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A文】家校共育
家校共育计划
家校共育计划家校共育计划是指学校和家庭共同合作,共同育人的一项教育计划。
家校共育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密切合作的重要体现。
家校共育计划的实施,有利于促进学校和家庭之间的密切合作,形成良好的教育合力,共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首先,学校和家庭应该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
学校和家庭是学生成长教育的两大重要环境,学校和家庭之间的沟通是十分必要的。
学校应该定期向家长发布学校教育教学的相关信息,包括学校的教学计划、学生的学习情况、学校的活动安排等。
而家长也应该及时向学校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情况,包括学生的学习状态、家庭的教育方式等。
只有通过良好的沟通,学校和家庭才能更好地共同育人。
其次,学校和家庭应该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发展。
学校应该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服务。
而家庭也应该积极参与学生的成长教育,关心学生的情绪变化,引导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学校和家庭应该共同努力,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共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再次,学校和家庭应该共同合作,开展教育活动。
学校可以邀请家长参加学校的教育活动,比如家长会、亲子活动等。
家长也可以积极参与学校的教育活动,比如志愿者服务、学校建设等。
通过共同的努力,学校和家庭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教育资源,共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最后,学校和家庭应该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
学校应该定期向家长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包括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态度等。
而家长也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积极配合学校的教育工作,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问题。
只有学校和家庭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发展。
总之,家校共育计划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一种新模式,是促进学校和家庭密切合作的一种新途径。
只有学校和家庭共同合作,共同育人,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希望学校和家庭能够携手合作,共同推动家校共育计划的实施,为学生的成长教育共同努力。
家校共育方法措施
家校共育方法措施家庭作为孩子成长的第一教育场所,在孩子的教育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面对现代社会中繁忙的生活节奏和变革不居的教育环境,家人和教育机构之间缺乏紧密的联系和有效的合作。
为了更好地促进家校之间的教育合作,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方法和措施。
一、建立良好的家校沟通渠道家校之间的沟通是实现共育的基础和前提。
学校可以通过建立定期的家长会议、家校沟通平台、班级群等方式,和家长保持密切的联系。
同时,家长也应主动与教师进行沟通,了解子女的学习情况和成长发展问题,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良好的家校沟通渠道可以促进双方的交流和互动,加强家庭和学校的教育合作。
二、家校合作计划制定为了更好地实现家校共育目标,学校可以制定家校合作计划,明确双方在教育中的责任和角色。
该计划可以包括学校提供家庭教育指导、家校合作活动、家庭作业辅导等具体内容,提供给家长参考和执行。
家长也可以根据孩子的需求和特点,制订个性化的家庭教育计划,并与学校共同监督和跟进孩子的学习进展。
三、共享教育资源学校可以向家长开放各类教育资源,如图书馆、实验室、音乐室等,供家长和孩子共同使用。
此外,还可以开设教育讲座、家长培训班等活动,提供科学的育儿知识和教育方法。
另一方面,家长也可以共享家庭教育资源,如家庭图书馆、亲子活动室等,邀请学校老师和同学参与其中,增进亲子关系和教育理念的交流。
四、亲子活动亲子活动是促进家庭与学校合作的有效手段之一。
学校可以定期举办亲子运动会、亲子读书会、亲子游园等活动,让家长和孩子共同参与其中,增进彼此的了解和感情。
此外,家长也可以利用周末或假期的时间,组织亲子旅行、亲子制作手工等活动,进一步加深家庭教育的影响力和教育效果。
五、家庭与学校合作评估为了确保家校的合作能够取得实际效果,可以定期进行家庭与学校合作的评估。
通过家校共同拟定的评估指标,检查和评估双方在家庭教育中的贡献和成效,并及时调整和改进相关措施。
评估的结果可以作为家庭教育研究的参考,为更好地实施家校共育提供借鉴和指导。
家校共育优秀案例3篇
家校共育优秀案例3篇【篇一】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家校合作正在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话题,重视家校合作是全面提高我们教育质量的关键环节。
我曾经遇到过这样一个问题:班里有一个成绩特别好的学生,各方面都很优秀;在学校很听话,也特别懂事,还是班干部,工作认真负责,威信也很高,我特别喜欢和信任她。
可是有一天,她的妈妈告诉说:“我家那孩子,在家里都有些不服管了,和家里人顶嘴,每天一放学回家就是要钱买东西吃,不给有时候还会自己去拿或者偷;作业一摊开就是叫姐姐告诉她做等等。
我一听,都目瞪口呆,我简直就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和家长做过详细的交流后,我就开始反思,,我想应该是这样几个问题,作为孩子的导师没有及时处理好。
一、家校联系工作没有做好。
如果经常保持家校联系,多了解学生在家生活的情况,就不会导致学生在学校和家里两个截然不同的表现。
二、优生的心理问题同样需要我们的关注。
现在的孩子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特别需要别人关注他们,如果稍微让他们有被疏忽的感觉,他们就会想出各种办法来赢得老师和家长的关注,对的或者不正当的方式方法。
三、正确的引导生活消费观念。
或者在我们眼里,在学校成绩好,表现优秀,懂事乖巧,那就是有一个不忘初心管的好孩子。
但我们往往忽略了他们作为孩子的共同属性,他们好奇贪吃,羡慕别人的好东西,他们有着同样的需要,而只是对一个懂事成绩好懂道理的孩子来说,需要的是我们的正确引导,然后他们就可以很快的改正并树立正确意识和观念。
四、我们应该和家长建立共同引导孩子的共识。
我们虽然不能说作为老师或者孩子的导师我们的管教有多好,但是我们与家长达成共识,并予以互相的指导,那是很有必要的,同时我们不得不承认有些家长的教育观念和我们确实存在着很大的差别,我们需要探讨,需要共同的改进。
作为导师,家校联系是教育学生的一个比较重要的环节,对学生可以起到很好的教育作用。
这样一方面可以把学生在学校的表现随时说给家长知道,让家长随时了解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和学习情况,也可以把学校的一些决定跟家长沟通,争取得到家长支持,老师也可以了解学生在家里的表现,这样一方面也可以随时监督学生在家的情况,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家长感觉得我们老师很关心他的孩子,那么这样起来我们老师在开展一些工作也可以得到家长和学生的支持,让学生感觉得老师所做的工作是在为他们好,从他们的方面去考虑和开展工作。
