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高考复习方法指导 (理综生物学部分) 人大附中 王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9年高考复习方法指导
(理综生物学部分)
人大附中王勇
回顾近年来的生物学科高考试题,在科学知识、科学过程、方法与技能,以及对科学、技术、社会三者关系方面都进行了考查。
这样的试题对引导中学重视对考生生物学素养的培养是有益的,因为生物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要的知识与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根据我几十年从事高中教育和高考辅导工作的体会,以及对历年高考生物试题的分析。
我认为高考的试题更不是像有人想象的那样,总是以考生为敌,为难考生,而是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立意,使考生能够在情绪稳定而又自信的状态下进行考试,把自己的真实水平表现出来,为的是有利于国家选拔人才。
在备考阶段主要是用好“大纲(高考的考试大纲或说明)、教材和试题(历年的高考试题)”,以提高复习效率。
慎用“高考复习资料”等教辅书籍,少走弯路,有人想利用复习资料的“题海”来押题,那是不可能的,高考命题都是命题人的原创,多“高明”的资料也押不上题,在我几十年的教学和辅导高考的经历中,我还没有发现哪家的复习资料押上了高考试题。
人家命题人是不会从复习资料中去找题的。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说明)》(以下简称《考试大纲》),体现了高校对入学新生的基本要求,是高考命题、备考和评价的依据。
它规定了考试目的、考试性质、考试内容和考试要求。
可见,《考试大纲》不仅仅是告诉我们“考什么”,更重要的是告诉我们“怎么考”和怎么去备考。
学生要考出好的成绩,必须认真学习《考试大纲》和用好《考试大纲》。
因为每年大纲颁布的都比较晚,一般在新的大纲还没有拿到之前,利用头一年的大纲指导我们的复习是没有问题的,因为《考试大纲》是相对稳定的,上下年之间一般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高考《考试大纲》的各项要求是通过高考试题来体现的,所以了解和研究历年,特别是熟悉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才能更好的理解《考试大纲》,把握复习的大方向。
虽然有越来越多的地区独立命题,具有一定的不确定因素,但他们的命题必然要参考历年的高考试题,必定是以教育部的全国卷作为重要依据来参考。
我们可以通过了解高考试题的走势特点,从中得到很多重要信息,用以指导复习工作。
怎样了解和熟悉近年来的高考试题,也是非常重要的。
当每做完一道试题之后,不要只关注它的答案,要依据《考试大纲》的要求进行科学的分析,体会《考试大纲》对考生的要求。
在分析具体试题时,主要应该包括以下内容:
①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什么?考查了《考试大纲》中要求的哪些能力?这些知识和能力是利用什么样的素材,又是怎么考查的?
②此一类型试题的一般解题和命题思路是什么?如果换一个问法还可以怎么考查?(也就是经常说的举一反三,如本题的素材还可以怎样使用,或者是还可以用什么其他素材考查与本题相同的原理和技能。
)
③此题的难度(此项应由教师说明,如果使用的是高考试题,要用考试中心公布的统计数据为依据),要明白什么样的试题是高考试题中的难题、什么样的试题是中等和容易的题目。
供不同层次考生参考,决定取舍。
④最后才是试题的答案。
下面以2008年全国理综Ⅱ卷的第5题为例进行示范分析:人体受到某种抗原刺激后会产生记忆细胞,当其受到同种抗原的第二次刺激后
A.记忆细胞的周期持续时间变短,机体抗体浓度增加
B.记忆细胞的周期持续时间变长,机体抗体浓度增加
C.记忆细胞的周期持续时间变短,机体抗体浓度减少
D.记忆细胞的周期持续时间不变,机体抗体浓度减少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体液免疫的原理和细胞周期的概念,以及相关的分析推理和判断能力。
当体内的记忆细胞受到同种抗原的第二次刺激后,会迅速增殖(增殖加快,当然是细胞周期缩短)分化形成大量的效应B细胞,从而产生较多的抗体,使血清中抗体浓度增加,产生更强的特异性免疫。
但是,如果换一个问法,也就是如何做完这道题之后进行举一反三。
是否可以把这道题改编成以下的样子:
人体受到某种抗原刺激后会产生记忆细胞,当其受到同种抗原的第二次刺激后
A.记忆细胞的周期持续时间变短,迅速增殖分化,形成大量效应T细胞,产生更强的免疫反应
