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3《废墟的召唤》 语文版

合集下载

九年级语文下册《废墟的召唤》课文

九年级语文下册《废墟的召唤》课文

九年级语文下册《废墟的召唤》课文九年级语文下册《废墟的召唤》课文冬日的斜阳无力地照在这一片田野上,刚是下午,清华气象台上边的天空,已显出月芽儿的轮廓。

顺着近年修的柏油路,左侧是干皱的田地,看上去十分坚硬,这里那里,点缀着断石残碑。

右侧在夏天是一带荷塘,现在也只剩下冬日的凄冷。

转过布满枯树的小山,那一大片废墟呈现在眼底时,我总有一种奇怪的感觉,好像历史忽然倒退到了古希腊罗马时代。

而在乱石衰草中间,仿佛该有着妲己、’褒姒的窈窕身影,若隐若现,迷离扑朔,因为中国社会出奇的“稳定性”,几千年来的传统一直到那拉氏,还不中止。

这一带废墟是圆明园中长春园的一部分,从东到西,有圆形的台,长方形的观,已看不出形状的堂和小门的方形的亭基。

原来都是西式建筑,故俗称西洋楼。

在莽苍苍的原野上,这一组建筑遗迹宛如一列正在覆没的船只,而那丛生的荒草,便是海藻,杂陈的乱石,便是这荒野的海洋中的一簇簇泡沫了。

三十多年前,初来这里,曾想,下次来时,它该下沉了罢?它该让出地方,好建设新的一切。

但是每次再来,它还是停泊在原野上,远瀛观的断石柱,在灰蓝色的天空下,依然寂寞地站着,显得西周那样空荡荡,那样无依无靠。

大水法的拱形石门,依然卷着波涛。

观水法的石屏上依然陈列着兵器甲胄,那雕镂还是那样清晰,那样有力。

但石波不兴,雕兵永驻,这蒙受了奇耻大辱的废墟,只管悠闲地、若无其事地停泊着。

时间在这里,如石刻一般,停滞了,凝固了。

建筑家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

建筑的遗迹,又是什么呢?凝固了的历史么?看那海晏堂前(也许是堂侧)的石饰,像一个近似半圆形的容器,年轻时,曾和几个朋友坐在里面照相。

现在石“碗”依旧,我当然懒得爬上去了,但是我却欣然。

因为我的变化,无非是自然规律之功罢了。

我毕竟没有凝固——。

对着这一段凝固的历史,我只有怅然凝望。

大水法与观水法之间的大片空地,原来是两座大喷泉,想那水姿之美,已到了标准境界,所以以“法”为名。

西行可见一座高大的'废墟,上大下小,像是只剩了一截的、倒置的金字塔。

语文版九年级下册语文课件3 《废墟的召唤》 (共27张PPT)

语文版九年级下册语文课件3 《废墟的召唤》 (共27张PPT)

