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病防治知识
职业病预防应知应会知识
职业病预防应知应会知识〔一〕什么是职业病?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二〕什么是职业病危害因素和职业病危害?职业病危害因素,是指在消费过程中、劳动过程中和作业环境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因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危害劳动者安康的有害因素。
职业病危害,是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
〔三〕工作场所中常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哪些?工作场所中常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按来源可分为:一是消费工艺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二是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三是消费环境中的有害因素。
〔四〕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呼吸系统的影响有那些?1.急性剌激作用。
氯气、氨气、二氧化氮等可引起弥漫性呼吸道炎症〔肺水肿〕;金属烟雾会引起炎症和急性中毒。
2.慢性作用。
肺组织纤维化病变;胸膜病变〔石棉肺、胸膜斑〕;职业性呼吸系统肿瘤;石棉接触可能引起支气管肺癌及胸膜间皮细胞瘤。
〔五〕职业病危害因素对血液系统损害有那些?1.铅可通过抑制血卟啉代谢影响血红素合成引起低血素性贫血;2.苯可抑制骨髓造血功能,引起白细胞、血小板减少,甚至再生障碍性贫血〔苯白血病〕;3.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血红蛋白血症,引起组织细胞缺氧。
〔六〕职业病危害因素对神经系统损害有那些?1.接触锰引起慢性锰中毒,表现为锥体外系神经障碍,由于体内多巴胺含量降低,产生类似帕金森病的病症。
2.长期接触汞所致慢性汞中毒表现:兴奋、焦虑易冲动、震颤〔神经毒性〕、口腔炎。
3.正已烷接触引发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变,表现为四肢痛触觉减退、肌力下降及肌肉萎缩。
〔七〕职业病危害物理因素对安康的影响有那些?1.噪声:噪声接触引起听觉器官的损伤。
2.高温作业中暑:中暑是热平衡或水盐代谢紊乱引起中枢神经、心血管系统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热致疾病。
主要表现为:热射病、热痉挛、热衰竭。
职业病防治知识培训
职业病防治知识培训2023-11-10•职业病概述•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职业病危害因素与防护措施•职业健康监护与个人防护•职业病防治案例分析•总结与展望01职业病概述定义分类定义与分类常见职业病的症状与危害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如炭疽、布氏杆菌病等,由接触致病微生物引起。
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如噪声聋、手臂振动病等,由长时间接触噪声、振动等物理因素引起。
因接触有毒物质而引起的中毒症状,如头痛、恶心、呕吐等。
长期吸入粉尘导致肺部纤维化,职业性放射性疾病长期接触放射性物质,如铀、镭等,可能导致皮肤损伤、血液疾病等。
职业病防治的重要性03020102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国家职业病防治法规概述职业病防治法的主要内容职业病防治法的实施职业病防治法职业病诊断与鉴定制度职业病诊断机构当事人或者用人单位可以向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或者医疗卫生机构申请职业病诊断,并提交相关资料。
职业病诊断程序职业病鉴定程序03职业病危害事故报告与处理职业病危害事故处理与应急救援01职业病危害事故等级划分02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03职业病危害因素与防护措施粉尘类职业病的危害与防护危害接触有毒有害化学物质,如苯、甲苯等,可导致中毒、过敏、烧伤等多种伤害。
总结词化学物质类职业病危害多样,需关注个人防护和工作环境。
防护措施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如手套、防护服、眼镜等;定期检测工作环境中的有害物质浓度。
化学物质类职业病的危害与防护物理因素类职业病的危害与防护生物因素类职业病的危害与防护总结词生物因素类职业病以传染病为主,需注意个人卫生和防疫措施。
危害接触致病微生物、病毒等可导致传染病传播。
防护措施加强个人卫生习惯,注意环境卫生;定期检查身体,及时发现并治疗职业病。
04职业健康监护与个人防护职业健康监护概述职业健康监护的定义01职业健康监护的目的02职业健康监护的内容03个人防护用品的定义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方法个人防护用品的维护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与维护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的定义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的管理与应用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的管理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的应用05职业病防治案例分析某水泥厂粉尘危害案例分析总结词某水泥厂因未能有效控制粉尘危害,导致工人患上职业病。
职业病的预防知识(三篇)
职业病的预防知识职业病是由于长期从事某种工作所产生的疾病,一般与工作环境、劳动强度以及工作方式等因素有关。
预防职业病的关键在于加强职业卫生管理和个人防护措施,下面将详细介绍职业病的预防知识。
一、加强职业卫生管理1. 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制度: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制定职业病防治规定,明确各方责任和权利,加强对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监督管理。
2. 完善工作场所环境:加强工作场所环境治理,落实各项职业卫生措施,确保工作场所的通风、照明、噪声、温度、湿度等环境指标符合要求,减少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存在。
3. 控制职业病危害因素:根据职业病危害因素特点,采取控制措施,如隔离、换位、吸附、排风、防护等,减少职业病危害的发生和蔓延。
4. 建立职业病危害监测体系:通过建立职业病危害监测体系,对工作场所进行定期监测,及时发现和控制职业病危害源,确保工作环境符合职业卫生标准。
5. 健全职业病防治机构:加强职业病防治机构的建设,提高卫生监督执法力度。
建立健全职业病诊治机构,完善职业病医学专门人员的培训和管理。
二、个人防护措施1. 佩戴个人防护用具:根据工作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合理选择和佩戴个人防护用具,如防护面罩、防护服、防护手套等,保护自己的身体免受职业病危害。