家校合作,共育英才
家校合作,共育英才家校合作是指学校和家庭之间,通过密切的联系和良好的合作关系,在孩子的教育成长过程中共同努力,共同育人。
在当代社会中,家校合作已经成为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优质的家校合作不仅有助于孩子的全面发展,还促进了学校和家庭之间的沟通和互动,为培养未来的英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家校合作对于孩子的成长发展至关重要。
家庭是孩子教育的第一所学校,而学校则是孩子成长的另一大环境。
家庭和学校是孩子成长道路上的两大重要力量,只有二者合作,才能更好的推动孩子的全面发展。
在学校中,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长和兴趣进行个性化教学,帮助他们更好的发挥自己的优势。
而家长可以从孩子的兴趣爱好和学习动向中,更好地理解孩子的需求,从而给予更为贴心的关怀和引导。
在家长的支持和配合下,学校教育也能更好的展开,使孩子在学业上不断进步,效果显著。
只有学校和家庭形成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孩子在成长道路上才能得到更好的引导和帮助,才能真正实现个性化成长,成为优秀的英才。
家校合作有助于促进学校和家庭之间的沟通和互动。
学校是教育孩子的地方,而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温床。
只有学校和家庭密切配合,才能更好的关注孩子的成长,推动学校和家庭的互动和沟通。
学校应该通过各种方式主动地和家长进行联系,及时把家长了解情况传递给他们,帮助家长更好地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增进彼此的信任和理解。
家长也应该积极参与学校的教育工作,与学校老师保持密切的联络,并积极参与学校的活动和社团组织,为孩子的教育工作出一份力。
只有通过这样的沟通和互动,学校和家庭之间才能建立起良好的联系,更好地促进孩子的成长和发展。
家校合作是培养未来英才的重要保障。
在当今社会中,知识是未来的主要生产力,人才更是国家的宝贵资源。
而优秀的人才往往在家庭和学校的共同培养下成长,只有通过双方的合作,才能培养出优秀的人才。
在学校教育中,学校应该注重学科知识的教学,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素质教育,培养学生成长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
浅谈家校共育的意义及策略
浅谈家校共育的意义及策略1000字家校共育指的是家庭与学校之间的紧密合作,共同为孩子的教育成长贡献责任和力量。
在现代社会中,家庭与学校在孩子成长过程中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家庭是孩子第一个接触的社会环境,学校则是孩子在社会中接受技能、知识、认识和人际交往的主要场所。
因此,家校共育的意义十分重要。
一、家校共育的意义1.促进家庭的教育角色落实。
家长是孩子成长的第一任教师,但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和方法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
家校共育可以使家长了解到学校的教育内容和方式,从而在家庭教育中更加科学合理,得到教育效果的提升。
2.提高孩子的学业成绩。
家校共育可以让家长和学校携手合作,共同关注孩子的学业表现、学习进程、成绩提高等方面,适时进行协调和支持,从而提高孩子的学业成绩。
3.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家庭和学校在孩子的成长中各有侧重,家校共育可以使家庭和学校之间从不同维度对孩子的成长进行全面的促进,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和氛围,帮助孩子形成全面的能力和素质,为孩子的未来奠定基础。
4.增强孩子的自我认知和人际交往能力。
家校共育可以帮助家长和教师更加了解孩子的特点、性格和需求,因此更好地与孩子沟通交流,促进孩子的自我认知和人际交往能力的提升,同时也让孩子明白自己需要什么样的成长环境和条件。
二、家校共育的策略1.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
建立起家长和学校之间的有效沟通机制,及时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和家庭状况,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
2.制定合理的家校沟通计划。
通过制定和执行有效的家校沟通计划,让家长和教师能够互相交流学习中的经验,分享成长的心得,有经验的家长也可以积极参与到学校的活动中。
3.制定明确的目标和计划。
家庭和学校应该共同制定孩子的成长目标和学习计划,让孩子在家庭和学校中都能够得到适应和支持。
4.注重孩子的成长全面性。
家长和学校要注重孩子的全面成长,要关注孩子在认知、情感、美育、体育等各个方面的发展。
5.营造积极向上的成长氛围。
【9A文】家校沟通的技巧与途径定稿
家校沟通,从心开始-----家校沟通的技巧与途径和平校区初三(2)班班主任孙金殿首先感谢学校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让我们互相学习、交流。
也感谢和平校区的各位领导和我们初三年级组的同仁,把这样一个宝贵的机会给了我。
谢谢大家的鼓励与信任。
今天,借用这个难得的机会,把自己担任班主任工作以来的心得体会与大家分享,不当之处希望得到大家的批评指正。
家庭的美满、社会的繁荣、国家的安定,其根本在乎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所在,家庭教育是根本,学校教育关系到学生德能、学问之养成,社会教育是民族、社会治乱的关键,这三种教育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密不可分,今天我跟大家汇报的主要内容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有机结合,主题就是家校沟通,从心开始。
家校沟通,从心开始。
在技巧上来说,我认为做好与家长的沟通和联系,要从“三个心”开始。
一、用心——与家长沟通联系,要先用心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和学生的性格特点。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也是孩子的终身教师。
一个学生在什么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就会有什么样的性格,这就是说每一个孩子都是其所在家庭或是其父母的缩影。
这一点咱们做老师的都深有体会。
因此,用心了解学生家庭情况,了解学生父母职业、文化程度,家庭结构、家庭背景等,是班主任与家长沟通的前提,有助于我们与家长沟通时对症下药,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
比如:我现在带的这个班,34名同学,成绩整体不太好,期中考试三个过三百的,最高分330。
只有一位同学的家长是在公职单位上班,其它的都是做生意的,有大买卖也有小买卖,有市场卖菜的、修配钥匙的、修自行车的,有卖装饰材料的,开公司的、有开修车行的,等等。
我们暂且不论家长有没有学历,文化素养等等,只这做生意一条,他们就真的没时间管孩子。
因为他们工作节奏、生活习惯、时间安排和学生的作息时间几乎不同步。
根据我现在带的这个班的情况,除了抓学生的学习之外,抓纪律、抓养成,似乎比学习更加重要。
于是,与家长建立密切的联系,争取到家长的信任,共同教育好学生,顺利渡过初三这一人生的重要阶段,成为当务之急。
家校携手共育 同促健康成长
家校携手共育同促健康成长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成为了家庭和学校共同关注的焦点。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而学校则是孩子学习的重要场所。
