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主题阅读

合集下载

2022年统编版九年级语文上《第一单元 主题阅读》公开课一等奖课件

2022年统编版九年级语文上《第一单元 主题阅读》公开课一等奖课件

写作实践
关于论据的搜集
议论文的论据,需要平时多积累。要做自己的“书记官”,关注生活,关心 时事,多读书看报,勤动笔,多积累。比如,在自己的练笔本中开辟一个素 材库”专栏,把平时生活或阅读中发现的典型事例、统计数据、名言警句、 精辟见解等,及时摘录下来,并按内容进行分类。
写作实践
1.要确保素材准确。应从书刊或者名家的作品中摘抄资料,不要道听途 说;引用网络上的资料时要注意分辨真伪。如有可能,还可以根据素材 的线索查找出处,看看原文是怎么说的。 分享各自积累的素材,看看谁积累得多,谁积累的素材比较新颖。如果 发现不准确的素材,也要帮助指出。
例文评析
先忧天下而后幸福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范仲淹所 写的《岳阳楼记》中的一句名言,它向我们揭示了 这样一个道理:先忧天下,才得幸福。①
①解读文题,引出观点:先忧 天下,才得幸福。
例文评析
俗话说:“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无水小河干 。”②一个人的个人利益与国家、大众的利益是 分不开的。如果国家衰败,生灵涂炭,那么个 人利益又从何谈起呢?只有国家兴旺发达,人 民安居乐业,个人才有幸福可言。因此,一个 人应该有为国家、为人民谋利的理想。
《秋浦歌》
李白
5.对偶:整齐和谐、表意凝练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登高》
杜甫
6.对比:突出事物、强化感情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杜甫
3
诗歌常用的修辞手法及其效果
7.设问:启发思考、加强印象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浣溪沙》
8.反复:舒缓和谐、强调突出
(选自«读者»)
5
动词
关键词
情感词
13

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活动:探究:名著导读:《艾青诗选》如何读诗》公开课教学设计_0

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活动:探究:名著导读:《艾青诗选》如何读诗》公开课教学设计_0

捉“蝴蝶”——《艾青诗选》名著导读课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了解意象的基本含义。

2.感知艾青诗歌中意象的组合方式。

3.品味艾青诗歌意象的内涵,在意象的变化中感受诗人心灵的波纹。

3.理解意象在诗歌中的重要作用,掌握从意象入手解读诗歌的方法。

【学习重难点】重点:品味艾青诗歌意象的内涵,在意象的变化中感受诗人心灵的波纹。

难点:感知艾青诗歌中意象的组合方式。

【学习方法】合作探究法【学习过程】一、知“蝴蝶”屏显:翻飞在花丛,在草间,在泥沙的浅黄的路上,在静寂而又炎热的阳光中……它它是蝴蝶——当它终于被捉住,而拍动翅膀后,真实的形体与璀璨的颜色,伏贴在雪白的纸上。

师有感情的读本诗,并讲解此诗中的“蝴蝶”即是意象,本诗来自艾青的《诗论》一书。

学生回忆意象的含义:寄托了作者主观情感的客观事物即为意象。

二、捉“蝴蝶”师:在《艾青诗选》这片美丽的“花园”中,许多“蝴蝶”正上下翻飞。

请你们以小组为单位,组成捉“蝴蝶”小分队,带上“捕虫网”,走进这片“花园”,看看哪一组捕捉的“蝴蝶”又多又大又美?(你发现哪些是艾青常用的意象?)(篇目《大堰河—我的保姆》P1-P6、《旷野》P155-P159、《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P44-48、《烧荒》P207、《煤的对话》P29-30)学生小组合作,寻找诗人常用的意象,并汇报结果。

预设:《大堰河—我的保姆》:大堰河(村庄)、雪、坟墓、瓦菲(生在在瓦缝中的野草)、园地、石椅、灶火、炭灰、炕凳、菜篮、麦糟、炉子、团箕(畚箕)、大豆、小麦、糖、婚酒、棺材、稻草、土地、纸钱《旷野》玉蜀黍(玉米)、苎z hù麻、毛豆、知了、斑鸠、流水、草地、啄米鸟、阳光、山毛榉、土地、岩石、树木、海、村舍、山峰、野林、峡谷、田亩、山坡、月亮、雾、草帽《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雪、风、土地、皮帽、浪涛、河流、小油灯、乌篷船、灯光、路、草原、田地、乌巷、烽火、大地《烧荒》火柴、火海、火花、火柱、荒原、火焰、鹿、阳光、风、烟、云彩、豺狼虎兔、野草、禾苗、犁刀《铁窗里》窗、朝霞、云朵、霓彩、云、晴空、微风、残阳、鸠、朝日、鸽群、蝙蝠、海洋、围墙、汽笛、森林、芦洲、杜鹃花、湖、夕阳、大地、皓月、繁星、黎明、大海《煤的对话》深山、岩石、森林、火师:我们试着给这些意象归归类。

