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从语法化看“V上”与“V下”不对称的实质

合集下载

汉语词汇语法化

汉语词汇语法化

汉语词汇语法化的情况词汇语法化也就是狭义的语法化它包括两种情形:(l) 实义向虚义的变化;(2) 不太虚向更虚义变化;.1 实义向虚义的变化这类虚化一般是名、动、形三类实词虚化成副词等意义比较虚的词,如刘坚等认为近代汉语动态助词“将”、“着”、“取”、“得”等是由动词演变而来。

“将”、“取”、“得”是由句法位置改变虚化的。

它们大致都经历这样一个语法化过程:连动式→表示动作结果(补语)→表示动作完成、持续(助词)另外,该文中还分析名词“时”到晚唐五代演化为语气词,表“附着”义的动词“着”到六朝乃至唐五代演化为介词,这都属于词汇语法化的第一类。

.2 不太虚向更虚义变化此类虚化如刘坚等认为,反诘副词“敢”是由表“可、能、会”的助动词“敢”虚化而来。

其实,词汇语法化的第二类还应该包括意义具体的词变成意义抽象的同,如一般动词变化为能愿动词。

汉语词汇语法化的原因一、汉语词汇语法化的外因交流的需要是语法化首要的和根本的动力。

交流的需要落实到具体的话语中,体现为交流必须满足便于表达和便于交流两个条件。

表达和交流同人类的认知规律息息相关,认知规律对具体的语法化过程及原因有很强的解释性。

(一)交流的需要远古时期,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的思维简单,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含混、笼统,用名、动、形、数等实词组成的语言可基本满足交流的需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认识能力以及抽象思维能力的提高,原先只由实词组成的简单含混的语言开始无法满足交流的需要。

为了表达错综复杂的事物、性质之间的关系,为了表达变幻多端的行为、状态之间的关系,原先的语言系统不得不进行调整、变化,这就从语言外部为语法化提供了动力。

如没有交流的需要,便没有语法化,交流的需要是语法化首要的动力和原因(二)认知的规律认知规律作为语法化的重要原因之一,与交流需要密切相关。

交流需要是从宏观的角度考察语法化的动力、原因,认知规律是从微观的角度寻求某一类词、某一个词具体的语法化原因。

再谈“V上”和“V下”

再谈“V上”和“V下”

再谈“V上”和“V下”作者:***来源:《华文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01期[關键词]“V上/V下”;完结体;语法化;泛化[摘要] 结果义“V上/V下”结构中的反方向趋向动词“上”“下”都发生了语法化,变成了表示“动作完结”的语法成分。

表示“动作完结”的“上”“下”是一种处于语法化早期阶段的语法成分,其性质、功能都与类型学中的完结体标记十分类似。

被重新分析为表示“动作完结”的语法成分之后,“上”“下”都经历了“泛化”过程,其语义概括性不断增强,自身适用范围不断扩大,虚化程度也不断提高。

在“上”“下”的泛化过程中,其来源结构和词汇的某些语义特征一直滞留,始终制约着它们与动词的选择限制关系。

“V上”和“V下”是汉语中使用相当频繁的两种结构,可以与“上/下”组合的动词十分广泛,组合关系也非常复杂。

根据“上/下”语义的不同,“V上/V下”可分为两类,一类“上/下”表示具体的空间位移(如“跳上桌子/跳下桌子”),一类表示抽象的结果。

本文主要讨论第二类。

例如:(1)娶上媳妇/娶下媳妇惹上麻烦/惹下麻烦写上自己的名字/写下自己的名字(2)吃上饺子/吃下饺子存上几千块钱/存下几千块钱(3)戴上眼镜/*戴下眼镜摘下眼镜/*摘上眼镜(4)打下叉叉/打上叉叉打下坚实的基础/*打上坚实的基础第一组“V上”“V下”都可以说,且意义大致相同,仔细体会则有微殊。

第二组也是“V上”“V下”都可以说,但意义差别明显。

第三组显示了动词对“上/下”的选择限制。

第四组显示了动词宾语对“V上/V下”组合关系的影响。

表抽象结果义的“上/下”与动词的组合究竟有什么规律?又该如何解释?对此前人已有很多探讨,也总结出了不少规律(李临定,1990;史锡尧,1993;陈昌来,1994;邱广君, 1995、1997; 刘月华, 1998; 刘广和,1999;任鹰、于康,2007;萧佩宜,2009;蒋绍愚,2011;李思旭、于荣辉,2012;常娜,2018);但由于对其中“上/下”的定性还不够精准,在解释的可信度和普遍性上往往差强人意。

昆明话和普通话_VV_V_一_下_的功能_形式对比

昆明话和普通话_VV_V_一_下_的功能_形式对比
(24) 他随便看了看 , 也没说什么 。 (25) 我仔细想了一想 。 (26) 他想了一下 , 觉得我的话有道理 。 (27) 我们只玩了一会儿 。 普遍话中 “VV”、“V 一 V”、“V 一下”和 “V 一会儿”有表示未然动作的强烈倾向 , 它们大多出 现在劝说或祈使等句子中 , 在叙述体语里描写人物 动作时也可以表示已然 。如 (28) - (31) 的都是
— 145 —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第 22 卷
未然状态 , 而 (32) - (34) 则表示已然状态 : (28) 你看看这本书吧 。 (29) 这是货款 , 你点一点 。 (30) 你看一下这本书 , 你会有启发的 。 (31) 我出去玩一会儿就回来 。 (32) 他不好意思地笑笑 。 (33) 见了大爷只点一点头 , 没说话 。 (34) 他看一下我 , 什么也不说 , 走了 。 昆明话只有 “VV”和 “V 一下”, 没有 “V 一
关键词 : 昆明话 ; VV ; V 一下 ; 短暂 ; 尝试 ; 功能负荷 【中图分类号】H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 - 867X (2005) 01 - 0144 - 04
在整个西南官话里 , 昆明话最突出的特点是具 有动词重叠形式 , 形成 “VV”与 “V 一下”表示 短暂 、尝试意义两种形式共存的局面 , 而其他西南 官话则基本只有 “V 一下”表示短暂 、尝试意义的 形式 。表面看 , 昆明话的这两种形式及其表意功能 与普通话基本一致 , 但如果着眼于二者在各自语言 系统中与相关形式的依存关系 , 却存在很大差异 。 本文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 , 通过与各种相关形式的 对比 , 分析昆明话的这两种形式与普通话的系统差 异 , 结合历史来源探讨它们的相互依存关系 , 从而 在此基础上进行语言形式和功能的对比研究 。

