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7例变应性接触性皮炎患者斑贴试验结果分析
256例接触性皮炎患者斑贴试验结果分析
Gu —h n , os e g YOU a — a 。, Xioy n MA n — u 1 De a t n f Clnc l b r tr Ru a s tlo a iin l Ho g y . . p rme t iia oa o y, g oHopi J Tr d to a o La a Ch n s d cn Ru a 2 5 0, ia;2 De a t n f De maoo y, ei l s tlo r o i fRu o iee Me iie, g o2 6 0 Chn . p rme t r t lg Sp ca pi f Dematsso o Ho a ga
An lsso h eut o ac eti 5 a e t o tc emaii ZON G a g y n , ay i nt er sls fp th ts n 2 6 csswih c na td r tt s Y n — o g ZH U Aij a , -u n。 XUE
Ciy, t Rugao 2 50 Chi 26 0, na
[ sr c] Obe t e To dsu sc a atrsi fc n a talr e so ain swih c n a td r tt . t - Abta t jci v ic s h r ceitco o tc l g n n p t t t o tc emaii Meh e e s
例 , 物质过敏 3 3种 3例 , 4种 及 4种 以上 物 质 过 敏 2 3例 。 过 敏 原 中 以硫 酸 镍 、 化 钴 、 氯 重铬 酸钾 、 香 混 合 物 、 香 、 芳 松
甲醛 及 对 苯 二 胺 较 为 常 见 。结 论 斑 贴试 验 是 临床 诊 断 接 触 性 皮 炎 简单 可 靠 的 方 法 , 以协 助 患 者 找 到 确 切 的 过 可
皮炎湿疹类108例患者斑贴试验结果分析
皮炎湿疹类108例患者斑贴试验结果分析(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关键词】皮炎湿疹类斑贴试验皮炎湿疹类疾病是临床上常见的皮肤病,其病因复杂,接触外源性致敏原是病因之一,查找过敏原,减少或去除接触致敏是治疗此类皮肤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目前公认的检测接触性变应原的简单可靠方法是斑贴实验。
我科门诊2007年1-12月,对确诊的108例皮炎湿疹类患者进行斑贴试验检测,结果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108例患者中,男33例,女75例;年龄12~70岁,其中12~20岁7例,21~30岁39例,31~40岁38例,41~50岁14例,50岁以上10例;病程1个月~15年。
1.2 临床特点108例患者中接触性皮炎69例,湿疹39例,皮疹以反复发作的红斑、丘疹为主,部分皮疹呈苔藓样变,临床症状主要为瘙痒。
皮疹分布多见于面部、手足、前臂、小腿及躯干。
1.3 斑贴实验本组108例患者均在急性期后2周以上,停用组胺药2~3天,停用糖皮质激素2周后,进行斑贴试验。
贴敷后48、72、96h观察结果,为避免斑贴器压迫皮肤造成的反应干扰,应在去除斑贴器30min 后观察试验结果,并根据国际接触性皮炎研究组的标准判断记录结果。
2 结果108例患者中对1种或1种以上变应原呈阳性反应者75例(69.44%),其中对1种变应原呈阳性反应者42例(38.89%),对2种变应原呈阳性者18例(16.67%),对3种或3种以上变应原呈阳性者11例(10.19%)。
108例患者对抗原的阳性反应率依次为:白降汞20例(18.52%),硫酸镍18例(16.67%),香料15例(13.89%),对苯二胺13例(12.04%),重铬酸钾12例(11.11%),橡胶10例(9.26%),布罗波尔8例(7.41%),松香8例(7.41%),甲醛7例(6.48%),咪唑烷基脲6例(5.56%),对氨基苯甲酸酯混合物5例(4.63%),苯唑卡因5例(4.63%),新霉素3例(2.78%),乙二胺3例(2.78%),环氧树脂2例(1.85%)。
皮炎湿疹类患者400例斑贴试验结果分析
792临床军医杂志2010年10月第38卷第5期C l i n J M ed O f i qc,V01.38,N o.5,O ct ober,2010皮炎湿疹类患者400例斑贴试验结果分析黄伟峰’.幸兵芬’,努尔古丽2(1.解放军边防干部训练大队军医训练队;2.新疆呼图壁县人民医院,新疆呼图壁831200)摘要:目的了解呼图壁县城皮炎湿疹类患者接触性变应原分布情况.为预防和治疗有关疾病提供依据。
方法应用斑贴诊断试剂盒对400例临床诊断皮炎湿疹类患者进行皮肤斑贴试验。
结果400例受试者斑贴试验总阳性率为63.8%,在性别方面无差异。
其中1种变应原阳性118例,占29.5%,2种变应原阳性72例,占18%.3种及以上变应原阳性65例,占16.3%。
阳性结果患者中排在前5位的变应原依次为:白降汞、橡胶添加剂、香科、硫酸镍、重铬酸钾。
其中女性患者对硫酸镍阳性率与男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821,P=0.001)。
其中中年组对橡胶添加剂阳性率与青少年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433.P=O.035)。
结论本地区皮炎湿疹类皮肤病接触性变应原阳性率较高的是白降汞、橡胶添加剂、香料、硫酸镍、重铬酸钾。
男女患者对硫酸镍的反应存在差异,不同年龄组对橡胶添加剂的反应存在差异。