B.记忆细胞的周期持续时间变长,迅速增殖分化,形成大量效应T细胞,产生更强的免疫反应
C.记忆细胞的周期持续时间变短,机体抗体浓度减少
D.记忆细胞的周期持续时间不变,机体抗体浓度增加
答案:A
试题这样一变化,考查的知识点增加了,既有体液免疫和细胞周期,又增加了细胞免疫的内容,难度也加大了一些。
这就是举一反三,改变了设问的角度、广度和切入点,同一个素材用不同的方式来使用。
这样分析一道试题之后,不仅了解了此题的内含,又延伸了它的外延,不是会了一道题,而是掌握了一类试题的解题方法。
其实下面这道高考题也是与08年这道题有密切关系,它们来自相同的思路和近似的素材。
(04年广东生物卷)3 .受抗原刺激后的淋巴细胞
A .细胞周期变长,核糖体活动增强
B .细胞周期变长,核糖体活动减弱
C .细胞周期变短,核糖体活动减弱
D .细胞周期变短,核糖体活动增强
答案:D
本题是一道综合性较强的试题,又是以细胞周期和免疫的有关知识作为背景,结合细胞学知识,考查对淋巴细胞的特性、细胞周期和细胞器功能等知识的理解和综合分析能力
机体发生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一般要经过感应阶段、反应阶段和效应阶段。
在反应阶段中,T、B淋巴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和分化,形成效应T、B淋巴细胞,在此过程中,由于淋巴细胞发生增殖和分化,其细胞分裂速度加快,必然使细胞周期变短。
同时,效应T淋巴细胞合成和释放淋巴因子,效应B淋巴细胞产生抗体,这些淋巴因子和抗体均属于蛋白质,因此受抗原刺激后的淋巴细胞中核糖体的功能增强以合成更多的蛋白质类物质,发挥免疫作用。
其实08年那道题就是这道题的举一反三,学会举一反三的优势,你明白了吧。
一般第一阶段的系统复习之后,就到了寒假,此时《考试大纲》已经发下来了,还要根据大纲中的学科范围进行知识检索,哪些理解了,哪些仍属于模糊状态,以进行及时的弥补;学习基础好的考生可以适度选做少量难度较大的题目,一般考生在此阶段只能是放弃或者兼顾少量难度较大的题目,要以自身学习状况来决定取舍,不可盲从。
难题在高考的试卷中所占比例很小,对一般考生的成绩影响也不大。
但是你若要刻意追求难题,就会耗掉你大量精力和时间,从投入与回报相比较,是很不合算的。
高考的分数主要分布于80%(甚至超过80%)的中等和中等以下难度试题,要在这个水平上多投入,把握住这些不该丢的分数不要丢,你才能在高考的复习中收获最大的回报。
下面先谈谈近年来生物学科试卷(以理综卷的生物部分为主,兼顾生物单科试卷)的走势特点:
近年来生物学科的高考试题注重基础,着重考查学科主干内容
从各类型试卷可以看出,试题对主干知识重点考查的特点非常明显。
重点的主干知识,是支持学科知识体系的主要内容,也是高考的核心内容。
如细胞、代谢、遗传与环境等。
高考的试题一般都是“来自基础,经过提高,再回归基础”。
目前高考试题广泛涉及学科的主干内容,可是《理综》试卷中的生物部分由于篇幅所限,一般不要求对教材的覆盖面,所以不可能所有主干内容每年都出现在试卷中。
但是把连续几年的试题综合起来看,还是有覆盖面的,这一点必须给以注意。
绝对不能盲目地去搞所谓的“押题”,自称“押题大王”的人不是愚蠢就是骗子。
但是,在高考的复习中也并不是无规律可寻,“看看它(高考试题)的过去,也有利于了解它的未来”。
从以往的高考试题中,你会得到很多重要信息。
在复习时,绝对不能只顾重点,高考与会考不同,因为高考试卷不回避教材中的非主干知识,只是出现的频率一般较少。
如生物现代进化理论,在《理综》试题中出现的频率就不高,但不等于不考,在05年天津卷中的第30题和08年山东理综试卷的第5题,就都涉及了这个内容。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和免疫也可以说并不是主干知识,可是它能够很好地联系实际,在05、06、07年和08年的试题中都多有出现。
当然,以上所谈只是提示应当注意的倾向,若盲目地认为今年哪些内容没有考,明年就一定会考,或者今年哪些考了明年就一定不会考,那可就是大错而特错了,等于又踏入了押题的迷途。
下面列举几道高考试题,你们看能够从中获得什么样的信息:
03年高考生物科(新课程卷)第10题,正常情况下,人体进食后血液内
A.胰岛素含量减少,胰高血糖素含量增加
B.胰岛素含量增加,胰高血糖素含量增加
C.胰岛素含量减少,胰高血糖素含量减少
D.胰岛素含量增加,胰高血糖素含量减少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血糖的调节,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生理作用。
正常情况下,人体进食后随着食物的消化吸收,血糖浓度上升。
刺激胰岛B细胞增强分泌胰岛素,促进血糖降低到正常水平。
