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器牛耕引发的社会变革》
《铁器牛耕引发的社会变革》教案(5)
《铁器牛耕引发的社会变革》教案教材分析:(1)内容分析: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有了迅速的发展。
促使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是铁器的使用。
铁农具出现后,牛耕渐趋普遍起来。
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提高了生产力水平,使社会经济有了显著的发展,也使社会关系发生了变化。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生产力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期。
战国时期,完成了从诸侯割据称雄的封建国家到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的转变,而这一变化与战国时期的变法或者改革有密切的关系。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变法,清除了奴隶制的残余,最终确立了封建制度。
其中秦国的商鞅变法最为彻底,它使秦国强大起来,国力大增,为以后兼并六国打下坚实的基础,它是改革成功的典型。
(2)重难点解析本课的重点是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
各国的变法运动,是春秋战国以来,封建制代替奴隶制的社会变革的最集中反映,是反映这个时代的最主要的特征。
这一次变法运动的最根本的原因在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土地私有制和封建剥削方式的出现,地主和农民两大阶级的产生,是这一次社会变革的历史条件。
变法运动的兴起,是新兴地主阶级为废除奴隶主贵族特权,发展封建经济,巩固地主阶级专政而进行的大改革。
变法运动最大的历史作用,在于促进了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
这是春秋战国时期最大的历史特征。
其中,秦国的商鞅变法效果最显著,为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所以“商鞅变法”是本课的重点。
本课的难点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
一个新的社会制度的产生,是一个复杂的演变过程,它是社会本质的变化。
初中学生理解这一历史转变是较困难的。
教材只交待了地主阶级的统治代替了奴隶主贵族的统治,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封建社会形成了。
这样的交待,使学生感到很抽象,也不好理解。
因此,这是本课的难点。
教学建议(1)学法建议;1、本课可采用以讨论为中心的综合启发式教法为主,同时结合指导阅读、提问、看图、创设问题情景等方法,使教法灵活多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
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同步习题 7.《铁犁牛耕引发的社会变革》同步习题1
第8课铁器牛耕引发的社会变革基础知识巩固1.西周时期,农业生产所采用的方式是 ( )A.“千耦其耘” B.个体耕耘C.牛耕技术 D.铁制工具2.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是在 ( )A.夏朝 B.商朝C.春秋时期 D.战国时期3.下列事件成为我国春秋时期农业发展史上一次革命性标志的是 ( ) A.用磨制的石镰收割庄稼B.带木柄的耒耜在农业上的使用C.牛耕的使用和进一步推广D.铁制农具的使用和进一步推广4.通过变法逐步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是( )A.秦 B.齐C.楚 D.燕5.战国时期,最先进行变法促进国家富强的是( )A.楚国 B.魏国C.齐国 D.晋国6.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 )A.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的矛盾B.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C.地主阶级和守旧贵族之间的矛盾D.贵族和农民阶级之间的矛盾7.请将下列国家与各国的改革正确连线。
魏国商鞅变法楚国吴起变法韩国李悝变法秦国申不害变法齐国邹忌变法8.填写商鞅变法主要内容表。
变法措施分类变法的具体措施富国的措施强兵的措施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9.阅读下列材料: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
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请回答:(1)材料反映的是哪次变法内容?这次变法发生于哪一年?(2)材料中最能反映出这次变法性质的内容是什么?(3)根据材料的内容和所学知识,说明这次变法为什么能够成功?梯级能力提升易错题10.下列对春秋以来各国掀起的变法运动背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使得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变为奴隶主的私田B.奴隶主和奴隶身份的变化C.新兴的地主阶级为了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D.守旧贵族势力的积极推动11.图2—8—1所示器物的用途是 ( )图2—8—1A.计算长短 B.计算体积C.计算轻重 D.计算面积创新题12.在战国后期的秦国,一个农民如果想免除劳役和免受惩罚,最好的办法应该是 ( ) A.“勇于公战,怯于私斗”B.不隐瞒犯法行为C.合法经商致富D.大量生产粮食和布帛13.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封建国家,主要得助于 ( )A.秦国“连横”策略的实施B.铁制农具和牛耕的推广C.实行商鞅变法D.都江堰水利工程的修建14.商鞅变法时,旧贵族公子虔和公子贾等人一直反对变法。
初中 历史七年级上册《第8课 铁器牛耕引发的社会变革》PPT课件 (12)
经济变 革
生产工具变革
生产方式变革
公作
西周 木器、石器等
千耦其耘
春秋战国 铁犁牛耕
• 成功
• 评价一场改革成功与否的标准,不在于实 施变法的人生与死,而在于变法的目的是 否达到、是否符合历史发展潮流、是否推 动生产力的发展。
• 变法前,秦国比较落后,商鞅变法后,秦 国变得强大,经济得到发展,为秦统一六
商鞅变法的启示
• 改革要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实 事求是
• 改革要有创新精神 • 改革不是一帆风顺,甚至要付
夏、商、西周 青铜器 时代
石器、木器 铜铲、铜斧
成形优于石器、 轻巧锋利、硬度 大、自然界蕴藏 量少
铁 蕴藏丰富,开采方便,质地坚硬
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种类丰富
铁农具的使用使得使用畜力成为可能
春秋锄战你国时选期用斧铁哪犁种牛耕动推铲力动?生产力犁发
展,使个体农耕成为可能
人力
畜力
这一时期就出现了“公作则迟”“分地则速”的现象。
想一想:商鞅变法后有哪些地方与以前 不一样了?