家庭和学校共同育人,是一种理念,也是一种责任。
家校携手共育,共同关注孩子的健康成长,是推动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父母对孩子的言传身教,都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深远的影响。
父母应该成为孩子的榜样,教给孩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家庭是孩子性格养成的重要环境,父母应该在家庭教育中注重培养孩子的品质和意志力,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古人云:家有教无类。
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
父母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责任感,让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而学校作为孩子学习的重要场所,也承担着育人的重任。
学校应该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发展空间,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校的教师应该尊重每一个学生,关心他们的成长,指导他们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学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
学校应该注重师生之间的互动沟通,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搭建师生共育的桥梁,让学生在学校里能够得到充分的发展和成长。
要实现家庭与学校携手共育,需要家长与学校之间的有效沟通与合作。
家长应该关心学校教育,积极关注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情况和成长变化,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予以解决。
家长应该积极参与学校的教育活动和家长会,了解学校的教育教学理念和育人模式,与学校共同育人,共同关注孩子的健康成长。
学校应该主动与家长沟通,关注家庭教育,合理安排家庭作业,尊重家长的教育权利,与家长携手共育,共同关注孩子的健康成长。
学校还可以开展家校共育活动,加强师生家长之间的交流与互动。
学校可以举办亲子教育讲座、亲子互动游戏等活动,搭建师生家长之间的情感桥梁,增进师生家长之间的信任和理解,形成家校合力,共同关注孩子的健康成长。
家校携手共育 同促健康成长
家校携手共育同促健康成长家校合作是教育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家庭和学校都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境,只有两者携手合作,共同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才能够让孩子在学业、生活、情感和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
家校合作能够携手促进孩子的学业发展。
学校是孩子获取知识的主要场所,而家庭则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延伸。
家长可以在家庭中积极引导孩子,监督孩子完成作业,增加孩子的学习时间和学习效果。
家校合作也可以让学校更好地了解孩子在家庭中的学习情况和生活状态,有针对性地对孩子进行帮助和引导,促进孩子的学业发展。
家校合作可以携手促进孩子的生活发展。
孩子的成长需要全方位的关爱和指导,而这种关爱和指导既需要学校的专业教育,也需要家庭的温馨关怀。
家长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教育孩子如何自理、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如何树立正确的生活态度等,这些都是学校教育所无法替代的。
学校和家庭可以共同关注孩子的日常饮食、睡眠、娱乐等方面,共同营造一个健康和谐的成长环境。
家校合作可以携手促进孩子的情感发展。
孩子的情感健康是其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家庭和学校都是孩子情感健康的重要温床。
家长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的情感交流能力,建立孩子的自尊自信,增强孩子的情感表达和交流能力。
而学校则可以通过专业的心理辅导,帮助孩子解决情感问题,发展健康的人际交往能力。
家校合作可以携手引导孩子正确处理情感问题,健康成长。
家校合作可以携手促进孩子的价值观发展。
价值观是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统一体,是人生观的指导人生行为的信仰和准则。
家长可以在家庭中传授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为孩子的成长铺设正确的人生导向。
而学校则可以通过课程设置、思想教育等方式,引导孩子正确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家庭和学校共同携手,引导孩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健康成长。
家校携手共育,同促健康成长。
在家庭和学校的携手合作下,孩子可以得到全方位的关怀和指导,得以充分发展自己的潜能,健康成长为国家和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家校共育工作制度
家校共育工作制度一、总则家校共育是指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共同参与、共同协作,共同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一种教育模式。
为了更好地发挥家校共育的作用,提高教育质量,制定本制度。
二、家校共育目标1. 增强家长的教育责任感和参与意识,提高家长的教育能力和水平。
2. 促进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有机结合,形成教育合力,提高教育效果。
3. 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习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家校共育内容1. 家长教育:开展家长学校、家长讲座、家长论坛等活动,提高家长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和教育技能。
2. 家校沟通:通过定期召开家长会、家长接待日、家校联系簿等方式,密切家校联系,增进家校互信。
3. 家校协作:共同开展课外活动、社会实践、志愿者服务等活动,共同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素养。
4. 家校评价:共同对学生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四、家校共育机制1. 组织机制:成立家校共育领导小组,负责家校共育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指导。
2. 运行机制:明确家校共育的工作流程、工作内容和职责分工,确保家校共育工作的有序开展。
3. 保障机制:提供必要的场地、设施和经费支持,保障家校共育工作的顺利进行。
4. 反馈机制:建立家校共育工作的反馈渠道,及时了解家长和学生的需求和建议,不断调整和改进家校共育工作。
五、家校共育活动1. 家长学校:定期开展家长学校活动,组织家长学习家庭教育知识和技能,提高家长的教育水平。
2. 家长会:定期召开家长会,汇报学校工作,了解家长意见和建议,促进家校沟通。
3. 家长讲座:邀请专家、优秀家长等举办家长讲座,分享教育经验和方法,提高家长的教育能力。