中“召唤”的确切含义,领悟文章的主旨;品味赏析语言。
2.通过了解历史,研读重点句段领悟文章的主旨;通过品读,体味课文 含蓄隽永、贴切生动的语言。 3.能说出和理解作者对废墟的情感态度和“年轻人”的矛盾心理,增 强作为新时期青年学生的使命感,增强爱国意识,关心国家大事。
语文出版社 九年级 | 下册
字词积累
语文出版社 九年级 | 下册
• 全文可分四个部分
• 1—3段,是全文的第一部分,即对圆明园废墟的整体描绘。 • 4—10段,作者直抒胸臆,号召人们留下来,改造这凝固的历 史。 • 11—20段,作者通过“我”与年轻人的对话,向全社会的呼唤 ,尤其是对青年人的呼唤。 • 21段,篇末点题,表明全文主旨。
语文出版社 九年级 | 下册
句段赏析
风又从废墟上吹过,依然发出“留一留一”的声音。我忽然醒 悟了。它是在召唤!召唤人们留下来,改造这凝固的历史。 这句话用拟人的手法,不仅表现了作者内心时不我待的情怀,而 且是在召唤人们尽“每一个我”的责任,号召人们投身到改革 开放的大潮中,读来耐人思索。 通红的火球消失了,剩下的远山显出一层层深浅不同的紫色。 浓处如酒,淡处如梦。 运用比喻的手法,写出晚霞映照下的景色,如醇香的美酒一般 使人沉醉,又如奇幻的梦境一样朦胧、美妙。
语文出版社 九年级 | 下册
字词积累
2、解释下列词语:
慷慨激昂:形容说话时满怀正气,情绪、语调激动昂扬。
嗫嚅:形容想说话而又吞吞吐吐不敢说出来的样子。 瞬息万变:形容短时间内就发生许多变化。
迤逦:曲折连绵。
窸窣:拟声词,形容细小的声音。
语文出版社 九年级 | 下册
走近作者
宗璞,现代女作家。1928年7月生于北京。1984年当选为中国 作家协会理事,现列入1986年国际名人录和国际著名作家名人录。 主要作品有:《弦上的梦》、《三生石》、《丁香结》。其中《 三生石》获得第一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 《弦上的梦》获1978 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童话《总鳍鱼的故事》获得中国作家协会 首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 宗璞出身于书香门第,深受中外文化的熏陶,有良好的文化素养 ,她的父亲是现代哲学家冯友兰。她的文风素以典雅著称于文坛, 作者自言:“我自己在写作时遵循两个字,一曰‘诚’,二曰‘雅 ’。”

九年级语文下册 3《废墟的召唤》教学案 (新版)语文版

九年级语文下册 3《废墟的召唤》教学案 (新版)语文版

3 废墟的召唤【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有关历史,理解废墟对现实的指向。

2、品析语言:笔法简约含蓄,文字凝重优美。

过程与方法:能说出和理解作者对废墟的情感态度和“年轻人”的矛盾心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召唤”的确切含义,领悟文章的主旨。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品味赏析语言。

难点:理解文中“年轻人”的矛盾心理;领悟文章的主旨。

【导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见过废墟么?废墟给你们怎样的感觉?——火灾、地震、海啸后的一片狼藉,毁灭的感觉。

自然灾害造成的也许很难避免,可是人为的那种废墟,留给人的又会是怎样的思考呢?简介《火烧圆明园》的片段,学生看后说说自己的想法。

教师指出:圆明园虽然现在常年沉睡着,但是,他却留给我们——圆明园是中华民族永远的伤口,代表着一段屈辱的历史。

女作家宗璞凭吊圆明园这片废墟的时候写下了自己的感受和深沉的思考。

“召唤”什么意思呢?召唤什么?。

二、作者简介:宗璞,原名冯宗璞,祖籍河南唐河,1928年生于北京。

是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之女,幼承家学,就读清华大学附属成志小学校。

抗战爆发,随父赴昆明,就读西南联大附属中学。

1945年回北京。

1946年入南开大学外文系,1948年转入清华大学外文系,先后在中国文联、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工作。

主要作品:《红豆》,《弦上的梦》,系列长篇《野葫芦引》第一部《南渡记》、第二部《东藏记》,《东藏记》获第六届茅盾文学奖。

三、预习检测:1、识记生字:远瀛(yíng)观甲胄(zhòu)充塞(sè)碣(jié)石嗫(niè)嚅(rú)迤逦(yǐlǐ)窸窣(xīsū)2、词语解释莽苍苍:郊野苍茫广大的景色。

奇耻大辱:难以想象的极大的耻辱。

若无其事:就像没有那么一回事一样。

形容遇事镇定,不动声色;也形容不把事情放在心上。

怅然:形容闷闷不乐或失望的样子。

如泣如诉:像在哭泣,又像在诉说。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第3课 石废墟的召唤 作者简介素材 语文版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第3课 石废墟的召唤 作者简介素材 语文版