土地所有制:公有制 私有制
政治制度: 分封制
县制
统治阶级: 奴隶主 地主
被统治阶级: 平民、奴隶
农民
小结:
铁器和牛 耕的使用
私田 出现
变法运动
生产力发 新兴地主阶级形成 商鞅变法
展变法措施分类
变法的具体措施
富国措施
奖励生产,承认土地私有
强兵措施
铁犁牛耕引发的社会变革
变法的历史作用
秦国变的富强,国力大增,为以后 兼并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变法为什么能成功
国君的支持,百姓的 欢迎,商鞅个人的决 心,顺应历史发展的 潮流。
秦国变法的成功,商鞅可谓功不可 没,可是最后商鞅是怎么样的结局?
评价商鞅
勇敢,具有创新精神,献身精神, 是一个伟大的改革家。
耜耒(lěisì )、 廉价,硬度不够, 蚌镰 不耐用
铜、青铜
很少用于农业生 产
铜珍贵,质地软; 青铜虽硬,但比 较脆,易断
铁
锸、耙、镰、锄、 蕴藏丰富,开采 铲等 方便,质地坚硬
农耕动力:人力——畜力
1、把这一时期叫作战国的含义是什么?
2、处在这样一个战乱的时代,怎样才能
不被பைடு நூலகம்的国家欺负?
3、在奴隶制下,奴隶的地位怎么样?
春秋时期铁质工具开始广泛运用于农业生产领域铁农具的数量远远超过了木石农具占据了主导地铁器的广泛使用极大的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从千耦其耘到个体农耕
西周时期,人们使用木质、石质工 具进行农业生产,人们通常是在贵 族的田地中集体耕作,古书中称这 种集体耕作为“千耦其耘”。
春秋时期,铁质工具开始广泛运用 于农业生产领域,铁农具的数量远 远超过了木石农具,占据了主导地 位。
二、战国时期诸侯争霸的现 实压力。
商鞅变法与秦的崛起
商鞅 姓公孙,名鞅。后因 变法有功,被封在商 地,所以又称商鞅, 原在魏相门下做事, 但未被重用,后因秦 孝公的求贤令来到秦 国,经过重重困难, 在秦国实行变法。
那么要怎样变法呢?在书上找一找 商鞅变法的内容?
• 编制户口,加强刑罚; • 奖励生产; • 奖励军功; • 承认土地私有; • 推行县制; • 统一度量衡;
铁器牛耕引发的社会变革
铁器牛耕引发的社会变革引言铁器牛耕是一种革命性的农业技术,它通过结合铁器和牛耕,使农业生产效率大大提高。
在古代,铁器牛耕对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变革。
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铁器牛耕技术的出现,彻底改变了传统耕作方式。
传统上,农民们使用手工或木制农具进行耕作,劳动强度大且效率低下。
而铁器牛耕使用铁制农具和牛驮耕作,使耕作速度大大提高。
牛耕不仅能更深入地翻耕土地,还能更好地保持土壤的湿度,提高作物产量。
因此,铁器牛耕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缩短了农民的劳动时间,使农民能有更多的时间从事其他经济活动。
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铁器牛耕的出现引发了社会经济结构的巨大变化。
传统上,农业是古代社会的主要经济来源。
然而,铁器牛耕技术的推广使得农业生产变得更加高效,农民可以腾出更多时间从事其他产业,如手工业、商业和手工业。
这种经济结构的变化促进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并逐渐形成了城镇化的趋势。
手工业的发展进一步提高了商品的生产和质量,增加了交易的数量和种类,推动了经济的繁荣。
社会等级的变动铁器牛耕技术的出现也对社会等级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传统农业社会中,土地是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土地所有权是决定社会地位和财富分配的主要标志。
然而,铁器牛耕技术的普及降低了土地的价值,土地财产逐渐丧失了在社会等级中的重要性。
相反,商业家和手工业者通过积累财富和技术专长逐渐提升了社会地位。
这导致了社会上新的力量和阶层的崛起,社会等级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
