在上演。

这三人在一起,总有无穷的趣味,平淡的生活充满了温情。

这个三口之家,很朴素,很单纯,温馨如饴,只求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时光静静流逝着,再美好的故事总有谢幕的一天,杨绛在《我们仨》
里写道:“1997年早春,阿媛去世。

1998年岁末,钟书去世。

我们三人就此失散了。

现在,只剩下我一个。


阿圆去世时,钱钟书已重病卧床,他黯然地看着杨绛,眼睛是干枯的,心里却在流泪。

杨绛急忙告诉他:“阿圆是在沉睡中去的。

”钱钟书点头,痛苦地闭上眼睛。

怀着丧女之痛,杨绛还要每天去医院探望钱钟书,百般劝慰他,并亲自做饭带给他吃。

那时,杨绛已经八十多岁高龄,老病相催,生活日趋艰难。

尽管如此,她依旧坚强地支撑起这个失去爱女的破碎之家。

女儿走了,丈夫走了,昔日其乐融融的家庭不复存在,只剩下杨绛孤零零一个人。

从此,杨绛深居简出,很少接待来客,开始悉心整理钱钟书的手稿。

有一日,社会学家费孝通来拜访杨绛。

他对当年的心上人还是情有独钟,便带着自己的著作来请杨绛“斧正”。

旧友重逢,喜上眉梢,两人嘘寒问暖,交谈甚欢,忽然杨绛意识到自己有些失态了,便态度冷淡起来。

待送别费老时,他颤巍巍走下楼梯,还依依不舍地频频回头,杨绛淡淡地说:“楼梯不好走,你以后再不要知难而上了。

”费老瞬间领悟了她的意思,从此彻底死了心。

2010年7月17日,是杨绛先生的百岁大寿,但是她很低调,没有举行任何隆重的庆祝仪式。

她只嘱咐亲戚们在家为她吃上一碗寿面即可。

钱钟书曾用一句话,概括他与杨绛的爱情:“绝无仅有的结合了各不相容的三者:妻子、情人、朋友。

”这对文坛伉俪的爱情,不仅有碧桃花下、新月如钩的浪漫,更融合了两人心有灵犀的默契与坚守。

纵然斯人已逝,而杨绛先生的深情依旧在岁月的轮回中静水流深,生生不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