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新课程教学论文
数学高中小论文(精选10篇)
数学高中小论文(精选10篇)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大家都有写论文的经历,对论文很是熟悉吧,论文的类型很多,包括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学位论文、科技论文、成果论文等。
那么,怎么去写论文呢?牛牛范文为您精心收集了10篇数学高中小论文,希望能为您的思路提供一些参考。
高中数学论文篇一一、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内涵高中数学教学中高效课堂的构建是指教师运用高效的教学策略与教学方式、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以高效率的课堂教学实现课堂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在高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创设一种民主、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要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数学学习态度,形成高效的数学学习习惯。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发现不同学生自身的特点与学习情况,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以高效教学方法的创新促进教学效率的有效提升,以高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的实现促进高中生数学能力的提升。
二、高中数学高效课堂建设的原则1、短时高效是高效课堂建设的基本原则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施过程中,一节数学课的教学时间是非常有限的,教师在一节课中所能利用的教学时间也是非常有限的,同时在一节课中学生的学习时间也并不多,在这样短时间的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要想最大限度地实现课堂教学目标,就需要以高效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
从这个角度来说,短时高效是高中数学高效课堂建设的一项基本原则。
2、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尽管新课程教学理念更加重视学生在教学实施中的主体性发挥,但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要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就必须充分重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
发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性,只有教师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教学能力、教学水平得到提升,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建设才能够得到根本的保障,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要实现高效课堂就要充分发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三、高中数学高效课堂建设的途径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教学中要高度重视基本的知识、技能和方法近些年来,考试的内容发生了变化,变得越来越灵活,考试的新变化,让一些教师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更多地重视一些难度相对较大的综合试题,这样的教学倾向势必造成教师对数学基本知识、技能、方法的忽略,这对于高效课堂的实现是极其不利的。
对高中数学新课改认识论文
浅谈对高中数学新课改的几点认识新一轮高中新课程改革在四川于2009年秋季实施,作为一个高中数学老师对于新内容、新教法、新理念、新结构实在有些应接不暇,通过不断深入研究教材、课程标准,结合近两年的教学实际,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一、认真研读课程标准,积极贯彻课改理念:《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10个基本理念:提供发展平台,构建共同基础;提供多样课程,适应个性差异;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注重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与时俱进地认识双基;强调本质,注意适度形式化;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注重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建立合理、科学的评价体系。
可以认为,《数学课程标准》充分尊重学生在发展过程中的差异性,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
将“双基”认定为一个动态发展概念,在继承“双基”这一我国数学教育优良传统的同时,摒弃了繁琐的计算、人为技巧化的难题和机械记忆的负担,增加适应信息时代发展需要的算法内容,把统计与概率、微量、导数、数学处理、数学建模、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学习数学作为新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
改进与丰富学生学习方式,有助于学生体验数学与实际生活和其他学科的联系;增强应用意识,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在课程中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表明高中数学课程具有更全面的育人功能,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得到有效落实。
二、依据课标要求,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使用教具。
1、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是国家对高中学生在数学领域的基本素质的要求,教材则是实现课程目标,实施教学的重要资源,它是依据课标而编写的。
在教学中,应以课标为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即用教材教而不是只教教材。
数学教材中存在许多问题,教师应认真理解课标,对教材中不符合课标要求的题目要大胆地删减;对课标要求的重点内容要作适量的补充;对教材中不符合学生实际的题目要作适当的改编。