“上”与“下”语义的不对称性及其认知阐释

“上”与“下”语义的不对称性及其认知阐释

“上”与“下”语义的不对称性及其认知阐释-汉语言文学“上”与“下”语义的不对称性及其认知阐释摘要:“上/下”的不对称现象广泛存在于现代汉语中,本文很据“上/下”在作方位词、动作动词以及趋向动词时表现出来的不对称现象,从认知语言学角度运用原型理论、隐喻投射理论以及标记理论对其进行阐释,探讨其不对称的原因。

关键词:“上” “下” 不对称认知语言学一、引言“上/下”这组词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极高,二者看上去很简单,使用起来却很复杂。

一方面,“上/下”具有体词的性质,首先是方位词,表示物体的空间方位和位置,例如“桌子上、枕头下”等。

另一方面它们也具有谓词的性质,分为两种情况:它们可以是动词,如“上山、下山、上车、下台”;也可以依附在动词后面作趋向性成分,如“爬上山、罩上纱”。

无论是体词性还是谓词性的含义,其相关结构的不对称性在形式和意义上都有极其明显的表现。

沈家煊(1999:1-5)指出,“不对称总是相对实际存在的或‘预想中的’对称而言,凡是有一一对应关系的就是‘对称’,凡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就是‘不对称’;不对称现象存在于语言的各个层面,包括语音、构词、句法、语义和语用。

这种现象不是个别的,而是普遍的。

”本文旨在运用认知语言学中的相关理论,阐述“上/下”这组词在使用过程中的不对称性,探究其成因并对其作出一个全面、合理的解释,也希望能够有助于对外汉语教学。

二、“上/下”作为方位词语义的不对称性(一)“上/下”的原型及其语义的不对称特征“原型范畴”(prototype)这个术语一般用来指某种范畴的中心成员或中心成员群(thecluster of central members)(T alor,1995),它是人们对世界类化(或称范畴化)的认知参照点。

也就是说,人类以原型为参照点认识世界并从认知上使其范畴化。

在现代汉语中,作为方位词的“上/下”以“X上/下”的结构出现,如:山上/下,床上/下,山坡上/下,桌子上/下,大桥上/下,操场上/*下,火车上/*下,飞机上/*下。

从事件的角度看补语_上来_和_下来_的对称与不对称

从事件的角度看补语_上来_和_下来_的对称与不对称

# 童小娥 ( 2007) 根据所表达的位移义的不同 , 对 下来 这方面的一次初步尝 试。 ∃
下去 的不对称现象进行了分析 , 可看作是
关于 比较理想的位置为上 , 不太理 想的位置为下 , 详见 L akoff& Johnson( 1980: 16) 、 蓝纯 ( 2005: 本文所用语料 如无特殊说明 , 均来自北京大学 CCL现代 汉语语料库。
497
世界汉语教学 第 23卷 2009 年第 4 期
来 、 扔上来 ! ! ! 扔下来 等。这种对称情况可用图式表示如下:
图 1
述 + 上来 与 述 + 下来 的图式
这类结构中的述语主要是一些不具有固定的 [ + 上向 ]或 [ + 下向 ] 语义特征的移动类、 搬移 类、 促请类和扶引类词。主要有 : 蹦、 飞、 跨、 溜、 飘、 伸、 逃、 跃 )) ( 移动类词 ) 2 2 搬、 抱、 背 ( b i) 、 吹、 登 ( 1) ( 腿 和脚向脚 底的方向 用力 )、 叼、 丢、 刮 ( [风 ] 吹 )、 钩、 扛、 拎、 抛、 捧、 扔、 甩、 踢、 投、 投掷、 推、 运、 拽 )) (搬移类词 ) ∗ 喊、 哄 ( h ng) 、 叫、 派、 请 )) ( 促请类词 ) 搀、 搀扶、 扶、 引 ) ) ( 扶引类词 ) 其中移动类词组成的述补短语表达的是内动力位移事件 , 即位移的动力来源于位移主 体本身 ; 搬移类、 促请类和扶引类词组成的述补短语表达的是外动力位移事件 , 即位移的动 力来源于位移主体之外。如: ( 6) a . 老太太两只瘦长的手伸上来, 直抖呀, 把我从头一直摸到脚。 ( 冯骥才 %一百个 人的十年 & ) [ 内动力位移事件 ] b . 有水波在抚弄他的短发 , 那种感觉像是母亲的手 , 从不可见的空中伸下来。 ( 张 贤亮 %绿化树 & ) [ 内动力位移事件 ] ( 7) 他父亲把他抱上来 ( 下来 ) , 他揉揉眼说 : )) ( 萧乾 %银风筝下的伦敦 & ) [ 外动力位 移事件, 他 是位移主体 , 他父亲 是动力源 ] 2 . 2 句法分布形式对称, 述补结构所表达的事件义或事件的事件结构不完全对称。这 又可细分为三种情况。 2 . 2 . 1 述 + 下来 所表达 的事 件义 少于 述 + 上来 所表 达的 事件 义。如 : 带 下 来 ! ! ! 带上来 走下来 ! ! ! 走上来 等。 带下来 和 带上来 都能表达物理空间和虚拟空间的上下位移, 如例 ( 8) 中 a 、 b 两组 句子, 但 带上来 还可表达物理空间上由远而近的位移 , 如例 ( 8c)。 ( 8) a1 . 信是她下楼取报纸时带上来的。 (刘心武 %白牙 & ) [ 物理空间的上下位移 ] a2 . 我的工具下山时就没带下来 , 就放在山上, 准备不顺利时再往山上跑。 ( 王小波 %黄金时代 & ) [物理空间的上下位移 ] b1 . 从基层到省直机关挂职的, 也能把基层情况、 呼声和好的作风带上来。 ( %报刊