斑贴试验有助于明确皮炎湿疹类皮肤病患者接触性变应原,在此类疾病的治疗和预防中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斑贴试验;皮炎;湿疹;变应原中图分类号:R758.2文献标志码:A l doi:10.3969/j.i ssn.16710826.2010.05.041f文章编号:1671.3826(20LO)054)792-03A na l ys i s of pat ch t est out com es i n400pat i ent s w i t h der m at i t i s or ecz em aH uang W ei.f en91,X i ng B i ng f en2,N u Er G u—l i2(1.M i l i t ar y M edi c al T r ai ni ng D e t a chm e nt。
不同解剖部位皮肤斑贴试验结果比较和分析
不同解剖部位皮肤斑贴试验结果比较和分析目的:比较面部、前臂和背部三个部位同一产品局部封闭式斑贴试验结果的差异。
方法:以2006年8月~2006年12月在北京空军总医院化妆品皮肤病专科门诊投诉化妆品过敏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判断标准采用《化妆品皮肤病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总则》中的7项化妆品皮肤病诊断国家标准(GB 17149.1~7-1997),统一登记表格记录化妆品皮肤病患者的病史资料及相关化妆品信息,分别在面部、前臂和背部进行同一产品的斑贴试验,对斑试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共112例患者完成了318个产品的斑贴试验,面部阳性反应例数最多,62例(占总患者的55.36%),84个产品(占总产品数的26.42%);其次为前臂,39例(34.82%),59个产品(18.55%);背部38例(33.93%),52个产品(16.35%)。
面部和背部、面部和前臂斑试结果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背部和前臂斑试结果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在进行化妆品的斑贴试验中,面部皮肤较前臂和背部敏感。
Abstract:ObjectiveTo compare the different results of patch test which applied on face, forearm andback with the same product the patients had used. MethodsThe outpatients with cosmetic dermatosis were collected from Department of Dermatology, Air Force General Hospital between August and December in 2006, according to GB17149. 1~7 - 1997. The patients’ case histories and the suspected cosmetics were recorded. The routine patch tests using the involved cosmetic products were carried out on each patient’s face, forearm and back simultaneously. ResultsTotally, we performed patch tests on 112 patients with 318 products which they had used. The highest rate of positive reaction appeared on the face. There were62 patients (55.36%) and 84 products (26.42%) showed positive reaction on face, 39 patients (34.82%) and 59 products(18.55%) on forearm, 38 patients (33.93%) and 52 products (16.35%) on back. Statistically,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results of patch tests applied on face and forearm, between face and back, but no difference between patch tests applied on back and forearm. ConclusionIn cosmetic patch tests, the facial skin is more sensitive than that of forearm and back.Key words: patch test; irritant contact dermatitis; allergic contact dermatitis; skin barrier function斑贴试验能帮助我们寻找致敏化妆品及变应原[1],其结果对化妆品过敏的诊断和预防都有重要意义。
290例不同皮肤病的斑贴试验结果分析
为探讨、分析并比较皮炎、湿疹类皮肤病可能的发病原因,我们采用标准筛选斑贴试剂盒对290例患者进行了斑贴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自1999年7月至2000年7月共对290名患者进行了斑贴试验。
其中男64例,女226例,年龄13~65岁,平均年龄38.5±11.8岁。