2、应全面了解必修与选修内容的联系,要把握教材的“度”,不应采取一步到位法,如函数性质的教学,要多次接触,螺旋上升,实行分层教学。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论文6篇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论文6篇第一篇一、研究性学习的含义研究性学习是一种不局限于单纯知识的传授,而是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使各方面能力得到广泛提高的一种学习方式.具体是指教师设计一种可以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的学习情境,学生从探索中学会收集信息、分析问题,使自身的探索能力、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得到有效地锻炼,这也正是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目标.研究性学习的学习载体是生活中的各种课题或项目,它是一种学生独立自主地进行研究并获得相应知识的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与综合课程和学科教学都存在着差别,一方面,它不是活动课程,也不是一般的活动,因为研究性学习并不是由多个学科构成的课程,而且它是由学生自主参与进行科学研究的活动.另一方面,它不是单纯的学科教学,因为研究性学习是一种鼓励学生主动参加实践,如收集资料、选题、调查等,提高自身能力的学习方式,不再只是对学生进行单纯的知识的灌输.通过这种学习方式,学生不仅可以牢固掌握所学知识,还可以学会如何灵活地运用这些知识.二、高中数学课堂研究性学习的必要性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机械地传授数学的相关知识,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似懂非懂,死记硬背,教与学都围绕成绩展开,以提高教学成绩为宗旨,为学习而学习,忽视了教学的真正意义.研究性学习模式的出现,对高中数学传统教学和学习模式来说可谓是一场深刻的变革,该模式为学生创立了有助于其发挥主体能动性,表现自身创造力的学习情景,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对数学的研究中,独立探索,感受探索过程带来的成功与挫折,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应对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力.由此可见,研究性学习模式是对高中数学的学习是相当必要的,教师的任务不仅仅是继续地传授知识,提高成绩,更重要的是为学生创造一个自由发展、独立探索的平台,引导学生不断提高自身能力,让学生真正体验到学习数学的魅力.三、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建议1.重视学生对研究性学习模式兴趣的培养兴趣是做任何事的基础,没有兴趣,也就谈不上效率.尤其在数学的学习中,高中数学本身就是一门枯燥无味、入门困难的学科,是一门需要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具体实践中的学科,因此,培养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不仅可以使教师的教学事半功倍,还能使学生真正的会学数学,学会数学.传统的教学模式重视对知识的无条件灌输,学生变成被动地接受者,事实上,学生是学习中的主体,是积极的探究者.教师要做的正是扭转局面、改变现状,为学生设计一种吸引学生主动探究的情境,引导学生独立探索,而不是一味地传授已有的知识,使学生体会到探索中的乐趣,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为高中数学的学习增添色彩.2.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研究性学习方式不仅重视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的培养,还重视学生之间的团队合作能力.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倡导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和完成作业,完全忽视学生间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迫在眉睫.在课程设计中,教师可以多为学生设计一些形象有趣、需要团队合作才能完成的小游戏或任务,既有竞争、,又有合作,使学生分组合作、互帮互助,在轻松的氛围中完成任务.学生可以通过合作学习对方的长处、弥补自身的不足,取得高质量的教学成果.3.提高学生发现问题的敏感度问题是一切活动的起源,有问题,才有交流,才能进步.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机械地传授问题和答案,忽视了对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事实上,高中数学的学习就是一个发现问题、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和情境是共存的.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创造一个存在冲突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产生问题意识,激发学生认识问题的欲望,带着问题去学习理论知识,将理论与问题相结合.学生为解决问题,就会调动所学的知识和已有的经验,从自己的观点出发真正地理解数学,掌握数学,并实现对数学知识的灵活运用,从中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综上所述,研究性学习模式对高中数学的学习是至关重要的,要想把这种学习方式贯彻实施好,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首先需要教师真正理解研究性学习的含义和重要性,设计一种适合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的情景;其次,教师要提高自身对问题的敏感度,并鼓励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最后,教师要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提高知识素养,以便更好的引导学生提高自身的能力.第二篇1、引言高中数学是全国高中生必修的一门学科,也是让很多高中生头疼不已的一门学科。
高中学生数学教学论文10篇【论文】
高中学生数学教学论文10篇第一篇:高中数学情境教学分析一、情境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1.设置问题情境提问是数学教学中必要的交流方式,也是教师了解学生掌握情况的必要手段。
因此,创造科学的设问情境,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
由于数学本身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因此,教师在设置问题情境的时候,要抓住重点,不要过于宽广,要源自生活,这样的设问情境能让学生较快理解,并且能抓住重点。
例如,教师在讲图形平移时,可以让学生做开窗的活动,然后设置问题情境,问学生刚才开窗时窗户的移动属于什么变化。
这样的问题可以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会在潜意识里增强学生的求知欲,同时也可以增强学生的兴趣。
由此可见,设置问题情境对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具有重要的意义,教师要不断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不断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进而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求知欲。
2.设置游戏情境游戏是学生都喜欢的活动,无疑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进来,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当地引进游戏来增强学生的兴趣,以便让他们主动投入到学习中来。
另外,安排课堂游戏还可以活跃课堂,让学生带着积极愉快的心情学习数学知识。
例如,教师在讲“数学概率问题”的时候,可以带一些形状相同、颜色不同的小球,让学生蒙住眼睛随机抓取,然后让学生分析抓球的概率。
通过数次的实验,可以加强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到有用的数学知识,并且愉快的氛围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牢记程度,进而有效提升数学成绩。
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时,要适当引进学生感兴趣的活动,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兴趣,从而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3.设置故事情境高中数学教学中,往往教师的教学形式单一,加上数学本身的枯燥,导致学生缺乏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在课堂上很难集中注意力听教师讲课,这就难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教师要从根本出发,设置能够吸引学生的讲课情境,才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