作者简介
宗璞,现代女作家。

原名冯钟璞。

原籍河南省唐河县。

1928年7月生于北京。

十岁时随家庭南迁到昆明,上过南菁小学和西南联大附中。

1946年考入天津南开大学外文系,后转入清华大学外文系,1951年毕业。

曾任《文艺报》《世界文学》等刊物编辑。

1981年调到外国文学研究所英美文学研究室。

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写有《红豆》《桃园女儿嫁窝谷》等小说。

196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为会员。

1982年加入国际笔会为会员。

1984年当选为中国作家协会理事,经澳中理事会、英中文化协会邀请,于1981、1984年访问澳大利亚与英国。

现列入1986年国际名人录和国际著名作家名人录。

主要作品有:《弦上的梦》(1978年12月《人民文学》)、《三生石》(1981年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宗璞小说散文选》(1981年北京出版社出版)、《丁香结》(1986年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等。

其中《三生石》获第一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弦上的梦》获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童话《总鳍鱼的故事》获中国作家协会首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

语文版3、废墟的召唤课件

语文版3、废墟的召唤课件

表到达转向全社会的 呼唤,尤其是对青年
霞锦
人的呼唤。
号令全社 会的有志 之士,尤 其是青年 人。
再一次强调要留下这废墟,要记
最后篇末点题, 住废墟的召唤,因为它是一段历
表明全文的主 史的见证,因为它能激励一代又
旨。
一代人为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而 奋斗。
新课·讲授
1—3段中的哪些句子含蓄的 表达出了作者的写作意图?
整体·感知
题目入手
《废墟的召唤》
指的是哪? 召唤了什么? 写了什么 你从哪读到的 内容?
整体·感知
“废墟”——圆明园的景 “召唤”——改革,振兴
情融 于景
整体·感知
作者将历史的回顾与现实的 思考融入特定的景物之中,并通 过画面蕴涵的意象。传达出一种 期望改革,期望振兴的时代呼声。
整体·感知
融情于景
废 墟



主旨

整体·感知

主旨
1—3 对圆明园 (背景与
含蓄的
废墟的整体描 景——寂寥, 表达

荒凉)
4—10作者直抒胸
臆,号令人们留 下来,改造凝固
风景的对照
的历史,“废墟
不愿,永久停滞”
直抒
整体·感知

主旨
11—19 作者通过“我”
与的
语文版九年级下册
第一 单元
废墟的召唤
课堂·导入
作者·简介
,女,散文家、小 说家。生于北京, 1951年毕业于清华大 学外文系,编辑主要作 品有:《弦上的梦》 (获1978年全国优秀短 篇小奖),《三生石》 (获第一届全国优秀中 篇小说奖,童话《总鳍 鱼的故事》(获首届全 国优秀儿童文学。《东 藏记》获茅盾文学奖。

语文版《废墟的召唤》课文全解

语文版《废墟的召唤》课文全解

语⽂版《废墟的召唤》课⽂全解3.废墟的召唤本⽂作者将历史的回顾与现实的思考融⼊特定的景物之中,并通过画⾯蕴涵的意象,传达出⼀种渴望改⾰、渴望振兴的呼声。

⼀、基础知识积累1、给下列加红字注⾳墟(xū)璞(pú)廓(kuò)皱(zhòu)莽(mǎng)瀛(yíng)胄(zhòu)镂(lòu)怅(chàng)嗫嚅(niè rú)迤逦(yǐ lǐ)绮(qǐ)黛(dài)窸窣(xīsū)蘸(zhàn)2、形近字┏缀(zhuì)点缀┏镂(lòu)镂空┏绮(qǐ)绮丽┣辍(chuò)辍学┗楼(lǒu)楼房┗倚(yǐ)倚靠┗啜(chuò)啜泣┏嚅(rú)嗫嚅┏渺(miǎo)渺⼩┣儒(rú)儒家┗缈(miǎo)缥缈┗孺(rú)妇孺3、多⾳字┏(qiāo)静悄悄┏(bó)停泊┏(guān)观看悄┫泊┫观┫┗(qiǎo)悄然┗(pō)湖泊┗(guàn)道观4、词语解释【轮廓】构成图形或物体的外缘或线条,也指事物的概括。