而高血糖水平不会刺激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再加上胰岛素能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所以此时胰高血糖素含量减少。
05年全国卷Ⅲ理综第3题,当人体处于饥饿状态时
A.肾上腺素分泌减少,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
B.肾上腺素分泌增加,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
C.肾上腺素分泌减少,胰高血糖素分泌减少
D.肾上腺素分泌增加,胰高血糖素分泌减少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主要知识点是血糖的调节,以及不同激素在调节血糖浓度过程中的协调作用。
当血糖含量降低时,下丘脑的某一区域通过交感神经的作用,使肾上腺髓质和胰岛A细胞,分别分泌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从而使血糖含量升高。
你能够从这两道试题的对比中发现点什么吗?03年和05年的这两道高考试题,他们从素材、命题思路到形式都是如出一辙。
例(2008年北京理综试题)4.无尾猫是一种观赏猫曼克斯猫.doc。
猫的无尾、有尾是一对相对性状,按基因的分离定律遗传。
为了选育纯种无尾猫,让无尾猫自交多代,但发现每一代中总会出现1/3的有尾猫,其余均为无尾猫。
由此推断正确的是
A.猫的有尾行性状是由显性基因控制的
B.自交后代出现有尾猫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C.自交后代无尾猫中既有杂合子又有纯合子
D.无尾猫与有尾猫杂交后代中无尾猫约占1/2
答案:D
解析:需要能够从题干“让无尾猫自交多代,但发现每一代中总会出现1/3的有尾猫。
”中获取信息,按分离定律本来应该是1/4的有尾猫,而现在总是1/3,推知每代自交的都肯定是杂合子,而纯合子个体没有(或不能)产生,才能每一代中总会出现1/3的有尾猫,但同样肯定是按基因的分离定律遗传,所以D项“无尾猫与有尾猫杂交后代中无尾猫约占1/2 ”成立。
但有平常练习中做过类似“显性纯合致死”、“b配子致死”等相关考题,如果还记得,应当能够选出答案来。
请分析下面试题与本题的关系:
例(04年全国理综Ⅱ)在一些性状的遗传中,具有某种基因型的合子不能完成胚胎发育,导致后代中不存在该基因型的个体,从而使性状的分离比例发生变化。
小鼠毛色的遗传就是一个例子。
一个研究小组,经大量重复实验,在小鼠毛色遗传的研究中发现: A 黑色鼠与黑色鼠杂交,后代全部为黑色鼠。
B 黄色鼠与黄色鼠杂交,后代中黄色鼠与黑色鼠的比例为2∶1。
C 黄色鼠与黑色鼠杂交,后代中黄色鼠与黑色鼠的比例为1∶1。
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控制毛色的显性基因用A表示,隐性基因用a表示)
⏹①黄色鼠的基因型是,黑色鼠的基因型是。
⏹①Aa aa
⏹②推测不能完成胚胎发育的合子的基因型是。
⏹②AA
⏹③写出上述B、C两个杂交组合的遗传图解。
⏹③B: A a ×A a C:A a ×a a
⏹黄色黄色黄色黑色
⏹1AA ∶2Aa ∶1aa 1Aa ∶laa
不存活黄色黑色黄色黑色
解析:题干中给出的“在一些性状的遗传中,具有某种基因型的合子不能完成胚胎发育,导致后代中不存在该基因型的个体,从而使性状的分离比例发生变化”这段话放在第一句显示出它在解答问题中的重要性,这句话的关键是后半句,即性状分离的比例发生变化。
分析三个遗传实验:B实验说明小鼠毛色这个相对性状,黄色为显性性状,黑色对隐性性状,原因是黄色鼠交配后代出现了黑色鼠。
C实验说明黄色鼠的基因型为Aa,原因是黄色鼠与黑色鼠的交配后代中黄色鼠比黑色鼠为1∶1,又已知黄色为显性性状。
由这两个实验就可以确定两种毛色鼠的基因型了。
根据分离规律,当黄色鼠和黄色鼠交配即Aa×Aa,后代各种基因型的比例应该为1AA∶2Aa∶1aa,表现型比例应该是黄色鼠∶黑色鼠为3∶1 。
而B实验的结果却是黄色鼠∶黑色鼠的比例为2∶1,表面上看显然不符合分离规律的分离比。
三个实验结果也证实黑色鼠(aa)和黄色鼠(Aa)可以完成发育,后代中仅存在这两种基因型的小鼠。
所有实验证明没有纯合基因型AA的存在,出现了“显性纯合致死”,也就是所有杂交后代中黄色鼠的基因型都是Aa。
如果存在纯合黄色鼠(AA),那么它不管与哪种鼠交配,后代都应该全部表现为黄色鼠,而大量重复实验没有这种结果出现。
以上两道试题利用的素材虽然不同,但是很近似,同时命题思路基本相同,都是有一种纯合的基因型胚胎不能正常发育,又都是用以考查分离定律的基本原理以及相关的理解和推理能力。
从08年北京的第4题与04年全国理综的第30题的(1)命题思路和素材上的类似上,是否可以认为北京试卷的命题者很关注全国卷理综卷的方方面面,或者说可以从中看到前者对后者的影响。
这也就是为什么要重视近年来的高考试题的原因所在。