高中数学教学论文精选3篇
高中数学教学论文精选3篇高中数学教学论文篇一1教师应逐渐转变教学观念,提高自身素质能力要想使高中数学生活化,首先教师应树立生活化的教学观念,明确数学与实际的联系,在实际的基础上,把握数学教学的内容和方式,从而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
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教师的观念和理论对于学生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因此,教师应努力提高自身的观念意识,使数学与生活密切结合,使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回归到生活当中。
在当前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努力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数学课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学生的“学”为主,教师只是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生活化的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表达自己的见解,说出自己的想法,促使学生逐渐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生活化的数学教学,需要在数学教学中结合具体的生活实例,这就要求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知识素养,扩大自己的知识量,学习和阅读不同种类的书籍,丰富自己的知识文化内涵,认真观察生活中的事物,把生活中的现象、人物与数学教学相结合,为生活化的数学提供良好的基础。
在学习数列极限的概念时,教师可以根据生活实际创设这样的案例,如果一个人距墙壁为2米远,他向着墙壁,第一步走1米,第二步走12米,第三步走14米……以后每一步都是前一步的一半长度,问:这个人何时才能走到墙壁?由于这个问题具有真实性,学生又能够进行操作,学生很感兴趣,让学生进行实际的操作,在过程中体味乐趣,又可以轻松地理解数列极限这个概念。
2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教师把自己作为课堂的主体,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在课堂中没有时间和机会发表自己的见解,而且长期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会使学生课堂感到枯燥、沉闷,对数学教学逐渐失去兴趣,不利于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实现。
生活化的数学课堂要求教师根据生活中的事例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教学情景,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来自于实际生活,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进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数学课堂中来,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
高中数学新课程教学实践与论文
高中数学新课程教学实践与探索课程改革的中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
参与到高中数学新课程的教学已几年,以下是我在教学实践与探索中对高中数学新课程的几点教学体会。
一、好课多磨――贴近实际,感悟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新教材在数学知识应用方面非常重视,每一模块都安排了大量实际情境的应用题,这些应用题都与时俱进,具有真实性、时尚性,没有故意改变数据,鼓励学生用计算器或电脑操作。
此外,模块的设计和布局与旧教材不同,对新知识的学习,大部分都通过适当的问题情景,引出需要学习的数学内容,然后安排观察、探究、思考、提示等引导学生用正确的学习方式掌握知识;同时又插进了许多了辅助资料,如:探究与发现、阅读与思考、观察与发现、信息技术应用等到拓展性栏目,为学生学习提供选学素材,极大地开阔学生的视野。
新《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
在教学中,我尽可能地把数学问题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从生活中来,又到生活中去,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离不开数学。
正如华罗庚所说:“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
”案例1利用科学事件创设课堂教学情况。
在执教“指数函数”时,可以从一则新闻报道引入:1994年8月美国考古学家在阿拉斯加州一处地窖中发现一具女童尸体,在无史料记载可考证的情况下,考古学家却能测定这名女童大约死于公元1200年,你知道考古学家是怎样测量古尸的年代吗?其实这是根据人体中含有的一种放射性元素“碳—14”的衰变速度(每年人体内有0.012%的“碳—14”衰变为“氮—14”)与尸体内的“碳—14”的含量进行推算的。
案例2 创设悬念问题情境,引发学生好奇心。
用一张报纸对折30次,这叠纸大概有多厚?设一张纸厚0.1mm,则对折30次后的厚为h=0.1×230(mm),取对数得lgh=lg0.1+30lg2≈-1+30×0.3010=8.0300 。
高中数学教育教学论文3篇
高中数学教育教学论文3篇在高中数学教学当中,高中数学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与组织者,在教学课堂上的作用是十分重大的。
本文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高中数学教育教学论文,欢迎阅读!高中数学教育教学论文篇一:高中数学应用题解题思路一、高中数学应用题教学的方法高中数学应用题的教学方法有很多种,在实际应用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以及数学课程的内容进行优化选择。
1.导学案教学方法。
导学案是教师为了在课堂当中能够指导学生实现自主学习而设计的一套材料体系,通常都包括“学习目标、预习导学、自主探究、自学检验、小结与反思、当堂反馈、拓展延伸、总结反思”等不同的部分。
导学案教学方法在高中数学应用题教学中的广泛应用,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发挥自身的指导作用,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完成学案中的不同环节,学生在这一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就能够实现对知识的“来龙去脉”的清晰掌握。
应用题中所涉及到的知识点通常比较多,通过导学案教学可以让学生思路清晰地去解决探究中遇到的每一个问题,同时还能够起到复习旧知识点的作用。
2.生活化教学方法。
生活化教学方法就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积极引导学生的思路走向实际生活,强化所学到的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在高中数学应用题教学中,生活化的教学方式是最有利于提高学生应用能力的方法。
教师在讲授应用题的解决方法中,常常会列举很多生活中常见的数学问题,让学生用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以及知识基础,通过合作探究,去解决这些问题。
3.自主学习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教学方法旨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是要以学生的主动学习、独立学习为主要特征的。