【宛如】好像。

【甲胄】盔甲。

【奇耻⼤辱】极⼤的耻辱。

【欣然】愉快⾼兴的样⼦。

【怅然凝望】若有所失的凝神观望。

【悄⽴】默⽆声息地站⽴。

【如泣如诉】像哭泣⼜像倾诉。

【暮⾊四合】形容天⽓变⿊暗,多指夜幕降临。

【慷慨激昂】形容情绪、语调激动昂然⽽充满正⽓。

【嗫嚅】形容想说话⼜吞吞吐吐不敢说出来的样⼦。

【匹夫有责】普通百姓都有责任。

【迤逦】曲折连绵。

【绮辉】美丽的光辉。

【宛在】宛然还在,好像还在。

【凭吊】对着遗迹怀念旧事。

5、⽂学常识真空(1)宗璞,现代__(性别)作家。

原名___,作品有⼩说____、_____等,其中作品____获第⼀届全国优秀中篇⼩说奖,_____获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说奖。

童话___获中国作家协会⾸届全国优秀⼉童⽂学奖。

九年级语文(语文版)下册课件:3.废墟的召唤

九年级语文(语文版)下册课件:3.废墟的召唤
示例:从殷墟博物馆的甲骨文展厅中,我们了解到了汉字的悠 久历史。从甲骨文到我们今天使用的汉字,汉字又经历了怎样的 发展演变过程呢?下面让我们继续参观中国文字博物馆。
第一单元 无韵之诗
3.废墟的召唤
B A
C B
B
荒野 荒草
废墟(建筑遗迹) 乱石
用拟人手法表现这永不变化的废墟,使人感到历史似乎在这里 停滞了,凝固了。其中蕴含着作者对更新、变革的渴望。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见到了完整的太阳,意味着“我”走出了林海,视野更加开阔, “我”更容易辨明方向,找到归途;见到了橡树,“我”知道橡子可以 食用充饥,“我”就能恢复体力,保住性命,所以“我”心中就燃起了 生命的希望。
“我”饥肠辘辘,肠胃空空;“我”丧失希望(失去了精神支撑) 内心空空,所以觉得自己变成了一副空荡荡的躯壳。
极度喜悦,深深感激、十分急切。(几经失望后获得生机,“我” 极度喜悦;对大自然的恩惠和幸运之神的眷顾,“我”深深感激; “我”想尽快挖出橡子果腹的心情十分急切。)
“难解的谜”是为什么在枯死的橡树干上有许多小洞,而且每个 小洞里都镶嵌着一粒橡子。
“谜底”是啄木鸟为了贮存食物过冬,在枯死的橡树上啄洞,把 食物贮存其中。
示例一:人陷入困境(绝境) 时,不能轻易失去希望,放弃努力。示例二:丰富的人生经验 (知识)有时可以帮助你摆脱困境。
示例一:人类应该像啄木 鸟一样注重保护自己赖以生存的家园。示例二:凡事要事先做好 充分的准备,以防后患。
建筑造型都取材于一个汉字。 造型独特,彰显了两座博物馆的特点,富有文化内涵。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3 废墟的召唤上课课件 语文版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3 废墟的召唤上课课件 语文版