病种分布:接触性皮炎126例,湿疹76例,荨麻疹17例,颜面再发性14例,脂溢性皮炎5例,神经性皮炎3例,过敏性紫癜13例,异位性皮炎12例,丘疹性荨麻疹9例,瘙痒症15例。
1.2 方法选用北京医科大学与北京怡达公司联合研制的皮肤过敏原实验诊断试剂盒,将19种已知抗原和1种对照按顺序和一定量放入铝制斑贴小碟并做好标记,液体抗原则先滴到滤纸小片上再放入小碟,将斑贴器胶带贴于患者脊柱两旁或上臂内侧,粘贴好后用手指轻压每一小碟,使与皮肤充分接触,48 h后揭去斑贴器,20~30 min后判读结果,皮肤上应留有圆形小碟压痕,若无,则表示斑贴器与皮肤接触不紧密,结果可能失真,必要时重作。
72 h后再观察一次。
所有受试者在行斑贴试验前至少3 d即停用抗组胺药物及皮质类固醇激素。
1.3 判读标准根据ICDRG推荐的标准判读结果[1]:仅有轻微红斑视为可疑,记为“±”;可见红斑、丘疹为阳性,记为“+”;有红斑、浸润及小水泡为强阳性,记为“++”;红斑、浸润及大疱为严重反应,记为“+++”;局部呈皱纹纸样反应为刺激反应,记为“IR”。
2 结果2.1 斑贴阳性率290例患者中,斑贴阳性者193例,阳性率66.6%。
各种测试抗原阳性率见表1。
表1 290例患者斑贴试验结果2.2 不同临床诊断的斑贴结果阳性比例接触性皮炎104/126例(82.9%),湿疹35/76例(46%),荨麻疹9/17例(52.9%),颜面再发性皮炎11/14例(78.6%),脂溢性皮炎2/5例(40%),神经性皮炎2/3例(66.7%),过敏性紫癜11/13例(84.6%),异位性皮炎7/12例(58.3%),丘疹性荨麻疹3/9例(33.3%),瘙痒症9/15例(60%)。
接触性皮炎56例斑贴试验结果及临床分析
1J n .Drshl ugM i c i A. N — k p  ̄ B s n l g p twa sa tre o t o F a p i ai ah y a agtfr g n
hm ntl F aiesif n e i R da O cl20 ,14 :4 u a n d sni ao .Smn ai no,0 1 1( )36~ u or o ti z t
细 胞 周 期 调 节 网 络 ccn-D sC I基 因表 达 有关 yl s K -Ks i C 。
苔盼蓝染色检测到的细胞死亡 比例与对 照组差异无 显 著性 , 照射后 细胞 的死亡率 为 3 7 %。利用 克隆 形成法 比 .6 较 H 29与 H 29细胞照射后 细胞存活份数差异有显著性 。 19 19 两组 H19 29细胞 培养 瓶克 隆形 成率 平均 值分别 是 对照 组 1.%(9/ 00 、 93 13 10 )照射组 2 6 3/ 002/00 。 .%(2 10 、 10 ) 0
C c 、 DK B、 UL 、 U 2、 UL C | E F 、 2 l E F D 7 C N1 C 1 C L C 3、 UL A、 2 l E F 、 2 2、 4
常认 为 , 各种 内外原 因导致 D A损伤 使细胞发生 细胞周期 N
阻滞时 , 细胞将启 动其 D A损伤修 复机制 , N 在损 伤 D A得 N 到修 复后 , 细胞 重新进 入细胞周 期。G 2一M期 阻滞 时无法
3 讨 论
流式细胞检测表明 细胞周期分析 H 29细胞 对 射线 19 高度敏感 , 照射后 G 期细胞 明显减少消 失 , 1 但仍存 在 G + 2 M期阻滞 , 两组在 同时 间凋亡率 也无 明显 不同。但从 本研
258例变应性接触性皮炎斑贴试验结果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SS19.0 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 χ2 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 ± 标准差( )表示,采用 t 检验,P < 0.05 为差异 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1.2 方法:对照组行传统甲状腺癌根治术,于颈横纹处作一横弧状切口,长约 5-10cm,逐层切开并分离,显露甲状腺,切除患侧甲状腺腺叶及峡部,清扫颈淋巴 结,留置引流管,在切口边缘缝合固定,最后用用吸收线间断皮内缝合。观察组 行改良 Miccoli 术式,于胸骨切迹上 1.5cm 处作一横切口,长 2.0cm 左右,依次切 开各层,牵开颈前肌群,置入 4mm 腔镜,建立手术空间,显露显露甲状腺腺体及肿 块,单侧分化型甲状腺癌行侧腺叶及峡部切除术 + 同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单侧 分化型对侧甲状腺癌行侧腺叶、峡部切除术 + 侧次全切除术 + 中央区淋巴结清扫, 双侧分化型甲状腺癌行全甲状腺切除术 + 中央区淋巴结清扫;若伴有颈侧部 3、4 区淋巴结转移则行甲状腺全切 + 中央淋巴结清扫 + 选择性侧颈区淋巴结清扫;创 面止血,冲洗创面,留置引流管,缝合切口,结束手术 [2]。
住院时间
(d) 2.6±0.8* 4.5±1.3
注:* 与对照组相比,P < 0.05。
2.2 两组间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见表 2。 表 2 两组间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组别 观察组 对照组
例数 35 35
声音嘶哑 1 2
手足麻木 0 1
皮缘淤血 喉返神经麻痹 发生率
0
500例变应性接触性皮炎斑贴试验结果评价
投稿邮箱:sjzxyx88@·临床研究·500例变应性接触性皮炎斑贴试验结果评价韩丽(临汾市第二人民医院,山西 临汾 041000)0 引言变应性接触性皮炎发病率较高,通常为14%-20%且近年来呈现上升趋势,属接触性变态反应疾病,患者接触某些物质后,接触部位皮肤发生急性或慢性炎性反应[1]。