2. 注重个人卫生习惯:注意日常的个人卫生习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经常洗手、洗澡,避免疾病交叉感染。
3. 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和劳动强度: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和劳动强度,避免过度疲劳,增加休息和放松的时间,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
4. 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定期进行职业病体检,及时发现潜在职业病病因,采取措施预防和治疗职业病。
三、提高职工职业卫生知识1. 加强职业卫生教育:加强对职工的职业卫生知识培训,提高职工对职业病的认识和预防意识,培养正确的职业卫生行为习惯。
2. 健康饮食: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均衡摄取营养,增加身体的抵抗力,降低职业病发生风险。
3. 适度运动:保持适度的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预防职业病的发生。
职业病防治知识
职业病防治知识职业病是指因长期从事某种职业而引起的疾病,属于劳动卫生领域的重要问题。
职业病防治是一项综合性工作,其重点在于预防职业病的发生和控制职业病的危害。
为了掌握职业病防治知识,下面就为大家介绍职业病的相关知识。
一、职业病的常见类型1. 尘肺病:一种由于长期吸入粉尘而引起的疾病,包括矽肺、煤工尘肺、硅肺等。
2. 化学中毒:一种由于吸入或接触有害化学物质而引起的疾病,如丙酮中毒、铅中毒、汞中毒等。
3. 联合中毒:一种由于同时接触多种有害物质而引起的疾病,如三氯乙烯、苯、甲苯等化学品中毒。
4. 噪声聋:由于长期处于噪声环境中而引起的耳聋。
5. 振动病:长期从事振动作业会引起的一种疾病。
二、职业病的危害职业病的主要危害是对人体健康的损害,会引起多种病理变化和生理功能障碍,如: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受到损害。
严重的职业病会导致感觉障碍,咳嗽、呼吸困难以及肺结核等疾病的发生。
除了对人体健康的危害,职业病还会对社会经济造成不良影响。
患职业病的工人会降低工作效能,增加用人单位的成本。
在个人和家庭方面,职业病的发生也会带来巨大的财务压力和心理压力,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
三、职业病的防治1. 健康知识培训健康知识培训是职业病防治的基础,企业应该加强对员工的职业健康知识培训,让员工了解常见的职业病,掌握预防和治疗职业病的方法。
2. 职业病危害评价职业病危害评价是职业病防治的重要环节,它可以对职业病的产生、危害规律进行系统性和综合性的评价,为企业采取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3. 进行职业卫生监测职业卫生监测是预防职业病的重要措施。
企业应该建立完善的职业卫生监测制度,定期对职工的职业卫生状况进行检查,并对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进行评价和处理。
4. 管理控制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实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是防治职业病最为核心的措施。
企业应当从职业卫生防护设施、防护用品的选配、废气、废水的排放等方面进行综合管理。
职业病防治知识
职业病防治知识1、什么是职业病?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营组织(统称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它有毒、有害物质等职业病危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职业病危害因素是指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包括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因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职业有害因素。
2、职业病有哪些特点?(1)病因明确,其病因就是职业性有害因素,如果职业性有害因素得到消除或控制,就可防止或减少职业病发生。
(2)所接触的病因大多数是化学因素或物理因素,通常接触量是可以检测的,而且接触量超过一定限度才能使人得病。
(3)在接触同样职业性有害因素的人群中,常常有一定人数发病,很少只出现个别病人。
(4)早期发现,合理治疗,较易恢复,发现愈晚,疗效愈差,而且有些职业病目前还没有特效治疗方法。
3、我国法定职业病有哪些?按照国卫疾控2013年发布的《职业病分类和目录》,职业病分为10大类132种,包括19种尘肺及其他呼吸系统职业病、11种职业性放射性疾病、60种职业中毒、7种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5种职业性传染病、9种职业性皮肤病、3种职业性眼病、4种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11种职业性肿瘤、3种其他职业病。
4、什么是职业禁忌症?是指劳动者从事特定职业或者接触特定职业病危害因素时,比一般职业人群更易于遭受职业病危害和罹患职业病或者可能导致原有自身疾病病情加重,或者在从事作业过程中诱发可能导致对他人生命健康构成危险的疾病的个人特殊生理或者病理状态。
5、如何确定工作场所中存在的危害因素是否为职业病危害因素?根据《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国卫疾控发〔2015〕92号],目录中所列危害因素为职业病危害因素。
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即为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
如果企业管理者不能确定工作场所中是否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或对接触的程度不了解时,应委托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开展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和检测评价。
职业病防治相关知识
职业病防治相关知识职业病是指长期从事某种特定工作或在特定的工作环境下,接触到的有害因素导致的一系列健康问题。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不断发展,职业病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为了预防和控制职业病的发生,需要加强相关知识的宣传和普及。
以下是关于职业病防治相关知识的详细介绍。
一、职业病的概念和分类职业病是指在特定工作环境中工作者因直接或间接接触到的有害物质或受到特定工作环境有害因素的影响,造成的疾病。
根据疾病发生的原因和特点,职业病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尘肺病:主要由于长期暴露于粉尘工作环境中,吸入了大量的粉尘颗粒,导致肺部组织纤维化,进而引发的一类职业病。
2. 化学中毒:受害者接触到的有害化学物质通过皮肤、呼吸道、消化道等途径进入体内,引发中毒反应,对人体的器官和系统产生不同程度的伤害。
3. 职业性皮肤病:工人接触到有毒化学品、刺激性物质或其他有害因素后,引发一系列皮肤病症,如湿疹、荨麻疹等。
4. 职业性呼吸系统疾病:长期接触有害气体、有害颗粒物等超标物质,导致呼吸系统受损,引发哮喘、支气管炎等疾病。