近年来高考的试题,特别是全国卷,试题的难度和命题的内容以及形式,通过不断的调整,已趋于稳定,体现了稳定和发展相结合的特点。
高考《理综》命题的计划难度一般控制在0.55~0.65,以确保试卷的区分度。
但是最近几年有更多的地方独立命题,由于命题人的水平和经验不同,情况还不好说。
有的个别地方出现试题有忽难忽易的情况。
例如,北京的理综试题经过了5年的独立命题,走过一些弯路,情况已经逐渐比较稳定。
北京08年试卷难度与07年基本持平,估计09年试题会在相对稳定的的前提下,要做进一步的调整,学科间取得相对平衡,生物学科的难度可能有所提高,但幅度不会太大。
其实,近几年各省市的命题,都呈现出高考题目难度下移的趋势,这代表了今后高考改革中命题的方向。
2003年以来我国高校连年扩招,考试题目的难度必然是稳中有降,所以不能把复习的重点放在难、偏、怪题上,要重视思维含量高、方法通用性强、模型典型化的传统基础题目。
通过这样的训练巩固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方法、瞄准大纲要求的基本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高考试题不仅在难度上基本保持稳定,从历年高考试题的分析和比较中你必然会发现,往往同一个素材可以编出不同的试题分别放在同年度的不同地区,或者在以后几年里的试卷中出现,这一个素材经改编又成为新试题的命题基础。
这是保持试题相对稳定的一种常见手段,在前面我们已经讲过。
“通过改变切入点或转变问题指向,考查内容相同的素材、原理和技能,成为构成历年试卷整体稳定性和连续性的重要因素。
”能够起到使考生看到试题后不紧张,心态平静的作用。
每一年新的高考试题,我们总会看到不少似曾相识而又不落窠臼的题目。
所以每年的高考题出来以后,有经验的教师总是能从当年的试题中看到头几年试题的影子,但又绝不是简单的重复。
例(03年旧教材版)将青蛙脑破坏,保留脊髓,在脊柱下部打开脊椎骨,剥离出脊髓一侧邻近的两对脊神经根(一对脊神经根包含一个背根和一个腹根,见图)。
分别电刺激每对脊神经根的背根与腹根均可引起蛙同侧后肢发生运动反应。
然后进行下列实验:
以上所谈,与不科学的押题绝不是一回事,盲目的从题海中捞题的复习方式更是无法与其相比的。
在历届的高考试题,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历年高考试题里以人体运动中的呼吸作用为素材的试题.DOC,再譬如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为素材的试题、植物光合作用为素材的试题等,都会在不同年度或不同地区的试题中频繁出现,而且命题思路也非常接近。
更进一步分析还能看出不同地区试题之间相互影响的蛛丝马迹。
)
可见研究历年高考试题的重要性。
近年来的高考试题强调能力,并突出体现基础自然科学的学科特点
《考试大纲》将“命题要求”的具体内容表述为“要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考查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要重视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
这些能力和要求看起来比较具体,但理解这些要求,并在复习中落实这些要求,又能在高考的试卷中体现出你的能力水平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现在的高考试题不再是考查对知识的简单记忆,而是考查多种能力,《理综》试题更重视综合素质的考查。
中等偏上难度的试题往往是通过课外的素材设计出新情境,让你用所学过的知识和原理去分析解决不熟悉的问题。
一般只有利用课外的素材,才能更好地考查多种能力,所以才有“高考命题遵循大纲,但不拘泥于教材”的说法,中等以上难度的试题,很少直接使用教材中的素材。
所以这样的高考试题摆在你面前时,必然不是你所熟悉的试题。
通过复习只有提高了考生的能力和综合素质,才能考出好的成绩。
复习时要注意以基础知识为载体,按照《大纲》的能力要求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复习时应当依据大纲的能力要求,分项用近年来的高考来说明高考的试题是如何考查这些能力的。
一、理解能力
(1)能阐述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图解等形式阐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等。