4. 家长论坛:组织家长开展论坛活动,探讨教育问题,分享教育心得,增进家校互信。
5. 家校联系簿:建立家校联系簿,定期更新学生在校表现和家庭情况,加强家校沟通。
6. 课外活动:共同组织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7. 社会实践:共同组织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素养。
家校合作共同教育孩子(精选9篇)
家校合作共同教育孩子家校合作共同教育孩子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让孩子充分享受来自老师和家长的关怀,以及使教育给孩子带来的欢乐。
由于家庭的千差万别,家长对教育子女的目标、成才的观念各不相同,因此家长对子女的教育理念也不相同,所以家庭教育必须在学校教育的配合下,具体分析每个孩子的实际情况,正确引导孩子成才,让孩子健康成长,成为有用之才。
学校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主要渠道,学校严格按照《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教育。
然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连续不断地,数年如一日地努力。
家庭是学生接受教育最早,时间最长的场所,家庭教育的模式适合与否,对其能否顺利接受学校教育关系极大。
孩子,是小到一个家庭,大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希望,他们发展决定了社会发展的方向和速度。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家校合作共同教育孩子(精选9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古语云:“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这说明,古人早已认为学校和家庭教育是一体的,家庭和学校教育缺失任何一方都是孤掌难鸣。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和孩子有着血缘关系为基础,在家庭教育中常常能做到以情动人。
另外,父母和孩子的接触时间最多,了解最细,所以父母能根据孩子的实际进行针对性的教育。
而学校具备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教师也经过专业训练,在教育过程中表现出有计划、有系统,从而更专业地培养和教育孩子。
所以,家庭和学校在对孩子的教育上各有所长,如能进行优势互补,形成家校合力,定能更好地促进孩子的幸福成长。
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形成家校合力呢?我认为,学校和家长两方面的努力都是不可或缺的。
首先,学校教师在进行教育教学工作时,应当多和家长联系和沟通,多听取家长的意见。
认真观察学生的日常表现,寻找每一位学生的“苗头”,及时有效地向家长反映情况,并寻求家长的配合教育,让孩子在白天、黑夜、平时和周末都能得到连贯性的教育。
家校共育共促成长
家校共育促成长尊敬的各位老师,家长们晚上好!很荣幸有机会站在这里发言。
感谢学校和老师,我们的孩子在这样一个优秀的班级读书,作为家长我感到十分自豪。
古语云:“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可见教育孩子的问题并不只是老师的责任。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是孩子接受的第一堂课。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是与学校教育互为补充的重要途径。
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都有各自的优势和局限性。
只有加强家校联系,使家校形成合力,才能最终促进孩子的健康发展。
国家“双减”政策,减掉了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
它不减考试选拔,不减教学质量。
中高考筛选出了一批不适合学习的学生,把优秀的学生筛选出来重点培养。
虽然不是所以的工作都需要学历门槛,但是很多工作,学历决定了上限。
双减落地后,家庭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我们家长要尽快转变思想,全力配合学校,更加深入的了解孩子,用心教育用心陪伴,和孩子一起进步一起成长。
以下是我对家校配合的理解供大家参考。
1.我们要充分尊重老师,相信老师,做老师的粉丝。
不在孩子面前议论老师,揣测老师。
让孩子爱上自己的老师。
我想孩子喜欢自己的老师,学习一定不会差。
2.经常主动与老师沟通孩子情况,当发现孩子在学习中遇到困难,信心不足,成绩不理想时,我们要积极鼓励、支持孩子帮助孩子渡过难关。
3.鼓励孩子讲学校发生的大大小小事情。
要注意引导孩子,当孩子说到学校一些比较严重问题时,应引起注意,及时和班主任老师沟通。
4.我们家长应及时了解学校课程进度。
经常翻看孩子的作业情况了解学习情况。
做到心中有数,适时跟老师沟通。
5.及时完成学校和老师布置的一些政治任务,让老师们能够一门心思扑在教学上。
6.适当的鼓励孩子取得的成果,对孩子的每一个进步及时点评表扬。
在关注孩子学习的同时我们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保证孩子的睡眠时间,加强体育运动,鼓励孩子除了学习还应该有艺术和体育类的爱好。
独脚难行,孤掌难鸣。
对学生的教育,孤军奋战的最终结果只能是事倍功半,同心协力才是行之有效的办法。
加强家校共育,促进共同学习
加强家校共育,促进共同学习家庭和学校是孩子成长的两个重要环境,家校共育是指学校和家庭共同育人,共同承担教育责任,通过密切合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家校共育的理念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和家长所认可,并在实践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通过加强家校共育,可以更好地促进学校和家庭的合作,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
加强家校共育可以促进学校和家庭的密切合作。
学校是孩子的学习场所,而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两者都对孩子的教育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加强家校共育,可以促进学校和家庭之间的沟通和合作,通过定期举办家长会、家校合作活动等形式,让学校和家庭能够进行更深入的交流和合作,共同致力于孩子的成长和发展。
这样一方面可以增加家长对学校的了解和支持,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学校更好地了解家庭的情况和需求,实现学校和家庭的互补和共同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加强家校共育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家庭是学生学习的第一课堂,学校是学生学习的第二课堂,家校共育可以让学校和家庭共同承担教育责任,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
通过家校合作,学校可以及时了解家庭里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情况,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有针对性地提供个性化辅导和帮助,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家长的参与也可以对学生的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家长可以在家中给予学生更多的指导和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加强家校共育可以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
