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图书馆藏重要丛书概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书馆小知识
厦门市图书馆藏重要丛书概述
(流通服务部陈红秋辑)
何谓丛书,从字面上理解,即是将众多的图书汇集在一起,使用一个共同的总书名,即称为丛书。
丛书别称有丛刻、丛刊、丛编、汇刻、合刻等(詹德优等编著《中文工具书使用法》增订本)。
丛书起源于何时,争议很多,来新夏的《古籍整理讲义》集众家观点,明确指出“丛书之体始于齐(齐陆澄的149卷的《地理书》)梁(梁任昉的252卷的《地记》),丛书之名始见于唐《笠泽丛书》,而今存最早的综合性丛书为宋的《儒学警语》”。
丛书有综合性丛书和专科性丛书的分别,如《四库全书》和《百衲本二十五史》,前者为综合性丛书,后者为专门性丛书。
丛书虽起源于宋,但到明清时期才有显著地发展。
明代刊行的知名丛书有《汉魏丛书》、《宝颜堂秘笈》、《格致丛书》、《唐宋丛书》;清代编辑刊行的著名丛书有《四库全书》、《抱经堂丛书》、《士礼居黄氏丛书》、《古逸丛书》、《广雅书局丛书》等。
民国刊行的重要丛书有《四部丛刊》、《四部备要》、《丛书集成》及《二十五史》、《二十五史补编》等。
建国后,尤其是改革开放后,国泰民安,文化繁荣,包括台湾,出版发行的大型丛书则有多部,包括《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毛泽东评点二十四史》、《续修四库全书》、《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等。
厦门市图书馆非常注重重要丛书收藏。
由于市图1938年发生一场大火,图书收藏一损殆尽,幸亏后来的图书工作人员通过多种渠道进行搜集,比如社会捐赠、与中山馆线装书合并等方式重新建立了线装书丛书馆藏;改革开放后,由于市政府大力拨专款支持,市图对重要的大套丛书均有购买,随之形成:明清民国重要丛书收藏较为薄弱且不全,而建国后重要丛书相对收藏较为完整齐全,综合性丛书多于专门性丛书的特点。
下面笔者对厦门市图书馆所藏重要丛书逐一简介。
明代
《广汉魏丛书》、《精校汉魏丛书》:《汉魏丛书》收书38种250卷,按四部分类,是一部著名的断代综合性丛书,为明代新安人程荣所编辑,所收多古经逸史,稗官野乘等书,绝大部分是汉魏时期各类优秀著作,收书特点是不作任何删节,原书的序、跋等一律予以保留。
在程荣编辑基础上,明何允中、清王谟分别编辑《广汉魏丛书》、《增订汉魏丛书》,现今通行王本,即精校增订汉魏丛书。
市馆藏《广汉魏丛书》为清嘉庆刻本,刻书76种,现藏为残本;《精校汉魏丛书》为育文书局1911年石印本。
王谟字仁圃,江西金溪人,乾隆42年
(1777年)进士,增订汉魏丛书86种453卷,后来又增加为94种。
《宝颜堂秘笈》明陈继儒(1558~1639)编辑,市图藏上海文明书局1922年石印本。
陈继儒字仲醇,号眉公、麋公,华亭(今上海松江)人,是明代文学家、书画家,与董其昌齐名。
终生不仕,隐居昆山之阳,
后筑室东佘山,居所曰“宝颜堂”,编辑丛书故称《宝颜堂秘笈》,共收书226种,457卷。
丛书内容多为“掌故琐言,艺术谱录之作,书中多罕见秘籍”,“惜多不足之本”,但保存了一些小说和掌故资料。
《津逮秘书》明毛晋辑,十五集,市馆藏有上海博古斋1922据明汲古阁本影印本。
毛晋(1599-1659),原名凤苞,字子晋,常熟人。
高价求购宋元代刻本,家富藏书8.4万册,建有汲古阁,先后刻书600多种,名传天下。
《津逮秘书》依据《秘册汇函》残本补充编辑而成,内容丰富,所收多为宋元人著作,是毛晋首次大规模辑集宋人题跋的书籍,包括欧阳修、曾巩、苏颂、苏轼、秦观、黄庭坚、晁补之、张耒、李之仪、米芾、释德洪、朱熹、洪迈、陈傅良、周必大、陆游、叶适、真德秀、魏了翁、刘克庄凡20家76卷,还有大量掌故琐记。
数量繁多的题跋文在宋代散文及整个宋文化中占有特殊的地位。
清代
《四库全书》市馆藏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6月版本,精装32开影印本,共1500册。
《四库》是清代乾隆中期,由清廷组织当时在各学科领域最有成就的学者编纂的一部大型百科全书性质的丛书,共收书3400余种36000余册,79000余卷,约八亿字,分经史子集四大部,包括历史、文学、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各方面内容,收集校正大量的古椠钞本及稀世珍本,编纂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完整性和系统性,是了解和研究先秦至清前期二千多年中国学术、思想、文化的重要大型百科性丛书,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是中华民族的重要文化遗产。