上、下隐喻映射的对称与不对称现象分析

上、下隐喻映射的对称与不对称现象分析

第25卷第2期零陵学院学报V ol. 25 No.2 2004年3月 Journal of Lingling University Mar. 2004“上”、“下”隐喻映射的对称与不对称现象分析李文莉 (涪陵师范学院 中文系,重庆 涪陵 408000) 摘要:“上”、“下”本是一对表空间概念的词语,它们常常映射到其它非空间领域,表示时间、等级、范围、动作行为等意义。

本文主要考察了“上”、“下”在隐喻意义的使用中表现出来的对称与不对称现象,从中分析了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关键词:上;下;隐喻;对称;不对称*  中图分类号:H0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697(2004)02-0075-03 认知语言学认为,人们常采用隐喻的方式认识世界,隐喻就是将某个已知领域的经验映射到另一未知领域,以此来认识未知对象。

两个领域之所以能够发生映射,是因为二者之间存在着某种相同的认知结构模式——意象图式。

意象图式是人们对某些有关联的事物经过长时间的反复感知后,在大脑中形成的一种抽象的认知模式,如 “上—下模式”、“里—外模式”、“路径模式”、“容器模式”等。

意象图式是一种动态模式,“它具有很大的韧性,可以在完全不同的情境中以各种各样的形式体现出来,也就是说,它能联系起大量具有一再出现的相同结构的经验。

”[1] 大多数的意象图式来自空间概念,因为空间方位感知能力是人类最基本的能力,方位概念是人们较早产生的概念,在此基础上,人们将其他抽象的概念如时间、数量、情绪、身体状况、社会地位等投射于这些具体的方位概念上,形成了用表示方位的词语表达抽象概念的隐喻语言,如“春节前后”、“经济中心”、“上流社会”、“外强中干”、“吃里扒外”等等。

 在空间概念中,“上”、“下”是隐喻映射范围最广的一对方位词,本义分别表示“位置在高处的”、“位置在低处的”,由此静态的意义引申出动态的意义,“由低处到高处”是“上”,“由高处到低处”是“下”。

Grammaticalization语法化

Grammaticalization语法化
Sweetster (1990:27, 148) 认为语法化就是从实意 词项状态变为语法词素状态, 是语义向更加抽象方 向变化的一种常见结果.
Heine 等(1991:2) 认为语法化是要表明词项在哪 里起到语法作用.
Traugott (1993:1)指出”语法化”这一术语有两 层意思:
(1) 研究语法形式和构造是如何出现的,它们是如何 被使用的, 又是如何影响语言形成的;
(2)研究词项如何随着时间的推移成为语法形式的过 程.
Taylor (2019: 349) 认为语法化是以往的词项) erstwhile lexical item)逐步图式化,逐渐失去原有 丰富的概念内容的过程.
Langacker 认为在一个“力量-动态”事件中会 发生一系列的能量交互过程,一个接一个地 向下传递。可图示为:
head
tail
2. 舞台模型(stage model)
观察者(viewer)如同在台下观看演员表演的观众, 目光前视时形成了一个视觉注意区,可称为舞 台表演区(onstage region),舞台道具和背景都 在这一区域之中,但观众的注意力常常集中在 舞台上表演的演员身上。
首先语法化是基于人们的认知能力,与人的主观性 有关, 主要是指从实到虚的演变,隐喻也主要是从 具体到抽象的映射,因此从认知规律的角度来说,两 者是共通的.
当今国外研究语法化的认知语言学家主要 有: Langacker, Lakoff, Taylor, Heine,
Hopper, Traugott, Ungerer&Schimid, Sweetster, Dirven & Verspoor等.他们对语 法化表示出浓厚的兴趣, 且将其研究范围从
在典型事件模型中,主要有两个参与者(participants): 施事者和 受事者。这一模型主要包含以下两个模型:

习语构式“V上一V”

习语构式“V上一V”

Modern Linguistics 现代语言学, 2021, 9(1), 13-19Published Online February 2021 in Hans. /journal/mlhttps:///10.12677/ml.2021.91003习语构式“V上一V”康阿敏上海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上海收稿日期:2020年12月11日;录用日期:2021年1月21日;发布日期:2021年2月3日摘要“V上一V”是一个构式,该构式由变项“V”和常项“上”,“一”组成。

“V”主要是单音节自主动词,在该构式中,“上”已经语法化,没有实在的语法意义,“一”不是指数量一,它已经泛化,表示动量小,或者表示动作是尝试性。

该构式表短时、尝试、具有主观轻量的特征。

在使用中,“V上一V”出现了情态化的趋势。

该构式的成因为隐喻和构件整合。

关键词主观轻量,情态化,隐喻Analysis of “V Shang Yi V” ConstructionAmin KangInternational College of Chinese Studies, 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Received: Dec. 11th, 2020; accepted: Jan. 21st, 2021; published: Feb. 3rd, 2021Abstract“V Shang Yi V” is a construct composed of the variable “V” and the constant terms “Shang” and “Yi”.“V” is primarily a monosyllabic autonomous verb. In this construction, “Shang” was grammaticalized and has no real grammatical meaning. “One” does not refer to the quantity “One”; it has been ge-neralized, indicating that the momentum is small, or that the action is tentative. This construction is short-term, tentative, and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ubjectivity, lightweight and interactive subjectivization. In use, “V on V” tends to be a modality. This construction is formed by metaphor and component integration.康阿敏KeywordsInteractive Subjectivity, Modality, MetaphorCopyright © 2021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licenses/by/4.0/1. 引言“V上一V”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表达方式,如:坐上一坐、逛上一逛、聊上一聊……Goldberg (1995) [1]对构式的定义为:当且仅当C是一个形式意义的配对体<Fi, Si>时,且C的意义不能从C的构成成分或其他先前已有的构式中得到完全预测,C是一个构式。