5. 职业性急性中毒:受害者短时间内接触到高浓度、剧毒的有害物质,引发急性中毒症状,如中毒性休克、神经系统破坏等。
二、职业病的危害和影响1.对个人的危害:职业病使患者身体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职业病还可能导致患者失去工作能力,引发家庭矛盾和社会隔离。
2.对企业的危害:职业病会导致员工工作能力下降和生产效率降低,给企业造成直接经济损失。
同时,职业病还会引发舆论风波,给企业的声誉和形象带来严重影响。
3.对社会的危害:职业病的高发和传播,不仅给社会医疗资源带来压力,还容易引发社会不稳定因素。
职业病问题的严重程度也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国家形象有直接关联。
三、职业病的防治措施和方法1.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国家应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完善,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制度和政策,明确责任主体和责任要求。
职业病防治相关知识
职业病防治相关知识职业病是由于长期从事某种职业活动而引起的,与工作条件有关的健康问题。
它是一种与职业活动密切相关的疾病,具有特定的发病原因和一定的致病机制。
职业病的防治对于保护劳动者的健康和提高工作效率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职业病防治的相关知识。
一、职业病的分类根据发病原因,职业病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物理因素导致的职业病:如噪音聋、震动病、电离辐射病等;2. 化学因素导致的职业病:如重金属中毒、化学物质中毒等;3. 生物因素导致的职业病:如传染病、职业性肺结核等;4. 劳动过程因素导致的职业病:如疲劳、损伤、创伤等。
二、职业病的防治原则职业病的防治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预防为主:通过采取科学的职业病防护措施,预防职业病的发生;2. 综合防治:采取综合性措施,包括工程控制、技术控制、个人防护等多种手段;3. 个人防护:对从事有职业病危害的工种的劳动者提供个人防护用品,并进行必要的培训和指导;4. 依法治理: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职业病的监督和管理;5. 综合治理:通过多学科、跨行业综合治理,解决职业病的问题。
三、职业病防治的措施1. 工程控制措施:通过改变工作场所的环境和工作条件,减少职业病危害物的产生和散布。
如加装防护设施、提高通风条件等;2. 技术控制措施:通过改变工艺流程和工作方法,减少对劳动者的职业病危害。
如改进工艺、使用替代品、减少有害物质的使用等;3. 个人防护措施:为从事有职业病危害的工种的劳动者配备个人防护用品,并提供培训和指导,确保其正确使用;4. 定期体检:雇主应向从事有职业病危害的工种的劳动者提供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和治疗职业病;5. 教育宣传:加强职业病防治的宣传,提高劳动者的职业病防护意识,加强职业健康教育;6. 监测监控:建立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监测和监控体系,及时发现和处理职业病危害;7. 法律法规:完善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加强对职业病的监督和管理;8. 救治和康复:对已患职业病的劳动者进行救治和康复,帮助他们恢复健康。
职业病防治相关知识(三篇)
职业病防治相关知识做为一名劳动者,在参加生产劳动的同时,应注重自己的职业健康保护及安全。
了解掌握生产劳动中的一些职业卫生知识,无疑会对健康起到积极的作用。
1.什么是职业病危害因素?职业病危害因素是指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因素。
主要包括: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等因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职业有害因素。
2.职业病诊断应考虑哪些因素?(1)病人的职业史;(2)职业病危害接触史和现场危害调查与评价;(3)临床表现以及辅助检查结果等。
3.劳动卫生法律法规有哪些?《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尘肺病防治条例》、《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等。
4.噪声对人体有何危害?如何控制和预防?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机械设备运转产生的噪声属于职业性有害因素之一。
长期从事噪声作业,主要会影响听力,造成听力下降,严重的可致噪声性耳聋。
噪声还会对人的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消化系统产生不利影响。
预防措施:①控制噪声源,以无声或少声工具代替噪声工具;加强维修,降低松动的附件撞击产生的噪声等.②阻断噪声传播:常用的有隔声室、隔声罩、隔声墙等。
③个人防护措施–工人坚持佩戴防噪声耳塞、耳罩等。
对患有明显听觉器官、心血管和神经系统器质性疾患者,不得参加噪声作业。
5、生产性粉尘对健康有哪些危害?铸造、玻璃、水泥、家具制造、石材加工等行业均可产生大量生产性粉尘。
长期吸入较高浓度粉尘可引起肺部弥漫性、进行性纤维化为主的全身疾病–尘肺病。
我国法定职业病名单中,尘肺病共13类。
尘肺病在我国职业病发病中占首位。
尘肺病常见症状:气短、胸痛、咳嗽、咳痰、咯血,晚期病人多有食欲减退、消化不良、腹涨、体重减轻等症状。
少数由于持续吸入高浓度、高游离二氧化硅含量的粉尘经1–2年即可发病,称“速发型矽肺”。
还有些接尘者,在脱离粉尘作业若干年后被诊断为矽肺,称为“晚发型矽肺”。
职业病防治知识
职业病防治常识1、《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实施日期是何时?答: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自2002年5月1日起施行。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自2012年12月31日起施行。
2什么是职业病?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3、我国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方针是什么?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我国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
4、什么是职业病危害?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87条规定,职业病危害是指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
5、目前我国法定职业病包括哪些?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2条规定,职业病的分类和目录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规定、调整并公布.我国现行法规规定的职业病包括:尘肺、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职业中毒、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职业性皮肤病、职业性眼病、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职业性肿瘤、其他职业病等10大类115个小类。