部编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材知识点考点梳理

部编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材知识点考点梳理
发奖杯。 ⑥备受国人关注的本年度法国网球公开赛的女单决赛中,中国金花李
娜成为第一个捧起网球大满贯单打冠军的亚洲选手。
①④⑤⑥是单句;②③是复句。
两种复句 7.递进复句和承接复句。
递进复句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相连,后面分句所表示的意思比 前面分句更进一层。分句之间的顺序固定,不能随意变动。
关联词语 承接复句
• (3)建筑美(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
• 《乡愁》共4节,每节的结构、形式一样,句式整齐。(结构美)
• 6.单句和复句。
• ★单句,是由短语或单个的词构成的句子,有特定的语调,能独自 表达一定的意思的语言单位,不可再分析出分句的句子。
• ★复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相关,结构上互不作句子成分的分句 组成。
• 3.象征。
• 借用某种具体的形象的事物暗示特定的人物或事理,以表达真挚的 感情和深刻的寓意,这种以物征事的艺术表现手法叫象征。
• 象征的表达效果是:寓意深刻,能丰富人们的联想,耐人寻味,使 人获得意境无穷的感觉;能给人以简练、形象的实感,能表达真挚 的感情。
• 4.意象和意境。
• “意象”就是融入了作者情思的客观物象。这个所谓的“象”就是 客观的事物,“意”就是作者的感情。
反复
作用
强调,增强语气或语势。起到反复咏叹,表达强烈情感的作用。同时,反 复的修辞手法还可以使诗文的格式整齐有序,而又回环起伏,充满语言美。
反复与 排比的 区别
反复是为了强调某个意思或突出某种情感而重 复使用某些词语或句子,所要表达的侧重点在于重 复的词语或句子上。
排比则是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 一致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短语或句子排列起来使用, 侧重点不在相同的词语上。
• “意境”指诗歌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1.名著导读《艾青诗选》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1.名著导读《艾青诗选》

编者简介: 《唐诗三百首》由清 代孙洙选编,共选入77 位唐代诗人的 三百余首作品,按照诗歌体裁的不同, 分为古诗、乐府、绝句、律诗,每个 类别下的作家作品又按时代先后编排。 《唐诗三百首》是流传最广、影响最 大的唐诗选本。
主要内容:选本中所收诗歌题材广泛,涉及唐代的政 治经济、边塞行旅、宫闱妇怨、酬酢应制、宦海升沉、隐 逸生活等。书中汇集了唐代诗歌中最脍炙人口、最具代表 性的作品,同时又力图反映出不同作者各自的诗歌风貌。 在这些诗作中,能读到心怀天下、忧国忧民的士人情怀, 也能感受到寄情山水、怡然自得的隐逸之风;有慷慨激昂 的壮士,也有落寞黯淡的愁肠,还有婉转低回的心曲。
1978 年以后主要作品及特征 写作背景:
1957 年艾青被错划为右派,1978 年重返诗坛,经 过了二十年的沉寂,诗人“归来”,久被压抑的情感澎 湃高涨,开始了他诗歌创作的另一个高峰。
作品风格: 这一时期的诗人,仍然继续着歌颂光明的主旋律。
还有一些哲理小诗,通过意象来反映人生,充满哲理, 饶有兴味。
艾青诗歌意象的外延丰富多彩是与其内涵的深刻相一致的。同样 是写太阳、春天、黎明、夜晚,同样是写某一具体可感的事物,艾青 能够赋予它深刻的思想内容,从而使其诗歌在艺术与思想内容方面形 成了有机的统一。例如《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这首诗一开头就创 造了一种富有象征意义的阴冷、凄怆的气氛和意象:“雪落在中国的 土地上,/ 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这里的“雪”既是对大自然景 象的如实描写,又是当时惨遭战乱的现实的艺术写照,不仅仅表现了 自然界的寒冷,更是对政治气候和民族命运的暗示,表达了深刻的思 想内容,为诗篇后面倾诉心曲,抒发忧国忧民的深情做了铺垫。
二、阅读题。
(一)阅读《黎明的通知》中的选段,回答问题。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同步上课说课稿《第一单元主题阅读》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同步上课说课稿《第一单元主题阅读》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同步上课说课稿《第一单元主题阅读》一. 教材分析《第一单元主题阅读》是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同步上课的重要内容。