技术创新与社会进步铁器牛耕技术的出现不仅革命了农业生产方式,还对整个社会的科技创新产生了重要影响。
铁器牛耕的推广促进了冶铁技术的发展和创新。
随着冶铁技术的提高,人们还发明了其他有用的铁制工具和设备,如农具、建筑材料等。
这些创新改善了日常生活和生产方式,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传播与影响铁器牛耕技术的发展和传播也产生了重要的国际影响。
在亚洲和欧洲,许多古代文明都采用了铁器牛耕技术,并且该技术的传播与交流促进了不同地区和国家之间的联系和合作。
第八课铁犁牛耕引发的社会变革
理解战国时期变法已经成为一种时代潮流
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积极思考
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理解评价改革成功与否的依据主要是看改革的目的是否达到
培养学生多角度看问题,辩证评价历史问题
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从对本节课知识的兴趣、本节课独立思考的习惯、自信心体验到学习成功的愉悦,理解别人的思路,与同伴交流的意识、在知识、方法等方面获得收获的程度,发言次数和质量、上课专心听讲。参与程度、课堂发言反映出的思维深度、课堂发现问题的角度从不同方面进行不同程度。
编制户口,加强刑罚,推行县制,统一度量衡
4影响:
出示:话剧的文本资料
总结:调动了农民和士兵的积极性,实现了富国强兵,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提问:商鞅这位伟大的改革家后来的命运怎样?我们从他的身上学到了什么?
思考:商鞅变法后有哪些地方与以前不一样了?
统治阶级:
政治制度:
土地所有制:
教师小结:
春秋战国时期,铁器和牛耕的使用,使得人们进入到个体农耕时代,奴隶社会开始向封建社会的转变。在战国七雄中,秦国经过商鞅变法不仅废除了旧制度而且国力大增,为兼并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楚国—吴起
韩国—申不害
齐国—邹忌
教师出示:秦孝公的“求贤令”,提问秦国为什么要求贤?
三、商鞅变法与秦的强盛
1背景:
(1)时代背景:
(2)秦国的因素:
2目的:
3内容:
思考如何能让国家富强起来?如何提高军队的战斗力?
变法措施分类
变法的具体措施
富国的措施
奖励生产,承认土地私有
强兵的措施
奖励军功
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强、较强、一般、低)的测评。
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铁犁牛耕引发的社会变革
• 荒地属于谁呢?
那些组织开垦的贵族(私人所有)
荒地由谁来耕种呢?
A奴隶集体耕种
千耦其耘
B 出租给农民个体耕种
兴
个体农耕
奋
想一想:
奴隶集体耕种
出租给农民个体耕种
公作
分地
则迟
则速
个体小农逐渐成为社会的基本生产单位,新兴地主 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二、战国时期的改革风潮
商鞅
李悝
邹忌
吴起
申不害
连一连 魏国 齐国 楚国 韩国
*2、“千耦其耘”的劳动场面出现在:( )A
A 西周
B 春秋
C 战国
D 秦朝
3、我国铁制农具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领域是在:( C )
A 商朝
B 西周
C 春秋
D 战国
4、战国时期,我国耕作技术的一大进步是指:( D )
A 集体耕种 B 个体劳动
C 铁器的使用 D 两牛牵犁的使用
*5、“公作则迟”“分地则速”的现象出现于:( )D
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上 册第7课铁犁牛耕引发的
社会变革
2020/8/20
骨耜
石斧
第7课 铁器牛耕引发的社会变革
(一)从千耦其耘到个体农耕
你选用哪种工具耕作?为什么?
石器
骨器
青铜器
木器Biblioteka 铁器1.铁农具的使用
三齿耙 镰 锸 锄
联系上几幅图上的器具,请回答
铁农具为什么能够较快推广?