6、用人单位在职业病防治方面有哪些最基本的责任?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5、6、7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责任制,加强对职业病防治的管理,提高职业病防治水平,对本单位产生的职业病危害承担责任.用人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全面负责.用人单位必须依法参加工伤保险。
7、用人单位日常应采取哪些职业病防治管理措施?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21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采取下列职业病防治管理措施:(1)设置或者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者组织,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职业卫生管理人员,负责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2)制定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3)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的操作规程;(4)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和劳动者健康监护档案;(5)建立、健全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评价制度;(6)建立、健全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职业病防治相关知识
职业病防治相关知识一、什么是法定职业病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2013年国家卫生计生委安全监管总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全国总工会正式对2002年卫生部和原劳动保障部联合印发的《职业病目录》进行修订(国卫疾控发〔2013〕48号),将职业病的范围确定为10类130种:1、职业性尘肺病及其他呼吸系统疾病(尘肺病;其他呼吸系统疾病);2、职业性皮肤病;3、职业性眼病;4、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5、职业性化学中毒;6、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7、职业性放射性疾病;8、职业性传染病;9、职业性肿瘤;10、其他职业病。
二、劳动者依法享有的职业卫生保护权利1、职业健康权:即有权在符合卫生要求的工作场所作业,并获得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诊疗、康复等职业病防治服务;2、知情权:即有权了解工作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危害后果和应当采取的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3、受教育权:即有权获得职业卫生知识和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规章和操作规程和培训;4、参与决策权:即有权参与单位职业卫生工作的民主管理,提出意见和建议;5、拒绝作业权:即有权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进行没有职业病防治措施的作业;6、特殊保障权:即未成年工有权不从事职业病危害作业,孕期、哺乳期妇女有权不从事对本人、胎儿、婴儿有危害的作业;7、检举控告权:即有权对违反职业病防治法的行为进行检举和控告;8、获赔偿权:即职业病病人有权享有工伤社会保险,并依照民事法律,向用人单位提出赔偿要求。
劳动者享有权利的同时,也应该履行相应的义务,学习和掌握职业卫生知识;遵守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正确使用、维护防护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及时报告职业病危害事故隐患等。
三、《职业病防治法》对劳动者职业健康检查的相关规定对从事接触职业危害的作业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组织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如实告知劳动者。
职业病防治基础知识
职业病防治基础知识一、《职业病防治法》。
为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促进经济发展,根据宪法,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职业病防治法》经2001年10月27日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4次会议通过;根据2011年12月31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4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决定》修正。
《职业病防治法》分总则、前期预防、劳动过程中的防护与管理、职业病诊断与职业病病人保障、监督检查、法律责任、附则7章90条,自2011年12月31日起施行。
二、什么叫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三、什么叫职业危害?是指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
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因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职业有害因素。
四、什么是职业禁忌?是指劳动者从事特定职业或者接触特定职业病危害因素时,比一般职业人群更易于遭受职业病危害和罹患职业病或者可能导致原有自身疾病病情加重,或者在从事作业过程中诱发可能导致对他人生命健康构成危险的疾病的个人特殊生理或者病理状态。
五、常见的职业病有哪些?2013年12月30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公布了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安全监管总局、中国总工会共同印发的《职业病分类和目录》。
修订后的《职业病分类和目录》将职业病调整为132种(含4项开放性条款)。
(一)职业性尘肺病13种;其他呼吸系统疾病6种;(二)职业性皮肤病9种;(三)职业性眼病3种;(四)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4种;(五)职业性化学中毒60种;(六)物理性因素所致职业病7种;(七)职业性放射疾病11种;(八)职业性传染病5种;(九)职业性肿瘤11种;六、界定法定职业病的条件?(一)在职业活动中产生;(二)接触职业危害因素;(三)列人国家职业病范围;(四)与劳动用工行为相联系;(五)法定诊断机构诊断。
职业病预防重要知识点
职业病预防重要知识点
什么是职业病?
