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科学上册《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表格式教案 教科版

合集下载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小学科学《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教案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小学科学《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教案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小学科学《物在口腔里的变化》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课程是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的呼吸与消化章节的第7课。

本课程主要介绍了物在口腔里的变化,包括食物在口腔中的咀嚼和液体在口腔中的变化过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食物在口腔中的消化过程,并理解液体在口腔中的变化原理。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食物在口腔中的咀嚼过程,理解液体在口腔中的变化原理。

2. 能力目标:观察和描述食物在口腔中的变化过程,提出相关问题并进行探究。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三、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教学重点:食物在口腔中的咀嚼过程,液体在口腔中的变化原理。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进行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四、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基础知识,对物质的性质和变化有一定的了解。

他们也具备一定的观察和描述能力,但在提出问题和进行探究方面可能还存在一些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

五、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导入新课1. 老师引入问题:“同学们,你们有没有注意到,当我们吃东西或喝水时,食物和液体在口腔中会发生一些变化呢?”2. 学生与同桌讨论,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想法。

第二环节:呈现新知1. 老师通过图片或实物展示食物在口腔中的咀嚼过程,并解释咀嚼的作用。

-老师可以使用图片或模型展示不同食物在口腔中的咀嚼过程,例如咀嚼面包、苹果、胡萝卜等。

-老师解释咀嚼的作用,例如帮助食物变得更加细小,增加表面积,便于消化和吸收。

2. 老师通过实验或展示液体在口腔中的变化过程,让学生观察和描述。

-老师可以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如将食物颗粒放入水中,让学生观察颗粒在口水中的变化。

-老师引导学生描述观察到的现象,例如食物颗粒变软、变湿润等。

3. 引导学生思考问题,例如:“为什么食物在口腔中要咀嚼?液体在口腔中为什么会变化?”-学生与同桌讨论,提出自己的想法和问题。

2020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第7课《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集体备课教案

2020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第7课《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集体备课教案

2020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第7课《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集体备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这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食物在口腔中的消化过程,通过观察和实验,让学生掌握牙齿、舌头和唾液对食物的消化作用。

教科书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探究食物的消化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对生活中的科学现象感兴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食物的消化过程认识不够清晰,对口腔内的结构了解不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用生动形象的语言、直观的图片和实物,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食物在口腔中的消化过程。

2.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食物在口腔中的消化过程。

2.难点:牙齿、舌头和唾液对食物的消化作用。

五. 教学方法1.采用观察、实验、讨论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食物在口腔中的消化过程。

2.用生动形象的语言、直观的图片和实物,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3.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提问、思考和表达。

六. 教学准备1.准备食物在口腔中的消化过程的图片和实物。

2.准备实验材料:面包、水、牙刷、放大镜等。

3.制作课件,展示食物在口腔中的消化过程。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食物在口腔中的消化过程,引导学生关注牙齿、舌头和唾液的作用。

2.呈现(5分钟)展示食物在口腔中的消化过程的图片和实物,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牙齿、舌头和唾液对食物的消化作用。

3.操练(10分钟)分组进行实验,让学生观察面包在口腔中的消化过程。

实验步骤如下:a.学生每人一块面包,用牙刷轻轻刷碎面包。

b.将刷碎的面包放入口中,用舌头搅拌,观察面包的消化过程。

c.学生相互交流实验现象,讨论牙齿、舌头和唾液在消化过程中的作用。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小组讨论,总结食物在口腔中的消化过程,以及牙齿、舌头和唾液的作用。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2.7 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教案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2.7 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教案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2.7 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过程。

2.了解口腔对食物的消化作用。

3.认识口腔保健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1.食物在口腔中的变化过程。

2.口腔对食物的消化作用。

教学难点:1.让学生理解食物在口腔中的变化过程。

2.让学生认识口腔保健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1.食物模型。

2.讲义、幻灯片。

3.小黑板、粉笔、橡皮。

教学过程:一、开场(5分钟)通过问候和热身动作,让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二、导入(5分钟)老师通过讲故事或动画片,介绍食物在口腔中的变化过程。