临床诊断多行斑贴试验,具有简便易行、安全和高效优势,临床应用较为广泛。
本次研究基于上述背景,探讨、分析了500例变应性接触性皮炎斑贴试验结果,现详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选择我院皮肤科接收的500例行变应性接触性皮炎斑贴试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121例,女379例,年龄15-62岁,平均(38.38±2.73)岁,病程3个月至10年,平均(5.41±2.43)年。
纳入标准:症状以瘙痒为主;1个月内未服用免疫抑制剂或皮质类固醇激素;1个月内发病部位未暴露在强日光下;全部患者自愿参与[2]。
排除标准:测试皮肤存在毛囊炎、糜烂等皮肤问题;皮炎急性发作;其他疾病引起的皮肤问题[3]。
1.2 检测方法。
全部患者行斑贴试验检测,使用我院筛选系列变应原,检测前向患者详细介绍注意事项,检测过程中不得剧烈运动或洗澡,斑贴不能直接暴露在阳光下,具体检测步骤:按顺序从注射器口挤出变应原,剂量大概为25 μL ,将其均匀放置在斑贴试器芯室,选择患者背部上方肩胛骨下方脊柱两侧位置,将斑贴贴于此处正常皮肤上,并对各个药室进行轻压,将其中的空气祛除,将密封压紧,保证皮肤与变应原密切接触,待48 h 后将斑贴试器去除,再过30 min 后对结果进行初次判断,72 h 后行再次判断,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观察是否存在迟发性反应,必要时可推迟观察时间。
1.3 观察指标。
阳性率:根据《诊断性斑贴试验ESCD 指南(2015)》[4],弱阳反应:出现少量丘疹,伴有浸润、红斑情况;强阳反应:出现水疱、丘疹和红斑情况;极强反应:丘疹水疱面积较大,并出现明显红斑浸润情况;阳性率与性别、年龄关系。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2010年第17卷总目次索引
广 州地 区 13 3 5例变态 反应性 皮呋病 患者变 应原分析
1 5): 61 7( 3
结 节性 硬化症 1例 Cy p r ro yi 白相关综 合征 1例 n蛋
慢性 唇炎 的变态反应 因素探讨— — 附 1 病例分 析 3例
1 ( : 1 7 6) 4 9
观察
l ( :9 7 4) 2 0 1 ( :2 7 5) 3 5
孢 子丝菌病 1例 马尔尼菲青霉 病治疗进 展 皮肤 癣菌基 因分型研 究进展
1 1 5 7( ): 6 1 1 6 7( ): 4 1 1 6 ): 8 7(
敏感性皮肤的研究现况
特应性皮炎患者皮损内 I. R A 的表 达及意义 L8m N
遗神 经痛疗效 观察 中药 联合阿维 A治疗多发性 跖疣 4 3例
真菌病
足癣疗效评 价现状 及体 系探讨
1( )3 8 7 4 :1
1 1 3 7( ): 9 1 ( :2 7 2) 1 5
左下肢沿淋巴管扩散的着色芽生菌病 1 1 ( ) 3 3 例 7 5 :7
3 4 例浅 部致病 真菌分析 9 3
氟康唑联 合联苯苄 唑乳膏 治疗 体股癣 临床观察
1 1): 5 7( 3
惠州地 区慢 性荨麻疹 30例变应 原检测结 果与分析 0
1( 7 4):7 26
系统 使用糖 皮 质 激 素所 致 马拉 色 菌 毛囊 炎 3 4例 临 床
分 析 1 1): 7 7( 3
卡介 菌多糖核 酸联合 西 替利 嗪治疗 特 应性 皮 炎 的疗效
Q开关 N : AG脉 冲激 光 双波 长 联合 治 疗脂 溢 性 角化 dY 病 临床观察
面部皮炎患者斑贴试验结果分析
面部皮炎患者斑贴试验结果分析目的:通过斑贴试验研究面部皮炎的病因与诊断。
方法:对临床诊断为面部皮炎的41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和斑贴试验(瑞典产标准接触变应原系列)。
结果:两次判读结果阳性率分别为78.05%、68.29%,统计学显示有显著性差异(ρ<0.05)。
阳性率居前的分别是硫酸镍(31.71%)、重铬酸钾(26.83%)、对苯类(19.51%)、芳香混合物(14.63%)、甲醛(12.20%)。
出现强阳性反应最多的是硫酸镍(19.51%)。
结论:面部皮炎患者应常规行斑贴试验,金属制品、化妆品、染料、建材等在引发面部皮炎中起重要作用。
斑贴试验阴性者可能与刺激、光照、Ⅰ型变态反应等有关,应综合分析。
两次判读法可减少假阳性与假阴性的发生,值得推广。
标签:面部皮炎;斑贴试验;变应原;硫酸镍;接触性皮炎通讯面部皮炎作为接触性皮炎的一种,是皮肤科门诊的常见疾病,多由于无法确定过敏原导致疾病的反复发作。
斑贴试验是诊断接触性皮炎最简单的方法,其确定外源性过敏原的可靠性已得到充分证明。
为了对面部皮炎的病因与诊断进一步研究,我们对临床诊断为面部皮炎的41例患者进行斑贴试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41例患者均来自我院皮肤科门诊,经临床诊断为面部皮炎,其中男14例,女27例,平均年龄为39.6岁(21~70岁);病程1个月~18年,其中1年以内14例,1~3年13例,3年以上14例。
11例自诉对金属物过敏,4例对染发剂过敏,15例对洗护用品或化妆品过敏,2例对胶布过敏,9例呈季节性发作,1例曾有药疹发作,10例无可疑过敏原。
病例剔除标准:①疾病急性发作期;②背部贴敷区有丘疹、破损者;③2周内使用。
肾上腺糖皮质激素,1周内使用免疫抑制剂,3天内使用抗组胺药物(长效抗组胺药物3周内);④4周内日光曝晒。
1.2方法1.2.1斑贴试验方法:使用由瑞典化学诊断技术公司生产的标准接触变应原系列(20种),预先将变应原放入试验小室中存放于冰箱(液体变应原使用时加入),试验时将斑试器贴敷于患者上背部,作好标记。
人体皮肤斑贴试验结论评价