本单元的主题是“科学精神与人文关怀”,旨在通过阅读一系列文学作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培养他们的科学精神和人文关怀。

本单元选取了五篇文章,分别是《鱼我所欲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咬文嚼字》。

这些文章既有古代经典文献,也有现当代优秀作品,既有议论文,也有说明文,内容丰富,风格各异。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拓宽视野,增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也在逐步提高。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自主思考,提出问题,并积极探索答案。

然而,由于年龄和经历的限制,他们对一些社会问题的认识和理解可能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深入文本,理解作者的观点和态度,从而提高他们的科学精神和人文关怀。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并背诵本单元的重点文言文;能够理解并欣赏本单元的现代文学作品;能够运用本单元所学的阅读方法,独立阅读并理解类似的文学作品。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通过对比阅读、深入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关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培养他们的科学精神和人文关怀。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文言文的翻译和背诵。

2.现代文学作品的鉴赏。

3.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关怀。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自主学习:引导学生独立阅读文本,自主提出问题,自主寻找答案。

2.合作学习: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3.探究学习:引导学生深入文本,独立思考,提出问题,探索答案。

4.对比阅读:学生进行对比阅读,分析不同文本的特点和风格。

5.教师讲解:针对学生的疑问和难点,进行讲解和解答。

2019-2020年 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名著导读《艾青诗选》同步练习(人教部编版)

2019-2020年 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名著导读《艾青诗选》同步练习(人教部编版)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名著导读《艾青诗选》同步练习一、填空题1.艾青(1910-1996),原名________,中国现代诗人。

成名作《________》,发表于1933年,这首诗奠定了他诗歌的基本艺术特征和他在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他的诗作《________》被选入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

【答案】蒋正涵;大堰河——我的保姆;我爱这土地【考点】国内文学作品,近代文学,作家作品【解析】【分析】根据平时积累可知,艾青(1910-1996),原名蒋正涵,中国现代诗人。

成名作《大堰河——我的保姆》,发表于1933年,这首诗奠定了他诗歌的基本艺术特征和他在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他的诗作《我爱这土地》被选入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

【点评】这是一道考查文学常识的题,每一位中学生都应该掌握一些古今中外著名作家的基本情况,这就需要同学们在日常学习时注意背诵、积累。

2.20世纪30年代艾青诗歌的主要意象是________和________。

他的长诗《向太阳》《火把》借歌颂太阳、索求火把,表达了驱逐黑暗、坚持斗争、争取胜利的美好愿望,诗人也因此被称为“________”和“________”的歌手。

这些诗歌也是自由体诗的代表。

【答案】土地;光明;太阳;火把【考点】国内文学作品,近代文学,作家作品【解析】【分析】名著导读《艾青诗选》介绍了艾青20世纪30年代艾青诗歌的主要意象是土地和光明。

他的长诗《向太阳》《火把》借歌颂太阳、索求火把,表达了驱逐黑暗、坚持斗争、争取胜利的美好愿望,诗人也因此被称为“太阳”和光明的歌手。

故答案为:土地;光明;太阳;火把。

【点评】本题考查对艾青诗歌的理解把握能力。

题目中的答案在名著导读《艾青诗选》里都有,只要在平时的学习中记忆积累即可。

3.艾青于1910年阴历2月17日生于浙江金华的一个地主家庭。

由于家里不喜欢这个“克父母”的婴儿,就托付给乳母——________收养,然而这个妇女却十分疼爱他。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名著导读《艾青诗选》知识梳理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名著导读《艾青诗选》知识梳理

中考名著导读《艾青诗选》:如何读诗作者简介艾青是一位伟大的中国现代诗人。

原名蒋海澄,笔名莪伽、克阿等。

浙江金华人。

1932年在上海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

1933年第一次用艾青的笔名发表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感情诚挚,诗风清新,轰动诗坛。