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学业成绩、品德修养、身心健康等多个方面,家校共育可以让学校和家庭共同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家庭是学生品德修养的重要场所,而学校是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重要平台,通过家校共育,可以让学生在家庭和学校之间得到更好的照顾和帮助,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
在家庭中,家长可以给予学生更多的启发和引导,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建立正确的行为习惯,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在学校中,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的教育和引导,让不同学生得到应有的关注和帮助,从而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
家校协作共育的理念
家校协作共育的理念1. 引言家庭和学校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两个最重要的社会环境,家校协作共育是指家庭和学校之间建立密切合作关系,共同培养和教育孩子。
这种合作体现了家校共同肩负起培养下一代责任的理念,有助于提升孩子的综合素养和个人发展。
本文将探讨家校协作共育的理念,并提出一些实践方法与建议。
2. 家校协作共育的意义家庭和学校作为两个重要的教育环境,各自拥有独特的教育资源和角色。
家庭是孩子最早接触到的社会环境,家长是孩子最亲近和最信任的人;学校是孩子研究和成长的主要场所,教师是孩子的研究引路人。
通过家校协作共育,家庭和学校可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形成教育合力,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家校协作共育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1 强化教育资源家庭和学校各自拥有独特的教育资源,通过家校合作,双方可以进行资源共享和互通有无。
学校可以向家庭传授专业教育知识,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而家庭则可以为学校提供家庭教育经验和情感支持。
通过合作,可以拓宽孩子的知识面,提高教育质量。
2.2 增强育人效果家校合作不仅能够传递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情感管理能力和自主研究能力等重要的综合素养。
家庭和学校的合作互动,为孩子提供了多元的教育环境,帮助孩子全面发展。
2.3 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家庭和学校是孩子价值观形成的主要场所,家校协作共育有助于孩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家长和教师可以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过程,及时给予肯定和指导,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 实践方法与建议3.1 家校沟通平台建立家校沟通平台是家校协作的重要一环。
学校可以通过创建家长群、开设家长会等形式加强与家长的沟通。
并且可以定期发布有关学校教育活动、孩子研究情况等信息,方便家长了解和参与。
3.2 合理分工合作家庭和学校在教育孩子方面应进行合理分工。
家庭应注重培养孩子的生活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学校则注重学科知识和专业素养的培养。
通过相互支持和协作,帮助孩子全面发展。
家校合作共育的好处与方法
家校合作共育的好处与方法家校合作共育是一种积极的教育理念,强调学校和家庭之间的紧密合作,共同为孩子的成长和发展负责。
这种合作有着许多好处,可以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建立良好的家校关系。
本文将探讨家校合作共育的好处和方法。
一、共同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家校合作共育可以帮助孩子在学校和家庭两个环境中得到充分的关注和呵护。
学校提供系统的教育资源和专业的教学指导,家庭则提供温暖的情感和个性化的关怀。
学校和家庭的合作可以使孩子得到全面发展,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积极的社交能力都是在这种环境下培养起来的。
二、改善学生的学习成绩家校合作共育可以改善学生的学习成绩。
学校和家庭共同制定学习计划,互相沟通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
家长可以在家里给孩子提供学习辅导,帮助他们解决遇到的困难。
学校和家庭的合作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还能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提高学业成绩。
三、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和自主学习能力家校合作共育可以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和自主学习能力。
学校和家庭可以共同制定学习任务,并对其完成情况进行跟踪和评估。
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制定学习计划,指导他们自主学习,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通过这种方式,孩子会逐渐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提高自己的责任心。
四、促进家校沟通和交流家校合作共育可以促进家校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学校可以定期组织家长会和亲子活动,向家长介绍学校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进程,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
家长也可以通过与学校的交流,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和存在的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
这种沟通和交流可以增进家长与学校之间的信任,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五、促进家庭教育的发展家校合作共育可以促进家庭教育的发展。
学校可以向家长提供有关家庭教育的指导和帮助,如如何与孩子沟通、如何培养孩子的好习惯等。
家长也可以通过学校的培训和讲座来提升自己的家庭教育水平。
这种合作可以让家庭教育得到更好的发挥,使孩子在家庭中得到更加全面和个性化的教育。
配合学校教育工作家校共育
配合学校教育工作家校共育教育是家庭和社会共同参与的事业。
在学校里,教师承担着传授知识、培养学生的责任;而在家庭里,父母则肩负着引导孩子、教育孩子的任务。
家庭和学校是孩子成长的两个重要场所,因此家庭和学校之间的合作尤为重要。
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互动,可以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学校可以提供知识的体系结构和学习环境,家庭则可以为学生创造心理健康、情感温暖、思想鲜活的生活氛围。