a.性能优越,更坚硬、锐利;b.冶铁业在 当时已经很发达 。
1.变法的历史背景 2.变法的时间:公元前356年 3.变法的人物:商鞅(在秦孝公支持下) 4.变法内容
5.作用:成为战国后最富强的国家,为 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2022-2023学年部编版必修上册: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作业)
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课时过关一、单选题1.老子认为之饥,以其上取食税之多”;孔子叹“苛政猛于虎”;管子提出“政之所兴,在顺民心”;庄子则揭露国君们“轻用民死”。
这反映出当时他们A.吸收各家学说走向融合B.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C.得到统治者的积极支持D.迎合地主阶级政治诉求2.战国以前的文献中,“华”与“夏”初以单字出现,皆指中原人,与周边蛮夷戎狄相对应而称。
战国以后,“华夏”渐为通用词。
“华夏”已经是一个包容很广的民族概念,既有原来的华夏人,又有华夏化的夷人、狄人、戎人。
这反应A.统一多民族国家已经形成B.各个民族之间的区别完全消失C.对华夏文化认同感加强D.战争推动民族交融3.春秋后期提出“仁人之事者,必务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若大国之攻小国也,大家之乱小家也,强之劫弱,众之暴寡,诈之谋愚,贵之敖贱,此天下之害也”思想家是A.老子B.孔子C.墨子D.韩非子4.改革是兴利除弊、振兴国家的重要手段,商鞅变法使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
商鞅变法的内容中,对后世政治制度影响最深远的措施是()A.废除旧贵族特权B.奖励耕战C.废井田、开阡陌D.建立县制5.下列主张反映出的春秋战国的时代主题是:儒家:统治者要以德治民,以仁义、王道施政;道家:“无为而治”、小国寡民;法家:君主要把权力提高到极点,并使用严厉的法制;墨家:互爱互助、选贤任能、争取和平A.重建政治秩序B.变革政治制度C.发扬民本思想D.构建官僚政治6.春秋时期,齐相管仲规定,国中乡长应向朝廷推荐“慈孝于父母”“有拳勇股肱之力”的人才,由齐桓公亲选后担任官职。
据此归纳,管仲在齐国的改革()①以“德”“才”为据选拔人才②强调将选官权力收归国君③重视“仁”“孝”等儒家规训④意在推翻东周天子的统治A.①②B.①③④C.①③D.②③④7.“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这是哪位思想家的主张()A.孔子B.老子C.荀子D.墨子8.商鞅变法规定:强制大家庭拆散为个体小家庭;“废井田,开阡陌”,授田于百姓。
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同步习题 7.《铁犁牛耕引发的社会变革》同步习题2
第8课铁器牛耕引发的社会变革自主学习1.古书中把人们在贵族的田地中描写为“千耦其耘”。
2.战国时期,的出现是耕作技术的一大进步。
3.春秋战国时期,逐渐成为社会的基本生产单位,新兴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4.战国时期,各国为了富国强兵,纷纷进行变革,影响最大的是在秦国的变法。
5.公元前年,商鞅开始变法。
6.商鞅变法使富强起来,国力大增,为以后兼并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7.在战国后期的秦国,一个农民如果想免除劳役和免受惩罚,最好的办法应该是 ( ) A.当兵立军功B.不隐瞒犯法行为C.合法经商致富D.大量生产粮食和布帛基础巩固8.在春秋战国时期的遗址中,出土了许多农具。
从制作材料上分析,这些农具中最先进的应是 ( )A.木制农具B.石制农具C.铜制农具D.铁制农具9.史书上记载春秋时期“公作则迟”“分地则速”。
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 A.个体农耕已经取代了集体耕作B.奴隶消极怠工C.土地被极少数人占有D.铁器和牛耕的使用,使生产效率大大提高10.孔子的一个学生叫司马耕。
字子牛。
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农业生产中使用牛耕的情况已经普遍。
牛耕出现大约是在 ( )A.西周B.春秋时期C.战国时期D.秦朝11.春秋和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产生了深远的社会影响,这些影响包括①促进了土地的私有化②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③强化了周王朝的统治④引发了改革变法的时代风潮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12.下列四个历史人物中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 )A.李悝 B.商鞅C.申不害 D.张仪13.如果你是商鞅。
下列哪句话可以成为你变法的依据 ( )A.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B.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C.天亡我,非战之罪也D.王侯将相,宁有种乎14.改革是社会进步的动力。
商鞅变法的哪一项内容对后世影响最深远 ( ) A.承认土地私有B.奖励耕战C.废除旧贵族的特权D.建立县制15.商鞅变法的内容中,能反映中央集权思想的措施是 ( )A.土地私有B.奖励耕织C.奖励战功D.推行县制16.商鞅变法取得成功的根本因素是 ( )A.秦孝公的支持B.人民的大力拥护C.符合新兴地主阶级的需要D.顺应了经济发展的趋势17.据《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鞅在辅助秦孝公十年间,贵族都怨恨他。
七年级历史上册 2.8《铁器牛耕引发的社会变革》教案 北师大版