职业病是由于长期接触或暴露于特定工作环境中的有害因素而导致的疾病,包括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以及心理因素引起的疾病。
职业病的危害
职业病对工人的健康和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可能引发永久性伤害甚至死亡。
常见的职业病包括尘肺病、职业性中毒、职业性皮肤病等。
职业病预防的重要性
职业病预防是保护工人健康的重要手段,它有助于减少职业病的发生率,改善工作环境,提高劳动者的生产能力和生活质量。
职业病预防的重要知识点
1. 了解有害因素:必须了解与自己工作环境相关的有害因素,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和心理因素。
只有了解了有害因素,才能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2. 个人防护措施: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设备,如口罩、耳塞、
防护眼镜等,以减少有害物质对身体的伤害。
3.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职业病体检,及早发现职业病的征兆,
以便及时采取措施治疗或调整工作环境。
4. 健康生活方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合理饮食、充足睡眠、适度运动等,提高自身的抵抗力和免疫力。
5. 安全教育培训:参加相关的职业健康安全培训,了解职业病
的预防方法和应急处理措施,增强安全意识。
6. 监测和报告:建立健全的职业病监测和报告制度,及时收集、统计和报告职业病发病情况,为制定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总结
职业病预防是保护工人健康的重要任务,它需要我们了解有害
因素,采取个人防护措施,定期体检,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参加安
全教育培训,以及建立监测和报告制度。
通过这些重要知识点的掌
握和实施,我们能够降低职业病的风险,为工人的健康和安全保驾
护航。
职业病防治核心知识100条
职业病防治核心知识100条1.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2.用人单位是职业病防治的责任主体,应依法保障劳动者的健康权益。
3.职业病危害指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
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等因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职业有害因素。
4.职业病危害因素来源于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化学等有害因素,工作过程中的有害因素、工作组织和工作制度不合理,以及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生产场所设计不符合卫生标准或要求等。
在实际生产场所中,职业病危害因素往往不是单一存在,而是多种因素同时对劳动者的健康产生作用,往往危害更大。
5.职业病一般病因明确,有特异性,在控制接触后可以控制或消除发病,病因大多可以检测,一般有接触水平(剂量-反应)关系,在不同的接触人群中,常有一定的发病率,如能早期诊断,合理处理,预后较好。
6.大多数职业病目前尚缺乏特效治疗方法,应着眼于保护健康人群的预防措施。
但仅只治疗病人,无助于保护仍在接触人群的健康。
7.职业病防治工作要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
职业病防护设施要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简称“三同时”)8.预防职业病三级预防原则分别为:一级预防,即从根本上杜绝或最大可能减少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接触。
二级预防,即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当职业性有害因素开始损及作业者健康时,应尽早发现,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及时治疗,及早脱离职业有害因素,防止病损的进一步发展。
三级预防,即对已发展成职业病的患者综合治疗,延长生命。
9.根据《职业病分类和目录》(国卫疾控发〔2013〕48号)职业病共包括10类132种,包括职业性尘肺病及其他呼吸系统疾病、职业性皮肤病、职业性眼病、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职业性化学中毒、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职业性放射性、职业性传染病、职业性肿瘤及其他职业病。
职业病防治基本知识(三篇)