在高中数学课堂中自主学习的实现在于教师教学情境的创设,如果教学情境创设得当,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那么就能够充分发挥自主学习教学方法的优势。
自主学习教学方法可以分为几个阶段进行,第一个阶段,就是创设一个新颖且结合当堂数学知识的情境。
第二个阶段,在情境中分层设置探索的问题,让学生在问题的解决中获得成就感,从而自主探究问题。
高中数学教学论文
高中数学教学论文第一篇:高中数学教学论文高中数学教学论文:新课改下高中数学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策略高中数学教学论文:高中数学新课程对于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着更深层次的要求,本文就我们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应注重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的方法和策略上进行研讨,得给出了一般性的结论.【关键词】高中数学数学建模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思想方法应用能力交流与合作新课标明确指出:高中数学课程对于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理性思维,发展智力和创新思维起着基础性作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指能阅读、理解对问题进行陈述的材料;能综合应用所学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解决问题,包括解决在相关学科、生产、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能用数学语言正确地加以表述,建立恰当的数学模型,利用对模型的求解的结果加以解释.在它是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等基本数学能力的综合体现.由于高考数学科的命题原则是在考查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注重对数学思想和方法的考查,注重数学能力的考查,强调了综合性.这就对考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使试卷的题型更新,更具有开放性.纵观近几年的高考,学生在这一方面失分的普遍存在,如05年的全国卷i理科22题、06年的全国卷i理科20、21题,07年的安徽文科21题、08年全国卷i的理科20、22题,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平时教学中注重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以减少在这一方面的失分.笔者就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组成及培养谈几点雏见.一、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组成1、审题能力审题是对条件和问题进行全面认识,对与条件和问题有关的全部(来源好范文网+an=ap+aq,其中m+n=p+q用这条性质很容易解决这一问题(略去解题过程,因为这是众所周知的),笔者用心爱心专心一的观点是:确定一个等差数列一般只需要确定首项与公差,因此一般有关等差数列的问题的解决关键是寻找首项与公差,当然这对本题来说不可能,因为只有一个条件,只能列出一个关于首项与公差的方程,此时我们应该如何解决问题,一般地,如何面对未知数的个数大于方程的个数,对此我们有两种选择,第一、消元;第二、直接研究已知与未知的关系――当然是以首项与公差为参变量,解法如下:法一:由已知有:a1+d+a1+2d+a1+9d+ a1+10d=484a1+22d=48,a1=(24-11d)/2s12=12a1+6×11d=12(24-11d)/2+6×11d=6×24=144法二、仿上法有:2a1+11d=24又s12=12a1+6×11d=6(2a1+11d)=6×24=144对于上述的解题方法,如果不加思考,任何人都会说法一与法二比常用方法繁,但常用方法的简单是有代价的,即首先需补充公式,这补充的公式也许对于终身从事数学教学的高中数学教师来说是非常显然的,但对于要学习十几门学科、学习能力各不相同的高中生来说恐怕就是负担了,而法一与法二虽然比流行作法复杂,但它对我们是有补偿的,第一是不需要额外补充公式,第二、这两种方法都有普遍性。
高中数学论文范文2篇
高中数学论文范文2篇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师需要更加注重课堂教学的创新。
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实际情况,积极引导他们,激发他们研究数学的兴趣。
同时,教师也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动起来,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学会从实际问题中发现数学问题,并用数学知识去解决这些问题。
此外,教师还应该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培养学生的自主研究能力,使他们真正体验研究和探究数学知识的乐趣。
高中数学论文范文二: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策略探析摘要: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途径,本文从教师的角度出发,探讨了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策略,包括引导学生学会思考,注重学生的实际需求,以及创造积极的研究氛围等方面。
关键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教学策略一、引导学生学会思考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应该注重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提出有趣的数学问题,引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思考。
同时,教师还应该注重引导学生探究问题的过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研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注重学生的实际需求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应该注重学生的实际需求。
教师应该了解学生的研究情况和研究能力,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
同时,教师还应该注重教学内容的实用性,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三、创造积极的研究氛围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应该创造积极的研究氛围。
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如采用多媒体教学、组织数学竞赛等。
同时,教师还应该注重鼓励学生,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和成就,从而激发学生的研究热情和信心。
四、结语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途径,教师应该注重引导学生学会思考,注重学生的实际需求,以及创造积极的研究氛围。
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的自信心和兴趣。
新课程标准下高中数学教学方法论文
新课程标准下高中数学教学方法探究新课程确立了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这样的形势下,教师对自身的角色定位与转型是重中之重。
通过教师自身的转变,带动学生学习态度、求索精神的转变,达到双方在课堂教学中真正的转型。