第8课铁器牛耕引发的社会变革〖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了解春秋战国时期铁制工具、铁犁、牛耕等生产工具的使用情况,理解先进的生产技术在促进社会发展方面的巨大作用;通过分析理解“公作则迟”“分地则速”的社会现象,认识到封建生产关系比奴隶制更能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在掌握和了解商鞅变法的重要内容机器历史作用的基础上,分析商鞅变法为什么会取得成功,以掌握初步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在了解人类生产工具不断进步的过程中归纳并认识从石、木、骨、蚌农具到铁农具的发明和使用是生产工具上的革命;从完全的人力耕作到利用畜力是农耕动力上的革命;通过学习商鞅变法,创设情境,培养解决历史问题,再实践前人的创新过程的探究式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商鞅变法,培养改革意识和创新精神,树立实现抱负不怕挫折和牺牲的观念,从顺应历史潮流、推动社会进步的角度去认识人生的价值。
〖重点与难点〗商鞅变法的内容及历史作用;分析商鞅变法为什么能够取得成功。
〖教学过程〗导入: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以农业生产为主。
我们今天的农业生产都有哪些工具?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工具又是什么呢?一、从千耦其耘到个体农耕:现代化的生产工具让人难以想象古代的生产工具是怎样的。
指导学生回忆西周以前的古代农具都有什么?它们的制作材料是什么?各有什么优缺点?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的内容,归纳表格。
由于劳动效率低下,形成了在贵族的田地中大规模集体耕作的景象,称为千耦其耘。
铁制农具的使用,带来了怎样的积极性?学生回答。
学生观察插图《战国铁犁铧》,这是做什么用的?学生回答。
战国时期耕作技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开始使用两牛牵引的犁进行耕作,并在犁上安装了铁犁铧。
牛耕的使用,产生了怎样的效果?学生讨论。
指导学生阅读小字部分,提出问题:当时在人们的名字中出现了“牛”“耕”说明了什么?帮助学生认识,牛耕在当时是一个新生事物,是为人们所向往的。
史书中记载了这样的生产情况:“公作则迟”“分地则速”。
《铁器牛耕引发的社会变革》教案(2)
《铁器牛耕引发的社会变革》教案【教学目的】知识与能力通过了解春秋战国时期铁制工具、铁犁、牛耕等生产工具的使用情况,理解先进生产技术在促进社会发展方面的巨大作用;通过分析理解“公作则迟”“分地则速”的社会现象,认识到封建生产关系比奴隶制更能适应生产力发展;在掌握和了解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作用的基础上,分析商鞅变法为什么会取得成功,以掌握初步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在了解人类生产工具不断进步的过程中,归纳并认识从木、石、骨、蚌农具到铁农具的发明和使用是生产工具上的革命;从完全的人力耕做到利用畜力是农耕动力上的革命;通过学习商鞅变法,创设问题情境,培养“解决”历史问题,再实践前人的创新过程的探究式学习方式。
【教学重点】商鞅变法及其历史作用【教学难点】如何将“从千耦其耘到个体农耕”这个转变的经过给学生讲清楚。
【教学过程】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社会大动荡时代,也是社会政治、经济方面发生巨大变革的时代。
从标题上看,引发这场社会变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对,就是铁器牛耕的出现,生产工具的改进,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也由此引发了一场巨大的社会变革。
那么,我们首先来看:在铁器牛耕出现之前的社会生产状况如何。
一、从千耦其耘到个体农耕1、“千耦其耘”复习提问:什么是“千耦其耘”?答:人们在贵族的田地里大规模集体耕作的情景。
我们已经讲过“公田”和“私田”的概念,那么,“千耦其耘”的情景是出现在公田呢还是私田?公田,为什么会出现“千耦其耘”这种生产方式?答:劳动工具的落后,个人很难单独完成繁重的生产任务。
那么这种落后的生产方式是在开始出现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答:在春秋战国时期,铁器和牛耕的广泛使用。
2、铁器牛耕的广泛使用对,就考古材料所知,河南、陕西、山西、山东、河北、辽宁、湖南、湖北等省都出土过春秋战国时代的铁器工具,可见当时使用铁器的区域非常广阔。
另外考古资料还证明,特别是战国时期的铁农具不仅数量大,而且种类也很多,有犁、铧、锄、铲、镰等。
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 铁犁牛耕引发的社会变革(共31张PPT)
*2、“千耦其耘”的劳动场面出现在:( A)
A 西周
B 春秋
C 战国
D 秦朝
3、我国铁制农具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领域是在:( C )
A 商朝
B 西周
C 春秋
D 战国
4、战国时期,我国耕作技术的一大进步是指:( D )
A 集体耕种 B 个体劳动
C 铁器的使用 D 两牛牵犁的使用
*5、“公作则迟”“分地则速”的现象出现于:( D )
A 商朝
B 西周
C 春秋
D 战国
6、战国时期,首开变法之风的是:( A)
A 魏国
B 楚国
C 韩国
D 秦国
7、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主要
原因是:( B)
A更多使用铁制农具
B实行商鞅变法
C重视水利工程建设
D牛耕得到推广
9、下列商鞅变法的措施中不属于富国措施的是:
(A)
A 编制户口,加强刑法 B 奖励生产
C 承认土地私有
D 统一度量衡
10、商鞅变法的措施对后世影响最深远的是:( D)
A 统一度量衡 B 奖励军功
C 奖励生产 D 推行县制
你选用哪种工具耕作?为什么?