职业病防治基本知识卫生部其官方网站发布《职业病防治基本知识》,对尘肺病、铅中毒、镉中毒、汞中毒、苯中毒、一氧化碳中毒、农药中毒等做出详细的介绍说明。
具体如下:1、什么是尘肺病?我国法定的尘肺病有哪些?尘肺病是在职业活动中由于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并在肺内潴留而引起以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
我国《职业病目录》规定的职业病名单中列出的法定尘肺病有13种:矽肺、煤工尘肺、石墨尘肺、碳黑尘肺、石棉尘肺、滑石尘肺、水泥尘肺、云母尘肺、陶工尘肺、铝尘肺、电焊工尘肺、铸工尘肺、根据“尘肺病诊断标准”和“尘肺病理诊断标准”可以诊断的其他尘肺。
矽肺和煤工尘肺是我国目前发病人数最多的尘肺病。
2.我国发病人数最多的尘肺病是哪几种?我国以往的职业病专项调查数据和十几年来卫生部公布的职业病报告数据都表明,矽肺和煤工尘肺一直是我国最主要的尘肺病,两者占报告尘肺病例总数的90%左右。
3.接触粉尘的职业及工种主要有哪些?粉尘是我国目前最主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尘肺病也是我国最主要的职业病。
可以说工业生产过程中粉尘是随时随处都存在的,主要的职业及工种是:(1)金属矿山及非金属矿山开采:是最严重的粉尘危害行业。
在金属或非金属矿山接触粉尘最多的工种是凿岩工、放炮工、支柱工、运输工等,在煤矿主要是掘进工、采煤工、搬运工等。
(2)机械制造:机械制造业首先是制造金属铸件主要接触粉尘的工种包括配砂、混砂、成型以及铸件的打箱、清砂等。
(3)冶炼:金属冶炼中矿石的粉碎、烧结、选矿等,可产生大量的粉尘,冶炼工人广泛分布在钢铁冶炼和其它金属冶炼业中。
(4)建筑材料:耐火材料、玻璃、水泥制造业,石料的开采、加工、粉碎、过筛以及陶瓷中原料的混配、成型、烧炉、出炉和搪瓷工业。
主要接触二氧化硅粉尘和硅酸盐粉尘。
(5)筑路业:包括铁道、公路修建中的隧道开凿及铺路。
(6)水电业:水利电力行业中的隧道开凿、地下电站建设。
(7)其他:如石碑、石磨加工、制作等。
职业病的防治常识(三篇)
职业病的防治常识1、什么是职业病凡在从事生产劳动的过程中,由生产性有害因素引起的疾病,称为职业病。
2、防尘措施“八字经”防尘措施“八字经”,即革、水、密、风、护、管、查、教8个字。
革:改革工艺或技术革新,如操作自动化,机械化;水:湿式作业,防止粉尘飞扬,如水磨石英、水力清砂;密:将粉尘密闭,如用管道化,除尘器,布袋除尘等;风:通风除尘,如自然通风,将粉尘随风飘走;护:除以上措施外,应注重个人防护,使用防尘口罩等;管:防尘工作应有组织、制度、检查评比,防尘设备应加强检修、维护等管理的落实;查:检查身体(就业前检查、定期检查),测定粉尘浓度、检查设备;教:宣传教育,普及防治知识,作好自我保健工作。
3、铅中毒的症状及预防铅中毒多为慢性。
其主要症状:常感乏力,口内有金属味,肌肉关节酸痛,发展下去出现隐隐腹痛,神经衰弱综合症,少数患者在牙龈边缘有黑色的铅线;严重者则出现腹部绞痛,贫血,末梢神经炎或伸肌无力;甚至出现铅中毒性脑病或瘫痪。
预防铅中毒应注意以下几点:(1)用无毒或低毒材料代替铅,如用锌、钡白、铁白代替铜白制造漆等。
(2)车间空气中的铅浓度,使其达到卫生标准。
(3)人防护,戴过滤防尘、防烟口罩,穿工作制服,严禁在车间内吸烟、进食前要洗手、下班要淋浴,坚持车间内湿式清扫制度。
4、怎样预防汞中毒(1)改革工艺及生产设备,如用电子仪表,气动仪表代替汞仪表。
(2)从事汞的灌注,分装作业台应有一定的倾斜度,并设有吸风装置及贮水的汞收集槽。
(3)被汞蒸气污染的车间,用19克/立方米碘加酒精点燃熏蒸,使之形成不易挥发的碘化汞,然后用清水冲洗。
(4)加强个人卫生和防护,车间内汞浓度较高时,应载碘化活性碳口罩。
5、急性氨中毒发生急性氨中毒,轻者眼鼻烧灼感,流涕、咳嗽、声嘶、头痛、关晕、喉关水肿。
重者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麻痹,造成反射性喉关痉挛或呼吸停止迅速死亡。
另外也可发生中毒性心肌炎、中毒性肝炎。
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要把装有液氨的钢瓶放在阴凉通风的库棚内,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液氨钢瓶要与氟、氯、溴、磺及酸类物质分开存放;搬运时轻拿轻放,防止钢瓶及钢阀受,损;在生产和使用氨的过程中,特别要注意阀门和管道的密封;加强设备的检修,防止液氨跑、冒、滴、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职业中毒及其预防
• (1)生产性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
• 生产性毒物主要是经呼吸道和皮肤进人人体。呼吸道由鼻咽部、气管 支气管和肺部组成,气体(如氯、氨、一氧化碳、甲烷等)、蒸汽(如苯 蒸汽等)和气溶胶(如农药雾滴、电焊烟尘等)形态的毒物可经呼吸道进 人人体。呼吸道是毒物进人人体最常见最重要的途径。 • 皮肤是人体的最大器官,包括毛发、指(趾)甲等。毒物可以通过不同 方式经皮肤吸收,引起局部的损害或全身性中毒症状。
2.职业危害因素的分类