三、讲述(15分钟)1.带领学生学习口腔的组成(牙齿、唾液腺、舌头)。

2.讲解食物在口腔中的变化过程:分泌口水-唾液软化食物-牙齿咀嚼-舌头压制食物向喉咙送。

3.让学生了解口腔对食物的消化作用。

4.强调口腔保健的重要性。

四、展示(10分钟)1.老师出示食物模型,让学生看到食物在口中的变化过程。

2.通过幻灯片演示,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食物在口腔中的变化过程。

五、巩固(15分钟)为了加深学生对食物在口腔中变化过程的理解,老师设计了几道小练习。

1.请用自己的话简单描述一下食物在口腔中的变化过程。

2.请箭头连接画线的内容,完成一道图示题。

下方写有食物名称的方框,上方是一张嘴巴,方框内的食物要被嘴巴咀嚼变小再向下降咽。

3.请利用你所学的知识,简单介绍一下唾液的作用。

4.请回答以下问题:(1)如何保护口腔健康?(2)口腔对人体的消化功能有何作用?(3)为什么要嚼食物?六、总结(10分钟)1.老师就本课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并进行提问。

2.提醒学生要注意口腔卫生,并正确进行口腔保健。

教学反思:一、优点:1.通过讲述、展示和练习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更直观、深入的理解咀嚼和吞咽的形成和过程。

2.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为学生生活中的饮食问题提供了应对策略和建议。

3.加深了学生对口腔卫生的认识,可以保障学生嘴巴的健康。

二、不足:1.教学过程中缺乏互动和引导,导致少部分学生出现了分心或者沉迷于看食物模型,要注意引导学生专心听讲。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第7课《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教学设计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第7课《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教学设计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第7课《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这一课旨在让学生了解食物在口腔内的消化过程,包括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和唾液的分泌等。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理解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过程对消化系统的影响,提高他们对健康饮食的认识。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他们在生活中也有过咀嚼食物的经历,对于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有一定的感性认识。

但学生对于食物在口腔里的具体变化过程以及消化系统的知识还需要通过实验和讲解来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食物在口腔内的消化过程。

2.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对健康饮食的认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食物在口腔里的具体变化过程。

2.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五.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法、讲授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思考、讨论等方式,掌握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过程。

六. 教学准备1.实验材料:食物、牙齿模型、放大镜等。

2.教学PPT。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知识,如食物的消化过程。

然后引入本课主题,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呈现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过程,包括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和唾液的分泌等。

同时,教师讲解这些变化对消化系统的影响。

3.操练(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观察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使用放大镜观察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过程,并记录实验结果。

4.巩固(5分钟)教师提问学生关于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问题,学生回答,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对消化系统的影响,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思考如何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

6.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课内容进行小结,强调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过程以及健康饮食的重要性。

7.家庭作业(5分钟)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课后观察家人或其他人的饮食习惯,分析他们的饮食习惯是否健康,并写成观察报告。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教案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教案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消化系统的构成;2.掌握咀嚼食物的重要性;3.熟悉食物在口腔中的变化规律。

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3.促进学生的知识认知能力。

3.情感目标1.通过本节课程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人类消化系统的重要性;2.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和探究欲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学生能够了解人类消化系统的组成;2.学生能够了解咀嚼食物的重要性。

2.教学难点1.让学生理解食物在口腔内的变化规律;2.让学生能够进行简单的实验操作。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相关知识点,让学生了解人类消化系统的构成,同时让学生了解食物在口腔内的变化规律。

2.实验法通过进行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食物在口腔内的变化过程,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3.互动式教学法通过提问、讨论等互动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开放性思维。

四、教学内容及时间安排1.教学内容1.介绍人类消化系统的构成;2.讲解咀嚼食物的重要性;3.分析食物在口腔内的变化规律;4.进行实验操作。

2.时间安排本课程时间为1课时,具体时间安排如下:时间内容0-5分钟导入5-15分钟介绍人类消化系统的构成15-25分钟讲解食物在口腔内的变化25-35分钟进行实验操作35-45分钟分析实验结果45-50分钟知识点总结50-55分钟课后作业布置55-60分钟(归纳时间)课程总结五、教学过程设计1.导入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回忆上一节课程的内容,为本节课程的学习做好铺垫。

2.介绍人类消化系统的构成让学生了解人类消化系统的构成,强调消化系统在人体中的重要性。

3.讲解咀嚼食物的重要性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咀嚼食物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养成细嚼慢咽的习惯。