石器
骨器
青铜器
木器
铁器
1.铁农具的使用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2021/8/312021/8/31Tuesday, August 31, 2021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2021/8/312021/8/312021/8/318/31/2021 9:21:32 AM •11、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2021/8/312021/8/312021/8/31Aug-2131-Aug-21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2021/8/312021/8/312021/8/31Tuesday, August 31, 2021
铁器牛耕引发的社会变革
铁器牛耕引发的社会变革自古以来,人们依靠手工耕作来获取所需粮食和其他农产品。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发现手工耕作虽然可以生产一定数量的农产品,但效率低下,难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们开始使用各种农业工具辅助耕作。
在中国,由于气候和地形的不同,耕作的方式也不同。
而铁器牛耕也是其中一种方式,它不但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同时也引发了社会变革。
铁器牛耕是指用铁制犁和牛来进行耕作的方式。
在早期,人们使用木制的耕具,但它们很快就会磨损和损坏,这会导致生产率下降。
随着铁器制造技术的发展,人们开始使用铁制耕具来代替木制耕具。
铁制耕具更加坚固耐用,同时铁制犁的沉重也使得它可以更好地深入土壤,使土地更易于耕种。
通过铁器牛耕,人们可以耕种更大面积的土地,同时也能更快地完成耕作,这对于粮食生产和面包生产都有很大的影响。
大规模的粮食生产是维持社会稳定和人民生活的关键因素。
随着粮食的增产,农村人口逐渐增加,同时也增加了对城市的需求。
这种需求也引发了经济、政治和社会的变化。
粮食的增加导致了贸易的增长,城市的繁荣和社会转型。
同时,由于人口的增加,农村也需要更多的人口来从事农业生产。
这加速了城乡人口的流动,同时对城市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在这个过程中,铁器牛耕的发明对农业工艺和农村社会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不仅改善了农业生产,而且也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这个过程在历史上一直反复出现,例如在工业革命时期,农业机器的出现也产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一变化在今天还在继续。
总的来说,铁器牛耕引发的社会变革对我们现在的农业生产和社会发展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它显示了一种持续的进步和创新的态势,以及人类尝试提高生产力的不断努力。
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革
第9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革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及作用。
商鞅变法的原因、内容及意义。
①通过对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牛耕得到推广的分析研究,培养学生收集、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及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通过对商鞅变法原因、结果的分析,培养学生运用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动力这一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去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③通过讨论“商鞅变法对我们今天有何启示”,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创新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铁农具、牛耕产生发展情况的讨论探究以及对商鞅变法的了解、探究,帮助学生感知人类生产进步与社会变革的艰辛历程和伟大成就,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价值观,初步掌握归纳、比较、质疑等基本的学习方法及具有初步判断、推理的能力,养成自主探究的个性与习惯,逐步掌握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通过学习商鞅变法,一方面引导学生学习商鞅“便国不法古”勇于创新、勇于改革的精神,另一方面教育学生认识改革从来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有时甚至要付出血的代价,但顺应历史潮流勇于改革,推动社会进步的人,历史将永远铭记他的英名,从而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取向。
②通过对战国时期生产工具的进步、变化及由此产生的社会大变革等历史现象的分析研究,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树立科学的唯物史观、世界观。
③通过分工合作,编排历史剧,培养学生的集体协作精神、团队精神。