浅析现代汉语“V不了”结构

浅析现代汉语“V不了”结构

浅析现代汉语“V不了”结构“V不了”结构是现代汉语语法中常见的一种句法结构,关于这种结构的语义、句法、语用的研究不胜枚举,但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本文将对“V不了”结构进行考察,从其意义、结构的特点、教育教学方面进行论述。

现代汉语中“V不了”结构很常见,其中的“V”指的是动词,有关“V不了”结构的研究很早就有了,早在李宗江的研究中就有涉及,到现在,已经研究得比较深入了,出现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陆意对“V不了”结构进行了分类,分别从句法、语义、语用方面进行了探讨,并且从历时的角度分析了其语法化的原因。

李红艳认为“V不了”表示动作或者动作的结果不会实现,她从“小三角”语法理论入手,从语里、语表、语用三个角度进行研究。

王瑜对“V不了+疑问形式”进行了详细考察,分别对其中常见的“V不了+多少/多久/什么”这三种格式进行句法、语义、语用的研究。

李善熙认为“V不了”表达主观小量,列出了很多语料但是没有过多的分析。

可见,有关“V不了”结构的研究比较深入,但仍可以继续挖掘,下面本文将对其进行考察。

一、“V不了”结构的意义有关“V不了”的意义,不同的学者意见较一致,没有太大的差异,总的来看,其中的“V”表示的是动词,“V不了”表示的是动词表示的动作无法实现,不能做到或者不能实现动词表示的动作,有时能表达主观小量,有时可以解释为“不V”,但是有时候却不能,在分析其意义的时候,要结合具体的语境以及其中的动词来判断。

通过观察语料库的语料,“V不了”结构在CCL语料库的语料中并不少,并且其中的“V”可以是多种不同的动词,例如:要不了三天你也得瘦一圈。

此例中,“V不了”结构中的“V”是“要”,其中的动词也可以换成“用”,“要不了”表示的是没有实现动词“要”所表示的动作,换成“用”也可以表达同样的意思,即不用三天也得瘦一圈,这里的“要不了”或者“用不了”都可以解释为“不要”或者“不用”,同时,可以看出“要不了”结构表达主观小量,这个结构中的动词有的时候可以换成别的,且有时候换了别的动词并不改变句子的意思。

汉语方言位移类处置式中的V_(1)V_(2)——兼论复音处置介词的来源

汉语方言位移类处置式中的V_(1)V_(2)——兼论复音处置介词的来源

语言科学 犐犛犛犖1671-9484 犆犖32-1687/犌 2021年5月第20卷第3期(总第112期)287-300[收稿日期]2019年10月20日 [定稿日期]2020年12月3日doi:10.7509/j.linsci.202012.033659本研究得到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一般项目(项目号:16YJA740010)的资助,谨致谢忱!本文的研究工作得到了王葆华教授和储泰松教授的帮助,《语言科学》编辑部和匿名审稿专家也提出了宝贵的修改意见,在此一并致以诚挚的谢意!文中错谬之处,概由作者本人负责。

汉语方言位移类处置式中的V1V2———兼论复音处置介词的来源孙宜春 邵 宜暨南大学华文学院 广东 广州 510610提要通过对“V给”的历时发展的梳理,可以解释汉语方言处置句中出现的给予义V1V2的性质,并证实方言中复音处置介词的来源。

文章认为V1V2在历时发展过程中出现过两条不同的线索:其一,V2语法化为介词,和V1分离,和后面的与事宾语结合构成介宾补语。

这是主流演变,主要以北方方言和普通话为代表;其二,V1V2词汇化为复音动词,有的进一步转类为复音介词或连词,主要出现在南方方言中。

关键词处置式 词汇化 语法化 复音词中图分类号 H1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9484(2021)03-0287-141引言我们在考察汉语方言中的处置式时发现,在位移类处置式的谓语位置上除了常见的单音节给予义动词之外,还常常出现双音节形式表示给予义,我们记作V1V2(因为两个音节都可以作动词单独使用,因此暂用V1V2表示,但这并不代表认定该结构是由两个动词构成的短语),例如:(1)姆妈拿倒滴钱还赐他哩。

(妈妈把这些钱还给他了。

)(湖南娄底,卢小群2007)(2)渠拿书借给了别人用。

(他把书借给了别人用。

)(江西南昌,张燕娣2007)(3)王师傅没把两个徒弟把乞我。

(王师傅没给我两个徒弟。

)(湖南洞口,胡云晚2010)在这个位置上出现的V1V2句法分析上有两种可能性:一种是把V1V2看作是一个复音动词;一种是把V1V2分析为“动词+与事介词”。

趋向补语的非范畴化研究——基于语料库“V上”与“V下”的比较

趋向补语的非范畴化研究——基于语料库“V上”与“V下”的比较

上, 研究 者或是使 用 语 法化 理 论 针 对某 一 趋 向补语
进行 历 时考察 , 或是 使 用认 知 语 言 学理 论 从 定性 的
角度 对其 引 申用 法进行 解释 和说 明 。而结合定 量分 析手段 , 对整 个趋 向补语 范 畴 进行 探 讨 还 是 学界 的