文章第七段中第二次写到风吹过废墟发 出“留—留—” 的声音,是何用意?
通过写风吹的时间的绵长来暗示历史 的悠久,它不仅表现了作者内心时不我待 的情怀,而且召唤人们投身于改革开放的 大潮中。
面对废墟作者产生了怎样的联想?
作者意识到这废墟是最好的教科书, 它能让后人更清楚的认识历史,废墟的价 值就在于他能给后人以警示:只有祖国强 大了,屈辱的历史才不会重演。
全文分为四个部分:
一、(1-3段)对圆明园废墟进行整体描绘, 突出其凝固停滞的现状,透视出作者面对废墟 所表现出的忧患和惆怅,抒发了作者渴望更新, 渴望变革的激情。
二、(4-10段)作者直抒胸臆,号召人们留下 来,改造这凝固的历史,“废墟,不愿永久停 泊”。
三、(11-19段)作者通过与“年轻人”的对 话,有前面自我情感的直接表达,转而向全社 会呼唤,尤其对青年人呼唤。 四、(20、21段)篇末点题,表明全文主旨。
阅读第一段景色描述给我们呈现出怎样的 一幅画面?有什么作用?
第一段描绘了一幅清冷凄凉的画面, 为全文奠定了基调,总领全文。
阅读文章第二段回答以下各题:
1.怎样理解“这一组建筑遗迹宛如一 列正在覆没的船只”这句话?
运用比喻形象地写出了圆明园已经成为 了废墟,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历史已经在这 里停滞。
圆明园是废墟,是历史的见证,凭吊它,怎能不 引发人们深刻的思考?面对废墟作者感慨万千,她感
悟到了“废墟的召唤”,“废墟”召唤的是什么?
“召唤”原意是号召人来,在这里有一种 警示的意思,一再告诫人们不要忘记祖国的 历史,只有投入到祖国的建设中来,将祖国 建设富强,才不至于落后挨打,重蹈历史覆 辙。
2. 作者用三十年前心中的念头和三十年 后“他还是停泊在原野上”的现实,表达出 怎样的一种情绪?本段中还有那些场景的描 绘也表达出这样的情绪? 表达出一种不满于历史的停滞,强烈希 望变革的情绪。如此描绘必然使读者产生共 鸣——太需要变革了!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3《废墟的召唤》教案(1)(新版)语文版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3《废墟的召唤》教案(1)(新版)语文版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 3《废墟的召唤》教案(1)(新版)语文版第一单元3废墟的召唤教学目标:1、理解句子的含义。

2、体会文章所流露的责任感和崇高的使命感。

3、激发学生的历史使命感。

重点:领会作者通过画面蕴涵的意象传达出的渴望改革,渴望振兴的时代呼声。

难点:本文在语言上表现出的较高的驾驭语言的能力。

课时安排:二课时。

板书上:融情于景描写议论尽每一个我的责任第一课时一、情境导入请学生读雨果所写的《给布特勒一封信》,请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谈谈这段历史,并说说对这段历史的认识。

(学生自由发表见解)二、自由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配《辛德勒的名单》)(学生感知、概括、教师引导小结)第一部分(1-3段),对圆明园废墟进行整体描绘,突出其凝固、停滞的现状,透视出作者对圆明园废墟所表现出的忧患的惆怅,抒发了作者渴望更新、渴望变革的激情。

第二部分(4-10段),作者直抒胸臆,号召人们留下来,改造这凝固的历史,“废墟,不愿永久停泊”。

第三部分(11-20段),作者通过“我”与年轻人的对话,由前面自我情感的直接表达,转而向全社会呼唤,尤其是对青年人呼唤。

第四部分(21-22段)篇末点题,表明全文主旨。

三、深入探讨1、在《废墟的召唤》中,作者写了一个怎样的废墟?“废墟”召唤着什么?作者是怎样表达废墟的召唤的?(分学习小组讨论,教师参与探究)作品的开篇,作者用一种近乎凄怆的笔调,描绘了在冬日斜阳无力的向笼罩下的圆明园废墟的概貌,描绘了干皱的田地中点缀着的断石残碑,以及那枯荷衰草。