教学重点:铁农具、牛耕的推广及作用,商鞅变法教学难点:生产力的进步推动社会大变革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为了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我们的祖先一直不断在努力着,从北京人使用的打制石器,到西周的铜制工具,生产工具的每一次进步,都大大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
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开始普遍使用铁器和牛耕,铁器牛耕的使用,引发了巨大的社会变革。
你知道这些变革的具体内容及其深远影响吗?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来学习“第9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革”。
【初中历史】铁器牛耕引发的社会变革ppt11 北师大版
1、不要做刺猬,能不与人结仇就不与人结仇,谁也不跟谁一辈子,有些事情没必要记在心上。 2、相遇总是猝不及防,而离别多是蓄谋已久,总有一些人会慢慢淡出你的生活,你要学会接受而不是怀念。 3、其实每个人都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但并不是谁都有勇气表达出来。渐渐才知道,心口如一,是一种何等的强大! 4、有些路看起来很近,可是走下去却很远的,缺少耐心的人永远走不到头。人生,一半是现实,一半是梦想。 5、你心里最崇拜谁,不必变成那个人,而是用那个人的精神和方法,去变成你自己。 6、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一定要放下。学会狠心,学会独立,学会微笑,学会丢弃不值得的感情。 7、成功不是让周围的人都羡慕你,称赞你,而是让周围的人都需要你,离不开你。 8、生活本来很不易,不必事事渴求别人的理解和认同,静静的过自己的生活。心若不动,风又奈何。你若不伤,岁月无恙。 9、命运要你成长的时候,总会安排一些让你不顺心的人或事刺激你。 10、你迷茫的原因往往只有一个,那就是在本该拼命去努力的年纪,想得太多,做得太少。 11、有一些人的出现,就是来给我们开眼的。所以,你一定要禁得起假话,受得住敷衍,忍得住欺骗,忘得了承诺,放得下一切。 12、不要像个落难者,告诉别人你的不幸。逢人只说三分话,不可全抛一片心。 13、人生的路,靠的是自己一步步去走,真正能保护你的,是你自己的选择。而真正能伤害你的,也是一样,自己的选择。 14、不要那么敏感,也不要那么心软,太敏感和太心软的人,肯定过得不快乐,别人随便的一句话,你都要胡思乱想一整天。 15、不要轻易去依赖一个人,它会成为你的习惯,当分别来临,你失去的不是某个人,而是你精神的支柱;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学会独立行走 ,它会让你走得更坦然些。 16、在不违背原则的情况下,对别人要宽容,能帮就帮,千万不要把人逼绝了,给人留条后路,懂得从内心欣赏别人,虽然这很多时候很难 。 17、做不了决定的时候,让时间帮你决定。如果还是无法决定,做了再说。宁愿犯错,不留遗憾! 18、不要太高估自己在集体中的力量,因为当你选择离开时,就会发现即使没有你,太阳照常升起。 19、时间不仅让你看透别人,也让你认清自己。很多时候,就是在跌跌拌拌中,我们学会了生活。 20、与其等着别人来爱你,不如自己努力爱自己,对自己好点,因为一辈子不长,对身边的人好点,因为下辈子不一定能够遇见。 21、你的假装努力,欺骗的只有你自己,永远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来掩饰战略上的懒惰。 22、成长是一场和自己的比赛,不要担心别人会做得比你好,你只需要每天都做得比前一天好就可以了。 23、你没那么多观众,别那么累。做一个简单的人,踏实而务实。不沉溺幻想,更不庸人自扰。 24、奋斗的路上,时间总是过得很快,目前的困难和麻烦是很多,但是只要不忘初心,脚踏实地一步一步的朝着目标前进,最后的结局交给 时间来定夺。 25、没什么好抱怨的,今天的每一步,都是在为之前的每一次选择买单。每做一件事,都要想一想,日后打脸的时候疼不疼。 2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会
内容:编制户口,加强刑罚;奖励生产;奖
变 商鞅变法 革
励军功;承认土地私有;推行县制;统一度 量衡
作用:经过变法,秦国富强起来,国力大增, 为以后兼并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从千耦其耘到个体农耕
1、“千耦其耘”:西周时期;指人们通常在贵族的田 地中大规模集体耕作的情景。
西周
石、木、铜器 完全人力
1、“千耦其耘”:西周时期;指人们通常在贵族的田 地中大规模集体耕作的情景。
西周 春秋战国
石、木、铜器
完全人力
奴隶大规模生产 (公作则迟) 奴隶主贵族
铁农具 人力牛耕
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 广,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个体生产 (分地则速) 新兴地主阶级
奴隶
农民
一、从千耦其耘到个体农耕
1、“千耦其耘”:西周时期;指人们通常在贵族的田 地中大规模集体耕作的情景。
商鞅虽死,变法未败。
【课后导学】
(一)选择题
B 1、战国时期引起社会变革的最根本因素是:( )
A 各国之间频繁的战争 B 铁器牛耕的普遍使用
C 各国的社会变革
D 社会生产力的迅速提高
A 2、“千耦其耘”的劳动场面出现在:( )
A 西周 B 春秋 C 战国 D 秦朝
C 3、我国铁制农具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领域是在:( )
1、背景: 为了富国强兵
2、时间: 公元前356年(战国) 3、人物: 秦孝公、商鞅 4、主要内容:共6点 课本43页 5、影响:
经过变法,秦国富强起来,国力大增, 为以后兼并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请你辩一辩: 商鞅变法十八年,秦国 面貌为之大变。可是秦孝公去世后, 商鞅惨遭“车裂”而死,商鞅变法 是成功还是失败了?