下面,以教师对自身角色的转换为切入点,对新课程下高中数学课堂的教学方法进行分点论述。
1、时代的发展对应用数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数学这门应用最广泛的学科越来越凸显出其巨大的社会价值,并得到了人们高度的重视。
在我国的数学教学当中有很长一段时间对数学存在着不科学的认识,部分教师认为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就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推导能力和运算能力,使得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极为薄弱。
当今是一个讲究实效和效率的时代,数学这门学科的存在已不是仅仅停留在书面上,它的主要作用是被应用到社会经济发展当中,并产生实际的价值。
因此,无论是小学的、中学的、大学的数学教育应该有一个明确的目的,就是将学生培养成应用型人才,提高他们对数学的实际操控能力。
2、新课程环境下高中数学教学的全新方法2.1教师的角色转型《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活动不应仅局限于教师、教育、模仿及练习,还应积极倡导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动手设计能力以及合作交流能力等数学学习能力的培养。
通过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鼓励,加强对学生独立思考、探索习惯的培养,在课堂中营造出讨论、研究问题的氛围,充分调动起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发挥课堂中学生的主体性,为学生提供动手实践与合作交流、探讨的机会。
”要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必须对自身定位进一步明确,对教育的核心思想加以贯彻,从主导者转化为引导者。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通过自身努力争取为课堂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氛围,从情境创设的教学手段入手,展开师生共同参与学习的教学活动,拉近学生与教师间的距离,从而让学生对数学教学、教师、知识进一步产生好感,充分融入教学活动中。
2.2以教材为基础,合理利用教学资源新课改后使用的教材,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高中数学教学论文10篇【论文】
高中数学教学论文10篇【论文】1. 数学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探讨本文探讨了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常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研究兴趣。
2. 创新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该论文研究了创新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包括利用电子教学资源、互动教学工具等,以优化教学过程和提升学生的研究成绩。
3. 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差异化教育探索本文探讨了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实施差异化教育,以满足不同学生的研究需求和能力水平,并提高整体教学效果。
4.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互动性研究该论文研究了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互动性,包括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学生之间的互动等,以探索提高教学效果和促进学生参与的方法。
5. 高中数学教学中的跨学科教育研究本文研究了高中数学教学中的跨学科教育,包括与科学、艺术、文学等学科之间的融合,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培养综合素质。
6. 提高高中数学研究动机的措施研究该论文研究了提高高中学生数学研究动机的措施,包括启发性教学法、激励机制等,以激发学生对数学研究的兴趣和积极性。
7. 数学教学中的评价方法研究本文研究了高中数学教学中的评价方法,包括传统评价和综合评价等,以确定学生的研究水平和提供个性化的教学反馈。
8. 高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实践该论文研究了高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实践,包括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团队合作能力等,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应用能力。
9. 数学教学中的问题解决思维培养研究本文研究了高中数学教学中的问题解决思维培养,包括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创造性思维等能力,以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0. 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形式与内容的平衡研究该论文研究了高中数学教学中形式与内容的平衡问题,旨在找到适合学生研究特点和课程要求的教学模式,以达到有效传授数学知识的目的。
以上是10篇关于高中数学教学的论文题目,通过研究这些方面,我们可以进一步优化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综合素质。
新课程标准下高中数学概念教学论文
新课程标准下高中数学概念的教学一、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深入钻研教材新课程标准特别重视引导学生经历、体验数学概念发现和创造的过程。
大纲指出:要引导学生在学好概念的基础上掌握数学的规律,进行基本技能训练,并着重培养学生的能力。
通过钻研教材,要明确某个数学概念在整个教材中的地位,做到主次分明、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处理好重点。
要重视概念的形成过程,对概念的意义要逐字逐句的推敲,从而全面准确地弄清它的意义,特别要明确概念的适用条件。
二、生动直观地引入概念概念引入是概念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引入工作做得好,一开始就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使他们的思路纳入正轨,对正确理解和掌握要领有着直接影响。
例如:在讲述“弧度”的概念时,枯燥地讲解有关理论,学生常常越学越“糊涂”,我们可以以一个有趣的故事引入这个问题。
从前有个巴依老爷问阿凡提:门前河里的水有几桶?阿凡提聪明地回答:“如果这个桶与河一样大,那么有一桶,如果这个桶只有河的一半大,那么有两桶,……”由此引导学生思考并得出结论:(1)要度量某个量,必须先规定“单位”,即多大是“1”;(2)对于同一个量,人们常常根据需要在不同场合使用不同的单位。
在三角函数的研究和使用中,人们发现了角度制的一些缺憾,于是引入了一种新的度量角度的单位制,即“弧度制”。
通过这样生动直观地引入概念,学生可以知道,弧度制和角度制一样是一种度量角的制度,同时可以引导学生探讨、思考本节课的重点:多大的角是1弧度的角。
三、重视知识形成的过程,揭示概念的本质每一个概念的产生都有丰富的知识和实际背景,舍弃这些背景,直接抛给学生一连串的概念是传统教学模式中司空见惯的做法,这种做法常常使学生感到茫然。
丢掉了培养学生能力的极好机会,也难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新课程标准下的教科书对知识的形成过程十分重视,数学教学实践表明,要使学生理解概念,就必须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掌握了数学知识和规律,又发展了能力,也只有这样,才能揭示概念的本质,使学生全面地掌握概念。
高中数学老师教学论文(四篇)