• (1)环境因素 物理因素:是生产环境的主要构成要素。不良的物理因素,或异常的气 象条件如高温。低温、噪声、振动、高低气压、非电离辐射(可见光、紫 外线、红外线、射频辐射、激光等)与电离辐射(如X射线、γ射线)等,这 些都可以对人产生伤害。 化学因素:生产过程中使用和接触到的原料、中间产品、成品及这些物 质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和废渣等都会对人体产生伤害,也称 为工业毒物。毒物以粉尘、烟尘、雾气、蒸汽或气作的形态遍布于生产 作业场所的不同地点和空间,接触毒物可对人产生刺激或使人产生过敏 反应,还可能引起中毒。 生物因素: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原料、辅料及在作业环境中都可存在某些 致病微生物和寄生虫,如炭疽杆菌、霉菌、布氏杆菌、森林脑炎病毒和 真菌等。
6.职业中毒及其预防
• (3)常见的职业中毒
• 苯作业及苯中毒 生产中接触苯的作业主要有:喷漆、印刷、制鞋、 橡胶加工、香料等。苯及其化合物是以粉尘、蒸汽 的形态存在于空气中,可经呼吸道和皮肤吸收。特 别是夏季,皮肤出汗、充血,更能促进毒物的吸收。 急性苯中毒主要损害中枢神经系统,一些中毒者还 可发生化学性肺炎、肺水肿及肝肾损害。慢性苯中 毒主要损害造血系统及中枢神经系统。
1.职业危害因素的来源
• (2)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 • 劳动组织和劳动制度不合理,如劳动时间过长,休息制度不合理、不 健全等。 • 劳动中的精神过度紧张。 • 劳动强度过大或劳动安排不当,如安排的作业人员生理状况不适应、 生产定额过高、超负荷加班加点等。
• 个别器官过度紧张,如光线不足引起的视力紧张等。
职业病防治知识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什么是职业病
• 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 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 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 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各国法律都有 对于职业病预防方面的规定,一般来说, 凡是符合法律规定的疾病才能称为职业病。
1.职业危害因素的来源
(1)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 • 化学因素 有毒物质,如铅、汞、氯、一氧化碳、有机磷农药等;生产性粉尘,如 矽尘、石棉尘、煤尘、有机粉尘等。 • 物理因素 异常气象条件,如高温、高湿、高气压、低气压等;噪声、振动、射频、 微波、红外线、紫外线;X射线、α射线、β射线、γ射线等。 • 生物因素 如附着在皮肤上的炭疽杆菌、布氏杆菌、森林脑炎病毒等。
• 消化道也是造成生产性毒物中毒的一种途径,在有生产性毒物的环境 中用食,或餐具放在有生产性读物的地方,或工作后未洗手直接接触 食物或进餐等,毒物通过消化道产生中毒。
6.职业中毒及其预防
• (2)职业中毒的类型
• 职业病按其发病的快慢一般分为急性职业中毒和慢性职业申毒两种类 型。
• 急性职业中毒指人体在短时间内受到较高浓度的生产性有害因素的作 用,而迅速发生的疾病,具有起病急、变化快、病情重等特点。急性 职业中毒以化学物质中毒最为常见,主要是违反操作规程或意外事故 所引起。 • 慢性职业中毒是作业人员在生产环境中,长期受到一定浓度(超过国 家规定的最高允许浓度标准)的生产性有害因素的作用,经过数月、 数年或更长时间缓慢发病。相对于急性职业中毒而言,慢性职业中毒 具有潜伏期长、病变进展缓慢、早期临床症状较轻等特点。
6.职业中毒及其预防
• (4)职业中毒的预防
• 职业中毒是一种人为的疾病,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可使接触毒物的 作业人员避免中毒。
• 首先,根除毒物或降低毒物浓度,如用无毒或低毒物质代替有毒或剧 毒物质。但不是所有毒物都能找到无毒、低毒的代替物,因此在生产 过程中控制毒物浓度的措施很重要,如采取密闭生产和局部通风排毒 的方法,减少接触毒物的机会;合理布局工序,将有害物质发生源布 置在下风侧。
• • •
7.粉尘的危害及预防
• (3)预防尘肺病的措施 • 消除或降低粉尘是预防尘肺病最根本的措施。通过革新生 产设备、实现自动化作业,避免操作人员接触粉尘;采用 湿式作业,可在很大程度上防止粉尘飞扬,降低作业场所 粉尘浓度;对不能采用湿式作业的场所,应采用密闭抽风 除尘方法。作业中接触粉尘的人员,在作业现场防尘、降 尘措施难以使粉尘浓度降至符合作业场所卫生标准的条件 下,一定要佩带防尘护具。防尘效果较好的有防尘安全帽、 送风口罩等,适用于粉尘浓度高的环境;在粉尘浓度较低 的环境中,佩戴防尘口罩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 长时间处于某种不良体位或使用不合理的工具等。
1.职业危害因素的来源
• (3)环境中的有害因素 • 生产不符合卫生标准或要求,如厂房低矮、狭窄,布局不 合理。有毒和无毒的工段安排在一起等。 • 缺乏必要的卫生技术设施,如没有通风换气、照明、防尘 防毒、防噪声和防振动设备,或效果不好。 • 安全防护设备和个人防护用品装备不全。 • 在实际的生产场所中,危害因素往往不是单一存在的,而 是多种因素同时对作业人员产生作用,此时危害更大。