人体皮肤斑贴试验结论评价说到皮肤斑贴试验,估计很多人听起来有点陌生,甚至会觉得好像是个很高深的医学术语,其实呢,它就是一种用来检查皮肤是否对某些物质过敏的方法。
你可以理解成,就像是皮肤的小“体检”,不过它可不是随便哪儿都能做的。
大家都知道,皮肤可是咱们身体最大的一块“屏幕”,它直接接触着外界的各种东西,阳光、空气、灰尘、化妆品、洗衣液,甚至是你每天摸的手机屏幕上的细菌。
所以,皮肤很容易就出事儿,特别是如果它对某些东西过敏的话,结果可就不堪设想了。
可咋办呢?别担心,皮肤斑贴试验来帮你!大家可能会想,这个斑贴试验到底是怎么回事啊?它就是把一些可能导致过敏的物质做成小小的贴纸,贴到你皮肤的背部,然后看这些东西会不会引发皮肤反应。
如果过敏了,那皮肤就会出现红肿、发痒,甚至起水泡,反正就是很难看,像是在开玩笑一样。
然后医生就可以通过这些反应,判断你对哪些东西过敏,像是某些化学物质、某些化妆品成分,或者甚至是某些植物、金属等,基本上是啥都能查出来。
这个过程很简单,不痛不痒,也没有什么特别的麻烦,最重要的是,它能帮你避免将来因为不小心接触到过敏源而引起大麻烦。
不过啊,做这个试验的时候,要注意点什么呢?别担心它会把你搞得花容失色。
贴片的时候只是轻轻的贴在皮肤上,不用担心有任何剧烈的刺激感。
大家记住一点,试验贴片得贴上48小时,期间可是不能拿下来哦!不能洗澡,也不能摩擦那些部位,不然影响结果。
到时候医生就会让你揭开贴纸,看看有没有什么反应了。
这个过程一般是无痛的,但有些人可能会觉得有点痒,或者皮肤比较敏感的,也可能会稍微不舒服,但放心,这都不是大事。
说到这里,大家可能心里会有一个疑问,做了这个试验,最终的结果是啥呢?结果有很多种可能性。
如果你在试验中没有出现过敏反应,那就说明你的皮肤对这些物质挺“宽容”的,基本上可以放心了。
但是如果出现了过敏反应,比如皮肤红肿、起水泡,医生就会告诉你哪些东西是“黑名单”,以后尽量避免接触这些东西。
287例变应性接触性皮炎患者斑贴试验结果分析
287例变应性接触性皮炎患者斑贴试验结果分析刘永平【摘要】目的:了解本地区变应性接触性皮炎(ACD)患者常见变应原.方法:采用由瑞典化学诊断AB公司研发生产的中国筛查系列CH-1000对287例ACD患者进行斑贴试验.结果:287例ACD患者中有139例阳性,阳性率48.4%,与健康对照组(阳性率6.7%)相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最常见5种变应原依次为:硫酸镍、芳香混合物、氯化钴、CL+Me-异噻唑(卡松CG)、卡巴混合物.结论:斑贴试验是明确ACD患者变应原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期刊名称】《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年(卷),期】2010(017)005【总页数】2页(P359-360)【关键词】斑贴试验;变应性接触性皮炎【作者】刘永平【作者单位】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过敏反应科,广东,广州,51026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58.22变应性接触性皮炎是皮肤科的常见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大约是15%~20%[1]。
笔者对2007年2月至2009年12月在我科门诊就诊的287例变应性接触性皮炎患者进行斑贴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1 一般资料287例变应性接触性皮炎的患者中,男性72例,女性215例;年龄12~63岁,平均26.5岁。
1.1.1 入选标准[2]①门诊诊断为变应性接触性皮炎的患者。
②4周内未服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免疫抑制剂及1周内未服用抗组胺药物。
③4周内用于试验的上背部未外用皮质类固醇激素。
1.1.2 排除标准①测试部位皮肤有痤疮、毛囊炎、疖肿、糜烂等皮损。
②皮炎处于急性发作期。
③妊娠及哺乳期妇女。
1.2 方法1.2.1 斑贴试验斑贴试验诊断试剂盒(Chemotechnique Diagnostics)采用由瑞典化学诊断AB公司(Chemotechnique Diagnostics,AB,Sweden)研发生产的中国筛查系列CH-1000。
包含有硫酸镍等20种接触性变应原。
接触性皮炎的研究进展
接触性皮炎的研究进展
国内外多方的研究说明,斑贴试验对于探讨皮 炎湿疹类皮肤病致病因素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 值。
因此,如何应用斑贴实验更有效、更安全的寻 找应原,将是我们今后在治疗和预防接触性皮 炎中一个值得努力去探索的方向。
香料主要存在于化妆品中,香水、摩丝、发胶等也是 导致面部接触性皮炎的一个方面;
重铬酸钾、乙二胺,这两种物质也是化妆品的成分之 一,也是常见的致敏物质。
接触性皮炎的研究进展
接触性皮炎的研究进展
另有多个研究报道也表明,接触性皮炎的致敏 原依次为硫酸镍、芳香混合物、对苯二胺。镍 为接触性皮炎之首,这与近年来国内外文献报 道相符。
白降汞主要存在于牙科填充剂、某些祛斑霜、化妆 品的增白剂中,还存在于润滑剂中;
对苯二胺主要存在于染发剂中,其次是作为毛皮的 染料;
接触性皮炎的研究进展
接触性皮炎的研究进展
其他重要变应原:橡胶、香料、重铬酸钾、乙二胺等。
用橡胶材料做面部修饰较多,如用硅胶填充鼻梁、粘 双眼皮、酒窝、透明状的面膜,也是造成面部接触性 皮炎的原因之一。
接触性皮炎的研究进展
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院 皮肤性病科 研究生 蔡薇