以后陆续出版诗集《大堰河》(1939)、《火把》(1941)、《向太阳》(1947)等,笔触雄浑,感情强烈,倾诉了对祖国和人民的情感。

解放后的诗集有《欢呼集》、《春天》等。

1948年以后发表了《在浪尖上》、《光的赞歌》等诗作。

出版了《艾青选集》等。

另有论文集《诗论》、《论诗》、《新诗论》等著作。

1985年,获法国艺术最高勋章。

其诗作《我爱这土地》《大堰河--我的保姆》被选入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

诗歌风格诗歌风格上看:解放前,艾青以深沉、激越、奔放的笔触诅咒黑暗,讴歌光明;建国后,又一如既往地歌颂人民,礼赞光明,思考人生。

他的“归来”之歌,内容更为广泛,思想更为浑厚,情感更为深沉,手法更为多样,艺术更为圆熟。

建国后出版的诗集有《欢呼集》、《宝石的红星》、《海岬上》、《春天》、《归来的歌》、《彩色的诗》、《域外集》、《雪莲》、《艾青诗选》等。

艾青以其充满艺术个性的歌唱卓然成家,实践着他“朴素、单纯、集中、明快”的诗歌美学主张。

精选练习(一)1艾青: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现代诗人。

1931年参加革命,加入了“左联”,后来被捕入狱,在狱中写下了他的早期诗歌代表作《大堰河——我的保姆》。

主要诗集有:《旷野》《火把》《欢呼集》《春天》《归来的歌》《艾青诗选》《艾青短诗选》等艾青以其充满艺术个性的歌唱卓然成家,实践着他朴素单纯集中明快的诗歌美学主张。

2对《我爱这土地》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D (因为从这句开始,那个比喻性的“假如”已经不存在))A.诗人未用“珠圆玉润”之类词语而用“嘶哑”来形容鸟儿鸣唱的歌喉,使人体味到歌者经历的坎坷、悲酸和执著的爱。

B.关于“土地”、“河流'”“风”、“黎明”的一组诗句,抒写了大地遭受的苦难、人民的悲愤和激怒、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

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活动:探究:名著导读:《艾青诗选》如何读诗》公开课教学设计_0

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活动:探究:名著导读:《艾青诗选》如何读诗》公开课教学设计_0

捉“蝴蝶”——《艾青诗选》名著导读课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了解意象的基本含义。

2.感知艾青诗歌中意象的组合方式。

3.品味艾青诗歌意象的内涵,在意象的变化中感受诗人心灵的波纹。

3.理解意象在诗歌中的重要作用,掌握从意象入手解读诗歌的方法。

【学习重难点】重点:品味艾青诗歌意象的内涵,在意象的变化中感受诗人心灵的波纹。

难点:感知艾青诗歌中意象的组合方式。

【学习方法】合作探究法【学习过程】一、知“蝴蝶”屏显:翻飞在花丛,在草间,在泥沙的浅黄的路上,在静寂而又炎热的阳光中……它它是蝴蝶——当它终于被捉住,而拍动翅膀后,真实的形体与璀璨的颜色,伏贴在雪白的纸上。

师有感情的读本诗,并讲解此诗中的“蝴蝶”即是意象,本诗来自艾青的《诗论》一书。

学生回忆意象的含义:寄托了作者主观情感的客观事物即为意象。

二、捉“蝴蝶”师:在《艾青诗选》这片美丽的“花园”中,许多“蝴蝶”正上下翻飞。

请你们以小组为单位,组成捉“蝴蝶”小分队,带上“捕虫网”,走进这片“花园”,看看哪一组捕捉的“蝴蝶”又多又大又美?(你发现哪些是艾青常用的意象?)(篇目《大堰河—我的保姆》P1-P6、《旷野》P155-P159、《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P44-48、《烧荒》P207、《煤的对话》P29-30)学生小组合作,寻找诗人常用的意象,并汇报结果。

预设:《大堰河—我的保姆》:大堰河(村庄)、雪、坟墓、瓦菲(生在在瓦缝中的野草)、园地、石椅、灶火、炭灰、炕凳、菜篮、麦糟、炉子、团箕(畚箕)、大豆、小麦、糖、婚酒、棺材、稻草、土地、纸钱《旷野》玉蜀黍(玉米)、苎z hù麻、毛豆、知了、斑鸠、流水、草地、啄米鸟、阳光、山毛榉、土地、岩石、树木、海、村舍、山峰、野林、峡谷、田亩、山坡、月亮、雾、草帽《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雪、风、土地、皮帽、浪涛、河流、小油灯、乌篷船、灯光、路、草原、田地、乌巷、烽火、大地《烧荒》火柴、火海、火花、火柱、荒原、火焰、鹿、阳光、风、烟、云彩、豺狼虎兔、野草、禾苗、犁刀《铁窗里》窗、朝霞、云朵、霓彩、云、晴空、微风、残阳、鸠、朝日、鸽群、蝙蝠、海洋、围墙、汽笛、森林、芦洲、杜鹃花、湖、夕阳、大地、皓月、繁星、黎明、大海《煤的对话》深山、岩石、森林、火师:我们试着给这些意象归归类。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名著导读《艾青诗选》练习题精选(word版,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名著导读《艾青诗选》练习题精选(word版,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名著导读《艾青诗选》练习题精选1. 名著阅读①通过读《艾青诗选》《乡愁》等现代诗歌,我们读诗歌要注意诗歌的表现形式、品味诗歌的________、把握诗歌的________、体味诗歌的情感、体会诗歌的理性美。