但《四库全书》系官纂大型丛书,触犯清朝禁忌的书一律遭受禁毁命运,故所收图书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由于这部我国历史上规模最为宏大的官修丛书前后整整花了10多年,全系手工誊抄,工程浩大,因而人们把它与万里长城、大运河并列为中国三大工程。
《古逸丛书》收书26种,200卷,市馆藏有清黎庶昌辑,清光绪8年(1882)刊刻,
清光绪10年(1884年)成书的刻本。
《古逸丛书》是一部大性综合型古籍善本丛书,所收大部分为日本所藏而国内不传的宋元本、古写本等善本。
黎庶昌(1837-1897),字莼斋,为清末著名散文家、外交家。
使日期间公务之余,到处寻访国内无而日本有的中国古籍珍品,有的用重金收购,有些王室秘府之藏本,则通过外交途径搜求,反复披阅考订后,由随员杨守敬校刻。
黎庶昌拿出俸银一万八千两,雇日本有名的木刻师木村嘉平刻,“命之曰古逸丛书”,其中图书“多有提要,评述版本源流”。
丛书辑印的多为我国古代逸书,对后世影响极深,开创了抢救、保存、再现、傅播我国珍贵古籍事业之先河。
近代著名出版家张元济先生仿该书体例,辑《续古逸丛书》,收宋本四十七种;中华书局影印古籍若干种,纳入国家重点文化工程,收书五十一种,定名为《古逸丛书三编》。
现代
《续古逸丛书》市馆藏有张元济辑印,上海商务印书馆据宋本自1919年始,至1957年完成的影印本。
《续》收古籍善本47种,主要挑选国内公私藏书中稀见的宋本和其他旧本,陆续用石印原大影印,是一部大性综合型古籍善本丛书。
《续古逸丛书》选用了铁琴铜剑楼藏本,或补配缺失,或刺取序跋,或据以校勘,经过精心选择,详细校勘,以丛书体例影印刊行。
《续》从宋本《孟子》开始了,到宋本《杜工部集》为止,荟萃了我国不同时期(主要是宋代)、不同地域的雕版古籍精品,具有极高的校勘学、版本学价值。
《四部丛刊初编》市馆藏张元济辑,商务印书馆1929年二次影印本,存330种。
四部指图书按经、史、子、集四部分类,丛刊即指丛书。
《初编》收录古籍经典350种,于1919年开始辑印,1922年宣告完成。
最大特色是讲究版本,所用底本以上海涵芬楼所藏古籍善本为主,用宋金元明刻本、影宋元抄本、旧抄本、明活字本、校本、日本、朝鲜旧刻本以及少数清刻本、民国精刻本摄影缩小后石印,版本价值超过《四库全书》。
1922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涵芬楼影印初编《四部丛刊》仿宋纸型线装本,最具收藏、投资价值。
由于广受欢迎,1929年更换少数不够好的底本,出了《四部丛刊》初编重印本,1936年出了更廉价的平装、精装《四部丛刊初编缩本》。
续编、三编分别于1934年、1935年出版。
丛刊代表了民国时期古籍影印本的最高成就,由于所选书好、版本好,成为文史工作者经常使用的案头重要典籍,是一部小型《四库全书》,也是我国现代规模最大的古籍丛刊之一。
《四部备要》市馆藏中华书局辑、1936年的校刊本,仅存95种。
《备要》收录古籍336
种,11,305卷,1924年由中华书局开始编印出版,至1931年出齐5集,基本囊括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精华,可以说是《四库全书》的精华本,也是我国现代规模最大的古籍丛刊之一。
《四部备要》的出版有个时代背景,中华书局和商务印书馆是竞争的老对手,商务出了《四部丛刊》,中华因此要出一部《四部备要》,与之相抗衡;《四部丛刊》讲究版本,《四部备要》则以通行实用为选书原则,是举要性质,所收各书,以常见常用带注为主。
《备要》全部用精美的仿宋体铅字按旧线装书格式精印,字体秀丽,线装2500册。
1935年中华书局又出版了16开标点洋装本共,1936年再版并出缩印本,内容与初版相同。
《备要》不如《丛刊》的版本价值大,但是一部较全的排印常用古典文献书籍的丛书。
在学术界来讲,被称为20世纪最先使用现代印刷术完成的最大的古籍整理工程。
《丛书集成初编》市馆藏有王云五主编,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年至1937年出版的32开袖珍本,约4000册,现藏为残本。
《丛书集成初编》辑选历代丛书一百部,按普通丛书、专科丛书、地方丛书划分;约四千余种图书,约二万卷,每部图书则按中外图书统一分类法排列。
是民国时期一部重要图书集成。
当代