“ 达到 的 目的” 状 态 义则 更 加 虚 化 , 趋 向范 畴在 ; 是 时间范 畴 的延展 , 表示 “ 动作 状 态 的开 始 、 续 或 停 继 止 ” 。“ 等 V上 ” “ 、 V下 ” 义 从 空 问 域 向 时 问域 转 语
2 0世纪 8 0年 代 以来 , 研究 者对 趋 向补语 的语
义研 究获 得 了长足 的发展 。在研 究对 象和研 究方法
非 范 畴 化 的 表义 体 系
在“ V上 ” “ 下 ” 、V 的表 义 体 系 中 , 向范 畴义 趋 是最 基本 的语义 范 畴 , 此基 础 之 上还 具 有结 果义 在 和状 态义 : 果 义 表 示 “ 作 行 为 产 生 的 结 果 ” 结 动 或
第4 2卷第 5期
2 1 年 9月 01
南昌大学学报 ( 文社会科 学版 ) 人
J URNAL O O F NANC HANG UN VE I Y I RS T
V l4 . 0 _ 2 No 5
S p. e 201 1
趋 向补 语 的非 范 畴化 研 究
基 于语 料 库“ 上” V下 ” 比较 V 与“ 的
和 拓 展 的体 现 。
关键词 : 向补语 ; 趋 非范畴化 ; 隐喻 ; 转喻
中 图分 类 号 : 4 . H16 3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编 号 : 0 0 4 ( 0 1 0 1 6— 4 8 2 1 )5—02 0 0 17— 5

“V错-错V”结构差异及认知解释

“V错-错V”结构差异及认知解释
out— one phenomena.
Key words:V—CUO (错 );CUO (错 ); 一V adverbial;complement
吕叔 湘 (1966) 指 出 ,“动形 组合 和形 动组合 一 般 不 能 转 换 ,只 有少 数 例 子 ,如 ‘这 一 篇 要 熟 读/读 熟 ’,‘错算 了/算错 了五 毛钱 ’, ‘早来 了/来 早 了 十 分 钟 ’,是 成 分 相 同,意 思 也 差 不 多 的。” 事实 上 ,这几 个例子 的意 思仍有 较大 的差别 。
tactic grammar is more obvious than in lexical order, thus the latter is often neglected.This paper provides compar·
ative analysis and explanation of the structural diferences of V—CUO (错 ) &CUO (错 ) 一V from these three as— pects:t he syntactic representation,semantic orientation and subjectivity,the forming and genesis of Four—with—
收稿 日期 :2017—10—08 作者简介 :曹琳 琳 (1993一 ),女 ,江西都 昌人 ,南 昌大学硕 士研究生 ,研究方 向为现代汉语语法。
· 80 ·
第 1期
曹琳琳 :“V错 一错 V”结构差异及认知解释
第 40卷
学界 目前 对 于 “V错 一错 V”结 构 的研究 还不 充 分 ,但解决 这个 问题对 我们 深入 了解 状 中 一动补 结 构 的差异 以及在 对外 汉语教 学方 面都大有 裨益 。

“v上”结构的语义分析及对外汉语教学

“v上”结构的语义分析及对外汉语教学

“v上”结构的语义分析及对外汉语教学作者:王璐菲来源:《教育教学论坛》2015年第05期摘要:现代汉语中“v上”结构表达的语义非常丰富,是留学生习得的重点和难点之一。

本文试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v上”结构的语义进行归纳整理,并对教材进行考察分析,以期对对外汉语教学提出建议。

关键词:“v上”;上;语义;对外汉语教学中图分类号:H19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5-0179-02“v上”结构是现代汉语中的常用结构,受语义引申和语法化的影响,补语“上”的语义纷繁复杂,这就造成了外国留学生在习得“v上”结构的困难和偏误。

对于“v上”,国内学者已经做了许多研究,对“上”的语义归类莫衷一是。

本文试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v上”结构“上”的语义类型进行梳理与总结,并在此基础上考察“v上”在教材中的处理情况。

一、“v上”结构中“上”的语义类型归类“上”在《说文解字》中的解释是:“上,高也”,它最初是作为体词出现的,表示的原始方位意义是“在高处”。

后来作为谓词,表示原始行为动作义“由低处向高处移动”;而后进一步引申,表达多种语义。

在其原始行为动作义“由低处向高处移动”中,我们可以提取“上”的三个语义要素,即:①离开起点;②由起点向终点移动(路径);③到达终点。

进入“v上”结构以后,“上”进一步语法化,语义纷繁复杂,但我们仍然可以找出与其三个语义要素间的联系。

(一)位移趋向义在这类结构的“v上”中,“上”表达的是行为或动作的方向,既可以表示具体空间的位移义,也可以通过空间隐喻,表达心理空间的抽象位移。

1.“上“表具体空间位移趋向义。

a.拖拉机爬上了坡。

b.把羊赶上山。

c.中国登山队把五星红旗插上了珠穆朗玛峰。

d.那女人跟上我,同我并肩走。

上面的例句中,“上”表示的是行为或动作的方向。

“上”既可以表示纵向位移,从低处到达高处,如a、b句,也可以表示横向位移,即向前,如d句。

这实际上是将纵向空间的位移引申到横向空间,“前”为“上”。

再谈V上和V下

再谈V上和V下

Revisiting"V-Shang(上)"and"V-Xia(下)"
作者: 李卫芳
作者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上海200241;长治学院中文系,山西,长治046011出版物刊名: 华文教学与研究
页码: 32-40页
年卷期: 2021年 第1期
主题词: "V上/V下";完结体;语法化;泛化
摘要:结果义"V上/V下"结构中的反方向趋向动词"上""下"都发生了语法化,变成了表示"动作完结"的语法成分.表示"动作完结"的"上""下"是一种处于语法化早期阶段的语法成分,其性质、功能都与类型学中的完结体标记十分类似.被重新分析为表示"动作完结"的语法成分之后,"上""下"都经历了"泛化"过程,其语义概括性不断增强,自身适用范围不断扩大,虚化程度也不断提高.在"上""下"的泛化过程中,其来源结构和词汇的某些语义特征一直滞留,始终制约着它们与动词的选择限制关系.。