6.职业中毒及其预防
• (3)常见的职业中毒
• 窒息性气体中毒 窒息性气体的主要致病原因是机体缺氧,急性缺氧可引起头痛、情绪改 变,严重的可导致脑细胞坏死及脑水肿。常见的窒息性气体中毒有: a)一氧化碳中毒发生在煤、油料燃烧不充分时以及煤气制造、金属冶炼 等作业场所。轻度中毒者出现剧烈头痛、头晕、心悸、恶心呕吐、乏力 等症状;重度中毒者表现为无意识、昏迷,甚至呼吸衰竭,伴有脑水肿、 严重心肌损害。 b)硫化氢中毒多发生在石油开来和炼制、化纤及造纸生产中,在清理粪 池、下水道、垃圾时,也可发生硫化氧中毒。轻度中毒症状为眼及上呼 吸道刺激症状;接触高浓度的硫化氢可立即昏迷是甚至死亡,称为“闪 电型”死亡。 c)二氧化碳中毒多发生于汽水、啤酒制造作业中,不通风的发酵池、地 窖、粮仓等处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碳。常为急性中毒,几秒钟内即迅速昏 迷,若不能及时救出可致死亡。
7.粉尘的危害及预防
• • • (2)粉尘引起的职业病 生产性粉尘根据其理化特性和作用特点不同,可引起不同的疾病。 呼吸系统疾病长期吸人不同种类的粉尘可导致不同类型的尘肺病或其他肺部 疾患。我国按病因将尘肺病分为12种,并作为法定尘肺列人职业病名单目录, 它们是:矽肺、煤工尘肺、石墨肺、碳黑尘肺、石棉肺、滑石尘肺、水泥尘 肺、云母尘肺、陶工尘肺、铝尘肺、电焊工尘肺、铸工尘肺。 中毒吸入铅、锰、砷等粉尘,可导致全身性中毒。 呼吸系统肿瘤石棉、放射性矿物、镍、铬等粉尘均可导致肺部肿瘤。 局部刺激性疾病如金属磨料可引起角膜损伤、浑浊,沥青粉尘可引起光感性 皮炎等。
2.职业危害因素的分类
• (2)与职业有关的其他因素 如劳动组织和作息制度的不合理,工作的紧张程度等;个人不良的生活 习惯,如过度饮酒、缺乏锻炼;劳动负荷过重,长时间的单调作业、夜 班作业,动作莉体位的不合理等都会对人产生影响。
• (3)其他因素
社会经济因素,如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国民的文化教育程度、生态环 境、管理水平等因素都会对企业的安全、卫生的投人和管理带来影响。 另外,如职业卫生法制的健全、职业卫生服务和管理系统化。对于控制 职业危害的发生和减少作业人员的职业危害,也是十分重要的。
3.国家法定职业病种类
• 职业性危害因素所引起的疾病称为职业病。但从法律意义上讲,职业病是有 一定范围的,它是由政府主管部门所规定的特定职业病。法定职业病的诊断、 确诊、报告等必须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执行。卫 生部2002年第108号文《职业病目录》规定的职业病为10大类115种。具体分 类如下: (1)尘肺(13种); (2)职业性放射性疾病(11种); (3)职业中毒(56种); (4)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5种); (5)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3种); (6)职业性皮肤病(8种); (7)职业性眼病(3种); (8)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3种); (9)职业性肿瘤(8种); (10)其他职业病(5种)。
• • • • • • • • • •
4.职业病的特点
• 职业病具有如下五个特点:
(1)病因明确,病因即职业危害因素,在控制病因或作用条件后,可予消除或减少发病。 (2)所接触的病因大多是可检测的,而且需要达到一定的霉度,才能使劳动者致病,一般接 触浓度或强度与病因有直接关系。 (3)在接触同样因素的人群中,常有一定的发病率,很少只出现个别病人。 (4)如能早期诊断,进行合理处理,预后较好。康复较易。 (5)不少职业病,目前尚无特效治疗,只能对症治疗,故发现愈晚疗效愈差。除职业性传染 病外,治疗个体无助于控制人群中发病,而职业病是可以预防的。 除上述特点外,职业病的另一个特点是,在同一生产环境从事同一种工作的人中,个体发 生职业性损伤的机会和程度也有极大差别,这主要取决于个体特征。
5.职业病的三级预防原则
• 职业卫生工作的首要职责和任务是识别、评价和控制生产中的不良劳 动条件,保护劳动者的健康。职业卫生工作应遵循预防医学的三级预 防原则: • (1)一级预防。即从根本上使劳动者不接触职业危害因素,如改变工艺, 改进生产过程,确定容许接触量或接触水平,使生产过程达到安全标 准,对人群中的易感者定出就业禁忌证等。 • (2)二级预防。在一级预防达不到要求,职业危害因素已经开始损伤劳 动者的健康时,应及时发现,采取补救措施,主要工作为早期检测损 害与及时处理,防止其进一步发展。 • (3)三级预防。即对已得病者,做出正确诊断,及时处理,包括及时脱 离接触进行治疗,防止恶化和并发症,促进健康。
6.职业中毒及其预防
• (3)常见的职业中毒
• 铅作业及铅中毒 铅冶炼对人体产生的危害最大,熔铅、铸铅及修理 蓄电池都可接触铅。由于铅化合物多具有特殊颜色, 因而常用于油漆工业。在砂磨、刮铲、焊接、熔割 时可产生铅烟、铅尘。此外,陶瓷、玻璃、塑料等 工业生产中也会接触铅烟、铅尘。铅中毒可引起肝、 脑、肾等器官发生病变。因接触的剂量不同,可出 现急性中毒或慢性中毒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