高中数学老师教学论文(四篇)论文一: 创学方法提升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本论文研究了一种创新的教学方法,旨在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研究动力。
通过采用游戏化教学和实践应用的方式,学生参与度和积极性得到了明显提升。
论文详细介绍了该教学方法的设计和实施过程,并分析了教学效果。
研究结果表明,创学方法对学生的数学研究兴趣有着积极的影响。
论文二: 探讨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转变本论文研究了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转变,以适应现代教育需求。
论文通过调查和研究发现,传统的知识传授型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研究需求。
因此,数学教师应转变为学生的研究指导者和启发者,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
论文还提出了数学教师在角色转变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和策略。
论文三: 利用技术手段提升高中数学教学效果本论文研究了如何利用技术手段提升高中数学教学效果。
通过介绍各种教学辅助工具和软件的应用,论文分析了技术手段对数学教学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合理使用技术手段可以提高学生的研究积极性、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并提升教学效率。
论文还提出了教师在技术应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和策略。
论文四: 高中数学教育中的挑战与对策本论文探讨了高中数学教育中存在的挑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论文首先分析了学生研究态度和研究动力的问题,以及教师教学方法的不足。
针对这些挑战,论文提出了鼓励学生参与、个性化教学和培养数学思维能力等对策。
通过研究对比和案例分析,论文总结了在应对挑战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和教训,为高中数学教育的改进提供了借鉴。
以上四篇论文分别研究了提升学生对数学兴趣的教学方法、数学教师角色转变、利用技术手段提升教学效果以及高中数学教育中的挑战与对策。
这些论文通过实证研究和理论探讨,为高中数学教师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旨在提升数学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
高中数学课堂论文(5篇)
高中数学课堂论文(5篇)论文一:数列与等差数列摘要本篇论文将重点介绍数列和等差数列的基本概念、性质以及相关公式。
通过数列的探索与研究,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
关键词数列、等差数列、基本概念、性质、公式引言数列是数学中常见的概念之一,而等差数列作为数列的一种特殊形式,具有一定的规律和性质。
本文将介绍数列和等差数列的定义、性质以及常见的应用。
主体内容1. 数列的定义:数列是按一定顺序排列的数的集合,数列中的每一个数称为项。
2. 等差数列的定义:等差数列是指数列中的相邻两项之差都相同的数列。
3. 等差数列的性质:等差数列具有公差、通项公式等性质,这些性质对于研究和应用等差数列都非常重要。
4. 等差数列的应用:等差数列在数学、物理、经济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如求和公式、等差数列的图像等。
结论通过研究数列和等差数列的基本概念、性质以及应用,同学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并在实际问题中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论文二:三角函数及其应用摘要本篇论文将介绍三角函数的基本概念和性质,以及三角函数在几何和物理问题中的应用。
通过对三角函数的研究和应用,帮助同学们掌握三角函数的基本知识。
关键词三角函数、基本概念、性质、应用引言三角函数是高中数学中的重要内容,它不仅在几何学中有广泛的应用,还在物理学等领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三角函数的定义、性质以及应用。
主体内容1. 三角函数的定义:三角函数是描述角度与其对应的三角比例关系的函数,包括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正切函数等。
2. 三角函数的性质:三角函数具有周期性、奇偶性、单调性等性质,这些性质对于解决几何和物理问题非常重要。
3. 三角函数的应用:三角函数在几何学和物理学中有广泛的应用,如求解三角形边长、求解角度、描述振动等。
结论通过研究三角函数的基本概念、性质以及应用,同学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三角函数知识,提高数学和物理问题的解决能力。
论文三:函数与导数摘要本篇论文将重点介绍函数和导数的基本概念、性质以及相关公式。
新课程下关于高中数学教学建议论文
新课程下关于高中数学教学的建议【内容摘要】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双边活动,我们教师不能是”主演”,而应是”导演”,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就要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
要给学生参与的时间、空间、氛围等以及指导学生参与的方法。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课堂学习是数学学习的主战场。
课堂中教师通过讲解、分解教材中的数学思想和进行数学技能地训练,使高中学生学习所得到丰富的数学知识,教师组织的科研活动,使教材中的数学概念、定理、原理得到最大程度的理解、挖掘。
一、转变学习方式学习方式分为接受和发现两种,接受是运用最多的一种学习方式。
数学学习有自身的特点,例如,有人在学习数学时,喜欢画图,总会用最直观、形象的语言来解释本质的内容;有些人在学习抽象数学概念时,喜欢选择一些熟悉的例子,一下子就会把抽象概念很清晰地表示出来;有些人在学习数学时,让人有一种整体的感觉,来源、过程、结果、应用等,哪一部分都是不可缺少的,十分自然。
用直观的图像来表述抽象的概念;用具体的事例来理解一般的事物;不断地形成整体知识框架;等等。
这些都是非常好的”习惯”。
在接受学习方式中,学生最重要的活动就是听,把知识纳入到头脑中。
在发现学习方式中,学习的内容主要是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通过问题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习是知识的主动接受,是知识的发现者。
接受学习对于获取一些基础性的知识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发现学习对学生创造性学习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价值。
我们必须发改变传统的学习观念,在关注知识、技能的同时,凸现学习过程成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揭示数学思想内容规律,即将数学对象其具有的属性或关系抽取出来,明确数学思想方法知识的联系,抽取解决全体的框架。
实施这两步的措施可在课堂的听讲和课外的自学中进行。
习惯是经过重复练习而巩固下来的稳重持久的条件反射和自然需要。
建立良好的学习数学习惯,会使自己学习感到有序而轻松。
新课程目标下高中数学教学实践问题与对策[论文]
新课程目标下高中数学教学实践问题与对策从分析教学实施中的问题,即教材的问题、教法问题、学法问题,探讨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应采用的对策:即搞好入学教育;搞好初高中数学知识衔接教学;优化教育管理环节,促进初高中良好衔接;加强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