“上”与“下”语义的不对称性及其认知阐释

“上”与“下”语义的不对称性及其认知阐释

“上”与“下”语义的不对称性及其认知阐释“上/下”的不对称现象广泛存在于现代汉语中,本文很据“上/下”在作方位词、动作动词以及趋向动词时表现出来的不对称现象,从认知语言学角度运用原型理论、隐喻投射理论以及标记理论对其进行阐释,探讨其不对称的原因。

标签:“上” “下” 不对称认知语言学一、引言“上/下”这组词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极高,二者看上去很简单,使用起来却很复杂。

一方面,“上/下”具有体词的性质,首先是方位词,表示物体的空间方位和位置,例如“桌子上、枕头下”等。

另一方面它们也具有谓词的性质,分为两种情况:它们可以是动词,如“上山、下山、上车、下台”;也可以依附在动词后面作趋向性成分,如“爬上山、罩上纱”。

无论是体词性还是谓词性的含义,其相关结构的不对称性在形式和意义上都有极其明显的表现。

沈家煊(1999:1-5)指出,“不对称总是相对实际存在的或‘预想中的’对称而言,凡是有一一对应关系的就是‘对称’,凡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就是‘不对称’;不对称现象存在于语言的各个层面,包括语音、构词、句法、语义和语用。

这种现象不是个别的,而是普遍的。

”本文旨在运用认知语言学中的相关理论,阐述“上/下”这组词在使用过程中的不对称性,探究其成因并对其作出一个全面、合理的解释,也希望能够有助于对外汉语教学。

二、“上/下”作为方位词语义的不对称性(一)“上/下”的原型及其语义的不对称特征“原型范畴”(prototype)这个术语一般用来指某种范畴的中心成员或中心成员群(thecluster of central members)(Talor,1995),它是人们对世界类化(或称范畴化)的认知参照点。

也就是说,人类以原型为参照点认识世界并从认知上使其范畴化。

在现代汉语中,作为方位词的“上/下”以“X上/下”的结构出现,如:山上/下,床上/下,山坡上/下,桌子上/下,大桥上/下,操场上/*下,火车上/*下,飞机上/*下。

“v 上下”结构的不对称性-最新文档

“v 上下”结构的不对称性-最新文档

“v+上下”结构的不对称性一、“上”和“下”意义上的不对称1、“上”和“下”义项的不对称根据《现代汉语八百词》《实用汉语语法》《动词用法词典》《趋向补语通释》等工具书的解释,笔者对二者意义概括如下:将“上”的意义分为趋向意义、结果意义和状态意义以及作为衬字,分别为“上1”“上2”“上3”和“上4”。

其中趋向意义又分为两种:“上1a”表示“人或事物由低处向高处移动”的纵向移动;“上1b”表示“人或事物趋近眼前的目标”的水平移动。

结果意义分为三种:“上2a”表示“接触、附着、添加或者固定”;“上2b”表示“完成、达到预期的目标或数量”;“上3c”表示“具备某种能力”。

状态意义表示“由静到动”的状态。

“上”作为衬字表示轻松的语气。

将“下”的意义分为趋向意义、结果意义和状态意义,分别称作“下1”、“下2”和“下3”。

其中趋向意义又分为两种:“下1a”表示“人或事物由高处到低处”的纵向移动;“下1b”表示“从某处退离”的水平移动。

结果意义分为三种:“下2a”表示“完成并脱离或完成并遗留、固定”;“下2b”表示“完成、达到某种结果”;“下3c”表示“某个空间可容纳多少东西的能力”。

状态意义表示“由动到静”的状态。

由以上归纳看出,二者都可以表示“完成,取得某种结果”,但“下”可表示“完成并脱离或完成并遗留、固定”两种相反的结果,“上”只表示“完成并固定”一种结果。

“上”可以作为衬字,而“下”则没有这种功能。

2、形式对称,意义不对称这种情况是指“上”“下”有时可以和相同的动词结合,形式上对称,但意义并不相对:第一,当“上”表示趋向意义,“下”表示结果意义,例如“拿上”是通过动作,携带某物,“拿下”则指的是在外力作用下,与施事主体建立了新的领属关系。

人们在心理上习惯把占有的对象视为下处或下方,“下”经过语义引申可表示占有得到的关系。

第二,当“下”为趋向意义,“上”为结果意义时,例如“吃上”表示愿望的达成或者是动作的开始、状态的持续,如“吃上饭”,“吃下”表示吃饭这个动作的完成。

“V -上”和“V -上げる”中后项动词的非范畴化

“V -上”和“V -上げる”中后项动词的非范畴化

“V -上”和“V -上げる”中后项动词的非范畴化王育洁【期刊名称】《怀化学院学报》【年(卷),期】2014(000)009【摘要】Decategorization is one type of grammaticalization Decategorization refers to the phenomenon changing from major category (noun) to intermediate category (adverb and adjective) and finally to non - major category (preposition , auxiliary verbs etc .) .Composite words like “V - ageru” in Japanese and “V - shang” in Chinese are similar in their composition and meaning . Owing to their high frequency in these two languages , they have a high degree of gramarticalization .While ,what are their differences in decategorization ?Therefore ,in order to solve this problem , in this paper , the author tries to set up a standard of comparative in decategorization so as to compare their differences in intermediate category and non - major category between Chinese and Japanese .%小论以语法化研究中的非范畴化理论为指导,考察“V -上”与“V -上げる”在非范畴化阶段的异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共时语法化看“V上”与“V下”不对称的实质李思旭于辉荣摘要本文按照语法化程度的不同,探讨了“V上”与“V下”在表趋向义、结果义和时体义三个阶段上体现出的不对称现象,并利用“原型效应”和“凹凸原则”进行了认知解释,最后从共时语法化角度考察了“V上”与“V下”由对称到不对称的动态衍变规律。