4.分析食物在口腔内的变化规律通过讲解食物在口腔内的变化规律,让学生了解食物在口腔内的消化过程。

5.进行实验操作教师向学生介绍实验器材及实验步骤,让学生亲身体验食物在口腔内的变化过程。

教科版科学四上《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备课教案

教科版科学四上《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备课教案

教科版科学四上《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备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这一课是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的内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到食物在口腔中的消化过程,掌握牙齿、舌头和唾液在消化中的作用。

教材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通过观察、实验和探究,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观点和方法。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对于生活中的消化现象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食物的消化过程缺乏系统的认识,对于消化器官的作用和消化过程的科学原理还需要通过课堂学习来建立。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食物在口腔中的消化过程,知道牙齿、舌头和唾液在消化中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和探究,学会科学研究的方法,培养观察和思考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树立科学的思维方式,关注身体健康。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食物在口腔中的消化过程,牙齿、舌头和唾液的作用。

2.难点:消化过程的科学原理和方法。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学生通过观察模型、图片等,了解食物的消化过程。

2.实验法: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3.探究法:学生通过问题引导,自主探究消化过程的科学原理。

4.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实验结果和探究心得。

六. 教学准备1.教具:食物消化模型、图片、实验材料(如面包、唾液等)。

2.学具:实验记录表、笔记本、彩色笔。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食物消化模型和图片,引导学生观察食物在口腔中的消化过程,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牙齿、舌头和唾液在消化中的作用,呈现食物消化过程的科学原理。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实验现象,并及时记录实验结果。

4.巩固(10分钟)学生汇报实验结果,教师点评并解答疑问。

通过讨论法,引导学生分享探究心得,巩固食物消化过程的知识。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除了口腔,还有哪些器官参与食物的消化?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或提问,了解胃、小肠等器官的消化作用。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第7课《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优质课教案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第7课《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优质课教案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第7课《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优质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这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食物在口腔里的消化过程,通过观察和实验,让学生掌握牙齿、舌头和唾液对食物的消化作用。

教科书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探究食物的消化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他们对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充满好奇。

但在食物消化方面的知识还不够系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对食物在口腔里的消化过程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食物在口腔里的消化过程,知道牙齿、舌头和唾液对食物的消化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热爱科学、探索真理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食物在口腔里的消化过程,牙齿、舌头和唾液对食物的消化作用。

2.难点:食物在口腔里的具体消化过程,以及各种消化器官的功能。

五. 教学方法1.采用实验法,让学生亲身体验食物在口腔里的消化过程。

2.运用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食物的消化现象。

3.采用提问法,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

4.运用讨论法,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学习心得。

六. 教学准备1.准备食物(如苹果、面包等)、牙齿模型、放大镜等实验器材。

2.制作PPT,展示食物在口腔里的消化过程。

3.准备小组讨论表格,记录学生的讨论结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食物在口腔里的消化过程,引导学生关注牙齿、舌头和唾液对食物的消化作用。

2.呈现(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

实验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3.操练(10分钟)学生用自己的牙齿咬食物,感受牙齿的咀嚼作用。

同时,用舌头搅拌食物,感受舌头的搅拌作用。

4.巩固(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食物在口腔里的消化过程是怎样的?牙齿、舌头和唾液各有什么作用?讨论结束后,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2020教科版(新教材)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2.7《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

2020教科版(新教材)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2.7《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

2020教科版(新教材)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2.7《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一. 教材分析《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这一节内容是四年级科学上册的一部分,主要让学生了解食物在口腔里的消化过程。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知道食物在口腔里经过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和唾液的消化,从而促进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这一节内容既联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又激发了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二. 学情分析面对四年级的学生,他们对食物在口腔里的消化过程已经有了一定的认知,但认知水平较低,需要通过实验和观察来进一步深化理解。

同时,他们对科学的探究充满好奇,善于观察,乐于动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些特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食物在口腔里的消化过程,知道牙齿、舌和唾液在消化过程中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和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究科学的兴趣,增强他们的健康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食物在口腔里的消化过程。

2.难点:牙齿、舌和唾液在消化过程中的作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法、观察法、讨论法和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六. 教学准备1.教具:PPT、实验器材(如牙齿模型、食物模型等)。

2.学具:实验记录表、观察日记本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系列食物图片,引导学生谈论食物在口腔里的消化过程。

通过提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5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演示,呈现食物在口腔里的消化过程,让学生初步了解牙齿、舌和唾液在消化过程中的作用。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