作者渲染这一派荒凉衰败的景象,绝不仅仅是凭吊这一历史的遗迹,发思古之幽情,而是通过这荒芜景象的描写,抒发内心渴望更新、渴望弈的激情。

作者渴望改变这一切,可以说,这种情感贯穿了整个作品之中。

“废墟上,不愿永久停泊。

”“废墟,需要每一个你啊。

”废墟在呼唤,其实是作者在呼唤,召唤全社会每一个有志之士都投入到时代的大变革中和百废待兴的建设浪潮之中。

语文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3课《废墟的召唤》的解读

语文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3课《废墟的召唤》的解读

《废墟的召唤》的解读——凝重沉郁蕴藉深远入景是宗璞《废墟的召唤》的主要写作特色。

作者将历史的回顾与现实的思考一起融入特定的景物之中,并通过画面蕴涵的意象,传达出一种渴望改革、渴望振兴的时代呼声。

作品的开篇,便用一种近乎凄怆的笔调,描绘了在冬日斜阳无力地笼罩下的圆明园废墟的概貌。

描绘了干皱的田地中点缀着的断石残碑,以及那枯荷衰草。

作者渲染这一派荒凉衰败的景象,绝不仅仅是凭吊这一历史的遗迹,发古之幽思,而是通过这荒芜景象的描写,抒发内心渴望更新、渴望变革的激情。

作者渴望改变这一切,可以说,这种情感贯穿于整个作品之中。

在描写“西洋楼”时,作者将这一带建筑遗迹比作“一列正在覆没的船只”,她希望这只船快些沉没下去,好让出地方“建设新的一切”。

然而每次来到这里,这片寂寞的废墟“只管悠闲地、若无其事地”泊在那里,就像观水法石屏上的雕镂一样,多少年来“石波不兴,雕兵永驻”,没有丝毫的变化,似乎历史也在这里停滞了、凝固了。

在整个作品中,读者看不出丝毫作者个人身世的感慨,而完全表现的是对祖国的深沉的关切。

也正是由于这种深远的写作意旨,以及作品中的那种强烈的主观感情色彩,因而使得作者笔下的景物,具有着诗一般的暗示和形象的张力。

作者描写路边的大石龟“仍然无表情地蹲伏着”,它似乎很想驮着那已经躺倒在土坡旁的石碑“尽自己的责任”。

形容风在小树林中呼啸,“仿佛从废墟上飘来了‘留——留’的声音”。

这些描写都有很深的寄托,它不仅表现了作者内心时不我待的情怀,而且是在召唤人们尽“每一个我”的责任,召唤人们投身于改革开放的大潮,读来耐人思索。

文章后半部的景物描写,在情调和色彩上都有了明显的变化。

作者描绘了西山落日的景象:远处,“晚霞已到最艳丽的时刻,西山在朦胧中涂抹了一层娇红,轮廓渐渐清楚起来”,“显出一层层深浅不同的紫色,浓处如酒,浅处如梦”;近处,“水已成冰,冰中透出枝枝荷梗,枯梗上漾着绮辉”,“岸边几株枯树,恰为夕阳做了画框”。