2019 年 12 月
接触性皮炎的研究进展
接触性皮炎(contact dermatitis)是由于接触某 种物质后在皮肤、黏膜 接触部位发生的急性或 慢性炎症反应。
可引起接触性皮炎的物 质很多,可分原发性刺 激物和接触性致敏物两 大类。
接触性皮炎的研究进展
接触性皮炎治愈的关键是查找出过敏原,脱离 接触物,避免再复发。人们日常生活中接触变 应原多种多样,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接触物 更复杂多样,因此寻找变应原比较困难。
湿疹、接触性皮炎患者斑贴试验变应原分析及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
湿疹、接触性皮炎患者斑贴试验变应原分析及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谷永革;祁向争;张理涛;张玉环【期刊名称】《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年(卷),期】2010(29)2【摘要】[目的]利用斑贴试验探讨湿疹和接触性皮炎患者变应原阳性情况。
[方法]对湿疹、接触性皮炎及正常人进行斑贴试验,并对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结果进行对照分析。
[结果]湿疹患者的变应原阳性率为79.25%,接触性皮炎患者的变应原阳性率为90.25%,正常对照组的变应原阳性率为12.5%。
湿疹、接触性皮炎患者及正常人比较,变应原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
[结论]接触性皮炎患者较易找到变应原,去除变应原并经中西医结合治疗易于痊愈,而湿疹患者变应原复杂多样,日常生活中需积极查找其他变应原。
【总页数】2页(P72-73)【关键词】湿疹;接触性皮炎;斑贴试验;变应原【作者】谷永革;祁向争;张理涛;张玉环【作者单位】天津市长征医院;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52.1【相关文献】1.582例接触性皮炎、湿疹及荨麻疹患者斑贴试验结果分析 [J], 谷永革;李军;于淑燕;冯憬;张理涛;张玉环2.威海地区182例接触性皮炎、湿疹患者斑贴试验结果分析 [J], 张锐利;张萍;殷翠玲3.76例湿疹、接触性皮炎患者斑贴试验结果分析 [J], 于中蛟;胡晓梅;任英;齐宝权4.信阳地区385例接触性皮炎及湿疹患者斑贴试验结果分析 [J], 张晓彬;姜其学;徐继鹏;刘磊5.187例湿疹、接触性皮炎等医务人员患者斑贴试验结果分析 [J], 周怡新;苏玉文;张桂英;肖嵘;文海泉;周英;张静;李玉珍;曾丽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老年疑似变应性接触性皮炎患者斑贴试验结果分析
老年疑似变应性接触性皮炎患者斑贴试验结果分析邹晴;周开华;康道现;康絮煦;王璐【期刊名称】《中国老年学杂志》【年(卷),期】2015(0)10【摘要】目的:探讨老年疑似变应性接触性皮炎( ACD)患者常见的过敏原及其特点。
方法对98例老年疑似ACD患者进行斑贴试验检测,并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斑贴试验总阳性率63.27%,阳性率前五位的过敏原依次为硫酸镍、重铬酸钾、甲醛、布罗波尔、对羟基苯甲酸酯混合物。
不同性别的疑似ACD患者的阳性率不同,女性患者对硫酸镍、甲醛的过敏阳性率均显著高于男性( P<0.05)。
不同部位的疑似 ACD患者的阳性率不同,重铬酸钾、布罗波尔在手部较面部和躯干四肢有更高的阳性率(P<0.05);对羟基苯甲酸酯混合物、香料I在面部较手部和躯干四肢有更高的阳性率(P<0.05);甲醛在躯干四肢较手部和面部有更高的阳性率(P<0.05)。
结论斑贴试验是诊断 ACD的重要手段,不同性别、不同发病部位常见过敏原不同。
【总页数】3页(P2784-2785,2786)【作者】邹晴;周开华;康道现;康絮煦;王璐【作者单位】泸州医学院附属成都三六三医院皮肤性病科,四川成都 610041;泸州医学院附属成都三六三医院皮肤性病科,四川成都 610041;泸州医学院附属成都三六三医院皮肤性病科,四川成都 610041;泸州医学院附属成都三六三医院皮肤性病科,四川成都 610041;泸州医学院附属成都三六三医院皮肤性病科,四川成都 61004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58.13【相关文献】1.534例变应性接触性皮炎斑贴试验结果分析 [J], 吴瑜丹;王艳明;赖荷;张春梅;陈蕴光2.287例变应性接触性皮炎患者斑贴试验结果分析 [J], 刘永平3.兰州地区化妆品变应性接触性皮炎患者斑贴试验结果分析 [J], 王星星;杜华4.重庆地区193例化妆品变应性接触性皮炎患者斑贴试验结果分析 [J], 王莎;邓抒琴;喻云;顾玉枝5.脐周变应性接触性皮炎121例斑贴试验结果分析 [J], 朱国兴;陆春;赖维;苏向阳;谢淑霞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职业性变应性接触性皮炎临床和斑贴试验分析
职业性变应性接触性皮炎临床和斑贴试验分析
王文慧;李邻峰;刘广仁
【期刊名称】《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年(卷),期】2009(025)005
【摘要】目的:分析职业性变应性接触性皮炎(OACD)患者临床特征和致敏变应原.方法:对可疑患者进行标准系列变应原斑贴试验.结果:共诊断7例OACD.6例患者怀疑皮炎可能与工作环境有关.常见职业致敏变应原为镍、秋兰姆混合物、环氧树脂和对苯二胺.结论:标准系列变应原斑贴试验可以确定常见职业变应原.