实验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和唾液的消化作用。

4.巩固(5分钟)学生汇报实验结果,教师总结食物在口腔里的消化过程,强调牙齿、舌和唾液的作用。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教案及反思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教案及反思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教案及反思一. 教材分析《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这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食物在口腔里的消化过程,通过观察和实验,让学生掌握牙齿、舌头和唾液对食物的消化作用。

教材以实验为主,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观察力和实验操作能力,但对于食物的消化过程还比较陌生。

在本节课中,学生需要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对于这部分内容,学生可能会感到好奇和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食物在口腔里的消化过程,知道牙齿、舌头和唾液对食物的消化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和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培养学生珍惜身体,健康饮食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食物在口腔里的消化过程,牙齿、舌头和唾液对食物的消化作用。

2.难点:实验操作的技巧,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解释。

五. 教学方法1.实验法:通过观察和实验,让学生亲身参与,直观地了解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

2.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3.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实验结果,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实验材料:面包、牙齿模型、放大镜、实验记录表等。

2.教学工具:PPT、视频、图片等。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吃进去的食物在口腔里会发生什么变化吗?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然后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主题。

呈现(5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食物在口腔里的消化过程,让学生初步了解牙齿、舌头和唾液对食物的消化作用。

同时,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实验材料和工具,为接下来的实验操作做准备。

操练(15分钟)1.教师讲解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然后学生分组进行实验。

2.学生用面包模拟食物,观察牙齿的咀嚼作用。

3.学生用放大镜观察面包屑的变化,了解唾液对食物的消化作用。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教案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教案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教案一. 教材分析《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这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食物在口腔里的消化过程,通过观察和实验,使学生了解唾液对食物的消化作用,以及牙齿和舌头在咀嚼和吞咽过程中的作用。

教科书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形象的插图,引导学生探究食物的消化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对于生活中的食物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食物的消化方面,可能还不是很清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以生动形象的语言,直观的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食物的消化过程。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食物在口腔里的消化过程,知道唾液对食物的消化作用,以及牙齿和舌头在咀嚼和吞咽过程中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究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重点:食物在口腔里的消化过程,唾液对食物的消化作用。

难点:牙齿和舌头在咀嚼和吞咽过程中的作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情境教学法、实验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文讲解,实验操作示范。

2.学生准备:观察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准备实验材料。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知识,如食物的消化过程,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并引入本课《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或黑板,呈现食物在口腔里的消化过程,以及唾液、牙齿、舌头的作用。

同时,引导学生观察教科书中的插图,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操练(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观察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唾液对食物的消化作用,以及牙齿和舌头在咀嚼和吞咽过程中的作用。

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四年级科学上册科学教案-《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教科版

四年级科学上册科学教案-《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教科版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如何通过口腔变化改善消化”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四年级科学上册科学教案-《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教科版
一、教学内容
四年级科学上册科学教案-《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教科版,本章节内容主要依据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食物》单元中的第三节《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进行设计。教学内容包括:
1.了解食物在口腔内的物理和化学变化过程,如牙齿的咀嚼作用、舌头的搅拌作用、唾液的分泌作用等。
实践活动环节,学生们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都非常投入。他们在讨论中积极思考,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问题。在实验操作过程中,我也注意到一些学生在操作细节上还存在问题,我及时给予指导,确保他们能够正确进行实验。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尽量让自己成为一个引导者和参与者,而不是主讲者。这样做的效果很好,学生们在讨论中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提出了很多有创意的想法。但同时,我也发现有些学生在讨论中较为沉默,我需要在以后的课堂中更加关注这部分学生,鼓励他们积极参与。
2.生命观念:使学生理解食物消化过程的基本原理,形成对生命活动的基本认识,关注人体健康。
3.科学思维: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思维,分析食物在口腔中的物理和化学变化,提高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
4.科学态度与责任:激发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养成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关注日常饮食健康,增强自我保健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教科版科学四上《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教案及反思

教科版科学四上《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教案及反思

教科版科学四上《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教案及反思一. 教材分析《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这一课是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的一部分。

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食物在口腔里的消化过程,包括物理消化和化学消化。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理解牙齿、舌头和唾液对食物的消化作用,并掌握相关的科学知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课之前,已经学习了关于食物和消化的一些基本知识。

他们知道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并且了解一些简单的消化过程。

但是,对于食物在口腔里的具体消化过程,学生可能还不够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生动的实验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食物在口腔里的消化过程,包括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和唾液的消化作用。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小组讨论,培养观察和思考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了解科学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食物在口腔里的消化过程。