②艾青是“土地的歌者”。

请你从《艾青诗选》中列举出以“土地”为意象的诗歌,并分析其中一首诗里“土地”意象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2. “太阳”是艾青诗歌中的主要意象之一,请你从《艾青诗选》中列举出两首以“太阳”为意象的诗歌,并分析一首诗歌中“太阳”意象的作用。

3.好的封面插图,或传递书的整体内容,或呈现书中人物风采,或展示作品主题情感或兼而有之。

结合你的阅读体悟,为《艾青诗选》选择一幅最合适的封面插图,并简述理由。

4. 阅读选段,完成下面试题。

中国的路/是如此的崎岖,/是如此的泥泞呀。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那些被烽火噬啃着的地域,/无数的,/土地垦植者/失去了他们所饲养的家畜/失去了他们肥沃的田地……(1)上面这首诗出自《艾青诗选》,这首诗是(________)A.《大堰河——我的保姆》B.《北方》C.《雪里钻》D.《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2)上面这首诗写于20世纪30年代,艾青的诗歌创作此时达到了一个高峰。

这一时期他的诗歌创作的主要内容是什么?5. 名著阅读,完成下面小题大堰河,今天你的乳儿是在狱里,写着一首呈给你的赞美诗,呈给你黄土下紫色的灵魂,呈给你拥抱过我的直伸着的手,呈给你吻过我的唇,呈给你泥黑的温柔的脸颜,呈给你养育了我的乳房,呈给你的儿子们,我的兄弟们,呈给大地上一切的,我的大堰河般的保姆和她们的儿子,呈给爱我如爱她自己的儿子般的大堰河。

(1)这段诗选自诗歌《________》,作者艾青原名________,________代诗人。

(2)艾青诗歌创作的第一个高峰期是20世纪30年代,这一时期诗歌中的主要意象是“________”和“________”。

最新人教版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 名著导读《艾青诗选》:如何读诗

最新人教版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 名著导读《艾青诗选》:如何读诗
在你拿起了今天的第一颗鸡蛋之后, “土地”象征着生他养他而又多灾多难的祖国。 它以难遮掩的光芒
到了一定的约束,仍保持诗的基本特征,开 你用你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怀里,抚摸我;
诗人未用“珠圆玉润”之类词语而用“嘶哑”来形容鸟儿鸣唱的歌喉,使人体味到歌者经历的坎坷、悲酸和执著的爱。 名著导读《艾青诗选》:如何读诗 我摸着红漆雕花的家具,
大堰河——我的保姆
大堰河,是我的保姆。 她的名字就是生她的村庄的名字, 她是童养媳, 大堰河,是我的保姆。 我是地主的儿子; 也是吃了大堰河的奶而长大了的 大堰河的儿子。
大堰河以养育我而养育她的家, 而我,是吃了你的奶而被养育了的, 大堰河啊,我的保姆。 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 你的被雪压着的草盖的坟墓, 你的关闭了的故居檐头的枯死的瓦菲, 你的被典押了的一丈平方的园地, 你的门前的长了青苔的石椅, 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
艾青借助鱼化石表达的情感: 这,这是为你,静静地睡着的大堰河 一个浪,一个浪 我们的生命将被分开,我们的爱也将被忘记。 被打成碎末,散开…… 《新月集》采用的叙述视角是:孩子,母亲,诗人。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但它依然站在那里 你的门前的长了青苔的石椅, 这被暴风雨所击打着的土地, 麻雀看见孔雀负担着它的翎尾,替它担忧。 如果你因失去了太阳而流泪,那么你也将失去群星了。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唐朝(618年—907年)二百八十九年间,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云蒸霞蔚,名家辈出,唐诗数量多达五万余首。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当我们是大为谦卑的时候,便是我们最接近伟大的时候。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我坐着油漆过的安了火钵的炕凳, “我”不再是假设的“鸟”,而是真实的抒情主人公自己。 大堰河,在她的梦没有做醒的时候已死了。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主题情境卷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主题情境卷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主题情境卷一、积累和运用(共6小题,计24分)2024年央视春晚西安分会场的精彩节目《山河诗长安》向观众展现了古今交融的长安城。