【总页数】3页(P335-337)
【作者】王文慧;李邻峰;刘广仁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皮肤科,北京,100083;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皮肤科,北京,100083;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皮肤科,北京,10008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5
【相关文献】
1.斑贴试验诊断变应性接触性皮炎70例临床研究 [J], 张虹亚;刘小平;刘涛峰;冯璐
2.兰州地区化妆品变应性接触性皮炎患者斑贴试验结果分析 [J], 王星星;杜华
3.232例化妆品变应性接触性皮炎患者斑贴试验结果回顾性分析 [J], 田婷;赵玉磊;万聪翀;陈铭妍;梅倩云;徐春兴
4.重庆地区193例化妆品变应性接触性皮炎患者斑贴试验结果分析 [J], 王莎;邓抒琴;喻云;顾玉枝
5.生物共振法与斑贴试验筛查化妆品变应性接触性皮炎可疑致病物质的临床对照研究 [J], 谢小元;赖维;刘玮;张怀亮;高兴华;李远宏;李子海;杨素莲;区凤仙;谢淑霞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接触性皮炎及湿疹斑贴试验结果
接触性皮炎及湿疹斑贴试验结果
王清玲;周春英;严洲平
【期刊名称】《青岛医药卫生》
【年(卷),期】2000(000)006
【摘要】目的通过斑贴试验准确地确定皮炎湿疹类疾病的致病因素,提供正确的防治方法。
方法随机选择来门诊治疗的接触性皮炎和湿疹患者126例进行斑贴试验。
结果对斑贴试验所用抗原出现1种阳性反应者81例(78.6%),2种以上阳性者35
例(33.9%)。
接触性皮炎与湿疹均可由不同种类的过敏原引起,差异有非常显著性(X~2=187.35,P<0.01;X~2=137.75,P<0.01)。
结论接触性皮炎与湿疹具有
各自不同的常见致敏原与地区及从事的职业有直接的关系。
【总页数】3页(P412-414)
【作者】王清玲;周春英;严洲平
【作者单位】青岛市海慈医院;青岛市海慈医院 266033;266033;26603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58.2
【相关文献】
1.昆明地区女性200例慢性湿疹和接触性皮炎斑贴试验结果分析 [J], 曹兰;付香莲;孙杏娟;邹宏超;赵万润;朱微;李加飞
2.123例接触性皮炎湿疹斑贴试验结果分析 [J], 任铭
3.104例接触性皮炎与湿疹斑贴试验结果分析 [J], 唐显华;付小京;张志海;陈杏英;
梁敏仪
4.湿疹、接触性皮炎患者斑贴试验变应原分析及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 [J], 谷永革;祁向争;张理涛;张玉环
5.接触性皮炎和湿疹斑贴试验400例分析 [J], 张洁;刘艳;杨蓉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0 )最 常见 5种变 应原 依 次为 : 酸镍 、 .5 , 硫 芳香 混合 物 、 化钴 、L+M 一 噻唑 ( 松 C 、 巴混 合 氯 C e异 卡 G)卡
物 。结论 : 斑贴试 验是 明确 A D患者 变应原 的一种 安全 、 C 有效 的方法 。
[ 关键词 ] 斑 贴试验 ; 变应性 接触性 皮炎 [ 中图分 类号 ] R 5 .2 782 [ 文献标 识码 ] A [ 文章 编号 ] 17 86 (00 0 — 39 0 64— 4 8 21 )5 05 — 2
统计结果表 明 : 变应性 接触性 皮炎 患者最 常见 5
C M 一 噻唑 ( L+ e 异 卡松 C ) 卡 巴混合 物为最常 G 、 见 的变应性接触性皮炎 的变应原 , 中硫 酸镍 占 其 阳性变应原的 5 . % , 32 芳香混合 物 占 3 .% 。硫 31 酸镍是 电镀工业 、 制镍镉 电池 、 有机合成和生产硬
m t h i eDansc) o cnq i o i 采用 由瑞典化学诊 断 A e u g ts B 公 司 ( hm t h i eDansc , B S ee ) C e o cnq i ot sA ,w dn 研 e u g i
例, 阳性率为 2 . % ; 25例 女性患 者 中, 91 在 1 阳性 18例 , 1 阳性率为 5 . % , 4 9 男性患者 阳性 率明显低
囊炎 、 疖肿 、 烂 等皮 损 。② 皮 炎 处 于急性 发 作 糜 期 。③妊娠及哺乳期妇女。
12 方 法 .