2.难点:学生能够解释牙齿、舌头和唾液对食物的消化作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法、讲授法、小组讨论法等,以生动有趣的方式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六. 教学准备1.实验材料:面包、唾液、显微镜等。

2.教学工具:PPT、黑板、粉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让学生观察面包在口腔里的变化。

将面包放在嘴里,咀嚼一段时间后,观察面包的变化。

引导学生思考,面包在口腔里的变化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2.呈现(10分钟)利用PPT呈现食物在口腔里的消化过程,包括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和唾液的消化作用。

讲解食物在口腔里的消化过程,让学生了解牙齿、舌头和唾液对食物的消化作用。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面包在口腔里的变化。

每组学生用显微镜观察面包样品,并记录观察到的现象。

然后,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食物在口腔里的消化过程。

4.巩固(10分钟)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观察和描述。

教科版科学四上《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教案

教科版科学四上《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教案

教科版科学四上《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教案教案名称: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教学目标:1.了解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过程。

2.理解咀嚼和混合是食物变化的重要环节。

3.掌握使用十大常见食物进行实验的方法。

教学重点:1.掌握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过程。

2.理解咀嚼和混合对食物变化的影响。

教学难点:1.理解食物在口腔里的咀嚼和混合过程。

2.分析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原因。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课件:展示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过程。

2.十大常见食物:面包、蔬菜、水果、肉类、饼干、巧克力、米饭、牛奶、鸡蛋、冰激凌。

3.实验工具:塑料袋、碗、搅拌棒、显微镜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利用课件展示一些常见食物的图片。

2.引导学生思考:你们每天都会吃这些食物,它们在你们的口腔里会发生什么变化呢?3.让学生们自由发言并分享自己的想法。

二、观察和实验(25分钟)1.分组展示十大常见食物。

2.请学生选择一个食物进行观察和实验。

3.配发实验材料给每个小组。

4.教师引导学生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实验:a.将食物放入塑料袋中,用搅拌棒压碎。

b.观察食物碎片的形态。

c.用显微镜观察食物碎片的细节。

d.讨论和总结食物在咀嚼和混合过程中的变化。

三、知识讲解(20分钟)1.利用PPT展示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过程,包括咀嚼、混合和化学反应等过程。

2.详细讲解食物在口腔里的咀嚼和混合过程,包括牙齿的作用、舌头的帮助以及唾液的作用。

3.引导学生思考食物在咀嚼和混合过程中的变化原因。

四、总结(10分钟)1.小组展示实验结果,并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2.结合实验结果,引导学生总结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过程。

3.提问学生:食物在口腔里的咀嚼和混合对于消化、吸收和利用食物有何重要性?五、拓展(15分钟)1.通过查阅资料或在线学习,扩展学生的知识,了解食物在胃、小肠等消化器官的变化过程。

2.引导学生思考:食物在消化器官中的变化过程有何异同?食物在不同消化器官的变化对于消化有何重要性?教学延伸:1.可将实验结果制作成实验报告,并进行展示和交流。

四年级上册科学实用教案-4.6《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教科版)

四年级上册科学实用教案-4.6《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教科版)

四年级上册科学实用教案-4.6《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教科版)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单元4.6《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主要讲述了食物在口腔中的消化过程。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食物在口腔中的变化,以及牙齿、唾液在消化过程中的作用。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探究食物消化的奥秘,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对于生活中的食物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食物消化方面的知识较为薄弱,对食物在口腔中的变化感兴趣,但缺乏系统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动手操作,从而提高他们对食物消化过程的理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食物在口腔中的消化过程,认识牙齿、唾液在消化过程中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探究食物在口腔中的变化。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增强他们对健康饮食的认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食物在口腔中的消化过程,牙齿、唾液在消化过程中的作用。

2.难点:食物在口腔中的具体变化,以及相关实验的操作。

五.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提问,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实验教学: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食物在口腔中的变化,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

3.小组讨论: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讨论,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教材、PPT、实验器材(牙齿模型、食物、计时器等)。

2.提前准备实验材料,确保实验顺利进行。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各种美食,引导学生谈论他们对美食的喜好。

然后提问:“你们知道这些美食是如何被消化的吗?”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呈现食物在口腔中的消化过程,让学生了解牙齿、唾液在消化过程中的作用。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食物在口腔中的具体变化。