【语文版】九年级下册:第3课《废墟的召唤》课件

【语文版】九年级下册:第3课《废墟的召唤》课件

只要有自然,有生命, 就有对自然的感悟,就 有生命和生命的对话。 由眼前的废墟想到了耻 辱的历史,那大水法、 观水法,那路旁的石龟, 那方外观的白石乃至整 个废墟都是中华民族屈 辱史的见证,听到废墟 “留——留——”的风 声,作者深有感触,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的历史责任感油然而生!
探讨以下问题:
作用:生动形象地描画出这一 带建筑遗址的荒凉景象,给人 深刻的印象。
3.阅读文章第三部分,找出描画夕照风景的 段落,说说每段风景描写的特点、含义。
第9段写粉红的天空与寒鸦,写晚霞的 艳丽、西山的娇红与天空中的寒意所形成 的鲜明的对照。
第14段中枯梗与绮辉,西山的鲜嫩润 泽与浅淡的光照下的水也形成了鲜明的对 照。鲜明的对照之中更显出这天空、红日、 西山的美丽可爱,作者的热爱之情溢于言 表。
• 圆明园是废墟,是 历史的见证,凭吊 它,怎能不引发人 们深刻的思考?面 对废墟,作者感慨 万千,她感悟到了 “废墟的召唤”, “废墟”召唤的是 什么?
• 思路与文章的结构 有着密切关系,结 构是思路的外在表 现情势。本文是如 何安排结构、组织 材料的呢?读完全 文,我们不难发现 本文以作者的行踪 为写作顺序,请理 清文章的脉络,划 分层次,归纳大意。
1.阅读第一段,画出风景描述部分,指出 其作用。
第一段描画了一幅清冷凄凉的画面,为 全文奠定了基调,总领全文。
2.找出(2~7段)中的比喻拟人句,说明
其作用。
比喻句:在莽苍苍的原野上,这一组建筑遗迹宛 如一列正在覆没的船只,而那丛生的荒草,便是 海藻,杂陈的乱石,便是这荒野的海了奇耻大辱 的废墟,只管悠闲地、若无其事地停泊着。
5.齐读最后两段,讨论这两段的含 义和作用。
作者再一次强调要留下这废墟, 要记住废墟的召唤,因为它是一段 历史的见证,因为它能激励一代又 一代人为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而奋 斗。

九年级语文下册 3《废墟的召唤》教案 (新版)语文版

九年级语文下册 3《废墟的召唤》教案 (新版)语文版

3.废墟的召唤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及与作品相关的历史背景,理清文章层次。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解“废墟的召唤”中“召唤”的准确含义。

(重点)【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同学们,说到废墟,去年有一件事深深地刺痛了我们的心——2015年8月12日,天津港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现场一片狼藉,冒着滚滚浓烟,并不时有明火燃烧,无数遇难者的遗体在废墟中被找到,给人一种毁灭的感觉。

今天这种废墟我们都没能避免,那么历史留给我们的废墟呢?(播放《火烧圆明园》的视频片段。

)看了这段录像,结合对“8•12”火灾爆炸事故的了解,你想说什么?问些什么?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废墟的召唤》。

二、预习展示1.走进作者。

宗璞,当代女作家。

1928年生,北京人。

主要作品有《弦上的梦》《三生石》《宗璞小说散文选》《丁香结》等。

其中《三生石》获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弦上的梦》获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童话《总鳍鱼的故事》获中国作家协会首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

2.写作背景。

本文写于1979年12月,时值改革开放的号令如春雷般在神州大地回响。

作者将对历史的回顾与对现实的思考融入特定的景物之中,用这篇带有鲜明的时代特色的散文为改革开放摇旗呐喊。

3.读准字音。

轮廓(kuò) 干皱(zhòu) 瀛(yíng) 雕镂(lòu)停滞(zhì) 迤逦(yǐ lǐ) 嗫嚅(niè) 充塞(sè)甲胄(zhòu) 废墟(xū)4.理解词语。