2 结 果 在 2 7例 患 者 中, 8 阳性 19例 , 性 率 为 3 阳
12 1 斑 贴试 验 ..
斑贴 试验 诊 断试 剂盒 ( h — Ce
4 . %。在本实 验 的 7 84 2例男 性 患者 中, 阳性 2 1
脊柱两侧 的正常皮 肤作 标记 , 嘱患者 3d内禁 止 剧烈运动 。4 去 除斑试物 进行第一 次判读 ,2 8h 7 h 进行第二 次判读 。如发生 强烈 反应 , 随时去 可
除 相 应 的斑 试 物 。
1 资 料 与 方 法
1 1 一般 资料 . 27例变应性接触 性皮炎 的患者 中 , 8 男性 7 2
JDig h rDemaVe eel a nT e r n ro ,Oco e 0 0 tb r2 1 .Vo. 7,N . 11 o5
于女 性 患 者 阳 性 率 , 者 差 异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两 ( = 42 , 00 ) 1.8 P< .5 。阳性反应患者 中, 除少数 患者有受 试部 位瘙 痒外 , 发现 其他 不 良反 应。 未
[ 要 ] 目的 : 摘 了解本 地 区变 应 性 接触 性 皮炎 ( C ) 者 常 见 变应 原 。方 法 : 用 由瑞 典 化 学诊 断 AD患 采
A B公 司研 发生产 的 中国筛 查 系列 C 10 H一00对 2 7例 A D患者进 行斑贴 试验 。结果 :8 8 C 2 7例 A D患者 C 中有 19例 阳性 , 3 阳性 率 4 . % , 健 康 对 照 组 ( 84 与 阳性 率 6 7 ) 比 较 , 差 异 有 统 计 学 意义 ( .% 相 其 P<
变应性接触性皮 炎是皮 肤科 的常见病 , 在人 群中的发病率大约是 l%一 0 1 5 2% 1 。笔者对 2 0 07 年2 月至 20 年 1 月在我科 门诊就诊 的 27例 09 2 8 变应性接触性皮 炎患者 进行斑贴 试验 , 现将结 果 报告如下 :
发生产的中国筛查系列 C 一 0 。包含有硫酸镍 H1 0 0 等2 0种接触 性变应原 。严格 按照说 明书进行 操 作 。每例患者均以标准方法将首饰抗原贴在上背
12 2 判定标 准 ..
根据 国际接 触性皮 炎研究组
例, 女性 2 5例 ; 1 年龄 l ~ 3岁 , 2 6 平均 2 . 。 65岁
(C R ) ID G 的标 准判读 结 果 , 疑 : 可 仅有 微弱 的 红斑 ; 阳性 ( ) 红 斑 、 弱 +: 浸润 、 可有小 丘疹 ; 阳 强
皮 肤性病 诊疗 学杂 志 2 1 0 0年 1 第 1 0月 7卷 第 5期
39 5
・
经 验 交 流
・
27例 变 应性 接触 性 皮 炎 患者 斑 贴 试 验结 果 8 分 析
刘永 平
( 州 医学 院第 二 附 属 医院 过 敏 反 应科 , 东 广 广 广州 5 06 ) 12 0
性 ( + : 斑 、 润 、 疹 、 水 疱 ; 强 阳性 + )红 浸 丘 小 极
11 1 人选标准 ..
① 门诊诊断 为变应 性接触
性皮炎 的患 者。② 4周 内未 服用 皮 质类 固醇 激
素、 免疫抑制剂及 1 内未 服用抗组胺 药 物。③ 周
( + ) 红肿 并有 大 疱 ; + +: 阴性 ( ) 无反 应。可 疑 一:
化油 的原料或催 化剂及被 广泛应用 于如耳环 、 手
种致敏原依 次 为 : 酸 镍 、 香 混合 物 、 硫 芳 氯化 钴 、
C Me L+ 一 唑 ( 异噻 卡松 C 、 巴混合物 , G) 卡 但是男
性、 女性最常见 的 5种过敏原稍有差异 : 中男性 其 最常见 5 种致敏原依次为 : 硫酸镍 、 卡巴混合物 、 氯 化钴 、 甲醛 、 重铬酸钾 , 女性最常见 5 种致敏原依次 为: 硫酸镍 、 芳香混合 物 、 氯化钴 、 L+ e异噻唑 C M.
阳性者不计入阳性结果 。 13 统计方法 .
4周 内用 于 试 验 的上 背 部 未 外 用 皮 质 类 固 醇
激素。
112 排 除标 准 ..
① 测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部位 皮肤有 痤疮 、 毛
采用 S S 30软件进行 卡方 检验统计学处 P S1. 理 , P< . 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以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