《近代中国史料丛刊》市馆藏有第一辑、续辑、三辑,是由沈云龙主编,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年10月至1987年7月出版的精装32开影印本。
此套丛书分三编,正编一百辑、续编一百辑,三编八十九辑,共3500册,购书款达68万人民币。
这部由沈云龙教授主编的丛书,搜罗了卷帙较少,或海内外孤本而有价值的近代名人奏议、政书、年谱、笔记、日记、诗文集及经世文编、碑传集等史料,为海内外学人研究中国近代史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中国方志丛书》收中国古代方志1362种,由台湾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主编,台湾成文出版社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至八十年代年出版,共3129册。
厦门市图书馆收有台湾地区和福建地区部分,为我馆收录台湾地区和福建地区方志最全的丛书。
《续修四库全书》市馆藏有著名版本目录学家顾廷龙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和北京中国线装书局联合编纂出版,自1995年始至2000年全部出齐的精装16开影印本,共1800册。
《续修四库》是《四库全书》的续编,所选的古代典籍,都是具有学术性、史料性的,注重各学术门类、流派的代表性著作,尤其注重名家、名著及已有定评的著作,收录范围包括《四
库全书》成书前传世图书的补选和《四库全书》成书后著述的续选,共收书5213种,比《四库全书》增加了51%。
《续修四库》沿袭《四库全书》体例,按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是我国规模最大的一部古代百科性质的丛书。
用绿、红、蓝、褐四色装饰封面精装的《续修四库全书》,每册平均700页,“整套书竖立排列,总长度可达72米,蔚为壮观”。
《续修四库全书》与《四库全书》配套,“中国古代的重要典籍可以说大致齐备”。
《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市馆藏有由我国著名学者季羡林主编,齐鲁书社出版发行,1992年12月到1997年10月全部出齐的精装16开影印本,共1200册。
据《四库全书》卷首所载,四库馆臣将内府所藏和全国各地督抚学政及私家进献图书分为三类处理,“有益于世道人心,有裨于实用者”予以著录,如“抵触本朝”之书,一概禁毁,而“但浅之为谬”之书则列为存目,上存书名,不收其书。
列为存目之书多达6793种,几乎是《四库全书》著录书的两倍。
《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总计收录散藏于国内外116所图书馆,博物馆以及少数私人藏书手中的四库存目书4508种,有三成以上为孤本或稀见本,八成为宋元明及清初的善本。
按经史子集四部分类,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和收藏价值。
《四库全书》配套的还有《四库全书存目丛书补编》市馆藏有由季羡林主编,2001年齐鲁书社出版的精装16开本,共100册;《四库禁毁书丛刊》市馆收藏有由王锺翰先生主编,北京出版社1997年至1999年出版本,计311册(含索引1册)。
《台湾文献汇刊》市馆藏有由陈支平主编,九州出版社和厦门大学出版社2004年12月联合出版16开精装影印本,共分7辑100册。
该汇刊由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和福建师范大学闽台区域研究中心的专家学者历经10年时间,广泛收集大陆图书馆、档案馆及民间保存的台湾历史文献资料600余部,约1亿字,从中整理出珍稀文献;为了确保文献资料的原始真实性,《台湾文献汇刊》采取影印和标点相结合的形式,保存完整和质量较好的古籍文献基本上以影印印行,稿本、钞本、缺本及民间文书等无法保证影印质量的古籍文献则以标点、繁体字形式印刷。
《汇刊》第一辑收录郑氏家族与清初南明相关的文献;第二辑收录康熙统一台湾的有关文献;第三辑收录闽台民间关系族谱;第四辑收录台湾相关诗文;第五辑收录台湾舆地资料;第六辑收录台湾事件史料;第七辑收录林尔嘉家族及民间文书资料。
与《台湾文献丛刊》相互补充,此两套文献堪称迄今为止研究台湾历史文化最基本和最重要的资料,同时以无可辩驳的史实史料,证明台湾与祖国大陆密不可分的历史文化联系。
《台湾文献汇刊》还成为胡锦涛访问美国耶鲁大学的赠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