(3)能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要求考生不但能够概括出所学生物学知识的主要内容,还要能够把握相关知识之间的有机联系;在理解能力中,高一层次的要求是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分析、解释、推理、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
例如:几个容易混淆的概念.doc
例06年全国理综卷Ⅱ的第2题,在人体中,由某些细胞合成与释放,并影响其他细胞生理功能的一组物质是A.信使RNA、必需氨基酸
B.激素、递质
C.淀粉酶、解旋酶
D.肝糖元、丙酮酸
答案:B
解析:本题涉及的知识点比较多,有利于提高试题的覆盖面,因为试题素材都是来自教材,能力方面主要是对概念和原理的理解和分析,所以此题难度不大。
例06年天津理综卷第2题,下列有关激素和氨基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促进葡萄糖合成为糖元
②生长激素和胰岛素均能与双缩尿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
③人体内没有酪氨酸就无法合成黑色素,所以酪氨酸是必需氨基酸
④当血液中甲状腺激素浓度降低时,引起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增加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比较多,但都是对最基本的概念和原理的理解水平上的测试,试题难度较小。
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促进糖元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产生葡萄糖;不能在人和动物体的细胞内合成,只能够从食物中获得的氨基酸,称为必需氨基酸。
例如,人体的必需氨基酸共有8种:赖氨酸、甲硫氨酸、缬氨酸、色氨酸、苏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
所以①、③两项是错误的。
例(07年北京卷)利用外源基因在受体细胞中表达,可生产人类所需要的产品。
下列选项中能说明目的基因完成了在受体细胞中表达的是
A.棉花二倍体细胞中检测到细菌的抗虫基因
B.大肠杆菌中检测到人胰岛素基因及其mRNA
C.山羊乳腺细胞中检测到人生长激素DNA序列
D.酵母菌细胞中提取到人干扰素蛋白
答案:D (主要考查基因表达的基本概念,要有蛋白质产品产生,属于性状的表现。
)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教材大量使用了图解、图表和座标曲线等。
能够阅读这类资料,并初步运用这种资料形式,通过对数据进行处理,把握事物的特征、规律或关系,是测试综合能力的内容之一。
例(07年全国卷Ⅰ)下图表示用3H-亮氨酸标记细胞内的分泌蛋白,追踪不同时间具有放射性的分泌蛋白颗粒在细胞内分布情况和运输过程。
其中正确的是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在细胞亚显微结构水平上,几种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利用曲线图提供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分泌蛋白是在附着于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的,再进入内质网加工,通过形成分泌小泡离开内质网,所以内质网曲线和分泌小泡曲线放射性(3H-亮氨酸含量)颗粒的分布情况与图C一致;最后蛋白质到了高尔基体又一次加工,分泌蛋白由于不断向外形成小泡排出,所以其放射性颗粒的曲线也应该与图C一致。
理解能力中的推理能力的考查,主要是指能够根据试题给出的事实和条件,以及考生已知的知识,通过抽象、归纳相关信息,对有关问题进行逻辑推理和论证,得出正确的结论或判断。
例(08年山东理综试题)2008年1月12日我国科考队员登上了南极“冰盖之颠”。
他们生理上出现的适应性变化是
①体温下降②机体耗氧量降低
③皮肤血管收缩④体温调节中枢兴奋性增强
⑤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
A、①③④
B、①④⑤
C、②③⑤
D、③④⑤
答案:D 此题主要考察人体内环境稳态中体温的调节过程相关的理解和推理能力。
①科考队员通过特殊的衣物及自身系统的调节在寒冷环境中体温也会保持相对稳定,不会下降;②因外界温度低,热量散失快,为维持体温恒定,机体增加产热,新陈代谢速率升高,耗氧量应该升高。
③④⑤均属寒冷环境中体温调节的过程。
例03年高考广东生物卷41题,胸腺嘧啶脱氧核糖核苷(简称胸苷),在细胞内可以转化为胸腺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