3.操练(10分钟)分组进行实验,让学生亲自体验食物在口腔中的变化。

教科版科学四上《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表格式教案

教科版科学四上《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表格式教案

教科版科学四上《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表格式教案一. 教材分析《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这一课旨在让学生了解食物在口腔中的消化过程,以及唾液对食物的消化作用。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理解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和唾液的分泌是如何协同作用,帮助消化食物的。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他们对生活中的食物消化过程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没有系统地学习过食物在口腔中的具体消化过程。

因此,在教学中,需要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食物在口腔中的消化。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食物在口腔中的消化过程,知道牙齿、舌和唾液在消化中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食物在口腔中的消化过程。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食物在口腔中的消化过程,牙齿、舌和唾液在消化中的作用。

2.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并掌握食物在口腔中的消化过程。

五.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法、观察法、讨论法、讲解法等,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食物在口腔中的消化过程。

六. 教学准备1.实验材料:面包、唾液、显微镜、实验盘等。

2.课件:食物在口腔中的消化过程的图片和视频。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吃进去的食物在口腔中是如何消化的吗?牙齿、舌和唾液在其中起到了什么作用?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食物在口腔中的消化过程的图片和视频,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食物在口腔中的消化。

操练(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观察面包在口腔中的消化过程。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用显微镜观察面包在唾液中的变化。

巩固(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实验结果,让学生说明面包在口腔中的消化过程,以及牙齿、舌和唾液在消化中的作用。

拓展(10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除了面包,还有哪些食物在口腔中会发生消化?这些食物在口腔中的消化过程有什么不同?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小结,强调食物在口腔中的消化过程,以及牙齿、舌和唾液在消化中的作用。

四年级上册科学经典教学教案-4.6《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教科版)

四年级上册科学经典教学教案-4.6《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教科版)

四年级上册科学经典教学教案-4.6《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教科版)一. 教材分析《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这一课是四年级上册科学教科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到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过程,掌握牙齿、舌头和唾液在消化过程中的作用。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探究食物消化的奥秘,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探究能力,他们对生活中的现象充满好奇心。

但学生在口腔结构、消化等方面的知识储备较少,需要通过图片、实物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过程,知道牙齿、舌头和唾液在消化过程中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探究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关注生活现象,学会用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过程,牙齿、舌头和唾液在消化过程中的作用。

2.难点:食物在口腔里的具体变化过程,以及各器官的功能。

五. 教学方法1.直观演示法:通过牙齿模型、食物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了解口腔结构,直观地展示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过程。

2.实验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观察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3.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实验结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4.提问法:教师引导学生提问,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牙齿模型、食物等直观教具。

2.准备实验材料:面包、水、牙膏等。

3.准备PPT课件,展示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过程。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课件,展示一系列食物图片,引导学生关注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

提问:“你们知道食物在口腔里是如何消化的吗?”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呈现(10分钟)展示牙齿模型,讲解牙齿的分类、功能。

通过直观演示,让学生了解牙齿在食物消化过程中的作用。

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表格式教案教学设计

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表格式教案教学设计
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表格式教案教学设计
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教案
检查时间:验印主备人:执教时间:年月日
教学单元
第二单元 呼吸与消化
总(8)课时
课题
7.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
第(7)课时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食物在口腔里会经历初步的消化过程。
2.牙齿、舌和唾液共同参与了食物在口腔里的消化,它们的功能各不相同。
2.如果还没有变成湿润的糊状就吞下去了,可能会怎样呢?
3.辩论:狼吞虎咽好,还是细嚼慢咽好?说说理由
小结:口腔各结构在消化食物的过程中发挥着各自不同的作用,如果没有在口腔做好初步消化,将不利于身体健康。
4.知识讲解:保护牙齿的意义。
5.拓展实验: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板书设计
7.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
饼干:门齿切
不同的牙齿咬食物时,有什么特点?
口腔内的食物是怎么运输的?
上下牙齿咬合时有什么特点?
2.学生分两个大组进行角色扮演游戏,体验牙齿、舌头、唾液在口腔消化中发挥的作用。
3.研讨:
学生分享游戏中的发现
小结:门齿切断食物,犬齿撕碎食物,臼齿磨碎、咀嚼食物,舌头运输食物等。
三、拓展:狼吞虎咽还是细嚼慢咽?
1.出示一个馒头,说一说馒头在口腔中会发生什么变化?
2.愿意与他人分享食物在口腔里消化过程的研究结果。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体会口腔对消化食物的重要作用,有健康生活的意识。
教学重点
观察食物在口腔的变化,感受牙齿、舌和唾液的共同作用。
教学难点
了解唾液对食物消化的作用
教学准备、资源
扮演用的门齿、犬齿、臼齿及舌头、食物的模型,口腔模型,教学课件等。:饼干、镜子、学生活动手册。