迤逦:曲折连绵。

慷慨激昂:形容情绪、语调激动昂扬。

嗫嚅:形容想说话而又吞吞吐吐不敢说出来的样子。

如泣如诉:像在哭泣,又像在诉说。

形容声音凄切哀怨。

瞬息万变:形容短时间内就发生很多变化。

窸窣:拟声词,形容细小的声音。

凭吊:对着遗迹怀念旧事。

若无其事:好像没有那么回事似的,形容不动声色或漠不关心。

5.自由朗读课文,分清段落层次。

明确:第一部分(1-3自然段),整体描绘圆明园废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下文渲染了气氛。
2.远瀛观的断石柱,在灰蓝色的天空下,依然寂寞地站着,显得四周 那样空荡荡,那样无依无靠。
划线词语显示出一种悲怆的气氛,以“灰蓝色的天空下”为背景 ,可使整篇文章更加大气度。
3.风在路另侧的小树林中呼啸,忽高忽低,如泣如 诉,仿佛从废墟上飘来了“留—留—留—”的声音 。
这里的风也是低沉的,也像是受到环境的感染 ,足以显示出这里的气氛的沉重。风犹如此,人何 以堪!破折号的作用是表示风的绵长,也暗示了历 史的悠久。
三.句子含义 1.石波不兴,雕兵永驻,这蒙受了奇耻大辱的 废墟,只管悠闲地、若无其事地停泊着。
拟人的手法表现了这永不变化的废墟,使 人感到历史似乎在这里停滞了,凝固了。其中 蕴涵着作者对更新变革的渴望。 2.空中一阵鸦噪,抬头只见寒鸦万点,驮着夕 阳,掠过枯树林,转眼便消失在已呈粉红色的 西天。
空中鸦噪与废墟之静对比,既是写实景, 又把人们的视线由地面引向透着美丽夕阳的空 中。表达了作者对变革给国家和民族带来的万 千气象的向往和憧憬。
主要作品有:《弦上的梦》、《三石》 、《丁香结》。其中《三生石》获得第一届全 国优秀中篇小说奖, 《弦上的梦》获1978年 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童话《总鳍鱼的故事》 获得中国作家协会首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
写作背景
代渴种象画之入现历回般的党年本 呼望渴,面中特实史响在号的岁文 声振望传蕴,定的的。神召改末创 。兴改达涵并的思回作州如革,作
3.废墟的召唤
宗璞
情景 引入
自主 预习
合作 探究
课堂 小结
情境引入
请学生运用已 有的知识谈谈如图 所示的这段历史, 并说说对这段历史 的认识。
迹大 水 法 和 远 羸 观 残
自主预习
宗璞,现代女作家。1928 年7月生于北京。1984年当选 为中国作家协会理事,现列 入1986年国际名人录和国际 著名作家名人录。
即对圆明园废墟的整体描绘。 4—10段,作者直抒胸臆,号
召人们留下来,改造这凝固的历 史。
11—20段,作者通过“我” 与年轻人的对话,向全社会的呼 唤,尤其是对青年人的呼唤。
21段,篇末点题,表明全文 主旨。
二、景物描写 找出文中写景的句子,并说明它的作用。
1.冬日的斜阳无力地照在这一片田野上。 开篇便以低调的笔法来写周围的景色,给人一种沉重压抑的感觉。为
的革出的通景考顾者大春开时于 时、一意过物融与将地雷放值
1979
听录音朗读课文,弄清课文结构,掌握 下列词语。
废墟(xu) 停滞(zhi) 充塞(se) 迤逦(yǐ lǐ) 凭吊(ping)
甲胄(zhòu) 凝固(ning) 嗫嚅(nìe rú) 窸窣( xī sū)
合作探究
一、划分段落 1—3段,是全文的第一部分,
3.那不浓不淡处使我想起春日的紫藤萝,这铺天的 霞锦,需要多少个藤萝花瓣啊。
铺天的锦霞,象征着百废俱兴、重新腾飞的祖 国的前程。这里作者用漫天的紫藤萝之美,来表达 她的美好希望和赞美。同时,作者用“这铺天的霞 锦,需要多少个藤萝花瓣啊”,呼唤每个人都要在 民族振兴之际做出自己的贡献。 4.我想,能不能留下一部分废墟呢?……为了记住 废墟的召唤。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废墟记录着历史,更 呼唤一切爱国之士在不忘历史的同时,更要响应时 代的召唤,投身到伟大的变革中,去奋斗,去建设 新的一切
课堂小结
本文通过对圆明园荒芜景象的描写, 在凭吊历史的同时,抒发了内心渴望更新 、渴望变革的激情,号召每一个有志之士 都投入到时代的大变革和百废待兴的建设 浪潮中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