春秋战国
铁农具 人力牛耕
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 广,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牛耕示 意图
一、从千耦其耘到个体农耕
假如你是土地的主人,你会选择哪种耕种方式? A、奴隶大规模生产 B、出租给劳动者个体耕种
荒地 私田 私田 私田 荒地
荒地 私田 公田 私田 荒地
私田
荒地 荒地
私田
荒地
私田 荒地
荒地
一、从千耦其耘到个体农耕
春秋时期 铁农具开始广泛使用
春秋末年已使用牛耕
二、竞相改革的时代风潮
历史背景(原因): (1)新兴地主想要建立他们的封建统治,发
展经济,就必须废除奴隶主贵族的各种特权。
(2)诸侯争霸的现实压力。
变法根本原因: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
二、竞相改革的时代风潮
请你结合课本42页小字内容,完成下列表格。
国家
人喜?什么样的人忧?并说明理由。
喜:新兴地主阶级;变法有利于他们建立他们的封建统治, 发展经济 忧:旧贵族势力;变法损害了他们的利益。
4、商鞅变法产生了怎样的历史作用?
经过变法,秦国富强起来,国力大增,为以后兼并六国打 下了坚实的基础。
1、
春秋起止时间: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 春秋五霸: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宋襄公
战国起止时间: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
战国七雄:齐、楚、燕、秦、赵、魏、韩
2、齐桓公为什么能首先称霸?
根本原因: 管仲改革,国富兵强;
原因 争霸手段: 提出“尊王攘夷”,策略正确。
有利条件: 东方大国,盛产鱼盐;
A 商朝 B 西周 C 春秋 D 战国
D 4、战国时期,我国耕作技术的一大进步是指:( )
A 集体耕种 B 个体劳动
C 铁器的使用 D 两牛牵犁的使用
阅读下图,回答问题:
1、上图反映的历史现象开始于 什么时间?
公元前356年
2、商鞅得到了谁的支持开始主持变法
秦孝公
(商鞅宣布变法)
3、法令颁布后,有人欢喜有人忧,请说出什么样的
商鞅变法是成功还是失败了?
(一场变革的成与败的标准,不在于实施变 法的人的生与死,而在于变法的目的是否达 到。)
商鞅变法是成功的。商鞅变法上有国君的支 持,下有百姓的欢迎,加上商鞅本人的决心, 改革的措施符合时代的要求;经过变法,秦国 富强起来,国力大增,为以后兼并六国打下了 坚实的基础,因此获得成功。
3、称霸实现的标志:公元前651年,葵丘会盟
第8课 铁器牛耕引发的社会变革
学习重点:商鞅变法的内容和作用。 学习难点:如何评价商鞅变法。 中考考点:商鞅变法的内容和作用。
目标导学
第8课
铁 生产工 铁器、牛耕、个体生产、
器 具进步 个体小农、新兴地主阶级
牛
耕
引
发
的
开始:公元前356、秦孝公、商鞅
社
徙木示信
商鞅为了建立秦人对 变法的信心,故意在 南城门放了一条三丈 高的木头,发通告说 :“把这木头抬到北 城门可得五十两金子 。”有人真的把木头 抬到北门,商鞅真的 把五十两金子赏給他。
1、编制户口,加强刑罚
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统治
2、奖励生产
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3、奖励军功。
使士兵英勇作战,军队强大
商鞅变法的措施:
1. 编制户口加强刑罚 2. 奖励生产 3. 奖励军功 4. 承认土地私有 5. 推行县制 6. 统一度量衡
4、主要内容: 变法措施分类
变法的具体措施
富国措施 强兵措施
奖励生产 承认土地私有
奖励军功
加强中央集权措施 编制户口 加强刑罚
推行县制 统一度量衡
统治阶级:地主阶级
变
政治制度:县制
土地所有制:私有制
一、商鞅变法会遭到哪些人的支持? 为什么?
新兴地主阶级,变法有利于他们建 立他们的封建统治,发展经济
二、商鞅变法会遭到哪些人的反对? 为什么?
旧贵族势力,变法损害了他们的利益。
战国七雄实力比较
商鞅变法后,秦国脫颖而出!
12 10 8 6 4 2 0
齐楚燕韩赵魏秦
三、商鞅变法
划好笔记
按在战争中功劳的大小封爵
4、承认土地私有。
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承认土地私有, 农民可以开垦荒地。
5、推行县制。
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统治
不再分封,推行县制
•国家不再分封土地,全国土地 都属国君所有。 •国君把全国土地分为若干县。 •国君派官員管理县,国君可以 隨时更换官員。
6、统一度量衡。
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统治,有利于经 济发展
改革者
魏
李悝
楚
吴起
韩
申商鞅
战国七雄实力比较
9 8 7 6 5 4 3 2 1 0
齐
秦国,初时偏处西边, 国小力弱,不受各国重视。
楚燕韩赵魏秦
秦孝公即位,
想继承秦穆公功业,
下诏求贤。
卫国人公孙鞅, 素有大志,在魏 不受重用,决定 到秦国。
商鞅入秦
主张按现实需要改变传统治理国家的政 策,实行变法。 秦孝公被商鞅的见解打动,决定重用他,实行变法