高中数学教学问题对策新课改高中数学的教学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与基本的数学素养,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但在愿望与现实,教材体系与学生认知结构,教师教学与学生考试之间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与困惑。
新课程的实施,教学理念的更新是历史的必然,我们必须是“直面问题,寻求突破”。
一、教学实施中的问题1.教材的问题首先,由于实行九年义务制义务教育和倡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现行初中数学教材在内容上进行了较大幅度的调整,难度、深度和广度大大降低了,那些在高中学习中经常应用到的知识,如二次函数在初中内容中较低,但在高一函数中应用广泛,这样初中教材就体现了“浅、少、易”的特点,但却加重了高一数学的份量。
另外,初中数学教材中每一新知识的引入,往往与学生日常生活实际很贴近,比较形象,学生一般都容易理解和掌握。
其次,新课改的教材内容容量大,高一一学年就要学习4个模块,这对与过渡期的高一新生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2.教法问题初中数学教学内容少,教学要求较低,因而教学进度较慢,对于某些重点、难点,教师可以有充裕的时间讲解,多次演练,从而各个击破。
另外,为了应付中考,初中教师大多数采用“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单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并让学生机械模仿式的重复练习,已达到熟能生巧的程度,结果造成“重知识,轻能力”“重局部,轻整体”“重试卷(复习资料),轻书本”的不良倾向。
这种封闭被动的传统教学方式,严重束缚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影响了学生发现意识的形成,创新思维受到了扼制。
但是进入高中以后,教学教材内涵丰富,教学要求高,教学进度快,知识信息广泛,题目难度加深,知识的重点和难点也不可能像初中那样通过反复强调排难来释疑。
新课程标准下高中数学教学问题论文
谈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数学教学问题【摘要】随着高中学生在心理发展和特征上的不断改变,对数学的兴趣爱好和对知识的接受能力也逐渐形成差异。
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方法,严重阻碍了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不利于学生智力的开发。
本文介绍了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数学教学的相关问题,重点讲述相关解决方法为教师和学生解决问题。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数学教学;分层教学;创新意识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高中数学课程应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的学习方式,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在教师指导下的再创造。
”一、新课程标准下高中数学教学问题与原因1.新课程标准下高中数学教学问题①负担问题。
教师的教学方式无法一步到位,和学生之间的交流方式很陈旧,老师无法很快地适应这种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这样给老师教学和学生学习都形成了很重的负担。
让整个学习气氛变得压抑和沉重,不利于老师和学生的共同进步。
②衔接问题。
新课标改革在教材上有了很大的转变。
有的老师不能很快地适应知识的衔接,在教学过程中对讲解的知识有点力不从心导致教学问题的产生,严重阻碍学生有效地吸取知识。
③信息技术的问题。
传统的板书在信息时代已经逐渐被淘汰,新课程标准是素质教育的一种体现,对教学设施也存在很高的要求。
以往的全部靠老师手写板书既不能完整地板书也很浪费时间,学校应该改进学校设施,采用多媒体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④教学方式的问题。
传统的教学方式严重阻碍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新课改后,老师应该丢弃原本的教学方式,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的意识。
2.新课程标准下高中数学教学问题产生的原因老师和学生对新课标的认识不够。
教材的更新让老师和学生都有很多不习惯的因素,都无法很快的接受新的内容。
老师和学生还处在旧的教学方针中,对素质教育的要求认识和学习不深。
学校对教学设施的投入小。
很多学习还是传统的黑板板书,没有引进好的教学器材,没有适应多媒体教学,导致教学的落后。
高中数学新课程教学改革重点论文
试析高中数学新课程教学改革的重点高中数学新课程对于学生认识数学与自然界、数学与人类社会的关系,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文化价值,提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理性思维,发展智力和创新意识等都具有基础性的作用。
高中新课程的改革,突出“以学定教,学案导学”,关键是如何处理好新课改下数学的教与学,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的作用,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一、高中数学新课程改革需要了解新教材的变化高课程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首先是在编写的结构体系发生了变化,一是在知识性、趣味性进行了新的尝试,如增加了名人科学家的知识背景简介、阅读材料、插图等新内容,这在一定程度上是为学生的学习开阔了视野,贴近了生活;其次是在原有的数学知识体系上进行了调整,如对学生难以理解的重点内容进行了分散处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学生能动地学习和掌握知识为主导;三是重视教学方式的多元化,就知识讲解就具体细化分为了“问题提出、抽象概括、分析理解、思考交流”等各方面的内容。
正是如此,高中数学教师理解与把握高中新教材的主要变化,并结合这些变化而更新教学设计观念,突出一个教学设计的“变”字,在教学活动中允许学生质疑,不唯书本,不唯教材,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只有如此才能有效地参与高中的课改。
二、高中数学新课改需要基于新技术的认识新技术是高中课改取得成效的重要影响因素,目前各校大量运用电子白板的技术,很大程度上为高中课改创造了优异的条件。
高中数学新课改需要高度重视新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
众所周知,多媒体技术不仅以其生动、直观、形象、新颖的特征优化了数学学科的课堂教学,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直观形象、生动活泼的数学背景,而且大大提高了学生数学思维的效率。
如讲授正弦曲线、余弦曲线的图形、棱锥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等运用多媒体演示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思维,就能减轻教师板书的工作量,提高讲解效率。
再如对于板演立体几何中的一些几何图形、一些简单但数量较多的小问答题、文字量较多的应用题、复习课中章节内容的总结、选择题的训练等等内容时,教师如能借助多媒体课件来促进学生的理解与思考,使学生能在动态演示过程中进行有效的学习,则学生的个体学习方式会很好地得到表现,思维品质得到较好的培养,学生的学会数学学习能力就会提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数学新课程的教学
摘要:新课程即新理念,新方法.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时时刻刻
将其铭记于心,用之于教学.不能一席沿用老教材的方法,模式,进
度和深难度的要求.否则,不但完成不了教学进度,而且很难达到新课程要求.所以既要要求教师合理有效地安排各部分的教学进度和深度,又要注意新理念新方法用于实际教学中.