关键词不对称;中立化;原型效应;共时语法化一引言最近几年国内外学者对跟“上”、“下”有关的不对称语法现象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如对动词“上”“下”的不对称研究(张其昀1995),对方位词“上”“下”的不对称研究(周统权2003;白丽芳 2006;蔡永强 2010),对“上”“下”与名词性宾语组配的不对称研究(卢华岩 2001;杨子、王雪明 2009;杨子、淡晓红2010),对述补结构“V上”“V下”不对称的认知研究(任鹰、于康 2007)等。

虽然“上”“下”与动词结合的述补结构不对称现象已经被学者关注到,但是还有很多有趣的现象值得进一步探讨:1)“上”可以表示时体义,而“下”却不可以,这说明“上”的语法化程度高于“下”,那么造成这种不对称的原因又是什么?2)“上”“下”虽为反义,但跟动词的匹配却不是完全对立的,存在着中立化(neutralization)现象,如为什么“写上名字”和“写下名字”都可以说呢?3)“上”和“下”都可以表示完成,同样作为应答义的两个词,“回答”后只能用“上”而“答应”后则只能用“下”呢?我们将从共时语法化的角度,按照“上”“下”语法意义的从实到虚,即趋向、结果和时体,对每一阶段的不对称现象进行详细描写,最后作出统一的解释,此外还将尝试归纳出补语“上”“下”语法化路径的共性与差异。

二“V上”与“V下”对称与不对称的表现2.1 趋向义的对称与不对称2.1.1“V上”与“V下”的对称表现。

趋向义是“V上”与“V下”结构的最基本的意义,表示的是一个位移事件。

在语义上,趋向义“V上”与“V下”表现出一种对立的对称关系。

“V上”可以表示两种空间位移:一种是自下趋上的纵向位移;一种是客体趋近目标的横向位移。

例句分别如:(1)我们兴致勃勃地爬上一座山头,登上建在山顶的望塔。

(1995年《人民日报》)(2)玉卿嫂转了几个弯,往一条死街堂走了去,等我追上前,连个人影都看不见。

(白先勇《玉卿嫂》)“V上”的这两种空间位移,在如下的两幅意象图示中展现的更明显:相应地趋向义“V下”也可以表示两种位移:一是自上而下的纵向位移,“V下”表示自上而下的纵向位移时,既可以表示客体自上而下趋近目标,又可以表示客体自上而下远离本体,如例(3)、(4)。

一是客体远离主体的横向位移,例如(),这是跟“V上”的路径方向相反的位移活动。

“V下”两种位移的三幅意象图示如下。

(3)只听唰的一声,小分队飞下了沟底。

(曲波《林海雪原》)(4)25日晚,张文秀笑着走下赛场,在她之前,顾原哭着一个人走了。

(1995年《人民日报》)除了物理空间的具体位移,表示抽象位移的趋向义“V上”“V下”也是对称的。

“V 上”表示通过动作使受事从下级到达上级,“V下”表示通过动作使受事从上级转移至下级,例如:交上报告/发下文件、派上任务/派下任务、报上请示/批下报告。

2.1.2 “V上”与“V下”带宾情况的不对称。

在入句之前“V上”与“V下”这一反义结构是对称的,如“飞上—飞下、跳上—跳下、升上—降下、搬上—搬下”等等。

但在入句之后,“V上”“V下”不仅受内部动词的制约,而且还受到其后续成分的制约,情况变得复杂起来,形式上就会产生不对称的现象。

前文我们提到了“V上”“V下”都可以带处所宾语,但“V上”必须带且只能带表终点的处所宾语,如上文的例(1),而“V下”不仅可以带起点宾语,如例(5),还可以带表示受事的宾语,如例(6)。

“V下”后也可不带任何宾语,如例(7),(8)。

(5)在演唱歌曲时,她还“老练”地走下舞台,与主宾席上的观众一一握手,博得全场阵阵掌声。

(2004《新华网》)(6)飞机从天空撒下一片片玫瑰花瓣,飘落在欢跳的人们身上,表示美丽吉祥。

(1994年《报刊精选》)(7)他们在我面前坐下,不吃不喝,神态尴尬。

(王朔《永失我爱》)(8)于是,一锹锹黄土纷纷扬扬地撒下,我的标志竖立起来。

(《读者》(合订本))当“V下”后带的处所宾语表示位移起点时,“V下十处所名词”可以通过介词“从”将处所宾语提前,变换为“从某处V下”的形式,如例(9);当“V下”结构中的动词为及物动词,且与受事构成动宾结构时,可以通过“把”字句的变换把受事宾语提前,句子也能成立,而“V上”不能做任何形式的变换,比如例(10)。

(9)她跳下车(→她从车上跳下),小挎包被后面的乘客夹在门里,用力一扯才拽出来。

(王朔《刘慧芳》)(10)她又登上板凳(→*把板凳登上),从柜橱上搬下箱子(→把箱子从柜橱上搬下),把一身鲜艳的、过年时穿的新衣裳穿在身上。

(梁斌《红旗谱》)2.1.3 “V上”与“V下”语义指向性的不对称。

齐沪扬(1998:15)认为表示一个物体的位移需要有两个条件:一是要有位移的方向;一是要有位移的原点和终点。

“V上”“V 下”在表示空间位移时,其后所接的处所宾语就是表示原点或终点的名词。

表横向位移时,“V上”“V下”的形式和意义都表现出严格的对称;表纵向位移时,从形式上看“V上/下+处所宾语”的形式是对称的,但从“V上”“V下”的语义指向性来看,二者呈现出明显的不对称性。