四年级科学上册《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表格式教案 教科版

四年级科学上册《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表格式教案 教科版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1、牙齿、舌和唾液共同参与了食物在口腔里的消化,它们的功能各不相同。食物在口腔里会经历初步的消化过程。
2、牙齿有三种,不同的牙齿有不同的功能,保护好牙齿,有利于我们的身体健康。
知识与技能:进一步理解食物只有经过在初步消化中被很好地磨碎、捣烂、才容易被身体吸收
过程与方法:1、进行食物在口腔内部变化和牙齿形状特征、分布的观察
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
章节名称
第四章第六课 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
计划学时
学习内容分析
背景:在前一学时学习过的食物在体内的旅行的知识基础上,进行知识的扩充和深化。本课将在此基础上授导学生学生认识、进一步理解“食物只有经过在初步消化中被很好的磨碎、捣烂,才能被身体吸收”。
学习者分析
已掌握了身体内部有一整套的器官来消化分解食物。可以根据已掌握的知识和实际生活来解决本课内容。
知识点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学习水平
媒体内容与形式
使用方式
使用效果
牙齿、舌和唾弃共同参与食物的消化
能总结出共同参与,三种牙齿的三种功能。
DVD,多媒体
播放出现事实例
引起学生兴趣,从现实到抽象
不同牙齿的不同功能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所用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播放影视片段,
导入新课
3分钟
师:口腔是食物消化开始的地方,那么口腔在消化中发挥了什么作用呢?它是怎样工作的呢?
教学难点及解决措施
教学难点:能够在观察和已有经验的的基础上,做出食物在口腔内部变化和牙齿形状特征和分布记录,并能够在不断完善认识的过程中,有意识的对自己的观察记录进行补充完善。
解决措施:让学生通过小组观察讨论研究,共同思考,解决问题。

2020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7.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优秀教案

2020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7.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优秀教案

2020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7.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优秀教案一. 教材分析《7.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这一课是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的一部分内容。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过程,包括食物的物理性和化学性消化,以及唾液对食物的影响。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探究和发现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探究能力,对于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他们可能有一些初步的了解,但不够系统和深入。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生动有趣的方式,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探究,从而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过程,包括物理性和化学性消化。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探究的能力。

3.引导学生发现科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

四. 教学重难点1.食物在口腔里的物理性和化学性消化过程。

2.唾液对食物消化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采用观察、实验、讨论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探究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的PPT或视频资料。

2.准备一些食物样本,如馒头、水果等。

3.准备实验器材,如放大镜、显微镜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食物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关注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利用PPT或视频资料,呈现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过程,引导学生了解物理性和化学性消化,以及唾液对食物的影响。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或自己动手实验,验证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巩固所学知识。