一、正确对待高中新课程数学教学中的问题,采取积极的措施加以解决
一年多的新课程数学教学,教师们反映了许多问题,如内容多,课时量不够;习题难,学生做不了;课程结构变化大,要求的教学资源多,排课困难;对于标准和教材的要求难于把握;对于评价特别是高考心里没底。
认真分析其原因,可以反映出高中数学新课程推进中的一些主要问题。
1、高中新课程数学教材的问题。
与我国历次数学课程改革相比,本次改革无疑力度最大。
新课标,与现行高中数学教学大纲比较,无论在基本理念,知识结构、内容安排,还是在实施操作上都有较大的变化。
北师大版新教材比原有教材有较大改变,知识体系上,如三视图、概率等内容的加入,一次函数、三角形等内容的提前等;引入与阐释知识也有很大不同,体现了新课程改的思想,当然北师大版教材也有不妥当的地方,恐怕还不少。
事实上,无论是新的高中课程方案,还是高中数学课程标准,都还只是专家们的一种设计。
虽然它经过数百数学家、数学教育家、一线的教师和教研
员的研讨,但它离实用仍有距离。
我们进行实验,就是希望由此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2、教师对新教材认识存在的问题。
实验产生的问题不能都归咎于课程标准或教材,也有教师的原因。
例如,对“课时不够”,固然课程标准和教材有值得商榷之处,但反思我们的教学,恐怕有些原因还是出于自身。
不少教师习惯参照高考命题,对某些知识点延拓加深。
原来教学相对较少、课时较多,可以这样做。
但新课程对内容的处理和教学要求与原有大纲有较大不同,如果仍延缓原有习惯,课时量就可能不够。
又如,过去习惯要求学生完成教材全部习题(包括练习和复习题),但新教材却有些习题很多学生不会做,于是有人认为教材习题太难。
事实上,高中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数学课程要适应人性选择,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为适应这一要求,教材将习题编成三种层次,供学生选做。
因此有些习题有学生不会做也不奇怪。
这说明过去的某些观念要改。
3、对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关系及具体内容的界定不够清晰。
举例说,高中几何分“立体几何”和“解析几何”两部分。
“立体几何”分“立体几何初步”和“空间中的向量与立体几何”;“解析几何”分“平面解析几何初步”和“圆锥曲线与方程”。
必修课程仅要求学生掌握“立体几何初步”和“平面解析几何初步”,其定位是清楚的。
“立体几何初步”以三个载体(三视图、直观图、点线面的位置关系)帮助学生认识空间图形及其位置关系,建立空
间想象能力,并在几何直观的基础上,初步形成对空间图形的逻辑推理能力。
二、深入研究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把握好新课程的教学要求
1、努力领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目标,掌握课程设计思路。
在实践中,应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灵活使用教材,设计新的教学过程,把数学知识转化为激发学生的“药引”,引发进取心和求知欲。
比如讲三角函数的单调性时,我就利用了当前全球物价大幅上涨的国际形式设计了一堂课。
先让同学们自己去归纳总结,我再总结.这样既调动了同学们的积极性,又锻炼了他们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另外,要摒弃“轻大纲,重教材”、“教学即等于教教材”的旧观念,树立“以课标为依据,以教材为素材,充分利用多种资源来进行教学”的新观念。
建议对新课程教学内容的处理,大体按以下三点来把握:(1)对已删内容,如所有版本教材都未出现,一般不要再捡回,如指数方程和对数方程的解法,指数不等式和对数不等式的解法,线段的定比分点,已知三角函数值求角,三角方程和反三角函数,极限等。
(2)对有不同处理方式的内容,一般应按所教版本教学。
如有不同处理方式在另外版本出现,对解题可能产生影响,则应适当告诉学生。
如函数概念的引入,可先讲函数,后讲映射;也可先讲映射,后讲函数。
北师大版采用前一方式,这是课标建议采用的。
这种方式可更好的与初中衔接,从特殊到一般,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因
此,按教材规定教学即可。
又如,北师大版将增、减函数和增加的、减少的区别开来,逻辑严谨。
但教学中可考虑增补旧教材关于增、减函数的定义,以便使用。
(3)对新增内容,如必修3中的算法,不同版本表达方式和选用例、习题有差异。
备课时,如能多参考一些版本,必能帮助加深理解,提高水平和效率。
高中数学新课程教学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必修课教学阶段,选修系列1、2教学阶段,总复习阶段。
前阶段是后阶段的基础,前阶段知识会在后阶段中得到巩固、应用、延拓和加深。
例如,函数的有关知识会在导数中得到应用;直线与圆的方程会在圆锥曲线中得到应用。
立体几何初步有关内容会在空间中的向量与立体几何中得到应用,而且所有判定定理和许多命题的证明,所有角度和距离的计算都会采用新的方法处理。
在总复习阶段又对前两阶段进行全面总结和提升。
学生对知识的认识和掌握,就是在这种多次反复、螺旋上升的过程中完成。
2、不同生源层次的学校在同一知识内容的教学要求上是应该有区别的。
例如,对立体几何初步中有关平行、垂直关系的判定定理,生源差的学校只需按课标规定的基本要求通过直观感知、操作确认等方法让学生知道并会使用即可,生源好的学校则可通过说理,甚至是证明等方法让学生理解。
又如,新课程要求避免在求函数定义域、值域及讨论函数性质时出现过于繁琐的技巧训练,淡化函数的奇偶性、反函数等概念,将双曲线从掌握降为了解。
生源差的学校,
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和课时量,只需按教材的基本要求教学即可;生源好的学校,在这些地方适当延拓加深也行。
高中数学新课程的改革,任重而道远,不是一朝一日的事情.这就需要我们在平常的教学中,不断探索,不断反思,不断总结,不断解决问题。
我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高中新课程的改革一定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