与家庭教育相互配合,学校教育可以更好地发挥作用,实现家校共育的目标。
1、促进彼此了解家长和老师都是孩子成长路上的重要人物,对方的教育方式和教育理念,都会对孩子产生深远的影响。
因此,家长和老师要互相了解,无论是家长参加学校的家长会和开放日,还是老师到家里了解孩子的生活环境和特点,都可以帮助双方深入了解对方,并更好地配合工作。
2、强化沟通交流沟通交流是家校共育的重要前提。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家长和老师应该保持密切的联系,经常交流孩子的学习、生活和情感状况。
只有通过不断的沟通交流,双方才能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孩子有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3、建立家校互动平台为了更好地配合学校教育工作,家长和老师可以建立一个家校互动平台,如微信群、班级QQ群、家长委员会等。
在这里,他们可以及时交流信息,了解孩子的情况,掌握学校的教育成果,为孩子的成长贡献自己的智慧。
4、创造美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学校提供的热爱学习、健康成长的气氛和家庭提供的和睦、温馨的家庭氛围相得益彰,能够让孩子在充满爱和温暖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家长和老师都应该为孩子创造这样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5、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学校里,老师会教育孩子有良好的行为习惯,而在家中,父母也肩负着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责任。
两者相互配合,可以让孩子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配合学校教育工作,是家庭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家长和老师都是孩子成长过程中重要的角色,而他们之间的合作也会对孩子产生深远的影响。
通过加强互动,增进了解,创造良好的家庭和学校环境,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可以实现家校共育,让孩子健康成长。
家校共育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家校共育促进孩子健康成长家校共育是指家庭、学校以及社区等多元主体之间的良性互动和协作,共同促进孩子全面健康的成长。
家校共育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茁壮成长。
学校则是让孩子更好的发展与学习。
社区则是提供支持,营造适宜的学习环境。
在家庭、学校、社区三方合作共同努力的情况下,孩子健康成长的概率会更高。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应该扮演的是孩子的引路人和榜样,以自己的行为和生活作为孩子学习的榜样。
孩子是天生喜欢学习,自然很好奇,也对生活中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心。
父母应该鼓励孩子多尝试、多探索、多发现,让他们在学习中快乐成长。
学校是孩子学习成长的场所,老师是孩子的教育者。
在学校中,孩子可以获得更广阔的知识、更好的教育环境。
学校可以为孩子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让孩子在学校中尝试、探索、发现和体验,逐步成长为一个努力进取、积极向上的人。
社区是孩子成长的环境,是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区的环境、风气和文化都会对孩子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
因此,社区应该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提供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孩子的成长提供支持与帮助。
在家庭、学校、社区三方合作共同努力的情况下,可以促进孩子的全面健康成长。
这种合作有以下几点意义。
首先,家庭、学校、社区三方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可以形成多方维护孩子的利益和健康的格局,确保孩子能够健康成长。
其次,家庭、学校、社区三方的合作可以将家长、老师和社会力量的积极性、专业性和资源优势有效整合起来,共同开展有利于孩子发展的活动,创造出适宜孩子发展的环境。
再次,家庭、学校、社区三方共同合作可以实现家庭、学校和社区之间的资源共享,提高各方资金使用的效益和分配的公平性。
最后,家庭、学校、社区三方的合作可以形成多元共育的格局,使孩子接受的教育更加全面深入。
综上所述,家校共育是促进孩子全面健康成长的一个重要手段。
各方在合作中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协调好各自工作,形成合力,让孩子早日实现成长目标。
家校合作 共育成长
家校合作共育成长家庭是学生成长的第一课堂,学校则是学生成长的第二课堂。
家校合作是指学校与家庭之间通过共同努力,共同合作,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更有利的条件。
在现代社会中,家校合作已经成为教育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对学生的成长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只有学校和家庭紧密合作,积极配合,才能使学生在健康、和谐的环境中茁壮成长,达到真正的教育效果。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讲师,也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
家庭对孩子的成长来说具有重要的影响。
一个温馨和睦的家庭环境可以使孩子的身心健康,学习积极,自信乐观。
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家庭在教育中所承担的责任逐渐减轻,学校在教育中所承担的责任越来越重。
家长忙于工作,孩子在学校度过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因此学校在教育中的责任更加重大。
在学校中,老师是学生的引路人,他们在校园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学校的教育环境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也需要家长的配合和参与。
学校与家庭之间的合作是非常必要的,家庭和学校应该携手合作,共同育人。
学校要加强与家庭的联系。
学校应该主动与家长沟通,及时了解家长对孩子的要求和期望,与家长建立紧密的联系。
在开学召开家长会,向家长介绍班级教育工作计划和教育目标。
用心倾听家长的声音,主动向家长传达学校的教育方针和政策,让家长更好地了解学校的教育工作,对学校的教育工作有更深入的了解。
学校可以通过家校互动平台,定期发送学校的教育信息和校园动态,加强与家庭的沟通联系。
学校应该鼓励家长参与校园教育。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家长的参与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支撑。
学校可以鼓励家长参与学校教育活动,比如参加家长会、参与学校义工活动等。
学校可以建立家长志愿者团队,组织家长参与学校的各项教育活动和校园管理工作。
家长的参与能够让学校更好地了解学生、更好地为学生提供服务,也能让家长更加了解学校的教育工作,更好地支持学校。
学校还应该积极开展家校合作的宣传教育工作。
学校可以举办家校合作的宣传教育活动,比如家庭教育讲座、家长学校、家长读书会、家庭教育知识竞赛等。
家校共育合作方面的措施和建议
家校共育合作方面的措施和建议家校共育,说白了就是学校和家长得“联手”把孩子培养成材。