4.巩固(10分钟)通过小组讨论或回答问题的方式,巩固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知识,引导学生发现科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与身体健康的关系,提出保持口腔卫生的重要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如果发现你的同桌有这些坏习惯,你会怎么办?
学生思考讨论
本环节主要是通过师生的对话交流,纠正学生普遍存在的不良习惯。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在七嘴八舌的讨论中,在真实生动的画面前,学生一下子就明白了,如果不及时改掉这些不良习惯,会产生怎样的后果,而且,学生的交流能力也得到锻炼与提高。)
总结,归纳,
作业
学生口答,思考
利用现实生活中的实例,激发学生兴趣,导入新课。
体验牙齿、舌和唾液在食物消化过程中的作用及相互协调的工作方式
观察口腔
10分钟
师:请学生分别慢慢咀嚼一小块馒头,把他们的感觉说出来,从食物形状和我们的感觉两个方面观察,并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
馒头会越嚼越甜。在不同的时间内,食物可能在口腔中发生了变化。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1、牙齿、舌和唾液共同参与了食物在口腔里的消化,它们的功能各不相同。食物在口腔里会经历初步的消化过程。
2、牙齿有三种,不同的牙齿有不同的功能,保护好牙齿,有利于我们的身体健康。
知识与技能:进一步理解食物只有经过在初步消化中被很好地磨碎、捣烂、才容易被身体吸收
过程与方法:1、进行食物在口腔内部变化和牙齿形状特征、分布的观察
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
章Hale Waihona Puke 名称第四章第六课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
计划学时
学习内容分析
背景:在前一学时学习过的食物在体内的旅行的知识基础上,进行知识的扩充和深化。本课将在此基础上授导学生学生认识、进一步理解“食物只有经过在初步消化中被很好的磨碎、捣烂,才能被身体吸收”。
学习者分析
已掌握了身体内部有一整套的器官来消化分解食物。可以根据已掌握的知识和实际生活来解决本课内容。
2、愿意与同学相互交流、合作,完善观察研究结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够认真细致地观察牙齿的形状特征。
愿意与他人分享研究结果,合作交流。
教学重点及解决措施
教学重点:人体运动需要的能量来自于消化器官对食物中营养的吸收,食物在口腔里的有良好的初步消化过程,有利于整体消化器官的工作。
解决措施: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研究,观察共同思考,解决问题。
讨论对牙齿的保护
7
师:什么是蛀牙(龋病牙)?
想一想,自己平时是怎样护牙的?
你觉得哪些坏习惯是会影响牙齿生长的?
学生回答
通过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得出结论。
拓展与思考
师生共同交流
5分钟
怎样选牙刷和牙膏?
(2)在换牙时期,要多吃些什么,少吃些什么?
(3)你发现班里的小朋友存在哪些坏习惯?会有什么样的后果?
教学难点及解决措施
教学难点:能够在观察和已有经验的的基础上,做出食物在口腔内部变化和牙齿形状特征和分布记录,并能够在不断完善认识的过程中,有意识的对自己的观察记录进行补充完善。
解决措施:让学生通过小组观察讨论研究,共同思考,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儿童牙齿模型、馒头、镜子(学生准备花生、甘蔗)
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记录单一张(对馒头的观察)
知识点
学习水平
媒体内容与形式
使用方式
使用效果
牙齿、舌和唾弃共同参与食物的消化
能总结出共同参与,三种牙齿的三种功能。
DVD,多媒体
播放出现事实例
引起学生兴趣,从现实到抽象
不同牙齿的不同功能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所用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播放影视片段,
导入新课
3分钟
师:口腔是食物消化开始的地方,那么口腔在消化中发挥了什么作用呢?它是怎样工作的呢?
附记录单:
对馒头的观察
原有状态
短时间咀嚼
长时间咀嚼





一个完整的馒头,有点干
馒头被分成了许多小碎块,有一些湿
跟开始的馒头完全不一样,湿湿的,黏黏的
原有状态
短时间咀嚼
长时间咀嚼





学生相互观察思考交流汇报
牙齿:咀嚼
舌头:搅拌
唾液:润湿
利用现实生活中的实例,联系实际
观察牙齿
(牙齿模型)
学生观察讨论牙齿的作用
13分钟
师引导
问:人一生有几副牙
门齿:切断
犬齿:撕裂
臼齿:磨碎
生:乳牙、恒牙
生:用花生、甘蔗体验
汇报
通过学生实际感受、观察,体验三类牙齿在咀嚼活动中的协调工作。
学生分小组讨论,并提交答案
教学设计思路
分六部分:
1、播放短片激发学生兴趣,导入课题。
2、学生相互观察,调动学生积极性,总结不同食物从进入口腔到被咽下去之前的变化过程。
3、学生小组讨论,馒头、花生在口腔里的变化。
4、观察牙齿,引导学生说出不同牙齿的不同功能。
5、分小组讨论。
6、学生汇报并总结
依据的理论
观察,探究、引导式教学
信息技术应用分析
2分钟
指导
学生作业
巩固
板书设计
口腔里的变化
牙齿、舌和唾液:
切碎、研磨、搅拌、润湿食物
牙齿(28~32颗):门齿(8颗)----切断食物
犬齿(4颗)----撕裂食物
臼齿(16颗)-----磨碎食物
(智齿也叫臼齿4颗20岁以后生长)
龋病牙
教学反思
学生对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对保护牙齿的重要性还存在认识不足,动手、观察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