这一独特的演出再现了千年前的盛世长安,也让观众领略到了璀璨的、诗意的现代西安。

让我们一起走进诗意长安,感受大唐盛世。

【电影中的大唐盛世】《山河诗长安》中李白的形象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这一人物形象出自国产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这部电影穿越千年时空,直击观众内心。

小陕观看电影后在网上看到下面的评论,请你帮他解决遇到的文字问题。

如果说叙事是国漫长期以来的短板,那么《长安三万里》可谓打开了国漫故事的格局,mí补了叙事的短板。

它所带来的共鸣与感动不亚于当年的《哪吒之魔童降世》,而这种感动又不限于亲情,而是走向了更大的家国情怀、中华文明之思,以及有关人生、生命价值的感悟。

正如影片导演所说:“这个片子就是讲述这些我们熟悉又陌生的角.色,这些诗人,他们的经典作品,是一直流传下来的,这些文化是流tǎng在我们血.液当中的。

”1.根据语境,写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2分)(1)这个片子就是讲述这些我们熟悉又陌生的角.色。

()(2)这些文化是流tǎnɡ在我们血.液当中的。

()2.根据语境,写出下面词语中拼音所对应的汉字。

(2分)(1)mí补()(2)流tǎng()【古都西安·不夜城对诗】央视春晚西安分会场用诗词献礼迎来甲辰龙年。

在此起彼伏的吟诗之声中,笔墨诗词“涌现”在大唐不夜城上空,古代诗词观照今日长安,勾勒描摹出现代西安的风姿。

3.小陕利用周末时间来到大唐不夜城感受盛唐风采,被沉浸式体验节目“盛唐密盒”选中,参与诗词问答。

请完成以下任务。

(6分)何为君子?有人如韩愈不惜残年仍坚定报效之心,“(1)____________________,肯将衰朽惜残年”,此是为君子。

有人如李白那样仕途艰难,但不改抱负,相信“(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或如刘禹锡那般怀才不遇,却不抛希望,坚信“沉舟侧畔千帆过,(3)____________________”,此是为君子。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名著阅读《艾青诗选》 课件(共17张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名著阅读《艾青诗选》 课件(共17张PPT)

主要篇目:
《镜子》写镜子“是一个平面,却又是深不可测”,因为它真实、 直率,从不掩饰,所以“有人喜欢它”,“有人躲避它”。
《光的赞歌》赞美“光”这一神奇的物质,赞美“光”带来的社 会文明,以及“像光一样坚强”的社会正义,字里行间饱含着睿 智哲思。
《鱼化石》写鱼化石裹身岩层,重见天日,却没有了活力,没有 了叹息,听不见浪花,看不见蓝天碧水。诗人由此引发出对生命 本质的思考:“离开了运动,就没有生命。”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名著 阅读《 艾青诗 选》 课件(共17张PPT)
艾青诗歌的意象
• 艾青诗歌有着丰富的时代文化内涵,值得我们细细品味。艾青诗歌的中心
意象是:“土地”与

• “土地”的意象里,凝聚着诗人对祖国──大地母亲最深沉的爱;爱国主 义是艾青作品中永远唱不尽的主题。 诗人关注的中心始终是与中国土地 合而为一的普通农民的命运。他写出了“土地—农民”受蹂躏的痛苦;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更写出了“游动于地心 的热气”、“土地—农民”的复活:“我们的曾经死了的大地,在明朗的 天空下,已复活了”;写出了“土地—农民”的翻身与解放。这正是对于 土地的痛苦、复活与解放的描绘,真实地写出了中国农村现实的灵魂。
《北方》,写“从塞外吹来的/沙漠风,/已卷去北方的生命的绿色”,写“我爱这悲哀的国土/古老的 国土/这国土/养育了为我所爱的/世界上最艰苦/与最古老的种族”,用近乎散文的诗行,传达出极为 深厚的爱国之情。
《大堰河——我的保姆》:全诗分为三部分。诗通过对自己乳母的回忆与追思,抒发了抚养他的保姆——大 堰河深深的挚爱和无尽的怀念,从而激发们对旧中国广大劳动妇女悲惨命运的同情,对这不公道的世界”的 强烈仇恨。
• “太阳”的意象表现了诗人灵魂的另一面:对于光明、理想、美好生活热 烈的不息的追求。诗人几十年如一日地热情讴歌着:太阳,光明,春天, 黎明,生命与火焰。这正是艾青的“永恒主题”。