例(11)、例(12)的“V上”后的宾语都表示位移的终点;例(13)中“走下台阶”,“台阶”表示位移的起点,而例(14)中的“观众席”是“走下”的终点。

即“V 上”结构所带的宾语只能是体现终点指向的名词,而“V下”所能带的宾语既可以是体现终点指向的名词,也可以是体现起点指向的名词。

(11)特务押着他,走上台阶,进了大门。

(罗广斌《红岩》)(12)方枪枪爬上院墙,看到海军食堂旁的一溜高大的平房着了大火。

(王朔《看上去很美》)(13)我走下台阶,坐在她旁边的一张椅上:“看什么书?”(王朔《浮出海面》)(14)一赛完,我走下观众席,到李铁映同志跟前,他向我表示祝贺。

(《读者(合订本)》)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V上”具有语义单指向性,而“V下”具有语义双指向性。

所谓的“语义单指向性”是说一个语法形式在语义平面上单一地指向起点或终点的现象;“语义双指向性”指的是,某一个特定的语法形式在语义平面上同时具有起点指向和终点指向的并存现象。

但“V下”所带终点指向宾语的情况远远少于所带宾语指向起点的情况。

根据我们对所掌握语料的考察,二者的比例是14:81。

这类终点指向性宾语的共同特点是其海拔都不高于甚至低于地面或者水平面,如“掉下池塘、跳下海、爬下矿井”等。

2.2 结果义的对称与不对称2.2.1 “V上”与“V下”语义的对称表现。

“上”有表示附着性的结果义,表示动作完成而使客体附着于某处或某物。

与之相对“下”有表示脱离性的结果义,表示事物通过动作脱离原处或原物。

这类意义相对立的“上”“下”意义,可与意义相对立的动词组合构成反义词组,表现出对称的关系。

例如:穿上——脱下戴上——摘下挂上——取下缝上—拆下系上——解下钉上——拔下贴上——揭下担上—卸下而下面的例子也许更能直观地说明这种对称的关系。

(15)他脱下西装,换上那套灰布人民装,连皮鞋也换了,穿上浅圆口黑布鞋。

(周而复《上海的早晨》)(16)程晓鸣摘下自己的手套给学生戴上,而自己却冷得手发抖。

(1994年《报刊精选》)2.2.2 “V上”与“V下”对立义项的缺失。

“上”表示“覆盖”“闭合”意义时,与之相对的是“开”;“上”用在表“添加义”的动词之后时,与之相对的是“去”。

此时“V下”没有跟这两类意义相对应的用法,这样“V下”与“V上”形成了一种对称的空缺。

如:覆盖义、闭合义:关上——打开(*打下)闭上——睁开(*睁下)添加义:涂上——抹去(*抹下)补上——删去(*删下)结果义“V上”还可表示一种实现义结果,表示经过一定的努力达到了标准或成功地完成、实现某动作。

此时“V上”没有对称形式的“V下”。

如:V上:过上幸福生活考上大学住上楼房比得/不上他V下:*过下幸福生活 *考下大学 *住下楼房 *比得/不下他但表示可以“使结果固定”的“下”也有类似“实现义”的用法,如:拿下敌人拍下展品接下订单定下方案*拿上敌人 *拍上展品 *接上订单 *定上方案上面这类“V下”也没有与之对称的“V上”。

这说明“V上”“V下”表示的实现义各有侧重并不相同,适用于不同的语境。

但有些动词既能与“上”结合也能与“下”结合,后接相同的宾语,这似乎是一种特例,如“攻上主峰—攻下主峰、吃上西餐—吃下西餐”。

但稍作比较后我们不难发现,二者的结构有着本质的区别。

“攻上主峰”的“上”是一个趋向补语,指动作主体由主峰下移至主峰上的位移行为,语义比较具体;“攻下主峰”的“下”则是一个结果补语,指“攻”这一动作结果的实现并取得成功,语义较为抽象。

“吃上西餐”和“吃下西餐”都是动结式短语,但前者意思是达到了“吃西餐”这样一种生活水准,而后者只表示具体的吞咽动作的完成。

因此这两组看似相同的结构并不是对称的关系。

而“下”表示“下陷并使结果固定”义项时,“V上”也没有与之对称的用法。

与该类“V下”对称的是“V起”,如“额头上凸起个小包”。

(17)油灯下,王一生抱了双膝,锁骨后陷下两个酒窝,盯着油灯,时不时拍一下身上的蚊子。

(阿城《棋王》)2.2.3 “V上”与“V下”的中立化(非对立或对立消失)。

“上”“下”本是一对反义词,与动词组合之后,“V上”“V下”呈现出对立的语义是符合常理的,但实际情况中却出现了相同语境中可以互换的例子,似乎可以看作是一个同义结构。

也就是说,在表述同一个事件时同一个动词既可以选择与“上”搭配,也可与“下”组合,而且表达的意义几乎一致,这就似乎产生了一种意义和形式的错位。

我们先来看三组例子。

A 组 B组 C组刻上名字——刻下名字买上豪宅——买下豪宅装上两斤酒——装下两斤酒种上稻子——种下稻子娶上媳妇——娶下媳妇住上两个人——住下两个人 A组例中“上”与“下”用在动词后都有表示使对象出现或存留于某处的意思。

表面上看,“上”、“下”可以互换使用,但在具体的上下文或特定的语境中,有时可以互换使用,有时只可以用“上”,有时只可以用“下”。

如例(18)中的“添上”不可换成“添下”,例(19)中的“写下”也不能换成“写上”。

(18)除此之外,深圳市政府还为“读书热”添上了一把火。

(1994年《报刊精选》))(19)1918年5月曼殊病逝于上海广慈医院,柳亚子写下《哭曼殊》七绝四首。

(同上)通过对语料的考察,我们发现当句子中出现表处所的状语时,“上”“下”一般能互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