就像做饭,食材有了,锅有了,火候也得得当,缺了哪一部分都不行。
现在的家长和老师,既是伙伴,又得有点竞争。
说到底,孩子是他们共同的“宝”,谁都不希望看到这个“小宝贝”出了问题。
可现实是,有些家长和学校之间的合作,真是“火花四溅”,好像两个人在争抢一个遥控器,谁也不肯松手。
到底该怎么做,才能让家校共育这锅好饭做得更香呢?家长和学校得有个共同的认知。
家长不能只觉得孩子上学是“老师的事”,自己只管买买买,补补课,其他的事都交给老师。
别忘了,孩子从小到大的成长,光靠学校可不行。
家庭教育同样重要。
家庭就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你说对吧?如果家里每天都有人给孩子鼓励,教他做人,给他正面的价值观,孩子在外面受再多挑战也能挺得住。
家长和学校得保持一致的教育理念,别让孩子在家是一个样,到了学校又是另一个样。
这样一来,孩子才不至于在“家和学校”之间左右为难。
家长有时太“着急”也不行。
你看,很多家长总是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结果每次都把孩子塞满了补习班,整天“飞”来“飞”去,连个安静的休息时间都没。
你说,这样的孩子能不烦躁吗?家长的“好心”反而适得其反。
要知道,孩子需要的是放松,是玩耍,是与朋友们在操场上跑跳、在大自然中呼吸新鲜空气。
过多的压力和负担,搞不好反倒是给孩子的心理健康埋下隐患。
家长和学校应该共同讨论,怎样才能在孩子的学习与休息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让孩子既能吸收知识,又能健康成长。
沟通是关键。
家长和老师不能总是“各自为战”,有事儿了才急急忙忙联系,一到平时,大家都消失在对方的视野里。
大家也许不常意识到,及时沟通的力量有多大。
比如孩子在学校的表现,老师该告诉家长一声,家长在家里如果发现孩子有任何小情绪,也应该主动和老师打个招呼。
别等到问题爆发,大家才恍若大梦初醒。
你想啊,如果有一个月亮,你把它和太阳放在一起,光辉就会更强烈。
如何落实家校共育的理念
如何落实家校共育的理念家校共育是指家庭和学校之间的紧密合作,以共同促进学生发展和学业进步。
它是现代教育体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落实家校共育的理念时,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是家长的角色。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学习和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
家长应该认识到自己在家校共育中的重要性,积极参与和支持学校的各项教育活动,与孩子一起完成作业和考试,关注孩子的学习进展和困难,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指导,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其次是学校的指导。
学校应该认真倾听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及时沟通孩子的学习情况和表现,为家长提供咨询和支持,建立良好的信任和合作关系。
同时,学校也应该在课程设置、教育模式和校园文化等方面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和合作,共同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学习和成长的环境。
第三是强化孩子的角色。
在家校共育理念中,孩子是主要的受益者和参与者。
孩子应该认识到自己在学习和成长中的主体地位,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和校园文化建设。
同时,孩子也应该主动与家长和老师沟通交流,及时反映自己的困难和需要,求助于家长和老师。
最后是互动交流的方式。
落实家校共育理念需要拓宽沟通和交流的方式,更多地采取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互动。
学校可以通过建立微信公众号、教育APP等平台,及时发布学校新闻、教育政策和学习资源,方便家长了解学校动态和孩子的学习情况。
同时,学校也可以借助家长会、家访和家长工作坊等形式,与家长和孩子进行更加深入和有效的交流,互相学习和支持。
总之,落实家校共育理念需要多方面的支持和努力,从家长、学校和孩子三个方面入手,通过强化角色、加强互动和改进方法,共同促进孩子的学习和成长。
只有在家校共同努力的基础上,才能建立起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实现孩子的全面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校共育,共同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各位家长朋友:大家下午好!在校长室的指导之下,我今天想跟大家一起探讨怎样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个话题。
首先请大家跟我一起学习一句名言,这句名言是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的。
搞过教育的人都知道,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论在国际上是很高的权威,作为前苏联的教育家,他对中国教育理论的影响更大。
他说什么呢?他说:“如果一个孩子没有良好的家庭教育,那么不管老师付出多大的努力,都收不到完美的效果,学校里的一切问题都会在家庭里折射出来,而学校复杂的教育过程产生困难的根源也都可以追溯到家庭。
”当然,我们说这句话,并不是学校要推卸教育学生的责任。
但是无法辩驳的是,家庭教育对于学生的影响在教育过程中是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的。
也许很多家长认为,有些家长并没有经常跟孩子在一起,更谈不上辅导孩子学习,他的子女为什么那样品学兼优?这里面至少有三个商榷的地方。
第一点,家庭教育并不只包括父母的教育,还包括爷爷、妈妈,还有其他亲友,熟悉《孟母三迁》这个故事的家长还会懂得,左右邻居、孩子的伙伴的影响等,都是家庭教育的组成部分。
第二点,并不是说话越多,交流越多,教育就越到位。
举个简单的例子,看到自己的子女正在玩儿,有的家长就是大声喝斥:“一天到晚只知道玩儿,学习成绩死差。
瞧瞧人家小红,多懂事,学习多认真!”这样的教育不但是无效的,甚至还在父母和孩子之间造成对立情绪。
第三点,学校需要家长教什么?我想,不是语、数、英学科知识,而是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特别是学习和阅读的习惯。
说到行为习惯,再向各位家长介绍一句名言,相信很多家长听说过: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这是美国著名的哲学家、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的,意思是说习惯是可以决定一个人的命运。
对于小学生来说,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比他能学到了多少知识重要的多的多。
这一点大家有认识,但不重视。
一个具有良好习惯的孩子,是一个让人放心的,可以走遍天下的孩子;一个没有良好习惯的孩子,是一个一辈子都会让你操心的孩子。
所以无论是我们做老师的,还是做家长的,都要从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做起,这是教育的起点和源点。
其实“习惯的培养”这个话题很大,内容也很多。
相信各位家长最重视的,还是孩子的学习习惯,这也是孩子各类行为习惯的核心。
对于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我想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谈谈。
一、摆正角色,调整心态首先说第一个词——“摆正角色”。
家长在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时,应该充当怎样的角色?著名的儿童教育专家孙云晓教授说:“关系好坏决定教育成败。