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活动:探究:任务一自主阅读:2我爱这土地》优质课教案_4

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活动:探究:任务一自主阅读:2我爱这土地》优质课教案_4

《我爱这土地》教案设计艾青教学目标:1、反复诵读诗歌,读出诗歌的旋律和节奏。

2、把握诗中土地、河流、风、黎明的象征意义。

3、背诵诗歌,体味诗歌抒发的爱国情感,培养学生的爱国情结。

教学重点:有感情的诵读诗歌,把握诗中土地、河流、风、黎明的意义。

教学难点:把握诗中土地、河流、风、黎明的意义。

教学方法:诵读法、赏析法、仿写法教学课型:诵读课型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用温家宝总理访美时引用的诗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导入本节课。

二.走进作者介绍你了解的艾青。

艾青(1910-1996),现代诗人,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

成名作《大堰河,我的保姆》,代表诗集《大堰河》、《北方》、《向太阳》等。

艾青是“土地的歌者”,土地和太阳是他诗中的主要意象,诗人曾自称“悲哀的诗人”。

三、自读诗歌要求:读准字音,不错读、不漏读我爱这土地(艾青)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四、听读诗歌要求:注意语速、语调、重音、节奏。

我爱这土地(深沉)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痛苦)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悲愤)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柔和)——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低缓、沉重)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深沉)1.配乐范读诗歌,要求学生注意字音、节奏、语速和语调。

2.指名朗读诗歌。

3.学生齐读诗歌。

资料助读:这首诗写于抗日战争开始后的1938年,当时日本侵略军连续攻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的广大地区,所到之处疯狂肆虐,妄图摧毁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一、课文内容梳理《沁园春雪》这首词,作者上阙写北国雪景,纵横千万里,大气磅礴,旷达豪迈;下阙抒情议论,气雄万古,风流豪壮。

抒发了作者的豪情壮志以及坚信心胜的信心。

全词将写景、议论、抒情有机结合,浑然一体,意境壮美雄浑、气势磅礴,感情奔放,胸怀豪迈。

颇能代表毛泽东诗词的豪放风格,是中国词坛咏雪抒怀的杰作。

《我爱这土地》写于抗日战争开始后的1938年,诗人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满怀对祖国的挚爱和对侵略者的仇恨,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诗。

表达了对祖国无比的爱。

《乡愁》以一个游子的感触,通过一系列形象的比喻,把抽象的乡愁具体化,表达了诗人强烈的思乡爱国之情,表达了华夏儿女盼望祖国统一的强烈愿望。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是林徽因的代表作之一,关于该诗的创作意图,有两种说法:一是为悼念徐志摩而作,一是为儿子的出生而作。

表达了对儿子的希望和儿子出生带来的的喜悦,是一位母亲对新生命的“爱的颂歌”。

《我看》用生动的词汇,描绘了美丽的自然画面。

表达了人的爱,是大自然的赐予,最终人的爱又将回归于大自然之中去的主题。

二、单元字词汇总1.字音莽莽(mǎng) 分外(fèn) 妖娆(ráo) 稍逊(xùn) 风骚(sāo) 成吉思汗(hán)今朝(zhāo) 数风流人物(shǔ) 汹涌(yǒng) 刮着(guā) 腐烂(fǔ) 娉婷(pīn) 鲜妍(yán) 冠冕(uān)(miǎn) 浮动(fú) 呢喃(ní) 丰润(rùn) 红晕(yùn) 忧戚(qī) 枉然(wǎn) 谐奏(zòu) 飘逸(yì) 坦荡(tǎn) 摇曳(yè) 翅翼(yì)2.字形sī(嘶)哑hóu(喉)咙悲fèn(愤) lí(黎)明邮piào(票) 坟mù(墓)海xiá(峡) 云yān(烟) 轻lín(灵) 庄yán(严) 柔nèn(嫩) é(鹅)黄lián(梁)间nín(凝)望màn(漫)游吹xī(熄) 沉zuì(醉)3.解词莽莽:形容原野辽阔,无边无际。

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活动:探究:任务一自主阅读:2我爱这土地》公开课导学案_2

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活动:探究:任务一自主阅读:2我爱这土地》公开课导学案_2

《我爱这土地》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了解有关艾青的文学常识和本诗的写作背景。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诵读,体会诗歌蕴含的情感。

2.通过品与悟,使学生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从而激发内在的学习激情。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把握诗歌主题,体会诗人对历经磨难而又充满希望的祖国的挚爱之情。

2.培养学生阅读诗歌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爱国情结。

二、教学重点:有感情的诵读诗歌,把握诗中土地、河流、风、黎明的意义。

三、教学难点:把握诗中土地、河流、风、黎明的意义。

四、教学方法:诵读法、赏析法五、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六、教学时数:一课时七、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七年级我们学过的爱国诗有哪些呢?如《我用残损的手掌》今天我们来学习另一首爱国诗《我爱这土地》。

(二)出示教学目标1.反复诵读诗歌,读出诗歌的节奏和感情。

2.把握诗中土地、河流、风、黎明的象征意义。

3.诵读诗歌,体味诗歌抒发的爱国情感,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三)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作者:艾青,原名蒋海澄,浙江人。

现代著名诗人。

他生长在农村,自幼为贫苦农妇哺养,对我们民族的主体--农民有着儿子般的深情.长大后的曲折经历、坎坷遭遇,使他很快成为一个革命者.早期诗作多诅咒黑暗,调子沉重忧郁;抗战时期的作品多为觉醒民族而歌唱,格调高昂。

代表作《大堰河——我的保姆》、《黎明的通知》、《我爱这土地》等。

写作背景:这首诗写于抗日战争开始后的1938年,当年日本侵略军连续攻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的广大地区,所到之处疯狂肆虐,妄图摧毁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

中国人民奋起抵抗,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

诗人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满怀对祖国的挚爱和对侵略者的仇恨,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诗。

(四)读诗,整体感知第一步:学生自由朗读全诗。

解决生字新词。

第二步:听录音范读;用符号划分诗歌的停顿和注意读诗的感情(悲壮和深沉)。

第三步;指名学生朗读(师生从节奏和感情两方面点评)第四步:全班齐读全诗。

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活动:探究:名著导读:《艾青诗选》如何读诗》赛课导学案_0

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活动:探究:名著导读:《艾青诗选》如何读诗》赛课导学案_0

部编⼈教版初中语⽂九年级上册《第⼀单元活动:探究:名著导读:《艾青诗选》如何读诗》赛课导学案_0教学设计:抓关键词赏析诗歌《艾青诗选》阅读指导课教学⽬标:1.引导学⽣初步了解《艾青诗选》的主要内容,激发学⽣阅读《艾青诗选》的兴趣。

2.指导学⽣运⽤“抓关键词,赏析诗歌”的⽅法阅读《艾青诗选》。

教学重点和难点:指导学⽣运⽤“抓关键词,赏析诗歌”的⽅法阅读《艾青诗选》。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内容与步骤:⼀、激趣导⼊先播放《我爱这⼟地》的朗读录⾳,再让学⽣齐读《我爱这⼟地》,读后让学⽣说说朗读感受。

⼆、作品抢读(赛读)1.赛读⼀:艾青知多少。

看哪个同学的作者简介更详细、更丰富。

2.赛读⼆:《艾青诗选》知多少。

看哪个同学对该名著的篇章、内容、⼈物了解的更多些。

(让学⽣先介绍,教师视情况补充。

)艾青,原名蒋海澄(1910—1996)浙江⾦华⼈,现代⽂学家、诗⼈。

1929年赴法国留学,期间,接触了欧洲现代派诗歌。

1932年创作第⼀⾸诗《会合》,1933年第⼀次⽤笔名发表长诗《⼤堰河--我的保姆》,随后的50年间从事诗歌创作,出版诗集达20部以上。

1985年获法国⽂学艺术最⾼勋章。

三、名家点评:“抗⽇战争时期,艾青创作的诗,以磅礴的⽓势表现了中华民族所焕发出的振奋精神和英雄⽓概。

”——张同吾“艾青对现代诗内容和形式审美标准的探讨,⼤⼤推动了中国新诗的规范化和现代化进程”—— (中国⽹评)四、了解内容介绍1.《艾青诗选》是⼀部诗集,《艾青诗选》是⼀部诗集,收集了艾青从20世纪30年代到70年代末的作品,有50多⾸⼩诗。

包括了《⼤堰河——我的保姆》《北⽅》《我爱这⼟地》等名篇。

2.主题:(1)早期(抗⽇战争,解放战争):①对祖国(⼟地)的爱,②对光明,美好⽣活的向往。

③对抗争者的歌颂。

④对苦难⼈民的同情。

(2)新中国成⽴后:①对⼈⽣的思考②对历史的评价3.常⽤的意象词:⼟地、太阳、黎明五、运⽤⽅法,试读名著(⼀)⽅法介绍:1.赏诗的步骤:⼀是读诗,⼆是找关键词赏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