”很多家长觉得这话非常有道理。
中央电视台树仁教育频道总监糜仁海说,孩子是未成年人,典型意义上其实还不是一个完整的人,还只是一个依靠两条腿走路的小动物,因此跟他建立这种亲子关系要有百倍的耐心。
他说,家长和孩子的心是由一条管道连接的,如果亲子关系是正面的,这条心灵管道就是畅通的,家长的关爱就能传达到孩子的心灵。
相反,这条管道一旦堵塞,父母和孩子就无法交流沟通。
糜仁海提醒父母,很多时候是父母亲手破坏了这种亲子关系,“一旦孩子都不愿意理你了,神仙也没有办法。
”所以,从这个层面上看,家长千万不能把自己当作管理者,甚至是统治者,与自己的孩子形成对立关系。
相反,家长要做孩子的朋友,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举个不恰当的例子,如果是家长自己开车不小心被撞伤了,这个时候,你需要什么?需要有人来安慰你,照料你,而不是需要一个人来质问你:“都这么大的人了,还不知道小心开车,要是没本事开车,下次就别开车了!”所以,当孩子不能完成作业,或者发生错误时,我们做家长的也应该少问“为什么”,多想“怎么办”,帮助孩子一起想办法,共同解决问题,而不是一味地斥责孩子:“怎么老犯错误呢?怎么学习老搞不上去?再不好好学习,明天就别去学校了!”我曾经不止一次看到学生写这样的作业——《如果我生病该多好》,家长朋友们,孩子为什么想生病,因为我们有些家长,只有孩子生病的时候,才肯用温和的语气跟孩子说话。
想一想,孩子多么可怜!还有些孩子,动不动就出走,为什么?因为他知道,只有你失去他了,你才会珍惜他。
我们家长难道不珍惜孩子吗?怎么会呢?只是方法不对罢了。
再说第二个词——“调整心态”。
调整心态是什么意思?就是对孩子心中有数,他明明每次考试都不及格,你偏偏要求他考90分你才高兴,怎么行呢?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如果我们某个家长的年薪只有3万,家里人跟你讲,明年你能赚4万吗?你会想,我努力试试看,可不一定能到啊!如果家里人跟你讲,明年你能赚30万吗?你会怎么想?你肯定会想,你有本事,你来试试看!所以,当我们的孩子上次考了80分,这次还考了80分,你可以说一声:“还不错嘛,成绩没掉下来,我们再来想一想,怎样能考得更好。
”相信你的孩子一定会因为你的宽容而下决心努力的。
二、关注细节,从小入手怎样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些家长经常抱怨:“我天天教他好好学习,他就是不听!”其实我也知道,我们做家长的很不容易,上了一天的班,很幸苦,回来还要照料孩子的生活起居。
如果孩子懂事还好,如果孩子不懂事,不知道有多累人!但是我们也要想一想啊,“天天教他好好学习”,光说有什么用,你怎么教他了?我问大家几个简单的问题,你的孩子几点起床?起床后读书吗?当孩子作业做不起来的时候,你有没有帮他想办法?能不能帮他解决问题?如果我们不能很好地回答这些问题,那么我们指导孩子学习就是空洞的,无效的。
关注细节,首先要着眼于一天,从早上起床,到晚上睡觉,我们都要关注到位。
作为学校,我们提出以下建议:孩子起床时间在6:30之前,中高年级学生可以早一点,低年级学生可以晚一点。
起床后,要让孩子读读书,这时候的读书,主要是读语文,读英语,也可以读读数学概念。
要高声朗读,而不是默读,最好形成记忆,进行背诵,这个时候背诵的效果很好。
读完书,孩子洗潄、吃饭、去学校。
晚上孩子回家之后,要安排孩子对今天的功课进行复习,然后完成作业。
对于孩子的作业,如果你有能力进行指导,当然更好,如果没有能力进行指导,请家长要关注以下细节。
第一,书写。
书写好最起码有两个作用,第一个作用是写好字,美观整洁,养成精益求精的好习惯。
第二个好处是,书写认真了,心就到了,心到了,作业才是有效的。
假设一个学生,作业的时候,连书写都做不到认真工整,他还有心思把作业做好吗?第二个细节,是完成度,我们老师都要求学生把每天的作业抄下来,如果您的孩子作业完成度不太好,请您一定要帮助他检查检查,作业到底做完了没有?如果老师要求签字,您就帮助签个字。
当孩子作业做不出来的时候,不要责怪他,要帮他想办法,可以让他思考,还可以指导他查找资料,询问同学,也可以帮他打电话询问老师。
有很多时候,孩子不是不想好好学习,而是缺乏自控能力。
如果我们能多督促他,帮助他,他一定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
第三个细节,是看一看前一天孩子家庭作业的等级和订正情况,了解孩子究竟处于怎样的学习状态。
孩子做完作业后,如果还有时间,可以安排他看会儿课外书,阅读和写日记都是很好的学习方式。
如果您的孩子学习成绩不错,有一些课余时间,要鼓励他多读书,多写日记。
当然,如果您的孩子每天总是做作业做到很晚,就要分析一下原因了,最好和老师沟通沟通。
要求孩子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作业,这一点太重要了!现在很多家长包括中高年级的家长对孩子写作业拖拖拉拉,晚上写到9点、10点的现象十分头疼。
不一定是老师留的作业多,主要是孩子养成了磨磨蹭蹭的坏习惯。
孩子在写作业时坚决杜绝他边写边玩,一会喝水,一会上厕所,一会又吃东西,一会又和父母讲话。
如果孩子确实不能在九点前完成作业,还要跟老师联系一下,商量一个好的对策,实在没办法,也可以少做一部分作业,但一定要确保做的作业都是高质量的。
请家长相信,小学生作业做到九点以后,质量是不会很高的,还会影响第二天的学习状态。
关注细节,还要着眼于周末孩子的学习生活。
我们有好多的家长,周末还要上班,您的孩子怎样度过周末,您知道吗?怎样帮助孩子安排好周末生活?首先,先做作业后玩耍,尽量让孩子在周六就全部完成作业,周日就可以休息休息,也可以陪孩子出去玩一玩。
我们可以利用周末的时间,和孩子进行交流、沟通,培养良好的亲子关系,才能达到好的教育效果。
第二,鼓励孩子多看课外书,也可以看看知识类的电视节目和动画片。
给孩子买什么书?最好跟老师交流交流,听听老师的意见,也可以在网上搜索搜索,接受一些教育专家的建议。
三、家校联系,形成默契作为家长,要经常向老师了解和反映孩子的情况,密切配合学校教育,缩小学校和家庭之间在教育目标、内容和方式上的差别,优化孩子受教育的条件。
多和老师保持联系,才可以及时掌握孩子的学习生活动态,特别是最近的学习上还有哪些可以努力的地方。
最重要的是,可以和老师联合起来,共同就某一个方面,对孩子提出要求,实现家校教育合二为一。
有些父母,由于在外打工,孩子交给老人照料,更需要多和老师联系,并把了解到的情况跟孩子交换。
当然,如果了解到一些不好的情况,也不要斥责孩子。
举个例子吧,如果了解到孩子作业书写不够认真,是不是大骂一通就有用了。
您可不可以打个电话给孩子,先问问孩子最近身体怎么样,有没有什么有趣的事,再夸夸孩子的优点,然后再说:“我还有点儿不放心你作业的书写呢?应该没有问题吧?等过两个星期我就回家,能给我看看你的作业吗?”给孩子提要求,最忌讳的就是提太多的要求,最好在一个时间段只针对性地提一个要求。
其实,他在完成一个要求的时候,就一定会不自觉地努力完成所有的要求的。
如果你提的要求太多,反而会什么要求都达不到。
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面面俱到,往往会面面不到。
在家校联系中,有一点提醒家长要注意,千万不要在孩子面前议论老师,尤其不要在孩子面前贬低老师,也不要把和老师交流的情况直接告诉孩子。
我们经常说:“亲其师,信其道。
”家长要善于引导孩子尊敬自己的老师,爱戴自己的老师。
当然,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如果我们老师在某些做法上,你不能理解,应该尝试通过沟通的方式来消除误会,达成教育上的一致。
如果在不了解事实的情况下,对老师的教育手段妄加评论,往往会让您的孩子失去对老师的信心,甚至失去对这门学科的兴趣,造成恶性循环。
假如在家校联系中,你了解到孩子的缺点,也要委婉地表达老师对他的期待,而不是直接把老师的评价告诉孩子。
老师有时告诉家长,是确保家长的知情权,但是家长还要从鼓励的角度,表达自己的想法。
四、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很多家长都跟老师反映,孩子只听老师的话,不听家长的话。
这是为什么呢?有一位教育专家就专门针对这一现象进行调查,找出了以下16个根源,我读给大家听。
请大家和我一起对照,看看自己有没有这样的情况。
1.家长对孩子提出的要求太高,孩子根本做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